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十二法整改措施
关于12.60工作法和安全宣教12法工作的
整改措施
公司所属各单位:
按照公司的要求,对近期集团公司和晋东公司 “1.4.2”检查工作中,在 12.60工作法和安全宣传教育12法工作所查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汇总梳理,现将整改措施安排如下:
一、12.60工作法
“12.60”身心调适记录不够规范,今后要在体现动态摸排上做一些改进,要做到班前会记录与“12.60”身心调适记录闭合管理。
(一)在《12类60种安全不放心人员摸排登记表》上要体现出时间、地点、身心调适原因及负责人意见;
(二)所属类型要标明属于第几类和类型内容(例:第三类,家遇大事的异常人);
(三)12.60井下摸排要有单独的记录本,现场对操作人员展开动态摸排,凡安全不放心人员要在现场及时调适,记录在卡,班后上井后填入身心调适记录本;
(四)建立两本《12类60种安全不放心人员摸排登记表》台账,井上井下不能同在一个本上记录。
二、安全12法工作
(一)二〃五活动
1、各队组要有专门的“二五”安全活动签到表,参会人员不得代签;
2、“二五”安全活动必须由队党支部书记或队长主持;
3、全月的“二五”安全活动内容要充分体现“四学一提”的活动要求。“四学一提”,即:学一条安全法规、学一条岗位操作要领、学一条煤矿专业知识、学(分析)一起事故案例,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其中,每月最少学习本工种的有关事故案例4个、岗位操作要领3个;
4、“二五”安全活动记录要规范、真实,不能出现活动内容与记录内容“两张皮”的现象。
(二)安全预想
1、班前安全预想要有针对性,内容不能单一,不准抄袭重复记录和弄虚作假现象;
2、对于当班的重大事项要有预想记录,工区会议安排涉及到各队组工作的,各队组要在安全预想记录本上记录;
3、单位值班长和安监人员或包队部门要进行签字确认,不准有无签字和代签现象。
三、检查考核
各工区、队组要按照上述工作要求进行整改,党群工作部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如发现没有按要求进行整改的队组,有一次给予队长、队党支部书记各罚款500元。
党群工作部 2013年7月2日
第二篇:地理课导入十二法
教师课堂:地理课导入十二法(高中、初中地理教师必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上课伊始趣味即生的境界。以便能够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掌握新知识,探求新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
一、漫画导入法
漫画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把它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话,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森林资源”时,教师首先出示“小鸟的悲哀”漫画,其大意是:一位伐木工人砍光了某地的树木,小鸟失去了在树上栖息的条件而无家可归,一只小鸟站在那位伐木工人肩扛的斧头上,可怜巴巴地对伐木工人说——“请把我也带走吧!”这幅幽默、生动的漫画一出现,学生即刻兴趣昂然,议论纷纷,教师适时导入:森林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二、儿歌导入法
儿歌——人人皆知,人人会读、会唱,它通俗易懂,知识丰富。针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精心寻找课文内容与儿歌的对接点,由儿歌通过对接点引出教学内容,可以做到水到渠成。在教学中不妨一试。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时,我就是利用儿歌导入新课的,效果很好。
“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时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儿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三、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巧设悬念,激起疑惑,启发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效果是很好的,这也是老师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哪知道德军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
你认为德军是如何抵达地中海的呢?利用史事,适时提问,巧设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进入到“海水运动”知识的学习中去,效果不言而喻。
四、广告导入法
大街小巷、报刊杂志、电视、网上,随处可见知识内涵丰富、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各种广告,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广告巧妙引入地理课堂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水资源”教学可以这样导入:打开电视,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公益广告:“地球上水资源十分有限,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如果不注意节约用水,最后见到的一滴水,那将是自己的眼泪”;“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你知道这些宣传的用意吗?
又如,由山东电视台的广告——“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入海„„”导入山东省的教学,学生听见这几句广告词,马上就会想到“这里是——山东电视台”。在这里老师稍作停顿,“山东电视台”由学生回答,此时学生异常兴奋,老师适时引入新课,衔接自然,水到渠成。
五、谜语导入法
采取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实际相符合的谜语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导入形式。通过竞猜谜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中轻松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老师的匠心得以圆满实现。
例如,由“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纳,无人知它始与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导入“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学习,经过学生的讨论,谜底是——宇宙和太阳。
又如,在教“地图”时,可由“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不坐车船跑全国,不乘飞机观四海,分文不花万里游,请问奥妙何处来”导入。通过竞猜,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地图的概念,又加深了对地图的特征和作用的理解。
六、目标导入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彼此促进,缺一不可。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抓住重点,开宗明义,直奔主题,以便学生顺利地听课和思考。
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本节课要着重领会三个问题:一是掌握冷、暖锋的形成特征,以及它们过境时及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二是掌握高、低气压系统的特点、运动规律及对天气的影响,弄清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初步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这样将教学重点和盘托出,既利于学生心中有数,又便于老师进行讲述,起到了统领全课的作用。
七、简介导入法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老师简单介绍导入较好。
例如,我在教“俄罗斯的气候”时就采用简介导入法,效果较好: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冬季十分寒冷,奥伊米亚康曾经达到-71℃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在短暂的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墙都很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有人说,新来的人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鼻子,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鼻毛弯腰,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呼吸,更出奇的是你能够听见它变成冰。
你能说说西伯利亚北部的冬季气候为什么这么寒冷吗?通过简介,生动形象,学生兴趣大增,由此导入冬季漫长而寒冷的俄罗斯气候的讲解。
八、材料导入法
针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老师适当地把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学生爱听的并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趣闻轶事引入新课,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展开思维。例如,在教“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时,老师说:“在金字塔群里,有一座独具风格的金字塔,这就是胡夫儿子哈弗利的金字塔。塔前有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过去有人猜测在雕像里面可能有通道、厅堂等建筑结构,有人甚至拽来大炮轰击这座雕像,以寻找进入内部的入口,但结果呢?”讲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拨动,他们急切地想知道:“雕像内部到底有没有通道、厅堂?找没找到人口?”思维由此活跃起来。这时,老师稍作停顿,给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发问的时间,然后再接着说:“结果一无所获,后来才知道,它是用一整块天然巨石雕刻而成的。”学生对金字塔这方面的内容不太了解,这样一讲,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理解了金字塔为什么是埃及的象征、世界上的奇迹。
九、复习导入法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能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境界,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复习导入法往往被广大地理老师乐于采用。
例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地球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呢?地球运动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物质?(学生回答均从略)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大气的最基本的特征——“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
十、节日导入法
与环境有关的世界日很多,主要有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等。利用、宣传这些节日,往往会起到唤起学生注意,点拨思维,诱导动机,使其主动学习的效果。把这些节日有机地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不失为一个新的导入方法。
例如,提问“3月22日是什么节日”引入“水资源”的教学,由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引入“世界环境保护”,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引入“世界的人口和居民”的教学等,同时,或补充该节日的由来,或补充该节日当年的主题内容,或补充与该节日有关的趣闻轶事均可,只要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导入自然,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十一、时政导入法
将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问题,大胆而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时事政治问题的引入和讨论,老师要做到导之有法、导之有意、导之有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授“我国的首都——北京”时,我先讲述——2003年7月13日,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在我国的北京、日本的大阪、加拿大的多伦多、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五个城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学生有答对北京的)最终北京大获全胜,申奥成功,举国上下人心振奋。那么,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何在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的说是我国综合国力强,还有的说„„在学生争论不休之时,我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分析北京的位置、气候、交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北京为什么会申奥成功的问题。
十二、析题导入法
标题号称文章的“窗口”,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从这里往往可以窥知全文的奥秘。新课一开始,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起到开门见山,抓住重点,促使思维迅速定向,直截了当,清晰简明,使学生很快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进行探讨的作用,达到开“窗”入“室”之功效。
例如,在教“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土壤”时,我这样导入: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对“土”字的定义是:“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并进一步解释说:“‘=’像地之下,地之中”,即土壤位于岩石面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ㄧ’,物出形也”,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那么,请大家举举例子,你在哪儿见过土壤?学校操场上的土是不是土壤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土才算是土壤呢?什么样的土壤能生长植物呢?
一连串提问将本课的主要线索理了出来,通过对课题的讨论,老师已经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深入学习本节知识做好了认知的准备。
导之有法,导无定法。以上仅仅是我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第三篇:【文化分享】古人读书十二法
【文化分享】古人读书十二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对外汉语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汉语的学习是任重道远的长期修行过程,光靠老师是浅尝辄止的,学习知识还需学生自己多学,多练。下面,说一说古人的读书之道。
一、“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2.不懂就问。3.发现问题时,就要设法解决,而解决的方法,不外乎问人或读有关的书。4.提倡经常巩固复习。“
二、“假物”读书法。
这是孔子的学生荀子所主张的。
[析]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析)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
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要求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析]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升庵全集》卷四十八)这种解释是合理的、恰当的。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就是不要被书中的某些琐碎的、枝节的、不一定可靠的材料所左右,而应该有目的、有辨别、有分析地读书。读书不可囫囵吞枣,不可一知半解,不可只是知其大意。
五、“提要钩玄”读书法。
这是韩愈提倡的读书方法。旨在抓要点,明主旨,以便直探本源,提取精粹的内容。愈认为做到“钩玄”、“提要”之后,对书中的浓郁之处和英华部分,必须反复涵咏,不断温习,才能把文章的妙义要道化为已有。
六、“计字日诵”读书法。
这是欧阳修统计应读的总字数,再分配为每天的页数,作为当日读书的进度,长期坚持的读书方法。
七、“一意求之”读书法。
这是苏轼提倡的。
[析]苏轼认为:“人的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这种“一意求之”的读书法的最大特点是“求一”,即阅读经典著作,每读一遍,只围绕一个中心,侧重一项内容,抓住一条线索,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读书做学问,好像打仗一样,把敌人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为了避免精力分散,在阅读中凡与“求一”、“主攻”对象无关的,一概不加涉及。这样的定向阅读是值得学习的。
八、“体会·循序·精思”读书法。
这是朱熹所提倡的。
九、“五类四别”读书法。
这是以唐彪为代表所提倡的读书法。
十、“五要”读书法。
这是蒲松龄从时、书、法三方面保证读书顺利进行的读书法。
十一、“贵精”读书法。
这是戴震为了获得专精知识而提倡的一种读书法。
[析]精,就是要在深度上用工夫,把书读懂读通而能有收获,要得到切实的知识,要做点学问,就得专攻一项,认真而深入地钻下去。
十二、“于无疑处求有疑”读书法。
这焦循的读书经验。[析]焦循在晚年总结读书经验时说:“学贵善思;吾生平最得力于‘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八字”。焦循的读书的公式是:“读书──寻疑──深思──再读──再思──求解”。
第四篇:高中地理课导入十二法
高中地理课导入十二法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此,老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上课伊始趣味即生的境界。以便能够一上课就紧紧抓住学生,让学生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以饱满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动性,掌握新知识,探求新问题,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呢?
一、漫画导入法
漫画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把它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话,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尝试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森林资源”时,教师首先出示“小鸟的悲哀”漫画,其大意是:一位伐木工人砍光了某地的树木,小鸟失去了在树上栖息的条件而无家可归,一只小鸟站在那位伐木工人肩扛的斧头上,可怜巴巴地对伐木工人说——“请把我也带走吧!”这幅幽默、生动的漫画一出现,学生即刻兴趣昂然,议论纷纷,教师适时导入:森林有哪些重要作用呢?我们应该怎样去做呢„„
二、儿歌导入法
儿歌——人人皆知,人人会读、会唱,它通俗易懂,知识丰富。针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精心寻找课文内容与儿歌的对接点,由儿歌通过对接点引出教学内容,可以做到水到渠成。在教学中不妨一试。
例如,在讲述“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时,我就是利用儿歌导入
新课的,效果很好。
“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时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儿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本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
转’”。
三、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问题,巧设悬念,激起疑惑,启发思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的知识,效果是很好的,这也是老师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
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军舰进入地中海,在大西洋与地中海之间布下了水雷阵,同时派出强大的舰队,日夜巡逻防守,真可谓固若金汤!哪知道德军潜水艇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地中海,给英军以突然袭击。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
领忽略了。
你认为德军是如何抵达地中海的呢?利用史事,适时提问,巧设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进入到“海水运动”知识的学习中去,效果不言而喻。
四、广告导入法
大街小巷、报刊杂志、电视、网上,随处可见知识内涵丰富、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各种广告,结合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把广告巧妙引入地理课堂进行教
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水资源”教学可以这样导入:打开电视,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公益广告:“地球上水资源十分有限,我国水资源非常缺乏,如果不注意节约用水,最后见到的一滴水,那将是自己的眼泪”;“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你知道这些
宣传的用意吗?
又如,由山东电视台的广告——“孔子在这里诞生,泰山从这里崛起,黄河由这里入海„„”导入山东省的教学,学生听见这几句广告词,马上就会想到“这里是——山东电视台”。在这里老师稍作停顿,“山东电视台”由学生回答,此时学生异常兴奋,老师适时引入新课,衔接自然,水到渠成。
五、谜语导入法
采取与地理课堂教学内容实际相符合的谜语导入,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导入形式。通过竞猜谜语,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中轻松进入新课的学习,从而老师的匠心得以圆满实现。
例如,由“说它多大有多大,日月星辰全容纳,无人知它始与终,也没左右和上下”;“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一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导入“人类认识的宇宙”的学习,经过学生的讨论,谜底是——宇宙和太阳。
又如,在教“地图”时,可由“容纳万水千山,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山,浑身绚丽多彩”;“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不坐车船跑全国,不乘飞机观四海,分文不花万里游,请问奥妙何处来”导入。通过竞猜,可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地图的概念,又加深了对地图的特征和作用的理解。
六、目标导入法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辅相成,互相配合,彼此促进,缺一不可。老师为了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抓住重点,开宗明义,直奔主题,以便学生顺利地听课和
思考。
例如,“常见的天气系统”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一节,本节课要着重领会三个问题:一是掌握冷、暖锋的形成特征,以及它们过境时及过境前后的天气状况,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二是掌握高、低气压系统的特点、运动规律及对天气的影响,弄清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初步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天气形势预报。这样将教学重点和盘托出,既利于学生心中有数,又便于老师
进行讲述,起到了统领全课的作用。
七、简介导入法
有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难以理解,这样的内容,通过老师简单
介绍导入较好。
例如,我在教“俄罗斯的气候”时就采用简介导入法,效果较好: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冬季十分寒冷,奥伊米亚康曾经达到-71℃低温,因而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西伯利亚的冻土,深度可达几百米,在短暂的夏季,表面融化变成泥沼,能吞没货车、拖拉机等。房屋要建在深埋在土层里的高桩上,以免冻土解冻,建筑物倾斜或下沉。所有的住宅墙都很厚,都装有三、四层门窗,放在露天的钢铁也会失去韧性,变得像冰一样脆,容易折断。有人说,新来的人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鼻子,每吸一口气你都能感到鼻毛弯腰,你能够“看”到自己的呼吸,更出
奇的是你能够听见它变成冰。
你能说说西伯利亚北部的冬季气候为什么这么寒冷吗?通过简介,生动形象,学生兴趣大增,由此导入冬季漫长而寒冷的俄罗斯气候的讲解。
八、材料导入法
针对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老师适当地把一些与教材有紧密联系的、学生爱听的并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趣闻轶事引入新课,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积极展开思维。
例如,在教“埃及的象征——金字塔”时,老师说:“在金字塔群里,有一座独具风格的金字塔,这就是胡夫儿子哈弗利的金字塔。塔前有一座巨大的狮身人面像,过去有人猜测在雕像里面可能有通道、厅堂等建筑结构,有人甚至拽来大炮轰击这座雕像,以寻找进入内部的入口,但结果呢?”讲到这里,学生的好奇心已被拨动,他们急切地想知道:“雕像内部到底有没有通道、厅堂?找没找到人口?”思维由此活跃起来。这时,老师稍作停顿,给学生思考和进一步发问的时间,然后再接着说:“结果一无所获,后来才知道,它是用一整块天然巨石雕刻
而成的。”
学生对金字塔这方面的内容不太了解,这样一讲,使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理解了金字塔为什么是埃及的象征、世界上的奇迹。
九、复习导入法
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可以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能使学生从已知领域进入到未知的新境界,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并且起着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所以,复习导入法往往被广大地理老师乐于采用。
例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地球是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呢?地球运动的意义有哪些?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从地球自身条件分析,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生命物质?(学生回答均从略)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大气的最基本的特征——“大气的组成和垂
直分布”。
十、节日导入法
与环境有关的世界日很多,主要有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3日——世界气象日,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7月11日——世界人口日,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等。利用、宣传这些节日,往往会起到唤起学生注意,点拨思维,诱导动机,使其主动学习的效果。把这些节日有机地融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去,不失为一个新的导入方法。
例如,提问“3月22日是什么节日”引入“水资源”的教学,由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引入“世界环境保护”,7月11日——世界人口日引入“世界的人口和居民”的教学等,同时,或补充该节日的由来,或补充该节日当年的主题内容,或补充与该节日有关的趣闻轶事均可,只要有机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导入自
然,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十一、时政导入法
将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问题,大胆而巧妙地引入地理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时事政治问题的引入和讨论,老师要做到导之有法、导之有意、导之有度;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老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
又一村”。
例如,在讲授“我国的首都——北京”时,我先讲述——2003年7月13日,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在我国的北京、日本的大阪、加拿大的多伦多、法国的巴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五个城市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终的结果怎么样呢?(学生有答对北京的)最终北京大获全胜,申奥成功,举国上下人心振奋。那么,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何在呢?问题一提出,立即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并且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因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有的说是我国综合国力强,还有的说„„在学生争论不休之时,我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分析北京的位置、气候、交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北京
为什么会申奥成功的问题。
十二、析题导入法
标题号称文章的“窗口”,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从这里往往可以窥知全文的奥秘。新课一开始,老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可以起到开门见山,抓住重点,促使思维迅速定向,直截了当,清晰简明,使学生很快进入对教材中心问题进行探讨的作用,达到开“窗”入
“室”之功效。
例如,在教“陆地环境的组成要素——土壤”时,我这样导入:我国古书《说文解字》中对“土”字的定义是:“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并进一步解释说:“‘=’像地之下,地之中”,即土壤位于岩石面之上,地面以下的大地表层;“‘ㄧ’,物出形也”,表示土壤能够生长植物。那么,请大家举举例子,你在哪儿见过土壤?学校操场上的土是不是土壤呢?请说出你的理由;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土才算是土壤呢?什么样的土壤能生长植物呢?
一连串提问将本课的主要线索理了出来,通过对课题的讨论,老师已经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深入学习本节知识做好了认知的准备。
导之有法,导无定法。以上仅仅是我个人教学中的心得体会,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因而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运用恰当,就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第五篇:十二作文开头法
高尔基曾说:“写文章,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一篇好文章,注定要有个好的开头。别开生面、新颖别致的开头,才有震撼力、吸引力,让人产生一种欲读之而后快之感。所谓“凤头”,亦是这个道理。然而,文章开篇的方法众多,我归纳如下几种常用的,供同学们参考。新年华学校
一、开门见山 落笔扣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直截了当地切入要旨。
如《白杨礼赞》一开头就触及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受很多同学所青睐。
二、引用经典 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如下例几种常用的:
1.诗词开头
以诗句开头,气势磅礴,震撼人心。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我的爸爸四十多了,白了头,可是依然很平凡……新年华学校
.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新年华学校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新年华学校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 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新年华学校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新年华学校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 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新年华学校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 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新年华学校
六、名人作答 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新年华学校.俗语开头
俗语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以此开头,倍感亲切,激发兴趣。如:中国有句俗语说:“三棒槌打不出一个屁来。”我的爸爸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
3.名人名言开头
这种开头法不仅使你所要表达的意思简明扼要,言简意丰,而且能集中地表达文章的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文章增色不少。如一学生写《自信》:著名科学家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获得成功。新年华学校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新年华学校
5、声音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三、精辟修辞 韵味悠长
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新年华学校
1.比喻
开头设喻,以引起读者对要说明的事物或道理的兴趣。如《中国石拱桥》开头:“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对比
用对比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加强文采,有力地突出主题。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有所造就、取得成功的人,其成功没有不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反之,那些懒惰昏庸的人,则无法成就事业,由此可见,勤则成事,惰则败业。新年华学校
3.排比
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促人赏读。如:假如我是小鸟,我会记住那出生时的巢穴;假如我是树苗,我无法忘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成为我记忆中的烙印……
4.设问
设问开头,铺排文气,先声夺人。如:为什么服装设计师总要千方百计地设计一套又一套的时装?为什么我们的祖国在前进的号角中总夹杂着这样一句话——提倡科技创新?为什么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不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的风格?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时代在变化,人的思想也在变化。时装要迎合时代潮流,发展要与时俱进,生活赋予了我们创新的动力。
四、借物联想 引发情趣
文章的开头或从远到近,或由此及彼,从别的事物写起,再联想到要写的事物上来,借以烘托要写的事物。新年华学校
如一学生这样写《路》:日常行走的路有大路、小路之别,人生之路有正路、歧路之分。人,应该择路而行。
五、巧设悬念 曲径通幽
开头设置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现布局之美。如一学生写《感受生活之美》:“我快要死了——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见我微弱的呼吸声。”
新年华学校
六、名人作答 启人深思
采用名人作答的方式展开文章,有利增强开端气势,给人高远之感。如一学生如此写《幸福》的开篇:有人问:幸福是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尼采认为:“能把蜈蚣、碎玻璃、肉虫、石头一齐吞下肚,却毫不恶心,这种人是最幸福的。”而思多葛派却认为:“拥有无穷的财富和威力,而且能够处事不惊,那才是真正的幸福。”新年华学校
七、场景描写 渲染气氛
描写法即借助某种修辞或某种描写技法,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氛围,为下文人物或事情的开端做好衬托铺垫。
请看《考试》一文的开端: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
地响,教室内,一场全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胜
交代要素式也是写作文较为常见的一种开头形式,即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新年华学校
九、介绍背景 蓄势待发
以介绍情况、交代背景的方式开篇,可以让读者充分了解事情原委,有利于对整篇文章的正确、顺利解读。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写一些事件或重要人物的文章。
如《火烧赤壁》一文的开头:“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这个开头,使读者看了以后,对两军相对峙的形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即将发生的事一目了然。
十、概括内容 凸显主旨
开头总领全文,下文则围绕着它进行“分述”,全文因此而比较有条理,而且可以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梗概,一睹为快,为下文的阅读埋下情感基调。如作文《春花朵朵》一文的开头:
“五讲文明的春风,吹开了学校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的朵朵春花。让我们从这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中摘取几朵,领略一下那满园春色吧!”
十一、巧用倒叙 暗渡陈仓
即文章开头先写出事情的结果,再写出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以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请看一学生如何写《异乡情怀》: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你的不尽的思念!曾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
十二、抒发感情 先声夺人
即文章一开头就将作者的亲身感受和思想感情抒发出来,直抒胸臆,渲染气氛,达到以情感人。新年华学校
如一学生在《诚信》开头写道:“如果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轮子;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航行中的大船,那么诚信便是不可缺少的背囊,它将伴你永远前行。”
常言道:“文无定法”。是的,作文的开头往往是由作文的内容、体裁、读者对象、构思技巧和作者的写作功底等综合因素所决定,并无固定的格式。衡量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是不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否为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服务,能否吸引读者读下去。我们学生朋友要善于结合实际,灵活变通,巧妙派生,才能写出好的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