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孩子,好习惯
好孩子,好习惯
------浅谈一年级班级文化的创建
【摘要】《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要求:小学阶段的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因此,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班的文化建设一直围绕着“好孩子,好习惯”这一主题展开。从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分别是:班级小主人、家庭小帮手、学习小榜样、生活小能人、助人小雷锋、绿色小卫士、文明小标兵、安全小勇士,守纪小模范,劳动小能手,简称“十小”之星。
【关键词】班级文化
班主任
十小之星
好习惯 【正文】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涵和文化特征的班级形象和思想行为方式。它贯穿于班级的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汇到班级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使他们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有效德育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班级文化的创立有赖于学校和家庭,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班任,在工作中,我发现一年级班级文化的建立,班主任既是工作的创始人、组织者,还是工作实施的主力军。
《武汉市“十二五”中小学有效德育建设工程方案》要求:小学阶段的重点是习惯养成、诚实礼仪教育等。因此,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生年龄特点,我班的文化建设一直围绕着“好孩子,好习惯”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班级文化雏形初步建成,学生的好习惯正在逐步形成。特在此,交流一下班级文化创建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指导思想:
本班学生36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5人。这些学生刚刚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在行为习惯方面的约束力还不强。而且有少数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是一片空白。因此,首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而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我让学生知道班级就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爱护她,要想着为我们的新家作出贡献,要使 我们每一个家庭成员在这个家中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主题:好孩子,好习惯
为了让学生了解要有哪些好习惯,我从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要求,分别是:班级小主人、家庭小帮手、学习小榜样、生活小能人、助人小雷锋、绿色小卫士、文明小标兵、安全小勇士,守纪小模范,劳动小能手,简称“十小”之星。
班级口号:班级是我家,人人爱护她
通过好记,好念的口号,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倡导文明友爱、互助共进、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正确引导班级舆论,树立和弘扬班级正气,着力培育学生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班级目标:
以开展“十小”之星的评选为主线,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比比谁最棒”的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第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班级环境布置
教室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美化教室环境,既建设了良好的班级形象,也可以用优美的环境陶冶人。心理学研究证明,自然环境、社会现实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消除学习后的疲劳。更重要的是,优美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室内布置力求实用、简洁、温馨、美观,力求达到育人,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让环境育人。做到让“墙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教室后黑板右侧是“快乐的一家”展示栏,里面展示的是班上学生的生活照,让学生把自己不一样的,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别人看,提高第个孩子的班级荣誉感和认同感。
2、教室后黑板左侧是流动的图书馆,下面摆放盒子,装一些学生捐赠的图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丰富知识。这样既可以让大家的资源在最大限度上得到共享,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协作互助,学会诚实守信。
3、教室前门右侧是信息栏,张贴班干部名单等资料,重新布置作息时间表、课程表和值日生表。让每个学生从小形成自己管理班级的意识,养成爱劳动,生活有规律的习惯。
4、教室后是黑板报。配合学校德育工作,每月换主题,让学生受到各种教育。在黑板上,我开辟一个“十小”之星的专栏,评选出班上这十个方面做得好的学生,以此进行鼓励。在学生中树立可学、可比的榜样,激励学生寻找自身潜力,增强前进信心。
5、西墙:作为学生的日常表现的一个评比栏和学生优秀作品展示栏。在这里展示学生的点滴进步,通过奖勤罚懒让每个学生渴望进步,每天进步。
6、东墙:设立植物角,贴“绿色小卫士”的标语,让学生自己养一些植物,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7、门后面是卫生角,用于摆放清洁用具。
(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指定好相对应的制度约束和监督学生,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才能班级文化形成并体现出来,让每一个从班级里走出去的学生都代表着一种精神。利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班级文明公约,约束行为,争做班级文明小标兵。
1.进校: 穿戴整洁重仪表,危险物品莫带来;进校说声老师好,相互问候有礼貌。
2.集队:出操集队快静齐,升旗仪式要庄重;听好看好用心记,行为规范要遵守。
3.锻炼:一活两操要认真,动作规范身体健;持之以恒要做到,体魄健壮素质好。
4.学习:上课专心勤思考,作业工整按时交;各种课程都重要, 学会学习讲方法。
5.课间:课间休息不打闹,文明整洁要做到;上下楼梯有秩序,课间安全最重要。
6.安全:生命宝贵要珍惜,防火防电防跌伤;安全法规要记牢,出现事故莫慌张。
7.公物:公共财产要爱护,如有损坏要赔偿;班级卫生勤保持,美化建设靠大家。
8.生活:勤俭节约不挑吃,文明进餐3个一;按时作息精神好,预防疾病身体棒。
9.离校:值日卫生勤打扫,离校熄灯关门窗;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10.目标:班级公约大家定,行为习惯常对照;同学之间常勉励,遵纪守法班风好。
(三)重视日常教育活动
为了让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改掉身上不好的毛病,班主任应当善于观 察和发掘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重视日常教育活动,让每个学生及时知道哪个行为不对,应该改掉;哪个事情做得好,应该坚持。我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做好以下三点:
一、在班级中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让学生在竞争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1、建立班级评比栏,引导学生在各方面进行比赛。评比栏命名为“谁最闪亮”。在教室内张贴星空灿烂评比栏,让孩子们自己把每周得到的星星贴在上面。通过与同学之间的比较,来鼓励自己。
2、注重多方面的评比,包括:学习、纪律、劳动、文明、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乐于助人等方面,用不同颜色的小星星表示。
3、设立“每周之星”,每周对学生学生评比进行反馈总结,评选出本周的“十小”之星。
二、在班级中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
1、在班级中设立多种岗位,从班干部到小组长,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在班级中有事可做,让学生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真正做到“把班级还给学生”。
2、成立“小小书社”。发挥集体的力量,由每个小朋友自愿从家里带一两本课外书和同学一起分享,积少成多,变成一个班级图书角。设立书社管理员,每周更换一次。
3、设立“爱心笔记本”,用彩色纸条记录班上的好人好事,定期交流。
三、发现学生闪光点,并进行展示
在班级设置“星星的小舞台”、“今天我当小老师”等展示板块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帮助树立自信心。
(四)、开展集体活动,打造班级精神
班级活动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基本形式,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通过活动打造奋发向上、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更好的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健康有益的班级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三类:
1、开展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班级最常见的活动之一,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公民道德建设、阶段性班级工作、重大节日纪念活 动等为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要注意联系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思想受教育,行动上得到改进。例如,针对学生中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可以组织一次题为“向陋习告别”的主题班会活动。活动时可以先借助图片、文字、录像等手段,向学生列举国人在言行举止上存在的种种陋习,再让学生联系本校、本班和自己的实际,说说身边人或自己有没有这些陋习,最后展开讨论,谈谈如何帮助人们改掉陋习,并付诸行动。
2、开展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习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拔河比赛,或在平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体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艺术节、诗歌朗诵会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班级活动也可以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相结合,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召开家长会,引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形成家校结合,教师和家长有效互动的良好局面,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就能建立的。需要一点一滴地长期积累,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许宏 2009年4期《探索小学特色班集体建设》《班主任之友》
2、单华然 2010.04.08《浅谈小学生班级管理》
第二篇:好孩子好习惯培养浅析
好孩子好习惯培养浅析
南京市翠屏山幼儿园 欧正玲
什么是习惯?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包括品德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因此,也可以说,人的行为习惯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训练,强化,慢慢内化而成的。日常的教育活动,除了教育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是培养人的各种习惯。
有一个从事小学教育数十年的同行发现,有的孩子在学校里活泼向上,热爱学习,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每天总是朝气蓬勃。相反,有的孩子或者学习不主动,不爱看课外书;或者沉默寡言,不善交往;或者体育活动能力差,缺乏自信。经调查了解,所有这一切也与在幼儿时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着直接的关系,习惯决定了性格,习惯决定了命运。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成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下,吃饭有人喂,穿衣有人帮,要玩有人陪。当他们进入幼儿园后,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周围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而且全靠自己,这使部分幼儿一下子很难适应。有的幼儿在家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随心所欲。入园后,看到什么新鲜的东西就乱扔乱拿。一旦受到限制和约束,就表现出不愿意来园,或者哭闹不止,甚至躺在地上撒泼打滚。有的幼儿因抢不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便用打骂争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样受到小朋友的冷落,自尊心又受到了伤害。还有部分幼儿不习惯老师、小朋友对自己的说话方式,不敢在老师和小朋友面前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要求。有的幼儿甚至想大小便也不敢说,经常尿裤子,结果导致幼儿产生很重的心理负担,而不愿来园。
上述这些问题困扰着很多年轻父母的心。其实每个人,自出娘胎,就像一块含有玉质却又未经加工的石头,只有经过合适的加工、琢磨,才能光彩夺目,成为大器。因此,要使孩子成才,重视早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是关键。毫无疑问,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别无选择地落到了广大父母与教师身上。
要使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是自理能力
50年前,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说了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50年过去了,这种现象有增无减。做父母的要知道,当孩子生活还不能自理时,是应该给予照料,这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但是,父母要在照料的过程中教会孩子逐步学会生活自理,进而掌握自立的能力。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父母不妨将孩子从“怀抱”中放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多做些表率,多给孩子一些生活自理自立的锻炼机会。
二是自我约束能力
现代家庭的溺爱、放任会造成孩子惟我独尊,不懂规矩,甚至为所欲为的习惯。时间长了,必然会养成恶习。作为父母,要根据家庭实际,制定一些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家规等行为准则,作为孩子行为的约束,让孩子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父母要率先垂范,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让孩子逐步成为具有较强自制力的人。
三是相互交往能力
独生子女本来与别人交流比较少,与人相处未必容易。每个父母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孤僻、自私,而是希望他们生活得丰富多彩,拥有愉悦的心情,真挚的友情。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机会,邀请邻居或朋友家的孩子来玩;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交往活动,并教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会技能,如待人处事的方法等等。
四是学习能力
学习是一件苦差事,如果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不需要严格要求;等到养成马马虎虎的坏习惯,再改起来,就困难了。例如,培养孩子有责任感,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有个明确的目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不要等到明天。又如,培养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在努力中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都给予适当的表扬或鼓励,从而激励孩子再下苦功夫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幼儿园生活是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常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幼儿园里,每天重复着做操、洗手、吃饭、上课、游戏等活动。这看似简单,其实都蕴藏着幼儿螺旋式成长的历程:他们在不断地形成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有了常规的约束,他们就会渐渐懂得是与非,如何与同伴相处,如何大家一起分享快乐,等等。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终身,对整个社会都是极有意义的。
有个报道:几年前,当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讲明了儿时在幼儿园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
教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的模仿能力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仪表行为对幼儿思维品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不以高高在上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而是作为幼儿的朋友,以满腔热情去爱每一个幼儿,并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和独立性,不简单粗暴指责幼儿,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谈话,了解他们的想法,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教育,有利于改正幼儿不良习惯。但是家长的错误引导往往会使幼儿园工作半途而废。例如每次假期过后,老师们都会发现幼儿的老毛病又犯了。有一位家长很无奈地说:“孩子在幼儿园里吃饭好得很,可是回到家里从来不自己吃。”可见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布朗芬。布伦纳“发展的生态学”理论,要彻底改变这种“孤岛教育”的状况,必须把好孩子好习惯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中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信赖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朝一夕,父母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积极配合幼儿园,与幼儿园保持一致要求,共同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
美国的拿破仑·希尔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很好的命运;普天之下所有的老师无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栋梁之才;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成就好孩子好习惯!
第三篇:《好孩子 好习惯》读后感
好孩子需要好习惯
——读《好孩子,好习惯》有感
吴坤朋
好习惯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是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财富,它可以使人走向成功。怎样使孩子在快乐的成长体验中养成好的习惯?怎样帮助孩子矫正不良习惯,使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功?在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一书中给了我们答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当我对班里调皮的孩子束手无策时,当我对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无可奈何时,我就会从书中找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当我读了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时,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好习惯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成长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现在绝大部分家庭里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所以父母对子女无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特别是首钢矿山的孩子,父母都希望能把送出去,让他们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去建功立业。然而事与愿违,很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是让家长很满意。作者认为,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儿童抓起。德国教育家指出:孩子的品质,习惯主要是孩子四至六岁养成的。可见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好孩子就要从小抓起,让孩子在儿童时代就养成好的习惯,我想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那么怎样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呢?作者给出了几点建议:
1、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某些行为很程度上是在模仿,模仿周围的人,模仿父母。要想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首先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有些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能踏下心来写作业。试想一下,当孩子写作业时,父母在一边看电视或是玩电脑,学生能够踏实完成作业吗?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坏习惯。所以要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看着自己孩子一天天长大,感到欣喜的同时,我又为孩子的一些坏习惯而担忧。儿子今年五岁,不爱运动,喜欢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看着孩子的视力差,运动能力不强,体型变胖,我很是着急。读了孙云晓的《好孩子,好习惯》后,我才知道,究其原因,原来在自己。自己不爱运动,爱看电视,玩手机的习惯影响了孩子。于是,我以身作则,在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我总是带他去广场和小朋友们去玩耍;晚饭后,我陪儿子看一些绘本图书,让他了解一些童话故事。通过这些举措,孩子养成了运动和读书的习惯,自己也主动疏远了手机电视。父母确实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2、关注孩子的交往。前面提到过,孩子的习惯是通过模仿形成的,如果孩子经常与一些行为习惯不好的孩子在一起玩,那么自己的孩子也会沾染上不良习惯的。
近些天,听到儿子说一些不好听的词语,“狗屁”、“狗屎”等。我问他怎么学到这些词的,他说是和一个叫皮皮的幼儿园同学学的。我发现,同学的一些坏习惯也会也会影响孩子。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交往,及时更正他们的坏习惯。
3、坚持21天,要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就要让孩子把某一好的行为坚持21天,这样孩子的习惯就会逐渐养成。这学期担任学校教育员工作以来,我发现我校学生在有序行走习惯习惯方面存在差距。于是,我制定有序行走规则,布置学生会同学在楼道检查,发动年级组长,班主任多流动,管理监督学生。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校园中学生有序行走的习惯逐渐养成。有时候,好的习惯的养成,需要孩子坚持一段时间,也需要家长,老师花时间督促管理。
4、要有耐心,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习惯。无论是小孩还是学生都需要鼓励表扬,来增强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坚持下去,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好的习惯。上幼儿园后,儿子逐渐学会了穿衣,叠被,养成了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好习惯,我想这与
幼儿园老师经常用小红旗贴在衣服上来鼓励和表扬是分不开的。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耐心与鼓励。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任务。或许,我们读了《好孩子,好习惯》
第四篇:好孩子,好习惯家庭教育主持稿
“好孩子,好习惯”家庭教育讲座主持稿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感谢在座的家长,在百忙中抽空来校,参加“好孩子,好习惯”家庭教育讲座活动,首先介绍今天的主讲:张丽娟老师:国家级骨干班主任,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中山市劳动模范,中山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讲师。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丽娟老师。
感谢张丽娟老师精彩的讲话,让在座的家长朋友们获益匪浅。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家长的影子。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希望家长朋友们听了张老师的讲座后,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关心我们的孩子,尽我所能,为孩子缔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今天的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到此结束,请家长朋友们有序退场,将凳子送回孩子的教室,谢谢!
龚爱玲
2013年12月22日
第五篇:好习惯培养好孩子——大班第一学期家长培训会讲稿
好习惯培养好孩子
——大班第一学期家长培训会讲稿
各位家长:首先对大家能抽出宝贵时间来幼儿园参加我们的培训会表示欢迎,大家能来,就证明大家对我们的孩子是非常关心和关注的。我们都知道,小班幼儿我们侧重于生活习惯的培养,中班幼儿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大班幼儿我们应该侧重什么?当然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了。孩子一进入大班,很多家长就会对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非常重视,有的家长会经常问老师,有没有开始学拼音,有没有加减法,有没有写字,甚至有的家长希望老师能布置作业。但是我想郑重地告诉大家,在幼儿园的学习,最主要的并不是让孩子具体的学会某些知识,更主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的习惯,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等于给了孩子一把万能的钥匙,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首先来谈谈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所谓习惯,就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习惯是由重复制造出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孩子终身受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一般都存在着“六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二、大班幼儿需要培养的学习习惯及策略
(一)培养孩子乐于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这是现行的教育形式中孩子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其实我们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那为什么他们总是做不到认真听讲呢?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正确倾听的方法。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方面,家长可以从以下两点做起:
1.多和幼儿交谈,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基础。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最喜欢模仿。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为吸引幼儿安静的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语速,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特别是针对幼儿难以发出的音或发不准的音,我们说话时口型稍微夸张些,这样能使幼儿看清发音的口型,便于模仿。2.适时提问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都喜欢听故事,我们可以让幼儿多看一些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特别是绘本故事,让幼儿边看边听,家长们可以及时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
(二)培养孩子勇于发言的习惯
勇于发言,关键在一个“勇”字。在集中活动中,为什么活动中总是那么几个孩子会举手呢?有些孩子不发言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因为心理因素,他们胆怯,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讲,怕讲错;这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不举手不回答;有的孩子会紧张,话在口中,不知怎样表达。我们要做到肯定是鼓励,鼓励孩子积极举手发言,对孩子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三)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及正确的书写坐姿 在幼儿园,一般没有写汉字的要求,但是,到了大班,幼儿处于书写的最佳时期,幼儿就应该开始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和数字,简单的笔画和汉字。我们不要求孩子写多少字,但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我们希望家长能与老师一起配合,当孩子在家书写数字或者是画画的时候,家长要在旁边细心的观察和提醒,教育孩子书写或画画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1.有规律的生活。每天起床、吃饭、做游戏、睡觉、讲故事的时间都应该安排得较为固定。对于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帮助建立规律的生活。
2.营造安静整洁的环境。比如,家中物品的摆放不杂乱,孩子的用品和玩具收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不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成人在家里不大声说话和看电视,不做孩子的干扰源等等。
3.限制孩子看电视和电子游戏。如果孩子习惯了充满声光影的刺激,就不容易静下心来看书、思考和学习,尤其是对电视和电子游戏上瘾的孩子,即使家长强迫孩子读书学习,也是“身在书本心在电视”。所以,要限制孩子对电视和电子游戏的使用时间,平时尽量让孩子多看书、多接触大自然。
4.多关爱孩子,及时调整孩子的情绪状态。孩子在身心状态不佳的时候,比如伤心、疲惫、有压力或者生病时,是很难集中注意力的。此时家长要多给予孩子关爱,而不是盲目地严格要求。只有在保持愉快心情时候,孩子才更易于专心致志地做事。
另外,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注意一些其他的因素,如:养成遵守幼儿园各种规章制度、课堂纪律的习惯。建议家长在开学时为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尽量让孩子按时上幼儿园,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不开小差。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养成乐于交往的习惯,形成开朗活泼的性格。
三、家长应该怎样做? 1.身教胜于言传
家长期望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自身做起,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不能斥责孩子学习拖拉,自己却经常将今天应做的事情拖明天,拖后天;埋怨孩子学习不上进,自己却每天看电视、打麻将,玩手机。家长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做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过:“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孩子的头脑是计算机。”他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诫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注意身教,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
2.从小事做起,具体不抽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孩子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不仅要贯彻到学习之中,还要渗透到生活之中。例如,学习定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开始,在规定时间结束,避免拖拉的习惯。把看过的书、用过的其它东西放回原处;干任何事都要一心一意;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
3.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当孩子做得出色时,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但注意表扬要及时、具体,让孩子明白自己被表扬的原因,找到自己做事的方向。不要总是说你真棒,你好厉害,你可以说你今天自己完成了所有的作业你真棒,你把房间全收拾干净了你好厉害!说话一定要具体!
4.坚持原则,不妥协
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免耍些小脾气,家长在该说“不”时要说“不”,不仅要说“不”,而且要说明为什么“不”,应该怎样去做。让孩子意识到什么是错,什么是对,从中获得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严格要求,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5.养成教育要一致
在家里,很容易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爸爸要严管,母亲要溺爱;父母要严教,爷爷奶奶要娇惯。这样会使孩子无所适从,有的孩子还学会了钻空子,甚至制造矛盾。出现这种情况后,家庭一定要统一教育思想,家庭成员之间要主动配合,出现矛盾后也要在孩子背后协调,切不可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筹码去责备对方。家庭和幼儿园之间也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可以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谈谈孩子的学习、思想生活等,要有意识的和幼儿园教育保持一致,向幼儿园正确的教育观念靠拢。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主宰人的一生,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发动机,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并持之以恒。希望本次培训能给您一些有价值的思考,更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最终受益,也希望每一位孩子在我们共同的呵护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