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06-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
见
发布部门: 山西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晋政发[2006]3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省委、省人民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经济体制改革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实践表明,改革滞后、体制机制束缚仍然是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深层次因素,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进一步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为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体制保障。根据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59号)精神以及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就2006一2007年我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和指导原则?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共山西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动员大会、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会议等会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影响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推进体制创新,力求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为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我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为实现我省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宏伟目标奠定体制基础。?
(二)指导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紧扣发展需要推进改革,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的原则;及时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以制度和法律确立下来,坚持依法规范推进改革的原则;注重以人为本,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原则;坚持立足省情,把中央大政方针与本省实际相结合,创造性推进改革的原则。努力做到在发展、稳定中深化改革,在改革中实现和谐。?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按照“三个一批”的思路,加快我省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围绕“三个方阵”的目标,发展壮大一批国有企业。根据国家和我省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从提高产业集中度、关联度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要求出发,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四老四新”等我省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领域集聚,向优势大企业、大集团集聚,向企业主营业务集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着力打造一批技术进步、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和规模较大的国有企业,成为“三个方阵”中的主力,组成我省经济发展的主力舰队。(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牵头)2.立足于增强全省经济活力,转制搞活一批国有企业。对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主营业务前景不好、体制机制不活、核心竞争力不强的大型企业,要择优出让国有产权,使国有资本从独资转为控股或参股,也可以彻底退出。对处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中小企业,效益好的要抓住时机变现国有资本,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效益不好但尚能维持生存的,可分别采取股份合作、拆分转让和整体出售等多种方式,以民营化为基本取向,转制搞活。(省国资委牵头3.着眼于盘活国有资产,关闭破产一批国有企业。对于主营业务不清晰、产品无市场、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资不抵债的企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分别实施关闭、政策性破产或依法破产。(省国资委牵头)4.在支持大型企业发展壮大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的同时,积极放手发展一大批为大型企业生产配套服务及各个领域多种所有制的中小企业,形成“众星拱辰”和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竞争发展的企业结构和格局。(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中小企业局牵头)5.结合实施“三大战役”,大力推动煤焦资源整合。鼓励、支持大型国有资源型企业以经济手段、市场机制收购、兼并、整合中小企业掌握的煤矿资源,整合上现代化的大矿井。以新体制、新机制推进甲醇及其衍生产品、乙炔化工、粗笨加工、化肥、煤焦油深加工以及煤层气和焦炉煤气多联产利用等重大煤化工项目建设。尽快组建“山西焦炭企业联盟”,协调焦炭产运销,逐步解决焦炭行业恶性价格竞争问题,提高焦炭行业总体竞争力。(省国土资源厅、省煤炭工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国资委、省经委牵头)?
(四)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1.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除国家及省人民政府明确规定确需保持国有独资性质的企业外,全部国有企业都要推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企业具体情况,分别改制为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或转制为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控股企业,要引进外资、民资或省外的国企作为第二大股东,克服一股独大现象。在我省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支柱产业领域,要保留并发展壮大一批国有绝对或相对控股,外资、民资参股的股份制企业,同时也鼓励外资、民资进入这些领域。对处于其他一般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要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全部或部分转让国有产权、股权,让各种所有制经济成份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省国资委牵头)2.鼓励企业面向国内国际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产权股权转让、增资扩股、兼并收购、资产重组和在海内外上市等多种途径,与国内国际先进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产权结构改革,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引进新项目和人才,提高国内国际市场拓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盘活转让国有存量资本,引进增量资本,壮大全省经济实力。(省国资委、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商务厅牵头)3.规范推广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持股制度。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广国有企业管理层和生产、技术、营销骨干持有企业股份制度,鼓励管理层、科研骨干持大股,强化企业激励和监督约束机制,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省国资委牵头)?
(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1.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发挥股东会作为公司权力机构的作用,维护股东权益,对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依法实行派出制或选举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落实董事会作出重大决策和选拔经营者的责任权力。对经理人逐步推行聘任制。强化监事会监督职能,实行监事责任制。真正形成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经营层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有效监督的机制。逐步改善董事会成员结构,增加外部独立董事比例。大型企业要健全董事会领导下的决策咨询机构。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集体决策、个人负责制度,制定规范的董事会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职工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省国资委牵头)2.创新和优化企业管理体制机制。大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要努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要依法规范母子公司关系,使母公司真正成为以出资额为限,对子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的投资主体;使子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继续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用人制度,健全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国有、国有控股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省国资委牵头)3.探索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方式。严格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分开的原则,依法强化和规范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切实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建立健全从国资委到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授权经营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再到国有控股、参股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体制,建立层次分明、责权明确、高效运转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国有资产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完善国企重大财务事项报告制度、重大投资决策失误和重大财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省国资委、省财政厅牵头)4.进一步完善企业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推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进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制定有别于党政干部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标准和办法,扩大选人的视野和渠道,打破地域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评价、竞争上岗、市场中介机构推介等方式,不拘一格地选择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把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选拔人才机制统一起来。(省国资委牵头)5.积极探索合理体现企业家劳动价值的新型分配方式。在建立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优先购股、奖励红股和期权股等新的激励方式,使经营业绩与薪酬奖惩紧密挂钩。(省国资委牵头)?
(六)加快国有、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要按照“先大中城市、后小城镇,先城区、后郊区,先厂矿集中区、后分散独立区”的思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市场生存能力的辅业单位要尽快分离改制为独立的非国有控股企业,并实行属地化管理;暂时不具备改制条件的,要分立为独立法人单位,培育其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要认真总结推广部分大型企业分离企业自办中小学校的经验,进一步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省国资委、省教育厅牵头)?
(七)深化公益性基础产业和公用企事业单位改革。1.深化公益性基础产业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交通、水利、林业等领域,鼓励对上述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凡具备经营条件的单位都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改革,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不具备企业化改革条件的单位,要加大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公路交通行业要加大投融资体制创新力度,降低负债率,路权拍卖要科学合理确定路权转让年限、转让后的收费标准和受让方义务。(省发展改革委牵头,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探索建立公用企事业监管与运营分离的体制,发展适度竞争的公用事业体系。鼓励社会经济组织和个人参与生产性、经营性和作业性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单位企业化改制,鼓励外资和国内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入股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在城市卫生、煤气、供水、集中供热、环卫环保、公共交通等行业进行市场化改革试点。政府要强化对一般性公用事业单位的合同管理、法规约束。财政对公用企事业补贴要从大包干逐步转变为按生产量定额补贴。(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牵头,各市组织实施)?
(八)以改革的思路筹集改革的成本。要采取集中使用关闭破产企业的土地、厂房拍卖收入,合理收缴国企产权、股权转让收入和国有资本收益,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软贷款和安排财政预算等多种渠道,筹措和建立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劣势国有企业有序退出市场。(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土资源厅牵头)?
三、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九)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取消国家允许免征的所有涉农税。建立符合我省实际的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乡镇和村级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对乡村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开展乡村债务化解试点工作。抓紧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科学设置乡、镇、村级机构,减轻财政负担,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发展寄宿制学校,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增加省市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编制实施山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厅、省教育厅、省地税局牵头)?
(十)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切实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所有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进一步落实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研究制定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办法。制定出台规范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法规,规范农户间转包、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方式,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严格执行耕地保护政策。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建立征地补偿监管制度、土地征用听证制度。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认,依法加强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按照村镇建设规划的要求,积极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序进入市场的途径。开展对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案件的专项督察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牵头)?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十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制订市场准入标准,允许符合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入粮食经营市场。完善对粮农直接补贴机制。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增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完善地方粮食储备制度,制订省、市、县三级政府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和粮食价格应急预案,确保粮食安全。继续发挥国有粮食系统主渠道作用,研究制订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案,加快清理和剥离国有粮食企业历史财务挂账,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支持已改制的粮食企业从事多种经营。(省粮食局、省财政厅牵头)?
(十二)积极消除城乡协调发展体制障碍,大力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就业。进一步清理和废止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规定,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积极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之间的联系协调机制,做好农民工异地就业的组织和服务工作。积极进行农民工进城就业后户籍管理、子女入学、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探索农民工定居城市管理制度。探索改革“城中村”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加快“城中村”向城市社区转化。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鼓励面向农村和农民兴办各类技术培训学校,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省劳动保障厅、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省建设厅牵头)?
(十三)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多种改革形式。探索煤炭资源开采对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破坏的合理补偿机制和具体途径。鼓励城市人才、资金回流农村,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鼓励城乡联动创办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经纪人组织。在特定生产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省农业厅牵头)?
(十四)努力创新扶贫攻坚形式和途径。大力鼓励集中资金进行产业扶贫,提高贫困地区“造血”能力,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改革扶贫资金使用办法,探索采取贷款贴息、投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补助等办法,调动银行和社会资金投向贫困地区。加大特殊生态环境的贫困地区移民搬迁扶贫力度。立足贫困地区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制订区域生产力布局调整规划,在贫困地区新上一批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工业制造业和资源加工业项目,重点扶持一批能带动农民发展种养业的骨干企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办牵头)?
(十五)协调推进农村其他改革。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深化林业分类管理体制、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管理体制改革,出台重点国有林区和森工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深化农村供销社改革,引导推动城市商贸流通网络向农村延伸,支持城市大型流通企业整合农村商业、供销、粮食系统及个体经营网点资源,向农村延伸发展连锁店、配送中心,加快农村商业流通体系建设。依托农村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民合作组织和种养大户,建设农产品销售服务体系,减少中间环节,促进农民增收。引进、推广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和运作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供销社牵头)?
四、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扩大对外开放?
(十六)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扩大开放意识。要破除“肥水不流外人田”、害怕与人合作吃亏的心态,树立“让投资者发财,本地才能发展”的互利双赢开放合作思想;破除“四塞之地”长期形成的封闭保守心态,树立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认真研究和借鉴国外、省外扩大开放的有益经验和做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强化区域间竞争与合作意识,谋求共赢效应。(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牵头)?
(十七)完善我省地方外贸促进体系。围绕改造、提升四个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四个新兴支柱产业,有针对性地建立出口商品结构调控机制,合理调控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鼓励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建立煤炭、焦炭、金属镁等重点出口商品监测预警机制,充分掌握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和国际通行办法,利用反垄断、反倾销、反补贴等手段,建立健全贸易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擦解决机制,制订打破贸易壁垒和应对贸易磨擦的方案,合理保护省内产业。进一步简化外汇管理和出国人员审批手续,建立与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垂直管理机构协调机制,进一步提高对外贸易便利化程度。制定出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指导性意见,发布《境外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政策》,研究制定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管理办法,健全对外投资管理和服务体系,完善对外投资协调机制和风险控制机制。制定出台鼓励省外国外企业和科研院所来晋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和其它分支机构的规定和优惠政策措施。(省商务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外办牵头)?
(十八)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全省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扎实做好招商引资项目开发、设计和筛选、发布工作,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制度,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好开发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载体作用,力求招商引资有突破性大进展。1.着力抓好重点领域的招商引资。各有关部门、行管办和市县要成立专门的项目策划机构,在煤化工、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以及传统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发并推出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制定鼓励优惠政策,吸引省外、国外战略合作伙伴投资,借力发展。在旅游领域,要建立适合于市场化开发运作的旅游景区管理体制,积极引进国内外投资者参与我省旅游景区开发和旅游区基础设施和经营性项目建设,鼓励国内外知名旅行社来晋开设分支机构,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电子通讯、生物制药、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和主管部门,也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积极引导外资投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促进城乡商贸、流通和各类服务业发展。(省发展改革委、省经委、省商务厅牵头,各有关部门和企业具体落实)2.着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事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制定大型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向外资、民企全面开放高速公路、收费公路和铁路支线投资领域,“九横九环、人字型主骨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中已列入计划的项目,原则上都要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已经建成的经营性基础设施,要向外资、民企转让经营权,实现政府投资滚动发展;制定外资、民企投资城市公交、供水、供气、供热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领域的鼓励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政策和监管制度,打破垄断,激发活力,加快发展;建立政府投资补助和引导机制,健全和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鼓励和规范外资、民企兴办私立医院、学校、文化和体育设施的行为。(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厅、省建设厅、省商务厅牵头)3.建立招商引资业绩考核体系和对外开放促进体制。要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行政一把手责任制和重大项目专人负责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对外开放领导组,并组建日常办事机构,专门负责对外开放政策制定、落实和监督,指导协调和组织实施招商引资重大事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发展网上招商、会展招商、委托招商等多种方式。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和规范开发区发展的决定,建立开发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支持力度,下放部分规划和项目审批权限,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拓宽吸引外资领域,力争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牵头)?
五、培育和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十九)大力培育资本市场。1.继续深化我省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年内基本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任务。2.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树立上市公司良好形象,做大做强主板市场山西板块,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股票上市,积极支持企业海外上市。建立和完善省内优质企业改制上市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并落实企业改制上市的各项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实施战略性重组,通过资本市场实施产业整合,逐步实现产业升级。搞好上市公司储备,促进多渠道上市。3.积极拓展债券市场,进一步完善企业债券发行机制,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稳步推进信贷资产债券化试点。根据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要,积极争取发行有关产业基金债券和老工业基地市政改造基金债券,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推荐、培育一批业绩优良、成长性好的发债公司。4.加快建立和完善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培育和引进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机构、信托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推动社会资金资本化。积极推动中国煤焦基金落户山西,争取设立省产业投资基金和省煤炭安全基金。规范发展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山西银监局、省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二十)完善劳动力市场。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借鉴先进省市经验,出台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继续清理对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逐步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合理制度,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大力发展各种层次、各类专业劳动力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机构,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力档案管理,扩大劳动力市场覆盖范围,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鼓励发展劳务输出中介机构,拓宽省内劳动力就业空间。(省劳动保障厅、省公安厅牵头)?
(二十一)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县以上城市经营性用地要与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相结合,扩大面向社会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范围。建立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机制,进一步规范协议出让土地行为,限制和规范政策性优惠用地。要进一步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完善补偿办法,拓宽安置途径,规范征地程序。加强土地二级市场管理,建立资源占用约束机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建立配套实施办法,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调控。(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牵头)?
(二十二)大力规范矿业权市场。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机制。根据我省煤炭工业实施“三大战役”的需要和国务院关于在我省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意见,有序推进现有煤矿采矿权有偿取得制度改革。现有煤矿无偿取得的矿业权要实行有偿取得,修改出台矿业权出让转让和矿业权价款处置规定。除国家规定的定向配置资源外,新设立煤炭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源矿业权,要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全部采用招标、拍卖、挂牌等市场竞争方式出让。提高煤炭工业准入门槛,建立整合煤炭资源的长效机制。提高并出台煤炭工业技术、环保、安全、装备和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准入标准,强化煤炭工业监管责任制,建立非法采煤举报监督机制,强制淘汰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鼓励支持煤矿大企业兼并、收购、整合小煤矿资源,扶持发展一批以现代化大型矿井为主业、同时并举非煤产业的大企业大集团。(省国土资源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煤炭局牵头)?
(二十三)加快培育技术市场。
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围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这个中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速科技资源转移。建立和完善教育、科技和产业的紧密结合机制,加大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力度,提高技术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营造激发技术创新的大环境。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速企业科技创新步伐,积极鼓励科研机构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为企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坚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在重点行业和产业密集的地区建立专业创新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省科技厅、省经委牵头)?
(二十四)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制订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重点完善信贷、价格、纳税、合同履约和产品质量的信用记录。研究拟定征信体系和信用体系标准。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制度。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依托银行和工商管理信息网络,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网络。强化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理顺市场监管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制定出台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指导意见并开展试点工作。(省工商局、省民政厅牵头)?
六、深化集体经济改革,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大力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二十五)以明晰产权为重点,大力推进各类集体企业重组改制。加快推进对城联社集体、乡镇集体、供销集体、劳服集体、厂办集体等各类未改制集体企业的产权界定,进一步明晰集体企业产权主体。鼓励集体企业吸纳社会资金入股,引导集体企业通过出售、拍卖、兼并、联合、重组和管理层收购、员工持股等多种形式等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快严重资不抵债集体企业依法破产进程。制定关闭破产集体企业职工安置实施细则,允许困难集体企业用产权转让、股权及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一次性安置职工。要探索建立和完善集体资产出资人制度,建立集体资产经营公司体制。(省城镇集体工业联社、省供销社、省中小企业局牵头)?
(二十六)全方位优化非公有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1.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领域。凡国家未明令禁入的行业和领域都向民间资本开放。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国企改革、重要矿产资源勘察开采、金融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要制定放宽市场准入的具体措施,明确市场主体资质条件,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消除市场准入中的所有制歧视。(省发展改革委、省工商局牵头)2.加紧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规章。全面清理市场准入、银行贷款、证券市场融资、税收等各个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不公平限制,适当降低非公有制公司注册资本金要求,放宽非公制企业经营范围和方式的核定,探索进行无经营范围的注册登记试点。(省法制办、省工商局、省中小企业局牵头)3.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经批准自愿到非公有制企业就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人员离岗创业的,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省结构调整支持资金和各项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要按照统一标准选择支持对象;省财政要根据增收状况,逐年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信用担保、技术创新、人员培训和信息咨询。(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牵头)?
(二十七)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1.建立政府、企业和银行三方联动机制,突破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瓶颈制约。抓紧建立银企政联席会议制度,实现银企政洽谈会制度化,搭建非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出台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的政策措施,支持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力度。对商业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引导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票据融资。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合中小企业信贷特点的信用评级、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推出适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服务项目。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对我省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股票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和申请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健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增强银行放贷信心。(山西银监局、省金融办牵头)2.大力发展适应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加强民营企业资金融通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对我省地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省、市、县都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出资为主、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建立担保基金;积极发展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民营经济信用担保机构。要鼓励各地建立多种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公司,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鼓励担保公司、抵押公司、租赁公司、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等地方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省金融办、山西银监局、省财政厅牵头。?
七、深化投资、金融、财政、价格和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二十八)深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1.对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项目核准制或项目备案制,建立有利于吸引外资和鼓励社会投资的体制。凡国家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全面实施《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山西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等,严防以核准制、备案制名义进行变相审批,依据明确的投资管理规范,落实投资主体的自主权和风险承担机制。建立《山西省政府核准投资项目目录》动态更新机制。(省发展改革委牵头)2.改善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加强对政府投资的监管。出台《山西省政府投资管理办法》,合理界定政府投资领域,统筹协调政府各有关部门投资项目的规划、资金筹措和项目审批,建立统一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政府投资要建立健全专家评议制、项目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公示制、投资评审制,并在政府投资项目咨询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政府投资责任约束机制。制定我省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代建制”实施办法,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加强审计监督和项目稽察,规范资金管理,完善制衡机制。规范政府经济建设投资使用方向,探索建立政府经济建设资金统筹使用机制,集中力量办大事。(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牵头)3.完善投资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与土地管理、城市规划、金融、环保和产业政策联动的调控机制。加强对投资的信息引导,及时发布和调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指导目录,明确政府鼓励、限制和禁止的投入范围和领域;及时分析披露投资市场信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二十九)深化地方金融业改革。1.深化城市商业银行、城信社等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建立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鼓励支持符合标准的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积极支持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股票上市募集资本和吸收社会资本增资扩股,推动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走国际合作道路,引进国际金融资本和先进的金融业管理模式。推动地方中小商业银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山西银监局、省金融办牵头)2.整合地方非银行金融资源。探索省、市两级投资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联合重组模式,鼓励省内外社会资金入股参股,力争组建山西省融资集团公司。(省发展改革委、省金融办、省财政厅牵头)3.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多级多层多元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落实有关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措施,完善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支持省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加大各支农金融机构推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力度。省金融办、省农信联社牵头)4.大力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金融业。抓住国家将我省列为民间信贷改革试点机遇,鼓励发展民营资本占主体的民营银行,积极推进组建晋商银行,鼓励发展引导各种民间借贷合作组织。鼓励民间资本合股组建支持地方产业发展的财团。省金融办牵头)5.鼓励外资参股地方金融企业。积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投资参股我省地方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引进境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期货、基金、租赁等金融机构到山西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省金融办牵头)
(三十)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1.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理顺省、市、县三级的财政分配关系,降低省、市收入的分享比例,提高县级收入分享比例,增强县级财政自我平衡的能力;推进“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落实“三奖一补”政策,完善县级财政增收节支激励约束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2.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工资和保政权机关正常运转基础上,保障“三农”、义务教育、生活保障、公共卫生、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点支出需要。3.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项目支出预算,完善项目库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行预算内外收支统管,将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全部实行“收支脱钩”管理;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管理(.省财政厅牵头)?
(三十一)深化价格和收费体制改革。1.深化煤电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实行煤电价格联动,进一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增强利用价格杠杆调控经济的能力;继续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扩大峰谷电价执行范围,全面实现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价。2.建立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永续利用的资源价格体系。逐步建立节约型水价体系,严格征收水资源费,理顺水价结构,推广居民用水阶梯价格,实行差别用水价格政策。全面推行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垃圾处理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规范对污水处理费收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土地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3.深化公共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引导和平抑供热、供气、医疗服务、教育收费和公路道桥收费等公用事业价格,健全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收费价格调整听证会制度,疏导和缓解社会矛盾。4.加强价格监督,改革费用征管体制。在全省全面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研究制定打击价格欺诈行为的实施办法,制定价格异常波动预警制度和干预预案,制定和完善扶持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省物价局牵头)
(三十二)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思路,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序。推进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内外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调控,建立垄断行业工资不合理增长约束机制。出台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方案,建立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完善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对国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监管。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及其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和推行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逐步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问题,建立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收入调节税征管,调节过高收入,打击非法收入。(省人事厅、省国资委、省劳动保障厅、省地税局牵头)?
(三十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1.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做实个人账户试点工作,扩大试点范围。制定出台个人账户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办法。平稳改革养老金计发办法,强化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制订提高其他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实施方案。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覆盖面。研究制订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方案,制定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社会保障衔接工作政策。提出完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意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配套建立并轨人员社保关系接续办法。2.加快农村和农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办法,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有条件的市县要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进一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加强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济等制度,建立城乡社会救助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加紧实施住房货币化补贴方案。(省人事厅、省劳动保障厅、省民政厅牵头)?
八、积极推进科教文卫和旅游管理等体制改革?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三十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贯彻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进一步完善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和科研资源整合。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鼓励开发类科研院所进行股份制改革,股份可适当向院所职工倾斜,鼓励以科技成果入股,国有资产可根据情况部分或完全退出;已转企改制的开发类院所,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完善科研院所长负责制,进一步扩大科研院所在科技经费、人事制度等方面的决策自主权,提高科研机构内部创新活动的协调集成能力。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鼓励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多种形式的联合重组,增强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打破隶属关系限制,鼓励学科门类相近的科研院所合并或联合,增强科技攻关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省科技厅牵头)?
(三十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动县、市教师与农村教师定期交流任教,形成县、市教师定期到农村阶段性任教制度,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阶段性到农村任教,努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结构,鼓励城市学校间建立教师交流任教制度,建立按就学人数拨付经费的制度。鼓励发展与市场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结构,优先发展急需专业和新兴学科;在规范高校招生和收费制度前提下,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大职称制度改革力度,探索建立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职称制度。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努力拓宽教育融资渠道,鼓励发展各类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建立省市县三级教育资助体系,鼓励社会力量设立教育资助机构,做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省教育厅牵头)?
(三十六)继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加快构建新型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监督制度。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建立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县乡村三级配套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继续推进“医药分离”改革,整顿和规范医疗收费服务和药品购销秩序,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社会公示制度,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公共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省卫生厅牵头)?
(三十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逐步分离文化部门的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和文化资产营运职能,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1.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大跨度整合省内外文化资源,创新体制、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在资源整合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山西报业集团体制,组建发展山西出版发行集团、演艺集团,做强山西广播电视网络集团,规范各集团内部治理结构。(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省国资委、省编办牵头)2.加大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力度。鼓励全员竞聘上岗、择优选人用人,鼓励分配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废除分配上的大锅饭、铁饭碗。(省文化厅牵头)3.进一步放开文化市场,放宽市场准入政策。经营性事业单位原则上都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与财政脱钩,向公司制过渡。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投资文化产业。制定扶持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事业。(省文化厅牵头)?
(三十八)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做强做大山西旅游产业。建立旅游景区所在地政府及建设、土地、林业、宗教、文物、文化与旅游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使旅游景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更加适应旅游要素市场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各类旅游企业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制度。按产业化和集团化要求整合山西旅游资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源,以资产为纽带,组建若干旅游集团,充分发挥集团化经营投融资能力强、综合性强的优势。推动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资源整合和企业化改革基础上,股票上市,募集发展资金。放宽旅游产业市场准入,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投向旅游及相关产业和相关基础设施,围绕六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旅游景区开发权、经营权有偿转让机制。(省旅游局、省发展改革委牵头)?
九、加紧建立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安全保障体制机制?
(三十九)抓住国家在我省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的有利时机,加紧完善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制定促进资源节约的价格政策,建立健全资源节约调控监管体制。完善资源开发补偿机制、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排放管理办法和排污费收费标准,出台更加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政策,强化环境保护的经济调节机制。健全环境保护监测体系和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强化环境保护业绩评价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地方行政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实行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一票免职制。(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局牵头)?
(四十)健全公共安全保障机制。1.加快社会稳定预警体系建设,编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加强专门队伍建设,增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2.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整合全省安全生产事故救助力量,在煤炭、化工、军工等重点行业建立事故救助值班制度。提高安全生产技术防范标准,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省安监局牵头)?
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四十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和全省政府系统干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机关作风优化政务环境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决定》和《山西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强化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的诚信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努力建设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公开和清正廉洁行政、人民满意的政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
(四十二)进一步深化行政许可(审批)制度改革。各市、县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本着减少审批、简化审批、规范审批、监督审批的原则,进一步清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审批)要素、条件。根据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清理情况适时废止、修订和制定规章及规范性文件,提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要整合审批权力、简化审批环节,明确审批权限,下放审批权责。规范初审环节的程序和条件,推行并联审批,完善一站式服务和窗口办公等。行政机关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对被许可(审批)人从事许可(审批)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行政许可(审批)改革中已改为核准或备案的事项,要防止以核准、备案之名变相从事行政许可(审批)。精简后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保留下来的行政许可项目,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研究建立行政许可项目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废止过时行政许可项目。制定新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论证程序和机制,防止行政许可范围扩大、反弹。(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监委、省法制办牵头)?
(四十三)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政府机关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1.完善政务公开制度。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健全行政执法依据、程序公开制度。规范地方各级政府政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探索将政务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对重大事项决策,要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制、社会听证制、公示制、新闻发布制、决策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大力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决策透明度。所有政府部门和拥有行政管理或收费职能的企事业单位都要做到“八公开”,即都要在政务大厅或受理“窗口”公布政策信息、管理内容、审批条件、办事程序、申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办事地点、办理时限、收费项目及其标准和依据。省、市人民政府和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政府各工作部门要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政务信息。2.认真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行政机关所有面向社会办理的事项必须在法定期限或者法定期以内本机关承诺的期限内办结。具备条件的行政管理事项实行超时默认制,行政机关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做出决定,凡超过规定期限未做出决定的,一律视为同意。要建立重大投资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各市、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的、符合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的重大投资项目,设立“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需要国家审批、核准的项目,省对口部门要指定专人跟踪服务,协调配合,直至办结手续。〖HTK〗(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监委、省法制办牵头)?
(四十四)完善行政责任体系。1.完善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探索建立健全部门目标责任制度,按年度向社会公布部门职责、工作任务、工作目标以及完成情况,列入人大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范围,作为对部门绩效考核和行政监督的内容。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将部门的行政效率和行政成本量化,作为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建立健全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岗位责任制。行政机关要将本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目标分解到内设机构和各个岗位,对本机关的总体职责、内设机构和岗位承办工作的内容、数量、质量、程序、标准和时限、权限、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将公务员个人履行的职责具体化,做到职责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便于考核。3.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制。改进公务员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分类分级考核制度,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纪、廉等五个方面,突出量化考核的作用,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公务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完善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4.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认真实施国家《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规范政府执法行为,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继续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扩大综合执法试点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范围。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失误责任追究制。(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法制办、省人事厅牵头)?
(四十五)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完善责任追究制。地方各级政府行政监察机关要设立行政效能监察机构,专门对本级政府所属各部门的行政效率、服务质量和工作作风进行监察,并受理行政效能投诉,做到有诉必查,查明必处。要进一步整合行政监督资源,形成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合力,切实把部门首长问责制、行政过错追究制落到实处。(省监委牵头)?
(四十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重点推进政府机构和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定化。加快推进县乡机构改革,探索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有效途径。探索减少行政层级的有效改革途径,进行扩权强县、省直管县的改革试点和规模较小的县市合并试点。要探索新的城乡社区发展管理模式,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程度,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制订出台事业单位改革总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扩大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范围。限期分离各部门管理的国有企业,交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监管。限期分离政府部门所属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参照国家和省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精神,加快经营性事业单位和中介机构改革步伐。(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编办、省人事厅、省国资委牵头)(四十七)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适应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公务员队伍。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建立各级公务员定期轮训、培训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公务员业绩考核体系,创新公务员业绩评价机制,加强和完善公务员民主评议制度,建立民意基础扎实、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切实注重实绩的公务员业绩评价机制。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手段,建立制度化的公务员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扩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范围。加大竞争上岗力度,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和责令辞职制度,探索建立不合格公务员辞退制度,为人民满意公务员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和机遇。(省人事厅牵头)?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四十八)积极推进有关行政管理的专项改革。1.加快政府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强电子政务的标准化管理改革,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交流和应用,提高信息处理水平和行政办事效率。重点推进电子许可(审批),逐步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纳入电子监察系统的监控范围,借助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监督效能和行政许可(审批)效率。〖HTK〗(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牵头)2.鼓励市、县两级财政供养单位进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本着节约财政经费开支,降低公务交通成本,保证公务活动正常开展,切实杜绝公车私用的原则,积极稳定地推进公务用车货币化和社会化,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要依据公务用车实际情况和本地区财力水平,合理确定车改范围、车改对象和交通补贴标准。选择个别市县试点,取得经验后推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财政厅牵头)3.推进我省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改革转型。选择重点领域的政府主导型行业协会进行管理体制转型试点,逐步取消主管单位对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不合理管制。进一步规范行业协会职能,健全行业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可以由行业协会行使的管理职能要有选择地委托给行业协会承担,建立和规范政府对行业协会的委托管理和授权管理制度,政府部门还可以尝试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将部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交给行业协会和商会承担。支持新兴和优势行业组建设立行业协会和商会,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吸引国际行业协会和商会组织总部落户或设立代表机构。(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工商局牵头)?
十一、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四十九)切实加强对改革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改革摆到突出重要位置,建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改革的工作制度,健全改革的组织领导机构。地方各级政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本级经济体制改革领导组及相应的日常办事机构。省人民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分解各项改革任务,明确各部门责任,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强化群众对推进改革的监督。要根据不同情况设定各项改革的目标和时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限,加紧拟定出台有关方案和具体实施办法。地方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指导、试点、经验总结推广和宣传,会同有关部门履行好对各综合、专项改革方案研究制订、论证、审核的职能。?
(五十)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建立改革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地方、各单位自主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创造性。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改革的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对改革方案的制订和组织实施的统筹协调,通过改革部门联席会、定期工作协调会、专题研究论证会等多种形式建立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财政要拨出改革专项资金,列入预算,支持各项改革必要成本支出。?
(五十一)加强改革的政策指导和试点总结工作。加强对我省改革总体思路和重大问题的研究,做好改革课题调研工作,及时总结推广改革典型经验,开展形式多样的改革信息发布交流活动。建立改革方案专家论证制度。有针对性地组织成立由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吸收有关方面和有关专家学者参与的改革工作指导组,加强对各类改革的具体指导。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改革需要出发,研究确定各项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地区和单位。加强对改革试点的领导,做好试点方案制订、协调工作,精心组织实施。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指导解决面上共性问题。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在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鼓励基层政府和单位自主开展改革试点工作。?
(五十二)加强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要强化改革意识,增强深化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落实本单位改革任务,有关方面要加强对改革任务落实完成情况的监督,探索建立改革成效后评估制度。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紧密跟踪各项改革进展情况,督促检查改革任务、措施落实情况,掌握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效果,及时将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上报同级地方政府,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006一2007年是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本意见中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直接关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系到为全省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全省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改革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用心思索、勇于开拓,求真务实、善于操作,奋力推进我省各项体制改革工作,务求实现全省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突破。
第二篇: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201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2010—2011深化经济体
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
文 号:成府发〔2010〕33号
签发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签发时间:2010-08-19 生效时间:2010-08-19 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0〕15号)和省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川府发〔2010〕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2010—2011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为主线,以经济市场化、社会公平化、管理民主化为基本取向,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着力完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把完善政府调控与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结合起来,着力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把推进社会建设与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结合起来,着力健全改善民生的保障机制;把提高经济效益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着力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为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重点工作
(一)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1.以扎实做好确权颁证工作为基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认真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及整改工作,确保全市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质量;进一步明确农村土地权属;进一步明确房屋等其他农村集体资产权属;完善农村产权保护和流转机制;强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日常监督和检查验收;推进配套改革,深化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支持依法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主体。(市统筹委牵头)2.以民主管理常态化为核心,深化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及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规范农村民主管理程序,建立健全科学适用的农村民主议事制度和规则;规范村委会主任、议事会成员等民主选举工作,完善农村基层治理结构;按分类供给要求,对不同类别的村(社区)分类细化,统筹推进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完善村民自治组织管理办法;建立村级民主机制建设达标验收和日常检查监督机制。(市统筹委牵头)
3.以强化统筹和促进社会资金投入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利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市场化;加大产业培育力度;进一步开展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逐步缩小征地范围,实施“征转分离”,维护农民权益,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和集约节约用地水平。(市国土局牵头)
4.完善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机制,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能力,实现由行政化的社区管理向社会化的社区居民自治转变。(市民政局牵头)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鼓励和引导各类投资者参与我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理复垦后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公开交易或在符合规划的区域按规定使用。(市国土局牵头)2.推进重点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重点镇公共财政管理体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全市场镇改造。(市建委牵头)
3.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我市投资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促进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和农产品品牌创建。(市农委牵头)
4.鼓励民间资本在我市投资建设平战结合的公共人防工程,民间资本投资公共人防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配套设施及附属工程)享受国防工程和社会公益性项目有关优惠政策。(市人防办牵头)
5.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在我市投资老龄产业,投资建设老龄产业项目的,可享受用地优惠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用水用电用气优惠政策、财政补贴政策等。(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牵头)
6.推动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适当退出,抓好市属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加快国有企业非主业资产向主业资产集中,完善国有企业进退机制,扩大民间投资领域。(市国资委牵头)7.制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微型企业购买和使用社会化服务;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市经委牵头)8.鼓励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积极参与邮政快递物流业的市场竞争,解决非邮政快递车辆进入我市中心城区通行权和停靠权问题;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覆盖全市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的行业诚信评价制度和市场价格约束机制。(市物流办牵头)9.放宽登记审批条件,除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另有规定外,严禁对民营企业的登记注册增加附加条件和许可障碍,确保民营企业与其他市场主体在市场准入上机会均等。(市工商局牵头)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深化市属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通过招商引资、合资合作、相互参股、重组上市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我市大型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进产权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产权结构;切实做好支持国有企业上市工作,加快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改制步伐,推动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市国资委牵头)2.完善市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抓好市属国有企业发展战略、资产评估、财务监督、业绩考核、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投资失误追究制度;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吸引更多的央企来蓉投资。(市国资委牵头)
3.完善市属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办法,改革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基薪加绩效年薪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基薪标准,实行市属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金融机构高管人员薪酬分配监管制度,对市属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总额管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两种形式。(市国资委牵头)4.科学划分国营林场类型,将国营林场划分为商品经营型、生态公益型和混合经营型,分类开展国有林场体制机制改革。(市林业园林局牵头)
5.积极推进整合重组三网工作,加快推进主城区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及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网络双向化升级改造,尽快具备三网融合试点条件;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鼓励广电、电信企业业务融合,制定我市三网融合试点方案并积极开展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城市申报工作,探索建立保障三网融合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市广电局、市信息办牵头)
(四)深化资源和环保体制改革。
1.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蓄水设施管理主体和使用标准;建立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及其他国家限制产业水资源费的征收力度;按保本微利原则,继续优先提高污水处理费标准,在已建污水处理厂(站)的乡镇、农村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市水务局牵头)
2.简化电价分类结构,完善居民用电阶梯价格制度;健全和完善可再生能源发电定价和费用分摊机制,形成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价格制度;逐步理顺天然气与成品油及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市物价局牵头)
3.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健全市、区(市)县、乡镇(街道)三级监管体制和政府部门“一岗多责”污染控制体制;强化对各区(市)县政府的环境质量绩效考核,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筹措生态建设资金,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环境税费改革、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等试点工作。(市环保局牵头)
4.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园区建设,探索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强节水、节地、节能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推进全市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科学引导环保产业集约化发展。(市发改委牵头)
(五)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切实做好增值税转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续工作;密切跟踪资源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改革以及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建税制度、开征环境税等重大税制改革动向,研究税制改革对我市财政运行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
2.健全税收管理体制,减少涉税审批环节,优化税收征管环境;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申报和救助服务系统。(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牵头)
3.完善税收监控体系,实现资源税计征方式平稳对接;加强对高收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全面推进全员全额扣缴明细申报管理,强化多部门沟通协作,探索健全和完善有关征管配套措施。(市地税局牵头)
4.深化财政预算改革,加快建立覆盖政府所有收支、完整统一、有机衔接的公共财政预算体系;细化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内容,建立市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制定我市预算信息公开指导意见,积极稳妥推进全市预算信息公开。(市财政局牵头)
(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配套政策,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有效扩大农村担保物范围;结合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联合国土、房管、农业、社保和公安等部门建立农户基本信息档案,实现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共享,完善农户信用体系;研究制定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配套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信用户”、“信用村”的金融支持;研究制定县域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的奖励办法,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地区信贷投入;引导社会资金到我市远郊县(市)及乡镇、农村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研究制定相关费用补贴办法。(市政府金融办牵头)
2.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对重点发展的服务外包企业加大融资支持力度;鼓励民间资本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机构,取消数量限制;支持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工具融资,多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抓好模范守信企业的培育工作。(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牵头)3.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推动成都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争取早日上市融资;力争在全市所有县(市)设立村镇银行;加快组建地方保险公司。(市政府金融办牵头)
(七)深化民生保障体制改革。
1.进一步完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实现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老年补贴向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的无障碍转移接续。(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2.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不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出台综合保险与医疗保险并轨办法,确保农民工在社保关系转移接续过程中医疗保险待遇不受影响;做好跨区域异地就医结算管理工作,妥善解决全市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问题;探索补充医疗保险委托保险公司管理的办法,积极探索改进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方式,试行信用等级管理。(市劳动保障局牵头)3.做好保障性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工作,进一步优化规划指标体系,确保相关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市规划局牵头)
4.制定房地产开发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过程的监管,加快“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多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市建委牵头)
5.推进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分配共决、支付保障和正常增长调节机制,着重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完善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制度和监管制度,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建立我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适时调整机制,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在用人单位的贯彻落实。(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6.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和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变动,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基本生活需求;建立低保“救助渐退”制度,使重新就业的低保人员在就业初期继续得到政府的低保救助;鼓励低保对象积极就业;完善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通过实行先求职后保障、提供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增强低保“造血”功能。(市民政局牵头)
7.继续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制度和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对城乡劳动者实行普惠制;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和孵化基地,实行创业孵化制度;建立统一的市、区(市)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队伍,将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延伸到乡镇和农村;制定贯彻落实第三轮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积极就业长效机制。(市劳动保障局牵头)
(八)深化社会领域改革。
1.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加快培养体制改革,开展教学内容、方法改革,推进“育人为本”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衔接试点;加快办学体制改革,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多渠道引进和扩大民间资本投资教育,扩大我市教育对外开放程度,提升我市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职责,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办园体制,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统筹配置全市一切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满覆盖,继续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快教育保障机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市教育局牵头)
2.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实施全民健康体检,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大力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市卫生局牵头)
(2)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公立医院管办分离,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探索联合办医模式,鼓励不同等级的医院组成区域医疗联合体,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新型药品供销体系。(市医管局牵头)
(3)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稳步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市级补助政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
(4)建立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站等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财政补偿机制。(市财政局牵头)
(5)综合协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市发改委牵头)
3.加大科技领域制度改革,建立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完善科教金融服务体制,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和创新型企业培育体系,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市科技局牵头)
4.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以“合法固定住所”登记户籍为原则,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其他社会管理职能,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我市暂住人口登记制度。(市公安局牵头)
5.开展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简化登记程序,降低准入门槛,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拓展社会组织发展空间,建立社会组织评价机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社会组织自律和诚信建设。(市民政局牵头)
(九)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1.努力提升外贸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全市出口工作联席会议、出口目标考核等机制,定期与海关、检验检疫、外汇管理、运输等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快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以网络化、信息化为手段,创新外贸服务方式,深入推进我市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和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升外贸服务水平。(市商务局牵头)2.抓好重点市场拓展,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国际化行动的相关活动给予支持,增加“成都优势特色产业企业国际化行动”资金规模,充分发挥外经合作对外贸的拉动作用;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带动原材料和设备出口。(市商务局牵头)
(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改革,结合实际确定我市及所属区(市)县的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人员编制,将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的重心下移到区(市)县。(市编办牵头)2.推进乡镇(街道)机构改革,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机制改革,理顺基层政府事权关系,探索将部分县级行政管理职能权限向重点镇延伸,强化乡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市编办牵头)
3.研究制定事业单位改革指导意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全面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通过撤、并、转等方式,优化调整事业单位结构;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与规范津贴补贴、完善考核机制相结合的制度。(市人事局牵头)
4.调整市域范围内行政区划,加快推进撤县(市)设区工作;根据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科学调整乡(镇、街道)、村行政区划。(市民政局牵头)
5.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清理政府规章,继续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建立标准明确、处罚流程清楚、管理相对人可查的行政处罚机制,推进重大行政处罚公开审理,同时选择部分政府部门推行行政处罚电子化管理,并纳入电子监察体系。(市政府法制办牵头)
三、工作要求
(一)市政府各部门要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开放水平、统筹城乡发展等战略,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确保经济体制改革各项重点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市政府各有关牵头负责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科学制定方案,明确实施步骤和时限要求,落实工作责任。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积极配合牵头负责部门做好有关工作。
(三)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要结合本意见,提出符合自身实际、操作性强的改革意见或实施办法。对内能够完成的改革任务,要集中力量,确保完成;对跨的改革任务,要积极推动,尽快取得突破。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九日
第三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作者: 勤是 发表日期: 2006-04-30 09:3
5文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一、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空前高涨,这些成果也充分说明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庄大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得到了有效贯彻,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距离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任务远未完成,非公有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很不完备,维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与秩序尚未真正建立;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仍很普遍,以经济调节为主体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悬殊,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未能形成;如果不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关系,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扭曲行为就不能得到有效矫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也难以高效有序地运转;如果不深化改革,经济结构就难以得到有效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科学发展观就不能真正落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陷于空谈,我们担心的经济停滞、社会分化和政治动荡等不良后果就有可能出现a; 如果不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超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承受能力,目前公众对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程度相当高,一些不满情绪已开始转为对政府以及改革的不认同。各种基于严重不满情绪的社会矛盾、冲突已开始显现。各种群体性事件、各种经济犯罪、刑事犯罪问题时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发生,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矛盾突出是重要诱因之一。基于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一方面要把除经济体制改革以外的政治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向前推进;另一方面要把已经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出现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矛盾再改革,用积极态度去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们深深懂得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制度往往并不是表现为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矛盾或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在矛盾和冲突面前不至于显得束手无策或过于脆弱,尤其我们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作为一个执政党更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解决冲突与纠纷的能力。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诚然,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二、要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工作的困难性和紧迫性。
要深化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实现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调整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它所追求的结果其实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地扩大与稳定。
其一,从改革内容看,我们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这些年由于多种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关键课题。其二,从改革目的性看,人们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增进的转变,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广大人民群众特别要求都能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其三,从改革的动力看,在改革初期,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改革热情,由于改革不断深化造成的利益冲击增强和改革效益分享不均衡而趋于淡化。其三,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随着改革的深化,本身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改革要改到自己的头上了,甚至是大力度地剥夺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对于某些政府部门来说,毕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b。所有这些,都使新一阶段的改革变得异常艰难和复杂。要深化改革,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困难性和紧迫性。就必须冲破各层次的阻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上也实施了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模式,如吸引外资、开放证券市场、鼓励经济成分多元化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惟有这些改革开放的措施才能带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向前发展。尽管如此,矛盾也依然存在,在中国,富人有时显得非常特殊。不平等体现在城乡差别上,也体现在那些消费水平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富人与千百万依然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之间。据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别已经从1995年的2.5倍增至2005年的4.7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则约达6倍,是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原因。如何弱化收入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种现实情况我们有关部门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和考虑。
三、企业改革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利益矛盾问题分析
1、企业改革其目的、对象错位带来的利益矛盾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因为我们立党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决定。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与西方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我们感到有的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清、不明,没有利为民所谋。有的国有企业多年来搞强制(如化工企业、金融企业等)下待岗,买断工龄,改革的对象都是职工和老百姓;政策向经理、总经理或带长的行政管理人员倾斜。在企业中,具体干实事的,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提前靠边,对社会、企业、个人都很不利。某些技术岗位“青黄不接”,企业不得不返聘和外聘。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减民不减官,结果是效益上不去,反而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加剧,“金字塔”型人员结构比例进一步失调。所产生的恶性互动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都造成了伤害。为了完成减员指标,一些基层有“抓阄”的;有让基层自由组合的。某企业既没有中级工证书,又没有技术和高中文凭的工段长,在市场经济时代却领导技师和高级工,并让考过了高级工和有中级工证书的职工下待岗。优胜劣汰与绩效考核完全脱钩,这时,企业党委、工会脱产组织形同虚设,职工有冤屈而告状无门。职工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改革,一些企业改出了一个官本位利益共同体?为什么改革总是牺牲职工的利益而加大为官本位的利益?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的学费要广大职工来承担?!在下待岗的吆喝下,昔日的主人翁敢怒而不敢言。为了保住饭碗,不少人在生存手段上发生错位。有投其所好,献媚取宠,寻找保护伞的;有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壮大势力的;有“笑脸引你上船,狠心推你下水”的;有购买假文凭,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有放下专业特长,去谋取一官半职的;有行贿买官,急于收回成本的,等等,同流合污的选择更是推波助澜。当竞争出现“黑哨”,竞争必然会引发斗争,甚至集体上访抗争,要公正、反腐败。当“金字塔”底部被砍削得凹凸不平,企业、社会稳定能不受影响吗?当职工的权益不断受到伤害,对不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改革能理解并热情支持吗?
2、企业改革其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企业分配制度是激励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杠杆。有的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腐败及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症结在于资源配置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年复一年地深化改革,日复一日地谈发展,某沿海国有金融机构(银行)的员工工资、福利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领导管理人士的待遇越来越高,对员工越来越趾高气扬。腐败和混乱的受益者继续受益,而无辜的劳动者却为腐败和混乱买单。领导在员工那里,威信威望是指望不上了,但“国家饭碗”在“领导者”手里攥着,虽然这是唯一的“管理资源”,但很有效――他剥夺你的权利可以气壮如牛,他就仗着你没地方说理,没人给你说话。再如,某国有化工企业从原来小金库暗箱操作,演变为有红头文件的向职务、权力倾斜。从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演变为级别大锅饭、职务权利的大锅饭和职务、权力平均主义。在高薪养廉和与西方企业家收入接轨的鼓噪声中,却要企业职工与农民工比待遇。企业领导干部的年终奖是基层职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十分悬殊。大家认为:“是掏广大职工口袋的钱给少数人快速致富;是大官大捞,小官小捞,工人阶级和离退休职工只有发牢骚。有职务、低素质、低学历又没职称的干部是干好干坏一个样;亏损和盈利一个样”。这就极大挫伤了有能力、有职称而无官职的基层技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凝聚力下降,管理松懈,安全事故不断;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不辞而别,甚至带走图纸和机密资料。有的国有企业搞改革,当官的利益是贵族化,与时俱进,而职工的收入是民工化,每况愈下。文件规定无法可依!与国家颁布的<<劳动法>>、<<合同法>>相悖,这里暂且不批这种落后的官本位和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人才观。在近几年,在评优秀、评先进等激励手段都发生错位。每年下指标评选,由于业绩考核不规范,往往评不出干劲而是评出矛盾。职工私下说,评先是做秀。即使评应该由所在部门员工来参与进行,实际上是少数部门领导凭个人意志点谱,”“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职工看不到效益提高,看到的是人才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矛盾的加剧!经济杠杆的支点假如不是绩效,而是官职、权力和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提高吗?发展方向能不偏离吗?老百姓对那些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人是认同和无可厚非的,最可恶的是对那些个靠腐败致富的人而又对职工利益而不顾的贪官深恶痛绝。
3、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某些成员收入来源不规范。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配关系尚未有效理顺。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监管调控职能弱化等现象,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有效的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激励机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二是对国有单位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国家监管调控不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工资提取不规范,挂盈不挂亏。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在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有的企业干部翻倍的工资和多倍的绩效工资个人所得税都是让职工来平摊。部分企业通过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变相提高收入,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及福利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三是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与行为调整进展缓慢,各种权力因素对资源配置及市场分配仍在进行不应有的干预。人为分割市场、维护或制造垄断以及寻租设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转型时期的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引发分配的不公,而某些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膨胀又直接推动和助长分配秩序的混乱,借助贪污腐败、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而实现暴富;其四是国企改制过程中管理、监督脱节或缺失造成国企自买自卖、低估贱卖、转移藏匿、暗箱操作、逃废债务等做法时有发生,国资委一位官员透露,“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关人士认为,改革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剥夺与侵害,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4、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存在体制缺陷和政策漏洞。
一是对居民收入的真实状况缺乏全面掌握,尚未形成对社会收入状况的基本监控体系和能力。各部门和地方对居民收入缺乏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税收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控存在制度缺陷。一方面,偏低的个税起征点对工薪阶层等中低收入者造成事实上的逆向调节,而利息税的开征也降低和影响了居民正常的财产收入;另一方面,高收入者既可以利用收入申报和征管中的漏洞大肆偷税漏税,也可以通过财产的代际转移等手段逃脱税收监管。遗产税等财产调节税的缺位既造成税源的大量流失,也使得当前的贫富财产差距逐步失控。
5、国企改革其主要领导有的没有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通过股份改制的股份公司上市后和未上市者,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董事长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代管国有资产,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的董事长,而是高级“白领”。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现在已有弊大于利的趋势!容易造成副手和下属都看“一把手”的脸色、眼色表示意见,不敢对“一把手”行使的权力实行监督,谁都不敢提反对意见。党内民主不正常,正气必然减少,顺我者昌,逆我者靠边站、下岗,逆淘汰现象就会蔓延!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名、利、情的诱惑太多,权力监督失控,人的各种欲望就会恶性膨胀,这已经成为了一条自然规律。当今吏治腐败已严重影响了国企的竞争力!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职工收入不高,责任绝对是领导的问题而不是职工不努力。现在一些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竞争力?不少人认为是没有首先改革我们的干部体制,造成各种改革出现错位,本末倒置;急功近利,抓小放大,企业效益难以提高。见利忘义、取财无道,必然是肥了少数人,穷了多数人。既富了方丈穷了庙。地方国企已低估贱卖了60%--83%,职工怨声载道,正是因为公有制演变为了官有制。教训沉痛,有必要引以为戒!最初的所谓“放权让利”,就偏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将企业的一切大权都让给厂长或经理一个人,不对其资金运作进行任何监督。结果是方便了国有企业的少数经理人员大肆进行在职消费,任意挥霍企业资金,甚至侵吞公有财产,不但造成了先于收入两极分化的消费两极分化,为社会上的财产两极分化提供了土壤,而且使国有企业的财务运作陷入混乱,经营状况越来越坏。许多暴富者由此而掘到所谓的“第一桶金”,而大批的国有企业则因此而衰败。
6、分配制度在新旧规则中摩擦与冲突
当中国一开始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时候,收入分配上的种种疑惑一直挥之不去。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公平与效率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都有着强烈的抱怨。
以公平为主,还是以效率为主?这既关系收入分配总的指导思想,也是一个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经济学家常修泽认为,这一争论如果不解释清楚,很可能成为思想障碍,进而发展为体制性障碍。从中国当前实践来说,在微观层次,尽管也存在少数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内收入差距偏大的问题,但多数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并不很大,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上突出的是“效率低下”;但是,在宏观(也就是社会)层次,则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这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的表现。尽管近年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但是对于如何分配,专家都感到目前这是一个难题。这其中涉及到城乡二元制经济的因素、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垄断性行业占有优良资源的因素等,甚至还包括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从而产生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还包括腐败、贪污等不正当活动带来的收入等诸多原因。这就面临着如何在制度上建立调节机制,将过高的收入调节到合理的水平,但目前还没做到,在个人所得税制度、财产制度等方面调节机制的功能还存在一些缺陷,执行也不到位。
7、企业大幅度裁员造成部分人员进入收入低谷
企业大幅度裁员,原因无非是经营中遇到巨大困难,属无奈之举。国外大企业,在不得不采取大裁员措施的同时,面对劳工组织和全社会的压力,往往是战战兢兢而戚戚然。到我们这里却成了“领导气魄”和“巨大成绩”,领导不对此感到遗憾,更谈不上反思;媒体想不到劳动者权益和裁员背后的原因,随即给予赞许、捧场,这种现象极不正常。
更不正常的是裁员的理论根据和颠倒黑白的作为。裁员的根据就是改革的根据,就是把经营失败和历史包袱的形成归咎于基层员工。谁都知道,这个天大的责任从根本说来和基层劳动者无关。大家看到,腐败大案的背后,时时有金融部门的黑手翻云覆雨,形成的银行巨额资金损失,都只能是管理层所为或更高层失职、失察所致。然而,如某银行员工却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还落个“素质低”的名声,辛辛苦苦最终得到个“淘汰活该”的结论。以往的裁员,也并不是让真正素质低的下岗,尚有权力和影响的官员的家庭成员,因素质低被迫下岗、买断的几乎没有。特别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多是由于跟不上腐败、庸俗的新形势而没混到“强者”份上,他们这些打下基础又付出生命最宝贵时光的“原始股东”,现在正面临最不受欢迎和老来无着的尴尬境地。另外,就买断工龄而言是减员增效的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办法。但实际情况相当复杂。“买断”的价格是多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人得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从理论上讲,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也就是维持工人本人和其子女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价值,应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在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下,本应属于工资的一部分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费用都由国家扣下了,再由国家对他们进行终身保障。现在要工人和企业脱离关系,就得把过去由国家集中起来的、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那部分钱退还给工人。买断工龄,“买断”的价格就是在工人在职期间,理论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额的总和。今天的财政没有能力拿出这笔钱来补偿工人。通常的办法是划出一块国有资产变现作为补偿资金。但多数国有企业拿不出可以变现的资产。再加上在“买断”过程中,买卖双方不具平等地位,价格多少?,工人没有发言权。所以在买断工龄中,工人能拿到的只能是他应得的一小部分。其未来这些“买断”的工人生活收入只能进入历史的低谷。
8、社保体制还没有完善,部分国企职工得到不公正待遇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和功能离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落后地区的扶贫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剥离了几千万员工。对国有企业员工的这种“剥离”,不仅意味着原国有企业的员工因同时失去工作和收入而“下岗”,也不仅意味着他们按西方国家的定义陷入失业境地,更主要的是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任何社会保障,落入了被国家和社会完全抛弃的地位——他们往往被迫以几万元甚至仅仅几千元补偿金,从此政府就摆脱了向他们提供养老金的义务,这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来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养老金。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样大规模剥离原国有企业员工似乎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极为严重,这些被剥离的员工大多数已经实际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有些人据此认为,这是国有企业没有效率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样一种说法也是在抹煞政策因素对原国有企业职工的困境所起的作用。诚然,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这是国有企业陷入今日的困境的主要原因。但是,错误的经济政策一直在加重国有企业的负担,从而加剧了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它对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也要承担重要责任的。而且,大量职工在倒闭的企业里社会保险福利也就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我们至今为止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国有财产保值增值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有企业办“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产权交易”的浪潮,实际上就变成了少数特权人物转移资金以侵吞国有资本的手段。在这以后掀起了两场运动:“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等于不准国有企业继续经营,“改制”则更是明目张胆地实行私有化,而且基本上是以向少数特权人物白送国有财产的方式实行权贵私有化,让少数人放手掠夺全国人民的财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变成“按权分配”就是10年来这两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将许多国有企业送上了绝路,而且在一极喂养出了一个有惊人财富的暴富阶层,在另一极断送了大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路,使他们坠入了贫困的深渊。以“扶持民营企业”为借口要求给少数现在或未来的富豪以优惠政策,而从不要求给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以什么优惠政策。
四、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探索弱化分配利益矛盾的途径
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全国上下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讲究效益。也要注重公平,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要拿出切实可行收入分配对策、措施和新型的分配原则,以弱化利益矛盾。
1、促进公平分配、理顺分配关系、落实新的分配政策,我们要迅速制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原则和机制,成为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活力的激励手段,致力于平衡、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各级政府与各企事业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一个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行政控制的实质是调整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各种利益的摩擦越显著,社会越容易出现混乱,以致掣肘社会变革。因此,改革中应注意运用行政控制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国家要运用行政手段和纪律手段,协调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用政策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推行股分制改造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国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所享有的权利的到位,又要注重纠正企业的短期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明和暗的流失。其二,要协调好区域发展关系与城乡发展关系。其三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企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合理的工资分配指导意见,不能是矩形那样的绝对平均,更不能象倒三角形那样差距太大,应该在工资分配上按正态分布形比较合适,即高工资和低收入是占相当少数,中等收入占大比例大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企业事业单位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空间如技工系列和专业技术系列工资,而不能采用一种行政职务系列;其四要防止和纠正分配不公问题,特别是权力腐败问题。权力腐败体现为政治权力的分配不公,结果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尽快加以消除。也就是说要从源头上铲除利益矛盾的土壤。山西乡宁县针对100多个煤老板的年收入比全县23万人总和还高的现象,倡导了100多个煤老板实行“一矿一业一事”活动,有效调节与缓解了利益矛盾,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证。
2.千方百计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
其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调控,的利益关系抓紧清理和规范企业违反规定、自立名目发放的各种不合理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垄断经营企业凭垄断地位和特殊条件获得的超额收益不得用于内部分配。加强对各地进行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的规范和监督。其二是继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改革前劳动人事部门制定比较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对与现行体制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有矛盾,甚至不合理的部分我们要修正,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也就是说要理顺地区间、部门间、各类人员间工资关系d。尤其要对国有部门的收入分配依法加强监管,防止社会共有的垄断利润转化为小集团的利益和个别人员的薪酬福利,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这是我们达到弱化利益矛盾之一。
3认真制定农业政策,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弱化利益矛盾,其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直接增加现金收入的项目建设,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新增财政支出要继续主要用于农村。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二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管理,这一点在国务院要求下已开始实施。要加强对农村水电、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价格和收费的清理和整顿。建立和规范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一事一议”的工作机制。其三是继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指导,简化农民外出务工的审核手续,取消各种乱收费。2006年伊始,深圳市政府出台有利南下务工人员多项优惠政策,就是很好例证,如市区级人才市场在规定时间内四次免费入场,强力打击“黑中介”等措施受到普遍称赞。其四,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其五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工作。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严禁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和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d。
4.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清除非法收入及其来源。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深化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化对预算外收入及制度外收入的监督管理,完善预算外收支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格、透明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杜绝将部门收入转化为个人收入的行为。严禁政府公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非法收入和公款挥霍,坚决制裁各类腐败行为f。特别要加强国有企业特殊岗位和管理人员灰色收入的剖析力度,追根逐源,采取常换岗,常监督等办法阻止非正常收入比例扩大。国有企业改制后可以学习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做法,成立企业防损部,其工作人员可以渗透到重要岗位关键行为中去,从而避免本企业利益受到损失及有关人员非正常收入得逞。
5、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好行政和财务监督作用加大对居民收入的税收调节力度。全面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加快建立个人收入纳税信息档案制度。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收入的试点。严厉打击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杜决企业“领导”多倍工资收入还让全体职工来平摊税赋的恶劣行为。要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途径之一。
6、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
要 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这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会管理没有得到加强,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工会的管理体制及职能被弱化,一般成为企业虚设机构,或是成为企业和单位老总的传话茼、橡皮图章,根本不是职工表达利益要求地方,按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工会通过取得对某一企业或产业的合法垄断,就拥有了市场权力g。”要建立独立的工会的管理体制,具有制定企业单位职工收入分配的建议表决权力,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另一方面,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但企业职工利益的保护,更多的是要靠职工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途径来实现。促进劳动者保护,工会是一个必要条件。有劳资关系一定会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按照国际经验,必须建立多方协调解决的机制。要拓宽各阶层协调渠道,构建各阶层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具体制度。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我国工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仍有待提高。工会勇于介入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才能彰显其地位和作用。要通过三方协商机制,使劳资矛盾得到缓解,使业主、经营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使民主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了,员工关注企业的发展,企业关注职工的生活,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劳动关系才能更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制定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必由之路
政治制度化水平标志着一个政权统控能力的高低与强弱。所以,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加强以下制度建设:(1)形成多元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要有意识扶持和扩大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如组织农民协会、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城市社区委员会等,使他们在聚集和反映本阶层利益要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建设。这一点,在信息迅速发展和利益多变的当代社会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利益的显示器,而且“可以授人以地位”,“可以扩大改革影响的范围”,“可以强化社会规范”。(2)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择优汰劣机制。要选好人,用好人,象江苏华西村那样的村党委书记说过:“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实践的。他还联合邻村一起奔致富路,本村人住上别墅房而自己还是住在20多年前的老房子。广大村民拥护有加,在华西村应该说是弱化利益矛盾的典范。是共产党员的旗帜,是一位好干部。(3)要注意不断吸收新生的社会力量进入政治参与过程,并协
调不同集团的利益要求。(4)要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性。政府决策须有一套公开的科学决策程序,要正确把握政策的目的辐射面、利益覆盖面以及社会变迁的互动效应;收入分配等利益决策必须是民主决策,重大决策也必须经过广泛讨论h,而不是由少数“领导”独断行事,坚决杜决“一张嘴”,“一枝笔”来定分配。
8、建立和完善新的利益监督机制,保证利益合理公正
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也正在实行“三会”制度,即监事会、董事会和股东会,但是都是由企业及政府委任,实际上是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存在,没有很好代表各方的利益。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达国家那样的高度成熟的市场氛围,如成熟的经理人市场、成熟的外部董事市场、成熟的商品市场等,既然从事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理,在利益决策上,一要学习美国通过市场监控防止董事会和经理层合谋侵害各股东利益;二要学习德国靠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用银行和职工董事对经理层损害国家、职工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监督。三要学习日本松下、三菱等公司给忠诚度好的老职工为终身员工待遇,并给予参加企业发展、薪酬等议事和见证权利。为了防止总经理或“一把手”独断专行,保证公司正确发展方向和有效经营,让出资人和职工利益最大化,起用外部独立董事进行有效利益监督和利益表决,也是弱化利益矛盾的选项。
第四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9A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综〔2006〕24号 【发布日期】2006-06-21 【生效日期】2006-06-2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哈政综〔2006〕24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哈尔滨市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六月二十一日 ??
哈尔滨市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现就我市200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进一步明确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把握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时机,抓住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体制问题,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二)基本原则。更加注重改革和发展的紧密结合,以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体制机制问题;更加注重改革的规范化推进,及时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制度确立下来;更加注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各项改革措施平稳推进。?
二、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市直部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理顺职能分工,提高行政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依法推进管理重心向区、县(市)下移。调整被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职能的机构及人员编制。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此项工作由市编委办牵头)。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和依法决策机制及行政监督机制,完善集体决策、专家咨询和评估、决策听证和公示、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研究室和市监察局牵头)。建立健全应对紧急重大突发事件管理体制和机制(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牵头)。?
(四)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国家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完善改革措施,进一步做好与国家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衔接工作。深化财政补助事业单位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改革。研究制定推进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配套政策。加快市直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市编委办、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五部门为管理主体的“五联动”管理。落实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工资基数和比例、离退休计发待遇、退休审批部门“四不变”的政策规定(此项工作由市人事局、编委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五)积极推进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围绕建设机械制造、医药、食品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全市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推动国有资本向龙头骨干企业、优势产业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培育壮大一批品牌号召力强、技术创新能力强和市场应变能力强的大企业集团(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市经委牵头)。?
(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加快制定出台国有资产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行办法,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出台《哈尔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投融资管理办法》,加强国有资产重大项目管理(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
(七)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制。初步完成哈轴集团、东轻公司等重点国有企业改制。强力推进哈建工集团、哈供排水集团、公交企业以及哈物业供热集团等企业改制。稳妥推进哈工程机械厂、变压器厂和电缆厂等企业渐进式改制。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妥善解决改制遗留问题(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
(八)加快股份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管理层行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董事会建设方面迈出实质步伐(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
(九)扎实推进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厂办大集体改制。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国函〔2005〕88号)精神,进一步完善《哈尔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改制目标和责任分工,把握好企业改制方案制定、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和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全面启动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厂办大集体改制工作(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继续深化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
(十)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效绩评价体系,完善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制定哈尔滨市市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薪酬核准制度、任期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初步建立起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开展业绩考核和效绩评价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国有企业效绩评价的方法和途径,运用评价结果引导企业经营行为。深化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个人收入与岗位责任、贡献和企业效益紧密挂钩、与劳动力市场价位相衔接、收入分配能增能减的分配调控机制(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
(十一)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和《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哈发〔2005〕5号)(此项工作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用于提高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担保能力;安排1000万元,用于设立市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选择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吸纳劳动力能力突出的企业大户,建立与市级领导联系直通车制度。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社会服务体系、资金扶持担保体系、维权体系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将哈尔滨市个体私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哈尔滨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政策、环境等重大问题(此项工作由市中小企业局牵头)。?
四、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十二)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逐步改革现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适时开展乡村债务清理核实和化解乡村债务试点工作(此项工作由市农委牵头)。?
(十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继续推进和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基地和外派劳务基地建设试点(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强化对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大力拓展外向型劳务输出经济。抓好30万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力争转移110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45亿元,农民年人均劳务收入900元(此项工作由市农委牵头)。?
(十四)大力加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建设。鼓励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引导农民以入股形式开展紧密型合作或松散、半松散型合作,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组织好各级业务骨干和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此项工作由市农委牵头)。?
(十五)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司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购销市场化机制,发展社会多元粮食收购主体,培育粮食收购大户,组建市、县(市)粮食购销集团。发展粮食订单收购和购销一体化经营。扩建和完善现有粮食批发市场,新建粮食物流中心(此项工作由市粮食局牵头)。?
(十六)继续深化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完善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康金、王岗、团结、西集、宾西、拉林、小岭、周家等试点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发展各次产业和各类市场。推动呼兰区向康金镇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限试点(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
五、大力发展现代市场体系?
(十七)加快地方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外资银行和国内股份制银行在哈设立分支机构和开展金融业务。加快推进市证券登记公司向股权登记托管中心转变。依托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建立地区性股权融资市场,探索建立非上市公司股权转让交易和机构投资者退出机制(此项工作由市金融办牵头)。?
(十八)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征地补偿办法,健全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逐步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和裁决机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秩序,扩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范围,完善交易程序。加快培育矿业权市场,大力推进探矿权、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提高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招、拍、挂比例(此项工作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
(十九)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以“一站式”服务平台为重点,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下岗失业人员、无业人员和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大力发展各类劳务中介组织。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和各种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争议协调机制。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二十)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加强人才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加强对人才中介服务组织的监管。探索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服务(此项工作由市人事局牵头)。?
(二十一)大力发展产权市场。进一步健全产权市场功能,强化“一站式”服务。加强产权市场监管,规范产权交易程序,加大对场外交易的查处力度(此项工作由市政府国资委牵头)。?
(二十二)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费价格改革,将水资源费计入供水成本。改革农业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农业水费计取办法,推行“终端水价制”,实行计量收费(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水务局、环保局牵头)。稳步推进煤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牵头)。推进工业供热出厂价格改革,研究制定《煤热价格联动实施办法》(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供热办牵头)。?
(二十三)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政府诚信建设,对涉及社会经济领域的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论证、专业机构评估和依法审核制度。加强商业城信和企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信用数据库,推进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对企业信用实行等级评定。全面开展公民诚信建设,规范公民诚信行为。建立健全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此项工作由市信息产业局、工商局牵头)。?
(二十四)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的市场。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逃骗税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市场法规建设(此项工作由市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科技局牵头)。?
六、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二十五)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继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建立部门预算编制、执行制衡机制。扩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实施范围,启动286个市直单位第二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市对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制定稳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考评实施方案(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
(二十六)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严格实行备案制、核准制和审批制。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建立并完善政府投资决策责任制度。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运作,实行建设和管理政企分开(此项工作由市发改委牵头)。?
(二十七)积极推进企业直接融资。有效利用境内外上市融资渠道,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此项工作由市金融办牵头)。?
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二十八)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口岸工作协调机制。全面推进电子口岸和“大通关”建设。进一步减少外贸行政审批事项。大力培育对外贸易经营主体。实施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此项工作由市商务局牵头)。?
(二十九)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5〕36号),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制定出台关于鼓励外商建立研发中心的规定。继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此项工作由市经合促进局牵头)。?
(三十)完善“走出去”管理机制。制定出台实施“走出去”战略指导意见,建立推进“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工作机制。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和协调机制,建立境外投资风险回避和投资安全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从事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此项工作由市商务局牵头)。?
八、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三十一)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精神,继续推进“促进再就业行动”,加强就业和创业技能培训、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强化就业再就业工作责任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和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促进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城镇就业再就业力争安置10万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4050”人员再就业1万人(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十二)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做好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已经退休人员享受基本生活费资格认定、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和养老金调整工作。基本养老保险新增5万人,企业覆盖率达到86%。确保当期基本养老金足额发放(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十三)推进失业保险制度建设。贯彻落实《哈尔滨市市区企业并轨人员进入失业保险暂行办法》(哈劳社发〔2005〕121号),平稳推进3万名并轨人员进入失业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建立失业预警机制,有效实施失业调控。依法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失业保险参保人数新增5万人,覆盖面达到88%,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十四)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完善医疗保险政策,将市区自由职业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研究医改前关、停、破产且无存续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探索、研究少年儿童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保险办法。修订《哈尔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建立离休干部医疗统筹财政支持机制,统一实行省离休干部医疗政策。新增参保人员7万人,覆盖面达到68%(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十五)完善工伤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继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吸收三资、民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参保,有序推进个体工商户、农民工参保,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参保,新增参保人员8万人(此项工作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
(三十六)加快推进供热体制改革。制定出台《哈尔滨市职工供热费补贴实施办法》,将采暖补贴由“暗补”变为“明补”。完善城市供热保障制度,制定出台《哈尔滨市城市供热保障实施办法》,明确保障政策、范围、标准、资金管理和核发办法(此项工作由市供热办、财政局牵头)。?
九、全面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领域体制改革?
(三十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汽车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和食品安全等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动开发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益类科研机构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能力(此项工作由市科技局牵头)。?
(三十八)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深化教育教学和办学体制改革,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教育思想、体制、内容和方法创新。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教育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此项工作由市教育局牵头)。?
(三十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4号)及相关政策规定,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和管办分开,加快电影公司系统转企改制步伐,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国发〔2005〕10号),放宽对申办文化经营项目的限制,完善审批备案制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进入文化市场。继续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此项工作由市文化局牵头)。?
(四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立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在公立综合医院进行转换运行机制试点,探索建立“平价医院”和“平价病房”,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不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筹资机制和监督机制,建立有效的农民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卫生资源结构,大力发展社区医疗,加快建立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此项工作由市卫生局牵头)。?
十、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产安全型社会建设?
(四十一)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积极开发和推广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在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宾西经济开发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华尔化工有限公司、东轻公司等10家企业推进中水回用试点。完成5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确保哈尔滨利民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中心投入使用。推进国环医疗垃圾处理场试运行。在哈发电厂、哈药集团等30家企业开展节能工程建设(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建立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强制性淘汰制度(此项工作由市经委牵头)。研究制定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价格和财政补贴政策(此项工作由市物价局、财政局牵头)。?
(四十二)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噪声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和循环经济示范等“六项重点工程”。实行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完成《哈尔滨市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哈尔滨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办法》和《哈尔滨市水污染防治办法》的立法调研(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
(四十三)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机构,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执法,强化监管。实施安全生产市场准入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及持证上岗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实行安全认证和使用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安全生产监控体系和预警体系。建立对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整改、对高危行业进行控制的宏观安全监控体系和对企业现场生产过程、设施设备运行进行控制的微观安全监控体系。建立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和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承担机制(此项工作由市安全办牵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9A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发〔2007〕12号 【发布日期】2007-05-17 【生效日期】2007-05-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哈政发〔2007〕1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哈尔滨市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业经2007年4月19日市政府第5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二○○七年五月十七日?? ??
哈尔滨市200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现就2007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一)指导思想
?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按照“十一五”规划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部署,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快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为重点,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用更大力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
(二)基本原则 ?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坚力度,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将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坚持改革规范推进,切实把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用制度和法律确立下来。
?
――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改革平稳和谐推进。
?
二、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
(三)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扎实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环境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公用事业管理等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的研究,推动政府成为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者、组织者和维护者;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行业组织和中介机构分开,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健全新增(减)审批事项申报、会签、审批服务、审批责任监督“一体化”工作制度;积极探索信息化政府履行审批职能的实现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研究建立行政许可项目动态评估机制、新设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论证机制及审批和许可事项监督管理机制(责任单位:市编委办)。?
(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构建设,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行政执法依据公开和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和运行机制,调整并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健全解决行政争议化解矛盾的法定机制;开展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通过政府立法,建立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办公厅、人事局、财政局、监察局)。
?
(五)加快推行政务公开,实现公共服务信息化。加快编制政务公开目录,促进办事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务公开预先审核、主动公开、依法申请公开、内部公开、新闻发布等制度;整合公开载体,探索建立“一网、一厅、一线、一信、一册”的“五个一”联动公开模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厅)。制定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和政策,加快电子政务建设(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
?
(六)依法理顺市区县(市)管理权限,实现行政管理重心下移。合理划分市、区、县(市)政府职责权限,按照合法、合理、权责一致和高效便民原则,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范围内,将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县(市)(责任单位:市政府法制办)。
?
(七)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制定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具体实施办法,健全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稳妥推进用人制度改革,规范和完善聘用制度,积极推行岗位设置和管理制度,健全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和在职人员竞聘上岗制度;扎实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收入分配制度;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责任单位:市人事局、编委办)。加快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重点推进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按照“养事不养人”原则,取消卫生、城建等工作任务可以量化的单位人头费,按工作量或项目核定经费(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步伐(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
(八)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提高带动力和影响力。研究制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规划;建立国有资产合理流动机制,促进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将国有优良资产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强势集团、关键领域集中;加快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把调整改造的重点集中到对未来产业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并能带动产业链发展或产业集聚的机械、医药、食品等优势产业;培育和发展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责任单位:市经委、市政府国资委)。
?
(九)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和国有资产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选择市工业资产经营公司、东轻公司等企业进行经营业绩和绩效考核制度试点;建立国有资产收益收缴制度,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国有企业应上缴利润、国有股红利、国企产(股)权转让收入等收益进行收缴;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分配办法,选择部分企业进行期权、股权试点;加强资产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监事会制度,适时选择国有企业进行派驻监事会试点(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
?
(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理顺产权关系为核心,深化公共客运等公用事业以及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企业改革;进一步放开城市公用事业产权市场、经营市场和作业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加快市场化进程;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办社会及辅业分离改制;妥善调处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切实保障职工利益(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市交通局、市建委)。
?
(十一)加快推进集体企业改革。积极组织推进国家“厂办大集体改制试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制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批复》(国函〔2005〕88号)要求,按照《哈尔滨市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改制目标、责任分工及工作任务,把握好政策宣传、企业方案制定审批、职工安置、资产债务处置和产业发展等关键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一步明晰企业产权归属,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快推进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
(十二)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贯彻落实《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哈发〔2006〕5号),不断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继续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依法保护私有财产和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实施中小企业创业成长工程,积极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产、学、研、金、介”相结合作用,依托哈工大等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非公有制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服务;继续发挥担保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在融资担保中的积极作用,适时成立“哈尔滨中小企业担保协会”;建立涵盖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各类高级人才的非公有制人才库,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责任单位:市中小企业局)。
?
四、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十三)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优化乡镇机构,改革和整合乡镇事业站所;抓紧制定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乡镇机构运转的经费保障等配套措施;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确保乡镇机构编制在“十一五”期间只减不增(责任单位:市编委办、市农委)。继续推进“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明确界定县乡政府支出责任,合理调整政府间收入划分,着力解决县乡财政困难,实现县乡财力均等化,保证乡村正常运转(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委)。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综合改革(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农委)。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委)。?
(十四)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继续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稳步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不断完善纠纷调处机制;深入开展土地承包规范化管理,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农委)。
?
(十五)进一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围绕省内、省外、国外3个市场,大力拓展劳动力转移空间;利用与上海、大连、北京等市建立多种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积极推介输出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韩国、日本、俄罗斯亲缘、地缘优势,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积极向国外输出劳务;引导农民抓住农闲时节,开展季节性打工。全年争取培训农民工35万人,其中引导性培训30.5万人,技能性培训4.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20万人;转移劳务收入实现62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00元(责任单位:市农委)。
?
(十六)积极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清理化解乡村债务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6〕86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债务产生原因和债务底数,分析探索化债有效渠道,研究提出化解乡村债务的意见;制订切实可行的试点工作方案,适时开展化债试点(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委)。
?
(十七)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落实《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加快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意见的通知》(哈政办发〔2005〕22号),市财政每年从农发基金中安排100万元作为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支持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委、市供销社)。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做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工作(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农委、市供销社)。对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所需临时性、季节性资金,各金融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积极给予贷款支持,市商业银行要在信贷政策上给予倾斜,开通农业特色贷款业务绿色通道,推出小额农贷业务,提供“一揽子贷款套餐”服务(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商业银行)。
?
(十八)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积极推进落实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从企业剥离工作;加快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保留的骨干粮食购销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实行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经营,对非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采取改组联合、股份制、资产重组和授权经营等多种形式全面放开搞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粮食企业改制;提高粮食购销市场化程度,继续培育壮大多元粮食购销主体,构建粮食流通市场化新机制;加快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完善提高市场载体功能;继续发展粮食订单收购,提高粮食产业化经营程度;发展购销企业联合经营,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粮食购销集团(责任单位:市粮食局)。
?
(十九)进一步深化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组织推进报批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工作,争取团结镇、王岗镇、宾西镇、新发镇、兴隆镇进入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行列;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在全国部分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开展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规划〔2006〕60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7号)要求,按申报程序做好报批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力争团结镇、王岗镇、兴隆镇被列入国土资源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同时对团结镇、王岗镇、兴隆镇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将3个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内容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城市规划局)。?
五、加快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
(二十)大力发展地方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对农户和中小企业小额信贷体系,扩大小额信贷规模;充实民营企业担保基金、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小巨人”企业担保基金,做大融资担保平台;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机构、开展业务;依托市股权登记托管中心,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和股权流动等融资试点;鼓励企业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责任单位:市金融办)。
?
(二十一)规范发展土地市场。健全市场化土地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经营性土地出让制度,规范协议出让行为,限制和规范政策性优惠用地;制定土地有偿使用政策,公布实施更新的基准地价;贯彻落实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缴纳标准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标准;提倡净地出让,确保市场竞争公平;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的政策措施;稳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补偿标准;进一步扩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范围,完善交易程序;健全“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规划、统一整理、统一供应”制度,形成“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土地供应格局(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
(二十二)加快建设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按照省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要求,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登记管理体制(责任单位:市公安局)。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改革城乡分割的就业管理体制;深化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管理体制配套改革,促进劳动者自主择业、合理流动;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制度;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政策和乱收费,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存缴率达到90%以上;制定出台《哈尔滨市劳动合同规范化管理标准》,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统计、监督管理和争议处理制度(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二十三)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对人才服务中介机构的监管;推进人才服务机构改革试点;完善相关政策,大力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责任单位:市人事局)。
?
(二十四)大力发展产权市场。进一步健全产权市场功能,全面推行电子竞价交易方式,实现省、市产权交易信息网与国务院国资委“全国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监督管理网”对接;加强产权市场监管,规范产权交易程序,加大对违规产权交易的查处力度(责任单位:市政府国资委)。
?
(二十五)逐步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水价改革,合理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和城市供水价格,合理确定各类用水水资源费标准,实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实现水资源节约利用、合理配置。通过成本监审和测算,逐步调整燃气价格;推进垃圾处理收费和征收方式改革(责任单位:市物价局)。
?
(二十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制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出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增强政府公信力;加快推进企业、个人征信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建立信用信息公开和保护制度、社会信用体系监督管理体制和行业自律机制;建设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全市统一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网络;建立健全失信约束和惩戒制度(责任单位:市信息产业局)。
?
(二十七)推进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法制建设。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清理和废止地方或部门制定的分割市场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继续健全和完善保护、促进公平竞争的相关法规和规章,加强市场法制建设(责任单位: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
?
六、深化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二十八)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在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细化预算编制,增强部门预算编制计划性,强化预算执行刚性,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市本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监控机制,改革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试点和参与式预算试点;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二十九)大力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规范固定资产投资行为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程序,加强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推行项目公示制度,扩大代建制试点;继续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在地统计”管理模式,健全对各区、县(市)投资任务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进一步扩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规模;继续实施大项目牵动战略,完善大项目推进机制,筛选81个投资规模大、拉动力强的大项目集中力量重点推进(责任单位:市发改委)。
?
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
(三十)深化外贸管理体制改革,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继续完善口岸工作联络协调机制;大力推进区域通关改革,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和“大通关”建设;进一步减少外贸行政审批;制定出台外贸经营权放开后相关配套办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加快推进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按照国家外贸“微调”政策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宽”进“严”出等政策措施,努力达到进出口贸易平衡(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
(三十一)完善“走出去”管理体制。完善有利于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政策和服务环境,鼓励扶持龙头骨干企业到境外设立贸易公司、建立生产基地、创建境外研发中心和开办分支机构;建立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经贸联系机制;发展美国、欧盟市场,加大对非洲、中东和拉美市场的开发,加快发展对日、塞班经合市场,重点开拓对韩国本土经合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稳定有效的国际营销渠道和网络;积极引导和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加强外派劳务培训管理,积极发展技术劳务输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三十二)完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继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企业诉求机制和市领导联系重点外来投资企业制度;有效利用特许经营权、土地转让权、政府专项补偿和BOT、TOT等形式,引导和鼓励国内外资本进入城市供排水、垃圾处理、路桥建设、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燃气和供热等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和金融、保险、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领域;积极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落户各园区;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和世界500强在哈建立总部、设立研发基地(责任单位:市经合促进局)。
?
八、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
(三十三)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就业岗位,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做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国有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再就业;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再就业政策,扩大扶持范围;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吸纳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安排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安置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11万人(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
(三十四)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搞好做实个人账户;扩大自由职业、灵活就业人员和个体私营企业员工参保人数,争取做到应保尽保;探索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办法,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保障水平适度、缴费方式灵活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失业预警机制;制定灵活就业人员借助基金补贴参保办法,进一步降低参保门槛,吸纳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失业保险;逐步将未参保的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加快制定城镇少年儿童参加医疗保险统筹的基本保障政策;调整待遇支付标准和统筹基金支付范围,降低参保人员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调整工伤保险参保政策,将个体工商户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研究制定适合建筑企业等特殊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强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监察力度;探索事业单位和民间非赢利组织参加工伤保险的办法和措施(责任单位: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全面实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责任单位:市民政局)。
?
(三十五)加快供热体制改革。落实建设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意见》(建城〔2005〕220号)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出台热费“暗补”变“明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和城市供热保障实施方案;研究制定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加快推进政府机关办公楼、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供热计量改革试点(责任单位:市供热办、市财政局、市建委)。?
(三十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品集中配送”和“药品零差价”试点(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物价局)。发展社会医疗救助,适度发展民营医疗机构(责任单位:市卫生局)。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在抓好呼兰、双城、阿城、尚志4个区、县(市)试点的同时,将试点扩大到五常市、宾县、方正县、依兰县、延寿县、巴彦县、木兰县、通河县和松北区9个区、县(市);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市)、乡(镇)、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责任单位:市卫生局、市财政局)。不断完善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和监管体系建设,进一步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责任单位: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建立新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责任单位:市物价局)。
?
(三十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点推进市重点高中配额生制度改革、高中新课改、职业教育学制改革试点;推进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校长、教师聘用交流管理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7.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1.5万人,职教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年均各类企业职工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达到95万人次(责任单位:市劳动保障局)。进一步落实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政策;深化农村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建立健全教育资助体系,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学杂费(责任单位:市教育局)。
?
(三十八)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体制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筛选一批重点企业进行创新型企业试点(责任单位:市科技局)。由市财政投入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其中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由7500万元增加到1亿元,市发展高新技术专项资金继续按每年4000万元安排(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大力推进汽车电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安和生物医药等6大产业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加强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科技投融资等5大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
(三十九)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4号),建立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分类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建立农村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责任单位:市文化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