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生活德育及其困境
中小学生活德育及其困境
从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到柏拉图的道德即规范性知识,都把道德看成是一种知识。在科学主义盛行的时代,任何知识都只有通过理性的审判才是真实的、客观的和具有普遍意义的。受这种思维的影响,德育也被认定为传授具有普遍意义的德性知识的行为。这种知性德育模式是建立在传统精英教育的基础上的,显然不适合于当前的普及化教育,因而生活德育成了当前中小学德育的主要模式。然而,生活德育中的“生活”是何种状态?学校生活德育路向何方?多元的影响因子如何整合?据此,本文从道德的发生学基础考察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的必然性,剖析中小学生活德育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探索中小学生活德育的出路。
一、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的必然性
道德的发生学基础要求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生活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其目标在于为了生活而德育,并通过生活来培养道德。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起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源于以物质生活为基础的社会性交往。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生存资料,而要获取这些生存资料,人类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种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各种关系,也产生了各种矛盾和冲突,为了调节关系,解决矛盾,需要有一个大家公共认可或遵守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道德。倘若世界上只是一个人存在或者人与人之间并不发生关系,那么,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道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正如爱尔维修所言:“如果我生在一个孤岛上,孑然一身,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罪恶和道德了。”可见,道德源于生活,并存在于生活之中,它不能够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只能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展现出来,具有和现实生活不可剥离的特性:然而,自从学校产生以后,学校教育就不断地远离生活,德育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定位在培训社会精英,因而德育关注的是一个先于学生个体存在的、以社会宏大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世界,试图通过德育活动把这种先行设定的价值世界灌输给学生,借以改造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培养他们成为社会宏大价值的真实体现者。这种德育模式为培养社会精英、净化社会空气、维护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早已不再是精英教育,如果道德教育仍然坚持使用社会精英的道德标准来培养普通大众,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当前的德育必须回归普通生活,学校需要实施生活德育。
二、中小学生活德育的困境
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普及,生活德育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模式,许多学校纷纷尝试实施生活德育。然而,生活德育的实施却面临诸多困境。
1.生活德育定位于何种生活
生活是生命的展开形式,是人或动物为了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之集合。人的生活是一种意义性的生活,人生不仅是适应“存在”,而且还不断超越“存在”,因而人的生活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那么,学校生活德育应该定位于何种生活呢?在力倡中小学实施生活德育的学者中,有的主张生活德育中的“生活”为日常生活,他们认为,之所以讲生活德育,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去掉长期以来笼罩在德育头上的那层“圣神光环”,即要“去圣化”,以使德育恢复其人性化的本来面貌,使德育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真实生活中去。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德育生活主要是指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他们将日常生活剔除生‘活德育的范畴,认为教育具有前瞻性和超越性。因此,德育的生活是超世俗的。当然,还有一种比较折中的观点,那就是将德育中的生活泛化,认为生活即生命活动,主张德育回归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之中,生活既包括个体每天的吃喝拉撒之类的日常生活,也包括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其他一切生活形式,这种泛化的生活概念将日常生活与精神生活揉在一起,把精神生活的“神圣化”也纳入生活德育中。可见,当前人们对生活德育应该立足于何种生活还未达成共识,这使得生活德育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构成了制约生活德育实效的一种重要因素。
2.生活德育路向何方
生活德育要求以生活为指向,并以生活为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那么,学生每天都游离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中,其道德的发展必然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通过向学生传递信息来施加影响,构成了实施德育影响的“传递结构”。在这结构中,学校教育只是这种传递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种传递最终能否被传递对象所认可,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认可,不仅取决于该传递本身的状况,而且取决于该传递同其他传递之间的“力量”对比,取决于该传递在社会整个传递结构中的地位。在信息封闭的年代,学校成了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学校传递的文化被视为“法定文化”。德育教师充当社会价值的代言人向学生施加德育影响,引导学生向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那些灵活多样、富有选择弹性的网络信息受到中小学生的青睐,学校传递的信息失去昔日的权威,其道德导向功能随之减弱。此外,在当前这个多元价值的社会中,传统的“主流价值”受到了怀疑。社会对各种价值取向的包容性不断增强,对错、美丑、善恶没有明确的界限,学生失去了社会或他人赋予参照对象。学生的自我经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价值,成了衡量是非的主要标准。面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学校德育往往力不从心,处于尴尬境地,学校德育所宣扬的道德理想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不道德行为之间产生巨大反差,学生对学校德育产生质疑,甚至是排斥和抵触。教师的道德权威地位不复存在,学校德育的导向性功能难以发挥。
3.多元的影响因子如何整合
生活德育注重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德性,要求学生的发展向社会敞开,学校德育所展示的育人情境不能游离于学生校外的生活世界。这样,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真善美、假恶丑都同时作用于学生,学校的“扬善”教育可能在社会或家庭的负面影响下荡然无存。如何将学校教育、家庭影响和社会影响进行整合成了生活德育的一大难题。首先,家庭环境是影响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关系以及家长文化素养都会直接影响学生德性发展。然而,每个家庭行事方式各异,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这些都会对生活德育实效产生重大影响。其次,社会环境也构成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变革导致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正受着严重的冲击,社会上客观存在的各种现象,尤其负面影响,通过各种媒体,自然会反映到学生身上,各种鱼目混杂的信息在网络的强势传媒下迅速扩散,这必然会对学生德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学校作为专业育人的场所,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中越来越强势的影响因子,如何把这些多元的影响因子整合以促进学生德行发展,成了当
前中小学生活德育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中小学生活德育的出路
1.大众生活:德育中的生活状态
传统德育是建立在精英教育的基础上,把圣人之德作为学校德育的目标,以传授系统的思想品德知识为基本途径培养社会精英。当前,中小学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如果仍然用社会精英的标准来培养普通学生,实质上就是忽视了广大普通学生的德育诉求,这舍本逐末的德育模式注定是失效的。因此,德育必须回归普通大众的生活(如图1所示),中小学德育应以大众生活为基础设计课程,从学生所熟悉的事件、人物和环境切入进行教育,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可以理解的情景中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操守。当然,人的存在就是一个不断向未来敞开的过程,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核心在于不断超越,所以教育不但要培养适应现存社会之人,还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生活德育作为一种育人方式,同样需要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既要注重社会生活的现实性、实践性,又要注重可能生活的超越性。因此,生活德育回归大众生活,并不等于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生活,不对社会生活进行过滤,使各种生活直入学生眼帘,将学生完全置于社会环境中,任其自生自灭。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导方,负有“扬善弃恶”的义务,学校应该整合各种影响因子,为学生创设一种善性的生活场域,把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大众生活中去,使学生真正有所理解、有所感动、有所体悟,进而融入到他们的生命之中,伴随他们的人生历程,促进他们德行的完善。因此,中小学生活德育需要立足于大众生活。
2.和而不同:生活德育的目标取向
在这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追求统一的德育目标是不现实的.生活德育的目标取向应该追求“和而不同”。社会作为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每天都在围着自己的目标行事,彼此之间可能会发生冲突,甚至这种冲突会尖锐得不可调和,但他们毕竟还彼此交往和相处在同一社会共同体中,所有人都不能置于这个共同体之外,因此他们之间必然存在共同的道德标准,这个道德标准就是维系社会发展的道德底线,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否则社会就可能崩溃。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我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增无减地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也许,在这价值多元的社会中进行德育,我们没有办法用统一的道德标准要求所有人,但这不能否认当今社会仍然存在道德底线,这个底线就是德育中“和而不同”的基础。孔子曾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也就是上文所谓的道德底线,是“和而不同”中“和”的基础。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中,我们“和而不同”中的“和”又是什么呢?市场经济是以利益驱动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任何人没有理由要求别人放弃合法利益,更不可能要求他人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然而,市场经济同样存在道德底线,普通大众只要不违背这基本的道德底线,其行为都是可以被社会接纳的。如图2所示,以“0”为原点,左边属于不道德行为,右边属于道德行为,而道德底线就是原点不损人。因此,鉴于当前学校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合格的普通公民,德育只要建立在“不损人”这个“和”的价值基础上,任何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学校生活德育应该在此基础上倡导各种不同的道德行为,真正做到学校德育的“和而不同”。
3.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生活德育的因子整合生活德育彰显了社会和家庭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往往因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不同而导致生活德育低效,甚至是负效。因此,德育工作必须促进学校、家庭、社会相互联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操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学校为核心,构建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整合各种影响因子,形成正向合力,以抵制不良环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首先,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络。家庭早期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启蒙、定型等决定性作用,孩子自幼接受的家庭教育“印染”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联络,举办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讲座、父母讲座,增设家庭课堂,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实现学校和家庭对孩子影响合力的最大化。其次,加强学校和社区的联系,创设一定的学习环境,建立众多社会设施,如公民馆、图书馆、美术馆、体育馆、科学馆、儿童文化中心、少年自然之家等:同时配备专门的社会教育师资,从事学生校外教育指导,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总之,学校生活德育需要营造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促使学生置身于他们所生活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同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中积极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道德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
刘永庆)
第二篇:中小学生活德育势在必行
中小学生活德育势在必行
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 郑松龙
德育,历来被各国所倚重,我国也一直有“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提法,可见,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现状都越来越值得人们反思。广大教育专家也深深认识到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思想道德教育为了什么?应该是为了全社会更加和谐的生活。思想道德教育如何开展?无疑,也应该以社会生活为基础,在生活中开展。因此,生活德育势在必行。
1、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呼唤和谐的生活德育。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 “社会更加和谐”,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发展目标。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明确概括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体而言: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凸显,教育必将更多关注个体生命潜能的实现、生命需要的健康满足;尊重个体生命的多样性、独特性;强调学生在他自己的教育中的积极主动作用;目标是使每个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以便为自己生命所在其中的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现代社会上述特征呼唤学校德育从无“人”的、与学生生命相脱节或相悖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踏着学生生命的节拍、和着学生生命的律动、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
因此,和谐的生活德育势在必行。
2、教改的发展呼唤和谐的生活德育。
“人”和“人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这儿的“人”,指的是完整的人,是个别的、具体的、全面的、活生生的人;“人的发展”亦是指人的全面的整体性的生成。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培养目标作了调整,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多元并重的价值取向,鲜明地昭示着新课程由单纯注重传授知识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功能转变,昭示着我们的培养目标不是认知体,而是生命体。学校德育如何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如何引领学生走向未来美好的生活,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议题。
因此,我们提出了和谐的生活德育。
3、学校的德育实践需要和谐的生活德育。
当前的中小学德育,存在以下明显弊端:从德育的价值取向看,表现为重社会政治功能,轻人的发展功能;从德育的对象观来看,学生被视为受动体、“美德袋”,而非生命体和道德的建构主体;从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看,讲究让学生顺从既定的、预设的条文规范,而且这些规范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品德需求;再从德育的方法和途径看,理性说教、灌输的现象屡见不鲜,却不重视引导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真切体验,即具体德育活动的实践磨炼;从德育时机上看,一般情况下,学校德育常常是为响应号召、完成计划而做,不
能贴近学生生活,很少对学生个体思想行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跟踪性研究和预测性分析,所以往往等到学生品行出现了严重问题,才匆忙应对;在德育的评价方面,衡量学生的准绳是社会标准和统一标准;从德育效果上看,传统德育往往较多追求轰动效应,讲求立竿见影,所以对整体而言,有时重形式胜于重实质;对个体而言,较多采用惩戒处罚的压服手段,不能潜移默化。在这样的德育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其情感生命的成长被压抑、被忽视;其生活被扭曲、被异化。学校德育要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幸福地成长,就急需反思与重构,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必须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
因此,我们提出了和谐的生活德育。
4、未成年人的道德行为现状呼唤和谐的生活德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为未成年人今后的全面发展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正在丰富着未成年人的精神世界。然而,面对多元价值的困惑、网络的迷惑,社会道德的失范,造成少数未成年人信仰缺失、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切实改善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既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也是关系到上亿家庭发展利益的大事。
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事不尽力,对己不克制。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对生活没有兴趣,没有激情,对他人漠不关心,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人人固步自封,社会怎能和谐?
因此,我们提出了和谐的生活德育。
5、国内外德育研究者更加关注和谐的生活德育。
当前,“和谐”已是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生活德育在国外也颇受重视。鲁宾斯坦曾经指出:“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各个方面向他提出对他有重大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道德上的一切缺陷,一切越轨行为的主要源泉,都是因人们的精神空虚而造成,当他们对周围生活漠不关心、冷眼旁观的时候,他们对一切都会满不在乎。”德育只有根植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才能具有深厚的生命力。英国的德育教材应用最广泛的主要是《生命线》、《民主中的价值》,二者在确定德育内容时主要考虑学生需要、社会反馈和对道德实质的理论阐释三个方面。美国在学校德育方面则是逐渐普及公民学教育课程,并作为学校培养合格公民的新政策。日本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从个人自身、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四个方面重新进行了组合。新加坡近二三十年来学校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好公民》、《生活与成长》及《儒家伦理》。东西方在德育内容上表现出的共同趋势是关注自身、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反映德育理论研究新成果的同时兼顾本民族的文化与道德传统。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和庄子就曾明确主张“天与人一也”,“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充分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与今天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统一的。现代对“德育生活化”逻辑起点的有关论述尽管对德育的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见解,但无论是使个人完成道德上的社会化,还是帮助个人完成对于人生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各个角度理解都逻辑地包含着德育生活化取向的必然性。对“德育生活化”过程的有关论述表明德育的存在根源于生活,德育的目的服务于生活,进行德育显然不能脱离生活、坐面论道。德育应该更多地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因此,我们提出了和谐的生活德育。
第三篇:中小学困境儿童调查报告
困境儿童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综合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为全面了解射阳湖镇困境儿童的生存、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困境儿童帮扶的有效途径,切实保障儿童生命健康权,宝应县射阳湖镇妇联通过开展抽样调查走访、一对一面谈等方式对全镇15名困境儿童进行了调查摸底,对全镇困境儿童的生存状况有了初步了解。
一、基本情况
射阳湖镇位于宝应县偏北方位,目前在校就读的学生中存在不少的困境儿童,初步统计数据为15名,全部为留守儿童,约占学生数的百分之一。15名困境儿童中,13名来自施教区中的农村,还有2名来自集镇。
二、情况分析
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发现困境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原因
1、无能为力,只管吃住。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由于家境不富有,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他们天天忙于农活,根本就无暇顾及孩子了。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特别到了农忙季节,连吃饭都顾不上,很多孩子就得自己煮饭或挨饿。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这些孩子的父母忙于挣钱,自己和祖父母忙于农活、家务,对自己的教育、成长都无人关心,使自己本应得到温暖、关爱的童年变为“早熟的大人”。
2、隔代教育,过于溺爱。很多儿童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于是孩子受家里人的宠爱,家庭教育的艰巨性由此加大。宠坏的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经常对人无礼貌,喜欢惹是生非,学习懒散……。
(二)心理原因
这些困境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焦虑、自卑甚至敌对的不良情绪厌学,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
焦虑。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学生面对不同的外界因素,焦虑的程度有显著差异。
自卑。由于教育问题的累积、学生家庭及自身条件的限制,有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自己“不优秀”、“不如人”,自卑感特别重。他们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笨”或“题目难”,学习上的自卑,衍生了他们羞怯、胆怯等不良倾向,家中来了客人,怕谈及学业情况不好意思而故意避开,见了长辈不好意思。
敌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往往不能正确对待批评、委屈、挫折,常表现出“逆反”、“小气”等心理,或出现与教师、家长、同学相对立的现象,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原因
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困境学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困境学生在同样学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的自信心严重丧失,自卑感重,对周围事物过分敏感,烦躁不安,经‘常陷入高度的焦虑状态中。由于困境学生的自信心不足,部分学生甘居下游,得过且过,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如坐针毡,注意力涣散,容易分心,做事缺乏责任心、上进心,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他们的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意志力薄弱,并且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他们存在如此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对来自各个方面的积极反馈比较麻木,习惯了父母和教师的消极评价,很少有成功和快乐的体验。
三、教育策略
1、关注困境学生的内心世界。困境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家长、教师的冷落与消极评价,他们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极度的焦虑、不安与无助。困境学生通过与家长和老师对抗的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不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是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因此身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透过学生的不良表现看到他们存在问题的实质。家长和教师应经常自问是否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否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是否体会到他们的失望与无助。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家长和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放弃旧有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适时鼓励,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对困境学生的期望值可以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又进一步巩固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学校。良好的家庭和学校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和开朗的性格。家庭是学生社会化活动的基地,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但给孩子提供了心理支持,而且也给孩子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这就给学生在学业上的成功创造了必要条件。父母正确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个性得到正常发展。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困境学生学习活动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应仅以学业表现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困境学生,争取和困境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春风化雨,以情感人,以爱动人,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创设有利于困境学生进步的心理情境。
3、增强困境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石。针对困境学生责任心差、意志力薄弱、耐挫能力差以及自卑感严重的特点,教育者应该从多方面塑造困境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是从具体的教育事件中培养困境学生的责任心,让学生学会自理自立,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懂得学习也是自己的事.其他人无法替代,让他们拥有责任意识,能够对自己负责。二是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困境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创造一些让困境学生参与的学习活动和机会,以满足他们的自尊心和被人接纳、关注的心理需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多种活动来磨练困境学生的意志力,以增强他们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的信心。三是从个人经历出发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学生遇到的挫折是来自于多方面的,包括学习、人际关系、兴趣愿望等面对挫折每个人的反应方式是不同的,通过对挫折进行心理疏导来教会他们拥有客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挫折,寻求适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挫折中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第四篇:中小学德育案例《走进生活 触及心灵》
走进生活 触及心灵
——旬阳县桐木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做法
单位:桐木初级中学 作者:胡广义 联系电话:*** 邮箱:504478919@QQ.Com
近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德育教育的种子扎根生活的“土壤”,在孩子们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德育工作:
一、让良好习惯陪伴学生终生
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们也常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收获人生。这些都说明了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终生发展的重要性。我校德育工作始终坚持从养成教育入手,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社会、校园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文明习惯,在宿舍休息、餐厅就餐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操会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守纪习惯。我们坚持养成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坚持从小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校园无小事、事事育人,校园无闲处、处处育人。我们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了学生养成教育的系列规范要求:
宿舍生活习惯。我们提出了宿舍生活规范“十要十不,一换一着”的要求,即早晚要刷牙,晚上要洗脚,每周要洗澡,衣服要勤洗,头发要干净,废品要入桶,说话要轻声,言语要文明,房间要通风,关门力要轻;脏水不乱泼,生水不能喝,零食不入舍,垃圾不过夜,行走不狂奔,墙壁不乱涂,公物不能损,入睡不说话,他物不能拿,物品不乱拉;入舍换拖鞋,睡觉着睡衣。提出了宿舍卫生“四线一整两净”的要求:被子叠放一条线,毛巾搭晾一条线,洗漱用品摆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床铺整洁,墙壁、地面干净。从学生初一入校开始,集中组织学习宿舍生活规范要求,老师们手把手逐生训练整理内务,做到人人达标,现在学生每天早晨和午休起床后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到宿舍规范要求,各级领导来校检查学生宿舍后赞叹不已,学生家长查看学生宿舍时惊讶万分,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够做的这样好。
就餐习惯。我们提出了餐厅用餐 “三不”要求,即排队购饭不拥挤,用餐安静不说话,食用饭菜不乱丢。每次几百学生在餐厅同时用餐,听不见一个学生说话的声音,只听见学生认真用餐的声音,用餐结束后桌面和地面见不到丢扔的一粒饭菜。
另外,为了养成学生在教室良好的学习活动习惯,我们提出了教室学习活动规范“十要十不”的要求;为了让学生在校园里能够文明有序的活动,我们提出了校园课间活动规范“三要五不”的要求;我们对学生在社会活动也提出了“六要六不”要求。为了使养成教育系列规范能够落到实处,各个班级都制定了实施细则,开展学生行为养成的量化评价。我们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按照初一抓养成,初二抓巩固,初三抓提升的层次要求,坚持教育引
导与“知、情、意、行”强化训练统一的原则,坚持教师全员参与管理的原则,坚持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原则,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原则。三年如一日,现在我校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文明习惯、守纪习惯、卫生习惯已经初步养成,校园洋溢着文明和谐的良好风气。
二、让多彩活动陶冶学生情操
《意见》中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我们坚持开展大型节日纪念活动,如组织开展庆“五四”、庆“七一”、庆“国庆”、庆“元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展示综合素质又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前夕,举办以“知恩感恩,与爱同行”为主题的演讲赛,朗诵会,书画展等活动,通过家校互动,亲子互动,师生互动,唤醒学生对亲情的热爱、对师生情的珍爱,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师长教诲,学生只有知恩感恩长大才会有益社会,有益人民,有益国家。
我们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到社区慰问环卫工人,参与“双创”活动,感受环卫工人的辛劳,懂得环境保护的意义,做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来到社区做普法工作的义务宣传员,争当学法守法的小公民;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打扫卫生,嘘寒问暖,赠送礼品,表演节目,让老人们感受亲情,培养学生的尊老
敬老的爱心。
我们坚持规范团队活动,重点开展好“举团旗、学团章、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上团课 ”的“六团”活动,使团员青年在活动中明确现代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仪式教育,精心设计、规范组织学校升旗仪式、入学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团入队等重大仪式活动,增强感染力和道德内化力;我们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唱雷锋歌曲、讲雷锋故事、诵雷锋名言、做雷锋式少年,把雷锋精神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意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们在全校开展“五小”(小发明、小发现、小制作、小养殖、小种植)活动,坚持开展“五个一”德育实践活动。即每学期要求学生坚持读一本好书,看一部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观摩一场文艺演出,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当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三好”活动;“五带”——把礼仪带进学校、把微笑带进学校、把孝敬带回家中、把谦让带入社会、把仁爱带给别人;“五提倡”——说话轻声、走路慢行、待人礼貌、讲究卫生、文明有序。
三、让主题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德育主题教育,具有更加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通过主题教育可以解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时段学生的品德教育问题,可以增强品德教育的宽度、深度,提升品德教育的温度。近年来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实际,不同时段学校品德教育
工作的实际,精心设计品德教育主题。最初,我们针对学生习惯养成差,校园文明程度差,学习无目标、人生无理想的实际,我们设计了“讲《守则》,守《规范》,爱校园,树理想”的品德教育主题活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热爱自己校园,树立远大的理想。如果学生不热爱自己朝夕相处的校园,长大后他们又怎么会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么我们今天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我们把养成教育融合在主题教育之中,我们把热爱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学生学习活动结合起来。解决了学生的思想问题,净化了学生的心灵。接着,为了进一步端正校风,浓厚学风,我们组织开展了“严明校规校纪,端正班风学风,促质量提升”的主题教育。我们用较长时间开展了“讲《规范》促习惯,讲道德促品行,讲勤奋促发展”的“三讲三促进”活动。围绕学校主题每个年级每个月都设计有主题,每个班级为了落实好学校和年级的主题活动,每周都有一个专题,联班领导和科任教师共同组织参加主题班会。使主题教育落得实,收效好。
四、让浓厚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情趣 我校校园依山而建,整个校园呈阶梯状分布,从街道进入校园自下而上共有218步台阶,“登层层台阶 圆名校梦想”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精神,层层台阶象征着一个个学子的勤奋求学之路、一个个老师的专业化成长之路,书山有路勤为径,人生的道路要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的攀登;层层台阶也代表着一个个人梯,校园建设的一砖一瓦都是无数师生从台阶路上一步一扛上来的,学校发展到今天,是无数的校长老师甘为人梯、无私
奉献的结果,教育学生珍惜学习的机会、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激励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层层台阶寓意着人生道路中一个个梦想,一步台阶就是一个梦想,无数个学生与老师的梦想汇聚成桐木初中的名校梦想。
在学校核心文化精神的引领下,我们构建了具有桐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制订了校旗、校徽、校歌《攀登在路上》。完善了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提出了学生品德要求、教师师德规范。另外建设了系列的道路文化、楼宇文化、班级文化、宿舍文化、部室文化、名师工程、名生工程,出版发行了校刊班刊德育报等。文化建设就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都能微笑,都能育人,催人进步,让整个教室洋溢着文化的气息,让生活区宿舍温馨如家、素雅如画。因此,各个班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开设一个个充满情趣的小栏目,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长期文化氛围的熏陶感染,全体学生团结友爱、勤学奋进。校园风清气正,和谐雅静。
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核心,开展德育工作要适应德育新常态,要不断改进和研究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要走进学生生活,方能触动学生心灵。
第五篇:中小学德育衔接
《德育原理》课程论文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姓名:严莉娜
班级:10小教2班
学号:20101202228
对各学段德育衔接问题的探讨
德育广义上是指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上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这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活动。学校德育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及所面临问题的差异,大中小学承担着不同的任务,有着不同的具体教育目标和内容,同时这些目标与内容又都是与学校德育的整体目标一致的。从整体上规划大中小学德育工作,做好各阶段德育衔接,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小学中学大学在德育的衔接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德育目标的阶段定位不够清晰,德育内容割裂少项、抽象空洞,脱离实际,德育途径和方法单一,缺乏实效等。许多问题的存在,既有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的原因,也有实践中的困难和局限。我们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才能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它,从而使各学段德育实现有效衔接。
(一)德育目标的衔接问题
德育目标体现着教育者对德育过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观念设计。德育目标决定着德育过程中的德育内容规划、德育途径与方法的选择和确定以及德育评价的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着德育过程的实效,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我国,《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对大中小学各阶段德育的总目标是这样来表述的:小学德育目标:教育小学生初步培养“五爱”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培养良好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中学德育目标:教育学生形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的理想,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养成良好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大学德育目标:教育大学生确立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分析各阶段德育目标不难看出,我国的德育目标主要以社会本位为主体,更多的满足于社会需要,较少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这样的定位使得各个阶段的德育教学难免会出现与实际相脱节等现象,学生的道德认知难以与生活中的具体实际的道德行为相联系,最终导致学习的德育目标落空。
(二)德育内容的衔接问题
我国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是分阶段的,在小学教育中以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常规纪律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基本内容,适当附以政治和法律常识教育,目标时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公德、国民公德、养成文明、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在初中阶段,德育内容以较系统的社会公德、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纪律教育为重点,同时强化集体主义教育思想,还可以发展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对小学、初中的德育内容做了较大的改革,在小学阶段,分低年级和忠告年级分别有不同的德育内容,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不难看出,我们学校的与内容方面还存在着内容相对陈旧、意识形态教育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而对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的道德践行关注程度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
另外,德育内容还与实际脱节,变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阶段脱节,出现内容倒挂、重复等现象。例如,大学的《思想到的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中的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内容与初三思想品德课的“我们的共同理想”部分有许多重复;第二章的“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部分与高中阶段的《文化与生活》中的“我们的民族精神”部分也存在较多重复;第三章“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部分与高中的《生活与哲学》中的“实现人生的价值”部分也有大量重复。第二,德育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仔细审视我们以往的德育内容,发现德育内容强调继承传统美德多,反映时代内容少;追求理想说教多,立足社会现实和学校实际少;紧跟政策、形式变化多,一以贯之内容少。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现代社会的特征,如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以及市场经济及多元文化碰撞等问题在德育教育中的关注。
(三)德育方法的衔接问题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心理和智力的发展。认知与思维水平的提升,不同德育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以思想政治课为例,小学阶段主要是以道德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体验。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在德育方法上,除了知识传授之外,更主要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大学阶段是从意识、观念上巩固学生已形成的道德认识、道德行为,提升道德修养,在德育方法上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而当前由于升学压力的存在,中学德育更多的是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反而成了大学德育的任务。而大学德育工作,由于各种条件的现实,德育实践相对较少,对知识的灌输仍然是德育的重要方式。
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德育主体、德育衔接内容及衔接理论等方面进一步推进德育衔接工作的进行。
第一,增强德育衔接意识。德育衔接工作中,德育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是主要 的计划者、参与者和执行者,树立他们的衔接意识,既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又是做好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前提,如果他们的认识不到位,不真心实意重视问题,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到位,没有自觉的衔接意识,就不会有实际行为。具体而言,树立教师的德育“衔接意识”就是要求低一级学段的德育教师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要在德育过程中适当给学生介绍高一级学段的学习生活和责任,激发他们对更高阶段学习生活的向往和更高目标的追求,强化他们的自我德行发展需求,但也要注意不要提前学习高一级学校的德育内容。而对于高一级学段的教师来说,则要求他们在德育过程中要适当“回顾”低一级学段的德育内容,要充分肯定低一级学段的德育培养,以便一步步巩固、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提高,教育内容上也要避免简单重复。这一点在大中学校的德育衔接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做好大中小学德育目标上的衔接。大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衔接是指担负
着不同德育任务的学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发展水平,将德育目标分为不同层次,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德育目标可以依据其从属、内容、对象以及学校层次等不同方面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以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德育目标。在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避免出现过分偏重政治上的高标准严要求现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身心特点、理解能力来分层确定德育目标。
第三,从德育衔接内容方面,寻找各阶段德育工作衔接点,推动德育衔接工
作。如组织教师学习、了解关于德育衔接的文件精神及相邻阶段德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定期召开大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共同参加的教研会、工作交流会;组织教师到前一阶段学校进行参观、考察,如组织大学教师到中学参观学习、中学教师到小学参观学习,帮助教师了解各阶段德育内容、方法及效果。通过加强各阶段德育工作的交流与沟通,既有助于加强教师德育衔接的意识,又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思考推动德育衔接的方式方法。
第四,做好大中小学德育方法上的衔接。不同学段德育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校而异、适时变通、改革创新;一切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德育实效为目的,要避免简单的德育说教,高度重视德育实践,通过把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内容融入日常行为实践来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思想品德,这样的德育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由多个教育阶段前后衔接和多个方面横向贯通和共同作用的过程。道德发展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小学、中学、大学各学段的德育一定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品德形成规律,结合各学段的特点,确立层次、目的明确的学校德育目标,加强各阶段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实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增强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德育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丽萍.培育公共精神:推进德育有效衔接的着力点[J].教育论丛,2012,(5)[2]鞠忠美.对大中小学德育衔接工作的思考[J].教育广角,2012,(23)
[3]徐永赞,陈新亮.当前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及对策[J].人文社科课题成果,2008 [4]杨曙霞,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大理学院,2013 [5]赵玉英,张典兵.德育原理新论[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