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
重磅!历史学学科博士点大全及简介!!
博 士 点请输入标题
bcdef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云南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扬州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 湖北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请输入标题
abcdefg历史学博士点大全(上)(上一部分请点击链接)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百余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辛勤努力,本院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全系设有历史学、考古学、考古学(文物鉴定)三本科生专业方向;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边疆学、考古学7个博士点;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民族学7个硕士点。1995年,本院被确定为国家教育部直属的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经国家人事部评审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并成为首批进入国家工程的单位。1998年,本院经国务院学位办评审,获准按历史学一级学科招收博士生。本院世界史为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为江苏省重点学科,该专业科研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学科优秀梯队。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近成立的国际关系研究院,也已开始招收研究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现有历史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等三个系。历史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文物与博物馆学(含艺术品投资方向)、文化产业五个本科专业。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拥有考古学、专门史两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有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世界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民俗学等12个硕士点。学院还设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六朝历史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历史遗产研究所、历史与社会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社会学研究所等10个校级科研机构。苏州大学社会学院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中国史 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社会学
硕士点(13个)古代史、专门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情报学、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教育(历史)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史学科是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哲学专业是校特色专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专业积淀深厚。中国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与教学论(历史教育)、社会工作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伦理学等研究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学院拥有一支职称、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有教授15人、副教授2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7人,在读5人。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历史学系经过80余年的发展,各学科在研究方向及学科优势上形成了自己务实创新的鲜明特色。中国古代史学科点包括宋史、隋唐史、中西关系史以及中国历史地理等研究方向,构成中国古代史整体的研究。其中,由于地处杭州的优势,宋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拥有雄厚的研究实力,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相当的知名度,在全国处于同类研究的前列。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点包括中国近代史(包括近代浙江)、中华民国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研究方向。尤其是民国史研究方向,集中科研力量研究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关系,成立了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本学科点的优势特色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方向,以浙江省为基点,主要着眼于当代中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乡村社会变迁史等方面的研究。世界史学科点包括法国史、美国史、日本史等研究方向。其中,法国史的研究长期以来是本学科的传统重点,研究实力雄厚,是国内有名的法国史研究中心之一,在法国近现代史方面,研究成果尤为显著。随着人才的引进,美国对外关系史、东亚区域史、西方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成为世界史新的增长点。厦门大学历史系厦门大学历史学专业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与品牌专业,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良好的学术传统。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于1981年获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专门史(经济史)于1988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一直在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知名度与影响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史学专业陆续建设国家历史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历史学特色专业,中国历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福建省考古学实验示范中心,构建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人才培养体系,教改效果显著,成果突出,培育出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国家级教学团队一个,起到国家重点学科的示范作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历史研究所 本所从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地方史(现为专门史)的硕士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招收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台湾近现代史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66名,博士研究生12名(其中4名台湾学生)。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学院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世界史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有中国史、世界史、图书情报档案管理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社会工作获得全国首批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我院新增图书情报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硕士专业学位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空白。另外,我院还有宗教学、人类学等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学科教学(历史)的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我院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的主要依托学院之一。复旦大学历史学系1981年,教育部公布首批博士点,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世界上古史中古史、世界地区史国别史专业占据其中4席。1994年被教育部列入“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996年建立了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1997年成为中国国内首批五家获得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单位之一。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也有所突破,2004年“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列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中国近现代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从1980年代后期起,原属历史系的历史地理和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先后独立为历史地理研究所和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历史系则在历史学一级学科之下,设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历史文献学、当代中国史七个二级学科,各学科均招收硕士生和博士生。基于本科及研究生教学安排的需要,基本学科架构主要划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而在科研工作中,则不限于此。除此三者外,还按照专门史、历史文献学、西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等上述二级学科方向进行组织。进入2011年,随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行新的学科目录,原历史学一级学科被拆分为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复旦大学历史系将依照新调整的学科设置,根据自身传统的学科优势进行整合,努力在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研究领域进一步开拓创新,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硕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每年招收17名,保送生约占30%。博士生: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每年招收12名;人口史专业,每年招收2名;边疆史地专业,每年招收3名。博士生中本校硕博连读生约占30%。上海大学历史系上海大学历史系始创于1977年,原属于复旦大学分校,1994年,历史系随文学院一起并入新的上海大学。历史系自设立以来,一直围绕历史本科教育展开各项教学活动,并逐渐提升学科水平,建立研究型的系科。目前历史系有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考古学,从而形成了一个从本科到博士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历史系立足于学科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致力于提升整体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推动学科快速发展。目前本系有教师33人,其中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授14人,讲师11人,博导10人,上海市浦江人才2人、曙光学者2人,海外归国教师8人,从而形成了一支年龄、学历结构合理、学源多元、充满朝气的师资队伍。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学院已建立博士后流动站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和世界史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分别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8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外国史学史与史学理论、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历史文献学、都市文化学、历史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系现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中国史学科下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海外中国学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与学科教学论1个学科教学论硕士点,世界史学科下设3个世界断代史、世界地区国别史、冷战国际史二级学科博士点。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思勉高研院精英荟萃,吸纳、汇聚三类学术精英。
一、思勉研究员:积聚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导师群,推进、落实学术民主,推动研究员治院。
二、青年研究员:提供一流的研究条件,吸纳海内外知名大学毕业、学术潜质突出的优秀青年人才,以培育未来学术领袖和学术骨干为基本定位。
三、研究生:以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以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条件,选拔一流的学生,实行精英化培养,造就高端化人才,成就一流的志业。同时,思勉高研院引进、接受不同类型的访问教授、兼职教授和访问学者驻院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1981年,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史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历史地理学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覆盖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考古学及博物馆学、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8个二级学科。2003年,增列中国文化史、中国经济史、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地区国别史等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2月,国家人事部在武汉大学设立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古代史于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于2001年和2007年两度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继续被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世界史被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历史学一级学科被列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中国古代史、世界史被列为湖北省优势学科。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为跨学科研究中国文化的机构,涉及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下设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研究室、中国思想文化研究室、楚文化与楚地出土文献研究室等机构,办有《人文论丛》年刊。它发挥武汉大学文、史、哲、外语、图书馆各学科的传统优势,长期以来在学术上相互渗透,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为中心的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并且在中国传统哲学、楚文化、明清文化、明清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形成了优势和特色。现任中心主任为著名文化史专家冯天瑜教授。我中心以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特别是其中的中国古代史博士点)、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语言与文字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点为依托,培养中国文化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我中心主办的《人文论丛》辑刊(已出版四辑),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为主,并在研究中国人文精神和中国文化转型上独具一格,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一定的声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研教双优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我校历史学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重点学科。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家道教研究中心是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设在本院。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史课程列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我校历史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建设专业,是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挂靠单位。学院培养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专门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地理学、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等专业博士研究生以及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专门史、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国际关系史、区域文化史、经济社会史、文化产业、课程教学论(历史学科)等专业硕士研究生,招收并培养教育硕士(历史学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岳麓书院现有教师3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8人,专职博士生导师11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人。拥有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中国哲学博士点,中国史、考古学、中国哲学硕士点,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位硕士点。有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中国史),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机构)2个(湖湘文化重点研究基地和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81年,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世界史和中国古代史分别于1984、198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最早的一批历史学硕士点。1990年,中国近现代史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南第一个文科博士点。1995年,历史学科被批准为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008年,被批准为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06年,历史学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后,中国史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世界史保留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中国近现代史学科自1985年以来一直是省重点学科,2002年和2008年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以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为主体的“湖湘文化研究”被正式立项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3年被评为湖南省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大学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所在的中国史学科是教育部核准的中国史一级学科授权点(201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点(1981)、国家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5)、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2)、教育部“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平台(2004)、“区域历史与民族”平台(2010),其中专门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2002年)。四川大学于1960年设立考古学专业,著名考古学家徐中舒、冯汉骥、童恩正等曾长期执教于此,是我国大陆地区最早设置考古学学科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具有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硕士(包括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全系列专门人才培养体制的综合性重点大学。四川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一,迄今已愈百年。已知与四川大学有源流关系的近代新式学校如四川大学堂(即四川高等学堂,1902)、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四川存古学堂(1910)、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1912)、国立成都大学(1925)、国立成都师范大学(1927)、公立四川大学(1927)等,都能秉承巴蜀学术重视史学的传统,积极开展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在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蒙文通、缪钺、任乃强、蒙思明、胡鉴民、吴天墀等一大批卓越学者的开拓和一代又一代众多学者的辛勤耕耘下,四川大学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成就斐然,早已形成历史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等专门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四川大学是中国最早开始外国史教学和研究的大学之一。陈衡哲、何炳松、杨人鞭、卢建波、谭英华等外国史名家曾在四川大学执教。经过前辈学者的开拓和辛勤耕耘,四川大学的世界史教学和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目前已经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四级完整的学科和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大学世界史教研室是教育部批准的世界史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1年),也是四川省重点学科。世界史教研室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西方社会文化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区域史和国别史等。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本系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招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覆盖了历史学科下所有的专业,并且拥有国家设立的以上三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历史学专业是广东省名牌专业,“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以历史学系为基础设立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是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历史学系(珠海)成立于2015年10月,根据中山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珠海市提升其城市“软实力”,参与“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需要,历史学系(珠海)将与历史学系(广州)形成错位发展、学科优势互补的格局。未来历史学系(珠海)学科布局的主要思路为:保持历史学各一级学科的完整性,同时侧重世界史一级学科,重点发展以“一带一路”为纽带的世界古代史、欧洲史、海洋史、环境史、科技史等研究方向。中山大学博雅学院暨南大学历史系目前,全系拥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中国史和世界史为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历史学、历史学教育(师范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学士、硕士、博士学生每年就业率居于校内各专业前列。全系教研力量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历史地理、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6个教研室。承担全系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的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历史系目前拥有教授12名,副教授11名,讲师5名,博士学位占教师总人数的比例高达85%。其中,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4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梯队人才4名,广东省委宣传部“十百千”工程人才梯队1名。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拥有历史学本科专业,中国史、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历史学教育二级学科博士点和历史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体系。历史学本科专业为广东省特色专业。中国史和世界史为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云南大学历史系历史系成立于1925年,为云南大学最早设置的系之一。目前,历史系拥有1个“全国普通高校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1个专门史国家重点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史),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历史学),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文物与博物馆),3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华民族史、中国经济史、专门史)以及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云南滇学研究基地”,已形成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发展平台。历史系现有4个教研室(中国古代史、世界史、中华民族史、中国近现代史),现设系所结合性质的研究所4个(中国经济史研究所、西南古籍研究所、西南环境史研究所、民族考古研究与文物评估中心),设有资料室1个。
历史系秉承学校办学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强调夯实基础,突出边疆地方特色,以培养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学行兼备,能力全面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力争将我院历史学专业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院现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古典学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民族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历史教育硕士(含高师硕士)授予权。中国史为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历史地理研究所为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为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另建有伊朗研究中心、古典文明研究所、美国研究中心、于右任研究中心、山地文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商周青铜器与金文研究所等院级研究机构。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是山东省省属高校唯一的博士授权一级学科
第二篇:历史学学科
历史学学科:历史学类
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史、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
历史学:
统计信息(数据统计截止日期:2012年12月30日)
1、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12000-14000人
2、该专业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男38%:女62%
3、该专业2012年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99%:理科1%
4、该专业近几年全国就业率区间: 2010(80%-85%)2011(80%-85%)
5、该专业全国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中国史、中国近现代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历史地理、考古学概论、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生活史、中国经济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西方文明史、西方政治制度史、国际关系史、历史影视剧创作与评论、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以及古今中外史学名著选讲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适应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类学校、文博科研单位、党政机关、新闻出版部门、著名企业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在本校、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及国外著名大学继续深造。
第三篇:历史学简介
历史学专业始建于1984年,2010 年被遴选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现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为山东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拥有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
现有教职工3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0人。教师中有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1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1人、省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及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9人。
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一等奖6项,二等奖9项。现已初步形成了运河文化研究(以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为依托)、20世纪华北乡村社会治理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依托)和南太平洋岛国研究(以世界史为依托)等3个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师资团队,在省内外确立了独具特色的教学科研优势。
本专业现有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世界史)、三个二级学科(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一个招生方向(历史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招生权,以及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
本专业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和扎实的历史学专业基础,博学多才、视野宽广、踏实肯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以及胜任文化及相关产业、党政机关等单位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主要开设史学概论、中外通史、断代史及区域国别史专题研究、史学前沿动态、论文写作指导等基础课及运河文化、乡村社会治理、南太平洋岛国研究等特色课。同时结合理论教学开展文物考察、田野调研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专业兴趣。
本专业实施“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第三学期开设,根据个人潜质、就业意向、学习成绩等遴选部分学生按“外国语与外国史”专业方向培养,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进入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或到相关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
第四篇: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纺织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纺织学院)
纺织学院是东华大学中学科优势最强和办学历史最长的学院,也是东华大学最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院之一。学院具有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生物材料与技术、数字化纺织工程、古代纺织材料与技术、纺织复合材料、非织造材料与工程7个二级学科。其中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并都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接受国内外博士学位获得者从事科研工作;同时为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单位和教育部“211工程”建设、国家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学院拥有一批治学严谨、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著名教授和富有献身精神、学术思想活跃的中青年学科骨干人才。现有博士生导师41人,硕士生导师70余人,兼职硕士生导师40余人。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攻关、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解放军总后军需所、省部级科技攻关、国家技术创新等项目。获国家及省、部、市一、二、三等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奖近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发明奖一、二等奖1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上海市精品课程6门。年发表论文200余篇以上。近5年共有19篇博士论文入选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8篇博士论文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近200余名,在校硕士研究生近600余名。
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纺织学院内诸学科已形成了既各具特色,又互相渗透和依托的学科群。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
东华大学材料学科是我国第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分子学科之一,创始人是钱宝钧教授和方柏容教授。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和拓展,教学和研究领域从化学纤维扩展到高分子材料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功能与智能材料、生物与仿生材料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学院拥有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玻璃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等学校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等研究基地。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研究生导师80余名,博士生导师35名,其中45岁以下博导15名,副教授21名。本学科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教育部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0人,和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470多名,博士研究生320名。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近5年来完成了国家、省、市、部、企业的研究课题2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部省市科技进步奖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000万元。
材料学院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材料学院始终奉行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融合国际办学经验,与美、英、法、德、日等多个国家的多所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如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阿克隆大学、美国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英国牛津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意大利热那亚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日本川村理化研究所等等;与香港科技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北京大学高分子系、上海交大化学化工学院、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中科院北京化学所等国内大学及研究所也有较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本学科注重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2012年研究生发表SCI论文135篇,部分SCI论文的影响因子>5.0,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人均发表SCI论文3篇以上。研究生参加全国挑战杯、上海科创杯,连年战绩辉煌。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材料学院)
东华大学化学一级学科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有机化学、材料物理、无机化学等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应用基础研究为特色的理学学科。材料学院承担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两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的工作,其中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学位点于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无机化学学位点于2011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以理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无机合成化学为学科特色,侧重高分子科学、无机纳米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训练,在高分子合成、高分子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研究方法、无机化学合成方法、无机材料微纳米结构设计和性能表征等方面均得到全面的培养和训练。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8名,其他教学科研人员20多名。完成和正承担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上海市等省部级课题多项。近三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
无机化学 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8名,其他教学科研人员10多名。完成和正在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和上海市基础研究等课题多项。近三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
(化工生物学院)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 “211工程”建设学科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于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本学科拥有国家染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纺织面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染整分部)3个学科研发基地。拥有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最齐全的科学实验仪器设备,与国际上许多著名大学和跨国公司有着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3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教授1名。
学科的研究方向为染整加工与环境,纺织品功能整理、功能性聚合物材料、纺织材料的表面改性、纺织品印染工艺与控制、颜色科学及其应用等。近5年来,学科承担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计划、科技部支撑计划、自然学科基金、省部级等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发明)一、二、三等奖11项。另外,受全国各企业委托的科技攻关项目有百余项,这些研究项目遍及染整工程的各个方面,学科80%的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转化为生产力。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点迄今已培养博士生73名,硕士生607名。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78名,在校硕士研究生271名。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化工生物学院)
东华大学化学学科是在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和应用化学等学科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应用基础研究为鲜明特色的理学学科。东华大学的化学学科在高性能纤维用高分子的合成与结构控制、纺织品功能整理剂的设计与制备、功能高分子的设计与制备和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且部分研究成果已实现工业化应用。本学科于2005年获得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点、于2011年获得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下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本学科由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建,其中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负责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学位点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负责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无机化学等学位点的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化学学科2012年入选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B类),本学科研究基地有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染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多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005年以来,本学科先后承担“973”课题、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登山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英联合、中瑞联合以及企业合作等国家、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化学学科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学术研究特色鲜明,学术队伍结构合理的,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队伍。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3名,其中45岁以下博导11名,副教授4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上海市“千人计划”入选者1名和上海市东方学者2名。
生物材料学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简介(化生学院)
生物材料学旨在研究各类生物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生物质材料和仿生材料的制备和工程化应用以及上述过程中涉及的材料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问题,是综合现代材料科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的新型交叉学科。东华大学生物材料博士学科点是在化学一级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博士点下设立的一个交叉学科二级博士点。本学科点将围绕纤维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诊断材料与技术、生物活性物质载体材料及其控释系统、光子生物医学等研究方面,充分利用东华大学纺织、材料学科的优势,开展自主研发和实现成果产业化,最终建立起多学科交叉的、特色鲜明的生物材料学科。并围绕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生物材料的重大需求和发展战略目标,培养具有材料科学知识、生命科学知识和医学临床知识,有较强的实验与设计能力,从事生物材料科学研究与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东华大学是一个纺织、材料学科特色非常鲜明的首批教育部批准的“211”工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并于2004年成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组建了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学、纳米生物功能材料、仿生大分子、纳米医学、生物医药、蛋白质工程、酶学与缓释技术、微生物工程和医学分子遗传学等研究组。该学科拥有正副教授44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新加坡籍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1名、校特聘教授3名、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获得者2名、博士生导师共20名。拥有3个研发基地:纤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纺织生物医用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和东华研究院生物医用材料研究所。该学科学术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在近几年里,已承接了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7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重大专项(纳米专项)等资助,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人工器官、手术缝纫线、仿生材料、生物力学、生物医用防治品、生物信息学等等方向上已经取得了很多非常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部分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机械学院)
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机械工程一级学科涵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3个二级学科,2010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的前身是纺织机械学科,1981年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82年被纺织工业部评为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现建有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拥有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4人。
本学科针对机械科学的重大理论及工程需求开展研究,在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零件成形制造与强化、机电一体化系统与控制、现代集成制造技术与系统、纺织加工工艺与装备、复杂机械系统动力学与机构学方面形成较强实力与优势。近五年先后承担了“973”子课题、“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50余项;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教育部、上海市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0余项;成果在企业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0余本。
本学科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注重实验环节和工程能力培养,为国家培养了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博士研究生就业领域宽广。
本学科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先后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开展了访问学者合作研究与交流、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生短期访学等,拓宽了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材料加工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机械学院)材料加工工程学科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及其高性能化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本学科方向围绕金属材料及其成形加工领域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开展研究,在绿色成型技术、纳米复合材料、金属表面强化及纺织器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发改委产业调整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成果在企业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本学科方向具有优良的教学传统,注重实践环节和工程能力培养,为国家培养了金属材料及其成形加工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本学科方向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先后与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开展了访问学者合作研究与交流、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在读博士生短期访学等,拓宽了研究生的国际视野。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管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经济和社会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与工具,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与科技成就来阐明和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东华大学早在1959年设立工业管理工程本科专业,1982年设立管理工程硕士点,1995年设立管理信息系统硕士点,1997年按学科新目录调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1996年与2002年分别设立“经济控制与发展”与“智能决策系统与知识管理”博士点研究方向(挂靠我校“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点)招收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设有五个研究方向,分别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智能决策与信息管理、服务工程与创意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金融工程。
1、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Electronic Business & Supply chain management)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管理科学基础理论和深入的电子商务及现代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系统地掌握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及现代物流管理方法,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电子商务及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系统相关的分析、设计与管理控制研究。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是:电子商务运作和管理模式、电子商务云计算服务、供应链协调管理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系统优化,供应链与电子商务金融系统,现代物流管理及物流服务技术和模式创新,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控制等。
本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
① 供应链协调与优化理论与方法(徐琪、姚卫新、郑斐峰)
② 电子商务理论、方法与运作管理、电子供应链管理(姚卫新、徐琪)③ 现代物流管理、低碳物流管理(孙明贵、徐琪)
2、智能决策与信息管理(Intelligent Decision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智能决策与信息管理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管理科学基础和系统深入的有关智能决策及知识管理的专业人才,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技术,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研究方法,从事智能管理决策和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应用研究,解决组织(企业)、经济社会中管理决策的实际问题,并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创新能力。
本方向研究范围是:智能决策、管理优化决策、现代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其实施原理研究、数据库管理与数据挖掘原理与应用研究、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计算智能、数据挖掘与大数据、知识管理与知识发现等。本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
① 知识发现与智能计算(郑建国、丁永生)② 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郑建国、王英林)③ 智能决策与知识管理(宋福根、王英林、丁晓东)
3、服务工程与创意管理(Service engineering and creative management)本方向培养的人才具有坚实和广泛的管理学理论、现代服务科学与服务工程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创意管理和创意产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规律,能够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服务科学与服务工程、创意管理相关的研究与应用。
本方向的研究范围有: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科学建模及数据支持设计,服务流程再造,服务影响评估;创意管理、创意产业管理、创意时尚管理。
本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
① 服务科学与现代服务运营管理(郑斐峰、丁晓东)② 创意管理、创意产业管理(高长春、厉无畏)
4、工业工程与管理(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工业工程研究方向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系统地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现代经济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开展科学研究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本方向研究范围有:品牌工程与产品工程,企业生产系统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质量控制管理,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先进管理模式以及现代工业工程等。
本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
① 企业生产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营管理(徐琪、郑建国)② 先进制造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丁晓东)
5、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本方向主要培养扎实掌握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系统的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本领域的研究前沿,并熟练掌握金融学和数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及研究工具的高级科研、教学人才以及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金融工程创新人才。
本学科的研究范围是:金融工程和数学金融(以数学工具来建立金融市场模型,解决金融问题);资金运作决策与分析技术等。
本研究方向与指导教师:
① 金融工程与数学金融(闫理坦、王勤)② 公司金融(朱淑珍)
企业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属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以工商企业为研究对象,涉及企业理论、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战略管理、企业伦理等方面。本学科主要应用现代管理的思想、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规律和趋势进行理论总结和创新,进而提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东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具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淀积。早在1953年,学校就设立了管理专业教研室,1983年正式批准设立企业管理硕士点,2006年批准设立企业管理博士点。下设五个研究方向:营销管理、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资产经营、企业战略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
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规律的发现和理论总结需要以企业的实践为其土壤,在这一方面,东华大学与国内外工商企业的密切关系(特别是纺织、服装企业)及其相应的社会网络为本学科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因而本博士点必能为有志于从事企业管理研究的人才提供优越的研究条件。
1、营销管理(Marketing)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营销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并具备营销的本土化理论和实践的提炼和创新能力。本方向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纺织产业营销及服装市场营销、流通理论与方法、零售业态管理、顾客管理等。具体的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如下:
① 产业营销理论 ② 流通理论与方法 ③ 零售管理
指导教师:孙明贵、沈蕾
2、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Organization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方向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并能对我国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丰富实践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具备理论提炼和创新的能力。本方向重点研究内容包括:组织变革和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知识工作者管理及其生产率研究等。具体的研究方向如下:
① 组织变革与组织创新 ② 人力资源管理 ③ 组织知识管理
指导教师:沈蕾、赵晓康、刘春红
3、财务管理与资产经营(Finance Management & Asset Operation)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方向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并具备针对我国国情的理论提炼和理论创新能力。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并购和控制权管理、企业财务和资产经营、创业投资与产权管理等。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① 资产经营 ② 投融资管理 ③ 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指导教师:徐明稚、顾晓敏、朱淑珍、田增瑞
4、企业战略与创新管理(Strategy & Innovation Management)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方向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并具备针对我国企业实践的理论提炼和理论创新能力。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战略与价值创造,企业战略与企业变革,企业战略与其相关因素(如技术、企业文化、领导、企业伦理等)的关系,以及企业创新管理等。
研究方向如下: ① 企业战略理论 ② 绩效评价与价值创造 ③ 变革与创新管理
指导教师:高长春、赵晓康、赵红岩、厉无畏
5、服务与质量管理(Service and Quality Management)
本方向培养的人才要求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科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本方向以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文献和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并具备针对我国企业质量管理实践的理论提炼和理论创新能力。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服务质量管理等。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① 服务质量管理 ② 产品质量与运作管理 指导教师:徐明、孙明贵
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服装学院)
东华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级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本博士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完成了包括国家“921”、“863”项目“航天服暖体假人研制”等在内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以及中欧、中日、中加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重点项目,多项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为服装领域培养了高层次专业人才,为服装产业科技进步提供了技术支撑。
本学科拥有现代服装设计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防护服装研究中心、航天服暖体假人人工模拟气候舱、服装快速反应(QRS)实验中心、服装人体工学研究所、服装设计与信息数字化研究基地、服装研究中心、职业装研究所、上海纺织服装博物馆、时尚产业与时尚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为研究生培养创造必要的研究基地。本学科设有服装先进制造工程研究、功能与防护服装研究、服装人体工程研究、服装产业经济、服饰史论研究、服装设计方法论研究、时尚产业与时尚文化研究等研究方向。
本学科已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纽约时装学院、英国伦敦时装学院、香港理工学院和澳大利亚悉尼时装学院及澳大利亚新南威尔斯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建立了密切联系。80%教师经过了不同途径留学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为本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信息学院)
东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源于1956年,首批成为工业自动化硕士学位授权单位。1990年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设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完成自主设置“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交叉学科,自主设置“检测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导航与制导”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论证。1992年被纺织工业部评为重点学科,“十五”到“十二五”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建有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基地。
本学科点主要围绕:1)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2)智能系统与网络智能,3)图形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4)智能检测与纺织测控系统集成,5)复杂网络分析、综合与优化,6)生物信息处理与系统建模,7)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8)智能信息处理与数据挖掘,9)控制科学中数学理论与方法,10)数字化纺织集成技术等研究方向,努力开展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已形成若干个有特色并处于国内领先或具有国际水平的研究领域,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学科点的特色研究是:1)自1978年起在国内较早开始智能控制和新型智能算法的学科前沿研究,如模糊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遗传算法、浑沌系统模糊控制、DNA计算、人工免疫控制、细胞生长机理的算法、突现计算、生态网络、生物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社会网络、经济网络等新型智能系统的前沿研究;2)面向国民经济重大需求,紧密结合纺织等行业开展应用研究,从本学科点建立起一直为纺织等行业信息化服务;3)与数学物理中新方法相结合,并应用于社会经济、生命科学与金融等领域。
近年来,本学科点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大项目培育资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100余项重要项目和欧盟第6框架等1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100余项企业委托横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近5年,在“IEEE Trans.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际权威杂志和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检索2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其中授权30余项。结合东华大学的纺织服装学科的特色优势,依托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大力发展自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在纺织服装中的应用,以信息化改造纺织、服装等传统行业,并通过改革机制的公司操作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学科点先后主办了“2003年中法感官评估与智能技术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智能系统与知识工程国际学术会议”、“2009遗传与进化计算国际峰会”、“2011年第7届自然计算国际学术会议”、“2011年第8届模糊系统和知识发现国际学术会议”、“2011年第4届图像和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和“2011年第4届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等,进一步扩大了本学科在国际、国内的影响。
本学科点建立了“智能系统与网络智能研究所”、“复杂网络分析与控制研究所”、“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研究所”、“智能测控研究所”、“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所”、“无线通信与远程监控研究所”,“系统工程研究所”、“系统集成与网络工程研究所”、“图像处理与传输研究所”、“信息处理与保密通信研究所”等,具有满足培养博士生所必要的研究基地。目前本学科点已经形成了一支教学和科研经验丰富、研究方向稳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0余名,其中5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授20名。研究经费充足,实验设备先进,图书资料充足,可充分满足规模培养博士生的需要。
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简介(信息学院)
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是应用导向的前沿交叉学科,其目标是研究新的、先进的通信理论和技术。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学科紧密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满足国家及上海市的重大需求,成为上海市信息产业、通信产业及信息智能城市建设的“智库”。本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以信息获取、处理、传输、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研究涵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等多个层次。在通信系统与网络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与传输,网络智能与系统集成等方向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东华大学信息与通信智能系统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通信系统与网络优化、智能信息处理、信息获取与传输、网络智能与系统集成。本交叉学科依托于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通过与纺织科学与工程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相交叉,近年来积极探索前沿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和上海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提炼科学问题,在本学科的四个研究方向上积极寻求学科交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0余项,在包括IEEE Trans.Automatic Control、Automatica等国际权威杂志和国内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 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本学科先后主办了“2011年第7届自然计算国际学术会议和第8届模糊系统和知识发现国际学术会议”、“2011年第4届图像和信号处理国际学术会议和第4届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学国际学术会议”、“2009遗传与进化计算国际峰会”等国际会议。
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环境学院)
东华大学是国内最早设立环境学科的高校之一。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纺织化工学科设立环境污染治理方向,并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0年获得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设立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环境工程二级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11年环境工程专业被教育部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2012年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列入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建设计划。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具有国家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依托本学科建有国家环境保护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2名,其中双聘院士2名,教授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3名。本学科创建以来,共培养研究生900余名。其中已授予硕士学位600余名,已授予博士学位100余名。
近五年来,本学科已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获部和市优秀教学成果奖8项。
目前本学科与日本宇都宫大学、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密歇根大学、密西西比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查尔摩斯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有人才培养交流或学术交流。
环境生物技术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环境学院)
环境生物技术博士点是依托于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而设置的。环境生物技术是环境学与生物技术的交叉学科。本学科的研究目标是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综合解决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教授、副教授12名。本学科在环境生物资源利用、环境微生物生态、微生物模式菌功能基因、环境生物检测技术等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大量研究论文和著作。本学科承担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上海市科委、中科院、企业等项目。
本博士点设有资源环境微生物、环境微生物生态及生物修复、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及蛋白质工程、环境生物检测技术等研究方向。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简介
东华大学是我国较早设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的高校之一。本学科的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华东纺织工学院热工教研室。1960、1961年本学科曾招收两届纺织暖通空调方向本科生,1982年正式设置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并招生。1984年开始招收暖通空调方向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本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暖通空调)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本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在国内较早通过本科专业评估和专业评估复评,是国内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工程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之一。
在本校以工业背景为特色建立的学科体系中,本学科形成了以建筑环境空气质量控制、工业通风与污染控制、建筑节能与能源利用、纺织服装热舒适性、建设工程用纺织材料为特色的研究方向。本学科目前有专职教师1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8人。在专职教师中,形成具有博士学位和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的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在与本校其它学科进行的交叉合作研究中,也进一步充实和拓展了从事本专业相关研究的师资力量。
作为东华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得到了教育部、住建部、校、院的大力支持,学科建设取得明显效果,目前本学科承担有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项目,承担有上海市科委、教委、环保局各类基金项目和人才项目,承担纺织、电力、建筑等有关部委科技攻关项目和地方项目,主持全国本学科本科专业规范的制定工作等。
目前本学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美国普渡大学、密歇根大学、密西西比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和查尔摩斯大学、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等高校有人才培养交流或学术交流。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简介(理学院)
东华大学材料学科是我国第一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化学、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物质智能系统工程、仿生材料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是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中心(东华大学)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建的二级交叉博士点,是由物理、材料、化学、电子等多学科交叉的战略性新兴专业。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二级交叉博士点的导师组由来自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磁约束核聚变教育部中心(东华大学)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共13位教授(博导)组成,将在光电子材料与器件、光电能源材料计算和光电子器件模拟、等离子体能源材料新技术以及等离子体新能源物理与过程控制等方向开展研究,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与应用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平台及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上海市以及国内兄弟院校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交叉博士点研究方向和导师: 1.等离子体能源材料新技术 张菁教授、石建军教授、邱高教授 2.等离子体新能源物理与过程控制 罗家融 研究员钟方川 教授 3.光电子能源材料与器件
王春瑞教授、胡俊青教授、张青红教授、卢文科教授、乔锦丽教授、薛绍林教授 4.光电能源材料计算与光电子器件模拟 邢怀中教授、伍滨和研究员
纺织科技史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简介(人文学院)
纺织科技史是探讨古代、近代和现代纺织科学技术在世界不同文化区域生长、发展和融合创新整体历程的学科,同时也研究纺织科技与文化、纺织科技与社会的历史互动进程及其深层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纺织科技政策的制定、纺织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必要的学术支撑。纺织科技史有着极为广阔的研究界域,其中,国别史研究探讨纺织科技在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产生、发展和融合创新的过程,断代史研究探究纺织科技在不同历史时段、不同文化区域产生、发展和交流创新的过程。本学科旨在通过文、理、工等的交叉,以纺织科技发展内外史的融合,生长出新兴、前沿的学科方向,拓展、深化和完善纺织科技史研究的范围和内涵。
本学科点有着长期的积累,实力雄厚,声誉卓著。早在1973年,本学科就为主参与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织物的鉴定研究。1987年,周启澄先生在纺织科技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中国古代纺织工程博士研究方向,即开国内纺织科技史博士研究生培养之先河。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建设,本学位点现有教授12名,副教授8名,著、译、编有《纺织科技史导论》、《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中国近代纺织史》、《中国丝绸通史》、《敦煌丝绸艺术全集》、《锦绣华服——中国丝绸染织术》、《丝绸之路美术考古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纱卷》、《上海科学技术发展简史》、《中国科技十二讲》、《当代中国科技十五讲》、《山西省志·科学技术志》等著作20多部;在《纺织学报》、《自然科学史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丝绸》、《纺织科技进展》、《上海纺织科技》以及SCI、EI等源刊上发表纺织科技史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或正在承担国际合作、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如“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建设”、“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纱卷》翻译与校对”以及国家“十五”重点出版纺织类项目等10项;本学科先后荣获纺织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纺织系统优秀图书一等奖、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一等奖以及其他省部级奖项10余项。
1、纺织科技与社会发展
研究纺织科技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影响纺织科技发展的社会原因,分析纺织科技革新对社会发展的内在影响。
2、纺织科技与文化传承
研究纺织科技在文化传承中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注重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纺织工业遗产的田野调研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
3、纺织科技中外交流史
研究纺织科技在世界不同文化区域交流、融合和创新的恢弘历程,特别是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发掘历史上中外纺织科技以及纺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二级交叉学科博士点简介(计算
机学院)
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是一个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学科相融合的交叉学科。东华大学计算机学科于1978年就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 年获得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逐步形成数据工程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学科特色,致力于信息化智能化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本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8人,硕士生导师48人,80%的专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本学科积极与我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纺织服装等进行学科交叉,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近年来完成了包括国家863、核高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委重点攻关项目等30多项。许多成果在企业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本学科点主要围绕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技术及管理问题开展学科前沿领域的探索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为:
1)企业信息系统的模型与实现技术 2)业务流程与工艺流程管理 3)智能信息处理
本学科点与国内外研究院校和IT企业保持紧密合作关系,目前与美国普渡大学、瑞典中瑞典大学、德国劳特林根大学、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以及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院校签订有人才培养交流项目。建立了“东华-万达教育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上海软件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王嘉廉新媒体技术东华大学实验室”、“东华大学—达梦数据库联合实验室”、“东华-合胜联合实验室”、“东华-宝信电子政务信息研究室”、“东华大学—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东华-龙芯-云通云计算联合实验室”、“东华-Express Logic Inc.嵌入式系统联合实验室”、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室、普适计算及应用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纺织图像处理实验室、高性能网络与信息利用实验室等,发挥政府、高校、研究所、企业等各方优势,为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丰富资源。
第五篇:北大历史学学科魅力展示
北大历史学学科魅力展示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0年06月09日 01:30 新浪教育
新浪教育讯 为了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北京大学,新浪教育联合北京大学特别推出“北大院系魅力展示”策划,每天将从院系历史、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北大各院校的实力和魅力,为考生报考北京大学提供参考,以下为历史学详细介绍:
鄙人乃历史学系一学子也。燕园七载,一朝将别。回想入学之日,情景历历,真如昨日。然七年岁月,挑灯观史,覆卷长吟,虽不敢称学有所成,亦不敢虚度无为。所思所想,录于笔端,后生学子若有志于史学者,或可一观。
一问:历史是什么?
答:嗯,这是一个问题。
历史么,可以是王侯将相、英雄懦夫、忠臣奸佞、才子佳人,可以是那些事儿、那些八卦、那些风流轶闻,可以是在茶余饭后、在心情好或不好时聊以解闷的故事。
历史么,可以是一列列的编年、一栏栏的官职、一片片的残简、一本本的线装古书,子乎者也,典章制度,记不准的年代,数不清的姓名。
历史么,可以是深刻的追寻,广阔的瞭望,在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天地悠悠处的一声长叹,在阅尽沧海桑田兴兴亡亡后的一刻豁然。
这些都是历史么?
这些都不是历史么?
且再问。
二问:学历史,要探寻的是什么?
答:学历史,要探寻的么,一是历史的真相。是即是,非即非,以手执中,公正无私,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身前在世,身后在史,如实反映,如假包换。真相,是历史的精髓。现在的言语、举止、行为、思想,将会进入历史,由历史学者如实记录,如实展现。历史将创造一个在现世之外延续的世界,当心了,那是历史明镜映照出的世界,谨慎啊,谨慎啊。
二是历史的形象。流芳百世,还是遗臭万年,这个问题便是历史形象的问题。人,以怎样的面目进入历史,历史将会让人呈现出怎样的形象。善与恶,忠与奸,好与坏,盖棺后如何定论,这个更得当心了,谨慎啊,谨慎啊。
三是历史的印象。千古之事,任人评说。人们如何去评价看待想象再现历史呢?一个人,一件事,在不同的时空场景可能会被不同的意义渲染。后人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使过去的陈迹进入自己的现世生活,在自己的话语中被描绘谱写塑造,与自己的生命建立联系的呢?你所亲眼所见的,便是本来面目吗?是否已经是你的创造呢?谨慎啊,谨慎啊!
越说越玄,越说越没谱了。
且再问。
三问:那么,学历史,能带给我什么呢?
答:其实,学历史,不能带来什么。如果你的人生志向是买套房子在四环,买个跑车飙飙爽,挣个年薪一百万的话,那么,就请不对学习历史抱太大希望了。因为,学了历史,你就会对你的人生志向越来越绝望,整个二十四史,无非是功名利禄,过眼烟云,富贵荣华,萋草黄沙,秦朝啊,隋代啊,没几年就玩完了,周朝苟延残喘个八百年也得完,你那点小小的人生愿景,算得了什么呢?
那么,学历史还有什么用啊!
别急,学历史还是能带来点什么的。
首先,学历史能使你明白时间的意义。上下五千年,盛衰兴亡,生老病死,曾经煊赫的,到头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曾经苦厄的,千千百百年被人传颂了。时间是个伟大的毁灭者,也是个伟大的创造者。故莫为浮云遮蔽眼,还需放眼千年看。人生不过数十载春秋,该做点什么,该干点什么,学了历史,它会告诉你。
其次,学历史能够让你穿越时空。当然超光速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你并不能真的回到过去。但是,学历史,与古往今来的思想者交流切磋,与风流绝代的才子士人吟哦对饮,一时多少英雄豪杰,神游于历史,你将获得一个异常丰富、异常生动的世界,你不会孤独,第一流的人物与你在一起。
最后,学历史能够放宽你人生的境界。我最欣赏两个对历史的定义。一个是法国作家雨果在《九三年》中做出的:历史便是在那千千万万张人面背后探索那永恒之人。另一个是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中说的:历史是世世代代以来,人们想要克服死亡,对死亡之谜的有系统探讨。因此,学历史,便不会执着于当下,执着于表象,执着于速朽之物,它所要探究的是永恒、是不朽、是超越生死。如果你不满足于碌碌在此间,那么,学历史将促进你去探索人生的意义。
说大了,说玄了吧。
且再问。
四问:什么样的人能够学历史呢?
答:首先,你是个有想法的人。你想在日复一日、习以为常的生活之上问个究竟,你想了解你是谁,你何以在此间,你要做什么。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欢迎你来学历史吧,你会在这条道路上有所收获的。
其次,你是个动感情的人。历史不是枯燥的,历史不是数字表格,历史是由人创造的,由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创造的,而学历史所要了解的,便是一个“人”字。因此,如果你能够深入历史现场,与历史中人通情同感,去了解他们的想法、愿望、情绪、心态,在这种心的交流中,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与锻炼,那么,欢迎你来学历史吧,你会交到许多朋友,获得许多体验的。
最后,你是个有活泼心的人。学历史,需要想象,需要创造,需要在时间与空间之中的穿越能力。你能够在看似不相干的史料中窥得天机,能够在平平常常的叙述中悟得真谛。那么,欢迎你来学历史吧,你会在这里获得乐趣。
唉,要求好高啊,我就一平常人啊,怎么办?
且再问。
五问:北大历史系有什么?
北大历史系么,有的东西可就多了。
一是,有景色。春天里,二院庭中的望春花开放了,洁白如鹤,翼然若飞,在那画梁绮窗的映衬下,情致醉人。夏天,绿意铺满了墙头,高大的夏木藏着黄鹂一啭,如瀑的常春藤漾着细语千句。秋天,金风如彩,染得草木绚烂。冬天,素雪皑皑,在二院的屋顶上蓄起。
二是,有大师。从古代史到现代史,从中国史到世界史,从史学史到史学理论,授课教师那是华丽丽的阵容。阎步克老师的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上)会在你初来乍到时给予你强烈的震撼,精美的图片,生动的话语,引经据典的扎实,精辟入里的分析,诗的激情和论证的理性,将引导你走入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世界,在此过程中,去阅读,去思考,去讨论切磋,去心有所得。我至今记得阎老师在讲述东汉党锢时,在黑板上写下了他当年的诗,此情此景,不禁令人热血沸腾。朱孝远老师则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妙语连珠,他的至理名言,他的谈笑风生,在轻松的气氛下,你便能领略到他的深刻思想,他的独到见解。而这些话语,看似简单,却会在以后的人生中时而出现,影响着你。例如他的拉小提琴三境界:初学者是身体也晃动,调子也不准,进入科班训练后是身体也不晃,调子也很准,再下一步进入大师级别是身体又晃动,调子又不准。这生动的比喻告诉我们在求学过程中要能入能出,入则得其道术,精通熟练,出则得其神韵,别具一格。
三是,有朋友。人生得一知己难矣。而在这里,你将会遇见一群有理想,真性情的朋友。我便有幸和朋友们在一起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一起读经究史,谈古论今,我们一起路行华夏,访风问情,我们在敦煌的悠远天空下聆听历史,在内蒙辽阔的草原上策马江山,在先贤的祠堂中静穆缅怀,在灿烂的暮春时节纵意青春。
四是,有家的感觉。历史系人不多,但彼此之间很亲切,走进二院,遇到诸位先生老师,大家都是谦和一笑,有了问题,去找老师们,他们总是悉心关怀指点。一年一次的历史系元旦联欢会,更是历史系的团圆夜,唱歌跳舞,演小品,说相声,浓浓的温情将温暖每一个历史系人的心。
嗯,有点意思了。
六问:那你学了历史,有什么心得吗?
千年万事,需落在如何做得眼前事;千人万面,了于胸只是保持真性情。
任何道理都是说着容易,做着困难的。故王阳明先生才会那么强调知行合一,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而我可能还只能停留在这样的比较低级的境界上,说道理时头头是道,落实到具体的事情上则忧虑有之、迟钝有之、疑惑有之。
但是,在这样的跌跌撞撞中,人也在成长。
历史告诉我们,除了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大家都是一步步学习、成长起来的,因此,要有信心和勇气哦!
马上要离开北大,离开历史系了。但也会有新的同学,会满怀激情和愿望,进入北大,进入历史系。作为一个老生,我热情的挥手呼喊:珍惜这里的一点一滴,去思考,去探索,去质疑,去挑战,去构建,去创造,因为,你在北大历史系,因为,这是你最美的青春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