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孟子
走进孟子
孟子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杰出的辩论家,在唇枪舌战中,他战无不胜,在与高高在上的各国君主对话时,他又游刃有余。不论是怎样的强强对话,他都有制胜法宝。孟子的自信不是建立在他个人的能力与成就上,而是奠基于他的儒家学说,亦即他从孔子那里所得到的思想启发。
儒家的观点是什么?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真诚,就会发现内心有一种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该做的事。该做的事可以总称为“善”,其内容是需要教育来界定的。于是,人在接受教育之后,始终以真诚态度面对自己的责任,并且勇于实践,择善固执,最后可以止于至善。
这样的人是坦荡荡的,是俯仰无愧的,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同时也是快乐无比的。
孟子晚于孔子一百多年,他所处的战国时代中期比孔子的时代更为混乱险恶,但是他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深刻阐述,广为传扬,使儒家学说形成完整的系统,可以应用在人生的每一方面。《孟子》一书就是最佳的例证。
孟子是“温故而知新”的典范。他熟读《诗经》、《书经》,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他善于使用语言,留给后代的格言与成语又多又美;他精于现场辩论,在一问一答之间,使人茅塞顿开,连万乘之君也对他心存敬畏。但最重要的是,他所宣扬的一切都能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从而产生充满自信的快乐。
现代人最重要的不是快乐吗?现代人最缺乏的不是自信吗?那么何不向孟子请教呢?真正的快乐不是源自外在成就,因为外来的东西可得可失,可多可少,并且始终在紧张的竞争状态中。真正的快乐来自真诚,遵从内心的要求去做人处事,就是对人生的肯定与感激,人性的尊严与价值亦在于此。
他能被后世尊为“亚圣”,与孔子思想合称“孔孟之道”,著作又被后代学者定为《四书》之一,这一切荣耀是否实至名归?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希望本书所展现的是孟子的全方位观点,其中又以人性论、修养论、教育观、人生境界说最为关键。这些思想组合为一个结晶体,每一个侧面都映现出核心理念的精彩。
学习孟子,可以明白人类之所以伟大,人性之所以可贵,从而使我们加倍珍惜时光,进行成就自我的修炼之旅。在这一过程中,自信的快乐将泉涌而出。孟子亲身作了示范,我们不妨亦步亦趋。
就像傅佩荣先生所说的,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说从别人角度来设想,去了解别人在什么样情况,他有什么样的需要,你怎么讲他才会听得进去,他才愿意接受。而孟子这一方面的表现也是很特别的。那么孟子有什么独门秘笈?他能教给现代人什么样高超的说话技巧?
1、齐宣王是战国时期有名的齐国国君,他让齐国的霸业达到了一个顶峰。齐宣王不惜耗费巨资,招揽天下各派文人学士来到齐国,封他们为上大夫。孟子就是其中之一,他擅长辩论,与齐宣王的对话气势磅礴,犀利深刻,常常让齐宣王哑口无言。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精彩的对话呢?
2、孟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论家。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位“发明家”。他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成语,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出尔反尔,反求诸己,绰绰有余,这些成语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在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3、孟子创造的成语涉及了方方面面,可以说包罗万象。那么与人相处之道,孟子又创造了什么特别的成语呢?
4、据统计,在《孟子》一书里,孟子创造的成语有137条之多。同时《孟子》一书又处处充满了圣人孟子的智慧,留下了很多至今仍为人称道的至理名言。孟子这位雄辩家又将用什么精辟的语言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呢?
5、孟子针对自我修养和人格培养创造了很多的成语和格言。同时,他又非常鼓励人的实际行动。面对实际生活的时候,孟子又将教给我们怎样的勇气呢?
一,他不是好辩
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听起来好像是孔子与孟子连手打造了这个学派。事实上,孟子晩于孔子一百多年,是努力「私淑」孔子,再成就一家之言的。孔子认为没有人了解自己;而孟子呢?他也觉得遗憾,因为他被当时的人说成「好辩」。所谓好辩,就是口才胜过道理,让人口服而心不服。
孟子的口才确实过人,但不是伶牙俐齿或机智巧辩,而是学问充实与才思敏捷的表现。一般人遇到梁惠王或齐宣王这样的大国君主时,往往察言观色、委婉发言、投其所好,但是孟子秉持儒家立场,主要考虑百姓的需求,所以说话引经据典,随口就组成浅显的成语,使人一听就明白,并且可以传之久远。
譬如,学习缺乏恒心,是「一暴十寒」;只做几件好事就期望改变大局,是「杯水车薪」;推行政治的方法不对,是「缘木求鱼」;做国君的不宜过于耽溺享乐,「流连忘返」;配合民心就可以「事半功倍」;立志上进则有如「迁于乔木」;了解自身处境,行动「绰绰有余」;百姓生活的美景是「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二,他有同理心
孟子与国君谈话时,善于使用比喻。当梁惠王向他抱怨,说自己如何勤政爱民却没有明显的效果时,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用打仗作个比喻。他所说的是:两个士兵在战场上因为贪生怕死而丢掉盔甲兵器,向后逃跑。一个跑了五十步,一个跑了一百步。请问:「五十步笑百步」可以吗?梁惠王立即说「不可」。孟子说的跑五十步的士兵,正是梁惠王啊!除非推行仁政,不然都不够资格要求国家富强。
孟子与齐宣王谈话的资料更多也更有趣。宣王见到有人牵一头牛走过堂下,他不忍心看到牛恐惧发抖的样子,就吩咐换一头羊去杀了祭钟。这个举措引起百姓议论,以为大王吝啬。孟子说他知道宣王是不忍心。宣王很高兴,认为孟子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但是孟子接着提醒宣王不宜「见牛未见羊」,更不可忽视百姓饿死的残酷事实。为政之道很简单,「推广扩充」心中的不忍之情就可以了。
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话,实有颠扑不破的道理。一个人听音乐的快乐,比起同许多人听音乐的快乐,齐宣王会选择哪一种?答案很清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三,为什么非辩不可?
偏差的观念会带来错误的行为,亦即邪说会造成暴行,结果则是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孟子身处战国时代中期,一方面,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另一方面,农家、纵横家、兵家的追随者也游走各国。这个时候若不出而辩论,儒家还有存在的余地吗?
孟子说得似乎偏激:「杨子为我,是无君也;墨子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种判断是偏激的吗?未必如此。孟子是把一种立场推演到它「逻辑的结论」。若是像杨朱一样,「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又怎么肯纳税支持国家政策呢?这不是「不要国君」吗?若是实施墨翟的「兼爱」,同时而平等地爱护每一个人,把自己的父母等同于别人的父母,那不是「无父」(不要自己的父母)吗?无父无君不是与飞禽走兽一样了吗?
至于农家、纵横家、兵家,有的陈义过高,有的只求己利,有的诉诸征战,结果都不是理想的,亦即无法真正为百姓谋求福祉。孟子出而辩论,是为了「正仁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三圣指大禹、周公、孔子。他的结论是「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真理愈辩愈明,孟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
四,传承孔子思想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孟子受业于子思之门人,从孔子算起是第五代弟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他是「道既通」,领悟了孔子思想,又有了新的见解之后,才出来周游列国,希望得君行道,造福百姓。
儒家主张政治的目的是行仁,方法则是上行下效,所以要由国君修身做起。孟子对国君苦口婆心而未必能有什么成绩,这是时代大势所趋。既然如此,就只能寄希望于教育了。教育是要唤醒一个人自觉其价值,肯定自己是道德实践的主体,可以经由修行而成为君子,再往上向往圣人的目标。这一套说法的根据必须落实于人性论上面。有关人性的讨论是孟子书中最精采的部分,也是我们将会继续介绍的。
孔孟所说的都对吗? 我在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讲述“儒家智慧与现代人生”。讲完之后,现场同学提出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一,孔孟所说的都对吗?一位硕士生提问,他说:“依傅教授所介绍的儒家看来,好像这种学说没有任何缺点.但是两千多年以前的观点,怎么可能完全适用于今日?”
这是个好问题,也是许多人心中的疑惑。今天大陆上虽有国学热,但也有一批人存着看热闹的心理,等着看你烟消云散。既然如此,我们确实应该认真思考及响应这个提问。
我所谓的儒家,是以孔子与孟子为代表,而著作则是《论语》与《孟子》。把握住这两本经典,可以再推而广之,包括《大学》、《中庸》、《易传》、《荀子》等书,则至少抓住了学说的主轴,可以进行评估与定位,确定儒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
《论语》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是由孔子的第二代弟子(有若与曾参的学生)所编纂而成的。这些材料是孔子的第一代弟子为他守丧三年期间,大家每日为思念老师而反复讲习传颂的。《论语》大都是类似格言的短句,其故在此。那么,其中所记的难道都对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孔子所说的话,经由学生从各个角度提问,展示了一个“一以贯之”的道理。孔子因材施教,但核心思想始终如一,就是要人“行仁”。行仁符合人性的要求,行仁必须透过教育而明白该如何做;行仁带来最深刻的快乐。必要时,人应该“杀身成仁”,牺牲生命来完成行仁的目的。“仁”字“从人从二”,表示个人不能脱离群体而成就自己。儒家的淑世精神奠基于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更显示了人格平等、人性等值的人文主义立场。这样的学说有何错误可言?
其次,《论语》所记是二千五百年前的生活处境,其中谈到有关封建社会的制度与礼仪规范,当然不合今日生活之所需。这一部分不妨视之为时代的限制,无所谓对错问题。譬如,孔子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背景是:孔子每次上朝时,按照当时礼仪的规定,在堂下先跪拜一次,上堂之后再跪拜一次。结果可能因而受人嘲讽,说他大概是想要谄媚国君。事实上,孔子是依礼而行,不像许多大夫只在上堂之后才跪拜,显得过于傲慢。像这一类数据在今天看来只有一个意义,就是:在社会上长幼尊卑都应该“依礼而行”。今天谁可能再向长官或国家领袖行跪拜之礼呢?
另外《论语》中像“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些语句在适当理解之后,也不是我们从字面上所见的那种含意,因而也谈不上是什么缺点。
至于《孟子》一书,则是由孟子本人与几位学生仔细修订过的。书中公开谈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甚至有学生多次直接质疑孟子,认为他某件事做错了,某句话说得不恰当。然后呢?孟子一一详加说明与驳斥,根本不需要我们再来为他辩护。只要熟读原文数据,就不会再认为孟子只是徒逞口舌之利而已。
孟子真正受人误解的,是他的“性善”之说。许多人根据南宋朱熹的批注去理解孟子,把孟子当成主张“人性本善”了。但是,请别忘记一件事实。先秦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比孟子晚了六、七十年,他在〈性恶篇〉四度提及“孟子曰性善”,然后把孟子的“性善”说成“性本善”,再予以大力批判。荀子的批判对不对呢?我的怀疑是:荀子可能没有认真念过《孟子.告子篇上》,所以才会误会他所说的是性本善。孟子说的是什么?他说:人心有四端,就好像人身有四肢。四端表现出来成为四种行为是“仁、义、礼、智”,这些行为才称为“善”。这可理解为“人性向善”而不可说是本善。孟子擅长使用比喻,原因之一或许是:人性本身实在无法直接说清楚。
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句话很明显,是用水来比喻人性,“水向下流”,人性呢?自然是“向善”了。他多次使用“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兽之走圹”这些语词来描写人性是动态向善的。最直截了当的一句比喻是:“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心以理义为悦,当然表示理义并非我心所本有,而是我心始终“向着”理义。这不是主张“人性向善”又是什么?
说明此理之后,我转而请教这位提问的同学:“请你指出孔子与孟子的言论中,有哪一句话是错误的?”他尴尬地低下头,没有作声。全场一千多位师生也不发一语。
二,如何判断经典原意?
接着,一位博士生提出问题:“请问,在研究《论语》时,我看过魏朝何晏、宋朝朱熹与清朝刘宝楠三人的注解,但是要如何判断谁说的是对的呢?”这也是一个好问题。我们阅读古代经典,常有类似的困扰。我的回答如下:
历代以来有关《论语》的注解,大约有四百多种,有些编辑成书,有些散见于文集中。就以近代来说,刘宝楠之后也有不下数十种批注是较为知名的,那么如何进行判读呢?这里涉及的是诠释学的问题,亦即如何“理解与解释”经典。若想读懂一段文字,完整而标准的程序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
一,这段话“究竟”在说什么?这时要靠文字训诂及考据方面的专家所下的功夫。问题是这些专家的意见未必一致,所以还需要广泛阅读相关研究成果。譬如,我在探讨《庄子》时,先花三个月仔细阅读王叔岷先生的《庄子校诠》,将近一千五百页,其中对庄子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作了精细考核,但经常是两三种意思并列而难以决定。若没有这本书的帮助,我是不可能深入理解庄子的。在探讨《论语》时,我认真读过的书,除了提问者所列的三种之外,主要还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这本书收录了四百家注解的重要观点),以及日本学者竹添光鸿的《论语会笺》(这本书综合了日本学界长期研究的成果)。
二,这段话“想要”说什么?每一个时代与每一个社会,都有自身的共同处境与共同话题。这些是当时的人在谈话时所“预设”的情况,虽然没有明白说出来,但却是不可或缺的背景色彩。譬如,孔子的学生为何经常请教“如何从政”?因为孔子首先开始了平民教育,让平民有机会从政做官,为百姓服务。学生当然知道老师的教导与期许。另外,孔子一再谈到“仁”字,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礼坏乐崩”,必须靠教育启发人心的自觉,让人主动愿意行仁以完成人生目的。因此,若想了解某一段话,必须知道其时代与社会的特殊处境。
三,这段话“能够”说什么?孔子说的一句话,可能有三、四种,甚至更多的不同注解,这些注解代表这句话被人们理解的各种“可能性”。一句话有其无法限制的可能性,我们要设法多加学习,以免成为井底之蛙。但是,这些注解又要如何分辨其价值呢?这就牵涉到下一步了。
四,这段话“应该”说什么?这是研究者本人必须做的判断。如果真的依照前面三个步骤进行,既知道原文的字句,又明白时代的处境,同时还看了历代的注解,这时就要靠自己了。如何判断这个“应该”呢?两个原则:一是求其经典内部的圆融一致,不可形成自相矛盾;二是让经典回归经验,看看是否与今日的生活经验可以对应。
最后,就算我个人认定这段话“应该”是什么意思,我的见解对别人而言也只是许多“可能性”之一而已。学术因此是天下之公器,是开放给一代一代的学者去精益求精的。
孟子的智慧之修养见功夫
(一)(2009-06-09 16:53:30)
听到修养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会有压力,为什么非修养不可呢?修养到什么程度才算够呢?修养是很辛苦的事,可能带来快乐吗?孟子会告诉我们这一切的答案。
一、孟子的经验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离娄下》),人跟其他动物的差别只有一点点,我们应该设法去存养扩充,如果没有把这一点点发展开来,实践出来,那跟动物差别就不大了,所以修养是人之成人的必经之途。修养的范围很广,受教育,各种自我成长的要求,等等,都可以包括在内。我们不妨从孟子自己的经验说起。
孟子刚到齐国的时候,齐宣王对他非常重视。有一个学生问孟子,现在齐王让先生来当卿相这样的大官的话,您会不会动心呢?
孟子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话,反过来也就是说,如果富贵一来就沉溺于享受,贫贱一来就放弃志向,威武一来就屈服了,就是做不到不动心的要求。现在,孟子怎么说呢?不会的,我40岁就不动心了。这里面就有意思了。孔子说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到40岁的时候没有任何迷惑,所有人间的问题孔子都可以讲出道理。孟子40岁不动心,也是对所有事情都了解了,所以不会心猿意马。
学生接着问,不动心是怎么做到的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个比较容易;然后选择怎么跟别人来往,选择做什么事业,以什么方式来做,这个就比较难了,因为会和其他人构成某种关系。选择需要勇气,勇气培养好了,才能够在关键时刻作一个抉择,所以孟子就从培养勇气开始说。他说有三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以勇士北宫黝为例。北宫黝怎样培养勇气呢?肌肤被刺不退缩,眼睛被戳不逃避。这两点就很可怕了,你要刺我,要戳我眼睛,我毫不在乎,一点都不逃避。不但如此,他觉得受到一点小挫折,就像在公共场所被人家鞭打一样。这个人自尊心特别强,他既不受平凡小民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他把刺杀大国君主看成刺杀平凡小民一样,对诸侯毫不畏惧,听到斥骂一定反击。北宫黝就像司马迁笔下《刺客列传》里的那些游侠,个个武功高强,一人可以敌几十人,他才有这样的魄力,才可以表现出这种勇气。这种勇气,一般人即使想做也不见得做得到。它是外发的,具有某种体格上或者武功上的卓越之处。
第二种,以孟施舍为例。孟施舍对待不能战胜的,就像对待足以战胜的一样,就是说虽然我的兵力比你少很多,但是我的士气很高,心态很好,很坚定,我一定可以把你打败。孟施舍说,如果衡量敌得过才前进,考虑可以胜才交战,就说明我是害怕众多军队的人。怎么能做到必胜呢?不过是无所畏惧罢了。这是第二种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比如参加考试,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行,我一定成功;推销员去推销东西的时候,要相信我一定如何如何。这种办法,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自信,是内敛的。
第三种,孟子是引述曾参的话来说明的。曾参对弟子说,你爱好勇敢吗?我曾经听孔子谈过大勇的作风。接下去的一段话,《论语》里并没有出现,我们平常都以为是孟子说的,其实是孟子转述孔子的话:“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意思是说,反省自己觉得理屈,即使面对平凡小民,我难道不害怕吗?不能说人家是个老百姓,没有身份,没有地位,我就欺负他。但是,如果反省自己觉得理直,即使面对千人万人,我照样向前走去。我们平常总喜欢用后面这一半,常常觉得自己都是理直的;其实前面那一半更重要,很多时候我们是理亏的,或者我们开始以为自己对,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认错。别人是小孩子也好,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也好,我们都要觉得惭愧,觉得害怕。这是真正的勇敢。
所以勇敢分三种,第一种是外发,第二种是内敛,第三种是上诉,上诉于人间的正义、人间的公理。
现在我们知道孟子的基本立场了,作为儒家,不能靠外在的武力,也不能仅靠精神上的某种想法或信念,而要看是否合理,是否正当。
学生接着问,除了先生之外,还有别人也不动心,先生有什么特色呢?孟子说,第一,我能知言;第二,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什么叫知言?大家想想,《论语》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再想想,《论语》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孟子所说,接的就是《论语》最后一句话。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你要听得懂里面有什么问题、盲点、执着,他的困境何在,再比如他为什么闪烁其辞呢,都要能听得懂,这样才能了解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不是平常的话,孔子这样说,到孟子的时候真的做到了,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是有他的资格的。
更难的是第二点,浩然之气。这个词,以前没有人用过。什么叫浩然呢?浩然就是下雨很多,河水暴涨,流入下游的时候水势很大。
那什么叫浩然之气呢?我们呼吸一口气,怎么变浩然呢?
二、浩然之气
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为什么?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仅靠笔述口说,实在是讲不清楚。
很多人生问题,要有体验才能很好地理解。比如有人上台演讲,他说,今天的主题是恋爱,恋爱是怎么一回事呢?有经验的人不讲也懂得,没有经验的人讲了也不懂,所以谢谢各位。浩然之气也是如此。我修炼了一辈子,你这么年轻的学生问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但孟子还是说了:
“那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用直来培养而不加妨°,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那种气,要用义跟道来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累积义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萎缩了。”
义就是做事有正当性,道就是人生找到正确的路来配合。平常做任何事,都要想到做正当的事,要慢慢地培养,累积久了自然就会产生这种气。但是不能预期,我们已经做了一百件好事了,怎么还没有这种气呢?不能说非要做几件好事它就出现。内心里面要常常想着它,但是千万不要主动助长。后面接着就是揠苗助长的故事。
孟子提到三个比较核心的字。第一个是直,我们讲儒家,常常要碰到这个字。直代表真诚,真诚而正直,内心无愧,不自欺,也不找借口。
第二个是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宜。今天这么做对,明天这么做不一定对;张三这么做对,李四这么做不一定对,所以需要高度的智慧去判断。
我们可以补充说明一点。孟子曾提到“大人”这个词,大人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政治领袖,二是指德行圆满的人。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离娄下》)意思是说,德行圆满的人,说话不必守信,做事不必有结果,只要看义在哪里。儒家讲信用,为什么说言不必信呢?这样一来,很多人会说,你看,我现在说话不守信是孟子的启发。那还得了!我们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说话不必守信而要看该不该呢?这是因为守信到实践之间有时间的落差。
比如说,我最近买了把猎枪,你说下个月要借去打猎,好朋友没问题,我答应你。但是就在这一个月你患了抑郁症,有自杀的倾向,那么我还借枪给你吗?或许我可以说,守信就好,你怎么做是你的事。但如果你真的自杀了,至少我有道义责任啊。这个“惟义所在”的义,就是适当性和正当性。
儒家讲“义”这个字,真是千言万语不容易说清楚。所以孔子要强调,仁者之外还要做智者,智者就需要像水一样,遇到山就转弯,遇到坑就把它填满,要随着各种情势的变化作调整。仁者呢?相对还比较单纯,仁者喜欢的是山嘛,有矿物,有植物,有动物,无所不包容,这是仁者。孔子强调仁、智并重,再加上勇敢可以去实践,成为三达德,也就是“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孟子》里面提到仁,跟义并举,仁是人心,义是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路怎么走。
第三个是道。义跟道怎么分别呢?道是人类共同的正路,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人,我立志走上人类的光明大道,这是道。所以通常这个道会具体表现为社会的礼仪、礼节、礼貌。跟别人交往的时候,要走什么路呢?不要想太多,照着一般社会的共识、共同的规范礼仪去走就对了。怎么变通呢?那是义的事情,义就是适宜不适宜。
第一,我很真诚,一定要求自己做正确的事。第二,真正做事的时候判断是否适当,是否正当。第三个,永远要记得,要走在人类的光明大道上。直、义、道就是孟子修养的秘诀。
孟子说自己这一生最大的心得,就是浩然之气。有了浩然之气,内心就会充实圆满,无比快乐。
三、修养从心开始
我们再回到开头,人跟其他动物的一点点差别在哪里?孟子认为就是心。他说:“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告子上》)赵孟就是赵盾,是晋国三卿里面很有权力的人,他可以让你得到富贵,也可以让你变成贫贱。但是孟子说,“人人有贵于己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尊贵的东西,是什么?心。这个字有时候显得很抽象,落实来说就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比如,现在要做一件事,我要问,是别人要我做的还是我自己愿意做的?如果自觉的话,就说好,我自己愿意做,由内而发,这就是我的心在运作了。如果是别人叫我做才做,我不过是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已,哪里有什么主体性,哪里有什么内在价值呢?儒家观念就在这里。孟子说,这个心是一个人最可贵的部分。为什么?因为心是天给我的。我们学习儒家经典,千万不要忘记“天”这个概念。在孔子那里,四十而不惑后面是什么?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后来所做的事就是奉行天命,周游列国,虽然非常艰苦,但是他从来不抱怨,而是尽力而为。两次差点被杀,都把天抬出来,作为他诉求的对象。孟子也不例外,他讲到天的时候充满崇敬的心情。他甚至怎么表达自己一生的抱负呢?他说:“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公孙丑下》)天还不想让天下太平吧,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呢?天要治好天下,我才有这样的机会,这是儒家的基本立场。心是天给的,每一个人都有心,就看我们觉不觉。如果从来不自觉,不能觉察这个心有什么内在的要求,就恐怕一辈子都糊里糊涂过日子了。
修养要从心开始,这个心有什么特色?
第一,不太确定。孟子引用孔子的话说,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失去;出去回来没有一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它的方向。大概说的就是心吧?我们要了解,心代表你的心思,是一种自觉的能力,有时候会跑来跑去,充满不确定性。
第二,可能会被茅草堵塞。孟子跟人辩论的时候说:“山坡上的小径一点点宽,经常有人去走才会变成路;只要一段时间没有人走,茅草就会堵塞它。现在茅草堵塞住你的心了。”我们的心如果不去阅读、不去思考、不去学习,隔一段时间就又被堵塞住了,被什么堵塞住了?名利、权位。第三,很容易陷溺。什么叫陷溺呢?孟子说:“丰年时,年轻人大多懒惰;荒年时,年轻人大多凶暴,这不是天生资质有什么不同,而是后天的环境使他们的心陷溺在某一种情况下造成的。”
最后一点,心会丢失不见。一个人价值观颠倒错乱,叫做“失其本心”(《告子上》),把本来的心丧失掉了。所以孟子强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把失去的心找回来。现在养宠物的很多,经常看到街上有人贴寻猫、寻狗的启事,说找到的话必有重谢之类。但是孟子说,鸡和狗走失了,知道去寻找,心不见了,为什么不去找呢?
怎么修养内心呢?孟子的境界很高,他指给我们一条比较好走的路。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下》)要修养内心,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方法。我们知道,一方面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的话,为什么要继续活着呢?没有欲望的话,怎么去发展各种潜能,追求各种正面的成就呢?另一方面,欲望太多的话就成了负担,整天处心积虑,不可能快乐。所以孟子说,要修养内心,减少欲望是第一步。故宫里有个养心殿,皇帝也要养心,可是要从寡欲开始,他怎么能做到呢?所以只是门面而已。
接着要知耻。孟子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我读书的时候,老师的·译都很直接:一个人不能无耻,无耻这种羞耻是真正无耻的。这好像不是孟子的本意,因为完全没有正面的启发。孟子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人不可以没有羞耻,把没有羞耻当作羞耻,就不会有羞耻了,你就不会做可耻的事情了。这就比较正面,比较积极。孟子还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有这么一个人,无名指弯曲着伸不直,既不疼痛,也不妨°做事,但是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要他去很远的秦国或楚国治疗,他也不嫌远。手指不如别人,知道羞耻;心不如别人,却不觉得羞耻,这不是本末倒置吗?我们的生活中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很多人跑到国外整形美容,到后来父母都不认识了,何必如此呢?
再就是慎言,说话要谨慎。有关说话的问题,一向是四个字,叫祸从口出。可以再加上四个字,病从口入。一张口可以管好的话,人生的问题就去掉一大半了。孟子希望我们谨慎说话,如果在背后批评别人,招来后患怎么办呢?
好,下面我们谈修养的正面方法。
首先,自我反省,从自己开始。孟子一直强调“反求诸己”,他说,做人处事就像比赛射箭一样,端正好姿势,再把箭射出去;如果没有射中,不要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求诸己”,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回过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然后加以改善,下次就有更好的机会了。
孟子的自我反省绝不是完全被动的,他举过一个例子。假定有个人对我非常粗暴蛮横,我绝不跟他吵架,一定先自我反省:第一,我是不是不仁,做了不好的事呢?不是。我是不是没有礼貌,对别人不够客气呢?也不是。最后一个,事不过三啊,我是不是没有尽心竭力,做事情不够尽责呢?反省后肯定自己尽心竭力了,而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一样,这就说明他是个妄人,狂妄之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何必计较呢?这是孟子的方式。他先自我反省,反省透彻了,真的是不能怪我,代表你有问题,反击回去就很厉害。孟子很奇怪,动不动就说别人像禽兽一样。说实在的,说一个人像禽兽一样,有时候对禽兽反而是一种侮辱,因为禽兽不会做禽兽不如的事嘛。孟子的自我反省是有原则的,不完全是礼让。很多人说儒家是温良恭俭让,那只是一方面;“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是儒家,儒家是有正义精神的。
接着,孟子提到“尚志”,读书人要提升自己的志向。什么志向?仁和义。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仁和义来自人性的要求,并不是别人叫我做我才做,而是我真诚地希望以适当的方式跟所有人来往,见到父母要孝顺,见到朋友要讲信用,上班要认真工作,这是内心自然的愿望。做到了就是有仁有义,但还是要沿着目标向上走。
颜渊是孔子的弟子,他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滕文公上》)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像舜一样。舜本来很平凡,家里也很穷困,遭遇更是比我们都凄惨,他到最后都可以做得到,我们为什么做不到呢?
所以人跟人不要比较表面的荣华富贵,也不要比较出身背景,而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看到别人有正面的成就要见贤思齐。颜渊为什么伟大?在《论语》中看不太清楚,因为颜渊上课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孔子说,我跟颜渊谈了半天,他从来不会违逆我的意思,好像很笨一样,“不违如愚”。但是下课之后看颜渊的作为,他真的是去自己研究,并且加以发挥,所以孔子最后说“回也不愚”,颜渊并不笨啊。
古代的一些伟人,如大禹治水,后稷教百姓稼穑(就是种田),让大家有粮食吃,都很了不起。这两个人的成就可谓光耀千古。但是颜渊呢?才活到40岁,也没机会做官,孔子都觉得很遗憾。颜渊过世,孔子哭得非常伤心,为什么?他惋惜这个人才没有来得及服务社会。但是孟子说:“禹、稷、颜子,异地则皆然。”(《离娄下》)大禹、后稷、颜渊,如果换一个处境做的都是一样的。诸位想想看,颜渊地下有知,一定会感激涕零。孟子真是了不起,居然可以让颜渊这个来不及发挥抱负的人跟大禹、后稷并列。孟子的眼光和历史观是超人一等的,一般人只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孟子可以看透一个人内在的修炼跟外在的可能成就。一个人不能选择时代,也不能说一定非要活到多么高寿,我们要学习的是颜渊那样的志向。
最后,当然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这又是了不起的话。
四、修养的成效
开头我们曾提出一个问题,修养会带来快乐吗?如果坚持了很久,苦得不得了,看看别人没修养的,一天到晚吃喝玩乐都很开心,心里难免想,早知道这样就不要修养了。我教书有时候也蛮灰心的。有学生抱怨说,听老师讲儒家之后才知道应该孝顺父母,不听你的课就不用孝顺了。我应该让学生知道,孝顺不是老师教你孝顺才孝顺,而是你自己懂了孟子思想,懂得人性的道理,孝顺的时候快乐就会由内而发。当然,年轻的学生有时候是故意开玩笑讲那些话的。
2008年5月26日,汶川大地震之后两个星期,我到四川绵阳给北川中学的学生做演讲,那场演讲是我这一生最难的挑战。这么大的灾难刚刚发生,面对高中生能说什么呢?我认真地把我所能说的说了,结束的时候看到对面墙上有一行标语,天降大任于中国,我就跟同学们说:“大家知道这句话前面一半是出于《孟子》吗?”他们说知道。我就给他们念这段话,才念了第一句,一千多位学生一起念起来,那场面真令人感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前面苦得不得了,到最后震撼你的心思,坚定你的志节,让你可以得到以前所没有的才干。没有经过锤炼怎么可能成为真金呢?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一起念那样一段文字,都觉得确实古代、现代融合为一了。在这么大的患难里面不但不要气馁,反而更要振作起来。所以你说,修养好不好?修养到最后,感觉到我这一生可以承担更大的使命了。
《孟子》里谈修养的快乐,还是以舜为例。孟子说,舜吃干粮啃野菜的时候,就像准备一辈子这么过似的。当他当上了天子,穿着麻葛单衣,弹着琴,尧的两个女儿侍候着,又像本来就享有这种生活似的。什么意思呢?乐天知命。舜穷困的时候,觉得我这一生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什么关系。后来当了天子之后,有各种享受,觉得这也没什么特别,因为我的心不在享受上。“若固有之”,好像本来就是如此,人生都在自己手上,这是《孟子》里描写舜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
在这里我想到《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庄子很喜欢拿孔子作为古代人物的一个代表,有时候加以批评,有时加以称赞。孔子在陈蔡之间被围,几天没有什么粮食,学生们开始抱怨了。孔子对他们说,君子“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庄子·让王》),穷困的时候快乐,通达的时候快乐,我的快乐不在于穷困跟通达,而在于道。孟子跟孔子是一致的。
现在我们应该明白了,为什么要修养?修养是成就自己,到达某种程度之后,快乐就会由内而发。
孟子还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穷困的时候努力让自己变得完美,显达的时候让天下人一起变得完美,这就是读书人的理想。仔细阅读《孟子》中的这些描写,我们会发现,修养是多么关键,由修养而来的快乐又是多么让人赞叹。
孟子甚至还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尽心下》)去向权贵进言,一定要先把他看轻,不要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为什么?权贵要生活的享受,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不要这种享受,我把古人的理想加以实践,为百姓服务,所以何必害怕他呢?这代表人格是平等的。
官职、地位,要看个人的专长跟机会,人格是要自己负责的。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这句话中提到了「天、地、人」。简单分辨,天是指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地是指山川形势的优劣;人则是指社会风气所形成的趋势,亦即我们常说的「民气可用」。
传统之美·孟子之“不告而娶”
孟子确实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但是他接着又说:“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意思是:舜没有禀告父母就娶妻,就是担心没有后代,所以君子认为他如同禀告了一样。原来孟子是在为舜辩护,说舜的“不告而娶”比起“无后”,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不过,没有后代的严重性,在古代男性中心的社会(尤其是男性负责祭祀祖先的大任)是可以理解的;在今日男女平权又广受教育,并且无后也可能涉及生理因素,就没有必要过度强调了。至少大家都有了新的共识,就是:生养子女还不够,必须好好教育才是。子女若是走上邪路,则不仅祖先蒙羞,整个社会也将受累。胡适先生为文期许儿子“不要危害社会”,可谓发人深省。
因此,讨论孟子的孝顺观时,不妨撇开这句话,看看他有什么比较积极的建议。子女孝顺父母,所奉养的不应只是父母的身体,还须特别重视父母的心意;不仅如此,以舜为例,他除了“不告而娶”之外,对父母的孝顺才真正让人佩服。孟子借着两段史料,发挥他个人的见解,以下分别加以说明。
一、养志为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角色也逐渐演变,那么在人际相处上有何优先级?并且,在一生中最须持守的又是什么?
孟子说:“哪一种事奉最重要?事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最重要。不丧失自己的节操而能事奉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自己的节操还能事奉父母的,我没有听说过。谁能不事奉别人?事奉父母是一切事奉的根本;谁能不守护别人?守护自身是一切守护的根本。”那么,事亲与守身如何结合呢?他以曾子为例。
他说:“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晢时,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食物时,一定要请示剩下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一定说‘有’。曾晢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有肉。但是撤除食物时,不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多余的,他就说‘没有了’,准备留到下一顿再给父亲吃。这叫做奉养父亲的口腹。像曾子那样,才可称为奉养父亲的心意。事奉父母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养志”是指奉养父母的心意,就是按其心意去行善积德,使事亲与守身相与并进,人生也将日趋美好。
二、舜之大孝
孟子推崇最多并且叙述最详的古人是舜。舜的生平遭遇与德行修养也确实与众不同。
孟子说:“天下的人都十分高兴,要来归顺自己,但是把这一切看成像草芥一样的,只有舜是如此。不能得到父母的欢心,没有办法做人;不能顺从父母的心意,没有办法做儿子。舜竭尽全力孝顺父母,终于使他的父亲瞽瞍高兴了;瞽瞍高兴了,天下的人也受到了感化;瞽瞍高兴了,天下父子之间的伦常也就确定了。这叫做大孝。”
瞽瞍对舜如何?众所周知,简直是坏到极点,但是舜依然无怨无恨,并且更用心思去孝顺。人间的各种关系中,只有“父母与子女”这一伦是命中注定而不可违逆的。换言之,无论父母的作为如何,子女都不能忘记或放弃自己的孝心。这是人之大伦。年轻人也许很难认同这样的观念,但是年轻人将来也有可能为人父母;并且,如果不以孝顺作为人类社会的首善,那么人类生命代代相传的危机将立即浮现,进而导致其它人伦关系也将陷于困境。
孟子特别肯定舜的作为是大孝,原因就是舜把孝顺父母看得比当帝王更为重要。舜的孝顺成为天下人的表率之后,要使天下太平就很容易了。
孟子的智慧01_孟子这个人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被尊为圣人。但是代表孔子思想的《论语》,却只记载了孔子的一些只言片语,由于语境不详,词句不完整,引起了后人的不同理解,甚至为此争论不休。孔子身后一百多年,出现了孟子,其著书《孟子》三万余字,完整系统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从此孔孟之道成为儒家思想的代表。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但是传说孔子有弟子三千,为什么孔子的弟子中,却没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呢?孟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够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学习孟子的思想,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百家讲坛特别邀请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孟子的智慧02_教育这件事
现代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给孩子们文化知识,而孟子所说的教育,是教给孩子们为人处世的道理。那么按照孟子对教育的解释,做父母的在家里就可以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为什么还要请老师来教育孩子呢?在现代社会中,当老师是要有相应学历的,小学老师要中专毕业,中学老师要大学毕业,要当大学老师,那就一定得是个硕士甚至博士才行。那么在孟子所说的教育这件事里,当一名老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 孟子的智慧03_什么叫孝顺
我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甚至采取“举孝廉”的方式,选拔官员,就是在民间推举最孝顺的人做官。因为在儒家文化思想体系里,一个孝顺的人,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诚实的人,一定可以做个好官,而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是没有资格为官的。甚至直到今天,是否孝顺父母,仍然是评判一个人人品的很重要指标。于是就有人提出,如果想要好好孝顺父母,就必须事事顺从父母。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所说所做的一切难道都是对的吗?如果父母犯了错误,子女该怎么办?如果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子女又该怎么做?而在孟子看来,哪些行为是不孝的?子女怎么做,才能称之为孝呢?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子女和父母相处融洽呢?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而把“修身”列在首位,是因为古人认为良好的个人修养是一切成功的基础。就是在当今社会,是否有修养也是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指标。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评价某某人很有修养或者谁谁修养不好。那么在傅佩荣教授看来,修养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养?我们又应该怎么修养?修养最终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哪些改变呢? 百家讲坛特别邀请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修养的奥秘。孟子的智慧05_仁政的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割据,战乱频发,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各诸侯国君主都试图寻求一种更好的治国方法,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此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仁学”和“德治”的理论,提出了以仁政治国的思想,认为行“仁”才是统一天下最好的办法。在当时,孟子的主张得到了国君和大臣们的普遍认可。但奇怪的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位君主去真正实践孟子的主张。那么仁政的思想为什么被普遍认可却不被采纳?施行仁政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而施行仁政又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什么好处呢?孟子的智慧06_批判异端
在现代社会中,通常,自居正统的人把异己的观点称为异端。关于异端,孔子曾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就是说,孔子认为构建好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批判异端。在孔子身后一百多年,孟子继承了他的思想,但是在对待异端的问题上,孟子却和孔子的观点完全相反。孟子主张坚决地批判异端。同样是对待异端,为什么孔子不去批驳,而孟子却一定要进行激烈地批驳呢?孟子是如何批判异端的?他批判异端的意义是什么?孟子所说的异端又指的是哪些思想呢?请继续关注台湾大学著名学者傅佩荣教授为我们讲《孟子的智慧》。孟子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经常同其他学派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孟子生性知言善辩,把辩论的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关于孟子的口才,人们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孟子辩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有人认为孟子只不过是强词夺理的诡辩。那么我们就来看一看,孟子究竟是怎样进行辩论的?孟子的辩论到底是有理有据,还仅仅是逞口舌之利的诡辩?孟子的能言善辩对于推广儒家思想,都起到了哪些作用?孟子的智慧08_人性的善恶
傅佩荣教授认为,荀子的性恶论找不到理论依据,不能自圆其说,所以是不能成立的。我们普遍认为,儒家的观点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傅佩荣教授却说,性本善是荀子强加给孟子的,在理论上也说不通,那么孟子的人性论到底是什么呢?孟子的智慧09_快乐度人生
现代社会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看来快乐生活,是现代人的最高追求。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生活呢?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甚至被后人讥笑为”丧家犬”,但孔子却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而孟子又是如何解释快乐的?孟子为什么说,快乐是和危险是连在一起的?那么人生的快乐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快乐,又应该怎样追求快乐的人生呢?
第二篇:《孟子》故事
《孟子》故事 第一课时
一.事半功倍 原文:
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
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注释:
万乘:万辆兵车,比喻国家之大。行:施行。悦:喜爱。解:解救。
倒悬:身体倒置,头部朝下。事:指做事。半:指一半。功:指功效。倍:指一倍。
齐国人有俗谚说:“虽然有智慧,不如趁形势;虽然有锄头,不如等农时。”现在要称王天下却是很容易的。夏、殷、周三朝兴盛时,土地没有超过纵横一千里的,而现在齐国有那么大的地方了;鸡鸣狗叫互相听到,一直传到四周的国境,齐国已经有那么多的百姓了。土地不必再扩大,百姓不必再招聚,施行仁政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挡得了的。况且,仁德的君王不出现,没有比现在隔得更长的了;百姓受暴政折磨的痛苦,没有比现在更厉害的了。饥饿的人什么都吃不挑拣,干渴的人什么都喝不挑拣。孔子说:“德政的流行,比驿站传递政令还要快。”当今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施行仁政,百姓对此感到喜悦,就像在倒悬着时被解救下来一样。所以,事情只要做古人的一半,功效必定是古人的一倍,这只有现在这个时候才能办到。
点评:救民于水火之中,是一个国家国君的责任。仁政是世人所向往、众望所归的事情。在一个充满正义、仁爱的国家里,百姓才能够安居乐业。
二.掘井九轫不及泉,犹为弃井 原文: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章句上》
译文:
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七丈二尺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注释:
有为者:有所作为的人,成功的人。辟若:好像。掘:挖。
九轫:轫,古代一种长度单位,九轫是指很深。犹:仍然。弃井:不能用的井。
有一日,孟子看到一个人在挖井,已经挖了七丈二尺,可又停下来不想挖了。孟子问他:“老兄,你怎么不继续挖了?说不定再往下挖一点,底下就会有水了。”这个人说:“我已经挖了这么深,也没看见有水,这里一定没有水。”孟子听了就鼓励他说:“继续挖啊,不要放弃。你已经挖了这么深,在往下挖一点就会有水涌上来的。”可是那个人听也不听,扭头便走。他心里还是那个念头:这儿一定没水。于是便扛着锹去另一个地方掘井了。孟子看了摇摇头感叹地说:“掘到七丈深,离水泉涌流只有一步之遥了,就这样放弃了,多可惜呀?”
评点:
掘井人没有专一的目标,做事情也不能够持之以恒,总是三心二意,半途而废。这就告诉我们,办任何事情,就像掘井一样,若不到泉水涌流出来便放弃不做了,就永远不会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第二课时
三.五十步笑百步 原文: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译文:
战鼓咚咚,交战开始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奔逃,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下了。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而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行不行呢?
注释:
填然:咚咚敲鼓的样子。鼓:敲鼓。
接:(打仗的双方在大战场上)相遇。曳:拖着。兵:指兵器。止:停止。笑:嘲笑。
在古代的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诸侯的王国。这些国家都采取合纵连横的计策,和远方的国家交朋友而去进攻离自己近的国家。战争年年都有,这可苦坏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到了这种情况,就决定去周游列国,每到一个国家都要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有一天,孟子来到梁国,见到喜欢打仗的梁惠王。梁惠王听说过孟子很有才能,就对孟子说:“我尽心尽力的治理我的国家,又用心爱护我的百姓,为什么却不见这里的百姓增多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这么喜欢打仗,我就拿打仗给您作个比喻吧!打仗时战鼓咚咚,两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场惨烈的厮杀开始了。厮杀的结果,打败的一方弃盔丢甲,鬼哭狼嚎,飞奔着逃命。有一个兵士跑得很慢,只跑了五十步,往回看到敌人不再追赶自己了,就停了下来。他往前看,发现有一个士兵已经跑了一百步远。于是就嘲笑他说:‘你真是贪生怕死啊!’,这个士兵这么做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护你的百姓,可你喜欢打仗,战争会让百姓遭殃。这与只跑了五十步的那个人是同样道理呀。”
点评:
这个故事是说那些爱嘲笑别人的人,以小失败去嘲笑大失败的人,两个人都失败了,虽然程度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使小朋友取得了一点成绩,我们也不应该骄傲和嘲笑别人的。
四.王顾左右而言他 原文:
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注释: 顾:看。言:说
有一天,孟子对齐国的国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个臣下要去楚国,将他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给他的一个朋友照料。等这个人回来时,却发现自己的妻子孩子在挨饿受冻,他应当怎样对待这个朋友呢?”国王回答说:“应该和这个朋友断交。”孟子接着又说:“做官的人管理不好自己的属下,应该怎么办呢?”国王回答说:“应该把他撤职,不让他当官。”孟子说:“那如果国家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百姓不能幸福快乐的生活怎么办呢?”这个国王听到这话,不敢正对孟子,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扭过头去看他左右的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
评点:
故事里的齐国国王在面对孟子的提问时,开始还能回答得井井有条。但后来却被孟子问到无法回答了,不敢看孟子。这是因为他没有把国家治理的很好,也不能说自己不当国王了,所以陷入了尴尬之中。这就告诉我们: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尽心尽力的做好,不要等到老师或者别人问起来,觉得不好意思。
第三课时
五.人性之善,犹水就下 原文: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章句上》
译文:
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
注释: 善:善良。犹:好像。就:靠近,接近。
婴儿一生下来,哇哇啼哭,这个小生命是没有坏心思的,也不懂得如何做坏事。人的本性就像是一天湍急的流水,虽然流水从东方开了缺口便向东流,从西方开了缺口便向西流,水诚然是没有东流西流的定向,但是它有向上或向下的定向。婴儿也是这样的,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人性的善良,正好像水性的向下流。人没有不善良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当然,拍水使它跳起来,可以高过额角。激水使它倒流,可以引上高山。但这不是流水的本性,而是形势使它做出改变的的。一个人生下来之后,如果受到坏人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他做坏事的,人的本性也是有可能改变的。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评点: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坏人坏事,千万不要以那些人和事为榜样,去做与自己善良的本性不符合的事情。
六.慎汝所与
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孟子•离娄下》
译文:
逢蒙向羿学射箭,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杀害了羿。孟子知道了,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
注释:
逢蒙,羿的学生,后背叛羿,帮助有穷国的相寒浞杀死了羿。羿,传说是古代有穷国的国君,以善射闻名。尽:完全。道:技艺。惟:只有。愈:超过。罪:过错。
一个叫逢蒙的人向神射手羿学习射箭,当逢蒙完全学会了羿的技术后,他想到天下只有羿比自己强,于是就趁羿不注意,杀害了他。孟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这件事羿也有过错。”公明仪说:“羿怎么会有过错呢?他好像没有错”孟子说:“过错小一点罢了,不能说没有过错。当初,郑国派一个将军子濯孺子去侵犯卫国,卫国就派另一个将军庾公之斯去追击他。子濯孺子在路上发现自己被追杀,就担忧地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无疑的了。’又问给他驾车的车夫:‘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人说:‘是那个庾公之斯。’子濯孺子听说这样,高兴地说:‘我能活了!’驾车的不能理解,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您反而说能活了,这是为什么啊? ’子濯孺子解释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我知道,尹公之他是个正派人,所以,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不久,果然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旧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向尹公之他学习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学习射箭,我实在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但是今天国君交付我来追击你,我不敢不照办。’说完,他便抽出箭来,用力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评点:
逢蒙学会了羿的技术却用来对付自己的老师羿,庾公之斯知道自己追杀的人正是自己老师的老师,他就网开一面。正派的人要用正派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才是真正君子的作为啊。
第四课时
七.口之于味,有同嗜焉 原文:
故义理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译文:
所以理义使得我心里高兴,正和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注释: 故:所以。悦:使人高兴。犹:好像。
刍豢:古时指牛羊猪狗一类的动物。口:口味。
环境是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在丰收的年头,少年子弟多半懒惰,而在灾荒年头,少年子弟多半强暴,这不是天生资质不同,而是因为环境造成的。拿大麦来打比方吧,播种,耕地,如果土地是一样的,种植时间一样,便会蓬勃地生长,最晚到夏至的时候都会成熟了。即使有所不同,也是由于土地的肥沃或者贫瘠的差别,雨水的多少,人力的勤劳或懒惰的缘故。所以一切同类的十五,都大体相同,圣人也是我们的同类。古时有一个叫龙子的人曾经说过,不看清脚的样子去编草鞋,我知道不会变成筐子。这是因为各人的脚大体相同。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古时一个叫易牙的人就摸准了这一嗜好。如果人人对于味道的喜好不同,为什么当时天下的人都追随着易牙的口味呢?耳朵也是一样的,一讲到声音,天下都期望做到师旷那样,这就说明了天下人的听觉大体相同。眼睛也是如此,一讲到子都,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美丽。不认为子都是美的,那是没有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容色,有相同的美感。谈到心,就独独没有相同之处了吗?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义。圣人早就懂得了我们内心相同的理义。所以理义让我心里高兴,正好像猪狗牛羊肉合乎我的口味一样。
评点:
发现别人什么事做错了,要想让别人愉快地改正错误,就要能讲得清楚道理,这样做错在哪里,应该怎样做。这样别人才会接受你的意见。
八.爱人者人恒爱之 原文: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译文: 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
注释: 爱:爱护。恒:永远。敬:尊敬。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人,是因为他保存在心里的思想不同。君子把仁德保存在心里,把礼貌保存在心里。有仁德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爱人的人,别人就一直爱他;尊敬人的人,别人就一直尊敬他。假如有一个人,他以粗暴蛮横的态度对待你,那么君子必定会反省自己:我对他一定还有不够仁德的地方和没有礼貌的地方,要不他怎么会用这种态度冲着我来呢?经过反省后做到有仁德了,反省后做到有礼貌了,那人的粗暴蛮横仍然如此,君子必定再反省:我待他一定还没有尽心竭力。经过反省,做到了尽心竭力,那人的粗暴蛮横还是这样,君子就说:“这不过是个狂人罢了。像他这样,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可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是没有一时的担心。君子对于不仁的事是不做的,不合礼节的事也不会做。即使有一时的担心,君子也不认为值得担心了。
点评:
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时刻的爱护别人,尊敬别人。这样别人才能关爱自己,和尊重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五课时
九.独乐乐与众乐乐 原文: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译文:
孟子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
注释:
乐:欣赏音乐。乐:高兴。孰:哪一个。少:少数人。众:多数人。
古时候,有一个叫庄暴的人来见孟子,他对孟子说:“我被齐王召见,齐王把他爱好音乐的事告诉我,我不知道用什么话回答。爱好音乐,那怎么样呢?”孟子听了,回答说:“如果齐王真的很喜欢音乐,那么齐国治理得大概很好了吧。”
后来有一天,孟子被齐王接见,孟子就向齐王说:“您曾经把自己爱好音乐的事告诉庄暴了,是真的吗?”齐王变了脸色说:“我不是爱好古代的高雅的音乐,只是爱好世俗流行的音乐。”孟子说:“只要您真的很爱音乐,这样齐国就治理得很好了。当今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是一样的。”齐王面露疑色,问道:“你为什么这样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孟子反问道:“一个人单独欣赏音乐快乐,跟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这两件事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说:“自己欣赏音乐不如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又问:“跟少数人一起欣赏音乐而快乐,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王回答:“不如跟多数人一起欣赏音乐更快乐。”孟子听了很满意,说:“请让我给您谈谈关于欣赏音乐的事吧。假如现在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的钟、鼓、箫、笛的声音,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音乐,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见面,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假如现在君王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的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觉得头痛,愁眉苦脸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这样爱好打猎,为什么使我们落到这样坏的地步呢?父子不能相见,兄弟东奔西跑,妻子儿女离散。’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您不肯和百姓一起欢乐啊。如果您在这里奏乐,百姓听到您弹奏钟、鼓、箫、笛的声音,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奏乐呢?’如果现在您在这里打猎,百姓听到您车马的声音,看到仪仗的华丽,都高兴地互相转告说:‘我们的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怎么能打猎呢?’这同样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您能和百姓同欢乐啊!如果现在您能和百姓一起欢乐,那天下就能统一了。”
点评:
作为一国的君王,要和自己国家的子民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赖和拥护。每个人都如此,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和别人一起分享,这样别人才会把你当成好朋友。
十.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章句上》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手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那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注释:
离娄: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人,视力特别好,能在百步之外看见很细小的东西。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人,所以又叫鲁班,古代有名的木匠。师旷:春秋时候晋国有名的音乐家。
六律:中国古代将音律分为阴律、阳律两部分,各有六种音,六律就是阳律的六音,分别是太簇、姑洗、获宾、夷则、无射、黄钟。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名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中的1、2、3、5、6这五个音。
尧舜:传说中古代有名的君王,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古时候画一个方形,要用矩这种工具,要画一个圆形,要用规这种工具。没有规、矩,方形就不会是方的,圆形也不会是圆的。军队需要严明的纪律,这样它才有战斗力;社会需要合理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样它才能正常运转。可以说,规矩无时无刻不在参与我们的生活,它是社会生活中一定的标准、准则或习惯。没有规矩的世界会是怎样的呢?试想想,在今天,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红绿灯,那么世界上的交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行人和车辆就会没有次序的穿行,人车争道,事故频繁,交通瘫痪。世界将变得非常可怕。
点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规矩,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交头接耳,要听老师和父母的话,这些都是懂规矩的表现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六课时
十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章句下》
译文:
所以上天要把重大的担子加给这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以此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注释: 故:所以。降:降临
任:任务、担子。是:这个。苦:使„„受苦。劳:使„„疲劳。饿:使„„挨饿。空:白白地。乏:使„„困乏。行:做事。拂:违背,不顺。
忍:通“韧”,使„„变得坚韧。曾益:曾通“增”,增加。
传说,古代的君王舜在田野中兴起,商代的贤者傅说从筑墙的苦役中被人提拔出来,另一个贤臣胶鬲从鱼盐贩子中被人发现受到提拔,齐国的管夷吾从狱官手中提拔出来,楚国的孙叔敖从海边的隐居生活中提拔出来,百里奚从市场所提拔出来重用。所以,上天要把一个重大的担子交付给一个人,必定要先使他的心志受到困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肌体忍受饥饿,使他的身子感到困乏,使他每做一事都受到干扰、被打乱,通过这些痛苦磨难,来震动他的心理、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缺少的才能。一个人可能会犯些错误,但是犯了错误还能够改正;那些心灵遭受到痛苦磨难的人,思虑往往有时被阻塞,但只有这样才能奋发有为;这些痛苦在脸上显示,在言语中流露,最后才能被别人了解。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国内没有能严格执法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国君的能臣,在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患的威胁,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从这里,就能明白忧患中能获得生存、安乐中会遭致灭亡的道理了。”
点评:
自古英才多磨难,是有它深刻的道理的,舒适的环境、优异的生活条件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不思进取。而在挫折和不幸,让人更容易成长。
十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原文: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章句下》
译文:
孟子说:“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武成》这一篇书,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页罢了。有仁道的人在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王这样极为仁道的人去讨伐商纣这样极为暴虐的人,怎么可能使鲜血横流,连木棒都漂起来呢?”
注释: 尽:完全。书:指《尚书》。
《武成》:《尚书》的篇名。
策:竹简。古代用竹简书写,一策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一页。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木棒。
在春秋时候的秦国,有一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就是辨别出马的优劣,不管什么样的马,经他一眼,就能分出。因此,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天,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然看见一匹拉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前去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大了。这匹老马拉着车十分艰难,孙阳觉得这匹宝马良驹实在太委屈了,它本是应该在疆场上奔跑,发挥着更大作用,但现在却只能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真是太可惜了!孙阳想到这些,不禁难过得落下泪来。
回去之后,这个伯乐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就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做《相马经》。
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还不如没有这本书。可笑的是伯乐的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拿着书到处找好马。他按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中,对伯乐父亲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这个伯乐父亲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这么笨,他幽默地说:“儿子啊,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还不能用来拉车。”
点评:
完全相信书上所说的话是愚蠢的,因为在不同情况下,书中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所以还要有自己的主张啊。
第三篇:孟子论文
孟子之性本善
----我学国学经典
《韩非子·显学》里说:“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这“儒分为八”,究竟是说儒学分裂为八个学派,还是说呈现出八大“掌门人”,抑或说这个“八”,只是虚指,其实是极言其多,学术界有种种不同结论。这且不去管它。孟子确实是孔子所创立儒学的重要的接力人,是当时力排众议的儒林巨擘。
在孟子的思想里,“仁政”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仁政”,一是“尊贤使能”,尊重人才,选贤与能;一是“制民之产”,使老百姓躬耕有其田,商贾有其市,天下皆得其利。尊贤使能,这不用多说。天下皆得其利,这个思想非常好。孟子在《梁惠王上》里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从之也轻。”一句话,统治者必须考虑人民疾苦,关心民生,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让老百姓成为“有产者”,而不能只管自己寻欢作乐,更不能“陷溺其民”。政在得民,民贵君轻,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上轨道。孟子说这话,不是无的放矢,他身处战国中期,七雄争霸,长时期的大厮杀,人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所以孟子作为思想家,才有这样的针锋相对的话。孟子关于其“仁政”的具体方案,诸如经济方面的实行“井田制”等等,世易时移,已不必再拘泥,也不必多说。而孟子的仁政思想,确是历千载而葆其光芒。我们固然可以批评孟子的仁政思想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为了维护君权,是为了统治者的长治久安;但是在客观上,“制民之产”、“政在得民”、“民贵君轻”,总要比严刑峻法、巧取豪夺、与民争利、不管人民死活的暴政、苛政更好吧!人民只有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国家的强有力的保护之下,只有感到在这个国家里工作和生活是有保障的,才能对这个国家产生认同感和亲和感。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可惜它常常被君王们所忽略。
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现代意义,现代实行“仁政”,应当关心当代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制订有利于百姓生活的相关政策,减小贫富差距,更能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全社会的合谐。现代实行“仁政”,国家的当政政府才稳固,才能受到民众的支持与拥戴。现代实行“仁政”,多多援助他国,结交盟友,与人为善,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在危难之时,才会得到更多其它国家的支持与帮助。
在孟子的思想里,他的教育思想也是很重要的。
人性之善也。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于是,在先秦诸子和百家争鸣之中掀起了一股讨论人性问题的热潮。人性善恶问题是一个热点和重要内容,孔子并没有明确表态人性是善还是恶。孟子将孔子“性相近”的观点发展为性善论,奠定了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而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者,无不知敬其兄者。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因此,他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四种心,都是人天生所固有的,还给人的善本性,作了内涵上的规定,“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这里所谓的“四端”或者说“四德”即“仁义礼智”是人善性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这种善性是人所固有的,并不是外界的赐予,“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扩而充之,人皆可为尧舜。虽然人人都有善端,“人性之善也”,但是如果不扩充它,那么这些端绪就会随时泯灭,“可使为不善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并说明了扩充善性对社会的重要性,“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不过是把人所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而已,如果凡人也能将固有的善端加以扩充,也可以成为圣人”。
如何充分扩充人的善端呢?孟子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个因素。孟子说,水向下流是水的本性,但是:“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人也同样如此,“自暴自弃”、“言非礼义”,使“善端”遭泯灭,走上“为不善”的歧途,最终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河人格,不能成为圣人。
那么,如何才能把生而就有的“善端”变成现实的伦理道德呢?他的“人性之善”与生具有的观点,为其教育思想的可能性奠定了基础;而他的人性“可使为不善”的观点,则为其教育思想的必要性奠定了基础。“孟子主张用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扩充先天的‘善端’。因此,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内容和目标。“孟子是以‘仁义’、‘五伦’为基础的伦理道德,以‘君子’为楷模的人格理想作为教育的标准内容”,他的教育,基本上是人伦教育、道德教育。他施教的目标是培养“明人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他心中的君子,应当是有崇高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义轻利,舍生取义。“明人伦”作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个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三代的共同教育经验。孟子还主张坚持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使“五伦”“仁义”深入人心。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教育就是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之后,“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以培养‘明人伦’的士君子为目标的教育就逐步演变成为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孟子深刻阐述了教育所起到的重要性和任务。
“求放心”。孟子认为教育对人性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把人的“善端”的转化,看作是自内扩充的过程:而“善端”自内扩充的关键在于教育。“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所以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人固有的善端得以保持和发扬,使失去的善端得以恢复;教育的作用,既表现为“求放心”,又表现为“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教育使人区别于禽兽、使贤区别于不肖。“孟子认为有无先天善良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他此处所说的“庶民去之,君子存之”的那个“几希”之物,正是指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个“几希”之物区别了人和动物,“有,则为人;无,则为禽兽”。
因此,人只有保存并扩充先天的善性,才能和禽兽相区别,那么,如何去保存和扩充呢?这是教育的任务所在。孟子还认为教育使贤与不肖相区别,“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如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此话中的“养”,就是教育、熏陶。孟子不仅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而且在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链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上承孔子思想之统绪,下启宋明理学之端倪,直接从人之内在心性出发,发掘他所理解的道德主体的价值和实现方式,一次又一次地张扬着自己的主体意识。孟子生前虽未能实现其平治天下的愿望,但他的仁政和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第四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在这十几周的学习听课过程中,我深深地被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课方式还有标新立异的独特思想感染着。我收获最大的是,人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要轻易被外界蛊惑。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所大学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襟。只有兼容并包思想才会繁荣,社会的进步也体现于此。
这门课开阔了我的思维空间,让我有了一种要读点什么的欲望。我急需一种与别人思想共鸣的感受,于是我选择了《孟子》这部经典,从中得到了久违的畅快。下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一切,溯本回源;从逐物迷方与纷纭杂乱中回归宁静。我们需要从属于自己文明的厚重中寻找内心的坚定笃实,而不是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而可能数典忘 祖。如何去寻找这份历史的深刻静谧?古人早已用超凡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份营养又美味的心灵鸡汤国学。《孟子》在国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这本书历经千年,历久弥新。它并不是一部简简单单的一部人臣与君主,人臣与人臣的枯燥对话记载录,它其中所蕴含的小由为人之道,大至政治理念的一体化的内容仍值得我们深思。时间并没有湮没它的光辉,直到今日,它所蕴涵的深刻意义仍值得后人探索解读。
孟子是战国中期邹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十分善于用比喻或者是寓言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一些原本很抽象的东西变得生动传神。全书运用比喻不下千处。而且每处都给人以“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的感觉。他的比喻多种多样,方法自如,毫无牵强造作之感。而且,《孟子》一书的语言精练流畅,同时又浅显易懂。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他驳斥墨家的“兼爱”,攻击法家的“耕战”,主张“保民而王”,通过施“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在思想方面,《孟子》具有民本思想。他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例如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夫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孟子反对霸政他提倡以德服人,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孟子还主张“政事以民为归宿。”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其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见孟子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教育上,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说:“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且, 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 但又认为人善性, 是无法从外在培养, 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孟子的抱负,在于使诸侯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虽然其很多地方都说到七十里而王,但实际上还是认为大国施行仁政进而王天下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虽然先后到了不少的诸侯国,感觉上他对滕、邹、鲁等小国不够尽心,而在魏、齐两个诸侯国花费较多的心神,特别是齐国。孟子根据对当时形势的把握,认为春秋以来连年的征战使民不聊生,人们都盼望有仁德的君王来解救,就如同被倒悬的人希望得到别人解救那么迫切,所以,如果能有哪个国君能够施行仁政,那么天下民心必然归顺,从而达到王天下理想。孟子的这个期望在梁惠王身上并没有实现,短短的魏国之行,一年以后梁惠王就死了,而继任的梁襄王看上去就不是一个能施行仁政的人。而当时的齐国,国势正盛,土地宽广,人口众多,贤士云集,因而孟子先后两次很耐心地呆在了齐国,而且时间很长,第二次去已经71岁高龄,仍然试图说服齐宣王施行仁政,以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结果与齐宣王的意见相左,郁郁而去,齐宣王甚至没有派人来挽留。
如果说王天下是孟子的终极目标,那么起点就是在国内施行仁政。孟子把仁政的施行分作四个层面:
一、保护现有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从而保证百姓的生老病死有所依,使百姓不离开国土;
二、教导百姓自给自足,保证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国家要重视生产的季节,使百姓能安心生产;三,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四,在前三个方面都实现之后,再进行道德教化,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四个层面是逐步递进的,能按此施行仁政,那么这个国家君主的仁德就会声名远播,使天下百姓都向往到这个国家来,到那个时候王天下就易如反掌。
施行了仁政之后,可以获取天下的民心,而接下来要做的,是救他国之民于水火,也就是征伐问题,征伐,是仁政的向外推行过程。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实际上战国时期也是如此,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为了土地、人口的争夺,说统一天下在当时并不实际,只有到战国后期,在秦国强的国势下,其它诸侯国摧枯拉朽,统一天下才成为一个目标。孟子说的王天下,其实并不是指的是土地意义上的天下,而是民心上的天下。能获取天下民心,也就得到了天下。至于征伐他国,必出于义,义,在孟子看来也就是民意,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就是看重了民心的作用。说孟子言必称尧舜,其实并不完全,其更多说到的是商汤和周文王,其中说到商汤更详细。如对于王天下,商汤实际上就是孟子经常提到的君王榜样,商汤的征伐就是为了救民于水火,所以东征西怨、南征北怨,此一“怨”就是埋怨没有先来解救自己,可见这种征伐由于出于民心,所以百姓都希望仁德的君主先来帮助自己解脱困厄。因此,当“义师”到来的时候“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征战必势如破竹,王天下自然易如反掌。
孟子非常重视民心民意,甚至不惜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彰显民心的重要,甚至不惜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来警戒君王。虽然孟子终其一生没有实现理想,但其对于民心的重视及其对于仁政的阐释对后世无论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持志养气。孟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便是“尚志”、“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他提出“舍生取义”的理想境界:“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与孔子一样,孟子也要求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不要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认为志士仁人应该把道德理想放在首位,就这点说,有合理的因素,但他把求生存的欲望与道德意识对立起来,这也是片面的。
深造自得。孟子强调学习、修身的关键在于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 他认为君子深造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的追求而得到。自觉追求而得到的,掌握得会比较牢固,牢固的掌握了,就会积蓄得很深,积蓄的深了,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据此,孟子主张,学习的深化,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尤其是学习中要有独立思考精神,读书是必要的,但应求理解,而不能书云亦云,对前代的文献典籍,不要轻信,不能盲从。
专心有恒。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孟子举例说:“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个人同时跟一个围棋国手学习下棋,但结果大不相同,这决非由于其智力差异,而是由于专心与不专心的缘故。因此,孟子认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集中注意力,这是孟子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原则。孟子主张专心致志的同时,还提出了持之以恒的思想。他告诫学生说:“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山间小道经常去走就变成了一条路,如果有一段时间不走,便会被茅草所堵塞。学习亦然。如果停下一个时期不用心学习,学到的知识也会遗忘。因此,学习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他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有所作为的人做一件事如同掘井,掘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水,就停止挖掘,结果等于没挖,这说明有为者必须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坚持到底,不能功亏一篑。孟子反对“一曝十寒”的学习态度,他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如果晒它一天,冻它十天,也不可能得到生长。都是反复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
教亦多术。学习主要靠学生深造自得、专心有恒,但教师也不是无所作为的,教师的作用在于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因此,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又说:“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对学生,有的应及时指点,有的应成就其德行,有的要发展其才能,有的可答其所问,不能及门者可以间接地进行教育,甚至拒绝教诲,足以成为人的警策,本身也是一种教导之法。总之,教法很多,要因人而异。
在为人上,孟子提出了“养吾浩然之气”的哲学理念,这里的“气”的意思并非是具象化的物质而是一种精神境界,其中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尽自己的善心,就是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就是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养护自己的本性,以此来对待天命。不论寿命是长是短都不改变态度,只是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就是确 立正常命运的方法。而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是“养浩然之气”的原则,而有了“浩然之气”,则就可以面对“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逆境,才能 够“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有所担待。
同时他对于朋友,人臣,国君阐述个人修养的 内涵时用了不同的内容,对朋友侧重自处之道,自修之心;对人臣则讲述处理事情的原则方法;对君王则侧重用人及政治方向的策略,这足以说明孟夫子本人的灵活而并非是所谓只有古板呆滞的面孔。而在大的政治方向上,主要是向国君进言,孟子在向梁惠王进谏时,抓住各种时机向他说明实行王道的好处,既施行仁政,以达到 “内圣而外王” 的形势,其中的 “时” 与“势”论述精辟,鞭辟入里。在对待百姓的大的方针上“不违农时”与“使民以时”。这几个字已经可以概括爱惜民力与基层健康发展的方针内容,安居乐业只要到“时”做该做的就可以了,而在当今中国,这正是我党基层方针的基本内涵;然后“申以孝悌”,以孝仁忠 信教育百姓,使整个国家在文化上发展起来,百姓能够较好得担当起公民责任,努力奉献社会,那么政治经济就会在这个良性基础上进一步又快又好发展,反过来又会继续促进教育方向的改革,形成一个正面循环,在这个层面上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关心教育原因之所在;而对于君主而言“与民同乐”,“爱民如子”,那么百姓就会“民乐王之乐,忧王之忧”,上下一心,则就可以达到“势”上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对于现在中国而言,党的执理念就是 “深入群众,了解群众难处,维护群众利益”,从而老百姓也积极拥护党的政策,支持党的决策,时刻代表群众最根本利益,紧紧依靠群众,这正是共产党活力长久之所在,精神永恒之所在。
因此可以看出,在几千年,孟子的学说中,虽然有他那个时代的时代局限性,但是他本身已经突破了时代的局限,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已有了社会主义的大同思想的雏 形,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和敬佩的,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他选择了为那个时代的纷乱 中守护一方净土,尽管他仕途上的失意,但那并非是因为他过于清高,而是他明明可以选择 用霸道诡术取悦君王,但他依然愿意为了大义而精神殉道。他的人格修养,“善” “气” 持 而养,这不仅是一种身心修养人格的境界美,也是一种人格审美。行之以仁,待人以信,敬事以忠,在精神上达到充盈持泰,就可以对别人产生“善”的影响,从小及大,由微至广,就可以体 现出孟子在政治原则上的个体趋同的主体性,“格物,自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从个人而言意味着一个自由公民的健康状态,而整个社会而言就意味着共产主义的共性的 个性体现,因此孟子的学说对于当今社会仍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因为思想的深刻不会被历 史风化,而会被历史铭刻。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是天下,王天下使天下民心归顺而非霸天下,王与霸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施行仁政,仁的根本在于爱人,仁政的中心在于爱民。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总的来说,我对《孟子》的认识还是表面的,肤浅的,但是我深信,随着我的不断学习,在我的个人品格自我鞭策和在政治认知上进一步加深的基础上,我会更全面的了解它的思想 光芒,它的广博内涵,进一步体悟未来的人生和精神内涵。
第五篇:《孟子》读后感
《孟子》读后感
近来,把《孟子》读了一次,孟子的言语就当时的礼仪规范而言,确实是做到了遵礼,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世人的表彰。于是梁惠王下问于他,齐宣王请教于他,滕文公问事于他,在他面前请从教诲。在孟子的滔滔雄辩之下,为王者只得表示承认自己行政的一些不足, 表面上乖乖地听从而无从反驳,最多也只有“王顾左右而言他”借此来表达自己对自己所为的尴尬情形。孟子周游列国,倡仁义之说,道性善之论,正人心,息邪说,以“舍我其谁”的胸襟和气概怒斥以权利为核心的现实功利主义,力主改变诸侯割据的局面,一统中国,在统一的僵土之上,安民抚民,建庠教民,然而这种伟大的思想,却如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在当时不合实际,终于没有办法实现。
孟子一生兢兢业业的莫过于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王者行仁道。他讲“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将高高在上的“君”、“夫子”从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上拉回到普通“人”的范畴,而且是低于众“民”之下的。在孟子眼中“圣人”只不过是“人伦之至也”,他常引用有若的话来阐明圣人“圣人之于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认为孔子了集“清”、“任”、“和”、“时”(“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这任者也。柳下惠,圣这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孟子·万章下》)集这四为一体的,所以孔子是最大的圣人。圣人纵然学识渊博,载心仁厚,仁者无敌,终于“出于其类”,如孔子——大圣,自己也说“圣,则吾不能,我学而不厌,而教不倦也”。圣人既然也是民众的一部分,是以民众为基底的,于子孟子顺势大胆说出了“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孟子这种把民权放在君权之上的思想,比法国的卢梭的民权论早了一千多年。孟子讲究“民为邦本”、“保民而王”,在国内实行仁政,“修天爵,仁义忠信,乐善不倦,而人爵”便跟从而至,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使人民富起来,倡保民之说,从而实现“王者无敌”,建千秋事业。
其次来说说孟子的个人修为。从孟子的言语中,道出了冲彻中国文化的大丈夫理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铮铮铁骨,傲然立于世人的眼前。于是“居天下之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袒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故要匡正时弊,使上自诸侯有信心施行仁政(“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下至庶民(“人皆可以以尧舜")以便使政风,民风以及整个社会风气都有一个根本的好转,在救世,救民,其用心是良苦的。在个人修身上,孟子提出“养性”、“修身”,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古人说“白沙在涅,不染也黑;逢中生麻,不扶也直”,正是与“近朱则赤,近墨者黑”同一个道理。于是孟子提出“自暴者,不可与有信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社会环境固然重要,但人的主观意愿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贫穷之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照样“不改其乐”乐而忘忧。孟子总结人世过错,说道“咎,多由于自取”,正因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故孟子毅然指出“仁者如射,射者已已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公孙丑上》),这种灾难我担当,“不怨天,不尤人”不知当羞杀古今多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不济的“仕者“了。这对中国的影响也是甚大的。孟子的严于律己,当是现世的楷模。
孟子的教学方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他提倡的“深造自得”与我们今天提倡的要学生加强自学,变灌输为主为自学为主体很有相似之处。他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他认为高深的造诣要有正确的方法,这就是要求他自觉地追求得到。而自觉地追求得到,掌握得比较牢固,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就能积蓄很深,积蓄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要自觉地有所得。追求探索便会得到、放弃便会失掉,这就是益于收获的追求,这就是说,要重视学生自得,自觉得到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他还提倡启发思维。孟子和孔子一样,善于启发思维,善于使用问答达到他预期的效果。他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开动脑筋,不要急于代替学生作结论。教学生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姿势,以启发和诱导学生,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自觉性,教师不能降低要求,要在正确的道路中站住,有能力的学生便跟随而来,这便是教师引导的结果。孟子还提倡“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这些教育思想的某些方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方法仍然很有作用。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而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然后再去教别人明白。他谈到教师既要遵循教学规律,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做到德高为师,学高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