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作文:考试怎样才能雨过天晴
六年级作文:考试怎样才能雨过天晴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老师闪电般出好了十几份试卷,天天让我们做,大考前气氛紧张,我心中风云渐起。
上课铃一响,语文老师急匆匆地抱着一叠试卷,面无表情地发下了试卷。同学们似乎跟老师心有灵犀,试卷一发下来便“刷、刷、刷”地动笔做起来。
数学课到了,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过来,我以为“刑期已满”,可以“释放”了。谁知老师笑里藏刀,魔术似的从怀里抽出一份试卷:“这节课把它做完,不然,有你们耳朵好受的!”晕!
英语课上了,老师一来就出招了:“上一届学生不好好复习,结果考砸了,呵呵1我就让他们抄试卷……”大家吓得大气不敢出,待老师说完后,同学们自觉地复习起来……
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终于到了考试那一天,同学们似乎都成竹在胸,都在说笑。可我心中却渐渐下起雨来了。
英语试卷发下来了,题目不难,我挺顺利地过关了;到了数学试卷,我以瀑布般的速度完成了,然后仔细的检查着;到了跟我似乎不共戴天的语文试卷发下来了,每次都是没做好它。我看着试卷,傻眼了,刚停的雨有下起来了。好不容易杀到了作文便停了下来。经过我的苦思冥想,搜肠刮肚才写出一篇干巴巴的文章出来。
考试就这样结束了。在等待公布成绩那七天里,我度日如年,好不容易捱到了那天,我怀着忧虑的心情跨进了学校大门。
啊!语文有没有达到95分,回家后又要捱批了。心中的雨继续下着,我问自己:“考试怎样才能雨过天晴?”
第二篇:雨过天晴小学作文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1
快下雨了,天空中乌云密布,蚂蚁队长正在召集蚂蚁士兵们搬家;小燕子放低了飞行的高度;小鱼从水底冒出头来……
轰隆隆,轰隆隆……下雨了,小动物门关好了自家的门窗。轰隆隆……森林变得热闹起来了。被雨水淋着的春笋伸了个懒腰,从地里冒出来;小草甜甜的喝着春雨;大树被春风吹得跳起舞来……
雨渐渐小了,小动物们推开窗户,呼吸着新鲜空气。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条彩虹,小动物们都跑出家门来观看。小兔奇怪地说:“咦!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比我还漂亮?”知识渊博的大象博士说:“雨后出现太阳,准会出现彩虹。”五彩缤纷的彩虹渐渐地消失了,森林里充满了活力。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2
炎热的夏天,下午来了一场可怕的雷雨!雷声隆隆,雷阵雨“哗啦啦”地下。过了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空是蓝色的,干净的,就像洗过一样。五彩缤纷的彩虹出现了,它像彩虹桥一样横跨天空。几只鸟来了,一只鸟说:“看!那里有座彩虹桥,我们去玩吧!”他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拍照,有的在看风景,有的在盖房子。他们用白云做了各种各样的房子,如凤凰形、草莓形、蝴蝶结形,成了童话世界。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3
不再做傻瓜
痴情地原地等待
过往只是过去的往事
现在要懂得现实中的在意
有些人,有些事,
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
就像飞鸟不能爱上水里的鱼儿
倔强反抗只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雨过天晴
乌云渐渐散去
享受这背道而驰的美丽
不怨天,不恨地,只怪自己把泪滴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4
俗话说:春天的天气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在我的记忆中,天气就是这么变化的。
有一天,上午上学的时候,太阳公公向我们微笑,好像在说:
“小朋友,上学要认真听讲哟!”天空纯净得如一潭清水,清澈得诱人,偶尔款款流过几缕白云,令人心旷神怡。
上午放学时间到了,天却突然变了,顿时乌云密布,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可急坏了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都未带雨具呢!
雨一直下着,可到了下午放学,本来就要落山的太阳,却从西边重新露出脸来,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出现了一条半圆弧——彩红。
嘿!大自然真让人不可预测!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5
倾盆大雨停了,黑沉沉的乌云散开了,天又亮了。
看看地上的`花,五颜六色,美极了!花丛边,绿树成荫,像一个个大凉棚。清澈见底的河水,更亮了,更绿了。小草上一颗颗露珠,因为被阳光照亮了金光闪闪,真漂亮。突然,天空出现了一条五光十色的彩虹,像一座挂在天边的通天桥。几个小朋友去公园玩,过了一会儿,公园里人山人海,变得热热闹闹。街边的小店也卖得热火朝天。一个小贩说:“天晴最好了!卖出去的东西多!”“哈哈。”大家都笑开了花!......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6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路上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像个淘气的小男孩,在你的脚趾缝间钻来钻去;喝足了水的小草,捂着肚子说:“好饱,好饱!”不再怕冷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他们的头,左看看,右看看,看到别的花都开了,它们也竞相开放;美丽又可爱的凤蝶,扑着翅膀飞向一棵树的顶端,落在了树顶的一片树叶上,张望远方的太阳 ……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7
昨天,下过雨,我和妈妈一起去游河公园散步。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走着。突然,我猛一抬头,发现天边出现了一条亮丽的彩虹。我激动不已,兴奋地跳了起来,急忙跑到妈妈身旁,用手指着天边,好奇地问妈妈:天上为什么会有彩虹?。妈妈说:雨过天晴就会有彩虹,这是太阳光反射的作用。我仔细地听着,心早已随着飞上了天空,心想要是我能走上去那该多好啊!我和妈妈照了几张照片,就朝公园方向去了。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8
炎热的夏天,下午时分可怕的雷阵雨来了!雷声轰隆隆、雷阵雨“哗啦啦”地下着,不一会儿,雨停了,真是“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太阳公公出来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像被清水洗过一样干净。五彩缤纷的彩虹出来了,它像一座彩虹桥横跨在天空。几只小鸟飞来了,一只小鸟说“瞧!那里有座彩虹桥,我们过去玩吧!”它们有的在睡觉、有的在拍照片、有的在看风景,还有的在造房子,它们用白云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房子,有凤凰型、有草莓状、还有蝴蝶结……,这里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
雨过天晴小学作文9
天要下雨了,天空乌云密布,蚂蚁队长在叫蚂蚁兵动起来;燕子降低了飞行高度;小鱼从水底出现。
隆隆声,隆隆声。下雨了,动物的门窗都关着。隆隆声。森林变得生机勃勃。被雨水湿透的竹笋伸展开来,从地上冒出来;草甜饮春雨;这棵大树被春风跳过。
雨渐渐停了,小动物们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过了一会儿,太阳出来了,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所有的小动物都跑出房子去看。兔子奇怪地说:“嘿!这是什么东西?怎么比我漂亮?”博学的大象博士说:“雨后出现太阳,就会有彩虹。”五颜六色的彩虹逐渐消失,森林充满了活力。
第三篇:沧州市中考满分作文-雨过天晴
雨过天晴
一夜细雨,天空阴得几欲滴水。
在空蒙的氤氲尽处,一缕荒烟,几点残红。那绺早樱,缓缓飘入泥淖,发出零丁的叹息。偶一寒鸦点水而过,却被风中渗出的声响惊得高飞。
我站在车站前,心烦地捋去落在发梢的雨丝,连接几天的阴雨和几场考试的失利让我不由得心浮气躁。仿佛是为了给我的坏心情应景一般,雨似乎比刚才更大了。风把我身后的咳嗽声吹得七零八落的,仿佛满地碎金。我下意识地回过头,一个身高只到我肩膀的小男孩和一个白发零星的老人。大概是接孩子放学的家长吧,我暗想。小孩懂事地从老人手中拿过书包,背在背上,然后搀住老人。动作麻利,我不由得一震。小孩没有说一句话,可他关切的心情已传递到了我这个旁观者心中。一股暖暖的亲情。
“啊,对不起。”伴随着后颈一阵冰凉的触感,一声道歉在我耳边响起。我诧异地回头,一个中年妇女正收起她那把边角有些磨损的伞,一边朝我抱歉地笑笑。她提着一个装得满满的菜篮,带着满足的笑脸。从她身上几乎看不到等车的焦急。再次与她目光相接,我似乎看到妈妈在油烟浓重的厨房中做菜的身影,我突然有股流泪的冲动。
我总是如此,每每遇到点挫折就满腹牢骚,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一直被温暖的亲情所环绕,餐桌上美味的饭菜,是妈妈带给我的好心情,闲谈时的一个笑话,是爸爸带给我的好心情。在亲情的培育中,这样的好心情难道不足以驱散我心中那点不如意吗?
我们的生活中,这样能够给我们带来好心情的事俯拾即是,只是你未曾发现,当我们在风雨中忧郁时,不要忘了雨过天晴天际那抹能够带给你好心情的彩虹的美丽。当我们在失败时,更不能忘了在心中默祷我们能拥有一份好心情的亲人们。
随着人群中一阵低低的欢呼,随着最后几滴雨丝上方彩虹的浮现,公交车来了。每个人都满怀笑容地上了车。我整理一下思绪,准备给等待我回家的妈妈一个灿烂的笑容,希望我的笑容,能带给她最好的心情。
第四篇: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论文关键词:学好语文 善于观察 多读佳作 反复修改
论文摘要:我曾走访过许多学校,调研现在的写作现状。调研的结果令人无法乐观,不喜欢作文和害怕作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作文教学是高工低效的课堂,这直接影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我一直从事作文教学和作文刊物的编辑工作,对作文教学有许多想法的感悟。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作文的作用愈发重要,正常的人际交流,员工求职、领导演讲都离不开作文的。我们读书看报,阅读学习,广播电视,也和作文息息相关。就连广告策划,海报张贴,也都需要作文知识。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作文,到大学毕业十几年的时间,作文一直伴随着我们,它耗费了我们许多时光。但反过来看看我们的效果如何呢,这实在是令我们汗颜的一件事。在任《经典阅读》责任编辑期间,我曾走访过许多学校,调研现在的写作现状。调研的结果令人无法乐观,不喜欢作文和害怕作文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作文教学是高工低效的课堂,这直接影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事业的发展。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经过多年的努力,通过编作文书与讲解作文有机结合,掌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也学习了一些外地经验,写出来和同志们共同参阅。
一.学好语文 写好作文
谈及语文和作文的关系,作文教学大师叶圣陶老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课本无非是学生写作文的例子,是学生作文的示范。仔细阅读我们的每一篇课文,其实它们都是很好的写作范例,具有统领引导的作用。学习《小英雄雨来》《乌塔》《军神》等写人的课文后,我们就要总结写人的方法和要来,抓住人物特点,通过具体的描写,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写出来,还应写出对人物的评价。记事的课文在书中占了半壁江山,我们学过的课文记事的也比较多,像《捅马蜂窝》《养花》《飞夺泸定桥》《渡河》等课文都是记事的。记事的课文除要求把事件写清楚外,还要把当时的场景写生动,通过这件事,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记物的课文也不少,《猫》《军犬》记的是动物,《爬山虎的脚》记的是植物,还有一种是写生活中的事物,如《古井》《我的文具盒》等等,每单元的作文训练中,有不少要求写这类文章的。写景和游记的课文在教材中有所增加,许多着名的景点都能在课文中找到,如《颐和园》《记金华的双龙洞》《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都属于这一类,学了这些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照葫芦画瓢,写出我们去过的景点来。还有一种文体叫应用文,是生活中的常用的,如书信、请假条、留言条、借条等,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东西逐步被电子邮件所取代,但它的写法和内容我们必须要学会。诗歌、文言文、童话、科幻文章也占很大的篇幅,我们既要学会,也要能够应用,才能达到目的。
学语文要学会什么?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每一篇课文都是作家写的作文,是我们写作的例文。我们要学会生字新词,这是给自己的写作打基础的,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篇文章,看人家运用了那些描写,选择了那些具体事件,怎样一层一层地把事件清楚地描绘出来的,作者通过这些描写,要说明什么,即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搞明白了,你学了这篇文章就有不小的收获。除了这些以外,每个同学还应再往作文上靠近一步:我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在我身上发生没发生过这样的事,我有没有喜欢熟悉的物,我去过的景点是怎样的,只要你这么一想,你的写作思路就会开阔许多,就会有许多好的写作材料涌入你的脑际,学习语文,练写作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为了发挥语文对作文的示范作用,课文和作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每篇作文的安排,都是根据课文的内容而定的。学几篇课文,就要写一篇和课文类似的作文。有的老师领学生学一篇课文接着就写一篇作文,并不强求都要写,有兴趣的就写写看,老师表扬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渐渐地学生就都去写了,他们并不觉得写作文有什么困难。通过学语文把作文训练到这种程度,学生会把写作当做一种幸福的事。
二.善于观察 寻找素材
要想写好作文,光靠学语文是远远不够的。语文书仅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篇写作的范例,那是人家的生活,作文是自己的生活,要想写好作文,还要学会观察,从平常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写作材料。
学习了写人的课文后,我们注意观察一下,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有特点的人,他们有的热爱学习,有的热心助人,有的勤劳能干,有的溺爱自己,经过你细致地观察后,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身边就有这么多可写的人。在你身上一定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事,高兴的,成功的,难过的,后悔的,注意观察能写出现在的,回忆一下能写出以前的,想象一下就能写出未来的,课文上的事如果在你身上发生过,你也可以写呀,你写的能和课文一样吗?你有没有喜欢的动植物,你再仔细观察一下,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写出来会比原来的更加生动。你一定去过许多地方,游过之后写出来没有,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就是多走走,多看看,看了美好的地方而没有把它写出来,这是多大的遗憾啊。
黑龙江的学生王洪颖在学了几篇记事的课文后,决心写一篇好作文发表出去,她苦思冥想了许多事儿后,并没有把它们写出来,而是向我讲了昨天发生的倒霉事:上学路上因观察秋天景色时被小水泡滑倒,上课前在玩老鹰捉小鸡时被旗杆撞上了头,课间被幼儿班的小胖墩踩了一脚,上课时被教室的门撞到了头。她得出的结论是都怪自己不小心。我鼓励她把这些写出来,她写出来的作文恰好被鹤岗日报的记者看到,带回去在报上发表了。
还有一件是发生在黑龙江萝北的故事,清明节,萝北县内的五所小学的学生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扫完以后还要进行演讲比赛。第一小学的一位女生在祭扫时出汗了,就脱下外衣搭在一棵松树上。这位同学是位很优秀的演讲小选手,多次在全县演讲中获特等奖,结果那天却掉了链子,在她演讲的时候,台下千余人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她的演讲能力是令人佩服的。然而在讲到一半的时候,这位小选手却戛然而止,当观众们满脸疑惑的时候,她却跳下讲台,径直向一棵小松树跑去,快速拿下挂在松树上的外衣,掏出衣兜里的演讲稿看了一眼,跑步登上讲台,接着演讲起来。原来她是忘了词了,而演讲稿又在她的衣兜里,这才上演了刚才的那一幕。这位小选手最后被评为三等奖,她觉得太丢人了,在台下大哭不止……这个小选手的同学记下了这一幕,她之所以写的那么生动,是她细致观察的结果。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北京瀛海二小的同学听后,柯淼同学说她昨天就有相似的经历,并把《最尴尬的一件事》写了出来交给我,她写道“该我了演讲了,我走上演讲台,接过主持人递过的话筒,给观众们鞠过躬之后,开始演讲,感觉还不错。可刚讲到一半,不知是什么原因,背的较熟的一段我竟忘词了,我一边挠着头,苦思冥想,一边环顾四周,又过了几秒钟,忘掉的那段词还没回来。我感到眼眶热热的,脸发烧,我尽力控制着不让泪水流下来,又过了几秒钟,我还在台上呆呆地站着,多尴尬呀。泪水如两条小溪从我脸颊流过,接着我哭了起来,心里像打翻了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都有。就在这时,台下的师生为我响起一片掌声,这掌声并没有给我任何自豪感,却让我处在一种特殊的尴尬境地,掌声让我无地自容。这时候,班主任孙老师向我走来,一边掏出我口袋里的演讲稿,一边安慰我:“没事儿,柯淼,没事儿的,快看看吧!”说完,把演讲稿展开给我看,又说:“我不是让你忘了就拿出来读吗?”老师的到来给了我力量,我擦干泪水,读起来。读得颇有感情,但因为哭着所以不怎么流利,后来,我把话筒给了主持人,准备下台。主持人接过话筒时,笑着对我说:“没事儿,别哭!”可我还是忍不住,已断流眼泪再一次涌出来了。班主任领着我走到一旁,见我哭得差不多了,对我说了一些安慰的话,让我打起精神来。”只要认真观察思索,我们身边就有很多可写的事,每个人都有可写的事,观察完以后,要拿起笔来,把这些是写好了,有的是可以发表的。
三.多读佳作 汲取营养
学习感悟了课文,通过细致观察,有了写作的素材,就能够写出作文了。但要想把作文写好,还必须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在外地看到许多同学都有好词好句记录本,有的记了满满的一本,但到写作文时,仍然不会写,那么多的好词好句一个也用不上,他们只会吸收,还不能消化,只会背诵,不会应用。
我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任务,那就是多读书,要带着问题去读书,不光读懂书,还要把书里的故事和自己的生活做一下对照,找出自己的写作素材。现在有不少同学书读了不少,读完之后并不能把内容描写和主题说出来,书中的精华他并没有吸收,这样的读书是没有多大益处的。怎样才算读懂一篇文章呢,首先要知道文章的类型,属于写什么的文章,再看写了什么人,这个人有什么特点,作者是用哪些事来表现这个特点的,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和修辞方法,作者对这个人有什么样的评价。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能不能把他写出来,如能写出来就说明你从中感悟到有用的东西了。如果你能把看过的书讲给大家听,就说明你看懂了,吸收了,消化了,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别人会的你也会了。
说到读书,大家一个误区,觉得书上的外地的才是好文章,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妙文佳作。每个地方都有写作的高手,把自己身边的文章读一读,学一学,这样会更有意义的。这些同学是身边的人,写的是身边的事,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对其它同学具有很大的鼓舞性,下面的文章有很好的引领作用,读完后能引出很多好的作文。
我想每个同学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把当时的情景写下来就是不错的文章,只要说一说,写一写,就有好作文出现。捉蚂蚁瀛海二小仝丽童年的天空是五彩缤纷的,那上面写满了无数有趣的童话,从中随便摘下一朵,就是一个美丽的故事。我今天要说的就是
我小时候做的一件可笑的傻事。
大概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我看电视里广告说吃蚂蚁可以给人补血,效果好着呢。听着天花乱坠的广告,我心想:妈妈整天那么辛苦,又那么瘦弱,她是最应该补血的。但让她去买那么昂贵的红蚂蚁,她肯定不答应。怎么办呢?嘿,蚂蚁不到处都有嘛,我就捉这既不花钱又有疗效的小蚂蚁,妈妈一定不会反对吧。
说干就干,我找来了小瓶子,捉蚂蚁去。找了半天也没见蚂蚁的踪影,后来我灵机一动,蚂蚁们也有家呀,它们也像人一样得回家的,它们家里人多着呢。我先找一只蚂蚁,然后跟着它就能找到它的家。很快,我在一棵大树旁找到了一只蚂蚁,它正匆匆忙忙地往家走呢,我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它,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家。那是一个不大的小洞,旁边还有许多小小的土粒,没错,这就是蚂蚁窝。我找了一根干树枝,慢慢把那个蚂蚁窝撬开了,窝里有好多好多的蚂蚁,它们见自己的家被破坏了,着急地到处爬,见这么多蚂蚁,我兴奋极了。迅速地抓住它们一只一只地往瓶子里放,不一会,瓶子里就有了许多蚂蚁,我觉得它们不是蚂蚁,它们就是妈妈的血液呀。看着抓的不少了,我高高兴兴地回家给妈妈做蚂蚁汤去了。我倒了些开水,把蚂蚁放进去,然后再去煮一煮,一股难闻的气味在屋里弥漫开来,为了妈妈,我什么都不怕,耐心地煮着这宝贵的中药。
妈妈终于回来了,我双手把煮好的蚂蚁汤递给妈妈,说:“妈妈,这是我专门给您捉的蚂蚁,熬的蚂蚁汤,广告上都说了这是补血的。”妈妈闻着那股难闻的气味,看了看我的小黑脸儿,没等我把话说完,就笑着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
美丽天真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故事,我常常回忆捉蚂蚁的事,因为这里面饱含着让人感动的东西。
四.多次修改 争取发表
学习了教材上的课文,又读懂了课外读物,通过观察寻找素材,我们感到写作文已不是一件难事。但要想写好一篇作文,达到发表的水平,还是要下一番打功夫的。写作大师鲁迅先生曾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我觉得凡是能够发表的文章都是经过修改的。北京瀛海二小的李艳青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先把要写的素材在小组内说一遍,然后认真地在稿纸上抄写一遍,要求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尽量不写错别字,还要运用多种描写和修辞方法,在小组内读一遍,征求大家的意见后再交给老师,这样的作文质量要比应付型的好得多,六年级同学进步较快和李老师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北京旧宫二小的胡戈老师的作文教法是让每个家长都参与进来,让家长给孩子的写作出点子,找素材,写评语,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写,对于好的孩子和家长,学校定期表扬,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在不长的时间内,四年级的作文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家长学生老师面对进步皆大欢喜。
给学生搭建展示发表的舞台,最大限度地鼓起同学们的写作热情,瀛海二小鼓舞学生的方法是:好的作文在班级当做范文在课堂上阅读,可以是多篇,把讲评课办成演讲会、阅读会,让喜欢作文的同学有机会表演。接着把表演最好的推荐给学校广播站,让学生本人读自己的作品,全校同学都能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诵。培养每个班级的小作家,将好作品汇集成册,在校内发表,这对鼓舞学生、指导学生是很有意义的,学校出《小水滴》作文集3期,《瀛海二小作文报》一期,在学生家长中引起很大的反响。旧宫二小也在搭建学生舞台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把每一次作文训练都当成比赛,选出最优秀的选手,佳作共欣赏,都给全班同学听,让大家接受筛选素材的熏陶。让家长帮助指导学生,用稿纸书写,好的上小作家园地,让大家参观学习。全校进行作文大比武,在学校一楼大厅布置优秀作文展板,组织各年级阅读学习,促进了作文活动的开展。期末时,学校把学生的佳作组合在一起,出版《小荷风采》文集,作为以后指导作文的教材,也给家长指导孩子提供了一条路子。
任何事情都有相通性,作文和其它学科一样,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开创作文教学的美好明天
第五篇:怎样才能教好作文
怎样才能教好作文——欲善教之,必善写之
欲善教之,须善写之
张玉新
在中学教书时曾拜一位后来成为语文特级教师的人为师,他经历坎坷:高中时因言获罪,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4年后落实政策返城,当他见到当年的语文老师(吉林省首批特级教师)时动情地说:“谢谢您教给我写的本事,我才能活下来!”我师傅在农村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后来抽调到县里写材料。据说他的老师才华出众,不仅学问精深,而且文笔老辣。这引发了我关于写作教学的思考。单从写作教学本身,或者学生方面探讨写作教学策略的突破,不从教师自身的写作修养探讨,恐怕都难有突破。根据自己从事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经历,加上从我的师傅以及其他前辈同行那里学到的经验,我对写作教学有以下几点看法。第一,从教师自身看,欲善教之,须善写之。“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老师”(陆游)这话是对“学生”(儿子)说的。他会写诗,而且在当时就是著名的诗人,这话就是诗。所以他有资格这样说,而且他在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写作经验。老子交给儿子的“绝招”肯定可信。目前研究写作教学策略的成果多从写作技巧、教学方法入手,较少从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着眼。因为这些成果都是教师针对学生如何写作着眼的。是骡子是马,自己先出来遛遛。教师自身写作修养的形成与提高乃是写作教学策略突破的前提。怎样才能“善写之”?根本出路,我以为就两条,套一句熟语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先说“读万卷书”。“读万卷书”,是说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吸纳别人的思想精华、间接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理性成长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教训,以便在成长过程中丰富、补充自己。
扬雄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这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认为,多读书就会写作了。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也是讲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他进一步认为,书读的多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两位都是大文学家,他们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
梁衡说,他写文章一是学习司马迁,一是学习韩愈。具体内容不记得了,但他说从司马迁和韩愈那里学到了文章的结构章法这一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就是说,他是在研读司马迁、韩愈的文章时得到了关于写文章的启迪,又在自己的写作中不断尝试,读写结合,终于大成。这是今人学古人的例子,有现实意义。
今人、古人都认为会写、写好文章来自多读书。可是,目前语文教师的阅读面普遍较窄,大于等于教材,小于等于教参。教师用编制试卷、做试卷来替代读书(也用同样的方法剥夺学生读书的权利),用系统讲解所谓“写作知识”来掩盖不会写作的真相(同时也误导学生),而学校又习惯用“全批全改”检查教师的工作(教学管理中最形式主义的作风)。但是,无论如何,不读书、思考,就难以形成写作能力,就不能教会学生写作。“全批全改”也批改不到点子上,只是徒耗心血而已。
再说“行万里路”。“行万里路”,是说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积累亲历的直接经验,并把“读万卷书”获得的间接经验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检验之,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古人为什么把读万卷书放在行万里路之前呢?我想,人类的知识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亲身实践出发,都去验证一遍。而是在代代相传中不断继承并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走前人走过的老路,走自己的新路是十分必要的、经济的。我体会这个过程是一个人感性成长的过程。“行万里路”不一定走一万里,行路是实在的生存方式,你要学会走路,就是学会生存。行路就是实践,就是身体力行,就是不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就是在有限的生活圈子里享受生活,有时甚至要学会把忍受变为享受。有什么样的生活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生活。你真实地生活,并能够用文字而不是用DV记录生活的喜怒哀乐,这就可能是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这样的“生活练笔”是很多人学会写文章的必要步骤。当然,善写之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根据古人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这仍然是学会写作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要想拯救写作教学,首先就要拯救自己,以浦柳之姿,难授桃李之教。
第二,从指导学生看,既长能耐,又立规矩。有了能“善写之”的前提,才能谈“善教之”。会教的门道很多,因人而异,只要得法,可各臻其妙,甚至包括一些很技术化、技巧化的“套路”“模式”。旁门左道不在其列,走火入魔不能忍受。
先说“长能耐”。教师先有了能耐,即自己有了“读万卷书”之工夫与功力,才会把读书的经验、感悟传给学生。这是教学生“长能耐”。
从读写结合的角度看,课文是读写结合的范例。语文教师深入研读课文文本,获得有关写作的感悟,并且自己又有写作的经历,就可能把自己的直接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你的间接经验的指导下获得自己的独特感受,并着手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我曾经指导学生研读《史记·武帝本纪》,学生从中感悟了“史家之绝唱”的“良史”人格风范和职业道德。汉武帝使司马迁失去男人根本,司马迁对他肯定深怀怨恨,学生发现,司马迁没有把汉武帝丑化,他大量例举其功绩,当然也客观例举其不断被方士欺骗的事实。大家从中学会了选材,还把自己的研读认识写成评论。学了《魏公子列传》,我又提供《信陵君窃符救赵论》,学生从中领悟了从不同立场、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奇妙感受,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课文文本的研读可以给学生提供借鉴,教师还要结合自己读书的经历引导学生去读书,本着“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的原则,教会学生自己去选择所读书籍,并且记录自己的读书思考经历。很多优秀文章(包括应试文章)都是在平时读书时受到作者某种触动产生的灵感火花,这样的火花稍纵即逝,可遇而不可求,不及时记录下来就很难再现。书读多了,“火花”才能多,将来写的时候文章“精彩增长点”才能多。
再说“立规矩”。不以规矩,无以方圆。这是公理,不刊之论。教师自己践行了“行万里路”,才会认识到感悟生活的重要性,才会体会到记录生活感悟的重要性,这种记录如同在贫困时夹在书本里的钞票,日后从书本中偶然翻出,不但保值、增值,更重要的是它珍藏了一段记忆。我曾要求学生记录生活,有的叫练笔,有的叫日记,这是给学生“立规矩”。从初一时的强制每天写100字到高中的500多字,很多人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直到高三时有七人出版了个人作文专集。他们由当初的生活日记自然而然发展到读书笔记、文学练笔,都是用自己的笔记录自己感性成长与理性成长的轨迹。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被我立的规矩规矩而形成自己坚持练笔的规矩,就如同学轻功的人负重跳沙坑,当时很累,持之以恒,一旦释重负能飞檐走壁、穿房越脊。如今他们都已走向社会,没有谁选择作家之路,但写作能力的确为他们拓展了生存空间,写作给他们的生活注入兴趣。我并不反对而且十分赞同很多人提出的要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观点,兴趣当然重要。可是,还没产生兴趣的时候怎么办?孩子不是成人,他们的成长过程需要我们感性的、理性的呵护与矫正,先立规矩形成良性的心理定势,可能激发兴趣。好规矩形成好习惯,好习惯催生效率,效率这样的成就感反过来强化兴趣。未产生兴趣之前,先立下规矩。除了强化写生活日记、读书练笔这样的规矩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修改文章的习惯。前边提到过当前学校要求的“全批全改”,那是一种与学生背靠背式的静态的教师主体行为的定性的评价结果。这是不良的批改习惯。《吕氏家塾记》说:“欧公每为文既定,必自窜易,至有不留本初一字者。其为文章,则书而傅之屋壁,出入观省之。至于尺牍单简亦必立稿,其精审如此。”①这是强调作者自己多改的例子。既然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身,修改文章却是教师的事,主体不参与,不可思议。我们不能因为不曾尝试学生自己修改文章,就以学校、家长不同意,学生不习惯为借口,关键是教师自己要“立规矩”。你是这门课的专家、权威,你没有发言权起码说明权威性不够,你也要先长能耐。《世林广记·速成法》说:“若改小儿文字,纵作得未是,亦须留少许,不得尽改。若尽改,则沮挫其才思,不敢道也。直待作得十八分是了,方可改作十分。”②这是强调教师少改的例子。教师少该并不是偷懒、不负责任,而是在学生不得其法、水平欠佳时多改,容易令学生产生畏惧感,影响其才思的发挥。只有学生文章水平长进到比较好了,才做较大修改。古人的这条经验在今天也有实际意义。如果教师能够在修改文章方面立下这样的规矩,学生个人多改,学生之间多改,教师少改(改则点铁成金),每次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修改的标准,逐步提高标准,学生按这样的规矩修改,看看结果如何?作品修改的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学情景生成许多动态方法③,不仅提高学生作品水平,还能提高教学、学习效率,教师还能探索出一条新路。以上所论,并非作文教学策略的突破只有这些,只是囿于本人的偏见,限于篇幅,择要而论而已。
注:①②转引自《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资料》(第四册),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室编,内部资料③参见张玉新 《动态演示作文评改的设计与实施》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 200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