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高考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考考什么
——从高考看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高考考什么?一是知识二是心理素质。所有人都是12年寒窗,但结果却只看这四场考试,9个小时决定一切。我们除了要战胜高考题目,更要战胜自己。可是,常见的误区总是轻前者,重后者。事实上,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知识的累积一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这种素质也并非只有高考时才需要,在人生的考场上它也不可或缺。所以,在高考来临时,有必要提出“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能临时抱佛脚也不能过后就拉倒”的观念,因为这对往高考方向走和走过高考之路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高考心理素质重要不言而喻。据东方网消息:著名心理学家、高考研究专家王极盛教授, 2000年通过对全国74位北大、清华高考状元的调查研究认为,考前和考场的心态,是学生能否发挥自己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据新华社报道:从心理上战胜高考,可以说高考就成功了一半,这是74位高考状元的共识。因此,每年高考前老师和家长都会教育学生不要紧张,媒体上也有各种相关指导。应该说,高考前放松心情,睡个好觉,做做户外运动等等这些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压力,有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但,高考心理素质的培养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到高考时,许多家长和老师才把这个问题重视起来,对那些平时心理素质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这种急功近利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收效多大,值得怀疑。春日未耕秋有何获?临渴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事实上,健全的人格、遇事不乱、处变不惊、败而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关键在于日常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慢功,慢慢培育孩子的心理素质,而不是高考临时抱抱佛脚就能取胜的。应该说,素质教育的概念即包括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但“惟分”是举的倾向,仍然导致我们忽视了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关注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案例】
孙圣楠:2009年从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考入清华大学 第一门就考 “砸”了 6月6日,高考前一天。
语文是第一科,也是考前心里最没底的。睡得比较晚,一直在背课文,背得不好,晚上11点多才睡下,还做了梦,梦到第二天的语文考试,梦到了作文题目。
6月7日,第一科,语文。
紧张。打开语文试卷,最先看的就是作文题目,跟昨天梦里的不同,也跟老师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求我们重点准备的不符,这个题目挺好写的,但当时紧张到几乎无法思考,反倒不知道写什么了。
6月7日,第二科,数学。
虽然语文没考好,但是,平复了自己的心情,数学正常发挥。6月8日,第三科,理综。
题目很难,又没考好,从考场出来,所有考生的脸色都不好,家长呼啦啦围上来,问长问短,很多考生当时就哭了。我考得也不好,但是想,既然大家都没考好,那也就这样吧,再把剩下的考好。
6月8日,第四科,英语。
考了3科,竟然有两科都砸了,英语就好好考吧。这样想着,反倒轻松了。结果,英语考得超好,除了作文,一共就错了两个选择题。
最后,我如愿考上了清华,我的体会:可以化“悲愤”为力量,但不能一直悲愤下去。
【案例分析】孙圣楠的个案向考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考砸一门影响情绪怎么办?其实,很多考生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考砸了一两门就等于全砸了。实际上在每次考试中,特别是在高考这样重大的考试中,全部科目都100%地发挥最好水平,甚至正常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有发挥不理想的科目或内容,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因此,你认为考砸了的科目,可能是因为试题较难,大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难题,所以平均分就会下降,因而你算不上考砸。即使是你个人的问题,那么每个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只是体现的科目和形式不同。因此考砸一两门应当视为正常情况,没必要为此殃及其它。
因此,家长、学校、社会各方形成的合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辛勤浇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养成健康的人格和遇事不慌的心理素质,不仅有利于孩子在高考中正常发挥,更有利于他们在整个人生中获得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因为,从宏观上看,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梯而已。走过这一步,也仅仅是个开始,今后人生中将面临的比高考要难的考试还有许多。而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却面临这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这使得他们必须拥有更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但真实的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
只要在互联网上敲出“校园暴力”这四个字,马上就能跳出两万多条与此相关的信息,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一份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专家指出,14岁至16岁是非常危险的“犯罪年龄”。是什么原因使得花季少年变得如此血腥暴力?
案例一
11月18日下午,只因篮球场上的一句小小口角,西安南郊某重点高中一名17岁的高二男生纠集朋友将对方活活打死。
案例二
11月12日晚自修时间,广东省恩平市一中学校园内发生暴力案。三名同学用刀子将一名男生刺至重伤不治身亡。另一名劝架男生被刺重伤留医。
案例三
10月11日和14日,只因为同学间起了小摩擦,广州市海珠区某中专学校连续发生了两起斗殴事件,造成一叶姓男同学于15日伤重不治身亡。警方介入调查,3名涉案学生已被刑事拘留。
案例四
9月22日,西安市西郊某专科学校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暴力案。仅因同学阻拦他们为非作歹,几名校园恶霸竟将劝架同学殴打致死。
案例五
9月11日下午1时左右,甘肃省一中专中医班三年级女生肖诗(化名),被同校五名男生折磨一个多小时。他们就用浸了水的毛巾轮番在她脸上使劲抽打。10分钟后,强迫肖诗像狗一样钻课桌。然后逼迫肖诗抽烟。更为过分的是,他们竟把3张凳子垒起来,让肖诗坐在上面,美其名曰“耍杂技”。他们发出哭的口令,肖诗就得放声大哭,他们发出笑的口令,肖诗就得哈哈大笑,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事后,医生认为肖诗患上了反应性精神病,属强烈外界刺激所致。
案例六
7月4日,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中学上演了一幕校园悲剧;因为没钱送给同学“消费”,该校初一(3)班学生赵阔天的左臂被同学用打火机和烟头硬生生烫伤了5处。
案例七
5月27日,武汉新洲区李集镇李集中学初三(4)班学生张俊杰猝死在校内。这名16岁少年的死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新洲警方29日证实,猝死学生张俊杰事发当晚曾因争座位与人发生口角,并在随后的冲突中致死。
案例八
5月12日晚11时,扇耳光、脱衣服、拳打脚踢、泼冷水„„西安16岁一少女因不愿拉帮结派,在学校宿舍里遭到近十名女同学的围殴,身心受到极大伤害。
案例九
1月13日,宁夏灵武农场发生一起中学生群体性持械斗殴事件。参与斗殴的25名中学生中,有一人死亡,两人受伤。
案例十 9月30日下午3时50分,西安市81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一 10月24日下午4时20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二 10月24日凌晨,长安太乙宫街道办事处黄岱湾村发生一起抢劫杀人焚尸案。11月3日,太乙宫初中三年级学生左某,在其家长的陪同下去太乙宫派出所投案自首。
案例十三 11月2日晚10时40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案例十四 11月3日下午6时45分,西安高级中学高二学生刘某服下约50克氯化钡药品,留下一份遗书。他将此事告诉老师后,即被学校领导和老师送往第四人民医院全力抢救,11月4日凌晨4时20分,刘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这一个个的血淋淋的事件让我们这些作为教育者的人心痛,也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人心痛,心痛之余,我们不仅要问:“现在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了?他们为什么这么容易冲动和富有攻击性?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身为他们的父母、他们的老师以及他们的长辈,在教育方面是不是忽视了哪些重要的因素呢?应如何避免孩子产生这种不良的攻击行为呢?”
现代的健康概念已不仅仅是身体的健康,而是身心的全面健康,它包括心理健康和生理的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是指运用心理学理论方法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心理潜能、完善个性发展、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教育过程。
中小学生在生理或心理方面还不成熟,尚处于成长、学习阶段,他们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这些困惑有的能通过他们的自我调适自然地解决,有的则未能及时解决,形成心理障碍,严重的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发展性目标和防治性目标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以健康发展,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矫正心理偏差,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15岁的初二花季少女张雪被同班男生残忍地用砖头拍死在了菜田:后脑勺变形,耳朵变形,眼球爆裂,甚至口腔里的牙齿也被砸掉了六七颗!原因是因 3 为她拒绝了该男生的求爱”
在生理逐渐成熟而心理还未成熟的青春期,青少年与异性交往的需要逐渐强烈。与异性交往,能暂时缓解释放因性生理发育产生的性活动的压力。在马斯洛(Maslow 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要被分为五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当前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人们才会产生更高的需要。爱和归属需要的满足能带来被接纳的心理感受。这种需求的满足与否会影响到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特别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埃里克森(E.H.Erikson)在其《人类发展的心理—社会理论》一书中,按照个性发展各时期主要矛盾的出现,把人生个性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在少年期,12岁至18岁。这个阶段的特征是有了同一感、个性感、差异感。埃里可森认为,只有一种坚实的内在同一性才标志着青年过程的结束,而且也才是进一步成熟的一个真正条件。一个人获得了同一性,就意味着他取得了内外的平衡和适应能力,对自己和对他人、对社会环境能从容地适应。与同一性相对立的是同一性混乱,意味着这个人内外失调,难以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而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因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心理变化十分剧烈。
案例中的男生,其求爱行为体现了青少年对爱和归属的正常需要,面对求爱被拒,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应对方法,可以取得心理平衡。但可惜的是,在此需要暂时不能被满足时,他却选择了实施凶残的报复。青少年的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的特点构成了这起悲剧。
案例二:
“北京盛基艺术学校2005级表演系学生林静(化名)被同校2003级表演系的六名女学生堵在宿舍殴打1小时:扇耳光泼冷水踢肚子。”
青少年时期,同伴关系无疑是继亲子关系外,青少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存在着“相似相容,相近相亲”的规律。他们自由的选择同伴,组成一个个小团体。而同伴的选择标准不一而同。有的是学习成绩,有的是兴趣爱好,有的是个性性格,有的是衣着打扮。在不同的标准下,相似的个体聚集起来。在这一个个小团体中,有着十分鲜明的团体文化。每个个体都必须自觉遵从认同团体文化,如果团体中大部分成员认为某个成员犯了规矩,就有可能出现惩罚该成员。为了避免被孤立,独自面对成长的烦恼,成员们的行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有时为了与团体保持一致而不得不违背放弃自己的意志,如团体成员在一起行动时不顾道德法律规范。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成为青少年陷入某些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
另一个导致青少年团体暴力事件的频频发生的原因是在团体中,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相应的各个成员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被弱化,每个成员都会产生后果是由团体成员分摊的感觉。结果就是团体暴力往往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如案例二。
案例三:
“今年9月1日,福建南安市石井镇年仅13岁的女学生小旋突觉头疼,被送往医院抢救,没想到竟永远地离开了疼爱她的家人。小旋的父母亲在整理女儿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一本上锁的日记本,里面记录着小旋从五年级下半学期开始,长期遭两名同班男同学殴打、生活在恐惧中的经历”。
关于攻击性行为,有人认为是出于人的攻击本能(如弗洛伊德),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受到了挫折才发生(如多拉德)。班杜拉则明确指出,如同一切其它的后天习得行为。攻击性行为也是社会学习的结果。他的“充气娃娃”实验,是有关攻击行为的著名系列研究。研究的结果明白地告诉我们,青少年会从范型的榜样中学习到行为。具体地说,青少年通过观察习得的行为,也许会直接的表现出来,但也可能并不表现出来。青少年在观察学习后没有表现的行为,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学习到行为。只要外部条件和内部动机相适应,习得而未表现的行为就会表现出来。攻击性行为不仅可以从现实的成人那儿学到,也能从电影、电视的人物形象身上习得,甚至还能从卡通形象身上习得。此外,个人的直接经验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在尝试-错误行为中出的攻击性行为,如果得到了强化(暂时因为实施暴力而获得利益,如同伴间的地位),其发生的频率就会大大加强。一个长期受同伴欺凌的青少年,在忍无可忍时作出反抗而又获得成功,那么,他的攻击性行为也会加强。这就是为何校园部分暴力的加害者又往往是暴力的受害者。
据报道,符合以下情况的青少年,如“性格严重内向自卑,不能与他人沟通”,“家庭不和睦或存在家庭暴力”,“是非观念和法制意识的薄弱”容易出现暴力甚至是犯罪行为。国外资料显示,从言语性的取侮辱性绰号,散布不利对方的谣言,挖苦讽刺,威胁恐吓,到面对面的挑衅行为,甚至是直接的躯体攻击,各式各样的欺凌事件或多或少得潜伏在校园中,给青少年的心身发展、人生安全带来危害。许多欺凌事件都是在给受害造成严重伤害后才被发现,如案例三。
是哪些因素为校园暴力的滋生提供了温床?又有那些因素使得校园暴力的受害者放弃应有的反抗,间接助纣为虐,最终成为暴力的牺牲品?校园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往往担心因为自己的检举而遭到更严重的报复而不敢检举。对欺凌事件的调查不彻底,处理不严肃不仅对实施欺凌的青少年不会起到教育作用,还会传递“暴力事件是可以被接受的”信息。无怪乎,最终受害者逐渐相信自己应该成为暴力的承受者而不敢反抗、忍气吞声,进而导致暴力事件的持续和严重程度的升级。
总而言之,青少年暴力行为与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过程中,性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情绪情感不稳定,自我中心与不能考虑他人的需要有关。每个成员个体的身份意识被团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弱化,来自同伴或团体的压力往往是青少年陷入暴力等不良行为的重要因素,而暴力在媒体的频繁出现成就了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社会学习。
对具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除了教育、批评、惩罚,更应该仔细调查他们为何会产生暴力行为的原因。识别暴力的易感因素,如是否有学习困难,是否有家庭暴力等,针对性的处理改善有暴力行为的青少年的外在不利环境及内在的“暴力能解决问题”的错误认知,从而彻底改变其不良的行为模式。学校方面应程序化,制度化对欺凌、暴力事件的处理过程。对在校青少年进行有关校园欺凌的教育,让他们清楚得懂得任何形式,任何程度的欺凌都是不能被接受的,有助于创造一个针对欺凌“零容忍”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为处于动荡不安的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平等,更关爱,更人性化的成长空间。
没有什么比一个孩子的身体和心灵受到伤害更让家长和老师心痛的了;没有什么比一群孩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滑落到犯罪的边缘更让整个社会难以接受的了,而这种现象的所谓屡见不鲜,正说明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 5 社会教育某种程度的失效。
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多年以来的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模式,我们可以发现:专家提出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不重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或是歧视、漠视孩子等等现象,归根结底是我们长期对个体缺乏一套完整的、健全的尊重生命的教育。许多家长打孩子,伤害了孩子的身体;骂孩子,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重智轻德,则是将成人过多的功利性目的附加在孩子身上。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无法做到泰戈尔老人所说的,“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传送生命的气息。”我们的孩子做出的那些事情,其实也就是社会“病态”的一种折射。
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学校和家庭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弱者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生命的孩子,才不会做出那些同样也会伤害自己的事情;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也不会轻易地去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那么,应该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尊重生命呢?
一、教化影响孩子的行为
上世纪60年代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以说明一个重要现象:教化(奖励和处罚)影响孩子的攻击行为。
实验者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让一群4岁的孩子看录像,片中人在殴打、踢、摔玩具娃娃,但是分为三种结果,一是此人得到了奖励,在影片结尾,一个旁观者登场称赞他的行为;二是让此人受到惩罚;第三种则没有任何评价。
这群4岁的儿童被分为三组,分别观看这三种结果的录像,然后,把他们一起带进放着玩偶的房间。观察发现,除了第二组的儿童外,另两组都表现出了侵犯
行为(打玩偶),而且第一组多于第三组。不过,如果告诉他们,模仿录像中的侵犯行为,就可以得到奖品,那么第二组的儿童也会殴打玩偶,与其他组孩子的区别马上就消失了。
孩子的暴力行为并非无本之木,它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渊源,这一实验从各个方面,都给人以很多的启示。
二、影响孩子的社会各个环节 首先,父母怎样处理曾出现过暴力行为的孩子?父母此时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虽然打了人,但他现在还小,等他长大以后就自然会没事了;有的家长甚至鼓励孩子打得好,这样就不受欺负;有的家长则批评教育孩子,尽管别人打你不对,但你打回去也是错误的,你可以有其他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告诉老师。
面对校园暴力,家长是何心态?一些家长的错误心态使得孩子成了校园暴力的无辜受害者,甚至导致极端事件的发生。
震惊气愤型:大多数家长在得知自己孩子被人勒索钱财或是拳脚相向时,第一反应都觉得特别震惊,不相信校园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件。
以暴制暴型:一些家长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或欺负后,不是积极地去找学校或老师进行沟通,而是给孩子灌输不能吃亏,要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观念,甚 6 至跑到学校给孩子出气。一位家长就对记者表示,从小他就教孩子谁也不能让谁欺负,人家骂你你就打他,人家打你你就踢他„„要是打不过了还有爸爸呢!他认为现在很多人都这样教孩子,孩子不能太孬了,否则长大了到社会也会吃亏。甚至有些家长还为此送孩子学武术,练功夫,好对勒索者还以颜色。
忍气吞声型:在得知孩子被人勒索甚至被打时,这些家长都担心得罪坏孩子后自己的孩子会遭到打击报复,告诉孩子要离那伙人远远的,看见他们就跑。
纵容犯错型:一些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欺负别人孩子或勒索人时,往往认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或是根本就不相信在家看起来特别老实的孩子会当上小“恶霸”,认为是夸大其词,根本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使孩子在错误的深渊中越滑越远。
其次,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会在不知不觉中向身边的老师学习,但是很多父母很少觉得自己是孩子的老师,往往不太控制自己的行为。调查发现,80%的家庭存在虐待儿童的行为,包括精神、躯体的虐待;25%的夫妻之间有着家庭内的暴力,当大人试图用暴力来控制局面、不能克制自己的行为时,无形中就成了孩子的表率,孩子也会在社会中出现同样的行为。
媒介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很多的影视剧、卡通片、电子游戏、玩具,内容涉及暴力,在不少闯关游戏中,只有杀了一个人,才能闯过一关,或者获得积分,这就在无形之中传递出一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以为暴力攻击是受到鼓励和赞扬的。因为孩子的行为不仅取决于奖赏与惩罚,还与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如果通过对某人的制服可以获得心理的满足,那孩子就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择手段,这就是宣传的示范效果。
孩子在社会化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第一次通过暴力行为获得了一些好处,比如通过打其他的小朋友得到了一个玩具,而父母、家长、学校不重视这个问题,从心理上放纵他,不教育、不惩罚,孩子就易形成一种印象:可以通过实施暴力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必受到惩罚,这样多次反复、强化,形成攻击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容易用拳头说话。
三、学会给孩子必要的惩罚
过于被溺爱的孩子,容易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我过度膨胀的性格。所以,孩子的教育中,除了奖励,必要的惩罚也很重要,父母和师长要给成长中的孩子立一些规矩,让孩子知道,你在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否则,孩子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难以被社会接纳。
但何时该奖励、何时该惩罚?知道这个分别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不恰当的惩罚,会从肉体或者精神上伤害到孩子,所以,惩罚有一定的策略。
首先,惩罚一定要及时,如果是上个月的事情到这个月再惩罚,孩子已经将事情淡忘了,延迟的惩罚没有效果。
其次,要检查惩罚的效果,让孩子服气。在惩罚过孩子后,要跟他谈心:今天为什么要惩罚你?如何避免下次受罚?这种沟通对孩子很重要,他会逐渐学会一些价值观。
还有,实施惩罚的家长和老师一定不要失去理智。比如别人上门投诉你的孩子打了他的孩子,你觉得丢脸,气极了打孩子,但实际上这样做没有好处,只是打给别人看,惩罚孩子是要告诉孩子,我们是对你负责的,此时一定要理智,避免暴跳如雷、气势汹汹,否则孩子也容易学会你的这种不理智的处事方式。
另外,惩罚也可成一种提醒。如在学校孩子经常打同学被老师、家长投诉,7 就可以在他的房间内或者桌子上画图作记录,有错就记分,剥夺他的一些权利,但如果上周孩子被投诉了3次,这周投诉了2次,家长就可表扬他一下,这样奖惩结合,通过鼓励,逐渐减少孩子的不恰当行为,孩子会逐渐走上我们希望的轨道。
老师和家长要经常跟孩子讨论:打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方式吗?因为孩子是单向直线的思维,而大人更加灵活,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多可能性,家长就应在孩子小的时候教育他:其他同学如果打了你,你可以走开,向家长、老师求助,或者警告对方再打就报告老师,不一定非得使用拳头。
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在社会中人们要学会忍耐,锻炼心灵的容受性。遇到问题时,要有灵活应变的心理潜质与技巧,因为社会上总有不好的人、不顺心的事,不能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
12-15岁,被称为第二反抗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出现了反抗,这一孩子自我表现和成人感的体现。这段时期的孩子,对父母和周围的人都深为反感,反抗的方式有态度强硬、举止粗暴的硬抵抗,也有漠不关心、冷淡相对的软抵抗。更有迁怒于他人的反抗迁移。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青少年会出现反抗期的暴力行为呢?
当反抗期的孩子脱离老师和父母的视线,尤其是宿舍这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他(她)为了证明自己有力量,能够对自己周围的人施加影响,尤其是人际影响时,他们往往会寻找一个弱小者,来对其实施暴力。第二,反抗期的孩子往往认为家长不了解也不理解他们,于是他们的交往就往往转向同龄人。他们往往会在同龄人、在朋友中寻找知心人,并渴望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尊重,暴力、抢劫、早恋、网瘾都是他们在这一反抗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没有学会如何建立安全、融合的人际关系,他们往往会出现问题。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父母,往往处在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夫妻关系、工作负担重的阶段,父母的繁忙,就造成了孩子的榜样缺失,而我们每个家长,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生活、工作的压力,使很多家长对孩子也是精神冷暴力、恶言相向、甚至拳脚相加。我们在孩子进入集体生活之前,一定要告诉他们,什么行为是可以模仿的,什么行为是应该规避的。
而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以下的原因: 不良风气+沟通缺乏+事前无防患
在一些农村,村与村之间小事而引发纷争,继而引发械斗等现象仍有存在,“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不受到影响”。有的学生认为现时学校的管理存在一些缺陷,“在学校,一些老师一般只管学习,很少会留意到我们哪天的心情不好或同学间有哪些小摩擦,但正是这些小问题或负面情绪积累下来,一旦爆发就可能酿成大型的暴力事件。”而对于校园暴力的事前防范不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初二学生阿涛头一天进学校也带了一瓶硫酸去,掉在地上摔碎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警觉和重视,悲剧在第二天发生。
那么,作为教育者,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 专家:建议建立校园暴力三级预防系统
中国公安大学教授、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著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表示,面对不断加剧的校园暴力,欧美等一些国家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目前美国等国家主要使用三级预防策略来干预校园暴力。
初级预防,是指在校园暴力发生前,通过一系列预防工作将暴力发生的可能 8 性降到最低。现在校园暴力很多时候是由于同学关系的矛盾处理不好而引发,这些孩子没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在初级预防阶段,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和对待问题的态度。在家庭预防方面,建议加强父母与子女间的情感,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二级预防指的是在校园暴力发生前及时发现,并及时干预,工作重点在学校和家庭。虽然不是所有的校园暴力都有一些预示性的行为,但老师、同学、家长都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的警告信号。例如孩子最近很反常,经常发脾气,和同学说一些负面的言语。像感情孤立、有过感情被拒绝、暴力事件的受害者等学生,对于这些校园暴力可能出现的“高危人群”都应该成为学校和家长关注的对象。
三级预防指的是在暴力事件发生后做出及时反应。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公安、卫生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如何帮助学生和教师接纳先前因犯错而离开过学校的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团体中,给他们一个改正的机会。
所以,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1、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人的整体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等构成。生理素质是先天遗传的,是其它几类素质的载体和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处于人的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层次;社会文化素质、政治素质是素质的主要内容,处于人的素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对其它几类素质起主导的作用,决定着素质发展的方向,体现着人的本质特征。而心理素质包括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操作技能、人格、情感、意志等方面,居于生理素质与社会文化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和社会环境、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既影响着生理潜能的发挥、生理健康的状况,又影响着社会文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水平,因此,心理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心理基础。它不仅可以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为各类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还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单一应试教育模式,以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渡过美好学生活的重要保证。因为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应当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推理和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必须有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力、耐挫力、自制力和社交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宽宏大量、团结容人的品质。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变革。反之,将会出现种种心理失衡、人际冲突,经不住困难与挫折的考验,恐怕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会丧失。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是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要义。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主体性,形成完善人格 学生的人格结构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也很多,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良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人格发展缺陷,有些严重的甚至产生人格障碍。这些障碍对于学生的成才及适应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的是以人为本,强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使学生接受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促使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完善,使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更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 9 的成才道路,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和完善。
3、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创造力,它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毅力、自信心,和做事的条理性是心理素质的三大内容、坚强不屈的毅力、切实可行的自信和循序渐进的处事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毅力,是人们谈得最多的词,在这里,我绝非随大流附风雅,乱说一通,而是我觉得它重要而将之列为首位。毅力的含义我想大家一定很熟悉,不必赘言。至于如何在短时期内增强自己的毅力,我觉得这样一种方法不错,那就是,从小事做起,从身边每一件事做起,必须坚持不懈,而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毅力。我们不强求有关羽刮骨疗毒那般铭心刻骨,但我们必须从心理上做那样的准备。参加长跑,当你完全跑下来时;做一件难事,当你顺利完成时,我想你的心情会是无比兴奋与满足。世上有这么一条不用证明的公理:人们完成一件事时,其收获与这件事的难易程度成正比。我们且引用一游戏名词,称这种收获为”经验值”,即毅力的获得的表征值。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毅力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自信也是得力干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机遇,相信自己的前途。一位哲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那谁还会相信他?”毛泽东也曾气宇轩昂地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但同时也应提防自信心理的癌变——自大。德国哲学家尼采就自大,在把自己比作光彩夺目的太阳中发疯而亡。
对处于人生发展关键阶段的幼儿来讲,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自信心是指由积极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待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
简单的说,自信心就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自信心强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活动,并经常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发展能力,能积极地与他人交往,与同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同时,自信心强的幼儿能勇敢地面对困难,大胆尝试。而缺乏自信心的幼儿,在活动中缺少积极性,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活动中更少发言,不敢与同伴交往,惧怕尝试新任务。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注意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格品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第一,教师应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
幼儿对自己尊重、崇拜的人的意见特别重视,他们的看法往往会决定幼儿对自己的看法。作为幼儿心目中重要人物的教师,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幼儿。比如,有的幼儿不会系鞋带,老师无意地说了一句:“你真笨!”那么也许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他就会认为自己不行,怀疑自己的能力,渐渐产生自卑感。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经常用积极评价恰如其分地表扬幼儿的行为。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要善于抓住他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使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起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自己的信心。
另外,幼儿由于能力所限,往往遇到的失败比成功多。作为教师要对幼儿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善于从中发现幼儿所取得的成绩,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废,从而也能树立起自信心。
第二,为幼儿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积极评价,固然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一个途径,但是单单依靠外部的表扬和他人的支持是不够的,最终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只有当幼儿对自己的能力有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才会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因此,帮助幼儿获得能力,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别人的赞赏里获得自信,这是培养自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提供、创造机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摆脱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
例如,在日常活动中,当幼儿之间发生争执时,我们不再快刀斩乱麻似地争取及时解决问题,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对自身行为的对或错进行认识,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自己正确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当幼儿遇到一定的困难时,我们也首先是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去尝试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提供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幼儿的自主、自立精神,使幼儿能经常体验到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相信自己的力量,自我评价就高,自信心就强。
第三,重视家园联系,齐心协力教育好幼儿。
作为自我意识的主要成份,自信心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特别是在与人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周围的人(尤其是成人)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直接影响作用。幼儿周围接触到的成人只有教师和家长,因此教师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时及时地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据日常观察了解,我发现在家庭中有两种情况影响了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幼儿活动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时,较多持批评否定态度;第二种情况是父母百般溺爱幼儿,使之缺乏各方面的能力。
教师应重点帮助家长明确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性,指导家长了解自己孩子自信心不足的原因,然后针对他们的特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如有的幼儿经常遇到家长的批评,对自己信心不足,做什么事情都怕做错而遭到他人的批评。
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的正面手段,是使孩子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在关键时刻,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功能,促进幼儿坚持完成任务。比如在玩“娃娃家”活动区时,教师表扬那些玩完娃娃家后,把家具等物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对于那些在活动中不能坚持把家里收拾干净、整洁,坚持性较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批评,让幼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中途而废。
在体育游戏“炸碉堡”活动中,当一些幼儿坚持爬过山坡、走过桥梁等障碍物,冲过敌人的封锁线,炸掉敌人的碉堡时,教师总要给予大力的表扬,称赞他们是个勇敢、能干的小射手,能够坚持到底,充分发挥了赏识教育的作用。而对于些胆小的幼儿不敢走过高高的桥梁,害怕掉下去时,教师总要先发现他们身上 11 的闪光点,而后用 “不要害怕,你一定能走过去,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等鼓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克服了胆怯的心理,坚持走过桥梁、爬过山坡等障碍物,最终取得胜利,并得到老师的大力肯定与赞扬。
因此,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注入了原动力。
第四、提高幼儿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培养幼儿坚持性的奠基石。
幼儿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做事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孩子容易产生退却行为。此时,我们应该让孩子独自面对一些他们应该面对的问题,在行动的过程中学会克服困难,在困难面前教他们学会解决克服困难的方法,培养做事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从而增强其坚持性。
例如,一个小朋友在玩儿抓坏蛋游戏时,不小心碰破了皮,很疼,这时老师鼓励他不怕疼痛,不当逃兵,要一直坚持到底,最终抓到了“坏蛋”,表现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幼儿在活动中,时时刻刻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利用和创设某种情境条件,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感受困难、尝试挫折,引导和鼓励幼儿为克服困难寻求方法,做出努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铺下奠基石。
此外,“言必信,行必果”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一个特征。它在这里的意思是主要针对本身的,即不要轻易原谅自己,不要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计划要做的事必须做完,而且还要做出成绩来,否则学习生活就会杂乱无章,效率低下,最终使自己的思维惰性化,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心绪杂乱,稍有变动就会寻路无门,四处碰鼻子,这可是考试中的大忌啊!考场风云变幻,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你掌握了基本的方法,相信会有所成功的,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千古将才们的传世之宝。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好的“不变”。再加上你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可谓是“心中有真意,稳坐钓鱼台。”管他什么鱼,统统一网打尽!因此,对于中小学生,老师在平时就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励志教育
这一块儿主要是通过在上课或班团课的时候给学生介绍一些励志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或鞭策;或介绍一些比较优秀的励志文章。
如:《自我肯定走出自卑》、《“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花开不败》等对学生进行激励;或者在网上或报纸上找一些励志的故事介绍给学生,如在考后,班上整体考得不很理想时,就可以给同学们介绍这样态度决定胜负的三个小故事:
你吃过豆芽菜吗?你自己种过豆芽菜吗?有没有发现,自己种的豆芽菜都细细长长的,好象营养不良似的?可是巿场上卖的豆芽菜,肥肥胖胖,看起来就是又嫩又脆,很好吃的样子!其实那是有方法的!
商家在孵豆芽的时候,先把种子洒下去,接着会在上面盖上一层玻璃片之类的重物,当种子要冒出芽来的时候,首先就会碰到这个压力,为了长出芽来,并有力量举起这层重物,种子们会相约,有默契地一起喊:“一、二、三顶”、“一、二、三顶”。
于是就长成了肥肥胖胖的豆芽菜!因为它们通过压力的逆境考验,所以反而长得又胖又好!
可能有一些尖商会有其它的办法,但是豆芽的这种顶着压力而上的精神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下面我再讲个故事给您听:
日本人很喜欢吃一种鱼,可是这种鱼必须从西伯利亚空运到日本。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空运过程中,都会有高达40%的鱼因为飞机摇晃晕机死亡。
为了降低鱼的死亡率,于是有人提出在水箱中放入鱼类的天敌──螃蟹,这样一来,鱼为了躲避螃蟹的攻击,自然会集中精神、全力戒备以保护自己,不畏外在环境的威胁。结果,真的奏效了,鱼的死亡率从40%降到5%。
还有一个青蛙的故事:
一个科学家做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投进一口装满沸水的容器,但青蛙瞬间就跳了出来;但当把它放到装满清水的容器,然后慢慢加热时,结果,青蛙最终还是没有跳出来。
讲完故事后,可以问班上的学生:这说明了什么呢?(环境愈严苛,为了求生存,愈能激发人的潜能。观念影响行动,行动造就了结果。而观念代表着你对所处的环境抱持的态度。有句话说:态度决定胜负!试问问自己,对你自己,对未来,你现在抱持什么态度?)
二、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失败和挫折,可以这么说,再伟大的人,他也遇到过失败和挫折,没有失败和挫折,就不会有人的成功。因此,一个人在事业的追求过程中,不要怕失败,怕遭受挫折,正确看待这些负性的东西,会给自己勇气和信心,从而也有利于毅力的培养。通过在网上找一些相关文章或典型事例,利用班团课向学生宣读或讲解。如:《挺起你的胸膛》、《笑对人生》、《中学生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积极面对挫折》、《苦难是通往真理的最好老师》等文章,讲后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空余再去看看。信念是人行动力量与毅力的源泉。居里夫人为了提炼新元素,花了二十多年时间,做了一千多次试验,仅实验废物就上千吨,最后终于炼出了镭;再如,焦耳没有上过学,他的知识全靠自学获得,为了证明热是能的一种形式,使用种种方法,做了四百多种试验,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最后终于获得了热功的大量的数值;数学家阿基米德在罗马士兵沾满鲜血的利剑面前,临死还高喊:“不要动我的几何图!”要让学生懂得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崎岖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同时还要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学习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从而使他们产生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三、感恩教育
班主任应该让学生能感恩、会感恩。常对学生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让学生感恩他们的父母给了他们生命,给了他们再次学习的机会,感恩他们的师长给了他们知识,启迪了他们的智慧;感恩他们的同学、朋友在学习上给予的帮助,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
所以每月老师抽时间在网上下载一些有关感恩的题材,或者讲一些自己在电视或报刊中看到的一些感恩题材,结合班上近段时间的一些现象进行讲解;或者引导他们怎样过自己的生日。
让他们在过生日时别只顾着自己庆祝,而是给父母打一个电话或发一则短信,问候一声,因为他们的生日是母亲的苦难日,让学生知道我们老师与他们的父母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
四、心理调适
现在的学生,父母多在外打工,为了挣钱往往已是身心疲惫,只想着在物质 13 方面如何尽量满足孩子,而且很少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关怀,所以很多学生心理非常脆弱。
要知道,如果学生背负沉重的心理十字架是无法搞好学习!所以作为老师,要经常在网上找一些心理辅导的素材。如:高三学生常见心理指导、如何消除考前紧张、考生健康睡眠招数、名师说高考、如何针对学生的“高原现象”予以指导、学生考前的心理调整、高考时的心理状态调整及考试策略、心理专家畅谈高考考生心理调节、高考考场答题策略、消除考前紧张的小窍门。给学生端上一碗碗“心灵的鸡汤”,让学生疲惫不堪的心灵得到些许慰藉。
五、注重教室文化布置
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教室标语、口号或张贴栏进行教室布置,对学生进行激励或心理辅导。
综上所述,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的活动让学生成为现代班集体的主人,培养他们主动地面对挫折,迎接挑战的心理优势。人生的路本来就不平坦,人生本来就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努力来适应外界的要求和满足内在的需要,以期在主观上达到自我满足与幸福。一生中从未发生过心理障碍的人是没有的,只有轻重、程度的差异。所以,一个具有主人翁意识的学生在班级中必然健康的成长、成熟。成为一个能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篇: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从高考历史试题看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
目前,江苏历史高考试题题型为选择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主要是材料题题型。所谓材料题,是在题干中提供几则材料,学生依据材料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或撰写历史小论文。在解题过程中,无论是材料题的解答还是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越来越注重要求学生对材料的解读、理解,对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归纳,以及对书本知识的运用等。本文拟以江苏省高考试题为例,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能力的重要性及途径。
一、透视典型试题,剖析设问点的能力要求―――归纳综合
1.归纳材料信息
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第21题为例,“……②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③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④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此题中三个问都是考察学生归纳材料的能力。具体而言可分为两种类型。
(1)就事论事型
即根据其中一则材料,归纳材料中的信息。第二小问“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和第三小问“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即属就事论事型。
(2)综述型
本题型中,先根据几则材料回答几个问题,然后最后一问要求学生依据本题提供的所有材料,归纳总结后回答问题。上题中第四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就属综述型。
2.归纳整合所学知识
以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试题24B.“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本题中第二问是:“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此问中“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是归纳材料信息,而“按照材料二的思路,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就是让学生归纳整合已学历史知识,考察其历史思维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解题时的归纳能力很重要,不光用于解答材料题,这几年江苏高考都考历史小论文的撰写,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归纳能力。
二、重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或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归纳法或称归纳推理,有时又叫做归纳逻辑,是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是由已知真的前提,引出可能真的结论。历史学科的归纳法,在于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得出正确价值取向的历史感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呢?
1.学科同理,借鉴语文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归纳
目前江苏省采用的各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是依据模块编订的,必修一是政治模块,必修二是经济模块,必修三是思想文化模块。高一学生学习必修一时,对于某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不了解,不能让他们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角度去分析。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由语句到篇章、从书本到史料,进行归纳概括能力的训练。根据小标题,让学生归纳本课的主要内容。具体到每一段,了解每一段的大意。
2.知识统整,引导学生打破教材知识体系,在归纳与推理中总结阶段特征
在必修二和必修三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在学习时可以多角度引导学生,如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及影响。目前人教版历史教材的模块学习可以使学生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专题的内容形成体系,但是学生有一个通病,即对于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很模糊。因此在复习阶段,不管是学业水平测试,抑或是高考,可以将三个模块整合,从编年史的角度去复习。
归纳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一蹴而就。历史教师要善于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课本知识分析归纳,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渗透逻辑思维、综合分析、评论历史观点和语言表达等诸多能力,并通过真题演练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日期:2005-12-13 作者: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崇文学校 陈秀銮[来源:班主任网]
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要想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学会做“人”,就要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理顺班风,创建良好的班级气氛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满足学生交往、友谊、娱乐、成就、自尊和荣誉等精神需要,感染熏陶学生,发展个性的主要场所,所以我十分重视班风建设。学期初,我举行了竞选班干部的活动,先让学生自由写演讲稿,然后上台演讲,再由学生投票选出班干部,通过这种方法选出来的班干部比较有魄力,有胆量。有了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的管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此外,我还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在教室里开辟各种各样的学习园地,如“读书林”、“阅报栏”、“作品园”、“百花园”等,“读书林”“阅报栏”给学生营造了精神的乐园,“作品园”、“百花园”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良好的班风主要表现为尊师爱友、勤奋学习、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讲究卫生、热爱劳动、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风气。一旦形成就会内化为较稳定的集体心理特征,从而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使个体产生群体归属感、认同感和力量感,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二、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
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心理活动中占优势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它是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环节。它通过影响学生课堂中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学生个性发展。
在课堂教学时,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开展了竞赛活动,把全班分为五个小组,哪一组的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时就给予加十分,下课时宣布哪一组为优胜组,一学期总结两次,对优胜组给予奖励,为了获得优胜组,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比过去积极多了。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论回答得怎么样,我总是仔细倾听,及时鼓励。
在读写的基础上,我常让学生上台复述课本内容、演课本剧,使阅读真正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比如我将《草船借箭》、《将相和》改成编课本剧让学生演出。而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则更指导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参与,比如《人与环境》让学生到社会中通过各种渠道搜集素材然后归类整理拿到班上交流,对《开卷有益》展开讨论甚至辩论,在思维的对抗中丰富学生的个性。
上活动课时,我采用多媒体手段,先放映有关的剧本、歌曲,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他们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
三、设置心理咨询处,当学生的“心理医生”
当学生的“心理医生”,是本学期我的一项新的举措。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意识到用语言文字和学生沟通会收到口头的说教所难以达到的效果。因为我教的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有些事情当面对他们说一说,他们觉得不好意思。有时还可能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她不喜欢劳动,不喜欢参加实践活动,她认为只要读好课本中的内容就可以了,有时我让同学办手抄报,她就第一个反对,看到这种情况,我多次找她谈心,她总摆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谈完话之后,她照常我行我素。因此,我突发奇想,何不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于是,我给这位女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详细地对我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告诉她我每次所布置的作
业的意义,这一次,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位女生变得爱劳动,喜欢办手抄报了。有了这个好的开头,我干脆决定做学生的心理医生,做他们的指路明灯。让他们烦恼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可以倾吐。说干就干,我在班里宣布:谁在学习、生活上碰到了难题,都可以写信向我咨询,老师是有问必答,如果是你个人的秘密,我一定帮你们保密。自从设置了心理咨询处之后,我不时会收到学生的信,有的询问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有的则是问一些生活上的问题。对于那些口头上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我就口头回答了,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同学,我会小心地回信。为了更好地当好这个“心理医生”,我也费了好多劲,常常学习一些有关如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方面的书,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特别巨大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先要不断地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然后再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健康心理的营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快乐乐地学习,堂堂正正地做人。
第四篇: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再者,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更甚者,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我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体会。
一、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信心理
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所以,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成就事业十分必要。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理呢?
1、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2、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3、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上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原来,教室和清洁区的打扫,非得老师督促不可,有的学生甚至逃避劳动任务。班上有几个调皮的学生如梁雨辉、卢帆等经常带零食到学校,而且随手就丢。自从我让他们当了学校和班上的卫生协管员后,上进心越来越强,他们那些不良习惯都没有了。受他们的影响,学生懂得了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要自觉维护集体,都自觉地完成自己的劳动任务。现在,老师不在场,同学们也能认真打扫,班上的卫生工作经常受到学校的表扬。同学们不仅自已不随手乱丢乱扔,注意周围的环境,还监督别人,以防破坏周围环境。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我校今年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文化
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如现在一些学生自制力差,性情暴躁,逆反心理强。教室里有纸屑箱,他偏把纸屑往窗外丢,看见瓶罐偏要用脚去睬和踢,随意采摘践踏花草等。为改变这个坏毛病,学校开展了“丢下的是垃圾,拣起的是品质”活动,并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了环保型的果皮箱,果皮箱天天擦得光亮如新,花坛内竖起木板,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果然学生不忍心破坏,过去的坏毛病也改了。可见,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创设各种情境,通过心理认知暗示,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几个问题:
1、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我担任五年级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部来自城乡结合带和农村,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为了加强组织纪律性,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启发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在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的实际情况谈体会,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守纪的重要。从那以后许多学生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并
能大胆地制止违纪的行为。
2、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还要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对老师提出批评。在情感相容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无拘无束,平等交流的心理氛围。同时,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对这些学生不能仅从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方面下工夫,而应着重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并加以辅导。
3、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学生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生发展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学科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尽可能使每个学生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趣味性活动之中,活动设计要多样化,可根据不同的心理辅导内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设计不同的活动形式,如角色、游戏、小品表演、讲故事、猜谜、讨论、文体活动等;每项活动设计至少要达到一项明确的心理辅导目标。学生通过这些饶有兴趣的心理辅导活动,逐步领悟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单位:大钟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内容摘要: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要重视深入学生内心世界,班主任应该准确掌握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并有意识地优化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关键词: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心理环境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学生各种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如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那么各种素质的发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和心理调节力。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全面了解学生,深入学生的心理世界。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中学生的个性心理各异,教育者只有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发展水平,才能使个性各异的学生心理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作为班主任,要重视深入学生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l、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当我接任一个新班级,总是先在黑板上写下“班级人数十l=?”当学生怀着好奇的心理,说出不同的答案后,我微笑着说:“加数中的„ l‟代表班主任,老师也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是大家的朋友,让我们互相了解,共同努力,我相信,我们这个大家庭一定能成为一个团结、进步、表现一流的集体。”短短几句话,无形中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与老师的心在同一条弦上跳动。
2、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学生因性别、年龄、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心理。为了便于深入实际地开展工作,我建立了学生成长档案,记过观察、谈心与调查,记录了本班学生的年龄、兴趣、特长、以往的学习成绩,以及较为详细的家庭情况,并且随时补充每个人的进步与变化,记录其心理成长历程。这样做,不仅可以了解其外部表现,更能把握其内在特点,便于及时把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3、设立“知心姐姐”信箱。
在我们的班级中,有一个“知心姐姐”信箱,孩子有什么心理活、疑难问题和对老师的建议等,可以写好放进信箱,我抽时间逐一认真答复。有的孩子写道:“知心姐姐,我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怕答错了,老师批评,怎么办?”我回信告诉他“要相信自己,即使答错了,老师绝对不会责怪你,还会表扬你积极,而你也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有的同学写道:“请帮忙告诉我的爸爸、妈妈,星期天别布置那么多的作业给我,还让我去学这学那的。”再如,“别人打我,我该不该也打他?”“帮助同学是否影响自己?”等,对这样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便提议在班会上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受到教育,防止心理上出现偏差。
此外,我还开通“热线电话”和让学生写“悄悄话日记”的形式,与学生平等地交流,“让自己站在与孩子同等的高度上”,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主动地丰富师生间的惰感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聆听他们的心声,用一颗爱心,一片真情为孩子支撑一块没有风雨的天空。
二、激发内在需求,培养优良心理品质
一个班级的学生因为发展不平衡,其心理水平也必然出现不同的层次。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关键的一步是找准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切入点,从而因材施“爱”,诱发他们自觉进取。
(一)严爱优等生.
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对他们的喜爱是人之常情。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掩盖,被原谅,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作为班主任,我绝不偏爱他们,相反,对他们的要求更严格。
我班的小班长是一个成绩优秀,工作认真、负责的学生,是老师的好帮手。可就因为老师给他的信任太多,“权力”太大,他在同学面前非常专横,总要学生听他的,即使自己是错的。针对他自以为是的表现,我首先和他谈心,严厉地指出他再上存在的问题,使他认识到班干部应以身作则,树立自己的威信,别人才会服你。然后在实际工作中随时提醒、指正。慢慢地他改掉了专横的毛病,赢得同学们的信任,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我认为,对优等生,不能让优越感控制他们的思想,应时时处处培养他们自尊、自强、自制、自信的心理品质,让他们克服自易的弱点,不断地前进。
(二)关爱中等生。
“我们极希望获得别人的赞扬,同样的,我们也极害怕别人的指责。”班级中,一些听话、稳重、学习态度端正的中等主就是这样,他们怕出错,怕丢面子,内心又极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他们极易被忽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不轻易地指责、批评,而是帮助他们调节自己的情绪,以保持积极的心态,让他们知道老师喜爱他们,重视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使其素质全而和谐地发展,逐步跨入化等生行列。
我班一个女孩她性格内向,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我想这样下去,不仅学习上不去,而且可能影响到人际交往。于是,我上课有意无意地请她回答问题,及时肯定表扬,并让她当值日排长,与同学多接触。渐渐的她敢回答问题了,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也多了。看着她的进步,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三)偏爱后进生。
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是学习上的劣势使他们饱尝了失败的痛苦,逐渐失去自信,感觉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班上发言低声细气,连头也不敢抬。但留心观察,他们在其它方面还是有许多优点,能否令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自我,关键在于班主任的感情投资。
以前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得很,但我发现他的体育成绩很不错,于是让他参加了学校运动会,结果他不负众望,为班级挣得了至关重要的5分。我趁热打铁,在班会上发动全班同学夸夸他,为他找闪光点。我看到,他第一次看到他高兴地扬起头,幸福地笑了。我又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老师很高兴看到了你在运动会上的英姿,更希望听到你在学习上前进的脚步声。同学的赞扬、老师的鼓励,使他一步步走出自卑,走向自信,学习成绩慢慢“升温”。的确,就像斯霞老师说的那样:爱的滋润可以使枯苗复苏。如果我们能够抓住后进生的心理特点,用更多的爱心、耐心,更强烈的热请特别关爱他们,那他们的表现能令你惊讶和欣喜。
三、优化外部条件,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影响学生心理成长的外部条件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班主任应该准确掌握学生成长的外部条件,并有意识地优化运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与家长密切配合,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座学校,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采取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一般情所。下.贾母在物磁L是迁就的,但望子成龙,对孩子期望值很高,容易给孩子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部分家长极少与孩子沟通,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怎样想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把“与孩子交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会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我对家长的心理和他们对孩子的期望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接着通过实例引导的方式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爱而不溺”,关心孩子的心理发育动向,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孩子,努力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民主的气氛,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另外,我通过家访、电话、书信等形式,随时与家长交流孩子的种种表现,在交流过程中,与家长切磋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想方设法沟通家长、孩子之间的情感,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
(二)班级环境熏陶感染,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班级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阵地,要让生活于同一班集体之中的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就要充分利用班级环境创设氛围,熏陶感染。
l、开辟心理健康宣传阵地。
我充分利用教室的黑板报、墙报出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宣传心理保健知识。例如我把“我能行”、“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作为“心理导行”专栏的标语。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精神的核心是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为了让学生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我能行”自然而然成了学生的座右铭。“你有困难吗?我来帮助你!”则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先行语,让学生伸出温暖的手尽其所能地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每周寄语”是我对同学提出的目标、要求;“每日名言”是学生收集摘录对自己有启示的话,轮流抄在板报中,与其它同学共同体会、分享、受益。通过这些形式,对营造氛围,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起了宣传作用。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我们把“太好了”当成师生的“口头样”。当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时,老师用它予以肯定、表扬;当有的同学犯错了,我说“太好了,你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我让他们对自己说“太好了,我能……”
2、开展活动,创设民主向上的氛围。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班主任的关爱和鼓励,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和信任。我重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开展了各种活动,营造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气氛。通过开展各种比赛,评选小巧手,评“班级之最”等活动,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懂得“我能行”,树立起自信心;落实“班级责任制”,各项工作分配到人,人人有事干,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班干部轮换制”,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立“学生班主任”,即建立开放民主的班级管理体制,让学生每人轮换当一天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检查督促班干部的日常工作,让他们过把“老师病”,通过一天的工作,既锻炼了能力,又增强了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实践证明,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形成一股合力,才能共同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绿色”的心理环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给孩子心灵一片蔚蓝的天空。几年来,经过师生共同努力,“班级人数十l=?”有了完美的答案——一“一”,一个健康的心理品质,一个和谐民主的班级环境,一个充满融融爱意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张春兴著:《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冯忠良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陈琦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林崇德著:《品德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