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

时间:2019-05-14 18:1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

第一篇: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

民间借贷配套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2、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属于民间借贷。(√)

3、出借人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凭借据就可以得到人民法院支持。(×)

4、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5、借贷双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事后未达成补充协议,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仍不能确定的,以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6、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

7、保证人为借款人提供一般保证,出借人仅起诉保证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仅起诉借款人的,人民法院可以不追加保证人为共同被告。(√)

8、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继续审。(×)

9、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与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虽有关联但不是同一事实的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继续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等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10、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继续审理。(×)

11、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12、民间借贷合同自合同成立时生效的。(×)

13、法人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4、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5、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民间借贷合同并不当然无效。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之规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16、担保人以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为由,主张不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民间借贷合同与担保合同的效力、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依法确定担保人的民事责任。(√)

17、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8、原告以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或者反诉,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

19、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抗辩已经偿还借款,被告应当对其主张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主张后,原告仍应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20、被告抗辩借贷行为尚未实际发生并能作出合理说明,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借贷金额、款项交付、当事人的经济能力、当地或者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当事人财产变动情况以及证人证言等事实和因素,综合判断查证借贷事实是否发生。(√)

21、根据《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经审查现有证据无法确认借贷行为、借贷金额、支付方式等案件主要事实,人民法院对其主张的事实可以认定。(×)

22、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委托代理人对借贷事实陈述不清或者陈述前后矛盾,人民可以认定属于虚假民事诉讼。(×)

23、经查明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原告申请撤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24、他人在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或者借款合同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未表明其保证人身份或者承担保证责任,或者通过其他事实不能推定其为保证人,出借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5、借贷双方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当事人请求其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6、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出借人请求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7、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出借人、企业或者其股东能够证明所借款项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人使用,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28、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9、当事人以签订买卖合同作为民间借贷合同的担保,借款到期后借款人不能还款,出借人请求履行买卖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审理,并向。(×)

30、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民间借贷,是指(D)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于()公布。(A)

A 2015年6月23日 B 2009年5月14日 C 2015年2月20日 D 2016年6月23日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自()起施行。(C)

A 2015年10月1日 B 2009年9月1日 C 2015年9月1日 D 2015年12月1日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制定。(D)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D都不对

5、人民法院立案后,发现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并将涉嫌非法集资犯罪的线索、材料移送()。(A)

A公安或者检察机关 B公安机关 C检察机关 D纪委

6、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B)。()

A继续审理 B中止诉讼 C驳回诉讼 D驳回诉讼请求

7、借款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判决认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诉请求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B)。()

A不予受理 B应予受理

C建议移送公安机关 D建议移送检察机关

8、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且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A)。()

A应予支持 B不予支持 C不予受理 D驳回起诉

9、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民间借贷合同(B)。()A有效 B无效 C效力待定 D可撤销

10、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个人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出借人请求企业与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人民法院()。(A)A 应予支持 B不予支持 C 驳回诉讼 D 移送其他机关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ABCD),可以视为具备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关于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生效要件。A以现金支付的,自借款人收到借款时。

B以银行转账、网上电子汇款或者通过网络贷款平台等形式支付的,自资金到达借款人账户时。

C以票据交付的,自借款人依法取得票据权利时 D出借人将特定资金账户支配权授权给借款人的,自借款人取得对该账户实际支配权时。

2、具有下列情形之一(ABCD),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A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又高利转贷给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B以向其他企业借贷或者向本单位职工集资取得的资金又转贷给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

C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

D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的。

3、民间借贷,可以适用于(ABC)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

A自然人 B法人 C其他组织 D银行

4、下列民间借贷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的是(ABD)。A民间借贷行为本身涉嫌非法集资的。

B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出借人违反金融秩序转借牟利的。

3、不是用于夫妻共同生活。

4、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5、下列约定的民间借贷的利率有效的是(AB)

A 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原则上不能超过24%。

B超过年利率24%,但未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已给付的不能再要求对方返还,未给付的也不能再要求对方给付。

C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但已给付的不可以要求对方返还。

D民间借贷的年利率未约定的按年利率6%计算。

6、出借人与借款人可以约定(ABCD)A 利率 B逾期利率 C违约金 D其他费用。

7、下列延长借贷诉讼时效的方法正确的由(ABCD)

A要求债务人写出还款计划。与债务人协商,制定还款计划或协议。这样诉讼时效从还款计划的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再开始计算,就可以延长即将过去的诉讼时效。

B与债务人对账。既便于诉讼又能延续诉讼时效,诉讼时效从对账之日起再开始计算。

C起草与债务人清欠会谈纪要。对于一时还不上债的单位,采用这种方法,既不伤和气,又能掌握清欠的主动权,也能引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D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8、非法集资需同时具备的条件未(ABCD)

A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B通过媒体、推介会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C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

D 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9、借款人就是赖着不还钱,下列哪些规定是正确的(ABCD)

A 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将限制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和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

B 人民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发出限制高消费令。

C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D “老赖”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挖煤

10、人民法院审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时发现有下列(BCD)情形,应当严格审查借贷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款项来源、交付方式、款项流向以及借贷双方的关系、经济状况等事实,综合判断是否属于虚假民事诉讼.A出借人有出借能力。

B出借人起诉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明显不符合常理。C出借人不能提交债权凭证或者提交的债权凭证存在伪造的可能。D当事人双方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参加民间借贷诉讼。

练习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3.一个人只能有一个配偶,不得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

4.人权英文为the rights for all 不是human rights。(√)

5.我们可以依照《妇女权益保障法》到法院起诉自己被性别歧视了。(×)6.女性基于其生理、体质、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作为母亲在怀孕、分娩、哺育子女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理应给予充分的承认和必要的照顾。(√)7.由追求“无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转向“重视性别差异的男女平等”。(√)

8.常回家看看,看看老人,看看父母不仅仅是道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

9.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起施行。(√)10.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11.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12.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13.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4.结婚是指男女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缔结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

15.2001年,精神病学会颁布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同性恋首次不再被划为心理异常病态。(√)

16.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当地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领取结婚证。(√)

17.依照我国现行婚姻法,林黛玉和贾宝玉可以领取结婚证。(×)18.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19.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20.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还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22.离婚后如要更改子女的姓氏,必须双方协商一致。(√)

23.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4.婚前一方个人形成的债务,但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离婚时,夫妻应承担连带责任。(√)25.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征得军人同意。(√)

26.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27.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份额。()

28.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指定遗嘱执行人。(√)

29.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30.公证遗嘱是指经过国家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公证遗嘱的证明力最强,证据效力最高。自书、代书、录音、口头等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公证遗嘱不得由他人代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D)结婚。

A.直系血亲和五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B.三代以内的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C.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 D.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在1994年2月1日前双方就已经开始同居关系的,且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的,才会被认定为事实婚姻。(A)A.1994年2月1日 B.1980年1月1日 C.2001年1月1日 D.2003年10月1日

3.因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有权向法院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是(A)

A.与患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B.当事人的近亲属 C.当事人的基层组织 D.当事人

4.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A)内提出。

A.3个月 B.6个月 C.一年 D.二年

5.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女各不得早于(C)A.25岁,23岁 B.24岁,22岁 C.22岁,20岁 D.20岁,18岁 6.我国婚姻法规定,下列婚姻属于无效婚姻(B)A.没有爱情的婚姻

B.未够结婚年龄骗取结婚证的

C.因受胁迫而结婚的D.草率结婚的7.侄子女与伯母之间的属于(C)

A.三代以内旁系血亲B.三以内直系血亲C.三代以内旁系姻亲 D.三代以内直系姻系

8.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的(C)有代位继承的权利。

A.父母 B.配偶 C.子女 D.兄弟姐妹

9.丧偶儿媳或女婿在何种情形下可以作为公婆或岳父母的第一顺序继承人?(D)

A.未再婚的 B.未与公婆或岳父母分开居住的

C.再婚时未带走任何财产的D.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

10.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开始后,(C)的效力为最高。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抚养协议 D.遗赠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下列哪些财产属夫妻共有?(ABCD)

A.工资、奖金 B.生产、经营的收益 C.知识产权的收益 D.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2.婚姻自由的内容包括(BD)A.恋爱自由 B.结婚自由 C.解除婚约自由 D.离婚自由 3.有下列哪些情形的婚姻无效?(ABCD)

A.重婚的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 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 D.未到法定婚龄的 4.婚姻法列举的作为感情破裂的表征有(ABCD)A.重婚或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 B.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有赌博吸毒恶习屡教不改的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

5.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须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ABC)

A.本人居民身份证 B.本人户口簿 C.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D.指定医院出具的本人婚前健康检查证明

6.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的必备条件有:(ABD)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男女双方达到法定婚龄 C.男女双方已订婚D.男子双方均无配偶

7.有下列情形之一(ABCD),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E.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8.遗嘱有效条件(ABCD)

A.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具有遗嘱能力 B.遗嘱必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C.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D.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9.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ABCD)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

A.受害人所在单位 B.居民委员会 C.村民委员会 D.妇女联合会

10.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等。A.婚姻自由B.男女平等 C.计划生育D.一夫一妻

侵权责任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因同一侵权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侵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A)。

A、侵权责任 B、行政责任 C、刑事责任 D、经济责任

2、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D)。

A、不承担责任 B、承担全部责任 C、承担部分责任 D、承担适当的责任

3、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B)侵权人的责任。

A、免除 B、减轻 C、减免 D、加重

4、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C)。

A、受害人自行承担责任 B、行为人承担责任

C、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D、由受害人和行为人平均承担责任

5、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教唆人、帮助人应与行为人承担(D)。

A、相应责任 B、部分责任 C、补充责任 D、连带责任

6、个人之间所形成的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A)。

A、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责任 B、由提供劳务一方承担责任 C、由双方按照公平原则承担责任 D、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7、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条规定的是著名的(C)

A、同一赔偿金原则 B、同命不同价原则 C、同命同价原则 D、同时死亡原则

8、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C)。

A、应当减轻其侵权责任 B、酌情减轻其侵权责任 C、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D、不承担侵权责任

9、某小学学生小杰和小丽在学校发生打斗,在场老师甲未予制止。小杰踢中小丽腹部,致其脾脏破裂。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D)

A、甲未尽职责义务,应由甲承担赔偿责任

B、小杰父母的监护责任已转移到学校,应由学校承担赔偿责任

C、学校和小杰父母均有过错,应由学校和小杰父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学校存在过错,应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10、劳务派遣规定的是为谁工作谁承担责任,但派遣单位有过错的要承担补充责任。下列由派遣单位承担责任的情形是(A)

A、派遣没有电工证的人去做电工活

B、应用工单位要求,派遣女工去用工单位做侍应生 C、按照用工单位要求,派遣一花甲老农去做茶炉工 D、用工单位要求一退伍军人去做保安,遂指派一退伍3年的职工去用人单位做保安

11、甲向乙购买轿车一辆,车辆已交付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一天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他人重伤,经交警大队认定甲负全部责任,但被害人损失远远超出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则超出部分,由谁承担。(A)

A、甲自行承担 B、乙承担赔偿责任 C、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D、甲、乙平均分担损失

12、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C)赔偿。

A、补偿性 B、赔偿性 C、惩罚性 D、惩戒性

13、甲向乙购买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丙受伤,下列说法正确是(C)。

A、甲承担责任 B、乙承担责任

C、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D、甲、乙承担按份责任

14、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B)承担赔偿责任。

A、医务人员 B、医疗机构

C、医疗机构负责人 D、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

15、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C)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A、主治医生

B、所在临床科室的主任

C、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 D、医疗机构职工代表大会

16、某医院医务人员甲无意间泄露患者的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C)承担侵权责任。

A、不必 B、视情况 C、应当 D、部分

17、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D)承担侵权责任。

A、政府机关

B、拾得遗弃、逃逸动物的人 C、受害人自己

D、原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

18、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D)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D、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19、因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C),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有过错的 B、无过错的,仍 C、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D、无过错的,不 20、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妨碍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C)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有关单位 B、有关个人 C、有关单位或者个人 D、有关单位和个人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侵害下列的哪些民事权益,依法应当承担侵权责任。(ABCD)

A、发现权 B、继承权 C、监护权 D、用益物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B、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C、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D、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3、承担侵权责任的主要方式有(ABCD)。A、停止侵害 B、恢复原状 C、赔偿损失 D、排除妨碍

4、侵害他人造成身体残疾的应当赔偿(ABCD)。A、护理费 B、残疾生活辅助具费 C、残疾赔偿金 D、医疗费

5、损害是由下列哪些原因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ABCD)

A、受害人故意 B、正当防卫 C、紧急避险 D、不可抗力

6、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关于赔偿标准如何确定,以下正确的是(ABC)。A、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赔偿

B、被侵权人的损失难以确定,侵权人因此获得利益的,按照其获得的利益赔偿

C、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D、按照被侵权人要求的数额赔偿

7、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BCD)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A、梦游 B、醉酒 C、滥用麻醉药品 D、精神药品

8、被侵权人死亡的,其(ABD)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A、父母 B、配偶 C、堂兄弟姐妹 D、子女

9、甲公司系某品牌汽车制造商,发现已投入流通的某款车型刹车系统存在技术缺陷,即通过媒体和销售商发布召回该款车进行技术处理的通知。王某购买该车,看到通知后立即驱车前往乙销售公司,途中因刹车系统失灵撞上大树,造成伤害。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D)

A、王某有权请求甲承担赔偿责任 B、王某有权请求乙承担赔偿责任 C、王某有权请求惩罚性赔偿

D、若乙承担了赔偿责任,有权向甲追偿

10、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ABC)。A、该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B、机动车不明或者该机动车未参加强制保险,需要支付被侵权人人身伤亡的抢救、丧葬等费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

C、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D、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后,其管理机构无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11、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BCD)

A、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公开患者的病历资料 B、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C、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

D、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

12、因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BC)请求赔偿。

A、义务献血者 B、血液提供机构 C、医疗机构 D、医务人员

13、因污染环境发生纠纷,污染者应当就(ABC)承担举证责任。

A、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B、法律规定的减轻责任的情形 C、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D、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事实

14、民用核设施发生核事故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核设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CD)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A、受害人过失 B、不可抗力 C、受害人故意 D、战争等情形

15、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ABC)。

A、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 B、被侵权人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

C、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D、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无权向第三人追偿

三、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

1、侵权责任法首次把隐私权作为独立的权利加以保护,这也是侵权责任法的一大亮点。(√)

2、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但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由行为人平均承担责任。(X)

3、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只能单独适用,不可以合并适用。(X)

4、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提出请求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方式计算。(X)

5、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

6、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7、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8、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和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X)

9、患者要求查阅、复制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可以视情况不提供。(X)

10、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11、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2、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

13、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无论动物园是否尽到管理职责,均应承担侵权责任。(X)

14、在公共场所或者道路上挖坑、修缮安装地下设施等,没有设置明显标志和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施工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15、侵害单位权益,造成单位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X)

行政法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B)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2.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B)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 B.行政过程公开

C.不存在偏见 D.不单方接触

3.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A)

A.某市消费者协会 B.民政部 C.某市税务局 D.某县人民政府

4.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C)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 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

5.受委托组织的违法行政行为产生的行政责任由(A)承担。

A.委托的行政机关

B.受委托组织

C.实施违法行为的工作人员 D.受委托组织的主管部门

6.下列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部委

D.省级人民政府

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的是(A)

A.公安交管局因违章驾车暂扣张某驾驶执照六个月

B.工商局对一企业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的营业执照予以注销

C.卫生局对流行性传染病患者强制隔离

D.食品药品监督局责令某食品生产者召回其已上市销售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 食品

8.2014年4月17日下午,王民与张华合伙投资购买的水泥管丢失,王民怀疑是张华转移,便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谩骂,张华不满也以侮辱性的言语谩骂,王民与张华在漫骂中发生厮打,双方均受到了轻微伤害。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2014年6月18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张华予以罚款100元,对王民予以行政拘留5日。公安局的行为违反了(B)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C.诚实守信原则D.责权统一原则

9.某省人民政府要实施一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占用某地区农民土地,省政府对被用土地农民给予了各种补偿费用和安置费用,并将多余的劳动力进行安置。省政府的此项行为属于(A)

A.行政征用 B.行政征收

C.行政征购 D.行政没收

10.下列不属于行政救济方式的是(A)

A.行政救助

B.行政复议

C.行政诉讼 D.行政赔偿

11.下列案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C)A.人民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开除决定

B.人民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人民政府内部调整人员工作岗位的决定 12.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的处罚属于(A)A.人身自由罚 B.申诫罚 C.财产罚 D.能力罚 13.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D)A.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

B.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依据不同法律规范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处罚

C.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处罚

D.针对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罚款 14.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必须由(C)A.法律、法规规定 B.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C.法律规定 D.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

15.行政复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B)A.合法性 B.合法性、合理性

C.合理性 D.以上都不是,根据申请人的申请要求

16.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一般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A)

A.合理性 B.抽象性 C.合意性 D.真实性 17.下列属于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情形的是(C)

A.违法征收、征用财物

B.因违法吊销许可证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

C.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D.行政机关采取暴力形式导致损害发生

18.下列属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基本制度的是(A)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 C.时效制度 D.简易程序制度

19.行政追偿发生在赔偿义务机关给予赔偿之后,且工作人员为致害行为时有(B)

A.故意或过错 B.故意或重大过失

C.责任和过错

D.故意或一般过失

20.听证程序的范围是(A)A.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量罚款等行政处罚

B.警告 C.行政拘留 D.劳动教养

21.下列具体行政行为中,相对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有(C)A.行政处分 B.行政调解

C.行政处罚 D.行政仲裁

22.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应当(A)A.给予行政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不予处罚

23.行政处罚过程中,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A)A.加重处罚 B.减轻处罚 C.从轻处罚 D.不予处罚 24.下列案件中,不能适用行政处罚简易程序的是(C)

A.交警对张某处以50元罚款 B.公安部门对刘某处以警告处罚

C.环保管理部门对某企业作出停业整顿处理决定 D.城市管理部门对某超市处以800元罚款

2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其提起诉讼的时效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的(D)

A.15日内B.一个月内C.两个月内D.三个月内

二、多选题(每题2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ABCD)

A.县检察院检察长 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

C.某国有企业经理 D.村委会主任 E.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科员

2.下列情形应当不予行政处罚的是(ABD)A.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病发时有违法行为的

C.当事人主动承认有违法行为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 E.醉酒状态下有违法行为的

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有(ABE)

A.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B.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C.原告负举证责任原则 D.适用调解的原则

E.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的原则

4.行政诉讼中,原则上不停止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持续,但是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暂停行政行为的执行(BCD)A.原告向法院申请停止执行 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

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

D.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5.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下列哪些属于国家应予赔偿的情形(BCD)

A.工商局张某上班时间开车去幼儿园接孩子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B.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购销合 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账户冻结

C.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个体户赵某有矛盾,钱某以赵某D.城管局工作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故意将摊贩刘某打伤 6.行政合理性原则包括(ABCDE)

A.行政公开原则 B.行政公正原则

C.比例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E.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7.下列关于行政主体说法正确的有(ABCD)

A.行政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 B.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C.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D.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E.行政主体一定是某种国家行政机关

8.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和行政管理的实践,行政处罚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ABCDE)

A.处罚法定原则 B.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偷税为由,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货物 C.公正公开原则 D.一事不再罚原则

E.过罚相当原则

9.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有(ABD)A.人民政府对其工作人员的考核决定

B.人民政府关于在某日某时某条街禁止通行的决定 C.人民政府责令某企业停产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定 D.人民政府内部调整人员岗位的决定

10.某区城管局以甲摆摊卖“麻辣烫”影响环境为由,将其从事经营的小推车等物品扣押。在实施扣押过程中,城管执法人员李某将甲打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D)

A.扣押甲物品的行为,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李某殴打甲的行为,属于个人行为

C.因甲被打伤,扣押甲物品的行为无效

D.甲被打伤的损失,应由李某个人赔偿 11.下列不属于行政指导的是(ABC)

A.某县政府要求该县四家苗木公司合并成一家大的苗木公司

B.某县政府要求全县农民栽种板栗树,否则罚款

C.某镇政府要求全镇农户养殖鸽子,否则取消农业补贴

D.某行政机关对某企业经营不善或不良行为,在未达到违法或者违法情节极为轻

微的情况下提出劝告、希望或警告

12.下列属于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的是(ACD)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

C.合议制度

D.辩论和听证制度 13.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BCD)

A.某市人民政府对于某块滩涂所有权归属所作的处理决定

B.某市环保局所作出的开除工作人员吴某的决定

C.某市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关于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决定

D.某区人民政府对有关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 14.下列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BD)

A.某县社保局向社会发布2014年本县参加社会保险统计数字

B.某市工商局购买办公用品

C.某市环保局为净化空气禁止某餐馆以煎炒方式做菜 D.某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交换某块土地使用权 15.下列属于内部行政行为的是(ACD)A.某市工商局对本单位王某进行降级处分 B.某市公安交管局拒绝为王某颁发驾驶执照 C.某市卫生局宣布一批新任科长名单

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完成年终考核的命令

三、判断题(每题2分,对的打√,错的打×)1.新的地方政府规章的效力优于旧的行政法规。(X)2.交通运输部制定的部门规章的效力优于江苏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X)

3.比例原则属于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体现。(√)4.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是独立的行政主体。(√)5.行政征收属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X)6.说明理由制度体现了行政程序的相对人参与原则。(√)

7.公民可以对行政调解行为提起行政诉讼。(X)8.公务员对所属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不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9.行政诉讼的被告对被诉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承担举证责任。(X)

10.行政执法人员对于2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收缴。(√)

第二篇:2009法律试题答案

客户经理法律考试答案

一、单项题

1、B,根据《物权法》第182条规定,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

2、A,根据《物权法》第187条规定,以不动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3、B,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2条规定,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4、C,依据《物权法》第239条规定,同一动产上已设立抵押权或质权,该动产又被留置的,留置权人优先受偿。

5、D,根据《物权法》第180条及184条规定。

6、B,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有权申请宣告破产还债;个体工商户或公民个人合伙不适用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人民法院审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案件必须组成合议庭。破产还债案件一律用裁定.当事人除对驳回破产申请的裁定可以上诉外,对其他裁定不得上诉。

7、C,《公司法》第7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

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

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两个以上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A选项不正确,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而不是全体股东过半数的同意。B选项不正确,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所以不同意甲将股权转让给股东之外的人的股东,不一定非得购买甲的股权。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两个以上的股东主张优先购买权,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出资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8、C,根据《担保法》第91条的规定,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

9、C,根据《物权法》第191条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但受让人代为清偿债务消灭抵押权的除外。

10、C,根据《担保法》第22条规定,债权人依法将主债权转让给第三人的,保证人在原保证范围内继续承担担保责任。第23及24条规定,债务人转让债务及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的书面同意。

11、A,城市郊区的土地,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故B错误。

12、B,《票据法》第29条规定,背书由背书人签章并记载背书日期,背书未记载日期的,视为在汇票到期日前背书。根据该条,背书日期不是必须记载事项,所以A不正确。《票据法》第36条规定,汇票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者超过付款提示期限的,不得背书转让;背书转让的,背书人应当承担汇票责任。根据该条,B选项正确。《票据法》第33条第1款规定,背书不得附条件,附条件的,所附条件不具备汇票上的效力。根据该条,D不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47条规定,因票据质权人以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或者背书转让引起纠纷而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背书行为无效。根据该条,质押票据不能再行背书质押或者背书转让,所以C不正确。

13、C,根据《物权法》第199条规定,抵押权已登记的,按照登记的先后顺序受偿。

14、A,根据《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物时设立。乙对甲并不享有质权。同时,甲基于所有权将吊车出售给丁公司的行为有效。

15、B,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0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利率等内容做了变动,未经过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16、C,根据《物权法》第226条,质权自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17、A,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无过错的,担保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债权人的经济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二分之一。

18、B,根据《公司法》第16条,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19、B,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主合同解除后,担保人对债务人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仍应承担担保责任。但是,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20、B,根据《物权法》第187条规定,以本法第180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建筑物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时设立。

二、多选题

1、ABC,根据《票据法》规定,第23条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A错误。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B错误。根据第22条,未记载收款人名称、出票日期的,汇票无效,C错误,D正确。

2、ABCD,根据《物权法》第223条,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有权处分的下列权利可以出质:

(一)汇票、支票、本票;

(二)债券、存款单;

(三)仓单、提单;

(四)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

(五)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

(六)应收账款;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出质的其他财产权利。

3、ABD,根据《物权法》第190条,订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财产已出租的,原租赁关系不受该抵押权的影响。抵押权设立后抵押财产出租的,该租赁关系不得对抗已登记的抵押权。

4、BC,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9条第1款规定:“主合同当事人双方协议以新贷偿还旧贷,除保证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外,保证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同时,该条第2款又规定“新贷与旧贷系同一保证人的,不适用前款规定。”本题中,丙企业对乙银行的保证适用本条第一款,戊企业对丁银行的保证适用本条第二款。

5、ABCD,根据《合同法》第52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所以ABC选。根据《合同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职能部门不具备主体资格,所以签订的合同无效。

6、BD,根据《物权法》第180条、187条的规定,房屋抵押自登记时设立。因此,丙对该房屋享有抵押权,就房屋拍卖的价款可优先于普通债权人乙受偿。

7、ABD,《票据法》第15条第3款规定,失票人应当在通知挂失止付后3日内,也可以在票据丧失后,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BD,本题涉及未办理变更登记不具有对抗效力的问题。但对抗效力是针对第三人而言的,在公司内部不存在对抗效力问题。明确了这一点,上述问题就容易解决,即甲无权主持公司董事会会议,甲以公司名义与丙公司签订的合同有效。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D。

9、ABD,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公示催告申请的,应当同时通知支付人停止支付,并在三日内发出公告,催促利害关系人申报权利,公示催告的期间,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决定,但不得少于六十日,故A、B两项正确,C项错误。除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为公示催告程序的正常终结外,其他情形都为公示催告程序的非正常终结,对此人民法院通常以裁定方式作出,因此,D项正确。

10、ACD,根据《公司法》规定,国有独资公司也必须制定章程。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四、简答题

1、无效。根据《票据法》第33条第2款规定,将汇票金额的一部分转让的背书或者将汇票金额分别转让给二人以上的背书无效。

2、分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定金五种。保证是以第三人的信用进行担保,保证担保分连带担保和一般担保两种。抵押指不转移占有担保财产,担保权人有权将抵押财产拍卖、变卖而优先受偿。抵押需经过抵押登记。

质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质押包括权利质押和动产质押。

留置特指保管合同、运输合同等,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动产,当债务人不能按主合同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优先处置变卖留置财产。定金指双方约定一方向合同另一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

3、(1)乙银行未取得质押权。根据《物权法》第212条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本案中,甲公司并未实际将原材料交付乙银行占有,故乙银行并未实际取得质押权。

(2)乙银行无权优先受偿。乙银行并未取得质权,所以其债权仅为一般债权,不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4、(1)可以。依《物权法》第176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人,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本案中,丙公司为该债务提供抵押担保,丁公司为该债务提供保证担保,且未约定担保范围,担保物权人乙银行可以选择丙或丁承担担保责任。

(2)不可以。根据《物权法》第176条规定,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所以丁公司承担责任后,只能向债务人甲公司追偿,不可以要求丙公司承担相应份额。

五、论述题

一、增加了可担保财产的种类。

增加的种类有四个:一是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可以抵押;二是经当事人约定并签定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将现有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作抵押;三是基金份额可以质押,但是要到其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四是应收账款可以质押,但是要到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征信机构办理登记。

二、增加了浮动抵押的规定。

物权法第181条规定经当事人约定并签定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将现有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作抵押。这是典型的浮动抵押情形。其特点有三个,一是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财产处在不断变化状态下,只有双方约定和法定(物权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事由发生后才能确定抵押财产实现抵押权。二是主体限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其他机关、事业单位、非经营的自然人不许设立浮动抵押。三是浮动抵押在其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自由处分抵押财产而不必经过抵押权人同意。

三、完善了物和人担保的规定。

物的担保是抵押权、质权、留置权担保债务的履行;人的担保是用人的信用担保,即担保法上规定的保证。担保法第28条规定只有实现物的担保后,才可以实现人保。物权法分三个层次做出新的规定。一是当事人对物和人的担保有约定的依约定,按约定实现;二是当事人无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债务人自己提供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先就该担保财产受偿,不足部分再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三是当事人无约定的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第三人提供物又有人的担保的,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哪一种都可以。担保人提供担保责任后可以向债务人进行追偿。

四、缩短了担保物权行使的时间。

担保法的司法解释第12条规定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两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支持。但是物权法第202条明确规定了抵押权人应当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行使抵押权。否则,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五、修改了转让抵押财产的部分内容。

物权法在转让抵押财产的内容上,修改了担保法的两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在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必须经抵押权人同意,而不是仅仅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同时,要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权或者提存。二是,抵押期间,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受让人替抵押人向抵押权人偿还了债务,消灭了抵押权的除外)。担保法第49条,物权法第191条。

六、完善了最高额抵押权规则。

1、最高额抵押设立前已存在的债权,经当事人同意,可以转入新设立的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内;

2、担保法第61条规定的是最高额抵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物权法第204条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确定前,允许部分债权转让,但是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外,最高额抵押权不得转让;

3、明确规定了最高额抵押权的债权确定的事由。

七、修改了股权登记的规定。

担保法78规定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的(非上市公司),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的记载于股东名册。物权法第226条明确规定“以其他股权出质的,质权在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以公权力来保证股权登记的安全。

第三篇:机械设计基础试题答案

构件是机器的 独立运动 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 加工制造 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 单元体。

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高副 和 低副,低副又可分为 回转副 和 移动副。

T-2-2-03-2-

2、运动副是使两构件接触,同时又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高副 和 低副。

T-2-2-04-2-

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PL+PH。

T-2-2-05-2-

1、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等于 主动件数目。

T-2-2-06-2-

1、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 刚度 和 受力状况。

T-2-2-07-2-

1、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T-3-2-08-2-

2、机构处于压力角α=90°时的位置,称机构的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 无 死点位置,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机构 有 死点位置。

T-3-2-09-2-

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件与连杆 共线 位置。

T-3-2-10-2-

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 急回特性。

T-3-2-11-2-

1、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与导杆摆角的关系为 ψ=θ。

T-4-2-12-2-

3、凸轮机构是由 凸轮、从动件、机架 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T-5-1-13-2-

1、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将螺旋运动转化为 运动。机构与机器的共同特点为 ○(1)人为的实体组合。(2)各相关实体之间具有相对确定的运动。2 机构与机器的不同点是。(1)机器:有能量的转化•(2)机构:没有能量的转化。3 机械就是 与 的总体○机器 机构4 机器是由 组成。零件5 机构是由 组成。构件7 在机械设计中,零件是 单元。○制造8 在机械设计中,构件是 单元○运动9 在机械设计的设计准则中。强度合格,应符合强度条件10 识记 在机械设计的设计准则中,刚度合格,应符合刚度条件13 A ZG270-500表示该铸钢 , ○ 270M 500M 15 球墨铸铁的 500M ,伸长率为7%,牌号为 ○QT500-7 17 为了使材料的晶粒细化,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不作最终处理,其热处理的方法。○退火18 提高硬度和强度,但产生内应力,其热处理方法为

○淬火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自由度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数 22.运动副按构件之间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和。○低副 高副23 组成一个机构的四大要素是机架、主动件、从动件和 ○运动副24 重合在一起的多个转动副称为

○复合铰链25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27 如图所示机构,其自由度F= 一共由 个构件组成○2,9 28 在机构中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称为

○虚约束 机构运动简图是一种用简单的 和 表示的工程图形语言○线条 符号 30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F=3n-2P-P 31平面低副的约束数是。○2

每一个运动副都是由 构件所组成。○两个

机构的自由度就是整个机构相对于 的独立运动数。○机架

35构件组成运动副后,独立运动受到限制,这种限制称为。○约束 36.平面机构中,构件的自由度数目 构件独立运动的参数数目。○等于 37 机构的虚约束都是在一些 条件下出现的 ○特定的几何 38 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移动,则称该低副为 ○移动副 39 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转动,则称该低副为

○转动副

机械中凡不影响主动件和输出件运动传递关系的个别构件的独立运动自由度,则称为

○局部自由度 41 若曲柄摇杆机械的极位夹角θ=30°,则该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值为..○K=1.4

在双摇杆机械中,若两摇杆长度相等,则形成 机构.机构。○等腰梯形 43 在四杆机械中,取与 相对的杆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最短杆 44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征在于 不为0。○极位夹角

由公式θ=180°(K-1/K+1)计算出的 角是平面四杆机构.○极位夹角 46 机构传力性能的好坏可用 来衡量。○传动角

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曲柄摇杆机构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在 情况下,才会出现死○摇杆为主动件 49 在死点位置机构会出现 现象。○从动曲柄不能转动

判断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动性能时,当机构的传动角 愈,则传动性能愈。○大,好 51 工程上常用 表示机构的急回性质,其大小可由计算式 求出。

○行程速比系数K K=180°+θ/180°-θ

识记 B 在设计四杆机构时,必须校验传动角,使之满足 ○γmin>=40° 53 识记 B 如图所示构件系统,以知a=60 ,b=65 ,c=30 ,d=80 ,将构件 作为机架,则得到曲柄摇杆机构 ○b或d

识记 B 压力角 愈 ,传动角 愈 ,机构的传力性能愈好。○小,大

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其演化途径为 ○变转动副为移动副。56 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偏心轮机构,其演化途○扩大转动副

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58.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a+e b

在四杆机构中,压力角 与传动角 之间的关系为。○α+γ=90°

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是 ○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的位置。

对于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来说,避免产生运动失真的办法是。○增大基圆半径。62 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位移规律为 时,易出现刚性冲击。○等速运动

为了保证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失真”,滚子半径 应 ○ 理

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 ○刚性

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柔性 66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位移规律为 时,易出现柔性冲击。○等加速等减速

从改善凸轮机构的动力性质,避免冲击和减少磨损的观点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选用。○正弦加速速度规律

采用反转法原理设计凸轮轮廓线时,将整个 凸轮机构以角速度(—)绕凸轮轴心转动,此时。○凸轮与从动件的相对运动关系并不改变。

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基圆半径越,则压力角越,机构的效率就越低。○小,大 70 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 现象○自锁 71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其压力角为。○0°

72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缺点是

○平底不能与凹陷凸轮轮廓接触 73 凸轮实际轮廓出现尖点,是因为○ 理

凸轮从动件回程的许用压力角可以大于工作行程的许用压力,是因为。○回程时,从动件受弹簧或重力的附加压力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规律有、○等速,等加速等减速,简谐运动规76 识记 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形式来分可分为、○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77 识记 B 凸轮机构中,以理论轮廓曲线的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最小半径r0 78 凸轮的形式有盘形凸轮、三种。○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在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常以 形给出。○ 曲线

用图解法绘制盘形凸轮轮廓时,所用的基本原理是。○相对运动原理,即反转法 81 摩擦式棘轮机构的优点为

○可任意调整棘轮转角

棘轮机构除了常用于实现间歇运动外,还能实现。○超越运动 83 如需调整棘轮转角时,可

○改变轮齿偏斜角

如果需要无级变更棘轮的转角,可以采用 棘轮机构 ○摩擦式 85 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 机构。○间歇运动 87 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有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圆柱销为1的槽轮机构,槽轮的运动时间总小于静止时间,因此它的运动系数 总是 ○小于0.5 89 槽轮机构中的径向槽数Z应

○等于或大于3 90 槽轮的运动时间t 与主动件的运动时间t 之比称 ○运动系数

棘轮机构主要由、..铸成○棘轮,棘爪,机架 92 一般机械中,槽轮的槽数常取。○4~8 93 槽轮机构的主要参数是 和。○槽数Z,圆柱销数K 94 槽轮机构是由、、组成的。○槽轮,带有圆柱销的拔盘,机架 95 槽轮机构有 和 两种类型。○内啮合,外啮合

棘轮机构中,当主动件连续地 时,棘轮作单向的间歇运动。○往复摆动 97 根据棘轮机构的运动情况,它可分为、、、。○单动式棘轮机构,双动式棘轮机构,可变向棘轮机构,摩擦式棘轮机构 98 单动式棘轮机构,其特点是主动件往复摆动一次,棘轮只能 一次

单向间歇转动

可变向棘轮机构的特点是可获得 的单向间歇转动。○顺时针或逆时针

标准V型带,按横截面尺寸大小共分为 种型号。○七种(划Y,Z,A,B,C,D,E)102 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出现在。○紧边进入主动轮处

对于i<1 的带传动,随着带的运转,带上任一点均受到的作用○变应力 104带传动应力由 组成。○拉应力,离心应力,弯曲应力 105 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和。○打滑,疲劳破坏 106 带传动的滑动现象分为 和 两种。○弹性滑动,打滑

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其中 是不可避免的。○弹性滑动 108 带传动是靠 来传递功率的。○摩擦力

V带传动的设计中,根据 和 来选择V带型号。○Pd 和 110 带传动中,影响弯曲应力的主要因素是

○小带轮直径 111 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 ○V带

平带传动要实现两平行轴同方向回转,可采用 传动。○开口 113 普通V带中,以 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Y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带的弹性滑动 115 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限制弯曲应力 117 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调节带的初拉力。118 V带传动设计中,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的依据是。○带的型号 119 V带传动中,带截面的楔角为40°带轮的轮槽角应 40° ○小于

带传动工作时,紧边拉力为,松边拉力为F,若带速v<10m/s,当载荷达到极限值,带将开始打滑还未打滑时,和 的比值为。○ /F =.121 链传动中,限制链轮最少齿轮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和动载荷。123 设计链传动时,链节数最好取。○偶数 124 链传动中的瞬时速比是 ○不恒定的

按链传动的用途,滚子链和齿形链属于。○传动链

多排链排数一般不超过3或4排,主要是为了。○不使轴向尺寸过宽.129 链传动设计中,当载荷大,中心距小,传动比大时,宜选用。○小节距多排链.130链传动中,作用在轴上的压轴力 可近似地取为 ○(1.2-1.3).131 链传动属于 传动○啮合

链传动中小链轮的齿数最好为。○奇数

133正常润滑条件下,链传动的最主要失效形式是。○链条的疲劳破坏

链传动中,链轮齿数Z愈,链节距P愈,则运动不均匀愈明显。○少,大 13 链传动中,链条的速度是。○变化的

链传动设计计算中,根据 和 从功率曲线中选择滚子链的链号。○P,n 137 滚子链传动中的动载荷随着 和 的增大而增加。○节距,输速 138 链传动的润滑方式可根据 和 选择。○链速V,节距P 139链传动中应将紧边布置在○上边

当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稍发生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不变 142 一对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 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大于

齿轮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五种。○轮齿折断,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塑性变形 144 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与 相切。○基圆 146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值是 的。○不相等 147 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分 和。○端面参数 法面参数

在推导圆锥齿轮的强度计算时,按 的当量齿轮计算 ○齿宽中点 151 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外啮合)15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 与 无关,而与 有关 ○模数m,齿数z. 153 直齿圆锥齿轮的 模数取为标准模数。○大端 154 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

155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齿面要硬,齿芯要韧。157 为了提高齿根弯曲强度,可将模数。○增大 158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 159 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按弯曲强度设计

160 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61 根据轮系运动时齿轮轴线位置是否固定,将轮系分为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162 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轮系称为

○定轴轮系

163 轮系在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可绕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周转轮系165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1)(所有从动轮齿数链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166 含有空间齿轮的定轴轮系,其传动比的正、负号应根据

确定○画箭头的方法 167

轮系中既自转又公转的齿轮称为 ○行星轮 168 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轮的构件称为。○系杆

169

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啮合,轴线位置固定不变的齿轮为

○中心轮 170 组成周转轮系的基本构件有。○中心轮、行星轮、系杆

171 混合轮系是由 与 所组成的复合轮系○定轴轮系、周转轮系或多个周转轮系 172 在周转轮系中,系杆和中心轮的轴线必须,否则不能转动 ○重合 173 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称为。○差动轮系 174 自由度为1 的周转轮系称为。○行星轮系 175 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称 ○轮系

176 定轴轮系中含有情况时,其齿数对传动比的大小。○没有影响 177 定轴轮系中含有惰轮时,对末轮的转向是。○有影响的

178 定轴轮系中,若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则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用正、负号表示。○不能

179 转化机构的传动比应按相应的 传动比的计算方法求出,其相对转向一般用 表示。○定轴轮系、虚线 180 在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时,代表 中的角速比○转化机构

181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心轴只承受。○弯矩

182 识记 A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轴主要承受扭矩。

○转轴

183 识记 A 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为。

○转轴

184 识记 A 对轴进行弯矩合成强度计算时引入的校正系数,其含义是。

○考虑到弯矩和扭矩的差异而引入的系数 185 识记 A 轴肩的作用主要是。

○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186 识记 B 增大轴在截面变化处的过渡圆角半径,可以。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187 识记 B 在轴的初步计算中,轴的直径是按 初步确定的。

○扭转强度

188 识记 B 轴的常用材料为 和。

○碳素钢、合金钢

189 识记 B 常用于实现轴向定位的方法有:。

○轴肩、套筒,轴端挡圈等

190 识记 B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方法有。

○键、过盈配合、销等

191 识记 B 根据所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三种。

○心轴、传动轴、转轴

192 识记 B 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

○心轴

193 识记 B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传动轴主要承受。

○扭矩

194 识记 B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转轴承受。

○弯矩和扭矩

195 识记 A 轴的结构设计,要考虑满足轴上零件的、、、等要求。

○安装、定位、固定、减小应力集中

196 识记 B 转轴的结构设计完成后,还应进行 校核计算。

○弯曲合成强度。

197 识记 B 初算轴的直径,可根据公式 d 计算。

○ C

198 识记 B 自行车的前轴为。

○固定心轴。199 识记 B 为保证轴向固定可靠,与轴向零件相配合的轴段长度应比轮毂宽度。

○ 略短。

200 识记 B 为了便于加工和检验,轴的直径。

○ 取圆整值。

201 识记 A 代号为206的滚动轴承,其轴承类型为 轴承。

○ 深沟球轴承,“O”。

202 识记 A 滚动轴承按其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

○径向轴承,推力轴承

203 识记 A 滚动轴承代号7215表示内径为。

204 识记。

205 识记 206 识记 207 识记 208 识记 209 识记 210 识记 211 识记

212 识记 213 识记 214 识记 215 识记 216 识记 217 识记 218 识记 219 识记 220 识记○75mm

A 轴承代号为7038,其类型是,直径系列是 ○圆锥滚子,轴承,中系列

A 轴承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综合作用。○“3”类或“7”类

A 推力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5000

A 角接触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7000

A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是。○滚动体与滚道工作表面上产生疲劳点蚀 A 滚动轴承的额定寿命是指。

○一批轴承,在相同条件下运转,其中90%的轴承不发生疲劳点蚀前所转过的总转数。A 滚动轴承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负荷之间的关系为,其中P为。○当量动负荷

A 滚动轴承额定寿命与额定动负荷 之间的关系为,其中 称为。○寿命指数

A 球轴承的寿命指数 为。○3

A 滚动轴承的寿命指数 为。○10/3

A 当量动载荷P的计算公式为。○

A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轴承代号中右起 表示。○第四位数字

A 圆锥滚子轴承的类型代号为。○3000

A 深沟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6000

A 滚动轴承的G级精度为 精度。○普通级

A 70000C型角接触球轴承,其接触角为。○

A 29000型轴承可承受 的载荷。

○径向和轴向双方向

221 识记 A 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设计计算主要是限制 和 值。

○P,PV 222 识记 A 对于一般使用的滑动轴承,轴承材料主要是指 或 材料。

○轴瓦,轴承衬

223 识记 A 常见的轴瓦或轴承衬的材料有、、三类。

○轴承合金、青铜、铸铁

224 识记 A 为了使润滑油能够流到轴瓦的整个工作面,轴瓦面上应开有 和。

225 识记 226 识记 227 识记

228 识记 229 识记

230 识记和 两种。

231 识记 232 识记 233 识记 234 识记 235 识记 236 识记 237 识记 238 识记。

239 识记 240 识记○油沟、油孔。

A 滑动轴承轴瓦面上的油孔一般开在。○非承载区。

A 常用的轴瓦结构有、两种。○ 整体套筒式、对开剖分式。

A 根据液体油膜形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两类滑动轴承。○动压法、静压法。

A 对于向心滑动轴承验算压强P在于。○防止轴瓦上压强过大而使磨损过快。A 对于向心滑动轴承验算pv值在于。

○控制轴承工作时的温升。

A 粘度是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表示粘度的方法有

○动力粘度 运动粘度

A 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偏心以形成 是动压润滑的必要条件。○油楔

A 动压承载原理就是借助于相对运动速度而在 内形成压力油膜,并能承受载荷。○楔形间隙

A 对于载荷小,速度高的轴承应选用粘度 的润滑油。○较小

A 对于载荷大,冲击大的轴承可选用 的润滑油。○粘度较大

A 对于起动频繁的滑动轴承,应选用 的润滑油。○油性较好

A 对于低速重载的滑动轴承,可选用。○润滑脂

A 含油轴承是采用 制成的。○粉末冶金

A 整体式滑动轴承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缺点是 ○装卸不便,磨损后无法调整间隙。A 剖分式滑动轴承的特点是。○易于装拆和调整间隙

A 介于边界摩擦与液体摩擦之间的一种摩擦状态称为。

○混合摩擦

241 识记 A 当两轴能保证严格对中时,可采用 式联轴器。

○固定

242 识记 A 当两轴不适于严格对中时,宜采用 式联轴器。

○弹性可移

243 识记 A 两平行轴或两相交轴之间可用 联轴器联接。

○双万向

244 识记 A 能在工作时随便使两轴接合或分离的是。

○离合器

245 识记 246 识记 A 247 识记 248 识记 249 识记 250 识记 251 识记 252 识记 253 识记 254 识记 255 识记 256 识记为。

257 识记 258 识记 259 识记 260 识记 261 识记 A 必须通过拆卸才能使两轴分离的是。○联轴器

牙嵌式离合器常用的牙型是、、三种。○矩形、梯形、锯齿形

A 联轴器可分为 和 两类。○刚性联轴器、弹性联轴器 A 离合器主要分为 和 两类。○牙嵌式、摩擦式

A 联轴器的选择包括 和 选择。○类型、尺寸

A 刚性联轴器可分为 和 两种。○固定式、可移动式

A 凸缘联轴器是由两个半联轴器用 联接成的。○螺栓

A 对于起动频繁,经常正反转,转矩很大的传动中,可选用 联轴器。○齿轮式

A 根据万向联轴器的运动特性,通常 使用。○成对

A 套筒联轴器是用 把两轴联接起来的。○套筒

A 套筒联轴器是利用 或 传递运动和转矩。○键、销

A 适用于经常起动和正反转、载荷平稳,转速高的传动的联轴器 ○弹性圈柱销联轴器

A 锯齿形牙嵌离合器只能 传递转矩。○单向

A 从动件的角速度超过主动件时,不能带动主动件与它一起转动,这种离合器称为。○超越离合器

A 圆盘摩擦式离合器有单盘式和多盘式两种,其中 应用最广。○多盘式

A 牙嵌式离合器是利用零件上的 来工作,以传递运动和转矩。○牙(或齿)

B 弹簧类型很多,按受载状况分有、、等。○压缩弹簧、拉伸弹簧、扭转弹簧

262 识记 B 圆柱螺旋拉伸弹簧,刚度不变,主要承受。

○轴向拉力

263 识记 B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主要承受。

○轴向压力

264 识记 B 圆柱螺旋弹簧,承受轴向压力,其刚度是。

○变化的

265 识记 B 盘簧是由铜丝或钢带卷成,能承受。

○转矩

266 识记 B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载荷—变形规律线图又称。

267 识记。

268 识记 269 识记 270 识记 271 识记 272 识记 273 识记 274 识记 275 识记 276 识记 277 识记 应用最广。○ 螺旋

279 识记○弹性钢圈

280 识记○弯曲

281 识记 282 识记 283 识记○弹簧特性线图

B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力与变形是正比例,为 ○弹簧刚度

B 弹簧钢丝直径的设计公式中 称作。○旋绕比(弹簧指数)

B 当弹簧直径d不变,c值小,则弹簧圈的中径,说明弹簧刚度。○小,大

B 弹簧的工作圈数一般应不少于。○2圈

B 压缩弹簧的稳定性通常以 来衡量。○高径比

B 为使弹簧圈不发生不稳现象,其高径比应。○

B 压缩弹簧在 情况下产生不稳定。○自由高度 过大,圈数r过多

B 如果压缩弹簧出现不稳定,应采取 措施。○降低,增大

B 在安装压缩弹簧时,通常将弹簧先受一定的,使弹簧产生少量。○压力,变形

B 弹簧刚度K表示。○变形量为1mm 时所需的力。

B 在很多的钟表及仪表仪器中常使用 弹簧。

○ 盘簧。278 识记 B 弹簧由于制造方便,B 环形弹簧主要是由环形的 组成。B 板簧受载后,会产生 变形。A 外形较薄的圆盘状回转件,可以认为它们的质量分布在平面内。○同一回转。

A 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的回转件平衡属于。○静平衡。

A 在机械的平衡问题中,质量与向径之积称为。

○质径积。

284 识记 A 回转件静平衡条件为。

○质径积之和为零

285 识记 A 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的向量和等于零和离心力所形成的力偶矩的向量和也等于零,这就是回转件的 条件。

○动平衡

286 识记 A 回转件的动平衡需要在平面内进行。

○两个

287 识记 A 达到动平衡的回转件也一定是静平衡的,但达到静平衡的回转件 则 是动平衡的。

○不一定

288 识记 A 机械速度波动有 两类。

○周期性和非周期性。

289 识记 A 动能的变化引起机械速度的变化,称为。

○速度波动。

290 识记 A 机械稳定运转时,一个循环起始位置的动能与循环终止位置的动能是。

○相等的。

291 识记 A 表示机械速度波动的相对程度,常用 系数。

○ 不均匀。

292 识记 A 不均匀系数 越小,机械的速度波动。

○越小。

293 识记 A 飞轮周期性速度的波动,可用 来调节。

○飞轮

294 识记 A 机械速度的波动是随机的,不规则的,称为 速度波动。

○非周期性

295 识记 A 对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可用 调节。

○调速器

296 识记 A 动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表示在一个周期内动能的最大变化量,通常称为机械的。

○最大盈亏功

297 识记 A 机械速度有规律的波动称为 速度波动。

○周期性

298 识记 A 在周期性速度波动时,机械的动能 改变。

○没有

299 识记 A 齿轮、带轮等盘形回转件的平衡属于 问题。

○静平衡

300 识记 A 电动机转子、机床主轴、滚筒等回转件的平衡属于。

○动平衡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1

答案

试题2 一.填空

1.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350,b=600,c=200,d=700;(1)当取c 杆为机架时,它为何种具体类型?___________;(2)当取d杆为机架时,则为___________。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___________死点位置。

(A)

不存在(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 3.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机械性能,____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A)

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 4.___________决定了从动杆的运动规律。

(A)凸轮转速(B)凸轮轮廓曲线(C)凸轮形状

5.凸轮机构中,凸轮基圆半径愈___________,压力角愈___________,机构传动性能愈好。6.紧键联接与松键连联接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安装后,键与键槽之间就存在有___________。(A)压紧力(B)轴向力(C)摩擦力

7.链“B18X80”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螺纹联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螺旋传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它的_______,螺纹“M12X1.5”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采用螺纹联接时,若被联接件总厚度较大,切材料较软,在需要经常装卸的情况下,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薄壁零件联接的螺纹,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螺栓联接(B)双头螺栓联接(C)螺钉联接(D)三角形细牙螺纹

(E)三角形粗牙螺纹(F)矩形螺纹

11.某调整螺纹,采用双头粗牙螺纹,螺距为3mm,为使螺母相对螺杆沿轴向移动12mm,则螺杆应转_________圈。

12.国标规定,三角带有___________七种类型,代号„B2240‟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1 =180mm,转速 n1 =940r/min,从动轮的直径为 d2 =710 转速 n2=233r/min,则其弹性滑动系数ε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使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带的根数不宜超过_______根。(A)4(B)6(C)2(D)10 15.一对齿轮啮合时,两齿轮的________始终相切。(A)分度圆(B)基圆

(C)节圆

(D)齿根圆

16.一标准直齿圆柱的齿距为15.7mm,齿顶圆直径为400m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____。17.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齿轮传动的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与啮合的轮齿对数___________-,齿轮传动也越__________。19.仿形法加工齿轮,根据被加工齿轮的________,________选择刀具刀号。

20.一主动直齿轮的转矩为100Nm,其分度圆直径为50mm,则其传递的圆周力为___________,径向力为_______。

21.滚动轴承代号“6215”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一般来说,_______更能承受冲击,_____-更适合于较高的转速下工作。(A)滚子轴承

(B)球轴承

23.额定动载荷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转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动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5.一个阶梯轴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答案填空: 双曲柄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传动角 凸轮轮廓曲线

大 小摩擦力 B型键宽度b=18mm,长度L=80mm 利用螺纹零件把需要固定在一起的零件固连起来 利用螺纹零件实现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 9 外径

细牙螺纹外径12mm,螺距1.5 10 双头螺栓联接

三角形细牙螺纹2 Y Z A B C D E B型基准长度2240mm 13 0.022 14 10 15 节圆78 分度圆与节圆重合 越多平稳 模数 齿数4000N 1455.9N 深沟球轴承 直径系列2 内径75mm 22 滚子轴承

球轴承 额定寿命106寿转,L=1(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既承受弯矩也承受扭矩 只承受扭矩轴头 轴颈 轴身

简要回答:1 具有确定运动图示图示 速度大离心力过大 绕转的圈数多寿命低

计算 m=5 d1=100 d2=220 da1=100+10=110 da2=220+10=230 df1=100-12.5=87.5

df2=220-12.5=207.5 p=3.14*5=15.7 s=e=7.85 2 n3=n4

(n4/n6)=(z6/z4)=3

nH=n6

(n1-n6)/(n3-n6)=-(z3/z1)=-4 i16=-7

第四篇:法律基础系

一、法律基础系:

(一)夏清瑕

1、息讼研究

2、古代民间调解机制研究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研究

4、大陆法系对清末和民国法制的影响

5、论汉朝至唐的刑罚制度的发展

6、论唐律的礼法结合

7、“明刑弼教”思想研究

8、清末刑事法律制度改革

9、清末民商事法律制度的发展

10、孙中山的中西结合法律思想研究

11、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研究

12、中国古代经济法律制度研究

13、中国古代特权制度研究

14、中国古代的宗教法律制度研究

15、论马锡武审判方式

(二)钱叶六

1.论犯罪的本质 2.论犯罪的基本特征 3.论不作为犯

4.关于见危不救的立法思考 5.论刑法中的“持有” 6.论情节加重犯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9.论刑法中的认识错误 10.论特殊防卫权

11.论防卫过当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 12.论犯罪中止 13.论犯罪未遂 14.论不能犯 15.论危险犯

16.论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17.论间接正犯 18.论教唆犯

19.论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间接正犯以及教唆犯的关系 20.论转化犯

21.论牵连犯与吸收犯的界限 22.论死刑的限制

23.腐败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4.经济犯罪死刑废止研究 25.论终身刑

26.论非监禁刑的适用现状及其立法完善 27.论资格刑的立法完善 28.论罚金刑的立法完善 29.论刑法中的时效制度 30.论前科消灭制度

31.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32.交通肇事罪若干问题研究

33.论遗弃罪

34.婚内强奸问题研究

35.“二人以上轮奸”加重情节之认定 36.论绑架罪

37.抢劫罪的加重情节之认定 38.论盗窃罪 39.论诈骗罪 40.论敲诈勒索罪

41.腐败犯罪的刑罚配置完善研究 42.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相关问题研究 43.论陪审制度

44.暂缓判决制度研究

45.违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 47.论刑事和解 48.论恢复性司法 49.论刑事犹豫制度 50.论作证豁免权

(三)范毅

宪法与行政法方向:

1.论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制度的完善 2.论人大常委会“特别委员”制度 3.论我国宪法解释制度的构建

4.论当代违宪审查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5.论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

6.宪法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护 7.论农民工权利现状及保护 8.农民社会保障权现状及其思考

9.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纠纷解决方式研究 10.我国行政公开制度的现状及未来 11.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12.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13.论我国行政赔偿法律制度的完善 14.论引咎辞职

15.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 16.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17.论行政复议法受案范围的完善

18.论行政复议法审理组织和结案方式的完善 19.论行政复议法管辖制度的完善 20.行政复议制度比较研究 21.论行政强制的执行模式 22.论行政诉讼法的完善 23.论审计监督现状与完善

24.财政预算的公开与监督研究 25.论公共财政与权力制约

(四)林道海

1、法的平等价值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正当程序的特征与意义

3、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的关系

4、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及对于中国法制改革的借鉴

5、法律原则在司法中的作用

6、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的关系

7、司法判决的不确定性

8、论“讲法治”与“讲政治”的关系

9、论现代法律的权利本位

10、当代中国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11、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五)王保成

1、行政强制措施理论的困境及其立法完善

2、行政和解制度探析

3、论先行登记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4、行政奖励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5、行政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6、公证行为的法律责任评析

7、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规制

8、行政合同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9、听证制度实施中的问题及其完善

10、论非常设政府机构的法律地位

(六)朱彤

1、浅论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

2、我国律师业发展问题研究

3、危险犯研究

4、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研究

5、我国人民检察院刑事监督的不足与完善

6、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7、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利弊研究

8、我国法院司法独立现状与不足研究

9、酒后驾车肇事问题研究

10、刑事被害人援助制度研究

11、人民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2、被害人法律地位研究

13、检察权的滥用及其防治

14、司法工作人员犯罪的惩治与预防

15、未决羁押人员权利保护问题研究

16、侦查权的司法控制问题研究

17、我国警检关系研究

(七)金晶

1、刑法中的期待可能性研究

2、金融犯罪惩治规制研究

3、女性职务犯罪研究

4、职务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5、过失犯罪理论研究

7、论结果加重犯

8、论经济犯罪的概念和范围

9、女性犯罪研究

10、未成年人犯罪的研究和预防

11、浅析受贿罪

12、浅析交通肇事罪

13、中日经济犯罪比较研究

14、老年犯罪人犯罪研究

15、论信用卡诈骗罪

16、论被害人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二、国际法系:

(一)苏世芬

1、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2、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的根本违约制度

3、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4、论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

5、论国际贸易支付方式的最佳选择

6、试论关税制度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7、海运保函的法律效力初探

8、延迟交付若干法律问题浅析

9、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0、论被保险人的告知义务

11、论船舶适航在海上保险中的作用

12、论海上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

13、海事欺诈的若干法律问题及海事司法救济研究

14、论海上货物运输中的迟延交付

15、论我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代理制度

16、倒签提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17、海运货损索赔举证责任研究

18、承运人适航义务研究

19、论托运人危险货物通知义务和责任 20、承运人责任期间分析

21、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订立研究

22、托运人责任研究

23、实际承运人法律问题研究

24、浅析托运人中途停运权

25、浅析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的法律纠纷

26、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

27、记名提单之研究

28、FOB合同下货物的保险

29、信用证项下进口押汇法律问题研究 30、无单放货的风险及其防范

31、浅析委付的含义及法律性质

32、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所有权转移问题研究

33、论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法律适用

34、国际贸易中提单与货物所有权转移关系研究

35、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制度之研究

36、论海商留置权的行使

37、论提单首要条款的性质和效力

38、记名提单无单放货问题的探析

39、论倒签提单能否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二)刘超

1、试析国际法的渊源层次

2、试论中国接受国际法院管辖的可行性研究

3、论预防性自卫权在国际法中的地位和性质

4、试论中国海军打击海盗的国际法依据

5、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法挑战和应对

(三)王毅琳

1.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贸易保护和我国的涉外贸易政策的应对 2.中国的涉外贸易法律完善和全球贸易体系的协调 3.健全贸易法律 保护食品安全

-中外贸易中对食品安全的规制比较

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5.非关税贸易壁垒在贸易体系中的运用

6.《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的若干比较

-可以加附标题缩小题目范围

7.试论国际贸易术语的法律意义

8.WTO的基本原则对中国涉外贸易法律的影响 9.试论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10.国际贸易保护状态中的非歧视原则和呵护民族行业的发展 11.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违约责任 12.试论国际避税和反避税

(四)李煜

(a)行政法方向:

1. 关于行政程序法的制定 2. 论行政强制执行

3. 论行政合同的法律救济

4.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 5. 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

(b)经济法方向:

1. 试论我国反垄断法的立法模式 2. 论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制度 3. 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4. 行政垄断及其法律规制

(c)国际经济法方向:国际税法

1. 试论国际避税及其法律管制 2. 论国际税法中税收无差别待遇 3. 论国际税收协定的滥用与反滥用

4. WTO的基本原则与我国涉外税法的冲突和规避 5. 我国所得税制度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6. 中国涉外税收优惠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五)刘军华

1、论国家自卫权的行使。

2、论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论21世纪国际法强制力的加强。

4、论我国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

5、论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

6、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7、论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机制。

8、评析“先发制人”战略。

9、国际法视角下的伊拉克战争。

10、论南海诸岛的领土争端问题。

11、论国际法不禁止行为责任。

12、论中日钓鱼岛争端。

(六)邹钧

1.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关系简析

2.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3.中国反倾销法需要完善 4.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5.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经济法

6.WTO法律制度对国际经济法的影响 7.试论WTO争端解决机制 8.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9.试论WTO的国民待遇原则 10.试论WTO的最惠国待遇原则 11.试论WTO规则与政府体制改革

12.试论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协议》与中国政府采购制度 13.《服务贸易总协定》与中国服务贸易关系研究 14.反倾销与贸易保护

15.试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和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界限 16.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提单欺诈与防范; 17.中国对外资企业国际避税的约束 18.提单的物权效力 19.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20.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贸易保护主义 21.WTOT体制下的绿色贸易壁垒 22.ECPA的签订与两岸经贸的发展

23.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分析与评估

(七)刘昕

1、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无单放货

2、论《鹿特丹规则》下的海运控制权

3、《鹿特丹规则》利弊分析

4、论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货运代理人的地位

5、股权出资研究

6、论信用证业务中开证行和开证申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7、论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中的作用

8、论创业板在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八)张帆

1、论我国香港区际私法

2、论我国台湾地区的区际私法

3、论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冲突及解决方法

4、论英国上议院在司法中的地位、作用及对我国司法的借鉴

5、试析“假外资企业”规避国内法的法律规制

6、论我国对跨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7、涉外遗产继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可结合案例)

8、试析我国对离岸金融的法律适用和监管问题(可结合国际金融危机背景)

9、论BOT项目的法律适用与监管

10、论跨国公司“召回”产品的法律适用问题(可结合案例)

11、试析我国涉外工程承包合同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2、论独立保函在涉外工程中法律适用

13、试析涉外信托财产权的法律适用

14、论我国对国际知名商标权的法律适用(可结合案例)

15、试析我国的域外送达制度及其完善

(九)塔利莉

1、BOT国际项目特许权协议法律问题研究

2、服务贸易中的自然人流动研究

3、WTO争端解决机制探析

4、论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对策

5、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法律问题初探

6、金融危机下遏制贸易保护主义的法律对策

7、论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所有权与风险转移

8、论国际经济法定义和产生

9、国际经济法的价值分析

10、浅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法律问题

(十)陈洁

1、离岸金融中心法律问题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内幕交易的民事赔偿问题研究

3、从UCP600与UCP500的比较看信用证法律风险的防控

4、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在我国的适用

5、浅议我国一人公司规制

6、论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7、论股东代表诉讼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8、中美国际货物买卖中救济方法比较研究

9、中美合同法对要约和承诺规定的比较研究

10、中美法律中关于赠与合同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

11、中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之比较

三、民商法系:

(一)马思萍

(a)民法:

1、物权登记的法律效力及其完善

2、“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分析

3、论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

4、农村改革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规制

5、“小产权房”的法律研究

6、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比较研究

7、论个人隐私权与公众知情权的法律保护

8、论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9、中国用益物权体系的构建

10、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制度选择

11、信托财产所有权性质的法律思考

12、论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中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b)金融:

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2、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

3、论中国民间金融的发展模式选择

4、论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赔偿制度

5、论金融信用安全的法制保障

6、金融契约的法律性质评析

7、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研究

8、论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完善

9、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10、金融控股公司风险分析与法律控制

11、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的法律思考

12、我国农村金融法律制度建设

13、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法制环境建设

14、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法制建设

15、村镇银行的法律思考

16、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的建立

17、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法律思考

18、巴塞尔协议国际银行有效监管原则

19、政策性银行的立法思考 20、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

21、从“次贷危机”看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22、证券投资基金的法律规制

(二)刘洁

1.论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 2.论知识产权法定赔偿额的法律适用 3.论无权处分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4.论我国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及其完善 5.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研究 6.探析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7.浅谈我国公司的清算制度 8.论侵害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 9.浅析隐名投资引起的法律问题 10.论外资并购中的商标权保护

11.我国不安抗辩权制度的评析及完善 12.论票据法上的利益偿还请求权 13.浅析票据抗辩的限制

14.破产重整中担保债权人的法律保护 15.略论我国公司法对发起人责任的规定

(三)叶敏

1、公司分立法律制度研究;

2、论法人出任公司董事的可行性;

3、论公司法上的“商业判断规则”;

4、公司破产程序中职工利益的保护;

5、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规制;

6、股票期权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7、论工会在民营公司中的法律地位;

8、证券登记法律问题研究;

9、构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法律制度——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的讨论;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可行性与法律完善;

11、加快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建议;

12、对“小产权房”的法律思考;

13、论我国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四)汪华亮

1. 论隐私权的边界 2. 论一般人格权的内涵 3. 论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4. 论公司的司法解散 5. 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6.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7. 抵押权顺位研究 8. 论占有的保护

9. 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研究 10.论情势变更原则

11.租赁抑或保管?——停车场与车主的法律关系探讨 12.买卖合同标的物风险转移研究 13.民法强制性规范研究 14.论侵权行为法上的过错 15.论共同危险行为 16.雇主责任研究

(五)王强

1、论民事权利的失效

2、论抗辩权

3、论意思表示之错误

4、论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5、论合伙债务的承担与清偿

6、论表见代理

7、关于诉讼时效最新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8、论物权的区分原则

9、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10、论共同共有

11、论地役权

12、论担保物权的竞合

13、论抵押人对抵押财产的处分权

14、论一般人格权

15、论侵权行为的因果关系

16、论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

17、论雇主侵权责任

18、论共同危险行为

19、论体育活动中损害的责任承担 20、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

21、论律师的民事法律责任

22、论江苏省律师收费制度

(六)储敏

1、对驰名商标特别保护的反思

2、对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

3、对商标权的合理限制

4、山寨文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5、对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制――以“专利池”纠纷为例

6、网络服务经营者的著作权责任

7、由停车场车辆失窃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

8、对合同法中重大误解行为的法律分析

9、无权处分与第三人善意取得

10、保管出租人的瑕疵担保义务

(七)董学立

1、论民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

2、论民法的非正式渊源

3、主体平等原则

4、论意思自治原则

5、论权利保护原则

6、论诚实信用原则

7、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8、论公序良俗原则

9、论民法基本原则

10、行为能力制度与宣告失踪

11、权利能力制度与宣告死亡

12、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

13、论表见代理

14、论撤销权

15、论无效制度

16、论民事法律行为

17、论民事权利外观制度

18、论委托合同与代理权授予的关系

19、论无权处分 20、论时效制度

21、论民事权利限制制度

22、论法人的本质

23、论合同自由及其限制

24、论物权法定原则

25、论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

26、论小区车库的归属

27、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28、论浮动抵押制度

29、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30、论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效力

31、论成年监护制度

32、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之共有部分的界定

33、一房二卖的法律适用

(八)杨军

1、试论民事权利的结构

2、论我国人身权法律制度的完善

3、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及完善

4、建立我国禁止权利滥用法律制度的思考

5、对完善我国监护法律制度的思考

6、论物权效力的区分原则

7、完善我国拆迁补偿法律制度的思考

8、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9、论侵权责任的无过错归则原则

10、我国用益物权的体系及完善

11、论律师的言行豁免权

12、完善我国律师制度的几点思考

13、论律师职业道德

14、论律师执业风险

15、完善我国律师执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16、律师执业技巧论纲

17、论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角色完善

18、律师职业的比较研究

19、我国弱势群体法律救济制度研究 20、知识产权客体研究

(九)黄良军

民事诉讼法、民商法方向:

1. 论民事诉讼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2. 论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3. 民事诉讼中的“陷阱取证”问题探讨

4. 论民事再审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5. 我国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 6. 民事审级制度改革探析

7. 论民事诉讼中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8. 论电子证据

9. 民事简易程序问题探讨 10.论小额诉讼程序

11.民事诉讼调解机制的完善 12.论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13.中西方审级制度比较研究 14.律师权利保护研究

15.中西律师制度比较研究

16.我国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问题探讨 17.论和谐劳动关系

18.建立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及对策 19.论征地农民的劳动权益保障 20.劳动争议司法解决机制的完善 21.就业歧视问题探讨

2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3.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24.论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

25.我国劳务派谴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26.对我国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思考 27.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较研究 28.中西劳动争议解决机制比较 29.论我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 30.我国对外劳动务输出中的法律问题 31.劳动合同中的保密与竞业禁止问题研究 32.道路交通事故的诉讼问题探讨 33.民事诉讼时效问题探讨

(十)王寨华

(a)婚姻家庭继承法:

1、论夫妻间的忠实义务

2、同居关系问题研究

3、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评析

4、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

5、论共同遗嘱

6、论被继承人债务的确定和清偿

7、论债权、债务的继承

8、论占有的继承

(b)民事诉讼法:

1、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级制度的若干思考

2、论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3、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

4、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5、民事诉讼再审制度之重构

6、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理解与适用

7、浅析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

8、客观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我国证明模式之初探

9、论民事诉讼程序选择权

10、论司法改革与我国民事证据制度之完善

11、我国缺席判决制度之检讨与重构

(十一)胡宜奎

1.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论协议管辖 3.适格当事人研究

4.论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5.举证时限制度研究 6.举证责任倒置研究 7.电子证据研究 8.论法院调解

9.论再审程序的启动

10.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1.论仲裁协议效力的扩张 12.论仲裁的司法监督

(十二)陈红梅

(a)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学:

1.论我国劳动法中经济补偿金的性质; 2.论劳动法中竞业禁止; 3.论就业歧视

4.论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的保护; 5.劳动派遣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6.关于社会保险立法的思考; 7.对工伤认定条件的法律思考;

(b)环境保护法: 1.论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2.论我国的公众参与制度; 3.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完善; 4.自然保护区的环境管理; 5.论环境共同侵权; 6.装修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四、经济法系:

(一)徐文超

1.2.3.4.5.6.7.8.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的地位

国有企业改制的法律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法研究 反垄断的法律规制方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研究 房产新政的法律问题

关于人民币升值的法律问题

(二)张颖

1、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2、论公司法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3、公司章程法律效力研究

4、董事忠实义务研究

5、上市公司分立与小股东权益保护

6、公司设立中的民事责任问题研究

7、独立董事与中国公司治理

8、公司设立无效比较研究

9、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若干法律问题的研究

10、论保险利益原则

11、规范公司设立若干问题探讨

12、股东出资瑕疵民事责任之探析

13、一人公司规制的法律思考

14、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法律适用研究

15、我国机动车辆第三人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问题探究

16、论强制机动车保险法对受害人范围的扩张

17、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法基本原则

(三)崔勇

1、论税收法律关系的特殊性

2、对现行个人所得税法的思考

3、遗产税立法的若干思考

4、开征遗产税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对现行流转税法的思考

6、中外所得税法比较

7、论税收管辖权

8、WTO条件下的中国税制评析

(四)祝贺

1.商业贿赂行为法律研究 2.论垄断协议

3.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研究 4.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 5.搭售的不正当竞争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6.论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关系 7.域名抢注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

8.论我国虚假广告法律规制的不足及完善 9.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研究 10.论商业诋毁

11.商誉、商誉权及其法律保护 12.附赠式有奖销售的产品责任

13.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及其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 14.论新破产法的重整制度

15.论新破产法的破产管理人制度 16.论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及其完善 17.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18.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

(五)李磊

1、论经济法产生的基础(或原因)

2、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3、论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4、论经济法的价值(或理念)

5、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兼与民法、行政法的区别

6、公司法若干问题探讨

7、试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责任

8、试论公司的资本制度

9、试论“刺破公司的神秘面纱”制度

10、试论我国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

11、一人公司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12、外资企业优惠政策的法学思考

13、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立法问题探讨

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若干问题探讨

15、我国纳税人权利的法律保护问题探讨

16、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法律分析

17、论企业合并的反垄断法之规制

18、反垄断法的实施机制探讨:公共执行与私人执行之辩证

19、论述我国反垄断法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的规制 20、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问题探讨

21、论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

22、行政垄断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

23、社会保障法若干问题探讨

24、试论商业贿赂及其法律责任

25、试论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六)蒋小平

1、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制的若干问题探讨

2、公司资本制度改革研究

3、经济法的价值体系

4、经济法与民法的关系

5、试论新公司法下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6、试论公司回购股份制度

7、试论少数股东的法律保护

8、对行政性公司的经济法规制

第五篇: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

一、重点复习内容:(按章节顺序排列,且加粗部分为重点内容)

第一章 绪 论

1.人类法制文明的起源 2.世界上的主要法系: ①法系的概念:是从比较法学的角度对历史上曾经存在的法律类型进行的分类。

②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中华法系、印度法系、伊斯兰法系。

A.英美法系:也叫普通法系或判例法系,是根据以往判决的判例逐渐形成的一种在全国普遍适用的法律,其内部主要为普通法和衡平法两部分。以英国和美国为主要代表性国家,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爱尔兰、新加坡、巴基斯坦,以及我国香港地区等。B.中华法系:是指中国的封建法律制度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制度的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开始于秦朝,经过两汉、魏晋,完备于隋唐,以《唐律》为代表,后延续至宋元明清。如今,中华法系已经解体,在中国古代时期,对当时的日本、朝鲜和越南等国家的法制曾产生重要影响。③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特征比较 第二章 法的基本理论 1.法的基本概念 2.法的本质特征 3.法的历史类型: ①奴隶制法律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剥削阶级类型的法,是在原始氏族制度瓦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确认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这是人类社会法制发展的历史性进步。

③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以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为代表,以及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陆续建立。4.法的制定

5.我国法的体系

6.法的形式(法的渊源)

①宪法;②法律;③行政法规;④地方性法规;⑤自治法规; ⑥行政规章;⑦国际条约;⑧其他法的形式。7.法的关系 8.法律行为 9.法律责任

第三章 宪 法 1.宪法的概念及分类 ①概念 ②分类

2.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 ①《共同纲领》 ②1954年宪法

③1975年宪法——我国宪法史指导思想存在严重错误的一部宪法

④1978年宪法

⑤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是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⑥1988年宪法修正案 ⑦1993年宪法修正案

⑧1999年宪法修正案——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的修正案

⑨2004年宪法修正案——A.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B.增加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内容;C.在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完善土地征用制度;E.进一步明确国家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F.完善对私有财产保护的规定;G.增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规定;H.增加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I.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成的规定;J.关于紧

急状态的规定;K.关于国家主席职权的规定;L.修改乡镇政权任期的规定;M.增加对国歌的规定。3.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 4.宪法与民主政治建设 5.宪法的监督与实施 6.国家基本制度

7.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①公民的基本权利(政治权利)②公民基本义务 8.国家机构

①国家机构的体系与组织原则 ②中央国家机关

③地方国家机关 第四章 行政法

1.行政法的概念与特征 2.行政法的渊源和作用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①行政合法性原则;②行政合理性原则;③ 责任行政原则 4.行政机关、被授权组织与受委托组织: ①行政机关

②被授权组织:法律、法规(某些情况下包括规章)将某方面或某项行政职权授予并非行政机关的组织,被授权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实施行政管理,并独立承担相应法律责任。③受委托组织 5.行政相对人

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包括我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也具有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

6.行政主体的行为:①概念 ②分类 7.行政立法

8.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

9.行政诉讼第三人:同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10.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 11.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 12.行政复议法律制度 13.司法审查

14.行政赔偿与行政补偿 第五章 民 法

1.民法的调整对象及基本原则

2.民事主体——民事行为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 3.民事法律行为 ①概念

②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 ③无效和可撤销民事行为 ④代理 4.人格权 5.物权 ①概念

②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

③所有权的概念与内容 ④用益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⑤担保物权的概念与内容 6.合同法——合同自由原则 7.侵权法

①一般侵权行为

责任要件:(1)行为违法。行为违法是指行

为人对禁止性规定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2)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因故意、过失而为的违法行为,表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所抱的主观态度。(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客观现象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系。(4)损害结果。是指一定的行为或事件使民事主体的权利遭受某种不利的影响。权利主体只有在受到损害的情况下,才能够请求法律上的救济。②特殊侵权行为 第六章 商 法 1.商法概述 2.企业法

①企业和企业法 ②国有企业法 ③集体所有制企业 ④私营企业法

3.公司法:①有限责任公司 ②股份有限公司 4.证券的发行与上市与交易 5.保险法

①保险法的基本原则:A.守法和公平竞争原则;B.保险利益原则;C.最大诚信原则;D.损害赔偿原则;E.保险代位原则;F.近因原则。

第七章 知识产权法 1.知识产权的概念 2.知识产权的特征

3.知识产权的范围与内容 ①著作权:(1)作者权(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2)邻接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广播者权、出版者权)。

②工业产权:例如专利权、商标权、反不正当竞争、其他工业产权(地理标志、商号、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等)。4.知识产权法

5.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6.著作权法 ①合作作品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是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②合理使用 7.专利权法

①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申请人、专利权人

②专利权的归属:A.自由发明;B.共同发明;C.职务发明;D.委托发明 ③专利的种类 ④专利权的申请 ⑤专利权的内容 8.商标权

第八章 婚姻家庭法与继承法 1.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原则

①婚姻家庭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②基本原则 2.结婚

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 禁婚亲: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② 禁止结婚的疾病: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有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禁止结婚。3.无效婚姻或被撤销的婚姻 ①可撤销婚姻: A.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B.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②婚姻无效或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A.无效或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无效。B.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

C.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D.对重婚导致的婚姻无效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

E.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有关父母子女的规定。4.婚姻法禁止的行为 5.家庭关系 6.离婚

7.继承法的概念——法定继承的继承顺位 8.遗产的概念和范围 第九章 经济法 1.竞争法

①反不正当竞争法——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 ②反垄断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3.产品质量法——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00年修订)4.税法

①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②个人所得税法——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2005年10月修订)

5.环境保护法

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处理机关 ①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② 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③

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④

人民法院。

第十章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1. 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征 2. 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劳动合同法

4. 劳动争议的处理 5. 社会保障法 ① 社会保险法;②社会救助法:包括灾民救济、城镇贫困

居民救济、农村五保户救济、流浪乞讨人员的就医以及对救济人员及其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等;③社会福利法、; ⑤ 社会优抚法;

⑥ 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法;⑥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⑦社会

保障争议解决程序法 第十一章 刑 法

1.刑法的任务和适用范围 ①我国刑法的任务

②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

③刑法的适用范围:

2.犯罪构成——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3.排除犯罪的行为:① 正当防卫;②紧急避险 4.犯罪的停止形态

①犯罪预备 ②犯罪未遂 ③犯罪中止 ④犯罪既遂 5.共同犯罪

6.刑罚种类与适用——减刑、假释 7.各种具体犯罪 第十二章 诉讼法

1.诉讼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制度 2.诉讼证据与证明 3.诉讼证明及其过程 ①诉讼证明 ②证明对象

③举证责任——三大诉讼法对举证责任在当事人之间的分配B、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原则 作出的不同规定 C、变更劳动合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4.刑事诉讼法——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D、变更劳动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 5.民事诉讼法:简易程序、诉讼时效

14、以下是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具体表述,其中存在错误的是:6.行政诉讼法(C)

A、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三章 国际法 B、完全的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1.国际公法 C、醉酒的人实施的犯罪可以减轻其刑事责任 2.国际私法 D、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3.国际经济法

15、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

二、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法系形成于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其代表性法律制度是:(C)A、秦律 B、汉律 C、唐律 D、魏晋律 2.行政规章的制定机构是:(B)A、国务院 B、国务院各部委 C、民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D、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3、2004年宪法修正案对第四章的章名进行了修订,其中增加的一项是:(B)A、国旗 B、国歌 C、国徽 D、首都

4、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指:(C)A、14周岁以上 B、15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 D、17周岁以上

5、以下属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义务的选项是:(D)A、出席股东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B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 C、公司解散时分配剩余资产 D、足额缴纳出资

6、以下关于婚姻法“禁婚亲”及因疾病禁止结婚的表述错误的是:(B)A、直系血亲 B、三代以外旁系血亲 C、患麻风病未经治愈 D、患其他医学认为不应结婚的疾病

7、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在溯及力方面的所采用的原则是:(C)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8、以下属于刑法中的自首的选项是:(D)A、归案之后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并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的 C、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 D、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

9、根据刑事诉讼法,以下对拘传的表述正确的是:(C)A、拘传只能由公安机关进行 B、拘传相当于刑事拘留 C、拘传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 D、可以采取变通的方式连续拘传犯罪嫌疑人

10、以下关于行政诉讼第三人概念的表述正确的是:(B)A、可以与提起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利害关系 B、必须是参加到他人诉讼中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C、在法律上没有独立的诉讼地位 D、可以是某个行政机关

11、根据著作权法规定,下述的哪一项属于著作财产权范围:(D)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复制权

12、关系属养父母与养子女的于:(C)A、血亲 B、自然血亲 C、拟制血亲 D、姻亲

13、以下对劳动合同变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A、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

A、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被迫停止犯罪 B、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 C、行为人彻底放弃正在进行的犯罪 D、行为人积极防止和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作为公民政治权利的选项有:(AD)A、选举权 B、监督权 C、通信秘密和自由不受侵犯 D、游行、示威的自由

2、行政相对人的范围在特定情况下还可以包括:(BCD)A、我国公民和法人 B、我国境内的外国人 C、我国境内的无国籍人 D、我国境内的外国组织

3、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查处的机关包括以下的:(ABCD)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 C、人民法院 D、责任人员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部门

4、社会救助法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灾民救济 B、城镇贫困居民救济 C、农村五保户救济 D、流浪乞讨人员就医

5、在诉讼证明及其过程中,主要的证明对象是以下的:(AB)A、实体法事实 B、程序法事实 C、证明材料 D、外国法

6、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受委托组织的范围,可以包括以下的:(ABCD)A、行政机关 B、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法人 C、符合法定条件的事业法人 D、特殊情况下的个人

7、在我国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相对人应履行的义务有:(ACD)A、遵守行政秩序 B、发布行政指令 C、服从行政命令 D、协助行政管理

8、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离婚的程序主要有:(AC)A、协议离婚 B、胁迫离婚 C、诉讼离婚 D、调解离婚

9、根据继承法,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有:(ABC)A、兄弟姐妹 B、祖父母 C、外祖父母 D、岳父母

10、民法通则规定特殊诉讼时效为1年,以下符合这一规定的选项是:(ABCD)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出售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 C、延付或拒付资金的 D、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毁损的(二)简答题 1.简述民法关于所有权取得方式的两种途径。答:所有权取得方式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2.简述民法中的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答;一般侵权责任要件,包括(1)行为违法(2)主观过错(3)因果关系(4)损害结果。

(三)论述题 1.试论我国犯罪构成理论对犯罪主观方面的阐述。答:(1)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2)分类,包括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下载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法律基础试题答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CDABD二、多选:ABD、ABC、ABCD、BD。ABD. 三、判断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革命(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û) 3.社......

    法律基础

    一:PVP的时候 二:一个人休闲的时候 三:玩得枯燥的时候 四:特别推荐一:PVP的时候 1.Delight And Angers-In Flames 2.Alias-In Falmes 3.I'm the highway-in Flames 4.Aftermath-o......

    法律基础

    《法律基础》课程练习(附参考答案) [专科]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40分) 1、法是体现 ......

    基础会计学试题答案(5篇材料)

    求基础会计学试题答案(2) 悬赏分:30三级最佳答案 多选 AC BCE BCDE ABC ABD 根据下列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没题2分,共30分) 1.销售产品一批,货款24470元,收到转帐支票一张已送存银......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试题答案

    1、环境工程设计的工作范围是什么? 答:工程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与社会经济密切联系,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市场、法律等多方面因素。 环境工程设计则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

    2018基础会计模拟试题答案大全

    2018基础会计模拟试题答案大全 1月 2018基础会计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3、B 4、B 5、D 6、B 7、A 8、D 9、C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3、ABCD4、AB......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误差复映:由于加工系统的受力变形,工件加工前的误差以类似的形状反映到加工后的工件上去,造成加工后的误差 2.工序: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个工作......

    《领导学基础》模拟试题答案

    《领导学基础》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领导体制——指在组织内部与领导活动中,组织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权限的划分及其所形成的用以规范领导活动范围和方式的制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