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五岳申报世界遗产的策略
浅谈五岳申报世界遗产的策略
【摘要】:五岳,在中国的众山中享有特殊的地位,自古以来,“山之尊者”称为岳,五岳就是雄踞于神州大地五方的五座大山。五岳各有其独特的形态美,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都已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纵观五岳形成的历史,虽然它们在历代地位不一,但五岳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自古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2003年以来,我国就开始着手五岳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经过这六七年的努力,申遗工作已经有了良好的进展。然而,如今申请世遗的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申请世界遗产绝非易事。面对激烈的竞争,在申遗仍在进行中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申报策略才能帮助五岳申遗脱颖而出呢?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字】:五岳;由来;联合申遗;策略 一、五岳的由来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以中国的中原为中心,分别属于东、南、西、北、中的五座大山。自古至今,其名望甚高,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说。
五岳的得名,据说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的时代,尧命羲和氏四子分管四岳。那时“四岳”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职称,天子巡狩时,各主管方岳的官吏在驻地选择一座高山,放火发出信号,以召集诸侯。后来便把主管大山的官吏和岳官驻地的大山名称统一起来了,便出现了代表四方大山的“四岳”。记载“四岳”最早的古籍是《尚书》。《尚书·虞书·舜典第二》:“岁二月,东巡守,至于代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此时只有东西南北四岳,而无中岳,而且具体说出名称的只有东岳岱宗。
最早记录五岳的是《周礼·春关·大宗伯》:“大宗伯之职„„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此时仍然只是指出五岳,而不言其为何山。具体谈到五岳是何山的古籍是秦朝人伏生所著的《尚书·大传》,曰:“五岳谓:岱(泰)山、霍山、华山、恒山、嵩山也。”此时的霍山是现在的安徽天柱山。史记中还对此作了注释,指出了当时五岳具体山名,如:“正义括地志云:‘泰山,一曰代宗,东岳也,在兖州博城县西北三十里。周礼云兖州镇曰代宗。’‘衡山,一名岣嵝山,在衡州湘潭县西四十里。’‘恒山在定州恒阳县西四十里。周礼云并州镇曰恒山。’‘华山在华州华阴县南八里,古文以为敦物。周礼云豫州镇曰华山。’‘嵩山,一名曰太室,亦名曰外方也。在洛州阳城县西北二三十里。’”如果正义括地志所言属实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地图判断《尚书》中的“四岳”是指现在的山东泰山,陕西华山,湖南衡山,山西恒山。
到了汉朝,五岳开始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汉景帝神爵元年颁布诏书,确定以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即安徽天柱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
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又改南岳为衡山。而北岳恒山在汉神爵元年至元代时,指的均是河北曲阳的大茂山,并在此进行祭祀。金、元、明、清诸代均建都于北京,大茂山在京城之南,与北岳名称不符。而山西恒山主峰天峰岭位于山西浑源,恰在京城之北。所以,明代改称浑源恒山为北岳,但因路途遥远,祭祀仍然在曲阳大茂山。直至清顺治十七年,才将祭祀改到山西浑源,山西恒山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北岳。二、五岳申报世界遗产的发展过程
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1987年被列为中国首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虽然五岳在历代地位不一,但五岳有着密切的历史与文化联系,自古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到了2004年,湖南省建设厅倡导了扩展申报的方式,将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在泰山世界双遗产基础上扩展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2006年6月22日,建设部、中国教科文全委会组织牵头召开了“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会后各岳积极行动,开展申遗准备工作,“五岳申遗”从学术层面已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层面。同年,湖南省建设厅牵头设立了联合申报协调领导小组,并成为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建设部2007年工作重点之一。
2007年6月,建设部在长沙召开了“五岳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启动了“四岳作为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共同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系统工程。明确湖南省建设厅为“中国五岳:泰山扩展四岳申报世界与文化遗产”的牵头单位。4年多来,各岳在“申遗”景区综合整治、文本编制、课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9年11月2日,在浑源县召开了中华五岳五届四次年会暨五岳联盟七次会议。本次会议上,来自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管理机构负责人达成一致协议:四岳作为泰山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扩展项目申报世界遗产。泰山联合华山、衡山、恒山、嵩山四岳,“捆绑”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已经正式被确定为2010年的申遗提名项目。三、五岳申报世界遗产的策略
1、实行联合申报政策,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道路
五岳中,除了泰山已于1987年列为全世界首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之外,其他四岳还带着自己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在世界遗产的大门外苦苦排队。面对残酷的竞争局面,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何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申报成功呢?是四岳各自单独申报还是四岳在泰山世界遗产项目基础上进行扩展申报?在申报“世遗”越来越难的今天,独立的一座山岳申报固然可行,但四岳在泰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整合各自资源集中申报,是四岳手中的一张王牌,是国内外任何名山都无法媲美的。而且,修改后的凯恩斯决议规定:“容许一国一年提名两项世界遗产,但其中有一项是自然遗产项目。”打捆申遗不仅能规避“凯恩斯决议”对申报名额的限制,加大申报成功系数,还能重唤全球华人对‘中华五岳’的浓厚文化情结,再次提高中华五岳全球知名度,更关键的是它对提升五岳遗产资源的整体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加强五岳整体性认识
针对五岳联盟捆绑申报世遗的策略,我们应该进一步认识和强调五岳自古以来的整体性。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古代疆域的代表。五岳位于中国古代疆域东西南北中方向,代表古代中国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成为独特的中国疆土的象征。“岳域”是正统地域的象征,五岳之中缺少任意一个都是不完整的。五岳是古中国的地域界限,也是一个传承中国古代山岳文化的整体。此优势是其他申遗地难以企及的,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五行文化的代表,。由“水火木金土”构成的“五行”被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促进了“五岳”选择和形成。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大一统”文化的代表。“大一统”是中国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历代统治者的理想,既有天下和政治的统一,也包括礼仪文化的统一,“大一统文化”促进了五岳祭祀文化和其政治地位的形成和发展。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祭祀文化的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形成了以五岳祭祀制度为代表的皇家山岳巡狩、柴望、祭祀、封禅制度,而“封禅”逐步演化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皇家礼仪中最隆盛的国祀大典。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宗教文化的代表。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作为著名的佛教圣地,见证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并且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对是亚洲地区。
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是中国山水文化的代表。“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恒山如行、嵩山如卧。”五岳绝佳的自然风光早就被人们所认知,无数歌赋词章把五岳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大量的摩崖石刻、文学诗词等也为中国以及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五种文化相互关联,促进了五岳的选择、形成、发展和传播。
3、突出五岳的特色。中国不少地方政府决定申遗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觉得“够资格”,认为自己的景观在历史上曾有过重大意义;二是看到“他们都上了”,即同类景观有成功的先例并且目前收入可观。但最显而易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世界遗产名录》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在于保护世界遗产尤其是珍稀濒危遗产。因此,在目前名额紧张的情况下,三种遗产将获得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优先考虑:一是濒危景观,二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一无二“特殊性”的景观,三是自然遗产或者自然文化双遗产。
因此,为了能让五岳顺利成功申遗,我们应该在五岳的特殊性上做足工作。一方面,我们要突出五岳作为一个整体所蕴含文化的特殊性。这一点和五岳的整体性有一定的联系,这里不再赘述。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五岳各自的特殊性。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傲,这些特色之处,一定要加以突出,以显示五岳景观的独一无二。
4、强调泰山的龙头作用
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了申报世界遗产的热潮,中国的“申遗”队伍已经“站”到了下一个世纪,竞争非常激烈。面对激烈的竞争,五岳中只有东岳泰山在1987 年被列为世界首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相比之下,其他四岳缺少雄厚的竞争实力。虽然我们现在要走五岳联盟捆绑申遗的道路,但是,如果将五岳放到同一个水平高度,均衡用力,赋予同样的权重系数,那么泰山的优势就会受到其他四岳不足的影响,势必会削弱五岳的整体实力。在此情况下,如果我们采用以泰山为龙头的策略,非但不会削弱泰山本有的强大优势,相反,其它四岳作为扩展,反而会更加增添申遗项目的特色,突出五岳的优势。因此,五岳的捆绑申遗,不能均衡用力,我们应当突出泰山的龙头地位,走“扩展”申遗的道路,增加申报成功的可能性。
5、走五岳全面协调发展道路
选择五岳联合申遗的道路,就决定了五岳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五家中如果有一家工作没有做到位,就会拖整个项目的后腿。五岳联合可以形成合力,但是合力有多大还要取决于大家的行动能不能做到统一有效的协调。因此,五岳申遗要有全局的观念。目前,五岳各自的状况还很不均衡。例如,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必须进入该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但目前北岳恒山还不是国家级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如何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份体系完善的申报材料,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6、杜绝人为破坏遗产的现象
本来在五岳申遗中就存在五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量的非遗产的建筑和索道等人工旅游设施的问题,这个问题有背真实性、完整性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核心要求,如何处理这些人工建筑和设施本来就是最急迫的问题。然而,我们在申遗的同时,仍然继续发生着类似的破坏现象。例如,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曾经曝光了嵩山景区内非法开采矿石、私建石料加工厂、景区遭到严重破坏的事件。在衡山,我们曾看到工商、公安、电力、林业、旅游等部门纷纷抢占南岳这块“宝地”,由于南岳地势陡峭,很难有大块平地,于是,开山削峰成了唯一能解决建房用地的办法。在大建宾馆的风潮下,金简峰、喜阳峰被削平了,原来秀美翠绿的山峰成了豪华宾馆的所在地。在华山西峰,近年建有一座电力宾馆,由于宾馆污水浸渍,使作为华山标志性景观的西峰绝壁形成了一条人称“华山泪痕”的硕大污染带,令观者怵目惊心!又如五岳之中都会存在失控、超载、人造景观等的旅游开发问题。
一切的人为破坏,都让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在申遗正在进行的时候,怎么可以同时做着如此让人愤怒与悲哀的破坏活动呢?五岳还没申为世界遗产都已经这样了,如果这些问题不加以控制,等五岳申上世界遗产,是不是旅游开发会变得更加疯狂?五岳会变得更加满目疮痍?
因此,在为五岳申请世遗而奋斗的今天,我们不但要修补五岳已有的人为旧伤疤,同时更要采取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杜绝人们再给五岳增添新的伤疤。这样才会使五岳申遗成为可能,才会使五岳申遗有意义,才会使五岳长久成为世界遗产。
7、世界遗产取消“终身制”,保护遗产才是申遗的终极目的。
现在,世界遗产已经取消了“终身制”,不要认为申请成功了就万事大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启动了《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黑名单”,如果连续上榜一段时间就可能被取消 “世界遗产”称号。目前全球已有包括阿富汗巴米扬大佛、柬埔寨吴哥和耶路撒冷古城在内的35个景观进入“黑名单”。
中国虽还未有景观进入黑名单,但不少世界遗产已经危机四伏:武陵源风景区因过度商业化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警告、丽江古城过度开发已不堪重负、武当山管理不妥善导致遇真宫被焚„„这些事件无疑给中国的相关地区敲响了警钟。专家认为,尽管地方政府决定申遗的动机部分来自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但不要让申遗成为纯粹的经济行为。申遗结束后,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监测,以及在市场与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是一项更为艰巨的任务。
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为了赚钱而不计后果,这是短视行为。因此,五岳在申遗的同时就要做好预防工作,不能等到五岳满目疮痍,不能修复,濒临打入黑名单的时候再去想补救措施。我们要走经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而且,要从现在开始。
【参考文献】: 【1】 王运、李江海.浅谈五岳文化的整体性.五台山研究.2007-01 【2】 柴颖.“五岳联盟”:联合申遗进行时.工人日报.2008-11-8 【3】 陈永杰.五岳离世遗有多远.北京科技报.2007-11-26
第二篇: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管窥
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管窥
------------我看联合申遗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截至2010年8月第3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在巴西利亚闭幕,《世界遗产名录》收录的全球世界遗产总数已增至911处。根据最新统计,目前,全球共有704处世界文化遗产(含文化景观遗产),180处自然遗产,27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本届大会还审议通过,将中国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列为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的评定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每年举行一次的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对申请列入名单的遗产项目进行审批,其主要依据是该委员会此前委托有关专家对各国提名的遗产遗址进行实地考察而提出的评价报告。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件,世界遗产的申报需要完成9个步棸;
1、一个国家首先要签署《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并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缔约国。2、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
3、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4、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评审。
6、专家到现场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
7、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提交评估报告。
8、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提交推荐名单。
9、由21名成员组成的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决定入选、推迟入选或淘汰的名单。
尽管申遗名额极其有限,考核程序和标准也很严格了,但国内外角逐依然十分激烈。申报世界遗产是一个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尽管中国起步较晚,但从目前来看,申遗最热的却是中国。“按照2005年世界遗产大会通过的《凯恩斯—苏州决议》,一个国家一年只能申报一个专案的规定,中国的申遗大军完全可以排到下个世纪。”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郭旃透露,目前中国有上百处景观或古迹被列入申遗“预备清单”。因为申遗难度增加,新型的申遗模式开始出现。联合申报、扩展申报等模式已经成为重要创新手段,也为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所提倡。如2000年湖北、河北、江苏、北京4省市将明显陵、明孝陵、清东陵、清西陵、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联合扩展申报遗产,一举成功;2004年,沈阳一宫两陵作为北京故宫和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今年8月中国丹霞作为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成功
各国之所以如此热衷于申报世界遗产,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申遗成功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山西省平遥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1998年门票收入从申报前的18万元一跃而至500多万元。云南丽江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仅2000年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44 亿元,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占丽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河北省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1994年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第二年的游人数就增加了1/10。世界遗产的成功开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使许多人看到了“申遗经济”的无限潜力,有条件的申遗,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申遗,申遗热一浪高过一浪。
二 申遗对文物保护的宣传推介作用。
文物保护和其他工作一样,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载体,而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恰恰是在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起到了《 文物保护法》 的宣传作用。如清福陵、清昭陵都已有80 年的公园历史,“申遗”成功后,两陵的保护更加注重公众参与。两陵的管理部门通过举办世界文化遗产知识讲座、科普画廊、组织志愿者保护两陵等系列活动,增加了公众保护意识。如果说文化遗产在“申遗”成功前是在国内范围引起关注,那么“申遗”成功之后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并接受世界遗址委员会的监督。既在更大范围得到宣传推介,也有更高层面得到保护和监督。实践证明,“申遗”的过程就是在更大范围宣传《文物保护法》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文物保护法》走进千家万户,使千家万户增加了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三 申遗是协调发展的社会凝聚作用。
世界遗产对社会的进步起着辐射、影响、渗透作用。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似乎看不见,摸不着,实际上这些宝贵的物质财富无时无刻不在起着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申报世界遗产对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对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对引导人们形成好的生活习惯有间接影响,对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人们了解世界遗产、热爱世界遗产,自觉参与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工作,整个社会就会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鉴于此,各地政府绞尽脑汁挖掘本地遗产项目创造条件也要申报世界遗产。而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方式无疑对申报国是有利的,首先 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几率比较大。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是由几个地方联合提出的具有关联的文化特征或体现相同地貌特点的遗产所在地共同申报的项目,在内涵的体现上比单个地区更具完整性和说服力。另外集聚不同地区的人力物力为创造申遗提供了物质和智力支持“中国丹霞”申遗大约花了十几个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综合治理,显然如果仅靠一个地区是一笔很大的财政负担,合力形成的结果要比单力更完备 从近几年中国申遗的情况看,联合申遗有很大的潜力
其次 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扩大了品牌形象更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可以促进各遗产所在区旅游及经济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带动沿线地区和城市的文化及经济交流 中国丹霞涉及6个地区,旅游者要想全面感受其风貌,就要全部游览6个地区,这样就带动了地区间经济的往来和交流
再次 扩大了文物保护意识的影响范围 联合遗由于涉及地区的范围广度比较大,而在申遗前期所做的宣传和保护意识在这种大范围内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和实施。因此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对遗产保护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由此看来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不仅对申报国有利,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世界遗产的申遗初衷,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的运行也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否则就会被滥用,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联合国审议委员会要做好针对联合申遗模式的标准的评定。因为联合申遗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如果处处都联合,那世界遗产就遍布各地,失去了其意义,就会被人们视为平常事物,难以引起人们的兴趣,世界遗产的申报也就起不到其应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有赖于各申报点的综合管理和保护,协调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在申报前要做好后期维护工作的整体协调和分工,任何一部分的不协调都会对整体效果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联合申报世界遗产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各地还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切不可盲目复制。申遗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为了赚钱而不计后果,这是短视行为。申遗是对遗产保护公约的承诺,是一种责任。“世界遗产是全人类的财产,实行严格保护,需要官方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因此不论采用哪种申遗方式,最根本的还是要做好遗产的保护工作。真正践行申遗的本质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三篇:世界遗产申报书 大运河(推荐)
世界遗产申报书
——大运河
学院:旅游学院 班级:旅游会管1201B 姓名:杨哲
学号:2012050356014
世界遗产申报书
遗产概况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古代伟大工程,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大平原上,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申遗类型
世界文化遗产 提名理由
190.25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建成后,大大缩短了从亚洲各港口到欧洲去的航程,马克思将其称之为“伟大的航道”。总长82公里的巴拿马运河,被誉为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上述两条河流,被誉为世界上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两条人工水道。但与长达1794公里的中国京杭大运河相比,却在多个方面黯然失色。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长度是苏伊士运河的9倍,巴拿马运河的22倍,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量最大的一条运河。从春秋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为始点;进而是隋代的运河系统,历经元、明、清三阶段的进一步拓展,世界第一大运河初具雏形。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价值堪比长城。大运河纵贯南北,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背负了古代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而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开凿的时间均比大运河要晚的多,这两条河流的开凿只是分别沟通了两个大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极大的缩短了船只航行的距离,并且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控制殖民地而作为主要使用权。与大运河开凿的意义与价值有着云泥之别。
大运河符合世界文化遗产中“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及“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的要求。并且大运河对中国古代南北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从周至隋
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炀帝即位后,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再自板渚引黄河入汴河,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610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镇扬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南通杭州,北通北京,全长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
唐宋两代
唐、宋两代对大运河继续进行疏浚整修。唐时浚河培堤筑岸,以利漕运纤挽。将自晋以来在运河上兴建的通航堰埭,相继改建为既能调节运河通航水深,又能使漕船往返通过的单插板门船闸。宋时将运河土岸改建为石驳岸纤道,并改单插板门船闸为有上下闸门的复式插板门船闸,使船舶能安全过闸。运河的通过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为解决汴河引黄河水所引起的淤积问题,直接引伊洛水入汴河,不再与黄河相连。这一工程兼有引水、蓄水、排泄、治理等多方面的作用。在运输组织方面,唐、宋都专设有转运使和发运使,统管全国运河和漕运。由于航运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运河沿岸逐渐形成名城苏州和杭州,造船工业基地镇江和无锡,对外贸易港口扬州等重要城市。
元代
1194年,黄河在今河南武阳决口,灌封丘南下,夺泗水,从今淮阴夺淮入海。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1282年动工开挖济州河,自今淮安引洸、汶、泗水为源,向北开河接济水。济州河开通后,漕船可由江淮溯黄河、泗水和济州河直达安山下济水。在1289年,自济州河向北经寿张,聊城至临清开会通河,接通卫河。因为会通河位于海河和淮河之间的分水脊上,所以在淮安设水柜,南北分流,以调节航运用水,控制运河水位。从此,漕船可由通县入通惠河,直达今北京城内的积水潭。至此,今天的大运河的路线走向才告初步形成。
明清两代
明、清两代均建都北京,对元朝大运河进行了扩建。明代整修通惠河闸坝,恢复通航;1411年扩建改造会通河,引汶水入南旺湖,利用南旺湖地势高的有利地形,修建南旺水柜,解决了会通河水源问题。明朝先后在今山东淮安南阳镇以南的南四湖东相继开河。使原经沛县、徐州入黄河的原泗水运河路线,改道为经夏镇、韩庄,台儿庄到邳县入黄河的今南四湖东线,即韩庄运河线。此外,为保障运河通航安全,还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和高邮湖一带的运河西堤,并在运河东堤建平水闸,以调节运河水位。清朝于1681~1688年,在黄河东侧,约由今骆马湖以北至淮阴开中河、皂河,北接韩庄运河,南接今里运河,从而使运河路线完全与黄河河道分开。1855年,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口北徙,在山东省夺大清河入海,大运河全线南北断航。清朝后期和中华民国时期,曾几度倡议治理运河,但因战乱而未付诸实施。
建国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了对古老的大运河的部分恢复和扩建工作。1959年以后,结合南水北调工程,重点扩建了徐州至长江段400余公里的运河河段,使运河单向年通过能力达到近2000万吨,并扩大了沿岸灌溉面积和排涝面积,确保里下河地区1500万亩农田和800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取得了多方面的效益。
描述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国末代君主夫差,为了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运河就是为水上运输而生的,成为京杭大运河的“第一期工程”。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炀帝统治后,迁都洛阳。为了控制江南广大地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洛阳。第三次是在十三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了使南北相连,先后开挖了“洛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新的京杭大运河比绕道洛阳的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生产很发达。
现在,整个大运河,除北京到天津、临清到黄河两段,其馀河段均已通航。正在规划的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施后,大运河将是重要的输水线路。已建成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和7个设在大运河上的梯级抽水站等配套工程,已能北调江水至陇海铁路沿线;在江淮地区暴雨形成洪涝时,也能通过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及时排涝入江,保证里下河地区66万多公顷农田稳产丰收。随着中国大陆旅游业的发展,大运河还将成为重要旅游路线。现已开辟苏州至杭州200多公里的大运河旅游业务。
大运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之一,也是世界运河史上的里程碑,被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在《国际运河古迹名录》中列为最具影响力的水道。涉及8个省(直辖市)35个地市的大运河遗产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2006年,国务院将京杭大运河整体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了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法律地位。
管理
近百年来大运河受到了很大破坏,在有的城市河道已成为排污沟,近代工业与房地产等各种破坏性开发沿河历史文化遗迹。在黄河以北,大运河许多河段,污染、坍塌甚至干涸的状况较为普遍。
为了更好保护京杭大运河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将“开凿”“数字京杭大运河”。为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和水质不受船舶污染、以及节约土地资源,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气化轻轨控制船舶航行,从而实现低航道等级、高通航能力的安全型、节约型航行方式,在全国率先实现绿色航运。
根据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国专家将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京杭大运河住处采集标准,系统开展调查评估工作,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手段建立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综合信息系统。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正是一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坐落于杭州市城北运河文化广场,毗邻大运河南端终点标志——拱宸桥。运河博物馆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收藏、保护、研究运河文化资料,反映和展现大运河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6年9月建成开放。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第四篇:福建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初探
福建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初探
摘 要:世界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之时,福建作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世界遗产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功。本文针对福建省各地的申报状况充分论证,提出“近期积极争取申报世界遗产的新突破”、“远期实现全省均衡布局”的战略目标,并提出对策性建议,以期对福建省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有一定借鉴。关键词: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福建
我国自1985年12月成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以来,已拥有世界遗产数达37项,包括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1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总数仅次于西班牙、意大利,位列世界第三,另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4项。近年来“世界遗产热”在中国持续升温,国内准备申报世界遗产多达100多项。福建于1999年武夷山成功申报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后,各级政府纷纷重视世界遗产的申报,又有不少项目加入了申遗热潮中,经过多年努力,2008年7月再次取得突破,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文力求对福建省申报世界遗产战略进行一些探讨。
一、福建遗产资源分布及申报世界遗产概况
福建自然景点灿若星辰,人文景观多姿多彩,文化底蕴和积淀深厚。主要表现在:滨海旅游资源规模优势明显;山岳景观种类齐全;地貌类型如花岗岩、丹霞、海蚀、火山岩和喀斯特等奇特景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首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涉及军事、农业、交通、宗教、民居等),科考与观赏价值高;宗教和民间信仰门类繁多,泉州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民族、民俗风情浓郁(服饰奇特的惠安女、客家民俗、畲族风情等)。武夷山和泰宁金湖分别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福建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4座:泉州、漳州、福州、长汀;拥有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1个:上杭县古田镇;拥有中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1个: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在117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名胜区中,福建多达13处
[1](数量位居全国第三);在2348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福建有85处;在全国138个国家地质公园中,福建占有8个;在首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省占有36个项目[2];此外,福建还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19个„„。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时间为2008年8月福建拟申报世界遗产的项目共有10项,涵盖了世界遗产的所有类型。分别为双遗产2项: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仙霞古道”浦城段;自然遗产4项: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永安桃源洞风景名胜区;文化遗产3项:“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中国古廊桥(寿宁、屏南)、鼓浪屿近代建筑群;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南音;厦门申报“海丝”也在积极论证中。其中,跨省申报的有5项,分别是:丝绸之路子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联合宁波、广州等地)、“仙霞古道”浦城段(联合浙江江山县)[3]、中国古廊桥(联合浙南泰顺等3县)[4]、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和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联合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9个景区);跨区申报的有1项:南音(泉州、厦门联合)。分布于闽南地区的有4项,闽西地区的有1项,闽北地区的有1项,闽东地区的有2项,闽中地区的有2项。数据表明,全省各大地区均有申报,闽南地区则明显多于其他等地。
这些项目中,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和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于2007年10月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列入中国丹霞地貌申报“世遗”预选申报地;“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遗的文本也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南音与藏戏等5个项目已被中国文化部正式列为中国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提名项目,提交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和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分别进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13处)和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17处),均名列第三。
二、申报世界遗产是福建省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向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致辞中强调,加强世界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崇高责任,也是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申报世界遗产是福建省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福建的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经济总量和宏观经济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省政府开始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纲要》,以此相适应亟需构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相配套的文化新格局。福建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是“申遗”必不可少的基础。闽南文化和客家文化是福建文化建设的两个亮点,在东南沿海和台港澳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所以应抓住申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和“福建土楼”两个主题项目为世界遗产的契机,有效保护和重点开发一批历史文物、文化遗存,深入挖掘一批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抓紧建设文化强省规划,促使“海峡西岸文化走廊”逐渐形成,努力使福建省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二)申报世界遗产是福建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一项重要内容
福建是一个海洋资源大省,造就了福建人特有的海洋文化特征,泉州则是福建经济发展的缩影。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期的海上对外通商贸易和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形成了中原文化和闽越文化交融、中西文化交汇、多元宗教文化兼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历史进程中,泉州人形成了强烈的经商意识、创新创业精神、负重品格和风险观念。这种敢于创新和冒险的精神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济得以蓬勃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地区底蕴深厚的人文优势。“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人民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以“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界遗产,更主要的目的在于借鉴泉州港兴衰历史,激励人们热爱海洋,保护海洋,合理开发海洋,使人类拥有更加美好的蔚蓝色文明,推进福建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
(三)申报世界遗产是推进福建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纲要》中,明确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九大支撑体系之一。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支撑体系,要求人们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世界遗产同时把大自然的创造、人类的创造以及自然界和人类的共同创造的文明都纳入了保护的范畴。申报世界遗产的意义不仅在于有效地保护了自然、文化资源,还大大提高了遗产地和遗产的知名度,促进了遗产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保护、申遗、发展、保护”的良性循环,从而达到反哺和回报遗产地本身的目的。随着福建申遗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最大程度地带动和激活福建旅游产业的发展和福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撑产业,推进福建省经济建设的的可持续发展。
三、福建申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福建再次实现申遗突破的希望和挑战同在
2004年7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苏州决定》,主要内容有:从2006年起,每个缔约国从每年只能申报1项世界遗产,改为可以申报2项,但其中至少有一项为自然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每年受理申报项目的总数从30项增加到45项,其中包括原来不受限制的扩展项目等。这对我国这样一个遗产大国来说形势十分严峻,应对形势变化和加强对“申遗热”宏观控制,中国实行严格的预备清单入选申报与评审制度,除了入选的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和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福建另外两个申报的是泰宁金湖和永安桃源洞风景名胜区。福建是较早启动申报世界遗产的省份,多年的申遗努力也给福建申遗带来了福音。(1)泰宁金湖风景名胜区和连城冠豸山风景名胜区将于2009年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冲刺《世界遗产名录》。(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议各国将同一类型的遗迹串在一起联合申遗,并策划了欧亚丝绸之路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是其中一部分。(3)被誉为“中国音乐史活化石”的南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竞争者。综上所述,福建再次实现申遗突破的希望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制约因素也十分突出。主要在于:(1)在自然文化遗产方面,中国还没有和任何一个周边国家“联合申遗”过,加上申报各国政治、管理体制不同,热情也不一,有一定操作难度。(2)丝绸之路途经十几个国家,沿途文物古迹众多,申报工程异常浩大。(3)《苏州决定》表明“海上丝绸之路”作为扩展项目申报的优惠政策已经消失。这三个原因都为“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成功申报增加变数。(4)随着日本启动木拱古桥锦带桥申报文化遗产,势必对我国廊桥的申遗造成威胁,日本木拱古桥锦带桥建筑技术来源来自于我国,其申遗与韩国“端午祭”申遗如出一辙,教训十分深刻[4]。
(二)福建申遗工作的成效和问题并存
近年来,福建省先后制定了《福建省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等,这是以法律形式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重大举措,福建省遗产保护也取得很大成效,武夷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与此同时,福建省申遗工作也取得长足进展,但令人痛心的事件却屡有发生: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洛阳桥变成了当地的小吃餐饮大排档;始建于宋代的漳州江东桥受台风影响坍塌;20多座百年绍安土楼在暴雨中倒塌;宁德市为了顺利建设垄溪一级水电站企图缩小鸳鸯猕猴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范围;著名福建土楼被贴上了带有现代化建筑色彩的瓷砖材料;平潭县和莆田市的水下文物遭到了不法分子的疯狂盗掘„„。种种这些都反映了一些人文物保护意识十分淡薄,对古代文化不尊重、不爱护,对文物的保护不力。据悉,泉州市文物部门也多次对洛阳桥也进行整治,但是令不行禁不止,这也暴露了“申遗”过程更深层次的问题。细究其中原因,不仅有法律法规的、资金、保护和开发矛盾问题,也有遗产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如目前执行的《福建省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出台也近10年,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有关的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除此,建立专项基金也是长期困扰遗产保护的另一个难题。
四、福建申遗的战略思考
(一)坚持以“保护第一”的原则
推荐申遗项目,首先要遵循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标准,体现遗产的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坚持真实性和完整性,考虑独特性和稀缺性;其次也要兼顾该项目申遗成功后,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程度。所以应坚持以“保护第一位,开发第二位”、“立足长远,积极进取”为福建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基本原则,按照世界遗产标准对福建潜在世界遗产进行充分论证和综合价值评析。
(二)抓好重点申报项目
泰宁金湖和连城冠豸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泰宁金湖是青年期中国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并因其世界独享的水上丹霞奇观,在申报景区里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冠豸山属于典型的壮年早期阶段的丹霞地貌的代表,其典型的石墙群、丹霞峰墙等特色地貌极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国中年期丹霞地貌类型。再次,泰宁地质遗迹十分丰富,是研究中生代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地质历史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另外,泰宁素有“汉唐古镇,两宋名城”之美誉,人文历史积淀深厚,至今保留着明清时期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古街巷、古井、古桥梁;还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剧种梅林戏。丹霞地貌是由中国地质学家提出并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泰宁金湖和连城冠豸山联合我国6省9个丹霞地貌景区“整体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其申遗潜力巨大。应该整合6省之力量,加强衔接,对景区周边进行综合整治,精心选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实地考察精品路线,全力做好实地考察、评估前的各项工作,确保申报工作获得圆满成功。
(三)注重捆绑申报
吐鲁番《共同行动纲领》标志着陆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开始进入实质性准备阶段。当务之急是在争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尽早开启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国际协调会,发挥泉州、宁波、广州等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做好三地海丝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对接,力争与“陆上丝绸之路”项目同时捆绑申报,一次成功。对“海丝”文物古迹要进行全面调查规划,原汁原味保护尚存的古船、桥梁、码头、古磁窑、墓葬、民居等古建筑以及乡村风貌,甚至地方戏曲和民俗等地方文化,进一步治理污染,植树绿化,并邀请专家考察及具体指导申遗工作,推动申遗进程。
(四)搞好申遗基础工作
确立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在世界地质科学史上的优势,早日申报自然遗产。海坛景区以优质的海滨沙滩和奇特的海蚀地貌而闻名,被誉为海蚀地貌博物馆。景区内有不可替代的垄断性景观,规模巨大、独具特色的海积、风积地貌,符合世界自然遗产的真实性、唯一性标准。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通过建设部的综合评审,进入首批国家自然遗产预备名录名列第三,这也为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申遗”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要抓紧向国家推荐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项目,同时认真落实“申遗”文本制订的要求。
(五)加强“双遗产”的拓展申报
清源山风景名胜区进入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排名位列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之后,清源山多元宗教(儒、道、释、伊斯兰教、摩尼教)文化并存的人文奇观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根据《凯恩斯决定》和《苏州决定》精神,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申报优先于其他遗产,五台山、九华山可能整合成中国佛教名山在世界遗产峨嵋山——乐山上进行拓展申报,因此,尽早启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申报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六)落实“非遗”申报的各项工作
国家文化部正式把泉州南音列为国家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提名项目,标志南音申遗已经进入关键性阶段。要在国家职能部门指导下,联合浙江省邻近各县,启动“中国廊桥”和“仙霞古道”申报,统一规划、统一整治、统一申报。除此,继续治理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屏南县鸳鸯溪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永安桃源洞风景名胜区、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争取进入国家第二批预备名单申报,申报鼓浪屿的其他19处28幢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要积极关注国内申报动态和形势变化,探索合适的申报方式,如五里桥、洛阳桥、开元寺塔可以联合国内同类型的遗产整合申报中国古桥、中国古塔等。
(七)强化政府职能作用
世界遗产的申报是政府行为。要积极争取国家、联合国申遗职能部门的支持,主动搞好与有关省市的联合协作。“丝绸之路”、中国丹霞地貌、中国古廊桥、“仙霞古道”是省、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联合,必须加强合作。中国申遗成功的经验证明,申遗地政府要高度重视,建立领导班子和专家队伍,建设、文化、计划、财政等部门形成合力,从规划、体制、财力、申报等各方面加大力度,有明确可行的申遗计划和具体落实措施,推动申遗进程。
(八)搞好规划和制度建设
1.世界遗产的申报过程是保护和整治的过程。要正确对待申报世界遗产,严格按照世界遗产规则来整治遗产地,存古求真、拆新忌假。要结合总体规划编制一并划定核心保护区保护范围,制定专项保护规划,有效控制准遗产地服务设施,确定保护重点和保护措施;对已编制总体规划的则要按风景名胜区核心保护区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并明确核心保护区保护范围。
2.世界遗产的申报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开展保护工作的同时,要抓紧出台《福建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和《福建省“福建土楼”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法律依据。要将《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和文化部的有关规定落到实处、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计划和具体措施等。通过制定吸纳社会资金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建立起完善的遗产保护投入机制,建立保护专项基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省市两级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一定资金,重点用于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文物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补助。
3.世界遗产的申报是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从国家的角度看,世界遗产具有科研、教育、旅游、启智、体验、宗教等多种功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世界级价值。因此要做好遗产科普教育工作,让遗产观念深入人心;要重视遗产地科学研究,研究一些有争议、倾向性的问题,比如对风景区恢复大量古迹、建立主题公园等,都要进行充分进行论证;还要积极探索适合福建遗产保护的研究机构模式,使世界遗产宝贵资源能世代传承、永续利用。
综此,对福建近远期申遗战略,谨提出以下建议:重点关注泰宁金湖、连城冠豸山、南音这三个项目,积极参与“丝绸之路”项目,重视提升平潭海坛风景名胜区、泉州清源山风景名胜区,大力整治“仙霞古道”浦城段、寿宁屏南古廊桥,力争近期到2010年实现“申报世界遗产有新的突破”,远期到2020年实现福建世界遗产 “南兴北旺、东成西就、全省均衡布局”、“文化遗产、自然遗产、非物质遗产共同繁荣” 的战略目标,从而有力促进文化强省与海洋经济强省可持续发展的好局面。参考文献:
[1]林银来,杨金奇.我省有1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居全国第三[EB/OL].(2004-09-20)[2004-09-20].http://
第五篇:五岳—泰山作文
攀登五岳之首——泰山
记得八月的一天,我们9口人一起去攀登五岳之首——泰山。
路上,天上有着闪闪发光的星星,地上有璀璨的灯光,这般仙境真是美不胜美啊!终于到了泰山脚下了,我飞快地跳下车来,仰头一看,山好像冲破九层云一样,云朵飘荡在半山腰间。再看看陡峭的石阶,就像是天上垂下来的云梯,不觉心惊胆寒,心里直犯嘀咕:我能爬上去吗?
开始我拿着地图,可是我们走了半天,也没找到入口,爸爸过来一看,说:“你说你呀,地图都拿反了。”我听了之后,心里怪不好意思的。
我们开始向山顶出发了,我就被他们落在后面,爬了一会儿,我就爬不动了,爸爸一见,立刻说:“我给你买根拐杖吧!”说着,立刻给我买了一根拐杖。我拿到拐杖,就像充满了力量,一下子就追上了他们。
到了南天门,我看见了一片绿油油的小松树林,林中一条清清的小溪淙淙流过山涧。终于到了玉皇顶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拜了玉皇大帝,我们就开始下山了。我们坐在缆车上往外看,我好像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到山下了,我真喜欢这一次泰山之游啊!
今天,我向大家介绍五岳之首--泰山。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风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在查找资料后,我知道了泰山的是怎么形成的。在遥远的太古时代,泰山地区曾是一个巨大的海槽,堆积着很厚的各种泥砂物质和火山岩。24亿年前后,一次强烈的造山运动将古泰山抬出海平面之上,这就是地质学上的“泰山运动”。
泰山的风光有几大奇观.其一是“云海玉盘”。夏天,如果没有一丝丝风,在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好像是刚破土而出的小苗;近处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界。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其次是“旭日东升”,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犹如“虎越龙门”,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留下千古佳句,世代相传。
泰山既有奇山,也有奇潭。如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有瀑布飞流直下,声似雷鸣,壮如挂着的千尺银链。瀑布常年倾泻,冲击崖下成潭,传说这潭与东海相通,有龙自由来去,又名“黑龙潭”。诗人有云:“真源流不竭,飞下最高峰。俯注潭千尺,深藏或有龙”。“龙潭飞瀑”是泰山名胜之一,令人叹为观止。还有许多奇观,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希望你去细细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