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的目的意义 动物学、植物学野外实习是生物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动物学、植物学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动物、植物分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大自然为课堂,准确识别常见动植物;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科学、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操。并通过实习过程,真正将生物学科的理论及深厚学术科研精神渗透进学生的本心,从而利于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究性,避免学科研究中经常出现的理论扎实但实践缺乏的现象。
二实习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1)实习态度要端正,要持着探究知识的目的在各地实习,不能只为了欣赏美丽风光而肆意玩耍,到了标本采集区,要时刻记得采集标本或是分析动植物的科属、性状,回忆老师上课内容,从而巩固学习到得知识;
(2)安全重于泰山,在实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自身安全,如在旅途中,要注意自己的财物安全,防范偷盗,在海边或是山上,要注意自己以及身边同学的人身安全,不要一味玩耍而顾不及自身安全;
(3)实习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和同学们沟通、协作、融合的过程,在实习期间,应该互帮互助,友爱同学,从而更加促进集体的感情,团结集体;
(4)作为学生,我们要配合老师工作,服从实习安排,严格执行实习纪律,从而让老师放心,使同学无忧。三实习纪律
实习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参加专业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有医院证明或书面报告,向系辅导员办理请假手续,并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领导小组的活动安排,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学生必须遵守实习队制定的作息时间。必须按实习队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行车时间延误者,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晚上 9:00 之前必须回队,不得一人外出活动,否则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带队教师每晚9:00准时查房。
未经批准,不得独自离队外出,不准私自下海游泳,不得夜不归宿。讲究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严禁酗酒;乘车或攀登山崖时不得有冒险举动。
遵守当地法规,爱护住地财产和资源。不攀折古树名木,不得在风景区内随意采集标本。爱护当地群众的庄稼和林木,不釆摘栽培的花果。
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高尚的言行为学校争光。
实习期间要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做好记录,并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个人总结。四实习的过程
5月21日:凌晨,德州乘2245次列车(00:45);上午午8:43到烟台,入住鲁东大学学生公寓。下午烟台海滨—月亮湾(炮台山),岩岸,人为影响较大。5月22日,实习地点:烟台山—海水浴场,沙滩,人为影响较大。5月23日,实习地点:养马岛,泥滩。5月24日,实习地点:烟台开发区沙滩。5月25日,实习地点:农博园,植物实习。
5月26—31日,实习地点:烟台昆嵛山,植物实习。
6月1日,休息,整理制作标本、归还实习物品用具、完成实习报告。五各实习点的常见动植物
烟台海滨-月亮湾。主要采集的动物有:藤壶、牡蛎、黒偏顶蛤、紫贻贝、粒滨螺、寄居蟹、绿海葵、钮锚海参、刺参等。烟台山-海水浴场。主要采集的动物有:毛壶、冈田指海绵、罗氏海盘车、海燕等。
养马岛。主要采集的动物有:长吻沙蚕、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大蝼蛄虾等。
烟台开发区沙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刺参等。六实习的意见和建议
客观事实证明:通过参加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学习过的基础知识、学到了野外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初步了解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培养了学科科研精神与野外实践精神,实现了自我锻炼与提高。总体而言,野外实习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虽然我们晒黑了,虽然我们很疲惫,但是我们很快乐。但是这次实习也有不足:
(1)标本种类与数量显著下降。与2011收集的动物标本种类和数量相比,今年的种类和数量显著下降。究其根源,与青岛旅游发达和人类活动有关;明年应很好研究挑选实习地点。(2)野外实习经费不足。交通费、住宿费、实习物品费、各实习点门票参观费等,明显高于往年。希望校方今后酌情增加野外实习经费;否则,经费问题将会显得十分棘手;作为其结果,全盘考虑、重新选址也许迫不得已。(3)野外工作压力大。带队教师必须带领学生为采集多种动物标本而跋山涉水,时刻操心野外安全事宜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故野外工作负担实在太重。为保证野外实习的顺利执行,请校方考虑酌情增加人力以缓解野外实习工作的高压。七实习的收获和体会 3 实习纪律
实习人员必须按照教学计划规定参加专业实习,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有医院证明或书面报告,向系辅导员办理请假手续,并按学校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实习期间必须服从实习领导小组的活动安排,严格执行请假制度。
学生必须遵守实习队制定的作息时间。必须按实习队规定的时间,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由于个人原因,造成行车时间延误者,给予批评教育或必要的纪律处分。晚上 9:00 之前必须回队,不得一人外出活动,否则给予批评教育。屡教不改者,给予必要的纪律处分。带队教师每晚9:00准时查房。
未经批准,不得独自离队外出,不准私自下海游泳,不得夜不归宿。讲究卫生,防止食物中毒,严禁酗酒;乘车或攀登山崖时不得有冒险举动。
遵守当地法规,爱护住地财产和资源。不攀折古树名木,不得在风景区内随意采集标本。爱护当地群众的庄稼和林木,不釆摘栽培的花果。
团结互助,文明礼貌,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以高尚的言行为学校争光。
实习期间要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做好记录,并及时撰写实习报告和个人总结。4 实习的过程
5月21日:凌晨,德州乘2245次列车(00:45);上午午8:43到烟台,入住鲁东大学学生公寓。下午烟台海滨—月亮湾(炮台山),岩岸,人为影响较大。主要采集的动物有:藤壶、牡蛎、黒偏顶蛤、紫贻贝、粒滨螺、寄居蟹、绿海葵、钮锚海参、刺参等。
5月22日,实习地点:烟台山—海水浴场,沙滩,人为影响较大。主要采集的动物有:毛壶、冈田指海绵、罗氏海盘车、海燕等。
5月23日,实习地点:养马岛,泥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长吻沙蚕、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大蝼蛄虾等。
5月24日,实习地点:烟台开发区沙滩。主要采集的动物有:寄居蟹、海老鼠、近方蟹、宽身大眼蟹、刺参等。
5月25日,实习地点:农博园,植物实习。5月26—31日,实习地点:烟台昆嵛山,植物实习。
6月1日,休息,整理制作标本、归还实习物品用具、完成实习报告。
第二篇: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包头市野外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号:0912410022 姓名:彭程
指导教师:那玉林 朱莉
实习目的与主导思想
(一)实习目的验证和巩固所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理论与知识,掌握一定的野外实习方法,提高野外实习的能力。
(二)实习的主导思想
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为指导,认识和阐述包头市四大自然区域(平原、山地、盆地与丘陵、高原)人地关系的形成、运行机制、存在问题和调控措施。
人员分工
(一)领导成员
1、队长——那玉林
2、副队长——李金霞、朱晋、张志杰
(二)指导教师分工(共3人)
1、那玉林
负责实习队的全面管理工作,指导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实习工作。
2、李金霞
负责实习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指导土壤、生物、地貌和旅游地理等实习工作。
3、朱晋
负责实习队的学生管理工作,指导聚落、宗教地理等实习工作。
(三)本组成员
组长:张艳明
组员:苏婷 张达 彭程 郑超 刘帅帅 王慧慧 石建峰 高晨乐
1包头市地理概况:
包头市位于我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介于东经109º15¹12″~111º26¹25″之间和北纬40º14¹56″~42º43¹49″之间。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接蒙古国,东与呼和浩特市为邻,西与巴彦淖尔盟接壤,总面积22691平方千米。自南向北分别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高原。气候属于半干旱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21mm,且集中在7-9月份,易发生洪涝灾害。降水量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大体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变化于180~400毫米之间。自东南向西北分别为干草原、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范围最大的地带性植被为干草原。地带性土壤为栗钙土和棕钙土。矿产资源丰富,主为稀土和铁矿资源,稀土资源在中国和世界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景观类型自东南向西北由高原、丘陵、盆地、台地干草原景观——高原荒漠化草原景观——高原草原化荒漠景观,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过渡性。
2包头市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空间单元:
包头市位于华北地台区的北部边缘,跨越了性质不同的两大构造单元,以乌拉特后旗—化德—赤峰深大断裂为界,以南为华北地台区,以北为天山—兴安蒙古地槽系。次一级的大地构造单元为南部的蒙古地轴(市境内以大青山、乌拉山为主体)及北部的内蒙古地槽(市境内以乌兰察布高原为主体)。在构造基础上,包头出现了四个地形区即:南部平原区、中南部山地区、中北部盆地区、北部高原区。
南部平原区介于大青山、乌拉山与黄河之间,属于河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的南北边缘存在着两条正断层,在陷落盆地的基础上,形成洪积、冲积、湖积平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在本市表现明显,系由一系列洪积扇组成。大体以亦包铁路为界,铁路以南是冲积平原,向南微倾,海拔1040米左右,宽度不等。
中南部山地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由大青山、乌拉山部分地段组成,横亘于中北部丘陵盆地区与南部平原之间,构成了本市地形的“脊梁”,是我市海拔最高的地区。阴山山地最突的特点是南北坡不对称,北坡缓,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陡落到河套平原上。地形的屏障作用相当显著。
中北部丘陵盆地区位于阴山山脉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盆地是本地形区的主要地形景观,分布着两大中生代坳陷盆地,即:固阳盆地和百灵淖盆地。两大盆地由山地、丘陵、高原包围,固阳盆地西南有缺口,昆都仑河由此经过。北部高原区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开阔,低缓的丘陵与宽浅的盆地相间分布,层状地形显著,地表风力吹蚀,形成不少碟形洼地。
2.1南部平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南部平原区介于大青山、乌拉山与黄河之间,属于河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的南北边缘存在着两条正断层,在陷落盆地的基础上,形成洪积、冲积、湖积平原。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在本市表现明显,系由一系列洪积扇组成。大体以亦包铁路为界,铁路以南是冲积平原,向南微倾,海拔1040米左右,宽度不等。
包头市气候基本遵循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化的地带性规律。南部在包头范围内属于比较湿润的地区。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农业比较发达,人口稠密。由于近年来土地利用不合理,存在土地荒漠化,盐碱化等问题,人地关系比较尖锐,急需要处理。要注意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灌溉水的技术,保护土壤肥力。保护现有草原,要合理放牧。
2.2 中南部山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中南部山地属于阴山山脉的一部分,由大青山、乌拉山部分地段组成,横亘于中北部丘陵盆地区与南部平原之间,构成了本市地形的“脊梁”,是我市海拔最高的地区。阴山山地最突的特点是南北坡不对称,北坡缓,南坡以1000多米的落差陡落到河套平原上。地形的屏障作用相当显著。是黄河的流经地著名的河套平原就位于这里。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
自清代以来,后套平原上修渠引黄河灌溉,为内蒙古主要农业区。但灌溉水大量渗入,使地下水位升高,盐碱地面积增加。现已注意合理灌排,营造防护林防止土地沙漠化。人地关系较和谐。要合理的使用黄河水,也要防范黄河水患,保护黄河水。
2.3中南部丘陵盆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中北部丘陵盆地区位于阴山山脉向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盆地是本地形区的主要地形景观,分布着两大中生代坳陷盆地,即:固阳盆地和百灵淖盆地。两大盆地由山地、丘陵、高原包围,固阳盆地西南有缺口,昆都仑河由此经过。由于这里气候比较干旱,降水量少,昆都仑河也早已断流,且土壤大多为栗,肥力小,农行业生产落后。地广人稀,人地关系较和谐。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利用先进科技,进行现代化种植,科学合理的使用地下水灌溉,节约水资源。要合理化放牧,保护现有草原。
2.4北部高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北部高原区属于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地形平坦开阔,低缓的丘陵与宽浅的盆地相间分布,层状地形显著,地表风力吹蚀,形成不少碟形洼地。国际著名的稀土之都白云鄂博区就位于这里,这里矿产资源丰富,生产铁,稀土等名贵矿物,由于生产数量大,环境污染严重。且这里是包头最干旱的地区,农业,畜牧业都很落后,人地关系不和谐。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要大力发展本区的农业,牧业。是农业,工业,商业一起发展。
第三篇: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认识实习
报告 概况:
1.1实习区的位置和自然
本次实习在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进行,其中南京市为江苏省省会,苏州市和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六朝古都——南京
南京有着2400多年的建城史和6000多年的文明史。如今,古老悠久的文化遗产、现代文明的经济城市与蔚为壮观的自然景观构成了南京独特的城市风貌。南京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航空、铁路、公路、长江航运等交通枢纽。南京市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6゜C,主导风向夏半年为西南风,冬半年为东北风。
南京地处我国东西水运大动脉长江与南北陆运大动脉京沪铁路的交汇点,素有“东南门户,南北咽喉”之称。南京境内绵亘着宁镇山脉西段,城东钟山若长龙蟠 绕,城西石头山似猛虎雄据,故有“钟山龙蟠,石城虎踞”之说。万里长江自西向南滚滚而来,折向东去;秦淮、金川两河蜿蜒城中;玄武、莫愁两湖依偎东西山水 之间,气势雄浑而景色秀美。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市平原主要有河谷平原、滨湖平原,沿江洲地及江心洲3种类型。河谷平原主要有秦淮河沿岸的秦淮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7~10米;有位于鼓楼以北金川河沿岸的金川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在6~10米;有位于江北滁河中下游沿岸的滁河河谷平原,海拔大部分在5~10米;有位于高淳东部胥溪河河谷平原,滨湖平原为南部石臼湖与固城湖湖滨地区,地面海拔大部分在5~7米。沿江洲地分布在上新河——板桥一带,江浦、浦口沿江,六合瓜埠以南和江宁营防乡等;江心洲有八卦洲、江心洲、新济洲、兴隆洲等十多个大小江心洲;海拔大部在4~7米。
人间天堂——苏州
苏州是一座历史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它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东部,东邻上海,濒临东海,南连浙江。西傍无锡,北枕长江。行政区辖苏州、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张家港等市(县),其地理座标为:北纬30o46'(吴江震泽镇南)~32o02'(张家港江心岛),东经120o11'(洞庭西山西)~121o16'(太仓浏河镇长江江心),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都在142公里左右。全市总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其中平原约4660平方公里,水面约3607平方公里,丘陵约221平方公里,分别占总面积的54.9%、42.5%、2.6%。1998年,全市总人口达585.35万人,其中市区为107.25万人。国民生产总值逐年稳步递增,是全国第五位有持久发展潜能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城市之一。
苏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苏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1°19',东经120°37'。
苏州地处温带,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 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太湖明珠---无锡
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江苏省东南部。东邻苏州,距上海128公里;南濒太湖,与浙江省交界;西接常州,去南京183公里;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全市总面积为4787.61平方公里(市区1659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88.1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8%,水面面积为1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1.4%。2006年耕地面积为2180535亩。无锡市境内以平原为主,星散分布着低山、残丘。南部为水网平原;北部为高沙平原;中部为低地辟成的水网圩田;西南部地势较高,为宜兴的低山和丘陵地区。宜兴地区山体均作东西向延伸,绝对高度500米以上,最高峰为黄塔顶,海拔611.5
米。锡山、江阴和市区的山丘总体上呈北东、北东东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东北逐级下降。最高峰为惠山的三茅峰,海拔328.98米。
1.2实习任务
本实习是勘查本科专业低年级的野外实习,在学习了《地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学》等部分专业基础课之后进行。
实习的任务是: 获得地球个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工作的适应性;增加对地球科学工作的了解。
1.3实习时间
根据2008年制定的教学计划,本实习的时间为2周。其中准备工作1天,野外观察6到7天,整理资料和编写报告3天,总结工作1天。
具体时间安排:
★7月6日 召开动员大会,介绍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过程
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及实习报告的编写要求。★7月7日 实习前准备
★7月8日 上午8:00从学校出发,中午到达燕子矶,开始
燕子矶——三台洞——幕府山路线实习.★7月9日 六合桂子山——方山路线实习★7月10日 山头洼——火石峰——阳山路线实习★7月11日 上午到达苏州虎丘实习下午到达无锡鼋头渚实
习。★7月12日 休息一天
★7月13日 上午中山陵实习,下午返校。1.4实习的方式
本专业实习以班级为单位,共分为两组,其中勘查一班由崔可锐老师担任领队,负责专业讲解,由储诚富老师担任副领队负责整个实习的日程安排、路线选择、食宿、交通、安全以及部分的专业讲解。实习过程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学生集中听老师的专业讲解,第二部分为学生的自由活动和实地测量、观察和讨论。实习中运用的工具有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
1.5实习完成情况
实习过程中天气以多云或晴天为主,较为有利于实习的进行,此外师生、同学间的团结互助也是实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本次实习使我们获得了对地球各圈层运动造成的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常见现象的感性认识。既加深了对《地球科学概论》的知识了解,又极大地有利于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实习中学会了地质工作中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的使用以及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增加了对专业的了解和热爱。此外作为学习生涯中的第一次实习,建立了由书本到实践的桥梁,培养了野外观察分析问题、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的科学素质。地层
分布于南京地区和苏锡沿湖地区的地层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杨层分布区。南京地区地层发育完整,出露良好,在下扬子地层具有代表性,是学习观察地层的首选地区。2.1 7月8日实习记录 观察点1:燕子矶
燕子矶由浦口组紫红色砾岩加砂岩构成,地层产状陡,受断层切割和江水冲刷,形成临江一面悬崖峭壁。
浦口组(K2p)简介:
浦口组属于白垩系,下部紫红色砾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上部紫红色粉砂岩、页岩、砾岩,厚度大于200mm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测得地层产状为 倾角 : 55° 倾向 : 138°
图2—1(K2p示意图)
2.2 7月9号实习记录 观察点 2:六合方山
在此处观察地层中浦口组的砂砾层,方山组的下部气孔状玄武岩、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火山弹。方山组与浦口组的接触关系为喷发不整合。
图2—2 六合方山
浦口组(K2p)简介:
下部有紫红色砾岩夹粉砂岩、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上部有紫红色粉砂岩、页岩、砾岩。厚度大于200米,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方山组(N2f)简介:
见于江宁方山、汤山、六合方山等地。含灰黑色、灰紫色橄榄玄武岩及相应的火山碎屑岩。在江宁方山可见玄武岩中夹有一层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的灰黄色凝灰质砂岩。本组厚度大于80米,与下伏地层喷发不整合。
图2—3 方山
图2—4 方山
图2—5 方山
2.3 7月10日实习记录
图2—6 采石场远望
图2—7 采石场近景
观察点 2:采石场1
图2—8 栖霞组
该观察点属于栖霞组地层。
栖霞组(P1q)简介:
栖霞组由灰黑色含燧石结核灰岩构成,含腕足类、珊瑚、蜓等,厚度大于150m,与船山组假整合。
观察点 3:采石场2
图2—9 船山组
该观察点由船山组地层构成。
船山组(C2c)简介:
船山组由灰白、灰黑色厚层灰岩构成,含蜓、藻类化石(球状),厚34米,与黄龙组整合。
观察点 4:登火石峰的小路旁
相继看到老虎洞组、和州组、高骊山组、金陵组、五峰组地层。
老虎洞组(C1l)简介:
由浅灰色厚层白云岩构成。含珊瑚,厚5米,与和州组假整合。
和州组(C1h)简介:
由灰黄色泥岩构成,含珊瑚、蜓,厚3到5米,与高骊山组假整合。
高骊山组(C1g)简介:
由杂色碎屑岩构成,含植物、腕足类、珊瑚等化石,厚36米,与金陵组假整合。
金陵组(C1j)简介:
下部砂岩夹页岩,上部黑色灰岩,含腕足类、珊瑚。厚0到9米之间,与擂鼓台组假整合。
五峰组(O3w)简介:
由黑色硅质页岩组成,含笔石,厚5米,与汤山组整合。
附:地层接触关系简介
同一地区在不同地质时期可能遭受不同性质的构造运动,形成不同特征的地质构造,其结果就是造成新老地层(或岩石)之间具有多样的接触关系。概括的说共有五种: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不整合接触、侵入接触、侵入体的岩层接触。下面介绍前三种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 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他们的岩石性质与生物演化连续而渐变,沉积作用没有间断。它表明该两地层是在构造运动处于连续下降,或持续上升(如果在水中沉积的,则水深越来越浅)的背景下由沉积物连续沉积形成的。
2.假整合接触 又称平行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一致,它们的分界面是沉积作用的间断面,或称剥蚀面,剥蚀面的产状与相邻的上下 地层的产状平行。剥蚀面是岩石遭受过风化的表面,具有一定程度的起伏,故在凹下部位常常堆积有砾岩,称为底砾岩,其砾石来自下伏岩层。
假整合接触表示地层形成以后,地壳均匀上升,使该地层受到剥蚀,形成剥蚀面,随后地壳均匀下降,在剥蚀面上重新接受沉积,并形成上覆地层。
不整合接触关系 又称角度不整合接触。相邻的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割,剥蚀面的产状与上覆地层的产状一致,与下伏地层的产状不一致。不整合接触表示地层形成以后因受到强烈的构造运动而褶皱隆起并遭受剥蚀,形成剥蚀面,然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观察点 5:火石峰顶
在此处认识次生谷。
山头洼所在的次生谷是因为龙潭组、大隆组等比较软弱的地层受到侵蚀形成的。
2.4 7月11号实习记录
观察点1: 无锡鼋头渚大门口
在此处观察茅山组地层,测得地层产状为:倾向 97° 倾角 40°
茅山组(S2m)简介:
含紫红色石英砂岩、粉砂岩。厚0到20米,与坟头组整合。
观察点 2: 包孕吴越风景点附近
图2—10 波痕
在此处观察茅山组中紫红色石英砂岩的层面构造——波痕,该处的波痕由于太湖波浪侵蚀形成的,层面扭曲形成交错层理和多组解离,测得地层产状为: 倾向 96° 倾角22°(具体介绍见下文)。地质构造及其分析
3.1 褶皱 3.1.1 概念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单个弯曲称为褶曲。岩层褶皱后原有的空间位置和形态均已发生变化,但形态连续性未受到破坏,褶皱的存在是构造运动的直接反映。
褶皱的基本类型为背斜与向斜。原始水平岩层受力后向上凸曲者,称为背斜,向下凹曲者称为向斜。3.1.2 实习观察记录
观察点 1:登火石峰的小路旁
观察背斜构造。
图3—1背斜
观察点 2:火石峰顶
A 观察地层重复对称出现现象:
背斜与向斜是相互并存的,相邻背斜之间为向斜,相邻向斜之间为背斜,相邻向斜和背斜共用一个翼。
褶皱是岩层的弯曲,单个弯曲是褶曲,在此观察点加深了对褶皱的要素理解。
翼:褶曲岩层的两坡。
核:褶曲岩层的中心
轴面:褶曲两翼近似对称的面(假想面),它可以是曲面。
枢纽:轴面与层面的交线。枢纽的延长方向称为枢纽向,枢纽的倾斜称为枢纽倾伏.
弧尖:在垂直于枢纽的切面上轴面与层面的交点,是层面弯曲最大的部位,同一层面上弧尖的连线就是枢纽。
轴线:轴面与水平面或地面的交线。
3.2 断层 3.2.1 概念
断裂是岩石的连续性受到破坏的表现。当作用力的强度超过岩石的强度时岩石就要发生断裂,断裂包括断层和节理两种,岩石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的岩块有明显的相对滑动者称为断层,无明显滑动者称为节理。
3.2.2 实习观察记录
观察点 1:南京燕子矶
从燕子矶向西南望,可见幕府山临江一面为一系列陡崖(见图2—1)。由于横向冲沟的切割,使断层崖变为一系列断层三角面。
观察点 2:阳山北坡
图3—2阳山断层
图3—3阳山断层
在此处可观察到断层破碎带、断层角砾岩、构造透镜体,劈理带、地层缺失等断层证据。
观察点 3:虎丘第三泉附近
图3—4 第三泉
在此处介绍了判断断层的方法:
a根据擦痕(断层面上平行而密集的沟纹),镜面(平滑而光亮的表面)来判断,其均为断层两边岩块相对滑动所留下来的痕迹。b根据托曳褶曲(断层两侧岩层受断层错动影响发生的变薄和变曲)判断。
c根据断层泥(断层两侧岩石因断裂摩擦粉碎而形成的泥状物质)来判断。
d 根据地质体错断(岩层、矿层等地质体沿走向突然错断,以致形成不同地质体或同一地质体的不同部分直接接触)
e 根据地层的重复缺失(走向断层能破坏地层的层序,造成地面上某些地层重复出现或缺失。)来判断。
f 根据地形来判断,例如断层崖、三角面山以及断层悬谷是断层在晚近时期活动的证据,属于新构造运动的产物。
g 根据泉水出露及矿化现象来判断,因为断层是地下水或矿液的通道,故沿断层延伸地带常见一系的泉水出露或矿化现象。
3.3 节理 3.3.1 概念
前文已经介绍。
3.3.2 实习过程中的观察记录 观察点1:六合桂子山
3—5 石柱林图3—7石柱林
图
观察玄武岩柱状节理
节理形成原因为:火山爆发时玄武岩浆液喷到地面后形成的六棱形、五棱形等不同形态的柱状节理。
测得两处柱状节理的地层产状为 倾向 140°和131° 倾角为 75°和56°
图3—8节理平面 图3—9节理层面
观察点2:虎丘千人石附近
图3—9千人石
层理是在形成岩层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变化,沉积物颗粒粗细不同,颜色不同或者成分不同,按一定规律分布都可以形成层理。
层理和节理之区别主要取决于其走向是否可以延长较远,若是层里面其走向可以延长较远,而节理面的走向不能延长。
实习过程中测得层理的产状为 倾向 60° 倾角 13°。
测得四组节理面的产状为 倾向60° 倾角分别为7°、6°、1°、13° 3.4 断层和节理
3.4.1 断层和节理的关系
观察点: 虎丘千人石与第三泉、六合桂子山
通过第三泉岩壁上观察到的断层与千人石和石柱林的对比,进一步理解断层为破裂的岩块沿破裂面两侧有明显的相对滑动,但也同时可观察到节理是较断层更为普遍的构造,因为除了构造运动以外,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以及岩浆或熔岩冷凝都能产生节理。
3.4.2 断层节理与第三泉
由于断层和节理是地下水循环的通道,根据虎丘的地质条件可以判断第三泉为裂隙泉,并且泉水是通过岩层的断裂隙渗入形成的。岩浆岩(火山机构)4.1 五种常见的岩浆岩
图4—1玄武岩
4.1.1玄武岩 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其化学成分与辉长岩相似,SiO2含量变化于45%到52%之间K20+Na20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03+FeO、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矿物成分主要是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呈斑状构造。气孔状构造就杏仁状构造普遍。相对密度较大,柱状节理发育。
图4—2 花岗岩
4.1.2 花岗岩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部分花岗岩为岩浆和沉积岩经变质而形成的片麻岩类或混合岩化的岩石。花岗岩的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黑白云母等,石英含量为10%到50%,长石含量约为总量的三分之二,分为正长石、斜长石(碱石灰)及微斜长石(钾碱),不同品种的花岗岩成分不尽相同。花岗岩质地坚硬致密、强度高、抗风化、耐腐蚀、耐磨损、吸水性低,是良好的建筑材料。此外花岗岩是地壳中最常见的深成岩,在地球上分布广。
4.1.3 安山岩
图4—3 安山岩
安山岩是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其成分相当于闪长岩,呈深灰、浅玫瑰、暗褐等色,斑状结构。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及暗色矿物暗色矿物主要为黑云母、角闪石(通常为褐色,具暗化边)和辉石(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都有,前者包括透辉石,普通辉石和异变辉石;后者主要见于斑晶中)。依斑晶中的暗色矿物种类,可分为辉石安山岩、角闪石安山岩和黑云母安山岩等,安山岩是造山地带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岩
4.1.4 橄榄岩
橄榄岩是一种超基性侵入岩主要由橄榄石及辉石组成,橄榄石含量可达40%到90%,辉石为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有时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铬铁矿。颜色呈深绿色,具粒状结构、反应边结构、包含结构、海绵陨铁结构。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受热液影响,发生蚀变,如经水化作用后橄榄石变成蛇纹石和水镁石;硅化作用后橄榄石变成蛇纹石;碳酸盐作用下镁橄榄石变成蛇纹石和菱镁矿等。纯净、透明、无裂痕、具有橄榄绿色的橄榄石 可作为宝石,橄榄石宝石矿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图4—4橄榄岩
4.1.5 流纹岩
图4—5流纹岩
流纹岩是一种火成岩,是火山的酸性喷出岩石,其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相同,由于形成时冷却速度较快使矿物来不及结晶,SiO2含量大于69%,其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和石英组成晶体形状为方形板状,有玻璃光泽,但有解理。岩石为灰色、粉红色或砖红色,有斑状结构和流纹状结构。
第四篇:野外实习报告范文
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
前言:
2010年4月19日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沅江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这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科学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一共9天时间,途径沅江、澄江、玉溪、昆明、斗南花卉基地等;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实习的简要概况:
1.1实习时间:2010年4月19日——2010年4月28日
1.2地点:元江县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元江县林业局牛油果山种苗站、元江县野生花卉基地、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高香茶园、龙马山、临照山、昆明世博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斗南花卉基地等。
1.3参加人:,全班72人,有一人因脚受伤未参加,共分为八个小组,每组9人,由三个老师带领。
1.4任务:常见的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植物,采集和压制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标本的采集:
2.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第二学期的《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出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几乎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除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只是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更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时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3 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几十个科的,所达的的种类超过几百种,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一共经历了九天时间,可归纳为十个站点,走过了玉溪市元江县和澄江县,玉溪龙马山和灵昭山,昆明植物研究所,世博园和动物园,斗南等十余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14月19日 元江
上午08:00 自玉溪出发12:00到达元江,安顿好后,进入实习第一站:元江臧健花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第二站:元江牛油果种苗站(玉溪热区种苗基地)进行植物的观察和辨认。
3.24月20日元江回玉溪
早上出发,到达第三站:元江野生花卉基地第四站:云南凤临高香茶业有限公司然后回到玉溪。
3.34月21日澄江古生物化石群
早上到达第五站:澄江古生物化石管,进行基本情况了解。中午到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古生物标本的观和辨认,山上采集古生物标本,然后回玉溪。
3.44月22日—4月23日龙马山和灵昭山
前两天进行了标本的采集和压制,主要是在龙马山和灵昭山采集一些容易采集且能制作标本的动植物,4月23日进行标本的归类和整理。
3.54月24日 玉溪到昆明
4月24日早上从玉溪出发,到达昆明,到达野外实习第七站:昆明世博园进行了一天的世博园一日游,只要是进行世博园中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
3.64月25日—4月27日昆明植物研究所
在4月25日,到达第八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这三天主要进行的是昆明植物研究所里的植物进行调查和分类记录,写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名录。
3.74月28日 昆明回玉溪
4月28日早上,到达第九站:昆明动物园 进行动物的观察和辨认,分类记录,以便于写昆明动物园动物名录。中午,到达第十站:昆明斗南花卉市场进行市场调查和了解。
3.84月29日
完成标本制作和实习后的后续工作。总结:
为期九天的生物学专业野外实习,在28号下午回到学校后,29号制作完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生物专业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虽然这次因为天气并不是很好的关系,我们的行程收受到很大的影响,但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打着雨伞冒雨前行,头顶着烈日,穿梭在丛林中,没有丝毫的退宿。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它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哪个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 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呢不过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
在所有的植物中,就压制标本而言,蕨类植物是相对比较容易成功的,而木本植物就相对难一些,因为它的叶子容易脱落,容易发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是在《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都有着通过这次实习,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为自己身为一位土生土长的云南人而感到骄傲!因为云南的动植物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这对于学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出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这次实习大家收获都很大,采集到了很多动植物标本,其中有一些是前几届同学都从未采集到过的。大家都很有成就感。最主要的是我们充分锻炼到了野外实践的能力。
巨大的收获,是一种很大的提高。啊,这真是一次难得的野外实习!
参考文献
[1]龙祖胜科学大观园[J]2009(03)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9-104.[3] 陈介等编著.《云南的植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0
[4] 动物学杂志[J].生物学通报 , 2001,(09)
[5] 吴国芳等植物学[M](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6] 侯慧君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探索.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0,(Z1).[7] 封凯.野外活动应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J].体育函授通讯 , 1997,(04)
[8] 郑光美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4)
[9] 郑光美 刘凌云.普通动物学实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5)
[10] 陈介等编著云南的植物[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10
第五篇: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大三的野外实习结束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还是学到了不少知识,对地质学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从大二的巢湖实习到大三的这次实习,每次实习都会有很大的提高。这很显然是通过野外实习中的野外观察而获得的。所以地质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从野外才能获得第一手基本的地质资料。所以虽然实习结束了,但还是想去野外实习。每次实习回来都感觉自己对地质的热情又增加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满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学好地质学。我一定要把地质学好!
这次实习的第一站是德令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此次实习的工作是柴达木盆地镁铁质——超镁铁质岩带找矿前景的实地踏勘和分析。在德令哈的20多天的实习里,有喜又悲,酸甜苦辣皆有体会。最真实的是那一份真正的地质工作者的情怀。通过google earth 和地质图上找寻岩体,然后记录岩体所处位置的经纬度,通过GPS导向指引,由于驻地与岩体往往离得很远,开车到达岩体附近经常要两三个小时,山路崎岖颠簸,有时候走到路的尽头而不再有路,所以往往路很难找,而不能到达岩体,而要徒步几公里山路才能到达,有到达目的地、完成当天任务和对知识的渴望的支撑一点也不觉得累,不觉得辛苦。由于此次实习任务的岩体大多位于柴达木缘高压变质带内,主要为镁质橄榄岩体,这就为我们寻找铁质橄榄岩体加大了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