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杜甫》阅读答案(5篇)

时间:2019-05-14 17:35: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九日杜甫》阅读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九日杜甫》阅读答案》。

第一篇:《九日杜甫》阅读答案

《九日杜甫》阅读答案

《九日杜甫》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14.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5分)

15.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

14.“玄猿”——他乡日暮,一声声黑猿的啼鸣,凄清哀怨(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诗人漂泊异地,思乡情浓,难免泪下沾襟(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白雁”——霜天秋晚,白雁南来(写出意象特点的1分),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写出情感特点得1分)。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乡愁撩人啊!(写出作用得一分,共5分)

15.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飘零寥落之感(1分)。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1分)。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4分,其中分析2分,结论2分)

(2)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述。(4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爱师网整理

(2)他乡日落时分,黑猿声声悲啼,霜天秋晚,白雁南来(1分)的凄凉(1分)景象。渲染。(1分)以西沉的落日、凄清的猿啼、故乡南飞的白雁绘声绘色地渲染凄清之境。(1分)亦可答:对比。(1分)异乡之景与旧国之物的对比,黑猿与白雁的色彩对比。(1分)(3)思亲怀乡、衰老催人(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伤时忧国的情怀。(每点1分)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分析时应关注“独”“抱病”“登”等词语和“重阳”节的特征。(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写了“日”“猿”“霜”“雁”景象,再推敲描写这些景象的修饰语的含义,可判断出景象特征,分析表达技巧应注意是写景的技巧。(3)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应抓住所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考虑作者、注释、标题等因素,当然要重点要分析每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杜甫是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因此他被后人尊为“”,他的诗被称为“”。(2分)(2)结合前两联,简要说明诗人当时的处境。(2分)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古诗词鉴赏(10分)

12.(1)“诗圣”;“诗史”(各1分)(2)客居他乡,贫病交加,孤独无友的凄凉处境。(“病”“孤”每点1分)(3)思亲怀乡的愁思、年老多病的感伤、遭逢战乱忧国忧民的情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第二篇:长安九日诗阅读答案

长安九日诗阅读答案

15.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16.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5.心已经跟南云走了,身体却随着北飞的大雁而来。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形单只影的境地。(本题2分,能结合诗句简单赏析的得2分,只写出“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形单只影”等境地,不结合诗句分析的只给1分。)

16.三、四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实景虚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也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本题2分,每个方面各1分。)

第三篇:旋风九日观后感

旋风九日观后感

电影《旋风九日》是36年来第一部以邓小平访美为主题的影片,展现在1979年美国上演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影片中还将有多位美国政坛大咖,如基辛格、老布什等回忆当年邓小平访美之旅,比谍战宫斗还要惊险刺激的外交对决将一一在我们眼前展现。

《旋风九日》观后感

《旋风九日》是一部外交题材纪录片,被誉为中国迈克尔·摩尔,曾拍摄《周恩来外交风云》在1998年获得5000票房的纪录片名家傅红星执导,是近二十年来最受瞩目的国产纪录片。影片以1979年 1月28日至2月5日,短短九天时间,就在中美建交元年,时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美国,为期九天,一直被视为改变中美两国甚至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外交大事件,第一次公诸于世。

这九日的影响力,影响了世界,中美“融冰之旅”名副其实,而这历史上最不寻常的一段旅行,却并不是想象中的恭喜光临,一帆风顺。实际上,这九天的曲折险阻,风云变幻,都远非常人能想象,而电影,就是在海量的历史质量里捞干货给你看。

跟随当年的真实进程,从北京到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西雅图,九天里,首次披露的“超规格待遇”,游行、暗杀、袭击,接连不断的意外,特殊环境下,必须最冷静的大脑,最缜密的思考,才能在瞬息万变中做出准确的判断,尤其当时国际形式是那么复杂,这位伟大的老人一次有又一次化险为夷,挽狂澜于将倾。有趣的是,虽然因重中之重的重大题材,影片基本是不能有艺术加工痕迹的,可是影片仍然出现了一些让普通观众也能领会的黑色幽默,一群美国学生合唱《我爱北京天安门》,还要意外的刺客,因为改变行路线引发大堵车,都有喜感,真实的未必就非得严肃,这也是中国电影逐渐进步的体现。

比宫斗,谍战,更惊险大气的的效果。来自真实,在各种类型中,只有纪录片能达到百分百的真实,也只有《旋风九日》这样的纪录片,可以揭开历史最珍贵的真相。尘封近三十多年的共和国往事,10万多英尺的绝密资料,就这样首次出现在大银幕上。

现在的80后,90后应该对着改变历史的9天一无所知,现代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娱乐生活让年轻人遗忘了当年的中国处境。冷战风云,立场权衡,发展利弊,困扰着还未崛起的中国。就在当时,美国已经孤立中国二十多年,在谈判桌上较量了十几年,双方斗智斗勇,不见硝烟的博弈也是空前紧张。正是这短短的九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大家现在可以在家看美国电影,看NBA比赛,可以去美国旅游,工作,甚至定居生育,都是拜那九天所赐。假设当年没有这此旅行,世界肯定不是现在的世界。

中国并不缺优秀的纪录片,只是缺明星式的纪录片,有影响力的创作者,遗憾总是要被弥补的,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没有,只是还未曾发生。值得欣喜,今年还没过半,就已经出来的两部星光闪闪包装到位记录片,除了《旋风九日》,另一部是柴静的《穹顶之下》,从两者不难看出纪录片的几个成功要素。

第一个成功点是要有大众关注的真材实料,《穹顶》有来自官方的数据和分析,有官方和各界的信息支持,加上主创的明星效应,构成了全民化的关注,可它毕竟是一部网络播放的电影,《旋风九日》作为一部历史重大题材影评,全部视频资料都是从美国高价购买,特别是一些之前从未曝光过的珍贵画面和历史细节,例如此次访美和多位政坛大佬的对话,例如鲜为人知的暗杀,例如演说和会晤的内容,这些资料的公开,对于现代史的普及,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

[更多精彩内容分享]

>1.>>穹顶之下观后感

>2.>>201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核心价值观后感 读后感

>4.>>念书的孩子观后感

>5.>>电影天那边观后感

>6.>>2015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7.>>高考1977观后感

>8.>>少代会观后感2015

>9.>>绿里奇迹观后感

>10.>>风雨哈佛路观后感

第四篇:《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杜甫诗五首》学案 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杜甫生平,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和杜甫诗沉郁顿挫、雄浑有力的现实主义风格。2.过程与方法:通过“五步法”,掌握赏析诗歌的一般方法,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认识杜甫的诗歌往往结合时事,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月夜》的学习,能够找出诗歌中的诗眼并进行分析。【课时安排】 3课时

一、温故知新:回忆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作。

1.《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3.《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走进诗人:

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襄阳人,曾祖时迁居河南(今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安史乱起,杜甫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后因事被贬,作检校工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他所投奔得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事件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反映,他的诗于是被称为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谴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他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成李杜。

2.杜甫诗风:沉郁顿挫

3.代表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

“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月夜》

一、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二、通过“五步法”学习《月夜》

1、诵诗: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解诗:散译诗歌内容 首联:今晚圆圆的秋月多么皎洁美好,你在鄜州闺中却只能一人独看。颔联:我遥想那些可爱的小儿幼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颈联:夜深露重你乌云似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 尾联: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3、悟诗

诗歌抒发的情感:借月抒情,遥寄相思之苦,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4、赏诗

(1)古代诗话中有“诗眼”的说法,所谓“一字之响,能使全句皆奇”。今人认为“诗眼”就是作品中最能表现意境的关键词句。请找出本诗的诗眼。A、“独看”:虽只写妻子的“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但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蕴含其中; B、“双照”兼有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并把希望寄于不知何时的“将来”。

(2)这首诗表达对家人的浓浓的思念之情,试分析作者是如何巧妙地表达感情的。

此诗以“月” 为线索,用曲笔表情达意。诗人不写自己对妻儿的牵挂,也不写妻子是如何的思念自己,却写小儿女因为太小,他们还不懂父亲不在身边的悲苦,这就更加令人可怜。通过想象,形象地写出了妻子的望月之久。尾联“回到诗人眼前望月场景,表达诗人对战乱局势的厌恶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5、背诗(熟读)

《哀江头》

一、写作背景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秋天,杜甫离开鄜州去投奔刚即位的唐肃宗,不巧,被安史叛军抓获,带到沦陷了的长安。旧地重来,触景伤怀,诗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第二年春天(757年),诗人沿长安城东南的曲江行走,感慨万千,哀恸欲绝,写下这首《哀江头》.此诗就是当时心情的真实记录。

二、整体感知

1.从时间上说,全诗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全诗分为三部分,前四句是第一部分,写长安沦陷后曲江的荒凉景象。“忆昔霓旌下南苑”至“去住彼此无消息”是第二部分,写安史之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盛景及李杨二人的悲剧。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诗人在沧桑巨变时的哀思,总结全篇。【分部分学习】

1、诗人为何哭?是怎么哭的?为什么要这样哭?

明确:长安已被安史叛军占领,作者睹物伤怀,因而痛苦。诗人是“吞声哭”(“潜行”),因为长安被占领,笼罩着恐怖气氛,所以诗人不敢放声痛哭,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

2、诗人在江头看到的景象有什么特点?哪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诗人看到长安沦陷后的曲江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锁”和“为谁绿”几个字体现了这个特点。“千门”,极言宫殿之多,可以想见当时的繁华;但加一“锁”字,便将昔日的繁华和今日的萧条巧妙地构成对比。“细柳新蒲”,细柳袅袅,茵茵蒲芽,生机盎然,景物是很美的。“为谁绿”三字陡然一转,以乐景衬哀情,含有肝肠寸断的悲痛:江山易主,旧的主人仓皇出逃,如画江山沦入敌手(教师承接语: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作者想起了什么?他的思绪飘到了哪里)。

3、面对眼前景象,诗人忆起什么?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如何?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景象特点?

明确:面对眼前荒凉冷落的景象,诗人忆起安史之乱前的曲江,那时它是一片繁华盛景,从“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可以看出安史乱前春日曲江的繁华,唐玄宗一行排场很大,彩旗飘扬,豪华奢侈,连南苑中的万物都生发光辉(教师承接语:这两句是总写昔日之繁华。那么,诗人是怎样具体描绘的呢?我们接着看后面的内容)。

4、“同辇随君侍君侧”和“一笑正坠双飞翼”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帝妃游曲江的态度如何?

明确:这两句暗用了汉代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其用意就是讽刺唐玄宗荒淫好色和杨贵妃的骄纵得意之态(教师承接语:如此骄奢淫逸的李、杨二人,结局如何呢?我们再看“明眸皓齿今何在”到“去住彼此无消息”四句)。

5、李、杨二人的结局与“忆昔”部分的内容有什么联系?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如此写来,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李杨两人的结局与她们当年的荒淫骄纵有因果关系。对比强烈,效果明显。如此写来,既蕴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真诚,又有对蒙难君王的伤悼。哀其不幸蒙尘,讽其荒淫误国。

6、怎么理解“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这两句?作者为何“欲往城南望城北”?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哪两句?

明确:人是有感情的,触景伤怀,泪洒衣襟;大自然是无情的,它不随人世的变化而变化,花自开谢草自枯荣,永无尽期。这是用无情衬有情,而更见情深。作者因为忧心如焚,哀痛极深,因而一时懵懵懂懂走向了城北,走错了方向。最后两句与开头的“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照应。其中“胡骑尘满城”写出了叛军密集的巡视,营造出恐怖的气氛,这就是诗人要“吞声哭”“潜行”的原因。

总结:这首诗写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独行昔日繁华之地曲江的感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诗人忧时伤乱的哀思。“哀”字是这首诗的核心。开篇第一句“少陵野老吞声哭”,就创造出了强烈的艺术氛围,后面写春日潜行是哀,睹物伤怀还是哀,最后不辨南北更是极度哀伤的表现。“哀”字笼罩全篇,沉郁顿挫,意境深远。

《蜀相》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四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首联以问答形式,写出了武侯祠的地理位置。颔联,写入祠后所见所闻。颈联,概括诸葛亮一生功业。尾联,叹惋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2、中国古代诗歌十分注重景色的描绘,在这首诗中很明显也有景色的描写。请同学们思考,诗中哪几联在写景?在景物描绘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叫做什么写法?

明确:本诗首联、颔联写景。首句从“丞相祠堂”写起,写祠堂是为了写人,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追思、仰慕和钦敬,一个“寻”字突出了这种感情。第二句“森森”是高大茂密的意思,柏树之所以高大茂密,是因为没有人去砍伐它们,爱惜这些柏树,正是表现了人们对诸葛亮的爱戴。颔联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自”“空”二字却使诗意逆转,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这两联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

3、诗歌中最能表现诗人感情的是哪些诗句?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是“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同时又饱含对他的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教师点拨:“天下计”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两朝开济”写出了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忠心报国。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

《又呈吴郎》

一、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即杜甫漂泊到四川夔州的第二年。当时,杜甫住在灢西一处草堂(不是成都那座草堂)中。草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贫穷的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将草堂让给一位吴姓亲戚(即诗中吴郎),自己搬到十余里外的东屯去了。不料这位吴郎一来就在草堂外围插上篱笆,有意不让打枣。寡妇向杜甫诉说,杜甫便写了这首诗去劝告吴郎。此前杜甫给吴郎写过一首诗,所以此诗题为《又呈吴郎》。吴郎年辈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用“呈”字,是为了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中所劝。

二、整体感知

1、诗歌各联各自写了什么内容?诗人是怎样劝告吴郎的?

明确:首联写自己过去任由邻居寡妇扑枣,颔联写应该同情体谅穷苦人的处境,颈联写寡妇多心只因你插上了篱笆,尾联写苛捐杂税兵荒马乱人民贫苦。诗人先自叙以前事以启发吴郎,接着委婉劝吴郎,最后指出人民贫苦的根源:一是苛捐杂税,一是战乱连连。

2、本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普通的打枣小事 人民的水深火热 老泪纵横(教师点拨)。

本诗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具体例证!同时也说明,在此艰难的岁月中,人们更应该互敬互爱,同甘共苦,以共渡难关(教师补充:最后两句是全诗结穴,也是全诗的顶点。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也就是诗中所谓“征求”。由一个穷苦的寡妇,由一件扑枣的小事,杜甫竟联想到整个国家大局,以至于流泪,这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登岳阳楼》

一、写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当时杜甫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来到岳州(今属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凭轩远眺,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发出由衷的礼赞;继而想到自己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这首含蕴着浩然胸怀和博大痛苦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找出诗中的意象并分析其意境。

明确:意象:吴楚、乾坤、孤舟、戎马、关山、凭轩 意境:雄浑阔大、凄凉落寞。2.“昔闻” “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早年就有向往之情,如今终于登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只是在衰残之年方得以登临,在今昔对比之中,抑郁之情和斗志难酬的感慨流露无遗。3.颔联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哪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色特点?

明确:最传神的两个字是“坼”和“浮”。“坼”字,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富有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天地和日月星辰像在湖面日夜荡漾漂浮,显得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奇丽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4.颈联和尾联是如何表现忧国忧民的主题的?

明确:颈联写自己之凄苦情状:亲朋绝少而音讯难通;年老体衰而又病魔缠身;生活艰难,唯有一叶小舟顺流漂泊,困顿潦倒之状令人凄然。不是登临的喜悦,而是寄托着怀才不遇、漂泊天涯之感。昔日的抱负,都成泡影……

尾联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想的仍是国事,为之流涕。

诗人通过 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把个人的悲苦、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互相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检测反馈案】

一、阅读杜甫《倦夜》,完成文后问题。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在这首诗中,诗人因什么而夜“倦”?

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2.诗作是怎样表现这种“倦”夜的?

前六句借秋夜景物表现诗人孤栖“卧内”,辗转难眠的心情,后两句写诗人关注国家和人民的命运,但一腔报国之心却无人理会,因而彻夜难眠,身心俱倦。

二、阅读杜甫《宿江边阁》,完成文后问题。

宿江边阁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云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1、请描述诗人所见所闻的场景,说说引发你怎样的联想。

山径一片昏暗,暮云罩着山岩,河水翻腾,映在水中的月亮也随着波浪翻滚,捕食小鱼的鹳鸟已经歇息,生性贪婪的豺狼还在争闹攫食。使人联想战争时期的**,人们被掠夺、不得安宁的生活现状。

2、试简述本诗的主旨。

战祸不息,自己又无力实现整顿乾坤的夙愿,因此忧心如焚,彻夜无眠。表现出诗人忧心国事的情怀和潦倒艰难的处境。

第五篇:秋兴(其一)杜甫阅读答案

秋兴(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1)这首诗前三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杜甫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选择,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锤炼风格,找出最后一联里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并进行赏析。14.(1)前三联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尽萧瑟凄冷的秋景。(2分)深秋露水侵蚀,枫树凋零残伤,巫山萧瑟阴森,巫峡波浪滔天,乌云压到地面,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2分)(2)“催”与“急”字。(1分)秋已深,“催”字写家家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急”字写捣洗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1分)这两个字形象地写出诗人寄寓他乡的飘零之感与浓重的家国之思,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2分)

下载《九日杜甫》阅读答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日杜甫》阅读答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精选5篇)

    篇一:杜甫诗三首阅读答案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含答案)_初二语文_语文_初中教......

    杜甫诗三首赏析题 - 答案

    杜甫诗三首 《望岳》中考题集锦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望 高大雄伟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杜甫诗三首》赏析 有答案

    《杜甫诗三首》赏析 一、望岳 ①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__望___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__高大雄伟___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分)('06徐州市) ②......

    《杜甫诗三首》课后练习题答案

    《杜甫诗三首》课后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决眦 老妪不胜簪 泣幽咽 邺城戍 青未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 (1)决眦入归鸟(2)浑欲不胜簪 (3)老翁逾墙走(4......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答案[精选]

    《杜甫诗三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秋兴八首》(其一) 这首诗歌写于公元766年,这一年杜甫54岁,在重庆,正在回老家的途中。他已经在蜀中生活了将近五年,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杜甫诗歌鉴赏练习答案

    诗歌鉴赏练习(一)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

    旋风九日观后感(最终版)

    旋风九日观后感(一) 2015年5月19日,广播技术部支部组织党员同志学习了以邓小平同志1979年访美所遭遇和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题的纪录片《旋风九日》。该片主要讲述了1979年,中美建......

    杜甫

    杜甫 一腔热血,十年奔波,只求忠君国。不料君蒙蔽,不识其才俊。曲折,曲折。险遭不幸,官场路难行!; 谪迁之意孤独,忧国怜民感慨。怎受得风声?处处伤情。潼关吏甚安史兵,终日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