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央视曝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全文字号
http://tech.hexun.com/2011-11-09/135045712.html
央视曝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全文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02011年11月09日12:55 来源:和讯科技
纠错|收藏|订阅将本文转发至:转发到和讯微博|转发到新浪微博|转发到搜狐微博|转发到腾讯微博|转发到QQ空间|转发到人人网|转发到豆瓣网|转发到手机
和讯科技消息 11月9日中午,据央视新闻最新报道,发改委反垄断局证实,已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进行反垄断调查,查明两公司在互联网接入市场上涉嫌垄断,若事实成立将被处数亿至数十亿罚款。
据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不及美英日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10,但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业内评论指出,作为中国最大宽带接入及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提供商,中电信自身战略如因反垄断调查进行调整,对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将带来巨大影响。
以下为节目实录:
不久前,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可以说令我国亿万网民大跌眼镜。这份名为《2011年蓝皮书的中国信息化形式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排名全球第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1兆每秒网速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到四倍。
今日有消息称,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就这个社会普遍的问题,我们的记者也独家专访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
李青告诉我们,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启动了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监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
李青: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它们俩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是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对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它给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这个在《反垄断法》上我们叫做“价格歧视”。
李青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直连宽带为261.5G,仅占两公司拥有1078G国际出口宽带的24.3%。从互联质量看,两公司2011年1至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为87.7至131.3毫秒,丢包率为0.2至1.9%,均不符合原信息产业部《互联网骨干网兼互联网服务暂行规定》时延不得高于85毫秒,丢包率不超过1%的要求。这也就表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
李青:相当于这两张网没有合到一起。那么我作为用户,我接入一个ISP服务商,通过它我接入网络,我不可能再去接,那么就需要它把两个大网都接起来。那么光是这一下,我觉得作为接入成本来讲,它就是双份的。再一个它没有互联互通,网民的上网速度也受影响。
据有关部门的初步估算,如果能够推动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五年可以促使上网价格下降27%至38%,至少为消费者节约上网费用100到150亿元。
记者:如果事实成立的话,依据我们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处置呢?
李青: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的1%至10%的罚款。那么对中国电信来讲,它的互联网接入的收入是相当高的,一年大概有500个亿,对于中国联通来讲,大概一年不到300个亿。如果最后经过我们案审的话,如果事实成立,定性准确,我们处罚大概在1%至10%罚款的范围内。
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第二篇:案例—中国电信联通涉嫌垄断现象调查
中国电信与联通涉嫌垄断遭调查
【摘要】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由打破垄断到形成垄断,风风雨雨经历了将近30年,本案例将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说起,描述他们的涉嫌垄断现状,以及介绍发改委、央视、中国邮电报及广电系对此事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垄断;反垄断
2011年11月9日,我国发改委证实正在就价格垄断问题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展开调查,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事实成立,两家电信运营商将面临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这是自反垄断法2008年生效以来,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的第一件涉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反垄断案。
一、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发展历程
1980年之前,我国电信业的基本体制是政府部门直接垄断经营公用电信业。但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实施严格管制,电信业基本不盈利甚至亏损,电信基础设施及服务短缺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之一。政府开始实施电信管理体制改革并放松价格管制,采取对邮电业实行中央和地方双重领导、允许邮电部门征收电话初装费等措施。优惠政策带来电信业的迅速发展,1979年至1995年,全国邮电通信固定资产投资达2700亿元,其中约1/3来自电话初装费。但在此过程中,电信业政企合一体制下的行政性垄断矛盾日益突出,公众对电信服务高价低质很不满意。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拉开了我国电信业改革的序幕。中国联通的成立是我国电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我国电信业乃至国内垄断行业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首例。为了尽快在基础电信市场形成竞争格局,国家将扶持中国联通,使其尽快形成较强的竞争实力,作为电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推进。但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并没有形成,联通公司的资产只有中国电信的1/260,1998年其营业额也仅为中国电信的1/112。
1999年4月14日,国家提出了扶持联通发展的一揽子建议:一是将正在组建的中国寻呼集团公司成建制划入联通公司;二是我国CDMA移动通信网建设与经营统一由联通负责;三是将1998年国家发行的1000亿元财政债券中用于支持联通公司的10亿元转作国家资本金;四是同意联通建立国际出入口局,开办国际电信业务;五是信息产业部要根据联通公司发展的需要,从信息产业系统选调部分通信经营管理和业务技术骨干,充实到联通公司。在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在信息产业部的具体运筹下,扶持联通的各项重大政策措施短时间破土而出,联通由此迈上了走向新生的重组之路。
通过一系列大手笔的资本结构重组,联通的总股本迅速增加到158.8亿元,其中国家注资126亿元,占79%,成为绝对的控股股东,其他15家股东则变成了仅占二成股份的小股东。联通增资扩股后,资产负债率大大降低,再加上国信寻呼所带来的业务收入和盈利能力,使得联通后来的成功上市成为可能。
为了支持联通的发展,国务院还曾决定把从铁道部分离出来的铁通公司并入联通。但由于铁通公司人员包袱沉重,最终双方协商未果。同时,还决定把四个城市的CDMA长城网也划转联通统一建设经营。在国家一系列人力、财力的政策扶持下,曾经严重“贫血”的联通元气大增。此后,通过果断清理“中中外”项目和适时重组上市,联通从一个资产结构和管理上比较分散的公司,迅速整合为一个集中、统一、高效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国际规范治理的大型电信企业,确立了在中国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的地位。
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涉嫌垄断
2010年11月,部分运营商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在北京召开“中国宽带互联网反垄断”研讨会。据参会人士说,中国电信、联通长期以“同一种产品,三种用户、三种价格”进行价格歧视,两家公司给作为竞争对手的弱势运营商网间流量结算价格高达100万元/G/月以上,增值服务提供商的结算价格则只有10万~30万元/G/月,内容服务提供商仅为3万~10万元/G/月。另外,两家公司为应对广电总局组建的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的竞争,更是采取了对互联网宽带接入的清理行动。
两家运营商的垄断行为之所以受到相关部门的注意,也是源于部分企业机构针对2010下半年“断网事件”的举报。2010年8月上旬,中国电信要求各省公司对高带宽和专线接入进行清理,除骨干核心正常互联互通点外,清理其他所有运营商和互联单位等的“穿透流量”流入,这一规定迅速引发行业内的震荡。所谓“穿透流量”,是指一些公司在中国电信购买带宽后并不自己使用,而是转手卖给其他运营商赚取差价。
按照工信部规定,为补偿中国电信和联通的骨干网投资,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互联互通,只要用户上网产生网间流量,其他运营商都要向它们进行单向结算。但在实际操作中中国电信却予以差别定价,以高于其他客户的价格,向其他的款待接入商进行网间结算,以此抬高竞争对手的带宽接入成本,其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价差最高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一些运营商通过“穿透流量”这一办法,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接入电信骨干网,但是此次中国电信斩断“穿透流量”之举,令这些接入运营商遭受重创。2010年8月12日至9月9日,27天之内,仅广东铁通就爆发了37477件用户投诉,38443户用户拒绝缴费,并有28210户用户面临退网。据业内人士估测,这场清理波及的互联网用户可能超过1000万。名为《2011年蓝皮书的中国信息化形式分析与预测》的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排名全球第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30多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1兆每秒网速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到四倍。
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遭反垄断调查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表示,2011年上半年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接到举报后,就立刻启动了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涉嫌价格垄断案的调查。调查主要是针对两方面:一是两公司自身没有实现互联互通,二是两公司对于与自身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存在价格歧视。基本查明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是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它们俩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就是利用这种市场支配地位对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它给的价格就要优惠一些。这个在《反垄断法》上我们叫做“价格歧视”。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之间直连宽带为261.5G,仅占两公司拥有1078G国际出口宽带的24.3%。从互联质量看,两公司2011年1至9月骨干网互联时延为87.7至131.3毫秒,丢包率为0.2至1.9%,均不符合原信息产业部《互联网骨干网兼互联网服务暂行规定》时延不得高于85毫秒,丢包率不超过1%的要求。这也就表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实现充分互联互通。针对国家发改委反垄断调查一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作出回应。中国联通称,自己正在应国家发改委要求,提供2010向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出租宽带业务的价格、数量及营业额等相关信息。中国电信表示,自己一贯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营宽带业务,并积极配合相关监管部门的调查。
正在这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2011年11月11日,人民邮电报头版以《混淆视听 误导公众》为题全面驳斥央视对电信联通涉价格垄断的报道。报道开头即以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对加在电信联通身上的垄断之名的不解和愤懑:“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据人民邮电报报道,这些不满来自通信员工的微博。该文写道:“这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令两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让几十万电信与联通员工难以接受,震惊!冤枉!委屈!无奈!”
人民邮电报随后四问央视:基本概念厘清了吗?垄断事实查明了吗?全球行情吃准了吗?新闻素养丢掉了吗?全面否定垄断之名。
作为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被发改委调查一事的首发媒体,央视在11日也没闲着。央视官方网站首先在首页刊发署名舒圣祥的网评《破除宽带垄断,不仅要重罚更应大幅降价》,后又刊发报道《多数网民认为中国电信和联通垄断经营》,做出了回应。有人大声叫好,有人说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是体制下的部门利益争夺“闹剧”。发改委首次向央企高高举起反垄断大刀一事正滑向不可知的边缘。
央视网在专题报道中表示发改委作为执法机构是在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并称电信和联通在宽带接入领域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了2/3,满足“在市场中占有支配地位”的判定条件,所以必须要受到《反垄断法》的约束。
在人民邮电报与央视的掐架中,广电系也主动要求可以“被调查”。昨天,广电系统下属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有线电视工作委员会会长陈晓宁向本报记者证实,在得知发改委的调查后,广电方面主动要求配合反垄断局的调查取证工作,目前在积极准备材料。“我们希望发改委反垄断局的调查,能够促进公平竞争,共同发展。”他说。反垄断调查最终的受益方可能是广电系和移动。因为如果要引入竞争的话,这两者是最希望进入的。比如广电运营商就一直想在宽带领域有所突破,但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网络,广电发展宽带用户需要向电信、联通缴纳带宽费用以及出口流量费用,据估算这一成本占到了收入的40%。但是,网络铺设的成本其实耗资巨大,比如电信、联通除了当年的骨干网建设,每年还有巨大的投入放在宽带网络建设上。以2011年为例,中国电信的总体资本支出为500亿元,其中宽带和互联网投入占到71%,达350亿元。联通的资本支出为738亿元,其中宽带和数据预计投入187.5亿元,占比25%。如果让广电自己再建一套核心骨干网络,是否会涉及到重复投资浪费的问题?而移动也一直希望能直接运营固网宽带业务。“铁通和其他运营商的宽带竞争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如果中移动上市公司自己来做,那带来的竞争将是更加势均力敌的。”有运营商人士指出,但这对中移动来说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铁通和移动自身的固网业务将如何分工和协调。
四、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申请终止调查
经过一番折腾,在2011年12月12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向国家发改委提交整改方案和终止调查的申请。整改方案具体内容共有四方面:一,中国电信将尽快与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骨干网运营商进行扩容。二,降低与中国铁通的直联价格,进一步提升互联互通质量,实现充分互联互通。三,将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管理,按照市场规则公平交易,并梳理现有协议,适当降低资费标准。四,将大幅提升光纤接入普及率和宽带接入速率,五年内公众用户上网单位带宽价格下降35%左右,并立即着手实施。
所谓“中止调查”,是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对反垄断执法机构调查的涉嫌垄断行为,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在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可的期限内采取具体措施消除该行为后果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中止调查。中止调查的决定应当载明被调查的经营者承诺的具体内容。反垄断执法机构决定中止调查的,应当对经营者履行承诺的情况进行监督。经营者履行承诺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终止调查。
不过,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对本报表示,是否终止针对电信和联通的反垄断调查,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程序才能确定,同时还要看企业如何整改,以及对声明中所承诺的内容的具体落实情况如何。而且,广电方面对目前事态的进展仍不完全满意,不希望发改委中止调查。“电信和联通这次声明中提到的规范专线接入资费标准,降低用户宽带价格,提升接入速率是好事。”广电总局科技司一位官员12月2日表示,但他们单独提出降低与铁通的直联价格,这显然是工信部协调下三大运营商达成的内部统一。“国家发改委的调查不应因此而停止,因为电信和联通过去的垄断已经给消费者造成伤害,应该受到处罚。不希望看到这次调查以三大运营商内部摆平而告终。”这位广电人士说。
电信巨头的整改说明向公众描绘的是一个美好的电信未来,但是,反垄断调查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宽带接入及网间结算领域是否利用自身具有的市场支配地位阻碍影响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等行为。而在声明中,两家企业在核心问题上含糊其辞,更多的整改内容偏向了宽带用户的体验性整改。这样调整的后果只有一个,就是将反垄断调查的主体从B2B的行业垄断调查转向了B2C的用户终端的价格调整层面。电信、联通是真的认错整改,还是在转移视线,推销自己?国家发改委价监局对中国电信的整改措施并不满意,认为这些承诺过于粗略,并且无据可查,价监局要求中国电信拿出更为具体的方案,并对外公布。
五、结尾
电信、联通反垄断调查仍在进行中,在被曝出“涉嫌垄断”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似乎都没显示出被击垮的迹象,因为舆论并未出现一边倒,而是两方对垒情况严重,各种“专家”登场,但观点不一,显示此事争议很大。眼下,不少央企已怀有惴惴不安之心,生怕反垄断之声向自己蔓延。不过,多数人认为,此次很难对电信和联通是否垄断下结论,因为道理很简单,如果要针对电信和联通这样的大型央企,不是国家发改委一家说了算的,还需要征求工信部等其它部委的意见,而工信部作为两家电信运营商的母体是不可能会拿自己过去的下属企业开刀。尤其是,目前正处于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城市核准的最关键阶段,此次状告电信和联通的就有广电,如果真对电信和联通进行处罚,就会使电信业与广电业之间的原有平衡被打破。因此,这个被称为“反垄断第一案”的重大事件越来越不像是在讨论垄断问题,而是向广电电信利益之争转变,甚至涉及到三网融合的走向。
问题:(1)垄断是怎么形成的?市场为什会出现垄断?
(2)请对中国电信和联通垄断调查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谈谈对垄断及其监管的认识。
要求对所给出的案例,进行完善,不要求进行案例分析。要求的是,查阅案例的最新进展,并完善目前所给的案例材料。案例正文时,主要是陈述案例,不能对案例进行评述与分析
第三篇:人民邮电报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范文模版]
http://news.eastday.com/c/2011111
1/u1a6199339.html
人民邮电报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
格垄断的报道
2011年11月11日 10:40 来源:中国网-人民邮电报 选稿:张侃理
人民邮电报截图
混淆视听 误导公众
——驳央视对电信、联通涉嫌价格垄断的报道
“我好想哭啊,我只能装一家的有线电视、用一家的电、使一家的煤气、以别人商量好的价格加两家的油,价格一天天飞涨的时候,没有人说垄断;当有一种业务几家运营商比着提速、比着降价的时候,却有人说,你垄断了!”这是在11月9日12时央视《新闻30分》节目曝出国家发改委正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进行反垄断调查的报道后,一些通信员工发出的微博。这突如其来的当头棒喝,令两家公司的股票狂跌,也让几十万电信与联通员工难以接受,震惊!冤枉!委屈!无奈!
而更多的人也觉得这事荒谬。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体改所主任史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疑惑:电信行业这些年一直在改革,这些年资费一直在下降,为中国经济发展、解决国内通胀出了力,凭什么拿最好的行业来开刀?
就连各投行也感到吃惊,摩根大通和中金都认为,在中国内地的宽带业务市场,联通和电信不能被称作为“垄断者”,他们还面临着铁通、广电等的竞争。
还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认为,通信行业在国企里是体制改革最彻底的。十几年来,通信行业按照国家要求进行了多轮分分合合的体制改革,形成了目前三家拥有全国性网络资源、实力与规模相对接近的市场竞争主体,三家公司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本报记者通过调查与采访,发现央视报道完全是片面之词,错误百出,与事实严重不符。
基本概念厘清了吗?
【央视报道】发改委已经基本查明,在互联网接入这个市场上,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合在一起占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场份额,肯定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如果证据确凿事实成立,将处以上一营业额的1%~10%的罚款,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元的罚款。
【事实真相】好一个混淆视听的“互联网接入”!正是因为央视采用了这一广义概念,才得出了“罚款数十亿”这一骇人听闻的结论,在业界和网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事实上,“互联网接入”分为不同领域,发改委此次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起的调查,是针对SP接入市场而不是公众市场的,SP接入市场不涉及普通用户,与公众市场完全不同。据了解,中国电信或中国联通每年从SP接入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只有不足2亿元,因此,即便是“证据确凿事实成立”,所处罚款也应以此为基数,而绝非数亿到数十亿元的天文数字。
垄断事实查明了吗?
【央视报道】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对于跟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给出高价,对于没有竞争关系的企业,给出的价格更优惠。
【事实真相】这种说法显然是已经认定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在带宽专线接入上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然而这种结论无数据支撑,因此并不成立。
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在互联网专线接入市场,其实除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还有其他几家互联网骨干网经营单位,包括中国移动、中国铁通以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中国科技网网络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等。此外,还有转租的众多增值电信企业,例如电信通、长城宽带、歌华等。
因此,这个市场完全不是想象的只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独霸天下,由于众多网络提供商的存在,对客户争抢激烈程度可谓白热化,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然而专线接入市场到底收入是多少,至今没有任何部委和机构发布过数据,因此电信与联通到底在其中占有多大比例,完全没有数据支撑。所以所谓垄断之说也就无处立脚。
至于央视报道提到的向SP出租带宽价格的差异,打个比方说,同样是一个房地产商旗下的商品房,同样是100平方米,北京和上海的价格差达40万!奇怪吗?当然不!因为民众很容易理解,由于商品房的楼盘定位、所处地段、小区配套,甚至交易时间的不同,有价格差异很正常。电信运营商对SP出租带宽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交易条件的差异(区域因素、时间因素、产品细节、客户要求、服务质量等),出租带宽的价格也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垄断何谈之有?
全球行情吃准了吗?
【央视报道】截至2010年,我国宽带上网平均速率位列全球71位,不及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十几个经济合作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是,平均一兆每秒的接入费用却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4倍。
【事实真相】暂且不说该报道采用的数据是不是与此次反垄断调查有关,也先不争论数据是否已经过时,仅就这样不考虑背景的简单比较而言,绝对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公平的。这就好像让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与成人赛跑一样。
宽带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基础设施之一,是与国情和人均GDP相匹配的。论国情,中国地域宽广,农村和偏远地区所占面积大,宽带建网的难度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不可同日而语,单是西藏和新疆的电话村通服务就耗资巨大,何况宽带普遍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国家宽带战略,以政府直接投资或者鼓励投资等方式推动宽带发展。而我国尚未把宽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宽带建设主要靠行业推动和企业投资拉动。
论人均GDP,2010年中国在世界排名95位(IMF数据),但是央视报道拿来比较的却是排名靠前的经济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导致某一产品服务的价格和普及率差异,是很自然的。按照全球通信行业的发展规律,一项业务的普及率在20%以上才进入成熟期,之前是成长期,目前我国的宽带普及率不足10%,而许多发达国家的普及率为30%左右。不同的市场,其发展阶段不同,产品生命周期不同,发展规律当然不会相同。
如果与国情更为相似的俄罗斯和印度相比,我国的宽带服务价格较低、速率更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我国国家宽带战略尚未成形之时,中国电信先行一步,提出了“宽带中国 光网城市”工程计划,预计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所有城市的光纤化。中国联通也在大力推动宽带接入的光纤化。
事实上,仅在2011年中,我国的宽带服务就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仅举两例,在江苏的很多地区,8M宽带如今每月仅需60元,而广东全省的平均宽带上网速率超过3M。近几年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宽带资费每年下降6%~10%,这一幅度,早已大大高于央视报道的“如果能够推动市场上形成有效竞争,未来5年可以促使上网价格降低27%~38%”。以中国电信为例,按照其“宽带中国 光网城市”计划,宽带用户的接入带宽将在3~5年内跃升10倍以上;资费在3年左右迎来“跳变期”。而这些为民谋利的发展目标,并不是在政府强制要求下做的,而是企业主动执行的。
新闻素养丢掉了吗?
【央视报道】相关部委已就宽带接入问题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展开反垄断调查,并有可能对两家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记者根据初步推算,如果事实成立,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为此将遭到数亿到数十亿的罚款。
【事实真相】“可能”、“如果”等在新闻体裁中十分忌讳的用词,组成了央视这段新闻的大部分内容。
11月9日,发改委对两家运营商进行的反垄断调查还未结束,发改委还没有作出最终结论和处理意见。根据反垄断法第44条,反垄断执法机构对涉嫌垄断行为调查核实后,认为构成垄断行为的,应当依法作出处理决定,并可以向社会公布。然而此时,央视抢先一步在当天中午的“新闻30分”播出了报道。就连投行高盛都认为:“这次的事件让我们非常惊讶。惊讶的是,在任何官方定论还没有出台之前,央视的报道就进行了一些类似于巨额罚款的推测。”
央视此举是否违反相关规定,自有专门的部门去裁定。但是单就这一报道本身,也是漏洞百出,只要稍有新闻素养的人就能看出破绽重重:其一,近4分钟的报道只对发改委进行了单方面采访,根本没有给另一方当事人澄清事实的机会,有悖于新闻的公正性,从而误导公众,引发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其二,记者在基本概念都没有厘清的基础上,用想象代替采访,用推测代替事实,大量使用“如果”、“可能”句型,将结论硬拧向耸人听闻的方向,有悖于新闻的客观性。此报道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轰动效应,但却因缺乏事实依据根本站不住脚,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和准则,不仅与国内新闻战线正在提倡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相冲突,更与央视国家级传媒的地位不符。
第四篇: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垄断竞争关系(范文模版)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垄断竞争关系及特点
文法学院广告101班薛业建23号
中国移动语言中国联通的竞争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之间的竞争不同,这是因为从网络规模上看,中国移动比中国联通大得多,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差距要小;从竞争地域上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几乎在所有地区展开竞争,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基本上还是各自割据的局面。此外,由于移动通信的发展势头比固话要好得多,因此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的竞争虽然有从竞争对手那里挖客户的现象,但更多的是加快新技术、新业务的应用步伐,刺激现有客户增加消费,以及吸引更多新的用户入网。
根据以上分析,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显示出来的竞争特点更象管理学上的垄断竞争,更多的是新技术的采用,更多的是不断推出新的市场活动、新的营销方式,新的品牌策略。也就是说双方都在积极创新,都在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并快速模仿或采取应对措施。这也是垄断竞争的特点。这种趋势在短期内仍不会改变。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还采取了不同的相互制约措施。中国移动手机用户向中国联通手机用户发短信,每条要比其他方向的短信贵5分钱。在广州移动的单向收费政策中,既包含了移动的手机,也包含了固定电话,就是没有包含联通的手机。一些其他优惠措施,两个公司也纷纷把对方屏蔽在外。
当然还有更直接攻击对方的方式,例如出现了割断对方的电缆、收购对方的手机、购买对方电话卡通话高峰期长时间占用线路攻击对方线路少缺陷,等等。但这些初级方式的竞争,将随着对方采取应对措施而失效。另外,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竞争双方管理、营销能力有缺陷的一种表现,这种直接攻击的方式将随着双方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少。
此外,还有一种更高级的攻击方式,例如中国移动在广告中声称它们专注于移动业务,其实是在说联通除了移动业务外,还有寻呼、固定电话等业务,由于联通不如它们专一,所以不象它们好。而中国联通的CDMA的各种特点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也是针对GSM的弱点的(虽然联通也有GSM网,但其发展已经受到
了各种限制),又被中国移动抓住了网络覆盖区域缺陷,在广告中大力攻击。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也有一定的合作(实际上更多的是默契),例如针对小灵通的态度上,在广东两方不约而同采取了单向收费。两方一直保持了很好的价格差异(联通的价格可以比移动低一些)。两方在各地的资费政策非常相似。两方都不与小灵通短信互通……
总之,由于我国移动通信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潜力,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之间的垄断竞争仍将持续下去。由于垄断竞争是各种竞争模式中最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因此也会给广大用户带来越来越多的好处。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垄断竞争们可以看出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一下特点。首先,垄断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竞争的完结,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核心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竞争,此其一;其二,从现实的经济主体看,垄断现象和垄断组织只在某些领域或某些部门存在,同时还并存着尚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和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主体之间甚至垄断组织内部,仍然存在着更加激烈的竞争。其次,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大体上有局内竞争(垄断组织之间)、局外企业竞争(垄断组织和非垄断企业)、垄断组织内部企业的竞争和非垄断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再次,垄断条件下竞争出现如下变化:一是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二是竞争的手段更加残酷;三是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后果(破坏程度)更加严重;四是竞争的空间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国外市场,而由于垄断导致的寡头出现,使得竞争又由单纯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
第五篇: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号码网段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号码网段大全
2010-11-08 20:0
4中国移动134,135,136,137,138,139,150,151,152,154,157,158,159 187, 188(TD-SCDMA), 147
中国联通130,131,132,155,156 185、186
中国电信133,153,189 ,180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神州大众卡”等著名服务品牌,服务网号为“139、138、137、136、135、134、159、158、150、157、151、187、188”。号段排序按照发放顺序排列。
发放完134后,13号段全部发放完毕,紧接着,2006年,159; 2007年2月,158; 2007年9月,150;
2008年4月,157,用于八大城市,4月1日起启动的3G“中国标准”TD-SCDMA业务测试和试商用号段
2008年7月,151;08年三季度集中放出“151号段” 2008年7月,187,188,08-7-17,工信部
2008年7月,188,移动接手青岛,保定的TD网后,很可能启用 2008-7-17,记者从运营商内部获悉,目前工信部已经完成了3G专属的部分18X号段号码分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分别获得了部分18X号段。在此次分配中,180、189号段被分配给中国电信; 187、188归中国移动使用;而185和186号段则归新联通所有。中国联通130、131、132、133、153、155、156、185、186 中国电信133、153、180、189
153属预付费号码,133仅有极个别是预付费号码,大部分都是和189一样,属后付费号码
1349号段早已经配给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使用(全球星卫星手机),中国卫通旗下中宇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简称“中宇”),中宇通过地面建基站可以实现和其他运营商的“互联互通”,经营的号段由国家规定为1349,号码长度为11位,可以直接和固话、移动、联通等互拨,其资费标准1.8元/分钟,国际业务则按照国际长途话费计算。
补充: 130号段,131号段,132号段,155号段为中国联通普通号码段。133号段,153段号,180号段为中国电信普通号码段。
134号段,135号段,136号段,137号段,138号段,139号段,150号段,151号段,152号段,157号 段,158号段,159号段,182号段,187号段,188号段为中国移动普通号码段。147号段为中国移动G3高端用户号码段。
156号段,186号段为中国联通 沃3G高端用户号码段。189号段为中国电信天翼3G高端用户号码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