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

时间:2019-05-14 19:3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

第一篇: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

国家教委、财政部

关于印发《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教备字[1988]035号 1988年11月14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勤工俭学财务管理是校办企业(含工厂、农尝商店、饮食、服务、修理等,下同)和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条

加强勤工俭学财务管理,管好用好各种资金,对促进勤工俭学的发展,改善校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作用。

各级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及学校要加强对学校勤工俭学财务工作的领导,要有一名主要负责人分管财务工作。各级财政、税务、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勤工俭学财务管理的指导、检查和监督。

第三条

校办企业要设置财会机构或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单独设置帐目,独立核算盈亏,并根据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按时编报财务计划、会计报表,做好年终决算。

第四条

校办企业要实行财务岗位责任制,加强成本核算和资金管理,搞好收益分配,为生产经营和管理改革服务。

第五条

校办企业停办、破产、合并时,其各项财产和资金首先冻结,并登记造册,编制会计报表,由学校提出处理意见,经审计后报上级勤工俭学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处理。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收缴和平调,不得私分或变相私分。

第六条

勤工俭学的财务管理,必须坚持增收节支原则。在生产经营、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讲究效益。

勤工俭学的财务工作,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国家有关的经济法规。

第七条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的资金,主要依靠内部积累逐步解决。初办时期或临时发生周转困难时,教育主管部门可在本系统内适当调借教育事业费或商由财政部门和银行借贷解决。第八条

各级勤工俭学管理部门要建立勤工俭学发展基金,支持校办企业的发展。

第二章 固定资产的管理

第九条

凡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小型企业为200元、中型企业为500元、大型企业为800元)以上的生产工具、设备、房屋、建筑物及生活设施,以及勤工俭学所占用的土地、山林和水面等均按固定资产管理。

第十条校办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做到有物、有帐、有卡、帐物、帐卡、帐帐相符,定期盘点、清查。对盘亏、盘盈、损失等,必须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第十一条

校办企业的固定资产出售、调出、报损、报废,必须由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共同审查鉴定后,报请学校主管领导和勤工俭学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侵占、平调或转让。

第十二条

校办企业在用固定资产,除地产外,均应按年计提折旧费和大修理基金,按月摊入生产成本。提取的折旧费、大修理基金与出售固定资产回收的资金和报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等,必须用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技术改造和固定资产的大修理,不得挪作它用。

第三章 流动资金管理

第十三条

劳动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买原材料和燃料、低值耗品、储备商品、支付工资、费用等开支的周转资金。

第十四条

校办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校办企业应按有关规定核定流动资金定额。流动资金使用情况应作为考核校办企业效益指标之一。规模较大的校办企业,还可进一步实行储备资金、在产品资金、产成品资金和销售过程占用资金等的分项定额管理。

第十五条

校办企业必须加强库存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的管理。建立健全计量、检验、收发、领退、保管和清查盘点等制度,防止丢失、损坏。发生亏损、丢失、损坏等情况,应查明原因,按规定经批准后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

加强结算资金的管理。各企业对暂收、暂付、应收、应付、备用金等往来款项,要建立必要的清算手续和制度,加速资金周转。

第四章 成本核算

第十七条

校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加强成本核算,严格成本管理。要不断降低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废品损失,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各项费用支出,不断降低产品成本。

第十八条

校办企业的成本开支范围及核算办法,按国务院颁布的成本管理条例和财政部颁发的有关实施细则执行。主要包括:为制造产品而耗用的各种原料、材料、外购件、燃料、动力、低值易耗品、工时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租赁费、废品损失费、企业管理费以及销售商品发生的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等。

成本核算必须划清本期成本与下期成本的界限、在产品成本与产成品成本的界限。不得将基本建设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营业外支出等不属于成本范围的费用挤入成本。

第十九条

学校的各种经费支出,或学校使用校办企业的材料、产成品、加工工时及维修劳务等,都不得挤入成本,要按所耗料、工、费,合理计价冲抵当年应缴学校的教育事业基金。

校办企业与学校共用的水、电、暖等项费用开支,应由双方按实际消耗情况合理分摊。

第二十条

学校应加强对校办农场等农副产品的成本核算。对收获的农副产品要全部作价入帐,出售或自用要计价出帐,及时反映财务收支。

第二十一条

校办企业必须切实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均以原始凭证为依据;建立健全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生产工时记录;制定和修订各项消耗定额;完善内部结算办法;企业内部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及劳务供应,应建立厂内计划价格,并完善各种计量、检测设施和制度。

有条件的企业要按品种、按批量或按工号核算实际成本,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使成本核算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二十二条

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可提取假定工资计入成本。提取的假定工资交给学校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或作为校办工厂的周转金。

第五章 收益分配和使用

第二十三条

勤工俭学收益,在保证发展生产的前提下,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福利及奖励。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取少量统筹基金。

收益分配比例,由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及有利于事业和生产发展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第二十四条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本着发展生产、培植财源的原则,正确处理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给校办企业留足生产发展基金,增强企业后劲。一般情况下,在企业创办初期及重大技术改造实施时期,应适当扩大生产发展基金比例;在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后,逐步扩大事业发展基金、师生福利和奖励基金的比例。

第二十五条

收益的使用

一、统筹基金主要用于扶持中小学发展勤工俭学,开展业务活动及奖励。

二、教育事业基金主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和师生员工福利待遇。

三、企业留利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校办企业的集体福利和奖励。

第二十六

条除国家明文规定外,任何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或借口向学校或校办企业乱摊派款项。

第二十七条

各级教育、财政部门不得因学校有勤工俭学收入而减少应拨的教育事业经费。

第二十八条

学校勤工俭学活动纳税和减免税收,按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财会队伍

第二十九条

校办企业财会人员要按财政部门规定配备并保持相对稳定。调动财会人员工作时,应征求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条

勤工俭学管理部门要会同财税部门有计划地培训财会人员,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第三十一条

校办企业要建立、健全会计专业人员的业绩考核制度,凡符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条件的应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十二条

校办企业要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思想作风,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

第七章 财务监督

第三十三条

校办企业要按规定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审计制度,杜绝不正当的开支和不正当的经济活动。

第三十四条

校办企业的财会人员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人员工作规则》和各项财务会计制度,严格履行财务会计职责,对一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及时提出意见,直至反映到上级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作用。

各级勤工俭学主管部门应对坚持原则的财会人员给予支持和表扬。

第三十五条

在实行经济承包、确立承包指标、核定奖惩等事项时,均应事先进行财务核算和内部审计。

第三十六条

校办企业负责人调离工作时,应先审计,后离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七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具体办法,报国家教委、财政部备案。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

大余县中小学财务

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县教育系统教育经费管理,规范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和促进我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等有关财经法规和《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结合我县教育系统的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公办幼儿园、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学校。

第三条

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系统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校的方针;正确处理好学校发展和资金供给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遵循量入而出,服务教学的原则。

第四条

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合理编制本单位的会计报表;依法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通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综合管理;依法管理各项收费,制止各种乱收费,加强资金的支出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本单位内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五条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单位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单位自身的各项经济活动。会计核算应当如实地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并及时进行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对于拨入专款必须遵循专款专用原则。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备查账),采用“借贷记账法”,并保证其真实、完整。各学校应按月与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财务核对,发现错误应及时修正,确保各项财务数据完整性、一致性。

第六条 财务管理范围:本单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身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都属于本单位财务管理范围。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店面租金收入)、其他收入(如:食堂承包费收入、捐赠收入)、往来收入等各项收入管理和预算管理、支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管理。

第七条

财务管理体制:县教育局机关负责本级财务管理、收支核算业务、预算的编制。负责贯彻落实各项筹措教育经费政策和收费政策,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教育系统相关的财务制度及收费制度。负责对全县各公办学校的财务情况进行领导、会计核算、监督、审计及统计、汇总、预算管理及预算经费的领拨核算。

县直所属各公办学校、乡镇中心小学、中学、九年制一贯制学校为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属一级报账单位,设报账员一名,负责本单位的财务收支结报、资产管理、经费及各项收费的收支核定业务和本单位的统计、汇总、内部审计。

各乡镇非中心小学为非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属二级报账单位,办理本单位有关经费的代收代支业务,负责本单位向本乡镇中心小学领报核销,由所属中心小学统一管理、结报。各乡镇中心小学必须以所属各小学为明细核算单位设立单位明细备查账。

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单位主要领导(即行政“一把手”)对本单位财务活动负总责。各学校校长要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编制学校预算,严格按批复的预算执行,合理合规使用资金;制定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对学校经济活动及财务收支进行控制和监督;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分析;如实向财政、教育等部门反映本学校的财务收支状况;定期公示学校财务收支情况。

第八条

按照预算管理、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精打细算、量入而出的原则,充分调动单位管好、用好经费的积极性。各单位在经费来源上要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在经费的使用管理上要做到不超前消费,不打赤字,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教学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第九条

财务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遵守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教育系统各学校应接受财政、物价、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和国家财经法规行为的单位,按照相关政策严肃处理。

第二章 收入管理

第十条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中小学校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拨入专款收入等。各单位全部收入都必须纳入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积极支持各学校(单位)的合法收入,积极扶助在政策范围内的各项创收活动。

第十一条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财政补助收入,应根据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分类和政府分类改革及相关的管理规定进行管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

拨入专款,即从县财政或上级部门拨入的专项资金,按专款专用原则,实行项目管理。

第十三条 其他收入,指除事业收入之外的其他预算外收入。如:店面出租收入、食堂承包费收入、捐赠款等。各项其他收入必须列入学校的财务统一管理,严禁坐收坐支、部门分配、挪用或私设“小金库”。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其他收入”的管理,防止各种财务违纪现象的发生。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性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教育系统各单位的各项预算外收费必须及时、足额地上缴财政专户,实行统一管理、按规定核算。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收费范围和收费标准,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并按规定使用票据管理软件,定期进行票据核销,票据使用电脑打印,严禁使用白条、手写票据和非法收据收费。

第十五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各项收入一律由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负责账务核算,各单位应按规定及时进行收入结报。

第三章 支出管理

第十六条 支出是指教育系统各单位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的耗费、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支出等。各校要认真完善支出管理,贯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精打细算、量入而出、勤俭节约的精神,严格按照财政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要求控制支出,在积极保障学校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和学校建设必要开支的同时,杜绝不合理的经费开支。

第十七条

坚持经费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经费报销“三把关”制度,即验收人员把好核销验收关,财务人员把好支付审核关,单位领导把好审批关。

第十八条 建立各项经费报支手续。会计凭证、手续及相关的原始凭证必须真实、完备,报销单据必须有经手人、验收人(证明人)、单位负责人审批签字,财务人员要进行认真的审核把关。所有支出都必须凭正式有效的发票及相关附件进行报支,杜绝“白条”支出。各项支出必须有经办人、验收人(证明人)、校长签字(各乡镇村完小必须有经办人、验收人(证明人)、村完小校长、中心小学校长签字),凡手续不完备或存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单据,各单位报账员有权拒绝报支。

第十九条

各项费用支出严格按审批权限,实行“单位负责人审批制”。各单位支出金额在人民币5000(含)元以上的开支必须经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制定具体的计划方案。如:大型维修、设备购置、数额较高的学习考察等。涉及政府采购目录中的设备购置,除需经学校行政会议讨论决定外,还应向县教育局履行申报审批流程,经局班子会讨论后实施。报销时,以中标通知书、合同、预算、验收结算清单、行政会议记录等作依据。涉及小额工程项目的,还需《大余县小额工程直接发包书》、《工程竣工验收报告》等附件。因公出差必须先征得单位负责人同意、并填制出差审批表。

教育系统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县教育局制定的《经费支出预算管理制度》,严格控制业务招待费、差旅开支预算标准,大型维修、设备购置等应严格执行先申报审批后实施的原则。对超出预算的支出,责任学校应向教育局做出书面说明。

实行学校财务管理预算报告制度。学校必须制定预算,将学校的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各核算单位必须在本12月31日前编制下一学校支出预算数,完小、教学点预算由中心小学汇总统一上报县教育局,经审核后,交计财股备案。原则上,无预算的项目不准开支。

第二十条 各乡镇中心小学在规范本级财务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所属各非中心小学支出管理,并按会计核算原则做好明细分类核算备查。

各学校公用经费必须按国家规定使用,不能用于基建、偿还债务等。凡校长变动,原工作单位债权、债务情况作为任职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应对各单位的支出资料进行认真复核,对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应拒绝报支。

第二十一条

涉及政府采购的采购项目,由各学校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统一纳入支出预算。实际采购时,提出购置计划,由各学校经行政会议通过后,报县教育局班子会讨论审批后组织实施。

第四章 资产管理

第二十二条

资产是各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学校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

(一)固定资产管理:

1、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人民币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各校总务处或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2、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账户。贯彻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各单位必须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指定专人负责,分类归口管理,健全资产账本,分类登记核算。各单位要设立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固定资产登记卡。设立固定资产专职管理员。各单位每年必须组织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编制固定资产盘点表并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各乡镇非中心小学应单独设立固定资产管理员,年终将固定资产盘点表报中心小学主管财务领导审查后送乡镇中心小学财务处核算。

3、建立固定资产正常的增加或减少变动的登记制度。各单位无论是调进、购建、接受捐赠等增加的资产,还是调出、转让、报废等减少的资产,都必须在批准后,报送单位资产管理专职人员,办理签字并登记入账。账务上在增减固定资产的同时,相应地增减固定基金,未办签字入账手续的,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各校应及时将本校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及相关资料报送县教育会计核算中心备案,并据此进行账务处理。

(二)流动资产管理:

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备用金、应收及暂付款、低值易耗品等。

2、备用金: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各级报账员应加强备用金管理。各项支出应及时进行收支结报,严禁坐收坐支。

3、各类材料、消耗性物资和低值易耗品:学校(单位)由总务部门负责。

4、应收及暂付款、借出款,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按下列原则进行:(1)(2)(3)控制资金额度,注明资金用途; 控制占用时间;

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账。

学校资产管理具体参照《大余县学校资产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第五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三条 建立财务监督制度,财务部门要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上一级财务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财务部门的监督,财务审计部门要对核算部门进行监督。

第二十四条 教育内部的审计机构,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明确报账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第二十五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加强财务工作的领导,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加强财务监督,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制度、落实岗位责任,促进财务人员正确履行职责,保障财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财务核算的真实、完整、准确。

第二十六条 县教育对我县教育系统的财务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指导,检查财务制度的落实、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情况。县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校财务情况进行不定期的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将以书面形式报送局长办公室。第二十七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要加强固定资产和财物监督,落实登记制度,严格申领、使用、报废的监督,防止固定资产流失,建立财产管理检查制度。

第六章 财经纪律

第二十八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财会人员必须以身作则,廉洁奉公,坚持制度,不徇私情,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财务人员必须严格地按核算中心管理制度及操作规定执行。

第二十九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的各项经费,都必须纳入学校账户统一管理,各单位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不得出现“坐支”现象。

第三十条 经费支出必须有合法凭证,会计凭证必须有合法手续,不准以“白条子”报账。

第三十一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的会计资料,要按时整理归入档案管理。财务人员变动时,要按规定办理移交手续,决不能毁账、封账或把账带走。

第三十二条 严禁向学生乱收费和乱摊派,严禁用“白条子”和自制或外购的收据代替正规票据收费,发现此现象,要追查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七章 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三条

实行财务管理考核奖惩制度,教育系统各单位要结合财务审计检查和日常监督审核工作,对财务管理和核算情况进行考评。由局计财股负责安排,对各校贯彻执行本办法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在检查过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交局党委研究处理。

第三十四条 教育系统各单位要认真履行本《办法》,财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对违纪财务人员要按《会计法》有关规定做出严肃处理。单位负责人对履行职责、抵制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财务人员实行打击报复的,将根据《会计法》有关规定追究责任、给予处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从即日起执行。县教育局以前出台的与本办法不相符的规定,自即日起废止。

第三篇: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

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参考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县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规范经营服务行为,保障广大师生的权益,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举办食堂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以服务师生为目的,是学校后勤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按照“非盈利性”要求,进行食堂成本独立核算。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及财会人员

第三条 学校食堂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单位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第四条 食堂独立建账核算,单独在银行开户,明确财务负责人(校长或由学校后勤负责人兼)。按规定分别设臵会计、出纳。并指派具有一定财会业务知识的人员为财务主管,负责学校食堂财务工作。财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第五条 学校食堂的财务支出实行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度,委托他人签字的,必须由校长出具委托书。重大开支和重要的经济事项决策,除经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外,还应向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通报有关情况,征求意见。

第三章 内部管理制度

第六条 建立食堂财会岗位职责制度。学校食堂要明确会计、出纳岗位的设臵及其职责和权限。建立财会岗位考核制度。

第七条 建立食堂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食堂财务机构内部要按规定分工,做到账款分管,责任清楚。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银行印鉴由出纳、会计(或食堂负责人)分别保管。食堂负责人或财会主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出纳库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

第八条 建立食堂财务审批和账目稽核制度。明确食堂财务审批人员审批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内部稽核小组,明确稽核人员的职责、权限、组织形式。学校或膳食管理委员会可以组织人员定期(至少一学期一次)检查食堂财务核算和收支结余等,必要时可以委托上级内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

第四章 物资采购与管理

第九条 食堂物资采购由食堂管理负责人负责,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监督。物资采购应坚持“勤进快销,以销定进,以进促销”原则。所购物资必须做到质优价实。

第十条 食堂物资采购必须建立内部制约制度。一般学校必须实行双人采购,且采购人员必须做到定期轮换;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实行多人参与采购,或实行招标采购,也可根据学校实际实行团体采购加配送的方式。

第十一条 建立物资采购验收制度。采购物资由食堂保管员验收过秤入库。购菜清单(见附件6)上必需有采购人员、验收(复核)人员、保管人员和审批人员等3人以上签字方有效。大米、面食、食油、辅料、燃料必须附入库单(见附件3)后登记入账。

第十二条 建立物资采购公示制度。每天由采购人员将采购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填制“食堂采购日报表”(见附件8),经验收(复核)人员、保管人员和审批人员签字后在学校醒目位臵予以张贴公示。

第十三条 学校食堂应对库存物品进行按月定期清查盘点,以先进先出法计算库存物资成本,学期结束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查盘点,做到账表、账账、账实相符。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应按规定进行账务调整。

第五章 出纳管理

第十四条 出纳管理是食堂财务管理的基础。出纳要根据岗位职责,规范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业务。食堂的所有收入都必须缴入银行,不得坐支现金,做到日清月结,月底出具出纳结报单。

第十五条 收入票据管理。要建立健全食堂伙食收费的票据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购领、保管、缴验、发放票据的台账登记,做到票款一致。实行预收伙食费制的学校食堂,必须使用从财政部门购领的浙江省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往来款票据,一人一票,不得并开,并把记账联装订成册放入会计凭证中统一管理。票据存根要按照财政部门规定核销。学校食堂收费票据不得转借、转让、代办、买卖,更不得利用收费票据从事其他经营等违法活动。

第十六条 支出发票管理。食堂支出的所有发票必须为合法发票。出纳要检查发票内容是否完整(即单位名称、日期、物品内容、单价、数量、金额)和报销手续是否齐全(即经手人、验收人、负责人签字)。凡支出的发票都必须校长(或委托人)签字,发票签字统一签在发票右上角。发票金额大,且名目多(如涉及物资采购、维修、设备等支出),需附明细清单、合同等附件,且明细清单金额要与发票金额一致,明细清单加盖供货单位印章。

第十七条 银行与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日记账本为订本式,日记账的登记必须以公历为准,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得跨登记。出纳年底结账时,多余现金必须交入银行,即现金日记账年末余额为零。

第十八条 出纳每月结账前,必须与银行进行对账,取得银行对账单,如果与银行余额不一致须填好银行余额调节表(见附件7)。填好出纳结报单,反映上月余额、本月收入、本月支出和本月结余的银行存款与现金的余额。票据中需有库存物品月盘存表(见附件4)。

第六章 会计管理

第十九条 会计科目体系(分五类,20个选用科目,见附件1)。

一、资产类:资产是指学校食堂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来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1001现金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的库存现金。

②食堂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核算各项现金收支业务。③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1002银行存款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②食堂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结算,并按规定进行核算。

③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实际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1133其他应收款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应收、暂付的款项。

②本科目应按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分类,并按不同的债务人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1231低值易耗品

①本科目核算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低值易耗品是指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②食堂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或分次摊销的方法。一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将其全部价值摊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

分次摊销的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本科目。分次摊入有关成本费用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摊费用”科目。如果低值易耗品已经发生毁损、遗失等,不能再继续使用的,应将其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成本费用。

③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库存未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1243库存商品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库存各种商品物资(如大米、食油、燃料和辅料等)的实际成本。

②食堂购入库存商品验收入库后,按商品进价,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③食堂库存商品出库时,可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成本,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食堂库存商品出库时,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

④本科目应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臵明细账。

⑤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各种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1301 待摊费用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已经支出,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内(包括1年)的各项费用,如低值易耗品摊销、预付保险费等。食堂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费用,应当在“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②食堂对低值易耗品采用分次摊销法的,领用低值易耗品时,应按领用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低值易耗品”等科目;分期摊销时,借记“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③食堂预付给保险公司的财产保险费,应于预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财产保险费应在保险的有效期限内平均摊销,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④食堂发生其他各项待摊费用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受益期限分期平均摊销时,借记 “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⑤本科目应按费用种类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⑥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各种已支出但尚未摊销的费用。1501固定资产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固定资产的原价。

固定资产指用食堂的结余款购臵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指小型设备,指就餐人数在1000人以内的,每学期单项控制在1000元以内,总额控制在3000元以内;就餐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 每学期单项控制在2000元以内,总额控制在5000元以内)。其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800元以上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具体按县教育局有关固定资产管理规定操作。

②食堂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和预计净残值,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③固定资产应按其取得时的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④盘盈的固定资产,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⑤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账面净值,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按已提折旧,借记“累计折旧”科目,按固定资产原价,贷记本科目。

⑥学校食堂应当设臵“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按固定资产类别、使用部门和每项固定资产进行明细核算。

⑦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食堂期末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1502 累计折旧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②食堂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其折旧年限和净残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③食堂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将变更的内容及原因在变更当期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

④食堂一般应按月提取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所谓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应提的折旧总额。应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后的金额。

⑤食堂按月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 “管理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⑥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需要查明某项固定资产的已提折旧,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固定资产原价、折旧率和实际使用年数等资料进行计算。

⑦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食堂已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二、负债类:负债是指学校食堂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学校食堂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进行分别管理,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办理清算,保证各类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2101短期借款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

②食堂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归还借款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应当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③本科目应按贷款单位设臵明细账,并按借款种类及期限等进行明细核算。④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食堂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本金。2131预收账款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预收的款项。

②本科目下设“票卡发行”、“预收伙食费”、“爱心营养餐”等明细科目。票卡发行:反映采用购菜票制、刷卡制的收入暂存。

预收伙食费: 反映学生和教师伙食费收入的暂存(按月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餐数调整到“主营业务收入”科目)。

爱心营养餐:反映财政补助拨入食堂的款项(按月根据学生的实际用餐调整到“主营业务收入—学生伙食费”科目)。

③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食堂尚未支付的预收款项。2181其他应付款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与其他单位和个人有往来的暂收款项。

②发生的各种应付、暂收款项,借记“银行存款”、“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支付时,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③本科目应按应付和暂收款项的类别和单位或个人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④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食堂尚未支付的其他应付款。

三、净资产类:净资产类是指学校食堂因伙食经营而发生的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财政、学校行政对食堂有补助的,其补助资金作为食堂收入,不能作为食堂的结余。食堂的结余(主要指历年结余额)用于改善学生伙食和改善食堂零星设施、设备的添臵与维修等。

3131本年利润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②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科目,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分别转入本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③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科目;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3141 利润分配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实现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②终了,食堂应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本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本科目,如为净亏损,作相反会计分录。

③本科目年末余额,反映食堂历年积存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盈亏率控制在4%以内。

四、收入类:收入是指学校食堂开展经营活动依法取得的资金。凡属学校预算外收入范围的项目不得计入食堂收入(如学校小卖部、洗衣房收入等)。学校更不得将一些擅自设立的违规收入计入伙食收入。

5101主营业务收入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在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包括学生伙食费、教职工伙食费)。

②本科目应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5102其他业务收入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比照主营业务收入的规定办理。

②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5301营业外收入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固定资产盘盈及其他收入等。

②食堂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对于查明的固定资产盘盈,按确定的价值,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

③本科目应按收入项目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④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五、支出类:食堂支出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要根据“量入为出”原则安排各项支出。要严格支出管理,提高伙食资金的使用效益。学校食堂不得列支教职工奖金、补贴、实物等各项福利,不得列支招待费(学校因招待需要,在食堂用餐的,其招待费由学校行政按实支付给食堂)。

5401主营业务成本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经营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包括粮食、食油、菜类、辅料、燃料、其他)。

②月度终了,食堂应当根据本月购入或出库的各种物资商品的实际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科目。

③本科目应按伙食成本的种类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④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5405 其他业务支出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除主营业务成本以外的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②本科目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5502 管理费用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为组织和管理单位经营活动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如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及补贴、低值易耗品摊销、水电费、修理费(指就餐人数在1000人以内的,每学期单项控制在1000元以内,总额控制在3000元以内;就餐人数在1000人以上的, 每学期单项控制在2000元以内,总额控制在5000元以内)、其他(包括办公费、差旅费等)。②本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5601 营业外支出

①本科目核算食堂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如固定资产盘亏、罚款支出、非常损失等。

②本科目应按支出项目设臵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③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第二十条 账务处理。会计以公历年为准,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不得跨记账。会计必须每月对食堂结余进行核算,会计必须按食堂报表中的科目设臵总账、明细账。账务处理流程为:原始凭证按收入、转账和现金分类——填写粘贴签——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填制报表——会计资料存档。

第二十一条 财务报告、财务分析。财务报告是反映学校食堂在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食堂损益表、库存物资报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财务分析是财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食堂应当按照学校行政部门要求,根据食堂财务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学校食堂财务机构每月要向学校行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报告,报告食堂经营状况及与经营相关的情况,主动接受监督。两张报表一式三份,一份在学校进行财务公开,一份交食堂负责人,一份会计留存。

第七章 财务监督

第二十二条 县教育局监查室负责对学校食堂财务管理情况监督检查,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直接负责本校食堂经营情况的(实时)监督检查。

对实行包菜制的食堂,县教育局根据物价浮动情况,会同价格管理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一周确定并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交纳伙食费的最高限额标准的指导性意见,学校按餐数计价进行预收。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内审机构负责对各级各类学校食堂财务的审计工作。第二十四条 学校食堂经营应以服务为宗旨,任何单位、部门、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伙食费,不得损害师生利益;任何一级主管部门或行政部门不得以管理为名挤占、平调、截留学生伙食费。实行包菜制的学校,教师的伙食标准不能低于学生的伙食标准。第二十五条 伙食费的结算以按实结算为原则,即以学生实际用餐次数与预收的用餐数差额进行结算。学生因特殊情况连续三天以上未在学校食堂就餐或因学校整体性调整(如整体停课、开运动会、组织集体外出活动等)造成不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以及整体预收餐数多于实际用餐数的,期末时均应按实际未就餐数结算退还。

第二十六条 严格禁止以下违纪违规行为: 1.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2.弄虚作假,虚列成本支出。3.其它违纪违规行为。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县直属学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小学、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公办幼儿园等,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八条 各学校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报县教育局备案。

第二十九办法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

附件:1.学校食堂资产负债表

2.学校食堂损益表

3.学校食堂库存物品入库单 4.食堂库存物品月盘存表 5.食堂工作人员工资单 6.食堂日购菜清单 7.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8.学校食堂采购日报表

第四篇:山东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

发文字号:青教通字„1999‟29号

成文日期:1999-01-21 转发省教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

法(修订)》的通知的通知

各市、区教委、财政局、委属各单位:

现将山东省教委、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鲁教财字[1998]32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修订)》(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按《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使《管理办法》得到认真落实。

二、要按《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好财务管理体制,农村中小学要按市教委、市财政局《关于青岛市农村中小学财务实行乡镇教委统管的通知》(青教通字[1998]264号)的要求,认真落实乡镇教委财务统管。

三、要按《管理办法》的要求,保持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基层单位的一般会计人员聘用、调配要先商得本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同意,基层单位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同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

委属各单位内部一般会计人员的聘用、调配要先商得本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和市教委计财处的同意。单位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上报市教委计财处同意后,报市财政局文教处备案。

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必须办理会计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监交,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监交,必要时可请上级主管部门派人监交,未办清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离职。

委属各单位会计主管人员的调动,在办清交接手续后,持调动申请表到计财处审核盖章后,由市教委人事处办理调动手续。

四、加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1、要巩固前阶段固定资产的清查、建帐、设卡和正常运转成果,按《管理办法》要求,切实分清总管理员和分管理员的职责。

2、明确审批权限,严格审批手续。委属各单位固定资产的报废、转让、处理,凡单位价值在5000元以下,或一次性处理价值在3万元以下成套的仪器设备(如语音室设备等)由各单位领导审批,报市教委计财处备案。单位价值在5000元及以上的一般设备,报市教委计财处审批;一次性处理价值在3万元及以上的成套仪器设备,由市教委装备办公室审核鉴定后,报市教委计财处审批。校舍房屋的拆除租借报市教委基建办公室审批,报计财处备案。各市、区审批权限,由各市、区自定。

3、加强低值易耗品的管理,建立材料明细帐,实行低位易耗品领用归还登记制度。定期清点,对盘盈的物品按实际成本入帐,作增加处理;对使用后消耗的物品按实际成本作减少帐务处理;属于人为责任损失,应按规定赔偿一定数额的损失。

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是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工作。各市、区、各单位要在广泛组织学习的基础上,逐条认真落实。

青 岛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一日

青 岛 市 财 政 局

山东省教育委员会

件 山东省财政厅

鲁教财字[1998]32号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

各市地教委、财政局: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及国家有关法规,我们对《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中小学财产物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将《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修订)》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在执行中有什么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省教委。

一九九八年九月二日

山东省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现对1992年制定的《山东省中小学财手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中小学财产物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职业中学、中等师范、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上述学校参照执行。

第三条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 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事业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务规章制度;对学校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如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第二章 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 县以上教育部门所属中小学校和乡镇教委所属规模较大的中学(18班以上),应设立财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财会人员。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校,可以按报销单位管理,只设报帐员。

第六条 单独设臵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一般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财务机构在校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工作。学校的工厂、商店、食堂、基建等财务工作由学校财务机构统一领导。

第七条 乡镇教委对所属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除规模较大的中学可视情况单独设臵财务机构外,其余学校均作为乡镇教委的报销单位,由乡镇教委统一管理所属报销单位的财务活动;报销单位学校只设报帐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乡镇教委财务机构报帐。

第八条 中小学校财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必须聘用、调配的,一般会计人员,须先商得本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和上级财务部门的同意,会计主管人员的任免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乡镇教委财务人员和乡镇中小学专职财会人员的任免,应征求县(市、区)教育、财政部门的意见。

第九条 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技术职称、任免奖惩,应严格按照《会计法》规定执行。

第三章 单位预算管理

第十条 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第十一条 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定额或定项补助标准根据中小学校特点、学校收支状况、事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财政政策和财力可能确定。

第十二条 预算编制原则

中小学校预算编制,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学校应当自求平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三条 预算编制方法

(一)收入预算,应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参考以前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测算编制。

(二)支出预算,根据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的编制,应在保证教学和行政管理人员工资的前提下,妥善安排其他支出。

第十四条 预算编报审批程序

(一)每年末,中小学校应按照上级的要求,根据本校教育事业计划和有关定员定额及本预算收支情况,编制下预算收支计划,作为预算建议方案报教育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送同级财政部门。

(二)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控制数,按照中小学校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合理确定各学校的预算控制数。

(三)中小学校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合理调整学校的预算收支计划,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送同级财政部门批复后执行。

第十五条 预算执行和调整

中小学校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财政补助收入和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可以报请主管部门或者财政部门调整预算。其他收入项目需要调增、调减的,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相应调整支出预算。

第四章 收入管理

第十六条 收入是指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十七条 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教育经费拨款,即中小学校从各级财政部门获得的各类经常性和专项性教育经费拨款。

1.教育事业费拨款。即财政部制定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一般预算支出科目的第13类“教育事业费”类的拨款。

2.其他经费拨款。是指除教育事业费拨款、教育附加拨款以外的其他各类拨款,包括公费医疗拨款、住房改革经费、城市维护费中用于中小学的校舍维修经费及其他财政拨款等。

(二)教育附加拨款,是指中小学校从政府部门获得的城市教育费时加、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拨款。

1.城市教育费附加。即按三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3%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的拨款。在财政部制定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 目”的一般预算收支科目的“专项收入”、“专项支出”类中列收列支。

2.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指根据国务院国发[1994]39号文和省委、省政府鲁发[1994]12号文规定,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一 2%征收的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的拨款。在财政部制定的“1998年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的基金预算收支科目的“农村教育费附加收入”、“农村教育费附加支出”科目列收列支。

3.地方教育附加费。是指按地方政府规定征收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如省政府规定的四项教育附加费。

(三)上级补助收入,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资金。

(四)事业收入,即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的杂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缴纳 的学费;借读学生缴纳的借读费;住宿学生缴纳的住宿费;按照有关 规定向学生收取的其他费用等。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交财政纳 入预算的资金和应当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要及时足额上交,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核准不上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计入事业收入。

(五)经营收入,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即中小学校附属独立核算的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上缴的收入。

(七)捐赠收入,即中小学校收到的国内外有关机构、企业、团体和个人无偿捐赠的财、物及经批准的集资办学收入。

(八)其他收入,即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赁收入、联合办学收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等。

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依法组织收入;各项收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并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统一核算。

第五章 支出管理

第十九条 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十条 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事业支出,即中小学校开展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支出的内容包括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臵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二)建设性支出,即中小学校用于建筑设施方面的支出,包括用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等新建、改扩建建筑设施发生的支出。

(三)经营支出,即中小学校在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四)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即中小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第二十一条 中小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必须以不影响 正常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应当正确归集 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 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二条 中小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定期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应当报送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二十三条 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学校结合本地情况规定,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安排中小学的教育事业费要逐步实行定额与任务相结合的办法,把事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数量与经费分配挂钩。

第二十四条 中小学校要加强对支出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 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学校内部要实行定额管理。根据实际制定单项开支定额,如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修缮费、实验费等,按定额逐级分配落实到科室、班组,并据以分析考核。

乡镇教委财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中小学报销单位的经费管理,根据不同情况为报销单位分别设立经费收支明细帐,具体核算报销单位 经费收、支、结余情况。

第六章 结余及其分配

第二十五条 结余是指中小学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弥补以前经营亏损,其余部分并入学校结余。

第二十六条 中小学校的结余(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交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 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章 专用基金管理

第二十七条 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和设臵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第二十八条 专用基金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奖教奖学基金、困难学生救助基金、医疗基金、住房基金、留本基金和其他专 用基金等。

(一)修购基金是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在修缮费和设备购臵费中列支,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用于中小学校舍 设施维护和设备购臵的资金。修购基金按照当年事业收入及经营收入 的1—5%提取,并分别在修缮费和设备购臵费中各列支50%。

各地可根据校舍设施维护费用的需求数额和基金提取状况,从财政补助收入及其他各项经费渠道中提取一定的数额,专门用于补充修 购基金的不足。

(二)职工福利基金是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的资金。职工福利基金依据本单位的经费自给率的50%提取,提取数额最多不得超过当年结余的50%。

(三)奖教奖学基金是接受社会捐赠、专门用于奖励教职工和学生的无须保留本金的资金。

(四)医疗基金是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并参照公费医疗制度有关规 定用于未纳入公费医疗经费开支范围的职工医疗开支的资金。

(五)住房基金是按照规定建立和使用的住房专用基金。

(六)其他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臵的专用基金。

第二十九条 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国家有统一规定的,按照统一的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由市地教育主管部门会 同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 资产管理

第三十条 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 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三十一条 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三十二条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及暂付款项、借出款、存货等。

(一)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对应收及暂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不得长期挂帐,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及暂付款项,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经规定程序批准后核销。

(二)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学及其他活动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材料是指使用以后即行消耗或 逐渐消耗不能复原的物资。如各种原材料、燃料、试验实习材料和改装使用的元件零配件等。低值易耗品是指达不到固定资产核算起点,可重复使用的工具、器材等。如低值仪器仪表、小工具、量具、器皿等。

(三)中小学校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在会计上均纳入“材料”。科目进行核算。会计在总帐上设“材料”科目,材料管理部门应设臵材料明细帐,具体核算材料的收入、发出和结存情况。

规模较小、耗用材料和低值易耗品较少的学校,可随买随用,购买后直接列作支出,由财会部门统一核算,集中管理,设臵《物资进 出登记簿》,及时反映物资的进出情况。

(四)中小学校的材料和低值易耗品,每年至少清点一次,保证帐实相符。发生盘盈、盘亏情况,属于正常的溢出或损耗,按照实际成 本,作增加或减少支出处理;属于人为的责任损失,应按规定承担经 济责任,赔偿一定数额的损。

第三十三条 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 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达不到规定标准,但耐 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仪器、课桌凳、办公桌 椅等项,均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在执行上述核算起点以前已按固定资产管理的财产,仍作为固定资产管理;今后新增的财产,按上述要求核算。

第三十四条 固定资产的分类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分为十大类:

第一类:土地、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

第二类:教学仪器和标本模型

第三类:电教设备

第四类:医疗器械

第五类:交通运输工具

第六类:生产设备

第七类:图书

第八类:办公事务设备及家具

第九类:音体美劳设备

第十类:其他

为便于固定资产的统一核算和管理,固定资产的“类”、“项”、“目”全省统一规定,具体物品名称由各地确定。

第三十五条 固定资产计价

(一)购入和调入的固定资产按实际支付的买价或调拨价、运杂费、安装费记帐。按规定支付的车辆附加费计入购价内。购臵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按建造过程中实际发生的工、料、费记帐。

(三)在原有固定资产基础上进行改进、扩建的固定资产,应按实际开支的改、扩建支出减去改、扩建中的变价收入后的净增加值,增 计固定资产价值。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照同类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或根据捐赠者所提供的有关凭据记张。接受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应 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五)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臵完全价值记帐。

(六)已投入使用尚未办理移交手续的固定资产,可先按估价入 帐,待确定实际价值后,再进行调整。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校办产业除外)一律不提折旧。

第三十六条 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中小学财务部门控制学校固定资产的总金额,会计在总帐上设臵“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总帐科目进行核算。

(二)中小学固定资产实行总管理员和部门管理员双重管理的体制(总管理员可由总务主任或会计兼任)。

(三)总管理员负责管理学校全部固定资产明细帐,不保管具体实物。部门管理员负责保管本部门的固定资产,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 明细帐;对使用频繁、分布较广、在库外时间较长的固定资产(如第 三类、第八类),建立固定资产卡片,按物设卡;一物一卡,按使用责任人归并卡片,定期进行核对;建立固定资产分布表,及时掌握固定资产在用、在库的情况。

(四)固定资产明细帐按财产的名称、规格;型号设户名,反映财产的数量、金额。在登记固定资产明细恢户的同时,应分别在总类、大类和项的明细帐页上进行序时登记,以便及时计算出全校固定资产的总金额及各类、项的固定资产金额。

(五)会计与总管理员、总管理员与部门管理员每季度应核对一次 帐目,以保持帐帐相符。

(六)乡镇教委财务部门要配备财产总管理员,负责乡镇所有报销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按大类设户的分类明细帐,并为每个报销单位设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各报销单位要有一名或几名财产保管员负责保管学校的各类固定资产,并建立相应的明细帐。

第三十七条 固定资产的租赁,应当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向租赁者收取租赁费。租赁费计入其他收入。

第三十八条 固定资产的报废和转让,一般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核销。土地、房屋、车辆及大型、精密、贵重的设备、仪器报废和转 让,应当经过有关部门鉴定,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 部门批准。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的报批数额,由各市地根据国有资产 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当地具体情况确定。

第三十九条 固定资产增加或减少时,会计部门应分别情况进行核算:

(一)购臵固定资产时,应按资金来源分别在“事业支出”、“专用 基金”等相关科目列支,同时增加固定资产。

(二)学校基建或自制完成的固定资产,经验收办理交接手续后,增加学校的固定资产。

(三)无偿调拨的固定资产,调入或调出学校,分别作增如或减少固定资产处理。

(四)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确认的价值,先作收入和支出处理,再作增加固定资产。

(五)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均需按规定报批。盘盈的固定资产,按重臵完全价值,增加固定资产;盘亏的固定资产,按其原价减少固 定资产。

(六)因报废、毁损而减少的固定资产,应经审批后按帐面原值减少固定资产。

(七)对学校勤工俭学投资转出的固定资产,应按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认的价值,在“对勤工俭学项目投资”等有关科目进行增加登 记;同时,按固定资产原价,减少固定资产。

(八)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和报废、毁损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计入专用基金的修购基金。

第四十条 固定资产增加、减少的操作处理程序

(一)固定资产增加(包括购入、调入、建造自制等)时,应由保 管人员验收,有关人员在原始凭证(购货发票、调拨单、基建工程竣 工验收决算资料及交付使用清单等)上签字,部门财产管理员根据原 始凭证填制“固定资产增加凭单”,签字后送总管理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签字,然后将原始凭证和“增加凭单”送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审查无误后在“增加凭单”上加盖财务专用章,一联留财务部门,一联交财产总管理员,一联交部门财产管理员,分别作为记帐的依据。

(二)固定资产减少(报废、报损、调出等)时,应附书面材料,说明减少(报废、报损、调出等)的原因和数量、金额等情况,并按 本 办法第38条的规定办理审批。部门财产管理员根据批准的文件填制“固定资产减损凭单”,签字后送总管理员和其他有关人员签字,然后将批准文件和“减损凭单”送会计部门,会计人员审查无误后在“减损凭单”上加盖财务专用章,一联留财务部门,一联交财产总管理员,一联交部门财产管理员,分别作为记帐的依据。

第四十一条 固定资产清查

(一)学校应利用暑假和寒假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通过 清查,核对数量,做到帐、卡、物相符;同时检查管理使用情况,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二)在全面清查盘点的基础上,年末编制固定资产清查表。具体 由各部门管理员填报,总管理员汇总,经总务负责人、校长分别审查 签章后,报教育主管部门一份,总管理员、部门管理员各存一份。

(三)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责任,按有关规 定和要求及时处理。对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按本分法第38条规定,报批后再进行帐务处理。

第四十二条 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取得 的收入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计入事业收入。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而发 生的支出,计入事业支出。

第四十三条 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 资产等向校办产业、勤工俭学项目和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对外投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主管部门、国有资 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

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资产评估。

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项目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附属单位上缴 收入;对其他单位投资取得的收益,计入其他收入;国家另有规定者 除外。

第九章 负债管理

第四十四条 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四十五条 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应付及暂存款、应缴 款项、代管款项等。

应缴款项主要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级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当上交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应缴税金以及其他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代收代管的各类款项。如代购课本、代收 住房基金、代管工会经费等。

第四十六条 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别管理,及时清 理并按照规定分理结算,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十章 财务清算

第四十七条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并时,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四十八条 中小学校财务清算,应当成立财务清算机构,在主 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提出 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方法,做好国有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四十九条 划转撤并的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经主管部门 审核并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因隶属关系改变,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其全部资产、债 权、债务等无偿移交,并相应划转事业经费指标。

(二)撤消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由主管部门和财 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合并的中小学校,全部资产、债权、债务等移交接收单位或 新组建单位。合并后多余的国有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第十一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五十条 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预算支出分类和管理权限定期向各有关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五十一条 中小学校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 支情况表、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五十二条 财务情况说明书,主要说明中小学校收入及其支出、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专用基金变动的情况,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五十三条 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执行、资产使用管理、收入、支出和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支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 事业支出的比率、资产负债率、生均支出增减率等。

中小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二章 财务监督

第五十四条 财务监督是贯彻国家财经法规以及财务规章制度,维护财经纪律的保证。中小学校必须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如实提供会计资料和有关情况。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监督制度,严格遵守财政制度和财经纪律。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每年应向教工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五十五条 中小学校的财务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 后监督三种形式。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的经济活动实行不同的 监督形式。

第五十六条 中小学校的财会人员有权按《会计法》及其他有关 规定行使财务监督权。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行为,有权提出意见并 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反映。第十三章 会计档案和会计交接

第五十七条 中小学校的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 计报表、预决算和重要的经济合同等会计资料。

第五十八条 学校应责成财会部门,按照《会计法》和《会计档 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对会计档案定期归集,审查核定,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确定专人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第五十九条 学校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财会部门装订成册 并整理立卷,在会计终了以后,由本单位财会部门保管。也可以 由财会部门编造移交清册,移交学校或主管部门的档案管理部门统一 保管。

第六十条 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时,必须办理会 计交接手续,未办清交接手续不得调动或离职。一般会计人员交接,由会计主管人员和单位领导监交;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监交必要时上级主管部门派人监交。

第六十一条 财产管理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时,应认 真办理交接手续。移交人员负责编制交接清册一式三份,经与实物核 对无误后,分别由移交人、接管人、监交人签字,总管理员、部门管 理员各存档一份。

更换财产管理人员一般不需更换固定资产帐簿,由移交人在固定 资产帐上加盖个人名章,以分清责任,接管人可继续使用。第十四章 附 则

第六十二条 国家对中小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十三条 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产业及勤工俭学项目的财务管理,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同行业或者相近的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办法。

第六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教委、省财政厅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凡与本办法不一 致的,均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篇:农村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

农村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办法

作者:韦全凤上传时间:2006-5-16 0:0

管理方法概要 只用一个人来做食堂会计和出纳的事,即这个人平时既称米又卖票,还管理食堂钱财的进出。卖票的多少可不记录,学校只通过掌握饭菜票在食堂会计处的流通量(由食堂会计期初领出票量和食堂回收票量及库存量来算出)来确认一学期的称米总量和卖

票收入,进行期末结算。我们用这种方法管理食堂财务已有8年,效果很好。

常规的财务管理办法是会计、出纳分开,一个人管钱,一个人管帐。这样做自然帐目明了。但对于开膳人数不多,职工编制较少的农村中小学食堂,安排一个食堂会计、一个食堂出纳员来管理食堂帐务,就会使得后勤人员占学校总人数的比例偏高。如何用一个人来做这两个人的事,既帐目清楚,又只相当于一个人的工和量呢?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一解决方案,并实施了下面这个管理方法,在几年的试行过程中。各部门都认为这个办法简单易行。现向

大家简叙其做法,供兄弟学校的同仁们探讨指正。

一、后勤人员分工

1、总务主任:协调各项后勤工作,督促、检查各项数据的正常记录情况,期末组织工

会、食堂会计、炊事员、学生代表等清查食堂收支情况。

2、行政会计:记录学校订制的原始饭票、菜票、早点票数,保管尚未用到的和报废的饭、菜票等,发放饭菜票给食堂会计,并记录好所放各票的票数情况。

3、食堂会计:①称米,卖饭菜票(可做记录,但不作为期末结算依据)。②每周末跟食堂人员、采购员(可由食堂人员轮流采购)结帐一次,保管好采购发票。结帐内容见表

(一)。③学期结束前一个星期,做好期末结算的准备工作,学期一结束,即进行学期结算。

4、食堂采购员:做好采购计划,整理采购发票,周末到食堂会计处结算一次。

5、食堂工作员:做好每餐的下锅米,回收票的记录,并对每天的采购发票核实签收,周末由一负责人到食堂会计处交回收票,核对下锅米数。

二、期末清算步骤

1、清仓,清点食堂会计库存票。

2、检查、核实采购是否合适,发

票上物品是否签收,数字累计是否与周末结算单吻合。

3、制作结算单(内容和方法见表二)

(一)周末食堂结算表(此表一式三份,食堂、总务、食堂会计各一份)

内容

周次

采购发票数(张)

采购量(元)

下锅米(千克)

回收饭票数(张)

回收饭票折米(千克)

下锅回收差(千克)

回收甲菜票

回收乙菜票

采购回收差(元)

其他

采购员签名食堂结帐员签名

现金饭票 张(元)张(元)

150g

50g

表二中学学期食堂财务结算单

一、各种票据流通及库存情况(张)

原订制总数 会计领出数 食堂回收量 本学期库存 本学期流通量 外存票 其

150g饭票 ① ② ③ ④

50g 饭票

现金饭票

早点票

甲菜票

乙菜票

开水票

二、清仓结果

1、库存大米:

2、其它:

三、大米收支情况

1、称入大米:150g饭票流通量×150/1000 +50饭票流通量×50/1000 +上学期清仓库存

大米+本学期买米。

2、称出大米:食堂下锅米+教师买米+其他

3、食堂碗头差:食堂回收饭票总量折米-下锅米

4、仓库称头差:称入大米-称出大米-库存大米

四、现金收支情况

(一)收入

1、上学期结余

2、柴炭费⑤:称入大米总量(kg)×0.4(元/kg)=元

3、早点票:本学期流通量(张)×元/张=元

4、甲菜票:本学期流通量(张)×元/张=元

5、乙菜票: 本学期流通量(张)×元/张=元

6、现金饭票: 本学期流通量(张)×元/张=元

7、开水票: 本学期流通量(张)×元/张=元

8、教师买米⑥:总数(kg)×元/ kg =元

9、其它:

合计

(二)支出

1、柴炭费:

2、早点:

3、中晚餐:

4、其他:

合计:

(三)结存:总收入-总支出=

(四)结余:结存-外存票折币=

主管:审核人:行政会计:食堂会计:

年月日

注:

① 此栏应为总领出数。即:本学期库存+外存

② 此栏为食堂会计期末存有量。

③ 该数来原:会计领出+食堂回收量-期末库存。

④ 该数来原:会计领出数-本学期库存。

⑤ 我校食堂柴炭费按饭票量收取。

⑥ 食堂出售大米的去向应有记录,并上墙公布,供大家监督。

联系地址:广西桂林龙胜县和平中学韦全奉

邮编: 541701

电话:***(0773)7513541

下载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办法》1998(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关于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教委 【发布文号】教基[1991]19号 【发布日期】1991-08-13 【生效日期】1991-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

    农村中小学勤工俭学之我见

    农村学校勤工俭学之我见南阳市新野县王集镇石头小学校撰稿人: 符会杰2010年4月10日农村学校勤工俭学之我见 勤工俭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良传统和特色之一,是社会主......

    中小学作文大全 (98)(精选五篇)

    关于雪的作文:记忆中的雪白_1000字 天气已渐渐晴朗,房顶上,草地上,道路上的雪已化个干净,只留下了记忆中的雪白与心中的惆怅。雪,因它洁白,所以我喜欢,可我喜欢的不是在地上等待着死......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全面掌握中小学校舍安全信息,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校舍......

    勤工俭学管理办法(五篇材料)

    勤工俭学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加强对学生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自强自立精神,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仙女小学勤工俭学管理办法

    仙女小学勤工俭学管理办法 为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勤工俭学管理工作,推进勤工俭学各项措施的实......

    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制度(本站推荐)

    勤工俭学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校勤工俭学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勤工俭学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依......

    财务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促进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保护全省农村信用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