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童话寓言之旅
【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的五篇课文中第一、三、四、五课是童话,第二课是两则寓言。其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的警告无效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了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刻画了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
《寓言两则》选编了文言文寓言《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儿又冷又饿,一个人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大年夜里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刺猬汉斯》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篇课文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段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小男孩儿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了野鹅们的信任。尼尔斯能改正自己淘气调皮的缺点,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学生通过阅读欣赏,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道理,并在感悟、理有感情地朗读中品味优美词句,感受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
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字义的理解”编排了给句子中的带点的多义字选择恰当的解释。“认识
破折号”引导学生通过例句,认识破折号的作用。“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交流,从学习方法上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积少成多”中的12个成语都来自古代寓言故事。“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之旅”中尽情遨游、受到启迪。“习作”是自己编童话,是一次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教学目标】
1.会认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词的意思,积累成语。
3.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4.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5.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6.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
2.积累童话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和措施】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对于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准备】
1.做好课前预习。2.收集童话、寓言故事。【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 大家谈:童话和寓言 【课时划分】
稻草人 2课时 寓言两则 2课时 卖火柴的小女孩 2课时 刺猬汉斯 1课时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一 5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3课时稻草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掌握5个会认字和11个会写字,以及“肌肉、稻穗”等词语。2.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刻画的人物的思想感情,能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教学重难点】
(重)了解在稻田里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稻草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
(难)理解作者刻画的稻草人是个怎样的人物。【课文重点】第3-8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
【读说结合训练点】“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教学准备】收集叶圣陶的资料,课件 【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稻草人的图片,介绍作者叶圣陶。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感悟
1.文中的稻草人长得什么样呢?文中的哪一个自然段进行了具体的描写?
指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样子和结构说清楚的? 2.课文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稻草人和他的主人——老妇人。默读课文,稻草人和老妇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1)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示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2)自由读第3-9自然段,找出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他感情变化的原因。
A.“稻草人看着,心里很高兴。”为什么高兴?课文是怎样烘托他的高兴的? B.“稻草人见小蛾落下了,心里非常着急„„心里就像刀割一样。”面对稻草人这样的感情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C.“这使稻草人感到无比惊恐,心想祸事真的来了,越怕越躲不过。”此时稻草人的内心为何感到无比惊恐?
D.“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看着“她一步一步地走远了”,“他急得要命”。为什么“急得不得了”“急得要命”?
E.“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从稻草人的“痛心”到“低头哭了”,你又体会到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3.从稻草人的感情变化,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你喜欢他吗?说说你的理由。
四、拓展延伸
展开想象,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五、限时作业 【板书】 稻草人
稻草人 老妇人
尽责任 忠诚 善良 可怜 贫穷
高兴 着急 无比惊恐 急得要命 痛心 【教学反思】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引导学生理解寓言内容,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3.指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难)结合注释或查字典理解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课文重点】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全文
【读说结合训练点】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举例说明。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猜画谜。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2.指生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自相矛盾》 1.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字义。2.班内交流文章大意。
3.楚人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A.指2生读叫卖的两句话的。
B.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后会有哪些表现呢?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有人问:“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楚人为什么“弗能应也”? 5.你是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的呢? 6.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
(二)学习《画蛇添足》 1.指生分节朗读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发展的?结果怎样呢? 3.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大意。
4.“一人蛇先成”,他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你感受到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理解“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指生读、范读、同桌互读、齐读。6.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
7.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8.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四、拓展延伸
分组表演两则寓言故事。
五、限时作业
【板书】 寓言两则
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
楚人 鬻 盾(物莫能陷也)弗能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矛(于无物不陷也)应也
【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2个会认字和12个会写字,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等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重)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重点】第5-11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第1、5-11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想说些什么? 【教学准备】收集安徒生的资料,课件 【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过的?
在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笔下,有一个美丽的小女孩儿,却有家难归,在寒冷的街头卖火柴。小女孩儿有着怎样的命运?在这个大年夜发生怎样的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精读感悟
1.指生读第1-4自然段,小女孩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小女孩儿目前的处境是怎样的?结合具体的语句汇报。
如果你是小女孩儿,你现在最需要什么?
2.自由轻声读第5-11自然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觉。
小女孩儿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A.比较句子:
“啊,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火柴?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 女孩由开始的不敢到敢,从抽出一根到后来的抽出一把,你感受到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
B.“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分别指生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带着理解读一读。
C.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了,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细长的红光。
你体会到什么?
D.“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自由读,谈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第10、11自然段。
对比:“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你发现什么?是如何理解的?
3.“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理解?
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四、拓展延伸
假如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想说些什么?
五、限时作业 【板书】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残酷现实
美好幻景:火炉 烤鹅 圣诞树 奶奶
温暖 食物 快乐 关爱
死去
【教学反思】 刺猬汉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4个会认字,积累“冷潮热讽、告诫、药膏”等词语。2.指导学生有一定速度的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对童话中的人物进行评价。【教学重难点】:
(重)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难)深入理解课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领悟作者的表达意图。【课文重点】第8、9、13、14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汉斯对国王说的话
【读说结合训练点】说说你对汉斯和其他人物的看法。【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全文,同桌互相复述课文。2.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定小标题。
3.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4.你对其他人物有什么看法?小组讨论,汇报交流。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四、拓展延伸
汉斯能否适应新的生活?他在王国中的生活会怎样?
五、限时作业
【板书】 刺猬汉斯
坚毅 勤劳 纯朴 善良
做人要言而有信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会认字,积累“亲戚、树杈、蹑手蹑脚”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教学重难点】
要求学生能独立读懂课文内容。【课文重点】第6-8自然段 【感情朗读训练点】第9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你想怎样?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提纲】见预习提纲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画出相关语句。1.鹅的情感变化。2.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
3.从狐狸嘴里救出一只野鹅。
四、拓展延伸
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你想怎样?
五、限时作业
【板书】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知错就改 勇敢善良 富有爱心
语文百花园一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同一个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2.认识破折号的用法。
3.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4.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5.能把想象的故事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字义的理解、破折号的用法 【教学准备】
1.课件
2.收集古代寓言故事。【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一)字义的理解
1.了解每个字的多种释义及相关用法。2.学生完成练习,小组互通答案,师订正答案。3.每种用法试举一例。
(二)认识破折号
1.学习破折号的几种用法,并举例。2.指生说每一个例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3.读一读。
(三)拓展与交流
1.指生读导语,了解这次“拓展与交流”的话题。2.阅读泡泡框中的内容,得到启示。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课文或课外阅读时的收获。
二、阅读平台:
1.自主阅读,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3.多种形式朗读。
三、积少成多
1.自由读成语,理解意思。2.汇报交流。
3.熟读成诵,抄写积累。
四、口语交际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
1.指生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2.明确要求。
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注意情节的发展变化。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理解前因后果,思考其中的道理。3.准备发言提纲,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4.小组代表班内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习作
(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读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大家不妨设想一下:假如你有一只尼尔斯的鹅,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二)教师根据“习作讨论平台”中的三项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讨论。1.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故事的主要情节。
2.通过这个故事你要告诉别人什么?写故事时,要把自己的情感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
3.生列一个简单的写作提纲。4.按照提纲动笔习作。
(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2.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
(四)交流评议
1.每组推荐一位同学展示,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3.师点评。
(五)再次修改,誊写习作
【例文】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当学完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后,我心里老想着假如自己也有一只尼尔斯的鹅,那该多好啊!我就让它载着我飞越时空、穿过千山万水,去四川看望同龄人。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拥有了一只白鹅,那只白鹅就是尼尔斯的马丁。第二天醒来,我觉得一切事物都变大了很多,我急忙跑去照镜子,发现自己变小了,真的变成了小人儿,我跑出去玩,发现马丁已经在门口等着我了,马丁问我要去哪里?我说去汶川灾区看看吧!马丁扇扇翅膀,和我一起飞上了蓝天,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我们来到了汶川的上空,向下看到处是残墙断壁,倒塌的工厂、学校、医院、房舍随处可见,损坏的公路、桥梁让人触目惊心,泥石流埋没的车辆等财物至今还没挖出来„„
过了一会儿,我们降落在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开放着大片充满芳香的野花。我急忙从鹅背上跑下来,忽然,我感到山摇地晃,我心里想:一定是余震!我立马跑到马丁的背上,让马丁飞上天去,等我看见余震渐渐弱了下来后,我让马丁降落,然后我找到了小英雄林浩,他带我去看望了地震中痛失亲人的孤儿、看望了地震中受伤的儿童,看望了在活动板房上课的小朋友,并且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向他们送去衷心的问候,送上我美好的祝福,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
看到地震给人们带来了那么大的灾难,我的心情十分沉重,但是我看到小朋友们在活动板房里认真学习,灾区人民正在重建美好家园,心里总算有了安慰,同时也让我自己想到自己的学习条件是多么的优越。
我非常感谢马丁,因为他让我看见了灾区同龄人的生活,让我看见了灾区小朋友们认真学习,让我看见了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
“铃铃铃。”闹钟的声音吵醒了我,我醒过来,遗憾地说了一句:“原来只是一场梦。”
第二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2012年某天,我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不知不觉中睡着了。
恍惚中,我听见家门口有一只鹅在叫。我开门一看,竟是一只巨大的鹅躺在我家门口。它受伤了。我连忙跑过去,说:“嘿,伙计,你等着,我马上去拿药和绷带给你包扎。”
在我的精心照料下,没多久,它的伤好了。它告诉我它叫马丁,是一只贪吃的鹅,就是因为贪吃才中了猎人的枪。它决定以后跟着我,我俩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我给马丁喂食时,它悄悄对我说:“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是上帝告诉我的!”我打趣道:“是不是哪里有好吃的?”它十分严肃地说:“不,是个大事。”它看了看周围,接着说:“由于人类不保护环境,地球很快要毁灭了!到那时,地震、海啸、山洪等自然灾害会一起……”没等马丁说完,“轰隆”一声巨响,地震了。马丁匆匆说:“快,快骑上我。”我迅速爬到马丁背上,马丁带着我飞上了天空。
我从天空中向下俯视,在短短几分钟里,房倒屋塌,逃难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向火箭发射场跑去,准备乘火箭逃离地球。这时我好像听到有一个恶魔在说:“这都是人类自作自受,现在,整个地球都归我统治!我要惩罚你们!”
马丁迅速飞向火箭发射场,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马丁好不容易才在火箭里帮我挤个位置。我心里十分着急,心想:这么美丽的地球就这样毁了,还有61亿同胞要死在这里……
“哧----”火箭起飞了。很快,我们飞到了移民地----月球。回望地球,一片片黑色的东西在地球表面漂浮,整个地球都是晃动的。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我在地球幸福生活的情景……
“我想回家!”我拼命喊叫。忽然,我发现自己趴在写字台上,眼角带着一丝泪水,原来是一场噩梦。接着,我陷入了沉思:人们不爱护环境,梦里的情景如果成为现实该怎么办啊?我决定从今天起,做一个保护环境的使者,呼唤身边的人保护环境,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夜幕降临了,我坐在桌前写作业,写着写着,一阵困意袭来,我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突然,一个浑身洁白、黄黄的嘴巴、圆圆的眼睛的天使映入我的眼帘,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白鹅!啊!竟然是马丁!马丁说:“我可以带你去周游世界!”“真的么?”“真的。”于是马丁带着我飞上了天空。
我们来到了尼罗河,尼罗河的河水很清澈,周边环境很美。这时,有个人正把一大通污水倒进水里,我连忙对马丁说:“快,制止他!”马丁马上刮起了一阵旋风,把那个人吓跑了。
我们又去了许多地方,我借助马丁的神力,帮助频临绝种动物度过了危机。帮助受灾的人们度过了饥荒,帮助山区孩子上学……
如果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我相信我们美丽的星球也会越来越美!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清晨,我像往常一样坐在钢琴前,弹奏着《水边的阿迪丽娜》。让我惊奇万分的是,随着音乐,我被带到了一个大湖边。
奇怪,湖边有一大群鹅,像是在那里哭泣。突然,一只美丽的白鹅飞到我的面前,眼泪汪汪地对我说:“你好!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如果可以的话,我尽力吧!”我说道。“你看过《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吗?我是尼尔斯的鹅——马丁。”“噢!原来你就是马丁啊!可是你怎么在这里啊!你的主人——尼尔斯呢?”我问道。“尼尔斯他回家乡啦,本来要带我们一起去的。可是,主人又怕家人不同意,所以把我们带到了湖边,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直到他回来为止。但最近,这里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无法喝到洁净的水,吃到美味的鱼虾。我们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可是我们毕竟是鹅,能力有限,所以我想请你帮忙,让水恢复成原来那样。”“好,我们一起想办法吧!”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我向马丁询问周边的情况,有没有工厂、垃圾厂什么的。“好像有,我也不太清楚。”马丁说。我便提出骑在他背上,让他带我巡视一下周边的情况。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在湖东几千米远的地方,有个造纸厂,将废水全部排到了湖里。西岸又有一个垃圾处理厂。更可气的是,机器处理的垃圾都被运到了湖里。这也太过分了吧!一个是废水,一个是垃圾,都排到了湖里,水能不受到严重污染吗?
我来到了造纸厂,跟厂长讲理。他胸巴巴地对我说:“嘿!你少跟我来这套,那时我们的事,你管不着。你这小屁孩,别多管闲事。去去去,走开,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少在这里啰里啰唆。”“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啊!别光顾着自己,要为别人着想。换个角度思考吧!”厂长左思右想,觉得我们说的有道理,于是同意把工厂关闭。我和马丁来到垃圾处理厂,切掉了机器的运行,我们保护了水源,我们胜利了!
不久,水变得和以前一样清澈了。鹅群为了感谢我,送我了一根金色的羽毛。我很是好奇。马丁告诉我,这是神奇的金色羽毛,如果我需要帮助,只要念上“永远的永远”五个字,无论他们在哪里,都会来到我的身边帮助我。说完,他便把金色的羽毛交给我,慢慢地消失了。我急得大喊:“马丁,马丁,你们去哪啊?等等我啊!”
“女儿,再不来吃饭就没你的份了啊!”妈妈的一声呼喊,把我拉回到了现实。我感叹,以后只能在梦里和马丁他们相见了。低头一看,有些出乎意料:我的手里捏着一根金色的羽毛,这是真的?朦朦胧胧,我仿佛听到了马丁的声音——尼尔斯然我们飞往他的家乡啦,祝你好运,再见!
假如我有一只尼尔斯的鹅
晚上,我坐在桌前读完了《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篇课文。我觉得最为神奇的就是那只带他游遍大江南北的鹅,我合上书,拿手支着脑袋,遐想起来…….“哎呀!”我从天而降,幸运的是我正好掉入了一个小池塘里,可是我一落水,就发现身体在剧烈收缩,我越变越小,竟然成了一个小人儿!我拼命地向岸上游去,一上岸,几只鸡就朝我奔来,喊道:“大家快来呀,这有个大虫子,快来吃呀!”我惊恐万分,撒腿就向前跑,可是我这么小,哪里跑得过抢食的鸡群呢!失魂落魄的我却只有跑。突然,一只公鸡“噌”地一下飞到了我的面前,张开那又尖又长的嘴,准备啄我,看来我是在劫难逃了,我吓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在公鸡的嘴要啄到我的一瞬间,一道白光掠过我的头顶!我随即离开了地面,飞上了天空!
原来是一只鹅救了我!我往地上一看,那几只啄得公鸡已经无影无踪,大风在我耳边呼呼直响,地上的人犹如蚂蚁一样,我不禁打了个冷战,马上又觉得这只鹅带着我急速下降,我发现地面上有一些白点。快落地时,我才看清,那是鹅群。终于我稳稳当当地落到了地面上,刚刚舒了一口气,只见一只母鹅大步流星的向我走来,我一眼就认出了她,著名的领头鹅——阿卡,她向我说道:“你好!你是我们帮助的第二个人,你也中了像尼尔斯一样的魔法,小精灵在池塘里施了魔法,只要谁沾了池塘里的那个水,就会变成小人儿,要破解这个魔法重新长大,就必须和我们去进行一次惊心动魄的冒险,你愿意去吗?”“愿意。”我毫不犹豫地喊道,“那好吧,我先给你介绍一下,那位救你的是马丁,这是我们的鹅群家庭。”这时,我才发现,救我的果然是马丁。于是,我便跨上了马丁的背,跟鹅群一起去冒险了。
我们飞越了大山,掠过了摩天大厦,我第一次感受到了骑在鹅背上比坐飞机有趣多了。风儿有时玩弄着我们,有时也帮助着我们,把野鹅们的羽毛向上拨着,我死死的抓住鹅毛,生怕一不留神掉了下去。我一边在心里感叹着一边忘我的欣赏着天空的美景。湛蓝的天空中,太阳闪着耀眼的金光,照在鹅群背上,像镀了一层金,洁白的云朵,犹如巨大的棉花糖飘在空中,我真想揪一把来尝尝。真美啊!我越看越着迷,不由得放松了警惕,可我却没有料到,危险正向我们逼近。
突然,阿卡大叫道:“大事不妙,前面飞来了一只金雕,大家准备升空!”果然,一只大金雕向我们迎面冲来,说时迟,那时快,鹅群们按照阿卡的英明指挥,向上方冲去,那金雕便扑了个空。他气愤地叫道:“跟我玩花招,你们还嫩着呢!”
话音刚落,一个飞身,又向我们斜冲过来,我吓得比刚才还要厉害,手一哆嗦,竟然从鹅背上滑落了下来,直直地向下坠去!就在这个千钧一发之际,马丁一头栽下来,像一道闪电,一把把我抓住,一个斜冲,又一次躲过了金雕的袭击。只见一只肥胖的鹅没有反应过来,被金雕给抓住了,他不停地挣扎着,可金雕却死不放松。我想都没想,伸手去救他,一松手,又一次掉了下去……
“哎呀!”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原来是椅子翻了。“啊——”我拍拍胸口,长出了一口气,真是虚惊一场啊!
第三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1.稻草人(单一课)教材简介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稻草人的善良和尽职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激发学生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学生有一颗善良的心,关心、体贴、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动
2、学习作者通过描写人物内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稻草人的图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生字、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二.学生分别读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句子,体会: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三品读句子,理解思想情感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讲授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板书设计:
1、稻草人
稻草人 飞蛾下子 老妇人
(善良)焦急、担心、愤恨、悲伤(可怜)教学后记:
教学中注重朗读感悟,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寓言两则(单一课)
教材简析
《自相矛盾》主要讲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要前后一致,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夸其谈,自相矛盾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等 教学时间:第一周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板书设计:
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
无不陷也
锐利 戳得穿
坚固 戳不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①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寓意: 教学后记:
1.教学中要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一样,仍然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尤其是课本中提供了译文,对照译文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略有不同,如果读句过程中停顿的地方有错误,就会给理解句子的意思带来困难。因此,教学中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前,首先带领学生解决朗读问题。
2.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译文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再尝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直到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特别是在教学第二则寓言时,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的。
3.我认为教学寓言时,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故事的寓意呢?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呢?而难以恰当地表述相对应的实例呢?这需要教师们进一步思考。
3、卖火柴的小女孩(单一课)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l)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
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
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
(四)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有感情地朗读加以深化理解。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引导学生抓重点,悟情感,通过析词句,议内容,领悟中心,引导感情朗读,升华学生情感。
(二)学生活动设计
讨论重难点问题,听录音、看投影、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板书:卖火柴擦火柴人死去
(三)学习“卖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当时的天气冷极了,一幅悲惨、凄凉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馈)
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d.“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
(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4.指导朗读。
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
5.总结扩展。
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呢?讨论交流。
(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四)布置作业
l.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五)教师巡视,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
(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现实幻景说明现实
第一次寒冷火炉渴望温暖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第二次饥饿烤鹅渴望食物烤鹅不见了
第三次孤独圣诞树渴望快乐圣诞树不见了
第四、五次痛苦奶奶渴望幸福跟奶奶飞走了
4.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二)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
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
(三)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想象丰富深化中心。
3.学习表述。
这篇文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
(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具体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象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
对照以上两点,用笔在书中画出这两方面。
(四)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可怜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幸福中,该怎样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感动之余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痛苦的生活
美好的幻想
冻僵暖和——铜火炉
饥饿食物——烤鹅
痛苦欢乐——圣诞树
孤单爱抚——奶奶 教学后记: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极富感情,不宜层层分析,那样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在这一教学中,我能从整体入眼,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解读课文,感悟课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这节课中我的教学体现了以下特点:
1、把握了一条情感脉络。
2、培养了学生的四种能力.4、刺猬汉斯(单一课)教材简析: 《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教学要求: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积累“冷潮热讽”等词语。(2)有一定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对文中人物进行评价,并从中受到感染、教育。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人物进行评价,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一定都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那么你们知道《格林童话》的作者是谁吗?(格林兄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格林童话《刺猬汉斯》。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冷潮热讽”等词语的意思。(2)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
3、汇报交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告戒:课文指公主自己警告劝戒自己不得改变主意。
冷潮热讽:因为没有孩子,农夫受到人们尖刻的嘲笑和讥讽。
(2)课文讲了一个富有的农民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他骑着公鸡住在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他在树上呆了许多年,一边吹着笛子,一边照看他的猪。后来,他给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要求他们写一份保证书:在回家后遇到的第一件东西赐予他。两位国王回家后遇到的都是自己的公主,可是第一位国王不守信用,没有遵守诺言;而第二位国王的公主,不嫌弃长相奇怪的汉斯。最后汉斯脱掉了刺猬皮,变成英俊的小伙子,和第二位公主结了婚。(学生汇报内容时,只要大致内容讲到就行)
三、评价人物,感悟明理
1、师:读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对汉斯有什么看法?我们还可以说说对其他人物的看法。
2、小组合作,评价故事中的人物。
3、指名反馈。(1)对汉斯的评价
(2)对第二位公主的评价(3)对农夫的评价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汉斯非常坚毅、勤劳、纯朴、善良,我们要向汉斯学习;我们做人要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就能获得幸福;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别人看不起。)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阅读了有趣的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赞扬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优秀品质,同时通过第二个公主知道了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五、作业布置。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4* 刺猬汉斯
格林兄弟
学习汉斯 坚毅、勤劳、纯朴、善良的品质
明白了
做人要言而有信的道理
教学后记:
教学中注重结合文中的人物品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注重感情朗读。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单一课)教材简析: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弄清文章故事梗概。
2、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发生的变化。
3、感悟童话中蕴含的哲理: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
4、积累有关的词语,如“蹑手蹑脚”、“无声无息”等。教学重难点
了解尼尔斯历险的经过,以及尼尔斯在历险中发生的变化。感悟童话中蕴含的哲理:人要以诚待人,乐于助人就会有善报。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时间:第二周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把童话读熟,读通。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童话”是语言王国里的一朵奇葩,本册为我们安排了五篇童话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最后一则------《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希望大家能运用以前学童话的方法多自主学习。
二、入题,存疑。
1、指名读课题------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2、你们从课题里知道什么?(主人公,主要内容)
3、你还想知道什么?
(历险的过程,经历了哪些险;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戓蕴含着什么哲理;尼尔斯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自主合作,讨论,初步解疑。
1、学生分成4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2、师提示学习方法(或小组成员主动介绍方法)
①自由朗读。
②逐个击破
③注意合作
④在书上做批注,或在草稿上记下答案,以备交流。
⑤人人都要参与。
⑥讨论时要注意倾听,谦让,团结,协作。
3、学生开始合作,师巡视。
四、交流,彻底解疑。
1、请一个组的代表发言,汇报答案。
2、其它组的代表补充或更正,师注意做好记录。
3、对不能达成一至的地方,师指导讨论。
五、拓展。
1、师:学语文即学做人,那么,你学了本文,对你学好做人有什么帮助?
2、交流积累的词语。
3、讨论本课中值得借鉴的写作方法。
六、作业。
1、回家将本课童话讲给家人听,2、练笔------续写。板书设计: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尼尔斯 知错改错 勇于舍己 乐于助人 心地善良
课后反思:
本节课能从培养学生的情感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让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了由怜生爱,由爱生悲的情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语文百花园一》(综合课)教材简析:
本百花园安排了“知识积累”“口语交际”及“阅读平台”、“习作”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写一个历史故事。教学时间:第三周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等。
课前准备:在本单元的新课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与此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
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①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②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
2、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教学后记: 做好指导和作文讲评,特别注重个别指导。
第四篇: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介绍及教学设计
刘靖怡
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进行一次“童话寓言之旅”。单元中《稻草人》、《寓言二则》、《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精读课文,《刺猬汉斯》、《尼尔斯骑鹅历险记》是略读课文。其中有两则是寓言,剩下的课文是童话作品。
本单元以“要注意领悟作者在童话、寓言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为专题。既编排了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也有外国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格林兄弟、赛尔玛˙拉格洛芙的著名童话,还有在本套教材中首次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我国古代的著名寓言。
《稻草人》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农人亲手做的放在田里看护庄稼的稻草人,由于看到稻子长出了新穗,而为主人高兴。由于发现稻叶上有小蛾及很多子而无比惊恐。又因自己无效的警告而愁闷。最终因蛾卵变成了肉虫吃光稻叶而为白白付出辛苦的主人深感痛心。课文表达了稻草人因能力所限,而无力挽救主人命运的痛苦心情,一个忠诚、尽职、心地善良的形象跃然纸上,浮于眼前。
《寓言两则》所选编的《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都是著名的寓言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作品。课文记叙了在大年夜,一个小姑娘又冷又饿,在街头卖火柴。她擦燃了火柴,眼前出现了暖和的火炉、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些美好的幻象。最后她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街头。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我们看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也感受到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刺猬汉斯》这篇课文是德国格林兄弟的童话。讲的是一个富有的、农夫的怪儿子---刺猬汉斯的历险故事。童话表现了主人公汉斯的坚毅、勤劳、纯朴、善良,同时还告诉人们一个朴素的做人的道理:要言而有信。
《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展现了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长篇童话中的一个情节。课文写了一个名叫尼尔斯的放鹅的男孩经常捉弄鹅。一天他被小精灵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在经历了一番波折后他勇敢地从狐狸口中救下一只野鹅,最终得到野鹅们的信任。故事中我们看到尼尔斯知错改错、勇于舍己、乐于助人,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孩子。
这几篇课文生动有趣,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通过阅读妙趣横生的小故事,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及深奥道理,并在潜移默化间感受到童话、寓言这两种文学体裁的无穷魅力。
教师在教学前,应大体了解童话、寓言的概念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注重引领学生欣赏童话所展现的美丽奇妙的景色,注重通过朗读帮助学生品味、积累童话的语言,从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对于首次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在学习方法上教育恰当地指导。教师可以先行查找、归纳一些学习文言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文言语句的翻译可采用“留、换、补、删”四种具体方法。
1、保留原词。即凡人、事、物等名词性的表意词可以保留不动。
2、改换词语。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词。
3、增补词语。即将文言文中常省略的各种句子成分补充译出来。
4、删略词语。即将文言中那些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去掉不译。
当然这些内容不一定全教给学生,但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本单元的“语文百花园一”中安排了相关的训练内容:“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个栏目。“温故知新”中的“拓展与交流”以总结交流的形式,对本单元的童话学习进行评价与叫,尤其是从学习方法哂纳感进行了总结。“阅读平台”提供的寓言诗意在引导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哲理。“口语交际”和“习作”也是围绕寓言、童话来进行的。“大家谈:寓言和童话”是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一个延续。意在使学生通过有条理、有重点、清楚明白地表达,在“童话、寓言”王国里尽情遨游、捕捉乐趣、受到启迪。“习作”是编写童话。这是一次有意思的习作实践,也是一次想象作文的训练。
教学本单元可用14课时。精读课文8课时,略读课文2课时,“语文百花园一”4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1、识字写字:能够随文识字20个,会写生字23个。
2、能够结合语言环境正确理解字的意思,积累成语。
3、认识破折号,了解它的作用。
4、指导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对童话中人物进行评价,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启迪。
5、朗读并背诵寓言故事,能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6、展开想象编写故事,初步训练学生把自己的感情和要说明的道理表达出来。
学习状态分析:
本单元课文内容以童话故事为主。故事生动、充满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也正由于童话作品的生动有趣,学生们往往更容易被奇异的情节和奇特的人物外貌所吸引,而忽略对内容本身地深入理解、对主要人物的分析体会。因此教学时,不但要关注到学生兴趣,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读读感受深的地方,说说受到触动的理由,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迪。在感知内容的同时还要注意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从中受到感染、教育,并在学习过程中尝试了解童话、寓言的表达方法。
2寓言二则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寓言的内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3、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掌握结合注释及查字典理解重点字词的方法,进而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会认字和5个会写字。
2、正确朗读《自相矛盾》,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猜画谜,激发学生学寓言的兴趣。(出示一些经典寓言故事的图片)
2、教师引导学生:低、中年级时,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吗?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寓言故事与以往的表达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开书,快速浏览,你发现什么?------是两则文言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古诗,怎样才能将文言文读准确,有什么方法吗?请学生尝试自己读故事,注意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同时注意断句。
2、指名读生字、词语。“矛、盾、锐利、坚固、祠、遂、弗”
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教师强调“矛盾”二字书写并字面解题。
3、教师范读课文。
4、同桌同学互读课文,在互帮互助中,把故事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指名读文章,讲一讲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读第一句。
教师出示: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从前楚国有一个人卖矛和盾。”“鬻”的理解学生是通过书下的注释了解的。在此提示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运用书下注释帮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卖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别请学生读那个人叫卖的两句话的。学生解释句子大意。
------理解过程中“坚、利、于”等词语学生在注解里无法找到解释,可引导学生翻阅字典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②学生带着理解读一读这两句话,并体会其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③他为什么要这样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会想什么?叫卖时的语气、神态、动作是怎样的?周围的人听会又会有哪些表现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体交流,四人小组内可以演一演。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讲一讲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人群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仅在听,更在想,于是他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指名读,谈理解。楚国人的反映怎样?------“应”:回答。“弗能应”:不能够回答。能用一个词语表达吗?-----无言以对、哑口无言。
5、为什么“弗能应也”?------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结果出现了自己说话相互抵触的情景。
6、那么,你怎样理解“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呢?------比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
四、生活中有没有“自相矛盾”的时候呢?或者你觉得这个成语用在什么情况下合适呢?想一想、交流。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尝试背诵。用现代汉语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一个人拿着矛和盾的图2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
我的矛我的盾
物莫能陷也于物无不陷也
锐利戳得穿坚固戳不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画蛇添足》,借助注释及字典读懂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内容。
2、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韩非子•难势》里的一则小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寓言故事,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战国策•齐策》里的故事,听一听、猜一猜。
(放录音——讲故事——看幻灯片——猜成语)
你们能不能根据刚才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图画猜出这个故事的题目呢?(引出课题——《画蛇添足》)
二、读悟探究: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读准字音)
(二)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断句。)
(三)说一说小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是怎样发生?怎样发展?结果怎样呢?
(四)发生:学生读1、2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大意。
(教师注意引导结实“足、余、之、成”等词语,并鼓励学生用上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五)教师:而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谁来读读?
用自己的话说大意。(教师注意引导关键词语的理解)
“一人蛇先成”,他是这样说?怎样做的?读一读你感受到什么?
“吾能为之足”指导学生用十分傲慢的语气去读,摆出那幅洋洋自得的神态来。(个别读)
(六)教师:他很得意!可是最后却没有喝到酒,为什么呢?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①理解这句话。
②指导学生读出反问的语气,将质疑、不屑的神情表现出来。(个别读、分组读。)
出示: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①故事的结果怎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人“终亡其酒”呢?------他自作聪明,违背事物本来的面目,弄巧成拙,办糟了事情。
②带着理解读一读。
三、学以致用:
1、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
2、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过“画蛇添足”的时候,用这个成语造句。
教师点拨:比如同学们写作文,本来结构完整,可常常添上一些废话凑数,这可以说是什么?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并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寓意是什么?
2、你能将文言文讲给别人听吗?选择一篇试背。(教师可以提供课文留白或成语故事的图片)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分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演一演。可以在学习“百花园一”时交流展示。
3、收集一些语言故事,了解一下寓意。
板书设计:2寓言二则之画蛇添足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寓意:
3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作者产生理解上的共鸣。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会认字、8个会写字,掌握词语7个。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生字,读准字音,掌握重点词语意思。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背景及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课内外的阅读你们一定认识了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其实很多可爱的形象都出自一位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简介作者)他的作品揭露丑恶、歌颂善良,还蕴含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自学生字,交流所得。
教师指导读准多音字:喷香pèn明晃晃huǎng暖和huo裂缝fèng
2、尝试当堂听写词语
3、再读课文(可以采取快速浏览的方式),先思考后交流: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感悟:
故事发生在大年夜,远远地走来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呢?出示学习提示:
1、学生自学
2、集体交流:
要点:冷、饿、不敢回家(演示文稿相机出现重点句子,指导理解、朗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先读后议再读)
无论多冷多饿,无论打着卷落满雪花的金发多美,她都顾不上。从两次“大年夜”的出现感受到小女孩现在饥饿、寒冷、痛苦,生活很悲惨。
3、反复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2。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
安徒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方法读懂课文,深入理解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课文,谁还记得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新年即将来临人们的心情本应是高兴的、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却冻死在街头,你觉得她的处境是怎样的?能把你感受深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二、深入阅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默读课文5-11自然段,出示学习提示: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3、全班汇报。
步骤一:解决“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
①教师出示表格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②学生交流补充填写。
擦燃火柴 幻想 现实
第一次 暖和的火炉 烧过的火柴梗(寒冷)
第二次 喷香的烤鹅 又厚又冷的墙(饥饿)
第三次 美丽的圣诞树 消失在夜空一颗星陨落(痛苦)
第四、五次 慈爱的奶奶 和奶奶在快乐中飞走了(无人疼爱)
步骤二:作者将幻想与现实交替表达的写作方法,让你感受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画批谈感受,再带着理解有感情地读一读。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相机出现文稿,重点体会: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①初步阅读,体会她开始到底“敢不敢抽出一根”?可是最后“终于抽出了一根”说明什么?
----“卖火柴”是她帮助家里度日的,她是不敢轻易擦燃的。但今天又冷又饿的大年夜她实在受不了了,考虑再三“终于”擦燃了一根,可见小女孩的处境多么艰难,她多么迫切地渴望温暖。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好“?”、“终于”)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这时候,火柴又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①分别指名读,这两个场景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感受到什么?
-----这是火柴熄灭后小女孩眼前的景象。幻象终究是幻象。在这个黑暗、冷酷的现实中,美好的愿望终将破灭,幻象里的一切不是小女孩的现实生活。
②谁愿意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语气悲伤的、惋惜的。可强调“只有”、“又厚又冷”)
★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①自由读,谈体会。-----在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没有的。这句话预示着她死去了。小女孩渴望的生活这个世界没有,现实是多么残酷呀!
②再体会这句话应读出怎样的感情。自己试一试。
指名读10、11自然段。出示这两句话,找不同,谈感受。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
★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①对比读,你发现什么? ②个人读,感受句子,你如何理解?------“大年夜”本来是欢乐幸福的,但在这个现实社会里,它只属于富人。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得到的是寒冷、饥饿、痛苦甚至死亡。社会太不公平了。
③齐读文中的句子。
★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①句子中有两个“幸福”,你怎样体会?-------第一个“幸福”是小女孩在幻象中看到了她所向往的一切,所以说在幻象中她是幸福的。而第二个“幸福”不是真正的、现实中的、新年里该有的幸福,而是指她悲惨地死去,不再忍受现实的痛苦,所以是幸福的。
②作者这样表达,你感受到什么?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三、小结内容,情感深化:
课文将小女孩的悲惨现实生活与美好的幻象对照写出,使我们感受到了小女孩可怜、悲惨,当今社会的黑暗。还有千千万万的贫苦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呀!
四、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词语。
2、再把感受深的语句读一读。
3、朗读文章后的“阅读链接”。
板书设计: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
安徒生
寒冷暖和的火炉(温暖)
现实饥饿喷香的烤鹅(美食)幻象
痛苦美丽的圣诞树(欢乐)
无人疼爱慈爱的奶奶(疼爱)
悲惨、黑暗值得同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2、展开想象,进行练笔,进一步深化理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深入理解课文,进行练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畅谈:
1、回顾文章内容,说一说: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把最打动你的地方读给同桌听。
2、指名读10、11自然段,学完文章后你有些怎样的深刻?
二、创设情景,尝试练笔。
这样一位可爱又可怜的小女孩,如果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和她说些什么呢?
① 自由读一读15页的“阅读链接”。
② 从短短的诗歌中你感受到什么?
③ 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
④ 小组内交流。
⑤ 全班交流评价标准:真情实感;尊重原著基调;语句通顺。
三、词语检测:
1、订正作业中关键词语(如:蜷、烤、僵)
2、多音字组词语。喷缝和晃
3、比一比,组词语。
梗蜷僵
便倦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进行课外阅读,为后面活动做准备。
5*尼尔斯骑鹅历险记
教学目标:
1、学会5个会认字。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是一个勇敢、善良、有爱心的孩子。
3、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够自主阅读长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内容,了解人物。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本单元我们学过了不少有趣的童话,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长篇作品的节选。这就是瑞典女作家赛尔玛˙拉格洛芙的代表作《尼尔斯骑鹅历险记》。这部作品迄今已经被翻译成50余种文字在世界发行,还被改编为动画片,很有趣。让我们快读读吧!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诧异:觉得很奇怪。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恳求:恳切地请求。
2、自己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故事情节。
学习方法提示:①借助教师提供的原著故事简介②与同学探讨交流
3、全班汇总,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物:
集体讨论:你认为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生寻找课文中语句为发表感受的依据。评价要点: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
◎如对比谈:---------鹅的情感变化,正是对尼尔斯勇敢、善良、知错就改、富有爱心的很好诠释。
1、尼尔斯非常调皮,要么追得鹅满地跑,要么就拔鹅翅膀上的毛。鹅都非常怕他。
2、在一块巨大的浮冰上面,整群野鹅已经聚集起来,他们一见尼尔斯,就快乐地拍起翅膀来。
◎再如7、8自然段中尼尔斯对待马丁的态度(语言、行动),都说明他的善良和有爱心。
◎又如13自然段“立刻赶过去”体现他的勇敢。
四、交流学习体会:今天学习后,你有些什么收获吗?
如:积累了词语:蹑手蹑脚、无声无息、出其不意、百爪挠心;
了解了课文内容;
知道了人物特点;
有了继续阅读的兴趣等等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的好词好句画一画,读一读。
2、可以找到原著全文读一读。
语文百花园一
口语交际及阅读平台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阅读两首寓言诗,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初步了解寓言诗的特点。
2、选择课内外阅读的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按要求讲给大家听。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在本单元的新课文教授之后都布置一些与此次训练有关的内容,供学生提前准备。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这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畅游在“童话、寓言故事”的海洋中,亲历着一个个惊险有趣的故事、结识了一个个天真可爱的故事人物。今天,让我们召开一个讨论会,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好吗?
二、学习借鉴:
1、请学生阅读“活动建议”,将关键的要求用笔画下来。
2、交流明确:①讲故事,还要说明喜欢的理由
②故事要讲清楚明白、重点突出。寓言故事可以讲明寓意也可以让大家思考
③倾听别人发言要边听边思考
三、准备发言:
1、自己在看一看活动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求。
2、准备自己的发言提纲,想一想自己是否按前三点要求准备了?还需要补充哪些内容?做一些调整和完善。自己先小声说一说。
四、进行活动:
1、结合教材中“活动评价”发放“活动评价表”,对听、说者的要求进一步明确。
2、小组内发言,大家共同评价,推选最佳发言者。
3、每组代表在大家的帮助下完善发言,然后在全班展示,评选出“优秀故事大王”
五、延伸阅读:
教师:看来大家的课外阅读很丰富,而且同学们在阅读中不仅用眼睛在看、用嘴在读,更是用心在感受、用头脑在思考。老师也阅读了一些作品,特别是我还发现了一种体裁-----寓言诗,我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1、自主阅读,思考:①寓言和寓言诗又有什么异同?②这两则寓言诗告诉我们什么?
2、集体交流:问题①同样都给人以启迪,讲述道理„但寓言诗比寓言更加短小精炼。
问题②这两则寓言诗都告诉我们:不能从自己的角度,以个人的眼光去认识事物,要遵循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能客观地、公正地去认识它们。
六、布置作业:
1、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故事内容”,讲给家人后伙伴听。
2、阅读“习作要求”,作好准备。
第五篇: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共12课时)王舍人镇张马屯小学 杨纪苇 六年级
1.教学内容:1 山中访友2山雨 3草虫的村落 4索溪峪的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2.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山中访友吧》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身后的感情。《山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3.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4.学情分析: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感受自然”,因此,让学生喜欢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就是本单元在人文内涵方面的目标。在本组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方法和获得的独特感受,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
5.教学方法措施: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外资料。7.课时安排:
《山中访友》 两课时 《山雨》 一课时 《草虫的村落》 两课时 《索溪峪的野》一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两课时 回顾拓展 两课时
第1课《山中访友》
教学内容:《山中访友》
教材分析: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 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体会文章表达上的特点。
5.课前准备:多媒体 6.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1)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略大自然的风姿,)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题。
(3)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设计意图:(熟读课文,自学课文的生字词)(1)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2)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师随机纠正,重点点拨。
拜访古桥,朗读体验 设计意图:(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4)交流感受。
结合理解“德高望重”,体会老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为大家服务的品质。(5)体会写法。
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读者。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课时数2)
教学内容: 熟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教学过程:
听写词语,复习引入(1)听写词语。
清爽德高望重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津津乐道精致蕴含奥秘别有深意侠客(2)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走进山林去访友。
读文感悟,体验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访问了哪些朋友?
(2)再读课文,找一找,从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我”和山里的“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
(3)交流感受,随机教学。
①第4自然段:重点点拨对树的有关句子的体验。设计意图:(读一读,体会作者当时人树相融的感受。)
感受幻境,体会写法。
②第5自然段:通过朗读,感受与山中朋友的亲热。朗读,读得亲切、热情,像是在对老朋友打招呼。体会写法:排比的句式、拟人的手法。
③第6自然段:难点是体验作者是在用心地感受。
从“一朵落花”“一片落叶”“一块石头”中,让我们感觉到生命的轮回、世事的变迁。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像作者那样用心地去感受,才能感受得到。
④第7自然段:一场突如其来的雨,给作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使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真是变幻莫测,令人陶醉。学习首尾,体会写法
(1)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们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清晨进山,到“带回一路月色”,从这儿看出他在山中整整一天,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那份亲密无间。
(3)体会写法: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前后两次写到“满怀的好心情”突出“山中访友”之行充满了好心情,课外延伸,强化体验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背诵积累,提升感悟
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山 中 访 友
第2课 《山雨》(课时数3)
教学内容:山雨
教材分析:
这篇略读课文用优美抒情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处处洋溢着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爱和深深的眷恋,体现出作者清雅脱俗的审美情趣。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读中体会作者对山雨、对大
古桥 物 老朋友
树林 我 知己
„„ 相 朋友
融情
自然的情感。
3培养对文学作品初步的欣赏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改变由教师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式,教师成为课堂的参与者、指导者、组织者,以相信和尊重学生为前提,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前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的散文,大家一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题目《山雨》。一看题目你就会知道是写什么的文章了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解决字词问题
四、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自学课文,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山雨的2、小组内展开讨论
3、自由发言
4、分段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理解山雨来时的特点)读第一部分,想想山雨来时有什么特点,在书上画出 来得突然②下雨的范围大③雨声由小变大 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内容
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设计意图:(学习写雨中的景物时抓住了什么特点)自己读课文,画出你认为最美的,最喜欢的句子
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变化给我的感觉是怎样的 这雨中的绿色到底是什么样的?
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学习课文最后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你感受到什么、全班讨论 闭上眼睛感受
带着对山雨的喜爱之情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声音
山雨
颜色
第3课《草虫的村落》
教学内容:草虫的村落 教材分析:
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爱之情。课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在一片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他追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展开了奇异的游历。然后具体地描写了这场经历:草茎变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者──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色匆匆的生活„„最后表达了对草虫村落的深深依恋。作者以别具一格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次奇异的游历,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在神游这个想象世界中所透射出来的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感受到他与小生命交流中所体现出来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感受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浓浓的生活气息。学习目标:
1.会写11个字,正确读写“静谧、追随、小巷、俏丽、烘烤、音韵、演奏、探索、勤勉、漫游、亲吻、左冲右撞、意味深长、庞然大物、行色匆匆”等词语。
2.引导学生随作者进行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灵的情怀。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独特的感受。
▲★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感受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和那种向往大自然的童趣。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五年级学过选自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蟋蟀的住宅》,对昆虫有一些了解,学生在学习前两篇课文中学会了一些想象得方法,如配乐朗读中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自己的想象等,但这篇写关于草虫的文章,学生虽然喜欢,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应在品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亲近自然、观察小虫的生活经历,课前让学生观看《虫虫危机》片段,引起师生共鸣。
课前准备: 关于重点句的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4)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夏日虫鸣的声音。
交流:你听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自然的声音和色彩总能让人陶醉,走进去使人流连忘返。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步履慢步走进《草虫的村落》,去享受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乐趣吧!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词语。
找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2.寻觅作者的踪迹。
作者的目光分别到了哪里?设计意图:(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静读课文,感受情趣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较深的语句。
2.你在“草虫的村落”里看到了些什么?印象最深的是哪些? 回归整体,提出疑问(为第二课时做准备)1.接读课文,简单评价。
2.引导学生就课文各个方面提出问题。设计意图:(能马上解决的相机解决,与后面学习内容相关的教师作好记录,作为调整下堂课教学内容的依据。)
[预设]:
“我还看见了许多许多„„„”还看到了什么? 作者怎么知道小虫在做什么,想什么呢? 作者是怎么写得如此生动,有情有意的?
第二课时(课时数5)
教学内容:熟读课文,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
回顾课文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1.简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放声读一遍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有关内容上的疑问。品读课文,体会表达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1.边读边画,解决第一课时留下的有关表达上的疑问。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预设内容]:
(1)“我真想也跟它们寒喧一下,可惜我不懂它们的语言” 你能读懂作者的心思吗?(抓住“真想”“可惜”)把这种心思读出来。
(2)“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评价一下甲虫们的音乐演奏得怎么样?
作者是通过哪些语句把这“优于人间一切的音乐”表达出来的? 听录音──虫鸣,读句子。
(3)“我悠悠忽忽地漫游了一个下午,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出来。” 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认识,哪些词用的好?好在哪里?设计意图:(联系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把体会到地放在这个句子里尽情地读出来。(4)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了哪些情趣?
(小虫驻足痴望、“村民”熙熙攘攘往来、意味深长地对视、像南国的少女、交流、攀谈的投机„„)
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这种情趣的?
把这些情趣通过你的朗读传递给大家,共同分享。3.体会表达方法、表达效果:
出示课文开头:
“今天,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和自己的体会。
(2)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可以小组交流,讨论、总结)积累语言
1.把文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抄写在摘抄卡上。
2.交流摘抄卡,读给同学听。
3.背诵摘抄的内容。
4.提倡尽可能地在习作中用一用。
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配乐朗读全文(接读),尽情抒发“草虫的村落”给我们带来的情趣。
2.课文作者想象丰富,感受独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富有情趣的虫子们的世界。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讲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3.写一写自己观察过的小虫,注意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随堂落实“小练笔”)
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
勇敢、友情、亲情
第4课 《索溪峪的野》(课时数6)
教学内容:索溪峪的野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觉,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在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像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
▲★使学生了解文章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写出了索溪峪的“野”性美,还表达了作者对纯朴自然风光的向往和赞叹之情。学情分析:
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自主预习,自主识记生字词。会简单的复述课文。但对关键的词句还不会正确的理解。课前准备:
收集张家界、索溪峪等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张家界森林公园,是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它与天子山索溪峪构成了山奇、水奇、石奇、云奇、树奇的武陵源。这里千峰竟立,争奇斗研,山势之雄伟,山色之秀丽,让人称奇叫绝。这里哪儿都是一副如诗如画的天然绝景。
其中的索溪峪,更是别具一格,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比美的魅力。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览“索溪峪”。
二、自渎文章。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要求:
1、读了文章后,索溪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这篇文章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
三、反馈、讲授新课
1、读了这篇文章,给你了留下了什么印象?
展示:课文第一段
2、指导朗读。
3、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索溪峪的“野”的?
(山,水,动物,游人)课件展示。
4、你对索溪峪的什么最感兴趣?
根据学生的喜好灵活安排学习段落。
山山有什么特点?
“野”表现在哪些哪里?(惊险、磅礴、随心所欲、不拘一格)(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品读各种不同的美,欣赏画面,读文章。指导朗读。)
作者一开始把它与其他的景点进行比较,那他是不是在贬斥他们呢?为什么?(强调美的不同,是一种天然的美,没有人工的雕琢的美)
作者是怎样地把这“野山”逼真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呢?(先概括后具体)
水水野表现在哪里的?
文章在描述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指导朗读。
动物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游人人“野”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释“老叟”“返朴归真”“市井”
5、品读最后一段。课件展示段落。
是啊,作者在这样的境界里,完全被感染了,被净化了。感觉此时的自己是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哪个词能说明作者这有的感受。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6、是啊。作者此时看到的山不再是山了,水也不再是水了,它们是充满朝气的青年,是充满灵气的孩子。它们率真而自然,不加修饰,不事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作者深深地爱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把自己的感情都赋予了这美丽的山川,在作者眼里索溪峪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宠儿,那你读了这篇文章,你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课文“野”又是什么意思?
7、看得出来,此时你们对神奇的张家界充满了好奇,在上课前我叫同学们回去收集有关张家界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展示一下。
四、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五、总结。(课件展示风景图片)
这节课,同学们了解了迷人的张家界,领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风景名胜,如梦幻的九寨沟,神秘而质朴的西藏,险要的华山,秀美的桂林等等,愿你们有时间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去欣赏,更希望你能象作者一样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你眼中美。
板书设计: 4*索溪峪的“野”
山“野” 水“野”
动物“野”
人“野”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分别从三个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建议: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员,融入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写一写。走进音响世界,选择生活中的几种音响或听音响的录音,发挥想象进行说话或习作。回顾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
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 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学情分析: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可以是动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种自然现象。明确观察的任务,要求学生观察时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
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
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
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数7)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1.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分块讨论,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
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
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课时数8)
教学内容:习作 教学过程: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
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作文的要求,确定选材内容)(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设计意图:(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
我是一棵××树
小树与鸟的对话
雪的自述
大自然的声音
蟋蟀在唱歌
听雨
游×××
„„(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
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
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设计意图:(把草稿修改好,提高作文水平)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
(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
《回顾·拓展一》(课时数9)
教学内容: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教材分析:
本次“交流平台”紧紧围绕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进行设计,即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日积月累”安排的内容是积累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目的是使学生积累优美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了解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安排的“趣味语文”内容是《妙答“一”字诗》。这是一个流传民间的故事,读起来饶有趣味。理解的重点是体会“一”字诗的妙处。学习目标: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2.读背并积累古诗句。
▲体会作者怎样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懂得:在阅读时,要体悟文章表达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围绕本组课文各抒己见后,再进行拓展交流:介绍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类似的文章,先说说文章的题目、内容,再重点介绍自己阅读后的体会和感悟。在本次“交流平台”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能恰当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大自然的课外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教学过程:
交流平台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1)回顾本组四篇课文,说一说《山中访友》《山雨》和以前学过的《桂林山水》《观潮》等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本组课文,作者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在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
(2)联系《草虫的村落》,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体会联想和想象的魅力。(3)交流课外阅读中读到过的类似文章,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介绍相关的课外阅读文章及书籍。
日积月累 设计意图:(使学生积累优美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了解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在许多描写景物,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诗作中,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大胆想象,抒发情感,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几句。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幻灯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
a学生自由吟诵。
b尝试理解。
(3)选择其中的几个诗句,体会诗人在写景过程中的联想与想象。
a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百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花并非无情无义之物,化成春泥使后来的花更红。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诗人比喻自己不做官并非丧失报国志,而是走另一条路为国效力。
b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夜半更深,在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时,响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开始时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静静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c菊花(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在百花之中差不多是最后凋谢的,一旦菊花谢尽,便没有花景可赏,人们爱花之情自然都集中到菊花上来。因此,作为后凋的花,它得天独厚地受人珍爱。诗人从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引出较深的道理,回答爱菊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这其中当然也含有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谢的坚贞品格的赞美。(4)背诵并积累这些诗句。有兴趣的同学读读背背原诗。趣味语文
(1)自由读故事。
(2)同桌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体会一字诗的妙处。
第一单元测试(两课时)(课时数10、11)讲评(一课时)(课时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