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第一学期)
高一信息技术(必修)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学简析
今年是使用教科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教材的前四部分主要包括: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三章《信息的编程和智能化加工》。
二、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第一章是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信息的应用价值;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是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一般分类、实际意义;学会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了解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简单原理、工作原理);文件的概念与类型;网络资源与文件的关系;FTP使用现状;因特网中文件资源的分布;文件资源的查找方法;文件资源的下载;了解一些在线运行数据库;了解数据库中信息的特点;初步学会从提供公开服务的数据库中获取信息;管理下载的信息。
第三章是认识信息加工的重要性及其意义;知道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和类型;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了解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人工智能应用及应用前景;学会使用常见智能软件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情况分析
优势:计算机是比较特殊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现在学生家庭中拥有电脑的数量较多,平时接触电脑的机会也比较多,由于电脑学习不需要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且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
不足之处:学生对电脑的兴趣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求掌握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由于学校电脑设备想较其它县市学校落后,对学生积极
性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致使有些学生厌恶上机实践操作,从而影响部分学生积极性。
四、为了搞好教学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精心备课,认真上课
1、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熟悉大纲,钻研教材,这样才能掌握本课在本册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重点和难点。另外要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了解计算机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才能使课更具深度。
(2)教师平时多读教学理论书籍,研究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打下理论基础。
(3)认真写好教案。为了能有条理的上课,上课前必须先写好教案,教案详写还是略写由需要而定。
(二)要有信心
1.增强自信心。要消除紧张心理,使自己发挥最佳水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没有把握的仗”这都说明事前准备的必要性,充分准备是上课成功的起点。
2.教师吃透教材、掌握课程的基础上精心编写教案,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内容,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设计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3.上课是教师在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实践过程,要注意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生实践的时间分配,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动手操作。
(三)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1)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课程内容互相衔接,给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2)关注个别差异。教师面对所有的学生,要承认和关注学生基础水平差异和认知特点的差异,真诚对待全体学生。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自主探索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表达创造性思想,鼓励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式和方法。存在个体差异就有各种各样层次
不同的见解,要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
(1)适应知识的更新。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知识更新周期短,原来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培养高中学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信息技术,既是当前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信息时代公民的需要。
(2)促进知识技能的有效迁移。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要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把握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注意总结和归纳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问题解决过程的共通之处,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通过合理的探索,完成对新工具和新任务的适应,从而达到利用知识技能有效迁移的发生,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五、改进措施
1、教学措施:
1)强调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 2)注重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课堂中注重讲练结合,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 5)加强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管理和引导
2、教育措施:加强学生上机纪律管理,完善机房管理条例,约束学生不良行为,严肃处理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组织优势生辅导后进生上机实践操作,实现分层管理、分层教学。
第二篇: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011—2012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1—2012学第一学期)
一、教材分析
初二、三年级本学期使用的教材是海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信息技术》,教材分析如下:
1、教材内容大部分比较简单,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学过的学生来说,电脑使用基础已经是一件耳熟能详的事情。
2、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电脑使用基础,准备分两部分来讲。a.电脑使用基础部分略讲,有很多问题可以由学生讲解,互相学习。b.增加图像处理讲授,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实际应用的东西。
3、在教学方法的设定上,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部分内容让学生主讲或者学生操作,老师只是充电补充完整的角色。
4、让水平高的学生多学一点东西。尽量把教室上网,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本学期的内容,在课堂上,如果学生提前通过老师布置的全部任务,则可以不听老师的讲解而自己在课堂上学习自己想学的电脑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这个学期我所任教的是初二年级1—4班,初三年级4—7班,因为学生城乡差异很大,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每次都要准备两个层次任务来让学生练习。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背景下,采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能熟练各种操作、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教学方法分析
1、尽量做到任务驱动,使学生有目的听课,老师有目的授课。
2、课堂上使用一些生动的例子,不要为了举例而举例,让学生拥有强烈的追求知识的欲望,保持学习的良好精神状态。
3、讲练结合,使学生可以尽快完成模仿操作,巩固新学知识。
4、精讲精练,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使学生可以综合使用所学的知识,不会因为学了后面而忘了前面,尽量做到每一个练习都贯穿着前面学习的大部分内容。
第三篇:2014—2015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2014—2015学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本届学生将要在初二进行无锡市的信息技术等级会考,任务比较繁重。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教材采用的是西交大版的信息技术教材,里面分成选修和必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有11个单元,本学期学习1 走进信息世界、2 管理计算机、3 设计应用文档这三个单元的内容。第一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搜索引擎的使用、常用下载工具的使用、常用压缩工具的使用。
第二单元中涉及的知识点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wos软件的基本使用以及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工作。
第三单元中主要是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
三、教学目标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能够合理的引用他人的观点或使用他人的成果,养成尊重他人著作权的习惯。
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计算机操作习惯。
3、熟悉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能够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设计、制作作品,并对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
4、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2014年9月1日
第四篇: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分三个单元,其中单元1为“我与电脑交朋友”,单元2为“我用电脑学画画”,单元3为“争做键盘小能手”。单元1通过让学生与接触电脑,玩电脑、用电脑,来认识鼠标和键盘,掌握鼠标的用法,以及学习和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窗口等知识。其主要任务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电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养成正确、规范地学习和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单元2是让学生用电脑进行绘画创作。教学内容是: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熟练操作鼠标。本单元从绘画的角度入手:熟悉绘画工具→用线条绘制简单图形→给图画添加颜色→使用技巧绘画→创造绘画作品。通过绘制一个个作品,逐步掌握电脑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画出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而且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画图,既能掌握计算机处理图形的基本技能,同时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又能培养他们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打下基础。单元3是让学生掌握打字的规范,考虑到组织教学的方便性,教材自主开发了一款打字软软件,非常适合教学的需要。教材的编写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来安排教学内容。本单元逐一学习基准键的指法、主键盘区指法、大小写字母和数字符号的切换输入方法、盲打技术,最后还安排了一些比赛项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电脑的基本组成,知道各部组成的名称。(2)会正确地开启和关闭计算机。(3)学会使用鼠标进行操作,认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窗口。(4)认识电脑中的“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5)简单了解电脑在生活中的应用。(6)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掌握应用软件启动和退出的一般方法。(7)熟悉“画图”软件的“菜单栏”与“工具箱”。(8)知道画图工具和颜料盒的作用。(9)学会保存和打开自己的绘画作品。(10)学会图像的复制、粘贴、翻转等编辑操作。(11)掌握键盘指法。(12)掌握正确的打字姿势。(13)掌握盲打技术。2.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操作鼠标。(2)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3)根据表达意图确定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4)能使用常用的绘画工具画出点、线、面,并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完整图画。(5)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绘画作品进行评议,并在评议的基础上对绘画作品进行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6)能够根据打字练习软件所提供的“学一学”、“练一练”和“测一测”各种练习方法来练习键盘指法。(7)能够通过比赛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2)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和使用电脑的浓厚兴趣。(3)保持学生用电脑绘画的兴趣和创作欲。(4)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5)养成学生有次序、有目的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6)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精神,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7)规范打字姿势和指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打字习惯。(8)通过在学习过程中相互监督和鼓励,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9)通过在练习过程中的相互比较,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坚持不懈地练习,培养学生的毅力。
三、学生情况本学期担任三年级两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每周一节课。三年级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他们的兴趣非常浓,对电脑有一种神秘感。一开始就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知道在机房上课的纪律要求,培养学生正确、规范地操作和使用电脑的良好习惯。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毅力。
四、教学措施
1、培养学良好的上机操作习惯。
2、严格遵守机房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4、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习惯。
5、发挥小组长作用,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指导。
6、评选星级小组,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五、教堂进度表三 年 级 教 学 进 度 表周次起止日期计划进度备注11/9-5开学报名工作28-12第1课 迈入电脑教室315-19第2课 与新朋友初接触422-26第3课 动动手玩电脑529-3/10国庆长假66-10第4课 成为学习好帮手713-17单元测试820-24第5课 用规则图形组画927-31第6课 用变化线条画画103/11-7第7课 让美丽色彩帮忙1110-14第8课 画画要有次序1217-21第9课 画出心中的故事1324-28第10课小能手的基本功141/12-5第11课小能手的指法功158-12第12课小能手的小魔法1615-19第13课小能手的小诀窃1722-26第14课小能手的擂台赛1829-2/1单元测试195-9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以全面衡量学生素质发展和反映学生个体差异为出发点,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各门课程的有效实施,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本学期我们“发展性学校评价体系的研究”课题活动作如下安排。
(一)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师的评价手段。
1、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使任课教师了解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要求,掌握基本的评价方法,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争取社会的广泛支持。
2、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及时组织评价方案、评价方法的经验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加快评价改革的步伐。子课题组成员利用每两周集中一次机会,进行沙龙式的理论学习讨论,交流各自课题进展情况,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二)分工明确,总结整理子课题研究成果。
1、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班级评价委员会成员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共5人组成。
2、尝试建立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会制度。学期末家长会,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组织,向家长汇报、展示班级群体素质水平。
3、各子课题成员,全面做好子课题成果的收集整理工作,为结题做好准备。
二、具体时间安排九月:
1、根据总计划制定子课题计划。
2、成立各班级评价委员会。
3、认真参加课题组组织计划交流,进行理论学习。十月:
1、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进一步明确每个子课题在本学期的任务。
2、各子课题明确各自的研究课题,认真开展研究工作。
3、组织理论学习。十一月:
1、按分工,轮流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
2、课题组内进行汇报,充实,修改经验和论文。十二月:
1、组织课题汇报活动。
2、全面收集整理资料。一月:
1、尝试建立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报告会制度。
2、完成课题小结工作。
第五篇: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本站推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海陵中学
黄晓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新生里面,在小学里部分学生学习过信息技术课程,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特殊比较的学科,操作性较强,大部分学生对此相当感兴趣,学习较积极,比较热情,讨论和学习的气氛比较不错,这是我们教学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而且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局限于游戏娱乐和上网聊天方面,缺乏全面性。对教材要的一系列操作知识不感兴趣,只对娱乐功能感兴趣。所以,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还有待提高,要进一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指导思想、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以构建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模式为目标,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处理的知识和信息资源管理、信息传递。
本册是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共三章。内容包括: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电脑是如何管理信息资源的、如何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四、教学目标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边学边练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后,应能较好地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打下必要的基础。
1、了解信息是如何处理的,如何将信息输入电脑,电脑是如何工作的。掌握二进制数的表示和运算规则;能够把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互相转换。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与维护;学会管理电脑中的文件,设置密码和备份文件。
3、了解什么事电脑网络和如何接入互联网,并且掌握电脑网络的设置及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即时通讯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流工具;能够云盘存储文件和使用网络论坛资源促进学习与交流。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合计18课时 第一部分 电脑为什么能处理信息---------共5课时 第1周——第5周
第二部分 电脑是如何管理信息资源的------------共4课时
第6周——第9周
第三部份
如何利用网络传递信息----------共8课时 第12周——第19周 第四部分
总复习
第20、2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