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时间:2019-05-14 17:36: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篇: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教育改革能否向纵深发展,学校办学蓝图能否得以实现,学校和班集体凝聚力能否形成,学生的身心素质能否健康地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都与师生关系密切相关。师生关系是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通过各种互动的交往形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有别于以双方互惠为原则的一般人际关系,它是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最终目标的。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它需要重新界定师生地位,放下权威架子平等相处,放弃中心地位平等参与,放开领导权力民主管理,使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氛围中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关键词:教育教学活动 民主和谐 师生关系 构建

一、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情感交融、协力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积极培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意识,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个性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完美的教学艺术来挖掘学生的潜能,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成长。这些都有利于新型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1、师生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尊重

信任是在感情基础上建立的,师生间必须培养一种相互信任的感情,建立一种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朋友。这种教育观念的核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理实际,以学生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第一选择,让教师的教育措施变成学生心理的渴求,达到相互沟通及教育学生的目的。其实学生非常渴望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教师应善于与学生沟通,懂得用自己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与老师接近,尊重老师的劳动,愿意向老师袒露自己的心扉。

心理学家康姆斯和斯奈格对教师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提了一些建议:其中一条提的就是“给学生必须提供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为此,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到耐心启发,循循善诱,而不是颐指气使,“横桃鼻子,竖挑眼”的。只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平等和尊重,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才能激发学生潜化的思维意识和创新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满腔热情的肯定和评价,如“你的想法很好,你还有其他想法吗?”“再动动脑筋,你肯定能想得出”“××同学的思考很细致,你同意他的看法吗?”等等,通过激励性评价,既能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充满学习的信心和乐趣,又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的创新精神。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要教师耐心、用心引导,其他能力考核相对较弱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被调动起来。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接受情感教育,不论什么教育内容,都可以转化出情感教育的内容。没有什么差生,只有未被开启的心灵。

2、热爱并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

教师只有首先热爱学生,才能去尊重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出教育的智慧和艺术,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亲切友好的双向交流。而这正是给学生施加良好影响的前提之一,也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保证。

要尊重学生并不是说要放弃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正如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要尽量地多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地尊重一个人。”所谓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指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并指导和督促学生去完成。教师的“严”是对学生“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并非表现在形式上,重要的是在情感上与学生沟通,使人心悦诚服。教师教育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启迪其思维,而这种智慧又衍生于对学生的热爱,激励教师以慈爱之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不惜为下一代倾注自己的全部心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中国有句谚语:“谁也说不清哪块云彩会下雨。”而我们却应该相信我们的每一块“云彩”都会“下雨”。

二、创设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教育氛围

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后,教师要重新认识新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新认识新时代学生的心智特点、成长规律以及心理需求,营造一种有利于合作精神培养的教育氛围。

1、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分歧也容易沟通,集体中容易形成聚合力。

2、尊重学生情感并信任他们,评价时少批评多鼓励。

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会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愉悦情绪,因为愉悦的情感体验可使学生感受敏锐,思想活跃,积极向上;而消极的情感体验则使学生感受到群体的否定和排斥,进而消极悲观,不思进取,甚至自暴自弃。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挚激发学生的真情,有了进步及时表扬,对于后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大加赞赏,对常犯错误的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解学生真实想法,会使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成长产生和谐共鸣,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有益处。

3、在交往中培养合作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是“学会共同生活,学会交往。”学生在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职责和生活情感。只有尝试角色间的自主与合作,才能使责任感、荣誉感得到升华,才能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在日常活动中,教师要重视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1、改革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实行“小班主任制度”和“值周班长制度”,使每个学生在自己上岗的那一天充分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其个性。从实践、记录到总结,使得每一个孩子都要认真去思考怎样与同学更好地交往才能使自己的工作得以顺利地开展。这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往舞台,创造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但是,低年级学生一般还缺乏协调的管理能力,需要班主任做过细的工作,悉心帮助指导。

2、除原有的班委会职务外,还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状况,因地制宜设置合适的职务和岗位。例如“环境管理员”、“安全监督员”、“节能大使”、“先行者”、以及各类兴趣小组组长等,使每一个学生既是集体的一员,又是管理者,从组织体制上确立每一个成员的主体地位。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评比活动。平时对学习、纪律、劳动等方面实行“红花奖励”,两周评比一次,对红花最多的小组发给“流动红旗”。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互相取长补短,合作互助。

三、增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影响力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一般说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强制性影响力,就是教师以强制性措施或凭借学校所赋予的权力对学生施加影响。第二种是专长性影响力,即教师以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对学生施加影响。一般来说,一个有知识、有能力、经验丰富、方法灵活的教师比较容易取得学生对他的佩服,从而形成影响力。第三种是亲密性影响力,也称师德影响力,就是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以及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教师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对学生倾注充满友善和无私的爱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这种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殷切期望,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并耐心指导。学生在教师的热情帮助下获得了成功,取得了进步,会使学生更加信赖自己的老师,亲近自己的老师,乐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和要求,乐意接受老师施加的影响。教育实践证明,在教师的三种不同性质的影响力中,亲密性影响力所取得的效果最好也最持久。

亲密性影响力并非每一位教师都能形成,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外,还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以德施教。

1、更新观念,走出误区

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对知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也即教师是“教书匠”,学生是接受知识的“机器”。课堂没有一丝生机,单纯的机械学习使学生的好奇性和自主探究愿望被压抑,学生在各种行为规规范中,不再积极探究,不再充满好奇,不敢突发奇想。枯燥的学习中,学生调不动主观能动性,培养不出能力在片面追求分数面前,它忽视了学生通过什么方式和过程去获取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在单纯地追求对知识的有效传递过程中,时间被教师的讲授掠去了,被大量的习题训练代替了。正所谓“见多识广,题海战术”嘛!在枯燥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消化知识,对所学不能牢固掌握。

2、班级活动中实施民主化管理

只有当民主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条件具备之后,班级民主化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为保证这种影响力落到实处,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制定班级公约。在科学管理上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方法。如班干部“轮流坐庄”,竞争上岗;师生共议,同树良好班风;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建立班级量化考核管理制度。班级公约是班集体赖以维系的保障,它的制定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内容上应明确师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教师要虚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以谦虚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知错就改。教师能以身作则,学生自然也能敢于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要有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品格,要有甘当学生的勇气,更应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的道理。

对待学生提出的不足,教师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虚心接受,正确面对,而不是盛气凌人,咄咄逼人,以势压人,让学生看到老师是一个敢于面对并虚心接受不同意见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以促进师生的互信,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发展。

第三、搞好班级活动的民主化。要想把一个班管好,必须讲究科学,讲究方法,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开展比、学、敢、帮、超竞赛活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开展班级各类明星评比活动;选好主题,定期召开班会;正确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一武器,建立问题集体评议制度;按学生类型,召开教导会或进行个别谈话;建立家长联系制度等等。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堪称楷模,他在任育才中学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他:“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接过糖,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陶先生便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总之,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既有利于师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敢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对话交流,实现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感情共鸣,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现代教师素质论》

朱仁宝主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3、《用心做教育》

张思明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 罗正华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5、《现代教育原理》 厉以贤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班级管理学》 郭

毅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祥德路小学 吴建

在践行国家、上海市和虹口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我区教育局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化、特色多样化、教育国际化”为抓手的教育转型新思路。为了落实这“三化”的目标,首先把“师生关系”作为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途径。

区教育局提出的“三个课堂”建设,即温馨课堂、情趣课堂和有效课堂,为师生关系的构建上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资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了较高的起点。2012年5月16日,虹口教育和民进虹口区委联合举办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更是把我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活动推向了高潮。此次论坛的主旨,就是要让教育真正与学生个体融为一体,使教学真正的回归学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作为基层学校,校领导借着“白玉兰论坛”这股东风,组织全体老师认真观摩了论坛的教育录像,组织全体教师从自身谈起,谈如何践行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们总结出了新型好老师的关键词:有爱、幽默、公平、创新。新型师生关系最看重:爱心。在白玉兰论坛上,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史金霞老师,一位漂亮、儒雅的高中女教师,也从而拜读了她的著作《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

提到老师,我们往往会和“严肃”联系在一起。说到现在的师生关系,我只能遗憾地说“惨烈”。我们的老师苦口婆心、声色俱厉,每天起早摸黑。可是我们的学生欢迎吗?喜欢吗?它需要我们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好好想想。史金霞老师的这本《重建师生关系》为我们开启了一盏改善师生关系的明灯。史金霞老师在书的自序部分引用了夏丏尊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深刻。他说,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书中史金霞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来阐述了如何来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一个字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一切。爱是在长期的相互感知中逐渐堆积起来的,类似亲情或者就是亲情的感觉。第二个词就是“理解”,了解是理解的延伸。理解这个词,我们每天都挂在嘴上,但我们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吗?很难。史金霞老师说,孩子很难理解老师,因为孩子没有老师的生活经历,即使想换位思考,也很难给自己定好位;同样地,老师也很难理解学生,因为教师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学生。第三个词就是“对话”,沟通是对话的第一块基石。对话指的就是第四种意义的“谈”。要对话,你就必须对他人抱着“绝对尊重”的态度,发自内心深处地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本质价值。对话有两个核心概念:即关系和理解。第四个词就是“尊重”。而尊重,就体现在爱、理解、对话„„的所有环节之中。对于这几个关键词,史老师还举了许多非常生动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家看了以后可以借鉴和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原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起学生极大的热情去参与;反之,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苦学,使学生厌学,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当然更谈不上课堂效益的提高。下面举一个我校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小刘老师每天带着希望和喜悦走进教室,可是却总有一个座位空着。课后去班主任那了解情况,原来这位叫平某的学生害怕上学而谎称肚子疼。接下去的一个月中,她断断续续来了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每次来都哭着进教室,抹着眼泪上课。通过多方了解,才知道她最害怕的是英语。英语课节奏快,又有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内容,她对自己没信心,更害怕老师批评她。根源找到了,就需要对症下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学得好,是英语教学的内涵。抓住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所在。因此,要达到学好的目的,就必须研究、理解、满足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

一、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多说”,建立“双向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教师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同时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点的过程,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在课堂中形成“双向型”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教师要清楚哪些内容应“少讲”,确保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地对教材上给出的教学事例和过程进行一一解释,那么这只能算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无效的教学,部分学生常常在教师的讲解、分析中处于被动和漠然的境地中。因此,在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

间内,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个体差异,利用教材创设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情景,对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的内容少讲、对超越学习要求的知识少讲,充分让学生自己去“想一想”、“说一说”、“试一试”来获取知识、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感。

2.其次教师要清楚哪些地方应让学生多提“为什么”,多说“怎么办”

教师的“少讲”是为了让学生“多说”。教师要研究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多说”,怎样让学生“说”,才能保证教学活动过程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说”为主线,在“精讲”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学的主要环节多说。教师可以在几何证明时多说,帮助学生理清几何证明的思维过程及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在展示思考过程时多说,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让生生间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评价反馈环节多说,让学生针对同学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甚至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以实现生生间的多向交流,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协作精神,达到建立“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目的。

二、在课堂教学中留出充分的时间实现师生、生生互动,关爱每一位学生

尊师爱生,这是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显著特点,就是说学生应该尊重老师,老师应当爱护学生,这也是建立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的情感基础。大量实践证明,尊师是爱生的结果,爱生是尊师的前提。“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师真情地投入,一定会得到学生真情的回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一味赶进度,在教学知识的重点、难点部分时,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用探讨、商量式的口吻组织教学,使学生敢于参与也乐于参与探讨与学习;尤为重要的是要重视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和组织作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让这些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主动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建立起平等、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最能体现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呈现给学生

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完善,把自己教学过程的魅力展现给学生,流畅工整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简洁明快的上课节奏,声情并茂的内容讲解,生动和谐的师生互动等等,都可能成为教师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要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经常处于生动活泼的情景之中,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情感体验,改进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信息化时代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教师就不能把“传道、授业、解惑”作为自己教学的主要目标,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个体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能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通过有特色的教学,拉近师生情感上的距离,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和情感上的交融,这将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三篇: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师生关系的简单分析,从中找出适合我国当前师生关系建设的一些

建议,借此进一步推动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民主;真诚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今的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作为教育工作的我,尤其是职中的教师,对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困惑。去年我国有几起教师被杀事件,有一起就在和我同一县城的一所初中……我们教师的教育方法也该改革。

现今不再是应试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程有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最显著的特征之

一。但现实是:一方面我们积极倡导;另一方面学生仍固守本份,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师生关系还没有从"师道尊严"中解脱出来。请看某校的这样一组骇人的数据吧:29.3%的学生被罚过站,18.6%的学生被罚过写作业;一位有15年教龄的教师,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一直是兢兢业业的骨干,而学生的喜欢率却只有9%。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自主能创新吗?这更让我们深切地感觉到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迫在眉睫!

那么如何改变目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民主性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这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师和学生虽然在教育中的职责和任务不同,但地位是平等的;二是学生虽然在个性特点、学习成绩等诸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教师眼里地位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积极营造教育民主的氛围。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传统习惯,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在融洽的气氛中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自由讨论,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得轻松、学得快活、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

民主、平等的标志是尊重。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

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建立在真诚的师爱氛围中,建立在教师高尚的人格修养前提下,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当然,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单靠这片言只语是无法详尽的,只能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1----2012学年)

赵屯小学

四年级二班

吴红英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例如,有一位数学教师,对那些做作业不主动的学生不是大批特批,而是在布置作业时这样讲,我原来想留五道作业题,但考虑到你们的心情,我就留三道题好了。(实际上他只想留三道),学生一听,马上说:老师,您还是留五道吧。老师说,那好吧,我留五道,如果你做三道,也算你完成作业。结果全班大部分同学做完了五道题。事后,老师大加表扬,这更加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不做作业的现象大大减少了。1.确保主体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教师唱主角、少数学生当配角和一问一答式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教师问题多,学生思考得少。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听客。陶行知先生历来主张:"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反对"死教书,教死书;死读书,读死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这也已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索,自主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2.突显个性化

个性化强调教育要以人为本。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要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教育个性化不是畸形教育,不是要求学生片面发展。它要求的是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均获得发展。个性化强调教育的针对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陶行知深刻地指出:"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加强培养发挥创造力",个性化教育就是要特别注重这种个性差异,它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同他们自身相一致的教育,并且在某些领域、在某些方面能得到充分发展。"把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给充分地认识和发挖出来,使每一个人都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3.注重情感性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感情投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

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把学生视为朋友、亲人。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友相待,为他们着想、替他们办实事。情感性原则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有人提出了一个理念:"不听话的孩子也是可爱的"。我们还应该说: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可爱之处。即我们不能用学习成绩这一单一的评价体系看待去学生,而应当从不同的视角、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去看待学生。这个原则的大前提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消除对学生的偏见,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师爱,才容易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教师应在沟通师生情感方面多做文章。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2011----2012学年)

赵屯小学

三年级一班

牛延英

第四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浅谈如何构建理想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特殊的人社会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交流活动形成的多层次、多性质的关系体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价值体现。

关键词:师生关系 特征 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良好起点。古人云“”系其师信其道。”它深刻而精辟地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叶圣陶说过“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由此可见,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教育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他的每一句 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举动,无不影响着学生和教育教学的效果。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师生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师相学”的关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中所说的师生关系;狭义上,师生关系是特指在各种学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文所谈的师生关系及理想的师生关系均是狭义的师生关系。当然,师生关系不能脱离“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是处在一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的教育结构中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的优化,是建立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基础上的,因此,其具有独特的特征。

首先,尊师爱生,相互配合。尊重师长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虚心接受教师的指教与批评,尊重师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教师的最大满足。尊重师长,爱护学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其次,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在教育过程中师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由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社会民主化进程不断推进,学生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变化,对于师生关系民主化的要求更加强烈。教师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由简单的知识灌输者,成为知识传递的“火炬手”,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力量。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所以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不再是处于依附和从属的地位,他的主体性更加突出。

再次,共同创造,教学相长。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不同于传统的教与学,知识不再是单独的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教与学不再是某个人所能完成的活动,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那么怎样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呢?

一. 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先决条件

教师要想与学生取得共同语言,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

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方法、个性特征、身体素质、家庭背景等方面的情况,还要掌握班集体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谈心、参加学生活动、走访等形式深入到学生中间去,要以宽容之心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多了解他们想法,及时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他们的思想倾向、习惯、愿望、兴趣、爱好等要表示自己心中有数的尊重,这样,会让自己在教育学生方面省去不少的烦恼。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不仅可以避免对学生的认识偏见,做到公正公平的关爱每一个学生,而且还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教育决策,避免了再现一些教育上的失误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二.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理想师生关系的关键因素

教师必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摆正心态,可尝试从两方面入手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第一.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发扬民主平等。

传统的教育观念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学性,看不到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的基本需要,使学生丢掉了在成长过程中应有的愉悦体验,学生的独立个性、主体意识、创造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使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机器,师生之间成为对立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民族、平等。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质疑和展示的空间,使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使他们独特的体验和想法得到尊重,这样并不意味着削弱了教师的权力,反而还会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同时也会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发展进步得更快。

第二,热爱尊重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热爱尊重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负责。正可谓是“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该是多么和谐融洽。可是,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仍有个别教师还以能把学生管得“服服帖帖”为荣,把讥讽挖苦作为激励学生的有效手段,将打骂学生作为“治恶压众”的法宝,却不知这些做法给学生带来的心灵创伤是很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一些悲剧的发生,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僵化,怎能建立理想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三. 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是构建理想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教师的道德修养、知识能力、教育艺术、个性心理品质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是赢得学生尊重的重要前提条件,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 不断加强学习研究,使自己更有智慧才干。学生都喜欢有才气的老师,如果老师的知识量丰富,业务水平高就会折服一大批学生,所以在工作之余,教师应该多读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书读多了,你的各方面智慧才干就会更突出,你的课堂就会越发的让学生喜欢,你与学生的距离也会越近。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克服个人偏见和定势。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交往的最直接的“阵地”。教师需要不断地认识到自身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认识等方面的不足,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火花,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大脑灵活思维,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被你的课堂迷住。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先做好自己,只有从教师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用自己行为方式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

教育学生。教师首先要爱学生,让学生真正感觉到被关爱、受重视,学生才会热爱教师。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只有处理好师生之间关系、二两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才会有和谐的学习气氛、积极的学习情绪和和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高,感受性灵敏,反应能力强,思维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姜智.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构建[J].教育评论,1998,(2):25-27.[2] 李德显.师生权利与角色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34-40.

第五篇:以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以新课程理念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导入: 先说一些怪现象

怪现象之一,想大家都知道,去年底期末考试,普通班的向杜班的高分比其它班的都高,甚至比重点班的都高,学生陈妩姗是事实的第一,因为,那名义上第一名是从一中来的复读生。向杜是刚出学校的大学生,教学经验比不上我们,做思想工作比不上我们,生源比不上我们,班风学风比不上我们,可是,成败异变,何以这高分在他的班而不在我们这些高级教师的班呢?你不要说这是偶然现象,熊伟的班也是这样,周丽的班是这样,杨先明的班是这样。

怪现象之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段时间,高考表彰会在那个学校开,第二年那个学校就垮。

怪现象之三,我们学校哪个班由一把手蹲点,哪个班就垮。怪现象之四,近年来我校哪个班主任在这里搞经验交流,夸夸其谈,哪个班就垮台。

为什么我们的付出与我们的收获不成正比?请你们思考,告诉我,其中的玄妙是什么?

一,以探究方式构建班级民主与法制

以往考试题目是求证,论述一类封闭式题目,给人以极其严肃,威武的感觉,现在则是开放式的,探究式的题目,考试不像是在考试,像是和你拉家常,共同探究什么问题,像是在面试,在考察你知识能力的同时,更考察你品质素养。所以,我们的教学也应该是开放式的,探究式的,对话式的学习。我们的管理也应该是探究式的,对话式的管理。班主任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权威式走向探究式,由限制式走向包容式,由高耗式走向高效式,由经验式走向科研式。构建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

开学之初,让学生充分讨论,由学生集体制定出大家认可的班纪班规。具体是:

(一),班主任要受班纪班规的制约。这是要从源头上杜绝专制型班主任的产生,从源头上制造出民主型的班主任。开学之初我规定,班上赶走一个学生,或请一个学生的家长须全班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同意方能生效,班主任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和一时的喜怒哀乐赶走学生或请家长。因为我觉得赶走学生或请家长是挺麻烦的,我懒得去做。

(二),班长竞争上岗,发表竞争演说,民主投票,轮流坐庄。班长、班干部半学期一换。我懒得去物色,淘神费力的。

(三),班干部组成立法委员会,制定班纪班规及处罚细则,经全班学生大会投票通过,有三分之二以上学生反对就必须修改,重新制定。我懒得闭门造车去制定,去修改。

(四),班干部组成执法委员会,轮流值日,每天三个干部值日。我不问是哪些人犯了错误,只过问一下违规的人是否受了处罚。我懒得和学生发生正面冲突,迟到的学生和我擦肩而过,我视而不见,这个时候,我最怕领导在场,说我渎职,所以这个时候,我还要躲开。

(五),班级发生的事,学生集体处理。以班级出现了小超市为例,我没有一声令下去关闭它,而是开班会,组织学生辩论,我声称这纯粹是锻炼辩论能力,与超市开关不相干。学生辩论,我始终微笑,不发表观点,我要是发表观点,那就是定论了,谁还敢再发表看法了。会后不久,超市自动关闭了。这其中,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表面意见不一致,但大家并非真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可是有人自动放弃了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默认了他人的看法,丝毫没有放弃的不快,也不关乎什么原则和立场,我没得罪开超市的学生,学生之间也没什么意见隔阂。

(六),学生间的矛盾尝试由学生自己解决。高一开学后不久,一(某)班女生孙佩因和本班女生闹矛盾,转到我班,一到我班就受到我班学生王某的威胁,王某是一(某)班和孙佩作对的那个同学的亲戚,孙佩的家长要到学校找王某,被我阻止了,家长要我找王某谈话,被我拒绝了,我只是把孙佩找到教室外个别谈话,说王某只是表面上完成她亲戚的任务吓唬你而已,并不会动真格,只会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你不必理会,你在班上能不能站住脚,纯看你的成绩,不在乎王某是否威胁。

王某以为我会时时去找她的,但我就是不去找她,我的这只靴子就是不落地,她就小心翼翼地搞学习,这样就保护了孙佩,后来她二人学习都进步了,我就放到一块表扬。我要是当时找了王某,说不定王某会更加地报复孙佩。就这样,有些事我懒得插手,我的这只有形的手,有时只会把事情搞的更糟,影响班级和谐,还是让那无形的手和时间自己去解决吧。

(七),学生自己的事自己解决。我班女生余某初中就谈朋友,和那个男生从初中谈到高中,开学后不久,和我面对面碰个正着,面对他们过于亲密的动作,我当面没有发火,也没有请家长,事后找她谈话,说对这样的事,我是没能力管住的,你要这样继续下去,就不能完成高中学业,就会马上结婚生子,相夫教子,你觉得这样甘心,你就继续下去吧,我是没能力阻止你的。没想到她还真不想过早的为爱情,家庭所累,以后再也没看到她们在一起了。对这样的事,我不愿深究,你越深究他越有,你不深究,他倒没有。二,以新课程理念指导学生学习

新课程标准纲要是国家考试的依据,是国家对学校和教师评价的总标准,当然也是我们教师教育教学的总方针。面对高一新生,应如何指导呢?

(一),全面发展观。

1,每门学科都学,但都不要学精。--------惊愕,惊世骇俗。2,语,外重在听说读写;数学重在做题与画图;理综重在实验;文综重在讨论。-------佩服。

3,坚决反对题海战和疲劳战。每科作业量较传统至少减少二分之一,考不好我负责。-------------惊叹。

我有新课程标准作依据:“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接受学习是指满堂灌,机械训练是指题海战。4,反对魏书生否定课改。魏书生把传统教学理念发挥到极致,但他不应该反对课改,因为课改是吸收现代教育研究成果,二者有相通的地方,他喝白开水,并不反对别人喝白酒,干嘛他发挥传统教学理念,就反对现代教育理念?

5,统考成绩一般般,平行班优质率第一,总分第二。

(二),终身发展观和多元智能观。

在新课改看来,一切为了考试的教学观是狭隘的,他并不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的归宿应该是有利学生的终身发展。宋世雄,丁俊辉就是例子。

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返回母校耶鲁大学,当年他成绩不佳,被问及现在作此调查有何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得好”,对于那些成绩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当总统。我们要多给学生一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自己的特长。二,以新课程理念转变后进生

新课改要求我们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可能有些人认为这是假话,大话,空话,我倒认为是我们教学中切实可行的方针。

(一),积极包容每一个后进生在班上的存在。

许多教师不愿接纳后进生,接纳了也作为一种负担,有驱赶走了而后快的念头,这就违背了孔子“有教无类”的原则。有一句话这样说:

海洋汇集每一滴水珠,不论其咸淡,故无比宽广; 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无比广阔。

我认为,拯救一个孩子,胜造七级浮屠,且按多元智能观来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资源,都是一支潜力股,一切鸡鸣狗盗,魑魅魍魉,牛鬼蛇神都是一种资源。再美丽的蝴蝶也有做毛毛虫的时候,再美丽的白天鹅也有做丑小鸦的时候。农民在没有正确思想领导下的起义,就是一群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暴徒,有了正确思想指导的起义就是革命的动力。他是一颗棋子,就看你怎样用他。鸡鸣狗盗不就帮助孟尝君度过了许多难关。

(二),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新课改理念是治班的法宝,是摧毁一切仇恨心理和敌对情绪的法宝,有了这个法宝,教师进可攻,可守,收放自如,“降妖伏魔”只是时间问题。江苏梁思中学和魏书生就善于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好的座位优先给后进生,当班干部,课堂提问,各项实践,看望老师,看望同学,找学生征询意见,都是由后进生打“头阵”,后进生的作业优先批阅。上不封顶,下要保底。有些活动后进生做得很糟,老师也不要露出焦虑、不满的情绪,反而肯定,说比我预料的强多了。心理学和教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让每朵花儿开放,让每一只鸟儿唱歌,你赢得的将是一个真情飞扬的班级。

治不好后进生,也就带不好优秀生。或许会后院起火,就是不起火,优秀生也难得高分,或许学生会受教师的影响,缺少人文主义素养,高考答题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无中生有,怎能得高分。

作为教师,最大的人文主义就是善待自己的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这或许是梁思中学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质量迅速提升的逻辑所在,也是有些学校考不好的症结所在。我当高一班主任期间,学生叶天驰,初三毕业时,在体育馆组织了60多人,打败了组织了30多人的高中生,开学第一天,抽烟被学校抓住,把他编到好位置上,不是睡觉就是故意干扰周围同学学习,周围同学都到我这诉苦,他坐到哪就嫌到哪,他经常带些食物课上课下吃,还在班级开超市,叫卖食物,是典型的“双差生”。我知道,对他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急躁,远不是一个下马威,一声怒吼就能转变的,一定要表现出一个优秀教师的平常心和耐心,一定要认识到转化的艰巨性,曲折性和长期性。我采取了怀柔政策,迂回战术,用了半年时间,转化了一个他,帮他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他发奋学习,大步迈入进取生行列,他的学习带动了其它同学的学习,他的守纪带动了其它同学的守纪,半年时间在一年的教学中可能觉得很长,但在孩子一生的成长中又不是很长。

(三),由衷地赞美你的学生

远古时候,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这就是著名的“皮格玛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被总结为:“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扶”不行。”

赞美是师生门交流的兴奋剂,是学生成长最著震撼力的营养品。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最大的需要是要被理解,被欣赏。

体育生黄诗会,平时训练很辛苦,周日早自习下后吃早点,第一节课上课迟到,被校长教育了一顿后交给了我,我表扬了她,说:“你当时至少有四点优点。第一,平时训练很辛苦,周日早晨多睡一下,是为了恢复体力,接受更大强度地训练;第二,为了保证早自习的学习,为了不影响班级形象,忍饥挨饿早自习不迟到,值得表扬;第三,吃早点是为了保证上午四节课的效果,也要肯定;第四,为了学习,还能虚心接受校长的批评教育,有些体育生是做不到的,你是尊敬老师的模范,你是体育生中有良好修养的楷模。不过下次-------”没等我说完,她说:“老师,没下次了。”我不要的就是这句话吗?我的赞美达到了批评所要达到的目的。

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而是我们老师缺少发现美的动机。(四),包容性地处罚处罚学生的错误与过失

教育学和心理学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过失与错误多是心理行为问题,而不是道德品质问题。所以,对学生错误的惩罚只能是包容性惩罚。切不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下面讲几个小故事。1,绝缨会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庄王一次大宴群臣。,到黄昏仍未尽兴。楚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文臣武将们敬酒。忽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了。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了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缨带。

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

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

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七年后,楚庄王伐郑。一名战将主动率领部下先行开路。这员战将所到之处拼力死战,大败敌军,直杀到郑国国都之前。战后楚庄王论功行赏,才知其名叫唐狡。他表示不要赏赐,坦承7年前宴会上无礼之人就是自己,今日此举全为报7年前不究之恩。

楚庄王大为感叹,便把许姬赐给了他。

古人讲:“君则敬,臣则忠。”楚庄王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与其心胸开阔、知人善任不无关系。假如宴上不绝缨,也许唐狡早就被处死了,楚国伐郑就不一定能胜,楚庄王的春秋大业也就不一定能够成就了。2,唐太宗李世民赦免390名死刑犯的故事

公元633年腊月,太宗视察朝廷大狱,那里有390名被判处死刑的囚犯等待批准,执行死刑。

通过亲自问话,死刑犯们对自己的罪责没有异议,但却表达出了想再回家看望一次父母妻子的强烈渴望。太宗陷入了深思之中,不过他很快就抬头,宣布了一个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死刑犯们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回家与亲人团聚,但必须遵守一个约定-----明年九月初四准时自行返狱伏法!死囚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随后大声欢呼起来。

户部尚书兼大理寺卿戴胃忍不住上前提醒道:“皇上,这些人都是杀人越货,罪大恶极,没有信用可言的人,您要三思而后行啊!” 太宗露出一贯的坚定神情,回答说:“用诚心才能换忠心,我相信他们不会辜负这份信任。” 话虽这么说,可是所有人都将信将疑。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天死囚们真的一个一个地回来了,约定的时辰到了,389名,就差一个了。御使们急忙找来花名册查看,只有死囚徐福林迟迟未到!这下不仅官员们不满意了,连死囚们都愤怒起来,“徐福林的良心被狗吃了!”······ 时年35岁的太宗镇定自若,他挥一下手,下令说:“再等等!”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人们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凝重。这时,一辆牛车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来人正是那个叫徐福林的死囚。原来,他在返回京城的路上病到了,只好雇了一辆牛车赶路,才会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时辰。太宗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死囚们因他们的信用得到了最高的奖赏------全被赦免!没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因为惩罚从来不是目的。这也许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迹,390名死囚信守承诺,从容赴死!而让这一奇迹发生的,只是信任。3,秦穆公赏赐三百野人的故事

秦穆公打猎走失了心爱的宝马,找到深夜,在岐山脚下发现有篝火,有三百野人,杀了马一起吃马肉。秦穆公的官吏们建议趁机杀掉他们这些强盗。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说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

4,曹操火烧通敌信件的故事

当年,曹操与袁绍对垒时,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于是曹军内许多人成了袁军的奸细。但是,后来由于曹操用兵得当,打败了袁绍。胜利的曹军在袁绍的营地里发现了大量的曹军将领通敌的信件。这些信件被拿到了曹操的面前,谁都以为曹操会按信捉人,没想到,曹操说:“当初,袁强曹弱,孤尚且不保,况他人乎!”一把火将这些信件烧为灰烬,既往不咎,大得人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是大将风度,启迪我们如何对待同事、下属、朋友、家人。看人,看事,都应该从宏观来看,从大处着眼,要往前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不要纠缠于对方的过失。有时要有难得的糊涂。

学生过去的错误,干嘛要知道得那么清楚,老师知道的越多,带有色眼镜看学生的程度就越大。就是知道了他以前的错误,我也要装作不知道,学生一旦有在新环境下重新做人的念头,老师就要成全他。

学生周某,高一时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抽烟勒肥,威胁老师。刚进二

(四)班,经常引一批哥们带着刀子在班上招摇过市,全班同学不寒而栗,暑期补课勒肥,被政教处抓住,回到班上,一番处置之后,我没有赶他回家,也没有请家长,我对他的罚单是让他在班上讲两个成语。他在班上人模人样地讲“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头有脸地讲大家很少听到的“吞舟是漏”。没想到他讲完后多次向全班深深鞠躬,向全班受他伤害的同学道歉,向全校受他伤害的同学道歉,感谢全校师生对他的宽容。保证往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了。我的目的达到了,因为惩罚从来就不是目的。

疏而不漏和吞舟是漏可能是形容我们包容性处理学生错误与过失的两个成语。

我想我们教师不要整学生的材料,把学生的错误记流水账,然后依次数落,或许老师还没数落完,学生已被激怒。你拿哪些东西想要证明什么,你是潜意识的暗示他是坏蛋,是许多苹果中的坏苹果吗?如果他接受了你的暗示,那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如果我出现这种情况,我倒希望他辩解成功,然后我说,幸亏你说明,不然我会冤枉你的。

(五),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尊严,培养积极品质。

每个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可能不同,但尊严是相同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从罪犯到总统,在犯错误的最初一段时间,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辩护,都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别人公开的指责毫无作用。

开学初不久,我向全班学生保证:对学生,一不打骂污辱,二不歧视,三不请家长,四不交政教处,以后,我从不在公开场合指责,呵斥学生。这样,一方面不损自己的形象,另一方面维护了每个学生的尊严。我想,公开的指责往往导致两种后果:一种是学生熊头熊脑,一种是学生犟头犟脑。

当你在公开场合指责,体罚学生的时候,当你觉得你很有威严的时候,当你觉得你达到了杀一儆百,杀鸡吓猴效果的时候,你是否感到正是学生熊头熊脑,自信心流失,自卑感来临,怯懦,压抑,沮丧的时候,你是否感到你把学生变成了具有奴性的人,你是否感到你的威严是建立在学生自卑的基础上。

当你在公开场合指责,体罚学生,你的学生不服的时候,当你还准备暴跳如雷,继续施压,学生还是犟头犟脑,不服的时候,你是否想到因为你的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压抑,焦虑,暴躁,产生了逆反心理。你是否想到有逆反心理,仇视社会的人是会走上极端道路,甚至是犯罪道路的啊!

古人云:以暴禁暴,犹以石击石,石必两碎。

我们的教育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教育的宗旨是什么?新课改要求我们:培养自信、乐观、开朗、友爱、宽容、积极向上、有责任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具有积极性格的人,而不是自卑、胆怯、压抑、焦虑、暴躁消极性格的人。一个自卑、胆怯、压抑、没有灵气、没有活力、没有创造力的人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吗?一个压抑、焦虑、暴躁、有逆反心理的人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吗?

你可以不把学生送进名校,但你不能把学生培养成自卑、胆怯、压抑、焦虑、暴躁具有消极性格的人,你就是把学生送进了名校,但学生是一个自卑、胆怯、压抑、焦虑、暴躁消极性格的人,也不是社会的福祉。

你不要指责学生没有创造性,你要想到没有创造性的源头是什么,是家长、老师的指责、体罚、高压导致的。

你不要指责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你要想到逆反心理的源头是什么,是我们家长、老师教育方法的失误,学生有逆反心理,往后在社会上犯罪,你应该想到不是学生在犯罪,是我们家长、老师在犯罪。没有最坏的学生,只有最坏的家长和最坏的老师!外国人指责我们中国没有人权,如果我们就此反思,最没人权的就是落后地区的我们的学生,读书时没有人权,没有灵气,长大了维权意识也就很差。

韩愈说的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说到这,我想说第一个怪现象的原因:那就是这些班没有压抑感,心理学家分析:在没有压抑感的环境下,工作效率是最高的,而有压抑感的环境下,工作效率是最低的。他们无意中营造了一个没有压抑感的,人性得以自然舒展的原生态的班级氛围。我们不能在班上老是板着个脸,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怕,班级纪律才能好,把班级氛围搞得十分压抑,然后再花几千元钱请心理老师,学生心理压力缓解了几天后,又回到压抑状态,高考怎能考得好。

我们班主任是营造没有压抑感班级的最好的心理辅导老师。我们要有意识的营造没有压抑感的氛围。在教室始终面带微笑,充满自信。要有攻略如火,不动如山的气概。

最后,我衷心祝愿,我们全校师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健健康康,取得高考的好成绩。

下载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讲稿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羊磴镇文峰小学————瞿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根据中心校的安排,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话题,我感到诚惶......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从事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其中的辛苦甘甜只有自己知道。曾经迷茫过:为什么我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为什么我的学生会这样却对我呢…......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构建生态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研究》之子课题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玉林附小 彭勇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而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眉县职业教育中心Meixianzhiyejiaoyuzhongxin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电工电子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眉县职业教育中心石元辉 论文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论文摘要......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丁 娟 初等教育系05级综合文科专业[摘要]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打造和谐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大全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研究一、研究的意义 师生关系式学校中最基本也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它包含十分丰富的社会、伦理、教育、哲学、和心理等方面的内容。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顺利......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演讲稿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亲近童真,完善生命》。 陶行知老先生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至理名言。李镇西老师说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的典范。巴学园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