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戏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关爱与宽容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种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幼儿动脑筋,出主意,创造性的反映生活,尽情地抒发着自己的感情。如:户外活动时,我带领孩子们在院子里一起做游戏,这时,张翔宇说“:老师,我们来扮演警察叔叔好吗?”孩子们一听到扮演“警察叔叔”,立即兴奋起来, 都争着扮演这个角色,大家吵吵闹闹,争得不可开交。这时,我灵机一动,“小朋友们,让我们采用公平竞争的比赛来决定谁扮演警察叔叔,好吗?”“好!”小朋友们高兴地拍手叫好。这时,我讲了一下比赛规则,即每个小朋友都谈谈如何当好这个角色?老师和小朋友们充当裁判,讲得好的小朋友优先获得扮演权。如在玩“遵守交通规则”时,几个男孩都抢着拿指挥棒,想扮演 “警察叔叔”这个角色。我便对他们说:“你们想当警察叔叔,那就比一比看谁懂得行人过马路的交通规则,好吗?”这时,田若泉小朋友第一个站起来说:“老师,过马路的时候,要左右看,走人形横道线,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田若泉小朋友的话刚讲完就获得了一阵热烈地掌声。后来其他的小朋友讲得都不如他。于是,大家就心悦诚服的让田若泉小朋友扮演“警察叔叔”,指挥交通,而其他的孩子也高兴地另外的角色。
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是幼儿非常容易接受和乐意参加的活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 ,反复地模仿和体验,既提高游戏水平,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正基于这点, 但是,在开展角色游戏活动时 ,目前我园角色游戏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大多停留在角色的简单分配和一些材料的机械操作等一些表面现象上,缺乏关爱与宽容。对此,我们确立了: “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学会关爱与宽容”。
二、分析: 近年来,我园在开展幼儿角色游戏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围绕“如何开展角色游戏, “如何组织各年龄段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等方面的问题做了专题研讨。具体表现在:①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角色游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了角色游戏的正常开展。教师能积极地为幼儿提供较为丰富、适合的游戏材料;能适时地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观察、指导。②游戏中尊重幼儿,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游戏,游戏中表现出愉快的情绪,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遵守游戏规则,能正确使用材料,游戏中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一)在角色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爱心情感。
角色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心情愉快,思维活跃, 接受能力强。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比较容易形成一些良好的品质,如团结友爱、协商合作等。因此,我们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培养时,应努力为幼儿创设游戏环境,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妈妈”会悉心照顾“孩子”,给他喂饭、送幼儿园、去看医生;在“开汽车”游戏中,“乘客”会主动地给“老奶奶”让座,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了关爱他人,受人尊敬的愉悦情感。
(二)、引导幼儿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协商,强化文明交往意识
由于当前幼儿多是独生子女,缺乏交往能力。角色是游戏的中心环节,幼儿通过扮演角色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游戏中产生了相互交往的需要,也就很自然地产生了角色分配的矛盾。在我班小医院刚产生时,很多小朋友争着要当医生,常会发生抢口罩,抢针筒的现象;在其他区域也会有此类现象发生。所以每次游戏开始前,我会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们选择自己想扮演的角色,并商量好角色的分工及游戏的主题,如医院里今天谁是医生,谁是病人等。然后按照他们的分工及目标进行游戏。若商量不好,游戏便不能进行。这样做既避免了游戏的盲目性,又避免了游戏过程中因分工意见不同而发生的争执。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孩子学会分工合作,互相协商,使孩子们的文明交往意识得到了强化。
(三)、引导幼儿学会关心、宽容,形成良好的交往观念。
幼儿辩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常因一些不经意的小事,如:在活动中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一下而发生争斗。幼儿的自制力较差,常常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别人发生争吵,如在同时喜欢一件玩具,同时喜欢一个角色等时候。在交往中不懂得关心、宽容别人。幼儿的自私、不宽容的交往方式势必会对他们以后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抓住了游戏中的每一个契机,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思考。如:别人不小心碰了我怎么办?别人与我同时喜欢一件东西,我该怎么办?„„ 同时设置了一些情景表演,让幼儿看、想、论,得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如,我会让他下一次小心一点,我会把我喜欢的玩具给他先玩或是大家一起玩„„这些“办法”的提出,说明幼儿都有一颗善良、关心他人、宽容之心。平时我注意经常鼓励小朋友关心同伴,宽容同伴的缺点和错误,引导他们体会他人对自己这样做之后的态度和情感,并让幼儿谈谈这样做以后的感受。经过一段时间引导,绝大多数幼儿与同伴交往时都能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并认识到了对同伴不能苛求以及只有会关心、宽容人的人才不会失去朋友这一道理。(四)、家园联手,共同努力,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当前,家庭早期教育已形成社会的共识,引起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这种趋势是十分可喜的。教师应通过各种形式知道家庭教育,使家长知道家庭的欢乐,亲情是培养孩子关爱情感的基础。家庭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要帮助家长逐步提高教育孩子关心他人的责任感,并且落实到言行中,为此,在庆端午节活动中,我们组织了“包粽子”亲子活动,在活动中,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动手,做粽子、蒸粽子。热热闹闹过端午节。父母和孩子分吃粽子,孩子争先恐后给爸爸妈妈拨粽子,并讲着祝福的话,家长们“受宠若惊”,进一步增加了亲子之间的交流,家长们从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五)、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关爱教育。
大自然是最直观生动的教育课堂,是向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活教材。所以说,幼儿喜欢一切活泼、美丽的事物、一只蝴蝶、一朵小花都可能激发幼儿的爱美向善之心。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不仅能开阔他们的视野,还能萌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此,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组织幼儿春游,在春游过程中,孩子们拿着小铲去挖土,在土层中发现树根、草根、小昆虫时,引导他们发现动植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从而感受到土壤的重要,当孩子们听到快乐的鸟叫声时,告诉他们小鸟是因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才会有动听的歌声,当孩子们看到池塘里鱼儿快乐地游泳时,告诉他们是干净的水为鱼儿提供了舒适的家„„在春游中,孩子们通过与老师同伴的互相交流,知道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初步理解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了爱护环境,增强了环保意识。
三、反思与效果
角色游戏是一项幼儿乐于参加的模仿生活的活动。角色游戏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要求为幼儿所喜爱,是幼儿非常容易接受和乐意参加的活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 ,幼儿在扮演角色时,感到自己是游戏中的主人。反复地模仿和体验, 并在欢乐愉快的音乐声中游戏。既提高游戏水平,促进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但我们老师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即要注意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又要适时地培养幼儿互相团结、友好相处、懂得了关爱与宽容他人的优良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第二篇:让孩子学会宽容与爱
让孩子学会宽容与爱
一、孩子被打 父母难过
孩子在上幼儿园或小学,又或与周围小朋友一起玩,难免会打打闹闹。有时为抢一个玩具,就把对方推倒。或是比较顽皮的孩子,从小养成不良习惯,喜欢打人,便有一些小朋友会挨打。许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后,都很心疼。原先还教着孩子要忍让,可看到孩子接二连三被欺负,内心开始不平起来。并且,也有些疑惑,还要继续教孩子忍让吗?如果不反击,恐怕孩子就要一直挨打了。
因此,听到有家长教孩子说:「他如果再打你,你就打他。」「他咬你,你不会也咬他?」「你不敢打他,他以后就专门欺负你。」甚至有些家长告诉孩子:「下次再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要是打不赢他,回来我就打你。」 一时的气恼与不平,采用了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也许,可以缓解孩子一时不受欺负,但如此教育,会将我们的孩子引到哪一条路上去呢?
二、教孩子打人 孩子变得暴力
一位孩子的母亲,原本教孩子要谦让,纵然被打,也教孩子不要还手,要忍耐。刚开始,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打了,妈妈也只是安抚一下,让孩子不要计较。孩子很听话,妈妈说要忍,他便忍。可一次、二次、三次后,孩子被打的次数越来越多,妈妈终于忍不住了。一天,看到孩子的小手被小朋友咬了一口,既心疼又气愤地说:「他咬你,你怎么就不咬他?」孩子说:「妈妈说不可以打人。」妈妈坚定地跟孩子说:「现在开始,谁敢再打你,你就打他。」
孩子很听妈妈的话,从那时起,一有小朋友打他,他便马上还击,握起小拳头就打过去。因此,常常把别的孩子打伤,孩子因此也变得暴力起来。于是,妈妈虽然不再心疼孩子被打,却转到天天为孩子担心。不知道今天又有哪个小朋友被孩子打伤了,经常接到老师与其他家长的投诉,奔波于带孩子上门道歉,给人赔医药费。
而另一位父亲,在孩子被欺负时,也气愤地对孩子说:「下次如果再有人打你,你就狠狠给他打过去,不要怕,打出什么问题,爸爸负责。」孩子记住了爸爸的话,怀着一颗报复的心,从起初的还手,变成有人稍惹他一下,他便马上反击。而且打人时还不留情,出手很重。虽然他少被挨打了,可他的性格却变得越来越暴戾,心也越来越冷漠。在他的世界里,更多感受到的是暴力和争斗,却少了人与人之间友爱与和谐。
可当心变得敏感而易怒,总是防着人,常有不善之念,那他生活的世界,是否就成了一个黑暗与邪恶的世界? 如此,有人也许会感到矛盾,教孩子打人不对,难道要让孩子一直受欺负吗?
三、客观面对 解决问题 1.看清事实 客观面对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小时,也许都不太记得自己在幼儿时发生了什么。有时谈起与小朋友打架,输了还找对方讨回自己给的东西时,还觉得很好笑。毕竟孩童时期的争执与打闹,是一种幼时冲动,并不是有意识地攻击、伤害对方。然而如今,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在家中,孩子便是每一个人都疼惜的宝贝。甚至在家中不小心跌倒了,就有不少长辈跑过去想抱孩子。一边哄,一边还拍打着他撞倒的椅子说:「椅子真坏,让宝宝摔倒了,奶奶替宝宝打椅子。」于是假装打了几下椅子,孩子听了也觉得椅子不对,害自己跌倒,也跟着打起椅子来。
没有教孩子跌倒后学着自己爬起来,也未让孩子感受跌倒并不值得恐惧,应该自然、勇敢面对。孩子也不懂如何走,能不碰倒椅子,如何避免受伤。反而在跌倒时责怪椅子来,把将责任向外推。这样,孩子便可能养成一种习惯,遇到问题总喜欢责怪别人,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自然也就无法改正、进步。在幼儿园中与小朋友发生争执、打架也是一样的道理,父母、长辈需要先了解清楚,为什么打架。如果只是彼此玩闹时一个不小心,自然不应过于计较。家长若过于呵护自己的孩子,总要替孩子出头,甚至因此责骂老师,如此,对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实际性的帮助,也未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首先需要看清客观的事实,到底是因为自己过于呵护孩子,还是孩子真的遇到问题,需要我们的引导、帮助。
2.合理引导 长善救失 ①救其失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目的,是长养孩子善的一面,同时又挽救他过失的一面。当看到孩子有错时,正是我们要给孩子引导,帮其导回正确人生道路的时候。因此,家长与老师如果发现有孩子喜欢欺负别人、打人的坏习惯,更应存挽救其过错的爱心,亲师共同配合,帮助孩子引导回来。试想,孩子为何会变得爱打架,喜欢捉弄、欺负别人呢?幼小的孩子,好似一张白纸,他并不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因此,他成长过程中,所听所见所感受的,都在影响着他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家长可以先注意一下,家庭中夫妻之间是否和谐,孩子自小看的影片中,是否有暴力倾向的引导,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会常常责备、打骂孩子?是否引导孩子保持那颗善良仁爱的心?是否在家庭中过于溺爱,导致孩子不讲道理?相信抱持着一颗挽救孩子过失的爱心,一定能看到孩子今天犯错的原因。当我们能找到原因,要对治问题便不困难了。曾有个孩子,在家特别受宠。每天,爸爸就趴在地上给孩子当马骑,奶奶又总陪着孩子到处玩,妈妈成天忙于做家务,想管管孩子,也没有时间。孩子在家他最大,要什么就得有什么。到了幼儿园,自然也是要什么就得给什么。得不到时就闹,急了干脆就抢,抢不来时就打。一旦任由孩子养成这样骄纵的性格,如何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呢?
反之,没有与孩子沟通好,温暖他的身心,却经常打骂,也不利孩子的成长。有些父母虽然爱孩子,可表达的方式却总是以埋怨的口气:「你这小孩怎么回事,人家某某家的孩子比你乖多了。」或者,回来便问:「今天是不是又在外惹事了?」「你这小孩,看到你我就生气」等等。虽然父母是希望孩子变好,可孩子感受到的却是父母的批评与指责。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他又怎么懂得爱人,与人和睦相处呢?
能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是不是有不合理、不适当的地方,更能帮助我们教育好孩子。因此,遇到孩子打人,先不要着急打孩子,先问清楚他为什么打人,引导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儿,也教导孩子做人处事的道理。这也需在平常中,教孩子圣贤的教诲,让孩子心中有善恶的标准,否则孩子不知道善恶是非,便无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②长其善
每个孩子,都有其天真善良的一面,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对他善的一面需要鼓励促进。
有位小朋友,在幼儿园被人打,妈妈很心疼,对她说:「你怎么那么笨?他咬你,你不会也咬他吗?」孩子却坚决不肯,跟妈妈说:「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坚持要做一个好孩子。
另一位男孩,与小朋友一起推小车玩。对方小朋友在推的过程中,自己撞了一下,心里不高兴,扬手就打这个男孩子。可这个男孩子却站在那儿让他打。家长看到很心疼,责备他说:「你怎么那么傻,不会跑开吗?傻傻地站那儿让人打?」孩子却说:「我如果走开了,他会摔倒的。」因为两个小朋友一起扶车上斜坡,一个走开了,另一个就可能跌倒。
当看到孩子有这颗纯真的善心时,我们难道不会感动吗?面对孩子的善良,不是去抹杀,而是需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若将孩子这难得的善良与爱心,变成计较、埋怨与报复,不但起不到长善的效果,反而长了孩子错误的心理。试想一下,怀有一颗善良仁爱之心与怀有一颗计较埋怨之心,什么样的心境,会让孩子的生活更加美好?
因此,除了要保护孩子的善心外,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引导孩子如何长养善心,更好地处理这种情况。若是偶尔一次的打闹,大可不必计较,若是对方孩子顽皮,喜欢欺负弱小,那么可以告诉孩子:「打人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们不打人,但我们也要帮助小朋友改掉打人的坏习惯啊。因为也希望小朋友跟你一样,做一个好孩子。」鼓励孩子用帮助对方的心,去帮对方改正毛病。因此,在对方要欺负自己时,可以正气凛然地对他说:「打人不是好孩子,你再乱打人,我就不跟你玩了。」或是让孩子及时走开,又或大喝一声以警诫对方。如果是因为抢玩具而打人,可以说:「你要玩玩具可以,但不要抢,我先让你玩,你玩完后也要让我们玩,不能不讲理,不讲理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如此,对方的孩子也会受到警诫,不敢随意打人。孩子除了知道别人做错,自己不要跟着犯错外,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不是任由对方继续错下去,而是懂得如何更好地制止对方不好的言行,以自己的正确言行影响对方改过。
从被动转为主动,让孩子从受欺负变成帮助他人,以更博大的胸怀与勇敢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所遇到的困境,会让孩子更懂得如何解决问题。家长也需时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多沟通,共同帮助孩子成长,长其善。
③补不足
除此之外,也需帮孩子补不足。孩子若经常被打,看一下,孩子是否不善于在团体中生活。或者,是因为孩子的性格过于怯懦才常常被欺负。若孩子是因为性格软弱、内向,就需我们善加引导,帮孩子树立信心,增加勇气。同时,也应更好地引导孩子如何与小朋友们和睦相处,让他更好地适应团体生活。首先,家长可以注意一下,自己平常与孩子的言谈中,是否有伤害、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比如责骂孩子笨,或直接说孩子太胆小才让人欺负,又或其他可能导致孩子没信心,胆小软弱的因素。找出原由,消除这个因素。而后,尝试着提起孩子的积极性,比如每天陪孩子读读《弟子规》,读诵时姿势端正,字正腔圆,使他更有兴趣与信心。平常,鼓励孩子一起做家务,有机会可以带他参加一些田间劳动,或是主动帮助别人。让孩子多尝试,使他在生活中渐渐树立起信心。这其中,需要及时加以肯定鼓励,让他更有勇气尝试。同时,也引导他可以主动帮助小朋友,与小朋友们友好相处。
曾经有个孩子,在幼儿园常被人打,回来告诉妈妈。妈妈便问她:「你为什么被打呀?你有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他不打别人,却打你呢?」孩子听了,便开始想自己是不是哪儿错了。后来,妈妈安慰她以后,又告诉她:「以后啊,你多关心一下其他小朋友,人家找你借什么,你就借给他,不要小气。跟大家好一点,与小朋友们团结友爱,到时,你再看看人家打不打你。」
而后,这个小朋友真的这样去做,主动帮助其他小朋友,也很大方,别人找她借什么,她都很乐意借给人,与全班的小朋友关系都很好,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于是她发现,真的不那么经常挨打了。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跟她玩,她也觉得在幼儿园里很快乐。当跌倒时,让孩子自己尝试着爬起来,勇敢跨出脚步去探路,也许,孩子自己会更有收获。四、一起学《弟子规》 让孩子更好成长
在磕磕碰碰中长大,对孩子也是一种磨练。从小事事如意,样样顺心,不吃一点亏,对孩子的成长也未必是好事。我们除了照顾孩子的生活外,也需帮孩子扎下德行的根,使他不仅德行增长,也更有智慧与勇气去面对、冲破人生遇到的困难与关卡。
因此,从小能教导孩子《弟子规》,以《弟子规》为他人生的标准,自我规范,可以让孩子心中有是非善恶的标准,如此能更好引导他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坚守道德,坚守做人的正道。
孩子,终究是会长大的,是要自己走完人生的。我们能在他幼小时,帮他树立好人生方向,奠定德行根基,可以帮他少走很多的弯路与冤枉路。毕竟我们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因此要教会孩子自己走好人生。当有一天,我们放开手,看到孩子能稳当地踏出他人生的步伐,勇敢面对人生,以积极乐观的心去打造他的未来时,我们也可以放心了。
帮孩子扎下德行之根,让孩子更好地承担起家、国的责任与重担吧。他能怀有一颗真诚善良的爱心,那无论在什么境界里,他的世界也依然那么光彩、美丽……
第三篇:学会宽容与关爱
《学会宽容与关爱》主题班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你们好!我是三里镇森隆小学的韦健,我今天说的课题是《学会宽容与关爱》。
一、背景分析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走在校园里,看到一个个活泼可爱的身影,听到同学们甜蜜的问候,心中甚是喜悦。但近段时间来时刻有学生打报告,某某同学把我的书碰掉了,某某打架了……看似小事,却引起我的反思,这反映了我们的教育还存在着不足,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自然苍白乏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次主题班会《学会宽容与关爱》。
二、设计目的1、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懂得身边点点滴滴都需要宽容,人人都需要关爱。
2、让学生学会拥有一种博大的心胸,感谢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
3、懂得宽容与关爱是我们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身体力行。
三、设计理念
整个主题班会由四大环节组成:小品表演、懂得宽容、学会关爱;故事辩论、开阔胸襟;诗歌朗诵、深化主题;歌舞表演、升华情感。
在本次活动设计上,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思路清晰。活动设计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与关爱,开阔胸襟,指导行为,各环节循序渐进。
2、形式多样。通过小品表演、故事辩论、诗歌朗诵、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配合多媒体运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3、情感渗透。通过各种活动触动学生心灵,让学生受到情感的强烈碰撞,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
四、准备工作
为了本次主题班会能够顺利进行,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师生共创班级文化氛围,办一期学会宽容与关爱的墙报、手抄报。
2、选定主持人和表演者,进行相关节目的排练。
五、班会过程
对于整节班会的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环节:小品表演、懂得宽容,学会关爱。主持人深情宣布班会开始后,欣赏学生小品表演《将心比心》,目的是创设情境,以境悟情。让学生初步感受别人的点滴帮助都是关爱,对于别人的关爱要心存感激,学会宽容。第二环节:故事辩论、开阔胸襟
由学生声情并茂的讲述罗斯福的故事,继而根据故事内容讨论对于伤害
我们的人是否需要宽容,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宽容,遇到问题,学会换种角度去思考,拥有一种博大的胸怀看待生活中的人与事。把感情提升一个高度——感激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
第三环节:诗歌朗诵、深化主题
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展示相关图片渲染气氛下,学生深情朗诵诗歌《宽容与关爱》,目的是激起学生心中的共鸣。进而反思自己的行为,懂得从关心亲人开始,关心师长,关心朋友,关心所有帮助过你的人,甚至对于伤害你的人也要学会包容、感激,并将宽容付诸于行动。
第四环节:歌舞表演升华情感
教师总结发言,提出希望、行动感恩,最后歌舞表演《感恩的心》,结束本次主题班会,轻松又有情感的体验升华。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四篇:《学会关爱、学会宽容》主题班会
2015年上学期国光学校四年级
96班《学会关爱,学会宽容》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2015-4-10 活动地点:教室
主 持 人:周煜驰(甲)、李卉(乙)活动目的:
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意识到生活中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辨别是非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生以宽容的心待人,能够与同学和睦相处,彼此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培养健全的人格。三 班会准备
1、搜集以宽容为主题的哲理性和启发性故事
2、准备自排的小品
3、教师课前准备相关资料分发。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学生听《爱的奉献》,引歌中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导入关爱主题。活动过程
甲: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乙:是的,宽容是快乐之本,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合:六年级七班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宽容是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乙:宽容是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甲:宽容是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更是对自己的善待; 乙:宽容是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通悟了社会、人生之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甲:我们的生活中宽容是什么呢?也请大家来说一说。
⑴ 是友谊。朋友间没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有了友谊就会有更多的朋友。⑵ 是发展。曹操从几个兵士发展到剿灭北方群雄,占据中原,拥有百万大军,与他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胸怀分不开。
⑶ 是力量,是自信的标志。
乙:同学们,我们是否能够宽容待人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心理测试:(见后页)
甲:同学们,你是宽容的人吗?大家心里一定有了答案,或许有些同学觉得不以为然,哼!我就不是一个宽容的人,那又怎么样?
乙: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来听一些经典的故事,他们都是咱们同学精心搜集的。
A 《仇恨袋》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力大无比的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他在山路上行走时,发现路中间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便朝它踢了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踢开,反而膨胀起来,海格力斯有点生气,便狠狠踩下去想把它踩破,哪知那东西又膨胀了许多。海格力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很砸下来,那东西竟然加倍的膨胀,最后大得把路都堵死了。一位圣人路过,连忙对海格力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忽略它、离开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的心里老记着它,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前进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感受:我觉得仇恨正如海格力斯所遇到的那个袋子,开始很小,如果我们忽略它,它就会自行消亡;如果我们老想着它,心中就会充满仇恨,便再也装不下别的东西了。当我们仇恨到失去理智的时候,后果便不堪设想了。B 《误会》
早年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的夫妇,妻子因难产而死,留下了一个孩子。年轻的父亲因忙生活照顾不了孩子,就训练了一只狗,这只狗聪明伶俐能照顾孩子,它可以咬着奶瓶喂奶给孩子喝,抚养孩子。有一天,主人出门了,叫它照顾孩子。他到了别的乡村,因欲大雪当日不能返回。第二天赶回家时,狗立即闻声出来迎主人,主人一看屋子里到处是血,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只有满嘴是血的狗在身边,他以为狗性大发吃掉了孩子,大怒,拿起菜刀把狗劈死了。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从床下传出来,于是抱起孩子,身上虽然有血但没有受伤。他很奇怪又去看狗,发现狗腿上的肉没有了,在屋子的角落里还有一只死去的狼,嘴里竟然还咬着狗肉。他恍然大悟,但一切都太迟了。
感受:当我们只想着别人的错误时,误会就开始了,而且越陷越深。生活中我们要慎重,不要做这样的傻事。C 《我们需要宽广的胸怀》
这是一个从越南归来的美国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回家,告诉他们:“爸、妈我回来了,另外我还想带一个朋友一起回家”。父母很高兴,儿子又继续说到:“不过,我的朋友在越战中受了重伤少了一只胳膊、一条腿,他现在没有别的去处,我想让他和我们一起生活”。“儿子,我很遗憾,不过或许我们可以帮他找个安身之处”,父亲又接着说:“儿子,像他这样的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麻烦,我们还有自己的生活,我建议你先回家,然后忘掉他,他也能有自己的生活”。儿子无声的挂上了电话,几天后,父母接到旧金山警局的电话,告诉他们的儿子已自杀,于是伤心欲绝的父母飞往旧金山,在警方的带领下辨认儿子的遗体,那的确是他们的儿子,但令他们惊讶的是儿子居然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感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尽自己的全力去帮助他们。D 《钉子的故事》
一个男孩脾气很坏,于是他的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时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慢慢地每天钉下的钉子少了,终于有一天,这个男孩再也不会因失去耐性而乱发脾气了。他高兴地去告诉父亲,他的父亲说:“你真了不起,孩子!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当你能控制自己的脾气时,就拔出一根钉子。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男孩告诉父亲他把所有的钉子都拔出来了,父亲握着孩子的手来到后院,指着那些围篱上的洞说:“我的孩子,你看看这些篱墙上的洞,它们将永远无法恢复原样,我们生气时说的话就像这个钉子留下的疤痕,对人的伤害永远无法抹去。
感受:如果我们都能换位思考,从自己做起,先检讨自己并宽容的对待他人,肯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甲: 大家听这些故事感触一定很深吧,那么接下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故事吧。[自排小品——同学们自己的日常行为] 甲: 同学们,我想真诚的说一句:刚才宽容度测评不太理想的同学,平时没有意识到宽容的力量的同学,大家一定要注重言行,让我们的同学关系不再紧张,让我们有更多真正可以信赖的知心朋友!
乙: 多好的提议啊,的确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所以不要苛求别人完全认同自己的观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互相谅解和尊重是得到真正友谊的前提。班主任发言:
同学们,老师很高兴看到大家认真的准备这次班会,让我更高兴的是从大家的神情中老师看到每个人都已有收获。是啊,昨天,我们认识着宽容;今天,我们感受着宽容;明天我们将用宽容的心态去生活和学习。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家想真正拥有宽容的美德吗?从现在开始努力,记住:宽容是一 种修养,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希望通过这次班会让大家开始懂得去珍惜友谊,学会宽容,快乐生活。活动小结
同学们,主题班会快要结束了,我不知道同学们这节课是否有收获呢?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教师小结:没想到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收获了这么多,是的,关爱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地融洽,让人与自然变的和谐,让社会变的强大。语言有时是强大的但是它在行动面前有可能会缩小自己的身影,我希望同学们做行动的巨人,而不是语言的巨人,用实际行动关爱身边的一切,为祖国现代化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在歌声中结束主题班会。活动延伸1、2、附: 宽容度测试
(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是”和“否”的选择)1 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2 碰到熟人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视而不见最令我难堪。3 我讨厌和沉默寡言的人一起工作。4 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也能博得喝彩,我听到和看到都很生气。5 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相处真是一种痛苦。6 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不少,我很厌烦。7 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嘲笑他人。8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也能得到赏识。9 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10 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照顾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11 和事事争强好事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12 我不喜欢独断专行的人。13 有不少人明知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意见行事。14 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我认为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15 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灰暗。16 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而不顾他人的情绪。17 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赏识时,我就会大发雷霆。18 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评价标准: “是”得1分,“否”得0分,最后分数相加。⑴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灵活性,培养宽容心。
⑵ 7—12分,表明是常人心态,尽管时时碰到难相处的人,但还尚能宽容。课后将自己本节课的感想流露在作文中。做一件关爱父母的事情。⑶ 0—6分,说明外界事物很难左右你的心态。
2015-4-9
第五篇:给家长一份宽容,给孩子一份关爱
给家长一份宽容,给孩子一份关爱
希望小学:**
我一度在农村小学任教,认识到了农村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在孩子出现问题时,面对家长的责怪,不理解,令我们十分的棘手。但这时,我们要给家长一份宽容,给孩子一份关爱,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天上早读课时,值日来报告:“老师,平平今天没来上学!”当时我听了,并不是很着急,因为这位女孩平时性格内向,不调皮。我就以为她是生病了没来。我照例拿出通讯录给家长打电话问孩子是不是病了没来?可她爷爷接到电话十分生气地说:“生什么病啊?早就背着书包来学校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坐不住了,连忙叫爷爷从家沿着路途找,我从学校出发。我和她爷爷在途中相遇了,没找着。这时,她的爷爷向我“开炮”了:你当老师的怎么教的?今天,要是我孙女有个三长两短,我非找你和学校不可!当时我一听,火冒三丈,心想:你孙女又不是到了学校后不见了,关我啥事?我还放下班上几十个孩子来找她,有什么错?干嘛在这听你数落!当时就想转身离开。可最终我还是没有离开,我冷静下来,“老人家,别着急,我们回学校问问邻居的孩子。”于是,他爷爷随我一起返回学校,我找来了他邻居孩子了解到:这女孩早上出门被爷爷训斥了几句,有个孩子看见她在学校对面的桥下徘徊。根据这一线索。我们果然在那找到了孩子。当时,怒火中的爷爷就扇了她几个耳光。要孩子认错,可孩子拒不认错。又要跑!我连忙阻止爷爷。可爷爷又是生硬地回答:你当老师的不会教,我来教!气氛一下又紧张了起来。这时,我如果和他“交锋”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态更严重。爷爷也是着急才会说这话的。于是,我改变了策略,把爷爷和孩子带回了办公室沟通交流。
从和爷爷谈话中了解到:这孩子在她三岁时,母亲就因家里穷而扔下她和嗷嗷待哺的弟弟而远逃了。父亲忠实得外出打工别人都不愿请他。但也长年在外。家里房子四面通风,就爷爷带着姐弟俩,虽为她们付出了很多。但家庭原因还是造成了孩子性格孤僻,还时常顶撞爷爷。听了后,我牵着孩子的手:告诉孩子要体谅爷爷辛苦地为她的付出,要懂得感恩。不来上学是不对的。以后决不允许类似事情发生。并且向爷爷道歉。回过头来明确告知爷爷:我可以体谅你的心情,但绝不同意你的说法和做法,孩子在家没到校,不能迁怒于学校和老师。教育孩子不单方面是学校的事,应该家校共育。孩子犯了错一味地打骂也是绝不应该的,他也应该给孩子道歉。然后我又给他耐心宣传相关的安全责任事故的责任划分条例,帮助他分析孩子不来上学的心理。我的宽容和理解,感动了这位老人。他当即就表示:当时是着急疯了,才把矛头指向老师和学校。打骂孩子的确不对。以后孩子要是有啥问题,一定会先和老师沟通交流,商量对策,绝不会再用这种措施了。
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一、家校联系工作没有做好。如果经常保持家校联系,多向家长宣传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教育孩子方法,多了解学生在家生活的情况,就不会导致今天家长的迁怒。二我应多关孩子的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特别是平平这种单亲孩子。更需要老师关注他们,如果稍微让他们有被疏忽的感觉,他们的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于是,我决定帮助这孩子。我把孩子家庭情况上报了学校,学校又上报了镇里。镇领导们立即表示要不断地给予她最大的关怀,立即组织了人员到她家去慰问,并送去了钱物。学校也每天为她免费提供午餐,校长还亲自带她到镇卫生院免费进行体检。我也回家将自己女儿的衣物收了些给她。这些令孩子和家长十分感动。在班上我也鼓励孩子多帮助她,和她一起玩。我只要有空时间,也和她聊天,给她渗透一些做人的道理,对她进行心理的疏导。渐渐地,这孩子话多起来了,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他的爷爷在家里耐心引导,发现问题也会电话或到学校来和我交流孩子的情况。我也利用这机会向他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教育孩子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自信了,学习成绩也明显提高。他爷爷感慨地说:“多亏了你和学校啊!这孩子变了,性格开朗了,对人有礼貌,还会主动帮我做事情了!”
听了爷爷的话,我更感触到:家校联系是教育学生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学生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工作中,我们应该和家长建立共同引导孩子的共识,并予以互相的指导。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我们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别,这就需要教师的理解,宽容和正确的引导,真正地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才能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