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食堂里的小故事
开头引语:
怎样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的生活质量和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让干部职工更加感受到“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氛围,如何对职工食堂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管理,一直是围绕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一块心病。场景一: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尤其对那些离家远的干部职工更显重要,为此,局领导高度重视职工生活,决心要把职工食堂中餐问题解决好。特研究决定从5月份开始,职工食堂由局(分公司)自主经营,并由办公室牵头管理食堂,把职工食堂建设作为工作大事,彻底解决职工一日三餐问题,多次的党组会上也提出把改善职工的伙食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和谐企业的一件大事来抓。
职工食堂难,难在细微末节的管理上。因为食堂涉及员工们的吃、喝、用等一系列问题,通常被认为是好吃难管不讨好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之下,办公室作为牵头部门,广泛听取不同意见,借鉴其他单位先进经验,不断完善食堂管理制度和提高菜品质量及服务水平。首先我们从改善食堂的硬件着手,对食堂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请看场景二:
“职工食堂改造一新,倾注了局领导的心血,体现了局领导对员工的关爱之情,同时为大家营造一个舒心的就餐环境,让员工吃得安心,工作起来更加有劲,也更加凝聚了人心,赢得了赞誉。
请看场景三: 新食堂,新气象
干净的地面、洁白的桌面、方便的指纹机、高档的消毒柜、省力的送菜车、醒目的显示屏,装修一新的职工食堂5月8日正式开办职工工作餐。
紫荆兄弟再次来到食堂就餐,咦,走进食堂就看见显示屏的中餐菜谱,今天有四荤三素一汤,哗,都是喜欢吃的菜,一看前面有十来个人正在等着排队,唉,心里想前面有这么多人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可是一眨眼工夫,前面十几位都打完了饭菜,哇,怎么这么快呀,哦,原来是穿着整齐的服务员熟练地在装菜,还有高效方便的指纹机不到1秒钟就完成了消费确认,真想不到这么方便。今天的饭菜真好吃,还配有水果,真韵味!
“现在每天到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来晚了还买不到,准备的饭菜卖得一点不剩,这几天我们总是忙到晚上九点多钟还不能下班。”李总原来的顾虑终于放下了,一脸欣喜的笑容。
首先,职工食堂以自助餐的形式,副食荤素搭配,且有可口的汤类,供大家选择食用,做到了一日三餐巧搭配,一周食谱不重样。其次,提倡文明用餐,实行饭价公开制度。针对就餐问题,该社领导班子严格按照职工意见和要求,在软件服务和饭菜质量上下工夫,实行饭价公开,做到先记账、后打饭,自觉执行食堂用餐制度,每月两次定期清账,专人负责,接受大家监督。该社还开垦了小菜园,每日均有纯绿色无公害食品进入食堂餐桌,既美化了工作环境,又有效降低了饭价。通过每月的职工测评,满意度显著提高,从此众口不在难调,职工食堂真正成了“职工之家”。
新食堂里的小故事
刚刚装修一新的食堂最近人气很旺,每天都是生意爆满,人满为患。在这烈日炎炎的盛夏,新食堂里,没有在外施工架线的紧张场面,扣人心弦;没有众人围观的热情场景,目光齐聚,却为公司员工提供了一个洁净、优美的用餐环境。出现了诸多倍感温馨的小故事。7月7日,笔者一行人专程来到食堂,采访了新食堂背后的小故事。
新食堂,新气象
先进的电动门、方便的刷卡机、便捷的对讲机、省力的送菜升降车,装修一新的职工食堂7月2日正式开办职工工作餐。
“7月2日前,办卡的只有20来人,我们都有些担心,一是没有多少人办卡,二是只是试营业,没有开办职工工作餐的经验,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但仅仅过了两天,就陆续有好多人来办卡。” 食堂阮经理笑呵呵地说。
“现在每天到食堂吃饭的人越来越多,来晚了还买不到,准备的饭菜卖得一点不剩,这几天我们总是忙到晚上九点多钟还不能下班。”阮经理原来的顾虑终于放下了,一脸欣喜的笑容。
品美餐,心感恩
食堂试营业的第二天,许多离退休和内退的老职工前来办理就餐卡。
“来,给我充500块。”退休女干部李淑喜一进门,精气神十足,红光满面的。
我不禁笑了起来,“你么存这多?”
“我的一家人再都在这里吃了,早就盼望这样啊,多年我们就提议要搞职工食堂,现在终于享受到了,这是公司给我们的福利啊!”李书记边说边笑得合不拢嘴。
“我存1000。”退休老职工杨绍武还是那么容光焕发,“老伴到北京去了,一个人在家,幸亏有食堂,吃完再又来存。”
正值中午,食堂大厅内,位子坐得满满的,大家都在凉爽的空调下享受午餐。
离休老领导老张局长和老伴方老师两老口每天都到食堂吃饭。我问老人家,“伙食怎么样?”
“伙食搞得好,荤素搭配得也好,我们一天三餐都在这里吃。”两位老人家看起来精神矍铄,露出满意的笑容。
“是的啊,自己内部食堂起码不会用地沟油,而且都是一般的家常菜,就像是在我们自己家里吃一样,又便宜,又实惠。”内退女职工王国莲身着一套轻盈飘逸的太极服,精神抖擞,边吃边热情地和我们交谈。
“我们下了班就可以直接来吃,既方便,又卫生,省得到处打游击。”几位青工满怀感激。
忙膳食,连轴转
“我们一般每天四五点起床,和面、煮粥、做包子、做馒头,到了早上7点就要供应早餐。现在天热,一些人总来得早。到了中午,都是等到外面的工作餐卖完后,我们才有时间坐下来安心吃饭。晚上要到八九点钟才能回家”,厨师阮志勇说。
“你们既要负责早、中、晚的工作餐,还要帮忙弄中午和晚上的客餐,确实很辛苦啊”,以前竟不知他们如此辛苦。
阮师傅淡然一笑,“幸亏原来在觅儿有一点做早餐的经验,要不真不晓得从哪里下手了。”
采访中,另一位厨师阮景元告诉我们,为了保障菜品的卫生和口感,公司专门派我们到外面去学习厨艺,我现在也尝试着多做些新菜,给大家换换口味。虽然这样做辛苦点,程序繁琐点,但是看到大家能够这么开心地来食堂吃饭,还是感到很欣慰的。
大嗓门,传话快
厨房又开始炒菜了,抽烟机又响起来了,又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忙碌,一阵阵轰轰的响声,吵得耳朵都发麻了。
“阮师傅,土豆是切片还是切丝?”大师傅刚坐下喝口茶,操作间就喊话过来。
“牛肉送来了!”厨师正在炒菜,里间又有人喊。
“工会的打电话来报餐。”阮师傅的手不小心切开了个口子,正在贴创可贴,又有人喊话。
“呵呵,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不大声喊话,根本听不见。到这里来上班,能快速练就一副大嗓门。”新来的周姐笑着说。
杂事多,抢着干
“今天阮师傅有事,胡师傅刚把老伴接出院就赶来了。”服务员夏大姐说,“我们这里的人,我感觉都还不错的,看事做事,反正事情总是要做的,不如抢着干。
“我从早上七点钟就来了,到现在也没歇会呢。”
“唉,今天真倒霉,拉肚子,站得我脚都发软了。”
“太热了,一点胃口都没有,早上只喝了一碗稀饭。”
“昨天回家后,累得不想动,屋的卫生都没做。”
在操作间后面,几位忙着收拾鱼、洗碗、洗菜的服务员也在那里忙里偷闲地聊开了。
“夏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在这骄阳似火的夏日,单单行走就已汗流浃背,而在食堂操作间,高温、火炉、炙烤、热气,仿佛蒸笼一般,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穿梭于操作间的一个个忙碌的身影,肩上搭着一条毛巾,两手不闲,细心、认真地准备饭菜,准备餐具,做好餐前服务,他们还特意准备了西瓜、绿豆粥、海带汤等消暑降温食品,提前打开大厅空调,为进餐人送去一份夏日难得的清凉。
新鲜的事儿每天都在上演着,愿我们常怀感恩之心,和谐、幸福地生活……
还高薪聘请了专业厨师班子,通过6个月的经营管理,在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通过有效的管理机制、得力的工作措施和各部门的团结协作配合,职工食堂的硬件和软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
第二篇:小故事里大世界
小故事里大世界
——论故事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作用
讲故事是大人小孩都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它包罗万象,开启人们的视野,展开我们想像的翅膀。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一、讲故事能让小学生喜欢课堂。
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是毋庸置疑的。科幻故事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神话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名人故事为之立起丰碑,民间故事阐释善恶是非。为了听故事,学生会回到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来,便于教师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对于解决许多教师和家长的烦恼——小孩迷恋游戏厅,迷恋网络游戏,不是一个启发吗?
二,讲故事能促进教学。
首先,讲故事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讲故事,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包含原发性心里因素和继发性心里因素。教师要借讲故事为锲机,进行人文教育,激发小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其次,讲故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大量的经验做大量积累,而由于多种原因,当今的 很多小学生很难做到这些,但日积月累的许多听来的故事,却成了不可忽视的原始素材,它能为学生下一步学习更高的理论提供有血有肉的材料,促进小学生思维的成长,支持知识的建构。其三,讲故事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故事的形式和内容是重要的思想来源。
三,讲故事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首先,讲故事是一门艺术,如说书,相声,讲的精彩,吸引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体现出一名教师的语言功底,表演才能和教育机智。如何在课堂教学短四十分钟内,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见缝插针的利用好讲故事这个环节,这需要教师的钻研。其次,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让故事这种资源在教师身上有效体现,不仅需要材料的积累,还需要教师有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如果我们利用好故事,课后就会看到小学生的笑脸,你会明白,“原来儿童是可以去享受教育的。”
总之,讲故事是学生感兴趣的教育形式,是教师必要的教学手段,在当今这个提倡人文关怀,关爱,呵护学生健康成长的 新时代,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它。
第三篇:小故事里有大道理
小故事里有大道理
1 .成功的秘诀一名少年问一位刚刚获得国际大奖的科学家:“您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一定有什么秘诀吧?”
科学家说:“是的。”
少年问:“那么,这秘诀是什么呢?”
科学家说:“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2 .狒狒与坚果
狒狒是一种杂食性很强的群居动物。一些非洲的猎人根据它的生活特性,将口小腹大的坛子埋入土中,把栗子一类的坚果放进去,引诱狒狒来取。狒狒发现后,通常先东张西望一番,待到确定没有危险后,方才伸进前爪攫取。奇怪的是,直到被猎人逮住了,它的爪子也没能再拿出来。更可悲的,是某些狒狒并不吸取教训,明明看到同类被捉走了,也要重蹈覆辙,前捉后继。
如果清醒的话,狒狒是不会被猎人逮住的--因为坛子里除了坚果,并没有机关。
3.气球与打气筒
气球请打气筒给它打气,打气筒照办了。当气球因为充气而膨胀到一定程度时,打气筒停止了行动。
“你怎么这么吝啬?”气球不满地说,“我仅仅只是请你动一下,并不要你一个子儿。要知道,我还能容纳更多的气,变得更大的!”
打气筒听了,只好给它继续充气。气球高兴极了,连声叫道:“大,大!再大一些……”
只听“叭”的一声脆响,气球被炸成了碎片。
“哦,我明白了!”望着破碎的气球,打气筒说,“贪婪的程度原来是同毁灭的程度成正比的。”
4.蛇、牛与鹰
一条蛇被突如其来的寒潮冻僵了。素来对蛇没有好感的牛发现后,鄙夷地在它的身上拉了一堆臭屎。
热气腾腾的牛屎渐渐温暖了蛇那冻僵了的躯体,使它误以为自己此时不是躺在一堆牛粪上,而是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逍遥在芬芳的草地里,竟情不自禁地舞蹈起来。
天上的鹰发现后,立即俯冲下来,用它强有力的利爪,将还未完全恢复元气的蛇抓到了天空。
--一个朝你身上拉屎的人,并非就是你的敌人;而将你从臭屎堆里拉出来的人,则很有可能才是你真正的敌人。
5.王二借书
王二很喜欢看小说,凡是别人认为好的作品,他都要借来阅览一番。一天,王二听朋友们说,有一部外国小说很好看,便问明书名,当即赶到图书馆去借这本书。
图书馆管理员找出这部外国小说后,王二见书是崭新的,便摇了摇头。
“怎么?”管理员诧异地问,“这不是你要的那本书吗?”
“书名倒是一样的,”王二说,“但它不是我朋友们说的那本书;那本书他们都看过,而这本书却是崭新的。”
管理员说:“只要书名一样就对了,你管书的新旧干什么呢?”
王二说:“如果这是我朋友们说的那本书,那它一定被许多人看过,书自然会很旧。而现在这本书却是崭新的,证明别人根本没看过;别人没看过的,怎么会是我朋友们说的那部很好看的外国小说呢?”
“显然,”王二最后得出了结论,“这不过是一部同名的外国小说罢了!”
6.鱼与诱饵
一条鱼外出觅食,看见一只蚯蚓套在一个被线绳系着的钩子上,便立刻识破这是人使的诱捕鱼类的计策。
这条鱼想:“人真是够狡猾的,居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引鱼上钩。如果不是及时发现,说不定我也会上他们的当呢。”但它随即又想:“好不容易才找到这点食物,既然人的鬼把戏已经被我识破,只要小心谨慎,吃它几口大概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于是,便小心翼翼地咬了蚯蚓几口,果然获得了成功。然而不久,当它得意洋洋、忘乎所以地重演故伎时,却被钩子钓出水面,落在了钓鱼人的手里。
“奇怪,”这条鱼疑惑地对钓鱼人说,“我明明知道这是你的诡计,并且已经相当小心了,怎么还是上了钩呢?”
“这有什么奇怪的!”钓鱼人把它扔进鱼篓说,“当看到诱饵的时候,贪婪者注重的往往只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后果!”
7.对鸡弹琴
一位琴师为了表现自己的琴艺,大白天跑去对牛弹琴。然而,牛却充耳不闻,只顾埋头吃草。这件事传开以后,琴师遭到不少人的耻笑。
这人于是暗自思忖:牛不懂音律,如果我换一个懂音律的对象,结果可能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正想到这儿,他的脑海里忽然浮现出“雄鸡一唱天下白”的诗句,遂把眼光瞅准了自家那只正领着母鸡们溜达的大公鸡。
为了掩人耳目,避免再度招人耻笑,琴师于是特意等到半夜才悄悄来到自家的鸡圈,静下心来后,便十分虔诚地对着那只正在酣睡的雄鸡及其众多的母鸡,专心致志地弹起琴来……
然而,琴师一连弹了数个时辰,曲子换了一个又一个,也没有听到雄鸡的半句赞美之词。
琴师弹累了,也弹困了,失望之余,只得疲乏地收起琴儿,打算回房歇息。出乎意料地是,正在这时,雄鸡突然开腔了:“高!高!高高高!”
虽然很高兴,但琴师架不住困意的袭来,还是回房睡觉去了。然而,在天亮之前,可怜的琴师却再也没能进入梦乡--因为那只雄鸡从此竟然喋喋不休地一遍又一遍地连连在那儿高声唱着赞美主人琴艺的歌儿:
“高!高!高高高!”
这个故事显然是虚构的。如果你有兴趣,那就听我再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我家的楼上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时常在半夜时分自娱自乐--边弹吉他边唱歌儿。有一天,已经是半夜一时了,他还没有罢休的意思。因为实在吵得睡不着,我索性起床看电视。二时许,在吉他停止了大约四十分钟以后,我特意上楼去按响他家的门铃。他睡眼惺忪地开门问我有什么事儿,我告诉他说,他不仅吉他弹得好,而且歌儿也唱得相当不错。我患有非常严重的失眠症,之所以半夜三更跑上楼来,是希望他能继续弹唱下去,让我好好地欣赏欣赏……
我这一招儿非常奏效--因为从此以后,夜半吉他声伴随夜半歌声的情况,便再也没有出现了。
8.路
某中学生在动了腿疾手术后,由医生指导练习走路。这天,中学生兴高采烈地对前来看望他的班主任说:
“今天,我走了很远很远的路!”
老师鼓励了他一番,然后意味深长地说:
“明天,你还将走更远更远的路……”
9.驴子与千里马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
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
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
“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94.莫泊桑的回答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就开始搞创作,然而却收效甚微。至而立之年,他写出的废稿纸已经有一人多高了。
翌年,莫泊桑创作的《羊脂球》得以发表,文坛为之震动。一位多年的文友用羡慕的口吻对他说:“你真了不起,居然写出如此伟大的巨著!是什么力量使你能够坚持不懈,以至最终从废纸堆上站起来了呢?”
莫泊桑答道:“因为我坚信--失败是成功的阶梯,而阶梯都是有限的!”
10.老教师
妈妈带着淘气儿子去见她小学时的班主任,其时老教师正在用毛巾揩湿手。
“老师,”妈妈对她儿时的班主任说,“请您给这孩子讲讲玩弹珠子的危害吧!他在玩弹珠子的时候,不洗手就吃东西,而且还常常玩得连饭都忘记了吃。”
“这……”老教师迟疑了一会儿,然后对年轻的妈妈说,“你还是明天的这个时候带孩子来吧,到时候我一定好好给他讲讲玩弹珠子的危害。”
第二天,妈妈准时带着孩子来见老教师。老教师遂用自己丰富的教育经验,以适合儿童接受的语言,讲了玩弹珠子的许多危害,直说得孩子连连点头,表示以后不再玩弹珠子了,方才罢休。
孩子的妈妈很奇怪,问道:“老师,这些话您昨天说了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非要留待今天讲呢?”
“哦,事情是这样的,”老教师说,“昨天你来之前,我同小孙子刚刚玩完弹珠子--你想想看,在这种情况下,我给你的孩子讲玩弹珠子的危害,那不是自欺欺人、连自己都觉得害臊吗?”
11.人与猿
一位学者参观动物园。至某猿处时,猿主动同学者攀谈起来。
它问:“听说人是由我们猿变的,并且经过了很漫长的时间?”
学者说:“是的。”
“既然如此,”猿说,“人应该是很文明的,为什么有些人的举止倒有点像我们猿,甚至不如我们猿呢?”
学者瞪大了眼睛,诧异地望着猿。
“举例说吧,”猿说,“我们猿只有在争夺王位的时候,才会拼得你死我活;而有一些人呢,往往为芝麻小的事情,就互不相让。再举例说吧,我们猿多少还知道一点互帮互助;而极少数的人呢,非但谈不上这些,甚至像赡养老人、哺育小孩等等一类的份内之事都不能做到。再举一个例说吧,我们猿向来不知道讲卫生,随处大小便;而很个别的人呢,也和我们一样。再举例说吧……”
“不用再举例了。”学者打断猿的话说,“虽然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毕竟只是极少数、极个别人所为,并不能代表人的主流。不过,你说的这些,倒使我悟出了这样一个哲理:由 3 猿变到人,需要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由人变回猿,往往只需要很短的时间,有时甚至只是在举手投足的瞬间即可完成。”
12.主人与湿柴
干柴在炉子里刚刚点着,主人便把湿柴放了进去。谁料,炉火不仅没有烧大,反而冒出一股浓烟,不久竟熄了。
主人只得重新生火。他吸取了刚才的教训,在干柴燃得很旺的时候,才把湿柴放进去。这次,投入炉中的湿柴不仅没有将炉火熄灭,反而使炉火越烧越大。
湿柴在燃烧中不仅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也同时表明:善用人才是多么的重要。
99.钉子与针
钉子被人树为“钻”劲和“挤”劲的典范以后,针很不服气地对它说道:
“从„钻‟和„挤‟这两点看,我一点也不比你逊色,为什么人们把你树为典范,对我却只字不提呢?”
“人们为什么要这样,我不清楚。”钉子说,“也许是你的„钻‟劲和„挤‟劲仅仅表现在软绵绵的布帛上,而我的„钻‟劲和„挤‟劲却是表现在硬邦邦的木头和墙上的吧?”
“难道你能在木头和墙上„钻‟、„挤‟,我就不能在木头和墙上„钻‟、„挤‟了吗?”针很不服气地说。
于是,针即刻要求主人也让它干同钉子一样的活计。主人同意了,并随手操起一柄锤子,打算用它敲击针,帮助其实现和钉子一样的“钻”劲和“挤”劲。
针一看到主人的架式,便立刻害怕了,慌忙请求主人不要用锤子敲打它。
“你还是去干你的针线活吧!”主人说道,“如果一个人连一点点打击都不能忍受,又怎么配谈要像钉子一样具有„钻‟劲和„挤‟劲呢?”
100.鹰、水鸭与青蛙
统治山林湖泊的鹰大王,很不满意青蛙们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于是,决定派水鸭去管束领导它们。
这个决定一经公布,青蛙们便纷纷表示不满。鹰大王显得很民主地说:“如果大伙儿认为水鸭不适合做你们的领导,那就请派一个代表来反映情况、说明理由吧,本大王一定充分尊重大伙儿的意见!”说罢,便飞到路边一根光秃秃的电线杆上去等待着青蛙们选出代表。
代表很快便选了出来,反对的理由也列举了十几条。然而,此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却摆在了蛙代表的面前:怎样才能见到高高在上的鹰大王?
这时,水鸭衔着一根线绳飞来了。它对蛙代表说:“你不是想见鹰大王吗?请咬住绳子吧,我带你去见。”
于是,一个奇特的晋谒场面便产生了:鹰大王屹立在电线杆上,水鸭衔着线绳围着鹰大王盘旋,绳子下面吊着的是有满肚子话要说的蛙代表。
“你是大伙儿推举出来的代表吗?”鹰大王用亲切的口吻俯视着蛙代表说,“现在,就请你谈谈对本大王任命的看法和意见吧……如果理由充分,本大王一定收回成命。”
可是,蛙代表此时除了紧紧咬着线绳和干瞪着两只鼓鼓的眼睛之外,一句反对的话也不愿意说了--因为它很清楚自己这时的处境:如果一开口说话,等待它的将是怎样的一个结局。
11.老鼠与松鼠
老鼠不解地问松鼠:
“我与你一样,名字上也沾着一个„鼠‟字,但为什么你的名声那么好,而我的名声却这么糟呢?”
松鼠回答说:
“因这名声的好坏,不是取决于各人的名字,而是取决于各人的行为。” 12.樵夫与其子
樵夫带着儿子进山打柴。他一手握紧柴刀,一手拿着根竹棍--边打草,边前进。
远处传来一声狼叫。儿子听了,紧张地说:“爸爸,狼!”
樵夫没有理会,继续打草前进。
儿子颇不解,忍不住问道:“爸爸,难道您没有听见狼在叫吗?”
“当然听见了。”樵夫回答说。
“那您为什么一点都不紧张,还要继续打草前进呢?”
樵夫扬扬手中的柴刀说:“因为狼叫能够引起我们的警惕,而蛇是无声的!”6月5日《国防教育报》
13.洛阳珠宝商
晋代左思构思十年的《三都赋》写成后,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至洛阳的纸都涨价了 --这便是成语“洛阳纸贵”的来历。
其时,洛阳有一个大珠宝商,见纸贩们为此发了财,不禁眼红起来。他划算了一番后,觉得贩纸比出售珠宝更赚钱,遂打算贱卖掉珠宝,改作纸商。
有人劝他:“洛阳纸贵只是暂时现象,你最好不要这样做。”
珠宝商说:“我不相信你这话,我只知道洛阳的纸赚钱。”
于是,他果真贱卖了所有的珠宝。
然而,当他雄心勃勃准备全力经营纸张时,洛阳的纸却随即跌了价。
第四篇:《三字经》里的小故事
《三字经》里的小故事
1、《孔融让梨》
中国人尊敬长辈叫孝,尊敬兄长叫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孔融是东汉末年人,他四岁时,一次有人送来一筐梨,他和几个哥哥自己挑,孔融挑了最小一个。有人问你怎么不拿大的?他说哥哥年纪大,应该吃大的。孔融这么小年纪已知道传统美德。
2、《母子同刑》
三国时期,魏国王经在征讨篡位的司马昭时被捕,司马昭要王投降,并抓来他的母亲相威胁。王说为国尽忠,死而无怨。司脑羞成怒,决定处死王母子。临刑前,王苦着对母亲说,是自己连累了她。母亲却笑着说,自己为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王在忠与孝矛盾时选择了忠,实际上是真正的孝。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
3、《孟母断机》
有一天,孟轲读书厌倦了,跑回家。正在织布的孟母十分生气,就把梭子折断,在了地上。孟轲很奇怪,问母亲为什么发火。孟母说》一匹布要一根根一寸寸地织,你的学习也像织布一样,只有不分夜才能有所成就。如今你学业未成就厌倦了,就像折断的梭子一样,还能织布吗?孟轲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学习更用功,终究成为着名思想家。
4、《五子登科》
窦禹钧是五代后晋人,年轻时人品极差,家里本来已经很有钱,还贪得无厌,盘剥穷人。他妻妾成群却没有儿子。一次他做梦,梦见父亲对他说,如果再心术不正,上天会惩罚他。醒后他十分害怕,再也不敢作坏事了,并开始帮助穷人。后来有梦见父亲对他说,他将会有五个儿子,还能长寿。果然他生了五个儿子。他记住自己的教训,对儿子严加管教,后来五个儿子,都当了大官,这就是五子登科。
5、《孟母三迁》
孟轲是战国时期的着名思想家,很早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十分贫穷,但母亲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他们最初住在坟地旁,孟轲就模仿做丧事。孟母很担心,就搬到集市上,与一家屠夫为邻,孟轲又模仿起杀牛羊来了。为此孟母又把家搬到一座学校附近,从此孟轲就跟着专心学习礼议。孟轲从小受到教育,最终成为着名思想家。
6、《铁杵成针》
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用功,经常逃学。有一次,他又逃学去玩,在河边看到一位老奶奶专心致志地磨一根铁棒。他奇怪地问这是干什么,老奶奶说要把铁棒磨成针。他不理解,这么大的铁棒要磨到什么时候?可老奶奶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深受启发,从此发愤学习,终于成为天下最着名的诗人。
7、《鸿门宴》
秦末,刘邦攻下秦都咸阳,其手下告诉项羽说,刘邦有野心,项羽听后很害怕欲杀刘邦,即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席间指使项庄舞剑要杀刘邦,多亏项伯保护幸免于难,后来在刘邦护卫的斥责下,项羽才放弃杀刘邦的念头。
8、《韦编三绝》
孔子勤奋好学,知识渊博,一生都没有松懈过。那时候还没有纸,书都是用竹简作成的,再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为了研究周易,每天不停地翻阅竹简,结实的牛皮绳居然因磨断而换了三次。可见没有刻苦精神,就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9、《杀妻求将》
战国军事家吴起,其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儿,他们住在鲁国。不久齐国发兵攻打鲁国,有人推荐吴起率兵抵抗,鲁穆公因吴妻是齐国人,怕他有私不敢任用,吴知道后,为了功名,居然杀了妻子取得信任,最后打败了齐军。吴虽成名,但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所鄙视。
10、《大禹治水》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百姓深受其苦。舜帝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由于方法不当,洪水越来越大,鲧因此被杀。大禹后来接替父亲,继续治水,并吸取父亲的教训,采取疏导法终于制服了洪水。其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受到历代人的称赞。
11、《孙敬悬发》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嗜好读书。读书时间长了,免不了会瞌睡。为了不影响读书,孙敬想了个办法》他在梁上系根绳子绑住头发,这样打瞌睡时一点头,疼痛就赶走睡魔。最终他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2、《苏秦刺股》
苏秦是战国时期着名纵横战略家,开始时随鬼谷子学纵横术,学成后变卖家产四处游说。几年后,没有一官半职,钱也花光了,只好回家。父母。妻子。兄嫂都认为他没本事没出息,都不理他。于是,他开始发愤读书,困了就用锥子刺大腿来提神。最后终于学成,提出了六国联合对付秦国的合纵术,成了天下名人。
13、《卧薪尝胆》
春秋时期,一次吴国将越王勾践包围,勾践只好求和,但发誓要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耻辱,他床上铺刺人的柴草,并悬挂一个苦胆,每天睡柴草尝苦胆,以此激励自己,使越国实力不断增强,最终灭了吴国。
14、《孙康映雪》
孙康是晋朝时期的大学学问家,小时家里很穷,连灯油也买不起,但他还是想尽办法读书,一个雪夜,他拿着书在月光下读,由于看不清两眼发麻,他又干脆趴到雪地上,大雪象一面镜子,把书上的字照得很清晰,他惊喜万分直到这次读完。长大后凭着苦读学到的知识,成了一名大学问家。
15、《车胤囊萤》
车胤是晋朝人,非常喜欢读书,但家里穷得连灯油也买不起,他十分苦恼。有一天晚上,他在野外散步,看到许多飞舞的萤火虫,顿时有了好主意。他用纱绢作成一个袋子,抓了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的微弱的光来读书。后来他做了大官,仍坚持勤苦学习。
16、《苏洵发愤》
宋朝着名文学家苏洵,小时不喜欢读书,到了27岁仍一事无成。看到许多同龄人都考中了秀才。举人,才猛然醒悟,下决心迎头赶上。他以一改往日习惯,抓紧一切时间刻苦学习,学问大展,并带动儿子都刻苦读书。后来他同儿子苏轼。苏辙一起进京赶考,相继金榜题名,声震京城。
17、《李密挂角》
隋朝李密,生性好学,走到哪里都把书带在身边,有一次上街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被宰相杨素看到,杨素见他如此好学,顿生好感。通过交流,杨素发现他有举一反三的独到见解,就叫儿子杨玄向他学习,隋朝末年,杨玄起兵反隋,他做军师。后来为推翻隋炀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8、《祖萤咏诗》
北朝后魏时期的祖萤,父亲当过太守,家里又很多藏书。他从小爱读书,小小年纪就出了名,8岁时就能写诗,12岁当了中书舍人的官,被称为世圣小儿。他说写诗要出自内心,要有自己的见解和风格。他长大后当了大官。
19、《女娲补天》
上古时候,水神共公不服皇帝统治,就与他打起来。战争异常激烈,从天上打到人间,最后打到西方不周山下。战局僵持不下,共工脾气暴躁,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灾祸发生了。因不周山是支撑天的柱子,天柱一倒,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造成洪水泛滥。女娲为了拯救人类,采来五色石,用天火敖成膏,把天补上。但倾斜的天,凹陷的地,再难恢复。至今,日落西山水流东南。20、《仁义礼智信》
这是封建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简称五常。仁者,对人宽厚有爱心;义者,为人正派,爱憎分明;礼者,行为端庄,彬彬有礼;智者,处事果断周密;信者,诚实稳重讲信誉。这些做到了,就是正人君子;反之,就是遭人唾骂的坏人。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21、《火烧赤壁》
曹操挥兵南下后,因北方士兵水土不服,为了适应水战便把战船的首尾用铁索相连。周瑜采用了部将黄盖诈降的计策,使用火攻。一天夜里,当黄盖的小船驶近曹操的船队时,趁着东南风,放火烧船,曹操的船队顿时变成火海。
22、《推敲的故事》
贾岛是唐朝诗人,写诗十分认真,被称为苦吟诗人,一次他来了灵感,写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开始他对句中的敲字,想用推字,可又拿不定主意,于是不断地用手做着推敲的动作,以致于得意忘形撞到了京城最高长官韩愈的轿子。韩愈被他执着的精神所感动,非但不责怪他,他俩还成了好朋友。现在,人们把推敲作为学习认真的代名词。
23、《范缜论神灭》
范缜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唯物主义者,南朝时期佛教盛行,全国上下沉迷其中,他对此深恶痛绝,写了一本神灭论的书,对这种社会风气进行批驳。他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的。当时的宰相肖子良用高官厚禄引诱他放弃自己的观点,他却不为所动。最后被横加罪名流放到岭南,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观点。
24、《黄帝制历》
中国的历法是全世界最早的,既科学又实用,是在黄帝时期发明的。黄帝手下有两个大臣,叫羲和及常仪,他俩对天象都感兴趣,黄帝叫羲和研究太阳运行规律,叫常仪研究月亮和星辰的变化规律。经过努力他俩终于研究出这套历法,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这就是黄历。
25、《开天辟地》
传说很久以前,天和地连在一起,象个大鸡蛋,里面漆黑混沌。一个巨人叫盘古在里面睡了一万八千年,感到很憋气,便用斧头把鸡蛋剖开,里面清净的阳气变成了天,浑浊的阴气形成了地。此后盘古每天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被固定下来,人和动物就生活在这里。这就叫盘古开天地。它反映了我们祖先与大自然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6、《文姬辨琴》
蔡文姬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才女,她父亲蔡邕也是东汉着名的大学者。一次,蔡邕正在弹琴,忽然家中的猫抓到一只老鼠,但还未能制服老鼠,蔡邕不知不觉受到感染,此情绪贯入到琴的旋律中。在后房听琴的蔡文姬忽然说》猫鼠斗快结束了吧。蔡邕很惊奇,连声称赞。可是战乱时代才女被匈奴掳去,20年后被曹操用重金赎回。蔡文姬归汉后,整理了许多父亲失散的书稿,为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27、《道韫咏诗》
谢道韫是东晋女文学家,自幼好学,聪明而有才辨。一年冬天下大雪,伯父谢安与人在后院赏雪,谢安一时高兴,出了一句大雪纷纷何所似来考晚辈们,大家抢着回答都不如意,此时道韫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听了非常高兴。因此,后人称之为柳絮才,后来嫁给了大书法家王羲之子,被当时人们称为气质高雅超凡脱俗的女子。
28、《梁灏夺魁》
五代时期的有名才子梁灏,从小喜欢读书,长大后又博览群书。他35岁那年,参加了朝廷考试,不料名落孙山,他没有因此气馁,更加发愤学习。谁知命运偏偏与他作对,政权换了几代还是没考中。宋朝建立后,82岁的他考中了头等状元。他的好学不倦,坚忍不拔精神一直被后人传诵。
第五篇:旧报纸里的新故事
看来我是不够认真的,没有注意到这样的“新故事”。不过圣诞节还是有人年年要过的,就此个人对“文化”做些思考倒也算过时。
文化的基本定义是:人类在生存(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并不断完善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一词在中国较早的释译是“文治与教化”的意思。《辞源》: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舆,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也有“文化内辑,武功外悠”之说。这就好像就是我们时常把“文化”单纯定义为“意识形态”问题一样。但不管怎么说,文化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文化的存在与演绎,是与地域、传统、历史、信仰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的,呈现出了斑斓的色彩和迥异的差别。它的同一性就是由人类创造又反之为人类所服务的属性。它的特殊性则在于它的千差万别并由这种千差万别形成的迥异的民族习性、民族精神,强调民族文化的发展的至关重要。当今,一个多极的、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正在形成,文化的先锋与旗帜作用将更加明显,能否在“多元”的人类文化舞台上占领一席之地,是考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真正强大的标志。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内核应该是友善、中庸、博大、理性(个人理解),这是全人类共同期许的一种文化意境。随着经济上的发展壮大,更加显示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说到了两个词汇:坚守与创新。
要理性的看待和吸纳人类文化精髓。很高兴,今年读到了“联大会议”上,我们的发言人以共同建设和谐世界为题的主旨发言。是啊,一个台湾问题我们讲了多少年,这个问题一直是纠缠不休,也是最叫人头痛的事。事实上你是越讲,它是作的更欢。你不理它,它反倒老实些。看它能崩到那去,它真要是敢“独”,那就两字——消它。其实问题就是这么简单。这回我们不讲了,要讲的是大事——共建和谐世界。就这一个发言足以证明我们视野更宽了、更大了,我们的实力更强了。文化的问题也如此。要以高远的视角和前瞻的思维来审视人类文化的走向,要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举措选择吸纳人类文化的文明成果,由此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复兴与崛起。“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可能说的有伤民族感情,保持警惕与警示必不可少,重要的是理性的审视!不早就说过吗,要抵制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腐朽与否,我想绝大多数人们在时间的流逝中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吸纳与屏弃大多时候是“物竟天择”,是规律,也是自然发展与自然消亡。
要把创新作为抢占世界文化阵地的利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根源于历史和传统,但必须要把这个“历史与传统”放置在现实与发展的大环境中来加以丰富、塑造和创新,只有不断完善自我,吸收全人类的文化精华,我们的文化魅力才能得以长久。我们有好多人、许多时候发着同样的感慨:传统在丢失。但却不去考问为何会丢失。一方面是应该丢失的必须要丢失,所谓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应该传播的必须要发扬壮大,这里强调的是发扬壮大并非是单纯的传播。比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百家讲坛”这个栏目,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附以现代内容再加上新颖的传播,人们便乐于接受。比如每年一次的“春晚”以及由相声到小品的盛衰我们都不难看出传统文化是必须要经受现代生活的考验,需要注入新生活力。现再怎样优秀的传统也必须实现与时俱进才能得到保持与更好的发展。如果不讨论“圣诞节”的宗教性和地域性,那么多少年后的今天,在一定的人群中,它已成为了一种标记。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知道“圣诞”的源旨要义,也不懂什么耶和华与撒旦。人们喜欢过可能就存在人们对它的某种需要。再比如我们的纺织品,精妙的艺术创作加上精美的做工,同样令西方人着迷,他们对我们纺织品的“脑怒”程度恐怕远远超过“圣诞”二字了,但脑怒归脑努,提几个议案或搞几次反倾销就想“叫停”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文化——特别是文化是没有什么可以从根本上能阻碍它的传播——只要你是优秀的。由此,我们就应把功夫下在丰富与创新上,把力气用在不断提升本民族文化的品位和竞争力上。说圣诞节把中国淹没了那是正儿巴经的国际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