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201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散步 莫怀戚
2.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3.*羚羊木雕 张之路 4.*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荷叶 母亲 冰心
5.《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写作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第二单元
阅读
6.我的老师 魏巍
7.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8.*我的早年生活 丘吉尔 9.*王几何 马及时 10.《论语》十二章 写作
说真话,诉真情 综合性学习
漫游语文世界
第三单元
阅读
11.春 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 老舍 13.*风雨 贾平凹 14.*秋天 何其芳 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写作
文从字顺
第四单元
阅读
16.紫藤萝瀑布
宗璞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18.*短文两篇
蝉 小思
贝壳 席幕蓉
19.*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20.虽有嘉肴 《礼记》 写作
突出中心 综合性学习
成长的烦恼
第五单元
阅读
21.化石吟 张锋
22.看云识天气 朱泳燚 23.*绿色蝈蝈
法布尔
24.*月亮上的足迹 朱长超 25.河中石兽
纪昀 写作
条理清楚
第六单元
阅读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吴承恩 27.皇帝的新装 安徒生 28.*女娲造人 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30.寓言四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观书有感 朱熹 浣溪沙 晏殊 如梦令 李清照
名著导读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
附录
写好硬笔行楷字
后记
第二篇:2013年人教改版____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七年级语文上册目录
1、散步
2、秋天的怀念
3、*羚羊木雕
4、*散文诗两首
5、《世说新语》两则
6、我的老师
7、再塑生命的人
8、*我的早年生活
9、* 王几何
10、《论语》十二章
11、春
12、济南的冬天
13、*风雨
14、*秋天
15、古代诗歌四首
16、紫藤萝瀑布
17、走一步,再走一步!
18、*短文两篇
19、*在山的那边 20、虽有佳肴
21、化石吟
22、看云识天气
23、*绿色蝈蝈
24、*月亮上的足迹
25、河中石兽
26、小圣施威降大圣
27、皇帝的新装
28、*女娲造人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30、寓言四则
第三篇:初中语文课本目录(人教)
1、这不是一颗流星王周生
2、羚羊木雕张之路
3、背影朱自清
4、短文两篇
散步莫怀成 金黄的大斗笠高风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子鲁迅
6、最后一课都德
7、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余心言
8、《论语》六则
9、小桔灯
10、枣核
11、榆钱饭
12、扁鹊见蔡桓公
13、诗词五首
过故人庄
出塞
江南逢李龟年
渔歌子
卖炭翁
14、老山界
15、纪念白求恩
16、生命的意义
17、春
18、济南的冬天
19、松鼠
20、桂林山水歌
21、《咏柳》赏析
22、看戏
23、笑的武器
24、花市
25、大自然的语言
26、回声
27、影子的故事
28、皇帝的新装
29、天上的街市
30、寓言三则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浓烟和烟囱
31、盘古开天辟地
冰心萧乾刘绍棠韩非孟浩然王昌龄杜甫张志和白居易陆定一毛泽东 奥斯特洛夫斯基朱自清老舍布丰贺敬之袁行霈叶君健苏光贾大山丁时祺肃建享安徒生郭沫若《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严文井袁珂
1、我的老师魏巍
2、挺进报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
3、山的那一边陆芸芸
4、刘胡兰慷概就义
5、一面阿累
6、一件珍贵的衬衫
7、同志的信任唐弢
8、挖荠菜张洁
9、夜走灵官峡杜鹏程
10、傻二哥新凤霞
11、第二次考试
12、宋定伯促鬼
13、分马
14、社戏
15、小小说两篇
鞋有关拖鞋问题的问题
16、狼
17、荔枝蜜
18、小麻雀
19、海滨仲夏夜20、桃花源记
21、驿路梨花
22、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3、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23、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
25、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6、谈骨气
27、短论两篇
失败是个未知数起点之美
28、弈喻
29、梅岭三章30、回延安
31、新诗三首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致黄浦江给乌兰诺娜
32、木兰诗
33、古代诗歌五首
敕勒歌石壕吏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钱塘湖春行何为干宝周立波鲁迅王伟李元岁蒲松龄杨朔老舍峻青陶渊明彭荆风周定舫孙世恺王力 白夜 柏生吴晗岑桑刘心武钱大昕陈毅贺敬之田间公刘艾青 北朝民歌 北朝民歌杜甫李白杨万里白居易
1、中国石拱桥茅以升
2、北京立交桥刘宗明
3、短文两篇
吴门桥碧野 母亲架设的桥水上勉
4、巴黎的桥张祝基
5、短文两篇
死海不死
统筹方法华罗庚
6、向沙漠进军竺可桢
7、谈笑
8、口技
9、读报常识
10、消息 通讯
11、评论
12、副刊 文摘
13、答记者问
14、积累资料学习办报
15、白杨礼赞
16、听潮
17、钓胜于鱼
18、诗五首
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9、故宫博物院20、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21、万紫千红的花
22、活板
23、短文两篇
地球是圆的吗?看云识天气
24、苏州园林
25、核舟记
26、在烈日和暴雨下
27、变色龙
28、杨修之死
29、小小说三篇落其有声醉人的春夜到五月花烈士公墓去30、从宜宾到重庆
31、短文两篇
周汝昌林嗣环茅盾鲁彦陈之藩王维李白杜牧苏轼陆游黄传惕 崔金泰宋广礼仇春霖沈括陈尔寿叶圣陶魏学氵伊老 舍契诃夫罗贯中张新民吴金良公木陈汉元
电子计算机的多种功能钱伟长《自然·生活·折理》序冰心
32、标点符号用法(节选)
1、故乡鲁迅
2、有的人藏克家
3、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
4、读后感两篇
读一位共产党员的遗嘱钱正英 壮丽人生的最后闪光唐挚
5、什么是生态系统侯学煜
6、大自然警号长鸣秦牧
7、短文三则
马说韩愈 说虎为学
8、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9、从三到万
10、想和做
11、哨子
12、“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
13、理想的阶梯
14、短文两篇
说“勤”事业篇
15、记一辆纺车
16、我的小桃树
17、散文两篇
成功的秘诀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8、短文三则
爱莲说陋室铭伤仲永
19、怀疑与学问20、短论两则论“基本属实”
“偃旗息鼓”和“圆满结束”
21、发问的精神财富
22、论求知
23、俭以养德
24、“友邦惊诧”论
25、小驳论两则驳“实惠”论 个人与集体
26、读孟尝君传
27、七根火柴
28、老杨同志
29、古代诗词五首
刘基彭端淑毛泽东马南屯耳 胡绳 富兰克林章炳元陈群林家箴柳斌杰吴伯箫贾平凹茨威格莫泊桑周敦颐刘禹锡王安石顾颉刚吕叔湘启凡培根马铁丁鲁迅魏巍
王安石王愿坚赵树理
观沧海曹操 春夜喜雨杜甫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如梦令李清照 西江月辛弃疾
1.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2.藤野先生鲁迅 3.自传茅盾 4.人类的语言吕叔湘“深”和“浅”朱文叔 5.食物从何处来
6.天气陛下伊林 7.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毛泽东 8.短文两篇
治学的秘诀刘绍楹
求知如采金9.工作的大小10.怎样丢掉学生腔11.《农村调查》序言12.葫芦僧判断葫芦案13.竞选州长14.我的叔叔于勒15.卖蟹16.曹刿论战17.陈涉世家18.黄生借书说19.陌上桑20.出师表21.捕蛇者说22.满井游记23.诗词曲四首
君子于役
登楼破阵子朝天子咏喇叭约翰·罗斯金邹韬奋 老舍 毛泽东 曹雪芹 马克·吐温 莫泊桑 王润滋 《左传》 司马迁 袁枚
诸葛亮 柳宗元 袁宏道 杜甫 辛弃疾 王磐
第四篇: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17课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修改后》《语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峰峦、预兆、轻盈、均匀、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千姿万态、变化无常”等词语。
2、反复朗读课文,识记一些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增加生活常识。
3、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4、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5.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气的关系
教学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阴晴风雨的变幻真的是无常难测吗?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是靠什么识别天气变化的呢?(学生回答:看云),的确,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这些谚语,就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看云识天气的经验总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科普文《看云识天气》,它将告诉我们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飘浮的云彩。(板书文题)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划出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字词典疏解。
(1)注音:
峰峦(luán)一霎(shà)间一刹那chà点缀(zhuì)绫纱(líng)弥漫(mí)晕(yūn)头转向月晕(yùn)崩塌(bēng
tā)
(2)释义:
峰峦: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一霎间: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预兆:事情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速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群策群力解决以下问题
1)、看看课文主要说明了什么,能否用一句话来回答。
2)、文中最县先提出云和天气之间存在联系的句子是哪处?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全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4)、“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何处与它相似?
5)、最后一段的大意是什么?对全文有何意义?
6)、全文的结构如何?
3、交流反馈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小结:
1)课文主要介绍了如何看云来识天气,即写云和天气的关系。
2)“云是天气的招牌”,它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起总领全文的作用
3)天上挂着什么云,就会有什么样的天气
4)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也是我们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第六段的开头一句
5)指出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6)看云识天气(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
(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具体把握:
1、细读课文: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粗略板书)
2、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
3、对照课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在书上作记号
4、学生发言,先各自预演,后课堂交流。(边演边完善板书)
5、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与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样我们对课文内容与层次是不是更熟悉了?
四、课外延伸: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
五、布置作业:
1、拓展延伸: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俗语、诗词、文章片断等;小组交流。
2.、观察整理:观看每日的天气预报,积累与天气预报相关的词句与词汇,将它们整理到家庭作业本上。
六、总结:今天,你会看云识天气了吗?
七、板书设计:
(总)云就像天气的招牌---看云可以识天气看云识天气(分)怎样看云识天气形态
云彩
(总)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看云识天气》17词语意思
峰峦 fēng luán 山峰和山峦
预兆 yù zhào 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 qīng yíng 本文只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匀称 yún chèn平均
崩塌 bēng tā 倒塌
弥漫 mí màn(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 zhēng zhào 即将出现的迹象
一霎间 yí shà jiān 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百态 qiān zī bǎi tài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同千姿百态
变化无常 biàn huà wú cháng 无常:没有常态.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第五篇:七年级(新版) 下册 课本目录
七年级(新版)下册 课本目录 第一单元
阅读 1 邓稼先/杨政宁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单元
阅读 5 黄河颂/光未然最后一课/都德
*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木兰诗
写作 学习抒情
综合性学习天下家国
第三单元
阅读 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老王/杨绛*台阶/李森祥卖油翁
写作
抓住细节
名著导读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王维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第四单元
阅读 1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张中行驿路梨花/彭荆风*最苦与最乐/梁启超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
写作
怎样选材
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第五单元
阅读 17 紫藤萝瀑布/宗璞*一棵小桃树/贾平凹*外国诗二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古代诗歌五首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望岳/杜甫
登飞来峰/王安石
游山西村/陆游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写作
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
阅读 21 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太空一日/杨利伟
*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河中石兽/纪昀
写作
语言简明
综合性学习
我的语文生活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泊秦淮/杜牧
贾生/李商隐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约客/赵师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