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亲近语言文字,享受语言魅力(定稿)
亲近语言文字,享受语言魅力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课标中提出的阶段目标要求也提出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 读中品味
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和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强化了“人文的感悟”,却淡化了“语文本色的品味”。事实上,小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教学中教师就应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如选自《水浒传》的《景阳冈》就是一篇值得学生品读的佳作。施耐庵用他的一枝生花妙笔,细腻地刻划了武松这个人物形象。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紧紧抓住武松的言行来品味其勇武机敏的鲜明特点。文中“武松打虎”这一段写得尤为精彩,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的来势汹汹和武松“一闪,又一闪,再一闪”的沉着机智以及武松打虎时的竭尽全力都要在反复品读中去体会,这样才能感受到名著的魅力,领略到大家风范,体会到语言的精妙、传神。
二、潜心会文 推敲揣摩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因此,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应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学习作家细腻的写作手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仔细读读这段心理活动描写,说说它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发现了这段心理活动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运用五个省略号来表现桑娜的矛盾心情后,我又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深入研究每个省略号的含义,联系上下文想想桑娜可能会想些什么?在反复推敲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学生的心灵与主人公更加贴近,逐步体会到桑娜先是激动,继而紧张、担忧甚至是责备自己,最后坚定的复杂心情。学生在与文本作深入对话 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心理描写的细腻、传神,同时,也明白了如何进行人物心理活动的刻划。
再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一文中,“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这一部分内容是通过一段人物对话表现出来的,廖廖几句就表现出人物鲜明的特点。为了使同学们深刻认识诸葛亮和周瑜这两个人物,我先让学生读读这段对话,说说周瑜、诸葛亮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然后再通过细细品读,揣摩周瑜的每一“问”用意何在?而诸葛亮的每一答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研读每一问一答中,透过语言文字,发现了周瑜表面客客气气,内心暗藏杀机;诸葛亮明知周瑜不怀好意,却以大局为重,从容镇定,胸有成竹。从中,学生更体会到了通过传神的语言描写,也能塑造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的潜心会文,使学生对文章的品读,对语言的感知不再是浅尝辄止,学生的语言得到了积累,理解文章的能力也进一步加强了,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三、多元探读 激活思维
在课堂上,我们总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语言的内涵,然而,要想使学生真正把书读好,读出语言的滋味、读出语言的神韵,就要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地读书。通过多元探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意境,体味语言文字的节奏美、音韵美,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和语感经验,并启迪自己的思想,使之更深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学生的探究朗读能力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
如我在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第4段“勘测线路”时,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感受詹天佑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以及那颗强烈的爱国心,然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通过范读设境、想象移情、多元解读等多种探究朗读形式来读出詹天佑的令人感动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淀学生的语言。如“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时说的话”就采用了设置情境的方式来进行多元朗读:在施工委员会上,詹天佑面对着所有的铁路建设者,慷慨激昂地勉励工作人员“———”;看到有些工程人员偶尔粗心,施工质量不是很高,语重心长地勉励工作人员“———”;极个别工程人员因为条件艰苦,消极怠工,严肃而恳切地勉励工作人员“———”。而“詹天佑不怕重重困难,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则通过想像情境,交流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动。如引导学生想象“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深夜灯下,伏案绘图”等这些画面来身临其境地读,体会詹天佑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詹天佑的内心活动”这部分则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元解读:如果强调这是中国人修的第一条铁路,怎么读?如果强调詹天佑的坚定信念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该怎么读?如果强调修不好铁路的后果,那又该怎么读?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揣摩,明白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关键在于是否能表现出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学生的每一次朗读,无不体现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无不渗透着学生强烈的情感。这样的多元探读,使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增强了,使学生的语言思维更活跃、更深刻了。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课就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本,引领学生抓住内容精彩之处、语言运用经典之处,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从课文中的字、词、句甚至标点符号的比较、揣摩、感悟、运用中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努力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相信,这样以“品读语言”为核心的语文课才能让我们的学生都沉浸在“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说”、“会说”、“能说”,使我们的语文课真正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第二篇:魅力语言
我校举行“魅力语言”普通话演讲大赛
2013年3月份第二周,由学校举办,“魅力语言”为主题的普通话演讲比赛,“魅力语言”以“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为主旨,强化“普通话是我们校园语言”意识的“魅力语言”普通话大赛在多功能厅(形体房)举行,参加比赛的选手将要接受普通话和语言才艺的展示,希望同学们在这个舞台上发挥出你们最好的成绩。
比赛环节:参赛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每位参赛选手通过自我介绍、绕口绕舌、魅力语言才艺秀3个环节展示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比赛要求:自我介绍要求选手用方言和普通话分别进行自我介绍,通过比较,让同学们感受到方言在沟通交流中的障碍和使用普通话的重要性。同学们用相声、评书、对白、朗诵、演讲、电台栏目播报等多种形式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
第三篇:感受语言的魅力 享受阅读的乐趣
感受语言的魅力 享受阅读的乐趣
摘要:要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并非易事,但要有学习语言的意识。学习语言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
谈到语文教学,我们应该更关心共同的问题。这个共同的问题很简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从一些特级教师的课中,讲座上,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对于学习语言的重视,而他们阅读课的魅力也正是由于重视了学习语言,才显得那么平实、朴素,普通得就好象在聊天,让人感觉非常舒服,进而产生“阅读课就应该如此上”的想法。要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并非易事,但要有学习语言的意识。学习语言是分阶段的,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学习语言的侧重点就不一样,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的调整。比如说低年级学生处在学习语言初始阶段,好多东西都是要靠老师手把手地教。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享受阅读的乐趣,就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方法。有位老师在教《这儿真好》时,通过图片、自身的话语、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调动学生的情感,然后,一些重点词句就在一次次的对话中突显出来。老师这时就在投影上标出重点词和停顿号,学生自然读得非常出色。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实实在在。低年级学生有时空有感情而不能通过朗读来表现,也就是缺乏一定的朗读技巧,那就需要老师一点一点地点拔、引导。而高年级更应在理性的思考中培养语感。由于长期担任中年级的教学工作,所以我更多地关注了这个阶段学生对语言的学习。
以下就是我在平时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教师要对文本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素
在执教《井》这篇课文前,我把它读了几遍,一点感觉都没有。我很着急,于是就努力使自己静下心来,尽量挖掘文中的语言因素。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发现文中第三段开头有一句:井水很甜很甜。有问题!要说井水有一点甜,还可尽信,但它是“很甜很甜”,到底有多甜?很显然,作者加入了强烈的个人感情。抓住这
个突破口,顺利地完成了这一片段的教学。
我们是成年人,心智、经验和知识都有一定的积累,对于文章的感悟要快得多,也能基本到位,但不要太自信,因为你的理解很可能只浮于表面,根本就没有进入作者的内心,没能与作者产生共鸣。当你真正对文本产生感情时,才可以把它介绍给你可爱的学生。当然,要把这种感情传达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入情入境,就需要老师把握住文本的性质,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语言因素,找出牵动学生情感的线头。
二、上语文课有如画国画,不断地着色之后会露出最绚丽的图画
我曾三读《红楼梦》,每次读完后都会有新的感受,而且感觉一次比一次棒。“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于一篇文章,你读的次数多了,你就会越来越接近它迷人的面纱。在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一个自己上“家常课”的模式:初读课文——接触它;精读课文——牵动情感;带着这种情感重读课文——回归感悟,体验语言的精妙!
三、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位上课时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经常妙语连珠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词汇丰富、富有灵性;而上课时课堂语言单调的老师所教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大多语言干瘪、乏味之极。
教师的语言精彩,不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还能让他们油然而生:老师真厉害,知识真渊博的印象,从而产生崇拜之情,进而更喜欢老师,更喜欢老师教的学科,形成良性循环。
四、善于提出富有价值的问题
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联系文本所给予的信息,进行合理的思维和想象,你的课堂将会不断有创新之花绽放。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有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给予你的灵感,提出一些富有价值的问题。在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就是由于老师善于抓住课堂中的契机,适时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使得课堂充满智慧、灵性和真情。两位老师的教学案例
例一: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段,说说聂将军是如何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生:(质疑)我觉得聂将军看到孩子两眼里流露出惊恐的神色,应该想到些什么? 师:(先是一怔,既而微笑)对,聂将军这样一位富有仁爱之心的军人,当他发现孩子眼中流露出惊恐的神色时,他的心灵一定深受震颤。此时,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他心里又会想到什么?请再阅读课文2、3段,联系聂将军的为人写段话。
例二:
师:读读课文五、六自然段,我想你一定有话要说。
(生读后纷纷举手)
师:先别忙着举手,再轻声读一读,哪些词语震动了你,哪些句子让你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圈一圈,画一画,再在书旁把你的读书心得写下来。
在以上的两则教学案例中,教师都善于为学生设立一个积极阅读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处在民主、平等、安全、愉悦的和谐环境中,里面还暗含着巧妙的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个敢于发表自己 独特的见解,另人耳目一新。
五、学生的课堂语言也是很好的学习资源
由于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知识 储备有多有少,所以向同学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学生斗志。在课堂上,每当有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见解,或精彩的语句,我就会让同学们把它记下来,这样,不但发言的同学有成就感,记的同学也非常乐意。
六、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进行有效地融合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卧薪尝胆》的教学片断:
师:后来有人为卧薪尝胆这种精神写了一幅对子: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师:下联懂吗?如果不懂,老师有个建议。我建议同学们课后把《破釜沉舟》的故事读一读,希望同学们接受我的建议。
刚才我的话中有个词说了三次,是哪个?
生:是建议。
师:建议倒过来念就是意见。建议的议是言字旁,要说出来;而意见的意是心字底,要放在心里。
这节课快要结束了,我希望同学们能给我多提建议。如果有意见就放在心里,不要说出来。
(生自由表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文学来源于生活,要善于联系生活,把课文中的语言和我们生活中的口头语结合起来学习,会让人感觉很亲切。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回答从学生口中流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一位前辈曾对我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不要紧盯着结果如何,重要的是参与的过程。”在研究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思索过,失败过,彷惶过,欣喜过……虽然成效并不立竿见影,但我还是会继续朝着“感受语言、触发语感——品味语言、领悟语感——实践语言、习得语感——积累语言、积淀语感”的方向走下去!
第四篇:魅力来自语言
读过许多文学名著,最欣赏海明威,除了作品里充溢的力量,更重要的是那洗炼凝美的语言,因此,常放下译本沉思:假设读的是原著,一定更加精妙无比。比较之下,读《红楼梦》时注意的是里面鲜活的人物,而海明威笔下的钢铁意志,令人无法不注意到语言堆塑的力量。
当然,三毛是会用语言搭无数魔方的奇女子,每读她的作品,每一个字,感觉都如她从背后掏出一块你不知颜色和形状的东西,建构在你面前的是可触及却永远达不到的氛围,可谓字字珠玑。
然而无论海明威还是三毛,我们只能欣赏,却不能拿到生活中照本宣读。日常交往中,还是要采用大众化的口语来交流、交际,否则就会留下千古笑柄。比如在我的家乡,曾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故事,说的是一个饱学之士,一日队长派他到河套里捡石头砌墙用,他捡了一天,只将一张床大小的地方捡干净了——只剩细沙。令人哭笑不得,他还云:“这石头捡不完也。”
自古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总以老老实实做学问、真正有本领为追求的至善之境。然而许多情况下,“两耳不闻窗外事”是极可悲的。试想,大众怎么能接受一个清高、孤僻的人物呢?倘若蒲松龄满口文绉绉的话,过往行人谁会帮他组建聊斋呢?
不谈时髦的文人下海,就说日常交往吧,所谓惺惺相惜,物以类聚,语言从中起着媒介作用:大老粗受不了知识分子的客套拘泥,知识分子也很难接受大老粗的粗犷豪放。但时代发展到今天,社会各方面人物出现了大融合:大学教授也跑出来卖茶叶蛋,技术和知识都可论价……这就让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满腹经纶,却缺乏现代交际意识的学者,如同大家闺秀,名声在外,却无人识其面目,失去了许多推销自己才能的机会;而善于运用语言的读书人,凭自己的好口才,能轻松地将自己的实力展示出来,使自己的研究转化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国为民为自己都做了贡献。
所以常想:人读书而无所用,才是废物一个。商人常将能否吸引客户作为推销员优劣的标志,当今衡量一个知识分子是否优秀,大约也不光看他学富五车,还要看他能不能将五车转为能量热了别人,这能量的发挥,首先来自语言。语言的磁力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当然也可能毁灭一切东西,百慕大三角不是一个可毁灭一切的巨大磁场吗?所以,相信语言能推销和展示、包装一个人,却也同样相信有魅力的语言绝不是吹牛、说瞎话。
第五篇: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浅析《我们走在大路上》歌词
还记得那个年代吗,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加上自然灾害,人们没得吃,没得穿,道路上总会看到饿死的人们。但今天,看看我们的生活,我们不愁吃,不愁穿,小日子虽是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可能,当年的他们谁也想不到,自己能把那段最难熬的日子给熬过来。每当想起那些年,或许他们的目光都会逗留在那首让他们奋发向上的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或许他们还能哼出当年那个斗志昂扬的旋律和激动人心的歌词。
《我们走在大路上》是李劫夫根据当时社会背景下独自谱曲和填词的一首歌曲,而这首富有豪迈有力,朝气蓬勃气息的歌曲,在今天一致认为他以成为反映中国60年代初期人民思想风貌的代表作品之一。创作于在1962年在那首斗志万千的歌词中,一开始就道出了我们的志气和士气,“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这一句歌词时时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那种豪慢的身影站在那个康庄大道上,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毫无畏惧,勇猛的向前进。在词中给我最大的心灵碰撞就是,在短短的二百字不到的歌词中,给当时苦难的人们注了一支强心剂,“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无限幸福无限荣光”道出人们对美好未来憧憬。是啊!道路是是宽广的,无论道路是多坎坷,可前程还是辉煌的,但要明确的一点是,可这些辉煌都不是垂手可得的,这需要我们的奉献,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的我们的坚强不屈,只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坚持,我们的才有未来。
在这样的豪言壮志下再来一句,“向前进”,人们的激情还会弱吗?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走在大路上》歌词,流行的你或许会说很这样的歌词很“俗气”,自己也不会唱。但是,你要知道的是,相应社会就需要相应文学形式,如在唐朝就是以诗歌为流行,可到了元代就是曲,不同时代需求社会流行的文学形式都会不一样的。就是那么俗气的歌词对于当时的实际,当时的人们:脱离封建社会的压迫,自己当家做主的社会,就是需要这样俗气的歌曲来鼓励他们奔向那片属于他们梦想的天堂。《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以这样的简单语言魅力鼓舞着20世纪60年代人们奋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