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识与美德
知识即美德——浅谈苏格拉底的道德哲学
苏格拉底,古希腊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以及辩证法,都是人类社会中灿烂的篇章。他智慧的火光不仅仅照亮了远去的一代又一代,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美德即知识,美德即智慧,是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经典,选自柏拉图的《美诺篇》。这个命题的实质其实不是美德是不是知识,而是“美德需要知识”。我们从苏格拉底的这句话里知道了要讨论一个事物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它的“本性”。而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是知识”,“美德是善”。但知识与善是什么关系呢?苏格拉底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美德就是知识,那它肯定是需要教育的;另一种是善独立于知识之外。
于是苏格拉底着重论述善是否需要教育,他先界定善的特征是“有益”,但有益的事物,同时也会是有害的,在列举了许多有益的事物同时也可能有害之后,得出:决定“益”与“害”的是智慧。也就是说,善不是自然就善的,那么什么产生了善?只能是教育。所以到最后,苏格拉底总结说:如果善不是由于本性就是善的,岂不是由于教育而成为善的吗?因此,苏格拉底从美德是善开始,经过善不是天生的,善是需要教育的,最后终于得到“美德需要教育”的命题。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是建立在知识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德性就等于知识,而恶便是无知。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的概念的认识。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根本特点。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蔡元培说:“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道德上无知者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要步骤是进行道德认识,获取道德知识,即古人所说的“致知”。特别是当前我国国民素质总体较低,要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尤其更应注重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当然,苏格拉底之所以主张“美德即知识”,这也是和他的政治立场有很大关系。一直以来,苏格拉底都倾向于奴隶主贵族统治,他认为国家只有极少数优秀人物才能胜任治理一职,仅有这些少数的优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他们才具有美德。他不相信普通民众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认为他们缺乏理智,只能冲动和盲从。在他看来,就是要提高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是一个有灵魂的、有理性的人,人应该觉悟到人所具有的尊严,应该能够运用思考,对事物做出独立的判断,最终成为有知识的人。
生命的见证总是比理论要强大的多。苏格拉底的声音之所以余响千年,并不是因为他对“美德即知识”提供了多么令人信服的理性论证,而是因为他用自己的生命开启了一个不为命运所摆布的自足境界。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为“美德即知识”这句箴言作了注脚。他毕其一生的精力,成天穿行于雅典的街坊和市场,象一只“牛虻”一样刺蜇雅典的人们,使他们从功利的追逐中醒来,把照看自己的灵魂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他因此唤醒了一些人,也因此引起了一些人的忌恨。他被指控蛊惑人心、毒害青年而被处以极刑。他本可以选择逃生,但他知道那样做违背了法律,因而是不义的。他宁愿受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愿行不义之事。他终于从容饮鸩而死,为“美德即知识”作了最好的见证。
第二篇: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
摘要: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所提出的“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 是苏格拉底伦理学的核心命题,在哲学和伦理学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命题作出概括和理论分析。
关键词:美德;知识;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也是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贡献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而更多地关注人类社会伦理的问题。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要求人们关注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灵魂。他认为“不经受这种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他一生都在考察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美德,并在进行道德实践。特别是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题开启了西方道德理性主义的先河,他把道德和思维、意识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引导人之德性的就是一种关于善的知识,有理性知识的人必定会是道德的。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和道德统一起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今德育教育中如何看待“美德即知识”,如何理解知识和道德的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值得我们深思。
一、“美德即知识”的背景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399年),苏格拉底的一生经历了雅典全盛和开始衰落的时期,体验了雅典的繁荣和不幸。因此他的伦理思想反映着希腊道德思考和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开创了希腊伦理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时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当人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时就产生了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个人与城邦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社会秩序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而这种政治**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苏格拉底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同时,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才是理性的、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他主张建立一种在追求至善的基础上,普遍有效的伦理规范,让人们过一种有序的生活,让城邦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中。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在苏格拉底看来,以往智者的相对主义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雅典危机的思想根源。因而他强调普遍的知识与价值,贬低感觉,要求以理性去探讨伦理观念和道德价值,确定普遍的绝对的善。因此,苏格拉底明确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反对智者建立在情感上的智者的相对主义道德体系。这是古代希腊首次建立的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二、“美德即知识”的理解
1、对“美德”的理解
一般人们所认为的美德一词,含义广泛,不仅指人的优秀品质,也是各种事物的优点和好的本性。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中的美德主要是指人的灵魂的品质,和理性相关,他将人表现出来的优秀善良的品质,如正义、自制、智慧、勇敢、友爱、虔敬等称为人的德性,并认为众德性的共通本性是“知识能力”“、理性”或“智慧”,因为人的灵魂的本性是理性。
苏格拉底从“美德即知识”出发,提出美德是统一的,反对智者把人的美德相分离的观点。智者认为对立的美德可以共存于一体,善是相对的,既可对人有益,也可对人有害。道德也是相对的,没有普遍绝对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确定完整的道德人格而苏格拉底针锋相对地提出确定美德的有机整体性和道德价值的普遍确定性。他并不否认多种行为美德之间的差异,但更强调它们的有机联系即它们有同一性,那就是它们的理智本性。苏格拉底对古希腊的几种主要美德——正义、自制、勇敢等加以分析,认为它们有共同性,都和知识相联系,都受智慧的支配。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各种美德内在联结,不能孤立存在,构成美德的整体性。美德的全体先于部分,也优于部分,人的美德不可能被分割成各个部分,人的道德人格必定是完整的。这样既表明美德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又从正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道德哲学。这种理性主义道德哲学强调知识和理性的作用,认为道德的善恶应由知识判断,对后来西方道德哲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2、对“知识”的理解
苏格拉底在反对智者学派的感觉论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新的知识概念。他认为感觉只能是流动变化的认识,不能得到确定的知识,只有常驻的绝对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而且只有通过理性才能得到。这一概念有两个要点:首先,它不同于以往的自然哲学家所讲的知识。那些知识是从对自然现象的直观中得来,总是与运动变化有关。而苏格拉底指的主要是关于人自身的知识,是要从人的心灵中出发把定世界的根基。第二,它不同于智者学派的知识概念。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是真的,而感觉是千变万化的,所以真理只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强烈反对智者学派的看法,认为只有通过人的理性所把握的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在这里,知识是辨别是非、真假、善恶的能力,是灵魂的内在觉悟状态。苏格拉底主张知识是靠理性获得的真理,能使人辨别正确和错误,有客观的标准,能引导从善,合乎正义。
3、“美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它表明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种关心人的灵魂的普遍的道德真理。这一命题跟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和“善是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分不开的。“认识你自己”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追求善,把“善”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这才是高尚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而且他认为人都是向善的,不可能自愿从恶,把这归于人的本性。有些人之所以作恶,就是没有关于美德的正确的知识。只要人的理智追求知识,就不会犯错。在对智者的诘难中,苏格拉底都是从这一个基本点出发来驳倒他们的。智者的理论都是相对主义,没有普遍性,没有人格同一性。苏格拉底的智慧指的是理性的智慧,在柏拉图那里指的是辩证法,也就是达到至善的手段。在早期的柏拉图的著作中,也就是我们可以归之于苏格拉底的思想的著作中,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统一的,诸美德如正义,勇敢等是统一于总的美德概念中的,一个美德不可能独立于另一个美德,因为它们都是善的,所以也就得不出美德的具体定义。但还是认为只有智慧,只有理性才能把握美德。美德可不可教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为关系到如何实践美德,在《普罗泰戈拉篇》中, 苏格拉底得出的结论是认为美德是知识,但是不可教,普罗泰戈拉认为美德可教,但是认为美德不是知识。在《斐多篇》和《美诺篇》中,确认为美德不仅是知识,而且是存在于每个人的灵魂中,但是出生后灵魂被肉体囚禁,忘记了知识,人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回忆善的知识,教育学习就是为了回忆这种知识,美德教育不是传授技艺,而是通过助产术让人回忆起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样“美德即知识”这一理论基本得到完善。
苏格拉底强调“美德即知识”,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问题。在苏格拉底那里,所谓道德应是“包括一切的普遍的道德”。他说:“对于美德也是一样,不论美德有多少种,而且如何不同,它们都有一种使它们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道德。苏格拉底认为,辨别善、恶的标准应是理性,他说:“一切别的事物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们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然则智慧即知识。又说:“金子和银子都不能使人较好些,而有智慧的人的思想都能使人富有美德。”所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道德的标准,不是金子,也不是银子和其它,而只能是智慧,即知识。伦理和道德不仅涉及思想知识,而且主要的是涉及行为,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是一种‘知行合一’即强调人们在道德上必须言行一致。应当把道德行为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特别是要把知识和美德,知识和德行统一起来。“知行合一”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中心,所以他强调对知识的追求。他认为人知道的越多、越正确,也就越能付诸行为。同时人的行为也就愈能符合其思想和知识。因此“知即是德”自然就变成他的口号,他的中心思想。
“美德即知识”的认识虽十分深刻,但又具有片面性。知善与行善不能等同,明知故犯的人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存在,利用智慧多行不义的人古今都有。德育实践告诉我们,人类的知识与道德的发展远不是同步的,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即所谓:知行脱节,言行不一。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因此,我们不但要向受教育者传输道德知识,而且要注重激发其道德需要,培养其道德情感和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同时,增加道德实践的机会,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实践中通过切身体会去领悟所学到的道德知识,然后再运用所掌握的道德知识自觉地指导自己的道德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应持有批判的态度。
三、“美德即知识”的价值
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是建立在知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德性就等于知识,而恶便是无知。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这个永恒、普遍、绝对不变的概念的认识。把德性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奠基于知识,产生于知识,这是苏格拉底伦理学说的根本特点。对知识的认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道德水准的高低,社会状态的失序必然与人们的整体的道德感知水平的降低有着内在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苏格拉底关于“美德即知识”的论点对当今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知识的传授,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德性的基本条件,蔡元培说:“苟无知识以辨善恶,则何以知恶之不当为,而善之当行乎?”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是非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一个道德上的无知者要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首要步骤是进行道德认知,获取道德知识,即古人所说的“致知”。特别是当前我国国民素质总体较低,要提高国民道德修养,尤其更应注重提高国民的知识素养。
另外,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论点中还包含着道德主体的自悟性,既追求和践行道德的智慧。在道德教化中他强调受教育者的自悟性,他会通过不断的追问,迫使受教育者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依靠自己的心灵实现对道德的理性把握。这种寻求和训练道德的智慧的观点对我国现在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示。当今社会是一个德行逐渐堕落的社会,各种不道德现象随处可见。认真研究苏格拉底的伦理学,我们不仅可以就伦理学的源头有一个了解,有利于进一步学好伦理学。
参考文献:
[1]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 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 希腊哲学史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苗力田 亚里士多德选集 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原着选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第三篇:美文欣赏:Knowledge and Virtue知识与美德(下)
Knowledge and Virtue 知识和美德(下)
Taken by themselves, they do but seem to be what they are not;they look like virtue at a distance, but they are detected by close observers, and in the long run;and hence it is that they are popularly accused of pretense and hypocrisy, not, I repeat, from their own fault, but because their professors and their admirers persist in taking them for what they are not, and are officious in arrogating for them a praise to which they have no claim.就其本身而言,它们似乎已远非其本来面目,它们似乎一远看的美德,经久久细察方可探知。因此它们受到广泛的责难,指责其虚饰与伪善。我要强调,这绝非是因为其自身有什么过错,而是因为教授们和赞美者们一味地把它们弄得面目全非,并且还要殷勤地献上其本身并不希冀的赞颂。
Quarry the granite rock with razors, or moor the vessel with a thread of silk, then may you hope with such keen and delicate instruments as human knowledge and human reason to contend against those giants, the passion and the pride of man.如若用剃刀就可以开采出花岗岩,用丝线即能系泊位船只,那么,也许你才能希望用人的知识和理性这样美妙而优雅的东西去与人类的情感与高傲那样的庞然大物进行抗争。
第四篇:道德与美德
优先预测悲剧后作出的忍让是道德.优先预测胜利前作出的竞争是博弈.竞争与忍让基本对立,博弈与道德基本对立.赢在博弈,就缺失道德;赢得道德,就缺少博弈.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美德是高尚的道德行为和优良的道德品质.不同时代和社会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古希腊奴隶主把智慧、勇敢、节制与正义这四主德作为主要美德.中世纪基督教提倡信仰、希望和仁爱三种基本美德.中国古代儒家提出孝、悌、忠、信四种美德.在社会主义社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五爱是每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美德,同时肯定勤劳、勇敢、节俭、诚实等历代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道德感是人的独特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的根本,是自制心和克己心,使自身的本能服从全体.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人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当良心、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在你的心灵中永远扎下根来的时候,你就会形成一种有道德的个性.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法国教育家安德烈·孔特-斯蓬维尔提出人类的18种美德:
1、礼貌
2、忠诚
3、明智
4、节制
5、勇气
6、正义
7、慷慨
8、怜悯
9、仁慈
10、感激
11、谦虚
12、单纯
13、宽容
14、纯洁
15、温和
16、真诚
17、幽默
18、爱情
而展现给我们的是人类本性中永远不变的十大美德:同情,自律,真人,友谊,勇气,坚韧,城市,信仰,忠诚,工作.道德与美德辨析
因为根据人的利己与利他、自爱与爱人的双重生命本性,人的社会行为事实地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根据利己与自爱之要求,人的社会行为必须怎样做才可实现真 正的利己与自爱?二是根据利他与爱人之要求,人的社会化为应该怎样做才可实现真正的利他与爱人?然而,无论是利己与自爱之必须行为,还是利他与爱人之应该行为,都须以利益为轴心,即利益构成了人利己与自爱之必须行为和利他与爱人之应该行为的实际尺度。在利己与自爱行为中,其人性化的表现是利益等同或利害等同:对任何人来讲,其利己与自爱行为追求对自我利益和爱的实现的必须前提,是不能损害他者的利益和爱,或要保证他者同等的利益和爱,这就 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低的利爱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和最低的利爱之德(即 “得”、“悳”): 利爱等同,是最基本的和最低的行为之道,也是最基本的和最低的行为之德;利爱等同,构成了人类社会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和最低规范,所以,它是人的行为之“必须”,是必须的伦理行为。在利他与爱人的行为中,其人性化的表现是利益的自我超越或利益的自我牺牲,即一个人的利他与爱人行为追求利他和爱人之价值实现的前提,是他必须自我超越利益追逐,以(部分或全部地)放弃或牺牲自我利益为代价,来实现对他者利益的增进或保 全。所以,自我利益超越或自我利益牺牲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更高的行为之道,也是一种更高的行为之德。它不能成为一种社会规范,只能成为一种社会要求。因为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它构成了对人人的约束与限制,这种对人人的约束与限制,就是行为之必须,做不到,就是违背了社会规则,就是侵犯了他者的利益,就应该受到惩罚。作为一种社会要求,它只能成为社会对个人行为之倡导,它希望每个人都这样做,但它绝不能强迫人人这样做。所以,超越自我利益或牺牲自我利益而有益于他者的行为,对个体而言,只能是应该之伦理行为。
道德之所以是规范,是因为道德是人人要遵守的行为之“必须”,它所涉及的是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达向其“伦理行为必须”的共守准则;美德之所以是要求,是因为美德是人人需要努力做到的行为之“应该”,它所涉及的是人的“伦理行为必须” 如何达向其“伦理行为应该”之个性自由。
由于道德是行为之必须,美德是行为之应该,虽然道德和美德建设都需要社会来推动,但方式方法却根本不同。一般地讲,道德需要社会来治理,美德需要社会来鼓励。因而,我们可以说道德他律,但却绝不能说美德他律。因为,作为规范的道德,需要他律;作为要求的美德,需要的是自律。所以,道德他律,美德自律。
确实,正如王海明在《新伦理学》中所论那样,道德与法律一样,是一种必要的恶,即以一种小恶来实现对更大的恶的抑制但却不能说美德也是一种恶。
道德之所以是一种必要的恶,是因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治理方式。这种社会治理方式就是对人的过度需要和欲望予以硬性的、武断的抵制,来规范、约束、引导人对一种行为边界的遵守,从而实现对社会秩序的构建。比如“抚幼养老”,这是一种硬性的、武断的社会道德规范,它是人人必须遵循的,一旦你成为人,就必须担负起这样一种责任:抚养孩子,瞻养老人。如果你人性觉醒而自觉担当此一天赋的责任,社会就不制约你;如果你人性盲昧而不愿担当此一天赋生命责任,或想要逃避这一天赋生命责任,社会就强迫你做。于是,抚育孩子,瞻养老人之于你,就成为社会强迫你必须履行责任的必要的恶。通过这种“必要的恶”的贯彻,生命得以正当的延续和延展,种得以繁衍和生息,由此,这种“必要的恶”换来了人间最大的善。
但美德却与此相反:美德作为对道德超越的个性方式和自由形态,它本身仅是一种社会要求,而不是一种社会规范。作为一种要求,仅仅需要倡导,它所遵循的是只能是个性与自由,因而,它没有强制,更没有相伴随的惩罚机制。比如,人必须抚育自己的孩子,瞻养自己父母,这就是道德,是人人必须完成的人生责任,也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但社会却不能做出 “人人必须抚育他人的孩子”和“人人必须瞻养他人的父母”的社会规范。一个道德的社会只能倡导“人人应该关怀他人的孩子”和 “人人应该善待他人的父母”,或如孟子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果人们做不到,也不强求,如果人们做到了,这是社会所需要的,是超越了道德的更高的德,它体现了人性的完美,所以,先祖们把它称之为美德。
诚然,道德与美德,都是一种付出。付出之于人、之于生命的本质呈现,就是对自由的丧失。道德和美德虽然都同是丧失自由:道德对自由的丧失,是由社会规范所形成的,它丧失自由而获得了自由;美德对自由的丧失,是个人追求所实现的,他放弃自由而创造了自由。
从动因方面讲,道德丧失自由,是被迫的;且人通过对必须之责任担当,所获得的自由是意外的,是被迫行动和适应的结果。并且,道德通过被迫丧失自由而重新获得自由,这是一种利益化的自由。比如按劳分配,这是社会治理之公正道德原则所规定的。个人必须按照此一社会之规定而付出时间、付出精力、付出技能与智慧而劳动,并通过劳动奉献的大小来获取报酬。这一劳动奉献行为,就是个人生命自由的被迫丧失,但正是通过这种丧失,才以“按劳分配”原则方式而获得了应有的劳动报酬。这种劳动报酬对任何人来讲,都是一种自由实体,即你可以运用这种劳动报酬而任意地安排你的生活与行动。美德则不同,它丧失自由,不是必须之社会规范,而是他本人积极、主动、自主地放弃自己的自由(自由的存在本质是利益,自由的行为本质是责任),而追求自我利益放弃、自我利益牺牲,其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创造更大的、更高的(心灵、意志、情感、思想、智慧、信仰等方面的)自由天地、自由境界。
从性质方面看,道德所丧失的自由,是不自愿的;美德所丧失的自由,是自愿的、自觉的、主动的、自主的。同时,道德所获得的自由,是非目的性的,是利益的附加物,所以,它是行为之意外收获。美德所获得的自由,是目的性的,是创造的,是利益的当得之报酬,是行为之明确结果。
进一步讲,道德追逐利益,所以它需要社会治理。美德 却不要需要社会治理,原因在于美德是一种对自我利益的放弃行为,美德是通过自觉主动地放弃利益自由而创造心灵自由、意志自由、情感自由、认知自由、信仰自由,或可简言之精神自由。所以,一个人有不有美德,并不受人干涉,也不受社会规范。社会可以倡导人要美德,但决不能强迫人去行美德。这如同一个人有能力帮助他者,但是否实际地帮助他者,比如是否将自己的劳动所得之报酬施舍给穷人、贫困者、不幸遭遇者、乞丐等等,却在于他自己是否乐意通过此而实现自己的精神自由,这是任何人、包括政府,都不能强迫他做或不做。这就是道德与美德的根本区别。
道德与美德的这一区别,还可以从其起源和所达到的目的两个方面看:
道德起源于个人的社会性需要,即功利需要;美德起源于个人的精神自由,即道义需要。并且,道德之目的有二,构建社会秩序和使人成为人;美德所欲达到的目的,是实现个人成就为大人。伦理学是人性塑造的学问,从这个角度看,人性的塑造涉及两个方面,一是“ 使人成为人”;二是“使人成为大人”。前者是道德之努力目标,后者乃美德之努力目标。
概言之,道德是社会促使人成为人,美德是个人鼓动自己成为大人,完人。
客观论之,道德属于他律,是人人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以,道德是功利的,它以自我利益持守为出发点,以权利与责任对等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道德是美德的基础,因而,美德属于自律,是对道德的卓越,是人人应该响应的社会倡导,所以,美德是道义的,它以自我利益放弃或超越为起步,以无私利他为基本准则,以履行责任之外的义务来增进他者利益为展开方式,以实现个性张扬和精神自由为直接目的。
第五篇:我与美德有约
我与美德有约
最近我读了《美德少年丛书》的事迹,那一则则故事如同冰清玉洁的荷花在我脑海中绽放。其中有一朵最为璀璨、耀眼,那就是江苏省徐州市中央工艺美院附中初二(4)班学生小孝星邵帅献髓救母的故事。
是啊,我们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哺育我们成长。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终生都应该报答。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它是做儿女的必做的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埋儿奉母、弃官寻母的故事,足以让人们唏嘘不已,而当今邵帅献髓救母的故事更是令我们感动万分。不一样的时代,演绎着相同的主题,那就是孝敬父母,回报父母。
其实,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不必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做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我虽然上三年级,但我从小就很孝敬父母。我坚持每天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洗碗、叠被子、洗袜子等等;我还坚持向父母说一句问候的话、说说我在学校的状况,让他们对我的学习放心。当节假日时,我就和父母打扫卫生、一起锻炼,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由于我的孝心加上努力学习,那次感恩征文《我给爸妈洗脚》得了省一等奖呢!在重大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爸妈过生日时,我都会为他们精心准备一份亲手制作的礼物,让他们开心。为了不辜负爸妈对我们的期望,在学校我听老师的话,当好老师的小助手,帮助身边的同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
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对父母真正拥有一颗感恩之心,我们就一定能做得更好。其实孝敬父母就这么简单。如此容易做到的事情,就能让爸妈欣慰,高兴和快乐。那我们又何了而不为呢?
初二:快乐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