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合格商品处理制度
不 合 格 商 品 处 理 制 度
1.不合格商品的范围:
1)国家禁止使用或明令淘汰的商品及假冒商品。
2)无医疗器械经营或生产许可证的厂家或公司提供的产品。3)超过有效期的商品。
4)包装破损、污染、残损不能使用的商品。5)外观质量及/或内在质量不合格的产品。
2.不合格商品的管理:
1)按要求建立不合格商品专库,有专人负责。
2)入库验收,发现不合格商品应挂红牌,存放于不合格商品库。由质量管理部填写《商品拒收单据》,并负责办理退货或换货事宜。3)在库检查发现不合格商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挂红牌,移至不合格商品库。
4)对不合格商品应进行登记记录,记录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或生产日期、不合格原因、处理方式、处理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员等。
5)对无法挽回价值的不合格商品,填写不合格商品报损审批表,报有关部门核准,由主管部门审批销毁。
3.不合格商品的销毁制度:
1)经审批同意报损的商品,由库房派专人负责销毁,质量检验员负责监督。
2)商品被确认销毁后,监督人员在《审报表》上签字或盖章。3)《审报表》由质量检验员专人保管存档,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销账。
第二篇:商品混凝土公司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公司不合格材料处理制度 1.目的
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从原材料抓起。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混凝土拌合物实现全过程所涉及的原材料的不合格品的控制。3.职责
3.1质检部负责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评审处置。
3.2公司磅员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初步目测;实验室质检员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进一步鉴别和鉴定;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最终鉴别和鉴定。3.3公司材料负责人负责评审后的不合格品的处置。3.4供应商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通过供应部申请复检此批货物,经质检部报总经理同意后,安排实验室复检,以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算依据。工作程序
4.1不合格品的鉴别
4.1.1不合格原材料的鉴别
司磅员对原材料质量不合格进行的初步鉴别、记录、监督、标识、隔离并向实验室通报初步检验结果,向分公司负责人上报检验情况。
实验室质检员对司磅员初检后不合格原材料的完整检测、记录、监督、隔离,并向质检部上报检验结果,向分公司负责人上报检验报告单。4.2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和隔离
4.2.1原材料出现不合格时,地磅室司磅员根据验收结果或实验室报告单做好记录,对不合格原材料要单独存放,并设置‘待检’标牌进行标识,以防发生误堆、误用。4.3不合格品的评审与处置
4.3.1不合格原材料经采取措施或处理后仍可保证混凝土生产质量的,由实验室填写《混凝土不合格原料处理单》,经质检部、供应部、总经理、分管领导批准后,根据质检部门意见,可盘入相应料堆使用,或单独存放降级使用。
4.3.2不合格原材料投入使用时,实验室质检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科室人员对过程质量进行跟踪和监控,质检人员同时负责提供相关的分析检验报告。
4.3.3经评审不能使用的不合格原材料,由分公司材料负责人通报供应部后向供应商退货,并处理相关事宜。
第三篇: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
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商品,经营者必须主动下架、退出流通领域:
一、假冒伪劣商品;
二、应当检验、检疫而末检验检疫的商品;
三、国家临时监控必须退市的商品;
四、其它必须退出流通领域的商品;
五、商品退市时要作好记录,报相关部门备查;
六、经营者明知或者知其所经营的商品属不合格商品,既不主动采取措施,又隐瞒不报继续销售的,既要承担消费者的损失赔偿,又要负法律责任,接受经济处罚。
不合格商品退市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清除商品质量隐患,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流通领域不合格商品退市,是指商品因质量问题或者不符合法 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规定,需要立即停止交易,而采取的暂停销售、撤柜、召回、扣押封存、没收、强制退出市场等措施。上述商品包括商业性服务提供的商品。
第三条 经营者应当自觉遵守重质量、讲诚信的商业道德,加强自律,抵制假冒伪 劣和违法商品。
第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商品,必须退出流通领域:
(一)、假、冒、伪、劣商品;(二)、过期、失效、变质商品;
(三)、侵权商品;
(四)、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五)、国家禁止买卖的商品;
(六)、应当经国家强制认证、许可而未取得认证、许可的商品;
(七)、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的商品;
(八)、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拍查中严重不合格的商品;(九)、其它必须退出流通领域的商品。
第五条 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组织的商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严重不合格 的商品,该批次或同型号、同规格商品退出流通领域;同一种商品,连续两次在商品 质量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的,该种商品必须退出流通领域。前款所指商品,须经整改和复查合格后,方可再次进入流通领域。
第六条 经营者要经常对其经营的商品进行清理和查验,发现有第四条所列的商品,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清除,并填写《不合格商品退市登记表》。
第七条 经营者明知或者应其所经营的商品属第四条所列情况,既不主动采取措施,又隐瞒不报继续销售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依法从严查处,并录入不良信用记录档案。
第八条 经营者主动清除应当退市的商品,可以免于追究行政责任。
第九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辖区内流通领域不合格商品退出的监管执法工 作。对在日常监督检查、市场巡查和商品质量监督抽查中发现的本制度条四条所列的 商品,应及时依法采取有效措施使其退出流通领域,并如实填写《不合格商品强制退 市登记表》,同时要依据《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规 定予以严肃查处。第十条 本制度由游仙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解释。
第十一条 本制度自二00四年十一月一日起
第四篇:不合格产品质量处理制度
不合格产品质量处理制度
一、程序:发现质量问题→下发质量整改通知单→确定质量处理措施并书面下达返修整改技术交底→过程检查验收→施工完成验收→各方验收并签署验收单→存档
二、操作要求:现场巡查过程要针对图纸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汇报,并由项目技术总负责组织各个质检人员到现场,查看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处理的措施,制定处理的人员,并由技术负责人下发质量整改技术交底,并由整改的人员按照交底要求进行施工整改。过程检查由专业的质检人员现场盯班并过程控制。施工完成之后通知各相关专业的质检人员现场共同进行验收,对整改的质量达到各个要求之后,签署处理意见,整理归档留存。对整改的质量问题存在异议的进行分析,经过分析达到使用要求的签署整改意见。
三、质量问题处理小组:
四、质量整改现场要求和文明施工
1、现场的材料要分类存放、随使随用,做到工完场清。
2、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时不得到处抛洒施工用的垃圾和材料。
3、现场的成品保护要严格进行保护,不得损坏任何物品。
4、现场的人员必须知道或者接受文明施工要求之后在进入操作现场进行。
5、现场收拾完成之后必须要经项目上的各个楼长验收之后再进行撤场。
6、现场清理过程当中,不得向窗外抛洒任何物品。
7、施工用的散料必须用容器进行包装,不得到处抛洒。
8、现场整改完成的部位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防止损坏。
9、现场的整改质量必须满足万科A5标准的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罚款制度
1、现场出现不合格的工序或者部位时,项目下发整改通知没有回复整改的一次扣款50元。
2、现场出现违反与制度和强制条款的的工序时,被发现之后立即处理的不再进行罚款,超过按照整改要求时间的罚款200-500元。不整改的罚款1000元,情节严重的罚款5000元以上。
3、同样问题出现两次的,要罚款500元,出现3次同类问题的罚款2000元。
4、如果出现整改后的质量还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立即重新整改,发生的材料浪费从工程款中扣除,出现3次整改还达不到要求的罚款300-3000元。
;
第五篇: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
不合格产品处理制度
第一条 质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凡与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不符的保健食品,均属于不合格保健食品。包括:
(一)保健食品的内在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二)保健食品的外观质量不符合国家法定质量标准及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三)保健食品包装、标签及说明书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保健食品。
第二条 在保健食品验收、储存养护、上柜、销售过程中发现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确认,确定为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应存放于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
第三条 质量管理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应及时通知仓管员、营业员等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同时将不合格保健食品集中存放于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
第四条 食药监部门检查、抽验发现不合格品,企业应立即停止销售,同时,将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格区,挂红色标识,做好记录,等待处理。
第五条 不合格保健仪器应按规定进行报损和销毁。
第六条 不合格保健 仪器食品的报损、销毁由质量管理员统一负责,其他各岗位不得擅自处理、销毁不合格保健食品。
第七条 不合格保健食品的销毁时,应在质量管理员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填写报损销毁记录。
第八条 对质量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制定与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第九条 应认真、及时,规范地做好不合格保健食品的处理,报损和销毁记录,记录应妥善保存至少2年。
第十条 质量管理员每季应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各环节的质量管理。
第十一条 明确为不合格保健食品仍继续发货、销售的,应按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进货检查验收台帐制度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保健食品质量管理,规范保健食品经营行为,严把保健食品质量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立。结合本店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企业应加强对保健食品进货、入库、保管、上柜销售等环节的全程管理,严格审验经销商品质量及相关身份证明,确保所经营保健食品质量安全、可靠、标识说明真实、清晰,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树立企业诚信经营的良好形象。
第三条本企业应建立保健仪器进货检查验收台帐。台帐上明确保健食品名称、进货日期、数量、批次,金额、产品企业的厂名,厂址等相关材料,并明确专人负责进货验收工作人,重点验收以下内容:
(一)进货的保健食品是否属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
(二)保健仪器是否已失效,变质或过期。
(三)保健食品包装上的标识是否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1、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2、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
3、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的应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
4、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
5、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6、属于国家强制认证或实行市场准入的产品,应标有已获国家强制认证或市场准入的相关认证标志。
(四)保健食品包装上标有获奖标志,质量认证标志或其它特殊标志的是否具有法定权威部门颁发的获奖证明,认证证书或授权使用书等相关证明资料,是否符合相关证明资料中核定使用的产品范围及期限。
(五)产品及其包装上标有注册或专利注册标志的,标注人是否具有所标注商标或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否符合注册商标或注册中核定使用的产品范围及期限。
(六)产品的名称、包装,所附的说明书及其它宣传资料是否存在虚假,误导或违反《广告法》有关规定的内容。
(七)产品上标注的产地、厂名、厂址是否真实。
(八)产品的重量是否与标准一致。
(九)其它通过感观及查验资料可以进行审验的内容。第九条企业在店堂内外张贴的产品宣传及说明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第十条企业应配备专职进货验收人员或其他质量管理人员,日常应加强对内部员工的产品质量检验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业务培训,促进进货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
索证索票制度
第一条本店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要制度,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保健食品合格证明和食品标识,确保购入保健食品质量合格。
第二条本店对购入的保健食品,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或者卫生许可证、标注通过有关质量论证食品的相关质量认证证书,进口食品的有效商检证明、国家规定应当经过检验检疫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上述相关证明应当在有效期内首次购入时索验。
第三条本店首次购入保健食品时,还应当按保健食品品种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该批次保健食品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之后应当每半年索验一次检验报告;检验报告所列检验项目应当包括法律、法规规定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关项目。
第四条本店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的保健食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第五条索取和查验的营业执照(身份证明),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质量认证证书、商检证明、检验检疫合格证明,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和销售发票(凭证)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保健食品种类整理建档备查,相关档案应当妥善保管,保管期限自该保健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2年。
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条店内保持清洁,无污染源。
第二条购入保健食品做好食品质量的检查验收登记工作。第三条工作人员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和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
第四条保健食品销售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洗手消毒后上岗,销售过程中禁止挠头,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
第五条俏售的保健食品必须有完整的包装或防尘容器盛放。
第六条 保健食品销售应专柜或专间,要有防尘、防蝇、防污染设施。必须保持通风、干燥、分类、分架、离墙存放,做到先进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