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5篇)

时间:2019-05-14 18:06: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

第一篇: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

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

汶川大地震距离现在已经有一周年了,可是人们还是没有忘记那一次中国所受的损伤,那一次地震所带来的危害!5。12这个可怕的日子还一直困扰着四川人,让他们恐惧:房屋倒塌,家破人亡„„但也体现了我们中华人民的团结,友好。

在发生大地震的后几天里,救援人员一直都在拼命抢救埋在废墟里的小孩、大人。其中有一位警卫,他今天已经抢救了2个人了,正当他准备再次进去时又发生了余震,大家都准备离开,可这位警卫却哭着说道:“再让我救一个吧„„一个也好。”说着又准备冲进去,幸好有几个人拉着他,否则他很可能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这时,大家却都因为这位的话而伤心,他们当中又有谁不想再多就一个呢?

再说一位老师吧。恐怕谁都认不清他的模样吧,当地震来临时,这位老师因少了一位同学就冒着生命危险冲进了教室后来就再也没出来过。等到救援人员赶到时,才发现,他为了保卫那两个同学而像老鹰一样地护着桌子。他的头部已经被教室上落下的一块石头削成了两半,而桌子下的同学却只受了一些轻微的伤!

再说一位母亲吧。当救援人员赶到时,发现她怀中的婴儿正在睡觉,而她却早已断了气。等到把婴儿带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婴儿竟然毫发无损,而且在婴儿的身旁还放着一部手机,上面有一封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还活着,就请记住,我永远爱你!!就是这一封短短的信,就表达了这位母亲的伟大。她用自己的身子来保护婴儿不受伤害,这样的伟大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么?

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吧!!

东岗岭小学5年级 陆雨季

第二篇:汶川地震——铭记心中的人民教师

汶川地震——铭记心中的人民教师

在本年的5月12日,相信大家都深刻地记得那一天的悲痛,那一天的感动,那一天的眼泪„„不错,我们的四川汶川在那一天发生了里氏8级的地震,造成了69191人遇难,18289人失踪。

在我写这篇作文的时候,在地震中的感人,催人泪下的图片一幅幅很自然重现眼前。可是,一个人的影子由始至终,从未在我心里消失过。对,那就是我们和蔼可亲,舍己救人的谭千秋,谭老师。

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下午,谭老师夹着政治课本,笑咪咪地步入高三(1)班。同学们已经安静地坐好了。等待着谭老师用他那响亮而具有磁性的声音来为渴望着知识,快上“清华”,“北大”的同学讲课了。

正当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14时28分)突然,干净、宽敞、明亮的教室开始摇晃了。出自的的意识,同学们很快喊道:“地震啊!快跑。”那51岁的谭老师也喊出一声:“孩子们,快跟我下楼。”谭老师快步走下楼。可是,当他走到了高二(1)班时,看到因害怕而不知所措躲到窄小的桌子底下的四位祖国的花朵。谭老师眼看那张桌子已经撑不住了,而桌子上那一块天花板已经摇摇欲坠了。

而谭老师没有对不起自己的身份,没有不顾那四位吓得直哭的孩子。于是,拼命往那张桌子跑去。最后,他用他的身体把那一块掉下来的天花板顶住,用生命来保护着四位同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对四个吓得直哭的同学说:“不要哭,男同学要坚强,女同学要坚韧。”又一次大余震了,谭老师依然用他的身体保护着四位吓得直哭的同学。谭老师辛苦地度过分分秒秒。可是,听到哭声,看到了四位害怕的同学,接着,忍着痛苦说:“坚强、坚持是成功获救的基本条件,在无法自救的情况下,保存体力等待救援是最佳且唯一的求生之道”。这一句话会是我一生的座右铭。也是这一句话令到刚刚吓得直哭的孩子马上静了下来。

当天晚上9时,救援人员发现了他们。当时救援人员看到了一位有几根的白发,后脑严重凸凹的51岁老师身体紧紧贴在桌子上,而且一块天花板压在了他的脊背。幸运之神总是眷顾我们的,那四位躲在桌底下的同学安然无恙了。可是,我们可爱的谭老师却永远睡在地土里了„„

同学们,让我们举起稚嫩的小手,大人们请你们举起经历风霜的手为这一位人们可敬可亲,永远铭记在心中的谭老师敬一个礼吧!谭老师,您永远是人民最亲的老师,永远活在我心中的偶像。

第三篇:大爱无疆汶川地震英语作文

To write: a composition about Love Without Bounds by using problem-responses-evaluation.Problem:

• The outbreak of a devastating(毁灭性的)earthquake in Wenchuan, Sichuan

Responses

:• The timely respons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o it

• The dash of PLA men to the rescue of the victims

• The reactions of every Chinese citizen to the disaster

Evaluation:

• There are no bounds to what the lov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uldaccomplish(实现).Love without bounds

On the afternoon of May 12th, 2008, an earthquake, with a magnitude of 8.0 on the Richter scale, broke out in Wenchuan, leaving the region with ruins.In addition,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people were in a panic and were at a loss.Immediately, the sad news went the rounds.The whole nation provided a response as soon as they can.Upon the striking of the

disaster ,the Chinese communists had quickly organized rescue operations.For example, PLA men rushed to wenchuan to rescue the victims , facing the high risk of amid after shocks and giving the victims not only help but also the hope for living.More and more volunteers

covering a long distance helped to transport food and drug around the clock , exhausted but happy.As for other Chinese citizen, everyone was doing his bit to donate food, clothing, money, even blood and organs.What happened to China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massive earthquake proves that there are no limitations to what the boundless lov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uld accomplish.Love can conquer everything.5月12日下午,2008年,一场地震,震级为里氏8.0级,在汶川爆发,使得该地区与废墟。此外,在同一时间,很多人都在恐慌,不知所措。立刻,这悲伤的消息流传了。

整个国家提供了一个反应就可以。在引人注目的灾难,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迅速组织救援行动。例如,解放军战士赶到汶川救助灾民,面临的高风险在冲击和后给予受害者不仅帮助也希望生活。越来越多的志愿者覆盖一个长途帮助运输食品和药物,昼夜不停,疲惫但快乐。至于其他的中国公民,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来捐赠食物、衣服、金钱,甚至是血液和器官。

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之后的大地震证明没有局限性的中华民族的无疆大爱可以完成。爱可以征服一切。

第四篇:人间有爱汶川地震

人 间 有 爱

----汶川地震三周年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灾情时刻牵动着人民的心;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你们所受的苦难身同感受。

泪水模糊了我们双眼,灾情震撼了我们心灵; 这就是血脉相通的爱,这就是不离不弃的情。

一方受灾,八方支援,我与你心手相连重建家园; 一方受灾,八方支援,我与你心手相连共度难关。

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不抛弃,不放弃,我们一起坚强面对灾难。

我们一起行动,我们一起努力,中国人民能够勇敢的面对磨难,中华儿女能够挺起我们的脊梁!

第五篇:爱的奉献-5.12汶川地震

消防士官组织救出221人 却被钢筋刺成重伤

得知消防士官黄恒只身救人的事迹是5月17日上午。当日,我们与他一直保持联系。5月18日早晨,我们再次拨通他的电话时,接电话的却是另外一个人„„

江苏公安都江堰籍消防战士、27岁的党员班长黄恒地震时正在家探亲。在父母失踪、没有接到任何指令的情况下,就地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只身救出200多人,还组织小分队救出一批乡亲。5月18日晨,他在继续搜救幸存者时,不幸被钢筋刺成重伤,目前急送华西医院救治。得知黄恒只身救人的事迹是5月17日上午。当日,我们与他一直保持联系。5月18日早晨,我们再次拨通他的电话时,接电话的却是另外一个人。

他告诉我们,他叫王雄杰,是来自河南的一名志愿者。他一开口说的话让我们大吃一惊:“黄恒今 晨在搜救幸存者时,不幸被一根裸露的钢筋刺伤腿部,流血不止。”他哽咽着说:“从地震发生到现在,他还没休息过„„他的体力严重透支,我给他简单包扎后,正在送往都江堰医院。”6天来,黄恒等人已先后救出221名被掩埋的群众,其过程艰险曲折,惊心动魄。

险情就是命令迅即投入战斗

金龙村属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柳街镇的一个村落,离市区20多公里,是无锡公安消防支队江阴大队滨江中队任班长的黄恒老家。8年前,他从这个小村庄走出,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公安消防战士。由于表现突出,多次立功受奖。他不仅当上了班长,入了党,还转为了士官。4月4日,黄恒回到久违的家乡探亲,与妻儿团聚。不曾想到,5月12日下午的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彻底改变了一切。

刚吃过午饭的黄恒与妻子在院子里忙着。突然传来“轰隆隆„„轰隆隆„„”一阵阵巨响,他随即感到了猛烈的颤动。顷刻间,地动山摇,房顶上的瓦片还没有完全滚落到地,房屋已轰然倒塌。村里人惊 慌得四处奔跑。

“不好!地震了!”有着多次参与抢险救援经验的黄恒很快判断出发生了什么。第一次冲击波过后,和妻子同时趴在地上的黄恒连忙让妻子转移,并嘱咐她联系正在汶川打工的父母。而他自己几乎没有与妻 子商量便骑着摩托车向门外急驶而去。

救人,救人,救人!黄恒只有一个信念。

在村口,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大爷被震波掀进河中,拼命挣扎。而惊慌失措的村民一时不知往哪儿躲 命。“不要惊慌!快到开阔地带去。”黄恒大声呼喊的同时,敏捷地从摩托车上解下绳索,抛入河里。由于绳子不够长,黄恒跳进水中将老人拉上了岸。也就从这一刻起,他投入到紧张的施救被困群众中„„

组建50人救援队自荐当队长

从地震发生时到5月13日晨,黄恒奔跑在乡村倒塌的废墟角落,救了多少人,他已记不清。还是乡 亲们说的,至少有200人。

天亮时分,黄恒明显感觉到仅靠个人的力量已无力承受,还有许多乡亲们被压在废墟中。组建一支救援小分队!黄恒来到柳街镇关凤小区,掏出随身携带的士官证,急切地向年轻力壮的人表明自己是公安消防兵的身份。在村长和当地干部的支持下,很快,一支由50多人参加的党员、民兵、预备队人员组成的救援小分队成立了。黄恒自荐当上队长。

小分队就从关凤小区抢救起。满目疮痍的小区内,大多数楼房倒塌、倾斜。有一幢楼房半边坍塌,一名女青年悬挂在二至三楼的半空中,裸露的钢筋支撑着她的身体,身边破败的墙体上,不时有碎砖在余 震中落下。

“你能听见我说话吗?”黄恒反复大声地向其呼喊。然而女子没有回应。正当黄恒感到一丝失望之时,女子的手指突然颤了一下,这个微小的动作给了黄恒莫大的信心。然而,楼梯已经损坏,近7米的高度如何上去?黄恒环顾四周,立即用现场散落的木头和床单做了一个人字形梯。两个多小时后,一个6米多长的梯子终于扎好了。黄恒将梯子稳稳地移到女子旁边,用力摇了摇,大步跨上去,队员们紧紧地扶住 梯子的4条腿。

训练有素的黄恒爬到了梯子的顶端,他伸出手轻轻摇动女子,女子没有反应,他把手指放在女子的鼻端,微弱的气流缓缓呼出。黄恒心一热,旋即解开绑在身上的床单,将女子缠了一道又一道。当他用力拉动女子的时候,梯子摇晃起来。下面的队员担心得大叫。黄恒稳了稳情绪,深吸一口气,经过近30分钟 的缓慢移动,黄恒终于将女子背起来。此时,已是下午2时许。黄恒不停地喘着粗气,体力稍有恢复后,他又向另一幢坍塌的楼房冲去。父母在哪里全然顾不上

目睹楼房倒塌、乡亲们被压的惨景,眼见灾难引发的停电、停水带给灾民极大的不便,望着村民们受伤的躯体和失去亲人后悲伤的泪水,黄恒抹去一把又一把的眼泪一刻不停地战斗。5月16日一早,黄恒 找到了村长,将自己身上为数不多的钱全部交给了村长,以解村民燃眉之急。

没有人知道,黄恒在日夜参加救援的同时,他的父母正在汶川,音讯全无。指挥队员救人,他的声音总是高几个分贝。谈及父母,他抽泣不止,断断续续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也没办法,我也没办法„„” 而住在帐蓬里的儿子发烧39度,他也顾不上。

5月17日下午的连线采访,让我们极为兴奋,黄恒的父母在汶川已经安全撤离。可是,万没想到,今晨他受重伤了„„

休假士官主动“入伍”抗震救灾 徒手挖出91条生命

5月17日,部队官兵在什邡市洛水镇太洛村拆除危房。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1万多名部队官兵向受灾严重的什邡红白、洛水、蓥华等乡镇赶去,抢救受困群众,治疗灾区伤员。目前空降兵、武警、预备役师官兵和救援人员正开展对场镇伤亡人员数行排查、清理,并拆除危房。中新社发陈仕川摄 5月18日,正在四川省青川县木鱼镇抗灾现场的解放军总参通信部通信训练基地士官李明明,收到该部从千里之外的北京发来的表彰通报。几天来,李明明冒着大雨和余震的危险,和战友一起,从废墟中救出91条鲜活生命。

李明明的老家在四川省青川县。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中休假。感觉到地震了,他迅速拉着母亲和姐姐冲下楼。而后,他返回危楼,组织大家撤离到空旷地带,数百名社区群众无一伤亡。撤离途中,李明明发现前方建筑工地上有一个满头是血的工人在瓦砾上挣扎,他箭步上前,搀起伤者。一位老太太看他可靠,将怀里头部受重伤的小女孩托付给他。因为急着到菜市场救人,李明明安置好伤者又快步返回。经过武警青川县中队时,正在组织救援的中队长陈波看到李明明浑身是血,以为是受伤群众,连忙拦住他要抢救。

李明明告诉陈波,“我也是当兵的,你们等我回去换上军装。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兵!”他回到家中,再次冲上危楼,换上军装。救援队赶到木鱼镇中学时,那里已是一片废墟,几百名学生被埋在了地下。“解放军叔叔”,循着呼声,李明明一眼看到扭曲的床架中夹着一名学生。他快速冲上去,却一脚踏上虚架的木板,石块和砖头迎面砸来,李明明迅速用手遮住眼睛。站稳后,他双手扳起钢架,聪明的学生一缩身子挣扎着爬了出来。“下面还有人!”这名学生告诉李明明。透过窗孔,依稀可以看到瓦砾下压着的校服。李明明发疯似地挖起石块,手上的白手套变成了红色,鲜血渗出来,指尖传来钻心的疼痛。但李明明什么都顾不上了,一口气救出了被困的4名初一学生。

“一旦跌倒或陷下去,先要保护手和眼,因为保住了手和眼才能看得到伤员并营救他们”,这是李明

明总结出的救灾经验。

“手磨破了就戴上手套,再破了,裹上布再戴副手套就不会很疼了”,情急之下,李明明想出这样让

人揪心的“止痛方法”。中队长陈波见李明明3天3夜没合眼,满脸血污,两只手肿得像馒头,就命令他休息。李明明摇摇头,“我咋能休息安稳啊?”

经过数日抢救,李明明和战友挖出遇难者尸体307具,救出幸存者91人。李明明的姐姐告诉记者,小李参加救援队后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直到救灾现场开通了“免费平安电话”,才通过连队知道了他的情况。

甘肃两位农民奔赴千里为灾民送去4吨鸡蛋

甘肃省最贫困地区定西市的两位农民,连续驾驶汽车24个小时,行驶1000余里路,把当地百户养 鸡农户捐赠的4吨鸡蛋送到了甘肃省受汶川地震影响最严重的陇南市文县地区。

18日下午,在文县县城的街道上,记者路遇刚刚送完鸡蛋的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乡太平村村支书王守成和当地的养鸡大户赵席珍。在此前的24个小时里,这两位农民背负全村100多户养鸡户的嘱托,平安地将374件、近1700盘鸡蛋送到了文县民政局。

“我们虽然来自全国最贫困的地方,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帮助地震灾区的人们,因为我们得到了祖国 四面八方人们的帮助。”一脸疲惫的王守成这样解释着他们千里送鸡蛋的原因。

王守成所在的甘肃省定西市十年九旱,有“陇中苦脊甲天下”之称。而安定区太平村的年降雨量只有不到300毫米,当地群众生活贫苦,到2000年的时候,该村人均收入只有不到1200元。

王守成说,在社会各界帮助的同时,当地人借机发展养鸡产业,成立了养鸡协会,农民产销都有了出路。目前,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王守成说,看着许多群众因为地震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们心里很着急,许多养鸡农户都表示要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支持灾区。17日早上他们开始组织为灾区群众捐赠鸡蛋。

这一号召马上得到了各个养鸡户的响应。十个农民驾驶着自己的三轮车,到方圆十里的近100户农民家里募捐鸡蛋。有些养鸡大户一下子就捐赠了超过300元的鸡蛋,连刚刚起步的新养鸡户也都捐赠了40元、50元的鸡蛋。老师地震时4次冲进教室救出52名学生(图)

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亲人。17日,都江堰玉垒中学教师在安慰仍然没有和家人取得联系的羌族学生

兰枭。新华社发

现场声音 “52 人?不是 54 个人吗?” 人物档案周汝兰 红岩镇中心小学老师

地点 红岩镇幼儿园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岩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信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岩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第一次冲进教室 抓出两娃娃就跑

12日,13∶50—14∶30是红岩镇小学下午第一节课。在幼儿园大班,来带课的34岁女教师周汝兰吩咐学生们在教室里睡觉或写字画画。14时28分,房屋开始强烈颤抖。“快往门外跑,快!”意识到地震来了的周汝兰惊慌得大吼。班上学生都是4-6岁的幼儿,吓得大哭起来,教室里一片混乱。“快跑啊!”周汝兰抓起两个学生就往小操场上跑,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学生也跟着她跑。

剧烈的震动,使灰尘变成浓烟笼罩着整个学校。周汝兰叫已经跑出来的10多个学生蹲在小操场上,就又跑进教室。她见孩子们在教室门口形成拥堵,赶紧理顺他们出门顺序,又一脚踹开后门,看见吓得直哭的小娃娃,左手提一个,右手抓一个,跑到小操场。

第二次冲进教室 摇醒睡觉的娃娃

短短十几秒里,地震越来越厉害。街上的房子开始倒塌,教室屋顶的瓦片在周汝兰头上哗哗作响。她又冲进教室,看见三个学生居然还在睡觉。急红眼的她奋力摇醒睡觉的学生,又抓了两个学生朝外跑。

第三次冲进教室 抢救三个哭娃娃 当大多数孩子已经成功转移到操场上时,整个红岩镇已是地动山摇!房屋坍塌声不绝于耳。“不好,教室里还有学生!”周汝兰隐隐看见教室里还有三个小孩子趴在课桌上哭泣,又迅速冲进教室。当她第三次冲出教室时,已经疲惫不堪。

第四次冲进教室 还差两人在哪?

最后,周汝兰双脚发软地站在操场清理人数。“52人?不是54个人吗?”周汝兰第四次冲进教室。此时教室里能见度相当低,周汝兰只得在教室大喊:“还有人吗?”“周老师快出来,今天有两个学生请假了!”直到该班班主任杨老师赶来,周汝兰才从教室里跑了出来。地震过去了,看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的孩子们,周汝兰的泪水不禁涌了出来。

周老师的女儿 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周汝兰是小学4年级2班的班主任,当时是临时抽调到幼儿园上课,地震时,她没呆在自己班上孩子们的身边,心里很愧疚,幸好大家都平安无事。周汝兰告诉记者,在抢救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她连女儿也顾不上多想。当晚7时多,周汝兰才见到女儿何玲宇。“妈妈回家张口就问学校有没有学生出事,后来才问我的安全。”何玲宇略显委屈,却懂事地表示,“但我不怨妈妈,我支持妈妈抢救弟弟妹妹们!” “灾难发生后,周汝兰老师一直在学校坚守岗位。我们学校接收了300多名灾民在学校操场搭建帐篷临时居住,周老师每天都到现场帮忙。”学校校长陈显斌介绍说。记者想让周汝兰老师谈谈她当时的感受。“没什么,比起抗灾一线的同志们,我差远了!我还要去看看另外几个孩子。”周汝兰微笑着离开了。

彭州女警全家10口人因震死亡 继续救援祭奠家人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书哈„„” 这是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

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死亡。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永远的痛

执勤中接到电话全家10口人死亡 对于地震幸存的每一个人来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第一时间给家人报平安。但是就在那一刻,蒋敏工作的彭州市通讯中断,电话打不进来,也打不出去。但容不得丝毫的犹豫,也不能失去一分一秒的时间,民警们紧急集结,出门抢救伤员、上街维护秩序„„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每个民警都暂时抛却心里所有的个人安危,迅速投入抗震救灾。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串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还是那令人揪心的忙音。收音机的声音在耳边沉重地回荡着最新消息:四川北川老县城被塌方山体全部掩埋,目前,确定死亡人数大约三千余人„„

蒋敏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继续拨动北川县家里亲人的电话。周围很嘲杂,但气氛却死 5 寂。蒋敏将滑盖手机推的那一瞬间,民警钟玮看了一下,手机显示屏上,是蒋敏女儿瑞瑞那胖乎乎的可爱小脸。20时30分,电话依然无法拨通。收音机里的继续传出关于地震数据的统计,“北川死亡人数约7000余人。”突然,蒋敏拉着同事钟玮的手,有些语无伦次地说:“玮玮,你说,一个仅有2万人的县城,一个妈妈,要照顾两个年老的人,还要拖一个两岁的小孩子,他们能不能从六楼活着出来?”那一刻,周围的人心都碎了。时间在延续,工作也在继续,蒋敏揪着心继续执勤。

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对方号码是北川的。“喂!”蒋敏刚刚和对方说了两句话,顿时泪如雨下。蒋敏在哭,旁边女警也在哭:蒋敏的舅舅哭着打来电话,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除了舅舅,蒋敏在北川的全家10口人已经确认死亡„„

永远的伤,家人没有了我们爱其他人吧

摆在面前的生离死别,是那么残酷。

“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和家人一样的灾民。”遭受重创的蒋敏,此时异乎寻常地选择了坚强。地震发生后,蒋敏一直和战友们忙碌在救援的一线:维持震后秩序,帮助安置源源不断从灾区送下来的灾民。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一天后,丈夫只身踏上了前往北川寻亲的路,尽管寻亲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向着女儿、向着亲人的所在,4个小时后丈夫满脚血泡地走到了北川。看到县城的一霎那,他被眼前触目惊心的废墟震惊了:家在哪里?女儿在哪里?

找不到人,丈夫不得不回到成都。丈夫强撑着,安抚悲伤而又疲惫的蒋敏在车上躺下,并为她盖上了一件衣服。关上车门后,蒋敏听到了黑夜中丈夫嚎啕大哭的声音„„离开时,丈夫对她说:“蒋敏,我们已经够幸运了。很多家庭没有一个幸存者,孩子没有了,我们爱其他的人吧,你和我都能够为他们做些什么。”

除了家人,蒋敏原来所在的北川某派出所,37个同事,也在这场地震中牺牲了36个。但是在救援到达北川前,第一个救援队就是县城幸存的警官组成的。蒋敏说,纪念的最好方式就是和活着的人一起战斗。

永远的爱,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是一家人

看着蒋敏在抗灾一线一天天忙碌憔悴,领导和同事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一天后,她又要求到了一线。天彭中学安置了4000多名来自龙门山、九峰山的灾民,昨天一天,蒋敏都在这里维持秩序,帮助送水、送物资。傍晚,又和几位同事为刚到的灾民扎帐篷。和蒋敏在一起工作多年的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的张燕主任一直默默地关心着她。张燕告诉记者,每次有小孩子,蒋敏总是特别细心呵护,帮他们穿衣、盖被子、逗孩子们笑,“每当这种时候,我心里就特别的心酸。” 蒋敏说,孩子已经没有了,她惟一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地帮助这些灾民:“我的舅舅现在也和他们一样,住在这样的帐篷里面。如果我的母亲我的女儿还活着,肯定也正被很多人这样帮助着、关爱着,这么多家庭,和我一样不幸,我感同身受,灾难面前,所有的人都是一家人。”

昨日凌晨,几个刚刚救援出来的银厂沟的灾民来到了安置点,其中有一个胖胖的小男孩。蒋敏安置好大人后,紧紧的抱起这个小孩,久久不愿意放下,看了又看,她问张燕:“你说,这个孩子有两岁多了吧?”“差不多吧。”张燕的心一酸,她知道,蒋敏在想女儿。放下孩子后,张燕搀起了蒋敏,突然感到臂弯一沉,身边的蒋敏怎么拉都拉不住。因为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晕厥过去。现场的警官们赶快把蒋敏扶到板凳上,用手托着她的头,经医生检查发现,她的血压非常低。在医生的坚持下,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但一醒过来,马上要求再次回到安置点。“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我也不能停下来。”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永远的梦,想接女儿过来工作却太忙

28岁的蒋敏出生在北川县,她是个漂亮的羌族姑娘。由于蒋敏的丈夫在成都市卫生局工作,3年前蒋敏调到了彭州市公安局。女儿降生后,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人照顾,瑞瑞只得随外婆住在北川。女儿两岁了,会打电话了。蒋敏告诉记者,女儿既乖巧又聪明,每次都会在电话里背唐诗给妈妈听,还会甜甜地说:“妈妈,我想你”“妈妈,我爱你。” “现在,我再也听不到有人叫我妈妈了,这个电话,就像通往天堂,再也没有人接听。”张燕告诉记者,因为一家分居三地,蒋敏曾多次对他们说,自己对女儿对母亲充满愧疚。前段时间终于决定把女儿接来身边,前些天还和她们一起商量,物色好了可以全托的彭州市蓓蕾幼儿园,正打算10号趁周末回去把女儿接到彭州,哪知道局里工作忙,这个周末全体民警没有休假,回家的计划最终又临时取消了。哪知道,两天后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一家人团聚的梦想永远地与她插肩而过,更让她心痛的,是一笔对父母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帐。蒋敏红着双眼说,经历了这一切,所有的人在经历灾难的同时,也体验着更深厚的爱:“我会坚强,家园失去了,但是我还在,大家还在”。

一家5口搂在一起等待死亡 老师血手扒废墟救学生

拥有近万人口的平通镇,位于北川县东北方向50公里处,是从绵阳进入九寨沟的必经之地。地震发生后,平通镇的通讯与外界断绝,直到前天晚上,这里才有了手机信号。昨天早上,记者跟随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专家,从绵阳出发赶往大山深处的平通镇。这里几乎成了一片废墟,校园受损最严重,仅平通镇中学,就有110多名学生、6名老师遇难。昨晚,在记者写这篇稿件时,平通又发生余震,桌上陡然晃动,手机掉在地上。

我们要去救人,落石算什么!

平通镇位于深山腹地,一路上到处都是滑坡的山体、滚落的山石。在道路打通后,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就派出以省人民医院7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小分队,携带5顶帐篷、7个外科用急救箱、两个内科用急救箱和各类急救药品,奔赴平通镇设立医疗救助点。

平通镇距绵阳市区大约100公里,大多是盘山公路,如果按照以往的路程,开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但昨天的行程却接近四个小时,尤其是摇摇欲坠的山石,在不时发生的余震面前,让人惊魂。

一路上,随处可见山上滚下来的石头,一位消防人员正靠在一个山石上休息,巨大的山石竟然比他身体大六七倍。车子的速度快不起来,路上不时出现巨大的裂缝,有的裂缝竟然宽十多厘米。车子开到西羌九黄山猿王洞附近时,停住了。前面有抗震救灾的消防人员在指挥交通,并拉起了禁行标志。不一会,这里就聚集了数十辆等候通过的车子。“前面的山上有摇晃的石头,随时都可能会掉下来,我们的消防队员正在处理,大家千万不能通过,等我们处理好了之后再走!”一位消防人员大声喊道。

半小时后,依然没有放行的迹象。江苏省人民医院医务处处长顾民急了,“车上有病人急需的药品和食品呢,我们必须尽快赶到平通!”消防人员告诉他,这时候通过太危险,万一发生余震,乱坠的山石就可能砸到头顶。顾民说:“病人更需要这些药品和食品,再危险也要尽快送到,有危险我们自己来承担!”看到专家着急,消防人员只好批准放行,并特意叮嘱说:“千万要注意安全啊!”疏通后的马路不到3米宽,并不完全畅通,有些路段还被一些石块挡着。记者和专家下车,搬开挡道的石头。刚搬完一块石头,记者感到头顶沙沙地响,抬头一看,山坡上又滑下来一些小碎石。

整个平通镇,找不到一幢完整建筑中午12点左右,终于赶到平通镇。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几乎就是一片废墟,看不到几处完整的房屋。除了先期进入的小股部队和医疗队提供的 7 为数不多的帐篷外,大多数灾民都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空气中散发着一种腐臭和灰尘掺杂在一起的味道,先前到达的抗震救灾人员正在喷洒消毒药水。专家说,这两天的最高气温达到35摄氏度,越来越热了,这是为了防止传染病流行。

江苏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的医疗救助点就设在废墟的中间空地上。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孔祥清告诉记者,虽然已有思想准备,但没想到平通镇的情况这么惨,竟然找不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找不到一块能够搭起帐篷的完整平地。建好临时急救医疗点后,他们马上投入战斗,就地救治刚刚挖掘出来的重伤病员。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断有伤员被送来治疗,一名本来瘫痪在床的中年男子,在这次大地震中受伤,下肢感染发炎,是被七八个老乡从山上轮流背下来的,总共花了四个小时才赶到医疗救助点。他家的房屋已经倒塌,他就在倒塌之处搭了个防震棚临时住着。省人医急诊科的刘强晖医生告诉记者:“这里是山区,大山里可能还有很多伤员无法下来,或者不知道这儿已经有了医疗点,他们可能也急需救援。”就在记者采访的三四个小时里,这儿又发生了两次余震,记者明显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晃动。

一家五口搂在一起,等待死亡降临一名中年男子说,发生地震时他在二楼,感觉摇晃时赶紧往下跑,幸亏跑得快,除了胳膊受伤外,其他部位没事,他的家人都在外面,也侥幸逃过了这一劫难。但地震后几分钟,平通镇上哭嚎声一片,惨不堪言。“我们镇上有一家,五口人都没了,一个都没有出来。”他说,这家还是祖孙四代人,老奶奶、女儿、外孙子、外孙媳妇,还有个不到周岁的小宝宝,全部埋在了倒塌的房屋里。令人悲痛的是,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时发现,他们一家五口人竟然是紧紧地搂在一起的。“在那个紧急关头,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看他们的姿势,可能是想一起跑出来,或者互相为对方遮挡着砸落的物件,谁都不想丢下亲人。”年轻教师拼死护着学生平通镇中学还有6名老师遇难。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他们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5月15日是李宏勇老师的24岁生日,但他在大地震中永远离开了。而在他的身下,还护着一名学生,虽然学生也遇难了,但当救援人员扒开废墟看到这一幕时,都落泪了。李宏勇刚工作一年多,地震发生时,他没有课,安全地带离他只有三步之遥,但当看到有个孩子被绊倒时,他折了回来,不幸遇难。在他24岁生日的当天,他的父亲从广安老家赶到学校,痛哭不止。

初三化学老师乔广平当时正准备上课,地震发生后,他马上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一位老师直到现在还难以走出阴影。地震发生后,他跑到倒塌的房屋旁边救援学生。有一个被埋在废墟下的学生向他伸出了手,用微弱的声音叫着:“老师,您给我一点点力量吧!”老师发了疯似的扒着废墟,双手全是鲜血。然而,还没有等他扒开废墟,孩子在他的面前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想到这一幕,他的手就发抖。巴掌宽路上官兵护送产妇 25小时后顺利分娩

在江阳武装部官兵和民兵的协助下,临产孕妇李美川翻越余震不断、处处滑坡的大山后,转移到北川县城,顺利产子。

巴掌宽的路上官兵护送产妇 临产孕妇经接力护送25小时后顺利分娩

“男孩,母子平安”。昨天下午4时13分,北川孕妇李美川在绵阳33院平安产子。

产妇与丈夫原本是广东长虹职工

一天前,她还困在灯包组村的家中,那里属于地震重灾区北川县的山区,地震后条件极为恶劣。她和家人在解放军战士和民兵的接力护送下,在余震不断的飞沙走石中翻山越岭25小时,于昨日中午安全抵达北川县城。

北川县漩坪羌族乡灯包组村农民李应刚和妻子李美川、弟弟李应强原本都是广东长虹的职工。前晚11点,李应强告诉赴川赈灾的广东长虹工会主席夏廷锡说,嫂子李美川快生了,现在正跟村里人一起徒步下山到北川县城,担心路途凶险,希望单位能组织救援队营救孕妇。闻讯后,泸州市江阳区武装部副部长彭作良率23名官兵组成的救援医疗队准备奔袭赴山中,救援孕妇。但困难是,因为通讯中断,李应强联系不到哥哥嫂嫂,不知道他们情况如何,在什么位置。救援医疗队和夏廷锡在北川县防震抗灾指挥部熬了一宿,昨日早上才在指挥部附近偶遇了李应刚的同学邓开波。邓开波说自己的姐姐正和李应刚夫妇一起下山来,孕妇因为接近临盆,在余震不断、处处滑坡的山中情况危急。

没有路,只能抓住草根和树干攀登

昨日上午10点28分,救援医疗队带着担架等救援设备和食物、纯净水穿越位于北川县城最北端的龙尾隧道。长约百米的隧道穹隆表层已脱落得斑斑驳驳,隧道里满地碎石,周围的巨石和松土从不同方向挤压着隧道门。救援队专家命令所有人员迅速通过。

接下来要攀上已经分崩离析的北川水厂山顶。没有路,只能抓住草根和树干攀登。攀登途中余震不断,其中一次引发了小型山体滑坡,山石沙土翻滚而下,落进山谷,轰隆隆闷响了许久。大家保持原来姿势停留在各自位置,随后另辟路途上山。来到北川水厂,发现这厂所有建筑都已分崩离析,而某些断瓦残垣堵塞的正是上山的唯一之路。想越过北川水厂后山山顶,还得从裂缝歪斜的水厂围墙外侧翻过一段碎石松土路。

两边是陡峭悬崖,路只有一个手掌宽

12点05分,孕妇李美川在救援队员护送下成功越过北川水厂后山山顶。经过救援队医生检查,李美川一切正常,但如果在山中生产可能会有危险。李美川说这25小时中最难熬的是走距北川水厂10公里的磨刀梁,“两边是陡峭的悬崖,路只有一个手掌宽。”两位解放军战士护送他们走过这段,这段仅1公里的路,他们小心翼翼走了两个小时。而在滑坡严重的北川水厂路段,4名救援队员从四个方向护住孕妇。

李美川成功到达北川县城时,经过重庆协和医院医生检查认定情况稳定,没有羊水要破的迹象。昨天16时13分,李美川就在绵阳33院平安产子。这一天刚好是她的预产期。

谭千秋

“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说。“那个老师呢?”“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啊!”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他说,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14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 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这一走就再也没回。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据新华社

★ 德阳救人遇难教师之女:“我痛 但我为父亲骄傲”

“用手臂护住4个学生、而自己却在震灾中牺牲的德阳教师谭千秋,是我的高中同学谭君子的父亲。”昨日,哈工大威海信息工程学院绵阳籍学生蒲菠谈起汶川地震灾难时,忍不住落泪。他告诉记者,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目前已赶回家乡。

谭千秋是德阳市东汽中学的教导主任,5月13日晚11时50分,救援人员在坍塌教学楼里发现了他和4名学生。据救援人员描述,当时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后来,4名学生全部获救,而他却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学生。

谭千秋的女儿谭君子毕业于绵阳中学,目前是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一名学生。在得知父亲遇难的消息后,她紧急赶回家乡。从网上看到谭千秋的事迹后,蒲波给谭君子打了个电话,当时谭君子刚刚回到家乡。蒲波说:“君子,你的父亲是英雄,现在我们都是你的家人。”谭君子说:“谢谢你们的关心,我会很坚强的,请放心!”并说:“我虽然很舍不得父亲,但我更为他感到骄傲!”

《不离生死》歌词

不离生死,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我数秒等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下载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人心中都有爱——记录汶川地震之后(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