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我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大义”,诸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僭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对于这种“春秋”笔法,司马迁得出这样的结论:“《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孔子是活到73岁才辞世的,那么,为什么孔子到71岁时就停止写《春秋》呢?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在曲阜西(今巨野县一带)打猎(“大野”),捕获一只怪兽归来,叔孙氏看到此怪兽,以为不吉祥,便赐给“虞人”。孔子看了说:“这是麟啊!它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啊!”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时而被猎获,因而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春秋·经》: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
在对待人与神关系上,孔子的历史观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王道的兴衰取决于“天命”,表现了天命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确表示“敬鬼神而远之”,这说明他对鬼神是抱怀疑和保留态度的。对于一些灾异现象与人事有什么关系,他没有明确表态。可见,他持保留态度。
孔子编订的《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的特点,对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北宋时由司马光主编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就是按年、月、日顺序写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又是我国第一部私修的史书,它打破了西周以来奴隶主贵族对于史学的垄断和控制,因此它在史学史上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孔子开创了私人著书的学术风气,开辟研究近现代史的风气,成为后来诸子百家竞相著书立说的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的先声。
孔子的“春秋”笔法,还表现在敢于揭露统治者淫秽纳贿、仇杀助乱的黑暗面。如隐公元年,记载了周平王向鲁惠公的妾仲子赠送葬礼的东西。在孔子看来,这是为君者不守君道的表现,不成体统,记上这一笔,让后来的统治者有所警惕。
《春秋》也记载自然现状。如它精辟地记叙了公元前611年彗星(哈雷彗星)入紫微境的事:“秋七月,有星孝入于北斗。”(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彗星运行的最早记录。)又如,它记录了公元前687年3月16日“夜中星陨如雨”的陨石雨情况。孔子保留了这些记录,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的文字过于简洁,有的只记结果,没有写它的原委,要读懂它,确实不容易。如隐公八年(前715年),在一条记事中,只记了一个“螟”字,它仅是告诉人们,这年发生了螟虫灾害,但具体在什么地方,灾情多大?却没有记清楚。所以,后世的学者,对《春秋》作了许多的引申和解释。
由于《春秋》是孔子编订的“六经”之一,它被儒家各派尊为“经”,对它的解释称为“传”。到汉代时,这种传已有《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夹氏传》和《邹氏传》5种之多,后来,《夹氏传》和《邹氏传》亡佚了,流传下来的只有《左氏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是我们读《春秋》时可对照参考的。
《春秋》有些材料的来源也有些问题,对材料又未剪裁,尤其是记别国的事,人云亦云。至于鲁国,“事无大小,苟涉嫌疑,动称耻讳”。《史记·孔子世家》称:“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实际上这是夸大之词。王安石称《春秋》为“断烂朝报”,也有点过分。而梁启超称《春秋》为“流水账簿”,却是有点道理的。
编年体史书的优点,在于它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容易使人看清事件之间发生的联系。它的缺点,主要是同一事件发生和延续的时间过长,记载时就难免犯前后割裂的毛病;还有记人物活动时,更难详其来龙去脉。因此,后来才有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史书的出现。
第二篇: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我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我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书》
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
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
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
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第一部法医专著《洗冤集录》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尚书 我国第一部记言体史书
仪礼 我国第一部礼仪制度书
周易 我国第一部哲学原典
尔雅 我国最早的字典,第一部百科名物词典
春秋左传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洛阳牡丹记 我国最早的一部花卉专书
九章算术 我国第一部重要的数学专著
茶经 唐陆羽 我国第一部论茶著作
世说新语 南朝宋刘义庆 我国最早的笔记体小说集
文心雕龙 南朝梁刘勰 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评批巨著
孙子兵法 春秋孙武 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述。
史记,司马迁
第三篇:翻开生命史书崭新的一页
翻开生命史书崭新的一页
生命的短暂令人叹息,人生的辉煌令人赞叹,人生中的种种挫折往往令人徒增伤感。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仅要有知识的灌溉,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来支撑,正确的信念来引导……
我,一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女孩,本应是分发读书的最好时候,可是生活的安逸,却使无知的我总觉得看太多的书没有用。学习太艰辛,不如享
受,所以就养成了不爱读书的习惯。看了鲁迅的日记,我才如梦初醒。最强烈的印象,莫过于他读书、购书、爱书的热忱。在他的日记里,几乎每一页都探书,每一月都购书,每一年都有书帐。几十年一以贯之,从未中断。由此可知他视书如命的一生。正因为如大海般不择细流的读书,所以鲁迅的学识才如此博大精深,汪洋浩瀚,最后成为一代文豪。这些都使我这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后来人深深感到惭愧。是啊,一个没有知识的人跟一个废人又有什么两样。社会已跃入知识经济的年代,我岂能沉醉在无知中?
当我的脑海里想着如何为了自己生活更优越而努力读书时,我听到老师对鲁迅事迹的介绍,我的心再次被深深震撼了。
鲁迅先生他用手中的笔唤醒沉睡的人们;他用手中的笔揭露血的事实,去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罪行的行径、丑陋的灵魂;他用手中的笔讴歌中国的脊梁,民族的希望。不管敌人多么心狠手辣,不管前面多么凶险,他都毫不犹豫地投身战斗。他为了什么?为了自己吗?不,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中华民族。他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祖国。
站在鲁迅雕像前,我陷入了沉思:一个如此瘦弱的身躯,却肩负着唤醒民众与黑暗势力抗争的历史重任。他的担子有多重,他的胆量有多大!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是血啊!多么伟大的文人,多么伟大的战士!
我想到一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鲁迅先生还活着!他就在我们身边。他正用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一样还不知上进,不明人生方向的人。面对着雕像,我深深说道:“鲁迅先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庆幸自己来到了鲁迅中学,我庆幸自己接受了鲁迅精神的熏陶,我翻看了生命史书崭新的一页,在这上边我将写上: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奋斗不停!
第四篇:纪传体与编年体优缺点:
纪传体与编年体优缺点:
纪传体的优点:(1)便于记载多方面的史籍;(2)便于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历史;(3)便于广泛记载历史人物。
纪传体的缺点:(1)不能集中记录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2)不易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3)易于夸大某些历史人物的作用。
编年体的优点:(1)便于表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2)便于表明历史事件的关系;(3)避免叙事重复啰嗦。
编年体的缺点:(1)不能连续叙述历史事件全部情况;(2)难于记载年月不明的历史事件;(3)于偏重政治事件,忽略经济、文化事件。
第五篇:先秦史书对史记的影响
先秦史书对史记的影响
《尚书》
记言史书之祖。记载君王言论的。夏商周——春秋初期。因为是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史书,所以大多数文章佶屈聱牙,不容易读。所以《史记》在运用《尚书》的时候,把一些片段改成了白话翻译,对后世产生了优点、缺点。优点,翻译后的尚书,浅显易懂,与《史记》的文风保持一致。缺点,司马迁应该看过珍贵的古文尚书的资料,但是翻译成了汉朝的白话文,没有对古文献保存,丧失了原来的篇章。所以导致于我们丧失了对古文尚书文献的记录,从保存典籍角度来看,是莫大的损失。在史记的篇章中,《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运用了《尚书》的片段。
《左传》
①材料的提供
从解经作注的方面,帮史记梳理了很多原本在《春秋》中记载简略的历史故事。左传又是根据春秋体例进行注解的,所以它也是一本编年体史书。从时间上,保留了春秋非常准确的时间脉络。从内容上,极大丰富了春秋的简短标题。所以,这两方面对史记写春秋时期的历史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史记春秋史写的很好,因为年份很准确,材料非常丰富。②论赞体的发展
把史官主观的议事,从春秋非常隐讳的一字喻褒贬的春秋笔法,独立为左传的“君子曰”,这是史传论赞体系的演变、发展,也是创新。但“君子曰”的形式还不够完善。因为等于是用“君子”这个群体来论述历史事件,不太等于史官本人的议事。除了“君子曰”,还有“孔子曰”等,都不完全等同于史官。到了史记,演变为太史公曰,史传的论赞体确立了下来,这个演变,既是继承了春秋,也是发展了春秋史官的话语权。
好处在于,把主观的论赞体独立于客观的历史事件之外,让后世的读者可以不带史官感情色彩的去观察历史事件,随后也可以参考史官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也可以有自己的评价。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发展,越来越科学的历史观,史记之后的所有正史,都是参照史记的办法。
③语言的塑造
左传里面明显的发现有一些虚构的对话,牵扯比较广。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很少对人物进行具体形象的描述,而是经常使用对话来进行人物的塑造。史记是纪传体,他的塑造人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语言对话。以对话来增强故事性,以对话来塑造人物,或以对话来达到某些目的,从左传开始,是一个新的突破。史记是纪传体,如何塑造人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语言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