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学
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学
论文关键词:饮食文化 学科 区域性
论文饮食文化的内涵极为广博,但是饮食文化学的研究和构建相对滞后,应该从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不同的领域,开展对饮食文化学的全面研究。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面甚广且与人们13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相关的研究亦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有逐渐形成饮食文化学学科的趋势。
作者认为,正在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学,大致应包括饮食文化史与应用饮食文化两个基本的部分。饮食文化史主要指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研究重点应是历代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以及在全国范围和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传统。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分类,根据研究对象的内容与学术性质,饮食文化史应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所属专门史二级学科下的专门史其他学科。应用饮食文化,则是指饮食文化中可资现实借鉴与应用的部分,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饮食文化及其应用和发展,研究重点应是饮食文化的现实变迁,以及饮食文化的现实应用与嬗变和发展。根据上述研究的内容,应用饮食文化宜归人民族学一级学科所属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二级学科。
中国饮食文化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复杂,并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跨时段研究等特点。饮食文化学主要涉及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考古学、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医学、保健学等相关学科。同时,饮食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又具有长时段和跟踪研究的特点,大致体现在历史研究与现实应用相衔接,以及中国饮食文化悠久历史传统的形成与变迁,饮食文化的合理继承、现实应用与嬗变发展等方面。
剖析饮食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文化内涵,我们应重视对饮食文化学进行分类、分层及注重弄清其内部复杂联系的研究。作者认为,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的历史事实相吻合,中国的饮食文化由56个民族及其先民所共同创造,其主体应是汉族为主的饮食文化,同时包容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因此,中国饮食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具有诸多分支而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以及总体发展过程表现出不同阶段的差异等方面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还吸收了外国相关文化的不少因素。当前,中国饮食文化的改革与进步,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同时伴随与全球华人世界乃至各国、各民族的交流的加强,而得到更快地发展。
中国幅员广大,南北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十分明显。如北方嗜好面食,饮食偏咸;南方喜食大米,饮食味淡或偏甜;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以沿海地区为主的东部地区,与新疆、西藏、云南等西部地区,在饮食习尚方面也存在明显不同,这一点则不大为人们所注意。事实上,中国东南西北以及各地边疆之间,乃至各地边疆与内地之间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明显,由此反映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复杂多元且源远流长的特点。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农业是提供社会产品的主要经济部门,享有丰富农业产品的社会,易于发展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员的贫富差别极为悬殊,社会上层、社会中层以及社会底层之间,其饮食生活的质量与相关习俗的差别亦十分明显。在这样的情形下,社会上层讲究的是“食不兼二味”,并热衷举办可续食数日、菜肴多达数百种的盛大宴席,由此发展出以繁复、高档的菜系为明显特征的传统饮食文化。而社会下层通常仅能以简单果腹为满足,“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反映了封建社会里大部分人以饮食为万事之首,普通百姓以混饱肚子为谋生最大愿望的这一严酷事实。对这一部分人而言,吃饱肚子是生活的最大目的,因此相对忽视饮食卫生以及饮食结构应有的合理性;同时存在食物来源的多样性与食物加工的简单性及随意性,这些都是下层百姓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上述两端饮食消费人群之间,还存在一个由中小地主、自耕农、普通市民等组成的社会中层群体,这一部分人的饮食消费习惯,通常游离于前两者之间。亦应指出,由于历代王朝的崛起兴衰以及封建统治的频繁更迭,导致社会阶层的组成时常发生变动,前几种饮食文化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国饮食文化的若干共有特征。
就地域性差异而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农业为主要经济门类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居民,与内蒙古草原及青藏高原的游牧民族,以及西南边疆和东北部边疆以山居生活为主的边疆各民族,彼此之间的饮食文化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还一直影响到现在。因此,我们应注意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与多层次差异,对不同阶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应分层、分类与分时期来进行研究,切忌列举某一类别的饮食文化,而武断地推定为中国饮食文化的普遍典型。
中国历史有别于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中国数千年历史的发展具有长期的延续性,并未发生过明显的断裂。另外,自秦汉以来,汉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始终保持了主导的地位,以汉族文化为核心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与内涵丰富等特点。此外,诸多少数民族和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又起到丰富层次和扩展多样性的作用。另一方面,深厚的历史积淀,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如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饮食为万事之首的文化传统,深刻地左右了社会各阶层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尤其表现在财富的积累与消费,日常生活的重心与相应安排以及饮食方面的观念和社会习尚等诸多的方面。
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由于缺乏利用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意识与操作的可能性,富裕阶层所积累的财富,或广置田宅或大肆挥霍,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饮食消费。人们所举办饮食活动的规模以及所达到的水平,通常被社会视为是家族财力与兴盛发达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情形下,食物的昂贵与珍稀,以及饮食活动的挥霍浪费,便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人们追求昂贵、珍稀的食物,看重的是拥有这些食物所象征的财富与社会地位,而并非是因为这些食物营养价值极高或滋味超群。如粤式菜肴中重视燕窝、鱼翅便是如此。精心烹饪的鲍鱼,形状酷似饱满的元宝,也因受到人们的追捧而价格飙升。至于富贵及官宦人家园中喜种枇杷,可能是由于枇杷果金光灿烂形似金子,而枇杷果实的滋味相当一般,这些人家则并不计较。汉代的封建帝王,为追求远方的荔枝一类的珍稀水果,不惜动用国家的财力和人力,从岭南等地快速递运至长安,上千里路程数日可至。至于运输所付出的高成本以及由此造成的严重扰民,则较少虑及。小编液压机编辑http://www.xiexiebang.com/ 谢谢
第二篇: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浅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作者:孔维凤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人文精神;和谐发展
论文摘要:本文开始通过对企业文化概念及起源的叙述,得出中国的管理历史比之西方的管理历史要长许多,并且比之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得出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就要融于中国的人文精神并采取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三和”的企业文化发展策略。
中国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建立的市场经济体系后,企业开始接触和学习了西方的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应用在了企业管理之中,但往往是套模式的应用,没有考虑我们中国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与之西方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社会发展已需要越来越多地考虑到所有利益体的共同的和谐发展,而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生产力的发展,更是要考虑到诸多的因素。而作为指导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更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概念的起源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物,是一些实践的总结,是一些精华的提炼。而企业文化更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融合社会文化,而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我们古老中国的管理理念比之西方管理更注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如果以历史文化的沉淀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所指导的企业,那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在“和谐发展”的氛围中为投资者,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一)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什么样的领导者就有什么样的管理氛围,也就形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领导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企业的运行,决定着企业的各个方面,以使企业向目标前进。领导者所管理的主要是工作人,企业远景最终的实现者是工作人努力、辛勤的工作,而怎样理解工作人所需,怎样的激励、领导他们,怎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怎样才能在各方面实现“和谐发展”,这些都来自于领导者对其认识的深度,当他们真正的理解了财富的直接创造者是他们,当他们真正的理解了工作人是不仅需要物质利益,也需要精神发展之后,他们就会根据企业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激励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合作态度,在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之中,铺出一条和谐大道,带领团队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表率作用
要激发团队的斗志,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身先士卒”。最高明的领导是身先士卒,通过自身,散发出达到愿望与目标的热情。员工不是靠以权利管出来的,而是以人性化的关怀与激励团结出来的。当企业领导者带头按制度约定履行职责时,普通员工逐渐达到制度的要求,整个企业人员的行为习惯和行事风格会形成一种高的标准或者是符号,这就是品牌,就是文化。
三、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在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后,渐渐的在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方面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企业文化,从而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着团队,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着。
(一)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
最成功的企业最成功的就是改造人的力量,用一种思想聚集一群人向一个共同目标努奋斗。企业文化以其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追求的目标,引导着去、企业和员工,怎样想问题?如何做工作?用无声的命令和心灵的呼唤,引导着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使之主动的适应健康的、先进的和有发展的社会需求,引导员工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进而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二)企业文化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这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能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就是一种精神激励。它通过文化的教育和感化作用,不断地激活人们的心智,开发潜在智慧,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追求卓越目标,实现成就自我。企业价值观所形成的导向和文化氛围是一种良好的精神奖励。
(三)企业文化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
企业应是协调一致,上下同心的团队,而文化就是一种强力粘和剂,将团队所有人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部凝聚力。成功企业无一例外都具有强有力的凝聚力的。企业是由不同年龄、不同素质、不同奋斗目标、不同理想追求、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精神状态、不同群体和个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主要是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和态度,把企业的宗旨、理念、目标、价值观纳入到员工的思想体系中,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并把自己的思想与追求融于企业的发展中,与企业同舟共济,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理想。
(四)企业文化行为规范的约束作用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规则、制度规范,道德约束等,用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员工,启迪心灵,规范行为,使员工不断地从他律控制转移到自律控制,由外部约束转移到自我约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实现道德升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员工,一个道德高尚的员工,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
总结企业文化的这些作用,概括起来就是“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改造人”是所有文化的内涵所在,是文化存在于社会上的价值体现。通过文化的熏陶,人们才能融于社会,才能进行交流,才能承上启下的发展文化。企业文化的作用亦是如此。通过已形成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使企业的成员在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的环境中,团结一致的去努力奋斗和共享奋斗的果实。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积淀了许多优秀的成分。但同样也混杂了不少的糟粕,因此,中国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即有大量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有阻碍社会发展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凭借着管理者深厚的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文化底蕴,以“和谐”为主题,与时俱进地提炼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提炼企业文化
无论是研究者作为研究使用,还是企业领导者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着组织和企业的长期发展,我们首先就要从企业的现状出发,通过总结、归纳、提炼,我们可以在企业的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和制度方面,来提炼企业在风雨历程中已形成的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二)发展企业文化
发展企业文化,我们还是从精神方面和制度方面及物质方面来适应变化的竞争环境。但在发展企业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把握住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感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把主要精力投向人,大力加强人才工程的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和谐发展为策略建设的企业文化,及时的调整各种战略和决策,于时俱进的发展企业文化,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动力。
(三)建设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策略
和谐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永久主题,要想实现和谐发展,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就要把握住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企业与自然的和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三和”的策略。
(1)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市场经济巨大的活力,同时使得社会中许多的观念也迅速的改变。企业在这种环境之中,要使自己也融于社会文化之中,不仅在规章制度上体现现代化的管理,同时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上更应遵循于时代所赋予的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与时代共步伐。
(2)企业与自然的和谐
企业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与自然的和谐,善待自然。在日益关注环保的今天,将与自然的和谐融于战略决策中,在企业运作中充分实现绿色发展、实现循环经济,必将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更是企业赢得客户,赢得利润,赢得天下的保证。
(3)企业与员工的和谐
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以人为本,努力服务社会,同时,平等对待员工,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创新。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片面的发掘职工体力,更重要的是发掘职工的智力资源,更注重于人的因素。现代社会,人才作为企业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的观念,已广泛为东西方管理界的人做接受。而从本质上讲,倡导以人为本历来是东方管理哲学的专利。从以物为主的管理,转变为以人为主的管理,从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是西方管理理念的发展,在20世纪经历了几次重大的转变后才实现的。而中国几千年的人文精神的积淀早就关注到这点,并已身体力行了。
五、结论
总之,要使一个企业团结成一个整体,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同样,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哺育。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要有完善的治理结构、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管理团队,更要有积极和谐的优秀企业文化。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建设优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更将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推动企业的前进。
第三篇:郭树清主席讲话四--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证监会网站刊载郭树清演讲全文
很高兴参加2012年《财经》年会。我今天演讲的主题叫“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资本市场发展已经讲得很全面了,上次在深圳的一个会议上我谈了理解和体会,感到没有特别新鲜的内容要说,选择这个题目对大家来说也许吸引力不那么大但实际上也还比较重要。在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体系遭到重创,国际投资银行因为盲目追求高杠杆、高收益而广受质疑和非难。有些欧美金融机构由于制造和销售有毒资产而名誉扫地,声名狼藉,在这点上,有点像中国生产“地沟油”的企业黑窝点,形象很差。大家耳熟能详的,如华尔街的著名投行雷曼兄弟、美林、高盛等,或破产倒闭,或被收购兼并,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家自然会关注到中国的投资银行。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对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前景的看法。
一、我国证券业成绩显著,但与国际同业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我国证券业伴随着股票市场的兴起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风雨历程。由于缺乏人才和经验,加之市场不够成熟,早期的证券公司犯了很多错误,绕了不少弯路。2004年8月,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证监会启动了为期3年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在国际危机爆发前,我们及时果断地处置了31家高风险证券公司,许多当时比较有名的证券公司都在其中。解决了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违规委托理财、账外经营等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了行业多年积累的风险。与此同时,逐步建立了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监控、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公司合规管理等一批基础性制度,证券公司监管法规和监管制度渐成体系。
经过综合治理和近几年的持续努力,证券行业的财务状况全面改善。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各项业务平稳增长,产品创新稳步推进,客户服务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所提升。2010年证券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比综合治理初的2004年分别增长了4.45倍,7.81倍和9.98倍。截止今年11月底,109家证券公司总资产1.65万亿元,净资产6240亿元,净资本4633亿元,1-11月累计实现净利润343亿元,全行业连续6年保持盈利。同时,全行业的依法经营、风险管理意识大大增强,合规、风控机制初步建立,内部管理水平也有较大提升。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我国证券公司即使与危机中受到重创的国际投行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第一,总体规模小,对金融体系影响力弱。截止2011年11月底,我国证券全行业总资产不到高盛公司的三分之一,净利润与摩根士丹利一家公司相当。中国金融业总资产现在是100万亿元,其中90%归商业银行,5%是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只有2%左右。从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行业集中度来看,前五大机构总资产占全行业比重,银行业为52%,保险业70%以上,证券业为26%。好处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不用担心会有一家中国本土的投资银行,会达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第二,融资渠道窄,业务拓展能力差。金融危机前,美国主要投行财务杠杆率高达30倍以上。危机后经历了快速大幅的去杠杆化过程,水平维持在13倍左右。与国际投行相比,我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有限,负债业务很少,负债规模不到1800亿元,而且90%为债券回购等短期资金融通,全行业杠杆率只有1.3倍,财务弹性很小。
第三,专业服务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我国证券公司以提供通道性质的服务为主,证券经纪、承销保荐、证券自营等三大传统业务约占总收入的80%,其中代理证券买卖的佣金收入占60%以上,且业务、产品同质化经营、低水平竞争问题突出。证券公司创新能力、专业服务水平明显不足,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难以满足我国实体经济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第四,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不完善,高端人才匮乏。投资银行行业是知识密集、人才集聚的行业。我国证券公司缺乏长期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证券公司经营行为、激励行为短期化,不注重战略投入,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第五,更为重要的是,研究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的水平,无论是对宏观经济,还是对行业、对公司的分析都非常薄弱。当然,有的公司、个别专家做得还不错,但是在市场上、社会上的影响都很小,没有形成足够权威性的地位。总体上来说,我们的投资银行难以形成价值投资的引导作用。对比看看国际投行,差不多是对现实经济最权威的研究机构,至少是可以和大学、政府的研究部门能够并驾齐驱的。比如刚才所说的高盛,金砖四国、五国,现在新兴市场七国、八国等等,都是他们提出的概念。可是,我们的情况就差得比较远了,投行的研究水平比较低。
比如,我们老说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很大,国债市场会崩溃。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大家都知道评级降低以后,美国国债近况改善了,筹资成本反倒降低了,收益率没有提高。
欧债危机也是一个例子,我们有研究说,欧洲经济已经一塌糊涂了,迫切需要新兴市场国家去救市。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欧洲和美国一样,人均GDP还是在4万美元左右,即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也还是中国的许多倍,我们对这些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很不准确。
对国内经济的判断也有类似问题。今年国家实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恢复常态,经济增长速度逐季有所回落,这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很多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减速问题相当厉害,很可能会硬着陆,明年甚至会低于7%、8%,把问题说得很严重。其实对我们的经济增长来说,速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我们要同时强调速度、结构、质量、效益、安全、环保多个方面,综合多个因素来进行考虑,综合地进行衡量,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中国经济速度降低一点,我认为是一个好现象,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的一个标志,绝不是中国经济走下坡路的一个标志。
再举一个例子,这几天吵得很厉害的“人民币汇率连续10天跌停板”,我们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觉得这不得了。其实,什么叫跌停板呢?每天设定上下浮动的波幅是0.5%,千分之五,按照6块钱算的话就是3分钱,超过外汇中间价3分钱就叫跌停板了,而在这个水平上,美元供给是巨额的,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所以,10天要串起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仅没有贬还略微有所升值。怎么能解释为外资抽逃,全球看空中国呢?
二、证券行业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最好的发展机遇。“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到,要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其中特别提到“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这些要求不是凭空提出来的,恰恰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方式根本转变的客观需要。可以说,资本市场发展迎来了一个最好的历史时期。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服务机构——证券公司,也将面临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当然,对于投资银行来说,也有一个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
首先,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证券业未来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现在“十二五”规划GDP年均增速将维持在7%左右,这个水平在全世界经济体里面也是名列前茅,中国仍将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体之一。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时期,证券行业通常都能获得快于经济发展的超额增长。研究显示,美国从1967到2000年,GDP增长11倍,同期投资银行业净收入增长了57倍;日本从1961到1989年,GDP增长19倍,证券业净收入增长了38倍;这个特征在我国还没有充分显现,从1998到2010年GDP增长了4.7倍,而同期证券业净收入增长了6.3倍。第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证券公司提供了巨大的舞台。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生产要素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有序转移和合理流动,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进一步强调了结构调整。在此过程中,证券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其中介服务的独特优势,为企业投融资、并购重组、管理升级、财务顾问、技术进步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
第三,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证券公司既是建设者也是受益者。证券公司作为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本身就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建设者。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将丰富产品种类、完善产品结构,同时也会改善证券公司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比如将来债券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如果广泛推行柜台交易,探索尝试做市商制度,将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在做市业务中的议价、定价功能,收费模式和风险管理方式也将随之改变。我们刚刚开始实施的融资融券业务,还有股指期货业务,已经揭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四,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期待证券公司开发出更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要的产品。经济的增长必然带来居民财富的增长,居民财富不断积累必然产生财富管理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0年人均GDP按现行汇率算4382美元,各项存款余额已达71.8万亿人民币。同时,我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老百姓不会满足于储蓄存款收入,期望提高资金回报。这将是证券公司深化金融服务,升级换代理财产品的重要契机。证券公司可以根据城乡居民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投资偏好等不同情况,开发出适当的、多元化的产品,进一步为储蓄转化为投资提供新的渠道,满足居民的理财需要和实体经济的融资需要,保障人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第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证券公司发挥重要作用。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十二五”的重要任务,已经写入了纲要。养老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社会保险基金规模越来越大,需要证券公司提供一对
一、特色化的证券研究、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满足保值增值需求。在过去10年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年均投资收益率达到9.17%,是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例子。如果其他基金也能学习社保基金的例子,对国家、对这些机构、对我们每个人,都有莫大的好处。按照国家已经公布的计划,明年社保方面改革的步伐还会进一步加快,比如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明年会做到全覆盖,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还会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水平也会不断提高,随着财政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具体提高多少,还有待人大批准决定。还有就是地方社保基金,到今年年底积累的余额大概有2万亿左右,现在分散在各省,没有统一管理起来。需要考虑如何用于像全国社保基金这样的一个投资途径,如何组织起来,设立或者委托一个专门投资机构来做。全国住房公积金累计已经缴存了3.9万亿,其中1万多亿贷款贷出去,余额还有2.1万亿,这也是非常巨大的一笔资金。另外,如果预算节约下来的钱可以积累进入一个特殊的投资基金,对国家、对市场、对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是有好处的。上面讲到这五条都是我认为中国本土投资银行,包括合资投资银行发展的巨大潜力之所在。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什么是国际一流的投资银行?没有现成的标准。但首先,作为一个行业,应该与我国经济实力、资本市场规模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相称。目前我国GDP总量和股票市值均居全球第二,债券市场总量排全球第五位,其中企业债排全球第三位,这个水平不低。但是我们投资银行距离这个排名还是相差很远。第二,作为金融服务主要提供者,应当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投资融资、资产定价、财务管理等需求。说到定价,大家批评我们的股票发行机制,说为什么定出价格这么高?这其中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与我们的券商有很大关系。怎么能够合理定价,你们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第三,作为投资银行个体,在国际市场上能够有那么几家占据一席之地,能够与国际投资银行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至少在中国大陆和大中华地区这个市场上,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什么是中国特色?我想也有几条。一是一定要吸取西方的经验教训,始终牢牢树立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原则。任何时候我们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都不能搞成一个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机构,那是死路一条。二是实行良好的公司治理,要有良好的权力制衡,股东很重要,但各方参与者、利益相关者,包括工作团队之间的制约同样都很重要。三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敢于担当,而不是像有些西方投资银行那样——赚钱的时候都来了,承担责任的时候一个也找不到。这是被公众强烈批评的。我希望我们中国投行不能重复这个道路。四是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特别是要强调团队精神。投行强调重视人才,这没有错,骨干人才一个人上百万、几百万的年薪很高。但是我想投行与其他行业都一样,必须强调团队集体主义精神,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这个投资银行是难以存在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五是要认真履行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我们投行一定不要忘记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全国扶贫会议刚刚结束,讲中国还有1亿多的贫困人口。我们的生活和收入水平与1亿贫困人口相比,已经是非常高了,所以一定要考虑到社会责任。这里我不展开说。有的机构,有的券商已经做得很不错,包括两个交易所做得都不错,无论是走访贫困地区,了解社会需要,还是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我觉得应该继续发扬。六是要保持朴素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人民群众。以上看法当然不一定都对,仅供大家参考。
具体来说,建设一流的国际投资银行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行业整体抗风险能力。要扩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通过IPO上市,壮大资本实力,同时打通债务融资渠道,夯实财务基础,增强财务弹性。坚持市场化原则,在控制风险前提下,鼓励行业兼并重组,整合行业资源,做大做强。鼓励行业差异化发展,形成综合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特色化经营共存的业态。第二,要切实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商业银行这些年在“以客户为中心”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相比之下,投资银行需要改进的方面总体上还要大一些。我觉得应该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做好投资者服务工作,总体来说我们对投资者的服务其实是比较差的。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细分客户,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把最合适的产品卖给最合适的人。比方说推荐投资产品的时候,蓝筹股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收益率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几,分红可以达到4%、5%,可是这么好的产品却少有人问津,我们的中介机构也少有推荐。成熟市场成分股与大盘的平均价格十分接近,我们却差距甚大,势必应当缩小。这也是我们券商、投行的任务,要让投资者,无论机构还是个人,在投资时要有长远的、根本的价值增长的考虑。
第三,推动行业创新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要完善创业板,搞好场外市场建设,做好融资融券业务,以及股指期货业务等等之外,还应该研究探索一些新的产品。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的,鼓励发展和创新多元化的投融资工具。加强对高收益债券,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的高收益债券,地方政府债券或市政债券等固定收益类新产品,国债期货、资产证券化等衍生产品以及做市商等交易制度的研究设计。二是提高对创新事物的容忍度,合理确定创新失误与违法违规的区分和处理原则。积极研究创新产品和业务的激励保护机制,提升行业的创新动力。三是支持自律组织对证券公司创新的专业评价,加强交流,共享经验,积极推广创新成果。
第四,“以我为主”,稳步扩大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支持有条件的公司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继续按照我们对WTO的承诺,积极引进先进公司,及其经验和人才。要特别注意利用我们拥有香港、台湾这样高度国际化经济体的条件,做好投行、理财、合格机构投资者、跨境人民币支付结算,以及资本项目的双向开放等方面的探索。第五,完善监管方法,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探索符合我国宏观形势的监管制度。完善净资本、杠杆率等指标管理,加强对风险的及时预警,审慎评估和有效处理,守住不发生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六,要加强服务,放松管制,改善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我们正在结合《证券法》、《基金法》的修改评估,以及其他一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进一步缩小行政审批的范围,下放一部分行政审批的权力,提高保留行政许可的工作质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2011年即将过去,在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增长潜力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发展的主基调不会改变,只要我们提振信心,抓住机遇,创新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本文是作者2011年12月15日在财经2012年会闭幕式上的演讲,根据录音整理。)
第四篇: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稳健的发展,在外得益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在内则得益于公司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
房地产文化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经验与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性的文化,是整个房地产经营开发的灵魂。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而且可作为对付模仿的最有效、最坚固的堡垒。为此,强调员工价值理念的塑造与培育,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升华具有特色的价值理念,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也就是说,企业的文化理念,必须突出两个统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统一。以此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两个统一的认识,拓宽了企业文化的新内涵,形成了公司的八大价值核心:(1)战略目标:全力打造行业的品牌。(2)发展宗旨:关注客户需求,遵循自然规律。
(3)企业方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和员工个人发展的兼顾并重。(4)企业精神:团结敬业、尊客守信、务实高效、创新发展。(5)营销理念:传播先进理念,打造一流产品,提供细致服务,培育忠诚客户。(6)人才方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7)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8)工作作风:快乐工作,敬业奉献,团结协作,敢于负责。
文化所具有的独特亲和力,可以将具有相同文化修养与文化追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取得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达成有效的沟通,建立起与顾客的亲密关系。企业文化的经营创新,可以真正为顾客提供独特的附加利益和生活价值,超越顾客的期望值和满意度,从而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美誉度,也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文化积淀和品牌提升。
第五篇:建设有公安特色廉政文化
建设具有公安特色的廉政文化,发挥其对人塑造、意识导向、和直接抵御腐朽文化的特有功能,对于提高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安民警的免疫力,纯洁执法主体;对于在警营中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优化执法环境;对于把从严治警、执法为民的各项要求变为全体公安民警的共同意志和行为准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市纪委、市
直机关党工委、纪工委的指导和帮助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遵循“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始终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丰富民警生活、武装政治头脑、强化素养建设、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构建和谐警营、推进公安交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有效载体,形成了党委决策、纪委和相关部门牵头、全队上下积极参与的廉政文化建设大格局,从而有效预防了民警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实现了队伍“零违纪”的管理目标,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支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五块国家级荣誉牌匾,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支队党委还连续十年五届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还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3次。我们的主要做法就是在“六个抓手”上狠下功夫:
一、以日常教育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多年来,我们坚持每年“抓住一个重点,选择一个侧面,开展一项主题教育”,大力开展廉政教育,弘扬廉政文化意识。先后开展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开门大接访”、“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系列教育活动,每项教育活动均不少于半年。在深入开展爱民实践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窗口单位民警分期分批深入贫困农村,开展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星期的“三同”活动。“三同”让农民得实惠,更让民警受到了刻苦铭心的教育,而且使全队民警始终坚定“怀平常心,说平常话,办平常事,做平常人”的信念,保持了警民关系的“零距离”。同时,支队还坚持每周一支队集中学习和每周四支部集中学习雷打不动,或是观看反腐倡廉、案例剖析光碟,或是通报国内、省内、市内民警违法违纪案件,坚持经常性的警示教育。还通过发廉政手机短信、使用廉政文化屏保、摆放廉政警示语录牌、设立廉政建设工作的网页等形式,加强廉政氛围的营造,适时提醒广大民警严于律己,警钟长鸣,不断巩固教育成果,引导民警争做廉政模范。
二、以“学习型警队”创建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为汲取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我们开展了创建“学习型警队”活动,成立了建设“学习型警队”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建设“学习型警队”的实施意见》,在民警中大力倡导读书学习的风气。近年来,支队坚持寓学习于工作中,寓教育于活动中,积极向民警职工推荐重点书目100多个,组织读书演讲报告会28场次,上学习园地交流读书心得体会620篇,每届“全民读书月活动”民警平均购买书籍3册以上,每年人均订阅各种报刊、杂志5.2份。为使民警能够系统地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制度、规定,我们编印了《廉政建设文件选编》、《交通警察行为规范手册》、《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手册》、《争创“无违纪基层单位”活动应知应会》、《廉政短信集锦》、《润物无声集》等资料发到每一位民警、职工。此外,还通过逢升(进)必考、逢训必考、逢学必考的办法,促进全队民警认真读书学习。一大批民警通过自学、函授等提升了学历,如今,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已占全队民警的82.5%,有5人被省交警总队吸收为“全省交通事故处理专家库”成员。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型家庭和学习型标兵,有一户家庭被评为全国“学习型”家庭标兵户,支队今年还被市里推荐为“学习型”先进单位。通过上述寓教于文、寓教于学、寓教于考等形式,让全队民警走向睿智、走向廉政,提高免疫力,增强战斗力。
三、以身边典型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支队面向基层、面向一线民警,挖掘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在支队和各大队办公楼的醒目位置都悬挂一幅光荣榜,用身边人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和民警,积极营造争先创优和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先后推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公安部二级英模、全国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省劳模、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各类先进典型32人,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使全体民警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如被誉为“马路桩子”的延平大队一中队民警吴永尧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他长年战斗在第一线,来一人纠正车辆违章7万辆次,每天纠正交通违法行为达20起以上,是全中队纠正交通违法行为最多的,没有接到一个群众对他不廉不公的举报或投诉,“五一”前夕,吴永尧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前些年,当各种殊荣接踵而至后,针对少数民警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支队即以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组织奖牌巡展,让民警面对奖牌庄严宣誓,并同步开展“忆队史,珍惜荣誉;看今朝,再创辉煌”主题报告会等活动,民警们普遍反映:“收到了比十次说教意义更大的效果。”此外,我们还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反面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了“三珍惜”教育,引导全队民警增强珍惜工作岗位、珍惜过去荣誉、珍惜幸福家庭的自觉性。开展了“看警示、记警句、敲警钟”为内容的警示教育,组织民警观看典型案例警示片,背诵立身
做人的名言警句,落实提醒诫勉谈话制度等措施,告诫民警职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份之想,永葆廉政本色。
四、以文娱活动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警营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警营文化来挤压不良风气的生存空间,铲除腐朽文化的滋生土壤,不增强民警勤政廉政意识。为此,我们每年都要适时举办廉政书画摄影展览、廉政演讲比赛、廉政知识竞赛、廉政征文活动,紧跟时代步伐,时刻唱响时代主旋律,使全体民警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营造了“廉洁从警光荣、违法违纪可耻”的浓厚氛围,实现了文化育警的目的。在今年牛年的元宵晚会上,由于80%以上的节目与廉政文化有关,90%以上的文艺节目由支队机关各支部自己编排,100%的演员来自支队民警、职工、家属和小孩,尽管节目质量并不一定十分高水平,但实际效果相当明显,广大民警在笑声中接受了教育、警示、鼓励与鞭策,在掌声中领悟了做人的准则和人生的真谛,在喝彩声中分清了是非、荣耻。为庆祝建党88周年和建国60周年,支队举办了一场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展风采、促和谐”书画摄影作品展览比赛,共有来自支队机关及10个县(市)交警大队选送的129件各类作品参赛,有33幅作品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全队民警的集体荣誉感,极大地振奋了队伍的士气,极大地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五、以警务公开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近年来,我们采取设立局域网、公示栏、公告牌,印制材料汇编、卡片,借助新闻媒体,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行政务警务公开,努力打造公安交警廉政新形象。一是实行行政执法公开。在车、驾管办牌证大厅和执法室窗口,详尽公开群众关注的行政处罚、行政收费、行政许可的程序、标准、依据等内容,方便群众办事,维护群众的利益。二是实行内部事务公开。主要是人事选拔任用、经费支出、基建工程、大宗物品采购、重大事项、重大决策以及内部干部职工关心的事情,充分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实行廉政规定公开。主要公开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依靠群众的监督,促进纪律制度的执行。通过推行政务公开,拓展了监督的途径,促进了勤政廉政,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我们推行政务警务公开的做法,还在全省公安机关纪检监察会议上做过经验介绍,受到一致好评。
六、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廉政文化建设
依靠制度预防腐败,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围绕公安交警部门行政执法、行政收费、行政许可和内部人、财、物管理等权力运行过程,制定了一系列制约防范制度,逐步形成了公安交警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近年来,先后补充完善了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要求标准高、运用时间长、易于遵守、便于操作的各类保廉制度30余类100多项。如在行政执法上,建立推行了相对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行政处罚程序分离、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控制办法、行政执法监督等制度,促进了文明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防止了以权谋私等问题的发生。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我们制订出台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绩效考评办法》,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近年来,我们对执勤执法不规范、服务态度不好、着装不符合要求、上班迟到早退等问题,实施诫勉谈话13人次、批评教育38人次、扣绩效津贴75人次,较好地形成了用严格的责任追究来促进制度落实的良好局面,至今实现了连续9年多队伍“零违纪”的管理目标。
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我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公安交警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新的发展,铸就了一支“有第一就要去争取,有红旗就要去高举”团队精神的交警队伍,文明建设一年一个台阶,工作业绩一年一次翻新,先模人物一年比一年更多。今后,我们要以这次市直机关廉政文化建设会议为新的起点,更加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并着手在支队机关大院建设一个廉政文化长廊,积极探索积极向上、富有时代精神和公安特色的、久经不衰的警营廉政文化新路子,为海西绿色腹地跃升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