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塞腰鼓评课稿
《安塞腰鼓》评课稿
主评:巴鹏基
《安塞腰鼓》选自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本文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它以诗一般凝炼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
听了谢优优上的《安塞腰鼓》一课,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教师讲的再多,也是教师的;学生学的再少,也是学生的。”谢老师是新教师,在把握知识点这方面还是比较欠缺,但是她在这一堂课中贯彻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阅读的习惯。
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些老师着重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第一,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是新课标、新理念对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谢老师贯穿在课堂中的一条主线就是让学生去阅读去品味。谢老师既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又积极发挥帮学作用。课前准备的关于安塞腰鼓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可能。这点作为一名新教师来说做得很好。
谢老师把阅读作了三个阶段的安排:
第一阶段:高声朗读,整体把握。让学生朗读前标上序号,并思考问题:
1.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2.说一句话: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3.文章分为几个部分?你这样分的依据是什么?
第二阶段:分角色读。谢老师采用了仿句这一手段,让学生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和个性化的理解。在阅读过程中,既要交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困难,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教师就不是作者的传声筒了,也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者,而是学生阅读的伙伴,是阅读集体中能力略强的一员。
第三阶段:品读探究,正确评价。这里有“个人思考”“集体讨论”“师生合作”“教师点拨”等几种方式。教师设计两个关键的问题:(1.结尾句是含2.文章美吗?美在哪里?)让学生去探究、去评价。
第二,师生与作者的关系。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如果读者只是咀嚼作者的口中之食,岂不索然寡味?只要是个性化的阅读,读者总会读出新信息来,许多好作品不是作者写出来的,而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把迎合当作尊重,也不要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作者,须知:书在谁的手里,谁就是书的主人。因此,我认为谢老师让学生去仿句,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劳动
第三,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文学是生活的反映,阅读是生活的组成部分,阅读和生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应当树立为人生而阅读的观念,既要关照别人的生活,更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既要为今天的应试去认知和理解,更要为明天的发展去批判和创新。谢老师让学生去写读后感正是连接阅读和生活的关系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然,上好一堂课,教师的激情非常重要。假如能多一些激情,这堂课会更有价值。
第二篇:《安塞腰鼓》评课稿
第一部分:《安塞腰鼓》课例点评
这篇课文是《安塞腰鼓》,写的是百十号人一起捶打安塞腰鼓的壮观景象,想象丰富,表达夸张。这样的课文该怎么教学呢?我曾听过一堂课,教师不停地播放多媒体,先播放图片,展现安塞腰鼓;再播放MTV,边唱歌边用安塞腰鼓配乐;后播放音频朗诵,全文朗诵《安塞腰鼓》,以多媒体欣赏代替了语言学习。学生也不是学习的主人,只是一个旁观者、旁听者。但这位执教公开课的翁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走在语文的路上。
这位翁老师确定的“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理解排比、反复、短句的作用。虽然行为动词“理解”用得不科学,行为不可观察,效果不可评价;但学习方向是正确的。
翁老师先播放了腰鼓表演片段。这里有一个问题可供思考:是不是一定要先播放腰鼓表演视频,再学习课文?我认为不一定,还是先学习语言,获得个性的体验和多样的想象,再去看真实的安塞腰鼓视频,可能更语文学习的顺序,也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而播放的视频选取得也不是很好,安塞腰鼓捶打得形式单调,学生看了反而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之后教师问学生:“换成文字会不会别有一番风味呢?”其实有些学生已经不会觉得安塞腰鼓“不好玩”,没有什么风味了。这样就影响了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之后,这位老师播放背景音乐,自己范读课文。教师的朗读还可以,语气和语调基本可以,但朗读的美感不明显。背景音乐有时显得嘈杂,与朗读不协调。教师把全文都读一遍,也值得商榷,变成教师在学习,而不是学生在学习。教师朗读后,学生拼命鼓掌,也说明了学生只是旁观者。可能有人要问:那教师就不能朗读吗?不是要求教师能示范朗读吗?因此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可供大家思考:教师是否要先示范朗读课文?我认为,教师可以读,但不要走在学生前面读,更不要代替学生读。即使读,也只是示例,而不是示范。而且要脱稿读,要背诵式朗读,不能拿着课本读。
教师朗读后,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腰鼓。这里也有一个问题可供思考: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节课上,学生的回答很多样,教师却明确为一个答案:这是一个“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为什么一定是这三个词?教师没有引导,没有解释。而这三个词,是从课文现有的一句话中取出来的。如果这么简单,那似乎也没必要问这么多学生,理解也没必这么多样化。可问题还在于,教师板书了这三个词后,还要点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也不是教师黑板上写的三个词。
接下来,教师让学生在课文中划出“震撼你的句子”。这里也有一个问题;“震撼你的句子”问得科学不科学?应该说问得不太科学,因为这是在学语文,在学语言,应该是表现有活力的句子,或表现力特别强的句子之类的。总之要以客观效果为标准,不宜以主观感受为标准。
之后,这位老师引导学生重点学习短句、反复、排比的特点和作用。这里也不妨思考一下: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最基本的方式是什么?应该是诵读和比较,在比较中诵读,在诵读中比较。这位老师把这两种方法都用起来了。首先,他找出典型的语句,集短句、反复、排比于一身的语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领头的那句话,把改为“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领头,让学生揣摩比较。比较之后,让学生齐读,并让男生和女生交错着齐读。学习修辞发法,最忌讳教师静态地理性地说,说得单调又枯燥,学生的学习效果很不好。然后这位老师转向探求安塞腰鼓背后的生命意义。文章由鼓声写到锤鼓的人,转换自然。这位老师转换得还比较自然。之后亮出了一段郝雪琴对安塞腰鼓文化现象的评论文字。这里不妨思考:这个环节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应该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时亮出来给学生看,水到渠成,起到了促进理解、提升学习的作用。
学完课文后,这位翁老师由北方的腰鼓转到了南方的越剧。并特地邀请一位女老师上来演唱越剧《貂蝉拜月》,让学生观察并描写刚才老师的表演。怎么看待这个安排?虽然风格上与课文截然相反,很不协调,但突出了地域文化,既让学生运用了语言,也感受到了地域文化,一举两得。只是教师没有先提醒学生观察表演,而是在表演结束后才亮出写作任务,而亮出的任务却也不是一定要写刚才看到的,而是“描写一个你喜欢的曲艺形式”。这就有些脱节。
课堂上学生的错误如何转化为学习资源?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位翁老师有现场应变并积极生成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比如一位男生把“忘情了,没命了”错读为“忘了情,没了命”,教师马上问他哪个好。可惜没有转而问大家,让大家都参与到学习中来,一起聚焦思考。
教师的板书写的是楷书,和大多数初中语文老师一样。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思考: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写楷书吗?答案是明确的:不应该。因为,初一的学生就要求转换字体,由写楷书转向写行书(特指行楷)了,这是课标明确提出的,教师自然应该率先垂范,走在前面。而这位老师写的还不是美观的楷书,只是以楷书为底子的并不专业的自然体,书写速度慢,美观程度差。现在的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语文老师,写字呈现越来越弱的趋势,必须引起每位老师的高度重视。要主动练字,主动补课,练就一手流畅的美观的行书。
这位翁老师的板书布局值得肯定,构成了捶棒和腰鼓的图案,比较巧妙;只是太像草稿了。课件方面,也做得过于朴素,基本上是白底黑字。
在仪态上,这位教师走动太多,手势也偏多,太闹。衣着也过于朴素,没有体现出教师穿戴的优雅。
最后一个问题:点学生发言应采用怎样的方式?是点举手的吗?不对,应该先随机点,从离自己最远的后桌的或角落的弱势的学生先说,了解他们的真实学习情况,他们是班级学习的底限。如果回答不正确,再点举手的优势的学生说。这位老师点学生发言时,也总是点举手的发言,面向少数。这个普遍性的问题要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其实这是教学最不公平的表现。
第二部分:这类课文怎么上的教学建议
《安塞腰鼓》这种语言夸张非常态的课文不太具有典型性,在初中教材中不多见。但从容易上成媒体播放课的角度说,它又是有典型性的。因为现在多媒体教室越来越多了,智慧教室在有些学校也有普及化的趋势了。
因此,要说该怎么上,那自然是:不要上成多媒体播放课,而要上成语言学习课。即采取语文学习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多媒体欣赏的反语文的方式。语文学习的方式我不妨用三个“语”字来贯穿:语感、语料、语用。即: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背诵中积累语料,在练习中训练语用。第一步,朗读。说到朗读,可能有人会觉得不是每人都能朗读,只有播音员才能朗读;像《安塞腰鼓》这样的文章,更不适合普通人读,只适合播音员等专业人士朗读。其实不是,让每个学生读,并不是要达到播音员的水平,不是达不到播音员的水平就自惭形秽,不能开口了。其实,不管什么人,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获得语感,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还能获得语言美的感染和情感美的熏染。比如《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就运用了大量短句,并在短句中运用了反复和排比,读来朗朗上口,节奏铿锵,而且特别有感染力,能把读者的情绪带动起来,并把读者的想象力也激发出来。看视频,欣赏安塞腰鼓的模样和声音;或者听朗读音频,欣赏别人的朗读,那些都不是学语文的本来方式。学生只有直接接触到了语言,才能在语言中获得感受,获得成长。朗读的要求,这类课文不能沿用小学通用的“正确、流利、有感情”的三级要求,而要提升为读出气势美、音韵美和情感美。为此要让学生懂得朗读的语气和语调,其中的语调包括重音和停顿。比如这篇课文中的句子:“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并边读边想象画面,眼前能浮现出落日映照大旗,马声嘶鸣、狂风萧萧的景象;浮现出雷声响彻天际,闪电照亮天空的壮阔景象。此外还要边朗读边体验其中的感情,读出对生命的赞颂和黄土地的赞美。
第二步,背诵。在熟读的基础上,对优美的语段甚至全文要自然成诵,积累语料,进而内化为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语文课经常出现的问题是:课堂上教师占用大量的时间理性地乏味地分析课文,却偏偏舍不得时间让学生背诵积累。没有背诵积累,那就难以打下语言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
第三步,运用。在课文熟读背诵、感知积累的基础上,实践操作,模仿运用,边运用边比较,边运用边反思。学习这类课文后,让学生看一段或节奏明快的舞蹈(如踢踏舞)或节奏舒缓的拳术(如太极拳)的视频,或本地的某种艺术形式。然后用语言展现场景,运用或短或长的句式和排比反复或比喻拟人的修辞,发挥自己的想象,并融入对生命或人生的思考,写成段或篇。
当然,学习本文,也要让学生思考:课文的语言表达是不是特别夸张?平时在写作中能不能普遍运用?还有:作者的语言表达是不是每处都很规范?总之,学习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形成主见的过程,从而走向自主成长的过程。
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教师不要以教代学,自己分析课文,自己朗读课文。变成自己在学习,自己在表演,而不是学生在学习,学生在表现。
第二,学生朗读要注意语气语调的适度,不要过头。不然就变成拿腔拿调,装腔作势了。
第三篇:《安塞腰鼓》评课稿
《安塞腰鼓》评课稿
《安塞腰鼓》出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它用宏大的场面,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激昂的鼓点,搏击的躯体,瑰丽的舞姿等来表现黄土高原的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我觉得李小军老师做的最棒的就是他的朗读教学。从腰鼓中理解生命和力量的主旨,对初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避开难点,重点放在朗读上,通过读,体会文章,感受文章,难点自然就随之突破了。
李老师的朗读主要分为三种:
一,听读,交流朗读技巧
。听老师读,听同学读,听自己读。交流读的好的地方,要改正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读,理由是什么。李老师读的时候还故意给同学设计了小的“陷阱”,让同学去讨论去交流。通过听读同学们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初步感受到气势,力量,激情,生命······
二,速读,用句式说话。
用“好一个------的安塞腰鼓”或“陕北人民是多么的------”这样的句式说话。李老师提出了读的速读,同时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同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把“可意会”转化为“可言传”,用句式说出了同学们对文章的感知和感受。
三,寻读,学习一些方法。
先是通过寻找标志性的句子,寻找文中语气转折的地方读出文章结构,梳理作者的思路。再寻找排比,反复的句子,大声的让同学读出来,一浪一浪的高潮让人喘不过气来,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接着寻找用短句,独词句构成的内容,体会表达效果。气势充沛,节奏鲜明,语句铿锵。而后,委婉的寻读出对比,指出江南有江南的'风格,西北有西北的特点。黄土高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只有这,才打得起安塞腰鼓。最后让同学们选读,写出自己的感悟。对这厚重的黄土地,对这热情奔放的年轻后生说点什么,不仅培养了学生“读”的习惯和能力,极好地加强了学生的语感,还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安塞腰鼓的“那种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这些特点,更要动手写出心中不可遏制的冲动。
李小军老师的朗读教学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第四篇:安塞腰鼓听、评课记录
听课评课记录:
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听了这一课,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 优点:
1、教学目标明确,抓住一个教学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体现了讲读课的特点。
2、教师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充分体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要求。
3、课件的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直观性。
4、把握教材到位,注重细节,实现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沟通,但没达到交融。缺点:
1、教学具体环节需加以调整,内容需再详尽。
2、自始至终变化不大,到后面学生易分散注意力。建议:
在课件上可以再下一些功夫,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式再变化一点,起伏变化,突出读的层次。
第五篇:安塞腰鼓(本站推荐)
课题:安塞腰鼓
教学建议:
1、一直不敢解读《安塞腰鼓》,尽管已经读了数遍!想起徐志摩在《再别康桥》末尾写道: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不是“不带走”,而是“带不走”!我呢,也是,非不敢解读,是不能解读也!
为什么呢?这篇文章写得太精彩了!
精彩一——词汇丰富、生动,且独具地方特色。比如,形容后生们的生龙活虎用“茂腾腾”,形容南风用“咝溜溜”,又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够了,窥一斑而见全豹,这些词语的准确运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扎着白羊肚毛巾、穿着(敞开着)白粗布褂子、精气十足的黄土高原上的小伙子们,仿佛听到了那惊天动地般的安塞腰鼓。
精彩二——句子形象,修辞漂亮,气势磅礴。你看——第六节对后生们击打安塞腰鼓的描写——势不可挡,动人心魄。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作者语言的魅力你怎么形容都不过分。想起贾平凹的《秦腔》,有这么几句,大意是:只有大悲大喜、大苦大乐的秦地生民,才有资格吼这撕心裂肺令天为之塌地为之陷的秦腔。本文作者也由衷喊出:“黄土高原哪,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看来,黄土高原生就安塞腰鼓,绝非偶然。
精彩三——层次清晰,结构精巧,浑然天成。文章初由“静”始——“„„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中由“动”生——“„„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尾由“静”终——“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我想,孔子当年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不知他老人家听了“安塞腰鼓”,不知要怎样?
好一个安塞腰鼓!„„
以至于我也情不自禁地像作者那样发自肺腑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2、写着想着,想着写着,不知不觉写了一些感受,权当作解读吧。
3、文章是静止的,默读是静思的,只有朗读,才是化静为动、赋予文章以新的生命。所以我说,朗读是对文章的“二度创作”。著名朗诵艺术家张家声在电台播出易生写的《故土》,许多盲人寄来感谢信,感谢听了张老的解说让他们仿佛有了眼睛。这就是朗诵的魅力!张家声是大师,我们无法望其项背,虽不能及,但心向往之。我收藏有《安塞腰鼓》出神入化般的朗读视频,听之令人回肠荡气,百听不厌(我已共享,请大家享用)。
陈健大哥的朗读相当好,在朗读《安塞腰鼓》上,他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说这些,是为强调我的观点:教语文,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要贯穿语文课的始终。
以上,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