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主题作文导写
“传承”主题作文导写
“传承”主题作文导写
一、内涵挖掘
传承,是“传递,承接”的意思。一般指承接好的方面,如传承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优良传统等。传承和继承是有区别的,传承除了含有“继承”的意思之外,更强调“传递”,是先传了再承。因此,传承的对象一般应具有时间久远的特点。二、三维解读
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立意:传承既是为了保护,更是为了发展;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创新乃是为了更好地传承;要做到很好的传承,就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真正优秀的东西,是没有时间和地域等方面的制约的,因此,我们要大胆传承一切优秀的东西;传承需要勇气,更需要眼光。
三、命题范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优秀的物质、文化遗产和优良的作风需要传承。传承需要有眼光,传承更需要有勇气和毅力。传承并非守旧,传承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请以“传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必面面俱到;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审题与立意:这是典型的新命题作文,提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作为文章的论点或中心,可抓住其中一点或另外立意进行作文,特别是若写作议论文,切勿面面俱到。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着别人的眼睛。——罗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叶燮 请以“传承与创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与立意:这是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需要理解给出的几句话的含义,然后抓住其中的一点或几点进行作文。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若只是一味传承而缺少创新意识,便阻碍了发展;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创新促进发展,国家如此,个人、团体或组织亦如此;第三句话的意思是:传承与创新要有机结合。准确理解之后进行作文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古建筑包括名人故居被无情拆除;为了保留传统,不少地方出现了成群的仿古建筑,或是将当地古代名人集体“迁居”一地。我们总习惯于冷漠破坏的同时,又拙劣地加以补救。
在你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情形?对此,你有哪些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题目自拟;③角度自选;④立意自定;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与立意:写作该题,首先要打开思路,由材料所表述的有关古建筑的破坏与重建扩散开去,比如对环境的破坏与治理,对健康的伤害与疗治,某些观念的革新与回归等。可有以下立意:创新应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勿以创新之名行破坏之实;创新不可穷折腾;发展需要长远眼光。
四、经典素材
(一)娇兰:恒久艺术和奢华的代言
在香水界,娇兰几乎就是经典香水艺术的代名词,它将非常简单的理念付诸实践,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娇兰的品牌价值就是奢华与创造完美的和谐,其每一款在当时都堪称先锋之作。它们既独领风骚,又将“和谐”的传统世代相传。
大概只有像娇兰这样出身名族的香水,才能有资格把举世闻名的香榭丽舍大道印在香水瓶上,仿佛在诉说这里是巴黎,是花之首都,是浪漫之王国。它因讲求别致时髦而迷人,使穿戴极具巴黎时尚风格的女性,充满了从容自主的特性。
永远不在质量上欺骗顾客,是娇兰代代传承的经营理念,而娇兰公司所聘请的专业调香师也在富有想象力、创造力的同时,具有娇兰家族特有的洞察力,在奢华和梦幻中彰显睿智。娇兰家族的继承者让·保罗·娇兰曾经游历全球,在各地寻找配制香水的天然精华。他说:“我觉得,到各处走走,亲自挑选制作香水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继承娇兰的传统,保证我们的品质。”卓越的品质使娇兰香水脱颖而出,完美的程式、精巧的成品、卓越的工艺,正是这一切构成了娇兰独一无二的风格。
【素材运用指导】每一款传世精品必定有她代代传承的经营理念、设计理念,唯有如此,方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以致成为精品。而娇兰家族的继承者让·保罗·娇兰更是以她的所言所行,告诉人们要想继承传统保证品质就必须尽心尽力。
(二)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即孔子学堂,它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接近300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素材运用指导】真正优秀的文化并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真正优秀的文化必将经过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人们的推广和传承而得到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从而造福于全人类。
(三)王国维的治学
王国维专致于国学,他治史严谨,考证精湛,信而有征,不囿成见,主张以地下史料参阅文献史料,多能发前人所未发,对史学界有开一代风气的影响。这位国学大师并不是泥古不化,他较早地吸收西方哲学、美学理论及其方法,研究中国文学,在文学的界说、文学的特质、作家论、创作论等一系列问题上,都有新开拓,新贡献,对“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产生过重要的启蒙作用。
【素材运用指导】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它们都是为了使传统文化或文明得到更好的保存和发展。因此,在传承文明的过程中,因时因地地合理创新是大有必要的。
(四)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的英文版菜名
据报道,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的饭店推出了官方的中国菜名英文译法。这些中餐绕口的名字和有所偏差的译名,可能会引得外国游客一头雾水。
英语游客可以点“辣椒油调拌的牛百叶”(beef and ox tripe in chili sauce),也就是“夫妻肺片”,作为开胃菜,而原来的译法则是“丈夫和妻子的肺片”(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
以前有一些菜名的译法生硬别扭,让人啼笑皆非,新版的翻译改正了这些问题。
《北京青年报》报导称,著名川菜“麻婆豆腐”的新版译法来自谐音,是“Mapo tofu”,而以前有人将它翻译成“满脸雀斑女人作的豆腐”。“童子鸡”的译法也从“没有性生活的鸡”变成了“蒸小母鸡”(steamed pullet)。
而在互联网上,对新版英文菜名的争议也不出意料的出现,很多人认为这种翻译方式不免乏味。“我不喜欢这种命名的新方法,它丢掉了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网上的一则评论说到,“这些菜名背后有很多故事。”
【素材运用指导】向国外游客推介我国的传统菜肴,这一做法无可非议,但先前的那些翻译真的叫人啼笑皆非,不是恐怖便是呕心或是低俗。由此可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才能将传统文化更好的推广和传承。
五、经典文本语段
1.后代人抛弃了前代人的事业,如同抛弃了几条搁浅的船。(亨利·梭罗)
2.不学古人,法无一可;全似古人,何处着我?(袁枚)
3.一个民族历经苦难并不要紧,我们只要懂得如何对待苦难的话,苦难就会成为财富;一个民族没有完全接受先进的东西也不要紧,只要我们能够继承优良的传统,那么我们的脊梁还是坚挺的;一个民族放不下包袱也不要紧,只要我们能够有警醒的时候,奋起直追,希望并不会落空。
4.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鲁迅)
5.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鲁迅)
6.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
六、写作点拨
可传承的东西很多,如优秀的文明、传统的技艺、不朽的精神、高尚的品质等等,但在写作时确须精选一个“点”,而不可泛泛而谈。至于传承的意义、方法、条件等,最好也是抓住一个重点,兼及其余,如此方可把问题阐述清楚、分析深刻。
七、范例美文 传统文化的传承
2003年,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2004年,在内蒙古流行的马头琴被蒙古国申报成功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韩国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传统民俗被抢的消息传到国内时,国人一片哗然,痛骂者有之,鄙夷者有之,而更多的则是无奈和痛惜。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无法圈定国界,应该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只要能得到认可,这本身也不见得就是坏事。不仅他国在过我们的节,我们也在过他们的节,但是自己东西被别人拿去收藏似乎总有些不妥。除了吃粽子、纪念屈原外,中国的端午节到底还有什么风俗?还有什么传统文化也已濒临失传?保护我们的文化财产,不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们每个国人自己的事。
我们不能再漠视不管了。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将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会翻身”。我们要熟读“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体验古人在诗词里面留给我们的意境美;我们要多听《望江亭》《贵妃醉酒》,从传统戏曲中领略民族艺术的风姿;我们要过清明节、端午节,在节日中,颔首我们民族节日文化的习俗。我们培养了很多掌握西方先进科技知识的博士和硕士,但他们却是“黄皮白心”的“香蕉”,说起西方头头是道,谈到老祖宗一无所知。
如今,国家已经为保护民俗文化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从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成为了法定节假日。这不仅是一件尊重群众、顺应民意的历史性事件,更重要的是,这可以认为是国家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举措。《百家讲坛》也先后推出了闫崇年《清十二帝疑》、刘心武的《解密红楼梦》、易中天的《品三国》、于丹的《论语》《庄子》等。他们以能让现代观众产生兴趣的形式,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古代文学作品,既保持了原著的精髓,又有所创新,深受大众喜爱,从而带动了国人对国学、历史等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
对传统文化的保护,需要从每一个人做起。清明时节的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时与家人的团聚,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读孔子学老庄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让我们都来学习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共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58分 【得分点】本文精选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作为议论的中心,话题集中,能吸引读者。文章开头连续列举三则中国传统民俗被抢的消息,自然引出论题,并揭示出传承民俗文化的迫切性;正文以大量详实的事例证明民俗传承的意义和希望,层次井然,论证全面而客观。传承
“豆腐百叶啊……”陆小健挑着担子走在巷子里,扯着嗓子略显生硬地喊着。
陆小健家是村子里唯一一家做手工豆腐百叶的。他爷爷陆九爷年轻时开了这家作坊,小健爸陆叔婚前就跟着陆九爷做豆腐,娶了苏婶后更是将这事全揽了下来。如今陆小健都三十出头了,一个村子指望着他家的豆腐百叶竟有好几十年了。可昨天,苏婶的腰又犯病了,疼得下不了床,得在床上休息好几个月。做豆腐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于是陆叔想要小健辞了厂里的工作回来帮忙。
“开什么玩笑,爸?我现在在厂里是个班长,一个月不用干多少活就能领到两千多。回来做豆腐能赚几个子儿,还累得半死。没人做那咱就不做,反正卖菜的王叔那有得卖。” “他卖的都是机器做的,哪有我们家的好吃啊。现在的高科技什么都能做到,夏天的瓜冬天里也能结,以往冬天才吃到的大白菜现在甭管什么时候都能买到,可这些东西吃起来总不是以前那个味,就说你最爱吃的鱼吧,哪有以前的鲜,哪有以前的香?”
“爸,你这话说得是不错,但难道我就要因此也接你的班,做一辈子豆腐?”
陆叔叹了口气,沉默了。转身将一桶水倒进盛豆浆的缸里,又拿起案板上的刷子使劲地刷着缸壁。那把高粱桔扎成的刷子,由于使用的时间长了,不仅短得只剩下了桩把子,连颜色也被水涨成了红色。
“他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他了,我老头子虽老了不中用了,但做了一辈子的手艺我还没有丢,从今天起,我和你一起做。”陆九爷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进了作坊,“那些个东西,不仅不好吃,连安全都没有保障。这豆腐说什么都得做。” 陆小健看着比自己还年长的作坊,作坊里的每一个器物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再看看为了能让乡亲们吃上放心豆腐而不顾自己老迈的爷爷,他的心里猛地一热,暗暗地他做了一个决定。
第二天凌晨,陆叔走到作坊门口的时候顿住了脚,里面的灯亮着,心里想着,爸起得多早啊。进去一看,却是小健在蹲在灶膛前吹气生火呢。
“爸,以后早上我帮你做豆腐,做完再去厂里上班,反正厂里的工作不累,这样,既能拿到工钱,又能把这手艺传下去,你说可好?”
“好,好。”陆叔笑着说,“只是这样你太辛苦了。” “没事的,我年轻,吃得消的。”小健说,“爷爷,你回去吧,以后我和我爸一起做。”
刚刚进来的陆九爷笑眯眯地说:“健小子,不错啊,昨天不说,害得爷爷今天还起个大早啊。也好,今天我们就爷孙三代一起做我们陆家的传承豆腐。” 三人呵呵地笑了。
【模拟评分】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18分=58分 【得分点】本文围绕传承手工豆腐手艺这一中心展开,选材新颖别致,情节设置具有波澜,并且巧妙结合当下食品问题,使文章具有现实感和生活气息。能运用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充分而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
第二篇: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善于传承,勇于创新
★习作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为“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同时也有出版杜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造捧。
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要求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分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简而言之,就是带着任务的作文。试题往往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让考生通过写作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则材料便为考生提供了两个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面对各地中学语文教材的不断翻新,有人称赞其“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是重印的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追捧,面对这两种现象考生如何看?“如何看”,这便是需要考生去思考解决的问题。这类作文在英美等国的作文考试中比较常见。它较好地解决了新材料型作文的泛角度与话题、命题作文限制性之间的矛盾,又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套作、宿构。
材料中的两种现象,前者其实体现的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后者体现的是要回顾过去,继承传统。综合来看,就是传承与创新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考量,传承与创新是既对立矛盾、又辩证统一的关系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可以从两者的关系入手来写“注重传承,开拓创新”,也可以把两者割裂开来,就其中某一方面来写,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或“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当然,考生还可以从语文教材不断翻新、受人称赞的原因,或重印民国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二者择其一,就其中一点进行剖析,只要言之成理,理之有据,令人信服即可。
★思路点拨★
一、从两者的辩证关系来写 可以开宗明义,亮出观点:在生活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易成功。中间可以举牛顿的名言“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可以举马克思的例子,他的《资本论》吸收了圣西门、傅立叶以及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屠呦呦的青嵩素,也是在继承中医药传统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实验提取出来的。还可以举郑板桥书法的例子,郑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当然也可以从反面举例来谈,没有继承的创新,是闭门造车,终将失败,如邯郸学步的故事。文章最后再次点题,谈二者关系,强调继承和创新是鱼与水的关系,没有了继承如同只有鱼没有水,再好的创新也会成为空中楼阁,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只有水没有鱼似乎更表现出只有继承没有创新的死寂,毫无生气。只有鱼和水统一在一起,才会变得有生气。正如创新和继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会结出成功的果实一样。
二、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意义来写
可开篇点题,歌德说过:“要成长,你必须独创才行。”的确,一个人要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就必须要创新。中间可举创新则兴、守成则亡的例子。如苹果集团,一路不断创新,成为业界龙头,而诺基亚一味守成、不知创新,最终由业界老大走向破产。结尾再次点题,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如创新是一把金色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创新是一股清澈的泉水,浇灌枯涸的心灵;创新是燃烧的火把,照亮未来的路!因为创新,我们蔡这么的丰富多彩!
三、从不忘过去、继承传统的意义写
开篇可以引用总书记的话,“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魂与根。
四、从语文教材翻新、有人称赞的原因写
考生可以从老教材内容陈旧、观念落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审美趣味、吸引不了学生兴趣、满足不了学生的口味等方面来写。而翻新后的教材,加进了许多富有时代特色、与时俱进的内容,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有利于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发展。从这个角度写,考生要就事论事,不能引申太多,最好能写成一篇短小精悍的时事评论,把翻新教材受人称赞的原因讲清楚、讲透彻,从而令人信服。
五、从重印的国语课本、受人追捧的原因写
民国老课本的编者有一特点,多为当时的文化大家,如蔡元培、张元济、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丐尊等。他们一方面有坚实的旧学根底,深谙传统之道;一方面又接受了西方现代自由平等、民主的新思想,能开风气之先。他们之所以愿意俯下身来,不辞辛苦为孩子们编写国文国语课本,其原因在于小学课本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因此,老课本处处让人看到编写者“奠基”的用意:奠常识之基,奠审美之基,奠伦理之基,奠人格之基,奠传统之基,而最终奠民族精神之基。如《启蒙国文》的序言说:”本书以养成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本书注重立身、居家、处世以及重人道爱生物等,以扩国民之德量。本书注重实业以养成独立自营之能力。内容上民国国语课本采用寓言、笑话、自然故事、生活故事、历史传说和儿童民歌,以增加学生的阅读趣味。
★习作题目★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
三(2)江小鸽
近年来,各地兴起了翻新语文教材的热潮,同时民国时期语文读本的重印亦形成了流行态势。对此,笔者认为二者的做法都有偏颇之处,也都存在合理之处。笔者以为,语文教材的编订应秉持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的态度。
诚然,翻新语文教材的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出版民国时期的读本亦有利于加深对传统的认识。但不可置否的是,翻新的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减少了国语的传统韵味,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也不可避免地缺少了时代性。对于语文教材的改编应结合二者之长,互补之短。将精华留存,将时代性与传统性统一于教材中。
语文教材体现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历史意识的重要载体。故语文教材不能一味翻新,其中的中华古文化的精华必须保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说过:“一切历史即是当代史。”中国古代的历史及文化,其中映射着的是社会历史变迁的规律,是中国人民思想变化的历史轨迹。而它们对当代的中国及以后中国的发展必有重要意义。语文教材要让中学生感受到它们,从历史中汲取今后发展的养分。语文教材需要民国时期国语读本的精华。
语文教材也需反映当代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的时代精神。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亦有所不同。若不能使中学生从语文教材中领会当今时代的特点,那么此类语文教材无疑是不完善的。我们需要新的活力新的精神力量注入到语文教材中。唯有如此,所培育出来的学生才具有为时代发展助力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不仅是对立的关系,二者即对立又统一,统一存在于语文教材中,互补劣势,完善自我。语文教材若能做到融二者为一体,相信收到的教学效果会更好。
去伪存精,革故鼎新,缺乏传统精华难以传承,缺乏时代精神难以发展。将二者有机整合在语文教材之中,传统精华与时代精神相碰撞,相交融,必会激起更耀眼的思想火花,星星点点,足以照亮个人,点亮中国。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三(1)袁月近年来,各地中学语文教材不断翻新,但与之的相反,也有出版社再版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对比,我呼吁: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教材不断翻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创新潮流,但正因如此,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显得尤为重要。如此方可增加文化底蕴,方可进一步助力社会前行。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即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助力剂,又是安抚社会人心浮躁的镇定剂。各地中小学生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因此,我们更应用肥沃的土壤去培植他们,用甘甜的泉水去浇灌他们。重印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便是用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他们奠基。在快节奏的社会,正需要优秀的民族文化来滋润人们饥渴的心灵,抚平那一抹抹裂迹。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当今之需要,也是发扬中华文化之必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倘若任由教材不断翻新,则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终会消失殆尽。没有了民族文化的土壤,我们又该何去何从?文化创新以文化继承为基础,假若脱离优秀传统文化,则一切创新都毫无意义。“祖国的花朵”也会因此而过早地凋谢。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泊。一味地接受所有民国时期的国语知识也不当被提倡。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前进,民国时期的国语读本所反映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内容同当今时代有所差别,这就要求出版社慧眼识珠,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用以培养下一代,让青少年们乘此飞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没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怎能加以创新?虽然教材的不断创新体现了时代精神,但更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相结合方能体现其价值,故,“祖国的明天”才能茁壮成长,不至于在不断翻新的教材中迷失了前进的方向,丧失了民族的信仰。
重印民国读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祖国的花朵在它们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第三篇:“停”主题导写与例文
“停”主题导写与例文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蔡桂萍
【考题示例】
有一则寓言: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地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的人一笑: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是啊,我们都走得太快。然而,谁又打算停下来等一等呢? 如果走得太远,会不会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请以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的立意并不难,即是围绕“停”展开话题。其实与之类似的话题并不少,比如:“慢慢走走,欣赏啊!”“放下”“留一点缝隙”等话题,都可以融会贯通。但是要想写到实质而不是泛泛而谈,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内涵上理解“停”。“停”字表面意思是“停止”“停下来”的意思,但凡是理解都不能绝对化,根据逻辑而定,此处的“停”应是相对的,因此写作时应是“适当的停”或者“学会停”;其次,此处的“停”与灵魂相接,它是精神层面上的,我们可以联系自然、历史、社会、人生,大力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认识和解读。在写作时可把它理解为“放一放”“让一让”“等待机会”,不再汲汲追求的意思。
2、分析“停”的原因或意义。尤其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大家都在为名忙、为利忙,从而身心疲惫,迷失方向,丧失自我。这时就可以适时地停下来,“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等一等灵魂,给自己疲于奔命的心灵寻一片休憩之地和补给之所”。如果写成记叙文,就可以从所见所闻中来阐明“停”的重要性,警醒世人。如果写成议论文,就可以讨论一下“停”与我们的灵魂有哪些关系,强调“停”的必要性。当然做到“停”也是一种智慧,比如“以退为进”“停下来调整”此处的“停”是为了更好的走。写议论文比较好写,可以针一部分人一味忙的现象,谈对停与走的关系,“停”可以助“走”,“走”后需要适当的“停”。“偶尔停下来”,有助于实现更加远大的理想目标,其利远大于弊,所得远大于失。但千万注意,不要谈“停”的负面影响,如写逆水行舟时的“一篙松劲”,其结果是船“退千寻”,这不符合材料的旨意。
3、分析如何“停”。“等一等” “欣赏一下”,即偶尔停下来。它告诉我们,“停”作为一种姿态,是暂时的、是相对的,而“走”是长久的、绝对的。它提醒我们,“偶尔停下来”不是率性而为,而是要审时度势,选择合适的时机,选择合适的方式,达成既定的目的。
4、综合以上角度,还可以采用递进式论述“什么是停”“为什么停”“怎么停”。比如我们在生活遇到很多的压力、挫折、烦恼等,这时就需要适时停下来调整一下自己;调整自己是为了更好的前进,收获更美好的人生;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停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
学会审时度势,学会调节,学会生活等。
【优秀例文】
停
阜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2)班 胡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远行路,脚步染尘土;青衣顾,留一抹楚楚。山河暮,眼模糊,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
独卧旧居,点一盏灯听一夜孤笛声;合一扇门隔一厢风雪冷,一室烛光,一缕茶香。捧一卷旧书,回溯千年时光。不问今夕何夕,不理百态炎凉。
浮华世事,光怪陆离,迷惘了多少赤诚真心;人生百态,几多薄凉,污浊了多少单纯自我,任身旁千帆竟速,百舸争流,隔岸观火,固守着这尘世间微薄的祈望。
展一幅画卷,忆汨罗江水,听江水涛涛,压不过屈子悲鸣,看山苍林翠,留不住一瞬回眸。
点一支檀香,忆潇湘竹林,听琴声铮铮,奏不出颦卿哀怨,焚潇湘诗稿,看不透缘分难求。
翻一页诗词,忆月夜松冈,听大江东去,掩不住落魄悲凉,梦小轩梳妆,敌不过生死茫茫。
研一方松墨,铺一张生宣,寥寥几笔,绘塞外风雪,题一句“荣华没,塞上吹羌笛,战非罪,烽火烧几季。”浅淡勾勒,浓墨晕染,描山峦叠翠,附一句“古柏青幽幽,荫下环佩伶仃歌,谁遣山风迎佳客。”
悄然停步,回首往事依依,溪水边,石亭中,温一壶酒,烹一杯茶,摆一盘棋,与故人回首往事,叹一声世事变迁。
漫步青阶,听空谷遗音,不知是流年荏苒无涯沧海,还是信笔描绘水墨江山;登临绝壁,听榣山遗韵,不知是墨色洇染山川入画,还是烟雨洇染青山黛泽。
幽居深山,看春日新绿,燕归来莺语乱;嗅夏日芬芳,烟波自裴回并举风荷香;拾秋日红叶,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积冬日霜雪,落雪未满北风却急。溪水潺潺,亭阶寂寂,微风习习,鸟鸣幽幽,独拥这一方天地,哪管他浮世荣华烟火迷离。
诗经三百,楚辞离骚,镌刻下愤懑与哀思;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铭记着盛世与衰亡。孤守着万千字句,谁知他荒诞不经心酸滋味。
伫足、回首、追忆,方知这错过的一草一木、一词一曲、一笔一画,在时光中褪色、遗忘直至毁灭。
焚香如屑、烛光如豆,悄然止步,等一等被忽略的山川盛景,等一等被遗忘的诗语词句,也等一等被失落的自在灵魂。
浮世绘巻拓不懂濯清涟不妖,世事炎凉不懂丹心照汗青。
可曾依稀记来路,老树枯,只剩鸦声话如故。
点评:这是一篇诗意如画的散文,作者回忆古人或独卧旧居,忘尘世百态;或漫步青阶,听空谷遗音;或幽居深山,看春日新绿。这一幕幕无不紧扣主题,停下执着的脚步伫足、回首、追忆,未尝不是一种笑看人生的情怀。作者文化底蕴丰厚,遣词造句独特而有魅力,不露声色地迈进诗意空间。(指导老师:蔡桂萍)
停
高二(11)李朝晖
动车在远处沿着轨道奔驰,来往巴士有过高架桥,工业区顶上漫起了“云雾”。这些都是城市平淡却美丽的景色。是的,城市总是这样,总是这样匆匆,这样不知疲倦。
她从车上向下观望,微风拂过脸庞,车厢内一阵嘈杂,让她不禁皱起了眉头。而最让她受不了的却是那一阵阵刺鼻的气味,淡淡的香烟味里夹杂着不知名的某种气体。让她不禁感叹这世界上当真不是处处都充满美。但当你停下飞转的思维,向那些人看一看,你会发现:那些吵嚷声是为了一个小女孩的位子被人占去了,那些气味是风尘仆仆和乘客们上车之前残留在衣物上的香烟味。
终于到站,她打开车门走了出来,望了望车水马龙的大街,向繁华的城市挥挥手。三月云彩九月天,棉花糖一样的云朵挂在天边,手持大扫把的环卫工人从马路西边儿扫到马路东边儿。她觉得如果不是扬起的灰尘,即使环卫阿姨穿着反光的鲜艳工作服,也不会有谁能注意到身边儿还有人在劳动。
她兴奋地握紧双手,因为上车前爸爸大方地给了她一张银行卡,即使爸爸嘴里说了一大堆要把钱花在有益的地方,像买一些参考书学习机什么的,但是天知道她会去干什么。是的,连你也知道,她会冲进名品店然后买一只号称是用小牛皮做成的双肩包。她一度认为香奈儿和爱马仕之类的是比奥黛丽.赫本还有魅力的玩意儿。她近乎疯狂地热爱它们。
她在跳进名品店的一瞬间,便拿起了那个早就中意的包包,然后直奔收银台开始一边抚摸她钟情已久的东西一边找钱包里那张崭新的银行卡。可是生活就好像是文章不可思议的开头到悲寂凄凉的结局,最后总结为一段错过才懂得的题记。本就不深的口袋怎样摸索却只有一包面纸和一张学生证。她心急如焚。难道丢在车上了?那不可能,下车时她还探了探口袋。难道被人偷了?别开玩笑了,隐形人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所以不言而喻,钱包可能丢了然后在人潮拥挤中被捡了。
她带着自责失落的心情尴尬地走出了店门。夕阳残留这微弱的光,天气微凉,落叶斑驳。怪不得谁,哭又哭不出来,事已至此,她认为认命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可是就是有些不甘心。
想着想着就不知不觉走到了下车的地方,伴着微弱的光,她看到了那位环卫工人,仿佛是终于等到了什么,环卫阿姨笑着向她走来,手中竟握着那个钱包。
“孩子,这是你的嘛?”温柔的语调随着脚步的走近而不断放大。
她点头不语,心里却是翻江倒海,感动地哭了下来。“您,一直在等?”她问。“是啊!丢了的多难受啊,快来看看,少不少钱?
她接过钱包,握紧了环卫阿姨的手,笑着说:“不少!” “谢谢你,阿姨,是你让我明白这世间并未如此苍凉。” 原来,只要我们慢慢停下来,也许会有不一样的风采。
点评:本文作者抓住了生活中不为人所注意细节展开情节,从开头的环境描写到车厢里的人物活动,再到名品店的尴尬的心里描写,无一不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能力。其实美好就在身边,只需要我们有时间或者创造时间去慢慢体会。文本欲扬先抑,作者从一个环卫工人的身上发现了人性的闪光点。真如有句名言所说:“生活本不缺少美,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说:“不是人们缺少发现美的眼光,而是缺少去发现美的时间。”
(指导老师:蔡桂萍)
停 高二(11)魏姝
脚步匆匆,纵使身边繁花似锦也无法细细欣赏。不妨停下来,等一等远去的生活。
人人都知在名利前淡然退隐的范蠡。他在勾践失意时,出谋划策,一举攻下吴国;在勾践称王时,辞官回乡,永不过问政事。“浮海入齐”,定居于陶,开始了后半生的实业生涯,成为远近闻名的“陶朱公”。行走江湖,做一名商人。家财万贯,却千金散尽。“富好行其德”,是他意识到物聚必散,天道使然。他不仅拥有文子学派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庄子学派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顺应自然今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他是一代良臣,深知适可而止,物极必反之理。他的功成身退,成为了多少人的心之所向!
在沉浮不定的官场上,范蠡停下了脚步,留意百态人间,流芳千古。
宋代苏轼曾因“乌台诗案”获罪入狱,被贬黄州。到任之初,心情郁闷。最后,他将精神寄托于青山秀水,完成思想与自我的突破。于是,千古杰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怀古》诞生了。他把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处变不惊,无往不可。“以宋词比唐诗,则东坡似太白。”王国维如是说。这样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他的作品中汲取营养。没有这一停顿,谁会说这世上少一个政客,多一个文豪呢?
在尔虞我诈的官场,苏轼停下了脚步,徜徉山水之间,闻名于世。
有块完整的圆,因为意外失去了一部分。为了找回所缺失的,它踏上了旅途。由于只能走走停停,它见到了春日里的百花齐放,嗅到了夏日里的沁鼻莲香,拾到了秋日里的飘落红叶,赏到了冬日里的寒梅竞放。最愉快的,就是这样的时刻。它继续前进,渡过海洋,穿过
沼泽,上坡,下山,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碎片。因为不再缺少什么,它越走越快。最终错过了旭日东升,夕阳无限。思来想去,它扔下了碎片,慢悠悠地走了。缺失了部分,虽不可爱,但人生会快乐许多。
在风景如画的前方,圆停下了脚步,看尽落花山川,百转千回。
纵观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手机、电脑、网络扑面而来,短信取代书信,大家都为生活疲于奔命。于是,多年不见的朋友终究是在春风秋雨里无话不说,却在春去秋来中失去了联络。
物欲横流,步履如飞,只为了不落后于别人。但是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把问题抓得太紧,如此反而适得其反。当我们为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所阻拦时,未尝不可退后一步,统观全局,以静制动,厚积薄发。必要之时,可以稍稍停一下,以退为进,会更好地走向清澈的时光,走向跨越苍茫的远方。
点评:本文是一篇很规范的议论文,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从不同角度就例说理,并且以总结的方式独立成段。这样不仅在说理上很有力度,关键是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作者在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分别以范蠡、苏轼、圆为例论述了停下脚步留意生活,享受生活,以最好的姿态去面对生活。语言干脆利落,铿锵有力,能够给现代的人们一个有力的提醒。
(指导老师:蔡桂萍)
第四篇:材料作文导写 《未来》
材料作文导写
对于未来,有人憧憬,有人茫然,有对于未来,有人憧憬,有人茫然,有人畏惧„„而英国哲学家C·S·刘易斯说:“未来就是某种每个人都会以每小时六十分钟的速率达到的所在,无论他干些什么,无论他是谁。”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见解。要求:(1)自拟题目;(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立意:
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必须在今天付出努力; 在人生的跑道上,脚踏实地地前行; 未来即在当下。
范文
面对未来,我不曾彳亍
于淼
“人生是一袭华美的的袍,爬满了蚤子”————张爱玲《谎言》
喜欢这句话,因为纵使你的人生有过千疮百孔,你面对未来,却不曾彳亍。
你生前寂寞我真的可以感受得到。在那样一个时代,写作是一条真正寂寞的路。许多文人融入了潮流,去追逐名利,地位而背弃了他们的灵魂,丢掉了人生的方向,偏离自己曾憧憬的未来。唯有你,和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坚守自己的内心,在他人极端的嘲讽中,面对文学的未来,走出自己的人生,从不彳亍。
最初对未来的确立,本就是如一粒小小的种子。扎下根,生了芽,变出郁郁葱葱,指引了未来的方向。聪颖的你,三岁背唐诗,七岁做小说,十四岁做《摩登红楼梦》,二十岁红遍上海滩。“从小被目为天才”于是你决定走写作这条真正寂寞的路,被排贬,被误解,被嘲笑,却始终没有放弃。
1956年的秋天,你坚定的踏上了赴美的轮船,一如你面对母亲给出的是嫁人还是读书,你选择了后者一样的坚定。面对涛涛巨浪,你的眼前或许浮现出你在四月柳絮纷飞之际,在父亲的地上看书直到头昏脑胀,或许浮现出你在港大连拿两个奖学金的骄傲以及因战火与牛津大学擦肩而过的无奈。当别人或在苦苦等待,面对未来徘徊不前而只能眼看时光流逝,白驹过隙,未来终将到来而自己一事无成时,你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纵然留有遗憾,但你不曾彳亍。追寻未来之路,本就坎坷难行,本就要放弃一些,才能得到想要的未来。
人生并非是越灿烂越美,唯有用心生活,用心去爱,用生命去追逐未来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以及极度的寂寞,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你在面对未来,你不曾彳亍,在天赋显现之时,你追逐梦想,在声名鹊起只是,你亦能抛下满身浮华,不停留一刻,只身去追寻林语堂的未来——你梦想的未来。在这条路上,你渐行渐远,坚定前行,从未彳亍。
唯有坚定的步伐,才能踏下深深的脚印。
“她以强劲的意志力,做了她身体的主人”——水晶
今日,我同很多人一样再次怀念你,因为你不仅做了身体的主人,更用坚定的信念,做了未来的主人。面对未来,你不曾彳亍。
勿喜勿悲紧握航线
孙傲
未来便是那广阔的大海,既平静美丽又惊涛骇人,既一览无余有深邃神秘,既清明澄澈又浊不见底。我们每个人便是其中的一片帆,有漫无方向的迷茫,有狂风击打的苦痛,亦有沐浴海风的清凉,正因这样紧握手中的航线耶稣是新的大陆就在不远的前方。
近些天,风靡全球的“冰桶行动”让我们对“渐冻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最痛苦也是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在他们一点点被冰封的身体背后拥有像常人一样清醒的精神却不能控制肢体,甚至说话和呼吸。对于他们来说是心灵的煎熬远胜过了病痛的折磨。当然我们伟大的物理学家霍金也是其中的一员。面对日益糟糕的身体,霍金并没有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在他的话里并不是“我的未来在哪里?”“我的明天在哪里?”而是以一种刚毅不阿的精神勇敢的把握未来。
一辆轮椅便是他的船,一台电脑便是他的帆,那永不冰封的大脑就成了他的方向,一路的“寒冷”并没有改变他的航线。他以最优美的姿态面对未来,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他,一直在扬帆远航。
海风徐来,一位美丽的作家同样令人钦佩。少年辍学的精力并没有使她对未来感到迷茫,居无定所的生活并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就在“沙漠之舟”一生穿行漂泊在撒哈拉,他经历过缺水的困苦,忍受过种族斗争的压迫,却始终不曾放弃过精彩的未来,三毛把握住了自己的未来方向。
执起笔便有了未来的方向,执起笔变少了迷茫,执起笔扬帆起航。
有人说,上帝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给了每个人一天24小时,八小时用来工作,八小时用来休息,另外八小时属于自己。诚然无论怎样时间都会过去,他不曾为谁停留,也不曾为谁倒退。每一个24小时都将过去,未来即在当下。紧紧把握现在的方向,就是拥有了未来,不悲不喜,以圣者的姿态优雅的站上未来的舞台。
即使满路荆棘也不必担心未来怎样,就像回不到过去的鸟语花香。时光如船我们都在各自的船来没有停歇的划行,紧握属于自己的那天航线,风雨停歇,风和日丽便是未来。
第五篇:“个性”作文导写
个性,让你飞翔
没有个性的生命是黯淡无光的,没有个性的人生是缺乏生命力的。个性是一种品位,它能使单调、苍白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机,它能使你在茫茫人海中显得独特而亮丽。[引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个时代被贴上了“个性”的标签。于是昨天还循规蹈矩,今天就纷纷“个性”起来了。先是五颜六色的衣服,然后是五颜六色的头发,许多人以为“前卫”就是“个性”。
像选择衣服一样,有人给自己挑选“个性”,有的扮活泼有的扮酷,有的学乖巧有的学粗俗,有的装老有的装嫩„„自我感觉“个性”出来了,而周围人却疑心他(她)有点儿“神经”。
那么,什么才是个性?个性应该是什么样子?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一句广告词“我就是我”,为现今的后工业个性时代作了最好的注解。人们要求个性,生产个性化产品的新技术、新方法便立刻满足了人们。这个时代是一个人人都在追求,人人都有能力、有权利追求个性的鲜活生动的时代。
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现代汉语词典上说: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比如:这个人很有个性);也可以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比如: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毛泽东《矛盾论》)。当然,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个性是相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性”有许许多多的表现。有时它和“出类拔萃”近义,在做同一件事时,某人比别人技术高超,可以说他有“个性”;有时它与“特长”类似,在人人有相同技能的情况下,某人比别人多一项技能,也可以说他有“个性”;说话直言快语叫“个性”;做事风风火火也叫“个性”;韩寒七门功课高挂红灯而休学,但善于写小说,《三重门》、《零下一度》接连问世,这是“个性”;孙天帅面对韩国老板拒不下跪,不受其辱,这也是“个性”;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是“个性”;雨果生平的一大愿望是要把巴黎改为自己的名字也是“个性”„„
固守自己的一方天地,保持住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就拥有一份个性。个性是一种品位,它使单调、苍白的生活变得富有生机,它能使人在茫茫人海之中显得独特而亮丽!
“个性”,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也可以指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但是,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
“个性”在现实中有许多表现。在做同一件事中,比别人高超,可以说他有“个性”(在这里“个性”可以说与“出类拔萃”近义)。在人人都有相同技能的情况下,某人比别人多一项技能,也可以说他有“个性”(在这里“个性”与特长近义)。人人都遵守纪律,“他”却有意违反纪律,这也称有“个性”(这里的“个性”与“弱点”几乎近义)。说话直言快语是“个性”;做事风风火火,也是“个性”。
因此,简单地说,“个性”就是与众不同的个人特点。在现实中,人们更多的是从赞扬的角度来看待“个性”的,但是,在具体行文中,应该跳出这个框框的限制展开联想。从所给材料来看,反映了相当多的人对待个性的态度:承认个性的存在又不能容忍太出格的个性,1
总希望别人的个性是一致的或者是按一个模式矫正的。
有人曾以“如果任你再选择一种职业,你打算干什么?”为题在中美两国不同职业者中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美国人比中国人更敢于冒险、创新,更富有个性。同是个性,美国人似乎干一行厌一行,而中国人似乎干一行爱一行。对内向的人,我们要求他开朗一些;对活泼的人,我们劝他沉稳一些;对善于表现自己的人,我们觉得他骄傲有余谦逊不足;对有才干而不露声色的人.我们认为他埋没了自己,太不会自我推销。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有没有一个基本统一的标准?我们为什么劝导别人改变性格?性格要不要改变? 如果说这个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的话,那么,它必定是一个求异的时代,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请以“个性”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
[美文鉴赏一]
个性
付弘岩
山涧小溪,叮叮咚咚,涓涓潺潺。它没有大河的澎湃,没有瀑布的磅礴,但它纤细中不乏刚强,柔弱中充满坚毅。它不怕山石的阻拦,不贪幽谷的清静,不恋百鸟的妩媚,毅然向大海昼夜地奔流。坚毅执著是小溪的个性。
春雨,淅淅沥沥,朦朦胧胧。它没有夏雨的洒脱,没有秋雨的威力,但它缠绵里包容着力量,温柔里蕴涵着生机。它以细腻的柔情滋润着万物,以温馨的母爱奏响春天的摇篮曲。含蓄柔韧是春雨的个性。
个性是一种独立的品格。它不趋同,不媚俗,它拥有挑战的血型,叛逆的气质,奇异的风采;它拥有独特的思想,敏锐的视角,超凡的见识,无论得失,无论宠辱,它都波澜不惊,一如既往。
个性是一种精神。有了它就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是雄鹰总要高翔,是翠竹总要拔节,是种子总要破土,是金子总要闪光。
个性是一种力量。它能使你从羁绊中解脱,从无奈中奋起;它能使你放飞思想,超凡脱俗。个性是成功的潜动力。
个性是一种魅力。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现自己,夺人眼目。华山以险,黄山以奇,引人流连;洞庭以涌,钱塘以潮,诱人驻足。牵挂天下寒士的杜甫,不肯摧眉折腰的李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们的个性魅力感人至深,成为民族的精神瑰宝。个性是光芒四射的钻石,美丽而永恒。
个性是一种财富。它不会被岁月带走,不会因斗转星移而被磨损棱角,不会因晨钟暮鼓而被剥蚀光泽。个性也不会被潮流卷走。东施效颦,将会亵渎个性;邯郸学步,将会泯灭个性。不能因铜臭而拍卖个性,不能因名利而交易个性,不能屈于强权而舍弃个性。个性不可丢,不可辱。
个性既彰显独异又彼此映衬。高山阳刚大气,流水阴柔秀美,水的环绕弥补了山的僵直和呆板。刚柔相济,才自然和谐。月亮明媚皎洁,浮云轻闲飘移,云的烘托弥补了月亮的孤独和冷清。烘云托月,才更有意境。草原广袤宁静,骏马嘶鸣奔腾,马的灵动弥补了草原的单调与空寂。动静相间,才更有生机,因此,挺拔的白杨无须蔑视岩松的横斜,高洁的水莲不必羡慕牡丹的高贵。万物各有风采,世界才气象万千。
个性是先天的赋予,也有赖后天的塑造,那么,何不把握天时地利,不断吐故纳新,激浊扬清,让你的个性更加完美,更富魅力呢?
(选自《智慧行囊》)
[品评]个性是什么?是一种独立的品格,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魅力,是一种财富。个性的特点是什么?它既彰显独异又彼此映衬,因此,万物各有风采,世界气象万千。个性是怎样产生的?它是先天的赋予,也有赖后天的塑造。因此,只有把握天时地
利,不断吐故纳新,激浊扬清,才能让自己的个性更富魅力。
[美文鉴赏二]
每片叶子都不一样
邓康延
在同样的阳光下,一树叶子没有一片相同;不同形色的叶子,抖开一树葱茏。
一个外国教育访问团被中国的一所乡镇小学吸引,他们看惯了沿途小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动作和语气,惊奇于这座小学上课时的喧闹活泼。校长答道:有一位园艺师曾告诉我:幼时的天趣不可横加裁剪。
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上台领取大奖时说:“我理应多年前就站在这儿了——假如我父亲当年不逼着我学不喜欢的专业,假如原单位不干涉我的业余创作,假如社会上对我的奇装异服多一些宽容„„
没有人这般致辞。一阵沉默后,台下掌声雷动。
我们不缺乏破土欲出的人才,只是多了点儿对人的性格、爱好以及隐私的负重。
树叶不是机器制造的产品,无法生产,不能复印拷贝;它的生命,传递阳光,吸吮养分,倾诉绿色。个性即风格,每片唯一的叶子,展示生存的锋芒和美艳。
所以——
尊重叶子就是尊重大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选自《时文选萃》)
[品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绝版,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片唯一的叶子,向人们展示着生存的锋芒和美艳;每个唯一的,都应有勇气保留自己最原始的理想,并与鄙视他们且要同化他们的一切抗争。尊重叶子就是尊重大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个性就是尊重生命。[佳作展示]
我是个性我怕谁
迁西一中高一吴静
夸张的头发颜色,夸张的哈韩筒裤,还有一个夸张的大T恤。你要问我是谁,告诉你,我的名字叫——个性!是一个学舞蹈的学生。
“个性,个性,等等我!”哼,才不呢,看你那身连衣裙,太土了吧!加快速度,我跑起来。喂,看什么看!甩一甩红马尾,向道路两旁的乖乖女们发了一记雷达眼。
“迎风腿,对,接转身„„”帅气洒脱的街舞被我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客气地讲,我们姐妹跳得都特棒。但丁老先生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鲁迅老爷子也讲过:“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太对了,活就要活出自我。用力甩甩手,与姐妹们交换一下眼神,同时将马尾扯开,头发在风中飘舞,心儿在舞动中飞扬。忘了告诉你,我们这个组合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叫“个性时代”。怎么样,厉害吧!
“个性,个性,我爱你!”“个性,个性,我们永远支持你!”不用说,我的舞迷来到了。我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
„„
“个性,你的作文怎么又没交?”一下课,我就被亲爱的语文老师“请”到了温暖的办公室。我在心里暗暗叫苦:“完了,完了,没有一节课是走不出这个门了。”——我知道,办公室之所以称为“办公室”,因为那是老师办公的地方,而那个“公”恰恰是我,可“办公”的人就不止语文老师一个了。
好累哟!语文老师外加数学老师再加外语老师还有历史老师地理老师政治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生物老师已经念了快一个小时的“经”了。我,个性,要向这个美丽的人间说good bye了!
就在我以为已经支持不住的前一秒钟,我亲爱的语文老师终于说道:“看在你作文成绩一直不错的份上今天先到这里回去把作文写好明天早自习交上来听清楚了吗?”我的头点得像磕头虫,然后以飞一般的速度蹿了出去。出了办公室的门,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没办法,今天又得熬夜了——我是个性,我也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然,就成了绣花枕头了。那样,哪有力气跳舞,哪会得到舞迷支持,怎么对得起老师的苦口婆心,怎么对得起父母的谆谆教导?今天一定写完,而且还要成为范文!对,就这么办。
我是个性,我怕谁?
[点评]这个叫“个性”的女孩真是很有个性。首先,她的穿着打扮有“个性”:夸张的头发颜色,夸张的哈韩筒裤,还有一个夸张的大T恤;其次,她的行为举止有“个性”:喜欢跳街舞,非常爱表现;她的内心充满着“个性”: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当绣花枕头,一定要写完老师留的作文,还要写成范文。另外文章叙写活泼生动,字里行间跃动着青春的激情,也颇具个性。
[底蕴揭示]万事万物皆有个性。
险是华山的个性;雄是泰山的个性;奇是黄山的个性;秀是峨眉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生命是黯淡无光的,没有个性的人生也是缺乏生命力的。一个人没有了个性,便失去了自我。一个人有了个性才会创新,创新的过程其实就是个性的展现过程。有位教育家说得好:“唯有个性才有活力,唯有个性才会成功,唯有个性才能发展。”
个性,会让你飞翔。
[佳作展示]
让个性的生命与使命同在如果没有大山的巍峨起伏,世界上就会少多少层峦叠嶂?如果没有江河的流动奔涌,世界 上就又会少多少江南水乡?如果没有日星的闪耀,世界上就又会少多少扑朔迷离的幻想,流光溢彩的华章?而世间的万物一旦缺失了个性,就又会变得多么的同一无味,暗淡无光?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我们之所以各不相同,我们之所以彼此独立,是以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谓之个性。
树木如果失去了高大挺拔的个性,就会象小草一样渺小;花朵失去了个性的芬芳,蜂蝶便不会再为她驻足,将她围绕。个性之于我们人类,也似挺拔之于树木,芬芳之于鲜花,是不可或缺的一件法宝。
因为个性,我们独立于每个个性之外;因为个性,我们徜徉于世间却戴着不同的草帽;因为个性,我们能够潇洒独立地走向终老,而不流于世俗的网套。但也正是因为个性,有人遍追求捷径,另类标榜。
他们追求流行,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到处招摇,他们走进网吧,挂着QQ来显示自己的时尚。更有甚者,他们打架斗殴,谓之“兄弟义气”;他们不学无术,谓之“自我解放”;他们学着某些电影,满嘴脏话,谓之“新潮”。其实,他们的这些所谓的个性已严重地偏离了社会的需要。
我们行走在社会之上,我们的言行举止都是社会的形象。诚然我们的个性需要释放,我们的激情需要燃烧,我们的个性需要张扬,但是我们的个性的展示也要符合社会的需要
为了追求所谓的个性,而沉迷于游戏厅、网吧,不顾社会的需要,不努力学习,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会使多少父母为之神伤,老师为之扼腕,学校为之叹息,社会为失去人才而感叹?
个性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可是我们的社会需要我们张扬什么样的个性呢?我们的个性应是积极向上的。“敢为天下先”是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个性;“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关心世事、心怀天下的个性。我们的个性如果脱离了社会的需要,就会使我们“老大徒伤悲”,如果社会没有了个性的存在,也会是“万马齐喑久可哀”。
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己个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到那时,让我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我们展开个性的翅膀,在社会需要的蓝天下自由地翱翔,让我们个性的生命与使命同在。
[佳作展示]
为你的“个性”上把锁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
个性,是当今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可是,什么是个性?怎样去张扬你的个性才能显示出你的价值?这却是很少人想过的问题。
梅花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这是个性;迎客松屹立于悬崖之巅,这是个性;雄鹰展翅翱翔于蓝天,这是个性。这些个性给人以美的享受。
嵇康拥有举世的才华,却毅然过着“竹林听曲”悠然自得的打铁生活,这是个性;庄子弃楚国宰相之位而不顾,却“曳尾于途中”,实现着他“做一棵树”的诺言,这是个性;项羽“四面楚歌”,带着江东父老对他的期待,投身咆哮的乌江,“死亦为鬼雄”,这是个性。这些个性体现了他们对自己梦想的不懈追求。
可是,当今有多少人对个性存在着概念的偏差。将头发染得五颜六色,将自己打扮得娇艳俗媚,穿奇装异服,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这就是当今人眼中的个性,这就是所谓的“新新人类”。可“新新人类”有几个成就了一番事业,做了有意于社会的事?他们只会肆意去攀比,去追求他们所谓的“个性”。更有甚者,追求个性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毁掉了那原本该绚丽多姿的青春年华。难怪有人说,这是垮掉的一代。
我认为,张扬个性必须要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努力地去成就自己的事业,造福社会,这才能体现个性的价值;奋力拼搏去摘取科学桂冠,造福人类,这才算是张扬个性的体现。
徐本禹,我相信谁都会被这个年轻人的事迹所感动。他原本可以住在城市里舒舒服服去描绘他以后多彩的人生,可是他毅然决然去西部支教,他用那幼嫩的肩膀扛起那倾颓的教室,他用自己的知识点亮了孩子们心中渴望明灯,使他自己的星星之火照亮了西部的每个角落。
而于花甲之年临危受命,毅然接受只为续写使命传奇的驻伊大使孙必干,却用他那“斡旋于生死边缘”的勇气证明着个性并非只属于年轻人,每个人都有张扬个性的权利。
这才是真正的个性。
所以,仍徘徊在个性误区里的“新新人类”们,清醒一下吧,用理智的头脑为你们的个性上一把锁,只有在社会需要的前提下,你们才能无拘无束的去张扬你们的个性,创造你们绚丽多彩的无悔人生。
[佳作展示]
永不凋零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能做随波逐流、随风而动的落叶,不能做头重脚轻随风倒的墙上草。生存于社会中,我们应该做一株永不凋零的鲜花。
他所处的社会,官场黑暗,一片污浊。这样的社会需要有人打破这样的死寂,来荡涤这样的污浊,于是他——李白——高喊“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大步跨了出来。李白,用他的高洁傲岸证明那个社会依然有纯洁圣灵的净土。他,正是他所处的社会中的一株长开不败乃至今天依然永不凋零的鲜花。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楚三闾大夫屈原,不正是屹立于混浊社会之上的一株永不凋零的鲜花吗?
那个时代,朝廷中的史官多是出自贵族官僚,习惯于粉饰,歌功颂德而他——司马迁——敢于犯龙颜而直谏,忍受最残酷的宫刑耻辱,“苟且偷生”完成《史记》,述往事思来者,成一家之言,成为荒草败蒿中一株笑看风雨的鲜花。司马迁,永远灿烂在历史的原野上。
身处乱世,正义不显,公理不彰,举世混浊我也混浊,随波逐流以保身家,似乎成为俗众的选择。然而偏偏站出来了李白,站出来了屈原,站出来了司马迁,且虽遭流放受宫刑而
矢志不渝。
他们张扬个性,给历史增添了璀璨;他们张扬个性,引领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主流。今天,我们又以什么样的个性来适应和满足我们社会急待的需求呢?
我们应象任长霞那样一身正气,为民请命,锄恶务尽;我们应象许本禹那样走向最需要我们的地方;象李扬那样“疯狂”拼搏,尽展才华,服务社会„„
他们,不正是当今神州大地上璀璨的永不凋零的花朵吗?
物欲横流,社会错综复杂,如同弥漫着浓雾,不少人似乎迷失了做人的方向,失去了做人的原则,泯灭了本有的闪光的个性,实在令人痛心。我们应守住心灵,守住做人之本,释放张扬健康个性的勇气。
让我们象李白那样,毫不遮掩地为社会张扬个性;
让我们象司马迁那样,用飞蛾扑火般的执着为社会张扬个性
让我们象任长霞、许本禹那样那样,用个性感动中国;
……
让我们也做一株永不凋零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