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贾平凹的作品看陕西饮食文化习1
从贾平凹的作品看陕西乡村饮食文化习俗
摘要: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不同地域的人文社会情况,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饮食习俗,进而发展为不同的地域饮食文化。贾平凹在许多作品中写到了陕西的饮食习惯,他给我们展示了具有北方特征的饮食习俗,生动地描绘了陕西乡村人尚俭的民俗传统,体现了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淳厚民风、民情,也挖掘出这种理性消费的原因,即是和乡村人一贯朴实、勤俭、节约的作风有很大关系,也和陕西乡村人们所处的闭塞地理环境有关。
关键词:贾平凹
饮食习俗
简朴
多样化
自给自足
贾平凹的作品大多数是以乡村平民家庭生活为主要内容,大多是广大农村并不富裕的农民朋友,关注的更多的是乡村的民风、民俗的描写,贾平凹部分作品的集合,也是陕西饮食、美食的集合。乡村人的日常饮食可以代表乡村平民的饮食水平,因此本文根据贾平凹的部分作品对民俗中陕西乡村的饮食习俗这一部分内容作一些浅层次的述论,主要从食物品种、做法、饮食方式、食制、口味等方面给予探讨,分析。
一、主食的品种、做法和食法
陕西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高粱。因此贾平凹作品里所反映的乡村人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有面、杂粮和用面做成的各种美食等。仅在面条这一类,贾平凹就展示的淋漓尽致,《秦腔》中的捞面、浆水面、酸汤面,《高老庄》中的鸡蛋挂面,《过会》中的拉面、炉齿面、丢面、杂酱面、涎水面,《土门》中的糁糊汤面,《走三边》中的荞面拉面、豆片丢面,《关中论》中的渭南乒乓面、长安粘(音rán)面、兴平涎水面、岐山吊面、武功扯面、大荔拉面、三原削面、花样出新,名目繁多,贾平凹恨不能将所有面条种类的写尽。“八百里秦川黄土地/三千万人民吼秦腔/捞一碗粘(rán)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这一首广为流传的民谣展现了陕西最传统的民俗,也是陕西最典型的民俗风情。在陕西众多的面条种类中,比较出名的有扯面、浆水面、蒜蘸面、棍棍面、岐山臊子面等。先来说说油泼扯面(《关中论》),大大的一碗端上来,宽宽的面,汪汪的油,红红的辣子,黄黄的鸡蛋,下锅的青菜是绿绿的,光是看着也会让人垂涎三尺,吃起来,那看起来粗硬的面条硬是柔弱无骨,绵软无比。至于浆水面(《白夜》),贾平凹在《陕西小吃小识录》说:“不吃者绝不吃,喜吃者死都要吃。”而城里人制浆和乡下人制浆有有所不同,城里人制浆是将烧开的面汤倒入放醋曲和芹菜的缸里,日晒六七天即可;乡下人制浆是将糁子稀饭的清汤倒入装萝卜缨子和白菜的缸里,日晒六七天即成。吃时将面条和浆汇锅即可。至于蒜蘸面,它的关键是蘸汁,还有蒜的质量。将干辣椒面和捣的像泥一样烂的蒜放在一起,再加上切的米般碎的葱,浇上烧红的油,然
后加些陈醋和少许盐,用勺子搅拌均匀,汁子就算成了,贾平凹《在与穆涛七日谈》中写到:“自己喜欢吃面食,对于面条的宽窄薄厚十分注意,也十分挑剔的。”蒜蘸面最主要的是要宽,陕西八大怪中说的面条像裤带就是说面条一定要宽,把宽如皮带的面条放入一个有凉水的盆中,吃时捞出来蘸了汁子吃。至于棍棍面(《陕西小吃小识录》),也叫搓搓面,面醒好,切成粗条状,抹上菜油,要吃时,拿出几根,用手慢慢搓成细木棍的样子,两手一拉,再在案板上一甩就可以下锅了,吃的时候,再就上几瓣大蒜。臊子面(《陕西小吃小识录》)是陕西的家常饭,所谓臊子,就是把猪肉在锅里拌着花椒、酱油、辣椒、盐用油煮透后,放进锅里闷上一段时间。肉剁得越细越好,瘦肉是筋道而有味,肥肉是油而不腻,入口即化。吃饭的时候,一个锅盛汤,另一个锅里煮面,面条薄筋光滑,煮好的面捞出来倒进盛有凉开水的盆里。吃饭的时候,在面条上浇上热气腾腾的臊子。臊子面是以薄、筋、光、酸、辣、汪著称的,薄指面擀的要薄如纸;筋指面吃到嘴里要有筋道,既不能太硬,又要有嚼头;光当然是指面条入喉的时候,感觉要光滑无比,不能有哽的感觉。酸指作为调料的醋要好,酸得要有味道,不能尖酸,这样的醋做成的汤当然就好;辣就是辣子要好,要辣到位、最好能辣得出汗;汪是油要好,要多,但又不能腻。《我不是个好儿子》里写到:家里一来客人,父亲说:“吃面吧。”厨房里一阵风箱声,母亲就很快用簸箕端上几碗热腾腾的面条来。[1]还有贾平凹在《<秦腔>后记》中说;有客人来家里,肯定要吃捞面,腥油拌辣子,大疙瘩蒜„„可见陕西人是多么的热情好客,可见面食在陕西人的饮食中是多么重要。陕西人的面条情结就是这么深,这么浓,正如陕西人一样,你只有吃了陕西的面条,才会解了陕西,了解陕西人的秉性,才会知道陕西人就像那滋味隽永的面条一样,热情、爽快、厚道、实在、仗义。
而以面为材料的面食的种类又有许多。贾平凹:“别的不说只爱泡馍”,熟悉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人都知道,羊肉泡馍是他的最爱。羊肉泡馍,陕北人爱吃(《黄土高原》),关中人爱吃(《白夜》),陕南人也爱吃(《鸡窝洼的人家》小说),这是陕西一路畅通的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羊肉洗切干净,煮时加葱、姜、花椒、八角、茴香、桂皮等佐料煮烂,汤汁备用。馍,是一种白面烤饼,吃时将其掰碎成黄豆般大小放入碗内,然后在碗里浇上备用汤汁,并配以葱末、白菜丝、料酒、粉丝、盐、味精等调料。羊肉泡馍的吃法也很独特,贾平凹在《在与穆涛七日谈》中说道羊肉泡馍必须是吃的人自己动手掰馍,一是体验手工艺之趣,二是会朋友叙家常拉生意,馍掰如何,大、小、粗、细,足可见食者性情;掰成黄豆那般大小,四周还是毛边的,然后下锅用羊肉汤煮,吃起来才上瘾。还有一种吃法叫“水围城”,把煮熟的馍、肉放在碗中心,四周围浇上汤汁,这样清汤味鲜,馍韧入味,肉烂且香,如果再佐以糖蒜、辣酱,别有一番风味,是一种难得的高级滋补佳品。因其形状像一座水中的城,故称“水围城”。这“水围城”独特的形状与陕西所处的闭塞的地理环境不谋而合。碗中的水与现实的山,隔断了陕西人与外界的联系,人们处于这“围城”之中不了解外界,也不被外界了解。在这种环境中生存,造就了陕西人保守、闭塞、安土重迁的性格特点。从中我们发现了陕西人淳朴、忠厚、善良、直爽的性格,同时也蕴涵着保守、固执的性格。麻食(《陕西小吃小识录》),陕北人称圪坨。掐指甲盖大的面团在净草帽上搓成花纹状称之为精吃,切成厚块用手揉搓为懒吃,煮熟后浇羊肉汤吃,汤里可以放黄花、木耳、豆腐、栗子等。泡油糕(《陕西小吃小识录》),面团包糖馅放入油锅中炸至表皮焦黄即可出锅,出锅后表皮膨松、亮黄,里面色泽乳白,但是吃泡油糕,不可性急,因为里面包有糖陷,易被烫着。搅团(《静虚村记》)是陕西一种普遍的吃食。根据贾平凹的好友丹萌所描绘的:他尤其爱吃包谷搅团,只要有好浆水,一天三顿都行......[2]其做法主要是把面粉倒入盛开水的锅中,用擀面杖均匀搅拌,不使之结疙瘩或糊锅即可。热凉均可食用,切不可咬嚼。在陕西,搅团一般有两种吃法。一种是冷吃,一种是热吃。冷吃是将冷的搅团用油盐酱醋辣椒(辣椒必须是油泼辣子)凉调而吃(《鸡窝洼的人家》)。这种吃法一般是在夏天。热吃也叫“垫饭”,把用盐醋酱蒜调好的热汤盛入大老碗中,再将刚做好的搅团舀一块放入碗中,汤中配上时令绿菜,浇上油泼辣子,这种吃法一般在冬天。所谓“热天冷吃,冷天热吃”。漏鱼(《出山》),将包谷面在开水锅里扮成糊状,滚熟了用一个葫芦瓢上钻了若干小孔的漏勺漏下来形状酷似鱼,因此成为漏鱼。蒸馍(馒头)和烙馍(锅盔)也是家常主食。贾平凹在《陕西小吃小识录》、《怎不忆江南》等作品中多次提到锅盔,是关中八大怪之一,有锅盔像锅盖之说。有椒盐锅盔、葱香锅盔、五香锅盔、香椒叶锅盔、咸甜锅盔、夹酥锅盔、油酥锅盔。做法是:用撕去表膜的猪生板油、拌上八角、茴香、三萘、花椒、生姜、精盐、味精等香料,抹在拉长的面皮上,经卷压形成似锅盖大小的圆形,上煎锅煎烤,最后放进炉膛烘脆。色泽金黄,皮薄膘厚,酥脆味香,能煮耐爵,存放期长,方便快餐,吃法多样。当然还有一个馍、两根葱或辣子填饱肚子的饮食习惯(《秦腔》小说、《白夜》)等。杠子馍(《冰炭》)主要指用白麦面做成形同短木杠子的馍馍。杠子馍就糊汤,如同土豆烧牛肉,对陕西人来说如同过小年。“洋芋糁子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腊月正月》后记)。洋芋糁子又叫“包谷糊汤下土豆” 贾平凹在《怎不忆江南》中也提到糊汤,玉米磨成小颗粒状,吃的时候烧开了水,一手拿勺子,一手把玉米小颗粒均匀的撒入锅内,撒完后继续搅匀,直到熟为止,熟后的或稀或稠的糊状就叫糁子白粥,其实就是玉米粥。贾平凹在早期小说作品中,不止一次提到“洋芋糁子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杠子馍就糊汤,如同土豆烧牛肉”,这种古老的原始的自我安慰式的可怜生活,这一方面表明陕西人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另一方面也向人们透露出这样的信息:饮食好赖,是受经济条件制约的。《陕西小吃小识录》中写到的肉夹馍,是陕西各地必有的美食。将面团揉成光滑的面团,擀成碗口大小的饼,然后放铁板上烙至饼表面焦黄就可以了。中间夹的肉必须是带皮的猪肉,加水烧开,加入大料(花椒、姜片、酱油八角、葱段、料酒、白糖、盐),将肉炖烂,然后夹馍里面。凉皮子(《陕西小吃小识录》)是夏天食品,然而在冬天也有卖的,吃者,男食者绝少,女人多,妙龄女人尤多,半老徐娘的女人更多。制法是将面和成稠糊,再陆续加水和稀,加盐,加碱,稀浆用勺子扬起能拉起筷子粗细的条为宜。笼上铺白纱布,面浆倒其上,薄厚均匀,大火暴蒸,约六七分钟即熟。吃时切成细条或小方块,加焯过的绿豆芽或黄瓜,加盐,加醋,加蒜泥,加芝麻酱,加辣椒。且记:吃凉皮子的别忘记带手帕,否则吃罢一嘴沿红色,有伤体面。甑糕(《陕西小吃小识录》)顾名思义用甑做出的糕。做法是:在甑内先铺一层红枣子,上面铺一层米,(米必须是用水泡过的糯米)再铺枣子,再铺米,一层比一层多,最后以枣收顶,上锅蒸两个小时即可,吃时撒上白糖。还有浆水酸菜、槐花蒸饭,《白夜》是将槐花洗净后,拌上面粉,放两到三个鸡蛋蒸,蒸熟以后在用香菜和香葱、香油等来拌上。油塔、柿子饼、辣子疙瘩、粉蒸肉(《白夜》)酿皮子、葫芦鸡、辣子疙瘩、柿子饼、粉蒸肉、洋芋糌粑饼、廖花糖(《白夜》)、麦仁稀饭、煎饼、麻叶果子、胡辣汤、小笼酥肉、栗子鸡、糯玉糕(《秦腔》小说)也是不错的食品。还有油茶(《雪夜静悄悄》)、葫芦头、腊肉(《高老庄》)、油旋、石饼(《关中论》)等也都是特色而又美味的小吃了。
二、菜肴的品种和做法
陕西乡村人日常生活中的菜肴也比较简单。贾平凹在《陕西初录·引言》中就写到,“一年四季,五谷为六,瓜菜为四,尤其到了冬日,各家以几斗大瓮窝一瓮浆水酸菜,窑一窑红薯,苫一棚白菜,一个冬天也便过去了。”[3]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园,种植的菜类有韭菜、黄瓜、南瓜、辣椒、番茄、白菜、豆角、芹菜、萝卜、菠菜、土豆、蒜苔等。陕西饮食结构中最主要的素菜是萝卜、土豆和白菜,萝卜和白菜大多是用来窝酸菜和腌咸菜的,是陕西乡村常年的必备之物。《竹子和含羞草》、《成荫柳》中的酸菜棒子是乡村人冬季的主要菜肴。而土豆则有更多的食法,可以蒸着吃(《商州》)可以烤着吃,煮着可以吃,炒着也可以吃,若是与老南瓜一起燉作,是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比拟的(《九叶树》)。《纺车声声》中提到的麦瓜龙、芨芨草、灰条、水蒿等野菜也是乡村人夏天的菜肴。至于肉菜则主要是猪肉、羊肉、鸡肉。乡村几乎每家每户都养猪、羊、鸡。乡村人平时很少吃肉,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吃的比较多一些。若有剩余的猪肉则全用盐腌起来做成腊肉,存放时间久,经久不坏。禽蛋类主要有鸡、鸭以及鸡蛋、鸭蛋。乡村家庭养鸡、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鸡蛋、鸭蛋,而直接食用鸡、鸭的数量要大大少于食用鸡蛋、鸭蛋的数量。如《瓦罐》中阿秀养鸡是为了得到更多的鸡蛋。鸡肉、鸭肉则更多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从中也可以看出陕西人的热情、质朴。熏肉也是陕西乡村菜肴中的一大饮食特色。贾平凹在笔记体小说《陕西初录》中就写到在莽岭一条沟的人家屋梁上挂着一吊吊的熏肉,吃一块,割一块,春夏秋冬,荤腥不断。熏肉又叫腊肉,冬季将肉用盐腌入缸中,然后再用火慢慢熏烤,再挂起来用烟火熏干即成。制作熏肉最主要的是要重盐。一方面是由于盐重便于贮存,不易变质;另一方面,陕西民间有吃盐长劲的说法。辛苦的劳动之后,身体需要大量盐的补充,多吃盐可以帮助人们补充体力。陕西乡村村民每到秋冬时节有制酱豆的习惯,古代称之为豆豉。将黄豆煮熟、发酵、拌以辣椒面、花椒面、盐等等,然后捏成橘子大小的圆团晒干存放,吃时可以单独炒着吃也可以和腊肉炒着吃。直到现在,酱豆炒腊肉仍是极具风味的陕西地方名菜。像这样历史悠久的菜肴的品种及其做法虽不能断言始于陕西,但在陕西却能如此完整地传承下来,一方面是由于陕西较为封闭而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与陕西长期存在的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三、饮品的种类做法和特点
饮茶在陕西乡村里非常普遍,乡村百姓有饮茶和用茶待客的习惯。很多人有一大早起床喝茶的习惯。(《白夜》)里说捡破烂的五顺每日清早有熬茶喝的习惯。贾平凹大部分作品中很少提到茶的名称或种类,因此所饮之茶应该是比较普通的茶,是级别较低的茶,如《腊月正月》中像韩玄子这样的人喝的也是“炒的过焦,土气又大的个体户货摊上的货品”。饮茶时已使用冲泡法,而且第一遍一般都不饮用,例如在《腊月正月》中韩玄子“从来不喝第一遍茶,当下在院里泼了,又冲上第二遍蹲在门外照壁上慢慢的品。“
陕西人有“穷过日子富待客”的待人风俗,而待客则必须有酒,陕西人认为“无洒不成席”,“洒是敬重人的”。这也充分表达了村民的真诚和谆朴。而待客的酒大多是自家酿制的,有苞谷酒、甘蔗酒、高粱酒、红薯酒(《饕餮》)、柿子酒(《亡夫》)等。柿子酒(《在姚村》)是以柿子为原料酿制的。将柿子捣碎,加入谷糠,拌以酒曲,发酵或蒸馏而成。其制作最大特点是不用粮食。可以润肺生津,清热止血,涩肠健脾,解酒降压。醪糟(《陕西小吃小识录》、《腊月、正月》)即醪糟酒,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泡4-5小时后直接放在屉布上蒸熟,之后拌进酒药,放在20多度的地方,经30小时左右即可出味,随时可吃。贾平凹在《陕西小吃小识录》、《腊月、正月》中还提到为“送路”①招待客人而准备的桂花稠酒。稠酒,郭沫若曾赞誉:“不是酒,胜似酒。”称它为酒,只因它闻起来和喝在口中,不乏酒味而已;说他不是酒,是因为喝的再多也不会醉。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酿成的甜酒或称其为饮料更恰当些。其做法和醪糟酒差不多,也是在蒸好的米中间撒曲面、酒、糖精、桂花。此酒状如牛奶,色如白玉,汁稠醇香,绵甜适口,回味悠长。一般的酒澄清,此酒粘稠,一般酒辣辛,此酒绵甜。贾平凹说:“乡民能喝,市民能喝,老人能喝,儿童能喝,男人能喝,女人能喝,或温或凉,四季皆宜,酸甜味醇,健胃、活血、止渴、润肺。”
四、饮食方式、食制及口味
陕西乡村平民日常生活的饮食方式是共桌合食制,即吃饭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同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例如《拜年》中一张桌子八个人。不过在乡村许多地方,吃饭时是不局限在餐桌上的,根据季节和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变化,饮食地点也比较灵活多变。《天狗》中井把势家两个男人通常在炕上吃饭,女人一般不上桌,在灶火口吃饭;《头发》中夏天夜里全家人坐在院中吃饭;《夏家老太》中吃饭时分,家家都在门前石凳上放上一盘酸菜,老少围近去吃;《在与穆涛七日谈》中说到冬日里逢个好日头,吃早饭的时候,村里人就圪蹴②在窗前石碾盘上,呼呼噜噜吃饭了;《过会》中大汉们在吃涎水面时全都是有凳子不坐,在凳子上蹲下。农忙时节,为了节省时间抢收抢种,则多让人送饭至田间地头,在田间地头进食。在《麦收时节》中高启媳妇就将饭送到田间地头。
陕西饮食习俗中人们习惯一日三餐,早饭(早起饭)、午饭(晌午饭)、晚饭(喝汤)。也有少数地方因季节变化和生产需要存在一日两餐的习俗,这正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劳作制度是相适应的,可以看出陕西乡村人勤劳的品质。三餐时间是:早饭为七点左右,午饭为十二点左右,晚饭为十九点左右。但是,由于地区的不一,季节的不同,亦有差别。特别是在山区,因为山高地远,村民为了在天亮前就赶到地里劳作,通常在凌晨四、五点吃早饭。《山阳县志》记载,岭南农人“早晚两不见天,午饭排在正中间”,而川道里的农民,则是在早上干一阵农活后再吃早饭。《山阳县志》记载,岭北农人“先做活,后吃饭”。通常是上午九、十点吃早饭,下午两、三点吃午饭,晚上八点左右吃晚饭。一般来说,早饭和晚饭比较简单,一般以粥为主,午饭比较丰盛,以面食为主,乡村人称之为“两稀一干”。农忙的时候比较丰盛、多样,农闲的时候比较简单、单一。由于农忙时村民体力劳动大,所以,村民们会想尽办法调剂好生活,吃饱吃好以保障生产的饮食习俗。
陕西饮食里的调味品较为丰富,有油、盐、酱油、醋、花椒、麻汁、香油酱、葱、蒜、姜、等。陕西菜尤以酸辣而闻名,以粗犷豪放的造型,以及不拘小节为特点。陕西人吃饭不能没有辣子油,吃啥饭都要辣子汪,吃完饭之后都是满嘴的红油(《秦腔》小说),这是最显著的特点了。贾平凹在《说话》开头讲自己更好吃辣子,吃醋。辣椒和醋是陕西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作料,是陕西菜的灵魂。陕西乡村人热衷辣椒类辛辣口味,这一点在贾平凹的许多作品中也有反映。另外可以看出陕西乡村人口味偏咸,常食腌制和酱制食品。陕西饮食的口味整体是重盐重醋重辣。
陕西人吃饭习惯用海碗③吃饭,碗越大越好,贾平凹在《商州》中写到,即使是普通的面条,碗也是绝对的大,盛的绝对的高;在《白夜》里既是是老太太吃饭也是海碗,吃完了还习惯舔碗。而这也正是陕西人豪爽、敦厚、朴实无华的另一个重要体现。
五、结论
由以上对陕西乡村饮食习俗的叙述,可以总结得出陕西乡村饮食习俗的特点。
第一,陕西农村日常饮食比较普通、简俭、多样化。简俭中洋溢着温馨与怀旧的特质,山珍海味、珍奇异食在乡村并不存在。不管是主食的品种还是菜肴品种都是种类繁多,做法也是多样化。这正是陕西乡村人勤劳和智慧的体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陕西乡村,不管主食、菜肴还是饮品,都是实惠而又普通。这和乡村人一贯朴实、勤俭、节约的作风有很大关系,也和陕西乡村人们所处的闭塞地理环境有关。
第二,陕西农村日常饮食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基本上种植什么就吃什么一,大部分农产品都是自己生产的。人们围绕着农田出产和季节的转换来安排自己的饮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不仅粮食作物都是自己生产的,蔬菜也基本上是农民在自家菜园里种的,肉蛋类也基本上是农民自己蓄养的家禽牲畜,就连喝的酒都是用自家粮食自己酿造的。第三,陕西乡村人热情好客。陕西许多地方,有饭就有肉,有肉就有酒,人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甚至可以从头天黄昏直喝到第二天清早,大有一醉方休气势。陕西乡村人只有在招待客人的时候菜肴才会比平时丰盛些。陕西人招待客人菜不多,份量却足,不讲究过多形式、礼节,肉尽饱吃,酒尽饱喝,吃得越酣畅淋漓越好,直到你吃不下,喝不动为止。“撑死总比饿死强”是其信奉的饮食信条。陕西人质朴、厚道、豪爽却不张扬,用酒和肉来像客人表达自己的诚心、热情和敦厚。
普通、简俭的饭食民俗,自给自足、安道乐贫的生活方式,是陕西乡村人纯良天性的表现,是勤俭、质朴、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的再现。这种尚俭的传统美德,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改造、去继承和发扬。
注释:
①送路:女子出嫁时娘家举办的酒席。②圪蹴:蹲。③海碗:大碗。
参考文献:
[1]王永生.贾平凹文集(第13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第63页
[2] 丹萌.贾平凹透视[M].天津:百花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54页. [3] 贾平凹.心迹[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出版。
[4]黄元英.商洛饮食文化刍论 ,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 第16卷第3期 2002年3月。
08级汉语言文学5班
兰列侠《商洛饮食文化刍论》
作者:黄元英等
出处:《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3期 《艺术家韩启祥》枣
梨树
每年都硕果累累 腊月正月
韩玄子家的 柿子
《美穴地》中柳子言为撒娇的四姨太上树摘树梢上的一颗陈年的枣。
《人极》光子天天看着那结满梨的树,等着它成熟了好带着去看望虎娃母子。
第二篇:贾平凹作品
贾平凹作品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其写作风格和写作素材均以陕西地方特色为主。
贾平凹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今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
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贾平凹在当代作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长篇小说有:《秦腔》、《油月亮》、《商州》、《浮躁》、《妊娠》、《逛山》、《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病相报告》、《高兴》、《情劫》、《古炉》、《带灯》、《泉》、《太阳路》等,其中最数《秦腔》著名。贾平凹的中短篇小说主要有:《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美穴地》、《山地笔记》、《腊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新时期文学名著丛书.贾平凹卷》、《故里》、《匪事》、《酒》、《丑石》、《祭父》、《好读书》、《静虚村记》、《贾平凹自选集》、《商州散记》、《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地平线》等,其中《天狗》值得反复细读。
贾平凹的散文类著作有:《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树》、《静水深流》、《饺子馆》、《走虫》、《月迹》、《走山东》、《说话》等。
贾平凹除了上述作品外,还是一个高产的作家,其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其他题材的作品也值得细细品味,如《空白》、《平凹文论集》、《学着活》、《平凹与三毛》、《我是农民》、《天气》、《敲门》、《艺术家韩起祥》、《做个自在人》、《商州三录》、《造一座房子住梦》、《访兰》等,以上基本就是贾平凹先生一生所著。
第三篇:贾平凹作品目录
长篇小说
《商州》《浮躁》《妊娠》《逛山》
中短篇小说
《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美穴地》
《山地笔记》《腊月·正月》《小月前《油月亮》《废都》《白夜》《土门》
本》《天狗》 《新时期文学名著丛书.贾平凹卷》《故《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
里》《匪事》《酒》 《丑石》《祭父》《好读书》《静虚村《病相报告》《秦腔》《高兴》《情劫》
记》《贾平凹自选集》 《古炉》《带灯》《泉》《太阳路》 散文集
《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
《空白》《平凹文论集》《学着活》
选集》
《坐佛》《朋友》《我的小桃树》《静《平凹与三毛》《我是农民》《天气》水深流》 《敲门》 《饺子馆》《走虫》《月迹》 《走山东》《说话》
《访兰》
《商州散记》《晚唱》《贾平凹获奖中
篇小说集》《地平线》
《艺术家韩起祥》《做个自在人》 《商州三录》《造一座房子住梦》
第四篇:贾平凹作品
贾平凹作品
长篇小说
《商州》《浮躁》《妊娠》《逛山》《极花》《油月亮》《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 中短篇小说
《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美穴地》《丑石》《祭父》《好读书》《静虚村记》《贾平凹自选集》 散文集
《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
1997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8年,凭借《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施耐庵文学奖。2015年,凭借《老生》入选2014年新浪十大好书之首。[1]2016年1月22日,贾平凹入选2015“当当影响力作家”评选小说家榜前五名。
第五篇:贾平凹作品读后感
贾平凹作品读后感
时隔近二十年,又一次读先生的散文,还是如多年前一样喜欢他的文章,忍不住想言传言传。
先生大我六岁,当是同时代人,他初发作品时,我是文学爱好者,很是读了些他的文章。后来发现有卖《贾平凹散文自选集》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下,果然没令我失望,不仅我爱读,就连上小学的炜儿听了他的文章也是喜欢得不行,总学说:我要撞棉花包撞死,吃白糖吃死。于是去日本时就把此书也一并带去,供炜儿闲时阅读。回国时,扔了很多衣物、日用品,可这本缺了封底的书却又被带回。
这次读《朋友》才知道,那本自选集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看来还真是与他有些缘的。二十年来作者与读者都在成长,他的文章越来越朴实无华,却在不经意处会令你发现一些深刻,一些禅意,一些古风,如以下几段:
一个人活着其实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个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精神交流形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这个世界已混沌不清,抨击丑恶发泄怨愤是一种战斗,而宣扬纯净也是战斗。人生的残缺使我们悲痛和激愤,而在残缺人生中享受纯真美好,更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的艺术和人生的艺术。
人活着最大的目的是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义却在生到死的过程。朋友被朋友们骂着又爱着,是因了这个朋友的真诚和有趣。
他形容一个朋友的长相:满脸都是头,满头都是脸。(一秃顶朋友)看到此不禁莞尔,想到圈内程主任的那张如弥勒般的佛脸。
这本散文集多为朋友作序,也有写一些有趣朋友之间的交往,被写人物大多为陕西文人、书人、画人,也有一些喜收藏石头之人,还有朋友的小儿,竟被他称为先生,皆因小儿怀有纯净无染的心也。其为友人作文,却不胡乱吹捧,有一说一,无二是不言双的。
读先生的文,发现了许多与先生相同之处,不由窃喜。先生喜饮茶,我亦喜饮茶,先生喜藏石,我亦喜藏石,不过我的俗了些,是玉石,先生喜的是天然大气之石。先生喜藏陶罐,我亦喜欢陶、瓷之器,不过先生喜的是高古之陶,而我喜的是家用的大俗之器。先生不爱钱、权,我亦鄙薄这两样。先生善书、画,我却喜赏书画,先生写一些微言大义的小文,我却爱这些文章甚于爱先生的小说。还有一点很重要,先生是文坛着名的病人,而我亦是文坛之外一个无名的老病号,且得的是同一种病,不是我硬要牵强附会的找与名人的相同之处,而是爱先生的文在先,对先生好奇在后,才发现了这些缘,不由拿来显摆。
在此以一读者身份遥祝先生身体安康,多为我辈写出一些美文来,才不枉了我们来世一遭。
贾平凹作品读后感
我小时候没离开过家的时候,从书上读到的都是外地的名胜和故事,当时就觉得家乡没有名气,到处都是山,向往山外面的世界,羡慕有名气,有名胜的地方,直到上大学我才第一次走出山阳,走出商洛。大学期间,游玩了很多北京的名胜古迹,上班后又去过其他一些地方,但现在还是经常会想起在家时,穿着拖鞋沿河趟水的那种惬意。后来无意中读到贾平凹的《商州三录》,由多篇中短篇散文组成,描写了商洛的好多风土人情和故事,描写手法和用词很平淡,我却看得很入味儿。
他在《商州初录》的《序》里面这样说,这本小书是写商州的。为商州写书,我一直处在慌恐之中,早在七八年前构思它的时候,就有过这样那样的担心。因为大凡天下流传的地理之书,多记载的是出名人的名地,人以地传,地以人传。而商州从未出现过一个武官骁将,比如霸王,一经《史记》写出,楚地便谁个不晓?但乌骓马出自商州黑龙潭里,虽能“追风逐日”,毕竟是胯下之物、喑哑牲口,便无人知道了。姚雪垠先生着的《李自成》风靡于世,那就写的是闯王在商州的活动,但着墨商州地方的极少。
他写得也是我的家乡的山和水,人和事,其中还写我们山阳县的一些文章,所以就觉得离我很近。有些感觉是曾在我心头经朦胧地出现过,但我却从来没有整理过这种思绪,他在《序》里所提到的担心,正是我以前对家乡的看法,啥有名的东西都没有,只想着长大了要去看外面的世界。看到他这么一说,我一下找到了共鸣,觉得他把我想说又说不出的话给说出来了,的确以前大家描述商洛都是用穷山恶水来形容,物产贫乏,交通不便,不能赐予那里的人民财富,所以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想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在城市污染、拥堵的对比下,原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人们眼中山清水秀的地方。
读他的文章,一些熟悉的地名不由得勾起我的回忆,也让我重新开始认识自己的家乡,原来商洛的名字来源于商山洛水,而山阳则是因为地处商山之南。商洛是秦朝卫鞅的封地,故卫鞅又被称为商鞅、商君。汉有“商山四皓”出山助吕后扶太子,居功不受隐居而商山,明末李自成兵败进商洛养精蓄锐,而后驰骋中原;近代五支红军进商洛,播撒了革命种子;李先念率师突围,建立了陕南革命根据地。而山阳县,则有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过,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和边区苏维埃政府。
而他文章里面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或者听说过,比如他的《黑龙口》一文,就写的是商州的一个小镇,文中写到:黑龙口的人不多,几乎家家都有做生意的。这生意极有规律,九点前,荒旷无人,九点一到,生意摊骤然摆齐。因为从西安到商州来的车,都是九点到这里歇息,从商州各县到西安,也是十点到这里停车。于是乎,旅人饥者,有吃,渴者,有茶,想买东西者,小么零甚山货俱全。集市热闹两个小时,过往车一走,就又荡然无存,只有几只狗在那里抢骨头了。
我是从小就听说了这个地名,并且听这个地名的频率绝不低于听见商洛市的频率。因为黑龙口过去是商洛五个县通往西安的必经之地,我小时候家乡只要出过西安的人,当时都会提到黑龙口这个地方,加上这个名字听着有些煞气,小时候总觉得这个地方挺神秘。结果在我95年第一次走出家乡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很期盼要看看这到底是个啥样的地方。回想起我第一次看见的黑龙口是两排平顶楼房,已经和他83年笔下的截然不同了,他笔下所写的是河对岸的旧址,都是土木结构的瓦房,像我们县城老街的房子,适合以前的人们做生意,尽管已经没有客人往来,宽大的门面,墙上和房子的屋檐手工制作的精美又复杂的装饰,让我依稀感觉到往日的繁华。没多久,通往商洛的312国道修通了,来回虽然还经过黑龙口,但车已经不用停了。而现在高速通了,我也就再没经过那个地方。读着这篇文章,又把我再次把我的记忆翻了出来,那破旧却依然精美的墙上装饰,高挑的屋檐,从二楼直通河床的木楼梯,瞬时又浮现在我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