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化分享】古人读书十二法
【文化分享】古人读书十二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外汉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汉语的学习是任重道远的长期修行过程,光靠老师是浅尝辄止的,学习知识还需学生自己多学,多练。下面,说一说古人的读书之道。
一、“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2.不懂就问。3.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4.提倡经常巩固复习。“
二、“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
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五、“提要钩玄”读书法。
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六、“计字日诵”读书法。
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七、“一意求之”读书法。
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
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九、“五类四别”读书法。
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十、“五要”读书法。
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十一、“贵精”读书法。
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
这焦循的读书经验。[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第二篇:古人谈读书文本解读
古人谈读书文本解读
一、教学设计意图
本课的三篇短文是依时间之序来编排的:第一篇内容出自《论语》,是春秋时期的孔子对于学习的看法。第二篇言论来自宋代 的朱熹,与孔子的距离相去一千六百八十一年。第三篇是清代的曾国藩所作,距离朱熹也有了近七百年的岁月。自古有两个半圣人之说,孔子为至圣,曾国藩就是那半个圣人。而朱熹作为程门弟子,其在宋朝 当时的影响力之大,成就了“程朱理学”一派。如此安排,显然让我们可以从三人对于读书的观点上找到一脉相承之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找到三者之间的渊源关联。
这篇文章作为本单元的首篇,一下子将那几千年的时间浓缩在了这一页纸上,阐述了文明传承 所依赖的阅读主题。孔子着重道义的教诲,朱熹注重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而最后的曾国藩则注重了志 向、见识和恒心之间的逻辑思考。这一切都是在“告诸往”,阅读必然 指向“知来者”。所以课文后面安排 了“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后面安排了冰心的《忆读书》和叶文 玲的《我的“长生果”》,也就是对这个话题的呼应。
二、文本解读
阅读方法:“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提出了“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也即在“心到、眼到、口到”之中,“心到”是首位的。而到了曾国藩那里,“心到”则表现为“有 识”的提升。阅读不仅要读进去,更重要的是要有 自己的见识。“有识则知学问无尽”,这个“有识” 上随“有志”而起,下启“有恒”之可能。
读书,是读书人的“志”。“好学”是成功阅读 者的共同品质。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正因为 “敏而好学”,才有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耻下问”这样 的学习行为。在朱熹的观点中,“志”由“心”生,所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乎?”。曾国藩则 直接提出首位是“有志”,因为“有志则断不甘为 下流”。如果谈“智商”的话,那么这三人中曾国 藩应该属于智商最低的。最为经典的一个传说 就是,他为了背一篇文章而挑灯夜读,恰逢一梁 上君子静候下手时机,偏偏曾国藩迟迟背不上,就在那里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诵读。诵读得小偷 已经全背会了,急得从梁上跳下将课文背了一通给他听后,扬长而去。就这样 的一个人,何以成为千古“半个 圣人”?靠的就是这种“不甘为下 流”之志的支撑。
“学 而不厌”并非孔子的自我评价,而是其自我追求。朱熹对于阅读的追求同样是在于一种持久,虽然文中是从记忆持久的层面来说的,但过程中的坚持精神是提到了最终目的性的高度的:“只漫浪诵读,决不 能记,记亦不能久也。”曾国藩 对于这种“坚持”可能体现得更是直接:“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也即“有志者事竟成”的不同版本而已。
谈及“圣人”,谈及“理学”,似 乎总是给人以一种过于严肃、过 于高远的感觉,其实这三位先贤 何以能如此读书,靠的并非“吃 苦”精神,因为在他们眼中,读书 绝非“苦”事。我们不是要拘泥于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而是要 借此打开一扇窗,读读三位先贤 的相关故事,他们的形象会更丰满起来。
除了前文中所讲的曾国藩的小故事之外,《论语》中关于孔 子的故事更是丰富多彩。而对于孔子的观点,必须在《论语》中找 到相关联的内容,形成主题模 块,会更利于理解、记忆乃至运 用。比如前面所讲到的“默而识 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除了可 放置到原本的语言环境中思考,作为教师,还应该稍有关联性的 积累。如关于“识(zhì)之”,还有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 识之”。另外就其“不厌”与“不 倦”相关的有:“子曰‘: 若圣与仁, 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通过再 现这样生动的对话场景,不仅丰 富了孔子之“不厌”“不倦”之内 容的经历,还阐明了“圣人”之所 以为“圣人”的原因。
朱熹对于读书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对于当时还是现在的阅读者都是一种挑战,然而 朱熹却常常从生活细节中挖掘自己的“理学”之所附体。如何让别人接纳他的理念,正是其智慧所在。
被冠以“笨人”的曾国藩,发 表看法还是极注重深入浅出的,除了他自身的轶事之外,文中还 有两个非常典型而有趣的故事:伯之观海、井蛙窥天。“井蛙窥天” 就是孩子们熟悉的坐井观天。不 太了解的是“伯之观海”,需要资 料补充,作为一种辅助奖励,讲述 给孩子听听,不仅帮助理解了文 本的深层意思,还轻松了学习的氛围。
书,一旦被打开,你就有了读不 完的可能性,你的心智都将被它 调动。人生三大问之于一本书同 样可问:
你是什么(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们必须将阅读带到每个阅读者的生命中去,而让读者将自己的生命读进这些文言里,这样的来回才是阅读真正的目的。
通过学习,一定要让学生感受到三位古人之间由阅读所构成 的关系:阅读,让在现实世界里不 可能相遇的三个人穿越时空而相 遇了。这种相遇,必须要保证后来 者即是承继者,又是创新者。朱熹正是在孔子的思想中生发出创新 的思考,为孔子的理论总结提炼 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曾国藩的记忆力可能真不好,但绝不排除他的创造力。
书,是读不完的,真正的阅读 者是不会被淹没的,而且都能读出 自己。借用孔子对于水的论述来喻 书:“夫书者,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源深远,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包罗万象,似度;其万世必进,似意,是以君子见书必观焉尔也。”让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在书海中启航。
三、语文素养
这篇课文由三则小短文组成,第一则出自《论语》,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第二则是告诉我们读书要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尤为重要;第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就明白了读书学习的要义,如果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实际中去,将会更好地促进我们的读书与学习。
通过总结回顾整篇课文,从而总结出学习读书的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更好地应用到学习实际中去。
文言文教学要处理好自主学习与指导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本课设计以诵读为本,通过各种角度、各种方式诵读。以小组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教师在引导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回答给予不同的反馈,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改变学习文言文枯燥乏味的看法。
本课的文言文不是太难理解,只要结合注释,学生都能读懂文章大意。真正的难点在于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应用本课学到的读书方法、要领,来读书学习。
教师:渡江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 张熙
第三篇:古人读书的故事
古人读书的故事
负薪挂角
悬梁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
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囊莹映雪:晋朝时的车胤,由于家中贫苦,无钱买油点灯读书,于是他就抓些萤火虫放在网袋中,利用一闪一闪的微弱萤光来读书。另外一位名叫孙康,每到夜晚时,就利用雪地上的反光来读书,他们家虽穷苦,并没有停止学习。
悬梁刺骨: 晋朝人孙敬,非常勤奋向学,每天读书都读到很晚,为了避免打瞌睡,于是在头发上绑了绳子,悬挂在头顶的木梁上,当他打瞌睡时,绳子扯动头发,就会因此痛醒,再继续用功。战国时的苏秦,发愤勤学,每当他疲倦昏昏欲睡的时候,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让自己清醒,提醒自己不能懈怠,他们这样刻苦用功,都不是别人要求、教导的,全是自动自发奋发图强的。
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
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
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
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第四篇:古人读书的故事
古人读书的故事: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人读书的故事
林纾苦读成大器
林纾(shu)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他是福州人,清末举人。
林纾小时候家里很穷,却爱书如命,买不起书,就只好向别人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他曾在墙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一定要读完一卷书才肯睡。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18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到22岁时,他已读了古书2000多卷,30岁时,他读的书已达1万多卷了。
图片展览:
一双渴望的眼睛,在取暖的同时,不忘读着书
读书名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总结:1.世界上有千千万万本书,一个人一辈子也读不完。只有适当的选择一些书籍,并汲取其精华,一定更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2.读书不能半途而废而要下定决心,并且要仔细的品味。
3.如果你对某方面特别感兴趣的话,可以多看着方面的书籍,但是不要忘了,不能光度这类的书籍,还要关注别的方面,做到面面俱到。
第五篇:有关古人读书的故事
有关古人读书的故事
大凡学识渊博之人,都勤奋读书,尤其是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典范,并传为佳话。下面总结几个勤奋读书的故事。囊萤照读:车胤
凿壁借光:匡衡
悬梁苦读:孙敬 刺股苦读:苏秦
映雪夜读:孙康
手不释卷:吕蒙 警枕砺勤:司马光
牛角挂书:李密
韦编三绝:孔子 闻鸡起舞:祖逖
隔篱就读:贾逵
埋头读书:狄仁杰 铁杵磨针:李白
开窗苦学:李铉
破庙读书:沈约 燎发读书:陈寿
勤学不倦:白居易
画虎入虎山:厉归真 偷读定林寺:刘勰
苦读:林则徐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凿壁偷光》
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他常为此事发愁。这天晚上,匡衡无意中发现自家的墙壁似乎有一些亮光,他起床一看,原来是墙壁裂了缝,邻居家的烛火从裂缝处透了过来。匡衡看后,立刻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把凿子,将墙壁裂缝处凿出一个小孔。立刻,一道烛光射了过来,匡衡就着这道烛光,认真地看起书来。以后的每天晚上,匡衡都要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苦,刻苦读书。“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车胤(yin)传》,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也当了高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