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资料(综合两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复习(1)
一、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二、翻译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虑堵塞,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国侵犯的危险,常常灭亡。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三、课文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尾归纳中心论点)作者从个人成才、国家治理两方面论证。
2.课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这历史上六位名人有什么共同点?
(1)运用事实论证,证明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为下文的论述奠定了事实依据。(2)出身卑微;历经磨难;成就大事。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人物、磨难、事业)
正面事例: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就复国大业。
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不朽的《红楼梦》
反面事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3.你能联系实际谈谈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的理解吗?
答:我赞同这一观点。它不仅为过去,也为现在无数的事实所证明。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沉湎于舒适安乐的生活之中,人人要有忧患意识,这样才能振作精神,奋发有为,否则,就有国破家亡的危险。4.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1)逆境造就人才,一个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难的考验,激发斗志,增长才干,奋发有为;(2)一个人不能贪图享受,不能不思进取,要有忧患意识,要能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否则就会被社会和时代所淘汰,无立足之地。5.你能列举孟子的名言吗?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 关于“顺境成就人才”还是“逆境成就人才”的辩论。
答:(1)环境与成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客观上讲,“顺境”更有利于一个人的进步和成长。而“逆境”不利于人才的造就。
(2)但是,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只是外因,都不是一个人成才的决定因素。有的人身处“顺境”,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不思进取,虚度年华,最后一事无成;而有的人虽身处“逆境”,但能磨炼意志、发愤图强,却终能获得成功。
(3)由此可见,顺境和逆境只是一个人成才的外部环境,是外因,能否成才关键在于内因,在于自身的主观努力。一个人不管环境如何,只要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毅力,终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7.如何理解“多难兴邦”?
答: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的磨砺之时。挫折灾难面前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众志成城,能增强我们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8.如何理解“人恒过,然后能改”?
答:(1)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一个人犯错误是难免的,但要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使错误变成正确的先导,从而激发进取的意志,有所作为;
(2)但有些错误是不能犯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如闯红灯酒后驾车造成车祸,给自己给他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和灾难;(3)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学会三思而后行,严于律己,遵纪守法,不断的完善自己。9.现在是和平时期,你对国歌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如何理解。
答: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和平时期,国力强大,但我们不能就此停滞不前,而要时时保持忧患意识,时时提高警惕,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古训和“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积极进取。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富强,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重点词句及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任:责任,担子。苦,劳,饿,空乏,均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 „„痛苦”“使„„劳累”“使„„受到贫困之苦” 拂:违背,逆,不顺。乱:干扰,错乱。
句义: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饿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衡:同“横”,梗塞,指不顺。作,奋起,指有所作为。征:征验。喻:明白,了解。
句义: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颜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入:在里面,指国内。出:在外面,指国外。法家:有法度的世臣。拂士: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读bi,辅佐。恒:常。
句义: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重点词:生:生存发展。
句义: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二、问题及解答
1、文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都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3、第一段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是:非常有力的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4、第二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5、第二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原句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
6、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原句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在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
9、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
10、例举能论证本文观点的名言及事例:勾践,卧薪尝胆。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
11、请写一句意思相近的名言表述孟子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的道理。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复习(2)
一、文学常识
孟子: 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实词积累(1)发:起,指被任用。(2j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6)市:市井之间。(7)任:责任,使命。(8)苦:使他受苦。(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12)动:使惊动。(13)忍:使坚韧。(14)曾:同“增”,增加。(15)恒:常。(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20)色:脸色。(21)喻:了解。(22)入:在里面,指国内。(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25)出:指国外。(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四、相关对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生无情轻如鸿毛,死有义重于泰山。
孔仲尼厄而演《春秋》,生于忧患;
李后主囚乃赋离愁,死于安乐五。
五、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六、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优惠,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盂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年代顺序。(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奚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
“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
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例证/事例论证/摆事实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指哪些人?
上述六个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10.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为下段做铺垫。
13.“人恒过„-.国恒亡j”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4.第三段内容和第二段的论述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进一步论述磨难如何使人“动心忍性”。
15.有人做事怕失败,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16.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困苦对一个人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17.有人试验,将青蛙直接置人温度较高的水中,蛙能跳出水中逃生;若将它置于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蛙最终会被与前次试验相同温度的水烫死。这个现象说明了文中的什么道理?
死于安乐。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意识?
不能。
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
《鱼、我所欲也》复习
一、文学常识
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
《孟子》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实词积累
(1)欲:想要。.(2)于:比。(3)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苟且偷生”。(4)恶:厌恶。(5)患:祸患,灾难。(6)辟:通“避”躲避。(7)如使:假如,假使。(8)为:做。(9)丧:丢掉,遗失。(10)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11)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12)呼尔:吆喝着。(13)与:给予。(14)蹴:用脚踢。(15)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16)万钟:形容位高禄厚。钟,古代的一种量器。(17)加:好处。(18)辩:通“辨”,辨别。(19)奉:侍奉。(20)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1)与:通“欤”语气词,吗。(22)乡:通“向”,从前。(23)已:停止,放弃。(24)本心:天性,天良。(25)何加:有什么益处。
三、相关成语
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
四、相关对联
1.贫贱不移颜回有丈夫之志,威武不屈天祥存英雄之举
2.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依口味取舍;生同大义非能共存,据良心抉择。
五、原文填空
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电,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所欲有甚于生者。
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7.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8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六、问答题
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
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
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论证他的主张的?
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 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
三层:
. 第一层:“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
第二层:“生亦我所欲——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激励众人,此心人皆有之。
7.文中至今流传的一个成语是?
舍生取义。
8.作者说“舍生取义”之心“人皆有之”意图何在?
激励众人崇尚道义。
9.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删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10.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有比死亡更令人厌恶的东西是什么?
义:不义。
11.为什么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为什么有的灾祸不能躲避?
因为苟且偷生的事往往违背道义,如果背弃信义去做,就会为人所唾弃。
因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义。
12.“贤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什么?
能否固守道义。贤者能坚持操守,勿丧失。
13.“一箪食„„乞人不屑也”。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举例论证。
14.“一箪食„„乞人不屑也”。化用成语故事是:
嗟来之食。·
15.用这一生动的事例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什么?
“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如果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即使是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史重于生。
16.“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作用是从反面论证“万钟”亦不该接受。与“一箪食,一豆羹”段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印证了“舍生取义”。
17.孟子在文中表扬了哪些人?斥责了哪些人?
表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贪图享受、见利忘义的人。
18加何看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义”字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无处不有,但当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大多数人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19.对孟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的评价。
他认为每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善心,在文中这种思想显然有它的进步性。但是这种解释没有强调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在文中阐发了唯心主义的性善说,说什么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是不合事实的。此类糟粕,应予剔除。
20.从古到今,无数的事例验证“舍生取义”的人可以流芳百世,见利忘义的人遗臭万年。请举例一一加以验证。
舍生取义之人如,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李大钊等。
见利患义的人如,吕师孟叔侄、秦桧、洪承畴等。
21.联系全文的大意,用“生”与“义”开头,拟写一副对联(不少于五字)。略。
22.你过去一定也做出过许多次选择,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
最大、印象最深?你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或教训。
(思考人生选择的意义及应当遵循的原则,树立起义重于利、舍生取义的价值观念。)
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
本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下》
二、实词积累
(1)发:起,指被任用
(2)畎亩:田间,田地(3)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
(4)筑:捣土用的杵(5)士:狱官
(6)市:市井之中(7)任:责任,使命
(8)苦:使„..受苦(9)空乏:资财缺乏。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10)拂乱:拂,违背;乱,扰乱;拂乱,使做事不顺
(11)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12)动(13)忍:使坚韧
(14)曾:同“增”,增加
(15)恒:常
(16)过:犯过失(17)衡:通“横”,梗塞,不顺
(18)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19)征:征验,表现
(20)色:脸色
(21)喻:了解
(22)入:在里面,指国内
(23)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24)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
(25)出:指国内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三、给下列字注音
畎(quán)
说(yuè)
鬲(gé)
拂(bì)
四、写出文中四个通假字并解释:
(1)曾——增,增加
(2)衡——横,梗塞,不顺
(3)拂——弼,辅佐
(4)忍——韧,坚韧
五、相关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内忧外患
六、相关对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
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生无情轻如鸿毛
死有义重于泰山
孔仲尼厄演《春秋》,生于忧患
李后主因乃赋离愁,死于安乐
七、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2、作者承上文例证承上启下得出的结论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理: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经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了什么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人恒过,然后能改。
8、专立一段,归纳全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面对客观环境的激发,人的主观世界又是怎样做出反应的:
人恒过,然后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在总结了大量亡国史实的基础上,作者针对国君提出了怎样的论断: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八、问答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是?
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委靡死亡。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论述的?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4、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首先,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才能起到“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其次,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主客观条件相互结合,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5、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这些人虽都出身贫贱,但他们都在经历了艰难困苦的磨练后,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说明忧患可以激发人奋发有为,成功人士必经一番磨难。
6、六个例子基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年代顺序。(按严格的时间顺序,百里溪应该排在孙叔敖的前面。)
7、“发”和“举”意思相近,为何六个例子不用同一字?
“发”是“起”,指被任用”;“举”是“被举用,被选拔”之意。但舜为帝王,其余人为臣子,故而有细微差别。
8、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
例证/事例证明/摆事实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指哪些人?
上述六个人及与此相似的其他人。
10、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心理、身体、生活境遇。(生活、思想、行为)
使他性格坚韧,增长他的才干。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段的论证方法是:
道理论证:讲道理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都接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1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为下段做铺垫。
13、“人恒过„„国恒亡。”段内部层次是:
第一层:“人恒过„„而后喻”从个人角度正面论证生于忧患。
第二层:从国家角度反面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无内忧外患,国家灭亡)。
从个人作为推论到国家治理,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14、第三段内容和第二段的论述有什么联系?
第三段进一步论述磨难如何使人“动心忍性”。
15、有人做事怕失败,因怕犯错误而畏缩不前。请用本文观点评价一下这种做法。
失败是成功的基石,只有经历失败才能不断积累经验。
16、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说说经历磨难困苦对一个人有什么益处?
增长经验,磨砺性情,使人充满生活的激情。
17、有人试验,将青蛙直接置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蛙能跳出水中逃生;若将它置于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蛙最终会被与前次试验相同温度的水烫死。这个现象说明了文中的什么道理?
死于安乐。
18、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不能。
结合“现代生活竞争日益激烈,个人价值能否实现,民族大业的完成,人类美好的理想等”谈自己的看法。
19、第一段列举六个人物,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都出身卑微,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0、文中“举”“发”有何异同?
同:即表现人物由低微向显贵的转换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份。
异: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主要是靠自身才干和努力,故用发;傅说等人,他们的成功除自身努力外,主要是明主知遇,故用举。
21、“是人”指的是什么人?
第一段中所举的一类人。
22、第1段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排比。增强气势,意在引出下文的议论
23、第1段与第2段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由第(1)段的六个特殊事例,归纳出第二段的普通性结论。并论证其事业上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发展中增长了才干。
24、第2段中的过渡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使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25、本文列举六个贤人,暗示环境(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用事实证明了人处困境激发斗志的道理。
26、如何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
一个遇到困难并不可怕,用它可以激励人们勤奋,发愤;而人们贪图享乐倒是可怕的,因为它会使人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国家灭亡。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此可联想到一个成语: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1.本文的作者是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也被世人尊称亚圣。本文选定【孟子。告子上】,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 起 被任用。田间,田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被举用,被选拔。管夷吾举于士 狱官
百里奚举于室 市井,集市。故天降大任于世人也 所以。责任,担子。
必先苦其心志 使.......痛苦
劳其筋骨 使......劳累。行拂乱其所为 行为。
空乏其身 资财空乏,即贫困。
所以动心忍性 使.......惊动。使坚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人恒过 犯过失。
困于心 忧困。衡于患 同横,梗塞,指不顺。
而后作 作为,奋起。
征于色 征验,表现出来。而后喻 明白,了解。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外面,指国外。
国恒亡 常常。死于安乐也 安乐享受。
入则无法家拂士 在里面,指国内; 有法度的臣士; 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弻,辅弼。
3.文中列举的六个人的事迹,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迹中你能得到什么 启示? 共同点;出身卑微,都是经历艰苦磨难后,最终成就了作为
启示;一个人若想成就一番伟业,就必须在思想,身体,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历
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4.文中论述的核心问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而开篇却不惜笔墨列举了六位
历史人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这六位历史人物都是在经历了艰难之后在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开篇 列举这些人物
及事例,是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 5.作者说‘顾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大任’指什么?‘是人’指哪些人? ‘大任’指治理天下的任务。‘是人’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又不限于他们,还包括其他能担任‘大任’的人。
6.‘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一句强调了什么?
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先在生活,思想和行为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甚至 痛苦的磨难,逆境出人才,逆境可以增添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和勇气,磨练意志。7.文章第2.3段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
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论述这一论点的目的是什么?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目的 先摆事实,举出古代六位人物成就事业的例子,从中归纳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经历磨难,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再分析说理,说明个人成才
的主观因素,重点论证‘生于忧患’,并以一简练的对偶句,由个人谈到治国
说明国家要发展,也要有忧患意识。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文章结尾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独立成段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请你简要加以分析。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推出这个结论 独句成段,即深化主题,也更鲜明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10.作者认为‘人恒过,然后能改’你认为‘能改’的条件是什么? 有积极进取之心,不断的总结犯错误的经验教训,不断改正。
11.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 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其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2.由本文的题目而联想到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居安思危,安不忘危,处安思危
13.请写出至少2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易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4.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练,不同的人有不同 的态度,结合文章说一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面对艰苦环境的磨难,有的人奋发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只有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15.人生就是一次远航,有艳阳高照,也有雨雪交加,难能一帆风顺,但你身处逆境时你将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它? 这篇文章会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回答时语言要生动,并适当的采用一定的修辞方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代先贤历经苦难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启示我们,以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勇敢地迎接困难和挑战。像一个遭遇风暴的渔夫,充满着憧憬与希望包蕴着力量与勇气,呼吸着咸腥的空气,撑满帆去搏击风浪。或像一只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迎接暴风雨的挑战。
第三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加热的水锅里,这次它感到舒服惬意,以致意识到危险来临时却欲跃乏力,最终葬身锅底。由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青蛙对眼前的危险反映敏感,对还没有到来的危险反映迟钝。由此我想到了人,其实人在这方面也是如此,正如孟子所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生旅途中,逆境催人警醒,激人奋进,而安逸优越的环境却消磨人的意志,使人耽于安乐,尽享舒适,常常一事无成。有的人甚至在安逸之时沉溺酒色,自我毁灭。这于青蛙临难时的奋起一跃和温水中的卧以待毙是何其相似。
“生于忧患”是千古不变的名言,春秋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是它最好的注册。那时,勾践屈服求和,卑身事吴,卧薪尝胆,又经“十年生聚,十年数训”,终于转弱为强,起兵灭掉吴国,成为一代霸主,勾践何能得以复国?这是亡国之辱的忧患使他发愤、催他奋起的结果。这说明,当困难重重、欲退无路时,人们常常能显出非凡的毅力,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潜能,拼死杀出重围,开拓出一条生路。
但是,有了生路,有了安逸,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而“死于安乐”。这方面的例子莫过于闯王了。1644年春,闯王攻入北京,以为天下以定,大功告成。那些农民出身的新官僚把起义时打天下的叱咤风云的气魄丧失殆尽,只图在北京城中享受安乐,“日日过年”,李自成想早日称帝、牛金星想当太平宰相,诸将想营造府第。当清兵入关,明朝武装卷土重来时,起义军却一败不可收拾。这令我想起欧阳修说的“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老。险情环生时人们能睁大眼睛去拼搏,因此化险为夷;安逸享乐中却意志消退,锐气全无,结果一败涂地。
狼捕食鹿,人们想让鹿不被狼捕杀而杀死狼。他们违背了“ 优胜劣汰” 的原则。由 此,狼便越来越少,本想鹿应该增多了,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这是为什么?是因为,鹿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 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也是《孟子》中的一段话。这番话说的是:承担重任的 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 天” 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 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 要用“ 忧患” 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做出的丰功伟绩,都 缺不了“ 忧患” 意识做为精神支柱,这也体现出忧患的重要。
比如爱迪生,为人类做了巨大贡献,而他小时侯却家境贫寒,所以,他省吃俭用、积攒零钱、购置仪器、配件,创出一千三百多项发明,才得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变。这 又凭着什么?还不是凭借他的智慧与刻苦钻研精神,而这精神从哪儿来?不屈不挠的精 神就是忧患的结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忧患的思想,只有抱着这样一种态度,自己 的学业就会有成,自己的事业才会成功!
可是,社会上也有一些不良风气。再如:一个退休老干部,年轻时饱经风霜,现在 过上好日子后整天只想怎样养生,如何享受,最终堕落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这样的例子 还有很多,这些人做出这些行为的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他心中没有忧患做支撑,结果就 像那些鹿一样败下阵来,最终被社会淘汰。
翻开历史的长卷,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个无比强大的朝代掀起尘土冲我咆哮着,却又带着哀怨慢慢远去。
遥想始皇当年,君临天下,意气风发,自比三皇五帝,以为万世千秋都在掌握;修长城,建丽陵,阿房宫雄伟至及。可惜,秦朝二世即覆,阿房火数日不熄。
这不就是安乐的好处吗?
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如此看来,自古英雄不都是多磨砺的吗?周文王坐牢成《周易》,孔子仕途失意作《春秋》,屈原流放时创《离骚》,左丘失明后着《国语》,韩非子囚秦写《说难》,司马迁遭宫刑完《史记》。纵观千古,有几个伟人又不是“苦命人”?
于是,孟子又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而欧阳修所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这个道理?
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犯错误时)在内心受到困扰,思虑阻塞以后才能奋起;憔悴枯槁之色表现到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然后才被人了解。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像这样的)国家经常会灭亡。
纵观千古,哪一个朝代又不是这样?难道守住一方江山很难吗?不,不难。只是那一颗颗励精图治的心,在长年累月的纸醉金迷中,失去了当年锐利的光芒。
相信生在海边的人知道:珍珠是蚌等一些软体动物体内发生病变或外界沙粒和微生物等进入贝壳而形成的。而对大多数人来讲,珍珠只是一种奢侈一点的装饰品而已,可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条件——那是血与肉的代价啊!
所以,孟子又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波斯商人坐船出海,之前没尝过坐船的苦,哭闹得让人心烦,大家百般安慰也无济于事。一位哲学家把他推入了大海,几经沉浮才拉他上船。从此,波斯商就非常安顿,有说有笑。原因何在?哲学家说,历经灭顶之灾的忧患,才知安乐的价值。
生活不就是这样吗?没去过地狱的人,永远都不认识天堂!如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富二代?把父辈辛勤闯下的一片天地,挥霍干净。也许,他们的父辈给他们了许多财富,但独独就忘了一件宝贝——磨砺。自古英雄多磨砺,不是吗?磨砺不也是成功必须的一块基石吗?我们才不是要做温室之绽放,而是想在蓝天中搏击!
只听得孟子喃喃自语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四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读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其中“若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知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让我很受感动。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要想成就大业,必须先让自己经受挫折,接受磨难,使自己增长才干,才能战胜困难,到达成功。所以挫折是人获了成功的重要条件。
穿越历史的长廊,有多少伟人在挫折的历练下登上闪耀的巅峰。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记》时,却因为替李陵辨护,遭到汉武帝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是一次极大的人生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人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忍辱负重,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终于写了《史记》。挫折对有的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时写的,《春秋》是孔子在仕途上失意后作的,屈原被流放时写了《离骚》,但他们都成了伟人。伟人之所以被称为伟人,正因为他们有着“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精神,经过挫折,他们变得坚强,经过挫折,他们变得沉着,经过挫折,他们创造了历史的辉煌。
而有些人,他们有着非常好的先天条件,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因人他们缺少挫折。例如:三国时的刘备可算是一代英豪,一生东征南讨,从织席为生到蜀汉称帝,可他儿子刘裨却是个昏庸荒淫的无能之辈,连诸葛亮这样的能人都扶不起来。北宋名臣寇准,他的子孙依靠祖上的功德,不能自立,家道败落,沦为庶民。正因为他们从小就拥有良好的先天条件,没有经历磨难,没有才干,才使自己沉沦。可见磨炼对人多么重要啊!
一个人要想有成就,就必须接受磨炼,暂时的顺利将会是人生路上最大的潜在障碍。
篇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举了六位古今名人的事例,得出困境出人才的结论,进而深化至统治者治国也要有忧患意识,统治者治理国家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国家都会灭亡,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所以,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团体组织、任何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真理。
欧阳修有云:“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意思便是有忧患意识国亦可兴,贪图安逸自己和国家都要衰亡。自古朝代更替多事腐朽的统治者不明白这个道理。越王勾践亡国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有朝一日时机恰好,一举灭吴国兴复越国。吴王夫差因贪图安逸低估对手最终做了亡国君主。国家的命运尚且与忧患意识息息相关,更何况我们呢?现在才是初中,每个学校都高手云集,黑马层出不穷,如果我们还不知加紧提高自己,防止被别人比下去,那以后进了高中,上了大学不是更没有竞争力了吗?
《汉书》上有:“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当一个人的事业达到顶峰时一定要试想自己落魄了的样子与处境,这样才能激励他不断上进,奋斗拼搏,事业才能蒸蒸日上,反之,则盛极必衰,一代不如一代。动物便是很好的例子,罗斯福为保护鹿大量捕杀狼,短时间内鹿群数量猛增,但最终失去天敌和忧患意识的鹿从原来身体强健的几万只锐减成病怏怏的几千只。为何会这样呢?原因有二,一是捕狼之举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草、鹿、狼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鹿群最终减少,二也是鹿群没有天敌对它们的生存构成威胁,便不再大量运动,也没有理由担心,最终体质整体下降,这样下去一场小病就能让他们消失,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忠谏良臣魏征曾说:“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奢华安逸往往能使人失去安分与老实,多添浮躁,不会思危,就像闯王李自成。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入京,进城后军心懈怠,认为大功告成,“日日过年”风气流传开来,所有人都等着加官晋爵,清军入关之时,闯王军队却一败涂地。由此可知,居安不思危是多么不利于生存和发展啊,只有居安思危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大思想家孟子都专著文章论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可见居安思危的必要性,让我们从现在起加强忧患意识,努力提升自身能力,不要妄想别人后退,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有进步,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啊。
篇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读后感
《孟子》里有一篇文章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言文,虽然将近二十年没有再读过。但我清晰地记得文章里的每一句话: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篇文章说的是:承担重任的人,之所以受尽苦难,是“天”授之以重任之前,先要磨练他的意志和身心,借以提高他的竞争能力。做一个人,一个发奋图强,顽强拼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的人,必须要用“忧患”做为一切成就的先决条件。讲得一点也不错,坚强的人是在忧患中成长的。
巴尔扎克曾说过:“不幸,是天才的进步阶梯,信徒的洗礼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我们要把不幸,灾难当作我们成功的又一块基石,不被它打到,反而利用它来与成功拉近距离。
我还看过一个故事,名字叫《鹿和狼的故事》,讲的是20世纪初期,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大量的捕杀鹿的凶残敌人——狼。经过25年的残忍捕杀,有先后六千多的狼被杀害。然而,罗斯福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极度保护下,鹿群是有一段时间大量增加,但不久,鹿群的数量开始急剧下降,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很快,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这个故事中,鹿为什么在过度保护下,数量变得更加少呢?在我看来,正是因为给它们的过度保护使他们缺少了忧患,只顾自由自在的生活。原来有狼追鹿,鹿就会奔跑,现在,狼没有了,鹿的体质也必然下降,直至死亡。可见,忧患的作用不仅对人,对社会,对整个自然界也是有极大好处的。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心中时刻要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不要总以为我们端的是铁饭碗,整天只知道当天和尚撞天钟,混日子吃大锅饭。这是极其危险的。我们在心中要时时为学生,为国家的教育事业着想,这样,我们才会免于被社会淘汰!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私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公立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当公立学校学生数量递减到一定数量,国家就一定会淘汰教师,这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说,每一个有眼光的教师,都要立足现在,放眼未来,心中时刻有教育,心中时刻有学生,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事业来追求,争做学者型的教师、专家,在别人还没有准备努力之时,我们已笨鸟先飞,站到了教师队伍的最前列!
虽然我们都是小人物,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所讲的道理确实是至理名言。所以说请大家勿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为自己的事业铺平前进的道路!
篇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刘潼霖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句千古流传的佳话出于这篇文章,就是出于孟子之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想成大事,担大任,就要先学会吃苦,经受痛苦的磨炼。相反,如果你富贵了,也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是人类担大任的不二法门呀!
唐玄宗李隆基为夺武后之权,长期在忧患中集结力量,让自己更加强大,最终打败武后,夺取政权,成为一位优秀的皇帝。之所以他会成功,就是因为他居安思危,有忧患意识,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皇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只有存在忧患意识,才能临危不惧。
开辟农民起义道路的领导者陈胜是个很有才略的人,他具有优秀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但正是因为他成功了,他富裕了,他就很享受现在的荣华富贵,根本没忧患意识。结果秦朝的军队主动出击,陈胜豪无防备,就因兵败而失败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陈胜并没有忧患意识,也没有看到近忧,所以他失败了。
刘秀早年漂泊流浪,历尽辛苦,苦心诣志,最终推翻王莾政权,建立东汉。他在贫苦中早已锻炼了心志,正是因为他”居危“,所以他更能”思危“。
俗话说:”天有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只有处处存在忧患意识,防范于未然,才能有备无患,最终走向成功。忧患意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只要把忧患意识时刻记在心里,你一定可以永攀学习高峰。
篇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
初中语文六册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历来都把这篇短文作为励志类的文章,激励那些在困境中的人们。教参上的分析是这样的:本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我认为这样的理解固然可以,但并不是孟子的本意。孟子好辩,注重逻辑,这是公认的事实。《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的最后部分,是孟子的自述,论述的应该只是一个问题:个人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为了方便论述,我把教材中的短文抄在下面: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第一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由前文六个事例得出的结论,还是对这六个人被“发”被“举”之后所做事情的概述?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关系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课文开头的六个排比句分别指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人在被“发”或被“举”之前的身份,在被“发”或被“举”之前,舜是一个农民、傅说是一名建筑工人、胶鬲在做着小生意、管夷吾是一个政治犯、孙叔敖在海边隐居、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从市场换来的奴隶,他们的出身都很卑微。如果说是对前文的论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适合前面的所有人。舜、傅说、胶鬲、孙叔敖等四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说得过去,种地、做建筑工人、做小生意、隐居,生活可能都很清苦,吃不饱饭、很劳累也可能是正常的事。但说他们“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有点说不通,难道这些人不满意自己的生活?舜种地的时候、傅说修筑房屋的时候、胶鬲做着他的小生意的时候、孙叔敖在海边过着他的隐居生活的时候,整天报着鸿鹄之志,时刻想着成为王侯将相?管夷吾与百里奚,这两个人动心忍性,还说得过去。据《史记?管晏列传》中记载,管夷吾这个人出身卑微,做过生意,当过兵,但都做得不好,后跟随公子纠。但在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王位过程中,公子纠败。管夷吾作为囚犯本应被斩,后经鲍叔牙极力引荐。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不但不斩他,还封他为相。在管夷吾的辅佐下,齐国日益强大,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百里奚被秦穆公用五张羊皮赎到,在被“举”之前,动心忍性是可能的,也是应该的。而且一个人被“发”或被“举”后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吗?这也不一定。历史上多少人被“发”或被“举”后,仍然名不见经传。像赵匡胤这样黄袍加身以后就成为一代开国君主的人实在太少,很多黄袍加身的人最后落得个叛臣贼子、身死人首。被“发”或被“举”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这后面的路还很长,这路怎么走,能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这不仅需要个人的素质,更需要你作出更为艰苦卓绝的努力。因此这句话与前面的六个排比句应该都是对这六个人一生的概述,前六个句子讲他们出身卑微,“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说“上天把成就一番伟业的机会给了这些人”,后面的句子概述他们被“发”或被“举”后历经磨难,他们“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但通过这些磨难,使他们的内心惊动、性情坚韧,竟然完成了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伟业。“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作“竟然”讲更为合理一些。“竟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他们成就的事业,也出乎“发”或“举”他们的人的意料。这样讲,更能体现孟子的逻辑。
其次,我们再来分析文本的第二段“人恒过然后能改”。一般的理解是: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按这样的理解,有点鼓励犯错误的意思。难道错误也是成功之母?一个总是犯错误的人,很难成就大事业。这有点说不过去。“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心情困顿、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振作。这在第一段中的“动心忍性”已经作了论述,如果还这样论述,显得重复。“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只有通过自己的脸色或声音表现出来,别人才会了解。如果不是这样,这些人又怎么能被“发”或被“举”呢?这在第一段中这些被“发”或被“举”时,这些人的过人之处应该已经表现出来了,不然也不会被“发”或被“举”,这样的论述也显得多余。对于“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些人在后来的成就伟业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但他们都能及时改正;遇到困难时,也会心情沮丧,但他们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能从别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人们是否满意,进而采取更为恰当的方法与措施。这样一来,文句之间的联系就更紧密了。文本第一段是说这些人被“发”或被“举”后成就了一番伟业,紧接着孟子深入一层,论述他们为什么就会在被“发”或被“举”后成就了一番伟业?这里有他们的主观条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这些人在被“发”或被“举”后,在成就伟业的过程中也犯过错误,也会有心情沮丧的时候,但他们能够从中解脱出来,能够看到希望,他们能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感受到事情做得怎样,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进而按规律或人们的意愿办事。这是这些人成就一番伟业的个人因素,这一点尤为重要。不然的话,每个人都会成就一番伟业,可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普遍的理解是:孟子由个人成就伟业谈到治理国家的问题。而我认为,这仍然是谈论个人成就伟业的问题。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时间一久,这个国家就会灭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孟子在这里用了大家都知道的道理来打了个比方,仍然是论述个人成就伟业的问题。“入”是个人内心方面的因素,“法家拂士”就相当于个人的主观条件、个人的过人之处,“出”是外部的艰难险阻,“敌国外患”就相当于成就伟业过程中所遭遇的一切艰难险阻。这样一来,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正如一个国家国内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外没有邻国的侵扰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没有能够改正自己错误、没有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没有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耐,没有成就一番伟业的各种艰难险阻,这个人就不会给后世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个人也就只能平平庸庸地过完自己的一生。
正是基于以上的分析,孟子在末尾得出了这样的论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这一句话应该是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该是:生死于忧患,生死于安乐。这样一来,这句话就可以这样理解:艰难险阻能让那些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有过人之处的人成就一番伟业,如果安于现状,一个人只能是平平庸庸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对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篇短文,这样的理解符合儒家出世的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念,我想这也许才是孟子要表达的意思。
第五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鲁教版八下所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全文逻辑严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清晰,辞采飞扬,富有说服力。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基础,前几个学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但接触文言议论文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但部分语句比较晦涩,给本文学习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理解论证方法”上。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3、情感与态度: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反复品读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2、教学难点: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在“导入---诵读---翻译----品读---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媒体: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具体内容:“我所知道的孟子”资料搜集展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资料搜集情况;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导入能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生活在孔孟之乡的中学生应该对孟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大都相对对孔子了解得多一些,对孟子知之甚少。所以课前设计搜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归类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孟子及其思想的了解。课前检测时,各组学生纷纷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孟子及其思想。既展示了课前预习的结果,又顺势导入本篇课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
1、反复诵读:
具体内容:诵读课文:
设计策略:自由诵读、录音范读、齐读和指导诵读、评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复诵读。教师指导诵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评价方式:指名诵读
设计意图: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教学重点中的“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2、自主翻译:
具体内容:翻译全文: 设计策略: ① 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
② 小组交流,学生以单元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疑难词句,再不会的问题板书提交全班解决;
③ 课堂释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 ④ 重点强调,通过大屏幕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
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 “使„„” 一词多义:国、拂、通假字:曾、衡、拂 虚词:于、以等
重点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评价方式:指名学生以接龙形式翻译全文,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设计意图:翻译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阶段各个环节,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具体内容: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写作思路,把握语言特色。
设计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及语言特色。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到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后得出作者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是使用了大量排比句,雄辩有力、富有气势等。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合作交流、探究的结果。
设计意图:本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思想观点)二是怎样写的?(写作思路、语言特色等)本环节进一步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继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最后教师点拨提升。突破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解决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提升。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合作交流,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进一步理解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五)随堂检测,直面现实
具体内容: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
设计策略:结合历史反思现实。“正是忧患意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忧患意识,大和民族精诚团结,忍辱精进,才在二战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科技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另一方面,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民族复兴虎视眈眈;日本人更是不断寻衅滋事;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的较大灾难雪灾、洪涝、地震、干旱等„„请同学们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交流结果。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这一环节拓展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社会大生活,唤醒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同时随堂检测的教学环节,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事例)六位圣贤——(结论)苦难造就人才
个人—国家(对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
反思重建:
孟子这篇短文是历史传诵的说理名篇,本文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发掘文章的教育意义,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目的?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基于此,自己尝试采用在“导入---诵读---翻译----品读---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通过合作探究仔细品味理解文章内容、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拓展延伸则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