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素材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素材
一.实习地点
库不齐沙漠,南天门,小井沟,格根塔拉草原。
二.实习时间
三.实习地点介绍
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是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东西长262千米,面积大约1.86万平方千米,库布其沙漠资源丰富,有沙漠、湖群、草原、黄河、丘陵、湿地、等一大批天然景观,风光独特。南天门景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县,出和林格尔县城关镇,沿和凉公路行进不到 15公里。南天门位于东摩天岭山区,面积达158万亩,这里峡谷奇险、重峦叠嶂、植被丰富、朝禽暮兽、寒鸣相和,矿藏、药材、山野菜等资源特别丰富。小井沟蒙语称“旭尼苏贝,位于大青山南麓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25公里处。井沟园区内自然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青山秀水如诗如画;高山草原风光独特。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景区树木丛生,山峦起伏,风景独特,四季分明,资源丰富,环境优雅。格根塔拉。格根塔拉位于杜尔伯特草原深处,距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40公里。格根塔拉是蒙古语,意为“辽阔明亮的草原” 这里牧草茂盛、牲畜遍地,草原特色浓厚迷人,自古以来就是优良的天然牧场。
四.实习内容
(1)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实习要求和具体时间安排。以及野外实习注意事项。
(2)实习前的准备。实习所需工具:枝剪、号牌、采集袋(吸水草纸)、标本夹、绳子、采集记录本、铲子、笔记本、采集箱、改锥。
(3)收集标本:将植物进行正确的采摘,并压在标本夹里,有以脱落的植物应放在标本盒里。
(4)标本的制作及分类:标本做好之后,借用各种书籍将采集到得标本进行分类。
五.实习感受
经过十几天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在采摘的时候,老师会告诉我们如何使用标本夹、如何正确采摘等并且会讲解植物的有关知识。这种生动的教学 1
法不仅让我们将理论运用到了实际,而且使我们生动的记住了许多知识。采集标本是我们植物实习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既考我们专业知识又考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考我们的观察能力。因此下面先简单介绍几种采集标本方法以及标本的压制:(1)禾本植物的采集——禾本植物一般是指乔木、灌木或木质藤本植物而言,采集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小枝作为标本。所摘标本一般要带有叶、花或果实。大小要适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高大的草本植物的采集方法一般与禾本植物不同。但较小的植物除了采集它的叶花果之外,必要是要将地下的部分,如根茎、根系等,尽量挖取。
(3)当有雄雌异株时应分别采集。采集标本数2-3份。并将采集信息及时写在标本记录上。
标本的压制
(1)整理标本—把标本上多余无用的密迭枝剪去一部分,免得遮盖花果。(2)编号—把采集的同种植物编同一号数,所编的号数要与采集记录号数一致(3)压制—用木质的夹板来压,在底面铺上一层厚草纸,将标本平铺其上,然后盖上草纸。压完后拴住便可。
(4)换纸—新压得标本每天换纸1-2次,以后可减少次数。初换时要将覆压的叶子、花小心张开。
以下为我们采集到得植物名称:
第二篇: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
前言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实习的简要概况:
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 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 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 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标本的采集:
2. 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
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
4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2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意义:
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实习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习报告
(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
四、实习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3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2日——20xx年5月26日
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
被子植物:
木兰科:木兰
榆科:朴树
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
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
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
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
含羞草科:台湾相思,含羞草
椴树科:布渣木
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
炸酱草科:炸酱草
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
炸酱草科:炸酱草
葡萄科:爬墙虎
茄科:少花龙葵、水茄
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
裸子植物:
杉科:杉树
蕨类植物: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
实习总结: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 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4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实习内容。
xx月xx日上午从xx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xx月xx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
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
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沟囊蹲尤喙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沟闹匾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
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
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
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
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5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最好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6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7
一、实习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二、实习地点:
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三、实习内容: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四、具体行程:
1、xx月xx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2、xx月xx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
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3、xx月xx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4、xx月xx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
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5、xx月x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今天先后去了南饮泉和北饮泉,这里有许多风格别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点,接着又去了药泉湖,记得这里的泉水是最具特点的,味道有点闲,而且对于这水还有其美丽的传说,随后我们又买了些小饰品,有五大连池留念项链,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们以组为单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师对我们这几天的实习内容进行了测试,主要内容是对植物的识别,测试完成,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6、xx月xx日,这是本次植物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自己的物品,4:00就离开了住处,踏上返回的列车,或许是出来时间长了,对学校便产生了牵挂,期盼着能够快些到达,期盼着把我们的经历讲给那些没来的同学听,就这样离五大连池渐渐的远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生活也临近了尾声。
五、本次实习中所积累的部分植物简介:
1、百合科(liliaceae):单子叶植物,隶属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
2、菊科(keyinwiki):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草本,头状花序,聚药雄蕊,瘦果顶端带冠毛或鳞片。
3、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根据果实类型,通常分为具u果的金莲花亚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亚科。金莲亚科主要有乌头属、翠雀属、金莲花属、升麻属。
4、唇形科(labiat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多为二唇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个心皮形成;花柱。
5、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
6、蔷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7、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它形状花托的边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他形状花托的边沿。
六、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相结合,这种方法让我们轻松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我们同学间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既充实又美好的,我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同时,也感谢几位老师一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用,这短暂的实习生活也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8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9
前言:
通过接近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铜仁市江口县 梵净山 凯里市施秉县 云台山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1、江口县
梵净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11年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2007年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政府,于2006年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
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2、施秉县概况
(1)地理位置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贵州东线旅游中心,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2003年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国务院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2)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式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系,属黔东南凹陷。平均海拨526米,全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云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江口县黑湾河生态园酒家。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5月2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梵净山脚。我们9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撑起雨伞继续进行着。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点回到了旅馆。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9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5月23日我们爬梵净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第三篇: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班级:生科二班
姓名:×××
学号:20110513×××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刘艳、杨永清、何海
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我在第二小组,与何海老师一起“最早出发,最晚回来”,锻炼的不仅是鉴别能力,还包括身体素质。实验目的:
1、熟悉植物野外的生存环境,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巩固和加强课堂知识内容,观察、比较、分析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大类群植物的形态特征。
3、学会使用植物检索表,掌握一般的的植物分类的理论基础。能通过检索表认识查找植物,并掌握常见植物的科、属类别。
4、通过野外实习,学会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自己动手做标本,初步学会和掌握做标本的方法、步骤,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
5、认识缙云山植物的特征,了解缙云山植物的形态特征及植物分布类型。
我将以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 chinense)和菝葜(Smilax china)的为例,描述鉴定的过程。
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 chinense)
缙云山上有大量的中华里白。其叶长大下垂,常大片覆于林间空地或岩边向阳面,十分美丽壮观。里白属植物检索表 班级:生科二班
姓名:×××
学号:20110513×××.小羽片基部具明显的短柄;柄长3~4 mm ⋯⋯⋯⋯⋯⋯⋯⋯⋯⋯⋯⋯⋯⋯⋯⋯⋯⋯⋯⋯⋯⋯⋯⋯⋯⋯⋯⋯⋯⋯⋯⋯⋯⋯⋯⋯⋯⋯⋯⋯⋯⋯⋯⋯⋯⋯⋯⋯⋯⋯⋯⋯⋯⋯⋯⋯⋯⋯⋯⋯1.阔片里白Diplopterygium blotianum 1.小羽片基部无柄。.羽轴和小羽轴上密被鳞片。3.叶纸质;叶柄、羽轴和小羽轴被褐色鳞片和星状毛;小羽片宽22~24 mm;孢子囊群和脉裸露⋯⋯⋯⋯⋯⋯⋯⋯⋯⋯⋯⋯⋯⋯⋯⋯⋯ 2.中华里白Diplopterygium chinense 3.叶近革质;叶柄、羽轴和小羽轴密被红棕色鳞片和星状毛;小羽片宽10~12 mm;孢子囊群和脉多少为红棕色毛覆盖⋯⋯⋯⋯⋯⋯⋯⋯⋯⋯⋯⋯⋯⋯⋯⋯⋯⋯⋯⋯⋯⋯⋯⋯⋯⋯⋯⋯⋯⋯⋯⋯⋯⋯⋯⋯⋯⋯⋯⋯⋯⋯⋯⋯⋯⋯⋯⋯⋯⋯⋯⋯⋯⋯⋯⋯⋯⋯⋯⋯⋯⋯⋯⋯⋯ 3.厚毛里白Diplopterygium rufum 2.羽轴和小羽轴上无鳞片, 有时被稀疏的星状毛。4.末回裂片斜展。.叶3 回羽状, 小羽片参差不齐, 2 回小羽片全缘、羽状深裂或全裂 ⋯⋯⋯⋯⋯⋯⋯⋯⋯⋯⋯⋯⋯⋯⋯⋯⋯⋯⋯⋯⋯⋯⋯⋯⋯⋯⋯⋯⋯⋯⋯⋯ 4.参差里白Diplopterygium irregulare 5.叶2 回羽状, 小羽片整齐, 2 回小羽片(末回小羽片)全缘。.小羽片全裂, 宽15~25 mm, 有光泽;裂片25~40 对⋯⋯⋯⋯⋯⋯⋯⋯⋯⋯⋯⋯⋯⋯⋯⋯⋯⋯⋯⋯⋯⋯⋯⋯⋯⋯⋯⋯⋯⋯⋯⋯⋯⋯⋯⋯⋯⋯⋯⋯⋯⋯⋯ 5.光里白Diplopterygium laevissimum 6.小羽片羽状深裂, 宽30~40 mm;裂片60~70 对⋯⋯⋯⋯⋯⋯⋯⋯⋯⋯⋯⋯⋯⋯⋯⋯⋯⋯⋯⋯⋯⋯⋯⋯⋯⋯⋯⋯⋯⋯⋯⋯⋯⋯⋯⋯⋯⋯⋯⋯⋯⋯⋯⋯⋯⋯⋯ 6.广东里白Diplopterygium cantonense 4.末回裂片水平或近水平伸出。.羽片和小羽片较小;小羽片11~17×1.5~2.5 cm;裂片背面细脉10~11 对⋯⋯⋯⋯⋯⋯⋯⋯⋯⋯⋯⋯⋯⋯⋯⋯⋯⋯⋯⋯⋯⋯⋯⋯⋯⋯⋯⋯⋯⋯⋯ 7.里白Diplopterygium glaucum 7.羽片和小羽片较大;小羽片15~22×2.4~4 cm;裂片背面细脉多于15 对.裂片近革质;小羽片背面苍白色⋯⋯⋯⋯⋯⋯⋯⋯⋯⋯⋯⋯⋯⋯⋯⋯⋯⋯⋯⋯⋯⋯⋯⋯⋯⋯⋯⋯⋯⋯⋯⋯⋯⋯⋯⋯⋯⋯⋯⋯⋯⋯⋯⋯⋯⋯⋯⋯⋯⋯⋯⋯⋯⋯⋯⋯⋯⋯⋯⋯⋯⋯⋯⋯⋯8.大里白Diplopterygium giganteum 8.裂片膜质;小羽片背面绿色⋯⋯9.绿里白Diplopterygium maximum
观察到的形态特点:成熟之珠高达2~3m,根茎粗壮,横卧,分株繁殖。叶片长披针形,叶色浓绿,常两片叶对生,叶柄、叶轴均密被狭卵形鳞片。叶柄长达1m,由柄端的芽生出1对二回羽状深裂的张开大羽片,第二年,两羽片间的顶芽再生出1对羽片,翌年并可再次生出羽片。羽片长80~120cm或更长,成长后下垂,二回羽片40~50对,互生,线状披针形;坚纸质,背面灰绿色或略带白粉。
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鉴定出它是里百科里白属的中华里白。缙云山上不仅有大量的中华里白,还有很多的里白,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里白没有鳞毛(我们都简称“没有毛”)班级:生科二班
姓名:×××
学号:20110513×××
菝葜(Smilax china)
常绿攀缘状木质藤本,根茎横走地中,呈不规则的弯曲,肥厚,质硬,其上疏生须根,茎硬,节处弯曲,长0.7~2米以上,有倒生或平出的疏刺。叶互生,革质,圆形或广椭圆形,叶片长5~7cm(厘米),宽2.5~5cm(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有时近心脏形,3~5脉,有柄,全缘,背面绿色,叶柄长4~5mm(毫米),沿叶柄下部两侧扩大成翼状,托叶线形或成卷须状。花单性异株,黄绿色,腋生伞形花序,花萼3枚,花瓣3片,雄蕊6枚,雌花花被与雄花相同,退化雄蕊成丝状,子房上位,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根据其特征我们可以鉴定出它是菝契科菝契属的菝葜。缙云山也存在很多的肖菝葜,他们的主要区别则表现在叶的大小和革质化程度上。感悟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和老师认真的讲解,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很多植物了,虽然不一定能准确的说出某某植物的特点,但是起码的名称和科属,我们已经能够辨认出来。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也充分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在实习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及同大家的细心交流,更加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谊。相信这次实习一定会成为我们大家在大学生活中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专业:生物科学 班级:2011级生科二班 姓名:××× 学号:20110513×××
第四篇: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
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实习的目的:
(1)掌握常用的常见科120种常见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中文名、所属科
(2)强化韧劲、磨砺意志
(3)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的意义:
认识了常见的150种植物的形态特征、所属科与中文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二、实习的时间和地点
地点:吉林市马虎头山左家自然保护区
时间:20xx年6月21日至25日
三、实习的内容
(1)对野外植物的识别,包括归属的科与形态特征
(2)压制标本的方法、注意事项、植物的保色等
(3)写实习报告
(4)老师考察学习的情况
四、实习的体会
6月21日,我们各小组分批在校园内、校园外采集植物。6月22日,我们离开了学校到马虎头山跟随老师一起采集。在山上我们开始一次论理联系实践的活动。
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挖植物、标序号并进行记忆。认识了一百多种常见植物,并从植物的特征等区分了外形较相似的物种,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各科的特征,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了基础。有趣的实习活动使我们学习并快乐着。
在马虎头山上,我们艰难的往上爬,寻找着每棵具有特点的植物,然后老师很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好学的同学们早就分工合作了,有的负责采样品,有的负责贴标签,有的负责记录…..植物各种,我们时而闻气味,时而观察花序,时而比较果实和叶子;平常人看来是一棵棵野草,在我们眼里却是一个个宝贝,她的科、种和特征都被老师们描述的淋漓尽致!
在爬山的过程中我们不怕爆烈的太阳,不怕山坡的陡峭,不怕各种虫子,不怕长途跋涉的辛苦,我们互相说着话、互相关怀着,想想李时珍,我们这些又算什么呢。为着更好地辨别各个物种,为了能学的更多,我们谁也没有怨气过!最后我们爬到山顶了,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成功的喜悦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一起吃着、玩儿着,很是开心。
在短短的一周实习中,我们感到时间的匆忙,在稍纵即逝的光阴里,我们怎么才能用有限生命在中药学领域下做出贡献呢?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活动都是按组各自进行,紧张但十分有序;学习中我们看到合作的重要性;学习中我们认识到经验继承的重要性,如果没有老师和工具书,我们会一直手忙脚乱!
在数不胜数的植物中,我们遇见了非常漂亮的花、草,在强大的生态自然里,她们也算得上“美女”,大自然真的好伟大啊!我们,一棵等待进化的小草,正接受着阳光的沐浴;实习让我们开了眼界:大自然是一本学不完的书。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2
一、实习目的: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3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7月8日—207月14日
参与人员: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全体同学以及带队老师
动物学指导老师:李巨勇、韩广欣
植物学指导老师:王晓蕊
随着本学期的结束,我们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学生开始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本次实习将在张家口小五台山的金河口管理区度过。在这里,我们将对课堂上学习的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检验并初步综合运用于实践当中。在实践中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分认知自己身边常见的动植物。
小五台山在太行山脉的最北端,居于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蔚县与涿鹿县交界的地方。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山谷皆有溪河,水量充沛。小五台山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性山地气候。冰冻期长,无霜期短,降雨量大并集中在七月,四季更替明显。五台山地区植被类型为夏绿阔叶林,由于山势高峻,气候垂直分布显著,植被、土壤、垂直带谱比较完整,物种饱和度大,拥有杉、松、柏、杨、柳、槭、栎、花椒、樱桃、苹果、榛、忍冬、山楂、绣线菊等常见物种,特有物种有蚂蚱腿子、榛子、土贝母、地枸叶、小台黄芪、小五台柴胡等,还有苏铁、银杏等珍稀物种。动物和昆虫的种类繁多,其中野生保护动物有20余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41种。有世界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金鸟;二级保护动物斑羚;还有豹猫、狐、狍、獾等。两栖类有中华大蟾蜍、中国林蛙等。
二、实习过程
7月9号,我们前往东金河沟进行标本采集。由于天气原因,小雨一直不停,这导致我们采集到的动物标本比较少,以蝗虫为主,没有蝴蝶和蛾子一类的昆虫。植物采集的比较多,我们见到的植物有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等,采集的标本有石竹(石竹科)、胡枝子(豆科 胡枝子属)、薤白(葱科 葱属)等。当晚原本准备进行灯诱,但由于一直下雨,放弃灯诱,因此在最后灯诱的成果比较小。
7月10号,队伍前往章家窑采集标本,还是小雨天气。不过这次采集到了一些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如: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由于捕捉过程中的行为不当和三角袋的使用不熟练,导致最终剩下的标本鳞翅目标本较少,翅膀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除了膜翅目和鳞翅目的昆虫以外,还捕捉到两栖纲的蛙类和蜈蚣等动物,最后放入毒瓶中的蜈蚣变为绿色,于是放弃了标本制作。植物标本的采集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唐松草(毛茛科 唐松草属)、紫荆(豆科 紫荆属)等。此次的路程比较长,一直是小雨不断,路面比较湿滑,但是本小组成员相当团结,没有掉队和不满情绪,在今上午的标本采集中,大家热情都比较高。下午在王晓蕊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队两天来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并且学会了使用植物志。在李巨勇和韩广欣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将采集到的昆虫标本进行鉴定,并挂牌。晚上上由于小雨不断,原本计划的灯诱又没有进行。今天蛾子标本的收获基本为零。不过代替灯诱的是小组内的活动,我们将第一天采集并压制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丢弃了一些发霉和个体较大的植物,并对较好的植物进行压制。
7月11号,我们今天上山采集标本,其实只是西台山的山脚吧。由于前几天的雨,导致路面湿滑,淤泥很多,基本没机会追赶蝶类。不过采集到了蝽(半翅目 蝽科)、飞蝗(直翅目 蝗科)、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等动物。植物标本包括瞿麦(石竹科 石竹属)、车前草(车前科 车前草属)、山丹(百合科 百合属)、珍珠梅(蔷薇科 珍珠梅属)等。今天上山,同学们的热情都比较高,湿滑的路面在我们眼里似乎算不上是什么困难了。总体来说,除去以前采集重复的标本,今天的收获还是不错的。晚上进行灯诱,由于风比较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只捉到了四只蛾子,当晚进行了展翅。
7月12号和7月13号,这两天我们分别前往西台山和金河口景区。在金河口景区,水流充沛,我们的任务是观察水生的动植物。在西台山,我们的任务是观察植被分布和采集标本。看到的植物有油松(松科 松属)、中华落叶松(松科 松属)、杨(杨柳科 杨属)、柳(杨柳科 柳属)、榛(桦木科 榛属)、金莲花(毛茛科 金莲花属)、蓝刺头(菊科 蓝刺头属)。并且在爬山的过程中,观察了整个山体的植被分布情况。
21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甸带,由于随海拔的升高,植株逐渐矮化,木本植物减少, 仅有金露梅、银露梅等小灌木及菊科和禾本科多种草类。
1400——米 :真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油松,阔叶树中有白桦、红桦、北京丁香、唐松草等。
1200——1400米 :次生灌草丛带,主要棺木有沙棘、绣线菊,草类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为主。
1200米以上:主要农作物产区,主要果树为杏、桃、苹果、梨、核桃等。
三、实习收获
1、学习收获
动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察到的动物有蜜蜂(膜翅目 蜜蜂科)、泥蜂(膜翅目 泥蜂总科 泥蜂科)、胡蜂(膜翅目 胡蜂科)、丝带凤蝶(鳞翅目 凤蝶科)、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嵌带灰蝶(鳞翅目 灰蝶科)、中国林蛙(两栖纲 无尾目 蛙科)、大蜘蛛(蛛形纲 蜘蛛目)、水龟虫(鞘翅目 水龟虫科)、蝌蚪(林蛙幼体)、飞蝗(直翅目 蝗科)、瓢甲(鞘翅目 步甲科)、螳螂(螳螂目 螳螂科)、蚂蚁(膜翅目 蚁科)、菜粉蝶(鳞翅目 粉蝶科)等。
植物学实习收获:采集和观察到的植物有
石竹,石竹科,叶线状披针形,基部成短鞘围抱茎节 花单生,花萼圆筒状,花瓣瓣片菱状倒卵形,基部具长爪
金莲花,毛茛科,茎不分枝,有纵棱 基生叶有长柄,三全裂,主叶叶柄短 花单生于茎顶,金黄色,萼片椭圆形,花丝丝状
小根蒜,百合科,地下茎球形,鳞形,叶鞘长
风车草,唇形科,单叶互生,边缘具缺刻,锯齿状,叶椭圆形 茎四棱 轮伞花序,苞片线形,花萼狭管状,上部紫红色,花冠紫红色
水蓼,蓼科,茎节部膨大 托叶鞘圆筒状,膜质,褐色 花穗状花序 质生,花粉红色
车前草,叶卵形近全缘果蒴果等
2、思想收获
在为期七天的河北省小五台山金河口的野外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首先是学习方面的,我们实习就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过程。我们从课本理论走向亲身实践,我们可以在野外观察、比较、分析动植物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种类,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了这个充满奥妙的生物世界。因而也验证、复习和巩固了书本上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检验我们对动植物分类特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补充了课堂与实验教学中的不足。每天收获的就是下午在老师的帮助下鉴定动植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植物志的使用和昆虫标本的制作。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是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在这次实习中,由于天气原因给我们的实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断的小雨使路面积水,变得湿滑。大部分的同学在这几天都是穿着湿的鞋外出采集标本,但是这没有打击同学们的积极性。在上山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没有让一个同学掉队。在采集标本时,我们团队合作,各有分工,每人各有其所,采集动植物标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次实习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班级表现的更为团结友好。
最后,在这次实习中同学们充分的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神奇。在西台山顶,同学们制造的垃圾都自觉的带走,可见同学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次的实习,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同学们的生活态度。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一笔大的财富将会一直留在我们的记忆和生活当中。也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在实习中对我的帮助。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4
实习时间:20xx年5月22日——20xx年5月26日
地点:深圳大亚湾东山珍珠岛
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
环境:深圳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大亚湾位于其东面。大亚湾地处惠州市东南,在惠东县、惠阳区和深圳市之间。东考红海湾,西临大鹏湾。
实习内容:
(一)辨认标本
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植物学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植物,老师除了介绍植物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二)采集和制作标本
在这次植物学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压制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压制标本的开始,在压制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压法,还要经常换纸。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三植物的分类
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几十个科的植物,所达的的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下就列举一些常见的种类:
被子植物:
木兰科:木兰
榆科:朴树
桑科:垂叶榕、斜叶榕、木菠萝
桃金娘科:乌墨葡桃、番石榴
苋科:红龙草、刺苋、野苋菜、土牛膝、空心莲子草
锦葵科:大红花、赛葵、黄花棯
含羞草科:台湾相思,含羞草
椴树科:布渣木
大戟科:细叶洒金榕、土密树、大飞扬、小飞扬、毛果算盘子、叶下珠、蓖麻
炸酱草科:炸酱草
无患子科:龙眼、荔枝、倒地苓
炸酱草科:炸酱草
葡萄科:爬墙虎
茄科:少花龙葵、水茄
茜草科:龙船花,九节,白花蛇舌草
菊科:白花鬼针草、银交菊、加拿大飞蓬、一点红、胜红蓟、长柄菊
裸子植物:
杉科:杉树
蕨类植物:
海金沙科:柳叶海金沙
实习总结:
为期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在26号下午压制完标本后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恶劣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穿着雨衣冒雨前行,穿梭在植物丛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 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5
一、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和应用常用的植物形态学术语。
2、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认识和区分常见种子植物科、属、种,扩大和丰富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3、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联系。
4、通过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学会鉴定植物的方法。
5、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加强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我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认识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6、通过实习,进一步培养独立能力。
7、学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观察,研究植物的基本特征。
二、实习意义
1、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团结协作精神。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25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五大连池,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主要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a、6月28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10点出发,下午3点左右抵达我们住处。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b、6月29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目的地是笔架山。我们8点半准时出发,徒步行走了将近3个小时,由于天气炎热,大家走的都比较吃力,在途中稍作休息后又继续行进。到达山脚已近中午,歇息片刻便开始爬山,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树木也很繁茂,山坡很陡,经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散采集,每个人都采到了不少奇特植物,之后便下山乘坐客车回到了旅店,休息一下我们又开始压制标本。这天很累,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c、6月30日是最重充实的一天。我们7点出发,乘车去了火山熔岩冰雪洞游览区。到了游览区,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在山脚下采集了一些植物,然后老师便带领我们参观了冰洞。把采集的植物送回旅店后,我们又继续参观了药泉湖。下午压制标本。晚上参观了二龙泉,并爬上药泉山。
d、7月1日我们集体参观了老黑山国家地质公园。
e、7月2日早晨我们乘车返还。
3、植物的形态学观察、描述和分析,植物多样性
我们分别对常见观赏植物、山地植物、树木的植物形态特征、种类及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观察、记录、分析和鉴定。对不认识或不清楚的植物我们就通过查阅植物志、检索表等进行鉴定。
4、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这次实习的重要内容。标本的采集要讲究技巧,必须要有花或有果的、叶子较完整的、长势相对较好的植物才有价值。标本采集回来必须及时进行压制。压制时全小组都参与,这样有利于大家都掌握压制方法。压制时除了要注意叶子要翻平之外,还要注意叶子应该要有正、反两面。压制完之后的头三天要每天都换纸,之后可以隔一、两天再换,直到压干为止。
四、实习总结或体会
记得在大一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在第二学期期末要进行野外实习,从那时侯起,我就非常期待,认为终于有了一个机会可以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去探索。实习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兴奋与期待中我们踏上了旅途。真正实习时要比想象中累的多,困难的多。正值酷暑,爬山时又要穿上长衫长裤,大家叫苦不迭。表面上虽叫苦连天,大家在野外实习时却丝毫都没有马虎。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就先认真采集植物,然后见到不认识或听不清楚的就拉着老师问个不停,为了弄清楚一个问题把老师都问到烦了也不肯停下来。在这洒满汗水的实习生活中我们收获了许多,觉得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在这短短的几天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亲身体验了辨别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领会了野外实习对专业的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理论的一块试金石;是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互补;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教与学的互动;是感性和理性的升华。这几天的实习过程,也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我们的综合与分析能力,让我们产生了对大自然的新奇与美丽的惊叹与热爱之情。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团结互助、不停探索。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麻楝和人面子大体看上去就很像,很多同学在辨别这两种植物的时候就发生了困难。我们只要摘一个枝条下来比较一下他们的叶子和枝条就很容易辨认的了:麻楝的叶子和枝条都有毛的,摸上去很舒服的感觉,而人面子就没有这些特征。而且我们亲眼看到了百合科、毛茛科等各科属的代表性植物,如渥丹(又称细叶百合)、升麻等。有的同学还采集的了有药用价值的刺五加及的寄生植物菟丝子。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风景区,山色秀丽,风景怡人,我们看到了很多从来都没有见过的花草树木,有些花开得特别艳丽、有些果长得很奇特、每当这时同学们就特别高兴、问题也特别多。这很好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还扩大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在国家地质公园,我们看到了在康熙年间喷发的火山经历了几百年岁月以后的状态,那里有火山杨对生命的赞歌,有火山喷发后石海的奔腾,有站在火山口俯瞰整个五大连池看到的人间仙境。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因为我们实习的.时候正值一年中最酷暑的时候,而且我们选的地方差不多都在野外,条件比较艰苦,所以这次实习也很考验大家的体力和意志力。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又苦又热又累,但是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互相帮助、互相协作、互相团结,在大家的互相努力、合作下很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实习中大家忙中偷乐,有说有笑,实习的道路上不仅留下了同学们的汗水,也留下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当然还有很多难忘而美好的回忆!
这一次实习已经归来了,我们在实习中也遇到过困难,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是在我不断的努力后,我找到了更多的实习方法,我也找到了很多的实习经验,不过在野外有的时候怕怕的,真的是有点发怵,不过我都克服了。大二的第二学期期末我们还要到魅力之都——大连的海边去实习,有了这次的实习经验,我相信,到那时我会做的更好!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6
前言:
通过接近一年植物学的学习,我们学到并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但为了让理论联系实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进行补充和深化,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接触了大自然,了解到了生物的多样性。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探索自然界的奥秘有了初步理解和兴趣。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结合。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且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5、得到验证、复习和巩固课堂和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
6、通过野外观察,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学术语。
7、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以及种子植物的常见科、属的主要特点,扩大和丰富了植物分类学的知识范围。
8、学会了观察、解剖、描述和采集、压制、制作标本以及应用工具书和检索表鉴定植物等,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学会了鉴定植物的方法。
9、通过实习,了解常见的植被和群落类型,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加强我们对植物与环境之间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意识到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10、使我们受到从事植物生物学、尤其是分类学研究和野外工作的初步训练,培养独立工作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5月21日——20xx年5月27日
三、实习地点
铜仁市江口县 梵净山 凯里市施秉县 云台山
四、关于实习地点的介绍:
1、江口县
梵净山篇——佛教文化
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金顶海拔2493米。层峦叠嶂,气势磅礴,自明代以来即为佛教朝拜圣地。明万历四十六年(16)所立《敕赐重建梵净山金顶序》碑文中称它为“天下众名岳之宗”。自明代迄民国300多年间,“信男善女,时往时来,若城市然”。可见香火鼎盛之一斑。山上现有明建承恩寺、金顶摩崖、敕赐碑、清道光禁砍山林碑和红号军三角庄根据地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区风光,雄奇壮丽,有数不清的险峰怪石,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及云海日出,流水飞瀑,佛光幻影可供人观赏。山区还保存着40多万亩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国内外濒临灭绝的珍稀动植物,具有极高的观 赏和科研价值,被科学工作者誉为重要的 “自然基因库”。
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在平定播州(今遵义一带)杨应龙叛乱中,梵净山曾遭空前浩劫,山区庙宇中毁坏殆尽。万历帝朱均之母李皇太后酷信佛教。经她捐资倡议重修,由国舅李颖和高僧妙元主持,重修了山上的承恩寺、九皇洞、九皇殿、圆通殿、释迦殿和金顶上的天桥,以及山下的承恩堂(坝梅寺),并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竖碑于老金顶脚,以志不忘。重建后,朝拜香客逐年增加,梵净山进入鼎盛时期,据山区现存碑刻,摩崖记载香客不仅来自云、贵、川、湘,甚至有从江西、安徽、江浙一带远道而来者,茶殿碑文记述“数百年进香男妇,时往时来,若城市然”,这种盛况延续了200多年。
清咸丰5年,(1855),铜仁府爆发了以徐廷杰、梅济鼎为首的红号军起义,起义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坚持斗争达之久。期间山上庙宇陆续被毁,僧众风散云流,香客裹足不前,梵净山又一次“香火冷落,人烟寂寞”。同治九年(1870),铜仁东山寺隆参和尚上山主持修复工作,经他十方募化,“道剪荆棘,路劈蚕虫”,5年内修建了报恩寺,回香坪等庙宇。光绪元年(1875),清军中参加哥老会起义失败后的部分士兵由黑地大王刘满率领进入梵净山,据险与清军周旋。同年,贵州巡抚岑毓英奉命征讨,次年平复,。经隆参和尚继续努力,大力恢复了山上受破坏的庙宇,还在江口境内修建了3条朝山大路。民国初年,朝拜者一如既往,民国末年,土匪猖獗,香客中大多被抢劫,朝山活动猝然大减。
解放后,朝山活动停止,山上庙宇不耐风蚀雨蠹先后垮塌,山下庙宇多被修建成为学校,食堂,仓库或被拆除烧毁,至今县境内仅存朝阳寺1座。然而,梵净山却以它巨大的科学价值和壮丽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人们的青睐。从50年代起便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考察。1978年7月,省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在保护区管理处主持下,科学考察工作更加频繁、系统,为了适应科考和旅游需要,在省地拨款支持下,先后投资55.3万元整修了上山的便道,重点拓修了鱼坳至金顶5公里,1984年,全线便道修筑一新,陡斜窄险处或凿石为梯,或浇铸混凝土台阶,共8250级,称“万步云梯”。险峻处置铁链或钢、钢筋混凝土护栏,建进山桥涵9座,歇息台38处,食宿站2处。1985年省文物处拨款修建了金顶的释迦殿、弥勒殿和天仙桥,现每年进山科考,旅游,朝山人数以逾万,且呈与年俱增之势。
为了推动佛教文化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给落后的江口县带来经济上的发展,县政府也采取相关措施,以佛教文化的招牌招商引资。据贵州日报1月8日载:江口县人民政府县长杨彪与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曾一兵正式签订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协议书》,这标志着梵净山佛教文化苑建设项目正式实施。海南省三亚金玉观音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与江口县人民政府,于9月16日在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签订了投资2.8亿元建设江口梵净山佛教文化苑项目后,公司董事长曾一兵先生于次月再次来到江口县实地考察,梵净山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以及民族文化、人文景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再加上飞机、铁路、高速公路交会于梵净山,他当即决定出资500万元注册成立“贵州梵净山佛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投资规模扩大到4.6亿元,建设内容为修复梵净山大佛寺(含敬造世界最大金玉弥勒佛像:用近110公斤黄金、140克拉钻石和数千颗珍珠在梵
净山铸造全球最大的弥勒金佛。)、法华庵,兴建梵净山游客接待服务中心,佛教文化广场等。由此可见,江口梵净山的发展正随着旅游业发展进一步得到开发,然而值得笔者担忧的是,在梵净山佛教地位正在进一步考证进行中,还未得到明确认同时,过于繁盛的商业气息融入了梵净山佛香气焰中会不会给这个古朴自然、神秘的圣地受到玷污呢?毋庸置疑,通过一场好的商业开发,让我国佛教文化的香火得以燃烧的同时可以让更多信教人士找到他们心灵的净地,我只能默默的为这片养育我的土地祈祷着。
2、施秉县概况
(1)地理位置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是贵州东线旅游中心,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国务院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2)地形地貌
地处黔中丘原向黔东低山丘陵过渡地带,地势由西、西北向东、东南部逐渐降低,山脉走向与构造线一致,多呈北东、北东走向。中部北部山地隆起,为黔北高原式陵山脉延伸,南部隆起山地为苗岭山脉系,属黔东南凹陷。平均海拨526米,全县地势起伏大,地貌类型多,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云台山、杉木河、上下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五、实习内容
1、注意事项
5月2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江口梵净山和施秉云台山,在大会上老师和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内容安排。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5月21是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7点半出发,晚上7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江口县黑湾河生态园酒家。第一天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准备。
(2)5月2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一天,实习地带是梵净山脚。我们9点准时出发,边登山边采标本边听老师讲解。突然下起了小雨,但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撑起雨伞继续进行着。每个人都采集到了不少的特有植物,于下午3点回到了旅馆。晚饭后7点我们开始压标本,9点基本完成。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5月23日我们爬梵净山。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梵净山东大门买票。大家进去先坐观光车过了一段,到了观光车站,我们徒步去面对那九千步台阶。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还参观了梵净山景区的红云金顶,蘑菇石等景点,景色很美。最后我们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从勤俭节约出发,放弃坐缆车下山,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终于在最后一批观光车回去之时,赶到了观光车停靠点。回来后翻了标本,吃了晚饭回房休息了。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7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1、黑石顶简介。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位于封开县东南部七星镇内,东经111°52’,北纬23°31’,北回归线穿越腹地。最高海拔927。0m,地形复杂,森林茂密。木兰科、金缕梅科、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5个典型科,在黑石顶分布广泛,这几个科组成优势群落,在森林中形成高大乔木。
2、实习内容。
xx月xx日上午从xx出发,下午到达黑石顶,晚上老师对本次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作了简要的介绍。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和唐恬老师的带领下沿公路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某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在xx老师的带领下沿另一进山路线认种并采集标本xx种,同时采集压制标本,下午和晚上进行复习。
xx月xx日上午对这几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复习,下午学习压制标本的方法以及进行认种考试。
xx月xx日白天攀登黑石顶,沿线观察热带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晚上开总结大会。
xx月xx日与第二批到达的同学完成交接,乘车返回珠海。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黑石顶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两百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种的认识。像认识朋友一样认识每一种植物,即使一个人走在山野里也满目都是老相识,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有着苹果香味的阿丁枫,有着漂亮的蓝紫色果实的山菅兰,有圆圆腺窝的黄樟,有风油精味道的光皮桦,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叶子被揉了之后会有蜡痕的甜茶……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
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黑石顶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
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2、理论联系实际:
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比如甜茶沟囊蹲尤喙之后会有蜡痕,没有一本工具书上会教这种方法,但这却是野外识别甜茶沟闹匾途径。所以,光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按图索骥是要不得的,要到实践中去发现总结更为灵活有效的方法。
3、先“科”后“种”: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往往是由形态特征想到种名,然后再根据笔记想到它的科名。但是通过与身边同学的对比,我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误区:我这样只是记住了植物,而不是学习了植物。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确定了所属的科,然后再确定对应的种,因为一般来说我们所掌握的识别方法其实并不能一步步地把植物确定到种,但是通过对一些比较明显的形态特征的观察我们可以确定它们属于哪个科。后来老师的讲解也证明了这一点。但由于我的理论课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连科的特征都没有完全记住,所以虽然明知错误但还是不得不用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记住植物——于是在后来的认种考试中我吃了很大的亏!我想,如果我一开始就是采用先“科”后“种”的方法学习,我的收获一定会更多。
4、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
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
尤其是在考试前的一晚,我们组的男生自发去采集新鲜标本回来供我们全组成员共同复习反复记忆,那晚一起围在饭堂门前的方桌前流水线式的复习不仅给我们整个小组带来不错的平均成绩,还让我们感到了集体的温暖。我觉得,集体学习气氛比较轻松活跃,学习效率比较高,个人独立思考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是从他人身上获得的东西多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在黑石顶实习期间,我获得了很多与老师们交流的机会,从而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凡强老师是我最熟悉的老师,一直喜欢他的风趣和友善,也一直很佩服他的专业和认真。相信经过黑石顶实习的同学们都会惊叹:这人真神了!无论是经过百般蹂躏的叶子还是光秃秃的枝条,他都能迅速准确地告诉你这来自什么植物。在黑石顶,凡老师是比百度更强大的搜索引擎,以致后来我们一旦有待定种类就会说:“拿去凡强一下!”我曾经多次请教他植物分类以及研究方面的一些问题,从中再次明白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他告诉我们,当年他还是研究生的时候是如何先从标本上认识植物,再到野外去观察植物;他现在还常常自己背一些植物的特征之类的,说即使现在他还没有亲眼见过某种植物,但是只要对它有足够的了解,他以后一旦见到就可以知道这是什么;在黑石顶他也每天给自己布置任务,要比较哪些种类等等……他还年轻,我也许不能说从他身上学到学无止境这样的话,但是他不断努力的精神真的让我很佩服。
还有我们又帅气又亲切的xx老师,智取紫玉盘柯的事迹永存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这段时间以来对学生们都很好,一起打篮球一起吃饭聊天,完全没有架子。关于辛老师学术方面的事情我是听凡强老师说的,不过到现在都没搞懂就是了……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参观老师的实验室,希望能和老师做很好的朋友。而那个在我们去爬山的早上就悄悄离开的唐恬老师看起来就跟我们年纪差不多,平易近人又好玩。这两位老师都是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得很优秀的人,但是对于相对比较陌生的植物分类他们没有不懂装懂,在学生面前会很坦然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且愿意和我们一起学习。我记得他们厚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笔记,还夹了叶子什么的,认真程度绝不逊色于我们这些学生。石祥刚老师对于黑石顶的植物非常熟悉,每次去请教他问题都能得到详细又耐心的解答。最遗憾的是廖老师有事离开了,跟他交流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很少能获得那么多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而这次难得的机会让我见识到了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品质。
黑石顶的日子是简单而快乐的,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我们晒黑了过敏了累垮了还是会想念黑石顶的白粥,屋顶的星空,烟斗柯罗浮栲钓皮锥和福建青冈。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特别是在最后一天的爬山过程中,一路艰险,幸亏同学们互帮互助,男生们发挥骑士精神女生也体现了侠女精神,终于胜利登顶!黑石顶是我们友情和集体感呈指数型增长的见证。
不过我想,无论友情师生情等等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多么难能可贵的发展,它们始终是这次实习的副产品——珍贵的副产品。到最后做总结的时候我们必须把眼光重新聚焦到实习本身上来。人手不足带来的尴尬,时间紧迫带来的事与愿违,这些都是黑石顶实习有待改进的地方。我就自己这段时间的观察提出以下问题与建议:
(1)野外认种时讲解不足。
人手不足导致某些组别在认种过程中所得知识不够准确,讲解不足,有些种类甚至说完种名和科名之后就没有别的介绍。如果大家只是懵懵懂懂地做了笔记,又未能及时观察到标本,不仅学习的效率会降低,学习的热情也会受到打击。人手不足这个问题实在不是我等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不过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外校聘请或者对非分类专业的带队老师进行培训。
(2)采集标本方法不正确,对植物的爱护意识不强。
在采集标本方面我们存在两个问题:“不及”与“太过”。“不及”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剪的都是些小枝条小叶片,除了看得出叶片特征以外,其他的特征完全无法从标本上获得。“太过”是指在采集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连根拔起,至少也会砍下半边枝条,对于一些附近仅有一株的植株我们也毫不留情。当老师说可以采某株植物作为标本的时候,拿着枝剪的同学甚至会眼睛发光兴致勃勃地去残害植物。
我们以科学的名义正大光明地破坏着保护区,我们像鬼子进村一样扫荡着所经过的路线。我想,我们在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奇妙的同时,是不是更应懂得生命的来之不易呢?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过于敏感,但是我觉得无论以后这些植物会不会重新长起来,我们都应该抱着爱惜的心情去采集标本,对植物的损害要适可而止。我们懂得要以敬畏和珍惜的心对待实验才对得起死去的动物,为什么不需要用同样的态度去对待植物呢?所以我建议老师们在正式开始实习之前就要把这种爱惜生命的思想传播给学生,同时教给他们正确的采集标本的方法。
(3)对于森林整体结构和生境的关注度不足。
虽然实验目的之一是要“了解黑石顶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但在整个实习过程中除了开总结会的时候老师会提得比较多以外,我们自己对这些根本没有什么深刻感受。我们在认种的过程中,对植物所处生境没有足够的关注,更谈不上理解“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认种成了唯一重要的内容。在三次的进山经历中,前两次老师偶尔还会提醒大家注意周围的植被变化或介绍典型的热带沟谷林,但在第三次的登山过程中由于旅途的艰辛,我们眼前只有那条陡峭的路,哪里顾得上观察周围植被的变化!我走在前面,所以偶尔还能听到凡强老师的讲解,但是后面的人估计就只有爬山喘气的份儿了。
我认为“植物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是本次实习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学习生物学就应该始终注意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应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思想。在本次实习中,这部分内容的缺失让我深为叹息。当然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感悟,但是我觉得老师们应该在这个难得的机会里给予我们多一点引导,因为我们除了跟老师去认种外没有什么机会自己上山。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实习中老师们能加强对环境部分的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另外,之前听老师提过以后可能会采取集体讲解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这次出现的一些问题,但是很可能依然会忽略“植物与环境”的问题,因为在讲解的时候植物只是作为标本放在桌子上而已。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8
实习目的: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实习地点: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实习内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具体行程:
6月27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6月28日是我们正式野外实习的第一天,今天的地点是热带树木园,早晨7点半集合,步行大约四十分钟到达那里,这是一个天然植物园,同时也是一个旅游景点,沿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这里有许多种植物,大家开始以小组为单位采集标本,其中有藜芦、玉竹、土三七、黄芪、黄花菜、野火球、棉团铁线莲、歪头菜等二十几种植物,有些是平时不太常见的。大概到了中午的时候,我们开始集合准备返回。下午3:00开始压制标本,并查检索表标记每种植物的名称、科、属等,今天的任务就按计划完成了。
6月29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6月30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7月1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9
前言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实习的简要概况:
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 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 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 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标本的采集:
2. 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
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
4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10
一、实习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我们所学的理论落实到真正的事物上,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识别一些上课是没有涉及到,并且课本上也没有详细说明的植物,将理论系统化。使我们通过亲身体验更深刻更形象更具体地记住所学知识,并能更熟练地加以运用。
二、实习地点:
尖峰岭的热带树木园。
三、实习内容:
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采集野外标本若干种,对其进行识别、分析,了解其生活习性、名字、科目等,并对其进行压制等具体操作。
四、具体行程:
1、xx月xx日是我们植物野外实习起程的日子,早晨12:40我们乘上了开往尖峰岭的汽车,一路上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同时也计划着接下来为期一周的具体实习过程……到了大概是下午3:40我们抵达尖峰岭热带树木园,来到了热带树木园,也就是我们住的地点。由于时间比较晚,加上同学们一路坐汽车比较累,第一天就没有安排行程,大家各自回寝休息,为明天做好充分的准备。
2、xx月xx日,今天要去的是笔架山(三角山),路程比较远,大概要经过两个小时的步行才能到达,所以今天的任务量是比较大的,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大家走的也比较吃力,到达山脚已经将近十一点了,于是大家席地而坐开始午饭,歇息片刻才开始正式爬山,和昨天不同,笔架山没有台阶式的山路,而且树木也茂盛的多,所以对我们的挑战性也就会越大,由于山陡,我们一个牵着一个,很快就到了山顶,之后大家分散开始采集。
虽说这里环境恶劣了一点,但植物的种类却非常丰富,我们采到了龙胆、五味子、手掌参、川地龙、渥丹、狼尾草、并头黄芩等植物,采完后便回山脚集合,此时所有的人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是还要走十多里的路,有是一个难题啊!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终于按时回到了住处,这一天是最累的一天,但也是最有意义的一天,它让我们变的更加坚强,同时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晚上7点开始压制标本,今天的任务就结束了。
3、xx月xx日,由于昨天大家都比较累,所以今天选择了一个相对较近的地点,这是一个小树林,虽然小,但事实上它的植物种类并不少,在这里我们采集到了白藓、观仓术、广布野火球、球果堇菜、色木槭、大戟等植物,中午就返回了住处。照例,下午三点开始压制标本,另外要求画两张标本图,这天的任务就这些。
4、xx月xx日,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去了五大连池的一个旅游景点,早8:00出发,半小时左右到达了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长的石阶山路,于是,我们开始爬山,看了路标,大概爬到三百米时就感觉到累了,这时上面的游人已经有返回的了,还鼓励我们说:姑娘们加油啊!还没到一半的路程呢,你瞧八十岁的老太太都爬到了山的顶端……
听着鼓励的话,我们加快了步伐,一路上我们还拍了许多照片,尤其是到火山口的那一刻,真是兴奋至极,之后又去了仙女宫和水帘洞,目睹了石海的壮观,没一个地点都留下我们大家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就这样一直玩到了下午两点多,大概三点半,我们回到了原地。这一天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了。
5、xx月xx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今天先后去了南饮泉和北饮泉,这里有许多风格别具特色的小建筑,其中“世界名泉”是最吸引人的地点,接着又去了药泉湖,记得这里的泉水是最具特点的,味道有点闲,而且对于这水还有其美丽的传说,随后我们又买了些小饰品,有五大连池留念项链,雨花石和磁石等,都很具有地方色彩。中午,我们以组为单位返回。今天下午6:00,老师对我们这几天的实习内容进行了测试,主要内容是对植物的识别,测试完成,今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
6、xx月xx日,这是本次植物野外实习的最后一天,一大早我们就准备好自己的物品,4:00就离开了住处,踏上返回的列车,或许是出来时间长了,对学校便产生了牵挂,期盼着能够快些到达,期盼着把我们的经历讲给那些没来的同学听,就这样离五大连池渐渐的远了,我们为期一周的实习生活也临近了尾声。
五、本次实习中所积累的部分植物简介:
1、百合科(liliaceae):单子叶植物,隶属百合目(liliales),多年生草本,少亚灌木或乔木状。直立或攀援,具根状茎、块茎或鳞茎。叶互生或基生,少对生或轮生。
2、菊科(keyinwiki):双子叶植物纲,菊目的一个科,草本,半灌木或灌木,稀乔木,有乳汁管和树脂道,草本,头状花序,聚药雄蕊,瘦果顶端带冠毛或鳞片。
3、毛茛科(ranunculaceae):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较原始的一科。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少数为藤本或灌木。单叶或复叶,通常互生。根据果实类型,通常分为具u果的金莲花亚科和具瘦果的毛茛亚科。金莲亚科主要有乌头属、翠雀属、金莲花属、升麻属。
4、唇形科(labiatae):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科。通常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植株含芳香油,具有柄或无柄的腺体,或各种单毛、具节。多为二唇形,着色;雄蕊通常4,二强,稀2枚,通常前对长,后对较短,着生于花冠管上;子房上位,由2个心皮形成;花柱。
5、豆科(leguminosae):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灌木、乔木或攀援大藤本,花冠——一些是蝶形花冠。
6、蔷薇科(rosaceae):草本,灌木或乔木,常有刺及明显的皮孔。
7、花萼5裂或5枚,花瓣通常是5枚;花萼和花瓣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它形状花托的边沿。雄蕊多枚,雌蕊1枚或多枚,雄蕊通常着生在杯状或其他形状花托的边沿。
六、实习心得:
这次实习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相结合,这种方法让我们轻松地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实习过程中我们同学间的友情更深了一步,让我们更加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虽然偶尔也会觉得累,但是回想起来却是既充实又美好的,我们个个都是满载而归。
同时,也感谢几位老师一路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耐心的帮助,让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这次实习教会我的东西会使我终身受用,这短暂的实习生活也将会令我终生难忘!
第五篇: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1、通过实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的知识。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
2、学习懂得用科学方法观察和研究植物,准确、熟练掌握植物形态。
3、初步掌握植物的采集、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通过实习可以培养学习科学的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5、实习开阔我们的视野,增加我们对知识的探索及追求。
二、实习时间
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5日
三、实习地点
北京植物园
北京香山公园
北京植物研究所
四、实习内容
1、动员大会
6月30日我们召开了野外实习动员大会。实习地点是北京,在大会上老师给我们说明了实习的重要性、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并对我们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时间安排。同时老师告诉大家野外实习的注意事项。
2、具体行程
(1)7月1日是植物野外实习启程的日子,早晨5点半出发,下午2点半左右抵达目的地-—北京。第一天刚到老师就安排去了植物园。
(2)7月2日是我们开始实习的第二天,实习地带是研究所植物园。我们7点准时出发,到那儿听老师讲解研究所里的植物,随后又进去挺老师讲植物标本制作以及储存研究的方式。于下午3点回到了宿舍。这天虽然很累,但是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之下我们终于完成了第一天的任务。
(3)7月3日我们去香山公园。早上吃了早餐,备好干粮,7点半出发,到香山公园大门买票。因为景区不许采摘植物,于是老师一路走着教我们认识周边的植物。当天我们有意愿去爬山的同学,班级里还组织了学生爬山,大家都冒着炎热、拖着极度疲惫的身体互相鼓励着到了山顶。同学们都很有志气,放弃坐缆车下山,宁愿感受一下集体的温暖,谁知道下山比上山还难,但是大家还是团结互助。这次爬山真有意义。回来后复习了今天所学的,吃了晚饭就回房休息了。
(4)7月4日是我们观察温室的的日子,由于昨天太累了,大早上就没有活动了,我们10点起来吃了中午饭,大家休息了会儿,从我们住的地方出发,走了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北京植物园,老师买了去温室的门票,并叮嘱我们要认真观察这儿的植物,说门票还30,挺贵的吧。所以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来这儿学习。大家相互交流着所见到的植物,有说有笑的采着标本回来,因为我们体会到学习的愉快。于下午2点我们班上几个同学要组织去清华北大逛,我就随着去了。路上感触很多,在七点多才回到学校,洗漱完毕,吃了饭,大家由于劳累都安静的睡着了。
(5)7月5日我们结束了植物实习,学校组织我们转了转北京的旅游景点。我们中午转了故宫,下午游了体育馆、水立方。大家玩得都很开心。早上早早的起来去看升国旗,最后还是没挤到跟前,不过大家都很兴奋拿着照相机照相。也许这些景点是初到北京的人都要去观光的。我们下午3点左右到了学校。因为大家都累了,就没有安排行程了。
(6)7月6日是我们回家的日子了,同样早上起来,大家吃了早餐,等着车的到来准备启程回家。我们于5点回到了太原,圆满完成了我们今年的野外实习之旅。其余时间完成实习
报告。
五、其他
实习所需工具:采集记录本,笔记本,笔,植物参考资料等。
实习的组织与纪律:实习时必须严格遵守纪律,不迟到早退或脱离小组单独行动,按照老师的要求统一行动。
六、研究所听馆长讲的标本压制 主要有下面的操作步骤:
(1)初步修整。如去掉部分枝、叶,留下分枝及叶柄一部分。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标准的采集签应包括采集号、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
(3)填写野外记录。注意与标签编号一致,标准的野外记录应包括采集号、采集时间、年 月 日、采集者、采集地点、海拔高度、树高、胸高直径、树皮、树枝
叶、花、果、习性、生态环境、用途、俗名、正名、学名、科名、备考。当然实际操作也未必要填这么多的,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填写。
(4)暂放塑料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采集中应注意同株至少采两份,用相同的采集号标记。如有的植物需要开花结果后再采,应记下所选单株座标方位,留以标记。同种不同地点的植物应另行编号。散落物(叶、种子、苞片等)装另备小纸袋中,并与所属枝条同号记载,影像记录与枝条所属单株同号记载。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七、我们在野外见到的植物
1、柏科:它是裸子植物门、松杉纲、松杉目的一科。木本;叶鳞形,叶与种鳞均为交互对生或轮生;种鳞与苞鳞合生。柏科植物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叶小,在枝上交叉对生或3~4片轮生,鳞形紧覆小枝之上,或刺形多少开展,基部下延或有关节,或同一树上兼有两型叶。鳞叶枝扁平、圆或四棱形。球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枝顶或叶腋。代表植物:侧柏
扁柏
柏木 圆柏 侧柏
学名:Platycladus orientalis(Linn.)Franco 科属:柏科
侧柏属
形态特征:属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干皮淡灰褐色,条片状纵裂。小枝排成平面。全部鳞叶,叶二型,中央叶倒卵状菱形,背面有腺槽,两侧叶船形,中央叶与两侧叶交互对生,雌雄同株异花。雌雄花均单生于枝顶,球果阔卵形,近熟时蓝绿色被白粉,种鳞木质,红褐色,种鳞4对,熟时张开,背部有一反曲尖头,种子脱出,种子卵形,灰褐色,无翅,有棱脊。幼树树冠卵状尖塔形,老时广圆形,叶、枝扁平,排成一平面,两面同型。花期3-4月,种熟期9-10月。
生活习性:侧柏是温带阳性树种,幼苗期稍耐荫,能适应于冷气候。抗旱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强太阳光照射,耐高温、浅根性,萌芽性强。刺柏
学名: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 科属:柏科 刺柏属。
形态特征:常绿小乔木,高达12米,胸径2.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呈长条薄片脱落;树冠塔形,大枝斜展或直伸,小枝下垂,三棱形。叶全部刺形,坚硬且尖锐,2、松科 :它是裸子植物门、松柏纲、松柏木、松科。木本;叶针形或线形,螺旋状排列,单生或簇生;球果种鳞与苞鳞离生。
代表植物:白皮松
云杉
云南松
油杉
冷杉 白皮松
学名:Pinus bungeana Zucc.ex Endl.科 属:松科、松属。
形态特征:常绿针叶乔木,高达30米,幼树干皮灰绿色,光滑,大树干皮呈不规则片状脱落,形成白褐相间的斑鳞状,极其美观。冬芽红褐色,小枝灰绿色,无毛,叶三针一束,叶鞘早落,针叶短而粗硬,长5-10厘米,针叶横切面呈三角形,叶背有气孔线,雌雄同株异花。球果圆卵形,种鳞边缘肥厚,鳞盾近菱形,横脊显著,鳞脐平,脐上具三角形刺状短尖,种子卵圆形,有膜质短翅,花期4-5月,果2年成熟。分布于山西、河北等广大地区。喜光、喜湿润山坡。木材纹理直,轻软,加工后有光泽和花纹,供细木工用。其树姿优美,树皮奇特,可供观赏。
生态习性:喜光、耐旱、耐干燥瘠薄、抗寒力强,是松类树种中能适应钙质黄土及轻度盐碱土壤的主要针叶树种。在深厚肥沃、向阳温暖、排水良好之地生长最为茂盛。对二氧化碳有较强的抗性。
云杉
学名:Picea asperata Mast;spruce 科属:松科,云杉属。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米,树冠广圆锥形。多分布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西西部海拔3200米以下。
3、木兰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目、木兰科的植物。木本,单叶互生,托叶包被芽、早落、并在节上留有环痕;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蓇葖果或稀带翅坚果。乔木或灌木,常绿或落叶,植物体具油细胞。单叶互生、全缘,稀分裂,托叶盔帽状包围顶芽,小枝具环状托叶痕。花两性,稀单性,单独顶生或腋生,萼片与花瓣6~21,通常无明显区分,雄蕊及雌蕊均多数,各部离生;每心皮胚珠2~14颗,昆虫传粉。聚合果的成熟心皮为蓇葖。
代表植物:玉兰
厚朴 玉兰
学名:Magnolia denudate 科属: 木兰科木兰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花大,白色,花被3轮9片,先花后叶;各地栽培观赏,花蕾供药用。
生活习性: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玉兰花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
4、菊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一大科。多为草本。叶常互生,无托叶。头状花序单生或再排成各种花序,外具一至多层苞片组成的总苞。花两性,稀单性或中性,极少雌雄异株。花萼退化,常变态为毛状、刺毛状或鳞片状,称为冠毛;花冠合瓣,管状、舌状或唇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上;花药合生成筒状,称聚药雄蕊。代表植物:向日葵 雪莲 艾蒿 蒲公英 生菜 向日葵
学名:Helianthus annuus 科属:菊科 向日葵属
形态特征:1年生草本,高1~3米,对于杂交品种也有半米高的。茎直立,粗壮,圆形多
棱角,被白色粗硬毛。叶通常互生,心状 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锐突或渐尖,有基出3脉,边缘具粗锯齿,两面粗糙,被毛,有长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或枝端,常下倾。总苞片多层,叶质,覆瓦状排列,被长硬毛,夏季开花,花序边缘生黄色的舌状花,不结实。花序中部为两性的管状花,棕色或紫色,结实。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压,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俗称葵花籽。
生活习性: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两季为主。花期可达两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阳以外,它的花朵明亮大方,适合观赏摆饰,它的种子更具经济价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爱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胆固醇的高级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生长相当迅速,通常种植约两个月即可开花,其花型有单瓣、重瓣或单花、多花之分,花期相当长久可达两周以上。艾蒿
学名: Artemisia argyi 科属:菊科 蒿属
生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0.8厘米。
5.毛茛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目、毛茛科的植物。多年生草本,稀一年生草本。叶为单叶分裂或羽状复叶,基生或茎生。花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两性,少单性;萼片5枚或多数,有时花瓣状。花瓣5,基部有时有距。雄蕊多数分离,心皮多数离生。1室,胚株1至多个。瘦果,少为浆果或蒴果。本科与木兰科相似,是具有原始性状的科。代表植物:牡丹 芍药 牡丹: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科属: 毛茛科
芍药属
形态特征:牡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在0.5~0.8米,极少数根长度可达2米。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富盛名。
生活习性:喜凉恶热,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阴,亦少不耐阳。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
芍药:多年生宿根草本。花色较多,著名花卉。亦供药用。原产我国及东亚。
毛茛:多年生草本,全株被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掌状,常作3深裂,中央裂片宽菱形。花单一或数朵生于茎顶;萼片5,淡绿色;花瓣5,黄色;聚合果近球形。全草入药。
6.景天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景天科的一科。草本;叶肉质;花整齐,两性,5基数,各部离生,雄蕊为花瓣的2倍,蓇葖果。多年生、肉质植物,喜生于干地或石上;叶互生、对生或轮生,常无柄,单叶,稀为羽状复叶;花通常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单生或排成聚伞花序;萼片与花瓣同数,通常4-5; 合生;雄蕊与萼片同数或2倍之;雌蕊通常4-5,每一个基部有小鳞片1枚;子房1室,有胚珠数至多颗;果为一蓇
葖果,腹缝开裂。
代表植物:八宝景天 石莲花 八宝景天
学名: Sedum spectabile Boreau 科属: 景天科
景天属
形态特征: 株高30~50cm。地下茎肥厚,地上茎簇生,粗壮而直立,全株略被白粉,呈灰绿色。叶轮生或对生,倒卵形,肉质,具波状齿。伞房花序密集如平头状,花序径10~13cm,花淡粉红色,常见栽培的尚有白色、紫红色、玫红色品种。花期,7~10月。
生活习性:性喜强光和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能耐-20℃的低温;喜排水良好的土壤,耐贫瘠和干旱,忌雨涝积水。植株强健,管理粗放
7、十字花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的一科。草本;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十字花科植物,可以合成较高浓度的芥子油,菜粉蝶对芥子油具有趋化性,因此会将卵产于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于是菜青虫也就集中在了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上。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基生叶呈莲座状无托叶;叶全缘或羽状深裂。花两性,辐射对称,排成总状花序。植株具辛辣味。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代表植物:独行菜 荠菜 紫罗兰 白菜 紫罗兰
学名:Matthiola incana(Linn.)R.Br.科属:十字花科
紫罗兰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圆形或倒披针形,花紫红色,也有淡红、淡黄或白色的,有香气,果实细长。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卉,一般在头年秋季播种,翌年春季开花,株高30—60厘米,全株被灰色星状柔毛覆盖,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叶面宽大,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总状花序顶生和腋生,花梗粗壮,花有紫红、淡红、淡黄、白等颜色,单瓣花能结籽,重瓣花不结籽,果实为长角果圆柱形,种子有翅。花期12—4月,果熟期6—7月。
生活习性:紫罗兰喜冷凉的气候,忌燥热。喜通风良好的环境,冬季喜温和气候,但也能耐短暂的-5℃的低温。花芽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5℃,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排水良好、中性偏碱的土壤中生长较好,忌酸性土壤。紫罗兰耐寒不耐阴,怕渍水,适生于位置较高,接触阳光,通风、排水良好的环境中。切忌闷热,在霉雨天气炎热而通风不良时则易受病虫危害。要求肥沃湿润及深厚之壤土。
独行菜:一或二年生草木,生在路旁、沟边和杂草地上。欧、亚两洲也有分布。全草及种子供药用,主治水肿、咳喘,有利尿、祛痰的作用;全草清热利尿。
荠:一或二年生草本,分布于温带地区,中国普遍分布。嫩株作蔬菜食用;带花全草及根供药用,清热凉血、止血、降压、利尿、消炎;根治结膜炎。
8.禾本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的一科。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在竹类中,其茎为木质,呈乔木或灌木状。根系为须根系。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节部居间分生组织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单叶互生成2列,由叶鞘、叶片和叶舌构成,有时具叶耳;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脉。花序顶生或侧生,多为圆锥花序,或为总状、穗状花序。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鳞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头多呈羽毛状。果为颖果,少数为囊果、浆果或坚果。代表植物:花叶芒 狗尾草
学名:Miscanthus sinensis 'Variegatus' 科属:禾本科 芒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具根状茎,丛生,暖季型。株高1.5~1.8米。开展度与株高相同。叶片呈拱形向地面弯曲,最后呈喷泉状,叶片长60~90厘米。叶片浅绿色,有奶白色条纹,条纹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花序深粉色,花序高于植株20~60厘米。花期9~10月。生活习性: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旱,也耐涝,全日照至轻度荫蔽条件下生长良好,适应性强,不择土壤。
9、旋花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旋花科的一科。草本、亚灌木或灌木,偶为乔木,被各式单毛或分叉的毛;常有乳汁;具双韧维管束;有些种类地下具肉质的块根。茎缠绕或攀援,有时平卧或匍匐,偶有直立。叶互生,螺旋排列,寄生种类无叶,通常为单叶,全缘,或不同深度的掌状或羽状分裂至全裂;无托叶,有时有假托叶(为缩短的腋枝的叶);有叶柄。花通常显著,美丽,单生于叶腋,花整齐,两性,5数;花萼分离,覆瓦状排列,外萼片常比内萼片大,宿存,有时在果期增大。花冠合瓣,花冠外常有5条明显的被毛或无毛的瓣中带。
代表植物:番薯 红薯 牵牛 牵牛
学名:Pharbitis nil(Linn.)Choisy 科属:旋花科 牵牛属
形态特征: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体被毛。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常为3裂,先端裂片长圆形或卵圆形,侧裂片较短,三角形,被柔毛。秋季开花,花序腋生,有1~3朵花,也有单生于叶腋的,萼片5,花冠漏斗状,花冠管色淡,雄蕊5,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3室,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被褐色短绒毛。生活习性: 1、2年缠绕草本、高可3米。品种多,蓝、绯红、桃红、紫,花瓣边缘的变化很多。生性强健,喜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通风适度,对土壤适应性强,较耐干旱盐碱、不怕高温酷暑、属深根性植物,好生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10、木犀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木犀科的一科。犀科落叶大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1米以上;树皮灰色,花萼钟状,果期脱落,无花冠;雄花具2雄蕊;雌花子房1室,柱头二裂,具2枚不发育雄蕊单叶或复叶,对生,稀互生,无托叶。花辐射对称,两性,萼4裂,花冠4裂,有时离瓣或无花瓣;雄蕊2,稀3~5,离生花冠上,与花冠裂片互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花柱1或无花柱仅具2裂柱头。核果、浆果或蒴果、翅果。
代表植物:丁香 雪柳 桂花 连翘 丁香
学名:Syzygium aromaticum 科属:木犀科 丁香属
形态特征: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生活习性:丁香花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丁香花喜欢阳光,较耐阴,喜欢湿润,但忌积水,耐寒耐旱,一般不需要多浇水。丁香要求土壤肥沃、排水好的沙土。
丁香花不喜欢大肥,不要施肥过多,否则影响开花。
11、百合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亚纲、百合目的一科。大多数为草本。地下具鳞茎或根状茎,茎直立或呈攀援状,叶基生或茎生。花单生或聚集成各式各样的花序,花常两性,辐射对称,各部为典型的3出数,花被片6枚,花瓣状,两轮,离生或合生。雄蕊6枚,花丝分离或连合。子房上位,常为3室,蒴果或浆果。代表植物:铃兰 玉竹 玉簪 紫萼 百合 郁金香 葱 蒜 百合
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科属:百合科 百合属
形态特征: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厘米,还有高达1米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生活习性: 性喜湿润、光照,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排水性极为良好的砂质土壤,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
12、蔷薇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的一科。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雄蕊多数,周位,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代表植物:玫瑰 山楂 海棠 榆叶梅 月季 玫瑰
学名:Rosa rugosa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茎丛生,有茎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5~9片,连叶柄5-13厘米,边缘有尖锐锯齿,上面无毛,深绿色,叶脉下陷,多皱,下面有柔毛和腺体,叶柄和叶轴有绒毛,疏生小茎刺和刺毛;托叶大部附着于叶柄,边缘有有腺点;叶柄基部的刺常成对着生。花单生于叶腋或数朵聚生,苞片卵形,边缘有腺毛,花梗长5-25毫米密被绒毛和腺毛,花直径4-5.5厘米,上有稀疏柔毛,下密被腺毛和柔毛;花冠鲜艳,紫红色,芳香;花梗有绒毛和腺体。蔷薇果扁球形,熟时红色,内有多数小瘦果,萼片宿存。玫瑰因枝秆多刺,故有“刺玫花”之称。诗人白居易有“菡萏泥连萼,玫瑰刺绕枝”之句。玫瑰花可提取高级香料玫瑰油.生活习性: 喜阳光,耐旱,耐涝,也能耐寒冷,适宜生长在较肥沃的沙质土壤中
13、卫矛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卫矛目的一科。乔木或灌木,常攀援状。托叶小或无,早落;单叶互生或对生。花序为腋生或顶生的聚伞花序或总状花序;花两性,有时单性;萼小,4~5裂,宿存;花瓣4~5;雄蕊4~5,与花瓣互生;子房上位,1~5室,每室具1至多颗胚珠。翅果、浆果或蒴果;种子常有假种皮。代表植物: 胶东卫矛 扶芳藤 大叶黄杨 胶东卫矛
学名:Euonymus kiautshovicus 科属:卫矛科卫矛属
形态特征:直立或蔓性半常绿灌木,高3—8米;小枝圆形。叶片近革质,长圆形、宽倒卵
形或椭圆形,长5—8厘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锯齿;叶柄长达1厘米。聚伞花序2歧分枝,成疏松的小聚伞;花淡绿色,4数,雄蕊有细长分枝,成疏松的小聚伞;花谈绿色,4数,雄蕊有细长花丝。蒴果扁球形,粉红色,直径约1厘米,4纵裂,有浅沟;种子包有黄红色的假种皮。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活习性:阳性树种,喜温寒性,海洋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耐寒、抗旱,极耐修剪整形。
14、胡桃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壳斗目的一科。落叶或常绿乔木,羽状复叶,无托叶。花单性,雌雄同株,风媒传粉;雄花序常为柔荑状,单生或数条成束生;雌花序穗状或稀柔荑状;雄花生于1枚不分裂或3裂的苞片腋内,通常具2小苞片或1~4枚花被片,雄蕊3~40枚插生在花托上;雌花具2小苞片和2~4枚花被片贴生于子房,子房由2心皮合生;果实为假核果或坚果;种子完全填满果实,具1层膜质种皮,无胚乳。代表植物:胡桃楸 枫杨 胡桃楸
学名: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科属:胡桃科 胡桃属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5米。枝条伸展,树冠扁圆形;树皮灰色具浅纵裂;幼枝被短绒毛。奇数羽状复叶生于萌发条上者可达80厘米,叶柄长9-14厘米,小叶15-23枚,长6-17厘米,宽2-7厘米;生于孕性枝上者集生于枝端,长40-50厘米,叶柄长5-9厘米,基部膨大,叶柄及叶轴被有短绒毛或星芒状毛;小叶9-17枚,椭圆形至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处被有稀疏短绒毛,后来除中脉外其余无毛,深绿色,下面色淡,被帖服的短柔毛及星芒状毛;侧生小叶对生,无柄,先端渐尖,基部歪斜。雄性柔荑花序长9-27厘米,花轴被短柔毛,雄花具短柄;雌花序穗状,具4-10朵花。核果卵状,果核具8条纵棱,坚硬。
15、海带科:它是藻类植物、褐藻门。藻体无类似茎、叶的分化,生活史中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个世代,配子体与孢子体异形,孢子体大,配子体小。孢子体由薄壁组织构成;居间生长或顶端生长。孢子体大型,长达数米,分化为固着器、柄和带片三个部分,带片不分裂,孢子囊群生带片两侧。配子体微小丝状。雌雄异株;卵式生殖 代表植物:海带 海带
学名: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 科属:海带科 海带属
生态特征:藻体褐色,长带状,革质,一般长
2-6米,宽20-30厘米。藻体明显地区分为固着器、柄部和叶片。固着器假根状,柄部粗短圆柱形,柄上部为宽大长带状的叶片。在叶片的中央有两条平行的浅沟,中间为中带部,厚2-5毫米,中带部两缘较薄有波状皱褶。生活习性:野生海带在低潮线下2-3米深度岩石上均有。
16、玄参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玄参目的一科。大多为草本,少数灌木或乔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轮生,无托叶。花两性;萼4~5裂,常宿存;花冠合瓣,2唇形,少辐射对称,裂片4~5;子房上位,2室。果多为蒴果,少有浆果状。代表植物:通泉草 毛地黄 柳穿鱼
生态特征:毛地黄为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少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向阳的地方,叶子有根生叶以及茎生叶两种,为卵状长椭圆形,全株都有密毛,花朵有粉红色及白色两种,顶生,总状花序,花冠锺型,内有粉红色小点,雄蕊有四枚,果实为蒴果。叶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粗糙、皱缩、叶基生呈莲座状,叶缘有圆锯齿,叶柄具狭翅,叶形由下至上渐小。花冠蜡紫红色,内面有浅白斑点。萌果卵形,花期6~8月,果熟期
8~10月,种子极小。
生活习性:较耐寒、较耐干旱、耐痞薄土壤。喜阳且耐荫,适宜在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
17豆科:它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的一科。叶常绿或落叶,通常互生,稀对生,常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少数为掌状复叶或3小叶、单小叶,或单叶,罕可变为叶状柄,叶具叶柄或无;托叶有或无,有时叶状或变为棘刺。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轮;萼片分离或连合成管,有时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常与萼片的数目相等。代表植物:云实 锦鸡儿 龙爪槐 龙爪槐
科属:豆科 槐属
生态特征:属于多年生乔木,小枝柔软下垂,树冠如伞,状态优美,枝条构成盘状,上部蟠曲如龙,老树奇特苍古。树势较弱,主侧枝差异性不明显,大枝弯曲扭转,小枝下垂,层内小枝易干枯。枝条柔软下垂,其萌发力强,生长速度快,用国槐作砧木,嫁接繁殖,定干后嫁接,二年成苗。
生活习性: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喜生于土层深厚,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深根性,根系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亦强,寿命长。
18、漆树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多为羽状复叶,稀单叶;无托叶。花小,单性异株、杂性同株或两性,整齐,常为圆锥花序;萼3~5深裂;花瓣常与萼片同数,稀无花瓣;雄蕊5~10或更多;子房上位,通常一室,每室1倒生胚珠。核果或坚果。种子多无胚乳,胚弯曲。代表植物:黄栌 黄连木 火炬树 黄栌
学名:Cotinus coggygria 科属:漆树科 黄栌属
生态特征:灌木,高3-5米。叶倒卵形或卵圆形,长3-8厘米,宽2.5-6厘米,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或尤其叶背显著被灰色柔毛,侧脉6-11对,先端常叉开;叶柄短。圆锥花序被柔毛;花杂性,径约3毫米;花梗长7-10毫米,花萼无毛,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无毛;雄蕊5,花药卵形,与花丝等长,花盘5裂,紫褐色;子房近球形,花柱3,分离;不等长果序长5-20厘米,有多数不育花的紫绿色羽毛状细长花梗宿存,核果肾形,径3-4毫米。
生活习性:喜光,也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和践行土壤,但不耐水湿。以深厚、肥沃而排水量好的沙壤土生长最好。生长快;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对二氧化硫有较强抗性。
19、忍冬科:它是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川续断目的一科。灌木、小乔木或木质藤本。叶对生,稀轮生,单叶,无托叶或具叶柄间托叶,或托叶退化成腺体。花序聚伞状,或由聚伞花序集合成伞房或圆锥式的复花序,有时因聚伞花序中央的花退化而仅具2 朵花,排成总状或穗状花序,常具发达的小苞片。花两性;花冠合瓣,辐状、筒状、高脚碟状、漏斗状或钟状,5裂,具1~5枚蜜腺,雄蕊5~4,极少3枚;子房下位,由2~5枚心皮合成,2~5室,每室含1至多颗悬垂的胚珠。果实为肉质浆果、核果、蒴果、瘦果或坚果。代表植物:金银木
新疆忍冬
海仙花 金银木
学名:Lonicera maackii(Rupr.)Maxim 科属:忍冬科,忍冬属
形态特征:金银木为落叶性小乔木,常丛生成灌木状,株形圆满,高可达6米。小枝中空,单叶对生;叶呈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叶两面疏生柔毛。花成对腋生,二唇形花冠。浆果球形亮红色。花期5月至6月,果熟期8月至10月。花两性,花冠合瓣,管状或轮生,有时2唇形,萼筒贴生于子房,花冠及萼筒5或4裂齿;常具苞片;子房下位,雄蕊五枚;花序变化大,多为聚伞、轮伞或2花并生。
生活习性:金银木,性强健,喜光,耐半阴,耐旱,耐寒。喜湿润肥沃及深厚之土壤。管理粗放,病虫害少。
20、衣藻科:它是藻类植物、绿藻门的一科。光合作用色素是叶绿素和;和β胡萝卜素及几种叶黄素;贮藏食物主要是淀粉;在生活史中,产生具有顶端着生的、多为2~4根、等长鞭毛的游泳细胞;有性生殖很普遍,为同配、异配或卵配。藻体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管状多核体等各种类型。代表植物:衣藻 团藻 衣藻
科属:绿藻门 衣藻科 衣藻属
形态特征: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两个;另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载色体大型杯状,具淀粉核一枚。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为同配、异配和卵式生殖。在不利的生活条件下,细胞停止游动,并进行多次分裂,外围厚胶质鞘,形成临时群体称“不定群体”。环境好转时,群体中的细胞产生鞭毛,破鞘逸出。
生活习性:分布于水沟、洼地和含微量有机质的小型水体中,早春晚秋最为繁盛。
八、.实习心得体会
在这五天的植物学野外实习中,我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以便于我更好的运用课本上学的知识,能够分清日常所见的植物。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学会了用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探索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故宫、鸟巢、水立方等著名风景名胜点,我看到了现实的一面,亲眼目睹了中国的伟大与昌盛。这些观光景点扩大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新奇与壮美。由此我产生了自己更要努力奋斗,以便于以后更好的游览各地的自然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