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时间:2019-05-14 19: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第一篇: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为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正在加大高等教育创新的工作力度,围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进行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以及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同学们在大学里学习,可以接触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积累了丰富知识和创新经验的专家、学者,他们是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导师和楷模;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仪器和实验设备,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逐渐积累起广博的知识,掌握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大学里学习,可以形成一个个相互砥砺、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科研团队,为弘扬改革创新精神锻炼才干。

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下苦功夫学习,学习一切需要学习的东西,努力打好创新的思想根底和知识功底,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要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作风,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寻求突破。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从广阔的社会实践舞台中提炼研究题目,在了解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真知灼见。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从推动国家发展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需要出发,不断在为祖国和人民的奉献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爱国行为是指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和睦,始终是人心所向,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把各民族的兴衰荣辱牢牢地维系在一起。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特别强调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行,对于维护和巩固祖国的统一,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和权利,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懈努力。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的四点意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奋斗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要贯彻实施《反分裂国家法》,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华民族实现国家统一的决心和信心,是不可动摇的。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栋梁之材,要自觉做推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模范,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思想、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要努力学习掌握党和政府为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国家统一所制定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律,努力增长才干,为全面开创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会侵略别国。在当今时代,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的安全、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强大、巩固的国防。

1、国防: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2、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3、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4、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学习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意识和素质。

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

参与国防教育活动,增进对国防的感性认识。

关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强化忧患意识。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05010158吴礼健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3.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4.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 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这是成才的绊脚石。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路和途径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息渠道扩大学生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望;邀请专业战线上卓有成就的人才,与同学们见面谈心,做学术报告,巩固专业思想,吸取经验,培养成才意识;校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要关心爱护学生,帮助他们克服传统保守意识,克服心理压抑感和自卑感,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不断提高认知水平,使之具有文明开放观念,懂得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

2.改善教育环境,营造民主气氛

创造人格的形成与创造思维的形成,有赖于长期综合性的陶冶与熏染;而民主、自由、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是创新素质成长不可或缺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的氛围当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与舒展,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进而才有创新潜能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主的精神氛围不仅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而且本身就是最有利的创新教育。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营造民主气氛。

(1)管理体制的民主。大学生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对象,又是学校的主人。因此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学生管理决策的讨论决定,这样既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又能充分发扬民主,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成效。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又要迎合学生的多样化职业兴趣,这样就要求学校多多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教师、学生的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增强管理效能。

(2)师生关系的民主。师生关系是教育实施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传统的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让位于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关系是创新教育的迫切需要。为此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教育者改变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真心诚意地与学生平等交往与交流,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协调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要实现角色变换,教师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主体转变为自主学习的主人。三是放弃严格控制,让学生舒展天性,生动活泼地成长发展。

(3)思想学问的民主。要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培育科学精神和创新品质的过程。一是要淡化书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自由思考、自主发现,着力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二是要摒弃强制性的统一思维、统一语言、统一行动,鼓励个性和独特,宽容探索中产生的错误和荒诞,培养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3.改革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教育中,以传统的分科为中心,实行分科教学,学生所学的只是确定的、系统化的甚至是陈旧过时的知识。实际教学中,教师的主动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位置没摆正,教师注重讲解,学生被动地学习,其积极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因此要进行变革。(1)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解惑为辅。学生自主性学习即通过教师指导来实现,教师由讲转向导,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具体可采用以下步骤:①学生在教学前进行自主性预习,自己质疑,自己提出问题;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请老师解疑;②教师根据学生提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化教学;③学生学会自我表现评价和自我控制

(2)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大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通过引导、点拨的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在课程结构的构建上要最大限度地实现优化,如增大选修课程比例、浓缩专业课程、开设人文综合课程、实施文理学科相互渗透、加强实践课程教学等。这样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代大学生处于社会急剧变迁的环境之中,社会环境的挤压日益凸显。如生活节奏快、竞争加强、贫富悬殊等造成的人际关系障碍,以及情感调适不良、就业压力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导致许多大学生心理失调,影响自身潜力的发挥甚至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因此,把系统的心理教育贯穿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促进心理健康,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1)建设一支具有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并设立“心理咨询室”,随时帮助学生解答心理疑难问题,为他们提出正确的调节方法,使其摆脱心理压力从而以全新的面貌健康地面对生活、学习。通过心理教育,使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重拾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克服心理障碍。

(2)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现在的许多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情感脆弱,稍遇挫折和困难就悲观失望,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练的结果,是教育和训练的结果。“应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应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随时有遭受挫折的可能,因此要做好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5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一般是在一个比较开放环境下,面对不断变换的对象进行的。教师的指导作用也相对弱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和认识的深度、广度都不是在封闭的环境下所能比拟的。他们身上具备的各种基本素质和潜能会得到发挥,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得以加强,因而容易产生创造性火花,表现出创造举动。6.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活动的有益补充,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举办各种学术讲座、学术沙龙、大学生科技报告会、出版大学生论文集,组织学术、艺术、实践、体育等各类社团活动,举办“挑战杯”等各类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新人。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重任,我们只有彻底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改革传统教学方法,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氛围,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良好创新心理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第三篇: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而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使得学生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并且专业课设置过细,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第一,持续积累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根本。良好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是创新成果诞生的良好基点。优秀的创新成果都是饱含科技含量的,没有坚实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知识底蕴,是不可能孕育出优良发明的。在大学期间,同学们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

第二,要营造活跃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创新实践活动,创新氛围的营造能为创新行为提供环境支持。一方面,要组织大学生营建自己的创新团体,加大指导教师的指导力度,在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兴趣、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重点开拓和深入。另一方面,大学生本身也要主动参与创新活动中,同时应鼓励大学生主动走出校门,参加社会调研,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在大学里,每一个人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使自身兴趣获得优先培养,个性得到充分张扬,人性得以彻底解放。大学应当充满着人和人的友爱、平等、团结和协作,大学生应当富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崇高的人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够相互帮助和学习、共同提高和进步。要营造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第四,不断探索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根据培养平台的不同,可以将目前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做法划分为四种模式:教学实践结合型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型培养模式、依托科研项目型培养模式、“分层递进式"培养模式。每一种培养模式,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以及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必须吸取的教训,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者组合几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第五,构建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度保障。首先,在教育评价上,教师要改变以往把考试成绩,通常是一次考试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唯一的标准,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进行综合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其次,在激励机制上,一方面要对师资队伍及骨干力量以利益激励,让他们的创新成果得到社会承认和相应回报。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探索积极突破,相信一定可以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第四篇: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一、解释国防意识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它主要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和尚武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当今的大学生对于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比较高认识程度,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国防教育的显著成绩。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教育的针对性还不够强,渠道还比较单一,教育的效果还有待提高,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隐患: 1.大学生虽然对于和平时期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是,又认为这些都是别人的事,似乎与己无关,或并不打算为之献身

2.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防知识,但非常笼统,国防教育缺乏组织计划性,主渠道作用发挥得不够

3.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但坚强的意志特别是尚武精神不足,对于国防劳动的艰苦性谈虎色变

三、当前国防意识的现状

部分大学生对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存在模糊的认识,造成国防意识不强,其国防观念已滑落二十世纪以来的谷底。

四、是什么原因造成国防意识的现状 1.长期和平环境使国民的国防观念逐渐淡化

2.军人社会地位下降,职业荣誉感降低

3.军人自身形象受损,对国防教育形成一些负面影响

五、解决的办法 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府教育功能

2.聚焦国防教育重点,提高青少年国防意识

3.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4.改善军人自身形象,提高现身说法的力度

六、论证提出的办法

第五篇:当代大学生爱国

当代大学生爱国

新华网上海频道罗争光、刘丹5月4日报道:“五四”青年节到来前夕,复旦大学做了一项专项调查显示,上海超过九成的青年人认同“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作为青年主体的大学生们,无论是去西部、去基层还是去一线自主创业,他们都用行动为新时期的“五四”精神和爱国精神做出了丰富的诠释。

日前,复旦大学传媒与舆情调查中心以“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为主题,对上海19个区县的青年人进行了一项科学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九成的青年认同“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超过八成的青年关心国家大事。被调查的青年们普遍认同爱国、民主、进步、科学依然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

90年岁月悠长,“五四”精神在不同时期曾经历过几番阐释。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为书写“五四”精神而涌现出的热血青年不计其数。在当代青年大学生中,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多年从事志愿者活动的冯艾、因积极参加支教而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徐本禹、将25万元贺礼捐出来用于助教助困的黄河等,他们的事迹引发的不仅仅是同龄人、更是整个社会的共鸣。在他们身后,还有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同样用默默的行动,诠释着他们心目中的“五四”精神,践行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独立自主的开创精神。

复旦大学第八届研究生支教队队员王帆,2006年8月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三合中学支教。在恶劣的环境中,他和队友们坚持在那里支教一年,给孩子们上起了数学课、英语课、地理课„„

2008年4月,王帆遵照与支教学校学生们的约定,特意在高考之前从上海到宁夏看望他们,并为三合中学带去了由复旦大学学生募捐的9000元现金和大批书籍。“支教的经历带给我自己太多的改变,让我变得更加乐观、坚强,同时也深深的理解了西部的落后和我们青年一代所肩负的重任。”他感慨道。

华东政法大学的陈聪,2007年大学毕业后就到上海闵行区吴泾镇塘湾村任村主任助理,成了一名小“村官”。上任之后,征兵、动迁、社团,陈聪接触的工作不下七八种,“现在感觉是个全能人才了。”陈聪说,特别是他自己的法律专业背景,涉及法律问题的工作他总是得心应手。

当上“村官”后,陈聪顺利通过了全国司法考试,当自己与曾梦寐以求的高薪岗位越来越近时,他却犹豫了。律师面试那天,他放弃了,最终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塘湾村。“那里有村民们对我的期望,还有属于我的一张办公桌。”陈聪说。

陈聪说:“听很多前辈、师长说过,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从农村、从基层开始。每当我在校园里看到‘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横幅时,内心的激情总是被一次次唤醒,也一次次坚定留在基层为大家服务的决心。”

自2006年起,上海开始大规模地选聘大学生村干部,主要包括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有志青年三类。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上海受调查的7个区县中共有大学生村干部674名,28周岁以下的占95%,行政村覆盖率达70%以上。

如果说,“五四”运动中的中国青年通过呼唤民主与科学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那么,改革开放时期,中国青年则更以主动积极的创新精神践行民主与科学,让爱国之情与报国之志得到空前的释放与燃烧。

2009年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候选人袁辉,大学毕业后曾在惠普、微软等国内外知名科技公司任职。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他于2001年创办上海赢思软件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科技创新及自主研发,公司不仅成功创造出全世界首款基于即时通迅平台的智能网络机器人,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机器人提供商,而且还成为微软公司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及微软唯一官方中文机器人合作伙伴。

“青年人的成长和祖国的强盛息息相关,我们要在国家需要的时刻、需要的领域勇于主动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袁辉说,“青年人主动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目标相协调,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必将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

下载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意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 机械三班佘芳林B10300316 关键词:大学生爱国 理性 摘要:关于大学生对于爱国主义的情况进行了一次网上调查,各题填写情况不等。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大学生对......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推荐)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 什么是创新意识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 新颖是创新的必备要素,但并不意味着每次创新都是一种开天辟地式的革命。仅仅通过把一个......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 什么是创新意识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重要。 新颖是创新的必备要素,但并不意味着每次创新都是一种开天辟地式的革命。仅仅通过把一个......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怀5篇范文

    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毛泽东曾经说过:“青年,国家之青年也,振兴中华的责任就落在我们这一代的肩上。”似乎很沉重,的确是沉重的。而且也有这样一句有分量的话:青年......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武汉理工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当代大学生如何培养国际意识与国际竞争能力 土木工程 1004班 王见祥 【摘要】:当今时代是个伟大的变革的时代,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不能孤立与......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都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有爱国的热情,有民族的自豪感,有爱国的自强心,都希望能为为难......

    浅论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

    当代大学生如何理性爱国作为当代大学生,21世纪人才和栋梁,爱国,应该明确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就是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爱国是责任、爱国是尊严、爱国是公民的神圣义......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 F11030***2肖普山爱国主义是历史的传承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