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深深吸了一口气,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本以为这本公路文学是按照韩寒的眼睛观世界而写的,读罢最后却感觉其实是韩寒与娜娜两个人的故事,平行的两条线,一直毫不相干,最后汇合到了一起。
我不喜欢这样的结局,韩寒居然拿了人家的孩子,以及让孩子听许久之前母亲的摇篮曲,这不免有点戏剧化。过于的煽情。
不过,韩寒在写他从小时候到长大,这个流程显得是那么的真切!凄然!
我也想把东西写的这么好,但是却不想把很多东西写的那么离奇与黄色暴力,读后感《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娜娜的一切只不过是附属品,我并没有感觉这个女性在人生的旅行上是多么具有代表性,虽然韩寒说:我感觉到了母性的伟大。但是我仍然不认为她是中国女性的代表,也不代表中国的妓女的生活。
每当读完一本书,我都要问自己,记住了什么?我感觉我和1988,距离很远,没记住什么。只是感受了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成熟的,时代的,也彷如消极的,悲观的。
第二篇: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我没想过我也会写读后感,结果我写了,因为看了韩寒这本书,那么按照这个说法,韩寒应该感到很荣幸,因为他是我第一个享受读书之后会写出一些感受的作者,比郭敬明还牛x,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我想他要是知道了会感到骄傲的。
《1988:我想跟这个世界谈谈》这本书,比起韩寒以前的《毒》《就这么飘来飘去》《一座城池》等等都要成熟一些,跟妓女姗姗聊天中带着一丝对童年的回忆,比如那个大号的弹珠或者圣斗士一辉以及称号更佳犀利的黄金圣斗士。丁丁哥哥是怎么死的呢?临时工哥哥唱的《尘缘》好听么?10号胸前的刘胡兰,还有他吞下了临时工哥哥的大号弹珠,家里有一台冰箱所以被称为青铜五小强之一的冰河,其实“还有他吞下了临时工哥哥的大号弹珠”这一句改为“还有因为他吞下了临时工哥哥的大号弹珠却没有死于是又霸占了韩寒,小韩寒,主角的不死鸟一辉称号”在把它放在青铜五小强之一的冰河后面会使得有承接性一点。可是又有谁会在意呢?无所谓。
我想到了昨天我在学生会里面当着众多领导的面一管刀把那个学生会的成员头抽开。当时要不是有人扯住我,我一定会继续抽下去,死没死我都不会在意,我觉得我很嗜血。国家领导人是不会去关注15亿人的大国又少了一个的,他们只关心如何使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提高。我又扯远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昨天晚上我们几个吃烧烤和啤酒,林宽跟我说他要当学生会主席了,他说学生会里面全部都是勾心斗角,你想着我把你扳倒,你想着把他搞臭,他想着把我冷藏,读后感《韩寒《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事实上这些都有什么意思呢?
李威今天被送回来了,因为没有跑操,班主任从没有跑操这件事说他没有遵守纪律,会给同学做一个不好的榜样,会对班级造成恶劣的印象,会导致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再有效,所以必须得处理,于是送回来了。
鸡哥关心了我一把,最后他给我发消息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我们聊天的次数较短,本来这里应该用上较少这个词,但是我觉得用较短比较好,换个说法就是我们之间的交流语言短小精悍,点到即止。我也知道了这个我打别人这个事,我只是问我受伤了没有,别人的死活,充其量只能算上路人甲吧。
一郎会在元旦晚会表演吉他独奏《爱我别走》然后本来应该是我跟他双人合奏,却因为我的吉他水平实在是拿不出手。
最后我准备跟靖深杰送炒粉,顺便给何何带上一份。于是我下了。
第三篇:《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周末,花了两天时间,读完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之前就觉得这应该是一部批判现实的小说,一如他一向的笔锋,在凌乱的故事排序中透出犀利,在单一的描述手法中博得褒贬不一的评论。他说,这是他写过的最好的一部小说,所以,好奇心总是会驱使人去读一读。
小说中的1988,只不过是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这也许是一部旅行小说,又也许只是一部借着行走的名义的写实小说。在作品中我只是再次看到了名为现实的东西,而这“现实”也是真正底层人民的写照。当然故事已经因为文学的渲染变得多了很多人情味。故事中,男主人公路子野从他朋友手里用废铁的价格买下那辆1988,并在若干年后开着它去远方的监狱迎接那位朋友。结果,在路上,他在一家小旅店遇到了妓女娜娜(虽然她有很多名字,但是已经都不重要了),他们一起经历了公安人员的审查,并在得知娜娜已经怀有身孕后,动了恻隐之心,开着1988,载着娜娜上路,在相处的4天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互相述说了或者回忆着各自的过去。人物中大多是写社会底层,作为妓女的娜娜、作为演员后来被潜规则沦落柳巷的前女友孟孟、还有初恋的女孩刘茵茵、童年玩伴10号……
然而,我不想再去评论那些文字中所展示的现实,那些社会中的欺骗与潜规则。我只想说一下文章所展示出来的善良与人性的美丽面。虽然妓女的形象在中西方文学史上,都是引人注目的话题,但是小说中的娜娜是我见过的文学作品中最单纯善良的女子。她即使身无分文也选择勇敢生下自己的孩子,实现自己人生的一大理想。虽然她没读过什么书,虽然她的一些逻辑看上去很可笑,但是,在她的言语中,我看到了她的勇敢与真实。娜娜说,她的理想就是从发廊升级到桑拿中心去,这样工作收入可以更稳定更安全,她说的没错,纵然她还是逃离不了做小姐的命运,但是她也是被生活所迫,在她的世界里面,她还是不断的想积极向上的,她想从底层的小姐做到上层一点的小姐,然后为自己的孩子一直在不断努力的存钱,并时刻规划着孩子的未来,我相信,这样的一个女子,如果有条件上学、找个好工作,一定也会成为人上人的。然而不幸的是,她无法再次选择自己的道路,更无法看到自己孩子的未来,最后,娜娜还是得了艾滋病死去了。
娜娜去世后留下了不知父亲是谁的一个女孩,作者称之为全世界的孩子,这个孩子第一声没有喊爸爸,也不喊妈妈,只是喊了一声“咦”,对着这个世界抛下了一个疑问。主人公其实就是这个世界的眼,他回忆中的过去,他相处4天的娜娜,都是从他的眼中映射出来的,他对世界的疑问就是让读者们去思考的对于自己人生的疑问。他们的人生中还有部分人物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他们从互不相识的嫖客与妓女变成了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的男女朋友。在娜娜去世的若干年后,她的孩子也请人转交路子野代为抚养。这就像一个生命的延续,旧的生命虽然看似残缺不堪,但是它仍能延续下新的希望,所以,我想在我们的生命中,虽然也会经历坎坷,但是我们比娜娜幸福很多,为什么我们就不能长存那份希望,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呢?
这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讲述的故事。但它带给我的不是灰暗与悲哀,更多的反而是一种激励吧!
第四篇:《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第一次读韩寒的书,读出了反抗,无奈与悲壮。这本书很现实很有思绪。现实是因为这本书虽然是小说,但里面的故事却一点不异于现实,比较灰色,不黑也不阳光,现实本来就是灰色的,纵然你多么多么看不惯世俗的一切,但它还是在你周围阴魂不散。这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讲述了主人公路子野与一位妓女娜娜三天的行程,另一条路是路子野对于童年以及过往的一些记忆。
妓女娜娜在一次工作中,由于自己的疏忽,她怀孕了。虽然不知道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但是她却没想打掉孩子,而是想要生下来抚养她。她甚至已经规划好孩子的未来:一直卖身供孩子读书,如果孩子有出息的话还要送她出国。从怀孕那天起她就开始攒钱,好不容易攒了两万块,一万用来生小孩,一万供自己10个月的开销,没想到后来却被罚款罚光了。尽管如此,她也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不作践自己,而是想通过努力工作换取自己想要的未来。
而路子野是本书男主角,同时也是全书中最怂的一个人。他无数次试图逃避自己身体里与那些先行者应和的那部分超越现实为理想而活的子人格,却又不愿意屈从于由娜娜代表的阅人像阅兵一样多的保有尊严平实过日子的现状,于是他在两者间无数次反思、徘徊、往返、纠结。他崇拜有知识正直追求理想的丁丁哥哥,向往敢作敢为的玩伴,然而他向往的这些人都一一死去。他当记者的时候,曾经想揭露人们的丑行,但是却遭到其他势力的影响,接触到这个行业的潜规则。还有,他调查了女友的剧组,本来想揭露他们没有按时发工资的丑行,但是,反而让这个剧组红了。
娜娜和路子野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自身力量的渺小与社会一些势力的强大,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真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无法逃避,只能挺起胸膛面对,也许结局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我们也要为之努力,脚踏实地,尽量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去守护自己的心,温暖他人。
最后的结局是,随着娜娜象征的现实世界与先行者们象征的理想世界被死亡的力量所统一,陆子野终于找到了直面真正自我的勇气,活出了热血青年应有的姿态,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使那里不再有旅伴。正如陆子野自己说的,“我发现我生命里所崇拜的都是那些热血的人们,虽然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但我的血液是温的,我总是喜欢看见那些热血的人们,我希望我成为他们中的一个。我总是发现,当我在发呆的时候,他们已经在思考了,当我在思考的时候,他们已经行动了,当我行动的时候,他们已经翘了,然后我又不敢行动了。翘了的他们就成为我生命里至高的仰望。我天生佩服他们,希望他们身上的血能够温热我的身体。他们替我撞过了每一堵我可能要撞上的高墙,摔落了每一道我可能要落进的沟壑。”
生活就是现实。书中说生活就是一个婊子、戏子,什么都是,是你能想象到的一切,你可以用所有比喻去给生活下定义。但每个人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中,生活按照它不慢不快的节奏一步一步,好比一个幼孩,不可能一出生就满月,一满月就结婚吧。在此,我要给自己以及有共同价值取向的朋友们说,纵然我们看不惯现实中的许多不好的东西,也不必也不能太过于“仰望星空”,因为星空是没有尽头的,谁也看不到,倒不如从即日启程,脚踏实地,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尽力让自己以及自己关心的人生活的好一些。虽然我无力改变现实,但这并不代表我向现实妥协,为了生活的更好,我会合理面对现实,我的生活要在现实中行进,直到老去。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和这个世界谈,有人谈的很投机,于是他生活的很好很辉煌,有的人谈的很不高兴,于是他生活的很惨很黯淡,所以为什么有的人觉得生活有多么美好,有的却觉得生活有多么潦倒,有人给力未来,有人自杀现在。你想怎样和这个世界谈谈?
第五篇: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读后感
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世界。也许在王小波去世后、也只有韩寒能发出这样的沉思。《1988-我想和这个 世界谈谈》虽然和《沉默的大多数》不在同一时代发表、但两者境界却有异曲同 工之处。韩寒之所以成为当代作家的代表人物并登上全球最具影响力 100 人、这不 仅来自于他天生中的叛逆、应该注意、他的帅气、作家车手身份、他的犀利言语 是这个社会的主流取向,当然不是指文化的主流意向,只是年轻人的认知观、他 博客 3 亿的点击率绝不是盖的。我们生活的时代俨然已成为《2015》或者白银时 代的预言、而韩寒在他的 1988 里一反他平时的犀利风格、平实的语言、以小说 题材将他的所看所思呈现出来、一个我们生活的真实的世界。他貌似走马观花地驾驶 1988 和一个妓女娜娜路过现实,事实上,他一路奔 波,旁观了匍匐于道路两侧的无法跳脱的现实宿命。现实正像灰尘一样扑面而来!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污浊、寒冷,涂抹着死亡的暗淡色泽,散发着忧伤 悲愤的气味。丁丁哥哥的死、10 号和刘茵茵的死、孟孟的沦落看似无不偶然,但似乎都 被无形的力量扭曲和摆布着。“大时代就是把人当玩意儿操弄的一个东西”,小 说中虽然没有惊涛骇浪的大时代,但是每个人都被当成了玩意儿在操弄。陆子野、娜娜作为幸存者,虽然活得卑微,不断被他人欺骗、被环境压抑,但是在无奈和 孤独中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活法和理想。那么 1988 教给我们那些沉思 比如,为什么这部小说叫 1988,让人无来由地想起 1988+1 的那个年代。又比如,为什么丁丁哥哥会不明不白地死了,他想和这个世界谈什么,怎么 谈着谈着就谈完蛋了么? 又为什么 10 号和刘茵茵也完蛋了? 又为什么那个学校附近的工厂是个兵工厂? 又为什么 1988 的制造者袭击了化工厂? 又为什么娜娜留下了一个孩子给男主人公?她本人去了哪里?娜娜一个妓 女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在哪里? 又为什么,流沙说,你走吧,别告诉别的植物其实他们是动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沉默的年代,我们沉默因为无力改变什么,但至少 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世界。如果说改变自己的世界就是努力融入这个社会,那你 还是保持沉默吧,1988 你已经不用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