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17:21: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宽容》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宽容》读后感》。

第一篇:《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

《宽容》是美国作家房龙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本跨时代的描写西方文明进程的书,它通过古希腊文明,基督教改革等一系列思想冲突来展现那些“仁爱”下的不宽容。在文章中,他对宽容作出这样的结论:宽容这个词从来都是一件奢侈品,只有智力特别发达的人才有能力购买它。

从古至今,有两类人在宽容与不宽容的问题上不停地斗争,一类人认为宽容是所有人的最大美德,另一类人则谴责它是道德衰弱的表现。而这些斗争,都是以牺牲生命作为代价的,就像苏格拉底。宽容是自由理想的代名词,对宽容的渴望和赞美就是对思想自由的渴望和赞美。宽容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历史的黑暗,也照得见我们内心的梦想和胜利。教会的自以为是和不宽容,夺取了整个世界,那些宣称仁慈博爱的基督教,自从掌握世俗的生杀大权以后,成为更加残酷的刽子手。因此,太过绝对的信仰只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它们都存在着潜在的暴力和危险。而时代的“不宽容”,则会把那些说当权者即便拥有完全神授的权威,但有时也会犯错的人送上断头台,这里有太多的压制、摧残,有太多的刻薄、迫害,有时我们所误以为的宽容,只是由于无知而导致的漠不关心罢了。米尔顿说过:“最高形式的自由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自由的了解、自由的阐述和自由的辩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所认可的信仰,不应该把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我们应该宽容地对待与自己不相同的观点。

《宽容》中到处浸透着不宽容,然而,作者依然把题目命作宽容。我想,尽管文字里布满血腥残暴,尽管不宽容在肆无忌惮地存在,作者仍然相信,世界仍然会向着更加宽容的方向发展。

在今天这个社会,房龙的宽容理想非但没有过时,相反有着更为丰富的现实意义。“宽容”这个话题已经远远超过了宗教、革命的范围,而成为我们精神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我们不说革命,不说宗教,哪怕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关于“宽容”的事件。如果多一点宽容,是不是医闹就没有那么猖狂?如果多一点宽容,是不是城管就没有哪里暴力?宽容让我们的世界和平宁静,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理性客观的不宽容同样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为在不宽容中,我们有了竞争和不满足,不屈服,同样也是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在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下,宽容与不宽容,携手并进吧!

法学122

张微

12092232

第二篇:《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13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宽容》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宽容》读后感1

翻开《学会宽容》这本书,在书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这本书一共分成了5大块: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读过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它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美好。

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得宽恕他人,面对任何事,可以少一份责骂,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即使是别人的侵犯和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有甲乙两人。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上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这是憎恶。

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才是宽容。

这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合上这本书,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作为一名教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是不是也应该用宽容来教育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宽容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如果大家都能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来面对一切,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宽容》读后感2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宽容的最高境界》。我一看这个题目,我的脑海里便涌出了一个问题:宽容还有境界?我带着问题开始读文。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战争时期,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交火,激战后,两名战士失去了联系,一名战士为了回家看望病危的老母亲,竟想开枪夺去战友的生命,独吞唯一的食物——鹿肉。过后那名战士向他的战友忏悔,大度的战士原谅了想杀死自己的凶手,并与他一同回家祭奠她的老母亲,两人竟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 这是一篇多么震慑人心的文章啊!阅读之后,我的心流泪了,为那名受伤战士的宽容之心而流泪,为心系母亲的战士而流泪。在泪光中,我脑海中朦胧的浮现出我自己“宽容”的表现……

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展科技读书节活动,同学们都纷纷把自己珍藏的好书拿出来阅读。我们班许琳同学拿来老师曾向我们推荐的一本书——《森林报》,这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啊!精彩的插图,优美的文字,感人的内容,这些无一不敲击着我的读书欲望,看着同学美滋滋的捧着书,嘴角还时不时地泛起一丝开心的微笑。读书的欲望驱使着我:“去向她借那本书吧”。可我的虚荣心又在发言:“哼,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一本书嘛。不稀罕!”可读书的欲望占尽了我的心灵。“你这本书能借我读一读吗?”我“温柔”地问。“不行!”坚定的语气像一盆冷水,把我浇成了落汤鸡。号称“读书虫”的我才不会就此罢休,从那一刻起,我就“拼命”地“宽容”她。把我的新鞋踩脏了,反而和她说抱歉;上课时讲话了,身为班干部的我却没有揭发她……

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如愿以偿,我的小聪明终于得逞了,我也尝到了“宽容”的“甜头”……直至今天,我才明白宽容的境界,我也把“宽容”更真实地刻在了我的心里。 就像文中说的那样:一个人能容忍他人的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狂妄无知,但却很难容忍对自己的恶意冤枉和致命的伤害,这是人之常情。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让世界少一些仇恨,少一些不幸,回归温馨、仁慈、友善和祥和,才是宽容的至高境界。宽容是什么?宽容就是这些。宽容的至高境界是什么?这有待你的再度更新。

《宽容》读后感3

今天,我无意中翻开了《宽容永远是一片晴天》这本书,读完了之后,我受到了很多感触。书里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位年轻人,是县城一所高中的老师。他身边有许多朋友,在他的朋友中,有个人性格极其暴躁,常常别人一句话,就会惹得他大发雷霆,甚至推翻桌子摔碎茶杯。他的朋友一个个和他疏远,只有这位老师还依然同他保持着良好的友谊。有些人对这位老师很不理解。

但不管别人怎样理解,他总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身上都有别人不喜欢的东西。但我们能成为朋友,那是因为我们身上都有我们个自喜欢的东西。何不多一点宽容!宽容我们所不喜欢的,珍惜我们喜欢的……”

就因为他的宽容,他身边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让他的人生之路走得一帆风顺。

记得小时侯,我去朋友家玩。不小心摔到了,把她最喜欢的那个大花瓶摔碎了。当时我立刻哭了,连声对她说对不起,心想可能她以后一定不会再和我玩了。可她只是默默地把碎片扫干净,并没有骂我,和我绝交。以后,她还是和我在一起玩。长大后,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从心里感激她。

她只是轻轻播撒一次宽容,得到的收获却是我的终生难忘!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宽容,带一身高洁与神圣,携一袖清香与温馨,翩然而至,拂去满天的阴云,再多的难解的心结,再多的沉重的烦怨,都会涣然冰释。

宽容是我们随时随地都有机会可以做到的。早上,做早操的时侯,某某同学不小心把你的白布鞋踩上一个黑脚印,你没有恶狠狠的瞪着她,只是拍拍鞋上的灰尘,继续做操;下课,某某同学故意轻轻地打了你几下,你没有大发脾气,和她对打,只是做自己的事或者和她一起玩耍;放学,某某同学开玩笑地说你面目丑恶,像妖怪。你没有用同样的语气说她,只是一笑而过。

你或许身边没有多少贴心的朋友。那么,你要注意,是不是你的心胸太狭小,容不下别人。但是,我要告诉你,有朋友的人生路上,才会有关爱和扶持,才不会有寂寞和孤独;有朋友的生活,才会少一点风雨,多一点温暖和阳光。多一点对别人的宽容,其实,我们生命中就多了一点空间。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即是对自已善待。

其实,宽容永远都是一片晴天。

《宽容》读后感4

之所以会读房龙的《宽容》,是在一本散文选编《最美的散文(世界卷)》当中看到了这本书的序言,是作为一篇优秀散文选入其中的。序言中描写了这样一种场景:在一个宁静无知的山谷里,有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争的勇敢先驱们,离开无知山谷,探寻外面的世界,有的陈尸荒野,有的虽然发现了山外青山天外天,却被无知而不宽容的人们用石块活活砸死,以作为对他们的惩罚;在无知山谷中的无知人们,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最后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而此时先驱者的遗骸早已被一只饥饿的豺狗拖入自己的洞穴,化为腹中美食。

当然,作者的语言要比我所转述的要生动得多,思想的深度和思考的高度也远胜于我所转述的程度。

而正是受了这篇序的影响,因缘际会遂而顺藤摸瓜,我找到了《宽容》这本书,并认真地读了一遍。房龙此书中所讲的宽容,不是简单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当然,民众个体之间的宽容以待,也是宽容的一个方面,是构成宽容和谐社会的根基。国以人为本,人以和为贵。所以,先贤哲人谆谆告诫我们:“恕则平,平则寡怨”。

但是,房龙在《宽容》这本书中所探讨的,更是一种开阔的、宏大的、富有历史意义的大命题,是指一种政治、宗教、文化、社会意义上的宽容。当然,在欧洲的发展史上,这几个方面往往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关于宽容的定义,作者援引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解释:宽容,就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作出判断的自由。能容忍和接受不同于自己或众人公认的观点。

作者从公元500多年“如同脑子中了魔一样”的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所实行的“无知的暴政”,到风雨如晦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喜人曙光,到法国大革命时那种丧失理性的“革命的不宽容”,到全书接近尾声时对19、20世纪近百年不宽容的素描速写,在全文的最后则表达了对人类社会最终达到宽容状态的美好祈愿和坚定信念。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对真理的探求,对社会、人生的认知是相通的,对美好品德的推崇是相通的,而人性中愚昧、偏执、阴骘、残暴的一面往往也是相通的。

《宽容》读后感5

《宽容》是一部宗教的历史,一部宽容与不宽容的历史,也是一郜人性血腥与进步的历史。在本书中,作者用生动睿智的语言讲述了漫长的人类思想发展史,以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依据,以社会和人是否宽容为标尺,用轻松的方式来揭示真理,主张宽容与和平,倡导思想解放。此书是关于宽容和自由思想的经典之作。

《宽容》一书出版于1925年,是房龙的代表作之一。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1944)

是荷兰裔美国人,作家、历史地理学家。著有《宽容》《人类的故事》《文明的开端》和《圣经的故事》等作品。当时作为通俗历史学家的房龙在美国已是家喻户晓。他用手中那只有魔力的笔,生动地描绘了在西方文化最显著的脉络——在基督教文化的发展中,人类是怎样一直与“不宽容”做斗争的。

在这本书里,大多是关于“不宽容”的描述。人类因为固执、无知和利益而无法克服自身的恐惧,没办法进入一个真正多元、健康、完善的世界。这个书名恰好是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一切“不宽容”的绝佳反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对“宽容”最有力的呼唤。

这是一本时间跨度相当长的历史类书籍。作者从蛮荒时代一直写到了20世纪代,从尼罗河流域跨到了冰岛,与其说这是一部西方宗教方面的简史,我觉得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人性与发展的思想史。在文明的进程中,宽容与不宽容始终在斗争,从未停止过。也许,恐怖是导致不宽容行为出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任何一个时代,统治者出于一种害怕不安的心理,便会将这种心理转化成行动,颁布各种不宽容的政策法规,来压制他的臣民。其实政策也好,宗教也罢,我认为这都是一种手段。一种统治者希望达到自己目的所采取的行动。这种行动一旦开始,也就是“不宽容”的开始。本书的书名虽然是“宽容”,但作者的笔墨几乎都在描述“不宽容”,已宽容为题,以不宽容为主体,这大概也是本书的精彩之一吧。这个题目也极尽讽刺意味。很显然,我们需要宽容,宽容才能让文明发展,让社会进步,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却充满了不宽容。

我们期待美好,期待宽容。为了那一天,我们可能要等一万年,也可能要等十万年。但是,只要人类战胜自己的恐惧,这一天就不会遥远。

《宽容》读后感6

我最爱的一篇文章是宽容,每当我去朗读它时,心中总会思绪万千,犹如丝丝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宽容讲述的是一位新手护士帮病人扎针,由于是第一次或是见病人的妻子在一旁压阵,她连续扎了两次都不能准确地扎中,病人的妻子非常恼怒,让护士去请护士长,而那位病人却待人很宽容,语气平和地耐心指导护士扎针,在病人的频频鼓励之下,护士终于一针见血。我想:那位病人可真是宽宏大量,他值得我去敬仰!

也许,在我们的心灵受到挫折时,往往也需要别人的宽容和爱的滋润。在护士两次没有扎中,神情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同时信心也跌到谷底的时候,是那位病人的耐心和宽容给了她巨大的力量。也许没有病人的鼓励,护士可能会丧失一份好不容易有的信心,更可能会遭到护士长的劈头大骂,也意味着她将被扣工资,是病人的话语避免了这一切的发生。

瞧,那位素不相识的病人的气量可真大呀!和他相比,我的行为不免显得有些”小鸡肚肠”,至今想起,仍觉得羞愧难当,无地自容。那是上个星期五发生的事了。临近上课时,小红拿着几本练习册,快步地冲入,她的手臂碰到了我的桌子,把我新买的铅笔盒碰倒了,铅笔水笔摔得七零八落,橡皮滚到了又黑又脏的小角落里。我再也没有做作业的兴致,一下子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双手重重拍了一下桌子,小红吓得打了个冷战,全班顿时齐唰唰地把目光投向我。我瞪大了眼睛,用手指着她的脸,怒气冲冲地说道:“那可是我新买的笔盒,我自己都舍不得用,何况摔呢?你怎么就那么不小心,走路那么快干吗,你捡。”小红弯下了腰,低着头一边收拾着铅笔一边轻声解释道:“对不起,周天然,我刚刚跑得快了,不小心……”“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我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小红见了,忙低下头,悄悄回到座位上看起书来,但是很明显她已无心看书了。后来,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我就会感到脸红耳赤。病人能对陌生人宽容,我为什么对我的同学为了一点小事还斤斤计较。

纪伯伦说过:“一个伟大的人要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宽容的女孩,因为宽容待人是做人的7096第一要义!

《宽容》读后感7

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幽蓝的夜空,明月身旁是几颗可爱的闪烁着的小星星。夜空里,暗蓝暗蓝的雪山昂然挺立,几抹漂白的云雾,缠绕在那雪山的顶峰;一队寂寞而又神秘的身影,迎着陡峭的山峰,在慢慢的攀岩,还时不时回头张望……

这一队寂寞的身影,就是豺群,领头的就是一只脸上有刀疤的母豺,他们遭到了人类的驱逐,被迫离开家园……

寒假里我阅读了《刀疤豺母》这本书,故事讲述了草原上一群豺在首领“刀疤豺母”的带领下,与人类结下了种种恩怨,但最后双方为了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互相依赖和平共处。在这个故事里我看到了刀疤豺母那晶莹般大度的心,我懂得了宽容本身也是一种智慧,是大智慧……

看那只豺的心胸是多么宽广呀!尽管以前人类威胁它,攻击它,可当人们需要它时,它又重新回到了草原,维持了草原的生态平衡,豺的大度令我动容,令我佩服。动物尚且能如此,我们人类呢,更应该懂得宽容的宝贵吧。这个故事令我想起了一件事。

那一天,我们正在享受午餐,朱怡豪起来去门口倒饭菜,路过我身边,一个踉跄饭盆里的汤汁不小心沾到我衣服上了,这可是妈妈昨天才给我买的新衣服啊,我又心疼又懊恼,没好气地冲朱怡豪嚷道:“你走路没长眼睛啊,这可是新衣服,你说,你说,这怎么办?”

朱怡豪显然是被我的气势吓坏了,他涨红了脸,不知所措。同学们都围了过来,等着看热闹,大家都认为一场精彩又激烈的舌战要上演了,看这情形,我更加得理不饶人,用手推起朱怡豪来。过了一会儿,朱怡豪抬起头对我说:“徐瑞,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你的衣服脏了,你脱下来我帮你洗洗吧。”我愣住了,我发现我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朱怡豪不是故意弄脏我的衣服,我却蛮横地对他加以指责,我该有的宽容和大度去哪了呢?我连忙对他说:“不用,不用了,你也不是故意的,我不该这样对你,我错了。”大家都鼓起掌来,为朱怡豪的道歉和我的宽容。

宽容是一种智慧,它摒弃了烦恼苦难,抑制了抱怨纷争;宽容是一种智慧,它忘却了是非谣言,化解了仇恨积怨;宽容是一种智慧,它清除了心灵的繁芜,于喧嚣浮华中滤出了沉静淡泊。宽容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有一颗真诚宽容的心,才能越走越好,就像草原上的豺和人类一样......

《宽容》读后感8

两个少年犯出于好奇,点燃了一片丛林,想要看看消防警察扑火时是怎么惊慌的。意想不到的是,一位年轻的消防警察在灭火中竟被大火烧死了。而警察的母亲却下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决定——宽恕了这两个少年犯。这是一个多么艰难而崇高的选择啊!

母亲的选择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母亲年轻丧夫,好不容易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抚养大。孩子当上了警察,有了一份工作,母亲多么欣慰!可刚上岗第一周,儿子就被两个孩子的恶作剧夺取了生命。多么残酷的打击!大火夺去的不仅仅是母亲的儿子,而是母亲的全部世界!

母亲的选择之所以崇高,是因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不可饶恕的两个少年犯,受害最深的母亲完全有资格要求抓住并严惩他们。但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以自己失子的剜心之痛设身处地为两个少年犯的母亲着想,她不希望看到另外两个家庭再破碎,永远处于痛失儿子的阴影中。因此当记者把镜头对向母亲时,在场的人都认为母亲会诉说心中的悲凉与愤怒,谁知,她却说出了宽恕少年犯的话,还让他们早点回家,免得家中的母亲挂念。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闪耀着仁爱的光芒!可以想象,如果母亲选择严惩,那么两个少年犯就会自杀,又会有两个家庭陷入极度悲伤之中。

母亲以她的博爱感化了两个少年犯,他们认这位母亲为心灵上的母亲,母亲也因此得到了全社会的赞颂和尊敬。这使我想起了“六尺巷”的故事。清朝的大学士张英家有三尺地没有围在围墙内,隔壁的邻居重建房子时想将三尺地占为己有。张英的家属不乐意了,写信给张英。谁知张英的回信这样写:“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邻居被张英的大度和宽容感动了,也主动退进三尺。这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也就成了千古佳话。

然而我们的生活中,往往有同学因为一件小事而斤斤计较,甚至吵得不可开交。比如扫地自己扫得多一些啦,别人不小心踩到自己了,都要吵一吵。这些人与文中的这位母亲相比,是多么渺小啊!

生活中需要宽容,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只有大家都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宽容》读后感9

假期里我翻开了《学会宽容》这本书,从中我明白了什么是宽容,感受到了宽容的魅力。宽容是智慧、宽容是力量,宽容是爱、宽容是我们现代人身上缺少的一种品质,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这本书一共分成了五部分,“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生动的故事把道理变得更加浅显,每个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了,宽容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是美好。

简单的讲,我读这本书后最大的体会就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最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面对任何事,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是可以更美丽的,就算是别人的侵犯还是过错,都需要学会宽容。

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其实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了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了,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书上很恰当的举了一种比喻,这是我们生活中很确切的事实:比如有甲乙两人。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说:“上回你不借我镰刀,所以这回我不借马给你。”这是报复;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虽然答应,却趁借马之机向乙说道:“你上回不借我镰刀,但是这回我借你马匹了。”这是憎恶;如果甲向乙借用镰刀,结果遭到乙的拒绝。不久,乙向甲借马,甲欣然答应,不但决口不提上次借镰刀的事,还热情地告诉乙这匹马的习性。这就是宽容。

这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味挑剔、呵责,非但令人反感,取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可能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是啊,我想:如果能宽容,那么那个曾经受到宽容的人就能认识到自己的不是,这种无声的教育,何尝不试试呢?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细细品味,反思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宽容的种子拨撒在我心里,快乐的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宽容》读后感10

祖西是一个脾气暴躁的女孩,可是因为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是我对她有了新的看法!

3月9日星期五

天气阴

下午放学的路上,祖西约我去她家做客,说是去写字.虽然她脾气暴躁,但是也没办法,我知道她的底细.我只好不情愿的答应了!一到家,我便拿出作业直奔祖西家,生怕她一生气,要是她发起脾气来,还不知道天会不会掉进地狱!就在我写作业的同时,不小心碰到了祖西的手.她的本子上便立刻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蚯蚓.不知道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着急.我的脸涨得通红,心慌意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憋了一会儿,才”吐出了一句话:“对不起!她似乎不满意,猛地站起来,气呼呼地吼道:”陪我本子!我吓了一跳,没办法,只好对她说:“我的本子是放在家里的,今天恐怕不行,因为快要熟饭了!明天再说吧!”好吧!今天算你走运!我听了这句话,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是我觉得她越来越“坏了!

3月10日星期六

天气晴

今天,我正在看书.突然想起要还本子给祖西.可刚要出门.祖西就来了,一进我家门,就看见她背后藏着什么,还就大声说:”吴思琪,你昨天的作业和书在我家,快去拿吧!我本想她会动什么功夫!可是没想到她主动邀我去她家拿本子!想了想,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诡计!得提防提防!果然,她从背后拿出书,笑里藏刀地说:“快还我那本子!要不你的书就可要遭殃了!我怕她对我的书动什么鬼主意!就马上叫出本子.可随知她本性不改,随手一扔,就把我的书扔进我的水桶里了!她看见了,愣了愣,似乎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我不觉得,我走到她面前,说;”没关系,书湿了可以晒嘛!虽然我觉得他脾气暴躁.但我已经感觉他知道错误了!果然,他低下头,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以前对你一直暴躁,现在我才知道你是一个好说话的人!我欣慰的笑了,说:”我们再也不吵架了好吗?她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们成了好朋友!而且关系越来越好了!

(首先要向大家声明;我这篇作文不是来凑大家的分的,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们每个人要有一宽容的心!这是一篇我的日记,在决定是不是选择发表在小荷时,我还是闹了一场心里矛盾的!最后还是发表了!目的是让大家明白:我们心里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大家一定要做到哦!)

《宽容》读后感11

这本书的序言讲了在一个落后偏远的村落,人们聆听老人们一代又一代相传下来的训言,从未离开过这片土地,丰衣足食,自给自足,而那些曾经质疑古训想离开这片土地的人,无一生还,他们的白骨堆积在山崖脚下。但是仍然有这么一个人,他固执的走了出去,历经跋涉后伤痕累累的回到村落,激动的告诉村民“我找到了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它地方。”但守旧的老人和从众的人群愤怒的把他用石头砸死了。不久,村里发生了旱灾,人们走投无路之际,开始了投奔陌生世界的旅程。在旅程中,他们发现了新的牧场,也发现他们曾经都错了,他们开始缅怀那位曾经被错过的勇者。

这个故事也是整本书的引子,守旧老人寓意着权威,而那个敢于走出村落的人则寓意着时代的先锋者。整本书从遥远的古希腊绵延到20世纪初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星斗转移,历史舞台上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似乎都在印证这样一个寓言。就像房龙自己说的那样,“此事在过去发生过,在现在也正在发生,但愿将来不再发生。”

书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讲西方的宗教发展史,虽然自己是文科生,高中也系统的过历史,但在这本书的面前,发现自己的知识储量还是太少了,读起来仍然感到费力枯燥,甚至不理解作者到底要表达什么。直到读到这一段,我才心头一震,有了一些思路:

“我写这本书,是想告诉我的孩子心灵自由的某些理想。他们的某些祖先,冒着危险,为这些理想战斗过。我还想警告孩子们,不要有那种教条主义的专横,自以为是的态度。这种态度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造成的已经够多了。”

一方面,我很佩服那些先知们,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的信仰,如此执着的追求,这令人敬佩。但另一方面,如果把自己的信仰执着的强加于他人,那么就会无意间形成一种不宽容。这时候,信仰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往往为我们带来苦难。就像希特勒的狂热,他在为自己信仰燃烧的同时,也烧伤了别人。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在打磨自己的剑,不停的打磨会让我们的剑出类拔萃,同时,不要把锋芒毕露的剑作为威胁别人的工具,更不要伤害他人。

想通了这点,后面的很多内容也变得思路明朗。

《宽容》读后感12

今天,无意间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篇“没有什么比宽容的空间大”的文章,其实就是两个故事,真是深有感悟,赶紧记录在这里,让大家也能感受一下.

第一个故事:

一位母亲问她五岁的儿子:“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可想而知,那位母亲是多么地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么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说:“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霎时,母亲的眼里闪动着泪花。

我们都为那位母亲庆幸,因为她对儿子的信任和宽容,使她感受到了儿子的爱。我们也为男孩庆幸,他纯真而善良的流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把话说完的机会。

还有一个故事:

以前有个乡下人,他一和别人发生争执就绕着自己的房屋和田地绕三圈,然后心平气和地做他该做的事情去,这习惯延续到老。他很老的时候又和别人发生了争执,依然是绕着自家的房子和田地走了三圈,只是这次是因为太老了,拄着拐杖颤颤巍巍摇摇晃晃地走完了三圈,一直走到了夕阳西下。他的孙子忍不住疑惑,就盘根问底地问。爷爷气喘吁吁地说:“我绕三圈是想我是和别人争执有用,还是做自己的事情有用。三圈走完,我忘记了别人刚才说过的话了,哪里还有工夫和人家吵呢。年轻时我常想,我的房子这么小、田地这么少,我和人家吵啥呀!现在年纪大了,我的房子这么大、田地这么多,还和人家吵啥呀!”

想想这个乡下人的简朴的真理,我们还有什么好吵的呢?在生活中、在工作中,不管你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总会碰到不如意、难顺心的事情,但是,如果忘记自己有多了不得,记着自己的普通人的身份,放低自己,把心胸的容量放大,大如浩海,大如天空,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我想对待家庭、对待孩子对待身边所有的事情也是这个理。希望自己真正遇到事情能够有这样的心态!

《宽容》读后感13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全球人民都在和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做斗争,做为小学生的我只能在家里默默地祈祷,希望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快点过去才好,在这期间我翻开了《学会宽容》这本书,在书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也是福…….”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面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这本书分成了五大块,“宽容是智慧和力量”“宽容是深藏爱心的体谅”“宽容是对生命的洞见”“宽容是成长的绿荫”“宽容是幸福家庭的秘诀”。书中的每个章节都是一个或几个故事,这些故事都证明和体现出宽容给人生带来的美好,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最大的体会是明白了:宽容是一种高贵的品德,宽容是人性之间必不可少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一种宽容的体现。懂得退让,懂得宽恕他人,可以少一分责骂,那是没必要的。面对任何事情,都要学会宽容地看待一切,这样所有的事情都会简单起来,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可以更加美丽的,理性面对别人的过错,学会宽容。或许有的人觉得宽容是一种没用的表现,向别人屈服,只能让我们退让和忍受;宽容应该是相互的,如果我对他宽容,他对我却不宽容,岂不是自己吃大亏?抱有这种认识和思想的人,实际上他们已经不宽容,他们理解的宽容是片面的、极端的。

一次美术课,刚画完大树,突然我发现我的绿色彩笔不见了,于是我向同桌借,可是同桌却拒绝了我。过了几天语文考试时,我看见同桌抓耳挠腮十分着急,原来他的橡皮不见了,于是我主动递上了我的橡皮,我完全忘记了上次借彩笔的事情。这就是宽容。

这就像我们伟大的祖国对待美国一样。是软弱无力吗?不是的,宽容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责备不如帮人,倘若对别人的错处一位挑剔、呵斥,非但令人反感,起不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激起逆反心理,一错再错。

是呀,当我们还在为先天的缺陷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时,想想这个比喻吧,“因为上帝太喜欢你了,所以咬得大了些”。不能改变的事情是不必自寻烦恼的,倘然的接受上帝的安排,发挥自己长处,做生活的强者。

这本书给我太多的感触,合上这本书,也正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派遣专家支持世界各国的时候,也正是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一颗宽容之心。宽容的种子播撒在我心里,生根、发芽………记住只有学会宽容,才有足够的爱走好人生的道路。

第三篇:《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

《宽容》是荷裔美国作家房龙的一部名著。他坚信“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定会到来,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进步”。思想的束缚、种族的歧视等等,都在呼唤宽容,我们渴望那和平安详的日子,但我们同样要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必要的时候决不能“宽容”地得过且过,将宽容发展成为漠不关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灾难!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宽容会让你平和安详,而发展中的不宽容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二者都需要存在。作者用极其轻巧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着作,细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故去的历史人物变得鲜活,带领我们神游历史,探寻人类精神不宽容的根源。在崇尚知识和理性的时代,人类更要学习宽容。

房龙在书中要说的道理很简单,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话来说明:“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房龙最反对的是世俗全力和精神信仰结合后施加给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体上的暴政。

今天看来,“宽容”这个话题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宗教本身,而成为人类精神层面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现象,诸如出于懒惰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和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等等。

房龙先生坚信“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定会到来,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的进步”。思想的束缚、战争的暴虐、种族的歧视等等,都在呼唤宽容,我们渴望那和平安详的日子,但我们同样要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必要的时候决不能“宽容”地得过且过,将宽容发展成为漠不关心,那恐怕才是最大的灾难!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人生,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宽容会让你平和安详,而发展中的不宽容会促进社会的进步,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二者都需要存在。

长春小学:六年级 郑晓龙

指导老师:钟玉喜

第四篇:宽容 读后感

呼唤宽容

——读《宽容》有感

这个暑假,我抽空阅读了美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宽容》是一本通俗的史学著作,全书时间跨度很大,从古希腊到20世纪,作者几乎向我们介绍了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有影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时代,形象地描绘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冲突、斗争、挫伤。《宽容》,虽题名为“宽容”,而内容却是宗教对人类的不宽容。读此书令人痛心:那么多不该流的血和不该掉的头颅;读此书让人振奋;历史与文明毕竟渐渐挣脱黑暗与丑恶,向着光明迈进。

人类发展进程中,有太多的不和谐、不一致,有太多的压制、摧残,有太多的刻薄、迫害,假如人类多一点宽容,也许文明之光更灿烂。美国作家房龙的《宽容》正是表达了这种殷切愿望。作者这样解释《宽容》:“个人的不宽容是个讨厌的东西,它导致社会团体内部极大不快,比麻疹、天花和饶舌妇加在一起的弊处还要大。”“官方的不宽容一旦胡乱发起脾气,便可以置无辜的人于死地,也从不做任何反悔补救之事,它不要听任何解释,还求助于‘神灵’来支持自己的决定。”“宽容与专横之争一直此起彼伏,一方把宽容奉为人类的最高美德,另一方却诋毁它是道德观念衰弱的产物。”“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

现代的不宽容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处于懒惰的不宽容,二是处于无知的不宽容,三是处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所谓的上帝的意志实际上只是在私底下授予了上帝的特选子民,而且也只有这些上帝的选民才能理解。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两拨人的公开战争,其中,一拨人依靠某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崇拜来谋生,而另一拨人却要把人们从一个寺庙引到另一个寺庙,显然这种矛盾是难以化解的,只能靠战争来解决。

米尔顿:“最高形式的自由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自由的了解、自由的阐述和自由的辩论。”法国谚语:“了解一切即宽恕一切。”或者改为“了解一切即理解一切”至于宽恕,在几百年前善良的主就已经将这项权利留给了自己,那我们还是让他们去尽宽恕之职吧,也省得我们人类自己来操这份心。而且对于人类有限的能力来说,这种低能,这种尽量去“理解”已经是够多了。世界在最伟大的诗人眼中犹如一片大海,在这片海面上,航行着许许多多的船只。每当一艘撞上另一

艘时,便会发出美妙的音乐声,这一段美妙的曲子,便是我们所称呼的历史。

宽容从来就是一个奢侈豪华之物,只有那些在智力方面非常发达之人才会去购买这种物品。从思想上来说,这些人都已经摆脱了不够开明的同伴们的狭隘的偏见,他们能够看到整个人类具有广阔多彩的前景。

看完了房龙的《宽容》,第一感觉是在看一本宗教史。尽管作者一再声称这是关于宽容的书籍。但是宗教也许是人类历史上最专横的产物,因此宽容与专横的讨论断然离不开它了。

看完这本书,心中感慨更多的是人类的不宽容。而且特别奇怪的是,民主精神发端的欧洲,居然有上千年的时间是消磨在宗教的桎梏之中。古代文明民主的发源地雅典也好,不同样有逼迫苏格拉底饮鸩的劣迹么?至于宣称仁慈博爱的基督教,自从掌握世俗的生杀予夺大权以后,就将从前被迫害的悲惨历史忘记得一干二净,转而成为更残酷的刽子手。唉!双手所沾的异教徒的鲜血越多,获得的荣誉就越大,升入天堂的层次就越高,无怪乎十恶不赦之徒亦可以封圣!自从宗教法庭自北烧死贞德,往南处决布鲁诺以后,从此认为它的教义虚伪十足。

当信仰自由成为另一个暴君骗取百姓信任的幌子时,整个欧洲陷入十足的混乱之中。感谢房龙的渊博学识与睿智妙语,简单几句就勾勒出宗教战争的混乱与无道。信仰自由这颗过早发芽的种子在料峭的中世纪只会长出畸形的枝叶。看到一连串教派从欧洲打到北美,我的头脑也如同他们的战场一般混乱。但房龙有一句话说得极好:“那些东正教徒宁可要君士坦丁堡的苛政,也不要基督教的仁爱。”不禁开始庆幸中国没有将时间花费在如此无聊的事情之上。说起来很奇怪,中国对待宗教的态度宽容得让人生奇:宗教迫害几乎闻所未闻,佛道儒三家在神州大地上相处融洽地恐怕要让欧洲的同仁们瞠目结舌。对于当权者来说,宗教只要不危及统治基础,爱干什么都可以。而教派之间并没有什么非要斗个你死我活的概念。不过从更深的层次上看来,或许还和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有关。不管你说什么也好,还是“耕我们的地要紧”。实用是一切的根本,因此我们的文化中道教的玉皇大帝可以请佛教的如来帮忙,儒家的祖师也可以向道家的始祖请教问题。由此看来,还是当个中国人好。

不过中国的不宽容,也许比宗教法庭有过之而无不及。宗教法庭尚需要法官证人,也或许会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但中国式的不宽容什么也不需要。习惯个人崇拜以及盲目服从的民众只需要一个并未经过深思熟虑的、甚至是错误的命令,就可以发动十亿人进行各式各样轰轰烈烈的“运动”,或者说是“屠杀”。而且,我们也没有单枪匹马地直面众人不宽容的错误、挺身反抗时代谬误与社会残暴。对此,我对伏尔泰心存敬佩。伏尔泰,初中世界史的介绍是“文学家,启蒙运动的干将”,一系列简单又含混的词语。而房龙告诉我的却是一个只身反抗宗教迫害与法律不平等的斗士的故事。作为一个律师与聪明人,明知道自己接手的是宗教迫害的棘手案件,被告死的死,走的走,平反也于事无补;而且自己的对手是天主教会及政府,这样毫无胜算的官司,花费的是几年甚至数十载的光阴,还有谁会接手?——除了伏尔泰以及那些相信公理与正义的斗士们。最令我感动的是有个案子是伏尔泰年过八旬以后接的,打到去世也没有结案,但是他还是胜利了,即使不能亲自做结案陈词,但是这丝毫无损他扳倒教会的光辉。一个年轻的人这样做固然值得嘉许,但是如果一个本可以颐养天年的老人家放弃安逸的生活为了正义与公理,或者说是人类的宽容,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英雄的所为!伏尔泰此刻已经不是那几个简单的词汇可以概括的人物,他更像是《老人与海》中的老渔翁,虽然老去,却依然是雄师;或者更像孟德的诗中所云:“烈士暮年,壮心未已”!

伏尔泰使我想起了艾艾。按理说,我不应该对言辞尖酸刻薄、上课经常向我们灌输激进观念,要么就出差不来、还要在评奖学金重要时刻拖延公布我们成绩的艾艾心存好感。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我敬佩艾艾。推动性别平等、调查文革、向社会一切不平等发起挑战,艾艾是一个真正的斗士。正如伏尔泰向宗教的不宽容开战,艾艾的对手是对性别的不宽容、对弱势群体的忽视与压迫。或许有人会认为这些事情是可以忽视的,但是,没有人去做的话,就不会有进步。再小的事情,做的人多了,不宽容也只能退让。如果没有几百年前为宗教信仰自由而战的人,大概这个世界上有二分之一的人依然生活在宗教战争的混乱与黑暗中。

回顾历史,发现人类社会不宽容的时代比宽容的时代多得多。没有人可以保证我们将来一定可以生活在完整的宽容之中,专横一定会消失。但是不行动就没有未来,可以尽力去做的事情就尽力而为,这样,我们才不至于连追求宽容时代的希望也遗失掉。

第五篇:《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

----吴爱华

五一期间,我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宽容,从古代开始就体现了宽容的作用,我们知道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廉颇对于蔺相如如此宽宏大量,深感惭愧,从此两人便联手,一起为赵国奉命效劳。事实上,只有那些胸襟开阔的人才会运用宽容。反观历史上那些善于妒忌的人,遇到一点不满便怨天尤人,这些人纵然学问再好,也难成大器。周瑜是个卓越的军事家,才能出众,足智多谋,把庞大的东吴水师管理得井井有条。可是,当他得知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后,虽自知不如,但却不甘落败,于是整天心中盘算着如何打赢诸葛亮,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凄叹后,最终落得个吐血身亡的结局,唉,这又是何苦呢!倘若周瑜能像蔺相如那样宽容大量,我想,他的结局肯定不会是这样!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有宽容的胸怀,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们时,如果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那么我们尚不具备宽容精神。如果教师缺乏宽容之心,就会把教学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他面对的是冰冰的粉笔、黑板,而不是一张张生机勃勃的求知若渴的面孔。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只是为

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维持生存而教,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他讲课时的眼神儿是空洞的,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精神是疲惫的,神情是冷漠的,相应的,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甚至是敌视的,烦躁的,没有了对学生的爱,教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只能虚有其表。就小学生而言,调皮是他们的天性,犯错误的事情十有发生。孩子们即使犯了错误也希望得到宽容。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学生调皮,被老师警告说:“我要告诉你爸爸!”这个小学生悄悄地说:“你做了错事,我也要告诉你爸爸。”老师火冒三丈,把这小学生揪到办公室,命令写出深刻的检查。小学生写道:“同一告诉爸爸。”老师看了这检查后,手指着学生的鼻子说:“看看你,连“同意”的“意”字都不会写,竟写成了“一”字,不告诉你爸爸能行吗?”这小学生又反驳说:“我没写错,是说咱们一块儿告诉我爸和您爸。”这下可真把老师的鼻子气歪了,跺着脚儿说:“朽木不可雕也!”——这则幽默的小故事大概想劝告为师者,不可低估了这些小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谁敢说这小学生将来不是个人物?他们和大人一样,渴望宽容!我们成人常常倡导宽容,而为什么就不能宽容一下孩子呢?哪能动不动就写检查,甚至休罚呢?

但是宽容决不是纵容,宽容与纵容有很大的区别,宽容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事而别。对教师而言: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心胸更加宽阔,情操更加高尚,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洞察力更加敏锐。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即宽容地对待自己,意味着他拥有流畅潇洒的风采和健康人格的涵养,得到的是学生对他的更加尊敬和爱戴。只要深入学生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宽而有方,宽而有度,宽而有爱,宽而有望,定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宽容是永远的爱,愿我们的老师都用一颗颗宽容的心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多一些宽容就少一些心灵的隔膜;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友爱。

宽容

下载《宽容》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宽容》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宽容》读后感

    从内容上讲,这本书谈不上高深,但正是它教给我的这两个简单的字,化去了我来自青春期的玉骄龙式的戾气,是的,是房龙教给了我正确的“心法”。《宽容》,它继续用世俗的、希腊式的眼光......

    《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 读后感——《宽容》 读宽容,不应该带着走马观花般的闲适浏览,尽管也许你会看到许多这样的介绍:通俗历史小说。不得不说,我确实是抱着浮光掠影的态度翻开这本著作的,但......

    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宽容读后感 篇1最近,我正在读一本名叫《宽容之心》的书。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张衍。那是在一二年级时的事了,可我记忆犹新。那时的我脾气不好,成绩却还可以。一次英语测......

    宽容读后感

    读《宽容》有感 读了这本书,使我不得不惊叹于房龙超人的见解,他的思想真是人类史上一朵伟大的奇葩,让我对真理有了真正的了解。它是一本关于时代进步及思想斗争的一本书,我只能......

    宽容读后感

    宽容读后感1 《学会宽容》既像一位长者正在对我们低声细语,又像一缕清风吹进我们的心田,读了这篇文章,我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文中一句“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

    宽容的读后感

    宽容的读后感读了上一篇文章有何感想呢?我只能说,人人都向往这一种境界,可是如果扪心自问,那一个人能做到呢?只是一种高调的号召而以,宽容的读后感。也可以说是一种口号吧,对一些人......

    《学会宽容》读后感

    前一段时间,我翻开了《学会宽容》这本书,在书中我静静地领略、感受宽容的力量。“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也是福……”书中的一字一句在我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

    《宽容》读后感1200字

    从儿时起,我极爱宽容,因为痴迷清丽的句子:“被踏碎的花儿,仍将芬芳沾上鞋履,这,就是宽容。”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