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版三国 经典语录(精选)
《新版三国》经典语录
—ZXM 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这乱世中,只有强者才配谈仁义,弱者只有被抛弃
自古以来就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从表面就能看得出来的,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我曹操,可是今天那,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 智者虑远,见微知著
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1.成大事者,需有志士仁人相助也!大业之本,首在英才 2.曹操,有魄力——舍命刺杀国贼;有口才——一张利嘴天下无敌;有远见——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逃命时什么都不带 3.贤臣择主而事
4.取天下之道在于权谋,权谋所至则英才毕集,上有贤君能臣,下有精兵强将
5.察言以观色,察事以观人
此人既非囊中物,也非池中鱼,他暗怀大志,岂能为我所用 骄兵必败
做人要果断。要杀便杀,犹犹豫豫,搞得自己很痛苦
成大事者不可无钱,却又不完全在于钱,首先是人。得一英雄,胜过万金 不可瞧不起人 1.呆徒莽汉,竖子枭雄,不足以论大事 2.祸物不可占也 3.人心恶毒
4.小心美人计——吕布与貂蝉 5.出师有名,三思后行 用人不疑,重在疑人不用 一山难容二虎
成大事者不可失信,尤其是对小人 一日纵敌,万世之患也
要果断,不可受妖言惑众,尤其是在关键时刻,要快刀斩乱麻1.假的,有的时候比真的更真 2.天下人都让曹操给吓怕了 3.出入万军丛中,犹如观鱼赏花 4.诚可求贤
5.在下五尺开外,便觉一股英雄气扑面而来
孔明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建功,方可有望
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不涉他人内政
1.有些事不可做,就真的不能做
2.但凡想对付某个人,就要了解他最想得到什么
3.于百万军中,取敌方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
4.所有的千秋霸业,无不是在山穷水尽的时候开始的,我们已经渡过了最危险的关头,此刻,此刻除了项上这颗头颅,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们失去的了,只能天天向好,蒸蒸日上 5.旌旗所向,望风归降
聪明,人皆羡之;智慧,更属难能可贵。有计,你若看破,当装作未看破,依然中计,此谓大智若愚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智者既能奋发不休,就能尽人事顺天命
第二篇:品三国语录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
叱咤风云的英雄,反抗传统的叛逆,文采风流的才士,权诈忌刻的奸臣——田余庆对曹操的评价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曹操
第三篇:新三国观后感
新三国观后感
先考虑如何会失败,再考虑如何取胜
知人善用,避其短,则其长处而用之。
看过新三国第13、14集,有以上小感。曹操以兖州为大本营,准备大举进攻陶谦与刘备共守的徐州,有谋士提出,此时进攻徐州,只怕吕布会借机攻占兖州,如果兖州被占领,那我们就失去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听取了意见,但仍意在攻取徐州,只是加强了兖州的防守。结果发兵进攻徐州的同时,吕布进犯兖州,此时,曹操果断决定,回防兖州,放弃徐州,随后将吕布军击退,守住了大本营。曹操虽然先前失误,但最终还算是听取了第一句话。
第14集,刘备之后也遇到类似情况,曹操之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密令刘备进攻袁术,刘备担心自己出兵打袁术去了,吕布会趁机反叛,占领徐州,这样很可能会失去大本营。但最终他还是决定进攻袁术,单派张飞留守徐州,张飞性情单纯,想事情简单,容易冲动,结果留守期间,被吕布攻进城来,占据了徐州。这里小说一下我对张飞的看法,这样的人可以在别人手下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但却不能自己成就大业,最多可以独霸一方,但最终会被人消灭掉。所以说,这时候,刘备让张飞留守徐州,是刘备的失策,不善用人,一个人具备某项才能,就让他尽最大发挥它的那方面的能力,而尽量避其短处。
刘备这里就犯了类似错误,导致其徐州失手,失去了大后方,最后只能选择寄人篱下了。试想如果当初刘备如果不犯这种错误,又怎么用等到后来那么久才有荆州。有人说,刘备那时如果选择不打袁术,守徐州,袁术或者别人也会来进攻徐州的,但是,你主动进攻袁术对自己却没有好处,只会削弱自己的实力,让别人渔翁得利。你守而不攻,起码可以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静观时局,伺机再动。
《新三国》观后感
关羽不如刘备高,蹙眉眯眼多思考;
张飞娇憨兼甜美,十八诸侯开心宝。
孙策一口东北音,容貌倒比吕布老;
曹公喉中常带痰,人大代表做报告。
新三国有八处超越老三国
一、编剧功底更深厚。
老版三国台词过于生硬,每一句都太固定。多一字少一字都会影响剧情发展;新版三国则不然,台词灵活多变,贴近生活,全是大白话,演员闭着眼睛不看剧本也能对付过去,多几句少几句都无所谓,大大减少了演员负担。
二、塑造了全新的张飞形象。
老版张飞太过阳刚,与原著豹头环眼势若奔雷的大将形象太过贴近,没有丝毫创新性;新版张飞则参照史实,还原了张飞儒雅的一面,新版张飞生的肥头大耳面白如玉,既有弥勒佛的慈悲像,又像发福后的贾宝玉一样的眉清目秀,词汇量也更加丰富,经常冒出大耳瓜子、透明窟窿等精彩词句,还效仿曹建斌,在战场上客串开设百家讲台,解释了三姓家奴这一典故的来源,得到了吕布、何润东等听众的好评。
三、揭露了刘备阴险的一面。
刘备乃世之枭雄,外表忠义实则城府极深。老版刘备由于表演太过逼真,竟使广大观众收到蒙蔽,将刘备伪善的外表信以为真,更加助长了刘大耳的忠义虚名;新版则将刘备的奸诈演绎的更加表面,刘备不论吃饭说话,天天都是一副阴险嘴脸,说话阴风阵阵,使观众们进一步看清了刘玄德伪善的真面目。
四、新版曹操更加可爱。
老版曹操太过正经,眼神过于凌厉,且城府太深,许多心思都需要观众细心琢磨才能明白,谋杀了观众们过多的脑细胞。新版三国则改变了这一弊端,曹操在行动之时,都会细心的向身边的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同步开设百家讲坛,将自己或对或错或原创或剽窃或弱智或高深的智谋解释给大家听,句句将争夺天下挂在嘴边,令人看到一个更加平易近人、心口如
一、肚子里不存话的优秀政治家形象。
五、塑造了很傻很天真的司徒王允形象。
老版司徒太过阴险,商量个事情都要屏退左右,密室详谈。太符合一个朝廷重臣、高级政客的形象,毫无创新,实在不讨人喜欢。新版司徒则每天在上下班途中及聚餐时谈论国家大事,胆略过人,不怕揭发不怕举报,闻喜讯则雀跃,见董卓则心惊,真是一位忠厚老实令人尊敬的长者。
六、颠覆了吕布狂傲无智的形象。
老版吕布彪悍骁勇,但有勇无谋见利忘义。这一点猫友们争议很大(看来是转自猫扑的点评~)。新版吕润东则谦虚谨慎,毫无野心,说话细声细气,走路扭扭捏捏,偶尔杀杀人,灭灭门,谈谈恋爱,对第二任义父的话言听计从,面对敌人的辱骂也毫不惊慌动气,仍然谦虚求教,问明骂自己的典故出处,实在是一位谦谦君子,怎能不超越原版呢。
七、更加突出了孙权的地位。
老版中,孙权只是在小霸王孙策意外早夭的情况下偶然即位,显示不出其王八之气。新版中则一改前作,让我们惊喜的发现孙权童鞋即位绝非偶然,原来从九岁开始,孙权小童鞋就在幕后指点江山,指挥父亲和兄长南征北战,打下江东基业,江山不传给他,简直天理不容,猫扑上称其重要地位绝不亚于后世的李世民。
八、成功塑造了刘三刀这一前无故人的无双猛将形象。
高氏三国志载:刘三刀,不知何许人也,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三刀之内,必取敌首。曾欲于虎牢关前阵斩吕布,惜为袁绍所阻,令吕布逃过一劫,刘关张等竖子成名……
老版三国竟然遗漏了这么重要的人物,尝令人扼腕叹息。今日高版三国刘三刀三字一出,众三国迷无不内牛满面,掩面而泣,大长见识,叹服高稀稀导演之经天纬地之才也。
此外,新三国亮点还有很多,希望大家共同交流。
第四篇:新三国影评
今天终于把新版三国看完了95集!
首先我说说哪些论坛上面的观后感都是在骂这部电视,说没有老版三国拍得好,这点我就首先否定,哪些为什么要把新版跟老版来做比较,这里首先就是对新版的不公平,因为老版已经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人都没看过原著,就拿老版做产考来说新版(公平吗)?还有个时间跟人物都已经不同了,下面我解释一下时间人物,时间就是老版拍的时间是1990年,而新版的是2010两者相差20年,下面说说人物了,拍戏的导演,在戏的演员,看戏的观众,都不一样了,首先是导演对戏的理解肯定跟以前的导演不一样(换十个十个都不一样),然后是演员跟导演一样换了他们对人物的理解也跟以前哪些演员肯定也是不一样的(换十个十个都不一样),最后说说观众了,观众里面有看过老版的也有没看过的,首先从时间上来说20年前人们的审美观跟20年后的审美观肯定不一样了,而且新版三国拍出来主要看的人群是70.80.90后看的,你们说说新版拍出来跟老版一样里面很多文言文跟一些古话,他们会看吗,能看懂吗,看起来累吗,所以新版里面大多都是简单易懂的白话,这样看起来才更轻松。如果新版跟老版拍出来差不多一模一样,很多人又会说什么没新意之内的话了!
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说说我对这部连续剧的观后感,主要说说演员,其实开始我觉得陆毅来眼诸葛亮这个角色根本不合适,陆毅看上去太嫩了,但是恰恰相反看完我对陆毅演绎的这个角色最满意,因为他把诸葛亮的神演的太像了,而且在化妆、服装方面也很合适。下一个就是我三国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曹丕,他的扮演者是于滨,以前也看过他的一些作品都是比较正派的角色,没想到他既然把曹丕演得老奸。下面说说他父亲曹操的扮演者陈建斌,陈建斌来演这个人物不错, 说真的, 把枭雄的气势体现出来了, 原版的曹操可以看出足智多谋, 但是没有新版那么有气场。下面说说赵子龙的扮演者聂远,这个人物跟演员我都喜欢,他把子龙的忠勇演得敲到好处,刚刚好不夸张,而且特别帅,这也是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下面说说吴国的孙权是张博演的,说实话吴国里面我就只喜欢张博演的孙权,他把孙权的忧虑跟果断演得相当的好!吴国还有一个鲁肃霍青演的,鲁肃足智多谋,鞠躬尽瘁在他的表演下很接近原著人物,再其他版本根本的三国里面看不出来!
这就是我个人的对新版三国里面演的最好的几个人点评了一下,其他人也演得不错,还有我们没看到的导演也相当的不错!最好没我在这里推介这不连续剧,没看过三国的可以看看,理解理解这个名著
第五篇:新《三国》得与失
新《三国》得与失
新《三国》播出以来,一路伴随的有板砖,也有鲜花。其中,“板砖”代表说:“老《三国》缺的是金钱与技术,新《三国》缺的是才华与艺术。”“鲜花”代表说:“新《三国》不是纪录片,有能耐你来拍。”
得:场面恢弘 创作认真
从直接的视觉效果和剧情层面来看,这部剧比较好看,能够吸引人一集一集地看下去,新《三国》的场面壮阔、气势恢弘,特别是战争场面,真实与惨烈交织的宏阔画面,充溢着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观众怦然心动,这点值得肯定。从新《三国》的效果看,导演下了大工夫,创作态度相当认真,宫室格局设计精湛、大气,装潢格调古雅、脱俗,舞美、服装注重色调的搭配与审美效果,这些都体现出创作群体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精神。
人物事件符合史实
说到人物塑造,作为名著重拍,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是关键所在。仅从目前播出的部分看,新版《三国》中的主要人物基本上是符合史实的。比如:陈寿在《三国志》中所写曹操的“雄杰明略”,刘备的“弘毅宽厚”,关羽、张飞的“万人之敌”,袁绍、刘表的“外宽内忌”,吕布的“有勇无谋”,董卓的“暴虐不仁”等,在新版《三国》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现。其中以董卓、王允、郭嘉、荀彧、袁绍、袁术、刘表、貂蝉等形象最为成功,与老版《三国演义》相比,各有所长,难分轩轾,而吕布、陈宫形象的塑造,则更为引人注目,可以说超过了老版《三国演义》。吕布的形象不仅外貌英俊,气质不凡,符合„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形象定位,而且其重情的特点,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价值取向,也颇能打动青年观众群体的内心。贯穿全剧的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形象,虽也有新意,但与老版《三国演义》相比,则稍逊一筹。这并非新版演员表演不出色,而是因老版相关形象太突出了,先入为主,难以超越。
失:部分细节画蛇添足
相对旧版,新版《三国》增加、改变了很多细节,其中有点睛之笔,有利弊参半的地方,也不乏画蛇添足之处。如“三英战吕布”这个精彩细节,新《三国》花了相当大的工夫,其利是比老版细致、好看、精彩,但在《三国演义》原著中,张飞与吕布的武艺谁高谁低,并不明显,二者胜负难分,而按新《三国》的表现,如果关羽不出战,张飞就被吕布刺死了,这固然突出了吕布的武艺高强,但却贬低了张飞的武艺。这不符合原著的本意。此外,不止一次出现的曹操撒尿的镜头,属于败笔,并且有碍观瞻,颇为不雅,完全没有必要。还有剧中吕布和貂蝉的戏份中明显影响了吕布英雄气的弘扬,貂蝉为国献身的思想境界也随之降低了。
部分改动有遗憾
该剧删去了一些原著中的精彩情节令人遗憾。如“白门楼吕布殒命”这一场,新版《三国》中,吕布被万箭穿身,视觉冲击力固然大于原著“缢死”的情景,但是吕布、曹操与刘备三人对话细节的丰富内涵与刻画人物性格的特殊作用却不见了。这个情节在《三国志·吕布传》中就有细致描写,三位英雄的对话揭示了其各揣心腹事的复杂心态:吕布求活心切,以利诱惑曹操;曹操爱吕布之勇,动了用他之心;刘备担心吕布为曹操所用,使曹操如虎添翼,又不便明言,故以前车之鉴提醒,终于促使曹操杀了吕布。在斗智对比中突出了刘备的过人智慧。
最后,无论以何种艺术形式表现《三国演义》,“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是要坚持的,绝不能颠倒过来变成“拥曹贬刘”,那就是对这部世界名著的误读与曲解。因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誓词——“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是具有超越历史时空的思想价值的。新版《三国》淡化“桃园三结义”这个重头戏而让曹操先出场,有损于原著的思想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