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生物试卷分析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1、知识的覆盖面广,其中考试内容既包括考纲要求的内容又包括考纲没有要求但是对学生生活知识有拓展的内容。
2、试卷考试题型难易结合,考试既有的送分题目又有需要学生思考的题目,保证所有学生能做,都能得一定的分数。
3、注重能力考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利用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综合分析,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二、具体分析
选择题部分学生答得较好,一部分学生读题不仔细,如2题、第10题,导致失分较多,反映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够。整个非选择题部分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同时还有一个严重的问题错别字很多,特别是水分的分字和鳃,很多同学都失分了。另外31(5)题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深刻理解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对教材知识不能分析延伸。
三、对今后复习的建议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重视基础知识,提高做题准确性
刚接触生物很多同学图新鲜感,能好感兴趣的学好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很多东西都知道,但是一到答题时马上就错误百出,要么是字写错,要没是没达到点 1 子上,今后要多多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保证学生做一道题对一道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四)加强对照实验的理解和练习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考试大纲中明确要求的几大能力之一,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所以有必要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更多的加强。
第二篇: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以五四制初一、六三制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一)注重基础,强调能力训练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生命现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变化、生物进化、实验探究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有些试题已有相当的综合度,如题28、32、33、34,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
(二)关注社会,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性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今年期末生物学试题明确地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把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与能力相联系的试题,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会自我探索知识。如9、12、25、29、31、32等题,共计23分,占全卷的23%。这些试题虽然给出了一定的条件,设置了一定的情境,但回答问题的自由度很大,符合题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要求。
+.学生在给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思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增大了学生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二、抽样试卷的统计分析
用于统计分析的试卷按全市各县(市)区学生的试卷随机抽样,每个县(市)区两所学校,每校两个考场,计28本,有效试卷840份。样本覆盖面广,数量多,能够真实的体现我市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水平,可信度极高。(二)具体数据:
2、各题分数统计: 题型 分 值平均分 百分比 满分率 零分率
选择题 40分 31.5 78.8% 4.5% 0%
填充题 15分 9.8 65.3% 6.8% 0.9%
综合题 27分 18.8 69.6% 5.9% 1.1%
简答题 18分 11.3 62.8% 5.7% 0.8%
三、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一)基础知识薄弱,表达不够规范
通过分析试题答卷表明:因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学用语掌握较差。
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物学术语不十分清楚,如有机物与无机物、果皮与种皮、胚与胚珠、导管与筛管、雄蕊与雌蕊、木质部与韧皮部、胸腔与腹腔、角膜与虹膜、视网膜与脉络膜、晶状体与玻璃体、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动脉与静脉、动脉学与静脉血等等,学生答题时容易混淆,写错答案。
2、书写生物表达式不规范
在书写植物呼吸作用反应式时,漏写反应条件、填错答案、与光合作用混淆等现象较多。书写人体肺循环途径,与体循环混淆。3基本概念模糊
4、语言叙述能力差
(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1、提高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要求是:乐于探索生物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实验探究试题错误较多,如“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结构比较”一题,让学生回答出眼球的那部分结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由于七年级学生没学过物理,对知识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
2、.获取信息能力。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了解社会,对你的周围环境发生的事情要注意观察。如六三试卷的33题,“你的周围有那些污染?”,这些信息不是书本上介绍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很容易的回答出来,不是坐在课堂上想出来的。
3、识图分析能力
试卷中包括两道识图题,主要表述生物体的结构、生理现象的知识。如“叶片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属于微观、抽象科学知识,学生没在显微镜下亲自观察叶片的构造,记忆就不牢固,理解也不会深刻,因而答题不准确。对于尿的形成过程,如果没做过演示实验或观察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正确的理解知识的内涵。3.表达和交流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叙述不规范,甚至答非所问。如简答题,不仅要学会生物学知识,理解生物科学的原理和规律,还要求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实验操作能力
凡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试题,错误较多,如“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小白鼠生存条件的实验”,得分相对较低,主要是平时缺少动手实验操作的训练。
四、对今后初中生物学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建议
(一)运用教学规律,发挥学生主动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复现型人才,而是创造性、综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教育外,还要特别注意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逐步培养和考察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改变教学观念,运用教学规律,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1. 尊重赏识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会让学生出现满足和自信。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认真听取,如果学生回答不了,要听他说说什么地方不懂,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也应留有余地做出评价。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教师决不能鄙视他们,而是更要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又要看到他们身上不甘落后、要求上进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被承认,精神得到满足,心情愉快,学习自然感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刻苦程度也会得以提高。2.鼓励激发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仍然不够稳定和持久,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垂头丧气。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充满热情,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浓厚的,但到了生物学概念、术语、以及抽象的生理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消失,甚至厌恶。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3.注重课堂教学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生物学科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二)重视基础知识,加强教学规范性 1.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教师为主导应重在“导”上下功夫,学生为主体应在“学”上。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的方法,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科学。教师若忽视的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也影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如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教会学生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做习题时指导学生审题,挖掘题目中隐藏的信息等都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就会获得真正意义的学习主动权,自觉地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2.规范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不仅仅是在学生答题出现错误时,纠正过来就完事,而更重要的是找出错误的原因,必要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类似的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全体生物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多数学校实验条件不足,很多课本规定的学生实验都没做,有的甚至连演示实验都没做全,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步骤、辩析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结论是我们在今后实验教学中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我们要克服注重实验讲解,忽视实际操作:注重实验验证,忽视实验探索: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描述等教学现象。
1.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是生物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教学艺术。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2.提高分组实验的实际效果
分组实验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和实验技能,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启发,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生物学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对教材中所出现的实验习题,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遵照生物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实验完成后,要严格训练和指导学生写实验报告的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学科课程中,实验内容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中学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当然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但也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五)关注社会热点,突出知识应用性
生物学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生产实践中。这无疑对教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联系实际,开展素质教育,如何教会学生运用生物学的观点观察社会的发展和周围的事物,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按着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重能力、方法、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把“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落在实处,更多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探索和发现;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以致用。
(六)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
中考是指挥棒,考什么必然学什么,生物是必修课程,属于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篇: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最终版)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分析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下面就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本次试卷实行百分制,有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和实验题等四大类型。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七年级27题.。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脱离实验教学将使“生物”变成“死物”。由于平时实验欠帐较多,导致老师讲实验,学生记实验、读实验、背实验奇怪现象的产生。如第65题.陈林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叶内表皮细胞,请观察她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切洋葱时,陈林同学感到要流泪原因是洋葱中含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存在于洋葱细胞的气泡中。学生错答为细胞质、细胞核;再如第66题.6个密闭的玻璃罩,编号甲——己,每个玻璃罩内的物体如下:甲:有一支燃烧的蜡烛,乙:有一只小鼠,丙:有一支燃烧的蜡烛和一只小鼠,丁:一只燃烧的蜡烛和一盆植物,戊:有一只小鼠和一盆植物,己:有一盆植物、一只小鼠和一只燃烧的蜡烛。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丙 中的小鼠先死亡,丙 中的蜡烛最先熄灭,此题得分率极低。以上两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就是生物课教学缺乏实验的结果。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第四篇: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初中生物试卷分析报告
一、对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初中生物学科期末考试试题很好地体现了“三个有利于”的命题指导思想,依据《中学课程标准》,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上考查学生的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设计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应用方面的考查。试题的导向有利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生物新课程的实施。以五四制初一、六三制七年级期末生物试卷进行以下分析:
(一)注重基础,强调能力训练
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课本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如生命现象、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生理变化、生物进化、实验探究以及联系实际的生活常识等知识,在试题中均有所体现。
少。试卷在注重考查生物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全卷来看,仅仅考查一个知识点的试题比较少见,大多涉及到同一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或几个知识块中的若干知识点。有些试题已有相当的综合度,如题28、32、33、34,要求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时,要注意前后内容的融会贯通,学会组合多个知识点来回答问题的迁移、重组能力。
(二)关注社会,突出生物学知识的应用性
全卷与生产、生活、社会、新科技有关的试题有1、5、7、13、17、18,21、28、32、33、34共11题40分,占40.4%。试题以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和科学发展和实际为出发点,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背景,如“嫁接技术的应用、小白鼠的生存条件实验、森林的作用等,在考察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触及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价值取向,体现了生物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这些试题很好地向学生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经常注意社会实际问题,常用生物学视角观察问题,感悟到生物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生物就在我的身边,我们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从而激发学生学好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文化素质,同时对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创设情境,发挥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今年期末生物学试题明确地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把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放在了重要的地位。与能力相联系的试题,会使学生学得主动,学会自我探索知识。如9、12、25、29、31、32等题,共计23分,占全卷的23%。这些试题虽然给出了一定的条件,设置了一定的情境,但回答问题的自由度很大,符合题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要求。
+.学生在给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思维,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增大了学生的答题空间,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这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生物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二、抽样试卷的统计分析
(一)抽样统计分析试卷的来源
用于统计分析的试卷按全市各县(市)区学生的试卷随机抽样,每个县(市)区两所学校,每校两个考场,计28本,有效试卷840份。样本覆盖面广,数量多,能够真实的体现我市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水平,可信度极高。
(二)具体数据:
2、各题分数统计:
题型
分 值
平均分
百分比
满分率
零分率
选择题
40分
31.578.8%
4.5%
0%
填充题
15分
9.8
65.3%
6.8%
0.9%
综合题
27分
18.8
69.6%
5.9%
1.1%
简答题
18分
11.362.8%
5.7%
0.8%
三、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一)基础知识薄弱,表达不够规范
通过分析试题答卷表明:因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现象非常普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学用语掌握较差。
学生对一些常见的生物学术语不十分清楚,如有机物与无机物、果皮与种皮、胚与胚珠、导管与筛管、雄蕊与雌蕊、木质部与韧皮部、胸腔与腹腔、角膜与虹膜、视网膜与脉络膜、晶状体与玻璃体、左心房与右心房、左心室与右心室、动脉与静脉、动脉学与静脉血等等,学生答题时容易混淆,写错答案。
2、书写生物表达式不规范
在书写植物呼吸作用反应式时,漏写反应条件、填错答案、与光合作用混淆等现象较多。书写人体肺循环途径,与体循环混淆。
3基本概念模糊
不能正确判断、选择正确答案。如选择题,五四制试卷3、5、8、10、13、19题错选较多,六三制试卷5、6、13、15、18题错选较多。主要是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不好,例如,“哪种消化液中没有消化食物的酶?”所给选项有A、胃液B、胰液C、肠液D、胆汁。学生不了解这些消化液是哪种器官产生的,有什么生理功能,因而不能答出正确选项。
4、语言叙述能力差
简答题的内容,需要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去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现象,如“为什么夏天食物容易变质?”、“森林附近为什么空气湿润,降雨比较多?”、“在你生活的环境中有那些污染?怎样造成的?为了减少污染,你应该怎样做?”,这些题目来源于生活,发生在我们的周围,不偏不怪,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体现人性化。不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答出一些内容,但在语言叙述上不够精确,文笔不够流畅,缺少语言文字功夫。
(二)科学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1、提高探究能力
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的要求是:乐于探索生物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抽样调查情况来看,学生对实验探究试题错误较多,如“眼球的结构与照相机结构比较”一题,让学生回答出眼球的那部分结构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由于七年级学生没学过物理,对知识的理解受到一定的限制。
2、.获取信息能力。
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也要了解社会,对你的周围环境发生的事情要注意观察。如六三试卷的33题,“你的周围有那些污染?”,这些信息不是书本上介绍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很容易的回答出来,不是坐在课堂上想出来的。
3、识图分析能力
试卷中包括两道识图题,主要表述生物体的结构、生理现象的知识。如“叶片的结构”、“尿的形成过程”属于微观、抽象科学知识,学生没在显微镜下亲自观察叶片的构造,记忆就不牢固,理解也不会深刻,因而答题不准确。对于尿的形成过程,如果没做过演示实验或观察多媒体课件,也不可能正确的理解知识的内涵。
3.表达和交流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叙述不规范,甚至答非所问。如简答题,不仅要学会生物学知识,理解生物科学的原理和规律,还要求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4、实验操作能力
凡涉及到实验内容的试题,错误较多,如“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小白鼠生存条件的实验”,得分相对较低,主要是平时缺少动手实验操作的训练。
四、对今后初中生物学教学和考试改革的建议
(一)运用教学规律,发挥学生主动性
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复现型人才,而是创造性、综合性人才。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育中,教师除了进行知识教育外,还要特别注意过程教育和学法教育,逐步培养和考察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从而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改变教学观念,运用教学规律,切实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1. 尊重赏识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会让学生出现满足和自信。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认真听取,如果学生回答不了,要听他说说什么地方不懂,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回答有误,也应留有余地做出评价。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往往被自卑感所掩盖,感到低人一等,所以我们教师决不能鄙视他们,而是更要亲近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又要看到他们身上不甘落后、要求上进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会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被承认,精神得到满足,心情愉快,学习自然感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刻苦程度也会得以提高。
2.鼓励激发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仍然不够稳定和持久,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垂头丧气。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充满热情,他们的学习兴趣往往是浓厚的,但到了生物学概念、术语、以及抽象的生理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易消失,甚至厌恶。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3.注重课堂教学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生物学科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视基础知识,加强教学规范性
1.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教师为主导应重在“导”上下功夫,学生为主体应在“学”上。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怎样学”的方法,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科学。教师若忽视的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不仅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也影响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指导是很重要的。如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预习教材;教会学生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做习题时指导学生审题,挖掘题目中隐藏的信息等都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学生就会获得真正意义的学习主动权,自觉地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
2.规范训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不仅仅是在学生答题出现错误时,纠正过来就完事,而更重要的是找出错误的原因,必要时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类似的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如何进行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全体生物学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多数学校实验条件不足,很多课本规定的学生实验都没做,有的甚至连演示实验都没做全,学生的实验能力普遍较差,这种状况越来越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掌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熟悉实验步骤、辩析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结论是我们在今后实验教学中要引起重视的几个方面。我们要克服注重实验讲解,忽视实际操作:注重实验验证,忽视实验探索: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描述等教学现象。
1.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
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是生物学教师应该掌握的一种教学艺术。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2.提高分组实验的实际效果
分组实验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和实验技能,更要引导他们学会探究问题的实验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启发,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生物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生物学科学发展的全过程,对教材中所出现的实验习题,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遵照生物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实验完成后,要严格训练和指导学生写实验报告的方法,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实验过程中得以发展和提高。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学科课程中,实验内容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中学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当然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但也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五)关注社会热点,突出知识应用性
生物学的价值在于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生产实践中。这无疑对教师如何在生物学教学中联系实际,开展素质教育,如何教会学生运用生物学的观点观察社会的发展和周围的事物,都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按着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注重能力、方法、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把“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落在实处,更多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探索和发现;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以致用。
(六)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
中考是指挥棒,考什么必然学什么,生物是必修课程,属于自然科学,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将生物学科纳入中考,才能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初中生物评卷分析
初中生物评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1.本题的优点:本题所考核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既突出了血液循环系统中的重点和难点,又能够结合实验考核对血细胞的区分。此外还能够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本题的不足之处:每小题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性感觉不够连贯。
3.修改意见:可否调整一下各小题的前后次序,或者创设一个故事情景,将各小题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二.答题分析:
1.学生的答题情况:
答得较好的是第(3)和第(4)小题。第(3)小题大部分的学生能够答出是“红细胞”,个别的虽然不是非常准确,但是也比较接近,如“血红细胞”。第(4)小题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到“多运动”、“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出现较多的错别字,如“锻炼”,有的学生写错偏旁;“油腻”的“腻”的多写了一撇;还有“合理膳食”的“膳”这写成了“善”。
答得较差的是第(1)和(2)小题。第(1)小题许多学生未能准确地写出“房室瓣”或者“瓣膜”。有的写成“隔膜”、“间隔”、“瓣叶”、“室瓣”或者“房瓣”等。第(2)小题答得最为不理想。一部分学生连“心房”和“心室”的位置都无法区分;还有的无法区分心脏的左右;有的是搞不清“肺循环”的起始和结束点。
2.答错的原因分析:学生对于心脏的结构掌握得不够扎实。特别是对于其内部的“瓣膜”缺乏感性的认识。另外课本上没有出现“房室瓣”这个名词,只是提到“瓣膜”,学生可能也没引起足够的重视。血液循环这部分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一部分内容,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解及记忆能力,也会容易出现错误。
三、本题对今后的教学有哪些导向作用?
1.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课本中的主干内容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适当的扩展;
2.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实物等,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
3.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学生对于一些重要生物学名词的准确表达;
4.平时的教学还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及文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