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

时间:2019-05-14 19:1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

第一篇: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

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7年4月26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他在大西洋上空亲自体验了“零重力”飞行的快乐并安全返回地面。

现年65岁的霍金在青年时期就被诊断患有“卢伽雷病”,不久后完全瘫痪,不得不与轮椅相伴,就连口头表达也很困难,要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交谈,或者使用眼睛、睫毛和嘴周边的肌肉来显示各种表情,传情达意。尽管如此,霍金还是凭借着不向命运低头的倔强精神,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方面的专家。霍金的著作《时间简史》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曾创下连续237周名列英国畅销书榜首的纪录,在欧美号称“每500人中就拥有一本,没有读过的人就是没文化”。

霍金用他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身陷困境要奋发有为的道理,请你以“从困境中奋发”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写作指南】

对于这个作文话题,首先要理解话题的内涵。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困境可以是逆境,但并不是绝境,因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此路不通再走他路,最重要的是你身陷困境要不颓唐、不气馁,把它当作一种砥励意志的磨刀石,勇敢地面对残酷的现实,并接受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有所作为。材料中的霍金就是一个困境中奋发的典型。

其次,要把握写作时突出的重点。此文写作务必要在“困境”二字上大做文章,只有困境之困突现出来了,在这个背景下,人物的“奋发”才显得不同寻常,人物的形象才会伟大崇高。由此,事件的意义才能影响深远。

再次,要选自己最善驾驭的体裁。这个话题思路较宽,关键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你对困境的认识。你可以发表对困境的看法——旁征博引名人与挫折作斗争的事例或观点,借以阐述如何在困境中积极向上,大有作为;也可以叙述事件——审视自己走出人生雨季的成长经历,精选一、二件典型事例,写出真情实感;你还可以大胆地创新文体,把它写成剧本、书信、寓言、散文随笔等。

第二篇:第二次大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马上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便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趴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故事出自希腊的《伊索寓言》,故事告诉人们: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不过,作为题意材料作文的素材,这道作文题又是很具开放性的,考生对材料理解的每一个侧面、每一个角度都可以看作一个话题,都可以构思作文,因而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如果从公山羊的角度写,可以总结教训,谈“三思而后行”,谈“主见与轻信”,甚至可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从狐狸的角度写,可以获得启示,谈“困境中求生存”,谈“急中生智”,谈“借的智慧”;如果结合狐狸与公山羊来写,可以运用对比手法,谈谈“聪明与糊涂”或“合作”问题,等等。

由于材料中提到“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的事,考生很可能大谈“诚信”问题,然后搬出2001年高考的优秀作文来,走进宿构的误区,陷入抄袭的泥淖,以致“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第三篇:金堡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第二次大作文.doc

第二次大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两个游泳健将在江边散步,因话不投机打起赌来,说谁不能游到对岸,谁就不是男人。两人对峙着要求一起下水,但其中一个看着水流湍急的江水,平静地说:“我服输。”另一个人听完,哈哈大笑,他转身扑入江水中,回头对旁人说:“我要让这软蛋看看咱的本领。”他的朋友让他回来,说现在江水流速快,游到对岸有危险,但是他根本不听朋友们的话,转眼之间就游出五六十米远,突然一个波浪过来,他在江水中消失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

【立意角度列举】

(1)、从服输者的角度:看清形势,量力而行,保护自己。

(2)、从逞强者的角度:没有认清形势,盲目而为,终酿惨剧。

(3)、从因果分析的角度:生命比面子(荣誉)更有价值,不要为一时的荣誉或面子所累。

(4)从两者的对比角度:认输更需要勇气,更有价值。

第四篇:高二级第二学期总结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组工作总结

高二级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及学校的办学思想,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和级组的各项工作,贯彻学校分层分科教学思想及集体备课方针,本着以人为本,民主科学的工作思想,确立了“转化后进生,提升中等生,培养尖子生”的工作目标。全级教师具有统一的思想认识、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经过一学年的努力,创建了一个团结、进取、和谐、奉献的年级组。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管理方面

1.日常管理。

强化管理力度,加强管理和监督的次数,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从开学到期末不间断,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和纠正,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想办法想对策也要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从年级组到班级实行分层管理。另外,实行谁上班级课,谁就负责班级的管理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奋斗,学生的表现有一定的变化,尤其是晚自习的表现变化最大,大多数时候晚都是秩序井然,气氛良好。年级组每天定期检查各班的纪律、卫生、整体表现,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即给予批评指正。另外,也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年级组的各项表现进行检查。总之学生的管理工作是比较到位的。

2.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工作对我们来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书不育人是教育的失败,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既教书又育人。所以,我们组里对学生的思想工作一直是非常重视,无论何时何地,把学生思想工作始终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组里所有的班级一定严格按照学校及上级的要求,利用政教及班会时间,认真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利用家长会或与家长沟通交流的机会,让家长协助年级组作学生的思想工作工作。共同来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时,我们协助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和个别学生交流谈心,举事例、讲道理,做好个别学生思想认识工作。平时我们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是相当的多,形式也丰富多彩,有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热爱家乡教育、热爱学校教育、热爱班集教育,爱护公物教育。另外,团结友爱、文明与进步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育的形式除了政教班会等形式外,课堂也是德育教育一大有利阵地。

3.安全教育。

本学期在政教处的直接领导下我级在加强安全教育方面成绩突出,做到安全工作日日抓。

二、学习方面

1.落实学校集体备课方案

落实集体备课活动,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规范教学常规管理,通过“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方式提高集体备课效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

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集教师群体之优势,互帮互助,形成合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优质高效的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贯彻分层分科教学思想,加强尖子生培养,狠抓后进生教育工作。

上层班级虽然成绩较好,但是各科任教师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故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无法兼顾所有学生。上层班级更多的是承担了学校重点本科任务,所以在教学中在兼顾其他同学的基础上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结合各次考试成绩,及时对照成绩,对各班尖子生的成绩进行分科对比,分析尖子生各科成绩的升降,并由相应的任课教师进行专门辅导,促使其弱科成绩有所提高。并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要进行一定量的高考训练,让这部分学生提前进入高考备考状态。

下层班级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在教学的时候注重对基础的加强。对这类同学要分层次要求,转变其思想观念,多进行心理辅导和沟通,采取结对帮扶等措施,促使他们消除厌学情绪,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学习习惯,并安排适当时间,分阶段以不同的要求和方式进行辅导,鼓励学生通过努力赶上来,做到不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的培养。并在上课进度及难易程度上予以倾斜。

3.辅导与检测

早自习辅导英语、语文;下午自习辅导文科班为数学、政

治、历史、地理,理科班为数学、物理、化学;晚自习于7:00开始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7:00-8:00,文科班为政治、历史、地理的晚读,每周各两节,理科班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辅导,每周数学、物理两节,生物、化学各一节,各科教师责任到人。后一阶段为8:00-9:30,各班自习做作业,各科教师个别辅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级组在第三周和第十六周统一组织两次检测考试,考后分析总结,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促进教学成绩稳步提高。

4.小科学生的培养

音乐、美术、体育三门学科的专业班学习情况稳定,专业课教师管理有方,班主任协调专业老师对小科学生的学习时间做了合理的安排,取长补短,因材施教。对这部分学生所表现出的不良习气及时纠正,使其行为不出偏差,学好专业课和文化课,促使他们均衡发展。

5.开展学情、试卷分析专题会,体现备课组长的作用。

备课组长除负责本学科的集体备课和教学进度外,还负责月考试题的命题工作,并在级组会议上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现状,开展学情、试卷分析专题会,紧抓教育教研工作,落实了分层教学并肩负了年轻教师的培养。使我级教风学风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三、班级管理方面

在班级管理中,级组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和考勤制度,充分发挥了班主任的管理职能,各位班主任都能

做到勤跟紧陪,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变化情况,紧抓思想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注重常规管理,建立规范合理的考勤制度,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熔炉,凝聚出一股相互激励、相互影响的力量。培养出了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和强烈的集体主义责任感。对学生中抽烟、起哄、打架、早恋等现象能及时发现并采取了合理的处理措施,而且在班会上还经常学习各种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

四、教师管理方面

(1)级组要求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各位教师都能严于律己,扎实备课,认真上课,各科任教师还协同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

(2)落实了级组内的师徒关系,达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目的,按学校要求以老教师为师傅,年轻同志为徒弟,相互听、评课,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教学能力提高的目的。

(3)级组经过一学期的工作实践,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考勤制度,在早晚自习辅导、课余时间辅导、到岗等方面检查督促教师的出勤及工作情况,营造出了和谐、团结、积极、上进的工作氛围。

(4)级组结合每位教师一学年的工作实绩,本着公开、公平的原则,经过级组全体教师的评选,评选出了本学优秀教师。

五、家庭贫困学生补助

1.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

2.“甘肃——深圳”助学金的发放

3.家庭贫困学生助学金

4.新长城自强班学生生活补助发放

经过一学期的运转,高二级在教学和管理方面基本稳定,但也存在一些诸如学生成绩增长缓慢、教师出勤等方面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科学的方法,努力开创更好的局面,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二年级组

2011年7月

第五篇:马哲第二次大作业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

认识:

新世纪新阶段,要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就要更加清醒、更加深入地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要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即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常常容易犯的“短视症”。宗教既然将长期存在,我们就要正视它、引导它,按宗教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办事,促使我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朝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总方向前进。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要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即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广大信教群众是构成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群众。真正深刻理解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就必然会真心实意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把广大信教群众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共同目标上来的必然要求。

要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即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善于从“交织”中条分缕析,从特殊中理出一般,从“复杂”中找准症结,把握其趋向和规律,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保持我国宗教领域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

处理:

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需要得到宗教界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因此,要指导和支持我国各宗教团体自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帮助和支持他们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加强自身建设。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分裂活动,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来者居心叵测,我们有的同志却掉以轻心、被动应付,有些方法还不对路、不管用。因此,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善于按照宗教自身的规律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善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抵御渗透。要把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宗教界的正常对外交往区别开来,鼓励和支持我国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

宣传,要通过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这就使以处理好“宗教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现阶段,就具体化、深化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总的资料——涛哥的讲话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揭示了宗教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落实宗教事务条例。这一重要讲话,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讲话对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我国政治与社会领域中五大关系的深刻阐述,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也进一步夯实了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统揽全局,高瞻远瞩,紧密结合实际,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这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以及海内外同胞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五大关系,对于我们团结各种社会力量,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事关党和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

讲话不仅首次提出了五大关系的重要理论,而且包含着正确处理五大关系的若干政策思想和基本原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又在社会政治方面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胡锦涛同志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五大关系的论述,特别是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关系的论述,为我们正确理解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指导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夯实了理论基础,拓宽了视野,引出了若干新的思考。

二、讲话把“宗教关系”列为五大关系之一,强调宗教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党对宗教问题认识的深化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需要依靠亿万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团结

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宗教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我国大部分群众不信仰宗教,少部分群众信仰宗教,这是我国人民群众在宗教信仰问题上的实际状况。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世界观包括无神论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又必须看到,“少部分信仰宗教的群众”,其实也是为数甚多的基本群众,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充分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增强党在广大信教群众中的凝聚力、吸引力,把他们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要客观认识宗教的社会作用,从“和为贵”、“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角度,以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为前提,改变过去有的同志只习惯于从消极方面着眼、过分强调信教与不信教群众的差异的思维定势,多从正面把握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致力于促进建立和谐关系;把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具体化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并将之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善于处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善于凝聚、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信教群众往往构成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处理得好,可以对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产生积极作用;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消极作用,甚至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一方面,我国各宗教,都有着追求和平、崇尚和谐的价值理念与内在诉求,应该鼓励其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中的和谐思想,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从国际上来讲,冷战结束以来,宗教问题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持续上升,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都在争夺宗教的旗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与宗教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国内来讲,由于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宗教的影响也在增强,这是不容回避的客观事实。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的渗透不断加剧,使宗教问题的复杂性更加突出。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中的“宗教关系”,关键看能否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规范,使宗教成为社会的和谐因素,使信教群众成为建设国家的积极力量,使宗教界通过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坚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成为自觉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有效屏障。要促进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宗教之间的和谐、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和谐,就必须善于化解宗教方面的矛盾。宗教方面的矛盾往往呈现“积累→突发→扩展→变异→沉淀→再积累”这样一个循环链条。化解宗教方面的矛盾,妥善的做法应当是:当矛盾积累时,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矛盾突发时,防止其扩散,尽量减小影响;当矛盾扩散时,防止其变异,防止其由人民内部矛盾转变为敌我矛盾,由非对抗性矛盾激化为对抗性矛盾;当矛盾处理完后,还要防止其沉淀下来,再度积累为诱发新矛盾的因素。

三、讲话把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作为新形势下做好宗教工作的两个关键,体现了党在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宗教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在指导思想上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包括无神论),与一切唯心论(包括有神论)相对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如何对待宗教,宗教又如何适应这样

一个全新的社会;如何做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工作,争取和团结信教群众;如何抵御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渗透、颠覆和破坏,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我们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但也有过深刻的教训。

邓小平同志说,“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但宗教方面也不能搞狂热,否则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言简意赅。讲“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对待宗教问题要采取特别慎重、十分严谨、周密考虑的态度,不能简单化。但我们如何在充分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又防止“同社会主义,同人民的利益相违背”,防止“宗教方面搞狂热”?对这个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1991年中央第一次提出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993年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宗教工作的“三句话”——“一是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二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并且明确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政策。”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这个难题,在我国的宗教政策理论和法制建设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

在宗教政策理论上的重大建树,就是在以往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经过进一步提炼、完善和发展,在“三句话”及其有关阐述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形成了“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四句话”,并将之确定为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

在法制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就是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在制定、实施宗教方面的两个单项法规和若干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宗教事务条例》。在这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了宗教事务条例的重要意义,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宗教工作,关键是要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落实宗教事务条例”。

把贯彻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与落实宗教事务条例相提并重,说明我们党对宗教问题既重视政策指导,又重视依法管理。中央十分重视并推动宗教事务条例的出台,把“坚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作为“我们党依法执政和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从而使我们党在管理宗教事务方面从以往较多以政策调整为主,全面过渡到以政策调整和依法管理并行并重。做好宗教工作,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服务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要靠认识的清醒、理论的成熟、政策的正确、法制的完备和工作的落实。要始终把握基点,打牢基础,脚踏实地,心中有数。无论问题怎样错综复杂,工作怎样千头万绪,情况怎样千变万化,都要认真钻研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打牢坚持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理论功底;都要深入贯彻宗教事务条例,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讲话在透彻分析宗教问题“三性”的基础上,继续强调贯彻“四句话”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体现了党在宗教理论政策上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新世纪新阶段,要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宗教问题,就要更加清醒、更加深入地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

要全面认识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的客观现实,即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在对待宗教问题上常常容易犯的“短视症”。宗教既然将长期存在,我们就要正视它、引导它,按宗教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办事,促使我国宗教界和信教群众朝着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总方向前进。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支持他们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社会和谐、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他们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增进信教群众对党和政府的理解,支持他们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与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

要全面认识宗教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即宗教问题的群众性。正确对待宗教的问题,就是正确对待群众的问题。广大信教群众是构成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基本群众。真正深刻理解了“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就必然会真心实意地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也是把广大信教群众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共同目标上来的必然要求。

要全面认识宗教问题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织的复杂状况,即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善于从“交织”中条分缕析,从特殊中理出一般,从“复杂”中找准症结,把握其趋向和规律,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宗教的积极因素,抑制宗教的消极因素,保持我国宗教领域来之不易的团结和谐的局面。宗教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必然会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宗教问题的特殊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要求我们指导和支持宗教界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要求我们处理宗教问题必须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

党的宗教政策的贯彻、政府对宗教事务的管理,需要得到宗教界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因此,要指导和支持我国各宗教团体自觉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帮助和支持他们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加强自身建设。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分裂活动,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来者居心叵测,我们有的同志却掉以轻心、被动应付,有些方法还不对路、不管用。因此,必须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善于按照宗教自身的规律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善于在扩大开放的条件下抵御渗透。要把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宗教界的正常对外交往区别开来,鼓励和支持我国宗教界在独立自主、平等友好、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宣传,使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宗教工作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胡锦涛同志的讲话,不仅继承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思想智慧,继续强调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和宗教工作“四句话”的基本方针,而且强调要通过全面理解和认真贯彻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这就使以处理好“宗教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宗教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紧密地结合了起来。因此,“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现阶段,就具体化、深化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

下载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级语文第二次大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一次大作文

    八上教案第一次大作文 第一次大作文:作文开头:描绘情境直入正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对作文作精心构思的好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描绘情境、直入正题式的作文开头法。......

    高二级目标管理

    高二年级工作目标管理方案 工作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从心底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师,学生、家长零投诉;快乐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2.学生发展目标:把学生培养成......

    高二级部

    致高二:多项举措抓备考,力争高三响当当! 开学以来,高二级部狠抓教育教学常规,全面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扎扎实实开展高考备考工作,教育教学秩序井然。 一、提前谋划,营造高考备......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作文教案

    高二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作文教案 学习目标: 1.练习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2.范文欣赏。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组工作计划

    2010-2011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组工作计划姚xx 本学期,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总体目标,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围绕和执行学校工作要点,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教......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以学校本学年工作计划为指导,全面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高中新课程实施为中心,转化教......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 高二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1 1.学生情况分析:本人任教高二[1][2][3]班的语文学科。这三个班均为文科普通班,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大......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1.学生情况分析:本人任教高二[1][2][3]班的语文学科。这三个班均为文科普通班,学生语文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基础差,学生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