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应“扎根”在农村
城市应“扎根”在农村
城市应“扎根”在农村 ——调研有感
生活在高楼耸立的城市里,已经很少再能看到农田那种自然的绿的美了,取而代之的只是柏油马路上丛林阵阵的人造绿,但我们已经熟悉了夏天没有阵阵知鸟声、蛙鸣声的城市生活了。于是,我们渐渐地忘却了农村,忘却了淳朴的农人,忘却了本真的乡风。
这个假期有机会跟老师一起做课题研究,研究江苏省“三农”问题。我们的任务就是到农村去走访农人,完成调研表。基于此,我走进了常州的农村,了解了许多,感悟了许多。
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我到达了目的地。那是半农村半城市的乡村,因为虽然还有片片农田,几个鱼塘,甚至种植西瓜、草莓等水果的大棚,但很多地方已经拆掉了,建成了小区楼,有的地方还在建设当中。虽然我对这个地方不熟悉,但为了完成调研表,我硬着头皮走进了第一个农户家。我敲了敲门,出来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打量着我,问:“你是干什么的?”我一边说,一边拿出我的身份证、学生证。其实这时她已经在给我开门了,虽然她识字并不多,但显然她相信我了。老人家当时正在择菜,准备做饭,见到我来,放下了手中的菜,跟我聊了起来。虽然刚开始的将信将疑让我有些尴尬,但这会那种本真的热情,让我很感动。
老人给我倒了一杯水,几句之下才知道,原来老人的房子刚被拆掉,这是她跟老伴还有儿子一家三口租住的房子,一家三口也是刚搬来不久。当我怀疑似的问她,还记不记得种田那点事时,她坦然地笑笑说:“种了一辈子了,怎么会忘记呢?!”接着,我切入了主题。攀谈之下知道,老人家里原来种了4、5亩田,后来由于城市开发,只剩下一亩多了。粮食只够自家吃吃,很少会剩余些,能拿到粮管所买卖。老人还养了十来只鸡,不是为了买卖,只是希望能吃点自家的鸡蛋。当我照着调研表问道:“养殖中,会不会使用添加剂?”时,老人很朴素地说:“我们养鸡都是为了吃鸡蛋,怎么能害人呢?!”接着,我又照着“城乡居民消费情况表”对老人进行了询问,时间将近半小时。过程中,我时不时抬头看墙上的挂钟,怕打扰了老人,但当我看到她淳朴的笑脸时,我一次次地释怀了。最后,我请老人在调研表后面签上姓名,她笑着说:“字写得不好看。”当她写完后,我看着自己在调研表上写的名字,顿时自惭形秽。老人姓周。
接着,我又采访了几家农户,一样的热情,一样的淳朴,一样的本真。
回家途中,坐着车,看着车窗外不成片的绿地、池塘,我想了很多。我想,城市应“扎根”在农村
城市的发展,应该以农村为基础,而不是以农村为代价。城市应扎根在农村,无论是城市人的情感品质、为人处世抑或城市的快速发展都应该扎根在农村。
城市人的情感品质、为人处世应该扎根在农村。生活在城市,过着快节奏的生活,每天都在为生存、生活奔碌;小区里高楼耸立,晚上总是万家灯火,菜场、超市总是很拥挤,好像有很多人,但一旦你回到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减少了,那扇防盗门隔住了小偷,也隔住的人情的传播与交流;职场里,每个人都各有千秋,你没有时间放慢脚步,因为大部分人都是龟兔赛跑中的小乌龟罢了。。。而农村不一样,节奏很慢,不是一潭死水的慢,而是一种给人愉悦感的舒适。其实,我们每个生活在城市的人,都应该以农村人的节奏、心态去面对城市生活,这或许就是武术里说的“以柔克刚”吧。
就像陈坤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里,演讲时说的那样——人生路,莫慌张。或许我们真的可以先以一种慢的心态去寻求内心真正的追求、人生目标,当你明确并坚定后,再去行动,而不是一头扎在人海里,人云亦云。
当然,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样应该扎根在农村。车子走了一大半路程后,明显能感觉到环境的变化。绿油油的土地没有了,阵阵鱼塘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路灯,绿化,人工湖。。。难道乡村就这么不见了?我有些慌了,想到了老人们的话——现在种地够自家吃就不错了,哪够卖啊;土地马上都没了。。。是啊,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却常常要进口粮食,这不是问题吗?为了发展,为了评全国文明城市,城市的马路一再变宽,可还是拥挤;绿化一再重置,可环境还是不好;人造湖一再维护,可湖水还是不那么“纯粹”。。。这样的建设,非但没有把城市建好,反而牺牲了农村、农人。
我想,我们的城市发展应该扎根农村。一个城市无论多么发达,都离不开农村,城市人要农村人养活;城市要农村滋养。当你看到一个繁华的城市还有农田、绿地时,你才会真正站稳在这个城市,因为农村是城市的根。
诚然,这几年,常州的发展很快,作为全国BRT(快速公交)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公交事业很便民也很利民;开放了全市的公园、公厕;评上了全国文明城市;获准建地铁;同时,很多农人也因为开发拆迁住上了高楼,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但我们永远离不开农村,更应该永远扎根农村,无论是人情还是发展。
当然,我说的城市应扎根农村,并不是回到农村那种现状,而是支持一种农村人为人淳朴坦荡的情感、一种“不慌张”的生活态度以及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城市的观念。
我想,这样的一次调研于我是有意义的。数据会呈现给老师,作为研究江苏
城市应“扎根”在农村
“三农”问题的基础;而这样一种感悟,才是实践最大的收获。还是那句话——学知识、做实践,去感知、去“自塑”。
第二篇:喜迎十八大 扎根在农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今年以来,龙冈镇确立“南水北绿、西进南拓,镇当城建、融城带乡,镇区社区联动、城乡统筹发展”的“三大理念”,围绕“全区争第一、全市争一流”的目标,大力实施“项目兴镇、工业强镇、三产活镇、三业旺镇”的“四大战略”,坚持工业化城镇化联动互促,努力寻求新特产业和集镇建设快速突破,实现以产兴镇,以城促产,产城共建,全力打造盐城的“西花园”、产城融合之“右翼”。
我们大学生村官作为龙冈镇的基层工作者,作为新时期农村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更要植根于农村的泥土,用火热的青春,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书记说在农村就要记住,“平凡之中伟大追求,平静之中满腔热血,平常之中极强责任感”。我们在多雨季节里防洪减灾,平安综治中入户访察;计生管理里动态跟踪,人口普查中保质保量;群众纠纷里耐心调解,农业设施建设中做规划、跑资金;民生工作里申保障、办农合,村务公开中阳光透明;支部组织里创先争优,冬季征兵中拥军护军;新春佳节里拜访慰问,低温寒冬中防冻防寒;春季抛荒里耕地育苗,清明防火中宣传文明;文明创建里清洁家园,精神文化中积极活跃……
这里虽然没有优越的办公条件,也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更没有炫目的灯红酒绿,却有着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有着传统质朴的农家小屋,有着暖人心田的袅袅炊烟。在走家串户中我体会到的是一种有别于都市的人间真情,“一村一家人”,我想这就是农村的魅力所在。
我始终坚持一个信念,人生就是要不断面对挑战,只有不断接受磨练,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从学生到村官,从学生到民政办事员,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信心在关爱中得到了坚定,价值在付出中得到了体现。“云清枝劲挺,秉志造葱茏”。在今后的征途上,我将继续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扬青春风采,展时代韶华,用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八大和新龙冈献礼!
第三篇:扎根农村教育事业
扎根农村无私奉献
冷为民,男,1966男4月出生,大专学历 从教二十八载,始终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首位的一位乡村教师。他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于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为山村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从教其间担任过20年的班主任,担任过3年的村小教导主任,因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于2009年9月任命为新庄湾溪小学校长。该同志无论在任何岗位,始终都是锐意进球、兢兢业业,认真履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他的职业准则,“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他的人生追求。
一、德高为师 身正为范
二十八年来,他辛勤耕耘,无论作为一名普通教师,还是学校领导,他始终坚守着“育人教书,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到依法执教和依法治校,工作中积极探索、锐意改革,出色地履行了自己的岗位职责。长期的工作和思想积累,使他心系教坛,关爱学生,在关键时候总能挺身而出,为学生着想。2009年9月担任湾溪小学校长以来,针对农村学校留守教师年龄大、代课教师较多,学科分布不均匀,综合素质下降等实际情况,开展了以“净化教师心灵、激发教师活力、创建幸福湾小”为主题的师德建设活动,通过学习、交谈、考评等多种形式,教育广大教师要在“平凡之中有伟大追求,平静之中有满腔热血,平常之中有极强烈责任感”,扎根农村基础教育,耐得住寂寞,为农村孩子倾洒爱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教师的师德素质明显提高,推动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镇前列。学校先后多次获得县文教局、新庄镇政府的表彰。
二、关爱学生播洒阳光
学校地处湾溪村与筠山村腹地,由于受国家转型期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造成了大量留守学生、空壳家庭的出现。如何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一直是他关心的事情。针对留守生问题,首先,他要求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初学生报到注册时建立了留守生信息,指定专门老师对留守
生进行帮扶,从心理、学习、生活上全方位关心留守生的健康成长;针对留守生长期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建立了心理辅导室,使得学校留守生有了倾诉心声的对象,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很多留守生没有从自已父母那里得到温暖,却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父母般的呵护,让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里也充满了欢笑,充满阳光。
三、谋划发展殚精竭虑
借创建“规范化管理学校”为契机,更好地服务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尽一切可能推动学校发展。五年来,他可谓殚精竭虑,多方努力,筹措资金,争取湾溪村和筠山村两村筹资5万余元,新建学校食堂,现已投入使用,圆了历届领导、师生的梦想,窗明几净的餐厅,使得师生吃饭不再受风吹、日晒、雨淋之苦;2013年又向上争取中央财政资金74万余元,重建教学楼和附设幼儿园,即将启动,解决了这两个村的孩子就近入学的困难,真正践行“为农民着想,让农民满意”的教育。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校园环境的改善,深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四、创新管理强抓安全
安全大于天,责任重于山,没有安全,神马都是浮云。作为校长,他亲自谋划学校安全工作,确立了“讲、宣、签、查、练、案”六字工作方针。“讲”,就是逢会必讲安全,强调安全是学校工作的前提,教育广大师生警钟长鸣;
“宣”,就是通过主题校会、班会、法制报告会、演讲会、征文比赛、告家长书,以及悬挂安全标语、制作安全教育文化墙、发放专题材料等加强安全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查”,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拉网式安全排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签”则是学校和教师和相关科室、班主任和学生和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练”是安全演练,每个月政教处都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或消防安全演练,提高师生的安全自救自护能力;“案”,就是制定各项工作活动的安全预案,做到未雨绸缪,努力把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几年来,学校安全工作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为学生成长撑起了一片安全舒适的蓝天。
回顾冷为民同志二十八年来的教育生涯,他确实是在竭尽全力的工作,为学校、为学生他无怨无悔,更无愧于领导和教师的多重职责。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冷为民同志深知:要想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绩,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坚信:只要扑下身子,一心为了学生,一心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断学习,科学管理,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四篇:扎根农村 无私奉献
扎根山村 无私奉献
—高纪莲老师的先进事迹材料
高纪莲,女,苗族,1978年出生,中共党员,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河溪中学副校长,从事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高纪莲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以校为家,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任劳任怨,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够自觉起模范带头作用,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以人为本,热爱学生
高纪莲老师一贯以教学严谨而著称,而她关心他人,爱生如子的胸怀更是受到所有师生的爱戴。她热爱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从不辱骂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2010年,一个名叫秦玉蓉的女孩从泸溪县解放岩中学转到她的班上。这是一名残疾生,而且身体很差,尤其在冬天容易感冒,严重时就会引发哮喘,有时还会晕倒。高老师在了解了她的特殊情况后,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照顾她,每当她感冒时,高老师就带她去医院买药,打针,回来为她烧开水,细心照料,直到她病好为止。在高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下,秦玉蓉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习。
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嘘寒问暖,细心呵护成了她多年的习惯。每年的农历初三,按照农村习俗,她都要自己出钱,亲手为班级的留守儿童每人煮两个鸡蛋,让他们沐浴在母爱的阳光下。她就是这样,把自己无私的爱全部给了自己的学生。工作十三年来,她没有请过一天假,即使生病了,也是带病坚持上课。
二、挥洒青春,无私奉献
高纪莲老师2004年从排吼中学调入河溪中学,从事初二的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那时她的孩子仅有八个月,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边是顽皮捣蛋的学生,可她毫无怨言,相反,还把班级工作开展地有声有色。
2012年秋天,和她同任初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王强老师借调到去了吉首铁路中学,整个初三的语文教学重担又落到了她的肩上。除了要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她还要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兼任初三的年级组长,同时还要协助校长管理学校的日常工作。面对超负荷的工作,她不仅没有一句怨言,而且还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她每天早早地起床,和学生一起跑步,去教室里督促他们的学习;晚上还要值班,查寝。为了杜绝学生有些学生半夜爬出寝室外出上网,有时要值班到凌晨两点多钟才休息。但她并不会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工作,她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仍然有条不紊。在她的带领下,初三年级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本人所执教的语文,合格率达98.6%,实考成绩名列农村组第二。
不仅如此,学校安排的其他相关工作,她都尽心尽力、努力认真地去做,并尽量将之完成好。因此,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通过通过她的努力后从来没有一次令学校领导失望过,更没有因为她而耽误或影响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程;反之,还多次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三、精心管理,成绩卓著
高纪莲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其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他始
终坚持“德育为先”的原则,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同时,她善于构建团结高效的班级领导核心。她带领的班级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班委成员,能团结全班同学,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的得力助手,能协助老师正确有效处理班级事务。
高纪莲老师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大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鼓励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她班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表现出色,在校内举行的外活动中,也表现得非常出色。班风纯正、学风浓厚,具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她班级的最大特色。班级曾多次被评为“优秀班级”。她也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高老师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实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她在长期的实验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她首先尝试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行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新模式。她的大胆创新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对保生控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她任教的班级辍学率是全校最低的。看到高老师取得成绩后,其他班级和其他科目的教师也纷纷效仿。为了进一步巩固效果,弥补不足,高老师与教科室一起组织了研讨会,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经过一年的努力,她任教班级的合格率达90%以上。
作为学校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她一方面引导大家学习新课程新理论,积极创新;另一方面举行语文观摩研讨课,和大家共同座谈评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她撰写的论文《浅谈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幽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先后在州、市举行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
高纪莲老师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始终实践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信条,“求实、创新、严谨、扎实”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不辞辛苦,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
2006年,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
2008年,获市政府嘉奖;
2009年,获市政府嘉奖;被评为州级“学习型教师“
2010年,记“三等功”,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
2012年,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工会主席培训中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3年,被河溪镇府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3年,在吉首市举行的专业成长演讲比赛中,荣获初中组第二名。
第五篇:扎根农村,先进事迹
扎根农村,爱校如家
李园同志,大学本科学历,小学二级教师,自201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他忠诚于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她努力探索教育的新途径,实施创新教育,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带领老师们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中,在教师中树立了榜样,其事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她深知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强人一筹,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从教以来,她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在三尺讲台上,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政策教书育人,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无论学校安排任何岗位和工作都无怨无悔,并都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志存高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二、积极钻研,提高修养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
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此,她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现代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人才观。经常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深入研究教学方法,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新课程、践行新课改,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实绩日益突出。
三、严于律己,做学生的表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须先行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
具有示范性。所以教师要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四、关爱每一个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工作中,她力求做到“严慈结合”,切切实实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她都会以一颗饱满的爱心去教育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时刻体会到老师的关爱。下课后,跟学生玩在一起,和他们交流思想,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使学生能无忧无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六年来的教学生涯,使她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展望未来,她将以强烈的责任感,用自
己的生命,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播种希望,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用青春抒写生命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