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大佐:好创意背后千刀万剐
罗大佐:好创意背后千刀万剐
-罗大佐个人简介-
本名:丰信东
网名:罗大佐
中央戏剧学院毕业
曾做过编剧、导演、记者、编辑、写作枪手
曾为房租和口粮写过戏剧、电视剧、小说、诗歌、散文、检讨书、起诉状、打油诗等各种文体
曾任北京阳狮、TBWA“不听话”的文案,某公司“不合格”的设计!
现:北京世纪瑞博执行创意总监,美林香槟小镇“7天创镇记”、“10诫”、“7宗罪”作者。
自命为:一个孤独的广告民间作者。
罗大佐:好创意背后千刀万剐
2003年,当北京罗大佐的美林香槟小镇在中国地产广告点燃另类之火时,国内广告人如梦初醒般惊叹:原来地产广告除了写一段如散文般优美的文字 + 现场或伪意境的效果图 + 地图,还可以做成另一番模样。身为广告人的你也许会自嘲 “不是我没有精品之技,只是我缺乏精品环境”。扪心自问,一直以来下自普通广告人上至老板,多数人谁不如是说?
“为什么北京可以出现罗大佐那样的作品?”
“为什么那样的作品诞生在北京?”
„„
不知到底有多少人去真正剖析,也不知有多少人了解其广告观及创作初衷。罗大佐之作真的如业界云云“他遇到一个开明好客户”、“那是北京客户的素质高”吗?是幸运的眷顾,还是实力使然?想必你和我一样有着类似的疑惑。与罗大佐接触一年多来,我发现事实远非局外人那般想象:
·广告态度:坚持专业 & 获取订单„„矛盾吗?
销量力 = 创意×100%
初识罗大佐,常听他说“坚持”二字。坚持?让人多少有些担心,难道不怕市场曲高和寡?99%的广州广告人都在说“我很想坚持,但客户不允许坚持”,又或者是“为了生意我无法再坚持”。难道,北京客户素质更优越?确切答案我不置可否。倘若从经济学2:8原则窥探,真正能与广告人有理念共识的客户大约为20%。全国20%的精英客户都在北京?每年的福布斯排行显然告诉我们:答案并不成立。与其将罗大佐的成功纯粹归结为环境因素,倒不如其本人所言“中国的地产广告最初从广州深圳开始,那时候北京的广告人都羡慕广州深圳的所谓市场环境,认为那里的客户素质更优越,正是少数公司从这种怨天尤人的心态中醒了过来——才有了今天北京地产广告的辉煌”更让人警醒!
“把好创意简单地归结于好客户,那广告公司的能动性何在?如果你的公司的创意表现完全取决于客户好坏那本身就说明你是个不入流的公司。这真是个荒谬的逻辑!北京的客户素质高,为什么北京4000家广告公司做的好的也不过几个?!”
“你11个好想法都被淹,但第12个也许就有希望。天下客户都是一样的,我自认自己好稿子的出街率也没超过20%,与众不同的是我一直在冲,你所见到的作品不过是我冲出来的10%。”
一席话,让我在这个当前追求量大于质的广告批发生产风潮下顿生感动。罗大佐说“坚持是我证明自己长久以来对中国本土广告的见解。温莎大道、香槟小镇创造期房热销的奇迹,事实验证了创意和销量可以成正比。”(注:北京万信杂志的地产广告公司业务量排名榜:世纪瑞博连续4年名列前茅)
坚持 = 勇气+冒险+代价
美林香槟小镇的成功就是个典型,用他本人的话形容那就是“灾难性坚持”:这个项目与其他的地产项目面临同样问题。特征均好性决定了只能赋予它特点。因设计师曾在巴黎留学,曾去过香槟区旅游,最终找到了法式风格做切入点——这就是最初的创意素材。聊到这个话题时,他讲了美林香槟小镇开盘之初“7天创镇记”广告诞生的过程:
“恰巧那段日子失眠,我和女朋友睡前互读一小段圣经,其中7天创世纪刺激了我,最初的灵感也许来源于这。因为想法太惊世骇俗了,不知道能否成功,创作没有一气呵成。”
“想法又从富人区概念出发,但又觉得留于常规。然后又转向波尔多,可是波尔多不够快乐,也不够陌生。”
“以前在拿破仑的故事里读过香槟区,继而让同事查了查。这样基本上确定了香槟整体概念。又因为产品的均好性只能卖整体,所以构思出卖镇。”
“想法就在这些思绪里游来荡去,最后又回到了7天创世纪,我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有7天创镇?于是想大胆地尝试。”
“做这几套稿子自始自终是一场灾难:有了这样的想法,怎么写文案是个灾难——因为没人写过这样的文案;有了想法和文案,怎么做设计是个灾难——因为没人做过这样的设计;有了这样的稿子还是个灾难——怎么向客户卖出去;卖出去了更是个灾难——不知道效果如何。”
“创作的日子,简直是坐如针尖。就象每个演员面对观众前夕都会有刹那的惶恐,因为效果差了绝对是个灾难——万夫所指。那段时间我一直失眠。”
是的,坚持不仅仅意味着获得成功,更意味着勇气、冒险、代价。坚持,需要勇气与胆识;坚持,更需要广告人抛却物质之外孜孜不倦乃至破旧立新的执着追求。或者,这才是其他人无法触及、广州广告专业近年停止不前的关键所在?
·房地产广告:战略颠覆 & 传统策略„„谁是谁非
罗大佐是一个与国际主流广告观持另类逆向思考的人。他说“我的身上有广告反革命的气质”。他特强调“反叛”这个词,对创作持“我很少读广告杂志和广告作品,而且也不建议我的手下这么做” „„另人诧异的非主流见解。对地产,他说得更是头头是道:
房地产广告是战略重于策略。策略解决的是长期问题,但房地产广告最长的生命周期不过几年,战略就是要在这个生命周期内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其实世上本没策略,一个胜利的战略再加一个胜利的战略,就成了策略。现在好多广告公司所谓的策略根本没有实战意义,策略成了玄而又玄的东西,把这个过程搞反了。
中国本土最原创的广告和最先锋的广告都在房地产广告领域诞生——如果有一天我们回头看看的话,因为任何一个楼盘都需要由无到有的迅速建立自己的品牌——这要求房地产广告的创意要有爆发力——这正是我们在其他广告中丢失的。如:1个月内让美林香槟小镇有知名度和美誉度,1个月内让市场信任美林这个开发商有实力。对此常规策略解决不了,因为不符合策略对周期的要求,但我们解决了它,圣经3部曲就是我们的战略和战术。
欧美经典广告的广告法则天然不适应房地产广告,这让房地产广告生下来就有个自由身。现在国际4A更多的是做长期性品牌维护和延展,让一个生命从市场的土地里从无生长出来的创意能力他们早就丢失。其实奥格威的广告原理更多地来自一个品牌的从无到有,现在却被曲解地用在品牌维护上,广告的创造性被阉割了。为什么国际4A做不了房地产?因为一旦只能用这个市场的语言说话或用自己思考得来的声音说话,他们就哑巴了。国际4A在努力“懂”或者“不懂”着本地市场,而且缺少对新广告方法的思考,比如一味地单纯原则,即:将单纯取代好广告。事实上单点诉求很多时候不适合房地产。比如说:美林香槟小镇的“7天创镇记”、“10诫”、“7宗罪”其实是把一个个单点串起来,形成一个多卖点诉求。作为消费者,你会被一个卖点打动去买飘柔,房子你却要考虑一堆。房子必须有几个卖点才能让消费者打动。当前,国际4A看不到这个,只是闭着眼睛一味地强调单纯。
在国际公司看来,如此观点似乎有些大逆不道的邪教意味。尽管我不敢枉下对与错的结论,不过与地产打了多年交道的我却觉得有些道理。是的,也许中国广告真的到了自省的时候?
·写书:狠抓中国广告高等教育 & 启示水土不服的老外总监„„本土革命?
论及中国广告的专业书籍,罗大佐一针见血地说出了许多广告人的感慨:中国现在是一群没实践的“整合”专家在写书,他们对广告的认识不过是将国外的理论整来弄去地组合。与其期待着有中国实践思想的好书出现,倒不如自己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于是,他利用工作中的垃圾时间将自己的广告心得做了2年多的功课写成了一本书《小丰现代汉语广告语法辞典》。
我问他:“其实写这本书的原始出发点究竟是什么?”
他的回答不仅让人深省,而且所说的是我们对既往广告认识的一场思想叛逆与颠覆:
“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表达广告态度和立场——当下中国一个汉语广告人的态度和立场。国际4A本土化更应从说汉语写汉字开始,广告就是沟通,语言不通怎么通?汉语的原创性应表现在创意上。汉语是一种思维方式,我只是想让大家关注汉语在广告中的生存状态,这是态度问题——国际4A本土化至少要有这种学习态度:要在汉语语境里了解市场。”
“一直觉得国际4A没有真正进入中国本土市场,他们做得是古老的广告——为成熟品牌锦上添花,却没能力让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并成长。奥格威过去更多地在创造品牌——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产品做成一个成熟品牌,现在的国际4A却把老祖宗的法宝丢了,他们是服务执行流水线,而中国的产品更需要的是从无到有。”
“我们一直在借用老外的思维做创意,非常创意地抄袭着别人还被自己感动得流泪。我不敢承担为中国广告革命那么大的使命,我只是中国广告的一种民间声音,我更希望能培养一种本土广告精神,实际的指导意义也很大,书里所有的内容都是从我的实践中来的,我对那些快乐的模仿者不想说什么——他们目前比较强大,我在民间、我一直被主流狐疑地打量着,我也只是开个头,只能说是一些朴素的思考。从对汉语的掌握到利用汉语思维来做广告,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沟,这个沟不是一个人或一代人解决的,我只想有个开始。”
此番观点,我知道一定会在国际派阵营引起不小的轩然回响。这是与大公司抢夺生意的不礼貌挑战吗?大概,这更应该是一场对适合中国本土市场的广告专业探索。“我是一个中国广告文本的民间写作者”这是罗大佐对我说的第一句话。个人而言,我非常高兴见到这种“逆向主流的土匪思想”的出现,因为这意味着纯粹的中国本土广告开始有了中国特色的自我思考,而非以往一味形而上学的临摹与COPY。
尾
罗大佐告诉我“其实,因为坚持我们死掉的客户不少。曾有一个比香槟更伟大的想法,磕死了一百万的订单,至今还没卖掉。在我看来,那些希望环境或客户天然接受什么是在骗自己,那只能落后下去。”也许,我们的确可以寻找成千上万个主观理由去安慰自己,却不得不承认不进则退的现实。拿什么拯救你?20世纪依然延续90年代拿来主义的那副陈腔老调。拿什么拯救你?曾几何时在国内风光无两的广州广告。当种种理由演变成依赖的蒙蔽借口之时、当种种理由让绝大多数广告作品成为无以复加的复制品与飞机稿之时,你对中国广告的创作心情是否有着同样沉重的无奈与革命的期盼? 此刻,文章即将结尾。在你看来,罗大佐恐怕还只是个严肃的本土创意狂热者。其实除了广告,他还很喜欢龙舌兰、蒙古史、许巍„„,偶尔还会与我交流食经,甚至在我做客北京的时候下厨露了一手。他说广告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驿站与旅程,做诗人才是他的最终归宿(他自嘲着说:这可是一个很落伍的理想啊!)。我总在猜想,他是不是狂奔在做诗人的路上,用诗的心情去体会广告?答案,恐怕只有他才知道。
后记:至此,这是一篇让我觉得最不容易的文章,因为素材都是多次MSN聊天片段的组合。我尝试了N次将所有元素像拼图般来回组合,都无法串联成连续性的文采飞扬。我想,与其来回涂抹,倒不如向读者展现其本人的原话来得更真切。希望你和罗大佐一样,关注本土广告的未来。
第二篇:好广告就是好创意
是不是对那些到处泛滥的低俗广告感到厌烦了?看看这些有趣的广告吧,不得不相信,好广告玩的就是创意啊:
1.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
---荷兰一家旅行社的广告
2.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看作你赢得了面子。
---一家理发店的墙上贴着这样一则广告
3.假如阁下烟瘾发作,可以在此吸烟。不过,请留下地址,以便将阁下的骨灰送交您的家人。
---一个加油站的广告牌
4.还不快去阿尔卑斯山玩玩,60XX年之后山便没有了!
---瑞士一家旅游公司在广告牌上提醒说
5.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
---英国一家乡村理发店的广告牌
6.今日本店的玫瑰售价最为低廉,甚至可以买几朵送给太太。
---一家鲜花店的广告
第三篇:创意婚礼10个好想法
创意婚礼10个好想法
每一对新人都想拥有一场完美又有创意的婚礼。爱慕斯婚礼策划与新人分享创意婚礼有哪些好的想法,供准备结婚的新人参考。
创意1.颁奖
我们把婚礼布置成一个非常个性独具的颁奖典礼,让所有邀请到的嘉宾身着礼服走过精心布置好的星光大道,在巨大的个性拍照背景前留影,通过各类互动环节可以很好的呼为各位到场嘉宾发各种亲情奖项。
创意2.特定日子
相爱的的日子想来总是希望可以留下纪念,那么,我们就让你心中的那个日子变成你自己婚礼的创意吧,用新人纪念的特殊日子作为自己婚礼的纽带,我们相信你这是最让人难忘的。
创意3.魔法秀
魔术师是目前大家最喜爱的表演方式,如果请大牌一定价格昂贵,不妨可以考虑魔术师担当婚礼主持角色,以魔术的表演秀一场创意又难忘的婚礼。
创意4.异国文化
就算在内地的婚礼,我们不妨在婚礼中加入来自异国的文化,例如在梦幻的紫色婚礼的细节中融入普罗旺斯的文化产物,显得就有非常的浪漫又更激情。
创意5.舞台表演秀
完全可以把新人从认识到相知的情感路上的值得纪念的故事通过舞台表演秀的方式展现出来,把和爱人之间的感情故事在婚礼当天和到场的宾客一起感动分享,让所有人都感受到幸福的滋味。
创意6.国外迷你婚礼 如果你实在是讨厌繁琐的婚礼,特别渴望在异国他乡,在安静的岛屿上,简单又不失浪漫的参加一场婚礼也是不错的选择。
创意7.角色扮演
最让人捧腹大笑的表演就是新郎、新娘的角色户调了,独具心思的互动,我想一定能够是全场的热点。
创意8.爱厨房
在互相感谢的环节,太多的表爱爱意之后的眼泪,为何不在这时,新郎、新娘人一起当场下厨房,慰劳双方的家人,创造一份美好的浪漫回忆。
创意9.喜糕
新人一起切蛋糕是婚礼必备环节,为什么不用其他来代替呢,例如喜糕,虽然还是一样的形式,却可以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创意10.环保
现如今,环保是大家纷纷追逐的,那么就让环保和婚礼更加联系的紧密些吧,坚决不要铺张和浪费,使用可循环利用为宗旨,随处都表现热爱环保的大主张。
怎么样,以上10个好创意,有没有能让你心动的?为了自己能有个令人难忘的婚礼,一定要绞尽脑汁,想一个出奇的婚礼方式,让来宾们都能回味无穷。
第四篇: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
正文
抗战好声音,那些旋律背后的故事。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向中国沈阳守军发动武装进攻,占领了北大营,史称“9.18”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日寇的铁蹄从此在中国土地上践踏了14年,给几万万中国人民带入了深重的灾难之中。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在卢沟桥对我守军发动进攻,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下,同仇敌忾,全民抗战,奋起反击,前赴后继.经过8年艰苦的努力,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欠下的一笔笔血债,罪行罄竹难书。我们决不能忘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提高警惕,准备斗争!《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背后的故事为激励抗大学员,毛泽东指示当时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凯丰为抗大谱写一首新校歌。歌词写好后,送给在抗大从事音乐工作的吕骥谱曲。看到激动人心的歌词,吕骥心潮澎湃,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创作任务。海内外影响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首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校歌一经问世,立刻突破了校园的界限,在群众中广为传唱,并迅速成为凝聚全民族力量的一个号召令。《在太行山上》 背后的故事1938年5月,桂涛声带着这张香烟纸转战到武汉。一天晚上,桂涛声找到冼星海,请他为《在太行山上》谱曲。接过这张香烟纸,冼星海仿佛看到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身影。坐在钢琴前,他反复琢磨、构思。一夜过去,将《在太行山上》谱写成一首兼有抒情和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曲。海内外影响在武汉纪念抗战一周年群众歌咏大会上唱响的《在太行山上》,很快就传遍了全国。朱德总司令听到后,亲自抄录歌词随身携带学唱,并要求战士们也要会唱《在太行山上》。歌曲震撼人心、发自肺腑的怒吼,铸就了典型的时代强音和民族精神,犹如战斗的号角,鼓舞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抗日民众奔赴战场。《抗敌歌》背后的故事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三省。当时只有27岁的音乐家黄自义愤填膺,想用歌曲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等了一个多月,没有合适的歌词。他按捺不住汹涌的激情,便自己拿起笔,一口气写下了第一段歌词,后由韦瀚章填写了第二段歌词。海内外影响1931年11月9日,国立音专的学生在上海的广播电台中首次演唱,并由胜利公司灌制成唱片,很快唱遍大江南北。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这首歌或许已有些陌生,但在当时,它发出了最早的呼声,慷慨昂扬的旋律鼓舞了无数人,成为抗战期间最有名的爱国歌曲之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背后的故事200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诞辰85周年之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为了永远铭记曹火星创作《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堂上村中堂庙旁。1943年3月,蒋介石开始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称“中国的命运,完全寄托于国民党”。海内外影响在曹火星的带领下,儿童团员们很快就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并迅速在根据地传唱开来。后来,曹火星就刻印了歌篇发给大家,一传十、十传百,这首歌一下子在平西就传开了。再后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好像插上了翅膀,伴随着八路军、解放军前进的步伐,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到敌人后方去》 背后的故事1938年9月,周恩来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到武汉视察抗战宣传工作,“周恩来剖析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日寇直逼武汉,国难当头,应以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余玮、吴志菲著《红歌纪事》,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红歌纪事》中的《赵启海的名字与抗战名曲〈到敌人后方去〉一样经典》一文,回溯了这首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海内外影响这首歌原是进行曲风格的二部合唱,流传时一般改为齐唱。很快,这首《到敌人后方去》就从武汉流传到祖国各地,并深入到敌后根据地。据周巍峙《解放区人民热爱星海同志》一文回忆,这首歌写成后不久,即1938年底,晋察冀边区的每一个角落,到处可以听到“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歌声,成为那个时代的响亮口号。《怒吼吧!黄河》背后的故事词作者、诗人光未然生前在回忆文章《〈黄河大合唱〉的写作故事》中写道:“当年在延安听过演唱的同志们,想必记得那压轴之作《怒吼吧!黄河》。演唱临近结束的时候,那一阵阵震撼人心的军号和大鼓声,突出并强化了歌曲的内容,使人顿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海内外影响“黄河作为一个意象,诗人将它从自然壮观到社会内涵,从历史长流到现实激荡,作了含义深刻的抒唱,而主要落笔则在祖国、民族的现实斗争。”(《中国文学通史·现代文学(下)》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学者张大明在他编著的文学史中,也对《黄河大合唱》及其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做了高度评价。《保卫黄河》 背后的故事1939年春,在延安病榻之上的光未然根据两次渡河及在吕梁山行军的经历创作了一首长诗。年轻的诗人在陕北的窑洞里,用低沉的声音朗诵了《黄河大合唱》的歌词。诵读结束时,冼星海突然站起来,将歌词抓在手上,激动地说:“我有把握把它谱写好!”六个昼夜过去,冼星海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海内外影响在整个黄河套曲中,这首歌曲是一个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如果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恰恰是这一点,使《保卫黄河》这首歌曲较好地满足了人们投身抗战渴望胜利的审美追求,获得人们的普遍喜爱。”《八路军军歌》 背后的故事《八路军军歌》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进行曲,作于1939年秋天,由公木作词、郑律成谱曲。同年冬,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油印出版,并由曲作者指挥,首次演出于延安中央大礼堂。曲作浑厚深沉,蕴含着内在的力量,并以其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鲜明地塑造了人民军队的英雄形象。海内外影响《八路军军歌》末尾这句“争民族独立,求人类解放,这神圣的重大责任,都担在我们双肩”的歌词,除了鼓舞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御强敌,争取民族独立外,更是将“人类解放”作为八路军的神圣使命,体现了超越民族和历史的理想情怀,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这样的责任担当弥足珍贵。《团结就是力量》 背后的故事为反映当时的斗争情形,卢肃和牧虹仅用一个星期就写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部小歌剧。但排练的时候大家觉得剧情结束得太突然,缺乏终止感,就由卢肃作曲,牧虹作词,加了一个同名幕终曲,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就这样诞生了。海内外影响《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词,突破了一般抗日歌曲的深度广度,“向着法西斯蒂开火”比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更深了一层。曲子是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曲调流畅。连接向上的六度大跳进,形成这支歌曲的特殊风格,同时充分运用五声音阶素材,有浓烈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解放区的天》 背后的故事南皮县文化馆原馆长郭其武说:“刘西林把河北民歌带到解放区,让这首歌能传唱半个世纪。我十几岁第一次听就觉得很好唱,词很简单,所以能广泛流传。不管是沧县还是南皮,刘西林都是家乡人的骄傲。”海内外影响“这首歌原来叫《边区的天是晴朗的天》,后来流传到很多解放区,曲子没有大改动,就把‘边区’改成了‘解放区’。反映了受苦难的人民逃到晋绥边区,受到党和政府关照以后感激和欢乐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共产党领导的支持和拥戴,对太平生活的渴望。《军民大生产》 背后的故事1943年春,129师385旅770团的上千名战士在团长张才千、政委肖元礼的带领下进驻庆阳市华池县大凤川,和当地村民一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海内外影响慷慨激昂的歌词、奋进明快的节奏、雄壮豪迈的曲调,《军民大生产》这首歌一经问世,便迅速广泛传唱,鼓舞了根据地军民的斗志。《大刀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1937年二十九军在卢沟桥上用大刀歼灭来犯之敌,大刀再次扬威。消息传来,人们奔走相告,年轻的麦新激动不已,在上海的亭子间里奋笔疾书,自拉自唱,一气呵成写就了《大刀进行曲》。短短13句,90个字,简单炽热,字字扣人心弦!海内外影响《大刀进行曲》首次唱响后,麦新根据试唱效果和大家的意见作了修改,把原词中的“二十九路军的弟兄们”,改成“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把“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改成“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等。此后,著名剧作家田汉将《大刀进行曲》录制成唱片,使之广为流传,成为烽火岁月中的时代强音。《毕业歌》 背后的故事中国第一家专拍有声电影的左翼电影公司电通影片公司于1934年在上海成立。电影《桃李劫》成为中国最早以有声电影手法创作的影片。《毕业歌》就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影片插曲。海内外影响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左翼艺术家利用电影宣传抗日,号召学生肩负起国家的兴亡,民族的重任,电影放到哪里,《毕业歌》就唱到哪里,动员起更多的学生选择救亡图存。”《八路军进行曲》 背后的故事1939年,郑律成和公木合作创作的8首组歌——《八路军大合唱》终于完成,《八路军进行曲》就是组歌中的一首。后来,将歌词作了适当调整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被颁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海内外影响这首不朽抗战名曲《八路军进行曲》一经问世,就像嘹亮的冲锋号一样,鼓舞和激励无数革命先驱前仆后继,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英勇杀敌。歌曲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浴血疆场、英勇抗敌的历史画卷,展现出人民军队雄壮豪迈、一往无前、摧枯拉朽的气势和力量。《游击队歌》 背后的故事“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这首奋进向上的《游击队歌》,是青年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冬在山西省临汾市西郊刘庄村八路军办事处体验生活时写的一首战歌。海内外影响洪洞县白石村,当时是八路军随营学校的驻地。今年92岁的何柏林老人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跟着随营学校的学生一起学唱时的情景。“节奏明快,歌词也很有感染力,大家都很爱唱。”何柏林说,这首歌激励了很多像他一样年纪的人。《歌唱二小放牛郎》 背后的故事《歌唱二小放牛郎》,创作于1942年的爱国歌曲,热情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13岁的少年王二小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将日寇引入八路军伏击圈,而自己却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海内外影响《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旋律优美的儿歌,鼓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王二小的故事先后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写成小说,拍成电影、电视剧,制作成连环画、动漫,几乎家喻户晓。《长城谣》 背后的故事一曲《长城谣》,多少故园情。1937年,20岁的周小燕站在武汉街头,第一次唱出这首深情的歌。这首《长城谣》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原本作为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后因为抗战爆发,影片搁置未能拍摄。海内外影响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88岁的周小燕再次登台重唱《长城谣》。时至今日,《长城谣》依然是无数人心中最美的旋律。一曲《长城谣》为何如此动人?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王瑞看来,“从作品本身来讲,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在当时广泛流传并产生很大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载体是长城。”《黄水谣》 背后的故事它“用歌谣体的形式,以简单的音调、平易而动人的旋律,描绘了黄河美丽的景色和敌人侵入后造成的凄惨景象;表达了人民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也表达了对敌人的深刻仇恨。”海内外影响蒲涛介绍说:“这首歌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很多专业歌唱家必备的演出曲目,是一首久唱不衰的经典之作。”《黄河颂》 背后的故事这是冼星海最具代表性、且又最为人熟悉的作品。乐曲诞生于日战前最为惨烈的日子,那是一九三八年十一月武汉沦陷后的事,著名诗人光未然带着抗敌演剧三队撤退经过黄河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海内外影响冼星海创作的中心是人民。《黄河大合唱》中的每一支歌曲都写出了不同类型的人民。他想把《黄河颂》谱写成民族精神的颂歌和时代的最强音。《抗日将士出征歌》 背后的故事这首作品原来名为《革命将士出征歌》,最早的记载是1937年填词,但什么人填的词已经无从查找,这样的情况在延安时期比较普遍。然而可以确定的是,这首词一定是出自一位有较高文化素养。海内外影响《抗日将士出征歌》是一首地地道道的陕北民歌,其曲调简单明快,再加上进行曲的节奏,雄壮有力,恰似生命的呐喊、出膛的子弹,一经填词就广为流传。《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背后的故事《在太行山上》主题句由小调式改成大调式,音调更明朗,气势更宏大。在此基础上创作歌词,写成合唱歌曲《红日出东方》。摄制组同志们听了之后,觉得歌曲气势恢宏,都很满意。海内外影响作品的艺术风格决定创作的成败。只有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找准艺术分寸,才能创作出符合影片规定情境和特定环境下人物情感气质的作品。这也是《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能够受到观众喜爱、传唱至今的原因吧。《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背后的故事《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抗战题材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创作于1956年。微山湖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当年铁道游击队和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扒火车,炸桥梁,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海内外影响这首歌曲诞生已近60个春秋,但依然广为传唱。微山县词作家李孔章告诉记者,该歌曲之所以能传唱至今,首先是体裁好,词曲作者写得好;其次,描写的抗战形式独特,是在铁路上,深刻体现了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延安颂》 背后的故事《延安颂》莫耶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8年4月,歌曲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的延安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具有抒情性,又富战斗气息。海内外影响全曲以激昂的旋律,表达了千万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热爱延安的强烈愿望和真挚情感,反映出一种时代精神——延安精神。《二月里来》 背后的故事《二月里来》选自《生产大合唱》。该作品是冼星海创作的四部大合唱中的第一部,完成于1939年3月。《二月里来》抒情柔美,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冼星海在创作札记中说:“它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播种场面和恬静安逸的田园风光。”海内外影响创作于抗战时期,主要表现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本鬼子的欺压下,用各种劳动行动来支持、反抗日军的事迹,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崇高的思想境界。《松花江上》 背后的故事《松花江上》作于1936年秋。当时张寒晖随东北籍学生看望因家乡沦陷流亡到西安的东北难民,亲闻难民哀伤的哭诉,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在东北军做地下工作的同乡又给他送来东北军为纪念“九·一八”事变五周年而出版的《东望》专刊,张寒晖夜不成寐,一气呵成写出了催人泪下的《松花江上》。海内外影响79年前,就是张寒晖用饱蘸深情的笔触,写下了那首悲惨凄绝、脍炙人口的抗战名曲——《松花江上》,成为最触动人心的时代之声。《松花江上》发表后,强烈地触动了中国人的亡国之痛,歌声所至,莫不欷歔,成为中华民族刻骨难忘的抗日歌曲之一。《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大刀进行曲》:最解恨的抗战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大刀进行曲》歌词中最后一个“杀!”字,充分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刻骨的仇恨。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口,宋远哲率领29军奋起抵抗。由于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日军,29军成立了“大刀队”。在与敌短兵作战中,“大刀队”重创日军,名声大振。“七七”事变爆发,守卫卢沟桥的29军又以大刀显神威。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的麦新被“大刀队”所深深震撼,于是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歌词,又谱了慷慨激昂的旋律,《大刀进行曲》由此诞生。《义勇军进行曲》:歌声响彻共和国田汉词,聂耳曲,创作于1935年4月,是故事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表现了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抗日的不屈精神。田汉在被捕前,将歌词写在一张包香烟的锡纸上,后由夏衍交给聂耳,聂耳很快将歌曲谱完,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歌名发表在《中华日报》上。随着《风云儿女》的上映,这首震撼人心的战歌迅速传唱全国。后来,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并录制了唱片,更使这首战歌载誉全球。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决议,将这首歌定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其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黄河大合唱》:民族精神的史诗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年春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一批又一批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唱着“风在吼,马在叫”,走向了抗日战争的最前线。《八路军进行曲》:军歌嘹亮六十载1941年5月的延安,人们被旋律铿锵而优美的《八路军进行曲》所激动。《八路军进行曲》由音乐家郑律成谱曲、公木作词。解放战争时期被更名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八路军进行曲》以它气势雄伟豪迈,展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威武雄风。《游击队之歌》:游击健儿逞英豪1937年,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北上做抗日宣传,年底到达山西临汾。就在老乡土炕上的油灯下,他写出了《游击队之歌》。这首歌在临汾刘庄八路军总部首演时,只有口哨充当伴奏,但仍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游击队之歌》是一首具有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旋律轻快,易于传唱。1938年,这首歌在山西洪洞县八路军高级将领会议上演唱,受到了朱德、刘伯承、贺龙、任弼时等的一致赞扬,从此在全国军民中得到广泛的流传。《歌唱二小放牛郎》:一个动人的故事“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旋律悠扬的叙事民歌,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942年,年仅13岁的王二小在反“扫荡”中,故意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被敌人枪杀。当时的《晋察冀日报》在第一版发表了这条消息。词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故事深深感动,根据报道,创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和少年英雄王二小的故事流传下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奋战的号角《团结就是力量》流传到今天,已经60多年,现在不论在城市、农村,男女老少仍然喜欢唱它,成为久唱不衰的“流行曲”。1943年夏天,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卢肃和牧虹,编写了一部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是这个歌剧的幕终曲。《团结就是力量》后来在北平、重庆等地的学生中流传开来。学生们在国统区游行示威时,他们就挽起臂膀,高唱这首歌,勇往直前。新中国成立后,这首歌一直是激励人们团结奋战的号角。《延安颂》:延安精神的象征《延安颂》在抗战时期曾经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并传到国统区和海外,一直传唱至今。歌曲由郑律成作词,莫耶作曲。1938年,一个夏日的傍晚,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郑律成在延安城北门外的山坡上,眺望着英姿勃勃的抗大队伍,激发起创作灵感。他打算谱一首曲子,并鼓动文学系的莫耶写出了《歌颂延安》。后来这首歌被更名为《延安颂》,当时许多国统区的青年正是唱着这支歌,奔向延安,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延安颂》由此成为延安精神的象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出人民的心声这首歌由曹火星作词并谱曲,创作于1943年9月。1942年,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一书,狂言“没有国民党就没有中国”。延安的《解放日报》针锋相对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为题发表社论,予以驳斥,指出中国共产党才是抗日的中流砥柱。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在平西根据地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1950年,毛主席建议在“中国”前加了一个“新”字,歌词“他坚持了抗战六年多”也改为“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铿锵战歌,鲜血谱就。这些响彻神州的歌声是冲锋的号角,是奋战的鼓声,激励着中华儿女与日寇血战到底。直到今天,每每听来依然令我们热血沸腾。
第五篇:名作欣赏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名作欣赏:罗中立《父亲》背后的故事
昨天和前天,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播出《一路走来的父亲》,揭秘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罗中立创作《父亲》的故事——二十年前一幅名为《父亲》的油画感动了整个中国,今天再看这幅画的背后,原来还经历许多不为人知的坎坷——与其说罗中立创作了《父亲》,还不如说是那个年代选择了父亲。
含辛茹苦的父亲一路走来,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他养育了罗中立,养育了那个时代的每一个人。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曾经打动过无数人的《父亲》时,仍能领略一种逼人的烧灼感。“农民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主体,他们的命运实际上是这个民族和这个国家的命运。”罗中立说。《父亲》原型是大巴山一老农民罗中立出生于重庆市一个工人家庭,他承袭了父亲在美术方面的爱好。1964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四川美术学院附中。在附中二年级时,他来到离家200多公里远的四川达县。罗中立说:“我们学校那个时候因为整个教学的方针就是为政治服务,为要生活,深入火热的工农兵群众当中去教学,学校在大巴山新村小学。”他至今还清楚的记得,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热情的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将罗中立等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们围在新村小学的空场里,村长喊着学生的名字,喊到一个就被一户村民领走。
罗中立那天被一个叫邓开选的老人领到了他家的土屋里,罗中立觉得那天的蛙鸣特别响,星星特别亮。后来和邓大爷一家的关系也处得非常好。那时没有电视等任何消遣方式,一到天黑,罗中立的课上完了,会也开完了,回去就是上床睡觉,睡前就跟老头聊天,老头一边聊他的一些过去,一边抽烟。那个老头习惯抽长的旱烟,罗中立坐在这头给他点烟,“他在那头吸烟,那个烟味让我到现在都闻不了烟味。我一直不吸烟,但是那个时候都非常喜欢,都闻惯了。”罗中立说。在一个十分陌生的环境里,罗中立很快与自己的房东大爷搞好了关系,夜里就和老人睡在一个床上,邓开选老人也就是后来油画《父亲》的创作原型。再到大巴山离《父亲》越来越近擅长用毛笔画连环画的罗中立确实有着同学羡慕的技术。1968年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罗中立又选择去达县,在达州钢铁厂当了一名钳工,后成为厂里专门画批判专栏的宣传干事,画过不少连环画,还为厂子里的宣传栏画过主席像。罗中立说:“那是一些很大的墙面的主席像,《毛主席去安源》啊,还有一些大的头像。”1977年9月,国家恢复高考。罗中立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罗中立说:“我是一心想着考国画的心思过来的,但那一年刚好不考国画,没有国画招生,只有油画、版画、雕塑,我想以前画那个粉画,跟油画差不多,我就选了油画,反正四年下来,我还是干我的国画。”他只能躲在宿舍里画连环画,四年下来画了300多幅。难道罗中立真的就要在连环画中找到成就感吗,他离自己第一幅《父亲》有多远?这时,又一个机会出现了。
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学校开始研究生考试,罗中立就报考了国画研究生。专业考试排名第一,但他却没有考上,原因是他的古典文学不及格。国画系教授还说,幸好罗中立的古典文学不及格,不然就不会有后来的《父亲》了。没有考取研究生的罗中立只好回来继续画油画。这时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的消息传来,罗中立决定为自己的油画生涯作最后一搏,他又一次到大巴山寻找创作灵感,这时的他离《父亲》这件作品又近了。三到大巴山终于画出《我的父亲》在四川美术学院第二年,快到农历大年三十时,罗中立在路边公共厕所看到一个收粪的农民,这个场面触动了罗中立。“看到他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而且外面的天气阴雨绵绵,非常湿、非常冷,当时我看他还是很麻木的,完全不知道已经是大年三十这样一个感觉,所以当时一下子很震动,然后回去马上画了很多关于收粪农民这样一个场面。”他认为是又脏又臭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和民族的真正脊梁。
当时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的通知下来了。罗中立准备用《收粪的老人》创作一幅作品,他对朋友说要画一张大的大头像,原话是“像毛主席像一样大的画”。说完后就大跳,又跳又舞很兴奋。正式创作以前,罗中立又回了一次大巴山,他把邓开选老人所有的照片能找的都找了出来,能画的都画了出来,然后把这些综合出来构成一个老年农民的形象。期间差不多半年时间里,一稿一稿地变化着。等他从大巴山回到学校,画的题目也从《收粪的农民》变成了《我的父亲》。1980年夏天的四川美院,同学们都在为即将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作准备,学院也非常支持,改变了以前过点熄灯的做法,宿舍的灯整夜不熄。加支圆珠笔表明是新社会的父亲当时有人看了《我的父亲》说,你这个是旧社会新社会,你这么搞也看不出来。于是提议加一支圆珠笔,这个圆珠笔放在耳朵上头。只有解放以后才有圆珠笔,旧社会解放前是没有圆珠笔。罗中立说:“加一个圆珠笔的话,就表示他是一个新社会有文化的一个农民,就不像现在苦巴巴看到一个旧社会的老头。我很快把这个圆珠笔画上去。
为了缩小这个圆珠笔视觉上的强度,所以我把透视画得特别大,基本上是正面透视的一支用竹杆套的那种带圆芯的笔,那个时代很常用的一个圆珠笔的形象。”罗中立加上的这支圆珠笔如果不仔细看的话几乎不容易发现,可是就是这小小的一笔改动就决定了父亲这一具有历史性的作品和罗中立的未来命运。农民形象的草图几经变化变成了一幅巨形图像,这件作品在最后时间终于通过了当时的四川省美协的审查,同意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取掉两个字引发对《父亲》的争论作品送到了北京,罗中立的心提到了更高。“各方面的一些压力,一些估计,对它都觉得挺悬。”罗中立说。1980年12月,参展作品全部到达北京中国美术馆。《我的父亲》一亮相就吸引了所有评委的目光。
这是中国油画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幅巨幅头像。看着眼前满是皱纹苍老的面孔,几乎所有的评委都被深深的的打动了。据说,这一天评委们在画像前站了很久,细细品味着画像的每一个细节。就在这时,评委吴冠中认为,作品表现的人物完全是我们上一代的父亲形象的一个概括,用“我的”太小了,应该把“我的”拿掉,就留“父亲”,就代表父亲那一代。尽管吴冠中的建议只是去掉了两个字,但这恰恰引发了新的争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劳动者被定义为国家的主人,在几乎所有文艺作品中,他们都被描绘成积极、乐观、高大的正面形象,脸上更是洋溢着当家做主人的幸福微笑,像《父亲》这样一个忍辱负重甚至是苦命的形象,能代表新中国的农民吗?观众来投票《父亲》一举夺金奖1980年12月20日,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终于在中国美术馆拉开了序幕,参展作品543件。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罗中立的《父亲》再次成为观众瞩目的对象。由于评委们一开始就对参展作品存在不同的意见,所以如何给出每一件作品的公正评价也就成了难题。最后评委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评判权交给观众,让他们来给作品打分投票。如此重要的全国性展览让观众来打分还是第一次,观众们会选择哪一幅画呢?当青年美展在北京广受关注的时候,罗中立正在达县陪伴着即将临产的妻子。
一天早晨,广播里突然传来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罗中立的《父亲》获得当时标志中国美术界的最高荣誉——金奖。热情的观众给他的作品投了800多票,比第二名作品高出了700多票。一时间,关于《父亲》的美誉之词不胫而走。但是,更让他惊讶的还在后面,获奖之后,一场围绕《父亲》的更大争论正在悄悄酝酿,而且批评的矛头竟然又一次不可思议的指向了父亲耳朵上的圆珠笔。很多人认为圆珠笔多余,也有的认为这支圆珠笔加得好。1981年的6月,关于圆珠笔的争议仍然没有结论。
这一年,罗中立作为参加青年美展的优秀艺术家受邀赴北京参加艺术研讨会。这是罗中立第一次以艺术家的身份有机会向专家和老师们解释自己的创作思路。在研讨会上,罗中立终于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认可。(根据中央电视台10月16日和17日播出节目《一路走来的父亲》整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