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观《圆明园》有感(本站推荐)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
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劫难的反思
摘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英国资产阶级以为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就可以把大量的商品倾销到中国。据有关资料记载,1850年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比1844年还少了75万英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外国商品的侵入;二是英国增加鸦片贸易与发展合法贸易存在着矛盾。由于鸦片战争后英国等殖民主义者大量对华输入鸦片,中国的白银继续外流,使中国出口茶叶、生丝收入的大半被其抵消,无力再多购买英国的工业品,这当然对英国是很不利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既要维护给它带来巨大利益的鸦片贸易,又要扩大对华的工业品销售。这样,它就要迫使清朝政府开放更多的商埠,进一步控制中国海关,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1853年5月,英国首先向中国提出要求修改已订的《南京条约》的有关条款,美国和法国也接踵而来,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掀起的“修约”交涉未能得逞,就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就这样随着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的劫难也悄然而至。
关键字:鸦片战争,圆明园,英法联军,1860年,夏天,为了强迫大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而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组建了一支远征军。200艘军舰搭载着近2万名士兵,从广州长驱直入,直达距离北京100多公里的天津海面。8 月 1 日,英法联军凭着装备先进来复枪和连发枪在天津北塘登陆。可是清军实用的仍然是腰刀和弓箭,他们手中的抬枪和鸟枪太原始了,根本就无法抵抗。并且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清帝国的武器几乎没有任何改进。因此,于8月14日,军粮城之战清军阵亡3000余人;8月21日,大沽口清军阵亡1000余人;9月21日,八里桥战役,英法联军出动八千名士兵,清军3万人,结局,清军全线溃败,死伤无数,可是英法联军仅仅死了五人。就这样一支几千人的英军,不费吹灰之力的,撕开了大清的一道又一道防线。最终,在10月6日的黄昏,法军占领了圆明园;并且在占领圆明园的第二天,即 10 月 7 日,法国人就开始偷走一些最值钱的东 西,10 月 8 日,除了少数值勤的士兵,大约两万名联军士兵 都开始肆无忌惮地抢劫,凡是能拿走的,一件也没留 下,拿不走的,就毫不留情地毁掉,抢劫持续了整整两天。
1860年10月18日至19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应当用浓重黑色加以标记的日子。隶属英国远征军第一师的第60来复枪团、第15旁泽普步兵团,连同骑兵旅在约翰·米启尔将军的指挥下,开进了两周前惨遭洗劫的圆明园。米启尔在位于正大光明殿的指挥所向部下一一制订了应予焚毁的建筑物名单,命令下达后,英军士兵成群结队,分成小组,手持火把奔向各处纵火。身处北京城的伍士礼中校用日记记录了这个惊人的场景:“连续整整两天,浓烟形成的黑云一直飘浮在昔日繁华富丽之乡的上空,西北方向吹来的清风,将这浓密的黑云刮向北京城,浓烟带来了大量炽热的余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声地落在大街小巷,述说和揭露皇家宫苑所遭受的毁灭与惩罚,日光被黑烟和浓云遮蔽,仿佛一场持久的日食一般。暗红的火光映照在往来忙碌的士兵脸上,使得他们活像一群魔鬼,在为举世无双珍宝的毁灭而欢呼雀跃。”
1860 年 11 月 1 日,在大清帝国屈辱地签定了《北京条约》之后,英法联军撤离北京。条约主要包括:割让广东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和损失共1600万两白银。
圆明园的悲剧是清王朝的悲剧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剧,它不仅仅独属于某一个民族,它是我们13亿同胞永远的痛。为什么当战争来临之时,曾经驰骋亚欧大陆所向披靡的铁骑在英法联军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击;作为东方的大国,坐拥八十万军队的清王朝在列强面前是那么的软弱可欺,就连西班牙、葡道牙这样的弹丸小国也敢来公然要求割地赔款,这不得不使人扼腕叹息。当然清王朝的衰败并非几次战争就能决定的,它有其自身的诸多原因。
首先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落后是主要因素
英国在15世纪和16实际的生产率是十九世纪中国的2.8倍,当英国工业革命的大火勃然而起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家近代工厂,只有家庭手工业,至于与现代化手工业相匹配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更是全无踪影。
此时的中国,社会基础仍然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主体是租佃农和自耕农,粮食和纺织品构成了社会的主要产品。此时的英国,生产性人口600万,但工业革命造就的生产力已经达到手工劳动6.5亿人的生产力,大工业生产和手工劳动生产率的比例是108:1 当英国人用新的方式管理国家,甚至是管理君主的时候,大清帝国的权利依然牢牢的掌握在皇帝的手中,科举制度选举出来的官员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官场秘诀。官员们要想建功立业,首先要学会的是揣摩上意,只求讨好而不顾事实。并且皇帝和大臣们统治国家的依据不是事实本身,而是两千多年前圣贤说过的话。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社会最本真的发展规律。
另外,中国的统治者们死守“华夷之辨”的天朝大国思想,拒绝与外部世界平等交流,也失去了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良机和自我改造的能力。正如一位欧洲人写的那样“他们体制的恒久不变并不证明他们的优越,因为这阻止了他们取得任何进步。”
其次,军事科技和军事理念的差距也是重要因素
当英军充分展示火器的犀利的时候,清军仍然处于冷热兵器混用的时代,整整落后了二百余年。清军在战争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俊一艘军舰,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战争样式已经残酷且陌生的让中国军人无法相信,这不再是光凭勇气和正义就可以取得胜利的时代,科技的重要性掩盖了冷兵器时代的个人风采。
并且军队的调度效率低下,在鸦片战争中,大多数中国军队只能靠两条腿行军,邻省调兵要三四十天,隔两省要约五十天,隔四省则在九十天以上。小农经济低下的供给能力和狭窄的道路,只能保证每次向二三百人提供补给,当四川的部队增援到浙江前线的时候,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而英国从其本土到中国也只需四个月,从印度调集援兵和军需品,来回只要两个月,科学技术的劣势使清军丧失了本土作战的优势。
在军事理念上清军将领也缺乏理性的头脑,他们寄战争胜利希望与古老的风俗,在浙江,清军组织了一次精心准备的反攻,其指导思想是“五虎制敌”,也就是在虎年虎月虎日时,有一个属虎的总兵指挥战斗,试图“驱虎吞阳(洋)”,结果可想而知。
同样,军人的素质、国人的麻木,缺乏对敌人理性全面的认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于清朝军队,有这样一段描述“花名册上尽是弄虚作假,为了应付点卯,就匆忙召集市场上的苦力;也举行定期军演,但重在观瞻而不讲求实效。只注意搞戏剧舞蹈般的剑术程式动作。”这些严重制约了军队的发展。并且军队普遍存在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各地指挥官相互猜忌互不配合,也常常为了一己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军队的利益。
另外,在英军进攻广州的时候,河道两边的山上,往往聚集着大量观看热闹的百姓,他们以一种极其冷静的目光注视着英军对本国士兵的攻击,而无动于衷。他们普遍缺乏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意识,这和清政府统治者“愚民而治”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封闭了中国人的眼睛和心灵。使得他们对于西方知之甚少。一位中国的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而英国人却很早就对双方的差距了如指掌,并为战争作了周密的准备。
最后上层统治者缺乏革新的精神和进取心是关键因素
当中国经历炮火洗礼的时候,同样的危机也降临了日本,1854年2月,美国船长佩里二次率领七艘黑色蒸汽战舰闯入东京湾,迫使德川幕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此后又与其他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日本同中国一样一步步向半殖民半封建国家滑去。
国难当头,《海国图志》擦亮了日本维新人士的眼睛。(据说《海国图志》是随一艘中国商船进入日本长崎港,在例行检查中被发现的,不久就被如获至宝的日本官员和学者买去。)就在佩里到日本的这一年,日本人开始翻印《海国图志》,一共印刷了15版之多。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
回首国内,当时中国的文人最少也有300多万人,然而却少有人去读这本书,一些官员看到此书不屑一顾,还有人主张将
此书付之一炬,原因是他们不能接受书中对蛮夷的赞美之词,他们认为中国只是武器装备不如英国,中国的文化乃至政治制度远在英国之上。这本书最后既没有被烧掉,也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在国内只印了千册左右。
另外,在得知英军撤出长江之后,道光帝的一个反应就是下令沿海各省撤军,以节省军费。道光帝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来的教训不是如何励精图治,而是用人不明,他觉得错用了林则徐。有这样一段话描述战后的北京“议和之后,都门仍复恬嬉,大有雨过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转喉触讳,绝口不提。”
窄窄的海峡,隔开了中日两国,本来双方在19世纪中叶处于同一状态,但由于双方对于耻辱的反应相差极大,甚至远比一道海峡宽阔得多,在那边是“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而在这边是“大有雨过忘雷之意”。结局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来抵抗西方,而中国仍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中,继续向半殖民的深渊滑去。
总之,面对历史,清王朝是败了,败得让人心痛,败得让人心惊,败得让人心寒。回过头来,再重新审视清朝的那段历史豁然发现,任何企图通过妥协、求和来换取安宁的做法终将招致灭顶之灾;任何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的国君终将亡国;任何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没有追求的个人,终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参考文献:《复兴之路·上》中央电视台
《圆明园被毁一百五十周年祭:1860年的中国王朝坍塌》 朱步冲
《鸦片战争后国人对《海国图志》的态度》 龚书铎
《鸦片战争中英双方的差距》 钱乘旦 补充说明:
我是在清明节过后才开始打算写历史论文的,然后就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开始准备,看了很多网站,也读了很多文章,剪切了很多材料,但后来就弄不下去了,因为在涉及到的国宝回归方面写不出详细的方案,一来国宝的追回只靠国际道义来维持,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二,那些据着我们国宝的国家又联合签署一份决议,大致意思就是抵制,拒不归还,国宝的回归之路还很遥远。
后来在德育书库看到了那本《复兴之路》里面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哪些事情,更重要的是经验教训。” 我才忽地明白自己真正需要写的是什么,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大致脉络就是——战争纪实——失败反思——个人感慨——结束。
其实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一是希望自己能真正了解这段历史,因为之前一直不愿意学习这段历史,觉得它过于沉重,过
于痛苦;二就是希望从中能够找到些经验教训,借以鞭策自己、勉励自己。的确从中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借古文述说如下: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苏洵《六国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 《伶官传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个人观点:
战争没有妥协,落后就要挨打
国家要想繁荣昌盛,非得自立,自强不可。
第二篇: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本站推荐)
思想政治理论课论文教学方法论文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努力探索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探索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和举措,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结合教师教学特长所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样式。“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概论”课的实效性和感染力,是“概论”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结合哈尔滨金融学院的具体实践谈谈“概论”课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探索拓展教学模式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的前提是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概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其教学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升华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信念。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概论”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着力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有机结合历史、理论和现实。理论必须进行历史的论证,才有说服力;现实会使历史鲜活起来,使理论有用武之地。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们力求避免从概念、原则、结论出发,而是从时代的变迁、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着手,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揭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其本质,从而正确认识当代世界与当代中国的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的课程受到学生欢迎的主要因素。我们把课程讲授的重点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培养他们对国家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观察认识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使他们对重大问题能够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当前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渴望了解天下大事,但又时常感觉把握不好。针对这种情况,本课程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那些既是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来讲授。通过正确认识和分析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二,及时把最新的理论成果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党
的新理论、新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必然要求。例如把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等及时纳入教学内容,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生动新鲜。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努力探索拓展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向以下两个方向扩展,从而使教学内容真正做到从入情入理到入脑入心。
第一,是向内扩展,即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扩展。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冲击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树立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把课堂传授同学生的课外自学、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书本讲授同多样性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把规范性教育同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学习成才、报效国家的思想舆论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第二,是向外扩展,把整个学校,把广阔的社会生活舞台都变成教育教学的场所。社会各个方面和学生家长都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会从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历史教育和国情方面的教育。教师的责任是引
导学生主动寻找这种教育的契机,比如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主动与家长交流沟通,把学生家长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引入到课堂上来。
这样,既可以避免过分拘泥于对各种观点来龙去脉的介绍,而忽略了对各种观点的系统整合和对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缺乏理论的穿透力和深刻性,把“概论”课讲成了历史课;也可以避免过分专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理论的推演铺陈,而忽略了对典型实例的捕捉和引证,把本来内容生动鲜活的一门课程讲成了从理论到理论的空洞干瘪的空谈说教,把“概论”课讲成了“布道”课。
二、探索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探索推进组合式专题教学。“概论”课内容覆盖面广,而授课教师受专业和研究方向的限制,很难在每一个关键性问题的教学上都做到深入浅出。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尝试推进组合式专题教学,即把具有不同研究和教学专长的教师组成教学小组,对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出系统的专题讲座。在组合式专题教学中,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研究方向、学术专长相统一,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注意力放在某个问题的深入上,把同一教师对不同问题的全面阐述转变为不同教师对不同问题的深入分析,以理论研究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教研相
长。
第二,研讨教学法,分为主题研讨和辩论研讨。例如,我们引导学生对当前中国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以及共同富裕的问题进行讨论。这个讨论深化了学生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使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深了理解。一个问题的讨论涵盖了“概论”课多方面的学习内容。我们还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决策的讨论。例如,面对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让学生模拟党和国家领导人思索——假如我是国家领导人,我应该作出什么样的决策?这样学生可以在换位思考中进一步体会到国计民生的艰难。另外,我们还结合社会实际,设计辩论的题目,例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孰优孰劣”、“大学教育是否以市场为导向”等,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评点总结。辩论帮助大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层面深刻认识、理解世界与中国,进而激发了其学习兴趣。
第三,实践教学法,分为课外阅读和社会调查。课外阅读是由教师统一开列书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自学读书,撰写读书心得体会。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课堂上实现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我们还组织学生进行了多次社会调查,例如学校附近市场消费状况调查、学生之间贫富差距状况调查、城乡居民生活满意状况
调查、农民工心态调查等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第四,演讲教学法。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举办以学生为主讲人的“演讲一堂课”,并且鼓励台上台下学生互相问答,最后由教师评点总结。我们先后设计了“我看教育”、“我与可持续发展”等大学生非常关心的热点问题作为演讲题目,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很多同学为了展示自己的观点,课下下了很大功夫撰写演讲稿、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这种参与式教学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第五,多媒体教学法。现代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学的运用,为“概论”课进行情境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既有硝烟战火,又有诗情画意,既有艰难曲折的情景,又有令人欢欣鼓舞的场面,所以“概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素材可以说取之不尽。在教学实际中,我们是全省最早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并且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不断更新课件。我们还拥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音像资料。结合教学内容,播放“走近毛泽东”、“百年小平”、“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等资料片,从视觉上加深学生的理
解,以获得震撼的效果。
第三篇:观圆明园后有感
观《圆明园》有感
——交通工程专业交通工程111班 201110602105 肖议朝
已是第二次观看《圆明园》这部影片,心情复杂。看着那个时候的中国落后挨打,尽丧大国尊严,任国土遭人践踏、任人民遭人作践。看着那个被称为奇迹的圆明园化为尘灰。我们情何以堪!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影片连同解说都想把圆明园描绘成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人间仙境。但我觉得它是一个梦想,一个不可企及的但是真实存在过的幻境。比任何一个幻境都真实,比任何一个真实都幻境。不论外国的传教士,当时的士兵,将军,还是伟大的雨果,他们关于圆明园的惊叹、回忆或者记述都是苍白无力的......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圆明园的毁灭无疑是整个世界的悲剧。看着影片里如同仙境的圆明园,中国式园林的美轮美奂,古玩珍宝的不计其数,它凝聚了中国人民的智慧、财富、和奢华的巅峰。也许每个中国人都会为之自豪,每个人都会为其叹服,但在惊叹的同时却也在为它的最终命运而悲伤。我们无法阻止,当这座世界上最顶尖的园林建成的时候,也正是欧洲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圆明园连同它的建造者就已经注定了要经历一场浩劫。更悲哀的是,因为统治者的自大与愚昧,社会的腐朽、思想的落后,我们在这场浩劫中毫无招架之力,只能无奈的毁灭。
曾经我会觉得愤怒,我会觉得可惜,但愤怒有什么用呢,拿到我要去把英国的大本钟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都炸了吗,不,这只是悲剧的重复。可惜、可惜,如果侵略这还有那没一点良知与道德,也许圆明园还是矗立在东方的世界瑰宝。如果当时的统治者再多一点觉悟、眼光再长远一点、思想再先进一点,那又该是另一番景象吧!如果如果···唉!历史终究是历史,谁也不能改变。况且它已成为我们中国的一块伤疤,治愈了伤痕,可还有郁结百年的血和泪呢?
种种圆明园情绪我都有过,但今天我却抱另一种看法。假如我再想起这段历史,我会大笑,让大火烧吧!烧掉那一切,中国不需要骄奢淫逸的豪华寝宫,不需要妄自尊大,不需要目空一切,也许经历过荣耀与屈辱的中国才会走得更远更辉煌,感谢那把火,烧醒了中国,把我们推向复兴之路。
圆明园中悠远,凄美的音乐还萦绕耳际,它上空的火还在鞭笞着我们。记住这段历史,让新一代的我们奋力赶上世界,让我们创造下一个更胜圆明园的辉煌。
第四篇: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上的艺术
——观《圆明园》有感
“请你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
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你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不是幻想,也不是诗意的夸张,而是华美的真实存在,这是法国大文豪雨果脑海中的圆明园。
当纪律片《圆明园》在雨果的惊叹中拉开序幕时,我们知道,这部影片即将撕开一种美丽给我们看,悲剧就此展开。这是中国的悲剧,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劫难。
这部完整记录圆明园从建成到毁灭的大型文化史诗纪录,它用真实打动观众,用真实刺痛了每位观众的情感神经。没有炒作的噱头,没有大制作的动作场面,甚至连一个撑场的明星也没有。通过三维仿真动画技术的特效镜头,本片不但虚拟出140多年前的老北京街道,“克隆”出3000多人的英法联军,更是将当年“万园之园”的肃穆、壮观、精巧、雍容再现于银幕之上。当然,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一
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珍宝博物馆的精彩再现,更是对那段历史的探寻与反思。
康熙,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当年是如何怀着愉悦的心情在畅春园尽情游览;雍正,一个勤政爱民而又蛮横专治的君主,当年又是如何威慑天下,让千万工匠屈服于己,尽心修建圆明园;乾隆,一个才华横溢千古风流的名帝,是如何让意大利人勃朗宁跪地为其画像,让法国人王志成潜心为其设计洋房。
遥看当年清朝盛世,圆明园以“万园之园” 的姿态展现世界园林艺术的经典。这座由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大型皇家宫苑,囊括了世界上所有人工的,自然的,东方的,西方的,甚至是穿越时空纵贯古今的美景,集所有想象力、建筑智慧、诗意与艺术和庞大的物质财富于一体。这座北方的园林,湖水却有江南水乡之水的灵动,葱绿的树绕着水,奇形的石傍着树,亭台楼阁相生相趣。它的壮丽,就像秦始皇的长城,只是,现代人恐怕再也无法目睹那个年代北方曾经有过那妙趣横生的水榭,那雄伟壮观的建筑。
一八六零年,苦难中的中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洗劫与凌略,圆明园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焚毁,以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毁灭和劫掠,一座曾震撼世界的旷世盛园在短短三天化为灰烬,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浮夸不堪的大清统治此时已是千疮百孔。
关于圆明园之美,影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远征期间,我一直在想象它的美丽,当我真的置身其中的时候,它的豪华仍然令我震惊,„„这是一千零一夜中的场景,是一种幻境,就是狂想也想象不
出我们眼前存在的现实,必须有一位诗人、画家、鉴赏家、历史学家和中国学者集于一身的人才能解释和形容”
其实,抛开圆明园在艺术上的成就,其背后隐藏着的是历史的非正义。从康熙到雍正,从乾隆到道光,花费了整整的150年的时间不说,这其中还包含着多少人民无以数计的血汗啊:300多年前的运河上,无数的纤夫汗流浃背,肩头已经渗出了斑斑的血渍,船上运的,不过是一块来自苏州的奇石罢了!辙马熙攘的驿道上,地方官员劳师动众地护送着一件“朝廷圣物”上京,这“圣物”,不过是皇帝喜欢的一种珍稀花草罢了;更不说那些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可谓件件粘 满了百姓的血汗„„
说白了,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圆明园,不过是一项封建帝王的“享乐工程”罢了。如果这些钱力、人力不是花在这个竭中国150年国力的“万园之园”上,而是花是国防建设上,花在改善老百姓的生活上,花在改进生产力上,那该是多么好啊!即便是万里长城这样的“人类奇迹”,作为一项“国防工程”,其立意不可谓不高远,但谁又能否认其修筑过程就是一部罄竹难书的血泪史呢?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项羽要一把火烧了秦始皇的阿房宫,这把连绵三月不绝的大火,正是对统治者穷侈极奢、荒淫无度的“愤怒之火”。
从世界范围来看,不管是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还是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在成为永恒的艺术瑰宝的同时,同时也昭示着统治者 的残暴和贪婪。在今天这样一个文明社会,恐怕
没有一个国家的人民会同意为他们的总统建一个豪华陵墓,或者为他们的议员建一个观看人兽血腥搏斗的“竞技场”。
圆明园的修建过程恰恰是中国由盛到衰的过程,它建造的历史恰恰是西方文化复兴、科技发展、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大步前进的历史。所以它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是见证了近代中国衰退的历史,它的毁灭同时也是古代帝王制中国的毁灭。
历史的狼烟已经远去。圆明园的悲伤定格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圆明园已然使得那些美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失语。然而,当看到这个美的不可方物的人间仙境遭到彻底毁灭时,大多数观众包括我却再度陷入沉默。
11级会计一班
汪杨
11414090103
第五篇:观《圆明园》有感
《圆明园》后感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上看了《圆明园》这部影片,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被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景色震撼的时候,我能想到的也许就是这一个美字,甚至你虽然想到了,却无法发出声音。只是心底不由的一股震颤,感叹先人的妙笔,愤慨外人的劣行,惋惜紫宫天府的离去。
看着电影的画面,就好似看到了160年前那火烧圆明园的场面,看到了法国和英国这两个强盗在肆无忌惮的犯着罪恶。我可以听到他们在骄傲的笑着,笑着他们的胜利,笑着他们的伟大,笑着中国的腐败。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曾说过:圆明园劫难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他一直坚持自己的态度:对于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和罪行,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
惋惜之余,痛恨之隙,问题悄悄爬上了心头,为什么英法联军敢在中国的土地上肆意抢掠、烧杀、毁坏呢?为什么中国人不敢去制止呢?
思考再三,答案是:当时的清政府太弱,太弱,弱到不堪一击。想管?却力不从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的毁灭。更令人可恨可气的是,当是作为国家的主人的满清皇帝还坐在那满是烟烟弥漫的龙椅上神游九州呢!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中,珍藏有中国的文物近百万件,流失在民间的就不计其数。
十八世纪的大清帝国,据说拥有世界三分之一的财富,一座圆明园,标榜着东方的财富。康熙,一个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帝王,当年是如何怀着愉悦的心情在畅春园尽情游览;雍正,一个勤政爱民而又蛮横专治的君主,当年又是如何威慑天下,让千万工匠屈服于己,尽心修建圆明园;乾隆,一个才华横溢千古风流的名帝,是如何让意大利人郎士宁跪地为其画像,让法国人王志成潜心为其设计洋房。中国是伟大的,伟大到几乎在整个封建统治时期能持续地让欧洋蛮夷和倭人们臣服于旗下并对这些唐人们所达到的空前成就无比崇拜,并由崇拜到敬仰,由敬仰到敬佩,乃至发展到后来的朝圣。但这仅仅是封建社会,该结束了,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一声枪响,蒸汽机出现了,来福枪出现了,远程跑也出现了,中国失败于此,于是也落后于此。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泱泱大国传承了千年延续的农业文明,加之清朝中后期朝廷的腐败和统治者的昏晕无能,竟导致火势蔓延,使中国这艘承载了千年封建制度的落伍之船几乎在工业革命的狂风骤雨中沉入水底。一八六零年,苦难中的中国遭遇了前所
未有的洗劫与凌略,一座曾震撼世界的旷世盛园在短短三天化为灰烬,浮夸不堪的大清统治此时已是千疮百孔。而今,面对圆明园遗址,除了遗憾,还有愤慨,除了愤慨,还有中国人的痛。天朝上国的美梦,在英法滚滚的硝烟中终于被打破!
最赤裸裸的罪恶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那一幕,恐怕这是他们最愉快的一次战斗,对手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几个宫女太监,他们是笑着作战,笑得是那么灿烂,丑恶的嘴脸彰显他们的野蛮,在他们肆虐的破坏之后,仍然收获了丰厚的战利品。据说是为了公平起见,将士们号召士兵保持所谓的“绅士风度”,居然还举行了维持三天的公开拍卖,各个嘴角上扬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竞拍,最终每个普通士兵平均得到了大约4磅重黄金的奖赏。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砸坏,砸不了的放火烧,以此证明他们是这场战役的获胜者,以免被后人遗忘。
引用鲁迅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枪支、大炮,最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圆明园的辉煌到落破,深刻反映了晚清中国的落后。这是当时腐败没落的清政府,当时愚昧无知,认识落后,思想落后的清政府上演的最后一幕:跪在了自己那毫无可信的傲慢的脚下。
大幕落下,“秦清”之缘就此诀裂。圆明园的悲伤定格了硝烟弥漫的历史,失去的痛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
圆明园之痛,历史之痛,中国人不能忘记,中国需要一直奋斗。莫要随着历史车轮的碾过而逝去,不然留给我们的也许只是战地尚未散去的硝烟与幸存者内心无法言说的悲哀与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