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的运筹学案例
中国古代优秀的运筹案例
1.孙武与《孙子兵法》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武子、孙子,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公元前535 年左右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后来到了吴国,因为献上兵法十三篇,被吴王阖闾重用,拜为大将,和伍子胥共事,辅佐吴王,领兵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孙武在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前后)所著《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其中的《始计第一》论述怎样在开战之前和战争中实行谋划的问题,以及谋划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作战第二》论述速战速胜的重要性;《谋攻第三》论述用计谋征服敌人的问题;《军形第四》论述用兵作战要先为自己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以等待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兵势第五》论述用兵作战要造成一种可以压倒敌人的迅猛之势,并要善于利用这种迅猛之势;《虚实第六》论述用兵作战须采用“避实而击虚”的方针;《军争第七》论述如何争夺制胜的有利条件,使自己掌握作战主动权的问题;《九变第八》论述将帅指挥作战应根据各种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处置问题,不要机械死板而招致失败,并对将帅提出了要求;《行军第九》论述行军作战中怎 1 样安置军队和判断敌情问题;《地形第十》论述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的问题,并着重论述深入敌国作战的好处;《九地第十一》进一步论述用兵作战怎样利用地形及统兵之道的问题;《火攻第十二》论述在战争中使用火攻的办法、条件和原则等问题;《用间第十三》论述使用间谍侦察敌情在作战中的重要意义,以及间谍的种类和使用间谍的方法.《孙子兵法》是体现我国古代军事运筹思想的最早的典籍.它考察了战争中各种依存、制约关系,总结了战争的规律,并依此来研究如何筹划兵力以争取全局的胜利.书中的语言叙述简洁,内容也很有哲理性,后来的很多将领用兵都受到了该书的影响.《孙子兵法》对中国的文化发展有深远的影响.2.孙膑与齐王赛马
孙膑(约公元前380-公元前432),孙武的后世子孙,战国中期的著名军事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著名隐士,精通兵学和纵横学)学习《孙子兵法》十三篇等兵书战策.庞涓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后来乘齐国使团来魏之机,孙膑被齐使秘密接到齐国,并被大将田忌所赏识,留在府中做幕僚,奉为上宾.孙膑的“斗马术”是我国古代运筹思想中争取总体最优的脍炙人口的著名范例(记载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成为军事上一条重要的用兵规律,即要善于用局部的牺牲去换取全局的 2 胜利,从而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斗马术”的基本思想是不强求一局的得失,而争取全盘的胜利.这是一个典型的博弈问题.3.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将庞涓发兵8万,以突袭的办法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抵挡不住,求救于齐.齐王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8万,前往救赵.大军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郸,速解赵国之围.孙膑提出应趁魏国国内兵力空虚之机,发兵直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魏军弃赵回救.这一战略思想,将避免齐军长途奔袭的疲劳,而致魏军于奔波被动之中,立即为田忌采纳,率领齐军杀往魏国都城大梁.庞涓得知大梁告急的消息,忙率大军驰援大梁.齐军事先在魏军必经之路的桂陵(今河南长垣南),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打败了魏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围魏救赵”之妙,妙在善于调动敌人.调动敌人的要诀,则在“攻其所必救”.4.减灶之法
公元前342年,魏将庞涓带领10万大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召集群臣商讨对策,齐国的成侯邹忌主张不救,田忌主张早救.孙膑建议先答应韩国的请求,致使韩 3 国必倾力抗敌.等到韩、魏双方战到疲惫不堪时,再出兵救韩,可用力少而见功多,取胜易而受益大.韩国仗恃有齐国相援,倾全力抗魏,五战皆败,只得于公元前341年再次向齐求助.齐王才决定派兵救韩,仍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战役之初,按照孙膑的计策,齐军长驱直入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国的都城大梁.庞涓听到消息,立即回援,但齐军已经进入魏国境内.孙膑对田忌说,魏国军队素来慓悍勇武而看不起齐国,善于作战的人只能因势利导.兵法上说,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10万个灶,过一天设5万个灶,再过一天设3万个灶.庞涓行军三天,见到齐军所留灶迹,判断齐军士兵已经逃跑一大半,所以丢下步兵,只率轻车锐骑用加倍的速度追赶齐军.孙膑计算魏军行程,日暮时必然赶到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地形险阻.孙膑预先布置好伏兵,并集中优秀弩手夹道设伏.庞涓日暮追至马陵,进入齐军伏击阵地.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庞涓兵败自刎.齐军乘胜全歼10万魏军.马陵之战,孙膑的因势利导、调动敌人、变劣势为优势、力争发挥突然性的作战指导主动,是颇有参考价值的.其退军设伏的战法,也给了后人不少的启示.4 “围魏救赵”与“减灶之法”都充分体现了如何运用筹划兵力,选择最佳时间、地点,趋利避害,集中优势兵力以弱克强的运筹思想.5.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在公元前3世纪楚汉相争中,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谋士张良为推翻秦朝,打败项羽,统一全国立下了盖世奇功,刘邦赞誉他“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千古名句也可以说是对张良运筹思想的赞颂和褒奖.《史记》在《留侯世家》及其他多处提及“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指张良在帷幄中制定作战谋略与决策的过程.在西汉时代,“运筹”已被当作制定谋略与决策职能分工的代名词.20世纪30年代发展起来的运筹学,其基本宗旨是探讨事理,强调做一项工作之前要明确目的,制定效果,衡量指标体系作为估计不同方案所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方案和实施有效管理.我国1955年开始研究运筹学时,从《史记》中摘取“运筹”一词作为“Operations Research”的意译,包含了运用筹划、以智取胜的深刻含义.从《史记》对“运筹”的记述表明,我国运筹思想源远流长,至今对运筹学的发展仍有重要影响.5 6.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贾思勰,北魏时期的科学家,益都(在山东寿光南)人,祖、父两代都善于经营,有着丰富的劳动经验,并都非常重视农业技术方面的学习和研究.贾思勰从小在田园长大,对很多农作物都非常熟悉,他还跟着父亲身体力行参加各种农业劳动,学习掌握了大量农业科技.他家里拥有大量藏书,这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也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间,他将自己积累的许多古书上的农业技术资料、询问老农获得的丰富经验以及他自己的亲身实践,加以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著《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一书,不仅是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一部杰出的学术著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运筹思想的宝贵文献,它记载了我国古代农民如何根据天时、地利和生产条件去合理筹划农事的经验.其中所提出的不同作物的播种时间和各种作物茬口安排上的先后关系,可以说是现代运筹学中二阶段决策问题的雏型.6 7.丁渭修皇宫[6]
图1.1 丁渭修皇宫引水示意图[7]
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7),都城开封里的皇宫失火,需要重建.右谏议大夫、权三司使丁渭受命负责限期重新营造皇宫.建造皇宫需要很多土,丁渭考虑到从营建工地到
城外取土的地方距离太远,费工费力,于是下令将城中街道挖开取土,节省了不少工时.挖了不久,街道便成了大沟.丁渭又命人挖开官堤,引汴河水进入大沟之中,然后调来各地的竹筏、木船经这条大沟运送建造皇宫所用的各种物材,十分便利(见图1.1).等到皇宫营建完毕,丁渭命人将大沟 7 中的水排尽,再将拆掉废旧皇宫以及营建新皇宫所丢弃的砖头瓦砾添入大沟中,大沟又变成了平地,重新成为街道.这样,丁渭一举三得,挖土、运送物材、处理废弃瓦砾等三件工程一蹴而成,节省的工费数以亿万计.这是我国古代大规模工程施工组织方面运筹思想的典型例子.8.沈括运粮[6]
沈括(1031—1095), 北宋时期大科学家、军事家.在率兵抗击西夏侵扰的征途中,曾经从行军中各类人员可以背负粮食的基本数据出发,分析计算了后勤人员与作战兵士在不同行军天数中的不同比例关系,同时也分析计算了用各种牲畜运粮与人力运粮之间的利弊,最后做出了从敌国就地征粮,保障前方供应的重要决策,从而减少了后勤人员的比例,增强了前方作战的兵力.当时沈括的分析计算过程译意如下:凡是行军作战,如何从敌方取得粮食,是最急迫的事情.自己运粮不仅耗费大,而且 沈括
势必难以远行.我曾经作过计算:
假设一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带五天的干粮.如果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单程只能进军十八天(六 8 斗米,每人每天吃两升米,两人吃十八天).若要计回程的话,只能进军九天.如果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单程可进军二十六天(两个民夫背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米.八天以后,其中一个民夫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两人每天吃四升米).若要计回程的话,只能前进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及回程每天吃四升米,能够进军十三天).如果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单程可进军三十一天(三人背米一石八斗,前六天半四个人,每天吃八升米,遣返一个民夫,给他四天口粮.中间的七天三个人同吃,每天吃六升米,再遣返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最后的十八天两人吃,每天四升米).如果要计回程的话,只可以前进十六天的路程(开始六天半每天吃八升米,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米,最后两天半以及十六天回程每天吃四升米).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兵源,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不足七万人.这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很困难了.每人背六斗米的数量也是根据民夫的总数平均来说的.因为其中的队长不背,伙夫减半,他们所减少的要摊在众人头上.*
*士兵干粮相当于十升米,连同民夫背的米共有七十升,每天吃四升米,实际上只能维持十七天半.十八天是以整数来说的.以下计算类同.9 更何况还会有患病和死亡的人,他们所背的米又要由众人分担.所以军队中不容许饮食无度,如果有一个人暴食,两三个人供应他还不够.如果用牲畜运输,骆驼可以驮三石,马或骡可以驮一石五斗,驴子可以驮一石.与人工相比,虽然能驮得多,花费也少,但如果不能及时放牧或喂食,牲口就会瘦弱而死.一头牲口死了,只能连它驮的粮食也一同丢弃.所以与人工相比,实际上是利害相当.这种军事后勤问题的分析计算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运筹思想的范例.9.高超治河[6]
高超,宋朝人,河工.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黄河在北都(今太原)商胡地区决口,很长时间都没有堵上决口.朝廷派三司度支副使(官职名)郭申锡亲自前往监督工程进行.凡是堵决口将要合拢的时候,都要在决口中间压上一埽(用树枝、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圆柱形),叫做“合龙门”,这是成败的关键.当时好几次压埽都合不上.那时合龙门用的埽长六十步(步,古代的长度计量单位).有个叫做高超的水工献策说:埽身太长,人力压不住,埽到达不了水底,所以水流不断.应当把六十步的埽身分为三节,每节长二十步,中间用绳索连起来.先放下第一节,等它到了水底,再压第 10 二节、第三节.老河工和他争论,认为不可行,说:“二十步的埽不能阻断水流,白白使用三节埽,浪费好几倍成本,而决口依然堵不上”.高超对他说:“第一节河水确实没有被阻断,但是水势必然被削弱一半.压第二节时只用一半的力气,水就算没有被阻断,也不过是很少往外漏出.第三节就是在平地上施工,足以能够让人使出全部力气.压完第三节以后,上两节自来就被浊泥淤积,不用再麻烦人力来加固它们了.” 郭申锡遵照从前的方法,不采纳高超的建议.当时魏公(爵位名)贾将军镇守北门(地名),只有他认为高超的话是对的,暗地派遣几千人在下游收集漂下来的埽.而上游的埽压上以后,果然被水冲走了,黄河的决口更加大,郭申锡因此被贬官.最后还是采用了高超的建议,才堵上了商胡地区的决口.这种分阶段作业优于一次作业的分析与论证,是运筹思想的典型范例.
第二篇: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姓名:学号:
张崇新 1263104508
运筹学课程论文与案例分析
摘要: 运筹学主要研究的是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用数量来策划、管理的问题。运筹学的思想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部,对各个方面的管理和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运筹学的分析,浅谈该学科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关键词: 运筹学 规划 管理 生产 正文: 记得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说《管理运筹学》是一个以数学知识为基础,递进到技术科学,继而是管理基础,而后是管理运筹学的一门学科,是实际问题到运筹学问题的抽象过程以及数学计算结果到实际意义的一“头”一“尾”。迷雾之中,慢慢地领会到运筹学的“唯美”。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一门新兴学科,运用了量化和模型化方法,针对有组织系统的管理问题及生产经营活动的现实需求,来寻找系统的优化途径及方案,为所研究的系统求得一个合理应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运筹学又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我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应将重点放在运筹学应用领域和运筹学科学领域,将现代数学工具和计算机技术融入教学,通过丰富的真实案例,切实提高我们同学适应当代社会信息、运用运筹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筹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并不仅仅是只与数学有关,但是也离不开数学知识为基础。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更应该时刻温习,不时巩固,以达到知新的效果。
案例1: 运输问题
某公司经销甲产品。它下设三个加工厂。每日的产量分别是:A1为7吨,A2为4吨,A3为9吨。该公司把这些产品分别运往四个销售点。各销售点每日销量为:B1为3吨,B2为6吨,B3为5吨,B4为6吨。已知从各工厂到各销售点的单位产品的运价为表3-3所示。问该公司应如何调运产品,在满足各销点的需要量的前提下,使总运费为最少。表
1、单位运价表:
销地 B1 加工厂 A1 3 A2 1 A3 7 B2 B3 B4 11 3 10 9 2 8 4 10 5 表
2、产销平衡表:
销地 B1 加工厂 A1 3 A2 A3 销量 3 B2 4 2 6 B3 2 3 5 B4 6 6 产量 7 4 9 解:其总运输费用为: 3*3+4*11+2*9+2*2+3*10+6*5=135 即费用最少
案例2:职场规划
在职场上,职业生涯中的“五个坎” 可被列为
• 第一坎:“青黄不接”阶段; • 第二坎:“职业塑造”阶段; • 第三坎:“职业锁定”阶段; • 第四坎:“事业开拓”阶段; • 第五坎:“事业平稳”阶段。
针对这五个阶段,你应该怎样规划自己?给出你的最佳职场规划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是学生进入职场的最后一个阶段,大学生离职业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大学的三四年级到进入职场的一至三年是职场的“青黄不接”阶段。因此在大学中做好职业规划是很重要的,它决定了你能否很快地度过职场的“青黄不接”阶段。假设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良好,有余力进行职业规划。如果成绩不好的话,还是先别规划了,把成绩提升上去再讲,大学的主要人去还是学习,如果因为职业规划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甚至不能毕业,那么这些规划还有什么意义呢。
“青黄不接”阶段规划的目标是尽快走出这一阶段,走出职场的低谷,“迈进职场”的职业塑造阶段。规划理念,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对不同的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进行仔细的分析斟酌,确定几种备选方案,理智地选择将来工作行业,选择行业中的哪一种工作。职场规划的可控变量教育程度、对职业的了解程度等是需要自己努力把握的。不可控变量有家庭因素、职业因素、个性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等。
在这一阶段,没有工作经验,或者工作一段较短的时间而换工作,工作变动频繁,都会限制你的发展,行业选择要有内在连续性,在行业选择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行业。在青黄不接这一阶段,最好不要轻易跳槽,刚刚工作的人有时也很难马上发现最适合自己的行业,但你可以去尝试,目标是要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没有相当年的行业经验,你很难说了解了一个行业,比如对于行业的惯例、发展趋势的了解、行业的价值链条、各个层面的细节、人脉关系的积累等等都需要相当时间的积累。失去了行业背景,你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如果这段时间你较为“安静”,你往往能够积累到你一生中第一次“从学习迈向工作”时段内宝贵的工作技能和坦然的就业心态。
职业决策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利用五W分析法来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5个“W”的含义是:Who am I(我是谁)、What will I do(我想做什么)、What can I do(我会做什么)、What does the situation allow me to do(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和What is the plan of my career and life(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回答完这五个问题,也就基本上完成了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
接下来进入职业塑造阶段。这一阶段一般为工作后三至八年,这个阶段是你开始发挥特长的时候,因为你已经经过了1-3年的工作磨练,这个磨练不但使你熟练地掌握了你当前从事工种的操作技能,同时刚好分化出了你的“职业性格特点”。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扬长避短,在扬长避短的基础上做到取长补短。在公司内的各个部门之间适当进行换岗,找出自己真正适合做什么,避免了跳槽之后找工作的各种麻烦。了解行业的惯例、发展趋势、行业的价值链条、各个层面的细节,积累自己的人脉关系。
规划理念是你要在这份工作上工作较长的一段时间,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从知识、技能、观念,到思维方式、态度、心理素质等总体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做到以责任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工作为首选。
假如这时的我已经进入了CCTV,成为一名记者,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由于职业的需要,因此我不会穿写字楼里白领们的那种职业装,但也不会太马虎。记者不仅要有责任感,还要有良知。作为记者就要服从职业化的工作道德和职业操守。美国轰炸南联盟时,所有的记者都奉命撤离,只有CNN的记者自愿留在轰炸区——没有人责难那些撤离的记者不应该或者不对,但几乎所有人都敬佩CNN记者的职业操守,那就是视新闻为第一生命。可控因素为工作形象、工作态度等,不可控因素为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等,认真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职业锁定阶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承担起工作的责任,发挥并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提升或进入其它职业领域打基础。在这一阶段必须干一行像一行,在执行任务时必须履行职业道德与专项准则。要做到爱社会、爱企业、爱岗敬业,掌握本岗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找出存在的差距与努力的方向,向身边的同事学习,缩短差距,做自己岗位上的专家。
干一行像一行,注意自己的工作形象和工作态度,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增强自我管理,做到四点:
第一,我的优点是什么?我的强项是什么?我如何发挥我的优点和我的强项来面对我身边的人和事。
第二,我平常做事情用的是什么方法?有多少方法是自己悟出来的?有多少方法是跟前辈、领导学习的?有多少方法是在外面体会的。
第三,我帮助过谁?我与谁主动地沟通?关切过公司里的什么问题? 第四,到一个公司去上班你的目的是什么?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这一生打算做什么?你到这个公司想要学什么?你在这个公司想要体会什么?将来带着什么离开这个公司?你对这个公司做了什么贡献?
接下来进入事业开拓阶段,开始从前期“职业阶段”中的技能、经验及资金积累走向人生事业的开拓历程,年龄和阅历已经将你推向了事业发展的起跑线。事业发展的关键是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通过分析公司目标和战略来提高自己在公司的价值。明确如何才能为公司做出具体的贡献。要申请新的任务或承担新的挑战。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对自己能够胜任的挑战充满自信。
在事业平稳阶段,你所需要的是如何使你的事业能够在平稳的过程中持续上升。这期间你还要不断地去观察市场、了解市场,不能有丝毫的松懈,所以你可能会感觉很累、很辛苦,不过你见的多了,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大了很多,于是你也就能游刃有余了。
第三篇:中国古代策划典型案例
中国古代策划专家:流传千古的经典案例
2009-7-23 作者:吴江伟
核心提示:买椟还珠:包装的力量;洛阳纸贵:名人效应;诗歌赋:最丰富最博大精深的文案宝典
从典故与诗词中,也能够汲取到为今所用的策划智慧与文案力。
买椟还珠:包装的力量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
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流传至今,常用来教育人们不要被华而不实的东西迷惑了眼睛而忽视了自己真正要的东西。
其实,从商业角度解读,这个故事有两层含义,一是站在买方角度,应该理性消费;二是站在卖方角度,产品要讲究包装,但切忌过度包装,以免喧宾夺主,甚至影响品牌形象与一线对市场的研判。
抛开故事升华层面的道理,单就楚人的这一销售行为,在当时商业氛围下,亦称得上是出彩的策划。第一,楚人深谙产品需要包装之道理,不惜成本为珍珠包装,目的还是希望能够将珍珠卖个好价钱;第二、楚人的买赠促销思维,买珍珠送盒子,楚人希望通过这样的销售方式,吸引顾客购买;第三,楚人销售行为巧妙地运用了AIDA原则,通过华丽的包装吸引顾客的注意(Advert)、引起顾客的兴趣(Interest)、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Desire)并最终促成顾客行动(Action),尽管最终郑人买的是包装的木匣而非珍珠。
这个故事,至少还流露出另外两个信息:一是当时的郑人很诚实,引至今天,可见构建和谐诚信商业环境,需要买卖双方共同努力;二是商机就在不经意间出现,珍珠不好卖,也许楚人应该尝试转行做木匣生意。
洛阳纸贵:名人效应
西晋太康年间文学家左思《三都赋》在京城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以至于洛阳每倒千文的纸涨到2千文、甚至三千文,但还是销售一空。后世常用此典故寓意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然而形成“洛阳纸贵”局面的直接催化力并不是左思的文章,而是当时首先对此文推崇有加的大文学家们。尤其是当时的大家陆机,此人最初自己也在构思准备写三都赋,当他听说有个叫左思(彼时左思尚不出名)的人先他写了一《三都赋》,很不以为然,认为他的文章只配拿来封酒坛,后来陆机真的读到《三都赋》时,却大加赞赏,甚至放弃了自己创作《三都赋》的机会,原因是他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左思了。
尽管,左思无意借名人推广自己的作品,但这个故事确实让我们看见,名人效应的影响力。尤其是通过正面的、权威的、积极的名人代言,能够迅速推广产品,树立品牌形象。好比雪茄之于邱吉尔一个道理。
不过,现今的企业与名人,倒应该好好学习下这个故事背后的道理。第一,你的产品应该要经得起推敲,而非自吹自擂;第二、代言人应该使用并对产品有真实的体验,否则没有发言权,更切莫擅为代言人。
诗歌赋:最丰富最博大精深的文案宝典
文案,是个很考究的活儿。尤其是广告语,一句话,寥寥数字,承载着产品、品牌等信息,可谓浓缩的都是精华。比之现代各类文案、广告语参考之类的书,个人以为,古代诗词赋中是一个丰厚的宝藏。
琅琅上口、有内涵、有意境、传播广、经典等等,如今这些用来形容广告语出彩的词汇,诗词赋可以照单全收。
粗摘两句,与大家共欣赏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杜牧《过华清宫》
小评:放于尔今,取名“妃子荔”,以此诗句赞美、推广,也有番韵味。
第四篇:运筹学学习心得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学习心得
姓名:陈相宇 班级:石油七班 学号: 3120540714
经过上了十几次运筹学的课,我觉得运筹学这门课程内容真的很丰富,涉及的内容有很多,例如数学,决策学等。当然,在这短短的时间了,我不可能完全掌握老师所说的内容,只能说了解什么是运筹学?如何运用运筹学?运筹学是一个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所以说好运筹学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是很有的帮助的
自古以来,运筹学就无处不在,小到菜市场买菜,大到处理国家事务,都会用到运筹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句话就很好的形容了运筹学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例子“田忌赛马”,就是对运筹学中博弈论的运用,通过巧妙的安排部署马匹的出场顺序,利用了现有马匹资源的最大效用,设计出了一个最佳方案,取得了一个最好的效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可见,筹划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在现在社会中,运筹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知识,它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经常用于解决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经济、金融、工程、管理等都与运筹学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等)、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博弈论、搜索论、模拟等等,因此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服务、经济、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它以整体最优为目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力图以整个系统最佳的方式来解决该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利害冲突。对所研究的问题求出最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优解,寻求最佳的行动方案,所以它也可看成是一门优化技术,提供的是解决各类问题的优化方法。也可以说,运筹学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门分支。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已达到最好的效果。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运筹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是我们日常科学管理的关键。运筹学在解决问题时,按研究对象不同可构造各种不同的模型。掌握了模型的建立和问题的分析只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真正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其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方法就是用决策树的方法来对问题进行剖析。决策树本身是一种模型和对问题的分析,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出解决方案的一种很常用的方法。它的好处就是能够很清晰地整理出问题的思路和脉络,将问题的关键点整理出来,用科学的数据将每一步进行合理地筛选,最终得出一种最适宜使用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对逻辑性的要求很严格,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进行多种选择来对比最终的绩效。将错综复杂的实例问题抽象概括成数学数字,再将其按要求进行求解得出结果,当然还有对结果的检验与分析也是不可少的。在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到数学问题求解的严谨和规范,同时也有对运筹学解决问题的喜悦,这运筹学的乐趣,让人有种上瘾的感觉。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种管理工程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运筹学,算是对运筹学的概念和认识都有一定的了解。运筹学在某些领域里充当着不可取代的角色。比如说,在市场营销中,它主要应用于广告预算和媒介的选择、竞争性定价、新产品开发、销售计划的制定等方面;在运输管理中涉及到空运、水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管道运输、厂内运输等;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在城市管理中,它有各种紧急服务系统的设计和运用,救火站、救护车、警车等的分布点的设立均在它的范围内。最早使用运筹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国家是英国,随后世界中不少国家都跟着它的脚步不断触及到运筹学的领域中。中国虽然是比较晚才对运筹学引起重视的,但是由于我们国家的人才济济,对于新兴领域的研究水平仍不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美国也同样重视运筹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美国曾用排队论的方法来确定纽约市紧急电话站的值班人数。此外,有城市垃圾的清扫、搬运和处理,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规划等等。运筹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并不仅仅是只与数学有关,但是也离不开数学知识为基础。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更应该时刻温习,不时巩固,以达到知新的效果
对于这种比较难偏理的学科来说确实是的,而且往往老师也很难把这么复杂的又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我们又没亲身经历过的问题分析的比较透彻,所以很多同学从一开始听不懂就放弃了。但如果你肯用心的话,其实这都不是问题。只要上课时 思路跟着老师走,下课多复习,把不懂的弄懂,作好相应的习题,要学好运筹学并非不可能。同样对于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来说,千万不要害怕,多听,多想,多问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文科生同样可以学会弄懂理科生的东西。总之,对于这门课千万不能被书厚、人家说很难等外部因素所影响,以至放弃学习,要知道不同的科目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样的,也许你刚好会擅长这门课,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但上课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因为这门不象其他课上课不听还可以蒙混过关,对于一连串的解题思路只有经过分析才会明白,因为一点不明白有可能导致整个题目前功尽弃。
很快这门课就要结束了,以上是我对这十几周的课程一些心得体会,今后我有机会还会继续学习运筹学,平时也会看看有关运筹学的书籍,相信在未来我可以学以致用。
第五篇:运筹学判断题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图解法同单纯形法虽然求解的形式不同,但从几何上理解,两者是一致的;F
(2)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缩小,减少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扩大;T
(3)线性规划问题的每一个基解对应可行域的一个顶点;F(4)如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对应可行域边界上的一个点;T
(5)对取值无约束的变量,通常令,其中,在用单纯形法得的最优解中有可能同时出现 ;F
(6)用单纯形法求解标准型式的线性规划问题时,与 对应的变量都可以被选作换入变量;T
(7)单纯形法计算中,如不按最小比值原则选取换出变量,则在下一个解中至少有一个基变量的值为负;T
(8)单纯形法计算中,选取最大正检验数 对应的变量作为换入变量,将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最快的增长;F
(9)一旦一个人工变量在迭代中变为非基变量后,该变量及相应列的数字可以从单纯形表中删除,而不影响计算结果;T(10)线性规划问题的任一可行解都可以用全部基可行解的线性组合表示;T
(11)若 分别是某一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则 也是该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其中为正的实数;F
(12)线性规划用两阶段法求解时,第一阶段的目标函数通常写为,但也可写为,只要所有均为大于零的常数;T
(13)对一个有n个变量、m个约束的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其可行域的顶点恰好为 ;F
(14)单纯形法的迭代计算过程是从一个可行解转换到目标函数值更大的另一个可行解;F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如为最优解,则该可行解一定是基可行解;F
(16)若线性规划问题具有可行解,且其可行域有界,则该线性规划问题最多具有有限个数的最优解;F
(17)线性规划可行域的某一顶点若其目标函数值优于相邻的所有顶点的目标函数值,则该顶点处的目标函数值达到最优。T
第二章 对偶理论与灵敏度分析
(1)任何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并具有唯一的对偶问题;T(2)对偶问题的对偶问题一定是原问题;T
(3)根据对偶问题的性质,当原问题为无界解时,其对偶问题无可行解,反之,当对偶问题无可行解时,其原问题具有无界解;F(4)设 分别为标准形式的原问题与对偶问题的可行解,分别为其最优解,则恒有
;T
(5)若线性规划的原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则其对偶问题也一定有无穷多最优解;F
(6)已知 为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的最优解,若,说明在最优生产计划中第i种资源已完全耗尽;T
(7)若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等于k,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该种资源增加5个单位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将增大5k;F
(8)应用对偶单纯形法计算时,若单纯形表中某一基变量,又所在行的元素全部大于或等于零,则可以判断其对偶问题具有无界解。T
第三章 运输问题
(1)运输问题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规划模型,因而求解结果也可能出现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无可行解;F(2)在运输问题中,只要任意给出一组含(m+n-1)个非零的,且满足,就可以作为一个初始基可行解;F
(3)表上作业法实质上就是求解运输问题的单纯形法;T
(4)按最小元素法(或沃格尔法)给出的初始基可行解,从每一空格出发可以找出而且仅能找出唯一的闭回路;T
(5)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加上一个常数k,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T
(6)如果运输问题单位运价表的某一行(或某一列)元素分别乘上一个常数k,最优调运方案将不会发生变化;F
(7)当所有产地产量和销地销量均为整数值时,运输问题的最优解也为整数值。F
第四章 目标规划
(1)线性规划问题是目标规划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T(2)正偏差变量应取正值,负偏差变量应取负值;F
(3)目标规划模型中,应同时包含系统约束(绝对约束)与目标约束;F
(4)当目标规划问题模型中存在 的约束条件,则该约束为系统约束。F
第五章 整数规划
1、判断:
(1)整数规划解的目标函数值一般优于其相应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目标函数值;F
(2)用分枝定界法求解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时,任何一个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是该问题目标函数值的下界;T
(3)用分枝定界法求解一个极大化的整数规划问题时,当得到多于一个可行解时,通常可任取其中一个作为下界值,再进行比较剪枝;F
(4)指派问题效率矩阵的每个元素都乘上同一个常数k,将不影响最优指派方案;F
(5)指派问题数学模型的形式同运输问题十分相似,故也可以用表上作业法求解;T
(6)求解0-1规划的隐枚举法是分枝定界法的特例;T
(7)分枝定界法在需要分枝时必须满足:一是分枝后的各子问题必须容易求解;二是各个子问题解的集合必须覆盖原问题的解。T
第八章 图与网络分析
1、判断:(1)若 是图 的支撑树,、分别是图 的顶点数与边数,则 的边数为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