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2:3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

第一篇: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

郝荣国

抽水蓄能电站如何布局和规划是一个需要全面和动态研究的问题,其在电网中的合理比重,主要取决于电网负荷水平、负荷特性、电源组成以及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

日本是目前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最快、装机容量最多的国家,其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规模始终根据电网总体经济最优确定,占装机总容量的比例也一直保持在10%左右。日本学者曾用规划论方法分析,认为抽水蓄能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在8%~14%比较合理。

国内有专家学者认为,从我国目前的电源构成和布局看,抽水蓄能电站的比重达到5%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根据对我国部分电网2020年及2030年电源优化配置分析,在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网,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规模应在电力总装机的6%~10%之间,而水电比重较大的电网,其合理规模应在4%~7%之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经济发达国家抽水蓄能电站已从主要作为能量存储的工具(调峰填谷)逐步发展成为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灵活的动态管理工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随着风电、太阳能发电及核电的发展,电源侧的调控更加复杂,因此,电力系统对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所占比重的要求会更高。

影响蓄能电站区域规划布局的因素

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配置的比例及站址选择的位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电源结构 我国能源资源布局不均衡,全国电网以火电为主,但不同区域电源构成有较大差异,西南水电较丰富,“三北”地区风能资源较好,东南沿海一带核电配置较多。由于能源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市场呈逆向分布,电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不甚发达的西部地区,用电负荷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而能源短缺的东部地区,这样的现实决定了未来我国电力发展必须坚持“一特四大”的发展战略,即:积极发展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电网,促进大水电、大煤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建设。大型核电、水电、太阳能和风电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将带来电网调峰和电网运行调控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根据区域电源结构的不同,配置不同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

二、区域经济发展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各省(区)电网所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由此影响到负荷特性也有较大的差别。从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布局分析,蓄能电站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华北、华东、东北等以火电为主、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电力负荷和峰谷差增加迅速,用电高峰时段,在短时间内负荷增加的幅度大,增加速率快,完全依靠火电机组适应这种负荷变化难度较大,也不经济。因此,在这些地区需要建设一定比例的蓄能电站。

三、电网安全 随着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全国联网工程的推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范围将进一步加大,抽水蓄能电站已不只是在局部电网发挥作用,而是在区域电网及跨区互联电网中发挥互补性整体作用。

电网规模越大,保证电网稳定和安全运行就愈重要,一旦出现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大。比如2003年美国、英国、瑞典、丹麦和意大利五个经济发达国家相继出现的大面积停电事故,这些事故说明,除要求加强电网建设即统一调度外,都强调要保证电网有足够的快速启动的备用容量。抽水蓄能电站的快速反应和调频、调相,尤其是黑启动等功能,可以对电网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起重要作用。

四、国家智能电网建设 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上半年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计划。智能电网是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通过其建设来实现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实现电力远距离和大规模输送,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要求电网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适应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这样就需要在电网中配置一定数量能够快速响应的调节和事故备用电源,以应对电源侧(核电、太阳能和风电、水电等)和用电侧(用户的随机用电需求)的不稳定性对电网造成的冲击。

抽水蓄能站址选择的影响因素

影响抽水蓄能电站站址选择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水头、地形地质、环境和水库淹没等方面。

一、距离负荷中心的距离 抽水蓄能电站主要的工作任务为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等,因此蓄能电站一般多分布在负荷中心或电源中心附近。根据对国内近90座抽水蓄能电站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抽水蓄能电站站址距离负荷中心或电源中心67.9%不超过100k m,近93%不超过200k m,超过200k m的不到7%。从调度、潮流和送出工程等方面来考虑,抽水蓄能电站站址距负荷中心或者电源中心一般不宜超过200km。

二、距高比 距高比是指蓄能电站上、下水库水平距离与垂直高度的比值,该比值可大致说明抽水蓄能电站引水建筑物的相对长度。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距高比集中分布在2~7之间,占总数的70%。一般来说,距高比越小,电站引水系统长度和投资越小,对电站指标较有利,但是距高比值和电站投资之间关系不是很敏感,如果距高比值太小往往也会对电站布置产生不利影响。

三、水头段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利用水头主要集中在300m~600m之间,占总数的62.9%。一般来说利用水头越高,相同出力所需的流量就越小,所需上、下水库库容就小,从土建工程量来看,水头越高越有利,但对投资影响不明显。

但若水头过高,给机组制造带来一定困难。从目前的蓄能机组制造技术来看,单级蓄能机组水头在700m以下,在制造技术上基本上没有问题。

四、主体工程投资 通过对我国已经建成的11座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的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上水库的选择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影响最大,要优先选择不需要全库盆防渗的上水库。要选择地形条件有利于形成库盆、而不是主要靠筑坝围成上水库。

下水库的选择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有相当影响,应选择含沙量低,不需要筑拦沙坝的下水库;利用已建水库作下水库时要重视综合利用水库在水量分配(包括经济补偿)及水库调度上的协调。水道系统的选择,关键是看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否允许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对于补水较困难的地区,围岩的渗漏性会影响高压管道衬砌型式的选择。

厂房条件只要地质条件满足基本要求,选址时不必过多考虑。但对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特别是构造比较多的地下厂房,有可能会对电站投资产生一定影响。

机电设备投资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性影响不大,但选址时泥沙对水泵水轮机磨蚀的影响,以及上、下水库水位变幅对机组稳定性的影响等因素仍应重视。

五、环境影响 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头较高,上、下水库库容较小,输水系统和厂房一般布置在地下,因此,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常规水电站要小。蓄能电站在施工过程中会对环境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关工程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蓄能电站建成后,通过对渣场等的治理,一般还可以提升当地的环境质量。如十三陵、天荒坪、广蓄、泰安等抽水蓄能电站的上、下水库均以成为旅游景点,有的渣场已经改建为公园。

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位置大多靠近负荷中心和大城市,因此,在选点时应高度关注其与周围环境等敏感区域的协调问题,应尽量避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

六、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 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征地与移民和常规水电比相对较少,根据对我国已建和在建的11座抽水蓄能电站的资料统计,电站平均征用耕地0.91亩/M W,移民0.68人/M W,此两项指标均比较小,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工作相对易于解决。

我国蓄能电站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

通过近30年来建成的一批抽水蓄能电站的实践,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技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下水库全库盆防渗是抽水蓄能电站区别于常规水电站,最有特色的水工建筑物之一。上、下水库型式我国已经成功实践了多种方案,包括全库防渗、局部防渗。全库防渗又包括钢筋混凝土全库防渗,沥青混凝土全库防渗,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组合防渗,钢筋混凝土和土工膜组合防渗等多种型式。有些防渗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在大型地下洞室的建设上,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宽21m的大型地下厂房采用喷锚支护,其支护参数在国内外同类工程中是比较先进的。天荒坪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也是采用喷锚支护,并根据岩石和地质构造条件局部使用了预应力锚索,厂房支护设计和施工也是很成功的。西龙池抽水蓄能电站,利用预应力锚索,解决了在水平底层中开挖大跨度地下厂房的先例。琅琊山成功建成了以III类围岩为主并有大规模I V~V石变岩带的地下厂房。工程实践证明,我国在建设大型地下厂房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在岩壁吊车梁设计方面,广蓄电站厂房400吨天车和天荒坪电站厂房500吨天车均采用岩壁吊车梁,利用岩壁锚杆支撑,浇筑钢筋混凝土形成岩壁吊车梁,取代传统的柱式支承吊车梁,既减少厂房宽度,节约投资,又缩短了工期。我国已完全掌握了岩壁吊车梁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

在高压引水洞的衬砌方面,已经成功的实践了钢板衬砌和钢筋混凝土衬砌方案,解决了大型钢岔管的现场制安和混凝土岔管的施工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工程实践,我们既有在零下40多度的寒冷地区的建成的工程,也有在高温地区建成的工程;既有在水量充沛地区建成的工程,也有在缺水地区建成的工程;利用水头段从一百多米到七百米。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国今后抽水蓄能电站的布局选点和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论与建议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适当增加蓄能电站的规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侧对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大容量火电机组和核电机组的投产,太阳能和风电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并网,电源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对电网的冲击会越来越大;随着跨区域大规模长距离高等级电力输送规划的逐步实施,电网的安全保障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智能电网建设的目标又要求电网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灵活性、适应性和经济性。抽水蓄能电站的特性注定其将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电网中配置合适比例的抽水蓄能电站是非常必要的。

二、国内设计施工技术水平能够保证蓄能电站的建设发展 我国抽水蓄能电站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以往大规模常规水电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而近十几年来又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我国抽水蓄能电站有了较高起点。近30年来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实践表明,我国在蓄能电站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多技术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这为我们大规模开展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于抽水蓄能电站的争议在于如何对其建设和运营

抽水蓄能电站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历时近百年还在蓬勃发展,这本身就说明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在电网中有不可替代的技术经济作用,这一点毋庸质疑。现在国内对抽水蓄能电站还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不在于其本身的作用,而在于如何建设和运营管理它。这说明我们在整个大系统中如何使用它,如何发挥它的技术和经济作用等方面研究还不够,相关政策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是在经济利益的协调方面还有分歧。因此建议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体制、运行管理模式和电价政策等方面进行研究,为抽水蓄能电站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四、建议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建议探讨建设“风电+蓄能”、“核电+蓄能”、“火电+蓄能”联合电厂的可行性,以实现能量储存、降低煤耗、节能减排等综合效益。

建议研究“电网控股,非电源方参股”的建设体制。

建议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在电网中事故备用、调频、调相、黑启动和储能作用等辅助服务的经济补偿机制,研究出台抽水蓄能承担调峰容量及其辅助服务的交易机制,以共同承担电力系统辅助服务责任。

第二篇: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与管理

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与管理

关键字 抽水蓄能 发展历史 作用 运行 管理

KEY WORDS: PUMPED STORAGE HISTORY FUNC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摘要 随着大批抽水蓄能电站的陆续建成和投产,为使其发挥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水电行业人员开始关注和分析如何创立先进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本文仅从作者所了解到的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就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运行方式和作用、调度方式、运营方式、人员编制和值班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供运行管理人员和关注于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人士共同交流和探讨。

SUMMARY: With many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finishing and in operation,it play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art in the national net , many people want to find how to create the advantage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only introduce the operation management mode about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y ,the principle , characterize, function, scheduling mode, people arrangement and duty method are introduced for the operation manager and the people who are interested in the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1、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历史及概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的供电形势日趋紧张,随之而来的电网容量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峰谷差加大、供电质量及安全可靠性下降等问题也逐步显现。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抽水蓄能电站开始应韵而声,并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从1882年在欧洲问世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尤其是在欧美国家发展速度较快,已在电网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技术和运行管理模式已日趋成熟。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新兴的能源项目,直至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研究开发和进入实质建设阶段。由于不同地区能源分布上的差别,电力系统的构成有所不同,据有关分析表明,在以火电为主的电网中建设7%~12%的抽水蓄能电站是比较合理的。但在我国的起步较晚,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大型的抽水抽水蓄能电站主要有广州抽水蓄能电站(8×300MW)、浙江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6×300MW)和北京十三陵抽水蓄能电站(4×200MW)等,其总装机容量在570MW左右,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8%。近年来,随着系统供电的日益紧张和人们对抽水蓄能认识的不断提升,抽水蓄能电站开始迅速发展,并列入了各区域电网的发展规划,在建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有山东的泰安(4×300MW)、浙江的桐柏(4×300MW)、江苏的宜兴(4×250MW)、安徽的琅岈山(4×150MW)等,并有多处在选址和规划当中。

2、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

抽水蓄能电站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水电项目,除具备常规水电的作用外(如图例),特别适合于电力需求的峰荷调节。抽水蓄能电站的工作原理就像一个大型的蓄电池,按照电力的需求进行充电和放电。在负荷需求较低期间,如清晨,常规电站发出的多余电能可用来将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峰荷期间,放出上库水,通过水轮机发出电能。这种将抽水蓄能设备和其它发电形式结合,通过对基荷电站更有效地利用,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抽水蓄能设备具有以下一些显著特点:

―与常规水电站相比,利用小型水库能够取得相对较大的电力输出;

―重复利用水库中储存的水力资源而不必需要大的天然来水量;

―常规水电站只能用于发电,然而当系统能源过剩时,抽水蓄能电站能够吸收多余的电 力。抽水蓄能电站比常规水电站具备更强的平荷能力。

前两个特点意味着,抽水蓄能电站的建造在很大程度上不受水文和地形条件的限制,同时对周围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大容量的常规水电站要小得多。这些特点使抽水蓄能电站为电网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服务。在放宽监管的市场上,系统的可靠性和电力质量(频率和电压稳定)是一个主要的问题。由于抽水蓄能是一个能有效改善附属服务的方法,如今在不断放宽监管的电力市场上为大力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抽水蓄能电站提供的附属服务包括:

―由于其快速的负荷跟踪运行能力,可进行频率控制;

―其负荷平衡功能能使大型火电站和核电站以常规输出运行;

―可储能运行以满足电力需求和系统故障的突然变化;

―其备用容量以备其它电站或系统的意外故障使用。

常规水电站也能提供频率控制。然而,当系统中发电机的输出过剩,为平衡负荷需要容量来吸收多余的电能。通过吸收这些多余的电能,即使负荷需求很低,抽水蓄能电站也能使大容量的火电站或核电站高效率地以最优输出工况运行。这就有利于减少火电站产生的温室废气的排放。除了平衡负荷,抽水蓄能电站在峰荷之外能将风力和潮汐发电设备发出的低价值电能转换成更有用的能源,为峰荷期间利用。因此有利于联合发电系统效率的全面改善。

抽水蓄能电站作为备用发电机的作用对于促进指定电力系统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从环保的角度看,利于减少温室废气的排放,这是很有价值的。实际上,抽水蓄能在能源再生产过程中的循环效率大致为70~75%,并且使人误认为抽水蓄能会增加温室废气排放。然而,系统中若没有抽水蓄能电站,许多火电站运行时要将其部分负荷作为备用电力来应付电力需求的意外增加,或者系统故障造成的发电量的突然损失。这样,其备用运行迫使火电站以更低的效率运行,导致燃料消耗的增加和温室废气的排放。如果在电力系统中增加抽水蓄能,火电站的备用运行就不再需要。因此,抽水蓄能有利于减少系统中温室废气的排放。英国开展的最近一次研究显示,迪诺维格抽水蓄能电站(6台330MW机组)的运行每年减少了7,136~16,177吨二氧化硫SO2的排放(占所有英国电站的0.45~1%),使氮氧化物NOX的排放量减少了123~1,264吨(占全部电站的0.02~0.25%)。

因此,抽水蓄能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而且还消除了以火力发电为主的电力系统中的副作用。与所有其它水电一样,抽水蓄能电站促进了对能源部门更持续性的管理。

旋转(同步)备用

接入电力系统时,能够空载以零负荷启动运行。当负荷增加时,更多的电力将输送到系统以满足需要。水电能提供这种电力服务而不用消耗燃料,因此保证了最少的有害物排放。

能够使非并网能源进入电力系统。其它能源也可以提供旋转备用,但水电的快速启动能力是不可比拟的,与其它的30分钟启动和热电几小时的启动相比,它仅仅需要几分钟,为火电站的启动和关闭节约了费用,同时,使火电站的运行更加稳定(燃料节约、延长运行寿命)。能够满足电力系统中时时波动的要求。当系统不能正确响应负荷变化时,其频率变化不仅将导致电力损失,而且将对系统连接的设备造成潜在的危害,特别是计算机系统。水电迅速响应的特点尤其利于通过迅速的负荷跟踪,满足大负荷变化幅度(坡降率)。能够控制无功功率,因此保证电力从发电端流向负荷端。非旋转备用

调节和频率响应

电压支持

黑启动能力

不需要外来电力,能够启动发电。此项服务允许系统运行人员为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来重新启动的更为复杂的发电系统提供附属电力。具有水力发电的系统比那些独立的火力发电系统能更快地重新投入运行。

(图例)

3、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人员编制和值班方式

传统方式下运行人员的职责范围包括监盘、机组开停机及设备停复役操作、巡回检查、定期试验和切换、工作票的办理和事故处理等,每值运行人员的数量通常是按照处理事故情况下所需的人数来配置的,每值的运行人员也多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在电厂的总人数中占据比重较大。这种值班方式的弊端在于机组正常运行时运行人员显得过多,但因其职责并不明确,往往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不利于运行生产的管理和提高效率。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电厂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设备保护和监视、运行数据的抄录等工作需要人为干预的情况越来越少,大部分工作将由计算机及监控系统来完成,这时值班方式和人员编制的问题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在保证电厂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每个运行人员的作用,并实现运行人员的合理裁减和分流,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是目前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新建和在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在设计和规划上大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和计算机监控系统,故起点都很高,运行人员的编制也较少,整体运行管理技术和水平比较先进,已投运的几个大型抽水蓄能电站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运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有些抽水蓄能电站甚至达到或超过国外同类电站的运行管理水平。下面仅就本人所了解的国内外几个典型电力系统及抽水蓄能电站的具体运行管理模式做以简单介绍:

3.1 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的基本运行管理模式。

以法国电力公司(EDF)所属的几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运行人员的编制情况一般如下:1台机组运行人员定为3人,其中1人为班长,2名为巡回检查工;2台机组运行人员为2名班长和4名巡回检查员;3台机组以上则要增设1名副值长和2名巡回检查工,专门负责公用设施的巡回检查。班长必须具有5年以上的运行经验,并且要取得模拟系统培训合格证。全厂设1名值长,从有比较丰富经验的班长中选拔,班长只管自己的1台机组,1名巡回检查工负责水泵水轮机、主阀等机械系统,另1名则负责电动发电机等电气系统。机组的开停机大都集中在流域控制中心进行远方操作,现场控制室不设人值班,采用“无人值班”方式。运行操作上允许单人操作,可不设人监护,这点与国内管理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3.2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运行部目前现有人员26人(含新参加工作人员3人),实际在岗当班工作人员23人,其中部门管理人员2人,值长5人,值班工程师10人,值班员6人。具体运行值班体系分为两大块:即值守组和ON-CALL组。

值守组共设8组,每组由2名正式工和1名临聘工组成,采用2+1方式,其中中控室值班人员由值班工程师担任,另外1名值班员带1名临聘工在地下厂房值班(由于机组在运行初期主轴密封温度不稳定,所以聘用工的主要作用是负责人工调节其操作腔压力)。值守组中每2个月抽出2个组参加运行ON-CALL工作,其余6组采用6班4倒方式进行倒班。值守

组在ON-CALL值长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机组的开停机操作及与总调的联系、监视全厂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调整设备的运行方式、运行数据的记录和计算机输入、机组及主要辅机设备的巡检记录等工作。

ON-CALL组共设A、B、C、D 四组,由4名值长和2个值守组的成员组成。其中每组设1名值长和1名值班工程师或值班员。按照白班ON-CALL、巡检、晚班ON-CALL、休息的顺序进行轮换,其中白班ON-CALL人员主要负责全厂设备的停复役操作、办理地面及地下厂房的工作票、全厂设备的异常情况及事故处理等工作;巡检组主要负责全厂设备的日常巡视、全厂设备的定期试验和切换等工作;晚班ON-CALL主要负责夜间的事故处理及应急操作等工作。

3.3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也是我国最早建成并率先实现运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各安装了4台300MW机组,且一期和二期厂房分离设置,但机组开停机操作及监盘一期和二期合并实行集中控制。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发展思路是将设备巡检、定期试验、隔离操作、工作票的办理、事故处理等工作从运行值班职责中剥离出来,运行值班人员只负责单纯的值守或机组启停操作工作,人数按照机组正常运行所需的人数来配置,由最初的每值3人、2人减少到最后六班四倒,每值1人在中控室值班。运行管理改革的第二步是实行待命值班(即ON-CALL)制度,即成立三个小组,每组由一个值长带一个值班员组成,分别承担从运行值班职责中剥离的各项工作。其中一个小组24小时待命值班,负责隔离操作、工作票的办理和事故处理等,作为对运行待命的补充,检修部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也分别安排1人随运行ON-CALL组一起待命值班,上班时除了待命外还需做正常的维护工作;另一个小组负责设备的巡检、定期试验和运行状况分析,只上白班,第三小组则休息。上述三个小组每周轮换一次,其中负责设备隔离和办理工作票的小组跨周末工作。这样的改革,不仅减少了运行人员,而且加强了设备的巡检和运行状况分析。95年实现了中控室1人值班,随着设备的不断完善和稳定,以及少人值守经验的不断积累,2000年元月又将这位值守人员撤出到离厂房2公里的办公大楼集控室,从而实现了一期的无人值班。二期从首台机组投产就开始实行1人值班。2001年6月二期的值守人员也撤离了集控室,真正实现了一期和二期的无人值班。2002年实现了在集控室1人对A、B两厂的集中控制。

3.4 综述

根据国内外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管理经验,综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将本电站的运行管理模式分为值守和ON-CALL相结合应该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值班体系。然而,鉴于本电站的运行人员较少,故而在倒班分组时应做少许调整,由于是新建电站,机组不稳定因素较多,刚开始机组投产的几年,ON-CALL模式可能暂时还不能真正融合在电站的日常运行管理之中,几年后随着电站运行的日趋成熟及稳定,可以借鉴同类单位的管理模式作出调整,甚至可以实现真正的无人值班。

4、结论

本文对抽水蓄能电站的历史、发展、作用及运行管理方面作出一些参考,水平有限,文中有失偏颇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多指正,提出意见共同学习。

第三篇: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一、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浙江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厂

2.实习时间: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 3.实习人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级全体同学

4.实习指导人员:电厂 沈斌 学校 李东新、储荣

二、实习内容及目的:

1.参观天荒坪水电站上水库和下水库,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实际操作方式以及上下水库大坝的监测情况。

2.参观地下发电厂房,了解抽水蓄能电站的概况、发电原理和机组工作情况等。3.了解电厂生产的安全规则以及电厂为安全、经济、长期发供电而采取的主要措施等。

三、实习过程:

2011年4月11日上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全体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南京出发,乘校车开往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进行为期5天的实践体验活动。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中午我们抵达了公司旁边的大洋酒店。

4月11日下午:我们到酒店安顿好后,就去公司的会议厅集中,听抽水蓄能电站基建管理的讲座并观看有关的视频介绍。听完讲座我们对抽水蓄能电站有了大致的了解。抽水蓄能电站,顾名思义既能抽水又能发电的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具有几大特性:它既是发电厂,又是用户,它的填谷作用是其它任何类型发电厂所没有的;它启动迅速,运行灵活、可靠,除调峰填谷外,还适合承担调频、调相、事故备用等任务。目前,中国已建的抽水蓄能电站在各自的电网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电网总体燃料得以节省,降低了电网成本,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

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浙江省安吉县境内,直线距离至杭州57 km,至上海175 km,至南京180 km。抽水蓄能电站装有可以兼做水泵和水轮机的抽蓄机组,在电力系统低谷负荷时利用系统多余电能由机组把下水库的水抽到上水库储存,在电力系统尖峰负荷时将上水库的水放下由机组发电的。以两回 500 kV 出线 34 km 输电线路接入华东电网 500 kV 瓶窑变电所,输电线路短、且接近华东电网的负荷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电站安装6台300 MW可逆式抽水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0 MW,年发电量30.14亿kw·h,抽水电量(填谷电量)41.04亿kw·h,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设计综合效率为0.74。

电站以及独特的山区风貌,优越的地理位置,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享誉海内外。电站前期准备工作于1992年6月启动,1994年3月1日正式动工,1998年1月第一台机组投产,总工期八年,于2000年12月底全部竣工投产。天荒坪电站雄伟壮观,堪称世纪之作,是我国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同类电站单个厂房装机容量最大、水头最高的一座;也是亚洲最大、名列世界第二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主要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电站枢纽主要包括上水库和下水库、输水系统、中央控制楼和地下厂房等部分组成。

电站建立了以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生产管理模式。运行管理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备大小修、水工建筑物缺陷处理、变形观测等工作采取外委或招标外包办法,由专业的检修公司来承担,公司通过合同的执行来控制设备的检修质量、工期及费用,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公司引进了美国MRO Software公司出品的企业资产维护管理系统MAXIMO软件,建立了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时信息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大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等组成全方位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为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打下扎实基础。

4月12日上午:在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就得对电站的水工建筑物进行参观,在这期间安全最重要,因此这天上午公司安排人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并进行安全考核。通过学习,我感受到公司相当严格和细致的安全体制,以及在这工作要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不能有一丝马虎。

4月12日下午:参观上水库。沿着崎岖的盘山公路,我们来到了电厂的上水库。刚到达时,我被上水库周围迷人的风景深深吸引住了。电站上水库位于海拔908米的高山之巅,是利用天荒坪和搁天岭两座山峰间的千亩田洼地开挖填筑而成,并有主坝和四座副坝及库岸围筑,整个上水库呈梨形。蓄水之后,碧波荡漾,湖面面积达28公顷,是一个昼夜水位高低变幅达29米多的动态湖泊,形似“天池”,具有极大观赏性。平均水深42.2米,库容量885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西湖。上水库除进/出水口外全库盆采用沥青砼衬砌。

4月13日上午:电厂通信系统介绍。公司给我们详细介绍了电厂的通信设备及其系统运行。这些知识与我们的专业比较接近,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它们的应用。

4月13日下午:参观下水库和地下厂房。电站下水库位于海拔350米的半山腰,是由大坝拦截太湖支流西苕溪而成。有“两岸青山出平湖”之美称,当地人称“龙潭湖”。下水库有效库容802.08万m3,正常运行时水位日变幅44.80m,2 集水面积为24.2K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760万m3。上、下水库库底天然高差约590m,筑坝后形成的平均水头约570m,最大发电毛水头610m,上、下库的水平距离仅1KM左右。输水系统和厂房均设在地下,输水系统采用一管三机布置方式,高压管道采用内径7m筋砼衬砌的58。的斜井式,无调压井,输水道平均长度1428m,输水道长度与平均发电水头之比(距高比)L/H=2.5。主厂房是电站的心脏。在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水库间的大山中凿有长达22公里的洞室群,大小洞室45个,整个地下厂房全长200米,宽22米,高47米,6台30万千瓦机组一字排开,构成壮观的地下厂房景观。

地下厂房采用尾部布置。地下厂房洞室群包括主副厂房洞、主变洞、母线洞、尾水闸门洞、500kV电缆竖井及排风兼交通竖井和进厂交通洞等,地下厂房洞室群均位于流纹质熔凝灰岩岩体中。主副厂房洞长198.7m,宽22.4m,高47.73m,中间部分为机组段,南端为副厂房,北端为安装场及副厂房。1号机组段长27m,其余5个机组段长均为22m,安装场长34m。主厂房设岩壁吊车梁。主变洞和尾水闸门洞平行于主厂房,布置在下游侧。主变洞和主厂房间通过6条母线洞及1条主变运输洞相连。所有地下洞室群不设钢筋混凝土衬砌,仅用喷锚支护,局部挂网喷锚或仅用锚杆。

天荒坪地下厂房利用有利的地形设置约1.6km长的自流排水洞,不必设置机组渗漏和检修排水设备,厂房全部利用自流排水,杜绝了排水设备故障或断电引起的水淹地下厂房的风险,保证了电厂安全运行,同时每年能节药大量的排水设备耗电量。

4月14日和15日上午:听有关电厂监控和自动化系统的讲座。

四、实习体会

时间过得真快,短短的实习历程已经接近尾声了,虽然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却学到许多学校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在为期5天的体验中,使得我们对水电厂的生产流程和各系统的运行有了更深入直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国家电网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系认识。同时也为我们大四一年的工作学习指明了方向!我们对于水电厂如何调峰调频,如何抽水蓄能,如何继电保护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对于蓄水电厂员工的工作配合,调度,运行,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两票三制,安规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总之,5天的实习结束了,这次实习让我们深深的学习到了国网精神,体验到了国网人的精神。“厚载绿色,臻泽人类,服务电网,造福人类”,希望国王新源控股有限公司能够如这句话一样继续发展,不断创新,为人民服务!

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报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我们在蓄电站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所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真正做到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

第四篇:句容抽水蓄能电站实习报告

第一章 实习经过................................................................................................2 第二章 工程概况................................................................................................3

一、工程概况.......................................................................................................................................3

二、出露地层.......................................................................................................................................3 2.2.1沉积岩..................................................................................................................................3 2.2.2火成岩..................................................................................................................................5 2.2.3侵入岩及岩脉......................................................................................................................6

三、地质构造.......................................................................................................................................6 第三章 实习内容................................................................................................7

一、野外踏勘.......................................................................................................................................7

二、平硐和探槽编录...........................................................................................................................8 3.2.1一号平硐CAD图及描述:................................................................................................8 3.2.2二号平硐CAD图及描述:..............................................................................................13

三、岩芯编录及钻孔柱状图.............................................................................................................17 第四章 实习心得..............................................................................................18

第一章 实习经过

2011年3月25日上午,伴随着激动和期待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此次生产实习的基地:位于句容抽水蓄能电站东南方向的芦塘工区,这个基地距离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步行只需半小时以内。放下包裹大家纷纷整理东西熟悉环境,第一天就在紧张忙碌中渡过了。

第二天一早,老师请了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的陈总给我们讲解电站的基本概况,地层出露的条件,地质构造和一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问题等情况。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并做了详细的记录。下午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后,老师先带我们简单熟悉了基地周围出露的一些地层条件和地质现象,让我们对这个地区先有个大概的认识,熟悉野外踏勘的过程及记录的要求。

随后的六天主要是地质踏勘的环节。白天我们背上地质包,翻山越岭观察该地区出露的地层,根据之前记录的一些地层资料对其岩性进行判断,并在地形图上定点。晚上回到基地,大家拿出白天打到的标本,对其进行编号分类,并且更加仔细的观察不同岩石的特点,弥补白天踏勘时间有限不能好好观察的缺陷。如果遇到不能判断的岩性或对一些地质条件有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们会很耐心很详尽的回答我们的问题,有一些不能确定的问题师生会共同讨论。

踏勘之后我们参观了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正在施工的二号平硐以及平硐附近的探槽,接下来的安排就是平硐和探槽的编录。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平硐和探槽编录的要点,并让我们观察平硐洞壁洞顶的地质情况。随后对一些地质情况做了讲解,让我们了解到平硐和探槽编录的描述要点。之后的三到四天,就是平硐编录的环节。我们编录了一号和二号平硐以及八号探槽,并且把平硐和探槽编录图通过AutoCAD绘制到计算机里。

在进行野外踏勘和洞室编录的过程中,如果天气不好,我们便会在基地后面的岩芯库前编录岩芯,并把编录好的岩芯通过勘查E生成钻孔柱状图,同时我们还把在一条剖面线上的钻孔绘制成剖面图,让我们对这些钻孔有个更直观的了解。

4月10日下午,满载着收获我们踏上了回校的归途。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抽水蓄能电站由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建设规模为6台单机容量为22.5万千瓦的发电电动机组,总装机容量135万千瓦。总投资约70亿元。该电站是国家电网重点工程,建成后在为镇江市及周边地区输送廉价电力的同时,还将形成新的旅游景观,提供千余工作岗位。电站拟建地址位于句容市边城镇境内,地处华东电网负荷中心,上水库位于仑山主峰西南侧沟中,下水库位于仑山水库库尾,地理位置优越。句容蓄能电站运行后,将具有近双倍容量功能,能有效增强电网用电峰谷的调控能力,缓解苏南供电紧缺的矛盾。此外,电站建址紧邻仑山水库,上、下游水库建成后将形成人工湖等新景观,电站拟6年内建成运行,项目自身及衍生的建筑等行业就业岗位预计将超过千人。

二、出露地层

2.2.1沉积岩

(一)震旦系

上统,灯影组(Z2dn):该地层出露于测区的中部,为浅灰——深灰色细晶白云岩,碎屑白云岩,葡萄状白云岩,夹燧石条带及结核,叠层石、藻类化石及刀砍状溶沟。厚度约为150m,主要分布于上水库仑山的北西侧山脊。

(二)寒武系

1.幕府山组(∈1m2):该地层分布于测区中部,为含磷白云岩,硅质岩,顶部为黑色鳞状岩,含磷硅质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度约40m,含三叶虫、软舌螺等化石,工程区分布于上水库仑山的北西侧山脊。

2.炮台山组(∈1p):该地层也分布于测区中部,为硅质、灰质、泥质白云岩,无燧石及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39m,工程区的上水库北西侧山脊有分布。3.观音台组(∈2—3gn):出露于测区的中部及西南侧区域,为硅质白云岩、硅质条带白云岩、含燧石白云岩、含叠层藻化石。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623m,工程区主要分布于上水库及仑山部位。

(三)奥陶系

1.仑山组(O1l):为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70~100m,含腕足类化石。

2.红花园组(O1h):为细晶灰岩、白云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132~205m,含腹足类、腕足类化石。分布于工程区的东南侧。

3.大湾组、牯牛潭组(O1d+g):为砂质白云岩、似瘤状含生物碎屑白云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白云质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并层厚>36m,呈条带分布于工程区的东南侧。

4.大田坝组、宝塔组(O2d+b):为含龟裂纹灰岩,似瘤状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并层厚15~20m,含三叶虫等化石。工程区的东南侧内有少量分布。

5.汤头组、五峰组(O3t+w):为粉砂质泥岩、硅质岩、泥岩、灰岩夹含瘤状结合泥灰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并层厚26~28m。

(四)志留系

1.高家边组(S1g):主要分布于测区的中部及北部,西部也有少量分布,下部为灰、灰黑色夹灰黄色粉砂质页岩、页岩;中部为黄绿、灰黄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上部为黄绿、灰黄绿、橄榄绿色粉砂质页岩、页岩、泥质粉砂岩。与下伏地层不整合接触,工程区主要分布于上水库的东西两侧山坡坡脚。

2.坟头组(S2f):下段(S2f1):灰黄、灰黄绿色细砂岩与粉砂岩互层。上段(S2f2):黄绿色粉砂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含鱼等化石。

3.茅山组(S3m):为粉细砂岩、粉砂质页岩。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厚度为0~26m,含瓣鳃类化石碎片。呈条带状出露于高骊山西北侧。

(五)泥盆系

五通组(D3w):下段(D3w1)为灰黄、灰白色厚层粗粒石英砂岩、石英砂砾岩,上段(D3w2)主要为灰黄、灰白、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含鱼类及植物化石。

(六)石炭系

1.金陵组(C1j):灰岩、页岩。

2.高骊山组(C1g):粉砂岩、石英砂岩。3.老虎洞组(C1l):白云岩、含燧石团块、角砾。

4.黄龙组(C2h):浅肉红色细晶及隐晶质灰岩、粗晶灰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厚94m,富含蜓类化石。

5.船山组(C3c):纯灰岩,含葛万藻、麦粒蜓化石。

(七)二叠系

1.栖霞组(P1q):含燧石结核灰岩、臭灰岩、泥质灰岩、页岩、泥灰岩、硅质白云岩 2.孤峰组(P1g):硅质页岩、泥质硅质岩、含泥质灰岩夹泥岩页岩 3.堰桥组(P1y):砂质页岩、泥岩、粉砂岩 4.龙潭组(P3l):粉细砂岩,硅质、炭质、泥质页岩

(八)三叠系

1.下青龙组下段(T1x1):灰岩、钙质泥岩与页岩互层,页岩为紫红色,薄层 2.下青龙组上段(T1x2):灰岩、含泥质灰岩夹钙质泥岩 3.上青龙组(T1s):含角砾状灰岩、灰岩夹泥质灰岩

4.周冲村组(T2z):上部为灰色薄层至中层泥晶灰岩、少量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泥晶灰岩。下部为灰色、灰黄色厚层高溶角砾岩,灰色,薄至中层粉晶灰岩。泥晶含泥灰岩夹粉(泥)晶砂砾屑灰岩及粉(泥)晶砂屑白云岩

(九)侏罗系

1.象山群下段(J1—2Xn1):石英砾岩、粉砂岩 2.象山群中段(J1—2Xn2):石英砂岩、粉砂岩 3.象山群上段(J1—2Xn3):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砂岩

(十)白垩系

1.杨冲组(K1y):砂砾岩、钙质粉细砂岩、含砾钙质粉细砂岩、含砾枣状灰岩 2.上党组(K1s):安山岩、石英安山岩、英安质集块砾岩

(十一)第四系

1.上更新统(Q3):粘土、粉砂质粘土 2.全新统(Q4):粉砂质粘土、粗砂、碎石

2.2.2火成岩

上党组石英安山岩(το53S):小范围分布于测区的南侧,以浅紫灰色、暗紫色为主,风化后呈灰白色,常见有块状构造,呈斑状结构。

2.2.3侵入岩及岩脉

主要分布于测区的中部及西北部,以燕山晚期侵入岩体为主,其岩性以闪长玢岩(δμ53(1))、石英闪长斑岩(δοπ53(2))、石英脉等出露较广。工程区范围内出露的主要为闪长玢岩(δμ53(1)),多以岩脉、岩基的形式产出。

闪长玢岩(δμ53(1)):灰黄、灰绿色,斑状结构,基质主要由斜长石组成,另有少量暗色矿物,矿物蚀变强烈,严重碳酸盐化、绢云母化,边缘有溶蚀现象。工程区内主要分布于上水库西库岸,南库岸,呈脉状产出;下水库库底、左岸山脊一带大范围出露,工程区内出露的岩体大部分蚀变强烈。

三、地质构造

该地区位于宁镇弧形构造带,地质条件复杂,测区内有较多断裂。根据资料及此次实习调查的结果,主要有以下断裂:

1.徐—金逆掩断裂带:总体呈北西突出、近东西向展布的弧形,倾南,倾角平缓,长达60 公里以上,其东段断裂边缘的下盘岩层倒转,工程区位于该逆掩断裂带的东端南侧,距上水库约1.0km。

2.青龙山~北山水库断裂东段:走向北东东向,倾向南东,倾角60°,该断层揭露较好,延伸2~3公里,出露于工程区北侧。

3.金条山入字型构造带:呈北东向弧形展布,主要由五条断层组成,其中有四条延伸至工程区,各断层走向由N10~20°E转为N30~50°E,呈向西突出的弧形,均倾向南东、倾角60~70°。

4.姊妹桥~韦岗断裂:近EW~N80°W方向延伸,倾向北,倾角60~70°。姊妹桥经高家边东至韦岗以东,长5公里左右,宽100~200m,断裂带东宽西窄,至句容林场南侧消失。工程区表现为两条平行的断裂。

5.仙人洞断裂东段:走向为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65°左右,延伸4km以上,工程区位于该断裂带的东端,表现为大量的粗晶至巨晶方解石伴生。为奥陶系牯牛潭组地层(O1d+g)逆掩于红花园组地层之上(O1h)。

第三章 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分为三个部分:野外探勘和填图,平硐、探槽编录以及岩芯编录。

一、野外踏勘

野外踏勘总共进行了约7天,每天从工区出发沿着在地形图上确定好的线路行进。路线一:芦塘工区(住处)→大哨泉; 路线二:芦塘工区→仑山南坡→仑山山顶; 路线三:芦塘工区→观音台东仙人洞泉→打靶场泉;

路线四:芦塘工区→姊妹桥→二号平硐洞口→东大洼采石场→林场采石场→仑山山顶→仑山290.8米高程处→一号平硐;

路线五:芦塘工区→上沟采石场→九品采石场→狐狸洞采石场→下水库沿坝轴线→长安采石场;

路线六:芦塘工区→姚林口采石场→沿采石公路一路观察→交通采石场→芦塘工区; 路线七:芦塘工区→下库沿坝轴线→长安采石场→上孟村→芦塘工区

经过以上范围内的野外踏勘,我们对整个测区内的地质环境、地质条件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能较好的区别岩性特征、断层性质,以及在图上定点。

二、平硐和探槽编录

3.2.1一号平硐CAD图及描述:

1、裂隙:形态曲折,窄的张开,无填充,中等延续

2、方解石脉:NW壁,宽约1cm,延续性较好,形态较平直

3、裂隙:非原生,微张开,延续性差

4、节理:N10°E,NW∠65°,表面风化为红粉土,节理间距为20-40cm

5、裂隙:N70ºE,SE∠67°,泥质充填物、土黄色、含植物根系、夹碎石、稍硬塑,宽0.5m,单层厚4-5cm

6、裂隙:N35°W,SW∠42°,稍软塑,有水滴渗出,6-11m处宽度2-3㎝,11m处变宽,约10㎝

7、节理:N60°W,NE∠48°延伸较好,平直粗糙

8、溶洞:洞高2.4m,补充描述

9、溶洞:80*60cm,洞高沿前进方向变化,15.2m处高2.4m,16.4m处高1.7m,灰黄色泥质充填物,干燥坚硬,无水渗出

10、裂隙:较闭合,补充描述

11、裂隙:产状不明,线状延伸,顺层有锈红色渲染,19.4m处,有黑色燧石条带,宽3-5cm,沿前进方向有零星燧石团块、条带

12、节理:间隔10cm,延伸差,平直粗糙

13、裂隙:N70°W,SW∠52°,裂隙宽约60cm,泥质充填,灰白土黄色,坚硬,21m处见一深约3m的溶洞,N30°W方向溶蚀,∠

55°,无水渗出,21.3m处发现裂隙,宽约2cm,土黄色泥质充填

14、软弱夹层:单层厚度变化大,薄处2-3cm厚处10cm,多从洞顶向洞壁延伸的裂隙,裂隙密集,裂隙间距10-20cm,有泥质充填物,NW洞壁有裂隙,表面有铁质渲染,泥质充填,20-21.5m处有两弧形燧石条带,宽约8cm,延伸较远,到裂隙而止

15、方解石脉:宽约5mm,向上延伸到层面,向下延伸到洞壁底

16、方解石脉:宽约5mm,形态曲折

17、方解石脉:宽约5mm,延伸较远,形态较平直

18、泥质白云岩:呈条带状,宽25cm,泥质充填,受挤压严重较破碎,产状不清

19、裂隙:N17°E,NW∠40°,延伸较远,裂隙较闭合

20、方解石脉:有两条方解石脉,呈枣核状展现,中间间隔约8cm,单宽1cm

21、方解石脉:NE∠54°宽约2cm,延伸至洞底,方解石呈土黄色,分叉较多

22、裂隙:宽约30cm,裂隙延伸向里2m以上,向岩壁内部呈楔形,充填物较少,NE壁岩体颜色较WE壁深,顶 10 部岩体破碎,多掉块

23、方解石脉:NW壁上宽下细,(宽度),呈黄褐色,方解石结晶完整,晶体较大,充填少量泥质物,较坚硬

24、裂隙:中等延续,波状镜面,洞顶多分叉,窄的张开,含方解石脉,夹泥质充填,宽约2-8mm,干燥

25、节理组:N35°E,NW∠70°,表面风化为红粉土,平直粗糙,延伸性好,紧密的,节理间距10cm

26、裂隙密集带:波状镜面,紧闭的,延续性差

27、节理:N15°W,NE∠44°,粗糙,中等延续,节理间距15-20cm,向前,与泥质白云岩带隔一条宽50cm的岩脉,单层厚2-10cm,夹有燧石团块,径约4cm,风化面呈灰黄,红褐色

28、裂隙:有拐角,中等延续

29、泥质白云岩条带:土黄、深灰色,N82°E,SE∠55°,宽约10-30cm,条带间铁质渲染,延续性好,表面风化为泥质物,夹方解石条带,宽1-2cm,中间夹有两条灰黄色泥质夹层,厚约5cm,质软燥,风化面锈红色,染手 30、方解石脉:宽约5mm,波状,延续性差

31、泥质白云岩条带:NW壁上有一段灰白色岩体,揉皱,宽约4cm,深灰色,风化面呈红褐色,砂糖状方解石结晶,44.1mSE壁有燧石条带,宽5-10mm

32、方解石脉:宽约8mm,中等延续,形态曲折

33、软弱夹层:N64°E,SE∠58°,下粗上细,下宽13cm,上约8cm,灰黄、紫红色,干燥,平直镜面,SE壁下侧多红褐色小凸起

34、软弱夹层:宽10-15cm,灰黄、紫红色,湿润,有溶蚀现象

35、裂隙:微张开,方解石脉填充,波状镜面,延伸性差

36、方解石脉:宽2mm,位于SE壁,延续性差

37、节理:N,E,∠70°,平直粗糙的,延续性较差,紧密的,间距5-15cm

38、裂隙:微张开,方解石脉填充,平直,有拐角,中等延续

39、方解石脉:宽2mm,位于SE壁,垂直层面发育,至层面处顺层发育 40、裂隙:中等延续

41、软弱夹层:宽5cm,土黄、红褐色,平直镜面

42、溶洞:潮湿,1滴/1.5min,灰黄色泥质充填物,极软,牛角状洞穴,含碎石,径约8mm,位于NW侧

43、泥质白云岩:单层厚3-5cm,风化呈红粉土,发育有方解石

44、方解石脉:宽1cm,波状粗糙,延续性极差,SE壁垂直洞的延伸方向

45、软弱夹层:灰绿、土黄色,干燥,较坚硬,厚约12cm,挤压破碎

46、节理:N5°W,SW∠67°,溶蚀现象,宽20cm,泥质充填,灰黄、灰白色,干燥,较坚硬

47、节理:与软夹相切割,延续性差,紧闭,平直

48、方解石脉:宽2-5mm,平直粗糙,延续性差,垂直层面方向

49、方解石脉:宽5mm,平直粗糙,延续差 50、裂隙:闭合,延续性差,NW壁,平直

51、裂隙:紧闭,延续性差,NW壁,波状

52、侵入体:浅灰色,风化呈红褐色,染手,出露面为三角形状,层面与旁边裂隙面平行

53、方解石脉:宽5mm,平直粗糙,延续差

54、裂隙:NW壁填充方解石脉,宽3mm,顶部紧闭,SE壁填充红粉土,微张开,中等延续性,平直光滑

55、裂隙:延续性差,平直,紧闭

56、揉皱:核部较破碎,多薄层,厚3-5cm,向洞壁顶方向变缓,有燧石结核

57、裂隙:紧闭,延续较差,波状粗糙

58、节理:N35°W,NE∠44°,间距2-5cm,延伸差

59、节理:N3°E,NW∠56°,间距10-40cm,延伸差

60、掉块:NW壁缺掉块,形成三角形洞,岩体破碎,块体大小直径20-40cm,厚3-10cm,硐角有泥质堆积物,含碎石块

61、方解石脉:三条较宽的方解石脉呈叶子状展开,延续性较差,有红褐色泥质填充,结晶好 62、方解石脉:宽1cm,延续性差,平直

63、节理:N5°E,SE∠63°,间距4-40cm,波状粗糙,延续性差 64、方解石脉:宽2mm,延续差,波状 65、裂隙:紧闭的,延伸差,顶部岩体较破碎

66、软弱夹层:顺洞向延伸,包含方解石脉,泥质夹层,红褐色 67、节理:N22°E,NW∠65°,间距3-10cm,波状粗糙,中等延续 68、方解石脉:宽5mm,延续性差,平直

69、节理:N40°E,SE∠30°,间距10-40cm,陡砍状,两组节理形成掉块多 70、节理:N75°W,SW∠0°,间距1-3cm,延伸差 71、节理:N25°W,SW∠45°,间距10cm,延伸差 72、节理组:N10°W,NE∠85°,间距10-20cm,延伸差 73、层间方解石脉:宽8mm,延续较好,平直

74、层间方解石脉:宽7mm,延续性较好,平直镜面,夹有红色泥质充填 75、方解石脉:宽1cm,延续差,平直 76、燧石条带:出现在SE壁上

77、方解石脉:宽1cm,延续性差,平直 78、方解石脉:宽5mm,延伸差,波状

79、方解石脉:宽6mm,延续性较好,平直粗糙,灰黄色

80、节理:N70°W,NE∠89°,间距10-15cm,延伸较差斜向发育,方解石脉 81、节理:N,E, ∠50°,延续性差,波状,粗糙 82、方解石脉:宽4mm,延续差,平直 83、方解石脉:宽2mm,中等延续,平直粗糙

节理玫瑰花图:

3.2.2二号平硐CAD图及描述:

1、断层:断层宽度30cm,影响带45cm,N85ºW,NE,∠82º,灰黄,充填粘土、方解石,顶拱未充填,潮湿,影响带方解石发育,延伸方向多与断层方向直交,到断层中断。

断层产状:N45ºW,局部有木支护,洞顶逐渐闭合,在南东壁又张开,微溶蚀,断层泥充填,渗水,有一条近水平的燧石条带在断层前,宽约30cm。根据两边裂隙的错动

判断为逆断层。

2、裂隙:产出于SW壁,平直粗糙,延续性差,紧闭。

3、方解石脉:宽3-5cm,位于南西壁,垂直于地面方向,到洞壁顶折向与洞向相同,中等延续。

4、裂隙:N85ºW,NE,∠82º,中等宽度-很宽,充填方解石脉,阶坎光滑的,中等延续,两条方解石脉近平行,潮湿。

5、节理①:近洞向走向,平直镜面的,N55ºE,NW,∠75º,延续性差,中等间距,紧密的。

节理②:N20ºE,NW,∠85º,延续性很差,平直光滑,紧密的。

6、裂隙:微张开,泥质填充,平直光滑,潮湿,延伸到断层终止。

7、裂隙:窄的张开,泥质填充,平直粗糙的,延伸性差。

8、裂隙:微张开,方解石脉填充,倾向NE,延续性差,平直粗糙到断层终止。

9、裂隙:闭合,干燥,平直光滑的,延伸性差,到断层终止。

10、方解石脉:宽1-1.5cm,多分叉,波状粗糙,中等延续。

11、裂隙:微张开,平直粗糙,延续性差。

12、节理:近直立,倾向SE30º,波状光滑,中等延续。

13、节理:间距约18cm,倾向SE10º,平直光滑,延续性差。

14、断层:有支护,夹泥层,N80ºW,近直立,SE壁点北岩体较完整,点南节理较发育,宽50cm,方解石脉发育多顺断层方向,湿润,灰黄,红粘土。为正断层。

15、裂隙:微张开,方解石脉填充,波状光滑,延伸性差。

16、裂隙:紧密,阶坎光滑,延续性差。

17、裂隙:窄的张开,泥质充填,平直光滑,中等延续。

18、裂隙:反S型,宽1cm,泥夹碎石,波状光滑,滴水,一滴每分钟,表面弱溶蚀,灰黄红褐色。

19、裂隙:张开,上方方解石脉填充,下部泥质波状光滑,周围发育很多纵横交错的方解石脉,延续中等。20、方解石脉:棒球棍状,延前进方向变细,5-15mm,延续性差。

21、节理(一号断层证据):微张开,被断层错开,平直光滑,中等延续。

22、方解石脉:宽0.5-1cm,延伸到洞顶,平直粗糙,延续性差。

23、方解石脉:成×形状,宽8mm,延续性差,阶坎光滑。

24、节理:N,E,∠68º,间距10-50cm,紧密,中等延续,平直光滑。

25、裂隙:夹泥,中间成土黄色,泥化部分厚1.5-3cm,方解石脉厚2-10cm,波状粗糙,延续性差。

26、节理:N20ºE,NW,∠55º,微张开,夹泥,洞向延伸,延续性好,表面风化为红褐土黄色。

27、裂隙:宽张开,方解石脉填充,约8mm,波状粗糙,延续性好。

28、节理①:倾向NE30º,∠75º,间隔2-10cm,延续性差,平直光滑,紧密。

节理②:NE80º,∠60º,间隔10-40cm,延续性差,阶坎粗糙。

29、方解石脉:宽1-1.5cm,中等延续,平直,粗糙。

30、节理:紧密,间距约1M,N5ºW,NE,∠73º,平直光滑,延续性中等。

31、节理:N85ºW,NE,∠65º,间距30-100cm,平直粗糙,延续差。

32、方解石脉:宽1-3cm延续性差,波状光滑。

33、裂隙:方解石脉填充,宽0.5cm,波状粗糙,中等延续。

34、节理:N20ºE,SE,∠85º,间隔15-20cm,平直光滑,延续差,紧密。

35、裂隙:下部宽1-5cm,泥夹碎石,深灰,灰黄色,阶坎光滑,中等延续,干燥,上部宽10cm,充填方解石脉,夹泥坚硬。N70ºE,SE,∠51º。

36、裂隙:张开,泥夹碎石,波状光滑,少量方解石脉填充。

37、裂隙:紧密,泥质填充,洞向延伸,中等延续,平直光滑。

38、燧石条带:3-5cm,洞顶处,长约40cm。

39、方解石脉:1-8mm,延伸性较好,平直光滑。40、裂隙

41、节理:N10 ºE,NW,∠88 º,紧密,延续差,平直粗糙。

节理玫瑰花图:

3.2.3探槽CAD图及描述 1、18m处节理:倾向NE85º,∠53º,间距约30cm,中等延续,平直光滑。2、21m处节理:倾向NE80º,∠32º,间距5 cm,平直光滑,闭合。3、24m处节理:NE60º,∠52º,表面有揉皱现象,波状光滑,间隔10-20 cm,挤压造成揉皱。

4、节理:倾向NE70º,∠30º,呈×状交叉,延续差,紧密。5、25.4m节理:NE65º,∠56º,呈×状交叉,平直。

6、×型节理:①倾向NE70 º,∠67 º,延续差,紧密,平直。②倾向N,直立,延续中等。

7、裂隙:倾向NE10 º,∠65 º,很宽,泥质填充,平直光滑。

8、节理:倾向NE60 º,∠41 º,紧密,平直光滑,延续差。层面,N50 ºE,SE,∠64 º。

9、地质分界线:点S,炮台山,点北,幕府山。

10、节理:倾向NE80 º,∠63 º,间隔10-20 cm,延续差。

11、节理:N30 ºW,SW,∠50 º,间隔10-20 cm,中等延续,平直光滑。

12、裂隙:N75 ºW,NE,∠58 º,张开,泥质填充,延续性好,平直光滑。

13、裂隙:倾向260 º,∠65 º。

14、裂隙:倾向260 º,∠60 º,宽约3 cm。

15、节理:倾向260 º,∠60 º,闭合。

16、节理:倾向235 º,∠53 º,有泥充填,延伸较好,×型节理。

17、地层分界点:N60 ºE,SE,∠47 º,在38m处,点南观音台,点北炮台山。

18、燧石条带:有弯曲揉皱现象,4条,条带宽度1-5 cm,间距10-20 cm,在坡坎上方,坡脚约55 º。

19、节理:300 º,∠55 º,比较发育,每组发育较短,在岩层表面呈陡坎现象。20、节理:295 º,∠50 º,张开,有粘土填充,延伸较长,节理间距约15 cm。

21、节理:倾向75 º,∠64 º,张开,有泥土充填,延伸较长。

22、揉皱:有泥质充填,间距10-15 cm,岩层表面粗糙。

23、裂隙:有4条充填的2条未充填的,充填物为泥质物,间距10-15 cm,裂隙宽度2-5 cm。

24、节理:245 º,∠45 º,延伸较短,有四条,间距10 cm,张开无填充。

25、节理:倾向35 º,∠60 º,岩层表面粗糙,有3条,泥土充填,间距15-20 cm,宽度2-4 cm,延伸较短。

三、岩芯编录及钻孔柱状图

岩芯编录主要完成了ZK89~ZK94、ZK110、ZK145的岩芯编录。首先是通过ZK110、ZK145的编录学习了钻孔编录的基本方法,ZK89~ZK94为下水库坝轴线的勘探钻孔,通过钻孔的编录,及资料的整理又进一步对下水库坝址的地质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以下为钻孔柱状图: 见附录

第四章 实习心得

此次实习收获很多,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归结为以下几点:

1)首先就是大家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在爬山还是平硐的编录,或是钻孔岩芯的编录都要大家团结才完成。在爬山时,大家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确保每一同学的安全。在岩芯及平硐编录时,小组内部同心协力高质高效的完成了编录的任务。我认为此次实习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同学之间更加的了解熟悉。

2)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本次实习的一个重要收获,几次踏勘基和一号平硐的编录本上都是没有路的,完全是爬山,自己找路。有的地段的坡角大于40°,对于同学们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但大家都努力克服,圆满的完成了此次的实习任务。这些磨练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使我们早一步认识到现实,为走向工作岗位做好了心理准备。

3)首先是野外踏勘的基本方法,从最基本的罗盘的使用,到比较复杂的地质现象的推测,观察记录。同时也学到了踏勘时的思考问题的思路,开始先是认真观察地质现象,发现问题,最后总结记录。然后是平硐及探槽的编录,主要学会了编录的主要的方法。最后也是最重要是岩芯编录,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岩芯编录的方法,知道走进生产单位应该怎样去做,以何种态度去完成钻孔岩芯的任务。此次实习学到最重要的就是我们以后走经生产单位时的工作技能,这也是此次实习的根本目的。

4)此次实习同样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就是实习的时间太短,学到的技能并未完全的融会贯通,有些同学也并未完全掌握各种方法,例如原想在测区内进行填图实习,可是时间来不及加上测区内的地质情况过于复杂,虽然在地址图上定出了许多的地质点,但还不能完成填图任务;又如,风化分带,洞室围岩的分类都未学会。其次就是测区的地质情况太过复杂,有多的现象并未的到正确的解释,还存在着很多的疑惑。这也是地质学的复杂与魅力所在。

其实通过短短十几天的实习想把测区内的地质情况弄懂是不可能的,我们主要要完成的就是各种技能方法的锻炼,这也是此次实习的主要要求和目的。通过这些天的锻炼我已经基本掌握了这些方法,我想这也是本次实习最大的收获。

第五篇:抽水蓄能已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能源格局发生深刻变化,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我国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电力为中心的新一轮能源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

电网被赋予更多新的功能定位,除传统的输送功能之外,电网更成为资源优化配置的载体,成为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和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一是用电峰谷差逐渐增大,调峰矛盾目益突出;二是不断扩大的电网规模增大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风险;三是社会对供电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是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压力。为应对新的挑战,迫切需要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大规模开发抽水蓄能已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为抽水蓄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2009年国家能源局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工作座谈会议后,我国对抽水蓄能在节能减排、能源结构调整、智能电网建设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统一,对抽水蓄能优化布局、发展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

全国范围抽水蓄能的选点规划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国家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五大区域电网抽水蓄能的选点规划工作已初步完成,共选出规划站址约100个,规划装机容量达1.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经营范围内的海南省、广东省的抽水蓄能选点规划也已基本完成,为抽水蓄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国家电网公司加大前期项目储备力度,启动了21个抽水蓄能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规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的抽水蓄能良性开发格局正在形成,为抽水蓄能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家电网公司积极研究抽水蓄能的优化布局,最大限度发挥抽水蓄能的各项作用,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需要,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的投产规模已达1836万千瓦。

我国抽水蓄能在具有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抽水蓄能的电价机制还有待完善,对抽水蓄能发展还缺乏统一的规划,国内抽水蓄能设备制造技术有待提高,与抽水蓄能相适应的设计建设运营标准有待研究和建立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抽水蓄能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抽水蓄能占系统总装机的比重仅为1.74%,世界各发达国家在有较大比重燃气等调峰电源的情况下,抽水蓄能仍占系统总装机比重的3%-10%之间,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抽水蓄能装机明显不足。在当前大规模发展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进行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迫切需要建设相当规模的抽水蓄能电站,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前瞻产业研究院抽水蓄能行业研究员李生发预

测,2020年我国抽水蓄能的装机规模将达到8000万千瓦。

本文作者:贺重阳(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

请尊重版权:本文知识产权归前瞻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下载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抽水蓄能电站的发展与规划布局[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设代总结报告

    张河湾抽水蓄能电站设代总结报告 1 主要工程进展情况简述 截止2007年1月底,各个工作面主要完成情况统计如下: (1)库区改线公路 南寺大桥左引桥、右引桥、桥墩和右桥台均已施工完......

    抽水蓄能电站受电前应具备条件情况汇报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受电前工作情况汇报 1.1 土建工程应具备条件 1.1.1 开关站区域的GIS室、继保室、出线场工程土建施工完成,包括:上、下水、暖通、道路、排水沟、区域及出线场......

    江西抽水蓄能电站与CDM项目调查五篇范文

    江西抽水蓄能电站与CDM项目调查 (姚振宪)文章摘要:......一、江西水电建设的现状与规划前景按照江西电力系统现状和发展规划,至2006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986万kW,其中省网统调......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C4标档案管理制度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土建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土建 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土建工程项目档案的收集、立卷......

    天荒坪第二抽水蓄能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318国道长兴段公路改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 1 工程概况 318国道长兴段公路改建工程位于长兴县南部,原318国道即现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的南侧,路线起点与李家巷附近104国道(......

    关于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清理的心得

    关于清远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清理的心得 清远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清远市清新县境内的秦皇河上游,工程以调峰填谷为主,总装机容量为1280MW,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规模为大(1)型。电站最......

    抽水蓄能发展高层论坛发言范文大全

    在“积极推进抽水蓄能发展高层论坛暨2006年抽水蓄能专委会年会”上的致辞(摘要)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党的十六大明确了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全面建设小......

    赤峰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合作协议111013[推荐阅读]

    赤峰抽水蓄能电站 前期工作合作协议甲方: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人民政府 乙方: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日期:2011年月 签订地点:- 1 - 赤峰抽水蓄能电站前期工作合作......