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心学科简介5篇

时间:2019-05-14 06:19: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中心学科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第一篇: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科简介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科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学科概况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3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中名列第二。“环境科学”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学科主要依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PTS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在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考核中获得优秀实验室。本学科培养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未来发展目标是立足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在环境分析方法、环境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环境化学研究的某些关键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在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环境安全相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国家目标,为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学科点拥有5000 m³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值累计约7400多万元,其中公用平台仪器设备资产累计约3000万元人民币。研究人员总计6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20人。先后有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划”入选者10人。以江桂斌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创新群体于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2009年顺利通过中期考评,以优异成绩获得延续资助。

在过去五年中,本学科培养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973项目2项、863课题12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项、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4项、重点基金7项、面上基金(含青年)83项、以及中科院创新群体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1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97篇,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Natl.Acad.Sci.5篇、Environ.Sci.Technol.31篇、Anal.Chem.16篇。五年中共申请专利104项,已经获得授权21项;研制出6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分析仪器,部分实现产业化并推广应用;研制的土壤PCB标准物质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组织和承办了22次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长江学者成就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学会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学科点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以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带动学科点的发展,近5年新引进的人才超过本培养点研究员数的50%,每年的青年学术年会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重要讲坛。2006年以来,本学科培养点举办多次国际国内会议,江桂斌院士等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多次做报告,并承担了诸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接收国外访问学者13人,促进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工作。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在读研究生本年度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工作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基础上评选出特别奖、一等 2 奖和二等奖学金获奖名单。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制订了“论文预审制”、“研究生考勤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并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授予学位。

5年来本学科培养点共培养毕业博士生216人(包括2名外国留学生)、硕士生5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0名。研究生中先后有16人获得全国及中国科学院各类奖项,其中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1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人,宝钢教育奖2人。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点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研究从环境样品的前处理、分离纯化到检测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引进和改进国际通用方法,为国家环境目标服务;环境化学方面,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包括污染现状、降解机制、累积机理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污染控制原理;生态毒理学方面,从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群落到生态系统等尺度上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对动物和人体的影响,发展生物标志物方法、模型动物及毒性筛选与评价方法。本学科点是国内最早提出和系统开展PTS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即率先在国内开展PTS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国PTS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要学科带头人有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先后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培养的研究生 2次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现任《环境化学》杂志主编,国际著名杂志ES&T副主编,Anal.Chim.Acta和J.Chromatogr.A等国际杂志编委。

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UNEP/GEF(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基金委)STAPⅢ Member第三届科技咨询组成员。

魏复盛 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著或组织编写的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

郑明辉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组织委员会负责人,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协调委员会成员。在二恶英类生成及降解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国际杂志J.Environ.Monit.副主编,《环境化学》常务副主编和《科学通报》编委。

朱本占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化学会著名毒理学期刊Chem.Res.Toxicol.期刊编委,以及《科学通报》、《环境化学》等国内期刊编委。有关自由基产生机理和复合环境污染物协同毒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PNAS上连续发表4篇论文。

张淑贞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在国外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国际 4 期刊Environ.Pollut.编委。

本学科点的知识基础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应用催化科学、环境催化、环境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环境化学或环境分析相关专业知识或相关背景,有一定的化学仪器操作能力。

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积淀、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在科研、教学、工程实践和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并成为骨干。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环境工程学科主要依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涵盖大气环境研究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和环境纳米材料研究室。2008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在环境保护上保持很大的投入力度,水环境质量整体上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占据了我国70%人口的村镇污水处理和环境整治任重道远。在大气环境方面,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加剧,继“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大气烟霾以及“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固体废弃物方面,除了生活垃圾外,建筑垃圾、电子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上述环境污染问题都已成为限制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本学科点涵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研究方向,国家有着重大的需求,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学科点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战略型人才。共有研究员19名、副研22名、助研3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2名,“水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1名、主题专家组成员1名,“863”专家组成员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基金委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1名,基金委学部监督委员会成员1名,并建有国家基金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群体。

近5年来,环境工程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19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超过3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水协创新项目研究奖1项等多个奖项。共发表论文102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80篇;授权专利66项;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

本学科点研究及办公用房面积4500平米,其中包括模拟实验大厅650平方米、公共仪器平台300平米、水生态与毒理研究的大型养鱼房、有害微生物实验室、冷库以及管道纯水等公用实验设施。

本学科点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近5年内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4篇、院长特别奖1名,院长优秀奖7名、宝洁优秀研究生奖9名、朱李月华优秀奖

5、刘永龄奖1名,奥加诺(水质与环境)奖学金27名。

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制度建设:依据中心培养方案,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科研进展,严格执行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年度考核制度。按照研究生院的优秀学生评选条例,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学生,激励学习勤奋、科研出色的学生。

管理建设:配备研究生专职秘书一人,负责本学科点研究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另由青年职工组成的国际合作、学生与文体等工作小组负责开展一系列的中外交流等研究生学术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本学科全体研究人员定期参加研究生院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

对外合作交流: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深造、研修,目前已与澳大利亚AWQC、瑞士EAWAG、国际水协会(IWA)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培养点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在本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共包括以下4个主要研究方向:

饮用水安全保障:面向国家解决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以水质健康风险调控为核心,在水源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净化、末端水质安全保障的全过程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以期在饮用水质安全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方面获得开创性的成果。

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以污水经济、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安全利用为目的,以水质转化过程为主线,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与转化机制,明确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行为与归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研发适用于城市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系列新技术与新工艺。

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针对我国机动车与固定源NOx排放超标、大气污染区域化与复合化的态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等大气环境热点问题,系统研究环境催化反应机理、大气中典型污染物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催化剂设计和污染物催化净化新方法,以期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针对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快速 增加的现状,研究环境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功能开发及环境效应,环境纳米技术进行污染减排、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及可再生资源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资源化利用电子垃圾、生物质以及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等,以期为我国工业污染减排、固体废弃物和矿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适合国情、理念先进、经济实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有: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水质净化方向,主持完成多项重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净化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IWA全球创新项目奖1项。

杨敏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发表论文2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有多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在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咨询中发挥积极作用。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1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有多项成果得到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贺泓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发表论文158篇,申请发明专利32项。在大气污染控制方向,转让 9 专利成果6项。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张付申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4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工程应用。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须具有良好的数学、化学基础,主要基础学科包括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等。

通过几年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成为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的高级科技创新人才。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y

一、学科概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城镇人口6.66亿,城镇化水平达49.7%,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将有约1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高速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当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中都明确提出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等相关内容。在国际上,生态学从只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开始向包括人在内的城市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转变,产生了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修复等许多热点领域。因而,开展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的研究,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是国际生态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生态环境重大需求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点依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生态学前沿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支学科配置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队伍,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模式的研究中心和人才 11 培养基地。“生态学”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固定人员67人,研究人员6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18人,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职工人数的85%,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研究生、博士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通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已具备了较好的科研条件和支撑体系,建立了生态要素综合分析平台、计算机系统模拟和数据管理平台、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形成了海南岛、黄土丘陵沟壑区、岷江流域、京津唐地区等多个研究基地。

本学科点将生态学前沿探索与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近5年承担各类项目课题有197项,总到位科研经费14956万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共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科技奖励1项。本学科点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为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奠定了科学基础,负责完成的禁止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的分区及管理政策研究,以及省级主体功能区区划指南的生态功能评价方法,为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开展汶川大地震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灾区灾后重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为救灾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学科点坚持大力培养和择优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原则,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团队。先后有5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6人获青年科技奖,多名研究生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地奥奖学金、刘永龄奖和保洁奖等。

在人才培养上,本学科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制度方面: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 12 导研究生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科研情况、严肃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考核制度和年度考核制度。对在读研究生每年度进行全面考核,评选出特别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金。

管理方面:配备学术秘书、行政秘书各1人,负责本学科研究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并协调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

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科点全体导师只有参加研究生院和中心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以后,才具有相应的资格招收研究生。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以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复合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机理,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如下5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与调控: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特征与演变规律,揭示城市格局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胁迫作用,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城市生态调控与生态建设方法,为我国城市发展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区域生态格局与过程:研究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景观动态与模拟方法,以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恢复,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研究环境变化与大气污染的生态效应、生态系统响应机制与生态恢复方法与措施,揭示退化土壤中元素循环、转化过程、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探讨土壤环境生态修复的原理与方法。生态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人类活动胁迫下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演变特征,复合生态系统分析与模拟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调控机制与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为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研究我国重要生态问题形成机制与控制对策、重大工程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范措施,研究城市与区域关键污染物的空间扩散过程、生态效应及管理对策,以及面向国家需求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

主要特色与优势包括:

(1)以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创新性研究,开拓了我国城市生态学、区域生态格局与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生态学新领域的研究,促进了生态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围绕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国家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对策。

(3)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开展战略研究,规划并指导我国第一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了新的模式。

(4)在我国宏观生态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生态领域科技发展规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实践中,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生态学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冯宗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主任。开拓了我国酸雨生态影响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领域,在生态系统生物量、养分循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专 14 著6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5项及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等。

王如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等职。从事复合系统生态理论、方法及产业生态工程集成技术研究。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一等奖4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3次,特等奖1次。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学术论著11本。先后获10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级荣誉称号。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生态学会执委,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多种国际杂志编委、副主编、主编等职。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与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5项,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目前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SCIENCE、PANS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10余部。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科技奖7项。

贺纪正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建“土壤分子生态学”研究组,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元素循环转化的生物 地球化学过程、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风险评价等。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土壤环境研究室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兼任SCI杂志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Soil Research编委/编辑。在 Nature 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Journal of Soils & Sediment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SCI引用700余次,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的前置学科包括普通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成为我国城市、区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和模式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一、学科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问题非常复杂,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其形成、发展和治理不但需要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知识来支撑,需要环境工程来治理,而且需要从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环境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环境问题整治的社会经济可行性,提出环境问题的管理对策和措施。因此,环境问题已逐步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在国内外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无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研究和教学,还是国家政府部门的环境法规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管理、污染企业或污染治理企业的环境管理等,都急需大量高素质的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人才。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的研究主要是能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服务,更加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更加深入的研究经济、环境、社会及管理交叉领域的相关关系,揭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和科学管理之间的作用机制。

本学科点依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3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7项,科研经费共计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29篇,其中SCI收录60 篇,出版学术专著1篇,授权专利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卢嘉锡青年人才奖1项。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属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地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同时也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研究方向:以环境科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为基础,交叉渗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知识,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环境管理事业发展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型的科研与管理人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产业生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决策理论和方法、环境污染的经济评价、生态系统评价、环境政策等。

主要学术带头人有:

吕永龙 研究员,现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Chemistry and Ecology期刊编委等职。主要从事环境系统模拟与政策分析、环境管理方法学、环境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健康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主编(译)、合作编著中英文专著15部。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钢 研究员,现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管理;流域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曾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1项、重点基金1项、面上基金6项,国家科技攻关专题3项,国家科技部专项基 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院地合作项目5项。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8篇,其中SCI源论文28篇。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培养对象应具有的前置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环境工程、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统计学、政策和管理研究方法、环境伦理学、遥感和环境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环境经济与管理学专业特长,具有较强的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能在各级政府部门、环境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科研机构等部门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第二篇:中心简介

新闻中心:

>> 大会综合展示加紧展架制作和草莓定植工作

>> 9月9日,昌平区副区长苏卫东考察大会筹备工作

>> 7000章姬“入住”亚洲馆

>> 草莓博览园涉水工程加快进展

>> “一园两中心”大会场馆建设加快推进

>> 草莓博览园展架开装

>> 三项举措确保大会综合展示苗木定植工作顺利启动

>> 北京市侨办副主任初世敏带队考察荷兰草莓研究基地,积极宣传推介草莓大会 >> 8月2日,区长金树东调研草莓大会筹备工作

>> 大会综合展示项目进展顺利

>> 7月19日,昌平区委书记侯君舒调研大会场馆进展

>> 新型施工技术首次应用草莓大会路网建设

>> 7 月25 日,西班牙立体栽培设备运抵天津港

>> 2010-2011草莓生产季,全区草莓产值突破1.8亿元

>> 大会主题歌曲征集大赛完成作品征集

>> 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到昌平交流考察

>> 西班牙、日本的先进草莓种植技术将参与大会综合展示

>> 中国草莓科技展草莓重茬与病虫害综合防治展示项目正式实施

>> 国际园艺学会主席安东尼奥•蒙泰罗先生来京访问

>> 大会综合展示用苗繁育工作进展顺利

>> 28个国家的198名国内外代表已确认参会

>> 大会论文摘要征集工作有序进行

>> 相关部门对接大会周边道路交通管制疏导工作

>> 市交通委路政局局长孙中阁调研草莓大会路网建设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主题歌曲征集大赛正式启动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筹委会指挥部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 昌平区全面部署草莓大会决战攻坚阶段各项筹备工作

>> 昌平区与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农业技术基金会签订合作意向书

>> 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第二轮通知启动发送

>> 昌平区积极开展宣传推介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工作

>> 昌平区积极开展草莓大会相关工程建设

>> 昌平区区长金树东专题研究草莓大会筹办工作

>> 昌平区与西班牙泰克诺瓦技术基金会签订合作协议

>> 郭金龙市长主持召开第七届世界草莓大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

>> “昌平草莓”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第三篇:中心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蒯娴娴艺术培训中心简介

南京艺术学院蒯娴娴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5月隶属南京艺术学院,是目前南艺在江苏地区唯一一家培训机构。现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中心地带,教学面积共计2500m2。开设了舞蹈,美术,音乐三大项共二十多个科目。中心成立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5000多人次其中以蒯娴娴老师领衔的舞蹈学科更是受到了市领导,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同时,蒯老师还带领中心艺术团的小学员们于2006.2-2007.7连续2年参加了cctv少儿频道举办的“迎新春晚会”。2008年和2009年代表扬州市政府参加了在日本,韩国举办的“中,日,韩”三国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受到了日韩同行的赞赏还受到了领导的好评。特别是在2009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携夫人来扬参加“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开幕期间,由蒯老师带队的小演员们为江主席及夫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专场舞蹈晚会,晚会结束掌声不断,会后江主席及夫人接见了蒯老师并对她举办的晚会大力赞赏,询问了培训中心建设及发展情况!

中心投入了300万元在教学设备上,在教学区及家长区域分别安装了地热及空调系统,温度终年保持在18-22度,各培训教室里配备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声光教学系统。

本中心是以艺术培训为主,其中有:二胡,小提琴,钢琴等。舞蹈教学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是以综合舞蹈为主的。因为孩子们在学习芭蕾舞蹈的起初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家长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很多孩子都不能坚持,为了让孩子们对学习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中心特制定综合舞蹈教学。

1.基本功主要是练习芭蕾的基本站姿、坐姿、软开度、组合中心根据“英国皇家芭蕾”及“北京舞蹈学院业余芭蕾舞”考级教材而改编成最适合孩子们学习的组合。加入一些趣味性的组合,把专业术语改成通俗易懂的词语去传达给学生。

2.舞蹈排练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去选择最适合孩子们目前学习的各种舞蹈去教学,其中包括少儿舞、民族舞、爵士、拉丁等,到孩子10岁时候可以练习真正的芭蕾舞蹈,那样家长也能够看到孩子显著的成绩,孩

子也会觉得学习舞蹈丰富多彩

3.中心最重要的办学特色是给孩子们提供施展的舞台,基本上中心每学期都会让孩子们演出,让家长们在舞台上看到孩子的进步。

4.另外中心每个月都会有集体公开课,家长也能够融入中心教学中来!

第四篇:生态童鞋简介

生态童鞋的特点是鞋子采用西班牙150多年工艺传承的纯天然生态橡胶制成的,是全真皮加上天然橡胶的组合,纯手工缝制。其特征是能够天然自然贴合,无毒无害,弹性,合理包裹脚部,增加了舒适感,最有益于成长中的脚部健康

生态童鞋起源与西班牙,在2011年被早晨童鞋引入广州,自此来自古老的西班牙纯手工制作生态鞋工艺安家了。

第五篇:生态农庄简介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简介

宁波大桥生态农庄旅游区是一个集农业风情、种植文化、科普教育、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庄园,先后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浙江省文明景区、浙江省生态示范景区、浙江省休闲农业示范园、浙江省林业观光园、浙江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宁波市十佳诚信旅游景区等多项称号。

农庄位于杭州湾跨海大桥西侧,毗邻杭州湾湿地中心,面积达2000亩,其中陆地面积1500亩,水域面积500亩。农庄在发展有机生态农业的基础上,以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导,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建立合理的生态链、产业链。农庄分特色文化区、农家特色餐饮区、宾馆会务区、特色农产品购物区、渔人湾垂钓区、渔家小村度假区、生态农业大观园、长三角生态休闲渔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九大功能区。

2011年,为弘扬慈溪地域文化,建设森林慈溪,特举办了慈溪首届花卉博览会。“森林慈溪、智慧花博”是此次花博会的主题。以花为魂,以花为媒,以花为脉,以花为旅,扩大对外开放,以花搭台、促进产业发展,以花冶情、美化人民生活。

农庄发展始终围绕绿色、环保、生态,在农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阳光微笑、绿色心情与您同在!

下载生态中心学科简介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中心学科简介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养猪场简介

    生态养猪场简介 xx生态养猪场位于xx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xx村,是建设10万头瘦肉型生猪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项目的一期工程。公司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示范户,以基地......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机械工程学科简介 一般认为,人类文明有四大支柱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和制造科学。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到:“直立和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简介(5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生态 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依托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建立。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

    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简介

    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简介 大别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黄冈北部的罗田、英山县境内,包括天堂寨、薄刀峰、吴家山、青苔关、桃花冲五大风景区。大别山风光崎丽,山势雄伟,峰峦叠嶂,峡谷幽长,......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9级环境生态类招生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分别进入“光炯创新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

    生态文明小康村简介

    **县**乡生态文明小康村 建设项目简介 一、基本情况 **乡生态文明小康村位于**县**乡人民政府旁边,村庄依山傍水,邻近草场面积广阔,风景宜人,为典型的纯牧业乡镇,平均海拔3050米,......

    民乐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始建于1994年,200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工业园区”,2010年被省工信委确定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12年被省工信委确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

    岳阳县生态工业园简介(最新)

    岳阳县生态工业园简介 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县生态工业园通过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承载力,大力招商引进实力型和带动型优质项目,倾心服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园区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