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时间:2019-05-14 18:3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第一篇: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

富阳市实验小学

杨金红

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标准下要求的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音乐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从传统的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本文从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小学音乐教学中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创建的研究。提出教师必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情境的创设,师生平等“互动”策略的实施,师生平等“交往”绩效的评价,使音乐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师生的平等互动,才能成功的进行角色转变,建立起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平等 互动 共享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绕着教师转,师生之间是满堂灌的“填鸭式”的师生关系。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施行的是满堂问的“诱导式”师生关系,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气氛热烈的“师问生答”似乎表现出了师生的民主互动、合作愉快,然而教师所依次抛出的“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成为了学生的思想圈套,致使学生缺乏个人的创见,其实还是跟着老师巧妙的“指挥棒”转,创设的新型师生关系仍是“换汤不换药”。教师还是传递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工具”,学生还是接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容器”。

国家新颁布实施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等崭新的教育理念,同时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确立师生交往互动的平等观。“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在师生关系上,由教师为中 心转向师生在平等对话和音乐互动中共同提高。”这意味着音乐教师角色定位的转变,从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本人认为,要真正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坛式”教学,必须创设平等互动的“共享式”新型师生关系。从“我教你学”到“我们一起学”,充分利用音乐所特有的音乐性、情感性的学科优势,切实改变、创设、实施学生音乐学习的环境、策略、评价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中,全身心、全方位的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平等互动的活动过程,使音乐教学成为师生互动,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一、师生平等“对话”情境的创设

情感是教学交往过程中的重要成分。“皮格马利翁效应”、“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思想就是对教学中师生交往过程情感效应的很好说明。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互动交往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而言,首先是一种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在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中的轻松对话、自觉参与。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师生形成心理上的默契,在师生双方的“倾听”中携手共同创设融洽的互动情境场。

1.设置情感环境的“对话”

改变传统班级授课制中一贯的“井”字形、师高高在上与生相对的形式,在物理空间形式上创设对话情境。如马蹄形、圆形、半圆组合、星形等座位排列形式。学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坐”、可以随着音乐活动随机流动的坐、可以根据兴趣随意席地坐,可以和老师排排坐等等。同时,把学生从座位上解放出来,教师“蹲下来”以集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活动,使师生之间的空间位置尽可能的缩短、靠拢,创设出自由、亲近的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

2.进行民主的和谐“对话”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言语互动的技巧,充分发挥教师言语的即时效应,使自身的言语表达具有民主性、肯定性、发展性、引导性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有话就说、不怕说。有疑就问,敢于问”。在教学过程中,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号脉”、“点穴”、“抓彩”随时捕捉住学生回答中的精彩处,“谢谢你帮老师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还能再讲得清楚些吗?让我能更理解这段音乐。”

3.营造积极的心理“对话”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只有在学生与教师相处时思想上感到“安舒与自由”,只有当学生心理保持一种“安闲澄静”时,他“才能接受新的知识,容受印象尊重和信任。”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低年级欣赏音乐时“你好象听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主动靠近学生,让学生对着老师的耳朵说悄悄话,使学生能放心地说,大胆的说,勇敢的说,亲热的说。又如尊重学生的课堂提问,即使有的同学有各种古怪的问题和想法,也不指责、不回避,并鼓励支持他把话说完。如“这个同学的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鼓励。” “ 如果你在这个地方改一下,那就全对了,你能自己改正吗?”只有信任尊重、教学民主、以情激情、师生互爱,创设富于人情味的教学情景,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表现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二、师生平等“互动”策略的实施: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结构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都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强化学生音乐实践的过程,同时,也使音乐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使师生在积极的互动活动中共同发展。

1.教学内容的互动安排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其中,引发学生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情感。但教师的教学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音乐教材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学生更是一种教学资源,应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选取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将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入学生熟悉、鲜活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走进课堂参与活动,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身的资源优势,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使“音乐教材”不仅是预成的,而且是生成的,是师生互动呈现的,使教学内容不只是学习的内容,更多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得以发生的条件和“平台”。

如小学音乐第九册中《中华民族乐器介绍》的教学,根据学生中学校民乐队队员较多的实际,把四课欣赏内容合并重组《话说民族乐器》,并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教学中,学生或现场演奏、模拟演奏,或展示演奏资料、介绍乐器历史等等,打击乐器、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一一道来,还互相手把手地教老师和同学,最后根据教材和自己收集的资料,师生对出题进行民乐知识拉力赛,在师生互动中了解进行民族乐器的学习。2.教学环节的互动设计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活动的过程,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动态的、发展的。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和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在课堂中学会关注学生、倾听学生,要鼓励学生对音乐的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审美感受和学习要求,根据师生的双向反馈信息,动态调整,灵 活安排教学环节,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使音乐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如《雷鸣电闪波尔卡》的欣赏,把雷鸣电闪的音乐进行分段和全曲的多媒体设计,鼓励指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和乐器创作表演雷鸣电闪的自然音响,并顺应学生随机由学生点击相应的音乐片段进行比较欣赏,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根据学生的现场要求进行反复听赏和全曲欣赏,在教学环节的随机设计中使学生更好的感受理解音乐。又如模拟“快乐大本营”,让学生自由分组欣赏背景音乐,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模拟出生活中真实的场景,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反馈活动信息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场景的内在联系,加深理解音乐的审美表现力。

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尽力给学生创造最大的活动空间的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拓展师生互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既保持与多个儿童的互动,又有意识地与个别儿童保持有效的互动,如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等,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以歌曲“快乐的小青蛙”的伴奏音乐律动为例,“听音乐,你好象看见小青蛙正在做什么?你把它模仿出来好吗?”“我们跟你一起做!”及时反馈个别学生的创意想象进行师生的集体模仿律动,或师生共同合作创编律动。

3.教学方式的互动选择

我国学者徐碧辉认为“审美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应是既非纯感性的,也非纯理性的,而是两者的融合。”“现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学。”《音乐新课程标准》着重立足于学生对音乐学习方式的改变。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注意体验性、实践性、语言性、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通过演示法、创作教学法、律动游戏教学法、谈话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相结合,动员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学会 质疑,学会讨论,学会操作,使师生在音乐活动的互动合作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如自组教材《灿烂樱花》的教学,从小学生音乐感知学习的心理出发,以音乐为主线,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进行音乐、语文、自然、美术的学科综合教学。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本动画片《美少女》音乐的欣赏入手,可以模拟表演樱花节花见的场面,可以结合背景音乐朗读古谣《樱花》,可以师生合作手工剪纸樱花等等,进行师生合作的体验性和语言性的音乐活动,然后通过自选器乐吹奏、讨论歌曲处理、即兴演唱歌曲的互动实践性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能更好的感受、理解和表现歌曲《樱花》的审美意境。又如《鸭子拌嘴》的欣赏教学,鼓励学生用打击乐器模拟可爱鸭子的音乐形象,师生一起用打击乐创造模拟鸭子的简单活动场面,使学生通过创造活动充分调动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思维。

三、师生平等“互动”绩效的评价

在教学中,师生应该共享课堂师生互动的效能,强调师生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教学内容的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等课堂教学的效能更需要师生双方的反思和调整。教师应注意及时获取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反馈信息,尤其是从学生那儿直接反映过来的意见和建议,使师生关系更加适合教学实际需要,形成师生关系发展的良性循环。

1.平等对话、注重学生的课堂评价

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积极鼓励学生自己评价学习结果,或以诚恳的态度请学生进行课堂评价,尤其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如了解学生在课中的积极情绪体验的状况,包括学生获得的审美情感和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兴趣,以及对教学的建议,对教师本人的要求等等。如歌曲《凤阳花鼓》教学后教师主动与学生对话“这节课你觉得怎么样?”“这节课你们觉得没劲,你觉得原因在哪里呢?“如果你是我,你认为该怎样上好呢?”从交谈中教师了解到教学结尾设计的缺陷、教学内容的单

一、歌曲时代背景与学生的时代差距、创编歌词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明确学生在本节课中的音乐审美体验受到限制的原因,为以后的教学进行针对性的补充改进。

2.自我评价、教师自觉的教学反思

教师转变角色,进行师生换位思考:本节课学生的音乐情绪体验如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何?课堂师生关系如何?本节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当?还是目标设定、内容组合的失当?还是教学设计、方法手段的缺陷等。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都参与了音乐学习与音乐活动,是否在活动中主动地感受与探索学习,在师生的交往与沟通中是否爱护和尊重学生,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当课堂师生关系出现问题和危机时,通过反省、调查、找出原因,加以排除,并不断进行合理调控,促使师生关系由消极向积极转化,使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教师通过反思获取改进音乐教学的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总之,平等互动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使音乐教学再不是教师表演“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平台。师生平等“对话”的情境缩短贴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带着轻松自由的心境走进音乐学习的殿堂。教学内容、环节、方式等的互动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音乐学习的主动性,组织引导学生自觉积极学习音乐。师生沟通的反思评价,学生共享互动教学的绩效,有效强化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感体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美的音乐实践中感知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享受音乐,使音乐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不少问题。譬如,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必须使 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而音乐更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如何尽快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交往技巧和学生的沟通技巧,进行融洽情感互动?音乐教师在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中怎样注重学生的发展,更好的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怎样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多种渠道,更好的把握生命的动态生成观念,使音乐教学成为师生经历并融入其中的生命过程?等等这些都是目前亟待实践研究的。

“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新型师生关系的创建,强化了师生间的动态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参与,互教互学,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学生而言,新型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新型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分享理解、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更是一种音乐艺术审美情感的“共享”,是师生之间人格的相遇、精神的交往、心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朱则平等主编.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曹理 何工著.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 5.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03年11月

第二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要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师生互动正是从这一理念出发,把终身教育思想和统整的建构主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奠基。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这种信息包括知识、情感、态度、需要、兴趣、价值观等方面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①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②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③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④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小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研究的概念界定

1、理论导航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对于语言学习有系统的论述,进入11-12岁的儿童他们已能进行抽象思维,在英语学习方面会有一个飞跃,集中表现在他们用英语表达的内容大为丰富、概括语言规律的能力明显加强,同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较快。在小学阶段的中、高年段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模仿和机械操练是必要的,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还需致力于培养学生多思考和自己摸索学习规律与策略的能力,要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深度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有教授提出师生积极主动、不断自我更新的发展性生存方式,即“动态生存”的方式。我们英语教学改革就是要促使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消极被动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向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发展性生存方式转化。

师生互动不仅是指师生在语言上的对答,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思想与情感的交融,这是语言交际的先决条件;学生互动是英语学习中合作学习的体现,它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使他们不仅从教师、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中获取语言素材,而且从同伴提供的教学资源中受益。

2、研修重点

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课题必须通过操作来论证。上学期我们完成了课题的初步框架,本学期我们的研究重点将是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基点,主要从两个纬度展开研究:①探索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生存方式的外显特征,着眼点是“如何互动”和“互动的有效性”研究;②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互动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操作方式研究,通过积累不同年段、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归纳梳理,形成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流程。

3、研究路径

本阶段我们将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剖析和教学方案设计及沙龙研讨等活动来践行“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原则。主要运用“前移后续”的策略,实行对课题组集体备课的创新,通过对同一节课或同一类课的反复讨论、反复试教,实现资源共享,智慧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师生课堂互动,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各学科教学的和谐(其中含有对受教育者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等,从而形成一种团结向上,健康和谐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使教师“愿教、乐教、会教、善教”,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知情互促、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2、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3、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

整个进程要体现“一核心”、“两结合”、“三个点”、“四步曲”、“五注重”。

五、课题的研究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 月)

制定研究方案,确立课题组组成员,学习理论知识,准备实施。

2、研究实验阶段(2010年1月—2010年12月)

深入课题研究,积累实验资料。

3、课题总结阶段2010年3月—2010年12月

总结实验情况,写出研究报告,推广实验经验。

六、组织机构

组长:冯玮琪

人员:赵德杰白银李杰王丹刘富宝 杨玉琴

第三篇:浅谈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

浅谈历史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

南海区桂城桂华中学历史科组曾绍良

【内容提要】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在教育活动中的相互交流、影响,只有当两者的积极因素得到充分调动,才能够保证互动的有效性。而使两者积极因素能够充分调动,应该在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做到:平等和谐、开放互动、质疑答问、自由创造和发展能力。

【关 键 词】互动有效性平等和谐开放互动质疑答问自由创造发展能力

【 正 文 】

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过程。教与学既对立又统一,双方都是积极因素,把两者的积极因素充分的调动起来,以教促学,以学促教,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互动之中。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师生互动平凡,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有序、高效地实施“互动”教学,充分体现“互动”教学主动性、民主性的同时,突出“互动”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师生互动,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指向性,突出重难点,又要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所以,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平等和谐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在自由、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虽然纪律是班级授课制中学生学习的一个保障,但权威的课堂往往会失去孩子的主动性。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学生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真诚的微笑、鼓励的眼神,热情的话语无疑是学生放松心情、敢说、敢想、敢辩、敢质疑、敢挑战、敢批判的“催化剂”。学生的心灵解放了,才会思维敏捷,个性飞扬,才会主动参与积极探求,才会有师生互动教学,才会有真正生动活泼的课堂。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时,老师能微笑以对,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尊重。当然,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别,给学生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理想的互动式历史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富有创意的设想和对学生恰如其分的期望,学生带着努力创新的愿望,共同步入教学天地。教师不断提供创新机会,学生积极投入创新活动,师生互为动力,在共同营造的宽松自由、活泼愉快的氛围中,教学相长,互相激发更多灵感,追求更多更

新的创造。

二、开放互动

1、形式是开放的历史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有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有固定的同桌学生互动,也有不定的学生与学生互动;有学习的互动,也有作业的互动;有教学内容的互动,也有学习方法的互动,等等。比如说将普通作业改变为师生对话交流式的互动作业;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进为可辅以图画、照片、录音、录像、互联网资料,甚至是角色表演、社会考察、人物采访等多元媒体形式参与的文化型互动作业;将过去学生被动完成、教师机械批改的作业,改变为师生双向设计、学生自主安排、师生双向批改、双向评价式的互动型作业。

2、思维是开放的。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学生头脑里没有了教师填鸭式的框架束缚,加之轻松平等的课堂气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课文内容,思维更加活跃,答案也更丰富多彩。这时的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3、答案是开放的。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同时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不同,在互动答问的过程中,历史问题的答案也常常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我就引导学生在互动中,沿着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在思考,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而不再是像过去那样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三、质疑答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宋代学者张载也说:“学贵有疑。”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改变了教师居高临下主宰课堂的局面,实现了教师单向提问向师生共同研究问题、探求新知的方向转变,提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平台。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比如一位老师教学《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时,我先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要求每位学生提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对所提的问题进行筛选,删除简单的、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并按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然后围绕这些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讨论时积极性就比较高,思维能充分的展开,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而且讨论时还可以发现新的问题,形成新的认识。

学生的思维状况好比火花,一旦点燃就会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做好诱发学生思维的工作,引导他们质疑问难。

四、自由创造

历史课堂上互动教学是以老师和全体学生的互动为表象,但切忌停留在学生的动的表层上,应以学生的思维互动为核心,实现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思维创新。在这个问题上我以前有过这样一些认识的误区:一是追求表面的活跃,而不顾教材的内在情感,也不管学生的思维停留在什么样的层次上。课堂上一会儿让学生复述,一会儿让学生表演,整个课堂非常热闹,但这种对学生无多少思维价值的表面上的活跃,算不上真正的教学的互动;二是认为“满堂问”就是课堂的互动。并不是问题提得越多课堂效益就越好,关键在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如何,应以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为最好的课堂效益。

理想的历史课堂互动教学应该是学生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在这种互动的课堂学习中,别人的感知课文、理解历史知识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不同的意识在撞碰中相互同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产生。因此,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应以学生的思维创新为核心。

五、发展能力

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知识,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的眼光去认识世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自我。面对二十一世纪,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新的挑战。当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趋势并不断推广,教育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是十分迫切的课题。所以,互动式历史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目标。

【参考书目】

1、张贵新、侯国范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2、叶昂龙主编的《“自主式”教学设计荟萃》,宁波出版社出版,2002年出版。

3、朱汉国、王斯德主编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4、雒启坤主编的《中学历史创新教学》,学苑出版社1999年出版。

第四篇:浅议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浅议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临夏县漫路乡漫路中心小学教师:刘彩霞

教学活动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师生之间敞开心扉的情感交流。即教师通过教学,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那么,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呢?

真诚的关注和沟通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备教材,备方法外,尤其重要的是备学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其身心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状态的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教师只顾着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的不同层面时,就会导致学生学习难度过大,或者负担太重。楷避免此种现象,教师首先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教师以教材内容为桥梁,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倾诉自已的内心实感。在新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了发生在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感人事迹,然后说:“同学们此时此刻,老师被同胞之间血肉亲情所震撼、感动。我想会有很多同学借此倾诉自己的心声,同学们,你们想过吗?”好多同学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争着回答。通过同学假道学的回答,我对他们的想法了解了,从而在授课中注意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明白了“朋友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处处有爱的,处处需

要爱。这种沟通,使教师抓住了学生想了解的关键内容,讲解时一语中的。而学生被教师的真情所感染,听起课来注意力也异常集中。

角色转变要“无形”

作为教师,从知识结构来看明显高于学生,再加上备课过程中对文章的思路,中心,线索都了然于胸,但在讲课时会有这种感觉:为什么讲了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会呢?殊不知,这些知识对学生而言却是全新的,他们需要反复的理解才能接受并掌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摆在在学生的位置上去看问题,分析问题,而这种转化又要通过情感的感染,意志的努力和行为引导的方式来实现。在讲《穷人》这篇课文时,有一段妻子和丈夫的对话描写,这些对话都是非常令人心酸的,为了使学生能读出这种感受,我特意设计了一些对白,当学生每读完一段时,我作为一个“旁听者”说出了此时的内心想法,而且全然是以一种学生的口吻很“幼稚”的思维来进行叙述的。这个很小的转化,却让学生耳目一新,完全投入到故事的情节之中。教师这种角色的转化,做到了用行为来感染学生,用语言来对学生施加影响,既密切了师生关系,又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学生的情感往往随着教师的情感而转移。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经常地主动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以真情对待学生,做好师生之间的情理交融,发掘学生潜力。教师要在教学

中一定要把学生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如果发现学生的反应跟不上,一定要停下来,鼓励他们提问,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教师要把自己融进学生中间,一同感受,一同寻找捷径,对学生动之经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进步。

总之,教师一定要与学生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多找学生谈心、聊天,消除学生的“害羞”、“惧怕”心理。相信教师只要用心去倾听,就一定会带来教学中的良好互动。

第五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一、课题名称: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后,全国各地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研究有增无减,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对“自主、合作、探究”的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存在缺陷,一般表现为:

①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②重视精讲多练,但较少考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③重视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但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④重视城镇学生的学习研究,但较少考虑农村广大初中生的学习实际和心理特点。这些现象是造成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的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将有效地转化上述“两生”,整体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 “学困生”、“厌学生”、渐多,教学质量不够理想,英语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教学质量。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两个班级

五、研究要求:

1、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

2、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英语教学论等为理论基础。

3、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等文件为依据。

1、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原则。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关注前沿、面向未来,动态研究,不断完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2、坚持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善于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当好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

3、坚持精讲巧练的原则。教师精心设计“导”的内容和学生“练”的题目,做到精“导”巧“练”。

4、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教学分层推进,保证下层生“吃得了”、中层生“吃得香”、上层生“吃得饱”,搭建“合作”平台,采用“生教生”、“师导生”的方式帮助“厌学生”、“学困生”,使各生学有兴趣,相得益彰。

六、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

2、行动研究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构建和完善英语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3、文献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

4、经验总结法。

整个进程要体现“一核心”、“两结合”、“三个点”、“四步曲”、“五注重”。

一核心:以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合作性学习,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二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差异相结合。

三个点:教与学要抓准抓好英语科的知识点、能力点、德育点。

四步曲:英语课堂教学要抓好四个流程:A、激情导标→B、合作探究→C、讨论交流→D、导语拓展。

五注重:①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②注重思维训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③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④注重现有条件下的分层教学、个别辅导,帮助“学困生”走出困境,培养尖子生。⑤重视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英语素质的提高,让学生终身受用

七、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

2、研究与实验阶段。

①选定实验教师和实验班级。

②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及外地先进经验。

③制订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教案案例。

④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

⑤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⑥做好学期、学年、实验阶段的总结,积累资料,撰写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或教学论文。

3、验收阶段。

①组织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②做好课题研究与实验的总结工作,统计数据、积累资料,撰写研究与实验的报告、教学论文。

③向上级申请课题的结题验收、评估,并总结推广科研成果。

八、研究起迄日期:

第一阶段:2006年3月---6月课题论证和开题报告;课题实施方案制定;课题组人员分工。

第二阶段:2006年7月---2006年9月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调查研究;

制定实验方案及开展实验研究。

第三阶段:2006年9月----2008年6月课题研究总结;完成论文及成果。

第四阶段:2008年7月----8月课题结题;完成结题报告。

九、申报人员分工:

俞立萍:本课题负责人,全面负责本课题的工作,全程组织、指导、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

成员:马歆雅

十、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

2.课堂教学案例

3、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2006年4月

下载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教学中师生互动共享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

    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

    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

    茅坂初中“135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那我们......

    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共享性学习

    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师生共享性学习摘要:现代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师必须注重师生平等“对话”情境的创设,师生平等“互动”策略的实施,师生平等“交往”绩效的评......

    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 [内容摘要] 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 年 5 月 30 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

    课堂教学情境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研究[优秀范文5篇]

    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单 位 濮阳工业园区赵葛寨中心小学______ 姓 名_ 季利娜___________ 职 称__ 中学二级________ 联 系 电 话_ ***________ 课堂教......

    教学论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平凉铁中周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

    谈写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谈写作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摘要】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语文教师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从事写作训练,从而形成准确表达情感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