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量词的发展

时间:2019-05-14 18:4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汉量词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汉量词的发展》。

第一篇:古汉量词的发展

汉语发展的时间很长,当然颇有演变。例如中国人说养狗养猪,日本人就说是犬养猪饲,把宾语放在动词前面。中国人听了总要发笑,因为「狗养的」乃是骂人的话。可是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现象并不罕见,如《论语.子罕》:「吾谁欺?欺天乎?」就同时用了两种语序,有宾语在前的,也有宾语在后的。又如汉语中量词极为发达,一个人、一张床、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羊、一扇门、一根葱、一尾鱼、一叶舟、一方塘、一口刀、一把枪、一锭金、一泡尿、一坨屎,都有不同的量词,印欧语系语言便不如此丰富。但古汉语的量词使用原先却较简单,与印欧语系差不多。再者,印欧语系中复声母的现象甚为普遍,汉语古亦有之。依古音学家之推考,古汉语中辅音接合的可能性,甚至更多於现代的印欧语,如dg-、tp-、dm-、ml-、nd-、mbl-、nh-等均为现代印欧语所不习见者。但后来复声母语终被淘汰了,汉语只以单音来表示。故由语序、量词、复声母等等这类事来看,汉语之演变不可谓不大。

然纵观汉语史,又可发现汉语的基本特质古今并无大异。其变化者,一是古有而渐丰,如量词在先秦,虽已有之但尚不发达,魏晋才大量出现。这种变,其实只是发展,只是踵事增华。在古人说:「孚马四匹,孚车卅两」(小孟鼎)「卯五牛于二珏」(殷虚文字乙编,7645)「其礻登新鬯二升,一卣」(殷契粹编,525)「予光赏贝二朋」(三代吉金文存,十三卷)时,早已注意到每一物事之特殊性,故其后才会广泛地以不同计量词去指称每一不同的物事。另一种变化,则是选择的结果,例如上文所谈到的词序和复声母。词序渐渐稳定,以宾语放在动词后面为主,复声母则遭放弃,都是有意识的作为,故是变本而加厉。

这也就是说:语言虽然是每个民族都有的,中国人也认为用语出於自然,但对语言的意识,各民族并不一样。各民族语言之所以不同,即肇因於此。本於这种「对语言的思维」,各民族分别创造了他们的语言。汉语相较於其他语系,所具有的特色,便可显示古人在造语时特具的思维状态或倾向。顺著这些状态或倾向发展,后来汉语遂越来越与其他语系不同了。某些与其他语系类似的语言现象,则也已逐渐淡化或改变。语言,为人禽之分的界限,人文起始於此。故对语言的思维,也是思想史的起点。中国思想史,即应由中国人如何看待语言、如何创造语言、如何发展语言特色讲起○薛培】:正一量词丰富多样是汉语的一个特点。量词在古代汉语里的运用,虽然比不上在现代汉语里来得普遍、细致,但在先秦时期已略具雏形和变化。《诗经》作为这个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品,使用的量词已有一定数量,正好用作语例,分析量词的使用情况,带出量词的一些发展。

[作者简介]薛培,女,河北石家庄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7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古代汉语中数量词的发展演变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古汉语数量词的用法古今有很多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地方,在人类的远古时期数量概念就已产生,其历史远比文字的历史悠久得多。先民经历了从“有”到“无”,到“多”与“少”,到从中分出具体的“一”“、二”、“三”等数。本文试从数、量概念的产生,古代汉语中表示数量的方法、数词量词合用的过程以及数量词的形成等方面来探讨古代汉语中数量词的发展演变,以便更清楚的了解古今汉语数量表示方法的异同,从而对现代汉语 数量词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关键词】数词;量词;数量词;合用 语言文字修辞

一、古代数、量概念的产生在汉字产生之前人类就有了数的概念。只是由于文字尚未产生,也就没有任何的书面文献流传下来。在人类开化的初期,古猿人以捕猎为生,一旦在江河湖海中捕到了鱼,或在崇山峻岭中打到了猎物,开始“有”了食物,便饱餐一顿,而后尽情歌 舞。一旦时运不济,捕猎无获,便“无”食物了,他们就要忍受饥饿之苦。这时期的人类,大概只有“有”与“无”,“多”与“少”,“大”与“小”等数的概念。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各种物质相对丰富起来,我们的祖先开始对食物、衣服和武器作适当分配的经济生活逐渐形成,所有这些情形,使人们以某种方式对公共财产要进行计算。恩格斯曾经指出:“数字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先民们为占领新领土,不得不对与之战斗的敌人的力量和其他情况做出统计。这时人类开始从“多”这个概念中,分出“一”的概念,这被认为是人类经过最困难的阶段才做出的数的概念。分出“一”的概念,想必发生在人类处于低级发展阶段。后又从中分出具体的“一”、“二”、“三”等数。史前人类曾用结绳计 数,到了殷商时代,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扩大。修建宫殿、丈量土地、编制历法等都需要一定的数字知识和计算技能,这就更加强了数字产生的需要。到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已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个、十、百、千、万等计数字的产生。这些数字的产生表示商代人使用的记数字已经比较丰富,其中最大的数目已达三万。从这些甲骨文来看,这时汉语中的数词已趋完整,使用也很普

遍。在史前时期,我们的祖先为了建造日常生活中需要的住房、生产工具和其他等等物品,所以就产生了确定这些物体形状大小的要求。这样人们就得出了初步的长度、重量和容积的 度量。随着生产的发展,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容积也就成为先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了。然而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在当时人们难以找到一种不变的、大家能够共知、共同遵循的长度单位,于是聪明的祖先则采用了人们所共有的,又容易遵循的与 人体器官相关的长度作为标准单位,在人群中才得以逐步推广 开去。史前人类根据人体器官来确定长度单位标准的事实,在 汉语长度单位的量词中得到了反映。这也是人类最早的关于量 的概念的产生。如:为了测定长度,常以“步”为单位,即把成年 男子的步子当作最通行的测量单位。一直沿用到今天我们还时 常用脚步来测量距离。如果要测量一些体积不大的物体,先人 们就动用自己的手和脚一起帮忙。这时手指的厚度、大拇指关 节的长度、手掌的长度、大拇指与食指或者中指顶端之间的距 离、手的肘到指尖的长度、脚掌的长度等等,都成了人类祖先的 测量单位。还有,中国古代的不少长度单位,如“寸”、“尺”、“丈”、“寻”、“仞”等所表示的长度几乎都与人体有关。

二、古代数量的表示方法

古代汉语的数量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有着诸多的不同。现 代汉语中数词或量词的单独使用是很少见的,一般都是二者连 用。因此,有些语法书将它们合称为数量词。但在古代汉语中,数词常单用,修饰、限制名词,或修饰说明动词。其具体用法如 下:

1.古代汉语中直接以数词放在名词后面表示物量,形成 “名词+数词”的形式(暂称这种形式为A式),这种形式起源 很早,甲骨文中亦已出现。如:

116(1)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2)齐为卫故,伐晋冠氐,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3)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礼记·名堂位》)2.古代汉语中数词可以不与量词组合,直接以数词放在名

词前表示物量,做定语,形成“数词+名词”的形式(把这种形式 称为B式)。如: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攘,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3)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4)蟹六跪而二螯。(《荀子·劝学》)

数词的这两种用法,起源都很早。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应 在数词后加上适当的量词。这种数词从名词后转移到名词前是 数量词发展的一种飞跃。

3.在上古汉语里,数词也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修饰、说明

动词,表示动量,作状语。形成“数词+动词”的形式(把这种形 式称之为C式)。如:

(1)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许行》)(2)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墨子·公 输》)

(3)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左传·宣公二年》)

现代汉语动量的表示法,一般是把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放在 动词的后面,比如“九合”,现代汉语则说“回合九次”,不但用了 动量词,而且词序也变动了。以上(A)式、(B)式、(C)式都出现得比较早,很可能是远古 时期汉语语法形式的残留。由此可见,古代汉语中表示数量的 方法多是数词单用,而现代汉语中数量词多连用,这也是数量 词古今用法的一个最大的不同之处。

4.另外,古代汉语中数词的用法比较灵活,除了可单作定

语、状语之外,他还可以作谓语,而在现代汉语中数量词作谓语 的极少。如:

(1)晋车人百乘。(《左传·僖公二十八年》)(2)金人十二,各重千石。(《史记·秦始皇本纪》)

数词有时还活用为动词、副词,而这些在现代汉语中也是 很少见的。如:

(1)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用作动词,译为“统一”。(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二三”皆用为动词,“二三其德”即“改变,使他的行为不专 一。”

(3)伯乐喟然叹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 无数者也。”(《列子·九方皋相马》)“一”,活用为副词,竟然。“千万”,活用为动词,强千万倍。

三、数词量词的合用过程及数量词的形成

以上所述,是古代汉语数量表示的主要方法,也是远古时 代汉语语法的主要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文字的使 用日趋成熟,对数量的表达日趋完善,而量词和数词的结合更 有利于表达完整清晰的意思,并且避免了重复的形式,于是数 词和量词的结合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词也在逐渐形成,逐 步取代了古汉语中数词单用表示物量的方法。这是汉语自身发 展演变的结果。正如王力先生指出:“当数词和单位词(量词)放 在普通名词后面的时候,他们的关系是不够密切的;后来数词 到了名词前面,他和名词的关系就密切起来,逐渐成为一种语 法范畴,从此以后,汉语名词分为数百的种类,每一种类有特定 的单位词(量词),最后的结果是,名词和数词结合,不能不借助 单位词(量词)作中介。”数量词的发展与演变大体经历了以下几 个阶段: 1.在殷墟卜辞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形式,以同一名词复用代

替量词,形成“名词X+数词+名词X”的形式(把这种形式称 之为D式,其中X表示前后两个名词所指相同,后一个名词是 对前一个名词的复举);如:(1)羌百羌。(2)人十又六人。

到了西周金文中还存在着这种形式:如:(1)田十田。(2)玉十玉。(3)孚牛三百五十五牛,羊廿八羊。这种形式在以后的典籍中还时有出现,如: 凡愍国九十有九国。(《逸周书·世俘》)

据有些学者推测,可能古人觉得数词和名词直接结合的A 式B式C式表达量不够明晰,或是为了句法的整齐,因而才运 用了这种在数词之后复举前面的名词的形式。可以说,这种名 词的复用是最初量词的代用法。

2.古代汉语中还出现了几个名词复用表示物量的方法,形

成“名词X+数词+名词Y”的形式(把这种形式称之为E式,其中X、Y表示前后是两个不同的名词)。如:(1)陆地牧马二百蹄。(《史记·货殖传》)(2)千足羊,泽中千足彘。(《史记·货殖传》)

这种用法的出现,要比前几种晚得多,多见于汉代文献中。E式完全是对D式的发展,古人可能觉得E式中同名词重

复显得累赘,于是换上另一个名词。如“牧马二百蹄”在先秦很 可能就要用D式,说成“牧马五十马”,这里把后一个表单位的 “马”字换成另一个“蹄”字,避免了同一个名词的重复。表量的 那个名词从概念上说,往往都是从属于这个动物,即是这个动 物的某一部分,或“蹄”或“足”等等。

这种E式中的表物量的名词,已十分接近后来数量词的习

惯用法,可以说,这是数量词的萌芽,到此时,那些一时还没有 恰当单位的名词,很快就要以合适的物量词固定下来,真正的 物量词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如“千足彘”把从属于彘的“足”换 成同样从属于彘的“头”,那就成了以后乃至今天的习惯用法 “千头彘(猪)”了。

从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量词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生活的发展而在各个历史时期陆续出现的。量词在汉语史上 不是一个先在的语法范畴,而是在语言发展中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在氏族公社时期,我们的祖先一起消费那些由共同劳 动所得的果实。这些果实,仅仅可以维持今天的生活,没有剩余 分配,更谈不上交换,因而语言中就不存在量词。后来随着生产(下转第119页)117上接第117页)

力向前发展,由于家畜的蓄养,导致了从原始公社的其他部落 中分化出了专门从事畜物的部落,这样就产生了第一次的社会 劳动分工。这个时期,各部落的畜产品已经比较丰富,并逐渐有 了积余,于是部落之间就产生了交换,其交换的方式是粗略的 计件。因此,语言中产生了计算牲畜的量词。如:马五十丙。这 里的“丙”,是尾的意思,五十丙,即五十匹马。

后来随着生产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发生了第二次分工,手

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因此交换的基础大大扩展。这个时期,人们已不满足以粗略的计件方法,他们开始斤斤计较于交换物 品的数量与质量的比值,于是度量衡量词也就应运而生了。如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一些:(1)二升一?(酉),(2)孚马四匹,夫车 卅两(辆)。

这里例(1)用“升”和“?”(酉)表示祭祀的酒的容量;例(2)则用“匹”和“两(辆)”表示马和车的单位。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生产以及汉语自身的发展,量词

不断增多,其词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而作为量词本身而言,也 越来越成熟。先秦时不仅有了“升、斗、匹”这些量词,还出现了 “乘、张、笏、钩、钧、镒”这些量词。例:(1)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公元年》)(2)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战国策》)(3)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伐檀》)

而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以后,量词出现就特别多了。这 时数词与量词的结合已逐步被固定下来,逐渐接近现代汉语中 的数量词,而数词单用表数量的形式就很少再见到。如:(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陶渊明《桃花源记》)(2)丹砂一粒不曾尝。(白居易诗)(3)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词)

以上这些物量词,是过去不用或很少用的,可见,古代汉语 的物量词,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综上所述,数词和量词的发展以及数量词合用形成一个固 定的语法范畴,并非一蹴而就的,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语 言运用的要求的,数量词的这一发展过程是逐步完成和丰富 的,它也反映了语言的发展过程和历史的发展历程。【参考文献】

[1]吴东平.数量词的文化建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2(5):68.[2]周易.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一经部):35.[3]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103.[4]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中的数量词[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 社版),1999(5).[5]陈钹.简析古今汉语的定数量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0(5).[6]朱千波.古代汉语中的物量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1986(2).三、重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感受语言

语言的组合形式,是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一种生命体 验、情感表达和理性思考的过程。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没有学 生的主动参与,是难以想像的。从建构主义观点来看,知识是主 体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先前的知识 经验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在已 有知识经验为生长点而“生长”起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 先要把走入文本语言,激活语言,把每个符号看作一个个有生 命的事物,使学生把头脑中的表象,用语言材料组合起来,这样 才能在教学中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 意识,进行再创造活动,从而很好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执教《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一课时,先出示文 中的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然后问:“这两个词,你发现了 什么?”学生表层的意象被打开,有的说是写花的,有的说是写 花颜色美丽的。教师进一步引导:“看到这两个词,你眼前会出 现怎样的景象?”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想像力开始活跃起来 了,有的说:“我看到了花的海洋”;有的说:“我看到了千姿百态 的花儿,有浓郁的玫瑰,有洁白的百合,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 美丽的花儿”;还有的说:“我仿佛置身在花的世界里,闻到了阵 阵扑鼻的清香。”„„

四、加强语言训练的互动性,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 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他人讨论交流并达成一致共 识,以不断完善、补充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例如,笔者在执教 《落花生》一文时,有的学生欣赏像花生那样默默无闻、甘愿奉 献的平凡人,而不喜欢像苹果、石榴那样外表耀眼的成功人士; 有的学生恰恰相反,渴望着功成名就,瞧不起花生似的小人物。于是,笔者组织了一次辩论赛,正反两方在争论与磋商中逐渐 达成共识:像花生那样的平凡人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虽然普 通平凡,但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创造了我们美好的生活;像苹果、石榴那样的成功人士,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努力追求的目标。同时,学生在讨论交流后,也深深意 识到:不管成为哪种人,不论贡献大小,只要尽自己所能为社会 做出贡献,就同样值得尊敬。【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3.[2]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2.119

第二篇:古汉习题

古汉习题

第一部分

绪论与工具书

一、填空题

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字典是东汉许慎的。

2.我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辞典是,它共分十九篇,包括: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等。3.《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着,共

部首。4.清代对《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有

和桂馥、王筠、朱骏声等四家。5.《说文解字》部首是根据文字学原则确立的,《康熙字典》则是根据检字法原则确立的,共分部首

部。

二、单项选择题 1.“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是()。

A 实践课

B 理论课

C 基础课

D 工具课 2.我国的第一部语词兼百科性质的辞书是()。

A 《尔雅》

B 《玉篇》

C 《正字通》

D 《佩文韵府》 3.《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

A 贾逵

B 郑玄

C许慎

D徐铉 4.《方言》的作者是()。

A马融

B许慎

C 郑玄

D扬雄 5.《释名》的作者是()。

A郑众

B扬雄

C刘熙

D郑玄

6.目前我国搜集汉字最多的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是()。A 中华大字典

B 康熙字典 C 汉语大词典

D 汉语大字典 7.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A 《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 《广雅》

D 《辞源》

8.下列工具书汇集并解释唐宋金元明以来流行于诗词曲中的特殊语辞的一部是()。A 《词诠》

B 《诗词曲语辞汇释》 C 《经传释词》

D 《助字辨略》 9.《辞通》和《联绵字典》的作者依次是()。A 符定

一、朱起凤

B 陈廷敬、张玉书

C 张玉书、陈廷敬

D 朱起凤、符定一

10.下列工具书中,汉字用部首排列、注音有“叶音”,释义罗列古书旧注的一部是()。A 《说文解字》

B 《康熙字典》 C 《正字通》

D 《字汇》

11.下列注释书中,为古籍正文和注文作注并以反切音注为主的一部是()。A 《经典释文》

B 《毛诗正义》 C 《群经音辨》

D 《毛诗诂训传》

12.下列各组工具书中专释文言虚词的著作是()。

A 《助字辨略》和《尔雅》

B 《经传释词》和《词诠》 C 《广雅》和《虚字说》

D 《经籍籑诂》和《辞通》 13.下列工具书中,按平水韵韵目排列的是()。A 《词诠》

B 《经传释词》

C 《经籍籑诂》

D 《诗词曲语辞汇释》

14.下列工具书中,最适合初学者掌握古书常用字的常用义的一本是()。

A 《康熙字典》

B 《玉篇》

C 《说文解字》

D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工具书中,专门训释古汉语虚词的著作是()。

A 《辞通》

B 《词诠》

C 《助字辨略》

D 《经传释词》

E 《切韵》 2.下列工具书中,按部首排列的是()。

A 《经籍籑诂》

B 《经传释词》

C 《说文解字》

D 《辞源》

E 《辞通》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古代汉语?

2.古代汉语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3.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是什么? 4.如何学好古代汉语?

5.目前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如何使用?

6.查检字音、字义的工具书主要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7.查检词语和典故的工具书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8.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的主要工具书有哪些?说说它们的基本内容、编纂体例及使用价值。9.我国的辞书主要可分为哪几种类型?每一类下请各举出两种书名。

第二部分

文字

一、填空题

1.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

说、说、说。2.

是汉字产生的两个途径。

3.六书中,、、、是造字法.4.六书中,、是用字法。

5.六书的名称、、、、、。6.最早的字体是

和。

7.形声字“修”的声符是,省声字“莹”是

省声。

8.隶书最早产生于

代。9.“蜡(zhà)”的本义为虫蛆,现在却把它作为

(là,写出繁体)的简体。

10.形声字通常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叫,也叫义符,另一部分叫_______,也叫音符。

11.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被称为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12.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主要有结绳说、八卦说、。13.“防”、“隄”、“陸”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_____;“祁”、“部”、“邦”等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

14.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属于,而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则属于今文字。15.“布”、“甫”等字的声符是

。16.汉字产生的途径有记号和

。17.“为酒甚美,縣帜甚高”的“縣”与

构成古今字。18.尽管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仍然是汉字的,而不是源。19.“知、智”是一对

字。

20.“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21.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22.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23. “急”的声符是

。24.“邨”的异体字是。

25.“孝子不匮,永锡尔类”中的“锡”通

。26.隶书可分为

两个发展阶段。27.繁体字“祇”对应的简化字是

。28.“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______字。29.由篆文变为,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汉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 燕火止木

B 上寸甘亦

C 武秉牧采

D 江河娶景 2.下面选项全为通假字的一组是()。

A 知智 益溢

B 早蚤昏婚

C 说悦 赴讣

D惠慧

锡赐 3.下列四组形声字,属于“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闺 问 固 围

B 园 阎 匮 衙

C 辩 闷 輿 哀

D 基 裳 恐 然 4.下列四组汉字中,由“网”作形符的一组是()。

A 罟 罔 罘 罝

B 置 署 罪 罦

C 罗 罟 詈 羁

D 罟 罩 署 羆 5.下列四组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A 蹟迹 咏詠 嘆歎 泪淚

B 蠶蚕 遷迁 會会 鑿凿 C 早蚤 舆予 赴讣张胀

D屎矢 拒距 采彩 益溢

6.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关系的是()。A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務(侮)。B 齐王亨(烹)郦生。

C 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此其所以为我禽(擒)。

7.下列各组汉字,前后两字读音(包括古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各个义项)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其——箕

B 踪——蹤

C 雕——彫

D 鐘——鍾

8.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 鹿

B 行

空 C 人

D 刀

泪 9.下列各组汉字,有相同意符的一组是()。A 造

B 朕

期 C 祈

D 影

衫 10.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简化字的是()。A 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B 晋靈公不君,厚斂以彫墻。

C 且許子何不爲陶冶,舍皆取諸其宫中而用之? D 姜氏欲之,焉辟害?

11.下列各组汉字,全部为形声字且意符相同的一组是()。A 然 燕 烈 熬

B 服 騰 勝 腹 C 春 泰 秦 奉

D 階

12.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锦,从金从帛。

B 和,从禾从口。C 视,从示从见。

D 伐,从人从戈。

13.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 弓 熊 本 固

B 一 车 盥 空 C 皿 燕 休 修

D 上 陣 北 莫

14.下列加着重号的字,属于简化字的是()。A 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B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C 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D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15.下列加着重号的字,属于通假字的是()。A 秦伯说,与郑人盟。

B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C 故日月不高,則光暉不赫。D 以齐王,由反手也。

16.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时代是()。A 夏代

B 商代

C 周代

D 春秋

17.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 心、二、取、行

B 羊、四、北、步 C 口、甘、莫、菽

D 册、鬲、寒、飞

18.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

A 錦、欽、钺、钜

B 馮、凛、冽、冰

C 祝、祥、祜、社

D 條、倏、脩、修

19.下列各组字,属于假借字与后起本字关系的一组是()。A 睧—惛

B 以—己

C 采—彩

D凋—雕

20.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具有假借字与本字关系的是()。A 甚矣,汝之不惠(慧)。

B 公叔禺人遇負杖入保(堡)者息。C 螾(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 作结绳而为罔(網)罟。

2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属于使用简化字的一句是()。A 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

B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C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D 之二虫,又何知?

22.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B 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 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D 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23.下列各项两组字都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项是()。A 凄—悽 昆—崑

B 游—遊 杯—盃

C 脣—唇 睹—覩

D 雕—凋 遍—徧 24.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 寸、末、刃、上

B 行、下、本、州 C

三、本、刃、及

D 高、大、小、目 25.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A 珊恬戒武

B 疆荆雜履

C 基廊甘刃

D 从比狱祭 26.下列各组字中,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勝腾滕螣

B 地吐徒坠

C 嬴赢羸蠃

D 衮衾裁裔 27.下列各组字中,属繁简字的一组是()。A 罢疲

B 其箕

C 煖暖

D遷迁

28.根据“鄙”的字形,可以推测它的本义是()。A 浅陋

B 质朴

C 轻视

D 边邑 29.“夫寒之于衣,不待輕煖 ”一句中“煖”是“暖”的异体字,两字在结构上的差别是(A 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

B 同是会意字,成分不同 C 同是形声字,形符不同

D 同是形声字,声符不同 3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莫”的本义是昏暮,它的后起字是“暮”。B “夫”的本义是成年男子,“夫”作为指示代词是它的假借义。C “午”的本义是中午,“午”作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是其假借义。D “戚”的本义是一种斧钺类武器,忧愁是其假借义。

31.下列各项每组对应的汉字都属于通假字关系的一项是()。A采-採、取-娶、修-脩

B修-脩、伸-信、亡-無 C 說-悦、昏-婚、叛-畔、D 拒-距、益-溢、原-源 32.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声符均居于一角的一组是()。A修、滕、栽、戚

B.旌、衷、颍、載 C贏、務、隨、徽

D旄、旗、徒、寶 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了简化字的一句是()。A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

B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C吾聞出於幽谷迁於喬木者。D孝文在代時,前后有三男。

34.被称作古今汉字分水岭的字体是()。A 钟鼎文

B 籀文

C小篆

D隶书

35.许慎所说的“建類一首,同意相受”是指“六书”中的()。A 指事

B 形声

C 转注

D 假借

36.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属于使用简化字的一句是()。A 布帛長短同,則買相若。

B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C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D 之二虫,又何知?

37.下列各组字中,都是象形字的是()。

A 乌鸟隹虫

B 果左石心

C 竹水山示

D 牛马犬豕

38.下列各组字中,都是形声字的是()。

A 江费汞寒

B 锦锯釜错

C 摩宿拿拜

D 昧临牢昙。)39.下列各组字中,属古今字的是()。A岳嶽

B益溢

C烟煙

D罢疲

40.下列各组汉字中,不含会意字的一组是()。

A 朋、比、林

B 炎、吕、多

C 頁、券、劵

D 圭、从、棘 41.下列各组汉字中,全部为形符相同的形声字的一组是()。A 和秋颖

B 影彩彰

C 復徒行

D 相材桃

42.下列各组繁简字,在古代汉语中没通用过的一组是()。A 舍捨

B 饥饑

C 礼禮

D 笔筆

43.下列各组汉字中,属异体字关系的是()。A 蹟迹

B 何荷

C 禽擒

D 干幹

44.下列四组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A 咏詠 嘆歎 韵韻 妒妬

B 其箕 匡筐 云雲 孰熟 C 早蚤 與予 屎矢 拒距

D 赴讣张胀 不丕 大太 4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简化字的是()。A 窈窕淑女,钟鼓樂之。

B 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C 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

D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46.下列各组汉字,形符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條倏脩修

B 穀轂彀縠

C 勝騰謄滕

D 旗施旌旂 47.下列各组字,都属于会意字的一组是()。

A 闷岩集友

B 囚秉牢逐

C 行莫亦大

D 雷遘集各 48.在“宣子説,乃輕幣”句中,“説”字后来通常用“悦”代替,下面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説”字的情况相类似的一句是()。A 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B 亡不越竟。

C 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餉。

D 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49.许慎所谓“视而可识,察而见意”指的是()。

A 象形

B 指事

C转注

D 假借

50.下列汉字中,形符相同的一组形声字是()。

A 然烈熱烧

B 遵道建造

C 限险阻隣

D 物特牢牺 51.下列几组字中属于异体字的有()。

A 烟、煙

B 知、智

C 详、佯

D 内、纳 52.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 即既泠

B 取尖安

C祟崇宗

D 朝高回 53.许慎为“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54.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 胙

B 脩

C 期

D 朔 55.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

A 阙掘 咏詠

B 雕凋 岩巌

C 賸剩 笋筍

D 阱穽 喻谕 56.下列全为古今字的一组是()。A 阙掘 赴讣

B 坑阬 厌餍

C 没殁 内纳

D 敛殓 時旹 57.下列各组字中,属指事字的是()。A 小歪

B 及伐

C 甘本

D 交要 A 问闷

B 福祈

C 故致

D 跬跨 59.表示“才干”义的“干”繁体写作()。A 干

B 乾

C 幹

D 榦

五、名词解释 1.甲骨文 2.六书 3.古今字

4.金文 5.四体二用 6.隶书 7.石鼓文 8.异体字

六、分析题

1.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

行 颍 逐 豫 寸 集 益 本 好 鱼 豕 字 荆 刃 牧 闽 车 豫 本 集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2)夫列子御风而行„„旬有五日而后反。(3)公赐之食,食舍肉。

(4)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5)姜氏欲之,焉辟害?

(6)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7)姜氏欲之,焉辟害?(8)公赐之食,食舍肉。

(9)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10)闲于兵甲,习于战攻。

(11)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12)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

3.指出下列各字中的形声字和会意字,简述这两类字结构上的区别。兵 督 弛 比 造 韋 间 咨 好 常

4.以下列三字为例,说明象形这种结构方法的特点。A 独体象形:日 D 合体象形:果 C 省体象形:牛

5.指出下列各字中的形声字和会意字,简述这两类字结构上的区别。兵 督 弛 比 造 韋 间 咨 好 常

6.指出下列各字的造字方法和字本义。命 眷 顿 胡 承 要 归 社 零 阿

7.指出下列汉字属于“六书”中的哪种类型。自 北 眉 上 莫 吠 雲 三 其 霜 责 朝

八、简答题

1.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 3.简要说明关于汉字起源的三种传说,并加以评价。7.什么是“六书”?

8.试述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主要内容。9.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哪几种?

10.为什么说掌握部首是分析字形求本义简便有效的方法?

11.分析字形求本义应注意哪些问题?

12.什么是古今字?古今字与通假字有什么区别?

14.繁简字之间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阅读古书时哪类繁体字最值得注意? 15.举例说明通假与假借的区别

第三部分

词汇

一、填空题

1.词义引申的方式,主要有

式和

式。2.古今词义的异同,主要有三种情况:(1)古今词义

;(2)古今词义

;(3)古今词义。

3.古今词义的演变,从词义范围来看有三种情况:(1)词义

;(2)词义

;(3)词义

。4.《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句中“习”的意思是,用的是它的义。5.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来辨认本义。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字形,“術”的本义是()。

A 学术

B 邑中之道

C 技术

D法术

2.“责毕收乎?”中的“责”用的是“责”的()。A 本义

B 引申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用本义的是()。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C 绝江有托于船。(《吕氏春秋·知度》)D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经·陈风·墓门》)4.“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句中“股”的意义发展到今天,其范围的变化是()。A扩大

B缩小

C转移

D不变 5.下列各句中,“阴”字用其本义的是()。A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B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C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夏居山之阴。6.《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其中“狐狸”属于()。A联绵词

B单纯词

C合成词

D词组 7.下列各组词在古代汉语中不构成反义词的是()。

A窮——達

B鬻——售

C進——出

D谄——谀 8.《逍遥遊》“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其中“夭阏”属于()。A单纯词

B复合词

C合成词

D词组 9.下面各例,古今词义变化属于词义缩小的是()。A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B唱:古义为“领唱”,今义为“歌唱”。C彊:古义为“弓有力”,今义为“有力”。D宫:古义为“房屋”,今义为“宫殿”。

10.在下列四组古今字中,今字是为引申义所造的一组是()。A莫 暮

B采彩

C州 洲

D閒 間 11.根据字形,“保”字的本义应该是()。A佣工

B保护

C抱持

D安定 12.下列句中的“乘”使用本义的一句是()。A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B兴关内卒乘塞。

C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

D乘今之時,因天之助。

1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范围,后世有所缩小的是()。A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B夸父与日逐走。C富贵则亲戚畏惧。

D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14.下列句子中的“過”,用本义的是()。A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B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C今书来,言者皆大过。

D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1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假借义的一句是()。A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C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D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1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范围,后世有所扩大的是()。A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B反,誅屨于徒人費。

C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17.下列加着重号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是()。A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B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

C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D擐甲執兵,固即死也。

18.下列各项说法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A“味其言,兹若人之儔乎”中的“儔”是“同類”的意思。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中的“去留”是“或去或留”的意思。C“益烈山澤而焚之”中的“焚”字用的是本义。D“又四年,吾往河陽省墳墓”中的“省”念xǐng。

19.下列对同义词“完”和“備”的辨析,表述完全准确的是()。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完”只能做谓语;“備”既可以做谓语,也可以做定语。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完”含有褒义;“備”为中性词。C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備”侧重于数量、品类应有尽有;“完” 侧重于事物的整体性。D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備”表示的程度较重;“完”表示的程度较浅。2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现象的一句是()。A田地肥廣,草木饒衍。

B上下相反,好惡乖迕。

C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D且下之化上疾于景響。

21.“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

A兵临城下

B窮兵黷武

C短兵相接

D上兵伐谋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听仙乐耳暂明”中的“暂”相当于“突然”,今天这个意义已经不用了。

B“一鼓足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再”和今天的“再见”的“再”意义不同。

C“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中的“感激”不是“感谢”的意思。D“阡陌交通”中的“交通”古今词义没有变化。

23.《五柳先生傳》一文中的“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的“晏如”应解释为()。A安然自若的样子

B穷困潦倒的样子 C忧心忡忡的样子

D孤独寂寞的样子

24.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为复合词的是()。A廷説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B師之耳目,在吾旗鼓,進退從之。C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D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2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发生了感情色彩变化的是()。A既阻我德,買而不售。

B(廣)暫騰而上胡兒馬.C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飢.D下流之人,衆毁所歸.26.“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这段话中的“庶”应解释为()。

A富有

B人多

C广阔

D差不多

27.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缩小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28.“飢”和“餓”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语法功能不同:“飢”除了做谓语外,还可以做定语:“餓”则只能做谓语。B.程度深浅不同:“飢”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餓”是严重的饿,指根本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C.范围广狭不同:“飢”可以用于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餓”只能用于人。D.侧重的方面不同:“飢”侧重于内在感受:“餓”侧重于外在表现。2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A 童子莫對,垂頭而睡。B帝乃除超爲蘭臺令史。

C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D木直中繩,輮以爲輪,其曲中規。

3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叠韵联绵词的是()。A十月蟋蟀入我牀下

B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C嫂虵行匍伏。

D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31.下列句中的“與”可以理解为“赐予、施予”义的是()。A吾與点也。B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

C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爲饮,父母不與言。D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3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和“吾實为之,其又何尤”中的“實”意思相同的是(A乃能銜哀致誠。

B“善人爲邦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矣”,誠哉是言也。C所謂天者誠難測,而神者誠難明矣。D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与现代用法不同的一句是()。A湯之時,八年七旱。

B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 C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D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3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意义与现代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B燕兵獨追北。

C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D父母聞之,清宫除道。

3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B植其杖而芸。

C好讀書,不求甚解。

D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6.《鄭伯克段于鄢》中的“夫人將啓之”的“啓”应解释为()。A启发

B禀告

C开门

D开始

3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词连用的是()。A公疾病,求醫于秦

B因其富厚,交通王侯。)C于是相如前進缶

D宜罷兵屯田,明設購賞

38.下列句中“城”的词性与成语“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中的“城”不同的一句是()。A今吳是懼而城於郢。

B雖有高城深池,嚴法重刑,猶不能禁也。C城郭溝池以爲固。D使老弱女子乘城。39.《逍遥游》:“斥鴳笑之曰:‘彼且奚______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空格内应补入的词是()。A往

B之

C去

D适

40.下列各句中加·词用其本义的一句是()。A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女桑。B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C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D取彼斧斨,以伐远扬。

41.下列句中的“诛”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故兴兵诛之,虏其王。

B汉厚诛(李)陵不死。

C誅屨于徒人費,弗得。

D不誅之則爲亂。

4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B敢問以國報雠者奈何? C臧紇斬鹿門之關以出。

D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43.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转移的一例是()。A響:回聲—聲音

B宫:房屋—帝王的宫殿

C獄:案件—監獄

D洗:洗脚—洗涤

44.在下面的同义词辨析中,对“恭”和“敬”两词的词义差异表述完全正确的是(A“恭”可以用作动词带宾语;“敬”没有动词用法。

B“敬”表示一般的对人尊敬;而“恭”则表示对人非常尊敬。C“敬”多用于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恭”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D“恭”多指对人有礼貌,不怠慢;“敬”多指对事严肃认真,不掉以轻心。45.“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A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C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D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46.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伯牛有疾,子問之。

B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C五穀皆熟爲有年也。)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47.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其意义与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A怕乎無爲,澹乎自持。B子爲父死,亡所恨。

C項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業已講解。

D下臣不幸,屬當戎行。

4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用本义的一句是()。A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今之争奪,非鄙也,財寡也。C蜀之鄙有二僧。

D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49.《郑伯克段于鄢》:“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

郑。”空格内应补入的词是(A伐

B征

C侵

D袭

50.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在句中用本义的是()。A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B欲辟土地,朝秦楚,昔中国而抚四夷也。C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D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51.下列各句加“.”的词中,属联绵词的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后稷教民稼橡,树艺五谷。C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州。D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52.“题”的本义是()。

A头额

B题名

C题写

D题目 5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为双音复合词的是()。A以粟易械器者,不爲厲陶冶。

B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C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D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爲天下得人難。

5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的不是本义的是()。A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B以防止水。

C莊公寤生,驚姜氏。

D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

55.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B責畢收,以何市而反?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

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56.下列对同义词“耻”和“辱”的辨析中,表述完全准确的是()。A二者语法功能不同:“耻”带动词性宾语,“辱”带名词性宾语。B二者感情色彩不同:“耻”为中性词,“辱”含贬义。C二者程度深浅轻重不同:“耻”的程度较轻,“辱”的程度较重。)D二者侧重的方面不同:“耻”侧重用于事件,“辱”侧重用于人。5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擐甲執兵,固即死也”中的“兵”用的是本义。

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中的“年”用的是本义。C“斗”由酌酒器引申指斗星,是因为它们的形貌性状相似。D“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的“閒”,用的是引申义。

58.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所表意义与现代相同的一句是()。A吾聞漢購我頭千金。B資用乏絶,去秦而歸。

C卻克傷於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曰:“余病矣!” D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

5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联绵词的是()。

A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D 子慕予兮善窈窕。

60.“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1.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

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6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63.下列句中“张”用作本义的是()。A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B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C臣欲张公室。

D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

64.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荒唐

B 封疆

C缓急

D险阻

6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偏义复词的是()。A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

66.下列各句中,“题”字用本义的是()。A赤眉圆题。《汉书·司马相如传》 B堂高数刃,榱题数尺。《孟子·尽心下》 C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宋史·晏殊传》 D欲垦荒田,先立表题。《晋书》 67.从古到今,“宫”的意义范围的变化是()。A扩大了

B缩小了

C转移了

D没有变

四、简答题

1.探求本义的方法有哪些?

2.举例说明词义的变迁主要包括哪几种情况。3.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4.阅读古书时关于单音词的连用应注意什么问题?

5.什么是联绵词?按语音形式联绵词可分为哪几类?阅读古书时关于联绵词应注意什么问题?

6.什么是偏义复词?如何理解偏义复词? 7.试述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8.什么是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词义的转移? 9.古今词义在感情色彩方面存在何种差异? 10.什么是词的本义?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11.什么是词的引申义?如何掌握引申义? 12.什么是辐射型引申?什么是连锁型引申? 13.词义引申有什么规律? 14.如何整理词义的引申系列? 15.什么是古汉语同义词? 16.如何辨析同义词辨析?

17.什么是“浑言”?什么是“析言”? 18.举例说明什么是辐射式词义引申。19.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20.古今词汇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1.古汉语词义的演变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各擧一例。

22.古汉语的复音词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请各擧一例。

五、名词解释 1.词的本义 2.词的引申义

3.同源词 4.连绵词 5.偏义复词 6.词义的扩大 7.词义的缩小 8.词义的转移 9.辐射型引申 10.连锁型引申 11.同义词

六、分析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君亦见夫为社者乎?树木而塗之„„(2)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4)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5)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6)宋人有酤酒者。

(7)据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3)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4)夫上见其原,下通其流„„

(5)多行不义,必自斃。

(6)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7)虽有甲兵,无所阵之。3.下列句子中的“怨”、“恨”的词义是否相同?为什么?(1)《史记·商君列传》:“是积怨畜祸也。”(2)《汉书·苏武传):“子为父死,亡所恨。” 4.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古今词义差别的几种情况。(1)售,古义指把商品卖掉,今义指整个销售活动。

(2)坟,古义指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义只指掩埋尸体的土堆。(3)焚,古义指放火烧山林进行围猎,今义泛指一切焚烧。(4)恨,古义指遗憾、不满,今义指仇恨。

(5)下流,古义指地位或处境低下,今义指人品低下。5.解释下列句中带“.”的词的意义,并指出它在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

(2)无三年之蓄,谓之穷乏。穷:

(3)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说:

(4)宿敢不封植此树,以无忘《角弓》。封:

(5)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倍:

(6)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佣:

(7)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汝:

(8)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汤:

(9)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机:

(10)春秋贡献,不解于王府。解:

6.把下列复音词分为三类,并简述各类的主要特征。夭夭 惆怅

仓卒 奔走 独夫 披靡

天下 磷磷 望洋

灼灼

行李 君子

7.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古今意义,并以此为例,分析说明古今词义在词义色彩上发生的变化:

(1)長安中謡言曰:“見乞兒,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2)下流之人,衆毁所歸。

(3)馮唐已老聽吹嘘。

(4)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5)吏治者利其然,則指道以明之;上奏畏却,則鍛煉而周内之。

(6)忠孝之人,持心近厚;鍛煉之吏,持心近薄。8.根据文字学的观点,“莫”字的本义是昏暮,但是它主要被借用来表示语言中的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什么)”,昏暮的意思后来用“暮”字表示。“夫”字的本义是成年男子,但是它同时也被借用记录语言中的指示代词,如“夫执舆者为谁”。“疲”字的本义是疲劳,但古书里疲劳的意思常用“罷”来记录。请分析一下这三种用字现象的共同点及区别。9.根据以下例句,辨析“饑”、“ 飢”、“餓”三词在意义上的区别。要求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1)穀不熟曰饑,蔬不熟曰饉。

(2)故饑歲之春,幼弟不饟。

(3)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

(4)家有常業,雖飢不餓。

(5)見靈輒餓,問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6)寧一月飢,無一旬餓。

10.找出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意义为本义的一句,根据提供的材料,简要说明如何探求本义。(1)鄙

四鄙之萌人。

今之争奪,非鄙也,财寡也。我皆有禮,夫猶鄙我。(2)诛

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於予与何誅?

誅屨于徒人费,弗得。

11.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的词义

(1)领、颈、项

(2)畏、惧 12.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的词义(1)刚 强

(2)恐惧 13.说出下列各词的本义。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古义,并归纳其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1)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2)父母聞之,清宫除道。

(3)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狀有歸色。(4)飲於河、渭,河渭不足。

第四部分

词类活用

一、填空题 1.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四种:(1)

;(2)

;(3)

;(4)。

二、判断题

1.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及物动词。()2.及物动词用于使动时都改变读音。()

3.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4.作使动用的名词后面也偶尔有省略宾语的。()5.动词本身也有意动用法。()

6.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可以用作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用作动词。()7.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有()。A 王者贵乎?士贵乎?

B德厚之道,得贵士之力也。C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D 小国寡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A 西取由余于戎。

B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C 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D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A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

B 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C 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使动用法的是()。A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C 由也兼人,故退之。D 左右欲刃相如。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 西取由余于戎。

B 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C 主上为之食不甘味。

D 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有()。

A 有道之士怀其術而欲以明万乘之主。B 庄公寤生,惊姜氏。C 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D 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7.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A作主语

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 C作状语

D作定语)。

8.下列各句中,含有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的句子是()。A必将富之貴之,敬之譽之。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C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D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9.下列句子中,含有及物动词用作使动词的一句是()。A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B盡歸漢使路充國等。

C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D工師得大木,則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則王怒。

10.下列句子,其词类活用类型与“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相同的一句是()。

A范增數目項王。

B繁稱文辭,天下不治。C恕思以明德,則令名载而行之。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11.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不能禍。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12.下列句子,含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B欲潔其身,而亂大倫。C閒静少言,不慕榮利

D使民重死而不遠徙。13.《报任安书》:“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句中“倡优”的用法是()。

A名词作主语

B名词作前置宾语 C名词作状语

D名词作谓语

14.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15.下列句子,具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B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C孟嘗君客我。

D關中阻山河四塞。

16.下列句子中,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A貧生於不足,不足生於不農。

B范宣子爲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C故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畜積,以實倉廪。D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17.《论语·子路从而后》:“(丈人)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其中使动用法的动词是()。

A植、芸

B拱、立

C止、宿

D食、见

18.《李将军列传》:“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句中“苦”的用法是()。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D名词用作状语

19.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句中,“方、舟”的语法特点是()。A均是名词,作“之”的主语

B均是名词,作“之”的定语 C均是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D均是名词,用如使动 20.在“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句中,“廷”是名词状语,所起的作用是()。A表示对人的态度

B表示方位处所

C表示比喻

D表示工具或依据

21.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C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D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22.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A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B夫珠玉金銀,飢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衆貴之者,以上用之故也。C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D宣子说,乃輕幣。

23.下列句子,含有形容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A單于壯其節,朝夕遣人候問武。B乃幽武,置大窖中,絕不飲食。C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D石聞堅在壽陽,甚懼,欲不戰以老秦師。

24.下列句子,含有名词用作意动的一句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洞庭波兮木葉下。C人不難以死免其君。

D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5.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D踵門而告文公。

26.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汝之純明宜業其家者,不克蒙其澤矣。B止子路宿,殺鷄爲黍而食之。C鄂侯争之急,辯之疾,故脯鄂侯。D有基無壞,無亦是務乎?

27.下列句子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令尹子蘭)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B益烈山澤而焚之。

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D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28.下列句子中,主谓倒置的一句是()。A子邪,言伐莒者?

B曰:是何也? C且焉置土石?

D問曰:安得此?

29.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做状语表示对人态度的一句是()。A友風而子雨。

B孟嘗君客我。C爾三人當父事丞相。

D孔子之作《春秋》也,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句子,属意动用法的句子是()。A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老子·小国寡民》)B扁鹊过齐,齐桓公客之。

C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D是以令人完客所馆。

2.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

A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内,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B齊恒任戰而伯天下。C約從散横,以抑强秦。

D夫徒處而致利,„„雖古五帝、三王、五伯,常欲坐而致之。E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盡。

3.下列句子中,有名词做状语表示行为依据的句子有()。A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C將軍身被堅執銳,誅暴秦,„„功宜爲王。D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E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4.古代汉语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有()。A表示方位或处所

B表示工具或依据

C表示对人的态度

D表示比喻

5.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条件有()等。A放在“所”字后面

B放在“能”、“可”等能愿动词后面 C放在“我”、“之”等代词前面

D名词用“而”连接时 6.《老子》:“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句中意动用法的词有()。

A上

B下

C先

D重

E害 7.《苏武传》:“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其中,使动用法的动词是()。

A胁

B降

C置

D饮

E食

8.《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其中,形容饲用作意动的是()。

A小

B安

C重

D美

E甘

9.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10.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

A斩一首者爵一级。

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C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

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1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

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C范增数目项王。

D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有什么区别? 2.什么是使动用法?使动用法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3.什么是意动用法?如何区分使动与意动?意动用法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4.如何理解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5.名词作状语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主要有哪些?

六、分析题

1.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

(2)甘其食,美其服。(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5)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6)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7)甘其食,美其服。

(8)范增数目项王。

2.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根据例句归纳古汉语名词作状语时表示的意义。(1)横歴天下,廷説諸侯之王。(2)秦惠王車裂商君以徇。

(3)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4)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3.指出下列带“.”号的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并说明这个词应该怎样翻译。(1)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日:

(2)一营大噪,尽甲。甲:

4.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说明哪些属于使动用法,哪些属于意动用法,并说明两者的区别。

(1)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2)既来之,則安之。(3)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4)貧窮则父母不子。

(5)聖王在上,而民不凍飢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爲開其資財之道也。

第三篇:量词

量词:

一(群)小鸟 一(个)问题 一(棵)柳树 一(片)田野 一(根)线 一(根)树杈 一(片)树叶 一(个)鸟窝 一(只)鸟蛋 一(窝)小鸟 一(群)飞鸟

一(条)金鱼 一(朵)鲜花 一(位)同学 一(个)瓶子 一(件)衣服 一(座)桥 一(幅)画 一(张)画 一(条)小路 一(片)草地 一(阵)雷声 四(根)柱子 一(车)白菜 一(担)白菜 一(粒)菜子 一(包)菜子

一(群)蚂蚁 一(条)尾巴 一(支)铅笔 一(把)尺子 一(块)橡皮

一(本)课本 一(本)作业本 一(个)书包 一(张)桌子 一(个)卷笔刀

一(块)黑板 一(扇)窗户 一(扇)门 一(所)学校 一(张)纸 一(头)牛 一(只)猫 一(群)鸭子 一(匹)马 一(束)花

一(个)苹果 一(颗)枣 一(堆)杏子 一(个)桃子 一(棵)树

一(根)草 一(朵)云 一(朵)花 一(段)话 一(个)西瓜

一(颗)小石子 一(条)河 一(把)扇子 一(块)石头 一(双)鞋

一(辆)汽车 一(条)蛇 一(床)被子 一(件)事 一(口)水缸

一(座)假山 一(杆)秤 一(个)办法 一(条)线 一(艘)大船

一(座)桥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条)帆船

一(畦)秧苗 一(块)稻田 一(方)鱼塘 一(座)果园 一(道)小溪

一(孔)石桥 一(竿)翠竹 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片)欢笑 一(口)井 一(块)石碑 一(篇)课文 一(条)消息

一(片)菜地 一(包)管子 一(列)火车 一(节)车厢 一(个)创举

一(名)司机 三(尺)花布 两(滴)香油 一(堆)玉米 一(头)黄牛

六(颗)红枣 四(包)月饼 八(间)房子 一(群)鸭子 一(对)沙发

两(方)沙土 一(处)学校 三(包)点心 四(户)人家 一(首)古诗

一(块)积木 一(座)楼房 一(场)大雨 一(场)秋雨 一(场)比赛

一(阵)细雨 一(把)菜刀 一(道)彩虹 一(座)高山 一(阵)闪电

一(道)闪电 一(轮)明月 一(群)大雁 一(双)眼睛 一(张)小嘴

一(堵)墙 一(节)课 一(点)疲劳

一(个)树坑 一(棵)树苗 一(道)风景 一(场)球赛

一(个)秘密 一(双)小手 一(个)鸟蛋 一(颗)松果 一(棵)松树 一(片)树林 一(条)小路 一(把)扫帚

一(片)花草 一(张)小嘴 一(些)东西 一(朵)水花 一(把)小伞 一(根)水草 一(只)蚂蚁一(座)花坛 一(阵)雷声 一(条)蛇 一(条)尾巴 一(件)事情 一(个)娃娃 一(条)谜语 一(次)活动 一(份)清凉 一(口)水缸 一(块)石头 一(面)墙 一(根)柱子 一(杆)大秤 一(艘)大船 一(条)线 一(只)海鸥 一(片)沙滩

一(艘)军舰 一(艘)帆船 一(畦)秧苗 一(块)稻田 一(方)鱼塘 一(座)果园 一(条)小溪 一(孔)石桥 一(竿)翠竹 一(群)飞鸟 一(面)队旗 一(把)铜号

一(群)红领巾 一(片)欢笑 一(座)石碑 一(块)菜地 一(匹)骏马

一(座)公园 一(棵)白菜 一(粒)菜子 一(只)狮子 一(群)孩子

一(包)花种 一(朵)鲜花 一(个)表情 一(滴)雨点 一(位)叔叔 一(场)秋雨

一(条、只)小虫 一(个)斑点 一(个)桃子 一(条)大河 一(座)桥 一(座)房子

一(位)专家 一(列)火车 一(节)车厢 一(个)创举 一(位)司机 一(群)蝌蚪 一(只)乌龟 一(只)青蛙 一(道)闪电 一(台)机器 一(个)木瓜 一(块)玉米地 一(棵)桃树 一(个)西瓜 一(只)白兔 一(个)塑料袋 一(只)萤火虫 一(根)塑料管子 多音字:

1.行:①xíng ②háng

(1)穿过人行()道,就是中国银行()。

(2)因为下雨,路上的行()人少了。

(3)道路的两旁各有一行()小树。2.处: ①chǔ ②chù

(1)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2)小朋友要友好相处()。

(3)这件事该怎么处()理呢?

(4)这张考卷有五处()错误。3.着:①zháo ②zhe(1)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喝着()水了。

(2)小明安静地躺着(),睡着()了。

(3)爸爸乘坐的班机准时着()陆了。4.得:①de ②děi ③dã

(1)要取得()好成绩,我得()努力学习。

(2)下课时,小强跑得()太快跌倒了。

(3)小红得()到了五颗红星。5.地:①dì ②de(1)马儿飞快地()奔跑在草地()上。

(2)值日生在认真地()扫地()。6.没:①mãi ②mî

(1)王二小没()有真的听从敌人的话,而是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2)有一艘巨轮在大海里沉没()了。7.扫:①sǎo ②sào

(1)一下课,小红就拿起扫()帚扫()地,扫()完地又把扫()把放整齐。

(2)小林每天都帮奶奶打扫()卫生。8.长:①cháng ②zhǎng

(1)不久,小壁虎又长()出了长长()的尾巴。

(2)小洋常常长()跑,所以长()得特别健壮。9.朝:①cháo ②zhāo

(1)一大早,我们面朝()东方看朝()阳。

(2)李白是唐朝()的伟大诗人。

(3)同学们朝()夕相处,十分友爱。10.干:①ɡān ②ɡàn

(1)农民伯伯在田里干()活。

(2)打扫过的教室又变得干()净了。

(3)妈妈晾在窗外的衣服已经干()了。11.难:①nán ②nàn

(1)这道题一点儿也不难()。

(2)当别人有了困难(),我们要主动帮助。

(3)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12.量:①liáng ②liàng

(1)曹冲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2)平平用尺子量()出了桌子的高度。13.只:①zhī②zhǐ

(1)一只()小鸟在天上飞。

(2)我只()有一个娃娃。14.发:①fā ②fà

(1)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2)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3)爷爷满头白发()。

15.和:①hã ②huo(1)棉鞋晒过阳光后真暖和()。

(2)同学之间要和和气气的。()16.背:①bâi ②bēi

(1)我每天要到小老师地方背书。()

(2)雷锋在下雨天被小同学过河。()17.还:①hái ②huán

(1)你怎么还没做好?()

(2)你看完借来的图书后应该还()回去。18.乐:①lâ ②yuâ

(1)这首乐曲真好听!()

(2)听同学讲故事,我很快乐。()19.空:①kōnɡ ②kînɡ

(1)小红,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

(2)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1、长 常:()处 往()经()()短

2、非 飞:()常 是()()机 起()

3、明

名:()天 成()()字()次

4、有 友:()人 朋()()事()好

5、时 石: 同()()头 宝()()间

6、力 立:()气()正

()量

起()

7、首 手:()都()长

()机

双()

8、鸡

机: 飞()手()母()公()

9、节

结: 总()()果()日

春()

10、在再:()一次 现()()见 不()

11、东 冬:()方 立()()天()西

12、们

门: 我()人()

开()房()

13、话

画:()家 说()图()电()

14、香

乡:()油 家()()亲

花()

15、个

各:()人()位()自 几()

16、完 玩:()成()耍()笑()全

17、跟 根: 树()脚后()()着()随

18、到

道:()路()达

知()来()

19、网

往: 向()来()鱼()上()20、亮 量

力()明()月()气()

21、哥

歌()唱

大())久(22、全

()部

()水 完()

23、对 队()长()方

()手

入()

24、男

()处()女()生

()点

25、童

儿()合()()学

()年

26、行

形:()动 方()()为

()状

27、气

汽:()球()车()油

生()

28、后 候 : 时()()天()来 气()以()

29、闻

文: 新()

语()()化()明 30、以

已:()后()经 所()

31、站

()立()争()队

32、.滴

一()水()头

33、新 心

()衣()里()年

34、办 半 伴

同()

()法

()天

()个()年()事 伙()

做()()公

35、叶 夜 业

()子 绿()红()()晚

半()黑()作()

工()专()

36、里

()外

()面

家()

道()()解

()子

37、生

()日

歌()

出()学()()音

()旗

叫()()起

()学

38、象

画()

大()好()

39、工 公

()作()人 办()

()家()同 一()40、禾

合和

()气()苗

()作

41、员

队()公()

()旦

42、坐

()车 让()()事(()意

行()方()()园

()北

草())业 请(()位)

二、选同音字填空,再把句子读一读: A、近进

1.走()屋里,大伙都笑了。

2.()来,小红的学习有很大()步。

3.王力走()了学校.

4.我家离公园很(). B、像 象

大()的腿()四根粗壮的柱子。C、座 坐

1.我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位()下来。

2.上课了,同学们()得很端正。

3.整个会场()无虚席。D、代 带 1.敌人要王二小()路。

2.王红同学()表我们班发言。E、块 快

1.假山下有()石头.

2.火车开得很(). F、第 弟

1.我有一个表()。

2.他()一个跑到终点。G、课 刻

1.小狮子()苦练功。

2.我上()是很认真。H、买 卖

1.妈妈给我()了一件新衣服。

2.小狐狸把新鲜空气运到城里去()。I、长长 常常

1.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放哨。

2.大象有一个()的鼻子。

3.小军()帮助王爷爷取牛奶。

4.飞机拉出了一条()的白带子。J、芽 牙 呀

1.他的()齿真白。

2.春天,小草发()了。

3.这朵花多好看()!K、语 羽 雨

1.窗外下着小()。

2.我最喜欢上()文课。

3.天鹅有洁白的()毛。L、羊

洋 阳

1.太()像一个红球。

2.江水河水流进海()里。

3.小山()在山坡上吃青草。

M、它 她

他 1.()是我爷爷,已经退休了。2.()是女声合唱团的。

3.树上有一只小鸟。()的叫声真好听。N、城 成 程

1.春天到了,我们村()了花园。

2.天安门()楼真高啊!

3.这真是一项大工()。O、知 只 支 枝

1.小鸟在()头高兴地唱歌。

2.我有许多()铅笔。

3.树叶上长了许多()小虫子。

4.你()道他上哪儿了吗? P、十 石 时 识

1.早上,()针指向6点,我就起床了。

2.妈妈说她不认()这个人。

3.哥哥今年()岁了。

4.司马光用()头砸破了大水缸。Q、元 园 原 圆 员

1.公()里的花好看极了。

2.爸爸给我两()钱,让我买铅笔。

3.地球是()的吗?

4.羊儿在草()上吃草。

5.我爸爸是共产党()。

1.①鱼儿 ② 比 ③ 青蛙 ④ 想 ⑤ 游水 ⑥ 和

2.①焰火 ②真 ③五彩缤纷 ④呀 ⑤美

3.○1 不 ○2 你 ○3 怎么 ○4 回家

4、(1)语文(2)王老师(3)我们(4)教

5、(1)一心一意地(2)河边(3)小猫(4)钓鱼(5)在

6、(1)一群(2)树上(3)在(4)小鸟(5)唱歌(6)叽叽喳喳地

7、(1)荷叶上(2)青蛙(3)唱歌(4)坐在(5)大声地

8、(1)香山上的(2)红了(3)秋天(4)到了(5)枫叶

9、(1)红宝石(2)好像(3)的(4)眼睛(5)小白兔

10、(1)景色(2)公园里的(3)真(4)啊(5)美

11、(1)梅花(2)画的(3)多么(4)小狗(5)有趣

12.①把 ②我 ③小鸟 ④蓝天 ⑤放回 ⑥吗

13.①蝉 ②自以为是 ③在树枝上 ④叫 ⑤地 14.①吗 ②爱看 ③你 ④比赛 ⑤足球

15.①下大雨 ②妈妈 ③天 ④出去 ⑤要 ⑥不 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①在 ②果园里 ③农民 ④ 西瓜 ⑤ 收 ⑥早晨 17.①羊儿 ②奔向 ③ 无边的 ④蹦跳着 ⑤一只只 ⑥草原

18.①西北风 ②冬天 ③ 呼呼地 ④到了 ⑤刮起来

19.①爷爷 ②院子里 ③ 夜晚 ④的 ⑤讲故事 ⑥夏天 ⑦在20.①翅膀 ②小鸡 ③ 用 ④蛋壳儿 ⑤撑破

21.①是 ②一只 ③这 ④可爱的 ⑤小鸟 ⑥多么 ⑦呀

一、组成句子写下来。

1.今天的好 天气

多么 呀

———————————————————————— 2.学校

我们

学习

上 高高兴兴 ———————————————————————— 3.小明

关心

同学

非常

———————————————————————— 4.花

公园

开得

里的美丽 很 ———————————————————————— 5排球

叔叔

———————————————————————— 6.浇浇

你 多给

花儿 ———————————————————————— 7.这支 爷爷

送给

铅笔

我是的 ———————————————————————— 8.看见

王老师

———————————————————————— 9.妈妈 姐姐

帮助

常常

干活

———————————————————————— 10.是的真

学习

他 孩子 个 ———————————————————————— 11.刻苦

应该

练功

———————————————————————— 12.学校 我们

美丽

真的

———————————————————————— 13.认真

小英

学习

小红

非常 ———————————————————————— 14.听见

哥哥

叫 ———————————————————————— 15.出来

怎么

呀 今天

有空 ———————————————————————— 16.的太阳

刚刚

火红

升起 ———————————————————————— 17.小朋友

早上

上学

高高兴兴

去 ———————————————————————— 18.一吹

小草

春风

长出来

———————————————————————— 19.在小鸟

天上

飞翔

自由地 ———————————————————————— 20.上学

早上

我一起

好朋友 ———————————————————————— 21.高高兴兴地

同学们

植树

———————————————————————— 22.我家

一只

小猫

可爱的 ———————————————————————— 23.公园里

美丽

花儿的 多么

啊 ———————————————————————— 24.水里

金鱼

在游来游去

———————————————————————— 25.说话

小燕子

正在小白兔

跟 ———————————————————————— 26.有

前面

草地 青青 一片 的 我家 ———————————————————————— 27.吃

羊儿

山坡

在 ———————————————————————— 28.花

常常

小红

浇水

———————————————————————— 29.我们

跑步

在校园里

———————————————————————— 30.燕子

快要

飞得很低

下雨了

———————————————————————— 31.常绿树

人们

称作

老松树

把 ———————————————————————— 32.多么

一只

小白兔

像 ———————————————————————— 33.英勇的大门 守卫着 日夜 祖国的解放军战士 ———————————————————————— 给句子加标点.

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显微镜是一生的眼睛吗 3.我们的祖国多么漂亮 4.下课了,我们一起做游戏 5.你怎么不练功啊 6.我才不去吃那苦头呢 7.你的手洗干净了吗 8.白菜和萝卜我都爱吃 9.大海真美啊 10.小朋友非常喜欢我 11.林中谁最快乐 12.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13.你看他长得多结实呀 14.你去过北京吗

15.江里有两只船 16.海军战士用望远镜望着前方 补充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上山吃草。2.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字。3.他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常可爱。5.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都喜欢。6.他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你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好看。9.王二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们热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你的吗?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美呀!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很专心。14.小明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作业。15.爸爸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小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好孩子。19.小红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小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天上飞。22._______________ 飞得____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_______最 ______________。

24.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小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天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8.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么可爱。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你的吗? 31._______________多么________________。33.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天上___________________。

37.___________________长得 ________________。38.___________________唱得________________

第四篇:古汉台导游词

古汉台

各位游客,欢迎大家来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西北小江南——汉中观光游览!很高兴能在这人杰地灵的魅力之城与大家相识,在这您不仅能欣赏到秦巴汉府的阔大,也能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神韵,更能感受到历史带给您的人文气!我呢是汉中职工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员,我叫任志华,大家可以叫我任导。我旁边的这位师傅姓王,他是汉中市十佳旅行车司机之一。此次汉中之行将由我和王师傅陪大家一起度过,我们将竭诚为大家服务!预祝大家在汉中吃的舒心、玩的开心、住的安心。祝愿大家把最难忘、最美好的回忆留在这里,把愉悦舒适的心情带回家!谢谢大家!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离开了下榻的邮政大酒店,前往今天参观的第一站古汉台。古汉台是汉王刘邦的行宫,又名七星台。1958年汉中市政府在此基础上建成了现在的汉中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十分丰富,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20分钟的行车,请大家往窗外看前方不远处就是古汉台了。请大家携带自己的随身物品、关好车窗随我下车。谢谢大家!

现在大家看到的高楼就是望江楼,古人在此留下了“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的诗句。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看一下“汉家基业”汉基。公元前206年,项羽违背“谁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认为汉中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自然不愿意来。萧何劝谏道:“汉中,语曰 ‘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能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发现汉中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盛产鱼米,便利用此地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囤积粮食。此后,他又拜韩信为大将军。采纳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计策,一举攻出散关,平定三秦,奠定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纪念他从由汉中发迹,遂定国号为 “汉”。这里一直被视为汉室帝业的象征,有诗为证:留此一杯土,尤为汉家基。著名学者余秋雨来汉中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是汉人,说汉话,写汉字,我建议每个中国人尤其是汉族人都把这里作为自己的老家,我建议大家有空能常回家看看!

经过桂荫堂我们来到这里,大家看到的两幅壁画,右手边这幅就是家喻户晓的鸿门宴。描绘的是刘邦先入关中激怒项羽,恶战在即,刘邦到鸿门找项羽谢罪,九死一生逃回坝上的情景。左手边描绘的是刘邦当年设坛拜将时的情景。右手边呢是拜将图,刘邦在鸿门逃离虎口后,在萧何的推荐下拜韩信为大将军,并采用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出三关,一举拿下三秦大地!下面我们去参观栈道陈列室!

大家看这个栈道的栈字,栈道的“栈”字,左边为“木”字旁,说明栈道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木材,右边为“浅”字的右半边,说明栈道主要顺着河谷,依浅水区而建,一方面运送木料简便易行,另一方面取水方便。因为古代没有先进的开山工具,聪明的古人采用“火烧水激”法开凿栈道,符合今天物理学“热胀冷缩”的原理。用猛火烧之,就近取河谷之水激之,在坚硬的岩石上开凿柱孔、壁孔,立木为柱,上架木梁、石梁,铺之以木板,供人、车行走,这就是栈道。汉中被誉为“栈道之乡”,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汉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西南之间往来的必经之地。栈道分“南三北四”,共七条栈道。北栈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因连接秦地,又名秦栈。南栈有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因连接蜀地,又名蜀栈。在七条栈道中以褒斜栈道最为重要,是修建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最短、最为合理的一条栈道。褒斜道是横跨秦岭、连接关中与汉中、巴蜀的主要通道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褒斜道以秦岭为界,北边沿斜水河谷而建,出谷口为斜谷口,连接关中眉县。南边沿褒水河谷而建,出谷口为褒谷口,连接汉中,因此称为褒斜栈道。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下金牛道,它涉及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骗局。据说当年秦王在秦岭中游玩巧遇蜀王,两国国君相见,秦王非常高兴就把自己随身的玉佩送给了蜀王,来而不往非礼也,蜀王也回送了礼物,中国人讲究含蓄,秦王不好意思当面打开,回国后打开一看,非常生气,原来蜀王送给他的是一包黄土,正要发怒,手下一位谋士灵机一动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黄土代表国土啊。秦王大喜,便照谋士的注意,让人给蜀王传信说,我们大王准备送给你们几头能粪金的石牛。蜀王大喜,偏派了5位大力士,遇水搭桥,遇上开山,没想到秦王派了大批军队跟着大力士灭掉了蜀国,这就是金牛道的来历。下面去参观被称为国之魁宝的石门十三品展室。

这里展出的都为摩崖石刻。摩崖石刻就是以自然山崖为依托,稍事修整后刻上文字。石刻之风,兴于秦而盛于汉,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通摩崖石刻《大开通》,曾在泥沙青苔下沉睡了数百年。最初,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是一通溢满生命能量的艺术品,而以为那些刚劲有力的线条,不过是崖壁的自然龟裂。审视《大开通》的开通二字,书法家看到了古拙开张,政治家看到了开创开拓,哲学家说它包容天地,军事家则想到了开疆拓土,应该说这正是对汉中历史的认识,也是对汉中精神文明的理解。

大家知道,枭雄曹操诗文华盖天下,他的书法却十分罕见。现在大家看到的衮雪摩崖,相传为魏王曹操书写。史书记载,曹操一生两次来到汉中,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闻讯爱将夏侯渊被刀劈定军山,便亲帅大军四十万,来到汉中与自己的老对手刘备一决雌雄。人算不如天算,两个月过去了,总是相持不下。心情郁闷,在部众的陪同下来到今天的褒河散步,看到水激岸石卷起的千层浪花犹如白雪翻滚,回首往事,一时心情澎湃、感慨万千,便提笔写下了滚学两字,以抒情怀。大家看,这两个字近篆而非,行笔纵放不羁,确有波涛澎湃之势。以此来表现自己的风采神韵和魏武精神。

好了,古汉台的讲解到这就结束了,请大家自由参观,半个小时后我们在门口集合。

第五篇:古汉台导游词

古汉台导游词

古汉台导游词1

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自古就被称为“天府之国”和“鱼米之乡”。位于汉中的古汉台更是美不胜收。

古汉台主要由望江楼,桂荫堂,镜吾池组成。

刚进入古汉台,便看到一幢高台。古汉台的最高处就是面前的这一座三层小楼,这座高楼便是望江楼。望江楼曾经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据说在过去,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正如望江楼二楼榴联上写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现在,随着汉中城市规模的扩展,登楼只能看见高楼大厦了。

在望江楼的两侧,分别是石鼓寺和铜钟寺。石鼓寺中有一支石鼓。传说,这支石鼓是刘邦的上马石。在铜钟寺里有一口精致的大铜钟。

继续向前行走,便到了桂荫堂。桂荫堂的命名与桂树有关,意在汉中的官员都会受到汉桂的庇荫。在桂荫堂前面是一潭水池,水池是清初所建的镜吾池,镜吾池为长方形,长13米,宽6米,中间为石拱桥。

汉王刘邦建立了汉朝,建立了汉文化。刘邦在汉中留下的每一座阁楼,每一个物品,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我爱望江楼,爱古汉台,更爱我美丽的家乡——汉中!

古汉台导游词2

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来到美丽古朴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誉的的汉中参观游览,我是此次陪伴大家的国际旅行社的导游员刘军波,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或者刘导,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简师傅,简师傅虽然姓简,但是他的驾驶却是很不的。接下来的两天将由我带领大家畅游汉中的名山秀水,希望汉中的好山好水能给大家带来好情,希望大家在汉中能玩的开心吃的安心住得舒心,并预祝我们此次的汉中之旅能顺利结束,谢谢大家!

汉中城内最著名的名胜古迹就是这座占地14000平方米、台垣高耸气势恢宏俨如城垒的古汉台了。相传古汉台建于公元2,刘邦建国之初汉中太守田叔在此为刘邦建造的行宫。

据《史记记载》,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违背了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盟约而立刘邦为汉中王。为了麻痹项羽,刘邦入汉中时烧掉了走过的栈道。进入汉中后,他采纳萧何的建议拜韩信为大将一方面训练军马,一方面储备粮草。与此同时,采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北越秦岭占领关中,继而统一了全国建立了西汉王朝。汉中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汉朝的发祥地。刘邦在汉中的虽短,但遗留下来来的古迹却很多,古汉台就是其中的一处。

古汉台最早叫汉台,又名七星台,坐北朝南,最高的台地高达7米,为人工移土夯成。自汉以来,这里便成为汉中府署官员的游乐场所。历代都有修葺现耸立于东北隅的天汉楼就是望江楼的初称。明国七年,望江楼经道尹重建并正式命名,此后再无更易。我国古代都有在名胜处临江建楼的传统。一般统称为望江楼。也有冠以雅号的如黄鹤楼、滕王阁等。登之可以饱览山水,陶冶性灵激发诗性。但古汉台的望江楼却与众不同。此楼远离汉江数里之遥,为何会谓之望江楼呢?原来汉台地势高,加之古汉台高七米,望江楼正是利用这一高台优势。古时汉江水源丰沛,航运繁忙,等此楼可清晰饱览碧波东流白帆点缀的如画美景,汉水东去三千里,秦地南来第一楼这里两局诗充分表达了汉太望江楼在陕南名胜古迹中的重要地位。而今,望江楼以其别致的造型巍峨的风姿成为了汉中的标志性建筑。

望江楼的南面为明朝所建的归荫堂。现有古汉桂数珠,每逢中秋时节香气四溢,成为汉中寻香访桂的佳处。桂荫堂的命名和桂树,意在汉中的官员和文人学士受到汉桂的庇护。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原、西南之间的必经之地,在中国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栈道之乡”。首相我们先把这个栈字分开来看,左边是个木字旁,右边是浅水的浅字去掉三点水,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占到在当年是沿河道修建的,而且材料是木头。我们古人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条件,足以见得我们古人是多么的`的聪明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看这个电子沙盘,这是以汉中为中心的秦巴交通分布图,栈道的整体布局,有南三北四之说,北四指的就是沟通关中和汉中翻越秦岭的四条道路,又叫北栈或者秦栈,由西向东分别为“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子午道,又叫子午口,北口在西安的长安区叫子口,南口在汉中西乡县叫午口,刘邦当年来汉中时走的就是这条路,他边走边烧,最后子午道被烧毁了,迷惑了项羽,刘邦来到汉中后拜韩信为大将,养精蓄锐,声东击西,最后取道陈仓道打到了关中灭了项羽统一了天下,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的由来。子午道与今天的西汉高速的走向大致相一致。傥骆道是依傥水和骆水而取名的,傥水向北流到渭河,最后流到黄河,落水向南流到汉江,最后流入长江。傥骆道与现在西安到汉中的飞机的航线基本上是一致的。褒斜道,南口在汉中的褒谷口,北口在宝鸡眉县的斜谷关,长约235公里。陈仓道,北口在宝鸡市的陈仓,南口在勉县。南三指的就是从汉中到四川的这三条道路,又叫南栈或者蜀栈。是古代川陕的交通线。李白曾经感叹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可见这几条路是多么的崎岖。这三条道路自西向东分别为金牛道,金牛道上曾经发生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场骗局:春秋战国时期,有一天秦惠文王在秦岭深山踏青狩猎,偶遇蜀王。两国国君相见,出于礼貌,秦王就将随身携带的价值连城的玉佩赠给了蜀王。蜀王非常高兴,想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也用布帕包了一块礼物送给了秦王,双方礼貌道别,乘兴而归。

中国人一向内敛含蓄,收到礼物之后一般是不会当面打开的,于是秦王回家之后打开一看,里面包的竟然是黄土。秦王气的破口大骂:蜀王竟如此的贪财!众大臣看见这种情况都一起恭贺到: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秦王问:有什么可喜可贺的?大臣们说:黄土国土,蜀王将自己的国土回赠给大王,还有什么比您的玉佩更值钱呢?秦王心里一想,也是啊!于是问道:接下来?于是谋士给他出谋划策。过了几天秦国放出消息说:大秦宝物甚多,尤以石牛为最,它每日不吃不喝,但能日日粪金,天天拉黄金。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和秦国的美女都想送给蜀王。这个消息传到了蜀王的耳朵里,蜀王高兴得睡不着觉,天上掉馅饼,不要白不要,当即下令蔬果五员大将亲帅蜀国大军迅速打通了蜀国通往汉中的道路以便迎取秦王相赠的礼物。因为迎取的主要宝物就是金牛,于是这条蜀道就叫做金牛道。金牛道开通之后,秦王如约将宝物绫罗绸缎和秦国美女送给了蜀王,蜀王乐的笑不拢嘴。但他没想到的是,他刚回去几天,秦国的大军就浩浩荡荡的从他开通的金牛道打了回去,蜀王没有任何准备措手不及,蜀国就此灭忙,从此蜀国也纳入了秦国的版图。

中间的就是米仓道,因为翻阅米仓山而得名,东边的那条就是荔枝道了,说起荔枝大家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了杨贵妃,不错“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条道路就是玄宗李隆基为爱妃杨贵妃修建的道路。据野史记载,当年了李隆基很喜欢杨贵妃,想娶她为妻,但杨贵妃说:嫁给你可以,但是你必须满足我吃荔枝的心愿,李隆基说这有何难,于是下令立即修建栈道,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将巴蜀的新鲜荔枝送往华清宫,也就是李隆基和杨贵妃的别墅。这就是荔枝道的由来。

关于栈道的情况我就介绍的这里,下面我们就去领略一下著名的汉魏十三品的风光。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汉魏十三品了,这些石刻都是当年从褒斜栈道石门摩崖石刻中凿迁到这里的,是汉魏石刻中最有名的是三通石刻了,1983年专门建成了专题陈列室加以。大家来看这通《开通褒斜道》,简称《大开通》。号称陕南第一名石,刻成于东汉永平九年,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它全面的记载了开通褒斜栈道的经过。它的书法劲直硬瘦,是我国书法史上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重要标本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书法价值。

再看这通《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摩崖,简称《石门颂》。从我们不难看出“故”就是去世的意思,“司隶校尉”是一个官名,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杨君”是对杨孟文的尊称,“颂”是对他生平的颂扬。这通摩崖被称为汉隶之极品,与略阳的《陠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它详细的介绍了杨孟文上书请求修复褒斜栈道的经过,成为研究汉中古代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了,它的书法劲道,刻在不平的石面上,显得尤为圆浑,有种古拙自然的意趣,对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国之瑰宝。大家都知道商务印书馆曾经出版过《辞海》,而其书名辞海二字就是取自于此,《汉中日报》的汉中二字也是取自于此。

大家再看这通《衮雪》摩崖,相传为魏王曹操所写。据史料记载,曹操当年两次来到汉中第一次是曹操为了征讨木斗米教教主张鲁而来汉中,次适当曹操得知自己的爱将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中被斩而定军山面临失守时率军来汉中。由于当时曹操和刘备的兵力悬殊不大,于是相持了两个月之后没有结果曹操边退回到了长安。当他亲临汉中时,在褒谷口看到水浪激石如白雪翻滚非常的漂亮,目睹此情此景之后于是欣然写下了衮雪二字。大家看这衮字,一撇一拉犹如翻滚的浪花,一点有如即将落水的水珠,极富动感。而雪字安静祥和。一动一静更体现了曹操书法的独到。后来有人问曹操“这个衮字为啥没有三点水呢”曹操笑着回答道“江中之水甚多,何须画蛇添足”。其实这只是古一种税法而已,我们都知道,古代汉字的书法是激昂就堆成的,他只不过是一个通假字而已罢了。但这足以见得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了。

好了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的讲解就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时间请大家自行参观,谢谢大家

古汉台导游词3

此刻我起首领各人去旅行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

公元前2,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不肯来汉中,萧何劝谦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人物轶,愿大王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云云温润的天气,土地肥沃,河道纵横,盛产鱼米,便操作此地休养生息,训练士卒,囤积粮食。从此,他又拜韩信为上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采用此计一举攻出散关,逍遥三秦,奠基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眷念本身由汉中起身,遂定国号为“汉”。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建筑了本身的行宫。

古汉台坐北朝南,由南向北逐级升高连升三级。饱经风霜的汉台本日已经没有汉代的构筑了。北宋张少禹留下“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萧条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拓为供官员办落成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本日汉台的风采就担任了南宋往后的面孔。园内古树名木繁多,有贵重的汉莲,百余年树龄的桂树,4迂腐的皂角树。牡丹、凤尾竹、虞佳丽装点着汉台,使汉台这一处园林构筑以它的.幽雅吸引着浩瀚的国表里游人。

在汉台最高处耸立的望江楼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汉中的最高层构筑,登临三楼向南远望,一眼就可以望见汉江。它是人们饱览汉中风物的最佳行止。到此刻望江楼二楼榴联上依然写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1958年在古汉台的基本上建成了我们的汉中市博物馆。它一个遗址性博物馆,又是一个性博物馆,共有7个陈列室。望江楼一楼是宋墓出土文物陈列室,二楼是清末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陈”的汉中书法家陈毅的书法陈列。对象华厅别离是革命史迹陈列和宗教造像陈列。桂阴堂作为姑且陈列室用于一些专题陈列。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在汉台南院办它们是第一批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即闻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分为两个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和石门品陈列室。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别离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有7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膊。开凿和栈道因时制宜建筑有7种差异的栈道形制;栈道沿途设官方办法的“邮亭驿置”,个中褒城驿被称为“全国第一驿”,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表里凿迁下来的13方佳构石刻,个中有被称做“陕南第一古石”的《部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它记实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上承秦小篆下启古隶,不行多得。清人杨守敬为“自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仿。”《百门颂》刻凿于公元148年,记实了汉顺帝年间司隶校尉杨孟文向皇上上书奏请复通褒斜道的汗青。誊写者木意在于歌功颂德,不在于显扬书法,但他的书法被后裔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它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汉中略阳的《甫阁颂》并称为“汉三颂”。尚有几方形貌褒谷风光的石刻,如《玉盆》,《衮雪》,《石虎》摩崖都是历代文人所留下的。个中以曹操的《衮雪》最为著名。《石门铭》记实了北魏褒斜道线改道的汗青,书法也极其贵重。它由隶向楷过渡,被康有为美称为“不识人世烟火之仙品”。石门十三品是栈道兴废汗青的记录,也是书法演变的实物尺度,对中外书坛影响异常深远。

古汉台导游词4

此刻我起首领各人去旅行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不肯来汉中,萧何劝谦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人物轶事,愿大王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云云温润的天气,土地肥沃,河道纵横,盛产鱼米,便操作此地休养生息,训练士卒,囤积粮食。从此,他又拜韩信为上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采用此计一举攻出散关,逍遥三秦,奠基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眷念本身由汉中起身,遂定国号为“汉”。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建筑了本身的行宫。

古汉台坐北朝南,由南向北逐级升高连升三级。饱经风霜的汉台本日已经没有汉代的构筑了。北宋张少禹留下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萧条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拓为供官员办落成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本日汉台的风采就担任了南宋往后的.面孔。园内古树名木繁多,有贵重的汉莲,百余年树龄的桂树,400年迂腐的皂角树。牡丹、凤尾竹、虞佳丽装点着汉台,使汉台这一处园林构筑以它的幽雅吸引着浩瀚的国表里游人。

在汉台最高处耸立的望江楼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汉中的最高层构筑,登临三楼向南远望,一眼就可以望见汉江。它是人们饱览汉中风物的最佳行止。到此刻望江楼二楼榴联上依然写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1958年在古汉台的基本上建成了我们的汉中市博物馆。它一个遗址性博物馆,又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共有7个陈列室。望江楼一楼是宋墓出土文物陈列室,二楼是清末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陈”的汉中书法家陈毅的书法陈列。对象华厅别离是革命史迹陈列和宗教造像陈列。桂阴堂作为姑且陈列室用于一些专题陈列。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在汉台南院办它们是第一批世界重点文物掩护单元,即闻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分为两个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和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分为三个单位,别离展示了古代穿越秦巴两山之间有7条古道的走向;褒斜古栈道南端石门隧洞膊。开凿和栈道因时制宜建筑有7种差异的栈道形制;栈道沿途设官方办法的“邮亭驿置”,个中褒城驿被称为“全国第一驿”,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表里凿迁下来的13方佳构石刻,个中有被称做“陕南第一古石”的《部君开·通褒斜道摩崖石刻》,它记实了汉明帝刘庄复通褒斜道开凿府门隧洞的事,从书法上说,它上承秦小篆下启古隶,不行多得。清人杨守敬评价为“自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模仿。”《百门颂》刻凿于公元148年,记实了汉顺帝年间司隶校尉杨孟文向皇上上书奏请复通褒斜道的汗青。誊写者木意在于歌功颂德,不在于显扬书法,但他的书法被后裔称为“汉隶之极作,学隶者必学之范本”。它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汉中略阳的《甫阁颂》并称为“汉三颂”。尚有几方形貌褒谷风光的石刻,如《玉盆》,《衮雪》,《石虎》摩崖都是历代文人名人所留下的。个中以曹操的《衮雪》最为著名。《石门铭》记实了北魏褒斜道线路改道的汗青,书法也极其贵重。它由隶向楷过渡,被康有为美称为“不识人世烟火之仙品”。石门十三品是栈道兴废汗青的记录,也是中国书法演变的实物尺度,对中外书坛影响异常深远。

古汉台导游词5

各位游客们:

大家好!

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座高台,这就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它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个台阶,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后来人们常将这个台视作汉朝基业的象征。

古汉台的最高处,是一座三层高楼——望江楼,它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望江楼高17。5米,融南北之长,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是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

望江楼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据说在过去,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正如望江楼二楼榴联上写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楼”。现在,随着汉中城市规模的拓展,登楼已不能望江了。望江楼也已改成汉中博物馆的馆藏宗教造像陈列室。

望江楼两侧,分别有铜钟亭和石鼓亭,铜钟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据说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为传世珍品。西侧石鼓亭内的石鼓,又名月台苍玉,玉质,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为“汉中八景”之一。

望江楼对面,是建于明代的桂荫堂,据说堂前那几株大树就是古汉桂,每逢佳节,香飘四溢,是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堂内陈列有汉中汉代史迹。桂荫堂东西两面的建筑称为东华厅、西华厅,分别陈列有汉中革命史迹和古字画。

古汉台导游词6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中心,楚汉相争时期筑建,面积约8000平方米。由三级台地构成,台高7米。刘邦驻汉中发迹而定鼎。故将国号定为汉。他驻过的高台就被后人尊称为古汉台。宋代的张少愚有“留此一坯土,犹是汉家基”的诗句,其中的“一坯土”,就是指残存的高台。清代的陈毓彩有诗云“赤帝龙兴事已陈,层台巩固尚如新。当日宫廷湮没迹,此时郡国有仁人。”

目录位置简介历史沿革历史遗迹主要陈列收缩展开位置简介

古汉台,位于汉中市汉台区东大街26号,因为这里是刘邦在汉中当汉王时的王府,所以又称古汉台。现为汉中博物馆。

历史沿革

公元前2鸿门宴后,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今汉中市汉台区)。”不久刘邦就率众从子午道来到汉中,由于当时包括汉中在内的西南地区还是蛮荒之地,刘邦心中自然不快。与刘邦同来汉中的萧何劝告刘邦说:“虽王汉中之恶,不犹愈于死乎!”且“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所以“愿大王王汉中。”刘邦听后十分高兴,于是重整旗鼓,拜韩信为大将,经过四个月的精心准备,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掉三秦王——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一举夺得天下。为了纪念这段历史,刘邦在取得天下之后,定国号为“汉”。刘邦当年在汉中时的行宫遗址,就是汉台,人们仰其历史久远,又称其为古汉台。宋朝以至民国时期,汉台为汉中府署所在地。历尽沧桑的汉台,今天已经没有汉代的建筑了,北宋张少禹曾有诗句说,“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荒芜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发为供官员办完工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 1958年,汉中市以古汉台为馆址,建立了汉中博物馆,其建筑主要依托古汉台原有的`建筑风格和布局,由自南而北逐级升高的三个院落组成,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相继修建了石门十三品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东西华亭、北大门仿古建筑群,重修了望江楼、桂荫堂,整修了庭院园林,形成了以明清建筑以主的园林式风格。

历史遗迹

古汉台

走进博物馆,迎面一座高台,这就是汉王刘邦的宫廷遗址——古汉台,它高7米,坐北朝南,分三个台阶,是人工夯土建成的具有典型秦汉宫廷模式的遗址,后来人们常将这个台视作汉朝基业的象征。

望江楼

古汉台的最高处,是一座三层高楼——望江楼,它就是南宋时修建的天汉楼。望江楼高17.5米,融南北建筑之长,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是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望江楼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据说在过去,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正如望江楼二楼榴联上写的:“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现在,随着汉中城市规模的拓展,登楼已不能望江了。望江楼也已改成汉中博物馆的馆藏宗教造像陈列室。望江楼东西两侧,分别有铜钟亭和石鼓亭,铜钟亭里放着一口很精致的大铜钟,据说是明代汉中瑞王府的遗物,为传世珍品。西侧石鼓亭内的石鼓,又名月台苍玉,玉质,传说是汉王刘邦的上马石,为“汉中八景”之一。

桂荫堂

望江楼对面,是建于明代的桂荫堂,据说堂前那几株大树就是古汉桂,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是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堂内陈列有汉中汉代史迹。桂荫堂东西两面的建筑称为东华厅、西华厅,分别陈列有汉中革命史迹和古字画。

镜吾池

桂荫堂南面,是一潭水池,这是清初所建的镜吾池。镜吾池为长方形,长13米,宽6米,中为石拱桥,分别刻有“龙”、“虎”,为汉中道署十景之一。池旁一个圆形的石头上,镌刻着一首名为《镜吾池》的诗:“池塘如镜水平芜,照得今吾即故吾。莫笑萍踪飘不定,春风一约自同趋。”

古汉台导游词7

现在我首先领大家去参观刘邦在汉中的王府古汉台。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郡南郑”。刘邦不愿来汉中,萧何劝谦道:“汉中,语曰‘天汉’,其称甚美,愿大王王汉中。”刘邦从谋如流,便率军由子午道来到汉中任汉王一职。他来到汉中后,见到汉中如此温润的气候,土地肥沃,河流纵横,盛产鱼米,便利用此地休养生息,操练士卒,囤积粮食。此后,他又拜韩信为大将军。韩信出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采纳此计一举攻出散关,平定三秦,奠定了汉室帝业之基。刘邦为了纪念自己由汉中发迹,遂定国号为“汉”。同时,在汉中“置名材,立宫室”,修建了自己的行宫。

古汉台坐北朝南,由南向北逐级升高连升八级。历尽沧桑的汉台今天已经没有汉代的建筑了。北宋张少禹留下诗句“留此一掊土,尤为汉家基”。可见在北宋时汉台曾一度荒芜过。到了南宋,汉台被开发为供官员办完工之后的休闲娱乐之处。今天汉台的风貌就继承了南宋以后的面貌。园内古树名木繁多,有珍贵的汉莲,百余年树龄的桂树,400年古老的皂角树。牡丹、凤尾竹、虞美人装点着汉台,使汉台这一处园林建筑以它的幽雅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

在汉台最高处矗立的望江楼就始建于南宋。它曾是汉中的最高层建筑,登临三楼向南眺望,一眼就可以看见汉江。它是人们饱览汉中风光的最佳去处。到现在望江楼二楼榴联上依然写着“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

1958年在古汉台的基础上建成了我们的汉中市博物馆。它一个遗址性博物馆,又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共有7个陈列室。望江楼一楼是宋墓出土文物陈列室,二楼是清末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陈”的汉中书法家陈毅的书法陈列。东西华厅分别是革命史迹陈列和宗教造像陈列。桂阴堂作为临时陈列室用于一些专题陈列。博物馆最重要的一组陈列在汉台南院办它们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著名的“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分为两个陈列室褒斜古栈道陈列室和石门十三品陈列室。

下载古汉量词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汉量词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填量词

    一、我 会 写 量 词。姓名———————— 一()水牛一()图书一()小树一()鲜花一()小花一()杏子 一()白马一()小鸡一()星星 一()飞机一()山羊一()田地一()金鱼一()石桥一()西瓜一()叶子一()白云一()苹果一()鸭子一()......

    量词 对外汉语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教学一直是学生学习时的一大难点,同时也是教师授课时的一大难点。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分析了汉语量词的语法特征和分类,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学习者在......

    对外汉语——量词_

    乔邦国际教育www.xiexiebang.com Measure Word 量词 一、量词分类: 中文里有很多量词,常见的如“只”、“个”,其中有几十个量词在英语里没有对应词.这些量词使得在描述事物时......

    形容词、量词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形容词、量词 一、 填上合适的形容词 (美丽)的春天 (柔柔)的春风 (细细)的春雨 (柔嫩)的小草 (雪白)的梨花 (红红)的杏花 (粉红)的桃花 (翠绿)的竹子 (嫩生生)的......

    常用量词

    汉语常用量词 数量类---匹、张、座、回、场、尾、条、个、首、阙、阵、网、炮、顶、丘、棵、只、 支、袭、辆、挑、担、颗、壳、窠、曲、墙、群、腔、砣、座、客、贯、扎、捆......

    俄语量词

    俄语量词 米 метр 厘米 сантиметр 千米(公里) километр平方米 квадратный метр 立方米 кубический метр 吨 тонна......

    量词歌

    《量词歌》这节语言活动,为了能够将教学目标落实好,学习正确的使用量词。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环节:找错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辨、改错能力。在此环节中,我利用自我介绍的形式,故意......

    紫光古汉文化宣传册

    紫光古汉集团文化宣传册 目录 企业文化 一、企业概况 1、公司简介 2、年报点评 3、所获荣誉 二、孝心文化 1、广告效应 2、公益事业 3、歌舞团义演 4、公司司歌 三、感恩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