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

时间:2019-05-14 17:1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

第一篇: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 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的理论 A.唯物主义

B.二元论 C.唯心主义

D.怀疑论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 1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 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B. 在实践中自己探索 C. 循序渐进 D. 理论联系实际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 22.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决定论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

D.相对主义诡辩论

23.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

A.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 B.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

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

24.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一定的条件,在目前不 能实现的,属于()

A.不可能性

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25.度是()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

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

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 26.《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27.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运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不可分性

D.时空性 28.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

B.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 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9、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B.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 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3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A. 掌握这一正确的哲学理论 B. 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D.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A

3.C

4.C

5.D

6.B

7.B

8.C

9.C 10.D 11.D

12.D

13.A

14.A

15.C

16.D

17.D 18.A

19.D 20.D 21.B 22.B 23.B 24.D 25.B 26.D 27.B 28.D 29.B 30.D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

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

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单项选择题答案]

1.C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藉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21.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全盘否定的分析方法 22.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不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23.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24.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25.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 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

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

26.劳动过程是劳动一般性质和劳动的社会形式的统一。劳动的一般性质是指()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B.劳动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 C.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D.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 27.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A.地理环境

B.生产劳动

C.社会关系

D.社会意识 2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9.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语言文字

D.具有思想意识 30.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D.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B 22.C 23.A 24.C 25.D 26.C 27.B 28.D 29.A 30.A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6.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7,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9.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竟争机制实现的

1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1.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

B.资本有机构成学 C.剩余价值学说

D.平均利润学说 13.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4.资本集中的方式是()A.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B.竞争和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C.竞争和信用

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15.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 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 16.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

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17.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危机

B.生产不足的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

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

20.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A.原料和燃料

B.辅助材料 C.机器设备

D.商业设施

21.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22.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根本是因为()A.预付的资本总量增加了

B.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D.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

D.剩余价值率提高了()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国会

B.总统

C.最高法院

D.最高检察院 26.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

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 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D.人民当家作主

27.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是()

A.允许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允许马克思主义政党独立执政

C.不受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资本主义性质制约

D.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8.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是()A.文学、艺术和宗教

B.道德、伦理 C.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D.哲学、历史

[单项选择题答案]

1.B 2.D 3.B 4,A 5.B 6.A 7.D 8.C 9.D 10.A 11.D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C 19.B 20.C 21.D 22.B 23.A 24.B 25.A 26.C 27.D 28.C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 B.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 C.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 D.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 B.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 C.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 3.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国际卡特尔

B.混合联合企业级 C.跨国公司

D.国际康采恩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

B.金融寡头的统治 C.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

D.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 5.金融资本是由()

A.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B.银行资本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C.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D.垄断银行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或混合生长而成的 6.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

B.农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7.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 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

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 8.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人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

B.资产阶级国家 C.私人垄断资本

D.资本输出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

B.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 C.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

D.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 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

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A.发展缓慢不稳定

B.发展迅速且持续稳定 C,发展迅速但不稳定

D.时而削弱,时而发展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最主要、最重要的形式是()A.国家市场垄断经济

B.国家调节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国家自然垄断经济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计划化”()A.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B.使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的缓解 C.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D.可以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8.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A.“代理制”

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

D.“参与制” 19.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20.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现实基础是()A.新科技革命

B.生产国际化 C.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D.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21.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2.下列不属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选项是()A.市场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体制

B.区域经济集团日益发展 C.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3.经济全球化带给发达国家的好处很多,但不包括()A.从世界各地获取大量的利润

B.降低其生产成本 C.扩大了贸易逆差

D.加强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 24.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

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 C.金融风险加大

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 25.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A.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

B.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 C.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

D.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26.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2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是指()A.全面的社会化

B.全面的商品化 C.全面的市场化

D.市场的计划化 28.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A.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 B.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

C.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 D.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29.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生产社会化

D.经营管理社会化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

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 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

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 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 [单项选择题答案]

1.A 2.D 3.C 4.D 5.C 6.D 7.C 8.A 9.C 10.B 11.C 12.C 13.B 14.C 15.B 16.B 17.D 18.D 19.B 20.C 21.B 22.D 23.C 24.D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第二篇:工大毛概心得体会

我从这门课中学习到什么

经贸学院B班朱叶莎20090591113

5内容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一门看似枯燥,实则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我们从中学习的思想观念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问题,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实事求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发展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贯穿了这门课的始终,作为一种中西合璧的智慧,我们需要好好探究,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书本知识变成活的思想。

关键字: 新闻时事毛泽东思想思维认识中国化大学生成长

这个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正式纳入了我的学习生活。学习这门课之初,其实每个人多少会对这样纯理论的课程产生抵触,认为这是一门枯燥而没有使用价值的“大话”课程,对我们的思想境界提高根本没有实质性的作用。直到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探究,才慢慢了解到,《毛概》中的理论与现实是紧密结合的,其理论也是具有普遍的实用价值的。

可以说,每次课上的新闻热点是我最期待的。在平时的生活中,总是对时事关注这方面有很大的惰性思想,从来不会积极地去做相关了解。而通过新闻热点视频播放这种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方式,很少有精力有兴趣去接触时事政治的我们也终于被直接放到了社会面前,去关注时事变化。在观看的同时,我们多了一份时代的责任感,渐渐对社会和政府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同时也了解了很多社会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蒙牛毒牛奶事件令我们惊诧之余开始反思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日本地震之后的赈灾则令我们深思自己国家的安全问题,房屋强拆现象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政府面对群众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产生冲突时,执法者的种种作为„„这些新闻大都是我们身边真真切切发生的事情,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也逐渐明白了,一个人不能够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需要拓宽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对社会的了解与关注度。

另外,课堂上设置的辩论赛环节和主题演讲也令我获益匪浅。在整个辩论赛的准备和最后的实施环节中,所有的资料都需要参与者自己搜集整理,并从中提取出精华,结合个人理解,形成一套自己的观点理论。而主题演讲则在很大程度上延展了我们的思维,拓宽了我们看待问题的思想方式。每个同学都发表出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这极大地帮助我们更全面地剖析和看待一个问题。虽然教材已经是改变不了的长篇理论,但通过这些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开始逐渐接受和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要性。《毛概》课极大地提升了我们每个人对当今各类社会现象和观点的认识深度,进一步增加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的认同度,使我们自发地去学习相关的时事政治知识。这对于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前,我对于国家政策方针的理解总是停留在表面上,对于政府所提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甚至有点不屑。在我的思想里,一直觉得中国社会是打着社会主义的旗子走资本主义的道路,觉得共产党有时所做的形象工程有点过头。但通过这一个学期对《毛概》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当初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所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共产党员的灵魂深处。

其实,毛泽东确实了不起。他以其智慧的眼光从各种社会建设方案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从此马克思的理想和理论在浩瀚的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也许马克思本人是完全没有预料到他的思想会如此深刻的影响了与他肤色不同的黄种人,并被这个自称为“龙的传人”的民族以独特的方式实践着他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集中地把整个现代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万变不离其宗,任何一次丰富都是具有时代特征的。

《毛概》告诉我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其伟大的意义奠定了它在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可动摇的地位。探索其现实意义,能够使当代大学生在学习、认识它的同时体会到它的强大生命力,从而深切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是丰富的,灵魂是活的,生命力是旺盛的,是指引中国走向胜利、走向辉煌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而《毛概》还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告诉我们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应该怎么走。这些声音有的可以借鉴,有的则不能。人生的目标总有合理与非合理两面。合理的目标,会极大地调动我们的积极性,使不断地取得成就;非合理的目标,会使我们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生活中发生和遇到的各种事情。从实际出发确立目标后,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目标,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以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实际,最客观、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成长道路。

一本毛概,汇聚了新型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兼收并蓄的特性和对外开放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和谐的理念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光芒万丈。而这一学期对这些闪着伟人和时代思想光辉的理论的学习,相信会成为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课。

第三篇:师大毛概总结

天 津 师 范 大 学

学年论文

(论新闻工作者如何监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默多克窃

听门事件引发的思考)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学生姓名:罗婷

学号:1130230030专业:新闻学

年级:2011级

论新闻工作者如何监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

——默多克窃听门事件引发的思考

摘要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世界越来越离不开媒介, 但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对新闻传播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同时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英国“电话窃听门”事件的发生, 如同一场大火,吞噬着部分媒体的公信力,更让我们对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拷问。如何改善和加强新时期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的建设成为当今社会人们对新闻界热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窃听门利益驱动职业道德

不久之前,默多克的新闻集团还是头顶“皇冠”的传媒翘楚,甚至已经逼近该公司历史上最大并购案胜利的终点。然而,几乎在一夜之间,该公司旗下《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的快速发酵,不仅“葬送”了这家百多年历史的小报,“搅黄”了新闻集团收购英国天空电视台的计划,也把新闻集团和默多克拉入了质疑和被攻击的“泥潭”,在该报最后的社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迷失了方向”。那么,是什么导致新闻媒体的迷失呢?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从传统的报纸、电视到现代的广告、网络、手机短信等,每个人都行驶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或多或少受其影响,它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媒体数量大量增加,使得媒体行业之间出现了同质竞争、同城竞争;纸质媒体之间、电视之间、广播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发展为多媒体的复合竞争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在仅仅崇尚吸引受众注意的媒体初级竞争中,出于利益的驱动,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某些受众的心理需要,以迎合“宁求其怪不求其真”的社会心态。著名传播学者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中对选择性接触的研究归纳结论时认为,寻求新奇的人不一定回避可能产生不和谐心理的信息。信息的明显用处可能还会推动个人去注意那些产生不和谐的信息。与己矛盾的信息,只要是新的,有趣的,突出的,与个人有关的,或是愉悦人的,人们可能都不会回避。①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抢夺第一手独家新闻,英国媒体选

择通过窃听的手段非法获取新闻线索,窃听对象从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到平民百姓,分布在社会各个阶层。目的就是为了竭尽所能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攫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事实上,维护社会伦理道德,尊重人权和人性,这是起码的社会良知,也是新闻的底线。不管是西方倡导的新闻自由体制,还是深处垄断地位的传媒大鳄,都必须坚持这个底线,这是新闻良心的归宿,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立足点。记者的职责是记录和述说事实,但不能为了得到事实或是独家新闻而进行违反职业道德和政策法规的行为,如窃听、贿赂、请私家侦探等。作为中国的媒体同行,在看“窃听门”事件时,也要时刻警醒自己,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维护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积极引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绝不能让新闻人“蒙羞”。

媒体作为社会的良知,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公信力。要占得市场先机,占据市场相当份额,牢牢把握核心受众,但并不是说要通过娱乐八卦或者爆料来主动迎合受众,而是要通过新闻的真实、及时来吸引受众,满足受众需要,同时也要维护公众利益,承担各种责任,敢于担当,如勇于揭露损害国家和公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和不法之徒。确保受众对媒体的长期青睐和信任。切忌通过“终南捷径”只为求新闻的发行量而不顾职业道德操守和政策法规。

在新闻工作者自身提高职业道德的同时,也同时需要一部有可操作性的法规来惩处假新闻的制造者,通过立法来进行强制性制约,使中国的新闻事业走上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提高,既要依赖新闻记者和媒体的职业道德自律、新闻行业从业规范的约束,更需要国家法律的约束与监管。

最后,虽然现在又很多新闻工作者已经在利益等等各种原因下迷失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但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媒体人都应该坚持,遵守和贯彻的。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引导舆论导向,和政府与人民喉舌的重任,应该努力不断学习,完善自身,严格遵守《记者守则》和《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完成自己身为记者的责任。① Werner J.Severn,Communication Theories Origins, Methods and Uses in the Mass Media,《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169页

第四篇:内科大毛概多项选择题

《毛泽东思想概论》题库

1.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表现在(C E)

A.民主与专政性质不同 B.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割裂的 C.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与方法 D.民主与专政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E.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内容是(B D)

A.巩固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 B.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

E.采取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

3.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A C E)

A.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组织上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C.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D.执政党与反对党的关系 E.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4.中国目前存在八个民主党派,其中包括(A B C D E)

A.中国民主促进会 B.中国民主建国会

C.九三学社 D.中国农工民主党 E.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5.毛泽东指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作用是(AB)

A.对内镇压被推翻的反动阶级的反抗 B.对外防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覆 C.消灭国家政权,达到世界大同 D.调解人民内部矛盾 E.实现祖国统一

6.中国实行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ACE)

A.衔接两个革命阶段 B.调整了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 C.扩大了人民民主的范围 D.有利于处理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E.概念表述准确鲜明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ABCDE)

A.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B.有利于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C.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长期稳定 D.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E.有利于“一国两制”的进展,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ABC)

A.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它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

C.它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D.它能使广大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权力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主要方式有(ACD)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过多种渠道实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ABC)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妇女联合会

11.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命题的含义是(ABCDE)

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1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ABCD)

A.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C.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D.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要点有(ACD)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B.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

C.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D.依法治国的最重要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1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根据宪法的原则,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是非的六条标准,并指出其中最重要的是(BE)

A.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

B.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是不利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C.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专政

D.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坏或者削弱这个制度

E.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摆脱或者削弱这种领导

1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ACD)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6.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主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中“诚信友爱”的内涵包括(BD)

A.全社会管理完善、秩序良好

B.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C.全体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D.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17.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体现了我国(ABE)

A.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

B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C.国家结构的特点

D.政权组织的特点和优点

E.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18.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实践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ABCD)

A.保障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

B.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D.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抵御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E.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融合

19.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ABC)

A.性质相同 B.作用、职能相同 C.历史使命相同

D.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相同

20.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E)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政治协商 E.荣辱与共

2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特点有(ABC)

A.社会主义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最大区别在于人民当家作主

B.社会主义民主是真实的民主,公开承认民主的阶级性,强调统治阶级的民主同时就是对于被统治阶级的专政,民主与专政不可分割

C.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经济基础,消除了金钱政治的弊端,真实的民主,是民主本质与形式的内在统一

D.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高形态的民主,最完善的民主

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AB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3、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当前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有(ABCD)

A、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D、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及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4、建设和谐社会,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ABCD)

A.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B.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C.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D.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25、建设和谐社会,诚信友爱是指(AB)

A.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C.全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D.全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6、要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发展包括(ABC)

A.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B.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等

C.社会结构、社会领域体制和机制的完善

D.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智能,最终建成的社会管理网络是(BCD)

A.政府服务能力同社会监督能力互促

B.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

C.政府行政能力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

D.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

28、我国民主党派的参政作用表现在(ABCDE)

A、参加国家政权 B、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 C、参加政府,成为执政党之一 D、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E、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2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CDE)A 民主党派的联合组织 B 国家的权力机关 C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 E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30.关于人民民主专政职能和任务的正确观点有(ABCDE)A. 它的历史任务是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 B. 它经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C.它经历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D.它肩负着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双重任务 E.它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政权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政权的转变 31.人民民主专政的特色和独创主要有(ABC)

A.工人阶级领导的根本特征 B.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权组织形式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民族政策 E.包括两个联盟,将资产阶级划入人民民主的主体结构 32.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BC)A.领导力量是一样的 B.历史任务是一样的 C.形式是一样的 D.内容是一样的 E.阶级基础是一样的

33.党的民主集中制与群众路线的关系是(ABCD)A.先民主,后集中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领导同群众相结合 D.加强群众监督 E.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34.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局面应该是(ABC)A.又有集中又有民主 B.又有纪律又有自由

C.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 D.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E.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5.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表现在,共产党(ABCDE)A.与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与民主党派在组织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C. 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D. 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 E.与民主党派是团结合作的友党关系

3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在实践中采用的形式有(ABCD)A. 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中参政议政 B. 在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中合作共事 C. 举行座谈会和研讨会 D. 举行最高国务会议

E.举行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协商座谈会 37.民主与专政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BC)

A.民主与专政性质不同,是相互排斥的 B.民主与专政性质不同,是相互割裂的 C.民主与专政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方法 D.民主与专政是可以互相代替的 E.民主与专政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

3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在许多方面提出了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观点,其中包括(CDE)

A.经济建设方针和经济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矛盾问题 C.民主政治建设 D.思想文化建设 E.一国两制

39.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E)A.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是对抗性的矛盾 C.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E.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无法解决的矛盾

40.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其中主要有(ACE)

A.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改革开放 D.统筹兼顾 E.把重工业的发展放在首位

41.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包括(ABC)A.民主监督 B.制定国家法律 C.政治协商 D.参政议政 E.指导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

42.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是(ABE)A.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 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C. 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 D. 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E.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

4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ABCE)

A.它是民主与专政的相互结合 B.它衔接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C.它扩大人民民主的范围 D.它扩大对敌专政的范围 E.它在概念表述上准确鲜明

44.毛泽东指出,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要(BCDE)A.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B.反对大汉族主义 C.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D.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E.反对地方自治主义

第五篇:2011扬州职大毛概复习

2011扬州职大毛概复习.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毛概复习

1、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提出“邓小平理念”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党的十六大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实事求是

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理解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5、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我党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7、“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坚持执政为民

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对外开放对我国而言,是一项基本国策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0、三个代表的基本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2、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创新

13、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

15、近代中国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标志是五四运动

16、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8、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发展道路原因:

①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隔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为中国革命能够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提供了根本条件。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为无产阶级在广大经济落后的农村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创造了经济和政治条件;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划分势力范围的争斗,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创造生存空间②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③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④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⑤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⑥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才能最后夺取全国的胜利,这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19、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性事件是五四运动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的社会

21、革命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的原因: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走自己的路我们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丢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无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还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因而走自己的路

2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2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同落后的生产的矛盾

2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和平赎买

25、中国是从1956年,彻底完成三大改造后进入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形成于1987年党的十三大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同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9、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②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③必须坚

持共产党的领导④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过这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1、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32、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3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创新型人才的途径:①认真学习,拥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并且还要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这是在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作出创新贡献的基本条件。②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③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作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④培养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要敢于面对困难,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同时又要符合科学思维规律

34、在生产力各要素中,起第一位的重要作用的是科学技术

35、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需要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调控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3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

37、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38、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基本的政党制度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和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基本内容是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③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④坚持立足当代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成果⑤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4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1、一国两制的定义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最初提出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4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43、邓小平总结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44、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吧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才能应对国际环境的挑战坚持党的领导的方法:坚持党在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坚持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全局工作的政治领导,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的领导,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45、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两面大旗,建立和扩大统一战线

46、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十七大强调,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其中最主要的是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

47、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明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

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8、认识“抵制日货”的问题

中日自近代以来争端不断,新仇旧恨让两国关系始终处于火山休眠状态。中日之间的矛盾和仇恨,非经济交往所能解决。中日友好是不是天方夜谭不取决于中国,而取决于日本。我们抵制日货的目的就在于鲜明的向日本表达我们的态度,就是中华民族不可欺,中国人民不可辱,国家主权我们丝毫不让,祖国领土我们寸土必争。

抵制日货对日本造成的损失要比对我们造成的损失大,这是我们抵制日货的现实支撑。人家是看我们的劳动力便宜,工人不值钱,是看中国生产成本低,他们的利润可以最大化!我们是有很多人在日资企业工作,为日资企业服务,我们也有很多小企业在位日本企业加工产品,可是我们始终被日资企业排除在核心技术之外,干些边边角角的杂货,没有技术含量,对环境污染大,利润被压缩到可怜的程度。

中国的市场很大,世界资本家都垂涎欲滴,日本由于文化优势和地理优势在中国市场上纵横驰骋,把我们的民族企业搅得七零八落。我们抵制日货的最终目的在于为我们的民族企业腾出了市场,为民族工业发展带来机遇,日本企业技术比我们成熟,管理比我们先进,我们和他们竞争存在很大的压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这个民族始终骨质疏松。有竞争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但实力悬殊的竞争对我们的发展不是动力确实压力,一不小心就被扼杀。

全球化是发展趋势,但绝不是反对抵制日货的理由。如果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占领了行业的制高点,我们支持全球化,如果我们处于工业产业链的上游仅仅提供劳动力和原材料,我们要慎重全球化。发达国家喜欢全球化是因为他们有技术垄断,而且他们需要市场,还要利润最大化。发展中国家很多人反对全球化是为了减少自己被剥削的程度。我们支持全球化,也要坚持两个标准,我们占优势的要提倡全球化,我们不占优势的要暗暗反对全球化。全球化的整体趋势面前,我们最重要的还是要获利,而不是无条件的支持。总结起来一句话,如果人人守规矩,我们当然守规矩。如果有人不守规矩,我们没有理由去当这个君子!日本把他的工业生产线搬到了中国,是因为它在这个领域占据了优势。我们抵制日货,是因为我们在很多领域不占优势。对于这样带有歧视性和剥削本质的全球化,我们不但要现在抵制,而且要一直抵制,直到我们的企业可以喝他们分庭抗礼!

下载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大毛概选择题库(必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工大毛概社会实践论文(5篇材料)

    前言 在国外,做义工是很是普遍的现象,大约从中学时代起头,一直到老得不能转动之前,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义工可做。甚至国外中学的课程还包括一定的义工学分,学分不够是不能结......

    江西农大毛概考试重点2013——2014

    第一章 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概念 现实表现 历程 2、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此题有123小点 书上找 3、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4、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

    河工大毛概考试简答题总结

    河工大毛概考试简答题总结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答: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

    毛概 选择题库大全(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B )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C.第......

    2016农大毛概课程论文题目及要求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6年课程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11月13日) 题目: 一、浅论......

    毛概9-12章重点选择题库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首先是指( C ) A.个人民主 B.统治阶级的民主C.一种国家制度 D.一种法律制度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 B)A.法律面......

    武大毛概第4-5章小结、思考题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小结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巨大成......

    毛概题库

    单选题 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是( )生机勃勃的伟大创造,是理论发展的源泉。 1. 军队 2. 中国共产党 3. 人民群众 4. 工人阶级 2、“三个代表”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