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观后感
《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观后感
人生的悲欢离合,有千百种,但唯有痛不欲生是一样的;人生面临的艰难的抉择,有千百种,但唯有踌躇煎熬是一样的。
时间有几种,一种是永远的过去了,一种是永远静止了,一种是可以回到过去。其实,时间总在那里,随着秒针飞速向前。
第一种是理性面对世间的态度,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把目光看向未来。努力珍惜当下的时间,当下的人,去改变现在的一切,明天才会更好,才会是自己想要得到的一切。
第三种其实是怀有悔意的人想穿越一切现在的困扰、痛苦,回到过去,那个比现在更好的过去。殊不知,“逝者如斯夫”,可以回去的只是多年后的自己和他人。早已物是人非,一切都被雨打风吹去。正如剧中的越南新娘,哪怕勇敢的回去,最好的结果重温旧梦,但两个人的青春已逝,分离的时间再也回不来。
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彰显的是第二种时间,时间的静止和凝固。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时间。11:42,4:27,2:42。
1:42分,是她的丈夫离开的时间,也是他的丈夫相约20年后回来的时间。这个时间很痛但也同时很让人充满希望,充满期待!她被人误解了二十年,被所有人当成疯子,即使亲生女儿也不理解她,不支持她。她困守在这个时间里,每天回味着自己一家三口人快乐,保持原貌地生活,一如二十年前。最终,事实告诉了所有人,她说的话是真的,她的坚守是正确的,她得到了回报和丈夫终得团圆。为了拯救那个遥远星球的生命,一起甘于成为实验品。人生来要坚守住自己的信仰、坚守住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坚守住自己要追寻的梦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4:27是他抛弃了得癌症的妻子,自己和美女去高级轮船遨游世界的时间。两个多月后,这份对妻子的愧疚,让他既无法面对妻子,也不无法过纸醉金迷的生活,只得天涯流浪,买酒买醉,差点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有钱,但是无法获得幸福快乐,更永远无法获得心灵的救赎,永远将自己囚禁在这个时间。他内心的善,被救命恩人唤醒,而去选择帮助救命恩人的圆梦。人都会犯错误。再可恶的人,也有良善的一面。唯有善良才可以唤醒善良。
2:42是小贩小哥心中永远的痛。他高价买了美丽的越南新娘。但是因为太爱,而害怕失去,从而产生了爱的畸形。他时时刻刻怕新娘跑了,所以设定了很多假想敌人,对新娘拳打脚踢,喝酒暴躁。最终致使越南新娘还是跑了,宁可去流浪!从此以后,他很痛,且做起来小买卖,夜夜出摊,只为躲避那个时间,只为在人群中找到那个他心爱的新娘!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正确的方式,导致了悲剧,有时无法挽回!当一切美好的东西逝去,唯有悔恨。
人生就是这样,酸甜苦辣咸,多一份思考,多一份丰富。梦想成真,来了,又走了,最后又有新的梦想。
第二篇:《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在那遥远的地方》说课稿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
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能坐在这里,我感到万分荣幸,感谢白塔中学给我们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学到了很多我平时在课堂上再怎么闭门造车也无法体会的东西,真的是让我受益终生。接下来我简单的把我今天的课汇报给大家。有什么说的不得体、不对的对方还请各位前辈见谅和赐教。
一、教材分析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强调,音乐课不仅仅是教学生唱歌的课堂,它更是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在那遥远的地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而七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对音乐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喜欢唱歌、喜欢跳舞、喜欢上音乐课,也有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音乐知识教学,所以对音高和节奏等音乐要素的把握往往不够好,突出表现在学生唱歌容易跑调、找不准调等情况。而且,受学生的学习条件影响,大部分学生无法坐在钢琴前进行相应的音高音准练习。因此,我在课堂上除了给学生教唱歌曲外,也会适当的给学生渗透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基本乐理知识。同时,也尽可能的多让学生欣赏、了解一些优秀作品,扩大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知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3)了解王洛宾先生及其音乐作品。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结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
学法:探究学习法,比较学习法,模仿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接下来视听三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歌曲,播放歌曲片段:江苏民歌《茉莉花》、陕北民歌《信天游》、新疆民歌《青春舞曲》。
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三首乐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这三首乐段都是民歌。(简要介绍民歌)
不同之处:
1、江苏民歌《茉莉花》:旋律音调清丽、婉转、悠扬。旋律流畅,有典型的南方民歌的特点,其风格细腻优雅,听来感到新颖亲切,生动地刻画了少女追求美好生活的形象,很有艺术感染力。
2、陕北民歌《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富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一种体裁,它的内容和曲调都异常丰富,其节奏一般较自由舒展,声音高亢、嘹亮,音域宽广,旋律有的起伏很大,有的则平稳委婉,有的感情豪放率直,有的则柔和抒情,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演唱特点上,一种是以声音平直高亢的山歌风格来表现,另一种则以感情细致、声音委婉的小调风格来表现。
3、新疆民歌《青春舞曲》:新疆民歌一般都很热烈,有舞蹈的感觉。《青春舞曲》的曲调是小调式,颇具新疆风格,适合表现奔放、开朗的情绪,很符合新疆维吾尔人的民族特征。这首歌曲也是王洛宾先生脍炙人口的歌曲之一。
(二)讲授新课
回答问题:请说一说你所了解的王洛宾,他有哪些著名的作品,你能唱上一两句吗?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2、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3、请同学们朗诵一遍歌词,想一想:这首歌曲描述了怎样一幅景象?
4、介绍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5、聆听教师范唱,回答问题: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速度和感情来演唱?
(2)、这首歌曲分为几个乐句?
2个乐句: a、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b、人们经过了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6、学唱歌曲:
(1)、根据简谱演唱歌曲旋律。
(2)、跟随钢琴伴奏演唱简谱,注意变化音的音准。
(3)、试着填词演唱歌曲第一段。
(4)、欣赏王宏伟先生演唱视频,跟随王宏伟先生轻声哼唱歌曲。
(5)、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
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7、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
8、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随着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9、你学会了吗?分小组比赛演唱歌曲。轮唱歌曲。
(三)、分析王洛宾先生收集的歌曲的美学价值。
王洛宾的歌曲为西部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人民心灵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
王洛宾曾经将他的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的大西部这块热土,为发展和传播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唱着王洛宾的歌,饱览祖国西部壮丽的山河,体会西部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千万华夏子孙,激起对祖国边疆、对西部生活的美好向往,在西部建设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
(四)、拓展与欣赏:欣赏台湾摇滚乐团马蹄帮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著名歌手王力宏演唱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谈谈你的感受。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为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王洛宾先生曾说过:我愿意透过音乐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请同学们有感情的齐唱歌曲,把美的享受带给更多的人。
(七)、作业布置。
六、教学反思。
我这才疏学浅,脑子又笨,能反思到的内容就是这些,但是我深知我的课堂还有很多问题是我自己没有注意到的。还请各位同仁、各位前辈不吝赐教,给我多加指导。我定当不胜感激。谢谢各位啦!
第三篇: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音乐教学设计《在那遥远的地方》
泉河头镇中学 主讲教师:刘雅萍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
(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合。
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歌曲片段,大家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歌曲名字是什么?
播放歌曲片段《青春舞曲》《北京的金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设计意图】让优秀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了解少数名族的音乐风格。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阿拉木汉》等。
2、介绍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3、欣赏歌曲,体会感情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4、老师范唱歌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受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学唱歌曲一二段,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a、歌曲一共分几段,几个乐句? b、视唱歌谱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视唱技能的练习。c、复习变音记号 d、学生打最高音处的节奏
e、讲解咬字、归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设计意图】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简单发声练习,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技巧。
6、学生分组拍手带节奏朗读三四段歌词
【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中“非音乐因素”的理解,激发其演唱热情。
7、学生演唱三四段
8、学生完整演唱整首歌曲
9、观看幻灯片,请思考:歌曲是如何描绘姑娘美丽的? 出示一二段歌词
10、一二段与三四段的区别是什么?
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 的爱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深刻理解歌曲绪。
11、找四名学生演唱歌曲1—4段
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
第四篇:教学设计《在那遥远的地方》
音乐教学设计《在那遥远的地方》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
一、教材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四)》,本单元是上学期《神州音韵》栏目的续篇,在学习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初中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神州音韵》栏目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了解民族民间音乐题材、形式等,进而认识到民族民间音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学生分析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本单元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唱曲目,本课选用了有浓郁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的民歌。培养学生在歌曲演唱中注重严谨的咬字吐字以及气息控制,提高演唱技巧和水平,正确传情达意。课前学生收集资料,有关作者、歌曲创作背景和创作地地方风土人情、地理地貌的图片、影音、文件等,学生亲身体验。
三、教学目标
1、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感受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演唱、聆听优秀音乐作品,建立正确音乐审美观,培养学生能够甄别日常生活中良莠不齐的音乐作品。
2、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听唱、视唱、教师范唱相结合,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中音准、节奏等问题,感受乐曲中的韵律。
(2)培养学生以积极心态去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1)用有气息支持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歌曲优美、连贯的旋律。
(2)掌握歌曲演唱特点和咬字吐字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正腔圆,声乐技能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学生能开口唱,能演唱。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演唱歌曲时气息控制、咬字、吐字的正确运用,演和唱相结合。难点:歌曲音准、节奏、乐曲风格的结合与把握。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接下来视听三首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歌曲,说说各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播放歌曲片段《青春舞曲》、《青藏高原》、《鸿雁》。
【设计意图】让优秀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引起学生共鸣。
(二)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
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民族音乐学家,被誉为我国“西部歌王”。王洛宾老先生在大西北生活了近六十年,搜集整理并创作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将传奇的一生都献给了西部民歌的创作和传播事业。主要代表作有《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掀起你的盖头来》、《阿拉木汉》、《在银色的月光下》等。
2、介绍创作背景
1939年王洛宾老先生到青海拍摄纪录片,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漂亮的藏族姑娘,名叫卓玛,他们一起在青海湖畔策马扬鞭,欢歌笑语,互生情愫,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王洛宾老先生在思念中写下了这首不朽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
3、欣赏歌曲,体会感情
学生完整欣赏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歌曲是一首青海民歌所改编,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前两段用形象的比喻赞美姑娘的美貌,后两段则表达青年对姑娘真挚 的爱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歌曲情绪,并初步了解歌曲旋律。
4、分组比赛诵读歌词,激发热情
老师提问:歌曲第一、二段歌词中描绘了姑娘的哪些特征来表现她的美丽?
【设计意图】学生对歌曲中“非音乐因素”的理解,激发其演唱热情。
5、视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视唱技能的练习。
6、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咬字吐字不准确的问题。如:在歌唱时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以及初中段部分学生处于变声期,所以在教学中应重视咬字吐字问题。
中国汉字拼音是由声母和韵母构成,唱歌时要多关注韵母,比如“方”—fang,在演唱时声母f要短促,快捷地过渡到ang上,这就是声乐中的归韵。
【设计意图】讲解歌唱中咬字吐字,简单发声练习,提高学生演唱技能、技巧。
7、老师范唱歌曲,学生分组比赛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歌曲的整体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学生演唱歌曲第一、二段,注意演唱的基本姿势和高音处咬字吐字的处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9、提示学生唱出歌曲风格,把握乐曲浪漫、幽默的情趣。随着伴奏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和掌握情况,表扬学生们的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在发声和演唱的时候不但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还要用好气息,做到以气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希望同学们能在平时生活中多关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为弘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附:
板书设计
题目:《在那遥远的地方》
作者简介:王洛宾(1913-1996)中国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学家,我国的“西部歌王”。
作品介绍:是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而成。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
第五篇:《在那遥远的亚丁湾》读书笔记
《在那遥远的亚丁湾》读书笔记
《在那遥远的亚丁湾》是让人心情激动的一本书。
长时间以来,护航编队总是显得十分神秘,这本书书的最大亮点就是把关注的对象放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上面,褪去了他们身上那层神秘光环,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像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思想,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骄傲。
如今的社会似乎缺少了些许的温情,变得冰凉冰凉的。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们,可能没说过几句话,更别说了解对方;商品房将每个家庭锁在一个个冰凉的单元里,楼上楼下是谁,对门是谁,完全不知道。人心变得冷漠和狭隘,人们少了去了解自己周围世界的勇气。而在那遥远美丽的亚丁湾,一切都变得不同。大家在一起战斗,一起生活,一起体验喝酒聊天的快乐,也一起体验晕船狂吐的痛苦,每个人都是好兄弟。在那片平静美好的海面上,人的心灵会经历一次净化,会读懂很多事。
我也很期待能有那么一个机会,能为国出征,去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的使命。但机会始终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我还需要不懈努力。而且为国奉献的方式也有很多种,立足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便是爱国最好的诠释,这也将是我不变的信念。
最后期待着丁老师能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好的作品能给我们传递着正能量,而军队就是需要这种正能量,我愿成为这种能量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这种能量的传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