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地方政府以往的管理实践中,暴露出管理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缺乏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应急管理机制方面的构建,仍旧不够完善: 第一,应急预案建设不够完善。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纲领来指导突发事件的处理。第二,缺乏常设性应急管理机构。我国现有的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中, 主要是依赖各级政府的现有行政机构或是几个其他部门机构兼管应急管理工作,缺乏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和应急管理规则。当危机出现以后,临时机构不具有延续性, 因此危机处理后的经验不能够有效保留;危机的应急处理需要政府各个机构的合作, 临时机构每次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相关的机构进行协调,同时事先没有一个有效的应急计划和一套成熟的应急操作方案。这种方法处理危机成本很高, 矛盾不少, 而且往往还留下不少后遗症。并且应急指挥小组或者是应急办公室通常是由别的部门人员来兼任,同时应急管理存在着部门化倾向。对于突发事件处理的方式经常是临时成立一个指挥部或领导小组,因此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通常需要进行跨部门协调,专业性差、工作量大等问题暴露无疑,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自然也不明显。第三,法律制度建设滞后。法律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稀缺资源,法制建设也是突发事件管理制度建设中关键的一环。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仍然采取的是人治的方式,忽视法治的重要性,应急管理的适用法律和管理制度缺失。第四,信息传递滞后。由于地域的不同特点,各级政府更倾向于把突发事件控制在自己的区域内,这种情况极易导致报喜不报忧的状况。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信息传递不通畅。突发事件发生时,未能够及时地进行信息汇报和资源共享,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反应迟缓,错过突发事件处理的最佳时期。第五,社会应急处置应变力不够,民众应对危机能力薄弱。
主要表现在:—是突发事件中的指挥和决策者的素质不够高,应急决策的制定、指挥、协调能力还不足。领导者缺乏全局性思维、专业人士缺乏等问题凸显。同时部门分布不合理,职能划归不明确,导致危机发生时无法统一协调,具体划归职责,从而贻误处理突发事件的最佳时机。二是社会参与的程度不高。政府对社会应急管理的培训、演练工作,多停留在口号上,可操作性不强。同时,公众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对突发事件的的的警惕性不高。当面临突发事件时,承受力和应对性低下。此外,公众风险防范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合作精神也十分薄弱。第六,过于重视领导经验,轻视专家理论。突发事件的决策者需要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和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由于领导缺乏相关的专业经验,往往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没有重视其发生的严重性。相关的专业处理知识缺乏,处理突发事件时就难以做到准确、专业的分析和决策。第七,公共财政配置目标不清。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更多地是用来投资重大建设项目, 政府部门把过多精力放在了招商引资和经济增长上,没有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给予足够的关注。
第二篇:问题管理机制
问题管理机制:助推企业转型
发布时间:2007-11-2
2问题管理机制:助推企业转型
林永湖
适应转型创新思维
“三个明确”清晰问题管理定位
优秀大公司并不比创业小公司的问题少,快速发展的企业和阶段性成功的企业存在更多需要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各类问题始终存在并不断出现,面对显性和隐性的众多问题,实施问题管理首先就要清晰定位问题管理,明确要管什么样的问题、要用什么原则来管理问题,确保总体导向的正确。
明确问题定位:问题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术语,人们对问题的含义基本都有所认识,但理解可能不完全一致。中国首位问题管理专家——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孙继伟博士,对企业管理和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是这样理解的:“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如果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或管理者的决策会产生明显的负面的影响,则称之为问题”。结合电信企业的实际,针对企业当前问题产生的特点,以流程职责和管理制度为基础,当前问题可以定位为现有组织制度流程运行中出现的例外异常情况,主要包括:一是无明确的流程可走或相关工作职责不清的;二是现有制度不健全,需要进行改进的;三是现有流程制度执行不畅或解决不彻底的;四是悬而未决或多次反映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五是其他异常情况。
明确问题分类:在企业发展中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加强问题的可控管理,就要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梳理,确定科学、细化的问题分类标准,进行事先细化的分类管理,给提问者提供分类明确、一目了然的IT界面,方便提问者更有针对性地提交问题,促进问题按照设计流程快速得以解决。
明确管理原则
(1)客户导向:“以客户为中心”是电信企业不变的宗旨,坚持以客户为导向,就是一切问题要始于客户需求,止于客户目标的实现,就是要树立“流程前环节是后环节客户、发起单位是接收单位客户、前台是后台客户、前端是后端客户及管控客户”的意识,让客户导向原则贯穿整个管理链条,让问题的解决促进企业服务客户工作。
(2)标本结合:企业管理中,要在某个阶段内彻底解决所有问题是很难的,因此在问题管理中应该坚持治本优于治标、治标优于不治、不治优于制造问题的原则,按照问题的轻重缓急,抓住关键、找准问题、持续解决。
(3)实时闭环:通过流程设置、责任明确及IT支撑固化,促使问题管理形成挖掘、发现、分析、确定、派发、监控、解决、交互到评估、持续改进的工作闭环,促进问题管理的日常
化和长效化,激励每个单位和员工及时发现、反馈及参与解决问题。
“三个建立”打造通畅闭环流程
问题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模式,要得以有效实施,需要采取流程化运作的方式,应该以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借助有力的IT支撑,建立问题从发现、分析、确定、处理、评估到持续改进的环环相扣的流程通道,促进问题管理的可操作、可监控、可管理。
建立实时反馈问题的通道
“一条链条的强弱是由最弱的一环决定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同等重要,实施问题管理,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到“真正发现问题和发现真正问题”,因此问题管理流程首先必须是一条自下而上可以实时反馈问题的通道,以确保问题来源渠道的畅通,明确问题管理的目标。
建立职责明确的闭环流程
有了自下而上的问题实时反馈通道,只是有了管理的对象,是实行问题管理的第一步,要管好这些问题,还必须明确各流程环节、相关部门的职责,并对问题实行流程化的闭环管理,这样才能促成问题管理机制的正常运行。
建立实现IT固化的系统流程
问题管理所进行的过程是已经打破部门职能界限的管理过程,是流程化的运作,流程化运作的实现IT支撑是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借助IT支撑对各个流程进行固化,可以促进问题管理工作的简单化、制度化、流程化,实现了企业问题的自下而上提交和自上而下派发,同时通过与企业MIS待办任务透传,实现了问题管理信息的透明实时、双向交互、可控闭环,促进效率与解决效果提高。
“三个完善”健全配套机制
问题管理机制要得以深入应用,还必须有文化、激励等配套机制提供的大力支持。
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配套的考核机制,问题管理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加强考核才能确保职责发挥、工作改进及绩效提升。二是要把握好考核的“双刃剑”作用,在问题管理机制导入初期,考核要注意以引导和鼓励为主,防止考核不适时、不合理打击员工参与问题管理的积极性。三是要在做好日常考核的同时,通过组织评选季度、的“预见性问题发现奖”、“创造性问题解决奖”等,鼓励员工增强发现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预见性、创造性。
完善配套的文化机制:文化犹如潮水涌动,正向的文化利于推动员工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开展企业推崇的工作。问题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精确管理、勇于追求自我突破的管理模式,需要建立健全配套的文化机制,需要建设客户中心、注重细节、勇于挑战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引导员工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问题管理不是要制造内部矛盾、不是要互相揭短,而是要创新企业管理,认识到问题管理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有力工
具,从而让员工把问题管理机制当作一种管理理念、管理工具和管理习惯,积极参与解决企业各类问题。
完善配套的合理化建议机制:合理化建议应该是对企业发展有用的建议,如果将其与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其针对性及应用价值,因此要将问题管理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员工针对存在问题,有的放矢地提出合理化建议活动。
驱动创新提升管理
为文化管理强化转型理念
当前电信企业正加快推进战略转型,文化理念也要加快转型,需要加快摒弃传统国有大型企业的一些文化通病,加快建设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导入问题管理机制,对员工的文化思想理念产生了有效的冲击作用:一方面其以客户为导向环环相扣的流程运作方式,促使员工、部门转变以往以自我为中心的理念,逐步养成凡事从客户的角度出发、从前一环节的需求出发,强化了客户中心理念;另一方面问题管理机制的导入,从领导、制度等层面体现了企业对问题的重视、对员工集体解决问题能力的信任,促使员工转变回避问题、不敢提问题的消除态度,促使员工大胆挖掘问题、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强化“追求卓越,勇于挑战”的企业文化理念。
为精确管理提供有力工具
当前中国电信正加快从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变,大力倡导精确化管理,体现出对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模式应用的重视。导入问题管理机制,利用明确的流程职责、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考核评价方法以及IT技术手段,增强了对以往分散在各层面的零散问题的可操作管理,为问题的监控与解决提供了流程化的、可控制的管理通道,实现对问题的闭环管理,同时问题管理模式还体现了对企业管理细节的重视,对“小问题”的抓早、抓好,利于有效防止“大危机”的爆发。应该说问题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技术化了的、具体化了的管理模式,其本身就是一种精确管理的应用模式,同时也为企业的精确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促进了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为流程管理提供具体经验
作为老牌国有大型通信企业,电信企业在管理观念、管理模式方面或多或少仍有经验型、职能型特征,在实际工作中仍个别存在人情、面子管理等传统管理方式,因此为加快提升企业综合实力,企业应加快探索向流程化管理转变。导入问题管理机制,在IT支撑的有效保障下,建立一条有评价标准、有责任制度的问题管理通道,将管理工作建立在问题解决这一核心上,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职能部门界限,改变了以往较多依靠组织体系传达的职能管理模式,促使了管理层次的扁平化,解决了不同部门在同一问题上的分歧,打通了几个专业管理思维的鸿沟与壁垒。可以说,问题管理流程是经实践检验运行效果较好的流程化管理模式,为企业探索其他领域的流程化管理提供了具体的参考经验。
为风险管理提供防范途径
所谓“温水煮青娃”,企业的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容易日积月累形成“严重问题”,产生“慢性危机”,是企业发展极大的风险隐患。导入问题管理机制,建立对日常性、系统性等不同程度类别问题的处理方式及通道,并将知识产权等法律风险防范专题也纳入问题管理系统管理,同时还建立了配套的责任制度及激励制度,这些都较有效地促使员工积极参与企业问题的挖掘与解决,对避免当前问题演变为企业危机具有深远意义,为企业的风险防范提供了有效途径。
为知识管理提供有机组成部分
知识资源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企业核心的竞争资源,加强知识管理将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电信企业作为大型的现代通信企业,员工众多,业务纷繁,经验丰富,涉及的知识类型非常之多,必须加强知识管理。导入问题管理机制,在促进企业各类问题解决的同时,平台上所记录的问题信息、管理方法等等都是非常宝贵的知识资源。深入推进问题管理,不断完善管理平台,将有利于集结员工智慧,整合企业知识资源,为企业知识管理提供有机组成部分。
(本文作者为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市分公司总经理)
第三篇:我国政府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政府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提要:本文从公共危机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转轨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指出转轨时期社会经济所具有的过渡色彩和诸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增加了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重转轨的特殊时期,存在诱发公共危机的潜在的制度及非
制度因素。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建立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干预公共危机尤为必要。论文强调,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应提供的公共品,政府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转轨时期政府应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最后论文提出,转轨时期政府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
1、完善公共危机立法;
2、建立公共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公共风险的分析和预警能力;
3、完善公共危机的管理机制;
4、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化解和消除转轨经济中公共危机的各种诱因。
一、公共危机的表现和特点
公共危机是来自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内部的不确定性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危机。公共危机有多种表现和类别:按危机的具体性质划分,公共危机可分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在现代社会,各种公共危机互为因果、相互叠加、传染和扩展,单一性公共危机常常演变成复合性危机。
(一)公共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包括财政危机、金融危机、资源危机和全面的经济危机。如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底的土耳其财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等。当一国政府因无力筹措足够的资金维持政府运转,无力偿付到期的内外债务而陷入危机,造成财政事实上的破产时,即爆发财政危机。当金融风险累计到一定程度,超出金融体系或经济体系的承载力时就会爆发金融危机,出现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的混乱和动荡,由于金融在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危机时间持久且处置不当,不仅会在金融系统内部扩展成为全面的金融危机,还会向金融领域以外传递,向经济、社会、政治领域扩展,并进一步扩展为经济危机甚至社会政治危机。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强制清理旧债,商业信用剧减,银行资金呆滞,存款者大量提取现钞,部分金融机构倒闭,有价证券行市低落,发行锐减,货币饥荒严重,借贷资金缺乏,市场利率猛烈提高,金融市场动荡不宁,本币币值下降,资金迅速外逃。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导致资源供求矛盾锐化,资源价格飞涨,对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严重影响,直至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即爆发资源危机。如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当全面的经济危机爆发时,一国整体经济运行陷于危机。全面的经济危机具体表现为国内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本币币值不稳,对外贸易失衡,债务危机严重,整体经济状况恶化。
社会危机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原因引发的危机。具体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如地震、气候反常引起的大涝、大旱引发的危机;生态环境恶化引发的生态危机;社会公共领域发生的危机,如城市市政设施供求矛盾引起的缺水、缺电事件引发的城市公共危机;不知名的传染病引发的公共卫生危机,如非典危机;恐怖主义活动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如美国“9.11事件”等。
政治危机包括由于战争、政变以及其他政治原因引发的政府信誉危机、外交危机、国家安全危机以及社会骚乱、国际恐怖主义等等。这类危机会直接危及到社会的安定和国家政权的稳定,影响巨大。
(二)公共危机的特点
1、公共危机具有普遍存在性。在现代社会中,公共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因而公共危机具有普遍存在性和不可避免性。如,金融风险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各国的开放经济中,几乎所有实行开放政策的国家与地区都曾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6年,共有133各国家发生过银行部门的严重危机或问题(IMF,WorldEconomicOutlook,May,1998)。好范文版权所有
2、公共危机具有较强的突发性。由于各种公共风险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或然性,往往不易发觉或被隐匿而被推迟和掩盖。比如信用循环性、金融机构的创造信用功能、利益诱导机制和非经济因素,使得金融风险的显露和释放更为复杂,往往不能察觉或发现过晚。由于公共风险的这种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公共危机的爆发具有突发性强的特点。公共危机是突发的偶然事件,其发生时间难以预测,过程难以控制,结果难以估量。
3、公共危机具有高频发性。公共危机的出现频率在不断提高。近20年来,各种国际间、地区间的危机从来没有间断过,1974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1990年波斯湾危机、1991年美元危机、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货币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0年底的土耳其财政金融危机、2001年的阿根廷经济危机、震惊世界的美国“9.11事件”,还有各种地区间的冲突
和恐怖活动,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以及2003年爆发的非典危机等。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污染的日益严重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越来越频繁,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由于缺水、缺电等产生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
4、公共危机具有较强的扩散性。由于社会经济领域潜伏的各种风险很少为某种孤立的系统内风险,大部分会扩散辐射到社会
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如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导致系统性的和全局性的金融动荡,而且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方面。全球化加剧了这种扩散性,如个别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会迅速波及到全球范围。在目前全球化、全国化的趋势下,社会系统的精密程度也在提高,社会利益主体之间交往和冲突也在增加,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系统越复杂,它的可靠性也越差。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诱发危机的渠道可能更多,危机的蔓延可能更严重(
5、公共危机的波及面广。现代社会的公共危机越来越突破地域限制。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先从泰国发端,很快波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又逐步向北波及至韩国、日本,进而危及俄罗斯、中东、欧洲和美国,足见危机的波及面之广。
6、公共危机的影响力大。在现代社会,公共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大大扩大了。公共危机的爆发会导致社会脱离正常轨道而陷入危机的非均衡状态,极易威胁社会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危机还是政治危机,如果在危机爆发初期没有及时予以控制,就有可能意味着更大危机的爆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转轨时期的公共危机日益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不仅加速了公共危机的传播,而且会增加控制危机的难度。如2003年爆发的非典危机从局部地区发现病例迅速演变成全球性的危机。“9.11事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是全球性的。它不仅对美国的经济社会产生影响,而且由于美国经济衰退,对世界各国经济带来连锁反应。
二、转轨时期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转轨时期是新旧体制并存,各种矛盾激化、分解的时期。在转轨时期,由于新的经济体制本身尚未成型,旧体制的惯性运作仍在某些领域发挥作用,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发育成熟,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法律制度不健全,处在转轨时期的大部分国家潜伏的体制性矛盾和冲突较多。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各环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离是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基础,并为公共危机的产生埋下隐患。
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具有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比较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中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的特殊国情。我国转轨时期经济社会呈现的特点表明制度变革中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一)宏观经济结构不完善,对外开放度增加,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转轨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推动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动。放权让利、价格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各项改革举措,对国家宏观经济结构全面平衡产生巨大冲击,影响国家财政和国际收支状况。宏观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可能使整个国家面临金融或经济风险,甚至引发金融或经济危机。上世纪80年代广泛发生于转轨国家的通货膨胀(部分国家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及90年代发生的通货紧缩,与转轨国家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紧密相关。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也在于其国内经济结构失衡。
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于金融市场不够发达,资金缺乏,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外资,不可否认,外资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不断推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市场开放度逐年增加。市场开放程度提高,意味着发达国家强势市场力量渗入的程度加深,与世界市场的关联度日益紧密。唇亡齿寒,一旦国际市场出现风吹草动,国内的市场极易受到冲击。换言之,在经济和金融日益全球化的条件下,对外资和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越强,诱发经济和金融动荡的可能性越高。8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债务和金融危机,均是在那些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这固然与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较弱有关,但其广泛的市场开放度也是诱发危机的重要原因。
(二)城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衡,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结构,即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现代的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这种二元结构造成经济和社会结构内部的严重不均衡,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1、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城市优先的发展战略,分配政策也向城市倾斜,造成城乡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城市较好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农村几乎为零的公共服务形成鲜明的对比,城乡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天壤之别。
2、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收入是西部的2.26倍,最高的省与最低的省差距超过3倍,而且平均数掩盖了实际差异,全国尚有22.8的县未上温饱线,86的县未达小康线,5的贫困县与5的富裕县人均GDP差异为16.4倍(于祖尧,2002)。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均有大幅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提高,200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为0.379和0.477.与此同时,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性日益显现。我国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基尼系数从1990年的0.282上升到2000年的0.458,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0.40.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0倍。即便是城镇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也明显加快,2002年1季度对城镇居民的收入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白景明等,2003)。转轨时期是利益格局重新调整和急剧变动的过程,必然出现利益分配的冲突和矛盾。分配方式的变革与收入分配的无序,导致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会对人们的思想、信念和价值体系造成严重的冲击,导致社会冲突和秩序失范,威胁社会稳定和安全。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人与自然的发展不和谐,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一方面,由于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与市场的责任边界不清,存在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现象。政府包揽了一些与政府社会职能无关,本应由市场承担的事业,不合理地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一些真正与政府社会职能有关,具有社会公益性的事业难以获得足够支持。另一方面,由于转轨时期强调经济高速增长,对社会事业的发展与建设重视不够,加之这一时期出现诸如通货膨胀、失业、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予以关注和引导解决,客观上分散了政府的财力,使得政府无力顾及或较少顾及很多公共领域,如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义务教育、社会保障、贫富悬殊等社会问题关注不够,投入较少,从而导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同步。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生存压力大,已探明的资源储量贫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严重。据估计,每年因破坏性“高速增长”而支付的资源环境成本超过21万亿人民币,为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以上(易正,2001)。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发展加大了原有不均衡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张力,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和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在大中城市具有普遍性的缺水问题、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等已表明在目前的发展格局中人与自然相处的不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四)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微观经济主体境况不佳,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由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市场结构和市场功能发育不完善,各种市场尤其是要素市场缺乏良好的组织,市场信息不够灵敏和准确,不能及时、正确地反应产品、劳务和资源的真实成本等。由于这种不完善性,许多市场本来应该具有的资源配置功能就发挥不出来或不能有效地发挥。而法律制度的供给短缺,强化了市场的这种不完善,加剧了市场秩序的混乱状态。市场体系的不健全和市场秩序的混乱可能会掩盖社会经济中潜伏的风险和隐患,一旦风险和矛盾累积到一定程度,将会一触即发,引发社会公共危机。
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仍处困境,生产经营效率低下,资金积累和投资严重不足,许多设备急需更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严重滞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更新慢。尽管许多企业已经实行股份制改造,但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产品和服务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仍有一大批企业经营陷于困顿,下岗失业增多,表明参与市场的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不够,预期不佳,在经济上和心理上对公共危机的承受能力差,经济和社会领域的任何危机的爆发都将使微观经济主体遭受重创。
(五)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传统道德文化体系失稳,潜伏着公共危机的诱因
转轨时期法律建设滞后,制度基础薄弱表现在多个方面:
1、法律制度不健全。表现为很多旧有法律规定的过时和社会经济诸多层面法律的缺位。如对紧急状态下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权力没有法律规定等。
2、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行政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诸侯经济、行政性垄断产生的制度等阻碍资源自由流动的因素依然存在,政府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等。
3、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尚未建立。金融外汇体系等存在脆弱性,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发育不成熟,国有银行经营机制转换不到位,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建立,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市场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这种法制建设滞后,制度基础薄弱的状况不利于完善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尤其是没有完备的在紧急状态下的法律规范,不利于应对公共危机。
由于转轨时期社会秩序紊乱,价值观念多元,建立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上的信仰面临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危机。加之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教育发展滞后,社会道德、公共伦理出现失范,腐败的社会风气使道德基础发生动摇,网络时代新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手段严重冲击着旧有的道德规范体系。严重的规范缺失和规范偏离现象、社会结构变迁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在不断出现的新的行动内容和选择标准方面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约束,造成了人们在具体行动中对道德规范的严重偏离和越轨(薛澜等,2003)。社会信用秩序混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对传统道德规范的背离,大量失信行为破坏了经济主体之间以合同契约为基础的正常信用关系,造成了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滑坡等社会问题。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可能加剧经济社会领域的公共风险,成为公共危机的爆发的诱因,而这种来自非正式制度方面的诱因往往容易被忽视。
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重转轨的特殊时期,上述这些特征构成诱发公共危机的潜在的制度及非制度因素。换言之,转轨时期社会经济所具有的过渡色彩和诸多不稳定、不平衡因素,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增加了公共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在既定的制度安排下,风险日益集中在社会经济活动的某些环节上,一旦受外部因素的作用或内部风险累积超过一定的限度,就可能爆发危机。由于没有健全的机制和渠道反映公共风险的累积程度,干预和化解公共危机的相应机制尚未建立,一旦发生公共危机,社会将遭受重大的乃至毁灭性的打击。
三、转轨时期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
(一)公共危机管理是政府应提供的公共品,政府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
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公共品的特点。一方面,由于公共风险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隐蔽性的特点,其责任边界不清晰,市场机制难以承担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使命,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很难有积极性去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当公共风险超过其临界点变成现实时,公共危机爆发,公共危机的快速蔓延和危机的严重破坏性,决定了市场机制不可能在干预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发挥主要作用,也决定了民间部门不可能在干预和消除危机的影响方面承担主要责任。换言之,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带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在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以及干预公共危机方面,政府责无旁贷,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不论出现何种性质的公共危机,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触发长期形成的社会痼疾,形成危机的叠加效应,导致更大范围、更加复杂的公共危机,引发巨额的突发性支出。个人、家庭、企业等民间部门没有能力承担。因而,社会公共危机是个人、家庭、市场机制本身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着力动员社会资源和公共力量加以解决。因而政府应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参与公共危机管理。
公共危机管理并不是新事物,几乎所有国家都会遇到大型交通事故(如飞机失事、火车出轨)、自然灾害(如地震、干旱、洪水)以及流行病等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共危机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由于政府具有其他社会组织和团体所不具有的优势、权威和强制力,所以政府必须成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由于公共危机的爆发时间短,传播速度快,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非常大,需要政府做出快速反应,积极予以干预。
(二)转轨时期政府应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
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由于市场机制存在失灵和失效的领域,为克服市场机制的盲目性,缓解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需要政府发挥适度的宏观调控作用。由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调节经济的功能不完善,政府必须履行一些原本应该由市场完成的资源配置任务和宏观调控职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还必须加强其在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现代社会的实践,证实了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在不断扩大,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使全球公共危机蔓延到“转轨国家”。处在转轨时期的国家发生公共危机的可能性更大,因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快速转型的现代社会,公共危机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
首先,转向市场经济意味着公共风险增加,公共危机发生的频率提高。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社会经济中市场的比重逐步增加。而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发展方式,使分工和技术所引致的经济运行内部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公共风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市场经济中,经济的高度货币化和信用化带来了经济的金融化。渐趋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了要素的流动与重组,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和有效性。但资本自身一旦成为商品,成为交易的对象,将极易促使整个经济泡沫化和金融危机的形成其次,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社会分工细化,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扩大。社会分工带来效率,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成为可能,也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技术化、生产的全球化和贸易的电子化和全球化,由此导致经济和社会运行过程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公共风险扩大,公共危机发生的概率增加。
再次,处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的转轨国家会面临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危机的侵袭。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身处其中的转轨国家几乎不可能将本国维持在相对孤立和封闭的形态,因而其面临的公共风险与公共危机也不可能具有传染性相对较弱、时间上较慢、空间上较小和爆发频率低的特征。转轨国家不得不面临时空范围广、传递速度快、爆发频率高的前所未有的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
最后,由于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危机和生态危机将呈上升趋势。城市市政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城市扩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缺水、缺电危机将更频繁地发生。由于跨国的恐怖主义组织和活动日益增多,恐怖主义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由恐怖主义活动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造成的破坏性和杀伤性日益增大。
由于受经济实力的制约,在危机发生时调集资源的能力和应对危机的机制不健全,资源的有限性和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更突出。因此,转轨国家的政府必须对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予以密切关注,并在防范公共风险和管理公共危机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处在转轨时期的我国政府而言,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建立公共危机的预警机制和干预公共危机就显得尤为必要。
(三)转轨时期政府加强公共危机管理的建议
1、完善公共危机立法。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公共危机的基本大法,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缺乏明确的界定,不利于在突发事件或公共危机爆发时的统一指挥和管理。为加强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应尽快制定出台《公共危机法》(或《紧急状态法》),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紧急状态制度。统一规定在紧急状态中各法律主体的法律责任和行政权力,规定对公共危机的监测预警制度、应急报告制度、信息公布制度、举报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等。完善各部门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在公共危机时各部门在人财物调度和问题处理方面的权责。
2、建立公共风险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公共风险的分析和预警能力。建立公共风险的预警指标和分析体系,全面监测各个领域公共风险的走向和程度。建立政府或有负债的统计指标,提高政府或有负债的透明度。实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会计,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全面反应政府的或有负债及未来支出责任。
3、完善公共危机的管理机制。建立一整套包括组织、决策和指挥,信息传输和处理、物资准备和调度,人员培训和技术储备在内的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建立综合协调公共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长期的反危机战略和应急计划,制定紧急预案和应急管理程序,建立公共危机的快速反应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形成政府和社会的良性互动。
4、积极推动各项改革,化解和消除转轨经济中公共危机的各种诱因。加快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降低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信息发布,降低失业率,关注下岗失业引发的贫困人口增加问题;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支出责任,保障基础教育投入的合理增长;增加环保支出,改善生态环境,弥补生态环境方面的欠账。推动和完善各项改革,切实解决转轨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化解公共风险,防患于未然。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尚希、陈少强,《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2003年31期。
2、薛澜、张强、钟开斌,《SARS事件与转型期危机管理》,改革,2003年第三期
3、冯舜华、杨哲英、徐坡岭,《经济转轨的国际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好范文版权所有
4、王维安,《经济发展中的金融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臧景范,《金融安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年
6、从亮,《从非典防治看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现状与未来》,7、路洪卫,《公共危机管理启示》,8、易正,《中国抉择关于中国生存条件的报告》,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
第四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一)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三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
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x辆,其中只有x辆最大举高x米,只能开展x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
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三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市生产、运输、使用危化品企业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一、农用三轮车运输危化品监管不到位。目前,全市农用三轮车运输氧气、乙炔、液化气等工业气体的现象比较普遍,且无人监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二、加油站内社会车辆乱停乱靠,妨碍公共安全。中石化X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设有x个加油站点,社会车辆在加油站内乱停乱靠现象比较严重,仅凭中石化X分公司难以有效扼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会龙山油库、双强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业均处在资江城区段,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
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办事;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二)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三)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
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第五篇:存在问题
存在问题
1.“十一五”期间学院新专业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专业布局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灵活设置和调整专业。
2.学院GPTC课程模式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教育活动方案和在课程中落实素质教育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部分核心技术课程在落实“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上存在不足,需要持续改进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本质是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于真实的企业生产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机制,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校企双方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和实习管理、共同进行学生学习质量评价。
(1)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引领,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在学院管理层面建立起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区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建设、政策措施等问题,建立合作办学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理事会章程、理事会议事规则等相关规章制度,处理好“理事会”与“学院党委、行政”之间的关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合作办学理事会会议,研究学院建设、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建立教学系层面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吸纳行业、企业专家、教学系骨干教师等参加,从教学系层面解决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企业参与教学、兼职教师聘任、教学内容更新、先进技术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落实学生就业等问题。建立教学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章程和相关工作制度等,建立有利于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参加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实习、合作开展技术研发、落实学生就业等工作的内部政策环境。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校企合作委员会会议,研究落实校企合作的各项事宜;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或论证会,将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课程落到实处。
(3)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按照“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培养效果如何?”的逻辑关系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即专业教学标准)。
①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实际,要聘请校企合作委员会成员、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全程参与方案的制定过程。要认真研究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以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以此为基础设置课程,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
② 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应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理念,在课程内容的深广度上应体现本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活动;在课程内容选择设计上应当考虑到难度适中,能够让绝大多数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程;在学习顺序安排上工作任务由易到难,有一定的梯度;在学习时间安排上应符合企业实际、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学院实际。要落实每专业4周生产实习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要求。
③ 基于学院GPTC课程模式,将素质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工作学习、生产劳动训练以及企业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能力形成、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岗位训练四个阶段的流程,根据专业特点安排工学交替的具体时间和理论实践教学比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形成了“职业能力发展四阶段教育过程”。
(4)重点改进实习管理。开展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制定生产实习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形态,落实实习过程监控和质量管理。根据企业兼职教师来校上课的时间要求,执行弹性、灵活的教学运行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30%以上,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