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高中数学竞赛校本课程
一、课程目标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学科,也是研究模式与秩序的一门学科。数学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作为科学基础的地位,中学数学的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尤其是通过数学学习培养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能力将在更深一层次的科学研究中大有作为。
1、夯实学生数学基础,使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演绎推理、直觉猜想、归纳抽象、体系构建、算法设计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数学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数学创新意识。
2、努力扩展学生的数学视野,全面渗透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欣赏数学的美学魅力,认识数学的价值,崇尚数学的思考,培养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与方法。
3、多角度衔接高等教育,大胆引入现代数学基本理念,为学生继续从事高深科学领域的学习奠定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课程内容特色
本课程始终围绕学生群体设计,从他们的学习与发展的实际学情为基本出发点。课程的内容的选择是严格的,它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能体现数学教学的特点。本课程设计向要突现以下几点:
1、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学以致用”,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进入运用的层次,接受实践的考验。20世纪下半叶以来,数学的最大发展是应用,这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课程在数学知识的理论应用与实践运用上大大加强,数学的融会贯通与“数学建模”成为主体;加强了数学各分支间的结合,以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贯穿数学学习。
2、重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养成的创新学习理念
传授数学知识不是数学教学的重点,‘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课程不完全以知识系统为主线,很多例题与练习是为了凸现其中的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而设计。本课程试图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养成为学生形成正确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提出问题,探索研究,实践应用”的空间,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钻研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提高理性的数学思维,养成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
3、拓展数学视野,形成开放体系,努力增强时代感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对象为具备教好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的学生,因此在内容上必须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要能够印发学生的思考,要有新的知识内容与视角,传统的
数学课程内容长期以来已经模式化,可选择性不强,本课程大胆突破高考限制,引入“向量几何”、“矩阵理论”、“概率统计”、“线性规划”、“微积分初步”等现代数学内容,摆脱以往数学课程内容的被动与滞后,是本课程力图突破的一点。此外,本课程通过每个章节设置的“本章阅读”介绍著名数学家、数学趣题、数学发展史以及最新数学进展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数学兴趣。
三、课程内容与数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
第一章.集合与命题 第二章.函数 第三章.不等式 第四章.三角函数 高一下学期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 第六章.多面体与旋转面
第七章.行列式、矩阵与向量初步 第八章.复数 高二上学期
第九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第十章.直线
第十一章.圆锥曲线 第十二章.参数方程 高二下学期
第十三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第十四章.概率与统计
四、教学方法
自学指导与问题教学法,对知识的掌握,不能依赖教师的教授,因为知识在不断的更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为中要。在自学的过程中,强调讨论与交流,鼓励参与,鼓励质疑,鼓励创新,以问题解决带动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是值得提倡的。理科班的学生良好综合素质为此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的方法是可行而且高效的。
五、课程评价
知识水平与实际能力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以能力考察为重点,鼓励拔尖,对突出的成绩获得给予特别加分。
第二篇: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学案及教案5-6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学案及教案
陶建利
一 教学目标:
1.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兴趣,化难为易。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教学案例:
付清欠款
有四个人借钱的数目分别是这样的:阿伊库向贝尔借了10美元;贝尔向查理借了20美元;查理向迪克借了30美元;迪克又向阿伊库借了40美元。碰巧四个人都在场,决定结个账,请问最少只需要动用多少美金就可以将所有欠款一次付清?
生日会上的12个小孩
今天是我13岁的生日。在我的生日宴会上,包括我共有12个小孩相聚在一起。每四个小孩同属一个家庭,共来自A,B和C这三个不同的家庭,当然也包括我所在的家庭。有意思的是,这12个小孩的年龄都不相同,最大的13岁,换句话说,在1至13这十三个数字中,除了某个数字外,其余的数字都表示某个孩子的年龄。我把每个家庭的孩子的年龄加起来,得到以下的结果:
家庭A: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
家庭B:年龄总数m,包括一个5岁的孩子。
家庭C:年龄总数21,包括一个4岁的孩子。
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的孩子。
你能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吗:我属于哪个家庭——A,B,还是C?每个家庭中的孩子各是多大?因为只有家庭A中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所以我绝对不是C家庭的。(21-4-13=4,4=1+3,4与3相差1,与条件矛盾)
家庭A:年龄总数41,包括一个12岁的孩子,所以平均年龄大于10,又因为有两个孩子只相差1岁,所以家庭A中可能出现11,12或12,13。若包括11,12,则41-11-12=18=10+8,10,11,12皆差1岁,与条件矛盾。若包括12,13,则41-12-13=16=10+6或7+9,符合条件。
若A家庭为6,10,12,13。则C家庭为1,4,7,9。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
若A家庭为7,9,12,13,则C家庭为1,4,6,10。根据排除法,B家庭为2/3,5,8,11。
三.数学故事: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
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四我的感悟: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学案及教案
陶建利
一 教学目标:
1.把生活实际和数学课堂联系起来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让“争论”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让学生都参与课堂,提高兴趣,化难为易。这样,才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好数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 教学案例:
最短时间过桥问题
1.在漆黑的夜里,四位旅行者来到了一座狭窄而且没有护栏的桥边。如果不借助手电筒的话,大家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过桥去的。不幸的是,四个人一共只带了一只手电筒,而桥窄得只够让两个人同时通过。如果各自单独过桥的话,四人所需要的时间分别是1,2,5,8分钟;而如果两人同时过桥,所需要的时间就是走得比较慢的那个人单独行动时所需的时间。问题是,你如何设计一个方案,让用的时间最少。
2.运动场上,小学生们玩游戏。几个女生戴红色运动帽,几个男生带蓝色运动帽。一个男生看来,红色运动帽和蓝色运动帽一样多,但一个女生看来,蓝色运动帽比红色运动帽多一倍。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三.数学故事:
1.数学家的遗嘱
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的遗嘱,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第一胎小孩。“如果我亲爱的妻子帮我生个儿子,我的儿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妻子将得三分之一;如果是生女的,我的妻子将继承三分之二的遗产,我的女儿将得三分之一。”。而不幸的是,在孩子出生前,这位数学家就去世了。之后,发生的事更困扰大家,他的妻子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而问题就发生在他的遗嘱内容。如何遵照数学家的遗嘱,将遗产分给他的妻子、儿子、女儿呢?
2.不是洗澡堂
德国女数学家爱米〃诺德,虽已获得博士学位,但无开课“资格”,因为她需要另写论文后,教授才会讨论是否授予她讲师资格。当时,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十分欣赏爱米的才能,他到处奔走,要求批准她为哥廷根大学的第一名女讲师,但在教授会上还是出现了争论。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怎么能让女人当讲师呢?如果让她当讲师,以后她就要成为教授,甚至进大学评议会。难道能允许一个女人进入大学最高学术机构吗?”另一位教授说:“当我们的战士从战场回到课堂,发现自己拜倒在女人脚下读书,会作何感想呢?”希尔伯特站起来,坚定地批驳道:“先生们,候选人的性别绝不应成为反对她当讲师的理由。大学评议会毕竟不是洗澡堂!”
四我的感悟:
第三篇:高中数学竞赛与课外活动课程学习体会
从高中数学竞赛到数学课堂教学
数学竞赛活动实际是数学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它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竞赛,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竞赛活动,可以激发老师不断完善自我,全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有研究的教学,重视基础,重视学生的群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高中数学竞赛活动,到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我们都应作到以下方面。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觉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喜欢这门学科,就会积极参与这门课的学习,就会在课堂上主动积极思维,课前、课中、课后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过程就变被动为主动,就会自觉地持久地坚持学习下去,充分发挥其潜力,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初中学生一进入高中学习,环境、老师、学习的习惯和方法都是全新的,不论他的基础如何,我们都努力培养其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兴趣的做法是:热爱学生,作学生的知心朋友;老师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的语言艺术及课堂的表演艺术去维系学生的兴趣;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低起点的教学思路,使学生有成就感,以发展学生的兴趣;通过开展必要课外活动和课外兴趣实验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些途径,在学生进校的较短时间内就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夯实基础,培养自学能力
1、传授知识,重视方法,夯实基础
知识基础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生有足够的知识面,二是要有足够深的知识层次;因竞赛试题内容广,层次深,有时还涉及到许多新科学、新科技领域以及数学、物理、生物的相互渗透的一些问题,这些知识需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形成全面的知识网络。
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积累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内涵、外延和实践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应用能力,形成最有效的合力,进而提高学生自悟、自省、自学及创新能力。
2、倡导自学,形成能力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在学校学习获得知识只是基础的一部分,有大量的知识要通过阅读、广播、电视及人的交往中获得。学习的层次越高,自学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所以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数学竞赛必须要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从竞赛试题看,竞赛题的许多知识来源于课本,又远超出中学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与高考题接轨,这就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较多知识量和信息量的消化、吸收、储存和运用。这些知识无法通过课堂上讲授进行解决,必须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的。自学能力是数学竞赛选手独立获得知识的必要条件,因为有了这种能力,学生就能广泛猎取知识,见多识广。
三、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数学竞赛是智力的竞赛,不是知识的竞赛”,这是目前全国数学竞赛命题的指导思想。因此,数学竞赛中有很多内容是以高中数学为背景而解答则是一般中学生力所不能的,鉴于这一特点,我们着力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一般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统摄问题能力等,并在平时辅导中体现一些思维能力培养的专题训练,这些试题主要来源于历年高考、初赛试题、通过测试、讲评、讨论、个别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中我们通过以下方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一题多变、多解——发展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要求思维的感受力强,即敏感;另一方面要求思维速度要快,力争以最短的时间完成对信息的处理。数学教学中,可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设障等训练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一题多变既可以帮助学生认清概念和规律的特点,又可以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对学生有所启迪,克服思维的单一性和狭隘性,增强思维的灵活性,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一题多解,可以变学生的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拓宽学生眼界,达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多题一解——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若命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给出同一个条件,演变出许多题,而“解”却只有一个或是运用一个反应规律,解决不同形式的多道习题。
教学中,针对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习题表面的实际情况,而进行异中求同的多题一解训练将会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产生飞跃,这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有效方法。
具有相同或相似解题方法的许多题目,只要对其中一个题目深入研究,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核心,找到共同的规律,达到真正理解和运用,类似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收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效果。
3、数形结合——发展思维的广阔性
数形结合其思想就是将复杂或抽象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形象的图形在方法上互相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和补充。以此开阔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探索出一条合理而简洁的解题途径。可分为用数求解形的题目和利用形求解数的题目。
4、类比推理——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形象思维能力,在联想和某些意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数学事物新意象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应突出激发学生创造、想象意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不断创新的能力,从而使问题在情境中得到解决,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取得最大收获。
四、提高素质,发挥潜能
竞赛尖子的培养,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更要重视其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个性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率,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内驱力,它可激励学习的热情,使产生乐不知倦的求知欲、坚强的毅力和成功的信念,可以调动人的创新意识,发掘人的内在潜能。因此,我们在辅导学生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应努力开发其非智力因素,我们认为应做:经常找学生谈心,使其养成对任何事物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经常鼓励和培养其对科学探索孜孜追求的精神,养成平时对待学习的严肃性态度;训练其对事物的敏捷性、灵活性、针对性的能力。只有具备坚忍不拔意志,勇于吃苦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才能使知识达到升华,潜能达到充分发挥。
第四篇:高中数学竞赛大纲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2006年8月)
从1981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来,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导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每年一次的数学竞赛吸引了上百万学生参加。1985年我国步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殿堂,加强了数学课外教育的国际交流,20年来我国已跻身于IMO强国之列。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高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我国高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近年来,新的教学大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原来的《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 对《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进行了修订。
本大纲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内外教学中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设置一些选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程度、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三角形旁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不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角恒等式,三角方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常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第二数学归纳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切比雪夫不等式,一元凸函数及其应用;
复数及其指数形式、三角形式,欧拉公式,棣莫弗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3.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系,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点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注:上述大纲在2006年第十四次普及工作会上讨论通过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2006年8月)
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地开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使我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中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活动所涉及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原来的《初中数学竞赛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对《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进行了修订。
本大纲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各种步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着差异,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咱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教学才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度、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注,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因式分解;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整式、分式、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3.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简单的多元方程组;
简单的不定方程(组)。
4.函数
yaxb,yax2bxc,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式函数的最值;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5.几何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
相似形的概念和性质;
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简单的组合问题;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极端原理的简单应用;
枚举法及其简单应用。
注:上述大纲在2006年第十四次普及工作会上讨论通过
第五篇: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范文
高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2006年8月)
从1981年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举办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以业,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方针指导下,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方兴未艾,每年一次的数学竞赛吸引了上百万学生参加。1985年我国又步入国际数学奥林匹克殿堂,加强了数学课外教育的国际交流,20年来我国已跻身于IMO强国之列。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逐步深入地开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高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我国高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中学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活动年涉及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原来的《高中数学竞赛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对《高中数学竞赛大纲》进行人修订。
本大纲是在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该教学大纲指出:“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在课内外教学中宜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设置一些选学内容,提供足够的材料,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基本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程度、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也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内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高中数学联赛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所涉及的知识范围不超出教育部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高中数学联赛加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在知识方面有所扩展,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大纲之外的内容,所增加内容是:
1、平面几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三角形帝心、费马点、欧拉线;
几何淡等式;
几何极值问题;
几何中的变换:对称、平移、旋转;
圆的幂和根轴;
面积方法,复数方法,向量方法,解析几何方法。
2、代数
周期函数,带绝对值的函数;
三角公式,三解恒等式,三角议程,三角不等式,反三角函数;
递归,递归数列及其性质,一阶、二阶线性学系数递归数列的通项公式;
第二数学归纲法;
平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欧拉公式,棣莫费定理,单位根;
多项式的除法定理、因式分解定理,多项式的相等,整系数多项式的有理根*,多项式的插值公式*;
n次多项式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际数多项式虚根成对定理;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议程*。
3、初等数论
同余,欧几里得除法,裴蜀定理完全剩余系,不定方程和方程组,高斯函数[x],费马小定理,格占及其性质,无穷递降法*,欧拉定理*,孙子定理*。
4、组合问题
圆排列,有重复元素的排列与组合,组合恒等式;
组合计数,组合几何;
抽屉原理;
容斥原理;
极端原理;
图论问题;
集合的划分;
覆盖;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有*号的内容加试中暂不考,但在冬令营中可能考。)
注:上述大纲在2006年第十四次普及工作会上讨论通过
初中数学竞赛大纲(修订讨论稿)
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制定
(2006年8月)
数学竞赛活动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视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培养数学人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这项活动也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他们去进行积极的探索,不断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竞赛的教育功能显示出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全国数学竞赛活动持久、健康地开展,中国数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于1994年制定了《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这份大纲的制定对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性作用,使我国初中数学竞赛活动日趋规范化和正规化。
近年来,课程改革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中数学课程的体系、内容和要求。同时,随着国内外数学竞赛活动的发展,对竞赛活动年涉及的知识、思想和方法等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原来的《初中数学竞赛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要求。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讨论,对《初中数学竞赛大纲》进行了修订。
本大纲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和基础上制定的。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应根据基本要求和通过选学内容,适应学生的各种不同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习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给予具体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学习策略。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列出的内容,是教学的要求,也是竞赛的最低要求。在竞赛中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在理解程度、灵活运用能力以及方法与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而“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是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本大纲所列的课外讲授内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他阶段、分层次让学生逐步地去掌握,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并且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这样才能加强基础,不断提高。
1、数
整数及进位制表示法,整除性及其判定;
素数和合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
奇数和偶数,奇偶性分析;
带余除法和利用余数分类;
完全平方数;
因数分解的表示法,约数个数的计算;
有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无理数,实数,有理数和实数四则运算的封闭性。
2、代数式
综合除法、余式定理;
因式分解;
拆项、添项、配方、待定系数法;
对称式和轮换对称式;
整式、分工、根式的恒等变形;
恒等式的证明。
3、方程和不等式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简单的多元方程组;
简单的不定方程(组)。
4、函数
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最值,简单分工函数的最值;
含字母系数的二次函数。
5、几何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不等关系;
面积及等积变换;
三角形的心(内心、外心、垂心、重心)及其性质;
相似形的概念和性质;
圆,四点共圆,圆幂定理;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6、逻辑推理问题
抽屉原理及其简单应用;
简单的组合问题
简单的逻辑推理问题,反证法;
极端原理的简单应用;
枚举法及其简单应用。
注:上述大纲在2006年第十四次普及工作会上讨论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